生态学理论范文

时间:2023-12-21 17:19: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学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学理论

篇1

关键词:组织生态学;研究主线;主要内容;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56(2006)05―0111―07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组织理论领域产生了四个新的理论,即Williamson(1975)提出的市场和层级理论、Meyer和Rowan(1977)提出的组织制度理论、Hannan和Freeman(1977)提出的组织种群生态理论(Population ecology of organizations)、Pfeffer和Salancik(1978)提出的资源依赖理论。组织生态学(Organizational ecology)是在组织种群生态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它借鉴生物学、生态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结合新制度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来研究组织个体的发展以及组织之间、组织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经过20多年的发展,组织生态学已成为了组织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

完整的组织生态学理论体系包括组织个体生态学、组织种群生态学、组织群落生态学和组织生态系统生态学等不同的层次。当前的研究重点集中在组织种群生态学。

一、组织生态学的研究主线

组织生态学研究始终遵循5条主线。第一条研究主线是利用Lotka-Volterra模型的变量来检验组织种群之间的竞

争。Nielsen和Hannan(1977)、Carroll(1981)利用该模型分析了教育组织种群的膨胀和收缩。Britain和Wholey(1988)研究了半导体制造商亚种群之间的互动关系。Pherson(1983)利用LV模型中的均衡思想,分析了志愿者协会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和竞争问题,Pherson和Lovin(1988)用5个国家的数据验证了这一研究结论。

第二条研究主线是分析组织年龄的生态学意义。新制度理论早就提出了“新组织不适宜生存”(Liability of newness)的推断(Stinchcombe,1965),但只有组织生态学对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实证研究。Carroll和Delacroix(1982)发现,阿根廷和伊朗的报业组织在19世纪和20世纪都存在新组织不适宜生存的现象。Carroll(1983)在分析零售商店、药品制造商、酒吧等56个种群的数据时也发现了这一现象。Freeman、Carroll和Hannan(1983)探讨了年龄效应的形成与组织规模对组织死亡率的影响之间的关系,以及组织规模与组织年龄之间的关联。对报业公司种群、半导体制造商种群和工会组织种群的研究表明,规模的调整不会降低组织年龄对死亡率的影响。

第三条研究主线是研究环境扰动对组织设立率和死亡率的影响。Carroll和Delacroix(1983)发现,在政治混乱和革命时期,报业组织的设立率和死亡率上升。对芬兰报纸印刷组织(1771―1963)(Amburgey,1988)、美国报业组织(1880―1915)(Wes,1987)的研究均验证了这一研究结论。在这一点上,组织生态理论和资源机动理论(Resource-mobilization theory)的观点相一致。在政治动乱时期,新的利益集团会设立报纸来宣传其政治观点,扩大其政治影响。因此,此时报纸业的设立率比平均死亡率要高。

另一种类型的环境扰动是技术变革。很多学者研究了微机业、平板玻璃业、水泥业(Anderson,1988)、电话业(Barnett,1988)、半导体制造业(Freeman和Hannan,1987)等行业技术变革对组织设立率和死亡率的影响。环境扰动的方式还有很多。Hannan和Freeman(1988)研究了法律变化对劳动力工会地位的影响。Barnett和Carroll(1987)研究了政府规制的改变对电话业的影响。Hannan和Freeman在对劳动力工会组织的设立率和死亡率研究中,估计了移民、工资、失业率、GNP、商业失败率和资本投资等变量的影响。大多数研究分析了环境条件、时间趋势和时期效应、年龄、种群内部或种群之间的竞争行为等多个因素。

第四条研究主线是探讨通才组织(具有多样化条件下的广适应力)与专才组织(具有有限环境条件下的高成长率)之间生存策略的差异。组织社会学的一个重要观点是,环境变化通常对通才组织有利。但组织生态学的研究表明,环境变化并不总是对通才组织有利。组织形式的适应性取决于环境的稳定性和变化的频率,即“纹路”(Grain)。在环境稳定的情况下,变化快的“细纹”(Fine grain)组织和变化慢的“粗纹”组织(Coarse grain)均应采用专才战略。反之,则采取通用战略较为有利(Freeman和Hannan,1987)。对半导体产业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结论(Hannan和Freeman,1989)。

第五条研究主线是研究种群内部竞争与种群之间的竞争对组织设立率和死亡率的影响。Hannan和Freeman(1989)以新制度理论和种群动态理论为基础,开发出了密度依赖(Density independent)模型。该模型假定种群密度对组织动态的影响反映了两个对立的过程:合法性(Legitimation)和竞争性。当密度较低时,新的组织形式缺乏合法性。新组织数量的增长强化了新组织形式的合法性,提高了其制度基础和政治权力,使特定组织形式的知识得以传播,从而增强了其存活的机率。当密度较低时,合法性随着密度的增长而增长。组织设立率与组织种群密度之间存在非单调的倒U型关系:密度的初始提高会提高组织的设立率,但密度的进一步增大会抑制组织设立率。组织死亡率与组织种群密度之间呈现U型关系:密度的初始提高会降低组织的死亡率,但密度的进一步增大会提高组织死亡率。

在这一研究基础上,研究者将密度依赖模型推广应用到了具体的组织种群。Hannan和Freeman(1989)研究了美国半导体制造业1945―1980年的退出问题。Barnett和Carroll(1987)研究了爱荷华州电话公司1900―1917年间的设立率和死亡率。Mitchell(1987)研究了医用诊断影像业的进入问题。Tucker等(1988)研究了多伦多1970―1982年间社会志愿服务组织的设立问题。Delacroix等(1989)研究了加利福尼亚葡萄酒业1940―1985年间的退出问题。

二、组织生态学的主要理论观点

(一)组织设立理论

组织生态学将组织设立理解为生态化过程和制度化过程两个基本的方面,并认为这两个过程具有不同的空间效应。

1.组织设立的生态化过程。生态化过程主要分析组织种群密度、组织生态位与组织设立率之间的相互关系。组织生态位与组织设立之间的关系是:(1)组织生态位重叠密度(Overlap density)与组织设立率负相关,非重叠密度(Nonoverlap density)与组织设立率正相关。重叠密度是指在特定的资源集合体中,一个组织的生态位与组织种群中其他组织的生态位相互交错的程度。非重叠密度是组织种群中未交替密度的集合。组织生态位重叠密度和非重叠密度直接影响着组织设立的可能性和成功率。在拥挤的组织生态位内设立组织比在宽松的组织生态位内设立组织具有更小的成功率,因为高的组织生态位重叠密度意味着对资源的竞争更加激烈。(2)组织种群中非重叠强度与组织设立率正相关。非重叠强度指组织种群潜在竞争者成员中组织生态位不重叠的数量与组织生态位重叠数量的比率。组织生态位的非重叠强度低(差异程度低)意味着组织之间使用更多的共同资源,因而竞争程度高。高的非重叠强度(高的组织生态位差异)会降低竞争的潜势,增强合作的可能性,因而有利于促进组织的设立。

2.组织设立的制度化过程。制度化过程强调合法性、社会支持等因素对组织设立成功率的影响。(1)关系密度(Relational density)与组织设立率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关系密度是指组织种群成员之间正式关系的数量和组织种群环境中关键制度的数量(Baum和Oliver,1992)。关键制度指种群环境中的政府者和社区组织。由于制度关系能够提供社会支持、合法性和资源,使组织进入的条件更具吸引力,因此,在种群成长的初始阶段,随着关系密度的提高,组织的设立率也会提高。但关系密度越高,组织设立者之间为争夺有限的制度性资源的竞争就越激烈,这又会抑制组织设立率。(2)制度行动者的规制对组织设立具有直接的影响。政府是重要的制度选手(Institutional players),它可通过开辟新的组织生态位和修改制度内容等措施来支持新的组织形式。Russo和Michael(1995)应用交易成本理论分析了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通过稳定的电力销售安排来促进私营电力公司的设立。结果表明,对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设定进行正式的定义将导致组织设立率的提高;事先详细设定的固定价格合同将导致高的组织设立率;合同的标准化将有助于提高组织的设立率。因为这些规制均能降低组织的交易成本,有利于稳定组织之间的交换关系。此外,行业协会的存在能极大地提高组织的设立率。它表明集体行动是增强组织合法性的可行途径,合法性可通过集体游说而得以保护(Aldrich和Fiol,1994)。

3.组织设立的空间过程。地理空间之间的合法性和竞争性对组织设立、死亡和变化的影响是组织生态学理论研究的新领域。(1)空间竞争。空间市场定价理论假定,组织越临近,竞争越激烈(Schmalensee,1978)。公司进入一个地区时,总是力图选择一个距离现有竞争者最远的区位(Prescott和Visscher,1977)。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的进入,远离现有竞争者的区位选择越来越困难,最终将导致新进入者无利可图。在给定的范围内,公司之间的最大距离与公司数量负相关。在组织密度较高的情况下,特定区域的组织进入率与其邻近地区的组织数量负相关。(2)空间传染。由于网络中个体之间的联系和相同社会角色的存在,创新容易在组织之间传播(Palmer,1993)。组织设立总是伴随着掌握现存组织形式知识的个体与缺乏这些知识的个体之间的接触扩散(Contact transmission)。接触扩散受社会网络的调整,当空间距离增加时,其密度降低(Pherson,1991)。组织设立遵循空间传染模型,即与现存组织的距离越远,空间传染对组织设立的影响越小(Hedstrom,2000)。在组织种群密度较低的条件下,特定区域的组织进入率与其邻近地区的组织数量正相关。(3)空间密度依赖。空间密度依赖模型试图说明,影响组织设立和组织死亡的竞争性过程和合法化过程具有不同的空间意义和空间边界,其中合法性的空间范围比竞争性的空间范围要大。这是因为,合法性建立在现存组织关于建立、运营和交易的信息交换基础之上,不易受运输成本、法律和技术壁垒等因素的限制。而组织之间的竞争性则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大、运输成本的提高而逐渐削弱,且能通过法律和技术的隔离而得以消除(如贸易壁垒和标准的不兼容)。所以,临近空间互动模型认为,竞争效应主要发生在本地,合法性效应的范围更广(Hannan,1995)。

