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环境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3-12-21 17:19: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与环境的关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生物研究 环境科学 生命科学
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环境的物理、化学、生物三个部分的学科。环境科学所研究的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及其能量的总体。而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人工环境。
一、环境对生命科学的影响
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已经取得迅速发展。在经济高速发展之际,环境的变化愈来愈引起广大公众的关注。人与环境,就像鱼和水一样密不可分。环境创造了人类,人类依存于环境,受其影响,不断与其相适应;人类通过自身的生产活动不断改造环境,使人与自然更和谐。生活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和健康意义重大,适宜的生活环境可以促进人类健康长寿。反之,如果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有害物质处理不当,使环境受到破坏,将损害人类健康,威胁子孙后代。
(一)环境对人体健康有直接影响。环境污染物主要来自工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废水、废气、废渣,包括城市垃圾等。在人体内存在的元素中,除碳、氢、氧、氮能形成各种体内的有机物质外,其他元素都各以一定的化学形态和结构形成各种生物配合体、功能蛋白质、酶等而存在于人体组织中,或作为组成人体结构的材料,或作为血氧运输的载体,或作为酶的激活剂,或作为体液中电解质平衡的调节剂,或作为人体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的通讯员。这些元素协同作用,共同完成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所以,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直接影响到人体的健康,破坏元素之间的协调和控制,人体失去平衡就会诱发各类疾病。
(二)自然环境是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的。环境变化是由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和社会的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因此,必须研究污染物在环境中物理、化学的变化过程,在生态系统中迁移转化的机理,以及进入生物体后发生的各种作用,包括致畸作用、致突变作用和致癌作用。这就需要我们有丰富的生命科学理论知识作为基础,深刻了解细胞的形态结构与新陈代谢,以及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死亡、癌变,及遗传变异的相关机理。
(三)人文环境突出了人类对生命科学的掌握和控制。生命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和发展阶段,各大师都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观点和理论,例如达尔文的选择论、分子遗传学说等。时至今日,各学科的科学工作者都已从掌握的生命程式中找到各自所涉及科学的一些规律的认知。科学工作者对生命科学这一学科的认识和研究直接引导着人类向前发展。
二、环境科学与人类活动同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
环境为人类提供生存条件(包括提供发展经济的物质资源)。人类通过生产和消费活动,不断影响环境的质量。人类生产和消费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迁移、转化过程是异常复杂的,但必须使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同输出之间保持相对平衡。这个平衡包括两项内容:
一是排入环境的废弃物不能超过环境自净能力,以免造成环境污染,损害环境质量,这就要求我们利用生命科学的知识提高环境的自净能力。
二是从环境中获取的可更新资源不能超过它的再生增殖能力,从环境中获取的不可更新资源要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有关社会经济的决策必须考虑生态学的要求,以求得人类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加强环境保护,重视生命科学
(一)切实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类健康与环境的质量有密切关系,因此我们要切实保护环境,政府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环保政策,增强环保工作的制度性和建设性。人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促进人类健康发展。
(二)着手净化社会环境以求稳定和谐社会。这个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最近几十年全球的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很自然地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生命科学的研究中,当然最主要的就是自动化技术,我们可以看到近些年来,各国在研究生命科学的时候大量应用自动化技术,并且自动化技术在生命科学的研究中越来越重要。人类要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充分利用计算机成果,帮助生命科学的研究和推动其发展的进程。
(三)提倡尊重科学兼以敬畏可贵的生命。坚持科学发展观是推动生命科学发展的必经之路。对于生命,每个人都应对其充分尊重和敬畏。生命的意义不仅是生物存在的特征,生命赋予生物的不是简单的一条命而已,更多的是深刻理解生命本身存在的意义。基于科学的前提之下,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培养优秀的创新人才方是推动生命科学领域不断前进和进步的上策。
综上所述,环境科学与生命科学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生命科学的发展能丰富环境科学知识,有利于环境保护,同时,环境科学也能为生物的存活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课堂环境;语文创造力;思维风格
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自身潜力的挖掘和开发,而创造力是所有潜能中最宝贵的。一个缺乏创新精神的民族是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社会发展迅猛,培养创造性人才越来越成为学校教育的目标和方向。
而语文作为作为基础学科之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创造力和个人思维因素的研究渗透到日常语文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课堂环境与语文创造力之间的关系
(一)不同学校类型的课堂环境差异分析
研究表明,不同学校类型在课堂环境各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城市中的教师在日常学习中更容易营造出宽松的课堂环境,对学生态度、评价也更加民主。城市课堂能够提供更加活跃和开放的课堂环境,而且学校设施方面也相对比农村学校要好很多。
相对来说,城市是一个信息发达、活跃而开放的环境,所以城市孩子更容易接触新鲜事物。另外,城市竞争激烈,孩子们潜移默化,解决问题常以个体形式,缺少交流和合作。而其他地区的孩子由于受区域限制,信息较为封闭,个性也较为温顺,他们关系相处融洽,常以合作形式来解决问题。
(二)不同学校类型、性别与语文创造力间的差异
研究表明,不同学校类型学生的创造力存在显著地差异,同时,性别在语文创造力各项目上也存在显著地主效应。
城市学校中能够为学生提供较为全面的硬件设施,不断增长学生的见识。同时城市学校的其他资源也较为丰富,能够不断地扩宽学生的视野。另外,城市学校中,教室高素质的行为和言语有利与开阔学生思路、发散学生思维。
(三)课堂环境与语文创造力差异
不同水平创造力组在教学方式、师生关系、教师态度上差异明显,高创造力组的老师对学生的态度更加和蔼宽容,师生关系相处的更为融洽;教师评价维度方面差异非常明显,高创造力组教师善于利用夸奖、赏识等方式为学生创造一个融洽而和谐的气氛。
二、思维风格与语文创造力的关系
研究表明,语文创造力跟某些思维风格有很大关系,有的思维风格促进创造性,但是还有很多思维风格则使语文创造性不断减弱。具体来说,高创造力者设计方案,喜欢批判和评价,能够打破常规、敢于创新。同时能够进行多种活动,做事情临危不惧、井然有序。在立法型、自由型、审判型等思维风格上更为突出。低创造力者则更喜欢按照程序做事,按部就班,不喜欢变化。在执法型、保守型方面表现更为突出。
三、课堂环境、思维风格与语文创造力之间的关系
思维风格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它只表现个体的行为方式。对创造性而言,有的思维风格能够能够促进创造性,而有的思维风格则不利于创造性的发展。课堂环境和思维环境一样,对语文创造力都有影响,但这两个因素影响语文创造性的程度不同。思维方式可能是作为调节变量对其进行影响的,调节变量的作用方式可以通过对因变量的影响以及与自变量的交互效应得以体现,因此无论是自变量或调节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是否吸纳汉族,都可以证明调节变量的作用。所以,只要课堂环境与思维风格对语文创造力的影响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就可以证明思维风格作为调节变量的性质。
创造力的培养必须营造一个积极良好的环境,在封闭、限制的环境中,会出现缺乏幽默、批评、严格限制、模仿的问题;在轻松、支持的环境中,会出现有创意、幽默感和同情心,积极模仿对象等;在消极的环境中,会出现反应较为冷淡、缺乏热情等特征,这些负面的特质都对创造力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对于创造性思维的养成提供了充满挑战性的空间。初中阶段是一个人发展的关键时期,促进个体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以此为中学生的发展与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迎接未来的多重挑战,不断适应这个多变的社会。
四、结语
(1)不同学校类型的课堂环境存在显著差异,在教学方式、师生关系、教学方式、物质环境上差异较为明显。
(2) 不同性别、学校类型在语文创造力上差异明显,中学生在语文创造力各项目和现象探究项目上性别差异明显。
(3) 总体来说,学生思维风格更倾向于等级型、执法型、无政府型、激进型、局部性等等。性别来看,男生倾向于平等性、专制型、内倾型得分会较高,而女生在无政府性、执法型、外倾型等思维风格上得分可能会较高。
(4) 思维风格在课堂环境与语文创造力的灵活性和流畅性起到调节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富文. 课堂环境、中学生思维风格与语文创造力关系[D].山西师范大学,2010.
