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贫血的护理诊断及措施范文

时间:2023-12-21 17:19: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生儿贫血的护理诊断及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生儿贫血的护理诊断及措施

篇1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危险因素; 护理管理

doi:10.14033/ki.cfmr.2017.4.0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4-0097-02

新生儿窒息主要指的是胎儿因为表现出缺氧的情况,从而导致出现宫内窘迫的现象,或者在娩出的过程中表现出呼吸障碍及循环障碍的现象,进而导致新生儿在出生后的1 min内,难以有效自主呼吸,或者无法保持规律性呼吸,从而表现出低氧血症的情况或者出现混合性酸中毒的情况。当出现新生儿窒息的情况后,临床存在较大概率导致患儿最终残疾或死亡[1]。为了研究有效措施降低出现新生儿窒息的概率,本文主要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新生儿窒息患者及同期健康新生儿作为对比研究中的观察组及对照组,临床针对导致出现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且研究具体的护理管理措施,以显著提高新生儿的生存质量,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新生儿窒息患者75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健康新生儿7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49例,女26例,其中轻度窒息患儿69例,重度窒息患儿6例;对照组中男52例,女23例。两组观察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针对观察组新生儿窒息患者及对照组健康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具体包括:(1)对母体因素进行分析,主要体现为产妇是否表现出贫血的情况、是否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及产妇年龄因素的影响等[2]。(2)对胎盘因素进行分析,主要体现为是否出现胎盘前置及胎盘早剥的情况等。(3)对脐带因素进行分析,主要体现为对脐带长度进行观察,是否出现脐带打结及脐带绕颈的情况[3]。(4)对胎儿因素进行分析,是否出现早产及宫内感染的情况,是否属于巨大儿及患有先天性疾病等。(5)对分娩因素进行分析,临床是否选择实施剖宫产及对产程的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等[4]。

1.3 判断标准

主要根据新生儿的评分结果展开新生儿窒息诊断[5]。窒息,新生儿出生1 min评分结果小于7分;轻度窒息,新生儿出生1 min评分结果为4~7分;重度窒息,新生儿出生1 min评分结果为0~3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新生儿窒息因素

在胎盘因素的影响、患儿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出现宫内感染的情况、脐带因素的影响、出现母体贫血的情况、临床实施剖宫产、产妇的年龄较高及新生儿属于早产儿几方面,观察组新生儿窒息患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回归性分析

胎盘因素的影响、患儿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出现宫内感染的情况、脐带因素的影响、出现母体贫血的情况、临床实施剖宫产、产妇的年龄较高及新生儿属于早产儿几方面是导致新生儿出现窒息的危险因素,见表2。

3 讨论

3.1 有效加大孕期保健力度

对于孕妇而言,护理人员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叮嘱,将产前相关检查力度有效加大,针对妊高症疾病的出现发挥显著的预防效果及控制效果,临床一经表现出相关病症,需要立即通知临床医师针对疾病症状的表现选择针对性方法加以处理。与此同时针对产妇需要认真实施孕期健康教育,将产妇的自身保健力度显著加大,避免产妇出现早产及胎膜早破的情况。在对产妇实施产前检查阶段,如果出现脐带绕颈的现象,并且产妇合并出现妊高症的情况,护理人员需要指Р妇认真监测胎动,确保产妇详细了解针对胎动监护的有关方法,如果出现胎动过缓或者表现出胎动加快的现象,临床针对产妇需要给予高度重视,立即针对产妇展开有关检查[6]。

3.2 对产妇的产程及胎心变化进行认真观察

在产妇临产前,护理人员针对产妇的产程及胎心需要进行认真监测,一经发现产妇表现出异常,需要立即对导致出现异常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相应方法加以对症处理干预。如果产妇表现出胎儿脐带绕颈的情况,在对产妇实施产程处理阶段,需要最大程度保留产妇的体力,确保产妇的产程曲线有效满足正常标准,避免因为表现出产程过快或者胎儿头部下降速度过快的情况,最终造成脐带过紧,导致出现胎儿宫内窒息的情况[7]。

篇2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

乳牙出齐的年龄是(

A、生后4

-6个月

B、8个月-1岁

C、1-1.5岁

D、2-2.5岁

2.

肺炎患儿的护理措施是(

A、疏通呼吸道

B、正确输氧

C、维持正常体温

D、以上都是

3.

麻疹疫苗初种的年龄是

A、6个月

B、8个月

C、10个月

D、12个月

4.

完全断奶的时间是(

A、8-10个月

B、10-12个月

C、12-18个月

D、18-24个月

5.

肺炎患儿的护理诊断不正确的是(

A、活动无耐力

B、气体交换受损

C、清理呼吸道无效

D、体温过高

6.前囟门隆起最常见于(

A、VitD缺乏性佝偻病

B、甲低患儿

C、颅内压增高

D、脱水患儿

7.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最关键的护理措施是(

A、复温

B、合理喂养

C、预防感染

D、密切观察病情

8.5岁小儿的体重是(

A、12kg

B、14kg

C、16kg

D、18kg

9.婴儿停用洋地黄药物的指征是(

A、心率<120次/分

B、心率<100次/分

C、心率<80次/分

D、心率<60次/分

10.正常足月新生儿开始喂母乳的时间是(

A、生后2小时

B、生后1.5小时

C、生后1小时

D、生后半小时

11.重型腹泻不同于轻型腹泻最主要的是(

A、大便性质

B、腹泻次数

C、感染中毒症状

D、水电解质紊

乱程度

12.对于生理性黄疸描述错误的是(

A、生后24小时内出现

B、7-14天消失(早产儿3~4周)

C、血清胆红素≤221umol/L

D、除轻度黄疸外一切情况正常

13.添加辅食不正确的是(

A、2个月加鱼肝油滴剂

B、3个月加瘦肉末

C、4个月加动物血

D、5个月加蛋黄

14.蓝光灯照射不正确的方法是(

A、床内温度预热至30~32℃

B、灯管距患儿皮肤33-50cm

C、全身裸露,充分暴露身体各部位

D、每2-4小时测体温,箱温1次

15.衡量小儿营养状况最重要的指标是(

A、头围

B、胸围

C、身长

D、体重

16.不符合腹泻患儿护理诊断的是(

A、有效呼吸受损

B、腹泻

C、皮肤完整性受损

D、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17.小儿体格发育最快的时期是(

A、婴儿期

B、幼儿期

C、学龄前期

D、青春期

18.不是肺炎并心衰的临床表现的是(

A、两眼上翻,前囟门隆起

B、极度呼吸困难,烦躁

C、心率增快,>16-180次/分

D、肝脏增大

19.低钙致惊厥时正确的护理方法是(

A、补VitD补钙

B、补钙补VitD

C、止痉补VitD补钙

D、止痉补钙补VitD

20.足月新生儿适宜的室温是(

A、18~20℃

B、20~22℃

C、22~24℃

D、24~26℃

21.

ORS溶液不宜用于(

A、预防脱水

B、新生儿

C、轻度脱水

D、以上都不对

22.新生儿补VitD的时间是(

A、生后1—2周

B、生后2—3周

C、生后1—2个月

D、生后2—3个月

23.肺炎鼻导管给氧的方法是(

A、氧流量0.5-1L/min,氧浓度不超过40%

B、氧流量2-4L/min,氧浓度不超过50%

C、氧流量4-6L/min,氧浓度不超过60%

D、以上都不是

24.从母体获得的免疫球蛋白是(

A、IgA

B、IgG

C、IgM

D、IgD

25.200ml溶液中加入10%氯化钾溶液不能超过(

A、3ml

B、6ml

C、9ml

D、12ml

26.早产儿体重低于哪项应放入暖箱(

A、1000g

B、1500g

C、2000g

D、2500g

27.2岁内小儿心尖搏动的位置是(

A、胸骨左缘第4肋间隙锁骨中线外1~2cm处

B、胸骨左缘第4肋间隙锁骨中线上初

C、胸骨左缘第5肋间隙锁骨中线外1~2cm

D、胸骨左缘第5肋间隙锁骨中线内0.5~1cm

28.金葡菌肺炎最易发生的并发症是(

A、化脓性脑膜炎

B、呼吸衰竭

C、脓胸、脓气胸

D、胸腔积液

29.防止颅内出血加重的护理措施不妥的是(

A、抬高下肢

B、抬高头肩部

C、头保持正中位

D、少搬动患儿

30女孩初入青春期的年龄是(

A、10~11岁

B、11~12岁

C、13~14岁

D、14~15岁

31、下面所述小儿的总热量中哪项所需热量是小儿最特殊的:

)A、基础代谢B、食物特殊动力作用C、生长发育D、排泄损失

32.新生儿期重要的护理措施是(

A、消毒、隔离、防感染

B、加强保温

C、精心喂养

D、以上都是

33.6个月—6岁小儿贫血的诊断标准是(

A、Hb低于90g/L

B、Hb低于100g/L

C、Hb低于110g/L

D、Hb低于120g/L

34.佝偻病激期最主要的表现是(

A、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

B、骨骼改变

C、肌肉松弛

D、生长发育迟缓

35.

