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绿色设计的理解范文

时间:2023-12-21 17:19: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绿色设计的理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绿色设计的理解

篇1

关键词 化学化工专业学生 绿色化学意识 绿色化学原则 绿色化学素养建构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资源与能源消耗逐渐加大,大量生活垃圾和工业污染物的排放,以及化学品的滥用,使人类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这不仅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生存与发展,更危及子孙后代的前途和命运。然而,几乎所有的环境问题都与化学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就化学化工本身来说,传统上,一方面化学家在开发化学物质合成方法时,主要考虑效率,另一方面合成化学家在开发与设计如何合成所需化学品的方法时,只重视化学工程的始端,往往忽略处于过程末端的废物处理问题。所以,许多已存在的化学过程,在获得满意经济效益的同时,却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为了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年轻一代,在大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环保理念是非常必要的。化学教师不但应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更应成为绿色环保理念的创导者和践行人。为了有针对性地对化学化工专业学生进行绿色化学教育,笔者就化学化工专业学生对绿色化学的认识进行了调研。

1.调查方案的设计

以绿色化学的概念、作用及原则为主要调查内容,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进行问卷设计;采用问卷调查及访谈方法对山西晋中学院化学化工学院2—4年级化学(含师范)及应用化学专业学生进行调查。对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统计,并对有关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参阅相关文献给出相应对策与建议。本次调查采用以班发放问卷、现场答卷与收卷方法。实发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64份。

2.调查结果统计

化学化工专业学生对绿色化学认识的调查统计见表1。

3.调查结果分析

表1显示,多数学生对绿色化学的属性有较好的理解与认识;不少学生对绿色化学的作用理解与认识不足,甚至是错误的。如约74.2%的学生误认为“绿色化学使化工过程含有废物处理环节,因而会使整个费用增加”。这些学生不懂得,先污染后治理,不仅难度大,费用不菲,而且多数需要停产整顿,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经济损失。如果化工过程实现了绿色化,即做到五个“R”:第一Reduction——“减量”,即减少“三废”排放;第二Reuse——“重复使用”,即重复使用催化剂、载体等;第三Recycling——“回收”;第四Regeneration——“再生”;第五Rejection——“拒用”,指对一些无法替代、无法回收、无法再生和重复使用的,有毒副作用及污染作用明显的原料,拒绝在化学过程中使用,这就能有效实现节省资源、能源,减少污染,变废为宝,降低成本的目标,避免出现先污染后治理的恶劣情况。仅约54.2%的学生能够认识到“绿色化学追求高选择性化学反应,极少副产品,甚至达到原子经济性”。原因是不少学生缺少对原子经济性的认识。原子经济性是绿色化学的核心内容,指原料分子中究竟有百分之几的原子转化成了产物。理想的原子经济反应是原料分子中的原子百分之百地转变成产物,不产生副产物或废物,实现废物“零排放”。可见,绿色化学的原子经济性反应,首先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料,其次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的排放。

表1中选项8-19是绿色化学的12条原则。学生对其中9条原则有较好的理解与认识。但仅约52.7%的学生能够认识到绿色化学要求“能量使用应最小,并应考虑其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以前化学家在设计化学过程时,往往考虑的是如何提高产率,而忽略了能量问题,认为该问题是工程师的事情,使得化学工业成为了耗能大户。生产和使用能量的工程,往往也会造成污染,如以煤为燃料所提供的热能,多用一份能量,就多一份污染。因此,设计化工过程的化学家需要对化工各阶段进行调节与优化,从根本上改变其对能量的需求,从而使能量最低,减小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减轻对能源危机带来的压迫。仅约42.3%的学生能够认识到,化工过程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衍生步骤。衍生步骤会带来更多的副产物,消耗更多的资源与能量。更多的产物意味着可能会对环境产生更多的污染和破坏,必然产生需要处理更多废物的费用;更多能量的使用会使成本变高,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因此,在化工过程中应最大限度地避免衍生步骤,以降低原料的消耗及对人类健康与环境的影响。仅约32.4%的学生能够认识到化工过程中催化试剂优于化学计量试剂。化学化工专业学生应该明确,催化反应不仅具有提高原料利用率与降低废物产生的益处,而且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活化能,既利于控制,也可以降低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温度。选择性催化剂是绿色化学的重要工具和重点研究方向。

4.思考与建议

不少学生对绿色化学的作用、原则缺少认识,其主要原因:一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绿色化学教育重视不够,缺少要求;二是化学类专业课的课堂教学缺少绿色化学思想与原则的渗透;三是没有开设“绿色化学”课程,学生缺少了对绿色化学系统学习的机会。树立绿色化学思想,不仅是化学家与化工专家的事,而且是所有从事与化学有关的人们关注的事。作为专门培养化学化工专业高级人才的高校,应把绿色化学理念渗透到化学教育的全过程中,并作为课改与教改的指导思想。

4.1在化学类的基础课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思想

化学教材中蕴涵有大量绿色化学的素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时时体现绿色化学的原则和思想。通过环境污染及其危害的具体事例,让学生了解我国乃至全球环境日益恶化的现状,并探讨相应的解决措施,使学生认识到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与资源作为现代工业的基础都是不可再生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重要的战略选择,从而对环境保护、资源与能源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有清醒的认识,明确发展经济不能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把“原子经济性理论”、现代化学技术与方法渗透到理论课与实验课中,就如何优化定量与定性实验、物质合成及当前资源利用、环境污染、化学品乱用等重大问题与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思想及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学生在校学习与以后的工作中能够充分发挥化学的正面作用,更好地造福于人类社会奠基。

4.2在化学实验课中培养绿色化学理念

化学化工专业,各类实验课所占的比重很大,实验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排放大量的污染环境的有毒有害物质,这就需要实验教师尽量改进传统实验,应用先进的实验研究新成果,以绿色化学思想与原则指导实验仪器和试剂的选择,指导实验设计、实验方法与实验“三废”的处理,在每一个实验中力求减少或避免有毒有害废物的产生,为师生和工作人员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为此,首先,在实验中尽量采用无毒无害的反应原料。在进行无机、有机、分析、物化等实验时,在满足教学需要的情况下,为避开毒害品的使用,可考虑寻找替代品,变更反应路线,设计绿色实验方案,如用维生素B1替代剧毒的KCN做催化剂进行安息香缩合反应;以葡萄糖替代有致癌作用的苯为起始原料,用遗传工程获得的微生物为催化剂合成已二酸;用新型的固体溴化剂四丁基三溴化铵替代Brz与苯酚、苯胺反应制备对位的一溴代物,不仅反应产物更易于控制,避免了使用Br2带来的有毒、易挥发、不便准确量取等弊端,而且还具有可回收利用等优点。其次,使用封闭实验装置,回收实验废料。注意化学实验内容的选择、设计和呈现体现绿色化。一方面尽量减少污染很严重的实验,另一方面对一些实验过程中产生有毒有害气体、且污染环境的实验,进行改进与创新,想方设法将其设计成为封闭的实验装置。包括:气体发生与收集装置、气体性质反应容器、尾气收集与处理、导气装置等。在无法封闭的情况下,要注意回收、通风或采取其他防护措施。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料,设法予以回收或适当处理。第三,采用微型实验。在微型化的条件下对实验进行重新设计与探索,以达到用尽可能少的试剂来获取尽可能多的化学信息。

4.3开设专门的绿色化学课程

首先,从课程设置上满足培养具有绿色环境意识的新一代化学工作者和公民的需要出发,借鉴国内外大学的经验,开设“环境生态化学”、“零排放有机化学”、“环境友好催化”、“绿色生态材料”、“生物技术”、“绿色能源”、“绿色化学导论”等绿色化学选修课程。其次,使绿色化学课程内容体现基础性、系统性与时代性。教学内容以绿色化学的12条原则为主线,围绕绿色化学的基本问题展开讨论,介绍绿色化学的产生与发展,绿色化学的概念、原理、应用、主要研究成果及动向。第三,依据绿色化学课程内容的特点,采用讲授、讨论、研究、参观、调查和文献研究等适当的教法,提高教学质量,把学生的心留在课堂上。