篇3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环境;学习成果
在西方国家,课堂教学环境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也成为了课堂环境研究的重点。目前在中国,高中英语教学已经不再拘泥于学生的高考升学,而是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这就促使一些学校开始尝试实践教学。课堂环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来讲,课堂环境是指英语教学环境,其对于英语教学的开展具有直接的影响力;广义上来讲,课堂环境涵盖广泛,包括学生的心理环境、社会环境等等对于英语教学存在着直接的、间接的影响的环境。
一、互动式教学模式,为师生沟通搭建桥梁
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模式,几乎都是在英语教师的指导下来完成英语学习目标的。由于高中英语授课内容主要是英语基础知识,以适应各种英语题型为主要教学目标,以考试的分数作为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评价标准,这就导致授课模式单一,课堂气氛压抑,学生没有自主选择学习方式的权力。实行英语教学改革之后,这种课堂氛围被打破了,学生在高中学习英语已经不再是以高考为主要目的,而是要使英语学习更具有社会实践性。采用互动教学模式,将原有的英语课堂模式打破,课堂主体由教师转为学生,教师以英语教学引导为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是可以忽视的,恰恰相反,教师此时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已经被学生所替代,而恰恰因为如此,教师的功能就变得越加重要了。课堂环境需要教师来设计,这其中除了需要考虑英语教学内容之外,还要充分掌握每一位学生的特点以及所掌握的知识面,包括接受英语知识的能力等等,这就需要教师与高中学生之间建立平等关系,并通过相互沟通以加深了解。
二、营造和谐的英语课堂环境,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一)在高中英语课堂中引导学生提问,增强学生探索意识
在英语教学课堂上营造一个和谐的气氛,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教师引导,学生之间相互答疑。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对于问题提问的过程,其实就是思考的过程,以怀疑的态度来对待事物,以批判的思维来思考问题,才能够增强学生的探索意识。所以,积极地提问,在高中的英语学习中是值得提倡的。正如爱因斯坦所认为的,解决一个问题,是很难的,而要提出一个问题,则更难。这就说明要知识水平上有所提高,要具有创新精神,就首先要建立起提问意识。
(二)在高中英语课堂中引入多媒体技术,实现多样课堂教学
文化是世界的,文化的传统以语言为载体。要学好英语,首先要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将英语的学习建立在文化意识的基础之上,会使英语学习不再是学习本身,而是使英语学习更具有实践意义和审美意义。在高中英语课堂中,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声像的方式播放一些有关英文的新闻、音乐,包括电影的片段等等,英语教师在一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讲解,在活跃了英语课堂气氛的同时,加深了学生对于英语课堂内容的理解,同时还可以触类旁通,自主地解决各种相关的问题。
(三)在高中英语课堂中实现课堂英语生活化
高中英语的学习并不是单纯地用来应付考试,而是要与现实生活相关联。英语作为世界普遍使用的外语语种,已经成为了各国文化沟通的桥梁,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尤其不能够离开时代的主题。这也就决定了英语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打开电视,有英文频道,有英语新闻;电视广告中,也会偶尔出现英文的单词和句子;在日常的生活用品中,英文几乎随处可见。这就说明英语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将高中英语学习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对于促进英语学习是非常有利的。比如李宁品牌的广告词就是“Anything is possible”,即“一切皆有可能”。同样的一句话,如果单独地写在黑板上请学生来翻译,会枯燥的很,而且被翻译得五花八门,而如果将这句话放入到一定的语言环境当中,就会更为鲜活形象,使学生记忆深刻。
三、师生角色互换,建立一个较强独立性的英语课堂环境
课堂是教师的教学天地。如果请学生登台讲课,教师坐在学生的位置听课,那么课堂效果会大不一样。学生之间对于知识的掌握和各自的特性以及性格特点就会了如指掌,那么,学生授课更为贴近学生的心理。并且,请学生授课也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方法。学生要像教师那样的备课,对于不懂的问题会自行想办法解决,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自觉间将知识面扩展很多。经过了一次登台讲课之后,要比之听一次课受益很多。对于学生的讲课质量,英语教师可以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予以评价,当然这种评价主要针对于学生的学习状况,至于讲课质量则是其次。另外,学生讲课的过程,也是学生逻辑思维外露的过程,教学可以基于这一点更为深入地了解学生,以完善自己的英语教学计划。
总结:
综上所述,在课堂中引入更为活跃的因素,使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不再是死记硬背,也不再是一味地课堂练习以应付考试,而是将英语作为一种兴趣来学习,不但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还会使英语教学内容得以延伸,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效果良好。这其中,课堂环境的影响是值得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马艳玲.浅论高中英语互动式教学模式[J].中学生英语,2012(04).
[2]刘丽艳,刘永兵.高中英语课堂环境与学习成果的关系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04).
篇4
摘要:环境问题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仍然不容乐观。本文通过对学生问卷调查,并根据学生的信息反馈,提出改善该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的措施,如改进教学质量与选课制度,合理设置专业课,增加实践环节的教学等。
关键词:就业 环境科学 问卷调查
Abstract: Nowaday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have drawn public’s attention. However, the situation of employ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students is not optimistic. This paper proposes several measures to resolve the problems of employment according to the feedback of students graduating from environmental science college. For instanc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the elective system, to set up specialized courses reasonable, to enhance social practice and activities and so on.