(二)组织成长理论

基于组织生态的经典组织成长理论是吉布莱特定律(Gibrat's law)。Gibrat(1931)认为,一个企业的规模在每个时期预期的增长值与该企业当前的规模成比例。在同一行业中的企业,无论其规模大小,在相同的时期内,其成长的概率是相同的,即企业的成长率是独立于其规模的变量。吉布莱特定律的两个基本推论是:(1)企业的成长是个随机过程,即影响企业成长有诸多因素,难以对其进行准确预测;(2)不同规模的企业,其成长率并不因为各自的规模不同而有所差异。

但吉布莱特定律忽视了组织的出生和死亡,对组织自身因素和行业环境因素也缺乏考虑。为了完善吉布莱特定律,Evans(1987)以1876至1982年美国制造业为例,研究了企业成长、企业规模、企业生存年龄之间的关系。其基本结论是:(1)企业的生存能力随着规模的扩大而提高;已存活下来的企业成长率随着其规模的扩大而下降。(2)对于任何一个企业,随着其生存年限的增加,其成长率会有所降低,但生存能力却随之提高。Dunne(1988)等对单厂企业(Single-plant firm)和多厂企业(Multi-plant firm)的研究证实,单厂企业的成长率随着其规模扩大和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而对多厂企业,其净成长率与其规模和年龄同步增长。McCloughan(1995)的研究表明,随着规模的扩大和年龄的增长,公司组织成长的可变性降低,且组织成长率是自相关的,这意味着如果公司在某年内高速成长,则其在次年高速成长的可能性更大。总的行业进入率和退出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Sutton(1997)对组织成长进行的实证研究也证明,公司成长率随着规模的扩大和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在组织种群的动态背景下,组织生态位对组织成长策略的选择具有直接的影响。根据MacArthur(1962)提出的R-K选择理论,组织成长的策略可分为R策略和K策略。其中,R成长策略是一种变态繁殖策略,它指有利于增大内禀增长率(Per capital rate of increase)的选择,表现为具有较高的繁殖能力,通过产生大量变态的后代适应不稳定的环境。当组织的生态环境不稳定时,组织种群通过生产多种局部性质不同的个体占据组织群落空间的不同生态位,以保证组织种群实现动态平衡和增长。K成长策略是一种饱和策略,它指有利于增加竞争能力的选择,表现为能更有效地利用资源,提高组织种群在稳定环境下的环境容量,以达到更高的饱和密度。当组织生态环境比较稳定时,组织个体通过改善组织内部要素的效率来提高核心竞争力,以保证组织个体能从单项资源中获取足够的成长支持。

(三)组织死亡理论

组织生态学将个体组织的死亡视为组织种群的自发调节的结果。当组织数量低于最小能生存种群水平时,现存的组织都将死亡。个体组织的死亡是组织种群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和进化机制。

1.组织自疏(self-thinning)。种内竞争的确是影响组织死亡的重要因素,但并不是所有的竞争都导致死亡。Hannan和Freeman建立的规模性本地化竞争模型认为,种群中大规模的组织会对中等规模的组织产生威胁,但不会威胁小规模的组织;中等规模的组织在与大规模的组织竞争的同时,还容易受到小规模组织的攻击。大规模组织出现的同时,中等规模的组织会衰落,而小规模组织则蓬勃发展。种内组织专业化程度的差异也是影响种内竞争的主要因素,Carroll建立的资源分割模型说明,大型通用性组织市场竞争的集中会提高它们死亡的比率,但会为小型专业性组织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以美国报社为样本的研究发现,随着竞争范围的集中,大型通用性组织的死亡比率提升,而小型专业化组织的死亡比率下降。

密度效应是制约组织死亡的关键因素。最后产量恒值法则(Law of constant final yield)表明,不管初始组织密度如何,在一定范围内,当条件相同时,特定组织种群的最后产量差不多总是一样的。在密度很低的情况下产量随着组织种群密度的增加而提高,当密度超过一定程度之后,最终产量不再随着组织种群密度而变化。在高密度情况下,个体组织之间对资源的竞争激烈,在有限的资源中,个体的成长率降低,规模变小。这表明在组织种群中存在明显的自疏现象。即如果组织种群密度进一步提高且组织个体继续成长,对资源的竞争不仅影响到个体生长发育的速度,而且影响到个体组织的存活率。企业并购就是企业种群通过个体企业的死亡来提高企业种群存活能力的自疏行为。

2.ALLEE效应。不同的组织有不同的种群规模适合度,规模低于最低适合度的组织种群不仅不会给个体组织创造宽松的发展空间,最终还会导致该组织种群的灭绝,即ALLEE效应。ALLEE效应表明,在客观上存在一个最小能生存种群水平,单个组织或小组织种群难以应对环境的随机不确定性和波动性。此外,小组织种群常常面临建群者效应(Founder effects),如果建群者数量很少,或某个大组织种群由于自然因素等原因而数量锐减,即经历了所谓瓶颈效应(Bottleneck effects)的打击,则近亲(Inbreeding)的机率将大大上升,加上遗传变异的作用会导致组织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匮乏,最终将关系到该种群的生死存亡。

3.程序性组织死亡(Programmed organizational death,POD)。组织生态学认为,死亡是种群生命周期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组织种群来说,组织个体正常的成长和组织数量稳态的维持是依赖于种群内个体组织设立和死亡之间的动态平衡来实现的。因此,从组织种群的水平上看,组织死亡具有某种程度的主动性和意识性,这样的组织死亡可称为程序性组织死亡。当生存条件不利时,一部分组织以不影响其他组织生存的方式而死亡,一方面减少对有限资源的争夺;另一方面,死亡组织自身分解的产物为周围组织进一步提供了部分营养来源,从而为其余个体创造相对“充裕”的生存环境来维持本组织种群的生存。POD的存在使在一定的选择压力下,组织种群的个体数量与生存环境之间可以达到相对的平衡,最具生命力的组织个体能够存活下来,能够形成对应于不同环境的最佳组织数量,从而在自然选择中具有优势,具有更大程度上的适应性,有可能形成较具竞争力的组织种群。

三、组织生态学的发展方向

组织生态学理论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的初始阶段。在这一阶段,研究主要集中在组织进入、组织退出、组织存活率、组织设立和组织死亡率等方面。此时,组织变革未被纳入到组织生态学的研究领域。Carroll(1987)认为,适应性变革(Adaptive change)很罕见,并受到严格的约束。绝大多数组织变革是组织选择和组织替代(Replacement)过程的结果,而不是组织内部转化和适应的过程。因此,该阶段组织生态学研究的理论基础是生态理论,而不是依赖资源依赖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等适应理论。

第二阶段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的组织进化阶段。该阶段重点研究社会环境如何影响组织的创建和死亡以及组织形式的变化。在该阶段,组织变革被纳入到组织生态学的研究领域,并提出了组织进化的概念。研究内容开始从选择性转向既定模型,比如从确定风险选择转移到新组织生存不利性模型,从选择的群体依赖转移到密度依赖模型。在第二阶段,适应与选择之间的关系被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组织生态学与交易费用理论、资源依赖理论进一步融合。

第三阶段是起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末的组织演化动力学阶段。该阶段主要研究影响组织种群演化的各种因素。演化经济理论、战略管理理论、制度理论、技术和创新管理理论等都被极大程度地吸纳到组织生态学研究中。如Lovas和Ghohal(2000)以生态学的演化观念观察了组织的战略变动,他们发现组织的人力资源及社会资本在战略演化过程中具有自然选择的力量,会引导战略的演化方向。Dobrev(2002)研究了1885―1981年美国汽车工业的演化,探讨了组织生态位与组织演化之间的关系。Agarwal(2002)整合了科技管理及演化经济学理论来探讨组织年龄、组织规模、种群密度等时间相关变量对组织死亡的影响。

目前,组织生态学研究呈现出两个主要的发展方向:一是研究新型组织的生态学问题,如网络组织生态学和虚拟组织生态学等;二是将组织生态学原理应用到其他学科的研究之中,形成一个新的分析视角和研究框架。如组织制度生态学、职业发展生态学和组织战略生态学等。

(一)网络组织生态学

介于市场与科层组织之间的网络组织的快速成长会带来大量的补充资产、协调问题、合法性短缺等问题,会引起中介组织的兴起和死亡,这为组织生态学研究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当前,网络组织生态学需要重点研究以下问题:(1)基于生物链原理的网络组织生成机理研究;(2)网络组织之间特有的“合争关系”(Co-opetition)对组织竞争性和合法性以及组织成长性的影响;(3)网络组织边界的开放性对组织设立、组织适应和组织演化的影响。

(二)组织制度生态学

新制度理论已成了组织生态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决定组织设立、成长和死亡的合法性、影响组织结构趋同现象的制度性同形(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等概念就直接来自新制度理论。反过来,组织生态学对制度理论的影响也日渐显现,这些影响表现在以下方面:(1)利用组织选择理论来研究组织形式的配置对现存制度安排的破坏和对组织――制度共同进化(Co-evolution)的影响;(2)利用生态位重叠理论和共生(Symbiosis)理论来研究组织之间对制度资源的竞争,以明确制度环境与制度安排的生态学基础;(3)利用种群演化理论来研究制度演进的规律,以建立基于自然选择过程的制度演化研究框架;(4)以家庭选择(Family selection)、亲属选择(Kin selection)和群体选择(Group selection)为基础,研究进化利他主义(Revolutionary altruism)和本土利他主义(Vernacular altruism)的制度基础;(5)利用生物多样性原理来研究组织制度的分化和组织多样性的形成机理。