篇2

时代呼唤“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反映了民族的特性和风貌。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漫长的文化历史过程,积聚了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具有民族文化特点的空间能给人带来强烈的归属感,我们要摒除歪风邪气,深刻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融入于我国具有民族个性的室内空间环境中,使我们的文化得到传承,使设计符合中国人的审美。黑格尔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室内设计要民族世界化,而不是被世界同一化。在室内设计中,我们要立足于民族文化的根基,继承发扬并超越传统,在继承中,并不是民族元素的表面运用,而更应该是对民族文化底蕴从精气神方面的深入认同和表达,创造出既符合中国文化又具有时代风韵的室内空间环境作品。在设计中我们要研究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特点、传统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并吸取外来文化精髓,加以灵活运用于具本民族风格的设计作品中,创造出新的生命力。具有民族个性与特色的设计作品才能自立于世界设计之林,才能在国际设计界中独树一帜。

绿色设计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室内绿色设计具有生态环保性和可持续性,有远大的发展前景,体现以人为本的特点。而民族文化特点的室内空间环境设计具有世界民族性和民族时代性,是民族文化时代性的传承,体现以人为本、以民族为本的观念。从外在来看,民族文化是一种表达方式,绿色设计是一种技术原理;从内在来看,民族文化意图创造一种精神气质,绿色设计意图创造一种环境品质。

绿色设计与民族文化融合共生

绿色设计要体现民族精神,民族精神要用绿色设计来演绎。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地域性原则要求“要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经验,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应注意传承和发扬地方历史文化”。将绿色设计与民族文化两者相融共生,则室内设计将更具有亲和感和归属感。国内外也有很多绿色设计和民族文化相结合的设计典范。印度建筑大师查尔斯•柯里亚设计的“管式住宅”,结合当地的气候和地域条件,创立一个被动式节能的绿色建筑,具有自然通风的循环体系,被视为早期低技术生态建筑的经典实例,被各类研究者广泛研究。我国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香山饭店是一个融合中国古典文化精髓的四星级酒店。设计师试图“在一个现代化的建筑物上,体现出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通过提炼我国传统民居和江南园林的艺术元素,用简洁朴素的造型,结合西方现代技术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演绎了一座具有中国古典园林气质的建筑及内部空间。将绿色设计与民族文化融合起来,符合室内设计发展要求,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存方式和文化品位,两者相容共生才能创造出优秀的设计作品和高品质的室内空间环境。

篇3

综合教材中多个探究实验以建构一个科学概念的课型是一种新的教学尝试。本节课的探究活动是为生物学概念建构服务的。

基于以上认识,根据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必修1中“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教学内容,综合“绿色植物叶绿体的观察”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两个实验内容,设计本探究性实验课“探寻绿色植物的奥秘”。通过探寻绿色植物的奥秘的思路将细胞结构、色素成分和光合作用的功能联系,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光合作用”的科学概念,并在学生自己寻求科学奥秘的过程中锻炼科学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图1是本节课实验探究与相关科学概念构建的教学关系图。

2 教学分析

2.1 教学内容分析

必修1“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科学概念,学生要建立这个概念不仅要从结构、功能等角度由浅入深、由小到大逐步建立相关下级科学概念,其中“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离不开色素,高等植物光合色素分布于叶绿体中”是基础科学概念之一。高中生物新教材中安排的多个探究实验与传统演绎式教学的实验不同,探究实验是带着科学问题、寻求科学证据、解释科学问题的过程。围绕高中生物必修1中“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这一重要概念,本节课将必修1中“绿色植物叶绿体的观察”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两个实验加以综合,开展“探寻绿叶中的奥秘”的探究性实验教学,让学生自己在实验操作中观察现象、发现证据,解释“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离不开色素,高等植物光合色素分布于叶绿体中”这一科学概念。

2.2 学生学情分析

由于“绿色植物叶绿体的观察”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对学生动手能力及操作技能上要求有所不同,通常采用的2人一组的实验分组方式会导致学习效果参差不齐。合理配置共同协作是解决问题共同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保证,基于上述原因,本节课将全班分成6个探究小组,每个小组6~7人,尽量将各层次学生和男女生均匀分配到各小组,开展“合作探究性学习”。

3 教学目标

3.1 知识目标

①通过观察,表述出绿色植物叶片中色素的分布位置;

②通过对绿色植物叶片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说出光合色素的种类;

③通过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简单解释不同植物光合色素种类的区别。

3.2 能力目标

①使用显微镜的操作和制作临时装片的制作技能;

②在有关的实验和探究中,学会发现问题、寻求科学证据和进行理性的思维。

3.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相互交流、合作和评价,学会欣赏别人帮助别人,反思自身的不足。

4 教学策略与手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在建立科学概念和对科学概念进一步的理解时,学生自己的观念及具体经验是居于中心地位的。在此认识基础上,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科学课堂应该是注重学生体验,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探索和理解未知世界,即探究性教学是学生获取生物学概念的有效模式。探究性教学应该是“围绕科学问题展开的寻求证据解释问题的过程”。它离不开“获取事实证据――实验过程”,更离不开“根据事实汪据对科学问题做出回答――解释问题”。这说明了生物教材中设置的探究实验不是简单的实验技能的训练过程,而应该是服务于生物科学概念的建立。在此认识基础上,本探究实验课设计教学环节如图2所示。

5 教学过程

5.1 提出问题,引出课题

教师提供资料:

(1)韭菜和韭黄的培育的区别和口味上的区别。

(2)玉米白化苗和正常苗的颜色和长势的区别。

(3)普利斯特里实验发现只有绿叶才可以在光下更新空气。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植物生长离不开绿叶等。

确定课题,引出新课:探寻绿叶的奥秘。

设计意图:教师利用生动的资料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科学问题“绿叶与光合作用密切相关”。

5.2 开展探究Ⅰ

分析问题,确定探究方向:绿叶为什么绿色?

引导学生讨论:

(1)研究方法:观察法(借助显微镜)

(2)研究思路:制作临时装片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

开展分组探究:

(1)全班级分成6个小组,组内每两个学生合作制作一个临时装片,可以讨论后选择不同的材料来制作装片。

(2)将观察结果做简单记录。

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理解“绿叶与光合作用密切相关”,引导学生从结构上寻求科学证据。

5.3 交流评价,形成概念

小组汇总,讨论得出结论:绿叶中有叶绿体。

教师再补充证据:将电镜下拍摄叶绿体结构及模式图与同学讨论,叶绿体中色素分布于类囊体结构的薄膜上。

解释科学问题:绿叶之所以呈现绿色是因为细胞中有绿色的结构叶绿体,并且色素分布于分布于类囊体结构的薄膜上。

设计意图:根据不同小组的不同成果作为证据进一步明确:“绿叶呈现绿色与叶绿体有关”。

5.4 开展探究Ⅱ

分析问题,确定探究方向2:绿叶中色素有几种?

引导学生讨论:

(1)研究方法:色素提取和分离。

(2)研究思路:色素提取色素分离。

提供资料,学习原理:

(1)光合色素可溶于有机溶剂;

(2)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

引导学生时论:

(1)可选择的有机溶剂有什么?

(2)如何制备滤纸条?

(3)如何画滤液细线?

(4)如何进行纸层析?

开展分组探究:全班级分成6个小组,小组内分工,研磨过滤提取;建议每位学生各制作一张滤纸条层析。

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更深一步理解“绿叶与光合作用密切相关”,引导学生从成分上寻求科学证据。

5.5 交流评价,形成概念

教师组织讨论交流,得出结论:绿叶中有四种色素,颜色各不同,含量也各不同。

教师补充资料,解释问题:将不同色素的吸收光谱实验简单介绍,将实验结果与同学开展讨论,说明绿叶中提取到的色素与光的吸收有关系,并呈现不同的吸收特征。归纳光合色素有两类四种,分别是:叶绿素包括叶绿素a(呈蓝绿色)和叶绿素b(呈黄绿色);类胡卜素包括胡萝卜素(呈橙黄色)和叶黄素(呈黄色)。

设计意图:根据不同小组的不同成果作为证据进一步明确:“绿叶呈现绿色与色素有关”,“绿叶中的色素与光合作用有密切关系关系”。

5.6 总结

教师提问:根据同学们的观察,描述绿叶呈现绿色的奥妙有什么?