一胎龄35周早产儿,冬天出生,现年龄为1个月零2天。母乳喂养,体重已由出生时2.Okg增至3.Okg现首先应添加的辅食及其添加目的是:(

A、米汤,以补充热量B、菜汤,以补充矿物质C、米糊,以补充热量

D、鱼肝油,以补充维生素D

36.重型腹泻禁食的时间是(

A、2~4小时

B、4~6小时

C、8~10小时

D、10小时以上

37.法洛四联症脑缺氧发作立即取(

A、半坐卧位

B、头低位

C、胸膝卧位

D、抬高下肢15-30°

38.5岁小儿的正常血压约为(

A、84/56mmHg

B、86/58mmHg

C、88/58mmHg

D、90/60mmHg

39.新生儿败血症出生后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是(

A、呼吸道

B、脐部

C、消化道

D、泌尿道

40.关于高危新生儿哪项除外:(

A、高危妊振孕妇分娩的新生儿

B、孕母在妊娠期有疾病史

C、各种难产及手术产儿

D、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低于10分者

二、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

1、小儿身长增长较快,1岁时约为(

)cm,2岁时约为(

)cm,2岁后平均每年增长为(

)cm。

2、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指生后(

)天开始出现,(

)天最明显,(

)天消退。病理性黄疸一般发生时间为(

3、小儿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有(

)、(

)、(

)、(

4、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是(

)、(

)、(

)、(

)。

5、手足搐搦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最常见的是(

)、(

)、(

6、咽结合膜热的病原体是(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

感染引起。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2.围生期:

3、急性咽一结合膜热

4、艾森曼格(Eisenmenger)综合征。

5、肾病综合症:

四、简答题:(共18分)

1.急性肾炎的典型表现有哪些?(4分)

2.为什么说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品?(6分)

3.请说出腹泻患儿的护理措施?(10分)

五、病例分析:(10)分

患儿、男、5岁。3周前患扁桃体炎,近日有眼睑水肿、少尿、尿液呈洗肉水样。今因头痛、恶心、呕吐1天,抽搐4小时入院。体查:T36.80C,P:130次/分,Bp:150/105mmHg。浅昏迷,双瞳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射迟钝,心、肺、腹无异常,双侧巴氏征阳性,脑脊液外观清,蛋白(+),白细胞10×106/L,血液检查:ASO增高,

血沉增快,C3降低。

请问:

1、该患儿可能的临床诊断?

2、该患儿的主要护理诊断(请写2个)

3、主要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儿科护理学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

D

2.

D

3.

B

4.

B

5.A

6.

C

7.

A

8.

D

9.

B

10.D11.D

12.A

13.B

14.C

15.D

16.A

17.A

18.A

19.D

20.C

21.B

22.A

23.A

24.B

25.B

26.C

27.A

28.C

29.A

30.B

31.C

32.D

33.C

34.B

35.D

36.B

37.C

38.D

39.B

40.D

二、填空题:

1、75;

85;

5~7.5

2、2~3;4~5;7~14

出生24小时内

3、连续性与阶段性;各系统器官发育不平衡,顺序规律;个体差异

4、生理性体重下降;生理性黄疸;生理性乳腺肿大;阴道流血

5、惊厥;喉痉挛;手足搐搦;惊厥

6、腺病毒;柯萨基病毒

三、名词解释:

1.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为体内缺乏铁质,致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2.围生期:是指妊娠第28周—生后7天内的新生儿

3、急性咽一结合膜热:为腺病毒引起,可呈小流行,多发生在春夏季。临床特点为发热、咽炎和眼-结合膜炎为特征,多为高热、咽痛、咽部疼痛或不适同时存在。可导致球结膜出血,颈部或耳后淋巴结肿大。

4、艾森曼格(Eisenmenger)综合征: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病程进展到晚期,由于肺循环血量长期大量增多,压力增高,使肺小动脉管壁平滑肌增生、内膜增厚而产生梗阻型肺动脉高压,血液自右逆向左分流,机体出现永久性紫绀时,则称为艾森门格(Eisenmenger)综合

5、肾病综合症: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导致血浆内大量蛋白质从尿液中丢失的临床综合征。临床特征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不同程度水肿。

四、简答题:

1.急性肾炎患儿的典型表现有哪些?(6分)

答:(1)水肿,少尿。

水肿起始于眼睑,晨起尤甚,呈非凹陷性;

(2)血尿。程度不一,有镜下血尿和肉眼血尿之分;

(3)高血压。

2.为什么说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品?(10分)

答:(1)营养物质丰富,比例恰当,易于消化吸收;

(2)钙磷比例呈2:1,较少发生佝偻病;

(3)免疫物质多,可增强婴儿抵抗力;

(4)可促进婴儿大脑发育;

(5)清洁无菌,喂哺方法简便,经济,亦可增进母婴感情。

3.请说出腹泻患儿的护理措施?(14分)

答:(1)合理喂养,调整饮食。

(2)遵医嘱正确输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正确使用药物,

做好药物护理。

(3)做好消毒隔离,防防止交叉感染。;

(4)注重臀部护理,保持皮肤完整性;

(5)密切观察病情;

(6)进行健康教育。

五、病例分析题:

1.可能的临床诊断:急性肾小球肾炎并高血压脑病

2.主要的护理诊断:体液过多、营养失调、皮肤完整性受损、感染和潜在并发症

3.主要护理措施:

(1)指导休息:卧床休息2周;水肿消退、血压正常、肉眼血尿消失,下床轻微活动;离心尿≤RBC10个/HP,血沉正常上学,避免体育活动;尿常规正常后3月,或Addis

计数正常恢复正常活动。

(2)饮食护理:急性期限制钠、钾、蛋白质、水摄入。低盐、高热量高维生素。尿量增加、水肿消退、血压正常,恢复正常饮食。

(3)皮肤护理:预防皮肤损伤、感染和压疮。

(3)应用激素期间注意观察尿量、体重和血清蛋白的变化及激素的副作用。利尿降血药时观察药物效果及副作用,新鲜配制(放置4h后不能使用)、避光、准确控制液速及浓度。

(4)观察病情:观察尿量尿色,记者24小时出入水量,观察血压、呼吸、心率、脉搏变

化。

篇3

【摘要】 目的 探讨对于新生儿窒息患者的临床抢救及其治疗措施。方法 对2009年10月―2011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48例新生儿窒息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观察新生儿窒息患者抢救治疗措施及其恢复预后情况。结果 所有窒息患儿中,其中有9例为重度窒息患儿,其余39例均为轻度窒息患儿。经过积极抢救以及术中所有人员的默契配合,48例窒息患儿中,仅5例患儿因为重度窒息抢救不利而死亡,其余43例患儿均抢救存活。结论 及时抢救、术中所有医务者默契配合、术后的采取有效的复苏措施及其合理的护理等都是窒息的新生儿抢救成功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抢救;治疗

