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兽医的职业素养范文
时间:2023-12-21 17:19: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畜牧兽医的职业素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实施职业素养培养的意义
1.1培养的目标
如今,我国畜牧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畜牧兽医专业的人才也越来越受到相关企业的关注。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背景下,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要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现代畜牧业对人才的要求还包括管理、经营、职业意识、遵纪守法以及团队协作等各方面的能力,而不仅是一个只懂得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人。中职学校在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实践之中,要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结合现今相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来制定具体的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效率。
1.2培养的意义
职业规范、职业心态、职业道德、职业形象以及职业能力是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具体内容。简单来说,可以将其分为两个大类,一是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包括专业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沟通协调能力等,这是学生可以在畜牧兽医类企业立足的基本;二是所具备的隐性能力,即心理素质、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职业道德、意识等,这些内容主要影响着学生在未来的发展。总之,上述两方面的内容是当前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必备的职业素养,相关中职学校在培养的过程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2中职畜牧专业学生班级管理特点
2.1中职学生的特点
现今,中职生大多都是“00后”,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还有一些学生从小就缺少父母的关心与呵护,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普遍存在厌学、自律性差和时间观念薄弱等,同时也不愿吃苦,缺乏责任心与合作意识。对于他们而言,中职阶段的生活只是换了一个环境享乐,并且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很多认为将来不会从事相关的工作,加之社会不太认可,他们就会在学习的过程中缺少职业认同意识,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足。另外,他们正处于青春期,有较强的叛逆心理,即便家长与教师说得正确,他们也会反着来。中职学生往往会比较难管理,也就无法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2.2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班级管理特点
在大多数人的眼里,畜牧兽医专业受到的社会认可度比较低,在招生方面会有一些困难,加上中职学校的教学设施有限、师资队伍不齐等因素,使得很多中职学校在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中只会关注到学生的基本技能,而在职业素养方面就存在着重视度不够的情况[1]。同时,很多班主任,为了应付学校以及上级教育部门检查,过分强调纪律、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忽视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并不能达到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他们也无法适应职场,很多学生就会换工作或者改行。
3中职畜牧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途径
3.1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内容
在社会不断的进步与发展过程中,对畜牧兽医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代相关企业与单位对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更加重视,相关的中职学校应该结合社会与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为目标,就业为导向的职业素质及教育。在具体的教学改革中,首先要从课程体系的优化入手,将诚信教育、法治教育、道德教育以及责任意识教育等内容融入到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之中,同时要将职业素养的培养放在首位,并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与整合。其中主要包括职业能力教育、职业意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几方面的内容,职业能力涉及畜牧兽医专业基本的知识、技能和顶岗实习能力;职业意识教育涉及职业道德与法律、哲学与人生、经济政治与社会等内容;职业道德教育则涉及企业入职培训、企业的安全教育以及职业角色意识训练等。只有明确教育教学的内容,才可以为后续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才能促进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育水平的提升[2]。
3.2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途径与方法
3.2.1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模式
相关中职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时,应先建立一个可行的培养模式,例如某中职学校在畜牧兽医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就依托当地的一个“现代畜牧业示范区核心区”建设了职场环境,并基于当今社会对畜牧兽医专业人才的需求和中职学生的成长规律,构建了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工学交替职业素养培养模式。第一年,学生在学校先学习基本的知识与技能,并到企业见习,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第二年上学期,在校学习主要针对单项技能的实训,并在企业进行单项技能的实习,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与态度;到第二年下学期,则进入到企业进行轮岗实习,旨在培养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第三年是综合实训与顶岗实习,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在这种“阶段式”的工学交替职业素养培养模式中,畜牧兽医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学生也会获得健康的发展。
3.2.2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班级企业化管理
在学校,学生的生活、学习、安全以及纪律等都是以班级为单位,他们的学习以及成长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班级管理的影响。中职学校在实施“阶段式”工学交替职业素养培养模式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班级的企业化管理,这对于学生是否能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班级企业化管理,简单来说就是将班级当作一个企业进行运行管理,通过企业文化与班级文化的融合,让学生可提前感受到企业的氛围,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能力以及职业道德[3]。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将企业的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以及行为文化等渗透到班级的管理之中,为了让学生能够真切感受到一个班就是一个企业,可以选择相应的名称来命名班级,如诚品人才培育班、铁骑班等。
3.2.3构建企业化评价方案
在教学中,需要有客观、完善与科学的评价方案,以此来保证教育教学效果的顺利实现。对于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而言,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况来构建相应的评价方案。不过,与传统的教学评价方案不同,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的评价方案要参照企业的评价方法,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符合员工发展的量化考核方案,主要考核学生员工的能、德、勤、绩,其中“能”主要包括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实训中的表现、在学生会以及班级事务中的表现等;“德”主要包括工作的态度、团队协作的态度以及积极参与活动的态度;“勤”主要是指出勤的情况;“绩”则是从考试成绩、作业完成情况以及技能比赛等方面来评价。基于上述4个方面的考核内容来建立常规的管理机制,形成“周评比、月评比、学期评比”的机制,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所以,对于相关的中职学校而言,既要从自身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进行改革,还应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提供帮助。
篇2
关键词:农村畜牧业;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畜牧业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要想畜牧业实现现代化,加强农村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就成了重中之重。农村要脱贫,农民要增加收入,就必须引进先进的技术,突破现有的困境,才能提高综合效益,走向现代化。畜牧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等特点,同时可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极大地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畜牧兽医新技术作为当今科学发展中的一个前沿项目,近年来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目前应用的新技术有临床诊断方法、病理组织学诊断技术、兽医微生物学诊断技术、兽医血清学诊断技术、兽医防治技术与动物源性食品兽药残留的检测技术等方面,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
1目前农村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
1.1资金投资受限
目前,由于机制、体制及资金等各方面的制约,畜牧兽医基层站点的基础设备不够完善,采用的诊断技术相对落后。《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项目》对农村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一些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的基层畜牧兽医站点得到了改善,购入了较为先进的诊断和化验仪器,对相关技术人员也进行了培训.但就全国范围来看,基层畜牧兽医站点的落后状况仍没有得到全面的改善,还应引起高度关注[1]。
1.2畜牧兽医人才缺乏,人员素质普遍较低
在农村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中,技术人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由于多重原因导致人才缺失严重。从整体水平来看,目前大部分基层畜牧兽医站点的工作人员文化水平普通偏低,专业知识不够扎实,子承父业的现象非常普遍,大多未接受专业的培训就上岗工作,从而造成了技术人员水平很难满足畜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的局面。此外,由于财政支持力度较弱,直接影响了从业人员的收入,再加上基层畜牧兽医站点条件落后也无法吸引畜牧兽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使得农村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1.3农村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不到位
在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过程中,无论是从业者还是养殖户,大多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推广工作未落到实处,最终不能及时解决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此外,各级政府部门对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够,推广手段单一,不愿增加投入,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畜牧兽医新技术的顺利推广。
2加强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的对策
2.1全方位地加大资金投入
要使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体系不断完善,政府就必须全方位地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硬件方面,需要扩建实验场地、购入先进仪器,并每年安排保养与维修经费,只有这样才能给工作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工作才会更有效率。而在软件方面,要高薪聘请畜牧兽医行业中的专家,让他们成为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体系的专家或顾问,根据各地面临的具体情况指出推广建设中的问题和难点,并给出解决方案,提出专家指导意见[2]。
2.2定期培训,提升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
努力提升基层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对农村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起着决定性作用。定期举办业务培训班,组织畜牧兽医人员参加学习,使其及时掌握新的技术。分期分批对兽医防治人员、动物检疫人员等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通过颁证的方式来激发其学习的热情,加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既提升了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又可为基层畜牧兽医站点储备更多的后备人才。
2.3加强宣传力度
政府应重视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先进的畜牧兽医技术可以快速有效地控制养殖中出现的动物疾病问题,从而进一步推动畜牧业的发展。同时,各级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对畜牧兽医新技术的宣传力度。此外,政府还应该加大对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投入,不论从人力上还是资金上都应该加大投入,以尽快实现畜牧兽医新技术在农村的推广。应健全完善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制度体系,如明确规划工作人员需要负责的地点以及需要完成的工作量;建立一套全面的考核制度,促进工作人员更有效地做好畜牧兽医新技术的推广工作[3]。
3小结
总之,农村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体系的高效建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农民的收入,进一步提升农村经济建设的整体水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针对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法,例如加大资金投入、引进技术型人才、进行纵横向宣传等。
参考文献:
[1]刘颖云.加强农村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初探[J].甘肃畜牧兽医,2016(4).78-79.