(问题开放,关注要点:绿叶中呈现绿色的细胞器是叶绿体;绿叶中的光合色素有四种。)

设计意图:检验教学目标达成的情况,重点在检查绿叶呈现绿色的证据的描述。

6 课后作业

由于教学时间的原因,在课上无法完全完成教学目标的检验,对实验技能原理的总结安排课后来完成,包括以下作业:

(1)独立完成实验报告;

(2)小组学生归纳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与教师描述不同或与其他小组不同的实验现象,并尝试分析可能的原因。(现象提示如:①高倍镜下视野发白,叶绿体颜色不明显;②提取到的色素滤液色浅;③滤纸条上没有明显色素分离带;④色素带出现不止4条或只有3条等。)

参考文献:

篇4

1能耗设计

在能源日益紧张的今天,应该加强家电产品的节能化改选,快速提升家电企业在节能技术、节能产品上的开发力度,节能将是产品设计发展的方向[2]。产品的低能耗是绿色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能耗设计就是设计合理的产品结构、工艺、功能或利用新技术、新理论使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消耗能量最少,能量损失也减少到最少,减少能源,消耗即意味着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在关注产品的使用过程中所消耗的资源及其给环境带来的负担。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对其使用造成的能源消耗问题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例如每年夏天我国因为大量的使用高能耗空调等电器造成的拉闸限电现象,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严重的影响,这就要求在设计生产空调等电器时充分考虑到其在一定阶段对电力的消耗所产生的影响。

2产品包装设计

绿色包装是指符合环保要求的包装又称环境友好包装或生态包装,其根本要求是在商品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生态环境不造成污染,对人体健康不造成危害,对资源和能源达到高效利用和促进可持续发展[3]。绿色包装首先要求用料要节约资源,力求减少废弃物量,用后易于回收、重复使用或再生为其他有用之材。其次是焚烧时可回收热能,不会产生毒害性气体,填埋时少占用土地并能自然降解。以前市场上流行的常用包装材料一般是廉价并且对加工技术要求不高,又能支持多种印刷工艺的不可降解塑料,是被广泛选用的包装材料之一,特别是在食品类包装中的应用比例尤其高,这种包装物的随便丢弃往往会对环境产生永久性的污染[4]。我国对于方便塑料袋的替换工作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把原来对环境产生巨大污染的方便塑料袋用可分解的环保塑料袋替换,这样既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也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对整个社会环保素质的提高也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

3产品材料回收设计

材料回收是产品的材料、零部件回炉熔炼后的材料可作为生产用的原材料循环再利用、处理的能量可回收[5]。产品的回收设计体现在产品结构的易拆卸性,这样可以降低工业产品的转配和拆卸成本,使得产品利于回收。在设计产品时一定要预测产品构造,避免相互影响的材料组合。材料之间的相容性好,意味着这些材料可一起回收,能减少拆卸分类的工作量,避免零件的污损。还要考虑到拆卸方便,选择适当的紧固方法,减少固定原件的数目,简化拆卸操作的方式,保证拆卸安全,减少拆卸工作量,明确应该被拆卸的零部件,功能集成,便于接近。最后要考虑产品之间各个部件要便于分离,可以使不同材料的部件更好的分类回收。

4绿色材料设计

材料在工业设计中一直扮演着十分稳定的角色。材料是产品功能的载体,是工业设计的物质条件,工业设计师利用材料的性能完成产品的功能设计[6]。绿色材料设计主要凸显在环保材料的选材方面,多使用绿色环保、可回收利用的材料,避免选用有毒、有害和辐射性的材料。现阶段各个国家都在不断的加大对新材料的研发力度,各种新材料层出不穷,但是绿色材料设计的关键应该是通过开发一种既环保又具有一定经济性的替代材料来替代现阶段对环境影响大又昂贵的水银、镉、六价铬等重金属,真正的做到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比如在设计生命周期短的产品时,最好选用能够快速分解或者便于回收的材料,使其符合绿色之道。

5清洁生产

我国于200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不仅为广泛推行清洁生产提供了法律保障,也标志着我国清洁生产进入了新的阶段。但总体上看,我国清洁生产的推行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有许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7]。现在有些产品为了追求表面色彩和质感会对产品的表面采用电镀、喷漆等表面处理工艺,这些新工艺的采用虽然带来了美的视觉享受,但这些表面处理所带来的污水和废气排放是惊人的,而且不利于回收,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应该挖掘材料本身的价值,通过在材料本身增加纹理或者通过打磨高光等手段来提高产品的美观,这样不仅使产品的外观性能得到改善,也对环境影响最小。在设计过程中,尽量减少使用材料的种类,以便减少产品废弃后材料分类回收、搬运等回收成本。使用单一的材料可以极大的便利产品的回收,充分的节约回收成本。比如设计小家电外壳时最好采用整体材料设计,去掉多余的附加材料,使其外观大方简洁,符合产品设计的绿色之道。

6产品生命周期设计

要求从市场需求识别开始,就要考虑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社会效益,以及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最终实现社会可持续化发展[8]。就拿汽车行业来说,汽车厂商为了加快汽车的更新换代,一般把汽车的使用寿命设计为10年左右,但是也有一些产品要求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比如水电站发电机组等。但是作为绿色设计来说,产品的生命周期越长,对材料的浪费就越少,对环境的影响就越小,当然,这要在以安全为前提的情况下,如果无原则的延长生命周期也不利于产品设计安全。在产品生命周期设计中要充分利用模块化设计、开放性设计、可维修性设计、可重构性设计和技术预测等设计理论和方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减少产品过时,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最终使运用绿色设计的思想所制造出的产品可以更好的适应国际标准,使我国的工业产品能进入更广泛的国际市场,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9]。

篇5

关键词:绿色建筑的产生;对绿色建筑的理解;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

中图分类号:TS95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从广泛的社会认同来看,绿色是代表生命、生机的颜色,这已成为超越民族、地域的普遍共识。中国人认为红色是吉祥色,欧洲人乐于用蓝色代表地中海文明,到了美国,蓝色和紫色成了贵族色。但不管在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绿色都代表着生机,代表自然给与人类的恩惠,因为,绿色是植物的颜色,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颜色!这在不同的文化、文明中都有反映!

一绿色建筑的产生

自有了人类,为了生存,就必须以一定的人工环境抵御野兽和自然灾害,于是就有了建筑。最早的建筑来自树木,见之于有巢氏的贡献:教民构木为巢,昼拾橡栗、暮栖木上……

这便是干栏式建筑的最早雏形。后来,研究建筑成为一门学问,这门学问被容纳于一个被总括称之为“土木”的行业中,如建筑、桥梁、道路、防洪工程等都属于“大土木”之列。再后来,建筑全过程能耗(从建材生产到拆除重建)超过了全社会能耗的一半,建筑业发展到“土木”(也就是环境承载能力)难以承受之重的程度,绿色建筑便应运而生。

在悠久的建筑史中,绿色建筑绝对是一个新鲜名词,因为新鲜,刚出现时人们对这个概念曾经有过的理解也就五花八门。有人误当做绿颜色的建筑,以为只是要在外墙刷上绿漆、贴上绿砖;稍微好一点的是,把绿色建筑当成“绿化建筑”,以为多种树、多些绿地就生态环保了,就是绿色建筑了,这样的事情有些类似笑话。众所周知,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四大范畴为生态、节能、减废与健康。不过在今天看来,“绿化建筑”其实是个美丽的误解或者被误解了的美丽。

二对绿色建筑的理解

2009年12月7日,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们在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会议,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这是继《京都议定书》后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气候协议书,对地球今后的气候变化走向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这次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将环境问题再度带入了大众的视野。在全球一片减排、降碳的呼声影响下,我以为,“绿化建筑”至少在三个方面有可取之处:

首先是做了一定的生态补偿。建房子难免要三通一平,难免有摧花折木推平绿地之举,如果从空中鸟瞰,会看到又一块绿块被抹去、转为灰色,“绿化建筑”总算没有白吃白占。当然在这方面,我们向业内先进学习和提升的空间还很大,试举一例: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兴建的科研办公大楼――建科大楼是极好的例子,该楼本身选址于城市废弃土地,没有破坏生态绿地和农田。不仅如此,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的建筑建起来后,绿化面积达到了6000平方米,整个大楼就是一个进行立体绿化的“人-建筑-绿化”的共生体。不但面积翻了一番,而且质量很高,其中的各种灌木、草本植物的品种都经过精心选择,使其环保性、经济性、可维护性都是高水平。在这些花草的根部,隐藏着一套滴灌系统,使植物主要根区的土壤经常保持最优含水状况,而其水源,是来自首层人工湿地处理后的中水和雨水。因此,人们在这里既能在城市中轴线上感受到世外桃源般的宁静气息,同时综合维护成本也得到控制。