新生儿窒息是在胎儿分娩出的一分钟内出现仅有心跳而没有呼吸的一种极度缺氧的状态,其发生主要是由于产前、产中或者产后的各种影响因素,导致胎儿缺氧,继而引起呼吸循环障碍,使患儿在生后1min内没办法进行自主呼吸[1]。主要病理改变为: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以及酸中毒。新生儿发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新生儿窒息,窒息是新生儿出生后比较紧急的状况,临床上必须进行积极抢救和复苏,减少新生儿的死亡率及并发症的发生。1  材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共有356例于2009年10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妇女,其中有48例出现新生儿窒息情况,其中顺产的有12例,剖腹产的有36例,男婴21例,女婴27例,轻度窒息39例,重度窒息9 例。发生新生儿窒息的原因主要有:(1)出生前的原因:包括母体疾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严重贫血、心脏病);子宫因素(子宫过度膨胀或痉挛);胎盘因素(前置胎盘);脐带因素(脐带扭转) 。(2)难产:包括骨盆狭窄、头盆不称等。(3)胎儿因素:包括新生儿呼吸道阻塞、颅内出血等。1.2  诊断标准:主要是根据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皮肤颜色、呼吸及其心率等,按照Apgar评分来判断[2],其中重度窒息为0到3分之间,轻度哦窒息为4到7分之间,基本正常为810分之间。1.3  抢救方法:早期进行预测,若发现胎儿分娩时有异常时,应该进行准备工作;若证实是发生新生儿窒息情况,应该按照ABCDE原则进行及时迅速的抢救[2]:(1)对于窒息的新生儿应立即将其体表的羊水及血迹擦干净,一般右侧卧位,用布卷垫垫于新生儿的肩部,将其颈部向前轻微仰起,对其口腔,咽部及鼻腔的粘液进行立即吸出,顺序为先进行口腔吸出再进行鼻腔,应注意每次吸出时间应少于10秒,若有胎粪黏稠,情况严重者应进行气管插管[2]。(2)建立新生儿呼吸:可以对患儿足底轻轻拍打,目的是刺激其发生呼吸,但是当患儿呼吸暂停或者其心率小于每分钟100 次时,应立即呼吸机进行人工呼吸[2]。(3)保证正常循环:当患儿心率仍小于每分钟60次,此时应对患儿进行正压人工呼吸,同时可以进行胸外按压;当患儿心率大于每分钟60 次时,此时应对患儿进行正压人工呼吸,直到心率增大到每分钟100次为止;当治疗后患儿心率没有改善,仍小于每分钟60次时,应该进行药物治疗[2]。(4)药物治疗;遵医嘱静脉或气管内注入1:1000 肾上腺素(0.1-0.3ml/kg);若患者伴有酸中毒时,应该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2-3ml/kg)和5%葡萄糖混合液,静脉注射时间应大于5分钟[2];(5)评价:密切观察患儿的皮肤、呼吸等,加强对新生儿生命体征的监测及其护理。2  结果

所有窒息患儿中,其中有9例为重度窒息患儿,其余39例均为轻度窒息患儿。所有患儿经过吸氧、药物治疗后,48例窒息患儿中,有5例患儿因为重度窒息抢救不利而死亡,其余43例患儿均抢救存活,对于新生儿窒息的及时抢救能够改善患儿的预后。3  讨论

新生儿窒息的主要诊断标准[3]:(1)新生儿面部与全身皮肤青紫(2)呼吸浅表或不规律(3)心跳规则,强而有力,心率80-120次;(4)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肌肉张力好;(5)喉反射存在;(6)具备以上表现为轻度窒息,Apgar评分4-7分;(7)皮肤苍白,口唇暗紫;(8)无呼吸或仅有喘息样微弱呼吸;(9)心跳不规则,心率小于80次/分,且弱;(10)对外界刺激无反应,肌肉张力松弛;(11)喉反射消失;具备以上7-11项标准为重度窒息。

对于新生儿窒息患者进行抢救后,同时也应该对其进行护理,主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

(1) 监护生命体征 应该时刻观察患儿心电,对各项指标进行监测,看其否正常。心率正常每分钟120到140 次,呼吸正常在每分钟40到60 次,对于血压,足月新生儿如果其收缩压在40 mmHg,其血氧饱和度低于85%时,此时新生儿发生严重的周围循环衰竭,应该立即进行补液[3]。(2)保温: 对新生儿应采取保温措施,使用保温箱时,应注意患儿的皮肤水分会很快蒸发,新生儿水分容易丢失同时其角膜较易干燥,所以在保温的同时应该给患儿多补充液体[4]。(3)迅速建立和保持静脉通畅 当患儿抢救成功后,应该积雪保留静脉针,当患儿出现缺氧及水、电解质的平衡紊乱等情况时,可以进行及时纠正,其可以保72h或更长时间,当患儿一切正常,不需用药时,静脉针内可以储存肝素盐水3到5 ml,以后待用,当需要输液时,要注意输液速度,一般不超过每公斤每分钟6到8ml[5]。(4)吸氧 当新生儿患者重建呼吸后,应该立即改变给氧方式,将正压给氧改变为采取2-4 h内持续低流量吸氧(0.5-1 L/ min),给氧的同时应密切观察患儿脸色、呼吸频率及呼吸的深浅,当患儿紫绀较为严重时,立即进行正压给氧,同时查明原因[5]。(5)皮肤脐部口腔护理 由于新生儿皮肤较脆弱,所以其贴身的衣服及尿布都应该是柔软的,并且没有任何刺激性,同时每日应用碘伏或龙胆紫消毒对新生儿脐周残端进行消毒,同时观察脐周是否有红肿及残留物,避免败血症发生。对于新生儿的口腔,每日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对口腔进行擦洗1到2次,擦洗时动作要轻,以免黏膜的损伤, 同时应该注意是否有口腔感染的发生[5]。(6) 防止交叉感染

篇4

目的 观察早期综合干预护理(高压氧、新生儿抚触游泳、新生儿运动训练、脑经络导平治疗等)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部分指标前后变化,探讨其对HIE后遗症的影响。方法 对同期发生的HIE患儿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干预组的运动发育指数和智力发育指数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早期干预可促进HIE患儿智力发育,有效地防治后遗症。

【关键词】 早期综合干预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后遗症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由于围产期各种因素引起的胎儿宫内缺氧和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的新生儿脑损伤,是造成新生儿死亡和神经系统后遗症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新生儿科与儿童保健科联合从2003年6月至2007年6月对恢复期HIE患儿在综合药物治疗护理的基础上,通过高压氧、新生儿抚触游泳、新生儿运动训练、新生儿经络导平治疗等综合刺激干预,观察对HIE患儿后遗症的防治效果,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1.对象 选取2003年6月~2007年6月到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经急性期治疗病情稳定处于后遗症恢复期的HIE患儿84例,其中男54例,女30例,年龄3个月以内。均以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新生儿组于1997年提出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为临床分度标准[1]。

2.分组方法 家长积极参与早期护理干预为干预组,家长不愿意参加早期干预为对照组。干预组42例,男28例,女14例,其中轻度24例,中度16例,重度2例;对照组42例,男24例,女18例,其中轻度26例,中度15例,重度1例。两组HIE患儿在性别、胎龄、临床表现、CT表现、NBNA评分、窒息程度、Hb等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P>0.05)。

3.干预措施 干预组予①高压氧治疗:宜早期进行,一般在发病后生命征稳定1~2天内即应开始,治疗压力0.14~0.17 MPa;每日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间隔1周,一般应用2~5个疗程。②新生儿游泳及抚触:本院开展的是詹博士的同步感觉组合刺激《新生儿婴儿智能开发游泳法》,通过游泳、抚触及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知觉的组合刺激,以打通婴幼儿脑神经通道,建立优质的神经回路,达到早期开发智力潜能的效果。在急性期过后进行,每天一次,条件许可坚持到新生儿出生后四个月内疗效最佳。③运动训练:新生儿期后进行包括两大部分训练,一是改善肌张力的运动疗法,常用肢体运动疗法和上田法;二是神经发育疗法,按照患儿的实际年龄及实际发育水平,按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认知能力和社会行为五个方面分别确定训练起点和目标进行训练,直到完全掌握和巩固后再进入高一等的训练治疗,逐步达到年龄应有的发育水平。训练采用医院训练与家庭训练相结合,家长既参与在医院的训练,同时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完成对患儿肢体运动、抚触、视听训练等家庭训练。极轻度患儿进行家庭训练定期复查。④新生儿经络导平治疗:用现代电子技术,以高压“电”能代替针刺的机械能,按针刺的经络穴位,给予调整平衡的高能量在运动训练的同时进行,通过对患儿大脑穴位刺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本组干预主要是通过对关元、劳宫、百合、风池、内关、双神门、大椎等穴位导频输气进行治疗,配合运动训练进行,经济许可坚持进行到1~2岁。对照组:在出院时给予家庭常规护理指导,定期到本院儿童保健科随访。