Keyword: employment, environmental science, survey
1 前言
2007民生指数显示,86%的公众认同环境污染对现代人的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39%的公众认为环境污染给本人和家人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或较大影响。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发展,环境问题已成为政府和公众关注的焦点,因此环境科学专业也由原来的冷门专业变为热门专业。然而,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各类企事业单位用人机制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而高等教育的公共服务和“非市场化”特点,决定了高校招生、人才培养的非市场机制不能完全与市场化的人员聘用机制接轨[1]。昆明理工大学环境学专业是国家一级学科和国家学历认证首批通过的学科,学科建设在全国属前列,但近年来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下降,不能不引起该专业教与学的双向反思,本文通过对2005级环境科学毕业生的调查,得出一点关于该专业教学的反思,供同类院校参考。
2 调查表概述
昆明理工大学环境学专业是国家一级学科和国家学历认证首批通过的学科,学科建设在全国属前列,但近年来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下降,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与本校教与学是紧密相连的。而教与学多种因素有关,课程设置、教材选用、适当的实践教学是其中的比较重要的因素。为此,我们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如图1所示),调查的对象为昆明理工大学2005级环境科学毕业生,调查问卷的问题是从班级普查中得出,调查所列出的问题是该班备受关注的问题。调查人数为40人。针对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这一因素,只有15%的同学认为专业的课程设置是合理的,85%认为不合理。选课方面只有10%学生认为能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特点选课;有90%的学生认为该专业开设课程没有侧重于工程技术类;有65%的同学认为只注重“理工”课程而忽视“文理渗透”;有50%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交叉学科(如环境美学、环境心理学、环境社会学)。针对“课堂教学是否更应与实践相结合,更多让学生到厂矿等地实地学习”这一问题,有85%的人的答案是肯定的,这也说明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由于就业的压力,有95%同学认为更应选取实用性教材,如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
3 调查结果分析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从学生的反馈中可以看出环境科学教育中存在一些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教学体系、教学质量观和学生的心理因素等。这不仅给学生就业带来很多影响,而且对我国的教育事业和高校建设也产生许多不利。问题总结后有以下几点:
(1)环境科学专业所学课程较全面,但深度较浅,涉及内容较泛,导致学而不精。人才的培养,成功在于专心致力,而失败于杂学而不精。环境科学研究既要从一个统一的体系来纵观,又要从多层面系统中进行细致的探索。正如卡尔威特所说:做事情力图做到精益求精就是一种美德,学习知识也一样。学生要把握一个统一的整体观,同时又在具体的领域中细致的进行学习和研究,精益求精才能有所作为。
(2)该专业课程设置没有针对性,学生不能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特点选课,因此很难在某个领域有所见解,更谈不上创新。大学生不但是知识传承的载体,还是崇尚和实现创新的活跃群体,对于增强民族自主创新能力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2]。欧文认为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同样,本科教学最重要的就是因才施教,培养具有个性的,有独立主见的人才,而不是具有共性的复制品。
(3)该专业工程技术类课程开设较少,如结构分析、城市规划学、工业设计、交通规划等。而且教学过程中没有侧重培养方向,实际应用的能力不高,没有资质的认证和技能的培训不能适应市场的要求[3]。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掌握技术能过适应社会的发展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同样,科学研究只有体现其应用价值才有意义。而单纯的理论研究只能在一个较低的层面上,难以提现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4)环境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仍处于不被重视的地位,交叉学科开设较少,如环境美学、环境心理学。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才能融会贯通整个知识体系。卢梭曾经说过:一切学科本质上应该从心智启迪时开始。本科教育确实应该是一种整体与均衡的完整教育,本科教育除了要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外,更要培养学生宽广的人生视野、思辨与表达能力及独立成熟的人格。
(5)不够重视实践教学,理论和实践相脱节,学生不能将知识转用于实际生产并转化为社会财富,而只能将所学用于考试。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而目前高校教学工作的开展主要为“行政主导型”,而不是“社会中介主导型”,也没有构建一个实践教学体系[4]。实践是创新的基础,所以应该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然而一些高校并没有为更多学生提供一个更具综合性、设计性和创造性的实践环节,这样使大学生在4年学习中都没能接受多个实践环节的培养,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不扎实,而且难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今后的就业难问题成为客观必然。
4 解决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对策措施分析
针对以上调查结果反应出的问题,如要改善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合理设置专业课程,增设环境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及交叉学科,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目前在开设环境科学课程时,环境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仍处于不被重视的地位;片面强调“理工”的课程,而忽视了“文理渗透”[5]。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视野,不利于学生心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不利于创造力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如果只接受专业课程体系的教育,其结果必然造成学生知识结构欠缺。环境科学专业的大学生除了要懂得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懂得将环境科学知识与文化、人口、伦理道德相结合的知识[5]。未来的教育将以人文教育为社会价值取向,环境科学只有与人文科学相结合,并接受人文主义的社会价值导向,才能使环境科学真正有益地服务于人类。除了使学生懂得环境科学、环境治理的理论知识和实用技术外,更应使学生站在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的角度来认识环境问题,强化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社会交往意识和能力,在实践中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关系。课程的设置不在于多,而应在于精,对学生将来步入社会有益。
(2)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和特点,建立自主选课体系,选择研究方向,确定所学课程,整个过程由学生自主选择。环境科学研究的方向和运用生产领域广,因此学生应有自主的课程设置机动权,有些课程是可以让学生自己选修的,而不是强行地要求每个学生必修全部的课程。应该自己制定一个培养计划,确定研究的方向。有的放矢才能确定具体的目标,才能根据社会形势规划未来的方向。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3)教学方式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环境科学专业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应试方面不应该是绝对的,而教学应该形成一个“自主学习+讨论+授课式”的连续过程。另外还可以几个人合作一个小项目,这样可以锻炼团队合作的能力,课外实践活动与社会参与环节能提高学生的社会经验和实际动手能力。目前我国本科教育主要以授课式为主的,老师讲课,讲课之后布置作业,复习考试。学生在一个以考试为中心的氛围里无法在所学领域有所作为,更谈不上个人素质的提升。对于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重在提高实际能力的运用,因此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的平台,如到厂矿、企业、科研机构实习或做兼职,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等。
(4)培养创新能力和意识,社会各界提供支持平台。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推动下知识社会的形成及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进一步被认识,技术创新是一个科技、经济一体化过程,是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双螺旋结构”。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它在生产、生活、技术科学、社会发展中的实际应用[6]。大学生创新不仅是思维意识上的突破,而且还需要载体和支撑他的平台——社会的扶持与支撑。
(5)秉持发展的观点,积极跟踪环境科学发展的前沿技术和最新动态,与学生合作共同研究,不断改革和深化教学体制。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技术不断地由低端向高端发展,很多新兴领域入雨后春笋般崛地而生,如二次能源的利用、新型节能环保工艺等,也将带来很多就业的机会,机遇与挑战共存是未来带给人类的宣言。
5 总结
环境科学专业成为热门专业的同时,就业率仍然处于下降趋势。就这一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初步分析之后发现,最根本的问题是教学体制中的诸多不完善,如课程设置、培养方法、实践教学环节等因素。根据产生问题的根源提出了如下措施:1)合理设置专业课程,增设环境人文科学、社会学及交叉学科,提高学生综合能力。2)建立自主选课体系,选择研究方向,确定所学课程。3)教学方式与实践能力相结合。4)培养创新能力和意识,社会各界提供支持平台。5)积极跟踪环境科学发展的前沿技术和最新动态,与学生合作共同研究,不断改革和深化教学体制。
参考文献
[1] 周广训,高校“市场”调研初探[J],中国成人教育,2007:20-21.
[2] 王东方,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中评价因子的导向性意义分析[J],2007:1-2.
[3] 段丁强,开展就业技能需求分析是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逻辑起点[J],人才与教育,2007:158-159.
[4] 张建臣,高等院校计算机学科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改革[J],学术理论-现代企业教育,2006:1-2.