其二是有助于碳氧平衡。哥本哈根会议在全球开了气候外交的先例,其实争来吵去,一句不太方便直说的潜台词就是:人太多了、树太少了。人口的增长是与城市化、更多的碳排放和公共开支联系在一起的。在全球气候的大局中,人多树少的矛盾突出表现在人类活动造成的碳排放远远超过了树木的消化量,带来全球气候变暖和一系列的灾难:旱涝常态化、自然灾难频繁、海岛小国消失……所以人们想到了森林碳汇,指森林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该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这对减缓全球变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许您会说,建筑中的那点绿化能有多大作用,九牛一毛也算不上吧。这里我想请您看一看当今城市化的厉害:A、B两城区之间通一条路,过不了多久,路两边的区域就都成了和A、B一样的城区,当然其中也少不了钢筋混凝土丛林的滋生。现在我们可以说,城市面积只占地球陆地面积的3%,但是随着如此惊人的城市化,未来我们还有多少森林、多少“绿肺”?在城市扩张和人口增长难以抑制的情况下,在每一栋建筑、每一个城区中都努力多种树木、少用能源,应该是“地球村”达到碳氧平衡和大气碳浓度稳定的第一步。

第三个好处,是美化环境、改善局部小气候和增进人的身心健康。如今的城市,灰尘太重了,噪音太吵了,空气太浊了,树木在抑制以上城市公害上起到的作用,相信每个步入绿化做得好的小区的人都有切身体会。至于建筑环境中的树木之用,其高超者以中国的苏州园林为代表 ,真正达到了“一景生一情,一园拟天下”的境界。

三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

绿色建筑设计不应只是概念、示范和展示,它应该影响到常规的、大量的建筑设计,影响到建筑师的概念、设计的技术路线及技术系统,这是一条刚刚开始起步的道路。而目前建筑领域的粗放型建设,高能耗使用的现状,很大程度上源自“赶工设计”的粗放成果。建设“绿色”建筑,除了具备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如何提升设计质量,走精细化设计的道路,也是建筑师彻底改变现状,实现“四节一环保”目标的重要一环。

对建筑师而言,绿色建筑设计是一个从城市尺度、建筑尺度以及人的尺度全方位的思考,这不仅仅是技术的运用,更是一次设计理念和价值标准的更新。在规划建设的实体――城市、建筑的方方面面逐步实现“绿色”低碳的同时,以正确的方式引导人们产生和拥有绿色低碳

的生活理念、生活方式,才是成功的关键。

营造绿色低碳社会,更为重要的是每个生活在其中的人的参与,人的行为才是关键。在一栋绿色建筑建成以后,能否真正的节能并达到低碳排放,使用者的行为理念和正确使用,才是其中的关键。如何引导人们开始低碳生活,有多种方式,首先要让人们对于行为的碳排放有具体而直观的概念,才能进一步形成低碳排放的行为理念,不能仅仅停留在宣传口号上。

篇6

关键词:施工技术;土木工程;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一定程度上说,土木工程这是我们生活和生存的物质基础,其大大推动了人类文明前进的脚步。但是,土木工程也是消耗能源和资源最为严重的行业,在人类面临着资源、能源紧张的今天,对于土木工程技术的创新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现状

由于资源、能源的进场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性的实施,在我国现阶段的建筑行业中,越来越多的单位正在贯彻和落实这一发展理念,积极地响应群众和政府的好战,文明施工、保护环境、降低噪音污染等等,并通过多动措施的积极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我们也需要认识到,大多数施工单位是比较消极、比较被动的采用“绿色”施工技术的,而且对于这一概念的理解也比较片面,不能够主动、积极的利用科学的方法和先进的技术进行规范化、系统化的施工活动。由于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完善的管理系统,很多单位都没有达到“绿色”的施工标准和管理水平。

二、关于土木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的展望和研究

1、对绿色施工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教育

现阶段,大部分人们对于“绿色建筑”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在进行项目建设和施工的过程中,更加缺乏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对于“绿色施工”的概念和意识欠缺,还存在着浪费资源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生态意识的淡薄。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对绿色施工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群众对于“绿色建筑”的认识,提高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对于“绿色施工”的全方面理解,真正的认识到环保、生态、绿色的重要意义。另外,还要加强对施工建筑人员的培训和教育,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思想观念和综合素质,从而是,更有效的进行绿色施工的开展。

2、加强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

在很多情况下,施工单位的具体施工情况与设计单位出具的设计图纸并不完全相符,经常会出现重读和矛盾的情况,因此,这就需要进一步解决施工图纸的问题。比如说,在施工图纸的设计中,在将地梁(基础梁筏)设计成同样的高度水平。这对于设计意图基本上没有影响,却对实际的施工影响很大,会让施工过程变得非常复杂,还会出现很多问题和情况。因此,在进行图纸设计之前,需要进一步加强施工方与设计方之间的联系和沟通,把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反映给设计单位,将设计单位对项目的设计意图理解清楚,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以及不必要的浪费。设计图纸阶段对于图纸的修改还是非常容易的,但是,真正的施工过程中,在进行图纸修改就需要停工,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

3、充分开发“绿色能源”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目标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规模和施工规模也正在迅速扩大,与此同时,建筑过程中的施工垃圾也正在扩张。根据相关资料研究,每年我国建筑行业生产的垃圾总数已经超过了4000万吨,生产的废旧混凝土也已经超过了1360万吨。如此巨大的生产垃圾,不仅会提升垃圾清理的工作量,还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在能源资源紧张、环境污染加剧的今天,对于新能源的开发和研究迫在眉睫,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饿一个重要课题。在世界来说,我国是第一大水泥生产国,生产水泥这本身就是一个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因此,一定要加强对其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的改良。与建筑混凝土和刚才等建筑材料相比,应该大力发展混凝土、钢材等绿色的建筑施工材料。

4、进一步发展高新技术,强化健康监测

在实际的土木工程使用中,会不可避免的出现性能退化或损伤,这势必会影响到土木工程的耐久力和承载能力,严重的还会引发工程事故,造成恶劣的经济损和人员伤亡,社会影响比较恶劣。所以说,一定要加强土木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就要严格控制施工流程,提高施工质量,加强健康监测和加固的技术准备。现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和动力结构学理论的发展,健康结构监测的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这也给土木施工带来深刻变革。这种健康的检测系统,是在建筑结构上进行各种传感器的安装,能够实时、自动、及时的对环境和负荷进行测量,正确评估建筑的结构健康,及时出具有效、科学的养护策略,保证结构的运营安全,有效的延长建筑寿命。这种新型的健康结构检测和警报系统,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和情况并发出警报,人们可以根据警报及时的进行加固和修复,不但能够解决建筑物老化速度的问题,还能够相应的降低事故的发生,有效的减少了不必须要的时间、资源、经济上的浪费。

5、建立健全“绿色”管理体系和施工制度

为了进一步的确保建筑工程的“绿色”技术和施工,一定要建立健全“绿色”管理体系和施工制度。在相关政府部门的统一监督和领导之下,统一建筑单位和施工人员的思想认识,及时出台相关管理体系和施工制度,加强多行业、多方面之间的协商和沟通,完善“绿色施工”的制度保障,有效促进绿色施工的开展。总之,土木工程的绿色施工技术,这是一项新型的研究和创新,需要的多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需要制度上、法律上、管理体系等多方面的综合支持。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的现状开始入手分析,从对绿色施工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教育,加强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充分开发“绿色能源”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目标,进一步发展高新技术,强化健康监测,建立健全“绿色”管理体系和施工制度等五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土木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研究。

参考文献:

[1].朱晓妹,彭曙光.建筑施工安全的虚拟现实技术应用[J].安徽科技,2009 (11).

