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治理与研究范文

时间:2023-12-21 17:19: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金融科技治理与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金融科技治理与研究

篇1

[关键词]会计专业;金融学;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34-0074-03

一、调研背景

金融学在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校会计电算化、会计与统计、财务信息管理等专业在大一和大二学期开设这门课,但是据笔者多年的教学观察,这门课程开设的效果并不理想,存在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不强,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枯燥,实践教学环节设计欠缺,重理论,轻实践,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不够,与高职院校培养适应社会和市场要求的综合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脱节。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对金融学课程的兴趣,并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新问题。

二、调研结果与分析

基于以上问题,从高职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出发,笔者针对本系2011级会计电算化专业班级进行了详细的问卷调查,问卷发放60份,收回60份,有效问卷57份。问卷调查内容涉及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三个方面,共计12个小问题,用于调查高职非金融专业金融学课程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实施的效果。

(一)课程内容方面

从调查结果来看,认为会计专业与金融专业授课内容有区别的调查对象比例达到82%,当被问及“您选择学习金融实务课程希望学习到的内容是什么”时,67%的调查对象选择了“作为会计专业了解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选项,33%的调查对象希望学习“投资理财方面的知识”。具体调研结果如图1~图3所示。

图1会计专业与金融专业授课内容区别度

图2在金融学课程上希望学习到的内容

图3会计类专业开设金融类课程必要性

金融专业的学生学习金融学课程是为未来从事金融工作做准备;而非金融专业学习金融学课程侧重于和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及个人今后发展的实际应用。就会计电算化专业来说,今后的工作有和银行业务的往来,需要掌握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运行原理以及银行汇票、支票、本票等凭证等金融工具。

(二)教学方式和手段方面

在对金融课程教学方式和手段的调查中,有33%的调查对象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涉及的实践部分较少。87%的调查对象认为实践教学环节设计“非常有必要”。调查对象在回答“您认为金融课程应该用到的教学方法”时,对于“多媒体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模拟实践教学”和“小组作业主讲式”四种教学方式的人数分别占31%、32%、35%和2%,具体调研结果如图4~图6所示:

图4教师教学过程中理论和实践结合情况

图5实践教学环节设计的必要性

图6金融课程教学方法

从以上的统计情况来看,金融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是教师偏重理论的介绍,实践部分较少。非金融专业的教学基本上没有关于商业银行模拟实习,证券和期货模拟交易等实践部分,学生对于金融学的认识仅仅是感性认识,对今后来专业知识的发展和金融学知识的运用都没有什么作用,有悖于教学目标。

(三)教学效果方面

第三部分是关于教学效果方面,调查对象对于开设金融课程的收获给予了肯定,近一半调查对象认为学习完有收获较大,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选择“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不够”的占到了45%,选择“课堂的参与性不强、互动不够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的占到了35%;考核方式中,42%的调查对象认为应该是“平时表现与考试相结合”。 具体调研结果如图7~图9所示。

图7学习收获

图8金融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图9课程考核方式

就以上的统计数据结果可以看出,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在课程结束后还是非常有收获的,不但在专业知识上有所收获,而且掌握了日常生活中投资理财所需要的金融知识。但是这门课程授课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课堂的参度不强,教学方法单一枯燥,实践教学效果差,学生自主能动性不够等问题。分析原因,主要是实践性课程开展欠缺,学生兴趣低,缺乏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三、结论与启示

对本次问卷调研所搜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非金融专业(以会计电算化专业为例)的金融学课程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整合教学内容突出课程实用性, 根据会计专业特点精选授课内容

针对会计电算化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在教学内容的取舍上应突出重点与难点,突出与会计专业相关的内容,突出本课程的实践性与可操作性。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整个金融学课程的脉络。其次,要讲授会计电算专业学生需要介绍的金融学知识,重点讲授金融机构运作流程,了解银行汇票、支票、本票等凭证。同时,除了满足专业需求外,还可以为满足今后个人投资理财的需要讲授关于利率与汇率的变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因此,我系教师要根据专业特点编写出适合会计专业学生的金融学教材。