(三)职业发展生态学

组织生态学研究与职业研究之间的融合日益加强。Abbott(1990)认为,职业内部的竞争和职业之间的差异在职业发展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组织生态学的分析已证明,基于密度依赖的合法性和竞争性会影响职业的优势。当前,职业发展研究对组织生态学理论的借鉴体现在如下方面:(1)利用组织生态位原理来研究雇员职业选择的策略,分析组织生态位重叠、生态位分离、生态位压缩对雇员职业发展的影响;(2)分析雇员密度、组织密度对雇员工资水平和工资结构的影响,建立密度依赖的工资决定模型;(3)利用种群动态原理来研究组织设立、组织成长和组织死亡对雇员迁移率的影响;(4)利用竞争性-合法性范式来研究职业演化和职业衰退;(5)利用种群结构理论来研究劳动力市场中性别分布和年龄分布的不均衡性。

(四)组织战略生态学

组织生态学对企业战略研究也能产生影响。Freeman和Boeker(1984)研究了种群动态的战略含义,并认为基于组织种群的实证研究能提高战略研究的水平。Carroll(1984)强调,报纸印刷业、酿酒业、音乐唱片业和书籍出版业等组织应采取专一化战略。Aldrich和Auster(1986)说明了年龄依赖死亡率和规模依赖死亡率的战略含义。但基于组织生态学的战略观与主流的战略理论存在较大的差异。主流的战略理论强调个体组织对竞争与环境的适应,它要求组织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变革能力。而组织生态学的观点与此相反,它强调对环境的适应过程发生在种群和产业层次,而不是在组织个体层次。组织战略生态学是一种社会化的组织理论,它认为进化动态会对具有结构惰性(Structural inertia)的组织产生有利的影响。结构惰性能提高组织的生存能力,而组织变革会破坏结构惰性,并降低组织绩效。因此,组织战略生态学对战略的解释与高绩效的组织结构惰性相关。当前,组织战略理论对组织生态学理论的借鉴表现在如下方面:(1)借鉴组织生态位定位模型来分析公司战略经营领域的确定,建立基于种群水平的战略选择理论;(2)将组织种群的空间特征、数量特征和遗传特征融入行业环境分析之中,拓展Potter提出的“五种力量”分析框架;(3)将组织种群的年龄结构类型(即稳定型、增长型和衰退型)与组织战略的发展态势设计结合起来,建立基于组织种群寿命周期的组织战略演化框架;(4)将组织生态位宽度模型与组织战略类型设计结合起来,分析通用化战略和专一化战略设计的种群生态学基础。

参考文献:

[1]Freeman & Hannan,1989,“Commentary and Debate”,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5:425-440

[2]Amburgey,Terry L,Rao,Hayagreeva,1996,“Organizational ecology:Past,present,and future directions”,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39:1265-1287

[3]Baum,Joel A C,Mezias,Stephen J,1992,“Localized competition and organizational failure in the Manhattan hotel indus-try,1898-1990”,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37:580-605

[4]Joel A C Baum,Paul Ingram,1998,“Survival-enhancing learning in the Manhattan Hotel Industry, 1898-1980”,Management Science,7:?996-1017

[5]Haveman,Heather A,1993,“Ghosts of managers past:Managerial succession and organizational mortality”,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4:864-882

[6]Baum,Joel A C;Oliver,Christine,1996,“Toward an institutional ecology of organizational founding”,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5:1378-1427

篇2

【关键词】人造景观设计;生态学理论;主要表现

一、前言

人造景观,多见于游园、民居、城乡风情。这些都是人类或是为生活得更舒适,或是为审美、陶冶情操,或是为重现历史某个片段之目的而人为修筑、打造的胜景大观。从广义方面而言,许多人文现象都可称为人造景观。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现代人造景观相继问世。最早有广东中山市的长江乐园、广州的东方乐园、北京的密云国际游乐场等游乐场;深圳的锦绣中华等微缩景观;北京的十三陵明皇蜡像宫等与名人有关的景点;南京的秦淮河、开封的“宋城”、珠海的“圆明新园”等再现历史风貌的景点。它们起步早,大多比较成功。随后各地纷纷效仿,同类项目大量涌现。规模较大者如深圳的“中国民俗文化村”和“世界之窗”、广州的“世界大观”、南戴河的“世界博览城”、北京的“世界公园”和“中华民族园”、沈阳的“夏宫”、成都的“西南日月城”、昆明的“南亚风情园”等。其中有些在内容和艺术、技术水准方面均堪称上乘,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毋庸讳言,我国的人造景观收获了巨大的成功。但是不管是哪一个人造景观,都必须遵循生态学理论进行建造。21世纪是生态化时代,人造景观设计中必须体现生态学理论,这样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

二、人造设景观设计中生态学理论主要表现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地球上所有物种都必然经历形成、传播、繁衍、兴盛、衰落、濒危直至灭亡的过程。所有地球生命形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的、平衡的、由生命需求构成的生态链,这个生态链赖以生存的基础离不开土壤、空气、阳光、水、火等自然物质世界。我们人类的生存同其他生物一样,完全依赖于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假如维持生命的自然资源被破坏,衰竭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那么一切生命,包括人类都将无法生存。从生态学的观念来看,地球上所有的土地、森林、植被、空气、阳光和水域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人造景观设计中生态学理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从绿化苗木的选择方面来讲,要做到“适地适树”。应运用乡土树种或者经过驯化后的引种树种,同时还要注意到本地区的植被优势。针对于这一方面,就需要绿化苗木的选择必须适应环境,使环境能充分满足绿化植物在生长阶段中所必需的肥、水、光、热、气等基本生存条件,其主要目标是要创设出一种具有最佳稳定性的生态植物群落。

(2)作为自然环境中永恒的主旋律,绿色是人们生活的最基本需求。应尽最大可能,不断提高整体环境的绿色覆盖面积,提高环境的“绿视率”。例如,可通过增加停车场、道路、广场、架空层等的绿色占有面积,来提高整体环境的综合“绿视率”。

(3)提倡运用节省能耗的构筑材料。在所有可替代的材料中,应尽量选用那些取材方便及加工能耗较低的构筑材料,尤其是要注重新型环保材料的选择与应用。在选择材料时,不仅要满足生态原则,同时还要满足环保原则和低碳原则,保护我们生存的生态环境。

(4)要运用可循环或能够降解的景观工程材料。如使用PVC植草板和环保透水砖等,既节约成本又能达到生态效应。

(5)运用环保型垃圾回收设施,使垃圾能够分类收集。应将生活垃圾与建筑垃圾进行分类收集,有机垃圾与无机垃圾进行分类收集等。

(6)必须要深入研究人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和行为规律,应使环境的改善与人们的素质提高等能够得到相互促进。在景观设计中,既要考虑到环境生态的问题,又要同时思考到环境保护的各个方面。

三、结束语

在生态学理论中,生态系统像单个有机体一样,是一个自组织和自我调节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动物、植物、微生物和无生命物质通过一个不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交换、相互依赖的、复杂的网连在一起。正如卡普拉所言,宇宙不再被看作是一架由许多互不相关的客体所组成的机器,而是一个和谐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一个动态的关系网,其中在本质上包括了作为观察者的人及其意识。人造景观是人的意识的体现,必须运用生态学理论作支撑,这样才能使人造景观成为维护生态环境的有效载体。

参考文献:

[1]王小林;还景区以本色[N];中国旅游报;2003年

[2]陈大星;浅谈人造景观与旅游区品牌的打造[N];中国旅游报;2001年

[3]李春富;我国中部地区主题公园的发展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4]孙大江;动植物保护类主题公园规划理论体系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6年

[5]刘颖;;人造景观设计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01期

篇3

关键词:风景园林;生态学;结合

一、重要意义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热潮和生态环保意识觉醒的当下,风景园林设计中必然要考虑生态因素,才能实现更好地完成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不仅仅展示风景园林的观赏性和艺术性,更要体现其科学性,可持续性和环保性,将园林艺术提升到生态环保的高度。只有这种基于生态环保的风景园林设计才能真正对所依据的环境有着深入的理解,通过利用非生物和生物环境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展现艺术的魅力,又能通过合理科学的布局,利用各种生态因素的相互作用,保证园林景观的可持续性维护。因此,与生态学理论的结合,是风景园林景观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相关理论

1、生物多样性原理

生物多样性理论是生态环境得以自我保护自我净化的依据,不仅反映了环境中物种的丰富程,更能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保证生态的抗干扰能力和自我调节功能,维系环境的动态平衡。因此在现代风景园林的设计中以生物多样性原理为指导和基础理论,既能丰富园林景观的丰富度,又能保证园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以提高各类物种共存的潜在机会,维护园林的可持续发展。

2、生态位原理

生态位理论主要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它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地位,反映了物种与物种之间、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同时又结合了种间关系、种的多样性、种群进化、群落结构等因素。结合生态位原理,可以更为科学的进行风景园林的植物的选配,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学习性与生态环境条件,辅以相对应的空间、时间和营养条件,,避免种间或种内的直接竞争,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这样既能提高景观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又能综合发挥植物的生态功能,通过相互间的联系与作用,更适应园林环境,改善园林环境。

3、生态平衡原理

生态平衡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指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相互协调,物资和能量在输入和输出间的循环,达到系统的整体平衡。在风景园林的设计中,强调各类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如湿地地形,湖泊河川,丛林灌木等结构和布局的协调,丰富园林的景观之余,又切实保证生态平衡。

4、生态自我调控原理

生态的自我调节功能是生态系统保证运行和稳定的重要因素,利用生态的自我调节可以减少人为对环境破坏的影响。在风景园林中运用生态的自我调节功能,可以改变靠以人为措施维护景观的方式,而是利用生物的相互作用主动适应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改造环境,实现园林生态系统内部循环再生、协调共生、持续自生的平衡,更能切实保护环境,减少人为维护的消耗。

三、发展现状

近些年来,风景园林设计逐渐挣脱传统设计的桎梏,有了现代科学和技术的辅助,向科学化,信息化,生态化转变。可以从更为精细,精密的角度调整园林的阳光、地形、水、风、土壤、植被等因素,及时侦测,掌握,调试各种因素的变化。