[2].张林峰,岳祖润.土木工程信息网站的设计与实现[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10 (02)

篇7

关键词 :     建筑施工图:节能绿色;设计,

在目前绿色环保理念不断深入背景下,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中也需要融入节能绿色理念,这就需要在建筑工程建设中的各个方面与节能绿色理念结合,对建筑施工图设计也是如此。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基于节能绿色理念的建筑施工图设计进行分析,使建筑施工图的设计更好符合节能绿色的要求,为实现绿色环保的建筑施工提供更好的指导与理论支持,确保建筑工程建设的进一步持续良好发展,为人们提供更优质的建筑工程产品,满足人们的需求。

1、 节能绿色施工图设计与建筑施工之间的关系

基于节能绿色理念的施工图设计在绿色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方面对工程质量需要负担技术责任及法律责任。对于绿色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而言,其实际上就是将设计完成的施工图纸转变为建筑实体的一个过程,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施工技术人员对施工图设计人员的意图充分理解及把握,而施工图设计人员需要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从整体上考虑整个项目建设问题。在施工图设计人员与施工技术人员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的基础上,才能够得到优质的建筑工程作品。在建筑工程建设及使用的整个过程中,施工图的设计属于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使设计与施工可以实现有效衔接的一个重要体现,已经完成的施工图不但可以作为建筑职工中的重要依据,并且在建筑工程的后期维护、改善及扩建方面也是重要的基础资料,因而需要有效进行施工图设计。依据目前建筑行业对建筑工程建设的最新要求,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图设计中,施工图设计现状包括以下几点。首先,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在施工图设计方面仍旧缺乏规范性的要求。其次,对于绿色节能理念而言,其是由西方国家引入的,当前很多建筑行业人员并未从根本上真正认识,且由于专业技术水平较差,对图纸理解深度也不够,还有些是相关设计人员并未完全表达出自身的设计意图,同时由于信息传递不够明确,致使施工设计图在未得到深化的情况就转变成为施工方案,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并未在施工图中提前明确,在施工图设计中未有效解决,最终会引起设计变更或者需要返工,会产生严重的资源浪费与成本增加。所以,在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施工图设计。

2 、当前基于节能绿色理念的建筑施工图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依据上文内容所述,由于绿色节能设计理念在我国出现及发展的时间仍比较短,基于节能绿色理念的建筑施工图设计中仍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就实际设计情况来看,具体包括以下问题。

2.1、 未重视绿色节能设计的重要作用

就目前建筑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建筑施工图的设计中都是将外部环境与建筑工程之间的联系作为主要的考虑内容,因而在节能设计中主要就是将节能理念作为主要思想指导,在施工图设计中对其规则实行合理规划,在实际施工中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在建筑施工图设计在整体生表现出节能性。然而,在以往的很多建筑施工设计方案中,在开展施工图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基本都是只考虑到空间形态、日照间距及房屋周边环境搭配等各种情况,并未能够真正从绿色节能角度为出发点对施工图设计进行合理指导,导致在施工设计中有严格的资源浪费问题出现,不符合绿色节能设计的要求。

2.2 、施工图设计审查不合理

就当前建筑施工图设计中,建筑施工图的审查属于比较重要的内容,为当前的建筑施工图审查并不合理,具体审查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专篇部门的设计内容和计算部分并未形成一致,在选择门窗类型及外墙保温材料型号时,与设计图纸间具有差异性,对于计算书中的不同类型保温材料,其修正系统的取值,并未依据标准值进行规定,所设计的地形指标与设计要求不相符。另外,在节能专篇的设计中,其设计深度不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影响到图纸审查工作,导致图纸审查结果不符合规定。

2.3 、施工图设计技术存在滞后性

随着目前绿色节能理念的不断深入发展,建筑工程的绿色节能设计受到适合上各个方面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由于目前我国在利用节能设计理念及模式方面的时间仍旧比较短,导致相关设计人员对绿色节能设计技术缺乏充分了解,对有关的绿色节能概念及技术发展也缺乏充分关注。这种情况下,相关施工图设计人员在实现节能设计时所应用的相关技术也就表现出滞后性,导致其在对图纸进行审核阶段,往往会出现审核不合格的情况,对设计技术标准无法明确,影响施工图设计的质量及效果[1,2]。

3 、基于绿色节能理念的建筑施工图设计优化措施

3.1 、注重建筑施工图的绿色节能设计

在以往建筑施工图设计中,由于对绿色节能设计缺乏重视,导致基于绿色节能理念的建筑施工图设计缺乏合理性,建筑施工中存在资源浪费情况,还会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所以,在今后的建筑施工图设计中,为能够使绿色节能理念体现出来,符合绿色节能的要求,在实际设计中需要对节能环保因素全面充分考虑,应当注重节能绿色理念的融入及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比如,在建筑施工图的设计中,可以尽可能多地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等设备,选择将可再生绿色资源作为主要能源的相关电器设备,从而使建筑工程中煤炭等污染性能源的使用率得以降低,以保证施工设计图的环保性特点可以更好地体现出来,使基于绿色节能理念的建筑施工图设计可以得到满意的效果。

3.2 、注重建筑施工设计方案的节能性

在目前低碳经济不断发展,并且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作为现代化的建筑施工图设计人员,应当注意将绿色节能理念在施工图设计中进行应用,以节能绿色理念为指导开展施工图设计工作。同时,在建筑施工图的实际设计中,设计人员应当尽可能地将国外比较先进的设计理念及方式在实际设计中进行应用,使施工图设计水平得以提升。在建筑工程中的部分设计中,若需要进行节能设计,则会在技术水平方面有着比较高的要求,作为设计人员,应当将设计中的难点部分作为自身必须要解决及攻克的对象。比如,在对建筑工程中的玻璃幕墙进行设计方面,需要注意对建筑物各个面的朝向问题进行考虑,确保阳光传入室内更加合理,降低室内的噪音,使建筑物内部结构的舒适性可以得到有效提升。另外,根据建筑工程所处的位置,如果对过度季节通风性方面的要求比较高,则在对施工图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当选择呼吸式幕墙当做建筑工程的外围结构,对室内温度需要进行合理控制,从而使室内空调的使用率得以降低,实现电能的节约,保证建筑工程具有节能功能,使建筑工程施工图的节能设计可以真正实现,满足绿色节能背景下的设计要求及需求。

3.3、 建筑施工图设计中节能绿色理念的融入

近些年来,随着现代建筑行业的不断快速发展,在建筑工程施工图的设计方面,对绿色节能设计的要求也不断提升,这个需要在建筑施工图的设计中融入保温隔热层有关位置的示意图。就当前的建筑施工图纸设计而言,对于施工图自身的细致性,需要从微观层面进行探究,所以在建筑施工图的设计中,对细节部分的设计应当保证准确性,选择适当大小的图纸尺寸,并且在图纸上表现出的内容应当保证清晰明了。通过这种设计,不但可以使建筑施工图设计中的节能性更好体现出来,还能够使建筑施工效率得到有效提升,使施工工期可以有所缩短,满足建筑施工建设的要求。另外,在对绿色节能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有关设计人员还需要将图纸设计与其它有关的工作内容进行结合,这样才能够使建筑施工图设计中的节能绿色特点更好地体现出来,满足建筑施工图设计的要求及需求,使建筑施工图设计可以得到满意的效果[2,3]。

4 、建筑施工图设计中绿色节能技术的具体应用

在当前的建筑施工图设计过程中,为能够使基于绿色节能理念的施工图设计得到满意的效果,还应当主要对具体的绿色节能技术进行有效应用,主要就是需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4.1 、建筑保温隔热技术的应用

就目前基于绿色节能技术的建筑施工图设计而言,其中关于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保温隔热技术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可以实现建筑保温隔热设计,建筑设计人员通过有效进行保温隔热设计,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及工作环境。在实际进行建筑工程的保温隔热设计方面,相关设计人员必须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以保证建筑室内温度更加适宜,使人们的居住满意度得到提升。另外,在设计人员进行建筑施工图的保温隔热设计中,还需要注意与当地的气候特点进行结合,通过对自保温砌块的合理应用,对外墙厚度进行合理控制,同时实现室内保温。另外,为能够满足绿色节能设计的要求,设计人员还需要注意对加气混凝土砌块及五级保温砂浆等进行应用,还有Low-E玻璃等相关节能保温系统,同时需要开展结露计算分析,以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个生命周期的节能性及功能舒适性,为建设优质的建筑工程提供支持与保障。

4.2、 自然风与自然光的合理应用

在绿色节能背景下的建筑施工图设计中,为符合绿色节能的要求,还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对各种自然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其中比较常见的就是自然风与自然光。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作为设计人员在实际设计中一旦刚注意对自然风进行合理利用,在此基础上使空调的使用可以减少,有效调节室内的温度,使室内空气的流动性得到保障,在室内营造良好的环境。同时,设计人员可以依据自然风的流向,与计算机软件模拟相结合,对建筑门窗的朝向进行合理设计,在此基础上使自然风的利用率可以得到有效提升。除需要对自然风进行有效利用之外,还应当注意自然光的合理利用,在这一方面需要注意防止由于强光反射而产生眩光。对于建筑工程中的各个主要功能防线,其采光系数的达标率必须要保证在90%以上,同时,还可以通过对建筑内部分隔情况进行调整,使内区的采光指标率也可以超过70%,从而使自然光的利用可以得到满意的效果,符合绿色节能设计的要求。