4. 随访 两组患儿在儿童保健科接受相同的保健措施,于出生6个月内每个月随访1次,以后每半年1次,每次随访时指导正确喂养、预防接种,进行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血红蛋白测定,防治贫血和佝偻病等。6 个月后每次进行智力发育测定。采用《婴儿智能发育量表(CDCC)》测查患儿智能指数(MDI)和运动指数(PDI)并进行评估、分析。评定标准为:CDCC测定结果分7个等级,≥130分为非常优秀,120~129分为优秀,110~119分为中上,90~109分中等,80~89分为中下,70~79分为边缘,<69分为低下。

5.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 检验、t检验和F检验。

结果

干预组发病一个月以内接受干预37例(高压氧、游泳抚触),二个月以内5例。坚持三个以上疗程30例,三个疗程的11例,二个疗程的1例,中途放弃1例视为无效。两组患儿满12个月在本院儿童保健科门诊由专业医生采用CDCC婴幼儿智能发育诊断量表测试小儿智力及运动发育指数,对比两组结果,两组MDI和PDI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提示早期干预促进HIE患儿智能发育。见表1。随访2年干预组患儿智力及运动发育指数优秀率28.6%(12/42),而对照组只有16.7%(7/42)。干预组后遗症发生率为7.1%,其中脑瘫2例,1例重度中途放弃治疗(视为无效),无智力低下,康复率为92.9%;对照组后遗症发生率为19.0%,其中脑瘫3例,共济失调1例,智力低下4例,康复率为81.0%,两组康复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χ2=2.615,P>0.05)。

表1 两组患儿12个月时发育商得分比较(略)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讨论

HIE是一种损害新生儿神经系统的疾病。由于缺氧缺血引起永久性脑组织损伤,可导致精神发育迟缓,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儿童的生存质量和人口素质。国内外研究表明:脑受伤的神经细胞死亡以凋亡为主[2],而凋亡是一个持续进展并可逆的过程,及时阻断它可防止神经细胞死亡,减少甚至避免产生神经后遗症。因此早期干预法是一项重要治疗方法,适时提供一些良性的刺激,以满足患儿的心理需求[3,4]。婴幼儿年龄越小神经系统可塑性越强,代偿能力越好,是脑发育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在出生的一年内尤其是前几个月,如能提供良好的刺激,对脑功能和结构发育有重要的影响,能发挥其最大的潜力。通过我院HIE进行早期综合干预护理与未进行早期干预护理的患儿的回顾性比较,早期干预组发育商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值得推广应用。我们的体会是应向家长做好宣教,指导早期干预知识和方法,充分刺激HIE患儿脑细胞发育,以最大程度地改善患儿的智力状况[6],经常对患儿的发育情况进行定期监测,抓住早期干预的有利时期,及时弥补发育的不足,减少患儿后遗症,降低伤残的程度。早期干预应反复持续进行,从发病开始一直延续至学龄前。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新生儿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J].中华儿科杂志,1997,35(2):99-100.

[2]韩玉昆.努力提高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J].实用临床儿科杂志,2000,15(5):296-297.

[3]冯雅琴 ,李伟会.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观察及早期干预的护理体会[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3(13).1343-1344.

[4]刘晓红.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抚触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5,7(15):88-88.

篇5

摘要 目的分析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最大限 度的降低儿童死亡率。方法 对全区2008年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8个乡 镇及区级各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上报的216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进行死因分析。 结果5岁以下儿童 死亡年龄构成情况:新生儿死亡占83.3%,1~12个月婴儿占8.3%,1~4岁儿童占8.3%;新生 儿死亡原因前四位的分别是:出生窒息、早产及低出生体重、新生儿肺炎、先天畸形;1~1 2个月婴儿的主要死因是先天畸形;1~4岁儿童的主要死因是意外死亡。结论 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儿童是1岁内婴儿,1岁内婴儿主要是28天内新生儿,只要加强孕 产妇系统管理和围产期保健,预防早产,提高窒息复苏术,就可以大大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 亡率。

关键词儿童死亡;新生儿;婴儿

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使凉州区儿童系统管理步入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更有效地降低全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本文将2008年凉州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进行死 因分析,目的在于进一步寻找死因及影响因素,提出干预措施,以达到最大限度地降低5岁 以下儿童死亡率。

1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自全区38个乡镇、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级各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上报的儿童死亡 报告卡,活产数的统计以本区户籍为准,由区妇幼保健院基层保健科专业人员进行审核、调查、补漏。

2 结果

2.1 5岁以下儿童死亡年龄构成情况 见表1。

3 讨论

篇6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原因分析复苏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12-0091-02

新生儿窒息是指新生儿在娩出1 min内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正规的呼吸运动的症状,是胎儿宫内窘迫的延续。严重窒息会导致不可逆缺血、缺氧性脑病,也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1]。

对于新生儿窒息这一出生后常见的紧急情况,必须积极抢救和正确处理,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新生儿死亡率,以及降低远期后遗症的发生。

1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分析与对策

1.1脐带因素

脐带因素可包括脐带过短、相对过短、附着异常、脐带显性或隐性脱垂等。脱垂脐带被挤压在先露部与骨盆之间,胎盘血循环受阻,可造成严重的胎儿窘迫,严重的将导致脐血流完全被阻断,从而出现宫内死亡。其次,脐带脱垂后将受到外界环境冷刺激以及操作的影响,加重了脐血管的收缩和痉挛,容易导致胎儿死亡。因此,凡是妊娠末期B超提示有脐绕颈者,临产后必须对胎心进行严密监测,实行胎心电子监护。这有助于诊断胎儿宫内窘迫,以便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早期因脐带因素引起的新生儿窒息的比例较高,随着产前检测技术的发展,分娩前发现脐带异常已成为可能,使这类患者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降低[2]。

1.2分娩因素

引起新生儿窒息的分娩因素包括:①母亲因素,如早产、妊娠合并症等,包括心脏病、哮喘、重度贫血等引起母体血氧饱和度降低。②胎盘因素,如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胎盘功能不全等可引起胎盘气体交换障碍。③产程异常,如头盆不称、产力异常、产程延长等可加重胎头受压程度,引起脑组织缺氧。另外羊水过少,易导致脐带受压,引起脐带血流受阻。④助产因素,如阴道助产可造成新生儿窒息,其比例远远高于剖宫产和自然分娩[3]。阴道助产常用于第2产程,胎心160 /min、母亲有合并症、胎儿偏大、第2产程延长、需要尽快结束分娩时,窒息率高是因为以上原因加上助产时对胎儿的进一步牵拉刺激,极易导致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因此,产程中要严密观察胎心和羊水情况,采用监护仪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胎儿宫内窘迫,对巨大儿和不同臀位及时选择最佳分娩方式,减少阴道助产或严格掌握和熟练操作阴道助产手术,减少新生儿窒息发生。

1.3胎儿窘迫

目前认为新生儿窒息是胎儿窘迫的延续,符合下列一项或多项者为胎儿宫内窘迫:①胎心率180 /min;②胎心监护仪上出现晚期胎心减速;③羊水粪染。羊水胎粪污染是胎儿缺氧的最早信息,应严密观察,并综合其它指标,如胎心监护异常、胎动异常等,以提高诊断率[4]。胎儿宫内窘迫时间越久、程度越深,越易导致新生儿窒息。因此,除提高产前检查质量,早期发现并发症并及时处理外,孕妇自我监测胎动也有助于早期发现胎儿缺氧。胎动变慢或加速、胎心率改变时,须立即给孕妇吸氧,静脉注射50%葡萄糖40 mL加维生素C 0.2 g,以增强胎儿神经系统对缺氧的耐受力和减轻血管脆性和渗透性,在必要时可重复应用;同时继续监测胎心率、宫缩。当胎儿头露出后,取头皮血测pH值,如≤7.25也表示有胎儿窘迫,需及时处理。

2复苏

对新生儿窒息者进行复苏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恢复和支持心肺功能。心肺复苏是一连贯系统的急救技术,各个环节应紧密配合,不间断进行。

2.1复苏原则

迅速而有效地实施A、B、C、D、E方案,要坚决摒弃旧法复苏中的不良做法,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达到畅通呼吸道(A),应用正确方法建立有效呼吸(B)和正常循环(C),同时药物治疗(D)和评价与监护(E)也必不可少。