(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教学手段改革

一方面,采取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方式。以资本市场为例,最好的方式就是进行股票、债券的模拟交易,每位学生可以上网注册,拥有一定的虚拟资本,运用这些虚拟资本进行与实际资本市场数据同步的股票的买卖。这样学生加深了理论知识,又在实践中掌握了投资方法,还可以意识到投资可以获得收益但是任何投资都有风险性。在金融机构商业银行模拟实习中,可以让学生在银行办理实际相关业务,以及办理汇款、理财、交纳水电费等表外业务。这部分可以考虑非金融专业的学科需要,适当增加计算机操作实践课程,具体如表1所示。

表1非金融专业金融学实践教学的内容与课时

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教学内容课时数

商业银行基本业务资产负债业务4课时

证券市场股票,债券模拟交易4课时

另一方面,可以进行学生参与讨论式的课程教学和参与调查式的教学。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效果可能会事半功倍。例如,讲到金融工具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实物,然后根据实际案例让学生正确填制凭证,让学生了解企业申请票据的时间,申请的程序和如何办理结算。对于非金融专业的学生来说,满足今后投资理财的需要对他们来说更有实际的意义,因此,可以让学生对各个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进行调查,对比分析各种理财产品的优势,调查分析支付宝的运作模式,等等,真正让学生感受到金融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树立投资理财的意识。

(三)构建“全过程―全方位―全面考核”的考核体系,科学评估学生学习状况

好的教学方法更需要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予以保障。金融学课程重在实践,构建“全过程―全方位―全面考核”的考核体系非常有必要。关注教学过程,重点是考核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参与度和投入程度。因此,考核的方式应该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考核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学习态度。目前我校有实践学时的课程,平时成绩已占总成绩的60%,收效较好。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非金融专业金融课程教学应按照专业培养要求,构建适合自身专业要求的内容体系,丰富教学内容,注重实践,改善教学方法,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全面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胡民,刘青.非金融学专业“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6):90-92.

[2]吴军海.“金融学”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与研究[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3(6):146-138.

篇2

关键词:金融集团;混业经营;治理结构;资本结构

一、引言

从全球范围看,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金融业发生了显著变化并呈现出两大发展趋势。一是随着全球金融创新的速度加快,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出现业务综合化和全能化的现象,金融机构之间的传统业务分工界限日趋模糊。二是各国金融监管当局不同程度地改革了金融监管体系和监管方式,放松原来的金融结构性管制,推行金融自由化政策。上述两种趋势的发展对世界各国,尤其是实行金融分业管制国家的金融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金融集团的混业经营问题成为学术界、金融界与政府部门都十分关心的热点问题。

目前中国金融业实行的是分业经营的经营制度。加入WTO后,中国金融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一方面西方强国金融机构直接进入中国市场,另一方面受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各项主要原则的约束,对来自境外的金融机构提供与国内金融机构相同的待遇。同时,还面临国内市场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矛盾的困扰。为了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金融业的分业经营制度最终将向混业经营制度转变。那么,在转换的过程中会出现诸多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问题,如实现混业经营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如何改善实现混业经营存在的约束条件、混业经营应采取哪一种经营模式、混业经营的实施是否会引发金融危机以及如何解决混业经营给金融监管带来的压力和挑战等等。