4.3、 增加环保材料的使用

在基于绿色节能的建筑施工图设计,除需要注重以上两个方面,还要注意对环保材料进行充分利用,这也是实现建筑绿色节能设计的重要基础。所以,在建筑施工图的设计中,应当增加建筑材料的使用率,在建筑施工图中标出环保材料的使用情况,尽可能多地使用环保材料,以减少资源浪费,实现真正的绿色节能设计,满足设计需求[3,4]。

5、 结语

在当前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中,施工图设计属于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建筑施工得以开展及执行的重要基础与依据,也就需要合理进行建筑施工图的设计。在当前的建筑施工图设计中,作为设计人员,应当结合节能绿色技术,有效进行建筑施工图设计,使建筑施工图设计具有绿色节能特点,为实现绿色建筑工程建设提供支持与保障。

参考文献

[1]邓士超刍议节能绿色建筑背景下的施工图设计[J]房地产世界,2021(01):31-33.

[2]詹晶绿色环保理念在建筑施工设计方面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9(16):88.

篇8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改建;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一、对绿色建筑的简述

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处于高速发展的新时期,相关部门对建筑设计的监督管理也越来越严格,再加上能源危机的威胁,建筑需要不断的利用新技术、新材料,保证我国的建筑向节能化、现代化、个性化等多元化发展。现代建筑的设计,直接关系到它的使用性能与安全,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应该充分的重视建筑的设计水平,不断的提高建筑的质量。

建筑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其国家建筑中也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建筑设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建筑事业的发展。绿色建筑是建筑的未来,在建筑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对绿色建筑有着明确的表述,站在国家的高度上提出了大力推动绿色建筑发展,普及绿色建筑的实际要求。新时期绿色建筑已经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绿色建筑的各种管理措施和标准体系正在不断地完善,各地绿色建筑正在逐步增多,绿色建筑的质量也在逐步提高,各种趋势和要求都向建筑行业提出了现实性要求,那就是要做好绿色建筑的各项工作。

二、制约绿色建筑和节能改建的因素

(一)建筑设计观念较落后

设计机构缺少在绿色建筑方面的实践经验,会导致设计单位对绿色建筑缺乏理解,在态度上对绿色建筑设计采取回避或抵触的方式,这样会影响绿色建筑设计的质量和速度。目前我国建筑设计观念较落后,大多数住宅建筑设计者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存在急功近利的心理,没有充分考虑用户的需求,仅仅从建筑开发商的角度出发,设计理念落后,导致很多住宅建筑的设计功能不全或者功能性较差,不能满足当下人们对住宅建筑的设计需要。很多住宅的户型设计较单调,导致后期改造更新困难,住宅建筑的空间设计缺少灵活性,没有自身特色,不能适应居民多种生活方式和居住模式的变化。应该从设计单位的认知入手,提高对绿色建筑设计的水平,制订设计绿色建筑的标准,来精心设计、开展绿色建筑的推广和宣传工作,满足绿色建筑多样性发展的需要,提高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和技术的可操作性,最大限度地明确绿色建筑量化指标,进而增加绿色建筑设计和评价工作的可操作性。

(二)开发单位对绿色建筑的影响

开发单位对绿色建筑项目的定位与策划有着最终决策的权利,因此,开发环节是决定一个项目是否成为绿色建筑的重要环节。建筑设计对于建造具有决定性作用,一般来讲,只要建筑能够按照科学标准的设计来进行操作,都能够建造出合格的住宅。然而,在我国当前的条件下,建筑建设还处于比较分散的阶段,具有非常强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建筑建设和设计之间严重脱节,使得建设出来的产品与设计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使得住宅建筑质量受到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比如,开发单位未能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维持完成政府相关机构与开发单位的协调,造成思路不明确,办事效降低,出现相关手续审批、材料证明、手续检验等问题。一些开发单位对绿色建筑制订了奖励、补贴政策,但是由于缺乏操作细节和明确补贴政策,无法尽快、清晰地指导实际开发工作。开发单位对绿色建筑不够了解,对绿色建筑理念不够明确,实施绿色建筑的热情不够高涨,对绿色建筑开发的主动性不足。

(三)建筑人员素质普遍不高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往往被当做一般工程来操作,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和能力十分欠缺,甚至是没有工程建设方面的专业知识,整体素质不高,导致施工管理的难度加大,工程的质量也难以得到充分的保证。其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普遍不高,大多没有受到企业的重视并对进行专业的培训,其施工技术水平难以获得提高,不能很好地理解建筑的设计方案,难以真正诠释建筑设计的独特内涵。同时,其综合素质也不高,对园林工作的认识不够,对工作责任心和使命感欠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绿色建筑的施工质量。

(四)资讯单位对绿色建筑的影响

咨询是绿色建筑设计的前期工作,对推进绿色建筑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目前绿色建筑咨询单位普遍存在盲从的问题,使咨询工作不能起到应有的价值和作用,主要表现为咨询工作缺少行业介入,导致咨询单位间竞争不足,出现绿色建筑咨询专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缺少对绿色建筑发展的责任感,存在无规范约束机制、无固定检测项目、无明确检测要求、无明确检测细则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绿色建筑的发展。

三、对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创新策略

(一)强化绿色建筑设计图纸的审查工作

针对我国许多地区出现的建筑设计标准不统一的情况,应该由国家的相关部门采取相应的强制措施,对建筑的设计进行统一的管理,以此来提高建筑设计图纸的节能性、科学性、规范性等,为建筑工程的施工提供相关的参考。此外,在建筑图纸设计完成后,应该由专门的监理部门进行设计图纸的审查与施工过程的监督与管理,避免因为施工图纸的问题带来的安全隐患,以及施工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此外,政府还应该鼓励相关的建筑设计人员积极的学习国内外的先进技术,通过在不断的实践中掌握全新的设计理念,并总结自己的设计经验,创新住宅建筑的设计方法与理念,为推动我国的住宅建筑发展贡献力量。

(二)开发单位应该从加强绿色建筑理念

开发单位应该从加强绿色建筑理念入手,通过绿色建筑的技术培训,提升全员的绿色建筑技术能力。同时,应该通过制订标准将绿色建筑的工作量向设计阶段转移,以减少开发企业承担的技术工作。要加强对开发单位的资质审查,提高开发单位的技术和管理质量,以关口控制和淘汰机制确保开发单位的水平。要针对开发单位的管理体系和操作细节进行监督,考核开发单位对绿色建筑的认知水平和管理质量,真正为开发绿色建筑做好技术、组织和管理方面的准备。

(三)重视个性化设计

不同的居住者在价值取向与审美意向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对建筑的设计要求也不同,此外,同一居住者在不同时期对建筑的需求也不同。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应该根据不同居住者的不同需求,尽可能的设计出除了用来居住之外,还应该尽可能多的考虑住宅建筑的办公、学习、娱乐等多元化的功能,并在设计的过程中还应该强调住宅建筑的灵活性、安全性、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尽可能多的丰富住宅建筑的套型平面,满足不同人群的居住要求。

(四)注重住宅建筑设计者的绿色、节能意识和成本控制意识

要在了解绿色建筑重要价值的基础上,对绿色建筑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和探讨,展开对影响绿色建筑因素的分析,形成发展绿色建筑的措施,促进绿色建筑在新时期的普及和推广工作,充分发挥绿色建筑的优势,提升整个行业的发展潜能。随着居住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住宅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保证住宅建筑质量的基础上,建筑的绿色环境以及节能降耗方面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全球能源资源的不断消耗,人们在节能降耗方面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特别是我国面临的能源危机,住宅建筑设计者在进行住宅设计的过程中,更应该加强节能设计,不断的应用新技术与新型的节能材料,大胆的进行住宅建筑的创新布局,在保障住宅建筑质量的前提下,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