篇5
关键词:广告学专业 课程体系 多模块互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c)-0-02
1 市场对广告人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
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广告业发展迅速,2009年广告市场营业额达2041亿元,成为全球第三大广告市场,2011年突破3000亿元,广告市场的迅猛发展对广告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都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虽已有各类高校共计242所开展专业广告教育,但并没有满足行业的需求。
有数据表明:截止2010年底,我国已有广告从业人员145.38万人,但受过正规广告教育的不足5%,而在美国广告行业中,75%以上的从业人员都是本科或硕士毕业生。另一项由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执行的对京、沪、广州三城市不同类型广告公司的调查表明:在各方面困难的排行中,缺乏广告专业人才居首位,占77.9%。与专业人才在数量上的短缺相比,毕业生普遍存在的理论强实践弱、缺乏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的弱点更为突出,使得广告教育与行业需求之间呈现出巨大落差。
(1)在目前的中国社会、经济背景之下,广告教育的侧重点应放在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应通过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机结合,从创新意识、动手能力、专业素质多个角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经济学、传播学、艺术学、文学等多学科知识的有机融合中,提升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和专业潜质。
(2)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是个人职业发展中最强劲持久的动力。因此,在广告教学中通用能力培养与个性潜能开发要有机结合。既要通过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帮助学生掌握系统、完整的广告学专业知识,具备从事广告及相关岗位工作的基本能力,使之成为广告通才,又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内、课外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独特的兴趣点和个人潜能,借助专业方向课平台,因材施教,使之成为广告策划、广告设计、广告管理等领域的专才,以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3)广告学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它与广告公司、媒体等对口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和互动是必不可少的,借助上述单位的实战平台,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既可以打开通往行业的窗口,第一时间了解行业动态,使我们的教学紧跟行业需求,又可以在校企互动的良性循环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作为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基地,应是广告人才培养中重要的一环。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认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应成为新的经济环境下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着眼点,应以复合型、应用型广告专门人才的培养为目标,秉承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通用能力培养与个性潜能开发相结合、专业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理念,确定广告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与思路。
2 广告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1)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原则。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应转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思路为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以知识传授为手段,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熟练进行广告策划、广告设计、广告管理的实践能力。
(2)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的原则。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应转变以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显性课程为主的传统设计思路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专业竞赛、专业讲座、专业见习等)并重的设计思路,以显性课程为依托,完成对学生进行系统化、全面性的广告基本理论知识教育的目标,以隐性课程为依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达到塑造学生完整的知识能力结构与完美品格的目的。
(3)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并举的原则。教学组织形式方面,应在原有的课堂教学基础上,通过校企合作、与研究机构合作、与广协合作等途径,补充课内外实践、讲座、横向课题研发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积极探索多层次、立体化的教学组织模式,以实现理论与实践并重,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的教学目标。
(4)在教学评价方式上,应改变重结果轻过程、重选拔轻培养、重分数轻能力的教学评价方式,以育人为着眼点,将教学评价的重点转移到对培养过程的科学性,对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幅度,对学生职业素养提高幅度等指标的评价上来。
3 广告专业人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
思路
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广告学专业课程体系在架构时应坚持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为核心的多模块互动建构思路。
在经济学、传播学、艺术学三大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之上,以广告策划、广告设计、广告管理三大知识模块的复合为依托,形成结构完善、系统全面的理论教学体系,并由此延展,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导向,以双师型师资队伍和完善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为保障,通过理论教学与企业实训、专业竞赛、社会实践、科学研究的多模块双向互动,建构复合应用型广告专门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篇6
内容摘要:方法论体系的研究与构建是环境法学理论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我国环境法学的方法论研究尚不成熟,没有真正体现其交叉学科的特性。本文从我国环境法学方法论研究的现状出发,分析我国环境法学研究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我国环境法学方法论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环境法学 方法论 体系构建
问题的提出
方法论是从认识论高度对于研究方法的梳理、概括和总结。某一学科的研究方法由其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决定,直接涉及该学科的目的、立场、观念和认识方式。环境法方法论是连接环境法与哲学的纽带,也是环境法发展的航标灯。所以,方法论体系的建构是环境法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法学研究的必要条件和趋于成熟的重要标志。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以下简称环境法)是以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而制定的,用以全面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并调整人们在开发、利用、保护环境的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由此可以看出,环境法既调整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也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
环境法是法学与环境科学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一门交叉性边缘学科。它既可被视为法学的一个分支,又可被视为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如蔡守秋教授认为环境法学从广义上讲是研究调整人与自然环境关系,以及与环境有关的人与人的关系相关问题的学科。
环境法学属于法律科学,决定了它与其他部门法学在方法论上拥有诸多共性,但其与环境科学的交叉性又导致了其方法论上的特殊性。在我国,环境法学方法论的研究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法学方法论这两大理论的基础之上,并以照顾到环境法学科的特殊性(科学性、人文性、规范性和全球性)作为环境法学方法论的切入点,由此深入分析环境法学方法论的基本构造和体系安排。
环境法学方法论研究的缺失
(一)取得的成就
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环境法学的研究方法注重以法学和环境科学为基础,综合运用生态学、环境伦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对环境问题进行综合研究。
近年来,环境法学方法论研究的主要成就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环境法学方法论生态化,认为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是环境法学不同于其他部门法学的方法论特征;将研究主体从“经济人”转换为“生态人”,以应对现代“经济社会”向后现代“生态社会”的转变;修整工业社会形成的人类中心主义、功利主义和主客二分范式,建构有机整体世界观、可持续发展观和主客一体化方法论;一些学者在整合中国传统哲学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法学命题,这是环境法学研究本土化的重大成果。
(二)存在的问题