传统意义上的风景园林设计主要强调景观的美和视觉等的感官享受,着重于一池、一园、一区、一林的设计和全面的景物布局,而忽视其中植物的相冲竞争或是依赖共存,还有不同生态间的相互联系。而建立在生态学基础上的现代风景园林,则在原有的基础上强调了园林的生态价值,运用现代科学,信息技术合理安排布局,既保留美学价值,又发挥生态优势,维护生态平衡、减少环境恶化。要尽量保留原有的自然特征,如泉水、溪流、造型树、已有地被、及名树、古木、水、地形等,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的布局和加工,这是对自然内在价值的认识和尊重,可以降低投资成本,又能避免对原有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加入生态学理论,一种是着重于园林本身的生态效益,通过物种间相互作用平衡园林环境,同时加入生物治理废物利用的思想,将有害物质自然降解再次利用。另一种则是站在更高的生态角度注重园林生态的对环境的改造,比如利用绿化改善城市环境,利用引进河流改善周围土质等,更淡化风景而强调园林功效。现在的园林建造逐步融入了这些生态观念,更提升了风景园林的重要性,对整个城市和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作用。

四、应用趋势

1、以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为基础理论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要结合生态学理论,首先要明确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基础性地位。物种多样性主要反映了群落和环境中物种的丰富度、均匀度、群落的动态与稳定性,和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与群落的相互关系。在风景园林建造中不能随意破坏或拆除自然景观,要以自然风貌为主,尽可能保持原样,即原有的生态系统,或是尽量加入合适的物种资源,打造更复杂的群落结构,既能丰富景物的多样性,又能通过生物多样性,复杂的生物网,不断循环的物质流、能量流达到维护生态平衡和稳定的目的。同时利用现代技术,如信息网络、数据监控等,对风景园中的生态环境因子如光、水、温度、土壤及时检测或补充,满足生物对此的需要,而后通过整个生态系统的自给自足,进行完善,达到园林生态的完美融合。

2、植物配置注重共生关系和生态效益

植物的互利共生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注重植物的相互匹配,可以让植物生长彼此依赖、相互共存、共同获利。比如不少植物与真菌共生,一些植物的分泌物有利于相对应植物的生长发育,这些物种相互匹配间能达到茁壮生长的功效,减少人为照看和肥料药用的消耗与污染。相对的也存在有一些植物不利于另一些植物生长发育的情况,比如彼此间的竞争,加大对养料,能量,生存空间的需求和消耗,或者一些植物的分泌物会抑制其他生物的生长发育。充分考虑物种间合作与竞争关系,合理安排植物的配置和布局,能有效地保证园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增大生态效益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同时为了增大园林的生态效益,可以选择增加更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植物,如能吸收污染气体,更有抗性,更易存活的植物,达到明显净化空气,改善环境的效果。

3、应用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要充分应用生态学原理进行设计,保护自然环境尽量免受人为因素的破坏。在景观改造或园林建造时,要根据当地环境,充分保护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结合生态特征进行改造和植物布置,对原有的土壤,水源,植被要善加保护,使得园林环境能自生更新、自我养护,同时善于挖掘原有的自然生态要素的价值,包括其生态方面的能力和艺术美学价值,结合到风景园林的设计中去。

对于植物的选择时,也要因地制宜,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根据区域性的气候,地质,土壤,水源的特点,考虑污染问题,病虫害现象等,有针对性、有侧重点的选择合适的植被,不能仅仅满足美学的需求,更要考虑植物栽种的合理性。科学选择植物种类,合理配置植物布局,避免各个物种对空间和营养的争夺,而是要利用植物对空间、营养不同层次的需求,协调竞争与共生关系,互相补益,既能充分利当地环境资源,让植物生长良好,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又能在设计中发挥不同植物的自身优势,形成具有良好视觉效果的园林景观。

4、利用自然资源实现生态自我调控,

生态的自我调控功能是生态学融入风景园林的重要内容,包括了园林生态的抗干扰能力,自我净化调节功能,乃至改善周边环境等。加大对原有自然风貌的保护,合理增大生态系统的物种的丰富度,种落结构复杂度,就能实现园林生态系统的自给自足,促进内部物质与能量的循环再生和利用。同时尽可能将原有场地上和原有自然资源,还能节省人力和物力成本,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力,达到环保和生态的双重效果。进而使得风景园林跳出园林景观的局限,而是能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独立运行,具有相应的自我净化和调节功能,过滤并包容适度的外力破坏,增加抗压能力,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通过植被的良好生长,改善周边环境,扩大生态效益。

5、生态环保型循环水源设计

风景园林设计中要达到艺术美学的效果必不能缺少灵动之水,而要达到生态的效益也不能缺少相应的水源以及水资源的处理利用。从生态的角度出发,园林的设计尽量利用现有的源头活水或是引进活水,以此营造特别的生态圈如人工湿地,湖泊溪流等,对水的利用和处理还包括地表水循环、雨水收集、污水处理、水资源的节约再利用等方面。传统设计多考虑管道排污,人工处理,加入生态的理念,则要充分利用园林中湿地的大型植物及其它生态圈的自然净化能力,通过引导自然的水循环,引进活水、处理污水,并在此过程中增加植被覆盖,保持水土,增大绿化面积,建设可持续的园林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项羽. 生态设计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类型和应用[J].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2(04)

篇4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新农村社区;绿地;生态

1. 景观生态学理论概述

1.1 景观生态学。随着学科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景观生态学成为一门建立在生物学和地理学基础上的综合学科,研究不同尺度人地系统的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联系、动态发展过程及系统稳定的对策的。与传统生态学研究相比,景观生态学更加强调空间异质性、等级结构和尺度在研究生态学格局和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学系统的影响,尤其突出空间结构和生态过程在多个尺度上的相互作用关系。

1.2 景观生态学理论。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

(1)斑块的基本原理。按照起源可将斑块(patch)分为四类:干扰斑块、残余斑块、环境资源斑块和引入斑块。斑块的基本原理包括:斑块尺度原理、斑块数目原理、斑块形状原理、斑块的位置原理等。

(2)廊道的基本原理。简单地说,廊道(corridor)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廊道可以是隔离的条状地带,几乎所有的景观都为廊道所分割,同时又被廊道所联结,这种双重而相反的特性证明了廊道在景观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廊道在运输、保护资源和美学等方面的应用,几乎能以各种方式渗透到每一个景观中。

2. 景观生态设计和新农村社区建设的背景

2.1 景观生态设计的整体性原则。景观设计的真正内涵是指通过对环境设计使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和谐共存。它对于满足人的需要包括心理和生理两方面。它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环境艺术,涉及环境工程、生物、社会、艺术等众多学科。既是诸学科的应用,也是综合性的创造;既要考虑到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效果,同时也要符合人们的行为习惯。景观设计所要达到的目的是营造适合人类生存的和谐自然空间。

2.2 景观规划设计的趋势。

2.2.1 以人为本。人是景观规划设计的出发点,同时也是归宿。西蒙茨自称是尝试着把所看到的精彩景观规划设计作品提炼成为基本的规划与理论的第一任,它用富有诗意的文笔描绘了人们置身其中的体验。结论得出景观规划设计的主题服务对象时人。在景观规划设计中,我们喜爱保持自然地现象,并且是受到我们人类的本能驱使。合理规划,理解人类的这些本能,既能区别人鱼动物的本职,也能得知人类渴求美的心理。人们在以来自然地同时,还可以认识自然地规律,并且顺利的改造自然。

2.2.2 文化立本。社会环境因素,人文因素是景观规划设计中的灵魂。景观规划设计所处的社会环境,决定了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等。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在不同时期,对于景观规划设计业呈现出极大地异质性。

2.3 新农村社区中的村落景观要素。村落景观要素大致可以分成三种构成要素:建筑环境景观要素;农耕文化生存景观要素;非物质文化要素。三要素相辅相成,丰富地演绎着乡村旅游景观的广阔内涵。

2.3.1 建筑环境景观要素。

(1)乡村范围及周边自然环境上,基本上保持着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体现出人们常说的“大尺度的生态环境”。

(2)住宅周边环境。村落民居四旁通常都进行了绿化,一般有古树、小溪等,同时与树木、菜地混为一体,也是我国山水画的传统主题,居住环境十分优美宜人。

(3)住宅和室内环境。传统村落保留着传统的建筑风格,而建筑风格也因地而异。不同民族之间,在山区和平原之间都有极其明显的差异。这些传统的建筑,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反映出不同的地域文化和历史。这些具有民族和地方风格的建筑,本身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成为重要的乡村旅游景观。

2.3.2 农耕文化生存景观要素。农耕文化生存景观实际上更多还是以人类生存环境为中心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是农耕文明的发源地,农耕文化在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这片黄土地上,景观各异的生存痕迹记录着人类前行的脚步,彰显着人类无穷的智慧。自然、历史、人文诸方面因素推动着社会前进的车轮,景观的发展自始至终都贯穿了人类对生存的需求,从而形成了农耕文明不同发展阶段人类在谋求生存过程中的多种多样的农耕文化景观。

2.4 新农村社区景观规划的误区。

2.4.1 脱离个性特征。盲目跟风和照搬经验在我国新农村社区建设前期,本可以吸取一些他乡别国的经验和教训。但是一些地方出现了直接搬用套用他国经验,或者盲目跟风部分发达地区农村建设策略的现象。

2.4.2 城乡等同化。一些人认为,新农村社区建设,就是要让农村人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住上和城里人一样的房子。于是样样学城市建设,大搞拆村建居、大搞农村规划、大搞基础建设及硬化工程的现象到处可见。我国的农村村落由于长期处于无规划指导的状态,原有村容多数不大整洁。要建设新农村社区,提高农民的居住环境水准,的确需要专业规划和指导。然而在诸多村镇,简单地把农村规划理解为就是从平地上重新建立一个全新的居住区,导致农村居住区景观与城市住宅区景观毫无区别,丢失了农村特有的景观空间格局。我们搞新农村社区建设,追求的是城乡等值化,而非等同化。

2.4.3 经济建设破换景观环境资源。建设新农村社区就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建设新农村社区,就是要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的生活

水平。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关键是增加农民的收入,这一点是无可非议的。一些地方政府为发展农村经济,大力引进省外、国外资金,在农村兴办企业建设。这一举措的确有利于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和增加农民的收入。