结语

想要改善我国住宅建筑的整体水平,就应该正确的认识我国住宅建筑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不断的创新设计,以及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从影响绿色建筑的各主体做文章,将绿色建筑各主体进行有效分类,采用有针对性的方法解决绿色建筑发展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而达到对绿色建筑发展的支撑,为国民提供更加安全、舒适、节能的住宅建筑。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人文理念;应用

一、绿色建筑设计

由于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历史传统等原因不同,对绿色建筑有不同的定义,本文采用了比较折中的定义方法,那就是《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的定义,其规定“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这样的概括已经很准确了,在此我想分析一下对绿色建筑定义的理解,作者认为“绿色建筑”关键是在“绿色”,那么这个“绿色”怎么去理解呢?我认为的绿色首先是能源的节能和清洁,其次崇尚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生态平衡、尊重生命、保持活力,还有就是它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绿色建筑的丰富内涵了:它应该揽括历史建筑的传统,也吸收了现代科技运用于建筑的创新;既包括了气候对建筑的要求,也体现了人为的居住需要;既满足经济发展需求,也最大限度的将建筑融入到自然环境中以期减少环境的破坏。也就是说我们的绿色建筑就是尽量减少对环境破坏,又能满足人们居住舒适度的生态建筑。也就是说绿色建筑大致有这么几个标准:首先,能源得以充分利用,最好能实现循环。其次,将对环境的危害降至最低;再次,就是建筑要以健康舒适高效利用为标准。

这些标准要求我们在绿色建筑设计的时候不仅要考虑采光性、通风性、噪音、以及温湿度等问题,而且怎么将人文理念运用于绿色建筑设计,比如说色彩、布局等设计如何能够更好的符合当地的价值观,提升大家的美学的享受感,以愉悦大家的心情。这是大家越来越多考虑的问题,而且在今后将成为世界建筑的发展方向。

二、我国推行绿色建筑的背景

我国推行绿色建筑的发展,是在全球环境危机越来越严重的背景下,为了推动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而提出的节能减排的战略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在过去的“十一五”期间,我们已经完成了节能减排的阶段性工作,当然这中间也应该有绿色建筑贡献的力量,但是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仍然很严重,节能减排的压力仍然很大。所以在2012年4月,财政部和住房城乡建社部联合了《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力争到2020年,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超过30%”的目标,由于我国绿色建筑开展起步晚,无论是设计还是管理都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要完成《实施意见》的目标,除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最重要的一环还是要立足于自身,探索将人文理念融入到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创新之路。

(一)绿色建筑的人文理念

说到绿色建筑的人文理念,实际上是包含了“人文理念”、“绿色”、“建筑”三层含义,其体现了文化、自然、建筑技术等有机统一,如果说绿色建筑技术是绿色建筑搭建的骨骼,那么人文理念将是绿色建筑的灵魂。

那么什么是绿色建筑的人文理念呢?其实他经历了漫长的积累和沉淀过程,同时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体现为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说古埃及的金字塔,其实它就是墓穴,但是因为其融合了当时文化,体现了劳苦大众的辛苦和血汗,所以形成了独到的人文景观和价值;再比如我们中国北方的四合院,最初是大户人家为了方便管理而修建,后来普通老百姓也喜欢在四合院生活,因为这里邻里关系更亲近,互相有个照应,这也是符合当时的人文理念的;还有大家有没有注意过,北方的房屋建筑的屋顶设计一般采用的的平顶设计,原因是什么,除了北方雨水少的主要原因外,还有重要功能,就是能晾晒东西,方便生产和生活;还有南方的苏州园林,这也是集我们古人的建筑智慧和当地文化传统的,小桥流水,移步换景,无不诉说着当地老百姓崇尚的优雅、闲适的生活状态。也是我们建筑先祖们对文化的揣摩和精湛的建筑技术的应用。

同时我们的绿色建筑人文理念也是伴随着经济、技术的进步而发展的。作者认为处于当下的时代,我们的绿色建筑的人为理念,应该秉承以人为本,将科技、环保、审美融入一体,提倡简约、舒适、实用为原则,体现出建筑的文化韵味,让我们的身心都得以释放和愉悦,提升大家的幸福指数的生态建筑。

(二)人文理念如何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应用

人文理念指导下的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和原则。设计理念要求,其要求将感性的人文理念融入到建筑设计中,这样的人文理念符合时代特征,符合城市的历史传统,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机融合,同时符合人们对美学的追求,诗情画意的生活目标。那么人文理念指导下的绿色建筑设计原则为:

首先,注重环保,高效利用能源。这是绿色建筑设计的首要任务,尽量因地制宜,减少对环境的索取和排放,能就地利用的资源尽量采用,同时尽量使用清洁能源,通过运用各种技术方法,实现采光、通风、温度湿度调节、噪音减少等自然实现,采取相关措施已达到能源的内部循环的效果,最终实现能源的充分利用。

其次,要与时俱进,体现出以健康舒适简约高效利用为标准。任何建筑都反应了时代的特征,上面都闪耀着一定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等光采,现在建筑设计也不会例外,在市场经济的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推动下,当下时代对建筑的要求也许更重视它的健康、舒适、简约、空间的高效利用。

再次,体现出本土文化,让其在建筑设计中耀耀生辉。这是人文理念体现在绿色建筑中最明显的特征,这也是建筑区别性的最大体现,同时也承担了当地文化展示的窗口和历史记录这么一个功能,比如说中国的故宫,它矗立在那里,就是在像来参观的人们讲述着历史和自己的故事,所以这样的建筑在文化研究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最后,能够给人们带来美学的欣赏价值。也就是说要符合大众的审美追求,通过布局和涉及让人们赏心悦目,享受融入大自然的生活憧憬,这对现代人习惯了竞争压力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来说,绿色建筑将实现其自我放松和恢复的功能。(三)人文理念指导下的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

1.可以采用外部闭合,内部开放的总体部局。外部闭合,主要为了抵御天气、气候等自然因素,而对于我们房屋内部结构和外观则建以以文化和人文理念为指导,以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路。

2.充分利用自然景观和自然能源。所谓充分利用自然景观就是因地制宜,就建筑设计从当地的自然风貌取景,这有点像我们的“玉雕”技术,就是运用原石的本貌,进行构思创作,最终创造出与自然形态融为一体的人为艺术品。充分利用自然能源,是指比如说我们的太阳能,如果我们能对太阳能进行采集,并进行储存和转化,那我将能节省不少的能源消耗;比如说我们的房屋设计中可以考虑自然收集雨水,以用于浇灌等对水质要求不高的使用;再比如对制冷的设计也可以考虑房屋的朝向,以利于通风等等。

3.对于房屋的布局要采用综合式布局方法,考虑空间的最大化利用和美学欣赏。要处理好空间的转折、收放和渗透等技术手段在我们的发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同时也要将文化、艺术等的因素融入设计中,以增强美的享受。

结束语

总之,将人文理念引入到绿色建筑设计中,是值得肯定和提倡的方式,并且将引领将来绿色建筑的设计,中国作为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更应该提倡符合自身人文理念的绿色建筑发展观。

参考资料:

[1]赵安启,王飞. 论绿色建筑人文理念的基本内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

[2]李志彬. 浅谈绿色建筑中太阳辐射能的利用.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2(08).

[3]王昆. 对于现代城市规划中建筑设计理念的新思考[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04).

[4]贾德昌.《绿色建筑前景广阔》[J].《中国工程咨询》,2010(02).