[2]李群康.加强农村畜牧兽医新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初探[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7(2).53-55.
篇3
关键词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
做好基层畜牧兽医动防疫工作,能够更好地促进畜牧养殖业的安全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能够为我国的畜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和保障。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就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关注。文章主要分析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以及通过对问题的发现,提出一些合理的看法和建议。也希望通过自己的一些建议和看法,能够帮助未来的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
1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1养殖人员对防疫工作不够重视
在基层的畜牧养殖过程中,一些兽医为了使自己的工作更加的方便快速,从而在检疫工作中没有足够的重视。在基层中的一些养殖人员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节约自己的成本,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很好的配合工作人员进行检疫,甚至有的人会贿赂工作人员,省去检疫这个步骤。而且在农村中設备又比较落后,许多检疫人员只能够通过自己的经验来查看动物是否生病,这样就不能够更好地检查动物的疫情,从而大大的降低了检疫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1.2基层中的任务比较重而且工作环境差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生物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因此在动物防疫工作中各种新的药物的产生,已经使得病毒大大的减少。但是,随着各种抗生素的使用,使得许多动物的病毒免疫能力增强,就会产生了变异现象,甚至有的会产生不同的新品种的病毒,这样就使得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越来越多。不仅要克服消除解决以前病毒的发生,而且还要通过各种方法来预防新病毒的产生。基层畜牧兽医防疫工作中有一些地区比较偏远,因此在工作中的环境就非常的差,甚至有一些偏远的地方,工作人员好长时间才能够到达,这样就会耽误疫情的检查。而且在农村中工作信息交流也非常的不方便。
1.3对基层兽医的待遇低
在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许多基层兽医,他都属于是在一些乡村中的诊所兼职。因此,他们的工作重心不会完全都放在动物防疫工作中,而且对基层兽医的经济待遇比较低,也使他们不能够更好的对待这项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这些防疫人员也缺乏专业的素养和能力。村民就会对他们产生怀疑,这样也非常不利于防疫人员对动物疫情的了解和控制。
2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中的改进措施
2.1提高防疫工作人员以及养殖人员对防疫工作的重视
许多动物防疫工作人员以及养殖人员对动物防疫不能够很好的进行正式,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就需要大力的对动防疫工作者以及养殖人员进行思想教育,应该组织对他们进行恰当的教育工作,从而能够使防疫工作者以及养殖人员思想发生改变。只有他们先从思想上对防疫工作进行足够的转变和重视。在工作具体行动过程中,他们才能够更好地去完成工作。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强调防疫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工作人员自身所带来的价值,让他们对自我价值有足够的认可,从而能够对工作更加重视,这样就能够从基础上提高防疫工作人员已经养殖人员对防疫工作的重视。进一步促进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发展和进步。
2.2加强基层防疫队伍人力资源建设
基层防疫工作者是在做好基层畜牧兽医动防疫工作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防疫工作者的人员素质对防疫工作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对于现阶段基层防疫工作人员中存在的专业素质不高的现象,应该进行合理的改进。应该把工作队伍中不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削减。对工作人员中合格的人进行系统的培训,提高防疫工作人员的工作职业能力和素养,更好地提高防疫队伍的专业能力素养。防疫工作人员都有着较强的专业能力素养,这样就能够更好地促进防疫工作的进行,保障防疫工作的有效性和质量。
2.3建立健全防疫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
任何一种工作,要想更好的进行管理,都需要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因此,在防疫工作的管理过程中也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首先要完善防疫工作人员的工作制度,要规定防疫工作人员的待遇要求,会给予一定的奖励或者是有一定的惩罚制度。而且在防疫工作中最药品的管理,运输以及保管要求,都要提出严格的规定,避免出现防御工作中的错误。通过各项制度的合理完善。更好地保障防疫工作的进行,促进人民的身心健康发展。
3小结
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影响到畜牧业的发展,也会影响到人类的发展和生态的发展。但是在目前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面对这样的问题和不足,我们提出了相关的改进措施,希望能够对动物防疫的发展产生帮助。
参考文献:
[1]赵官燕.试论如何做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7,33(8):58.
[2]韦学德.探讨如何做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的防疫工作[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7,33(6):13.
[3]吴荣媛.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重点与存在的问题[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7(1):63.