3. 新农村社区景观设计的原则

设计方案的主旨在于能够对于当地进而进行全面的组织和设计,从而达到以下四个基本目标:

(1)人性化:景观设计方案的特点在于运用景观设计的基本元素,在充分把握场所精神、历史文脉、人体尺度的基础之上,注重景观形态对人的心理感觉的影响,从整体规划的高度进行设计,将方案的各个部分融合在一起。

(2)高品质:景观设计的标准要求层次高,突出景观的生态效益,以利于形成环境优雅、美观和谐的个性化生活社区。

(3)简约性:简单、易行是贯穿设计的主线。有意识地对景观设计的要素进行简化处理,包括形势与空间的简化,在满足社区功能要求的基础之上形成能够满足和促进居民利用场地进行活动的设计,借以加强让你和自然环境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4)乡土化:无论是硬景的石材还是软景的植物都尽量使用当地物材。我们在景观设计中都要尽可能地采用乡土耐用材料。通过对这些材料的合理运用,使整个社区景观设计更增添乡土气息。

4. 小结

村落景观要素是人与自然长期相互作用的作品,体现了乡村的生存智慧,展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记录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村落文化一直以它特有的朴实、宁静、和谐的意境存储在人们的记忆深处,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如何处理好建设与村落文化景观保护是一个重要课题,有着自身特点的村落文化景观的农村对发展新农村旅游有着重要优势,有利于把新农村建设向深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婧. 风景名胜区村落景观的特色与整合[D]: 南京林业大学,2007.

[2] 梁P. 徽州村落的形态构成和景观意象[J]. 华中建筑,2004,(1).

[3] 王丽云. 对新农村景观建设实践误区的思考[J]. 生态经济,2011,(7).

[4] 李敏. 新农村建设中的村落文化景观保护和延续――桂林近郊新农村景观设计[J]. 中华民居,2011,(12).

[5] 闾海. 新村规划中的特色塑造研究――以睢宁县两个村庄规划为例[J]. 现代城市研究,2011,(4).

篇5

【关键词】生态学;可持续;居住区;景观规划

一、目前的居住区景观规划现状

随着居住小区的发展,经历了以建筑为主外部环境为辅的模式开始,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使居住区景观设计从数量转向质量,从外观转向内涵,从简单的环境设计转向生态优先的可持续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发展历程。虽然目前居住区景观设计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如存在居住区景观设计盲目抄袭、设计程序不科学、破坏环境、浪费资源、掠夺外部资源等问题。而且现有的分区模式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例如封闭式小区导致社会隔阂、城市场所的丧失等。这些问题超出了一般居住区规划的范畴,必须放到城市、区域的层面,也不仅仅是建筑师、规划师以及景观设计师所能解决,而是需要全社会的变革方能实现。

二、生态景观规划与住区生态景观规划的探讨

正如景观概念一样,景观规划对不同人来说也有不同的理解(Sedon,1986年)。但一个较为普遍的共识是:景观规划是在一个相对宏观尺度上,基于对自然和人文过程的认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Steiner、Osterman,1988年;Sedon,1986年;Langevelde,1994年)。景观规划的过程就是帮助居住在自然系统中,或利用系统中的资源的人们我到一种最适宜的途径(麦克哈格,1969年)。它是一种物质空间规划(Physical Planning),它有别于其他三大规划流派(包括社会、公共政策和经济规划)的一个主要方面是它的空间特征。景观规划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土地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规划,实现可持续性的景观或生态系统。既然景观是个生态系统,那么,一个好的或是可持续的景观规划,必须是一个基于生态学理论和知识的规划( Sedon,1986年;Leita、Ahern,2002年)。生态学与景观规划有许多共同关心的问题,如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但生态学更关心分析问题,而景观规划则更关心解决问题。

三、“斑块——廊道——基质”理论在住区景观规划中的应用

1.“斑块——廊道——基质”理论与城市住区规划

景观生态学自产生至今,经过不同时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复合种群理论、景观异质性理论、景观连接度及渗透理论等,它们为城市规划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视角。在这些理论当中,影响最大、应用最广的就是“斑块——廊道——基质”理论。

根据景观生态学的观点,景观是一个由不同生态系统组成的异质性陆地区域,其组成单元称为景观单元,按照各种要素在景观中的地位和形状,景观要索分成三种类型:斑块(Patch)、廊道(Corridor)与基质(Matrix)。“斑块——廊道——基质”理论就是通过建立斑块、廊道和基质这一景观结构的基本模式,来对各类景观进行研究。景观生态学通过运用这一基本模式来探讨各类景观是怎样由斑块、廊道和基质所构成的,并且定量、定性地描述这些基本景观元素的形状、大小、数目和空间关系以及这些元1素在景观中的运动对景观有什么影响。

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城市可以视为“基质”,而城市住区可以视为一种“斑块”。在景观生态的斑块设计与规划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边缘效应”的体现,应该使城市住区成为城市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相互之间可以互相作用,相互渗透。

因此在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各分区控制性规划中,应该注意城市住区所在位置与其周边地区的联系,尽可能使居住区绿地与城市线状绿地衔接,连接成连续性开放空间或绿地。另外,在住区规划中,要注意对住区边界的设计,不能简单地用栏杆、围墙等人工景观元素将城市住区用地生硬地割裂开来,而是通过自然要素的渗透和建立“柔化”边界等手法,将住区边界设计成一个“缓冲带”,在城市住区与城市之间形成一个良好过渡的同时,也使各类的能量、信息和生物流能顺畅地与城市外部交流。

2.基于“斑块——廊道——基质”理论的城市住区景观规划

(1)基底——绿地系统

以往城市住区设计往往先设计建筑以及道路等人工设施,俞孔坚教授提出的“反规划”为我们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以自然生态空间为基础,在保护人和自然构成的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设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居住活动的相关设施与空问。在这个基础上,绿地系统为主体的绿色空间可作为整个住区景观生态系统的基底。自然系统的连续性是保证系统本身能够自我调节、良性循环的重要前提。应该促进居住区绿地形成一个具有较好整体性与连通性的完整系统,结合居住小区的功能要求以及气候、地理特点,设计一个“以自然为骨架”绿色开放空间系统,通过各种植物廊道将小区内中心绿地各组团绿地连接起来。在此基础上布置包括建筑在内的其他景观元素。

(2)斑块——公共空间和建筑基底

斑块在外貌和性质上与基质有明显的差异,并且是非线性的区域。城市住区的建筑和公共空间作为异质性景观元素,主要为人类活动区域,可以视为住区景观系统的斑块。注意公共空间与建筑的边界过渡作用,以自然或流线型的种植软化边界生硬的边角。此外,也应该保证斑块内部能量、物质的自然流通,因此,斑块的周边应该开放,允许足够空间保证斑块间的相互渗透,注意“软质”和“硬质”空间的比例和合理搭配。

(3)廊道——道路系统与指状绿地

在城市住区,道路连接各个建筑和公共空间,同时分隔自然空间,扮演廊道的角色。在住区内提倡良好的步行系统以减少机动车的使用;在道路与绿化系统,特别是带状绿地、溪流交接的地方,设置涵洞或者桥粱,使其成为生物廊道。控制步行道路的宽度,路面设计避免水泥或者柏油路的铺装,而是选择渗水性强的嵌革砖或者其他铺装。重视道路两侧绿化,设置林荫带,行道树采用树冠较高的乔木;乔木下部种植绿篱,特别是东西向道路宜形成立体的绿化格局,减少噪声的影响。

指状绿地是指通过带状绿地将住区的组团绿地与中心绿地连接成片,犹如中心绿地伸出的手指,而指状绿地与道路系统作为两组不同的廊道系统,互相渗透包容,在交接处采取立体交叉的模式,尽量减少道路对指状绿地的干扰。

四、居住区景观设计基本原则

居住区景观是为人而设计、创造的,在居住环境建设中,应当“以人为本”,从满足居民的各种需要出发,。使居住区景观具备一些基本特征。

在建设部试行的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中,认为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应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社会性原则

赋予环境景观亲切宜人的艺术感召力,通过美化生活环境,体现社区文化,促进人际交往和精神文明建设,并提倡公众参与设计、建设和管理。

2.坚持经济性原则

顺应市场发展需求及地方经济状况,注重节能、节材,注重合理使用土地资源。提倡朴实简约,反对浮华铺张,并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达到优良的性价比。

3.坚持生态原则

应尽量保持现存的良好生态环境,改善原有的不良生态环境。提倡将先进的生态技术运用到环境景观的塑造中去,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4.坚持地域性原则

应体现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地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征的空间环境,避免盲目移植。

5.坚持历史性原则

要尊重历史,保护和利用历史性景观,对于历史保护地区的住区景观设计,更要注重整体的协调统一,做到保留在先,改造在后。

五、居住区绿地案例——以北方某住宅小区绿地景观设计为例

1、项目概况

某居住小区形态在平面上呈矩形,园内地势平坦,建园之前为农田用地,该区总用地面积10.76hm2,兴建住宅12728户,规划绿地面积约6.16 hm2。

2.设计构思

(1)营造整体和谐生态环境

居住区绿地景观生态系统建设是居住区绿地景观生态系统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营造整体和谐生态环境是本设计的基本出发点。住宅小区环境作为典型的人工环境,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现有的空间环境,使场地地形、地貌与环境有机融合,丰富植物景观层次,增加植物绿量。多用环保材料造景,使人感到,虽处城市,但如身在山林之中,从而创造“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最高境界。

(2)景观元素多元化

已建成的小区环境设计可以概括为种花、种草、种树,景观单调。在本案设计中,要满足居民全方位生活感受,结合功能和观赏要求融人其他景观元素,如生活雕塑、喷泉、文化柱、置石等园林小品,结合设计主题,强调民族元素应用,把中华民族心中吉祥物以不同形式表现出来,如“麒麟”雕塑、“千年龟”雕塑等,使园区景观丰富多彩。