二、金融集团混业经营概述

金融业混业经营是相对于分业经营而言的。分业经营是指一国金融体系中,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必须在法律规定的业务范围内进行经营。而金融业混业经营是指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经营范围基本没有限制,如银行不仅可以经营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还可以经营证券、保险、信托等业务。通过业务范围的扩大或业务品种的增加来实现范围经济是金融业混业经营的理论基础。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混业经营经验和我国的现实国情,构建与推进金融控股公司是目前我国推进混业经营的适宜选择。金融控股公司是以银行、证券、保险、典当、投资银行、投资基金、财务公司、金融租赁、信托等金融机构为子公司的控股公司。其中仅以银行作为子公司的称作银行控股公司。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国际证券联合会、国际保险监管协会发起成立的多样化金融集团联合论坛的定义,金融控股公司是指在同一控制权下,完全或主要在银行、证券、保险业中至少两个不同的金融行业大规模提供服务的金融集团公司。金融控股公司通过资本的联系,进行了机构和业务的融合,能为企业提供全方面的服务,具有传统金融机构所没有的优势,但同时也增加了控股公司在资本结构、组织结构、业务结构上的复杂性,导致金融控股公司产生了很多新的风险。因此,对健全金融控股公司的内部监管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必然提出更高要求。

三、基于资本结构与治理结构的混业经营

资本结构理论最初研究的核心问题是负债比例和企业价值的关系,即公司如何通过安排债务和权益的比例关系求得公司的总价值最大,而当其进一步研究与公司资本结构相联系的成本时,公司治理问题便不可避免地成为研究和讨论的对象。实际上,公司资本结构并不只是债权与股权的比例问题,还涉及与之相联系的不同的所有权权利,一方面,不同权利结构下会发生不同的成本;另一方面,在股东与债权人之间可能会出现不可避免的利益冲突。所以,不同的资本结构必然产生不同的公司治理安排。

1958年莫迪里亚尼和米勒发表的论文《资本成本、公司理财和投资理论》奠定了现代公司资本结构理论基础。该文提出了著名的“MM模型”――资本结构与公司市场价值无关性定理,即无论公司股权资本和债权资本的比例(即资本结构)如何安排,都不能改变公司证券的市场价值,即对公司股东来说不存在最优的资本结构。但是,MM理论是建立在严格的近于理想的假设基础上的,后继资本结构相关理论的研究通过对这一理论假设的逐步放松,在成本、不对称信息分布、财产控制权等领域的研究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也深入到了公司治理层面,形成了理论、控制权理论、激励理论和信息传递理论。

治理结构问题是伴随着现代企业两权分离下的委托风险而产生的。这是因为委托制存在的天然缺陷:激励不相容、责任不对称、契约不完备、信息不对称。Karel Lannoo(1999)把治理结构理解为企业控制活动中有关所有者和经营者关系的制度。张维迎(1996)认为,狭义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指有关公司董事会的功能、结构、股东权力等方面的制度安排,而广义的治理结构是指有关公司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性安排。林毅夫把公司治理结构定义为所有者对一个企业的经营管理绩效进行监督和控制的一整套制度安排。

虽然国内外学者对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定义表述不完全一致,但是一般认为公司治理是为了解决委托问题、构建对经营者等的激励和约束而形成的、以较完善的市场运行机制为基础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包括:有关所有者与经营者的效用差异的研究;“内部人控制”问题的研究;经营者选择方面的研究;对企业治理的一些具体方式的研究;不同类型治理结构的比较研究;对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改善的政策研究。

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程度、法律体系、企业融资体制不同,在公司治理模式方面存在多维度差异。对各国公司治理模式进行分类研究中,常见的分类结果包括“内部型-外部型”、“距离型-控制型”、“基于市场型-关系导向型”、“基于市场型-基于银行型”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以英美企业为代表的资本市场主导模式(股东主导型模式)与以德日企业为代表的商业银行主导模式(组织控制型模式)。而在既定的制度框架下,资本结构是公司治理的基础和依据,公司治理是资本结构的体现和反映。当前世界主要金融集团的混业经营模式与资本结构与治理结构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四、我国金融集团混业经营模式选择

近70年来,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如证券、保险、信托及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商品得到巨大发展,如美国非银行金融业所控制的金融资产在全美金融体系中的比重由20世纪30年代的不足40 %上升到目前的75%以上。非银行金融机构向银行业的渗透,使得金融企业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竞争越来越激烈,它们不得已采取兼并收购方式,扩大自身规模,以提高竞争力。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之间的相互控股与兼并收购,使得混业经营成为必然。