2.2复苏准备

估计胎儿娩出后可能发生新生儿窒息,分娩前应做好复苏准备,包括设备、人员和信息的准备。如分娩室和手术室须配备复苏所需的各种器械和设备,包括气源、复苏囊、预热辐射台和无菌器械包。由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有时难以预料,因此每次分娩时都应至少有一名受过新生儿复苏技能培训的人员在场,同时产房、手术室和新生儿科的医师、助产士和护士,都应经过严格的新生儿复苏培训,才能上岗工作。复苏主导者进入产房或者手术室前应对孕母的情况有初步的了解,特殊的病例应会诊并就胎儿的情况与产科医生和孕母及其家属谈话,了解包括孕母的病史概要、胎儿的孕龄和可能的体重、胎儿的状况以及与孕母疾病的关系等信息。

2.3保暖

断脐后将新生儿侧卧于辐射台上,温度调至28~30℃,并立即擦干体表羊水,减少体表散热。

2.4清理呼吸道

胎头娩出仰伸时,右手仍要保护会阴,不急于娩肩,用左手自鼻向下颏将羊水、黏液挤出。胎儿娩出后,保暖的同时,立即用吸痰管,轻轻插入新生儿咽部、鼻腔,吸出口腔、咽部、鼻腔的黏液和羊水;若重度窒息,应立即在喉镜下进行气管插管,吸净羊水及黏液。

2.5氧气吸入和人工呼吸

在呼吸道通畅的基础上,给氧吸入及进行人工呼吸,轻度窒息可直接氧气导管给氧或面罩给氧。重度者应立即在喉镜直视下进行气管插管,吸净黏液后,以30 次/min进行复苏囊加压供氧,氧气压力不宜过大,自主呼吸建立后,即可拨出气管导管,改一般给氧。紧急情况下可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30 次/min,直至呼吸恢复。

2.6纠正酸中毒

重度窒息儿多有酸中毒,可用5% NaHCO3溶液以3~5 mL/kg用量,加10%葡萄糖10 mL,脐静脉缓慢注入。

2.7分娩前4 h,孕妇用麻醉剂,胎儿出生后呼吸抑制者用纳洛酮0.1 mg/kg,IV、ET或IM,一次给药。

2.8体外心脏按摩

出生时即无心跳或在处理中发生心跳变慢、不规则或暂停,可在加压给氧同时做体外心脏按摩,体外按压30 s无好转,则给予1:1 000肾上腺素0.1~0.2 mg/kg,脐静脉给入。

2.9评价

复苏治疗过程中,每操作一步的同时,均要评估患儿情况,然后决定下一步操作。

新生儿窒息的复苏护理是至关重要的,直接关系到抢救的成败,对治疗效果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一经确诊胎儿窒息,医护人员应相互配合争分夺秒地进行心肺复苏。复苏后严密观察病情、精心护理、积极治疗也是新生儿窒息复苏成功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乐杰. 妇产科学[M]. 第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78.

[2] 唐新意,陈惠芹,肖作源,等. 产科因素对新生儿窒息的影响[J]. 中国妇幼保健. 2009,24(3):322-325.

篇7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CholestasisofPregnancy,ICP),又称特发性妊娠黄疸,易引起早产、胎儿窘迫、胎死宫内和产后出血等不良结局。是近几年来导致围产儿死亡主要原因之一,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文献报道ICP早产的发生率可高达30-60%(1),羊水混浊发生率为25%-43.9%(2)(3),故加强ICP病员的临床护理,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是产科护理领域的一项重点工作之一。本文现将本院自1988年初至1999年10月期间收治的ICP患者53例的临床分析和护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1988年1月至1999年10月收治的ICP患者53例,平均年龄27岁;分娩孕周平均37+3W,初产妇47例,占88.68%左右;经产妇6例,占11.32%;主诉孕期出现皮肤搔痒并实验室检查符合诊断者46例,占86.79%;无自觉症状,实验室检查符合ICP诊断者7例,占13.21%;53例患者孕期二对半均(-)。其中阴道分娩3例(包括产钳助娩1例),占5.66%;剖宫产分娩50例,占94.34%;自然早产6例,早产率11.32%;干预早产(因胎儿宫内窘迫)9例,占16.98%;产后出血1例(该患者合并血小板减少,中度贫血),占1.89%。

1.2主要实验室检查及结果(见表1和表2)表1妊娠期主要实验室检查及结果

检测项目检测例数(例)异常例数

表2产后十天内的主要实验室检查及结果

分析ICP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由于ICP患者肝小叶中央区毛细血管内胆汁淤积引起发病,病因尚在研究中,有学者认为与遗传有关。由于血清胆汁酸孕期均有明显升高,故使肝脏损害,使肝酶指标升高,如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以及其他相应指标变化;但是产后从所查病例中反应,血清胆汁酸、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相关指标均有明显下降并趋向正常范围。

1.3ICP患者的妊娠结局分析

1.3.1ICP患者分娩时羊水污染情况资料(见表3)

53例病例共58名新生儿(5例为双胎),死胎1例(由外院转入我院),活产新生儿57名,平均体重2759克。

表357名新生儿羊水污染情况分析

分析上表主要由于胎盘组织也有胆汁沉积,引起胎盘血流灌注不足,胎儿缺氧。

1.3.253例ICP患者分娩时新生儿(57名)Apgar评分资料(见表4)

表453例ICP患者分娩时新生儿(57名)Apgar评分资料

1.4方法

回顾性资料分析

2、临床护理

ICP患者为高危妊娠妇女,为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整体化、动态化、个体化的临床护理和极积有效地配合医师治疗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本职工作。

2.1针对性的心理安慰和行动上的支持帮助

2.1.1焦虑

焦虑是ICP患者首先出现的心理问题,因大多数ICP患者最早出现的症状是皮肤搔痒(本文皮肤搔痒者达86.79%),皮肤搔痒率明显高于Lunzer报道的48%[4]。皮肤搔痒一般出现在孕中晚期,经常性的搔痒干扰孕妇的睡眠,使之产生焦虑(5)。可以采用边作好解释工作,告之孕妇此症状一般于产后一周内消失,边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和配合物理疗法减轻症状,逐渐消除孕妇的焦虑心理。

2.1.2自责、自悲

从表1反应,由于ICP患者在妊娠期实验室检查报告出现谷丙转氨酶升高,诸多孕妇会自责自己饮食不当心,并且会担心是否患肝炎。同时,担心是否会传染给下一代、是否会传染给亲友等等,有些会产生自悲心理。此时需要护士运用丰富的理论知识向患者作好解释工作,告知该病乃妊娠肝损,而并无传染性,消除不必要自责和自悲,同时告之产后该病自然会缓解(通过表1和表2可以反应),增强患者的自信心。

2.1.3紧张、担忧

由于文献报道ICP早产的发生率可高达30-60%(1),(本文自然早产率11.32%),产时出现羊水混浊发生率为25%-43.9%(2)、(3)。(本文达50.88%),孕妇极易由于担心胎儿的质量而产生紧张担忧的心理。护士应针对性向孕妇和其家属介绍成功病例,帮助其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妊娠,同时取得家属的配合,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帮助孕妇降低情绪的紧张度和减轻担忧心理。

2.2妊娠期的护理特点

2.2.1及时、准确地落实激素治疗

本院对于ICP药物治疗,除给予保肝治疗外,对于病情较重者给予强的松降低血雌激素和胆酸水平,以便尽快消除搔痒症状,改善肝功能(6),孕周较小时及时给予地塞米松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以促胎肺成熟;对于需羊膜腔注射地塞米松者,应及早进行解释,以及做必要的准备工作。

2.2.2积极主动的母胎监护

由于ICP会造成早产,胎儿窘迫和胎死宫内等诸多的不良结局,所以目前认为加强产前监护,适时终止妊娠仍是改善ICP围产儿预后的重要手段。作为一名护士应主动指导和了解孕妇的胎动情况,正确留取血尿标本,了解雌三醇浓度,掌握胎盘变化情况。并及时协助孕妇完成胎儿监护,B超和生物物理五项指标等监测,及时了解胎儿、胎盘情况。同时特别注意患者胆酸浓度变化,一旦异常升高变化,及时迅速的配合医师终止妊娠,防止胎死宫内。

2.3分娩期的护理特点

2.3.1ICP患者行剖宫产术时,可根据患者的孕周和胎儿具体情况,新生儿接生者提前进入手术室进行新生儿抢救准备工作,本文由于抢救及时无一例发生新生儿死亡。

2.3.2对于准备阴道分娩的ICP患者应加强动态观察,和持续的母儿监测,一则观察产程进展、破膜情况和羊水颜色变化;二则加强胎心变化监测,防止发生胎儿窘迫,以便及时处理。