(3)植物种类的多样化

小区在植物种类的选择上,在遵循因地制宜的前提下,以乡土植物为主,同时选择了观赏效果佳的外来植物和珍贵稀有树种,这些植物已在该地区引种栽培超过3年,表现良好,如叶色金黄的金叶榆、节水性色带植物金叶莸、三季繁花不断的欧洲玫瑰,彩叶灌木紫叶矮樱、红叶碧桃,花期较长的宿根花卉如福禄考、等,通过这些植物的配置,极大提升小区景观品位,同时也丰富了小区植物种类。

(4)强调空间的变化

小区绿化不能仅仅停留在平面的规划设计上,而要充分利用造景元素创造变化多端的空间,这样才能营造出不同性质和特色的空间,如开敞的、封闭的、半封闭的等。空间的营造适合人的尺度,围绕园林景观适当安排健身、交流、休闲、观赏的生活空间,并辅以人性化、趣味化的休闲活动设施。

3.植物设计

通过乔、灌、草相结合,创造层次错落、季相有序、色彩对比、疏密变化的植物景观特色。总体上形成以下特点:

(1)体现地方特色,充分利用乡土树种

本区内运用多种乡土树种,如国槐、白蜡、馒头柳、旱柳、牡丹、连翘、榆叶梅、樟子松、祁连圆柏、圆冠榆、红叶李、香花槐、火炬树等。行道树体现地方特色,主园路行道树是国槐,次园路为了体现“一路一树”风格,行道树分别是圆冠榆、馒头柳、垂柳,白蜡等。小路为了便于儿童识别,采用不同花灌木栽植。

(2)注重外来树种引种配置

如乔木栽植了金叶榆和美人梅等。花灌木栽植了紫叶矮樱、欧洲玫瑰、海棠、红叶碧桃等。色带植物栽植了金叶莸等。

(3)体现植物观赏性

注重植物不同观赏特性应用,选用观姿、观叶、观花、观干类树种。种植观姿树种,如樟子松、杜松、云杉、垂柳、落叶松、千头柏、刺柏球、国槐、白蜡等;观花植物如榆叶梅、月季、牡丹、黄刺梅、珍珠梅、丁香、欧洲玫瑰、海棠、碧桃等;观叶植物,如元宝枫、金叶榆、红叶李、金丝柳、火炬树、美人梅、红叶小檗、紫叶矮樱、金叶莸等;观干植物,如红瑞木、龙爪槐、大枝垂榆等。

(4)色彩搭配丰富,突出主调花卉种类,注重攀援植物的运用

按构景、构图原理及植物色相变化,布置植物风景群落,如火炬林、樟子松林、云杉林、紫叶矮樱林、红叶李林、杜松林、丁香林等;利用多种观花灌木和宿根花卉、球根花卉构成色彩缤纷的花坛、花带及花地景观。采用牡丹、月季、地被菊、福禄考等植物为各区主调花卉。为了增加整个绿地的绿化面积,除了采用平面绿化,同时采用五叶地锦、藤本月季和金银花等进行垂直绿化。

(5)植物配置方式多样化

根据绿地的布局形式,植物的配置果用自然式配置方式如丛植、群植、疏林等与规则式配置方式如对植、行列植、绿篱栽植、模纹栽植等相结合的原则。

参考文献

篇6

生态学是由德国生物学家赫克尔于1861年首次提出,并于1886年创立了生态学这个学科。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包括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进化生态学、地理生态学、生理生态学、应用生态学。生态学不仅是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学科之一,而且与农、林、牧、副、渔、医都有密切关系的应用基础学科之一。从研究的对象来看,生态经济学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经济学是研究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科学的总称。包括理论经济学、技术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经济数量分析和计量方法、经济史、经济思想史生态经济学是从生态学系统来看待社会经济问题,研究生态变化的经济因素。包括部门生态经济学、理论生态经济学、专业生态经济学、地域生态经济学。是研究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复合系统—生态经济系统的矛盾运动发展规律及其应用的经济学分支。

生态学与经济学两个名词同源于希腊字母(Oikos)。分别是指有关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问题与管理。生态经济学是一门跨生态学和经济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交叉、渗透与有机结合形成的一门新兴的交叉边缘科。具有综合性、整体性、战略性和实用性特点。在中国它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至今只有20多年,在此期间,生态经济学在中国有很大的发展,旨在整合生态与经济系统,提供新的思考方向,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许多有远见卓识的经济学家和生态学家及时投入这一崭新的学科研究与应用。研究成果中部分内容。在推动建立全民生态意识和用生态经济理论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取得令人瞻目的成就。

生态经济系统是由生态系统和经济学系统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相互耦合而成的复合系统。在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与此同时,还存在着价值流循环与转换。生态经济系统划分范围可大可小,从层次上看,有由地球表层的生物圈和经济界复合而成的生态经济系统、国民经济总体生态经济系统、部门生态经济系统、行业生态经济系统。按地域大小分:有国土生态经济系统、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庭院生态经济系统。生态经济系统组成包括人口、资源、环境、科技四大要素。

“现代生态经济系统是由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不可分割的生态经济统体,因而现代社会是一个由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融合而成的生态经济有机整体。按照这个理论,中国现代经济不是个封闭系统,而是建立在生态系统基础之上的巨大开放系统,这个开放系统就是生态经济的有机整体”。生态经济学包括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生态经济有机整体理论、生态经济全面要求理论、生态经济生产理论、生态经济价值理论、生态经济循环理论。生态经济学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和生态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现代系统理论的分析方法,从结构、功能、平衡、效益、调控高度揭示生态经济系统这一客观实体的运动发展规律。

篇7

论文摘要:生态文明时代到来之际文学理论的内在变革已提上日程,与之相关的文学理论教学也需适时而变。总体来说教学创新之处有三:一是教学理念上倡导塑造“天人舍一”的整体生态文论观;二是教学范式上提出以生态学视角展开研究型教学;三是教学延伸环节上,教学前提倡细读与生态文学相关的文本,教学后启发学生进行自主式的生态批评。

当下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催生着生态文化的迅速崛起。和以科学主义为主导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相比,这无疑是一种深刻的文化转向。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作为思想学术前沿敏感领域的文学理论界,20世纪90年代初就提出要探索“生态文艺学”、“生态美学”和“生态批评”,并对此进行了持续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有影响的理论范畴、命题,并以当代中国生态美学的理论建构为依托,对中国古代文论的生态智慧进行了别开生面的清理。文艺学研究中的生态维度,对文学创作、对建设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也成为更新文学理论的教学内容、提升文学理论课程的时代特色的推手,并为文学理论的教学改革提供新的理论资源。

一、塑造“天人合一”的整体生态文论观

当代著名的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哲学家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创建了意义深远的自然价值论,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生态整体主义的世界观。他认为自然是生命的系统,是呈现为完整、美丽的生命共同体。自然之美具有关联性,起于人与世界的交感中。这种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来观察世界、解释世界的观点和方法,不仅与马克思、恩格斯恪守的把人、社会和自然的相互关系作为理论研究出发点的原则相一致,而且也暗合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的天人合一的观念。 基于此,在文学理论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立足于宏观层面,引导学生理解把握文论的体系框架、学科品格、研究视角等基础性问题,还是从微观入手,引领学生学习若干基本知识要点,如文学的语言特性、诗歌的韵律节奏、文本的二度创作等等,都需树立一个核心的教学理念,即:通过塑造“天人合一”的整体生态文论观,向现代社会和未来培养一批着眼整体、承续历史、善待自然的具有浓郁生态情怀的知识分子。

如何帮助学生在文学和文论的领域里自觉运用生态的意识去审美,如何使他们在文学审美的层面上认识到人即自然、自然即人,天人合一的境界实则就是自然与人和谐共存的至高之境?方法自是众多,其中的一种“无法之法”是最佳途径之一。具体来说,“无法之法”中的“无法”当然不是毫无方法,作为“法”之一种,它是更高层次的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灵活有度的协调综合,打造理论学习的自由空间。譬如美国当代文艺美学家m.h.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学四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知识点,教师可采用多种方法教学:

(1)以先闻道者的身份,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介绍学生多了解我国古代儒家人体天道、亲善和谐的主张,道家向往回归自然的志趣,历代文人在诗文中表达出的对天人合一真谛的体悟。多阅读马列文论中与此相关的章节内容。多接触当代生态环境、生态哲学、生态文学的热点问题和相关见解,在全方位多层次了解人与宇宙生态关系的基础上再回到四要素问题本身时,学生的知识视野已极大开阔,对问题的纵横维度的理解必然深刻许多。

(2)以伙伴者的身份,启发学生结合个人见闻和阅读、写作实践,通过以己及人、以人观理的过程,以臻“以理观理”之境,这样的思考过程因结合个人体会而更易产生超越于书本知识的独特的切身之感。

(3)以组织者的身份,发起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若条件许可,还可组织学生就此问题专访某位作家或批评家来加深理解。这种从课堂之内的知识传授向课堂之外的实践课程的转换,将带给学生新鲜活泼的学习乐趣和生动感受。

(4)以上三种具体方法综合运用,“独语式”、“对话式”、“互动式”教学模式交叉使用,授课形式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因时因地制宜。既将“无法之法”化为无形,又使它真正落到实处。

二、以生态学视角展开研究型教学

在当今大力推进素质和创新教育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型教学范式是相对于以往以单向性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范式提出的一种全新理念。以生态学视角展开研究型教学范式的现代价值不局限于教学方法的创新,而是通过其课程教学过程中塑造“天人合一”整体生态文论观的核心理念,将教学和科研统一起来,使教学和研究自由的思想渗入课堂内外,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创新设计、促进生态文论知识的有效生成。据此,以生态学视角展开的研究型教学范式在结构特性和课程价值方面至少具备以下三点:

(1)教学和科研统一于教学身份的双重性上。研究型教学实践中,教师和学生都兼有双重身份:教师既是教学者,又是研究者,从事的是研究性教学:学生既是学习者,也是研究者,从事的是研究性学习。教学过程不是一边倒的灌输知识,而将学生视为平等对话的伙伴,一则有计划的培养学生的质疑本能和问题意识,比如从根本上质疑:生态文论与过去文论的区别何在?是否所有的生态学原则都能解释文学艺术现象?二则有步骤的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研究的精神,比如启发学生由浅入深的思考人们在文学艺术中如何表达了他们的生态意识?怎样勾勒文学表现生态意识的历史过程?怎样解决文学在表现生态意识时所体现出来的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冲突?如何确立生态文论和生态批评的一般理论标准?诸如此类的重要问题不是一时一地凭一己之力所能解决的,这项事业注定了教学与科研的不可分离。只有教师和学生通力合作,在研究型教学范式里,教学和科研的有机统一中才能逐步得以解答。

(2)独立与创新孕育于教学平台的民主性中。学术自由是高等教育活的灵魂,民主的教学平台上,学生拥有充分的话语权和表达权,师生之间可以平等的进行教学沟通和学术讨论。正是在这种和谐开放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才能养成宝贵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才有足够的学术勇气去解构一直奉为圭臬的人本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才有足够宽广的学术胸襟去建构天人合一、心物交感的中和协调的生态观。

(3)互动与合作贯穿于教学形式的协作性里。闻道求知是大学的独特学术品性,开展学习协作是达到这种品性的必要途径。个人化的闭门式学习和研究,必然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只有懂得与人互动,才能使个人的研究成果与他人的研究成果形成对照,从而在更高层面上探求新知;只有懂得与人协作,才能从更深立意上懂得万物共生、并行不悖的生态智慧。

三、倡导文本细读,启动生态批评

建构整体的生态文论观,除了必要的以生态学视角切入的研究型教学之外,还需要在课堂教学的前后环节有所延伸。具体来说以下两个方面不容忽视:

(1)教学之前倡导学生多读、细读与生态文化相关的文学文本。生态文论是对生态文学的理论观照和规律总结,是“文学研究的绿色化”。因此在进入系统的生态文论学习前,对生态文学文本广泛阅读、积累充分的感性体验是十分必要的。与生态文学相关的文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凸显生态意识的经典之作,如被誉为西方乃至全球“绿色圣徒”的美国作家梭罗,其代表作《瓦尔登湖》从一部不受人重视的普通浪漫主义之作,一跃成为人类生态文明史上最伟大的杰作。除此外还有不少值得关注的优秀文本,如享誉世界文坛的《与狼共度》(莫厄特)、《寂静的春天》(卡森)、《诉讼笔录》(勒克莱齐)等,我国的生态文本如《怀念狼》(贾平凹)、《水中的黄昏》(蒋子龙)、《拯救大地》、《守望家园》(徐刚),《只有一条江》(岳非丘)等。另一类是传统意义上的经典文本,在现实的生态语境下,可以转换现代生态视角,重新进行解读,如《白鲸》、《鲁滨逊漂流记》、《浮士德》等一系列文学名著。如何在当下呼吁生态环保、可持续性发展的冷静期重新审视此类文本中表现出的人对自然的征服?如何历史的、公允的全面评价?这样的思考有赖于相关的文本细读,而有所思,才能有所学。

(2)教学之后启发鼓励学生展开自主式的生态批评。立意高远的生态批评,是一种深刻的文化批评,它根植于诚挚的现实关怀和深切的忧患意识,从来不是困囿于象牙塔中、显摆深奥理论的文字游戏。因此,课堂之外教师启发鼓励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生态批评,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理论、驾驭理论的实践才能,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宽广开阔的生态理论视野,在多维度、多层次的生态观照中,养成一种难能可贵的生态意识、理性精神和诗性思辨。通过展开自主式的生态批评,使理论的学习有了切实的用武之地,有所学,是为了有所用。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生态位理论 学生管理 工作优化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把生态学原理与方法运用到教育研究中,早期的探索始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教育学者沃勒提出了“课堂生态学”的概念。60年代,英国学者阿什比提出“高等教育生态学”的概念。国内外许多学者从教育与环境的关系,运用系统的观点对教育生态学的内涵、基本原理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在众多的生态学理论中,生态位理论一直处于十分醒目的地位,生态位理论现已被普遍认为是生态学的核心思想。生态位是指群落中某种生物所占的物理空间、发挥的功能作用及其在各种环境梯度上的出现范围。笔者拟将生态位的基本理论引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之中,以期能提供一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优化思路。

一、高校学生管理生态系统的定义

高校学生管理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然――社会――人”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即在一定学生管理环境下,学生工作管理者根据学生管理的目的,选择合适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通过与学生的相互影响达到学生管理工作的目的。从生态位理论的角度来说,高校学生管理生态系统的良好状态应以生态位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师生关系为核心,以学生管理工作目标为指向,以管理体制为载体,以管理工作环境为中介,彼此之间相互协调的运作状态。

二、高校学生管理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

高校学生管理生态系统包含五个要素,即管理目的、管理工作者、学生、管理体制和管理环境。一个良好的管理生态系统必须满足一定内在指向性要求,主要指师生关系和谐、管理目标明确、管理体制合理和管理环境融洽等方面。此外,它还受制于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等诸多外部环境要素的制约。立足于生态位理论,生态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必须各处其位,不能出现错位、倒位、空位。如果出现上面的问题,那么学校学生管理生态系统尽管具有自组织性可以勉强维持现状,实际上,内部的平衡与和谐状态已经被破坏,整个系统的功能难以发挥。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改革学生管理工作,其最终的目标是调整学生管理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使其能处于各自的生态位,保证整个系统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能够维持自身的平衡与稳定,最终实现学生管理工作的优化。

三、基于生态位理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优化对策

1.明确学生管理工作者生态位

目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还遗留着计划经济时期的某些痕迹,表现在过分强调学生管理工作的政治功能,认为学生工作者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工作,具体就是做好学生的稳定与品德教育工作。虽然近些年来,人们已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目标,但在实际工作中,在一些人眼中,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就是彻底的政治管理工作队伍。因此,学生一有问题,就指责学生管理工作者工作不力,学生管理工作者成为名副其实的“消防员”、“救火者”;如果学生有较长时间比较稳定,没有出现什么问题,学生管理工作者又有可能被人慢慢遗忘,其存在价值也会被人大加怀疑。对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这些偏见,是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观念的延续。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明确学生管理工作者生态位,这就要求学生管理工作者具备一定的素质,履行相应的职责,发挥既定的作用与功能。

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基础生态位要求其应该具备“传道、授业、解惑”的素质和能力。在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学生管理工作者基础生态位主要体现在现代的管理理念、合作意识和反思品质。全球一体化的出现,多元文化间的适应和融合,都要求管理工作者应该转变相对保守落后的管理理念,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重新构建一种具有现代性与传统性相结合的管理理念,营造一种凝聚和激励学生学习生活的氛围。师生之间良好的合作意识是形成好的班集体的重要因素。合作的结果是双赢,合作的过程是接纳而不是接受。学生工作管理者应该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的朋友关系,学生管理工作者应该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多下学生宿舍,走进学生心灵深处。反思品质是要求学生管理工作者不要迷信权威,盲目模仿,而是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把握本质,结合实际,形成一套高效的管理方法。

2.明确学生的生态位

当代大学生总体上不仅个性张扬、乐于表现,而且目标明确、意识客观。他们善于释放自己内心的情感;有参与社会事务的期待和需要;憧憬校园生活,期待发展突破;职业发展目标明确。基于以上特点,明确学生的生态位,对于学生管理工作良好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学生的生态位体现了学生是学生管理工作的主体。学生除了有年龄、性别等基础生态位上的差别以外,还存在着在思维水平、认知方式、智力水平、现有的知识结构和已形成的学习生活风格等在实际生态位和潜在生态位的可能性差异。在高校学生管理生态系统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态位,每个人的生态位都有其一定的优势,都可以作为一种管理资源。学生管理工作者应该考虑学生基础生态位的差异、实际生态位和潜在生态位的可能性,来组织和安排管理工作,使学生管理工作高效开展起来。

事实上,学生管理工作者不能也不应该轻易地试图改变学生的基础生态位,而应该视每个学生的生态位为一种管理资源,在对整体实施相同管理的基础上,不同学生间进行个性化管理。因此,学生管理工作者在开展工作时,必须首先要了解和遵循学生基础生态位,确立正确的管理观、学生观,最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总之,高校学生工作的开展和具体实施离不开学生工作管理者和学生,两者是学生管理工作的主体是实践证明的结果。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诸多的困难,比如学生管理工作定位不明确,缺乏理论支持,工作内容体系不科学,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建设不规范等。面对这些困难,我们需要发挥学生工作管理者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就能合理地利用两者的生态位优势,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解决或消除其他要素生态位存在的空位、错位、越位问题。事实上,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生态系统自组织性就体现和说明了学生工作管理者和学生生态位的灵活、主动等特征。充分利用主体的生态位优势,通过物质奖励和精神关怀等不同手段来更好地认识、了解和调动两者的主观能动性,保证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

参考文献:

[1]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李化树.教育生态学探讨[J].教学与管理,1995.

[3]杨萌,刘新民,张冲.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学校体育教学优化[J].教学与管理,2009,(4).