篇4
关键词 畜牧兽医 人才培养 管理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S851.63 文献标识码:A
畜牧兽医业是近年来逐渐形成的行业,并且迅速在市场上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但在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基层畜牧兽医人才的培养却参差不齐,很多人才结构上存在明显缺陷。他们不仅要面对逐渐发展进步行业内部的专业素质要求,还要满足专业技术方面的要求。同时,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人才还应该面临就业等现实问题。因此,加强我国畜牧兽医人才培养的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名人才培养的专业教育者,应该从当前实际情况出发,积极面对当前人才培养困境,适应新的发展环境,并通过实践,不断积累自身经验,并总结提出人才培养的可行性对策,推进畜牧兽医业的稳定发展。
1我国畜牧兽医人才现状及培养紧迫性
1.1人才整体素质水平有待提升
我国畜牧兽医业发展方向的科研工作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但是在长期的发展中,效果一直很不理想,我国科研水平比较低,尤其是在基层畜牧兽医业,很多从业者没有经过专业的培养,其综合素质水平有待提升,其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没有达到专业化标准。许多“优质、高效、高产”的畜产品培育技术仍然停留在口头上,并没有真正学习和付出实践行动。
1.2队伍建设水平低
由于对人才培养的不重视,很多时候地方投入不够,在队伍建设方面也存在明显的资金不足现象。很多专业人才在参加工作之后,便开始消极怠工,工作慵懒,不思进取的现象非常明显。目前,我国畜牧兽医业的从业人员都是因为兴趣爱好,很多都是半路出家,整体专业操作能力比较低。这些都是目前存在的实际问题,亟待解决。
2我国畜牧兽医人才管理的不足
我国畜牧兽医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已经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透过问题看本质,人才培养方面的管理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管理体系不完善
目前,畜牧兽医业的人才投入到实践中之后,由于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人才投入实践工作之后,对于个人发展方面和专业深造方面的管理非常有限。整个管理体系还有待健全。
2.2人才激励管理制度匮乏
由于人才在工作中不受到重视,长期没有很好的发展空间,工作表现突出也没有相应的奖励和激励等原因,导致工作人员整体工作情绪下降,严重降低工作效率。这些问题都是制约我国畜牧兽医业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因此,作为一名人才培养工作者,应该积极面对问题,寻找突破口,解决问题,寻求发展。
3我国畜牧兽医人才管理新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实践经验,从当前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几点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
3.1加强畜牧兽医专业人才的全面培养
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今天,实现畜牧业现代化势在必行,必须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化工业来装备畜牧业,用现代经济管理科学来管理畜牧业,把传统畜牧业转变为现代畜牧业。要把畜牧业生产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科学的基础上,使畜牧业生产得到高度发展,充分合理利用畜牧业生产的各种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大幅度地增加畜产品产量,提高畜禽产品率、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建立一个高产、高效、优质、低耗的畜牧生产系统和良好的生态系统。畜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的高低以及在农业产值中比重的大小,已成为衡量现代农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加强畜牧兽医业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首先,在人才培养方面,应该注重学生的专业能力,人才的后续学习非常重要,在参加工作之后,也应该继续坚持学习,应该加强学生对带有普遍性、基础性的语言和文化等方面的学习,注重职业道德建设,提升个人的工作品质和品德。还需要适当拓展学生的职业素养,在培训时,能抓住学生的个性,拓展学生的专业口径。例如学生在学习专业基础知识时,还可以通过实习,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然后就能快速地使用相关岗位的任职要求,以此,来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
3.2注重锻炼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
畜牧兽医业的专业人才应该能掌握“望闻问切”等基础的实践操作方法,能通过表面观察初步判断畜牧疾病病症。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直接让学生到实地进行观察,直接观察小猪、牛羊等品种或病态,让学生自己描述病态特征,然后进行实诊。让学生自己总结并分析问题,在实践中掌握知识点,能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将理论知识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具有创新和实用的专业人才。最后,建设各种人才奖励和激励机制,加强人才管理,全面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以达到预期的理想目标。
4小结
综上所述,我国畜牧兽医业已经取得稳步的发展,畜牧产品也逐年呈上升趋势,畜牧兽医业由数量向质量转变,畜牧兽医业产值已经占我国农业生产总产值的30%.由此可见,发展畜牧兽医业对发展农业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笔者针对问题提出了在实践中应该加强人才的全面培养和注重实践能力锻炼等措施,虽然当前人才培养和管理方面还存在问题,相信最终通过不断的创新,必定能在实践中取得非常理想和满意的效果。从人才培养上改善整体的综合业务水平和素质水平,进而减轻管理难度,全面提升管理质量。为我国畜牧兽医业的发展不断注入新鲜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许振华,聂纪萍.高职畜牧兽医专业面向区域企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4(18):312.
篇5
关键词;基层;畜牧业;畜牧兽医队伍建设
霞浦县位于福建省东北部,陆地面积1489.6km2,海域面积29592.6km2。现有12个乡镇、3个街道,全县总人口53万人。海岸线长度480km,浅海滩涂面积7万hm2,大小岛屿196个。霞浦县虽然是主要以海洋水产养殖为主的沿海县城,但是畜牧业在农业中的占比也较重,2020年全县存栏生猪65515头、鸡563680羽、鸭257539羽、牛5710头和羊20918头。畜牧兽医从业人员是保障畜牧兽医产业稳健发展的关键因素,打造一支具有专业素养、爱岗敬业的畜牧兽医队伍是畜牧兽医工作稳步开展的基础。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基层就是“各种组织中最低的一层,它跟群众的联系最直接”。而基层畜牧兽医队伍就是与群众紧密相连的一个团队,他们直接参与县、乡、村各级的动物免疫、动物检疫、疫病诊治和疫病防控等工作,是一个直接参与到养殖业利害关系的人员配置。
1霞浦县基层畜牧兽医队伍人员组成
1.1村级动物防疫员经县级兽医主管部门培训
考核通过后,由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聘用,主要负责预防、控制、扑灭动物疫病和动物强制免疫等工作的兽医人员。
1.2乡村兽医乡村兽医是分布
在广大乡镇农村,尚未取得执业兽医资格,经登记在乡村从事动物诊疗服务活动的人员。他们中除少部分是在正规畜牧兽医学校经过脱产学习毕业外,大部分是从电大、农广校或在农村多年从事养殖并累积一定经验技术以及民间相传自学的人员。乡村兽医没有统一的职业技能考核门槛,有无资质均可从事。
1.3动物检疫协检员
动物检疫协检员协助官方兽医对动物、动物产品实施检疫,记录协助检疫情况,将结果及时报告官方兽医的人员。这类人员在招聘时是有设置一定的从业门槛,多是需要拥有畜牧兽医中专以上学历,年龄也有限制,相较于乡村兽医和动物防疫员年轻一些。
1.4官方兽医
官方兽医是在编在岗人员,主要从事动物、动物产品检疫和其它动物卫生监督管理执法岗位工作,2012年之后录用的官方兽医还应当取得执业兽医资格。
1.5县乡两级畜牧兽医系统人员
1.5.1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辖区内动物疫病的诊断、检测、监测、管理,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疫情监控、预报;负责动物疫情报告工作,制定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方案;负责动物疫病预防的技术指导、培训和科普宣传;承担动物产品安全相关技术检测等工作。
1.5.2畜牧站承担种畜禽生产经营监督管理、草地监测管理工作;承担养殖备案、养殖数据统计报送工作;承担畜禽品种、畜产资源、牧草种质资源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的技术指导工作;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推广、指导及管理工作。
1.5.3动物卫生监督所依法实施动物防疫监督工作;负责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承担动物和动物产品检疫工作;监督管理兽药、饲料、种畜禽和进行公益性技术推广服务,协助监督管理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负责对动物卫生有关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