2.4产褥期的护理特点

2.4.1防止产后出血

由于文献报道产后出血率高达12.6%(3)、(7),所以及时有效地使用催产素,术前预防性的维生素K110-20mg/d,这样可以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并防止产后出血。由于本院采取了正确的措施,故产后出血率仅1.89%,且该患者同时合并血小板减少。

2.4.2回乳护理

根据具体情况,对于产后需回乳者,应采用大剂量维生素B6口服或麦芽煎茶饮,配合皮硝外敷1次/日,或根据具体情况增加外敷次数,但禁用苯甲酸雌二醇等雌激素类针剂注射回乳,因应用大剂量的雌激素可造成并加重可逆性胆汁淤积。

2.4.3新生儿的护理特点

从表3和表4反映出ICP孕母出生的新生儿特点是早产儿率、新生儿窒息率和宫内窘迫率高,故需根据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羊水混浊程度和胎龄评分等情况,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如:新生儿窒息者的护理、羊水混浊者Ⅰ°~Ⅲ°的不同护理、早产儿的护理,及时有效的抢救复苏(ABCDE复苏等);持续密切的观察生命体征、反射、肌张力、肤色、大小便、哭声等;必要时作心电图、心电监护和无创氧饱和度测定等;低流量适时的氧气吸入(氧气浓度20%-40%);缓慢有效的补液输入(维持3-5ml/h输液泵维持);循序渐进的喂养护理;恰当舒适的保暖工作等等,所有这些及时到位的护理,明显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本文除带入一例死胎外,无新生儿死亡。

篇8

再生障碍性贫血(下称在障)是一种骨髓功能减退或衰竭产生全血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的一类贫血,属于难治性贫血。再障对母体的危害为贫血,感染和出血以及体质虚弱等,为此在护理方面对母儿的安危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大多数认为妊娠可使再障病情恶化[1],我院产科曾收治六例妊娠合并再障,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1一般情况

1990年10月~1997年4月收治妊娠合并再障6例,年龄21~40岁,平均29岁,均为初产妇,其中2例为高龄初产,妊娠前已明确诊断为再障者4例,2例妊娠前一直不明原因贫血,于妊娠中期经骨髓穿刺证实为再障。6例新生儿均存活,临床资料见表一。

临床表现

妊娠前无自觉症状1例,头晕、乏力1例,皮下瘀斑或出血点2例,临床表现均出现2例,妊娠后明显头晕、胸闷、乏力4例,皮下出血及鼻腔、齿龈出血明显2例,伴明显浮肿及腹水1例。

2护理

2.1消除不良情绪,保持愉悦心境

再障一般发生于年轻妇女,临床医生对于再障,多主张一旦确诊采取中止妊娠措施。但因孕妇求子心切不顾医生们的劝告,带着焦急与恐惧心态继续妊娠。因此一旦住院往往已是妊娠中期,此时应根据病情和化验结果,通过观察和交谈,了解家庭、丈夫、盼儿程度、经济状况以及工作情况等,熟知其主要的心理症状,以便给予心理安慰和照护,让其稳定情绪,顺利渡过中期妊娠,争取晚期妊娠适时终止妊娠。如一高龄初产,红细胞计数0.67×1012/L,血小板3×109/L,曾因再障作中期妊娠引产,给家庭带来不和睦,丈夫不体谅,因此本次妊娠开始,求诊于上海十家医院,无一位医生同意她继续妊娠,由于患者态度坚决,故通过卫生局转入我院,继续妊娠治疗,来院时孕期20周,在32+5周终止妊娠。在这期间,牙龈出血、血尿、便血、全身皮肤出血,特别是妊娠后全腹皮肤充满血斑、腹水、全身浮肿以及心衰等严重并发症,患者情绪时有波动,认为必死无疑,对其父母立下遗书,在这紧要关头,我们与之亲切交谈,鼓励她树立信心,战胜病魔,同时与其丈夫交谈,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去掉不良情绪,化消极为积极,使之主动地配合各项医疗工作。

2.2指导合理膳食,创造良好的进食气围

护士应熟悉均衡合理的饮食与疾病的关系以及食品中营养成份的互补作用。指导孕妇多食含优质蛋白质、铁质、钙、磷及维生素食物,例如木耳、海带、动物肝脏、果类。对于有浮肿者,还须注意控制食盐的摄入,(<4克/日),避免食用熏腌食品;牙龈出血者,忌食硬壳类食物。经常指导其饮食的数量与质量,多翻花样,以期促进食欲,指导病人煮排骨木耳汤时略放点醋,一则可使骨头中的钙、磷、铁等矿物质溶解出来,易吸收,二则还可防止食物的维生素被破坏。保持环境的整洁、舒适,及时去除各种污物,避免在用餐前后进行各种检查和治疗;尽可能使饭菜的新鲜可口,还可以鼓励患者与周围病员或丈夫同时进餐,以增加食欲。

2.2.1注重基础护理,预防继发感染

保持病区清洁,避免患者接触传染源,病房定时用紫外线灯消毒空气。对于重型再障患者,当白细胞计数<2.0×109/L,须先消毒病房,并进行空气和细菌培养一次,给予保护性隔离措施,防止继发感染;而当白细胞计数<4.0×109/L,则应加强口腔护理。用朵贝尔液或生理盐水,操作时做到轻柔,防止由于损伤而引起齿龈出血及继发感染。加强体温及血象变化的观察,同时保证全身皮肤清洁、无屑。特别加强会、腹部切口等清洁护理。例一病人卧床达90天之久,我们制订了床上擦澡2次/日,病人便后增加会阴揩洗,并用1%鞣酸软膏涂肛周,每2h协助翻身,保持床单整洁、平整、无皱折,并每日更换衣裤,勤换床单等,使患者舒适,乐于静静卧床休息。

2.2.2严格操作规程,准确有效完成各项治疗护理

由于再障孕产妇,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均要给予不同量的输血和白蛋白,本文6例基本采用间歇多次输鲜血和成份血以及一般营养制剂支持疗法,每例输血500ml~8200ml,平均3250ml。为减少静脉穿刺次数,我们采取抽血化验在静脉输液前进行,并做到“一针见血”,减少多次穿刺后出血和瘀血现象。输血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强观察以免发生输血反应,并输新鲜血,以保持凝血因子,近二年来,采取成分输血,效果较好。另外,本文中四例在妊娠后期口服强的松10~60mg/日,肾上腺皮质激素有抑制免疫反应,同时也有增加感染的作用,必要时选用对胎儿无影响的广谱抗生素。强的松有水钠潴留和血压升高等副作用,护理中应注意有无浮肿出现和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为了对再障病情有利,雄激素疗法也是可取的办法,但对女性胎儿不能应用,可以在B超下确诊为男性胎儿后给予妊娠期肌肉注射丙睾50mg/日,或口服安雄40mg每日三次。二例采取此疗法。在注射丙睾时,护士应掌握其主要不良全身反应及局部注射部位的纤维化,同时因再障病人忌局部热敷,以免加重局部出血,故我们采用生土豆片敷局部,每日二次,收到良好效果。

2.2.3密切观察,加强产后大出血的防治

注意有无齿龈、皮肤、粘膜、消化道、泌尿道等出血,密切观察有无阴道流血以及特殊的主诉症状出现。如有头晕、头痛、眼花等出现时,检查眼球有无震颤,血压的升高等现象。因为再障对母体的危害为贫血、感染和出血,所以注重妊娠后期及产褥期的观察,防止大出血尤为重要,对BPC<50×109/L的孕产妇应警惕有自发性出血的危险。6例再障合并妊娠者,均未发生出血。

2.2.4围术期做好用血准备

本文6例的分娩方式均采取刮宫产术,且所有病例术前血小板计数均值<32×109/L,故我们采取了手术当天备血小板3组,每组5袋,每袋100ml血小板,一组于手术前病区内输入,一组在手术台输入,再化验血小板计数达50×109/L,即刻进行刮宫手术,术后再给予500ml血小板输入。这样保持暂时性血小板升高,防止术时和术后母儿出血。

2.2.5加强术后护理

术后即用2~3公斤沙袋置下腹部(宫底和切口部分),一则可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防止发生心衰;二则促进子宫收缩和防止切口出血,并认真观察宫高、宫缩、膀胱等情况,1次/小时,共六次。加强患者生命指标监测,采用心电持续监护,24~48小时并及时记录。为了加强子宫收缩,可在术后当天另给产妇催产素20u50%GS500ml静脉滴注,注意补液速度20~50ml/小时,6例患者无一例发生产后出血。