同时,国际金融市场上的竞争也日益激烈。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西欧和日本等国的商业银行已经突破传统的分业界限,业务范围向投资、保险等领域扩展,混业经营趋势日益明显。为了缓解国际金融市场上来自欧洲和日本银行的竞争压力,美国也不甘示弱,于1999年11月通过了《金融服务业现代化法案》,允许银行、证券、保险公司业务相互交叉,以法律形式确认了混业经营的地位。目前,我国金融集团的混业经营问题也已经成为理论界、学术界与政府部门都十分关心的热点问题。然而,当前国内的相关研究尚局限在有关金融集团混业经营的发展历程和国际比较方面,因此世界金融集团混业经营模式的研究首先应基于资本结构、治理结构的制度要素,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对我国金融集团混业经营模式的正确选择有进一步的研究,具体技术路线如图2所示。

五、结论

金融创新就像一把双刃剑。美国独立投行走过了繁荣的几十年,为美国金融市场在全球的领先地位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力量,最终又倒在了自己不计风险和缺乏监管的金融创新中。1995年中国颁布了《商业银行法》,开始从混业经营转入分业经营。2005年,中国开始允许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又步入混业经营。本文指出资本结构是公司治理模式的决定性因素。更加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又是金融集团发展混业经营的基础。从各国金融集团的发展历程来看,资本结构的不同造成公司治理权利分布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点和优势,也各有缺陷的英美市场导向型公司治理模式和德日银行主导型公司治理模式。我国当前环境下的金融集团混业经营模式选择应基于治理结构、资本结构等制度因素,借鉴华尔街的经验与教训,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金融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陈景辉.从世界金融业发展趋势看我国银行的混业经营[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6).

2、韩铁林.国际金融业混业经营趋势的兴起及对策[J].财贸经济,2003(3).

3、李维安.现代公司治理研究:资本结构、公司治理和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林毅夫.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5、朗咸平.公司治理[M].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6、赵立航.混业经营模式分析与抉择[J].上海经济研究,2006(1).

7、青木昌彦,钱颖一.转轨中的公司治理结构[M].科学出版社,2000.

8、刘红波.混业经营:美国经验与中国实践[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5).

篇3

 

关键词:金融创新;公司治理,金融体系

 

金融危机的扩散和蔓延给世界金融市场带来深刻的启示。金融创新的“双刃剑”效应在美国金融危机的现实面前被放大。同时,金融创新对我国的金融市场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我国的金融创新还存在不足,应该在完善创新机制的同时,强化监管,健全公司治理机制,促进良性循环。 

 

一、金融创新的内涵 

 

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这些变化被称之为金融创新。从广义的角度来讲,金融创新是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具体讲是指金融机构和金融管理当局出于对微观利益和宏观效益的考虑而对机构设置、业务品种、金融工具及制度安排所进行的金融业创造性变革和开发活动。从银行经营角度出发,可以将金融创新活动分为以下几类。 

(一)金融产品创新 

金融产品、衍生品创新是银行金融创新的核心,对银行增加收入、赢得市场、扩大利润和积累资本具有非常明显的影响。我国银行应加强对知识和技术含量较高的投资银行、资产管理、衍生产品等中间业务、表外业务的研究和开发;要把银行信用和企业信用有机结合起来,利用银行信用创造效益;加强银行同业之间和银行与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租赁、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共同研发新的金融产品,满足客户多样化需要;尽快建立强大的后台信息技术体系,提高银行业务电子化处理能力,运用科技创新的一切成果支持商业银行的产品和业务创新。 