1.5.4乡镇(街道)畜牧兽医站承担辖区内强制免疫组织和实施工作;指导落实畜禽养殖场(户)疫病防控措施,包括做好养殖备案、养殖过程监管和免疫档案建立;负责辖区内动物免疫标识发放及相关报表统计上报,动物疫病监测样品的采集、保存和运输;辖区内动物疫情调查、报告及处置;辖区内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监管;动物屠宰监管;动物诊疗、兽药、饲料等畜牧生产监管等工作。
2畜牧兽医队伍现状
2.1人员老龄化
霞浦县全县有100名村级动物防疫员,平均年龄48.4岁;已备案乡村兽医46人,平均年龄58.5岁;21名动物检疫协检员,平均年龄42.3岁;在编的县乡两级畜牧兽医工作人员37名,平均年龄37.3岁。村级动物防疫员和乡村兽医两个群体的年龄构成都是以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主,占比达57%。乡镇级畜牧兽医在编在岗人员往往还要从事乡镇政府委派的其它工作,加之畜牧兽医工作常年不受重视,待遇相对较差,让这些镇级畜牧兽医工作人员感到“地位低下”,从而导致村级动物防疫员和乡村兽医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境地。
2.2工作大环境以及待遇现状
霞浦县依山傍海,山区乡镇的村与村之间交通多不便利,尤其是海岛乡村与村之间还需要走海路。村级动物防疫员和乡村兽医通常都是在极其恶劣的环境和交通条件下开展工作,安全无法得到保障。福建省村级动物防疫员的月补助是400元;乡村兽医是按照日常工作获得相应的报酬;霞浦县级动物检疫协检员月收入2400元左右,县乡两级畜牧兽医在编人员按照各自的职称领取工资。2016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调整农业有毒有害保健津贴和畜牧兽医医疗卫生津贴的通知》在本地延迟了3年才得以落实,畜牧兽医工作得不到其它单位部门的支持,由于机构改革导致职称评聘等被延迟的问题屡见不鲜。省部级下发经费需要县级以下配套经费时落实困难,且上级下达的经费往往是专项经费,其中不包含工作经费,同时,开展这些专项经费相应工作时均会产生交通费、住宿费、燃油费甚至劳务费等附加费用,这些费用很难列入地方政府财政预算,让基层工作人员工作中饱受困顿。霞浦县乡镇(街道)畜牧兽医三权归县,导致出现一些乡镇对非本乡镇政府编制的畜牧兽工作人员区别对待的情况,从而使基层畜牧兽医人员在工作中出现责任不明确、工作不积极等问题。
2.3专业知识陈旧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者参加工
作后主动学习和自我更新知识的意识不够,不能够主动学习新的专业知识。陈旧的知识和技能不足以在日常的工作中灵活应变,面对新设备新问题时往往会束手无策,也就难以匹配畜牧业的长久健康发展。
3对霞浦县畜牧兽医队伍建设发展的改进意见
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者是服务于基层畜牧兽医工作的,起着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是防疫工作开展的重要环节[1]。从上文分析可以得出,霞浦县基层畜牧兽医队伍建设亟需提升和改进。
3.1制定合理制度保障畜牧兽医从业者利益为
推进当前县级畜牧兽医事业发展,应该按照部省级要求力行改革,将行政职能与监管职能人员分开,县级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编办等部门可以适当增加畜牧兽医人员编制数量,避免因机构改革造成专业技术职能岗位人员流失,专业技术岗位队伍必须由“术业有专攻”的专职人员构成,不得混编混岗。希望县乡各级政府能够重视畜牧业工作,将畜牧兽医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目标中,落实上级部门政策,将畜牧兽医相关从业人员的基本保障纳入财政预算中,保障畜牧兽医从业人员的薪资、津补贴能发放到位。适当改善畜牧兽医从业人员的工作条件,例如购买人身保险等。政府相关部门应多对村民进行宣传,以提高人们对畜牧兽医工作的认识,加强与村民交流互动,从而给予兽医工作人员更多的尊重和配合[2],减少工作中与群众的矛盾。
3.2提升畜牧兽医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构建一
支专业技能过硬的基层畜牧兽医队伍是保障畜牧业发展的根本。政府部门可以考虑增加一些举措,例如提高待遇以吸引中高级人才加入到基层畜牧兽医队伍中[3],这样既能强化队伍的年龄层次也能保障专业知识能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定期组织对畜牧兽医从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可参考江苏省拟定的畜牧兽医工作绩效考核办法,对畜牧兽医工作进行逐年考核。此外,建议定期进行与大型养殖基地、动物疾病治疗中心、屠宰厂实地开展互动交流参观学习,加强驻场官方兽医的进修培训[4],提升专业知识技能以应对新技术、新设备在使用中带来的问题,更好地服务于养殖户。
篇6
[关键词]畜牧业;兽医;防疫工作;策略
中图分类号:S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0-0222-01
在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并使之逐渐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但就客观而言,在我国畜牧业发展过程中,也给动物疫情控制工作带来了诸多的挑战。因此,做好动物防疫工作,在确保畜牧业健康、稳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捍卫动物产品的安全质量已经成为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内容[1]。笔者结合长期畜牧兽医工作实践经验,对当前我国畜牧兽医防疫工作的现状及如何保障畜牧防疫工作进行系统的分析。
一、畜牧兽医防疫工作的重要性
畜牧兽医的防疫工作既是我国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同时也是畜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保障。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农业、畜牧业的重视程度,并陆续出台了大量的扶持政策以全面保障畜牧的健康发展;这也进一步促使畜牧业逐渐成为了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而畜牧兽医防疫工作则可以有效地预防、避免或降低畜牧疫病的发生、发展,进而全面保障了畜牧业生产者的根本利益,同时,对提高畜牧产品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畜牧兽医防疫工作现状
目前,我国各地基层的动物疫病控制中心均制订了相关的动物防疫、检疫等工作规划,完善了各类动物重大疫病的防治应急预案;同时,也均能够完成各类兽用生物制品的组织、发放等事宜,并对动物防疫、检疫、动物产品安全等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与管理,这也进一步说明其基本职能均能予以实现。而各市县以及基层的防疫工作也均在防疫人员的努力下得以有效完成。这对我国畜牧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发挥出积极的、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之中,仍在一些问题影响、阻碍了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其主要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畜牧兽医的专业水平偏低。畜牧兽医的专业知识水平直接体现在其工作实践之中,并影响到畜牧兽医工作的整体水平。目前,我国许多基层畜牧兽医专业技术水平偏低,对一些疫病不能及时发现、判定;这与兽医专业人才的培养有一定的关系。
其次,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由于基层实验室缺乏必备的化验、检验设备,极易造成产地防疫、检疫等工作疏漏而造成不良后果,给畜牧养殖户带来巨大损失。另外,用于防疫监督的相关设备、仪器等的数量、质量均得不到满足,这也进一步导致畜牧防疫工作无法顺利完成
第三,兽医管理体制不健全。我国兽医管理制度尚不健全,专业队伍稳定性不足,尤其是村级防疫员队伍最为突出;另外,兽医站的药房管理混乱、财务制度不健全,缺乏对兽医人员工作的考核、监督以及激励机制。
第四,动物防疫宣传力度不足。由于我国兽医法律法规尚不健全,这也限制了基层防疫、检疫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化,导致其工作无法步入法制化、规范化,宣传力度也相对不足;进而对动物防疫工作落实产生一定的难度。另外,群众的动物防疫意识较为淡薄,对动物防疫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三、保障畜牧兽医防疫工作有效性的有效途径
1、加强内部管理,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首先,必须制定、完善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制度,并将动物防疫工作落实到具体人员,进而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同时,通过制定相应的考核、监督以及激励制度进一步加强兽医防疫工作的考核、监督力度,并通过有效的激励制度来全面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进一步促进兽医防疫工作的有效性[2]。
其次,全面提升防疫人员的综合素养。在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完成的同时,还要侧重对畜牧兽医的职业道德、业务技能进行相关的培训,以进一步提高畜牧兽医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并在全面提升其业务水平、工作效率的同时,达到真要符合当前兽医防疫工作的实际需求。
2、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从客观角度来讲,我国动物防疫工作较为复杂,无法单纯依据基层畜牧兽医来完成。这就需要各地政府应给予更多的干预与扶持,以此来保障计划免疫以及一些强制免疫工作的全面推行与落实。另外,由于当时兽医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甚至群众防疫意识相对较差。因此,各地政府必须加大干预、扶持力度,全面促进基层防疫、检疫工作的进一步落实,并使之逐渐步入法律化、规范化[3]。与此同时,还应为基层兽医创造更为稳定的工作环境与良好的工作条件,以全面提升基层防疫水平以及对一些突发性疫情的处理、防范能力。