2.2.6加强母婴监护,降低围产期的死亡率

孕期监护。再障对母婴的危害主要是严重贫血、出血、感染,使胎儿供氧缺乏造成流产、早产或死胎,应详细指导病人自数胎动及告之胎动变化的正常范围及重要意义并记录,教会病人正确留取24小时尿标本方法,说明留取标本的目的,定期作电子胎儿监护如NST、B超胎儿监测,脐动脉血流波型,必要时检测胎儿生物物理五项指标等有效的胎儿监测手段,降低围产儿突然死亡的可能性。

新生儿护理。目前一般认为妊娠期血色素>60g/l,分娩后存活新生儿血象一般正常,也可出现轻度贫血,但并不发生再障。[2]本文病例除一例妊娠期血色素均值<40g/L,其余病例血色素均>60g/L。但是为了做到防患于未然,在胎儿娩出后,我们均给予特殊护理常规,对新生儿加强观察。注意保暖、喂养和预防感染,出血等护理措施。给予Vitk,lmg×3天im,防止因缺乏而造成新生儿出血,若实际胎龄评分≤孕37周,予地塞米松1mg肌肉注射,每天一次,共三天,以促进新生儿肺成熟,必要时置暖箱进行观察护理;对于出生时Apgar评分<7,予以氨苄青霉素钠,100mg/kg/日,必要时予短时间低流量浓度间歇吸氧,适时补充钙剂,同时静脉滴注脑活素(按1ml/kg/日)或胞二磷胆碱0。08~0。1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以改善脑代谢,防止惊厥发生,并检查全血计数和血小板计数。6例新生儿均无贫血症状出现,全血计数均在正常范围。

篇9

循证护理是根据临床证据,提出问题,寻求实施,有的放矢的制定护理计划,使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与恢复[1]。妊娠合并甲状腺减低症(以下简称甲减)是一种较少见的并发症,如果未得到及时的控制,可引起多种并发症严重威胁母婴健康,因此加强治疗护理措施对保护胎儿正常神经发育,预防并发症,改善孕产妇、围生儿预后有重要意义[2]。根据循证护理的要求,结合临床护理问题对患者进行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2008年1月―2009年7月我科收治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低8例,年龄19―25岁,均为维吾尔族女性农民患者,以孕足月合并重度子痫前期入院。孕龄在37-40周,2例双胎,8例单胎,血压在160/120mmhg以上,水肿(++-+++)尿蛋白(++-+++),血清白蛋白低于20g/L,最低12.0g/L,血常规提示3例轻度贫血,5例中度贫血,2例中度贫血,血TSH(0.34-4.3uIU/ml)水平增高,FT4、FT3低于正常。3例会阴侧切分娩,7例剖宫产分娩。上述10例其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妊高症、低蛋白血症、大量腹水。

二、循证护理

1、妊娠合并甲状腺减低症发病原因、症状及表现:

甲减是由于多种原因致使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或生理效应不足引起代谢率减低的全身性疾病。新疆属于碘缺乏地区,妇女妊娠后需典量及肾排碘量均增加,如果通过甲状腺代偿性肥大增生,并优先分泌T3仍不足代偿,碘摄入不足时就会出现甲减症状。上述10例患者的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妊高症、低蛋白血症、大量腹水,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

(1)妊高症:由于心排血量下降,外周阻力增加,继发性加强交感神经张力及-肾上腺素的应答反应,此外抗甲状腺抗体(IgG)可在肾小球及胎盘产生免疫复合物沉积,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表现为血压升高、水肿、蛋白尿。

(2)低蛋白血症:由于小动脉痉挛,管腔狭窄,周围阻力增大,内皮细胞损伤,通透性增加导致体液和蛋白质渗漏[3]。另外,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蛋白质合成障碍,引起低蛋白血症。

(3)大量腹水:蛋白质合成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血管内液外渗形成腹水。

2、确定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主要护理问题。

(1)患者日常活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通过循证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效果。

(4)帮助患者进行心理调适。

3、主要护理诊断:

(1)自理能力缺陷与妊娠、贫血、体力低下有关。

(2)组织灌流不足与血容量不足有关。

(3)有感染的危险与低蛋白血症,阴道内、宫腔内操作,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

(4)体液过多与小动脉痉挛及低蛋白血症有关。

(5)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水肿、卧床有关。

4、护理干预

(1)生活护理:及时完成各项宣教内容,让患者有信心及安全感,宜住安静病室,避免声光刺激,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适量活动,每2小时翻身一次,避免局部受压。抬高水肿肢体以利于血液回流,减轻水肿,尽可能保护水肿部位的皮肤,防止损伤。

(2)饮食护理:合理饮食,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低钠、低脂肪饮食,细嚼慢咽,少量多餐。进食粗纤维食物,如水果、蔬菜或全麦制品,促进胃肠蠕动,避免摄入含碘的食物[4]。

(3)用药护理:及时补充白蛋白、红细胞及血浆,纠正贫血,增加机体抵抗力。遵医嘱空腹顿服左旋―甲状腺素片,复查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腹水消失,停甲状腺素片。给予解痉、利尿等对症治疗,静脉输注硫酸镁时应掌握药物的作用、剂量、毒副反应及注意事项,根据病情调节输液速度,每次给药前和持续用药期间均应检测以下指标:①膝反射必须存在。②呼吸≥16次/min。③尿量≥25ml/h。或≥600ml/24h。并备好10%的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10ml。用药期间严密观察,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4)预防感染:环境清洁,空气流通,每日开窗通风两次,每次30分钟,每日空气消毒一次,室内温度20-22C,湿度50-60%。注意注意生命体征变化,并准确记录。保持会阴清洁,每日冲洗两次,观察阴道恶露有无异常。保持切口干燥,每日红外线治疗两次,每次30分钟,促进切口愈合。减少探视人员,避免交叉感染。温水擦浴,勤剪指甲,防止皮肤划伤造成感染。阴道内及宫腔内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5)心理护理:患者及家属易出现恐惧、焦虑、悲哀的心理问题对此要有耐心听病人倾诉,了解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进行有目的的疏导,以自身良好的行为,和蔼的语言去感染病人【5】。要求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客观资料收集查找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找到最佳护理措施,并及时将治疗中有效的信息反馈给病人,增加信心。用先进的护理理念,根据病人的客观情况,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因人而异,建立个体护理模式。

5、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低患者的健康教育。

(1)由于孕妇对疾病缺乏认识,担心腹中胎儿的安危及治疗是否对胎儿有影响,常产生焦虑心理,孕妇的心理状态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因此应做好孕妇及家属的宣教工作,了解本病的基本知识,解除思想顾虑,增强信心。

(2)注意个人卫生,保暖,减少出入公共场所,避免感染和创伤。

(3)积极配合治疗,做好出院宣教,告知服药的方法注意事项,不可擅自减量、增量及停药,及时复查甲状腺功能。

三、结果

10例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低患者经治疗后病情稳定,3例会阴侧切分娩,7例剖宫产分娩。2例双胎新生儿体重低于2500克,2例新生儿Apgar评分低于8分,转入新生儿科治疗,其余6例新生儿Apgar评分8―10分,经过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均基本治愈出院。平均住院15天,其中4例经济条件较好者于出院15日后复查,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腹水消失,停用甲状腺素片,其余者居住较偏远未行复诊。

四、讨论

1、循证护理避免了护理工作的主观性和盲目性:通过寻找护理问题,将临床专业知识、经验、和患者的需求相结合,使护理活动有证可循,有据可依,阻止病情发展,对保证母婴生命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2、循证护理使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所提高:护理人员要有熟练的业务技能,扎实的理论知识,在科学证据的基础上制定护理方案开展护理工作。对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及理论的学习起到了促进作用。

3、循证护理可提高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与患者更加贴近,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使病人得到有效的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护患关系的融洽。

参考文献

[1] 王斌全,李洁.循证护理的发展.护理研究,2007,21(5A):1221.

[2] 钟晓梅,吴嘉丽.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临床分析.西部医学,2008,5(20):604.

[3] 郑秀霞主编.妇产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02.