整体论、有机论、生态学方法、法学方法、法域分析方法、博弈论方法、经济分析方法、社会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等技术方法虽已被引入到环境法学研究之中,但是环境法学研究方法论体系尚未成熟,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并没有真正渗透到环境法学的研究之中,没有真正体现其交叉学科的特性。具体而言,当前我国环境法学方法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法哲学是理论法学的最高层次,而又以其法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普遍指导作用深深根植于法律实践中。对于法律实践来说,如果说现实法学是其后推力的话,那么法哲学则是其牵引力。环境法学隶属于法学和环境科学,其交叉性和边缘性决定了其方法论上的复杂性。对于环境问题的研究,法学和环境科学具有不同的切入点。自然科学以自然环境作为人与自然统一的基础,强调以生态利益为中心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着眼点。而法学则将人作为人与自然环境统一的基础,强调以人类利益为中心,解决环境问题的最终目的在于人类的自身发展。环境法哲学研究的困境正是法学和环境科学内在冲突的反映,这种冲突导致了环境法学研究领域法哲学的缺失。目前,这种缺失已经成为我国环境法学研究方法论体系构建的最大障碍,它使得环境法学研究方法论体系各层次的相互作用受到消极影响,不利于环境法学科体系的纵深发展。
其次,从基本研究方法来看,它普适于整个法学学科,体现了环境法学作为法学分支学科的特点。现行环境法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承袭了传统部门法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带有明显的传统法学的痕迹,环境科学的研究方法没有真正渗透到环境法学的研究之中。传统法学一般只调整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以人类利益为中心,最终目的在于实现人类利益的最大化。而环境法学既调整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调整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很显然照搬传统法学的研究方法是行不通的,必须在承袭的基础上吸纳环境科学的研究方法,将二者进行整合并进行创新。
再次,从具体研究方法来看,环境法学研究主要承袭了传统部门法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带有明显的传统部门法学的痕迹。传统法学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主客二分”研究范式,以人类利益为中心,主要协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环境法学所要调整的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包括与环境有关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对于传统法学而言就显得鞭长莫及了。
最后,从技术和工具层面来看,基于环境法学交叉学科的特性,法学和环境科学的有关技术手段应被吸纳到环境法学方法论研究体系中来。但是,目前对于环境法学进行研究的学者大都是法学领域的专业人士,大多缺乏环境科学和生态学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所以在进行相关研究时难以达到融会贯通。这显然不利于环境法学研究方法在技术和工具层面上很好地实现多元化。
此外,目前的环境法学方法论研究注重的大多是对传统研究范式的批判,例如针对我国传统环境法学研究方法上的问题,吕忠梅有过较为全面的评价:环境法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阐释现行法律法规,热衷于长官意志和行政部门解释,使环境法理论沦为长官意志的“注释”;主要是概念法学的逻辑演绎方法,缺乏理论和实践的互动,缺乏对中国环境法制度实施的本土资源和环境条件的研究;环境法理论研究与其他部门法研究缺乏沟通和联系,研究方法呈现单一和幼稚化。
然而在环境法学研究方法论的体系构建上,除了对少数专门问题进行过探讨外,尚缺乏在哲学方法论指导下对我国转型时期具体环境制度和实践问题的深入研究。
总的来说,我国传统的环境法学研究虽然强调环境法学的学科交叉性和综合性,主张吸收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但环境法学的研究主要还是停留在简单的类比层次上。环境法学交叉研究只是零散的牵涉环境科学的研究方法,而不是在方法论的指导下,明晰研究对象的属性,系统地运用合适的方法进行研究。
环境法学研究方法论体系构建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贯彻实施,环境法学理论研究日益蓬勃,环境法学界百家争鸣,有关“主客二分”或“主客一体化”的争论对环境法学的研究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一个完整而系统的环境法学方法论体系亟需构建。
我们认为,环境法学研究方法论体系的构建应从哲学领域、基本研究方法、具体研究方法等层次入手。
(一)生态整体观―环境法学研究方法论体系构建之重心
鉴于环境法学是介于法学和环境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这使得研究现实事物的生态学研究方法应成为环境法学有别于其他部门法学的独特研究方法。环境法学研究方法论体系构建中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环境法哲学方面的缺失,它亟需找到一种新的世界观作为理论支持,生态整体观的确立可以为这种困境找到出口。
生态整体观是在对机械世界观的质疑和批判的过程中与后现代有机论和后现代整体论结合并受现代生态学启发而逐步建立起来的。它认为世界是一个具有内在关联的动态系统,是由事物间动态的、非线性的、永无止境的相互作用组成的复杂关系网络,呈现为一个可机械分割的有机整体。
生态整体观以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为中心,强调人类应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种世界观的确立有助于打破传统法学研究范式的局限性,同时吸收自然科学(如环境科学、生态学)的认识成果来解决环境问题,实现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发展。
具体而言,生态整体观的确立对环境法学方法论体系构建具有的积极意义如下:
第一,生态整体观的确立,有助于改变环境法学研究中“主客二分”研究范式的消极影响。生态整体观要求环境法学者用“主客一体化”的思维方式探讨环境法学理论和实践问题,主张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时,必须考虑人与自然之间的整体关系或从整个生态系统去考虑人和自然的关系,这样可以冲破传统法学“主客二分”研究范式的樊篱,为环境法学方法论体系的构建奠定哲学基础。
第二,生态整体观为环境法学研究提供了方法论上的研究立场,即整体主义方法论。整体主义方法论是指以整体作为研究的基点,通过群体行动的分析来说明该学科的基本立场与基本内容的方法体系。环境法的学科特质,使我们在环境法学研究中尤其要注重整体主义方法论。整体主义方法论倡导人类跳出数千年来的旧思路,努力去认识生态系统,进而将认识到的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作为衡量人类发展模式的基本标准。
(二)基本研究方法的变革
在生态整体观的指导下还需要对环境法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进行变革。对于传统法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价值分析法、实证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哲学伦理方法,环境法学者在进行理论研究时不能一味照搬。因为环境法学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的特性,仅沿用传统法学的研究方法不足以建立完整而系统的环境问题法律机制。因此,如何将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方法引入环境法学研究领域并将其与法学研究方法融会贯通成为当代环境法学者的一项重要使命。
我们认为,环境法学研究者不仅需具备深厚而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和实践功底,还需要具备从事跨学科研究所需的自然科学理论功底以及敢于进行科研创新的勇气,这样才能真正做好环境法学的研究工作。
(三)具体研究方法的发展
具体研究方法是环境法学中各种方法的体系化和理论化的产物,同时也是前述两个层次的方法论在环境法学内具体化和个别化的结果。
环境法学技术和工具层面的方法论是环境法学方法论的“神经末梢”,是环境法学和社会实践实现相互沟通、交流的理论中介和技术媒介。前述层面的方法论只有与其结合在一起,才能对环境法学研究和环境法律实践产生具体的作用。
如前所述,传统的法学制度设计的技术手段用于环境法学的规范设计中,其弊端和不足已凸显,环境科学的有关技术手段没有真正被吸纳到环境法学研究体系中来。要想凸显环境法学研究中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技术手段的真正融合,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环境法学研究者应加强与环境科学、生态学研究者的沟通和交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解决环境问题。
第二,将实证调查、定量分析、信息分析、伦理考量、利益分析、规范分析和价值判断都纳入到环境法学具体技术层面的方法论体系中。
总之,环境法学既与其他部门法学在方法论上拥有诸多共性,又有其方法论上的特殊性。环境法学研究方法由其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的交叉性所决定,关系到该学科的目的、观念、认识方式和未来发展。我们必须在以往环境法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基础上和新的时代背景下,深入研究环境法学方法论的基本构造和体系安排,因为环境法学方法论体系的构建是环境法学研究的必要条件和趋于成熟的重要标志。
参考文献:
1.蔡守秋.环境资源法学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2.陈泉生.环境法原理.法律出版社,1997
3.李可,李明华.环境法学方法论:学术检讨与体系建构.浙江学刊,2007(6)
4.刘国焘.“环境法学方法论”名称解析.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9)
篇7
关键词:环境教育学 环境科学 环境保护 自然资源 法律法规 伦理道德
一、环境教育学微妙精深,至关重要
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人类的环境保护意识逐步增强。自然资源如何保护,怎样使自然资源得到最合理的使用,如何把污染降到最低程度,怎样对已经遭到破坏和污染的环境进行完善的治理,已急需找到解决之法。人类生活的环境江河日下,各种自然灾害层出不穷,形形的疾病令人防不胜防,各种各样的损失触目惊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必须立即改善,以保障生命的安全、生活的和谐与经济的顺畅发展。
环境教育由来久矣,几十年前就呼声不断,然而,环境教育由于刚刚起步,仍然停留在简单的环境保护的概念上,仍然停留环境法制教育的基础上,仍然以道德约束之。固然,这些不可缺少,但是仅仅停留于此,远远不够,必须是全面整合各个层面的教育,如此,才有希望臻于完善。
环境教育中环保知识是基础,法律约束是底线,最为重要的,是要始终宣传环境伦理思想。因为它是各种环境教育知识的综合,如环境道德教育、环境法制教育、环境保护知识教育不一而足。环境教育益处多多,能够提高人们的品德修养,改善文化观念。而且,在素质教育中,环境教育素质教育中至关重要,不可或缺。
二、环境教育学创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环境教育学是现代社会经济和科学发展中的必然产物,也是环境科学、生态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如今环境问题逐步显现,日趋严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这个问题。