篇10

(富士康科技集团建厂规划处,江苏 昆山 215316)

【摘要】绿色建筑,按照官方的定义,就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究其宗旨,绿色建筑的根本出发点就是为了减少对地球资源的消耗,使得人类社会得以持续的生存和发展,这才应该是绿色建筑真正意义所在。

关键词 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

1“绿色建筑”的前世今生

2014年,全国各地相继出台规定,凡是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公共建筑必须执行绿色建筑标准。一时间,“绿色建筑”如雨后春笋一般在中国大地疯长。不论是土生土长的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还是洋气扑鼻的舶来品——美国LEED绿建筑认证体系,鳞次栉比,充斥了中国建筑市场。

在很多人的眼中,“绿色建筑”这个词汇代表的就是一种“高端、大气、上档次”,就是一种强调高科技设计及包装,高资本投入的具有高智能化、高信息化的奢侈品。甚至很多地方将诸如“地源热泵”、“光伏发电”、“CCHP分布式三联供”等等所谓“高科技”的时髦手段作为“绿色建筑”的标配,而完全忽略建筑的适用性。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绿色建筑”,当我们投入了大把的资金,耗费了大量的资源而实现的一些所谓“高科技”,所谓“绿色生态”的措施和系统,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却是常年处于半瘫痪或是闲置状态,就像聋子的耳朵一样只是沦为一种摆设。这种为了“绿色”而“绿色”的建筑,反而增加了社会资源的额外支出,绝对不是真正的绿色建筑,其对社会资源的浪费和破坏更是让人痛心疾首。究其原因,还是我们对绿色建筑的误解所造成的。

20世纪70年代,人类社会经历了两次刻骨铭心的能源危机,人类对自己过往刺激消费、鼓励建设的行为开始反思。当我们终于认识到地球资源也会枯竭的现实之后,恐慌便时时占据我们的心灵,有人甚至提出了“地球只剩50年”的口号。这一切不是空穴来风,或者杞人忧天,大自然一次次无情地反噬着不知悔过的人类,这个现实促使着第一栋标榜着“生态建筑”的住宅于1974年,第一次能源危机的翌年在美国诞生。

2“绿色建筑”的概念及现况

20世纪70年代以来,无数才华横溢的建筑师、工程师在“绿色建筑”这个领域里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也形成了一系列建筑风格和形式,国内外“绿色建筑”的评估标准和评价机构也日趋规范和成熟。目前中国国内最具权威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建部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美国LEED绿建筑认证体系。

绿色建筑,按照官方的定义,就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究其宗旨,绿色建筑的根本出发点就是为了减少对地球资源的消耗,使得人类社会得以持续的生存和发展,这才应该是绿色建筑真正意义所在。

然而,随着绿色建筑的兴起,一些社会怪相也不知不觉的开始滋生。

2.1首先是对“绿色建筑”的盲从

诚然,在大多数人的眼里,“绿色建筑”在当下不仅代表的是一种档次和品质,也折射一个人或企业对社会的责任心。是一张闪闪发光的名片,甚至是比身份更加高端的灵魂、精神的一种境界。所以,往往出现不管这座建筑本身是否适合,也不管这座建筑本身是否有条件实现,只要被冠以“绿色建筑”的名义,一切就变得合理了。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得上。殊不知,这种性价比极低的所谓“绿色建筑”对我们社会的伤害,对地球资源的透支,比原本没有做绿色建筑来的更大。所以,一个真正有责任心的企业,在做绿色建筑之前,首先要扪心自问和评估这座建筑本身是否适合做绿色建筑。

2.2其次是对“绿色建筑”的理解不清,盲目追求高科技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绿色建筑”代表的就是“高科技”,就是太阳能光伏发电、冷热电三联供,是冰蓄冷、光导管照明、呼吸幕墙。完全不管在后续的运营中,这些设计会否被运用。也有许多不负责任甚至可以说是不学无术的媒体,将“绿色建筑”描绘成造价昂贵的商品,在他们报道的背后是对“绿色建筑”的理解不清,却又误导国人。这种披着“绿色建筑”伪装的奢侈建筑商品,带来的是对环境更大的破坏,对资源更大的浪费。何其痛心哉!

2.3再其次是对“绿色建筑”成功案例的盲目复制和模仿

绿色建筑发展数十年来,取得了很多非常成功的案例,有科技含量高,设计理念超前的,有适合某一地域,融合当地文化的,也有从传统建筑中汲取经验和思想的。除了具备探索、试验性质的概念性设计,这些成功的“绿色建筑”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适用性”。

我们知道,中国建筑的指导性思想就是“适用、经济、美观”,适用是第一位的,也是“绿色建筑”精神的体现。然而,我们有一些建筑师,抛开“适用性”不管,盲目复制成功案例,从涉及的设备、建筑的形式、利用的新颖技术等等,一律照搬。记得前一段时间,有评论对建筑形式的抄袭提出的批评说:“走过一城又一城,城城是欧洲”,这个评论无奈而尖刻的反应了建筑业的一种现状。举个例子,北欧严寒地区,为了防止积雪过厚而造成雪荷载过大,所以在房屋的设计建造中往往出现高耸的屋面,而我们国内的有些建筑师完全不顾地域和气候条件的不同,在中国各个城市种下了数量庞大的北欧屋顶。实在可笑。

“绿色建筑”也是一样,如果我们不顾地域、文化和气候的差异,一律复制抄袭,那只会留下笑柄。一个负责任的建筑师,应当充分地考量建筑的地域、气候甚至文化等等特点,只有“适用”的绿色建筑才是有意义的,才是有社会责任和担当的建筑。

2.4第四是对“绿色建筑”的实施目的有严重的观念偏差

近年来,“绿色建筑”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从中央到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不少鼓励和奖励政策。“绿色建筑”给企业不仅带来了社会的认可度,也带来了一定的物质回报。然而,在“绿色建筑”评审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着很多为了“绿色”而“绿色”的投机行为。有的项目仅仅就是为了取得一张证书。还有的项目,扭曲了绿色建筑的本意,钻政策的空子,做表面文章。笔者曾经看到过这样的项目,一个园区几十栋厂房,挑选其中规模最小的一栋做“绿色建筑”的评审,最后整个园区却也贴上了通过绿色建筑评审的标签。这种为了迎合评审而做的表面文章,在全国的“绿色建筑”中不在少数。

3近现代建筑中,能够体现“绿色建筑”精神的经典作品

上一章节中,笔者列举了一系列当下“绿色建筑”的怪相,这些怪相之所以能够滋生,甚至横行,究其根本原因,还是我们整个社会对“绿色建筑”真正的精神理解不透。这不是推行一两本规范,或者一两条政策所能根治的,这需要我们循序渐进的引导国人。

早在“绿色建筑”的概念诞生以前,或者伴随着一系列评价标准成熟的过程中,建筑史上早已出现了很多具有“绿色建筑”精神的经典建筑作品。由于当时的技术条件限制,可能它们还无法完全达到今天的评价标准,但是它们的理念契合了“绿色建筑”的精神。笔者尽量选取第三世界的建筑作品予以论述,想表明的是“绿色建筑”不一定完全是高科技、高成本,而应当是高度融合环境的、“适用”的建筑。

3.1干成章嘉公寓(图1)

印度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设计的干成章嘉公寓,建于20世纪70年代,位于印度孟买附近的海滨区域,典型的高温高湿的南亚地区。基于当地的气候问题,柯里亚提出了“形式追随气候”的口号。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建筑师不仅要考虑太阳入射角度和百叶窗的设置问题,还要将建筑的平面、剖面、体量造型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考虑。将不利的气候条件,转变为建筑创作中的优势。

3.2马来西亚建筑师杨经文自宅(图2)

该建筑位于马来西亚吉隆坡橡胶种植园的附近的赤道地带,北纬3.1度,东经101,海拔22米,全年无明显季节变化,属热带雨林气候,最突出的问题是太阳辐射严重。所以,如何减弱白天强烈的太阳辐射对室内物理环境的影响,是建筑设计所面临的首要难题。在世界能源日趋紧张的状态下,建筑师采用通风、对流、遮荫、绿化,反射玻璃等方法,创造建筑物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气候,并建造适应外部环境的被动式的低能耗的建筑。

图2杨经文自宅

3.3埃及建筑师哈桑·法赛的“为穷人的建筑”

埃及建筑师哈桑·法赛(Hassan Fathy)一生致力于为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人口的建筑活动及研究。他主张以较少的投入来创造一个以提高乡村地区经济和生活质量的本土化环境。他一生最大的探索之一就是用灰泥代替水泥的土坯建筑,为生活在第三世界付不起房租的穷人解决住房问题。这种土坯建筑适于埃及炎热而干燥的气候,使白天室温低,晚间土坯散热后又比室外高,通过将房子围成无顶的院子产生竖井作用来给室内降温。这种就地取材的建造模式完全契合了“绿色建筑”的精神。

纵观上述案例,也许他们并不能完全满足今天“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也许他们也没有我们在当今的“绿色建筑”中常见的太阳能、地热、冰蓄冷、光导管等等高科技的措施和手段,甚至还有一些建筑,依然深深的烙印了数千年来一直沿用的传统技术。但他们确实是从“绿色建筑”的精神出发的伟大作品,建筑师在构思他们的时候,真正的做到了“为了减少对地球资源的消耗,使得人类社会得以持续的生存和发展”。这才是比领取一张“绿色建筑”的凭证或标识更有价值的事情,更值得我们肃然起敬。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