篇10

【关键词】 颅内出血;临床分析;新生儿;护理

Clinical analysis and nursing of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of newborn in 56 casesYANG Wei-hong,WAN Xin-cui,LIUAI -juan.Department of Pediatrics,the First Hospital of Xinxiang Medical University,Weihui 4531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nursing of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of Newborn.Methods The data of children with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from January,2004 to December,2006 were reviewed for causes.Results 56 cases of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were admitted.The leading causes of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were neonates with 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 IE)and intracranial hemorrage (ICH) (36 cases),delayed Vit k deficiency(15cases),cerebral trauma(2 cases),thrombocytopenia (1 case),and 2 cases were unknown.Treatment had to be stopped for 5 cases,8patients died(14.3 %).Conclusion The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of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are high and early intervention and nursing may improve the prognosis.

【Key words】 Intracranial hemorrhage;Clinical analysis;Newborn;Nursing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期最严重的脑损伤,病死率高,存活者常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1]。因此及早发现、治疗与全面护理尤为重要。本文对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们收治的56例新生儿颅内出血临床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30例,女26例,胎龄<37周20例,37~42周30例,>42周6例;其中居住城镇者20例,农村者36例;入院时生后<1 d 20例,2~7 d 22例,7~28 d 14例;10例为人工喂养,其余均为母乳喂养。主要症状:惊厥24例,呕吐20例,意识障碍25例,尖叫10例,进行性面色苍白10例,消化道出血(呕血或便血)或皮肤黏膜出血8例,其他包括发热或体温不升、腹泻、皮肤黄染、注射部位出血不止等。部分患儿同时存在2种或2种以上症状。主要体征:前囟饱满或张力增高或颅缝分离35例,脑膜刺激征阳性20例,病理征阳性12例,瞳孔不等大或散大10例,对光反射迟钝28例,呼吸不规则12例,偏瘫6例。主要病因: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及颅内出血36例(缺氧26例,产伤10例),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15例,外伤2例,血小板减少症1例,原因不明2例。

1.2 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 46例血常规检查呈不同程度贫血,10例正常,Hb60~145 g/L,其中8例<80 g/L,RBC(182~416)×1012/L,BPC(12~80)×109/L 4例。检查出凝血时间40例,出血时间延长10例,凝血时间延长12例,出凝血时间正常18例。凝血酶原时间延长10例,3例>100 s。脑脊液常规检查30例,均匀血性28例,正常2例。40例出现不同程度的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头颅CT检查:所有病例均行头颅CT检查,强化CT检查6例;出血部位:脑实质出血16例(其中额叶、颞叶13例,枕叶、顶叶2例,颞顶叶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8例,硬膜下出血10例,脑室内出血16例,硬膜外出血3例。

1.3 治疗措施 ①内科治疗:及时应用脱水剂、抗惊厥药、保护和促进脑细胞代谢药物、止血、输血或血浆及营养支持治疗等;并针对病因予以治疗如Vit K缺乏症,均予静脉补充Vit K 15~10 mg/d,连用3~5 d。恢复期给高压氧、康复训练等;②外科手术治疗:对出血局限占位效应或脑室内积血者明显者3例,及时行血肿清除术或脑室引流术。

1.4 护理措施

1.4.1 一般护理 保持室内清洁、空气新鲜,每天用紫外线灯照射30 min,床、地面、桌椅等用5%过氧乙酸消毒、擦洗;保持室内安静,室温保持在24℃~26℃,湿度保持在60%~65%为宜,保持患儿绝对安静,少搬动,抬高肩部25°~30°,右侧卧位以避免分泌物或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由于新生儿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完善,体温易随环境温度改变而改变,且由于失血,可引起体温不升,所以应注意保温。可将患儿放于适中温度的保暖箱内,并根据体重、日龄调节暖箱的温度,保持皮肤温度36.5℃,使体内耗氧量维持在最低水平。能吸吮者可用奶瓶或滴管喂养,避免喂哺过急而呛咳,应采用少量多次喂奶;不能吸吮者可用鼻饲或静脉高营养以保证能量供给。每天3次口腔护理,便后用温水洗臀部,防止红臀发生。每次护理前后均应洗手或用碘伏擦手,而且一切操作均应动作轻柔、敏捷。

1.4.2 呼吸道管理 及时清除气道及口、鼻腔分泌物;根据病情定时吸痰,吸痰前要翻身、拍背,使深部分泌物松动并引流[2],吸痰时动作要轻柔,吸引压力要低,持续时间不宜超过10 s,以免气道黏膜充血水肿甚至出血。密切观察呼吸节律,出现呼吸不规则或暂停时,要立即报告医生,并给氧气吸入,以减轻脑水肿,改善脑细胞缺氧。如出现呼吸微弱、频繁呼吸暂停、呼吸及缺氧不能改善应及时通知医生,必要时立即改为气管插管,使用机械通气。

1.4.3 病情观察 密切监测体温、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密切观察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如精神状态(抑制或兴奋)、意识状态、肌张力情况、前囟情况、瞳孔大小及光反应等,并准确记录。

1.4.4 对症护理 当患儿表现以兴奋症状为主时,应注意安全护理并按医嘱准确予镇静。如抽搐发作时,可予安定、苯巴比妥钠、10%水合氯醛等止痉治疗。当患儿表现以抑制症状为主时,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并做好急救准备(如吸痰器、气管插管、急救药品等)。前囟紧张、有脑水肿者,可予地塞米松或呋塞米静注,如果前囟持续紧张而病情进行性加重时,可予静推20%甘露醇等药物,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形成。

1.4.5 康复护理与出院指导 应用促进脑细胞活性的药物如脑活素等;病情稳定后按有关方法行抚触治疗[3]和肢体的屈伸运动以改善肢体的运动功能;出血停止2周后可行高压氧以促进脑细胞功能的恢复。加强医患沟通,缓解家长紧张焦虑情绪;出院时教会家属护理的一般知识,教会家属对孩子的功能训练方法,并瞩定期行康复治疗和复查。

2 结果

56例患儿经合理治疗和精心护理,取得较好疗效,缩短了住院天数,本组病例住院时间最短1 d,最长25 d。出院时治愈33例,临床好转10例,5例放弃治疗,死亡8例,病死率14.3%。对35例患儿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其中失访5例;跟踪随访的30例患儿中智力低下5例(16.7%),肢体功能障碍9例(30%),继发癫痫3例(10%);头颅CT显示梗阻性脑积水4例,脑软化灶8例,脑萎缩4例,CT异常率53.3%;10例随访且经坚持长期正规治疗后有6例观察疗效较好,无后遗症或CT异常发现。

3 讨论

本组资料表明,新生儿颅内出血多由缺氧和产伤引起。缺氧缺血性颅内出血多发生于早产儿,以脑白质、脑室内出血最多见,预后欠佳,死亡率高。产伤引起的新生儿颅内出血多见于足月儿,以硬脑膜下出血及小脑出血为主,预后差[4]。早期诊断主要根据围生期有窒息、缺氧及产伤等病史,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但除少数病例有尖叫、抽搐、前囟饱满等典型表现,多数只表现为反应低下,缺乏明显的神经系统体征),所以早期行头颅CT等检查有助于确定诊断。

迟发性Vit K缺乏性颅内出血多发生于生后1周~6 个月[5],所以婴儿期尤其是1~3月内的小婴儿,以母乳喂养为主,有黄疸、慢性腹泻或、口服磺胺类药物或抗生素等病史,临床上早期发现有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注射部位出血不止,应考虑迟发性Vit K缺乏症的诊断,尽快予凝血功能检查,并给予Vit K治疗,以防颅内出血的发生。本组迟发性Vit K缺乏性颅内出血中,大多数为单纯母乳喂养,4例合并婴儿肝炎综合征,3例有较长腹泻史。因其多为脑实质内出血致残率高,预后不佳。

新生儿颅内出血预后较差,重在早期治疗和预防。而颅内出血不易诊断,病情发展快,如不及时治疗、认真细致地观察及护理,病死率则很高,所以不能忽视护理工作。对本病的护理,护理人员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高度的责任心,细致的观察病情,及时发现早期症状,密切注意患儿体温、心率、呼吸、反应、神志及精神状态的变化,以协助医师早期诊断,而且要加强吸氧、呼吸道管理、对症护理等,使患儿不失治疗或抢救时机。

参考文献1 杨锡强.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6.

2 吴旭丽,王雪琴,陈弘,等.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观察与护理.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5):668.

3 黄巧凤,郭郁莲,卢燕君.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恢复期实施抚触的临床观察.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0:2676-2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