1.分析人类环境的今昔演变,研究其利人与不利人的条件,从而为环境教育学指出研究的方向。
2.彻底研究人在环境中的因果关系以及怎样协调这种关系,使得人类既能更好地生活,又能促使人类社会环境得以全面协调发展。
3.分析人类社会中,由于人类的存在对环境的影响;环境的全球性变化趋势,对人类的利弊。研究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三、什么是环境科学
近几十年来,由于社会的发展,环境科学应运而生,其分支较多,具有跨学科的属性。
1.自然科学方面: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地学和环境物理学等等。
2.技术科学方面:环境工程、环境医学。
3.社会科学方面,在这方面较多,主要有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环境伦理学、生态法学、环境政治学等等。
四、环境教育学创立的必然性
素质教育的要求,必然推动了环境教育学的发展。开展环境教育,人的素质随之增高。人的素质包括诸多方面,比如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水平、身心方面的综合素质、环境保护方面的综合素质、环境法律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在基本的素质教育中,环境教育必不可少,这关系到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存、人生活的质量与和谐。人与自然共存,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而且,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的内容,这是学校教育功能在社会生活的全方位体现,也是一个人自我实现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体现。
五、环境教育学的创立是环境教育的深化发展
要想提高全民素质,要想提升国民的道德修养,环境教育不可或缺。具体来说,环境教育包含以下几点内容。
1.环境科学知识。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环境的物理、化学、生物三个部分的学科。它提供了综合、定量和跨学科的方法来研究环境系统。由于大多数环境问题涉及人类活动,因此,经济、法律和社会科学知识往往也可用于环境科学研究。因此,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科学。
2.环境法律法规知识。这部分主要是环境法律法规方面,研究环境保护政策。这部分内容主要是明确环境管理的任务,学习环境保护法,从而增强环保观念,完善法律意识。
3.环境伦理道德知识。环境伦理学,是一门介于伦理学与环境科学之间的新兴的综合性科学。人类在生存发展活动中,和环境发生接触,由于需要,与其对立,造成对环境的破坏。人类的行为造成大量的无可挽回的灾害,这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亟待解决。环境伦理学,旨在号召全人类自觉地保护自己唯一的生存家园,让生活环境改善,避免一切的污染,将生态环境做到最完美的改善,对所有的资源做到永续经营、最大的利用,做到最大的节约,从而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六、环境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思想决定行为,行为产生结果。环境意识的提高,促进了对环境的保护,对经济的增强、对社会的发展、对人类的利益都大有裨益。人类只有增强环境保护观念,保护地球,人类才能和地球保持和谐共处,人类的生活质量才会有更好的保证,人类才能永远的生活在蓝天白云之下。
环境教育的深入开展,让每一个人都深深体会到环境保护的重要,增强全民族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对于素质教育而言,不可缺少;对于生存环境伦理而言,势在必行。民族要兴旺,祖国欲繁荣,舍此别无出路。我国人均资源极其微薄,如果不合理使用,后果将不堪设想。我们要让每一点资源都充分利用,发挥其价值,要高瞻远瞩,造福子孙。
1.掌握环境教育学的基本理论。我们要树立生态系统平衡的观念,以保护全球环境为己任,促进自然的良性发展,保持人类爱护家园的优秀品质,关注人类自身的生存大事,谨小慎微,慎终如始,关爱地球母亲,从点点滴滴做起,严格要求自己,持之以恒,促进环境的改善,日日努力,逐步使得向最佳生存环境迈进。
2.自觉抵制各种破坏环境的行为。我们要从我开始,从身边做起,抵制不良行为,对破坏人类生存环境的行为耐心规劝,严厉谴责,利用法律给予限制和打击。
篇8
关键词: 和谐化设计,产品设计,情感
一、什么是产品的和谐化设计
和谐化设计,即设计在处理人、产品和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时,使各个对立因素在动态的发展中求得平衡,并将具有差异性、甚至矛盾性的因素互补融合,建构成一个有机的、谐调的整体,最大化地满足人们之于功能和情感的双重需求。
基于产品,其和谐化设计不是简单的"造物",乃是创造出演绎时代、民族的文化根性,孕育着人的丰富情感以及强大功能性、审美性、经济性的和谐整体。
二、产品的和谐化设计的三个层面
伴随着和谐化设计的深入,产品设计的重心已经不再是有形的产品个体,而越来越转移到多元的具象关系上。这些关系事实上就是人、产品、环境三大要素之间两两相交的关系。它们的协调与平衡,就是产品和谐化设计的具体体现,其大致可归结为以下三点:
2.1 人与产品的协调
这里的人是围绕设计行为或设计成果的所有人,包括使用者、设计者、工程师等;而产品则是设计的成果。
产品的设计不仅要可用,即实用功能性,还要适用,表现为体量适中,使用舒适、气氛愉悦以及对特殊群体如老人、小孩、病人、残疾人、孕妇、左撇子等的关怀。因而,在设计中就要求整合加工工艺、材料等要素,依据人机工学原理,使产品与人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相协调,重点考究在使用过程中好拿、好放、好用以及使用时的心理体验,使产品的把手距离恰当,粗细适度,机理自然,材料耐骤冷骤热等。
2.2 产品与产品的协调
首先是单件产品自身各零件、部件所构成系统的协调,包括形状、大小及彼此间的连接关系,其中又包含各零件间的线型风格、比例关系以及色彩搭配等。
其次是单件产品与构成相互关系的其它产品的协调。例如,为发挥汽车的高速效能,就要设计好道路和桥梁,否则,汽车的高速性不能发挥。又如,设计暖水瓶,应尽量使其容量与煮水壶成整比关系,才能发挥它们的容量效能。
2.3 产品与环境的协调
这里的环境是指接受设计的消费主体(亦可称设计美的审美主体)进行消费活动(包括审美活动)时所处的空间,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产品应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于是,就有了一般居家的生活用品,休闲场所的娱乐产品,宾馆酒店的奢侈产品,以及旅游场所的纪念产品等等。
随着现代都市的发展导致人变得心浮气躁,设计作为人、产品、环境沟通的媒介,就迫切需要创造出一种协调与平衡。而旨在创造协调的和谐化设计就上升到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环境设计之于产品的和谐化设计
3.1 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和和谐
针对自然环境的和谐设计就是目前社会上所说的绿色设计。要在产品设计(包括材料的选择)、制造、装配、拆卸、包装,以及产品回收整个过程中,仔细地规划环境保护与资料的合理利用问题,做到更好地保护自然,实地产品设计与自然之间的协调与和谐。
此外,不少产品与地理环境也有直接的联系,但也有一些产品与地理环境无关,因此,对于与地理环境有直接联系的产品,必须考虑地理环境对产品的约束,以及充分利用地理环境对产品发展的积极作用。
3.2 与社会环境的协调和和谐
社会环境的和谐设计应解决以下关键问题:
1.)政治环境方面,要符合我国的国情。
2.)经济环境方面,要符合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
3.)人文环境方面,要考虑与文化艺术、教育科技、道德观念等相吻合,不能与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相违背。
4.)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要求。
3.3 与技术、市场及资金环境的协调和和谐
科学技术能在产品设计、制造及管理过程中实现科学化和数字化,提高产品开发与制造能力。通过科技改造和提升传统工业,降低能耗、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种技术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必须有其独特的功能作为载体来实现。没有良好的功能,科学技术即使有重大突破也很难转化为生产力,也不能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但是,先进的技术未必都是市场需要的,技术并不是越新越好,技术要有储备。因为,从经济得市场的概念来讲,越先进的技术,风险越大,有可能得到的回报也越少。
3.4 与政策环境的协调和和谐
一个企业在政策上能得到国家的支持,这个企业将会快速的发展。除了考虑环境因素对企业生存发展的约束以外,还要考虑环境因素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积极影响,即要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得企业得以快速的发展。
3.5 如何协调企业与环境及产品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根据以上的分析,企业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以企业自身,努力营造有利的环境,包括政策和制度上的激励,需要企业有领导和有关人员努力去挖掘。
2)积极争取领导部门在各种环境方面给企业发展产品以大力扶持。
四、结语
和谐是一个永恒的命题。关乎人类与自然,关乎现在与未来,关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需要由客观的物象和其表现的情感意境共同诠释、展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点:
首先,产品的和谐化设计是设计文化整体浓缩的物化形态。需要跨学科的、综合性的理论和方法作为基础。在设计中,考察人们的生理需要、身体结构、动作过程直至使用的自然环境,需要自然科学的支持;考察人们的心理、情感、道德和价值取向直至使用的社会环境,则需要人文科学的支持;构想解决方案并通过物质形式加以实现的过程,如结构、材料、加工、装饰等,包括如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消耗、消除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都需要技术科学的支持;而满足使用者的情趣、激发使用者的愉悦、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则需要艺术科学的支持等。
其次,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人的需求日益扩展、提高,这意味着人类和谐迈进的脚步将无限延伸。动态的 和谐将是设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是一个不断被超越的中介。因此,我们所说的和谐事实上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作为终极的、最高审美理想的和谐;一是作为具体设计行为中不断被超越的和谐。这两者的关系是有限与无限的关系。
总而言之,产品的和谐化设计是跨学科、多层面的系统工程。其最终目的在于创造人化的产品,实现物质和精神范畴内诸多要素的和谐。之于产品本身,是其所处时代、地域、民族文化的符号再现;之于人,是解疑难、抒情怀、道心曲、剖灵魂、展风韵的物象。■
参考文献
[1] [法]马克.第亚尼 编著, 藤守尧 译,《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与技术》,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3
[2] 闻邦椿.张国忠.柳洪义.面向产品广义质量的综合设计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3] 杭间 何洁 靳埭强 主编,《岁寒三友: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1