篇9

关键词:人学;人的自然本质;生态伦理学;自然界的人的本质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4-0088-02

近代对人类自身的探讨基本上都是建立在人与周围环境的基础上的,包括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只要探讨的对象不具有上述关系的主要特质,那么就不能被算到人学理论当中。这种有关人的理论在当今的思想家看来是极度封闭的,法国思想家埃德加・莫兰就对此发表过自己的意见,认为近代有关人类的理论研究都将人类过度封闭化了,在这样的人类体系中,我们失去了与周边环境互动的能力。要想全面并且客观地观察人类本身,就应当为人类建立起具有较强人文性的世界,不应当剥夺自然界在此环境中的作用。

一、生态伦理学的人学根据

在人类学大师马克思的理论中,人的本质在于具有创造的能力,正是这种创造能力决定了人类必将站在食物链的顶端。但是在目前看来,人类只是从自然界当中获得了自己的一部分利益,其实一直都处于接受自然界馈赠的过程中。所以要想更好地理解人类真正的本质,就必须要保持着辩证的态度。首先来说,人类具有将自然界中的资源或是文化转换成自己所拥有的东西的能力。这种同化的能力决定了人类的内在特质是丰富多彩的。在理解到了这一点之后,马克思认为,人的存在是与大自然所分不开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存在必须要有大自然的支持。人类在不断地发展与思考的过程中,必将认识到自己与动植物没有什么不同,都是大自然所创造出的生物,无时无刻不受到大自然的制约。人类的需求也是建立在大自然的基础上的,人类所需求的对象也是大自然的产物,只有正确认识了人类的本质,才能为人类的长远发展提供一条道路。因此,马克思提出了无机人体论,认为人类是生在自然界中的,人类的身体分成有机与无机这两个部分,在与自然界不断交互不断联系的过程中,人类也不断对自身进行着审视。而人类离开了自然界是无法生存的,也就是说,人类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中不断与自然界进行着交换,人的身体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与其说人的肉体与精神都与自然界有着一定的联系,不如说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所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是建立在受动性的基础之上的。所谓的能动性,就是人类可以通过自身的创造能力来重现自然界的一部分,甚至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人类甚至能够创造出整个自然界,将整个人类社会本身与自然界进行交换。

二、生态伦理学的人学意义

假如说人类有着两种主要的身体模式,有机的身体代表着人类的创造性,那么无机的身体更多展现的就是人类的悟性。这一观点在现代生态科学中有着一定的解答,赋予了人类更多的理性智慧。作为一门生态学科,20世纪60年代就有很多思想家开始了有关人类本身的思考,并逐步将人类与自然相联系在一起。当然,整个大自然并不是没有规律的环境,而是一个在保证了规律的同时还相当复杂的整体。作为这个封闭环境中的一部分,人类本身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生态学为人类研究自然,探讨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但是随着这些年的发展,人类在经济不停前行的基础上破坏了原本美好的自然环境,给地球带来了极大的生态压力,这一直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生态学的主流发展方向。正是有了这些来自社会文化的批评,生态学开始颠覆人类以往对社会的认知,也逐渐改变了整个社会群体的观念。从这个方面来看生态学还能改变人们的价值观,也展现了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联系。在我国著名生态社会学家叶平先生的眼中,人类以一定生态群落的形式存在,在这个群落当中,不同的人类之间往往有着相同或是相似的想法与价值观。这表明了在一个群落当中的人类相互之间都有一定的共同点,并且自然界作为一个整体是不能被轻易分开的,首先要保证自然界的整体性,其次才是考虑人类自身。只要是属于自然界当中的一员,就要面临身处食物链的现状。植物接收来自太阳的阳光并将其转化成自身存活所必需的淀粉,食草动物通过摄取植物来满足自身的能量需求,而食肉动物又捕食食草动物。这种相互依赖、相互捕食的关系决定了不同物种之间紧密的联系。自古以来,站在食物链顶端的都是自身能力较强,能够较好地适应自然界变化的角色。作为通过脑力就达到了食物链顶端的物种,人类在整个自然食物链系统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但是假如去掉了处于食物链顶端的动物,整个生态环境不会受到破坏,但是假如去掉了处于生态系统底端的生物,生态系统就会受到毁灭性的打击。因此,人类并不能因为自己是食物链顶端的霸者就对底层的生物指手画脚,而是应当更加珍惜这些生物所起到的作用,通过切身行动来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并且在整个生态系统中,不同的生物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履行着自己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不同的物种之间没有区别,在自然界中的重要程度没有差异,都应当得到同等的重视。只有保证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才能让自然界更好更平稳地发展,确保人类的世代繁衍。生态系统的最大价值在于,它成就了人。但人并不是生态系统价值的唯一聚集地,人的价值不可能高过作为整体的生态系统的价值。这并不是因为生态系统与人无关,而是因为生态系统既先于人的产生,又是人不断繁衍和持续发展的沃土。

三、生态伦理学条件下人学根据和意义的关系

人类既栖身于社会文化共同体中,也栖身于自然共同体中。因而,一种完整的伦理学不仅需要阐明社会文化共同体的道德价值,说明人际关系中的伦理原则,而且也要阐明自然共同体的道德价值,说明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伦理原则。但是,迄今为止,伦理学把自己定位于仅仅阐明和处理人与人的关系,而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排除在自己的视野之外。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生态伦理学旨在阐明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和伦理原则,从而一方面为人类对自然的认同提供伦理依据和伦理辩护,另一方面也使伦理学走向更加成熟和更加完整的理论形态。人是自然人,也是社会人。所以,伦理学不只要求阐述时论统一体的品德意义,表明人际交往中的关系和规则,并且要表明自然统一体的品德意义,阐述人与自然联系中的规则。不过,到目前为止,伦理科学暂时只是阐述和解决人际联系,却忽视了人与自然的联系。诞生于1970年的生态伦理学的目的是阐述人和自然间的品德联系和关系规则,进而不仅为人们对自然的认知供应伦理证据和维护,还使伦理学不断成长和进步。就此价值而言,生态伦理学的出现,表示已经开始的崭新的伦理萌芽活动。“人类一直不赞同将黑种人当作人,并且友好地善待他们。此类曾经被认为非常可笑的观点当前早已成为现实。目前人类的观点也许依旧十分夸张:一类恰当的伦理,规定人类必须关心一切生物。”生态伦理学尝试将自身的部分基础规则构建在生态科学的前提下,经过生态科学向伦理科学转变来完成伦理科学的性质的改革。生态伦理学赐给非人类生存之内的意义,品德权力的客体不再只是人类而是拓宽到人以外的生物和总体生态体系,挑战以往的人种核心主流的伦理理念。生态伦理科学代表着伦理科学的一类“示例变革”,也就是“人种核心主流的关系伦理科学”向“生态总体主流的物种伦理科学”的改变。以往伦理科学的重点是人际交往,仅仅注重人种,是一类种族自私主流的伦理科学。此类伦理科学不能处理当前应对的大量与威慑非人种生存与变化相关的主题。以往伦理科学的目的是人种效益,是与人种效益有关的伦理科学,因此,它的核心是人际交往。此类伦理科学存在“生物忽视”症状(由当前美国生态伦理科学家代表人物霍尔姆斯・罗尔斯顿提出)。生态伦理学将伦理客体的范畴从人种拓展到生态环境,试图创建一类既适合人种,也适合总体生态环境的伦理科学,用品德来限制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注重和关心生物。纳什的观点是:“人类越了解生态环境,就会批判那些观点――生态环境以外的场地都是为了服务人种的。人种并不是生态环境的主体,而是生态统一体中的一部分。”生态伦理科学将人种的身份从生态统一体的驯服者变化成生态统一体的一部分,它不只包含着对此统一体中的所有参与者的尊敬,也包含着对生态统一体自身的尊敬。所以,它是一类自然主流的种族伦理科学。所以生物都代表着生命,从生命的起点开始,它们互相依存,一起构成了人类的生命。的确是在此价值上,马克思将生态环境定义为“人以无机形式存在的机体”。以往伦理科学的重点是自然界变化之最大成果的人类自身,而将另外生物甚至自然体系自身视作人类的工具或者奴隶。以往伦理科学将品德意义只是分配给独立体(生物种类之一的人种或者部分人种),生态伦理科学而是将品德意义不只是分配给独立体(包含一切生命的独立体),而且要分配给自然统一体。它的观点是总体所具备的品德意义超过它们之中所具备的品德意义。

参考文献:

[1]郑慧.走向瓦尔登湖:人与自然的道德精神家园――从生态伦理学角度解读梭罗的《瓦尔登湖》[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

[2]孙道进.从“自然人悖论”到“心理革命”――弗洛姆人学观的生态伦理学维度[J].鄱阳湖学刊,2010(1):85-92.

[3]寇东亮.“人的自然本质”与“自然界的人的本质”的统一――生态伦理学的人学根据和人学意义[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24(4):5-8.

篇10

 

关键词:课堂 生态化 生态系统 建构 

 

生态学认为,任何生物都具有生命及其多样性,都有其完整无缺的自然整体,是一个稳定、有序和完整的生命共同体,相互之间直接或间接地不断发生某种联系。现代生态学的思想就是要求人类从精神上或思想上发生一定的革命性改变,要求人类转换生存价值体系和生态价值体系,思考生存环境的生态平衡问题。中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的生态化课堂教学,指的是把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环境等要素看做一个交互作用的动态系统,并以此来建立一种整体、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模式,以最终实现共同发展的教育教学目标。 

一、中小学美术教育课堂生态化理论建构的原则 

随着生态化社会的来临,教育将最终实现向自然回归的整体规定性。课堂是一种学习场域,是在社会文化的情境制约下,众多的学生与教师在展开各自活动的同时,进行着借助交互作用而产生影响的活动。中小学美术教育课堂中,教师、学生和环境三部分组成了课堂生态系统。他们每个部分后各隐藏了一个复杂的源于自身的组织。生物多样性是衡量生态系统生命力和持续性的重要指标,正是这种多样性使得课堂教学拥有活力。 

(一)开放性原则。生态课堂作为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有物质、能量、信息的进出和交换,以达到自身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同时,生态课堂作为一个交互作用的关联系统,其内部生态因子之间、生态因子与外部环境之间也在发生着多元的、互动的联系,使其发生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互作用。在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成为对教学起主导作用的因子,他们共同承担着信息的传递、分解和加工,将生产、消费和分解融为一体。美术课堂生态化教学中,生态主体通过外界环境不断地进行知识吸收,并将积极构建的知识通过自己的方式传递给其他生态个体,促进课堂生命体的共同发展,同时完成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因此,某种程度上,我们说中小学美术课堂生态化教学的开放,实质上也就是解放学生的心理,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心理氛围,促使学生自由地想象、大胆地思考,从而充分挖掘自己潜能,全面展示自己个性的过程。提倡开放,目的是为了生成,为了每一节美术课的教学都能使学生有所收获,对生命有所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