3、完善基层动物防疫各项基础设施
首先,通过加强基层防疫基础设施、设备建设的前提下,全面提升对动物疫情的监测预警能力,提升检疫监督、疫病防控能力,为发挥出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奠定基础。其次,通过建立数字化、智能化的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网络,来有效提升对重大、突发动物疫情的防控能力。第三,在全面加强基层防疫设备的更新工作基础之上,还必须建立、健全表报告制度,以进一步促进各地基层动物疫情防控工作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并使之逐渐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而做好动物防疫工作,为确保畜牧业健康、稳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必须结合加强基层动物防疫部门的内部管理,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以及完善基层动物防疫基础设施等来全面提升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具体落实,进而为保障我国畜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以及动物食品安全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周江名.加强兽医防疫体系建设促进畜牧产业大发展[J].湖北畜牧兽医,2011(07.)
[2] 李风印.加强畜收兽医队伍建设促进畜收业发展[J].现代农业,2012(04).
[3] 丁明义,张忠海,瞿瑜萍,等.做好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若干体会[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3(05).
篇7
(一)创业教育与专业学习相结合,建立全程创业指导体系,学院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纳入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在强化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加大创业教育的力度。该专业全程开设“就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创业实训”必修课程,同时开设“职业素养与创业精神”、“大学生KBA(创业教育项目)创业基础”等公共选修课,做到每个班级、每个年级都开设创业教育指导课;真正实现就业教育教学的全程化,培养学生就业、创业意识、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二)创业素质拓展与技能培养相结合,解决创业中的各种问题,针对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创业意识不够,职业生涯规划不当,创业心理素质不高等,采取多种创业素质教育与拓展项目开展教学,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相关的拓展项目。具体内容有:项目1-理想信念与职业道德教育;项目2-职业倾向测试与职业生涯规划;项目3-市场调研、市场营销、营销心理等教育;项目4-经济法、工商管理法、财税法、劳动法、社会保障法等市场管理法规及创业规范教育;项目5-财务管理、领导科学、领导艺术、公共关系、沟通协调的教育;项目6-心理健康教育等。
(三)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全面培养学生的创业素养,第一课堂是知识获取的主要途径,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有效延伸和补充,目前,畜牧兽医专业构建了一套第二课堂实践活动体系,如下结构图。
(四)创业实践与服务“三农”活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创业技能,为了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了解畜牧产业生产、管理、经营、运转等情况,为将来的创业奠定基础,畜牧兽医专业将创业实践与服务“三农”活动相结合。组建了以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级职称教师为主体,有农业创业意向的大学生参与的技术服务团队,包括养猪技术服务团队、水禽养殖技术服务团队、牛羊生产技术服务团队等,借助学院科技服务三农、暑期社会实践等平台,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各类技术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中,大学生们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帮助企业解决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为所帮扶的企业搜集技术、市场行情等最新信息,并及时把搜索到的信息反馈给企业,帮助企业提高驾驭市场的能力。通过实践,大学生对市场前景的预测能力、生产管理运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创业技能和创业素质得到很大提高。
(五)创业理论与创业实战相结合,锻炼学生的创业本领,实践出真知,为了更好地检验和巩固创业理论知识,让学生毕业后顺利走上创业的道路,学校启动建设了“两园一企一街”,为大学生创业实战提供练兵之地。畜牧兽医专业每年都组织学生参加创业技能大赛,对在比赛中脱颖而出的学生,推荐参加学校举办的创业技能大赛,对创业大赛中脱颖而出的项目或有强烈创业意愿的学生,学校将提供“一对一”的培训和指导,进而引入创业孵化基地进行创业孵化。学院搭台,学生唱戏,学院为学生搭建一种“低成本、高成功”的创业模式。学生通过创业实战训练,进行商业化运作,体验真实的创业环境,积累创业经验,增强创业信心,为走向社会、成功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施“五结合”畜牧兽医专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条件
(一)建立有效的组织保障,成立由党总支书记、团总支书记、教研室主任、学生管理人员等组成的创业教育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协调创业教育工作。成立由校友、企业兼职教师、专任教师、创业指导师等组成的创业教育指导站,通过电话、邮箱、QQ等平台,为学生开展各类创业咨询、指导、顾问和培训等。
(二)完善创业教育激励机制,该专业每年对在创业大赛中表现突出的创业团队进行表彰和奖励,鼓励引导培育一批自主创业典型,对入驻“两园一企一街”的创业团队,给予减免租金、提供创业基金等一系列的帮扶。
(三)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主动适应大学生自主创业这一新形势,以营造创业环境和强化创业教育为出发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积极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具体措施有:强化创业意识、加强创业教育、提供创业机会、给予创业帮扶等等。
(四)打造一支优秀的创业导师团,组织优秀中青年教师参加各类就业创业课程培训、赴企业挂职锻炼,让教师深入企业,体验创业过程,提高创业实践能力。同时,聘请一批创业成功的校友、企业老总或者职业经理人担任创业教育兼职教师。
(五)依托校政企合作平台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充分利用学校、政府和企业的资源来支持大学生创业。积极发挥政府牵线搭桥、沟通协调,企业资本注入、资金扶持、项目合作,学校师资、场地、设备、技术支持等,为大学生创业实践提供大展身手的机会。
三、结论
篇8
摘要:高等学校的大部分畜牧兽医专业的创业教育刚刚起步,还不是十分完善。在进行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盲区。笔者主要针对畜牧兽医专业进行调研,了解到畜牧兽医专业在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构建了畜牧兽医专业创业教育的教学平台,同时提出了发展畜牧兽医专业创业教育的对策。
2012年8月份,教育部正式下发了《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要求各高校应面向全体学生单独开设“创业基础”必需课。创业教育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1]。同时创业教育也在高等院校的畜牧兽医专业正式全面启动。我国推行创业基础教育近三年以来,已初见成效。据《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教育部公布的2014年毕业的大学生727万,其中约有21万选择创业。并且,在选择创业的学生中,进行的创业项目与创业者或创业团队的专业学习的相关性并不是十分大[2],仅有30%左右的项目与其专业相关。这就需要学校要从全局出发,设计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进行综合且全面的创业教育,提升各专业学生的创业素质,培养其创业精神。各高校畜牧兽医专业也纷纷开设各类创业教育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培养其创业精神。但是,创业教育的教学平台还不是十分完善,有待于进一步整合。然而,如何完善且有效地开展畜牧兽医专业创业教育仍然是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我国,多数的畜牧兽医专业并没有形成完善的创业教育的教学平台,因此需要构建创业教育教学平台,形成创业教育的生态系统。
1畜牧兽医专业创业教育的现状