[4] [法]罗兰.巴尔特 著,孙乃修 译,《符号帝国》,商务印书馆,1994.2
篇9
关键词:环境问题;环境社会学;学术定位;理论
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2-0056-02
我们的大自然,长期以来在我们心目中都是充满着神秘意味的,为人们的生存以及永无止境的欲望提供着无穷无尽的物质资源。在短短一两百万年间,就遍布了陆地的绝大部分,建立了对其他物种的绝对优势。为此,人类利用它们掌握的科学技术,发展了农业和工业。随之而来的是森林的大量砍伐,各物种迅速灭绝,可利用资源越来越少,排放到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越来越多。“环境问题”开始走入人们的视野,当前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已发展到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世界性的重大社会问题。我国学者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才开始逐渐进入到环境社会学领域的理论研究与探讨工作。
1 国内环境社会学的学术定位
环境社会学是涉及到社会学与环境科学的,它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另一方面又是环境科学的基础学科。就分支学科而言,它研究的是环境与社会之间具有社会学意义的部分;就基础学科而言,它为环境科学提供研究环境问题的社会学原理。(何强,1994)
有的学者认为,“环境社会学是环境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从社会科学的角度研究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探求其中的规律性,寻求调控人类环境行为、解决环境问题的社会手段和途径”。(左玉辉,2003)
首先,有的学者认为:“环境社会学首先是一个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它不是交叉学科。它的方法论基础在于社会学的方法论基础,不是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基础,而方法论并不是脱离本体论而独立存在的。其次,环境社会学对环境与社会关系的研究所揭示的只是这个关系的某些层面,而不是二者关系的全部,环境社会学恰恰是通过对这个关系特定层面的解释来理解社会、理解社会与环境的关系,并进一步揭示环境问题背后的深层社会原因。第三,对环境与社会关系的研究不仅有环境社会学的研究,还有生态学、经济学、政治学、伦理学等多学科、多范式的研究,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只是以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开展的一种研究范式而已,对于环境与社会关系的全面揭示需要多学科、多纬度的努力,环境社会学不能也无法独力承担这一任务”。(吕涛,2004)
笔者认为,环境社会学实际上是两门学科分别探讨的,即为环境学的环境社会学和社会学的环境社会学,并不属于学科之间的交叉,而是分属不同学科的研究。环境学的环境社会学,是运用自然环境的研究方法和环境学的理论研究来进行探讨,研究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结果;而社会学的环境社会学,则是运用社会学理论和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来对其进行研究,发现的更多的是与我们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问题,探究问题产生的社会、经济等原因和解决方案。
2 国内环境社会学的发展现状
2.1 对环境问题的研究
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于1991-1993年间在内蒙古草原地区开展了“草原生态系统的变迁及人为因素的研究”。其中麻国庆(2001)研究了蒙古族生活方式中文化、宗教、伦理等社会变量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联性,他的研究显示了自然环境变量的社会化过程是交织在社会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之中的,此外通过对蒙古族的宗教、伦理等文化层面的价值观念中环境价值的分析,麻国庆还反映了环境变量社会化的结果不仅在经济层面上以物质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且还以伦理价值等非物化的形式透过社会行动及社会方式表现出来。
陈阿江通过在太湖流域的东村进行的田野调查,探讨了乡村社区水污染的社会原因。利益主体力量的失衡、农村基层组织的行政化与村民自组织的消亡以及社区传统伦理规范的丧失是造成水域污染的主要原因。该研究还强调,与市场经济体系相适应的法律制度建设是解决水污染问题的根本途径(陈阿江,2000)。他的研究的一个重要启示在于指出了“村落的社会规范及村民的道德意识有效地约束了村民的水污染行动”,又通过讨论水污染行动的社会原因而进一步探寻水污染的社会原因。
然而该研究的缺憾也是明显的。概念框架的模糊与分析框架工具的单薄使得其深度不足,研究结论似乎也过于简单。该研究从三个视角进行分析。
其一,利益视角的分析。该研究所阐述的理性选择模式过于强调了经济利益的成本效益,而剔除了诸如规范、道德等非经济因素对个体行动者行动选择的影响。其二,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分析。对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他回避了这一问题,认为“在东村,国家与社会的力量处在失衡状态下”(陈阿江,2000)。而孙立平在对国家与农民的关系研究中,分析了在乡村中正式权力的非正式运作的过程,指出在这一过程中正式制度是有边界的,情、理、法在权力的运作中呈现出一种交织的制约性(孙立平,2000)。其三,社会失范的视角。陈阿江将这一视角与利益视角分割开来,似乎认为在个体行动的选择过程中对规范的考虑与对经济利益的考虑是“天然”地独立进行的。
2.2 对理论方面的建构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也有人开始关注环境社会学的研究,但大都是介绍国外环境社会学研究的发展。少数研究者欲结合中国的情况进行研究,但由于种种主观或客观条件方面的限制,没有对环境社会学学科体系做出系统完整的描述,因此,目前中国环境社会学还没有形成自己科学而独特的学科体系。
首先,环境社会学理论研究解决问题的模式、角度多样性。环境社会学要解决现实问题不是仅仅运用自然科学或者环境科学相关的物理学和化学的角度寻求解决的困境,而是在解决的策略上更多的寻求社会的视角。其次,环境社会学理论从西方引进并逐渐与本土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国学者李友梅在其《环境社会学》中对日本的环境运动作了详细的介绍并指出环保运动对环境问题的解决所产生的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中国虽然也有数量众多的环保运动,但由于他们缺少组织性和策略性,所起的作用不大。可见环境运动理论与知识性指导,以及提高居民的环境法制意识,对环境问题的解决至关重要。环境问题建构涉及到环境问题如何成为众人关注的对象的问题;西方环境社会学家汉尼根认为环境问题的建构是环境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社会问题的前提。权威人士、自然科学家在环境问题的检测、认定上起到重要的作用,并且新闻媒体等对环境问题的暴光与宣传唤醒了群众的环境意识。最后,环境社会学理论逐渐从边缘化走向正统的地位。国家不断重视这门学科的发展,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环境社会学理论方面的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的洪大用教授在综合已有研究范式的基础上,采用独特的视角重新对环境问题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社会转型范式”,主要是针对国外环境社会学关于环境问题的各种解释范式而作出的一种创新努力。2001年,洪大用在《社会变迁与环境问题》一书中,采用社会转型分析范式,密切关注特定社会结构与过程对于环境状况的影响,侧重探讨了环境与社会关系的另外一面,进一步丰富了社会运行论的内涵。他以中国为例,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当代中国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评述环境保护的相应对策,并探讨了调整社会的发展目标,强调指出了优化社会结构的可能性和重要性。
在理论层面上,洪大用回应了当代关于社会理论与环境的最新研究,他在社会运行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以社会转型的理论框架分析环境问题社会原因的可能(洪大用,1999、2000)。他采用建构主义的方法,从国际社会、中国政府到大众传播媒介和民间环境运动,逐一阐明了它们对中国环境问题的影响与建构。他还将已有的单项环境保护策略归入三类:技术环保论、制度环保论和文化环保论,采用类型学的方法对他们一一进行了评述。
社会转型范式的独特性是显而易见的,它全面而深入的剖析了当前中国所存在的环境问题,明确界定了当前的阶段性特点,探讨了处于社会转型过程中(这一转型在广泛概念上具有全球性的普遍意义)的中国应该做的具体努力与策略。然而这一范式也有一些地方值得进一步商榷。该范式将环境社会学的真正主题定为“环境问题产生的社会原因及其社会影响”,显然是源于建构主义影响,建构主义观点与生态学的观点在某种意义上是各执一端,互有偏颇。在此,笔者认为对待环境问题要有兼顾性,追寻其产生的社会原因及影响固然重要,但同样不能忽略自然生态系统本身的地位,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也是具有社会性的。另外,研究其原因及影响的终极目的仍是寻找合适的对策来解决环境问题,所以环境问题的研究是双向性的。
另外,尽管洪大用的分析框架是明确的,但作为社会运行理论本身则倾向于功能论的范式,它更接近于整体论比较的方法,而比较的方法是对不同变量的同变差异进行比较,当差异显著时,我们可以认为不同变量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但我们无法确认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3 对国内环境社会学的期望
中国正在迅速地工业化和“城镇化”,环境形势日趋严峻,环境问题不断积压,呈现出“压缩性特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由于增长方式、管理方式、法制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同样在短短的20年的时间,我们的环境问题集中表现出来,是一种‘压缩式’的环境问题。目前,我国的环境形势依然严峻,这是我们的基本判断”(解振华,2004)。而另一方面,中国的国情又决定了我们无法一下子解决所有环境问题,而必须集中精力优先解决那些“突出环境问题”。
针对当前我国环境社会学发展情况,笔者认为环境社会学应该有自己的发展方向和模式来不断弥补上面出现的各种问题。首先,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发挥其独特的理论优势,才会在有用的基础上受到人们的关注,才能在理论的建构上走的更远。其次,要使全民关注环境保护环境,同时新闻媒体关注环境问题发生与解决的整个过程,通过信息让群众了解环境问题解决情况的最新动态。第三,要对中国的传统进行挖掘与继承。中国有3000年的文化史,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寓意深刻。从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到解放初期的思想,关于环境思想的论述颇为丰富;如何继承传统理论,挖掘传统思想并继承,是当今环境社会学学者需要共同努力的目标。最后,要建立深入、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对于环境社会学理论来说,在引进西方环境社会学理论并本土化的过程中缺少深入性。
参考文献
[1]陈阿江.水域污染的社会学解释:东村个案研究[J].社会学,2000,(6).