从对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畜牧兽医专业大一、大二和大三的在校大学生的调查结果可知:有36.70%的学生有创业的打算;只有0.60%的学生对创业没有一点的了解。但是有75.60%的学生并不知道创业都需要哪些技能,也不知道应该掌握哪些知识;而且有80.91%的学生并不知道自己的专业有哪些创业的机会,如果让他们创业,基本会进入成熟的传统行业。由此可以看出,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创业热情还是比较高的,但是在此类专业中,创业教育体系还没有形成。创业课程的教学仍然是“满堂灌”结合“案例分析”讲授理论知识,学生进行的实践比较少。为了解决创业基础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脱节的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及创新意识[3],提高畜牧兽医专业创业教育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构建创业教育平台可以说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2畜牧兽医专业创业教育中存在的基本问题
2.1对创业教育认识不到位
创业是不是可教的呢?有很多人都提出疑问。无可厚非,创业活动是没有办法言传身教的。但是,创业教育并不是鼓励学生去创业,而是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大多数畜牧兽医类高校认为,受专业的限制,学生创业的概率比较低;因此,没有必要向学生全面普及创业教育,也没有在学生的培养目标中把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作为一种必备的素质。大部分畜牧兽医专业把“创业基础”理论教学等同于就业指导与咨询的理论,因此对于创业基础的理论讲授内容只是设置在“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借助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平台来进行创业教育。这样的创业教育教学平台和体制,不能使学生得到专业化的指导,也不能提升学生的创业素质,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对创业教育的认识比较狭隘[4]。
2.2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
创业教育在畜牧兽医专业全面普及才刚刚开始,各高校畜牧兽医专业的创业教育体系的平台构建还不够完善,创业课程体系也还没有完全形成,有很多仅是开设创业基础课。在进行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仍然是沿袭传统的教育手段、理论灌输、案例分析、软件操作等,而真正的创业实践模拟很少,致使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而且一些高校的校外实践基地形同虚设,与企业建立合作的实践平台,学生到企业里仅是参观的层面上实践,而对于具体的运营管理并不了解。在这种课程群缺失、实践体系不健全、支撑平台体系不完备的情况下,创业教育没有形成一个系统工程,也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
2.3师资力量匮乏
在畜牧兽医专业进行创业教育,对业师的要求都比较高,既要具备创业管理、金融学、战略管理、市场营销和财务管理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又要具备农学、畜牧学、动物科学等学科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也必须具有丰富的创业实践经验。然而,在全国畜牧兽医专业完全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经验的“双师型”创业教育的教师凤毛麟角[5]。目前,在畜牧兽医专业承担创业教育教学和实践指导的教师,绝大部分都是理论教学能力较强,但实践指导能力较弱,并且很多业师并没有创业经历,甚至也没有在企业工作的经历。这样的教学仅囿于理论知识的讲授,并没有太多实际创业中的真知灼见,致使学生们对创业仍然感到很虚幻。创业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学科,既要让学生掌握创业的理论,同时也要增强他们的创业能力,不断提升其创业素质,培养其创业精神,这样就要求业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也要具备丰富的社会实践创业的经验和深层次的创业认识。因此,目前畜牧兽医专业的创业教育的任课教师的师资力量仍然是十分匮乏的。
2.4教育评价机制束缚了创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
大部分畜牧兽医专业在教学评价机制中仍然是侧重评价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熟悉与掌握的程度为基本依据,而对于真正具备什么样的实践能力不计入评价标准体系中。有很多学生担心自己投身创业活动中去,会耽误自己的学业成绩,因而对于创业实践虽然有兴趣,但是却缺少积极性和创业热情。同时,学校对于创业授课教师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也不合理。传统的考核机制,强迫教师将学生固囿于课堂上,遵循传统的教学秩序,进行理论的强烈灌输,逼迫学生被迫接受创业知识,不能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激情,只是让学生们有概念上的创业,却没有具体的创业实践活动。
3畜牧兽医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多维教学平台的构建
通过以上的分析了解到,畜牧兽医专业要进一步推进创业教育的发展,就必须要转变创业教育的观念,从学校整个教育系统出发,不断深化创业教育的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构建一个集学校、企业、业师、学生、实践基地、仿真模拟、实战经营等为一体的集约化多维教学平台系统。在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形成由学校主导,与社会创业支撑机构进行沟通,将社会创业支撑机构与学生建立起沟通的桥梁,获得更多国家和社会所给予的创业支持。在构建的集理论教学、实训教学、交流平台和种子平台为一体的创业教育多维教学平台(见图1)上,畜牧兽医专业比较薄弱的就是实训平台、交流平台和种子平台的构建。企业家和学长的经验分享项目也是薄弱的,尤其学长的经验分享,多数学校都忽略了这部分教学资源。在交流平台上,有很多畜牧兽医专业并没有成立创意梦工厂,构建这类让学生们彼此之间进行创意的沟通与讨论的空间。校内孵化器也不是十分完善,仅仅是处于起步阶段,有一些学校甚至是空白的。校内孵化器是创业者或创业团队更好地进行创业实战经营的平台;因此,要创建完善的校内创业孵化器,让学生们将自己好的、可执行的创意付诸于实践。
4发展畜牧兽医专业创业教育的对策
4.1转变对创业教育的认识
在进行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业师、学校和社会及家长都要转变对创业的观念。业师在讲授创业课程中,并不是教授学生如何去创业,而是讲授创业问题的处理。同时,创业并不是创业者个体或团队的事情,需要学校、国家和社会的培育,让创业的实体结构健康成长。而对于畜牧兽医专业来说,以前对于创业教育进行的比较少,自然对创业教育的认识也不够全面。在“大众创业,万民创新”的时代背景下,要进一步深化畜牧兽医专业对创业教育的认识,立足“三农”,结合专业的特点,激发学生在该专业的创业热情。要积极地引导该类院校,要使学校和教师等主体全员参与,专业教师与兼职教师结合,配强、配齐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要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使畜牧兽医专业师生对于创业教育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4.2完善创业教育体系
对于畜牧兽医专业进行全面的创业教育,必须构建完善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见图2),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运用多维教学平台系统,将创业教育进行得更加全面一些。由图2可见,在此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分阶段地逐步将学生的创业点子实现,让学生了解到他们的创意点子并不是空想。在学校里有空间和领域通过一定的途径能够将他们好的创意得以培育和实现,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创业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创业精神,提升创业素质。
4.3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要全面建设创业教育师资队伍,需要重点做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邀请专业的、成功的创业人士等为学生进行专题讲座或作为客座讲师,传授创业理念和创业意识,并通过分享自身经验与经历,激励学生树立自主创业的信心。同时,定期邀请创业的学长进行经验分享。学长是学校的潜在资源,并且是具有真实感的专业人士,他们的经验分享更加具有一定的现实性,能够使学生增强创业的自信心。其次,加强业师的进修和培训工作。涉农院校业师的专业素质相对更加弱,教育厅和院校要组织各类创新创业教师的培训和进修,提升业师的素养与能力,使业师能够更深入地认识创业,会创业,再来教创业。同时鼓励学生与教师共同创业,尤其是科学技术型创业,增强业师的创业实践能力[6]。
4.4柔性化教学管理
创业教育的培养方案不能完全照搬传统管理类人才的培养模式,创业教育的技能是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下,通过创业的实践活动自然形成的,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活动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且也会占用他们专业课学习的时间,这样就需要学校、教师不能用传统的专业教育评价体系和教学体制进行评价和教学约束;而且,也需要学校做好全方位的创业服务工作,为学生提供便利的创业条件。因此,涉农类院校在进行创业教育管理时,要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设计灵活的创业教育评价机制及具有一定灵活性和柔性的创业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夏星,何艾兵,党蓁.服务于两型社会建设的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当代经济,2010(18):118-121.