[2]何强等编.环境学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9(10).
[3]洪大用.社会变迁与环境问题――当代中国环境问题的社会学阐释[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洪大用.中国社会转型中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研究:环境社会学的一种视角[D].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博士论文,1999.
[5]洪大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环境问题: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J].社会学,2000,(12).
[6]吕涛.环境社会学研究综述――对环境社会学学科定位问题的讨论[J].社会学研究,2004,(4).
[7]麻国庆.草原生态与蒙古族的民间环境知识社会学[J].2001,(5).
[8]孙立平.“过程――事件分析”与当代中国国家――农民关系的实践形态[C].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2000.
篇10
关键词:杭州市;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关系;协调发展
杭州市位于浙江省的西北部,是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和中国东南部交通枢纽。全市土地总面积为1684075.2h m2,人口660.45万。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人均G D P由1980年的791元/人上升至2005年的44853元/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7.53%。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促进了土地利用效益的快速增长。1980 ―2005年26年间,杭州市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综合值从0.3211提高到0.8962,生态环境效益综合值从0.5843提高到0.7463。随着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强度不断加大,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生态环境效益对社会经济效益的反馈作用越来越明显。农业用地、环境用地(包括林地、水域和滩涂)面积持续减少,城镇建设用地迅速增加,土地生态环境承受巨大压力。因此,人们不仅十分重视土地利用效益,现阶段也非常关注这两种效益的相互关系,特别是其协调程度与耦合关系。
一、数学模型
土地利用效益是由社会、经济、生态和环境效益组成的复合系统,可以分解为社会经济效益子系统和生态环境效益子系统。它们都是具有耦合关系的非线性系统。其耦合模型的推导过程、耦合度及其关系见文章《土地利用效益的耦合模型及其应用》和《宁波市土地利用效益的耦合关系研究》,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度模型为:
(1)式中为耦合度, 为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子系统演化速度, 为土地利用生态环境效益子系统演化速度。
二、指标体系
1.指标体系与权重确定
为了准确、科学地评价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根据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结合杭州市的实际情况和数学模型的要求,建立如表所示的指标体系。各指标的权重采用德尔菲法(Delphi)来确定。
2.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杭州市统计年鉴(198 0 ―2006)、浙江统计年鉴(1980―2006)、浙江省环境统计资料及其他相关实地调研资料。为了消除指标量纲或指标测度量级的不同而造成的影响,需要对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处理”。对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分别按下式标准化:
(2)为指标实际值, 为标准化后的值。为指标个数,取值范围1~21, 为年份(1980―2005年),相应取值为1~26。为第个指标最小值, 为第个指标最大值。负向指标指建成区人口密度、恩格尔系数、水土流失面积比例、建成区单位面积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建成区单位面积工业废气排放量和建成区单位面积工业废水排放量(见表)。其余的为正向指标。
三、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关系分析
1.土地利用效益
杭 州市1980―2005年各年土地利用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效益综合值演化曲线如图1所示。显然,1980年以来,杭州市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持续上升,其综合值介于0.3和0.9之间;而生态环境效益波动发展,其综合值介于0.5和0.8之间,后期上升幅度较大。
2.土地利用效益的耦合关系
分别将上述二曲线进行非线性拟合得到:(R2=0.8422) (3)(R2=0.8014) (4)式中, 取值范围为1~26,相应年份为1980~2005年。采用公式(1)可求得杭州市1980―2005年间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度值,绘出耦合度α的演化曲线如图2。总体看来,1980―2005年26年间,杭州市土地利用效益除1980、1981年处于低级共生阶段外,其余24年都处于协调发展阶段。根据耦合度的变化,杭州市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关系发展可以分为3个阶段。1980―1983年间,耦合度从-85.77。快速上升至55.13。,即从低级共生状态迅速跃至协调状态。这一时期为改革开放最初阶段,由于生产力迅速提高,杭州市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发展速度都很快。1984―1994年间,土地利用效益处于最佳协调状态,耦合度波动于45。左右,介于33.77。和60.83。之间。早期由于在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注重改善和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加大环境治理的力度,土地利用效益的协调程度向更好方向转化。后期经济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更为明显,而生态环境效益发展速度有所滞后,导致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度有所上升。1995―2005年间,土地利用效益处于相对协调状态,耦合度介于65。和80。之间。这一时期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已取得巨大成效,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土地利用效益非常明显,但社会经济效益发展速度更快,生态环境效益发展速度有所减缓,二者不甚协调,导致耦合度偏高。
四、结语
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之间具有耦合关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土地利用效益系统是非线性系统,借助系统科学理论与方法可以建立二者之间的耦合模型,并给出模型演变轨迹。
作者单位:曹堪宏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梁红梅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刘会平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傅伯杰,陈利顶,马克明.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地理学报,1999,54(3):241-245.
[2]秦丽杰,张郁,许红梅等.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以前郭县为例[J].地理科学,2002,22(4):508-512.
[3]史培军,潘耀忠,陈晋等.深圳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生态环境安全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1999,14(4):293-299.
[4]袁艺,史培军,刘颖慧等.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土地覆盖格局研究――以深圳市为例[J].生态学报,2003,23(9):1832-1840.
[5]袁艺,谢锋,史培军.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镇用地与农业用地的景观斑块特征研究――以深圳市为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9(6):835-842.
[6]徐小黎,史培军,何春阳.北京和深圳城市化比较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02,17(2):221-228.
[7]张富刚,郝晋珉,李旭霖等.县域土地利用协调发展度评价――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J].水土保持通报,2005,25(2):63-68.
[8]梁红梅,刘卫东,林育欣等.土地利用效益的耦合模型及其应用[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8,(2):107-112.
[9]梁红梅,刘卫东,林育欣.宁波市土地利用效益的耦合关系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6):91-95.
- 上一篇:实体经济的作用和地位
- 下一篇:对学校管理方面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