[2]麦可思研究院.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3]邢军,朱孟玲,刘庆新.畜牧兽医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45-48.
[4]冯永谦,姜鑫,张绍男.畜牧兽医专业创业人才培养的途径[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3(4):138-140.
[5]张绍男.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3,34(1):37-38.
篇9
关键词 四川民族学院;动物医学专业;发展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 G642;S8S-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1-0276-02
四川民族学院环境与生命科学系开办动物医学专业时间为2011年,起步较晚。而我院地处甘孜藏族自治州,优越的自然环境,以及有利的政策扶持非常适合发展畜牧业,但目前畜牧兽医技术人才数量少,在其择业时很少有人想到州内工作,这样便导致本区畜牧兽医技术从业人员极度匮乏。加之以后高考学生数量的减少,如何把本专业办成既有特色,又能在B殖业中有所建树,培养出一批具备吃苦耐劳精神,能够扎根奋斗在高海拔、缺氧艰苦环境的高素质畜牧兽医应用型人才成为我院肩负的艰巨任务。因此,我院设立畜牧兽医专业将能够逐步培养出一批服务于地方经济的专业技术人才,为了探索出一条高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川内竖起一面具有向导性意义的旗帜,可以大胆尝试将畜牧兽医专业作为示范专业、重点专业进行建设,投入更多的师资力量、资金与政策扶持,全力推动周边高校同类专业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1 四川民族学院动物医学专业发展现状
目前,我院动物医学专业共有专任教师7人,副教授2人,硕士研究生5人;兼职教师5人(包括外聘教师),副教授1人,高级兽医师1人,高级畜牧师1人,讲师2人。主要任课教师缺少生产一线工作经验和实践工作经历。每年招收1个本科班,现已毕业3届学生,分布在四川省各个县市,也有部分学生在本州就业。为了在提升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不断提升其动手实践能力,我院共设立了专业实训室1个、校外实训基地2个,并配备了大量教学仪器以便教学的顺利开展。
2 动物医学专业发展建议
鉴于师资力量欠缺的现状,可考虑引进一批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为师资队伍注入新鲜血液,进一步优化教学结构,不断建立起一支以专业带头人为龙头,以有能力、有素养的教师骨干为重点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师团队。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设。
2.1 注重培养青年教师的“双师”素质
一是安排青年教师到各县的乡镇进行累计1年以上的专业实践锻炼;二是安排青年教师到养殖场去实践,如烹坝种猪场和内地的养殖场,通过老教师的传帮带在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三是鼓励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到具体行业一线岗位进行实践,在实践中运用理论知识,将理论在实践中升华,提升自身的实践技能指导能力[1-2]。
对于中年教师来说,可通过如下途径进行“双师”素质培养:首先,采取集中脱产培训方式进行技能素质提升,每5 年到农区或牧区累计时长不少于半年;其次,在校内实训室或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与改造中获取锻炼机会,在实际项目中提高技能;最后,通过进行专业项目的研发实施来提升“双师”素质。
2.2 扩大兼职教师所占比重
邀请具备专业技能的专家或能手作为兼职教师,由他们为学生们讲授实践技能课程,结合专职教师的理论授课,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传授机制,为学生们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该专业的建设期内,共有13位专职教师、6位兼职教师。并结合当地的养殖产业优势,与养殖户之间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让学生能够参与到畜牧繁育、饲养管理,以及疾病预防的实践当中去,切实实现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检验真知的目的。此外,抓住季节生产机遇,根据不同的季节设置不同的课程,将学校培养目标与职业资格标准形成互补,在各生产季节适当安排学生深入到养殖示范区、养殖示范户当中进行实践锻炼,逐步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极大提升其职业能力,让学生成为养殖业的技术骨干。当然,要达到上述目标,就当前的分配体制,要引进人才,同时又要避免影响到现有教师的福利,自然离不开学院的扶持[3-4]。
2.3 构建优质课程体系
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力争构建以动物外科学、动物内科学、动物生产技术、家畜解剖学等为核心的优质课程体系,其中将家畜解剖学建成校内精品课程。
2.4 制定教师队伍培训进修规划
在教师队伍深造进修方面,应当建立长期性、有条理的培训进修规划。与校外实训基地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每年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基地进行实地实践,选取优秀的教师到国内其他高校进行学习、进修。积极鼓励教师进行自我提升,比如在职读研等,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技能、综合素养。
2.5 加强实训教学
学生实训也很重要,应确保学生在就读期间顶岗实习的时间不少于半年时间;积极探索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畜牧龙头企业、养殖大户深入合作,共同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不断完善管理手段,切实将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起实训项目和实习标准,根据不同学科因地制宜地编制课程指导手册。强化兼职教师在教学当中的重要性,使其担任校内、校外实训课程教师,落实“实际、实用、实践”的基本原则,更好地体现“多岗位、多层次、多环节”的教学理念,有效地将理论学习、实践训练、综合培训等有机结合起来,工作能力训练与关键能力训练双管齐下,提高学生的专门技术能力、职业通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形成专业核心能力和个人发展能力并进的局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3 参考文献
[1] 郭定宗,周东海,杨世锦,等.改革实践教学、大力培养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48-51.
[2] 陈金山,姜金庆,王自良,等.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与探索[J].广东农业科学,2011(24):167-169.
篇10
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绝大多数是经自己认真思考而选择本专业的,对农牧业发展前景具有信心,认为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愿意投身这项事业;少数学生是经亲朋好友及学校教师推荐,自己没有充分认知,感觉不错,但对所学专业了解较少,没有科学、实际的规划。近年来,国家特别重视农业发展,也出台了许多利好政策促进农牧业发展,农业宣传力度和投入加大,农牧类院校获得了较好的发展机遇,在招生规模上得到了提升,在学生就业方面有了质的提高,学生能够通过专业学习和实践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然而,部分学生没有意识到艰苦行业的本质,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学校所学不能很好地衔接企业岗位需求,不能很好地适应,导致工作压力增加;我国农牧业发展正处转型升级期,行业发展不平衡,学生就业后流动性大;中、小私营企业的不规范用人机制,保障不到位,等等,这些对毕业生就业带来了负面效应,容易导致就业心理问题。
很多毕业生存在非理性、非客观的就业观,概括起来主要有“四选”:一是选择城市和工作环境。县镇、乡村、基层等艰苦地区不太愿意去,存在就业幻想和享乐主义“,高不成、低不就”,存在这一观点的毕业生往往有很深的精英情结,不能够认清现行的政策及就业形势,学农爱农意识淡薄,没有深刻认识到本行业的特殊性。二是选择理想就业单位、岗位。如基层畜牧兽医机构、检验检疫部门、养殖公司、饲料和兽药公司等单位的实验员、技术人员、销售代表等岗位。学生喜欢“朝九晚五”式的工作,希望有充足的假期,不愿意到养殖场等生产一线工作,吃苦精神准备不足,没有合理的就业心理预期,造成一方面企业提供的岗位很多,一方面学生感叹就业难的矛盾局面。三是选择高薪。大部分学生成长环境优越,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应聘时却要求企业提供一定的薪资标准,尤其是饲料销售行业,只看到成功者的销售成绩,没有看到其背后的付出和汗水。四是选择盲目创业。毕业生只看到了创业成功者的光环,但是没有看到创业者的艰辛和需具备较高的素质,在创业方面建议学生先就业,积累创业资本,时机成熟后再尝试创业。这些现实情况和非理性的就业观严重影响了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而高职大学生的就业难与易又导致出现不同的心理问题。
其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悲观心理。主要是缺乏学农信心,对政策不了解和对当前的就业状况心存疑虑,片面地认为,面向基层艰苦行业,无社会人际关系,担心社会地位不高等。二是焦虑心理。由于就业的压力及来自社会家庭的压力,不敢迈出就业的第一步,对走向社会缺乏足够的准备,没有合理的规划,使其深感困惑、焦虑不安。三是依赖心理。部分学生临近毕业,把就业问题看成是学校、家长的事情,自己缺乏主观能动性,不积极联络招聘单位。四是从众心理。大部分学生在择业方面缺乏自我分析,不知自己适合的岗位,容易出现随大流的思想,因而导致竞争力增加,错过了自己的发展机会,出现频繁换岗。五是不满心理。部分同学没有对就业能力进行自我评估,没有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就业观不明确,把自己遇到的挫折归因于客观环境,对学校、企业不满,形成自我否定和否定社会的不良心理状态。
二、做好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就业心理诱导的对策
职业教育的根本就是就业教育。就业关系着民生,关系着每一位学生的前途命运,关系着每一户家庭的希望,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关乎职业教育的未来。针对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存在的就业心理问题,学校应发挥主导作用,创新教育理念,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出口”质量,培养职业素养高、专业技能强的现代高端技能型人才。学校应发挥自身的思想教育职能作用,建立拓展校内外实训基地,加强与用人单位交流与校企合作,拓宽就业渠道,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取向,对困难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帮助,使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顺利就业。
(一)强化专业教学改革,提升毕业生核心竞争力,增强就业信心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关系着毕业生的竞争力。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很大程度上体现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而专业教学质量和课程教学改革是关键因素。职业院校要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根据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进行专业课程合理设置,开设课堂养殖场,课堂工作间等教学模式,实现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有效对接,促进学生岗位适应能力、专业技能水平、职业素养明显提高,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训的融合,让专业思想和产业认知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就业导向,增强就业信心。
(二)深化校企合作,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拓展就业空间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多方位教育培养,拓宽就业渠道。通过校企合作,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校企合作办学新体制。建立校企合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的新模式,定期邀请畜牧企业专家进校讲课,成功校友给毕业生作励志教育讲座,将优秀的企业文化、招聘、面试技巧、用人信息引入校园,增进学生对行业、企业的了解,增加从事农牧业的信心,克服心理障碍,纠正错误的就业观。学校与企业建立“订单班”、“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既增强了预适应性,又拓宽了就业渠道,让学生提前适应职场,顺利转换角色,降低就业压力,成为“零适应期”人才,就业有保障。
(三)加强专业教师、就业指导老师队伍建设,双管齐下,提高育人水平教师队伍素质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职业院校既要有一支专业扎实、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又要有一支精通教育学、心理学,高素质的就业指导教师。要提高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质量,需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数量,支持教师到企业一线锻炼,增加实战经验,鼓励专业教师参与科研,将先进的科研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增加外出培训进修的机会,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建立思想素质与专业素质过硬、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的就业指导教师主要是由就业指导教师、辅导员组成。大多数就业指导教师非教育学、心理学专业毕业,对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法学等方面的知识不够精通,面对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和就业问题,不能很好地进行指导排解。因此,要加强对就业指导教师进行职业指导知识、职业心理知识培训,增强其工作能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全力研究、指导大学生就业工作,解决学生的就业困惑。
(四)多形式开展就业教育和咨询服务,完善指导服务体系相当部分学生进校后对自身就业能力和职业能力没有充分的、完全客观的认知,表现出情景迷茫、高期望值或自卑焦虑心理,影响了就业。开展专业教育,利用专业教育使学生客观认识自己所学专业和畜牧业内在发展特性,培养在职业技能、动手操作等方面的竞争优势,脚踏实地工作,一点一滴地积累经验,以谋求职业发展;开展企业文化进校园,介绍行业现状和发展前景,让学生进校后感知企业,塑造职业素养,为以后的职业选择预热,减少迷茫;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认识自己的就业能力和职业能力,找准定位;开展就业指导活动,通过就业类社团活动、模拟招聘、创意大赛、主题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就业创业知识竞赛等丰富活动,营造良好的就业教育氛围;完善职位需求、就业政策、指导咨询、网上招聘等就业信息服务平台,调动一切力量采集适合毕业生的有效就业信息,并在第一时间通过各种渠道向毕业生,定期安排职业指导老师进行现场咨询指导,及时解答学生关心的问题;做好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对企业用人反馈信息、毕业生就业动态等进行调查研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平时的工作实践,不断提高就业指导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