(二)金融管理创新 

金融管理创新包括5项具体内容:战略决策创新,即银行在发展的前瞻性和战略决策上体现出来的创新思维;制度安排创新。制度安排是经济主体之间进行合作的一种方式和机制,制度安排创新通过优化这种方式和机制提升整体管理效率。机构设置创新,即运用组织机构调整的方式实现创新目标,目前主要体现出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是从“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的转变,另一个是通过减少行政管理层次、裁减冗余人员建立一种紧凑、干练的扁平化组织结构;人员准备创新,即培养、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通过创新的方式培训现有人才、提升现有人才素质,使人力资源价值得到充分发挥;管理模式创新,即通过审视管理原则、丰富管理方法,实现银行管理流程的优化,主要包括项目管理、绩效评估、内部协调等方面的工作。 

(三)金融服务创新 

银行产品天然具有同质性强的特点,银行单靠“有形产品”很难取得竞争优势,被称为“无形产品”的金融服务必将成为各家商业银行竞争的焦点。从一定意义上讲,国内银行的竞争实质上已经进入了“以服务取胜、以服务论优”的阶段。在打造差别化、个性化、综合化服务体系,努力形成具有自身特质、区别于竞争对手、难以轻易模仿的服务优势的过程中,商业银行应重点从两个方面进行金融服务创新:一方面要打牢提升服务的管理基础,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加强流程优化工作。商业银行内部工作环节设置要突出风险控制原则,外部服务环节设置要突出“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进一步简化操作手续,提高服务效率,努力使银行服务达到“超出客户期望”的水准。另一方面要夯实服务的素质基础,立足于银行现有人力资源状况,系统化、针对性、立体式、多角度地加强员工服务培训,充分发挥好清算、科技、统计等后台部门的服务职能,实行全覆盖的银行全面服务管理,从深层次上解决一线服务水平差强人意的问题。 

 

二、当前我国银行金融创新不足的原因分析 

 

面对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世界的金融体系受到很大冲击。在此背景下,如何开展金融创新,防范金融创新风险是国际金融体系重构考虑的首要命题。国际形势下,我国的金融创新还存在以下不足,主要原因是: 

(一)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机制存在缺陷 

国有银行的经营目标复杂化。由于政府代表国家行使国有商业银行产权,银行只是在政府授权下从事相应的经营活动。经营目标往往受制于政府的社会偏好,国有商业银行被迫承担大量的社会职能,导致其经营目标的多元性、复杂化,必然弱化利润最大化目标。由于所有者虚置,处于代现经营地位的国有商业银行缺乏最终所有者虚置。处于经营地位的国有商业银行缺乏最终所有者的监督激励,或者监督激励成本过大而不可行,表现在经营过程中墨守成规,不愿承担失败的风险,不能有意识地、主动地通过金融工具、服务方式的创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金融创新过于依赖政府,金融机构动力不足。另一方面,作为公司治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足。对企业高管进行激励的前提是公司治理的有效。然而,到目前为止,我国国有金融机构的治理机制仍然存在如下的制度缺陷:首先,国有公司高管基本都是上级主管部门任命;其次,国企“内部人控制”的现实决定了高管的薪酬名义上由股东决定,但事实上制定薪酬完全是高管们自己的事务,“薪酬委员会”有名无实;再次,高管薪酬缺乏外在的制约和监督,透明度差,引起民众的斥责。最后,高管年薪的制定应进一步透明化,增强信息披露。正是因为这种公司治理上的缺陷,导致国企的激励机制完全沦为了伪激励机制。

(二)正确认识金融创新的“双刃剑”效应 

在金融创新观念上有两种极端:一是为了逃避监管或利用监管和政策方面存在的某些漏洞进行创新,这些业务在短其内可能会给部分金融机构带来一定的收益,但潜在的风险很大;二是中资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在金融创新理念方面的一个重大差异,表现在外资银行一般认为只要在央行的规定中没有明确的限制,在创新的都可以涉及,而中资银行则认为只有央行明确可以涉及的领域才可搞创新。中资商业银行普遍没有建立客户价值评价体系和产品评价体系,市场定位不明确,产品开发不系统,缺乏市场营销的观念,相应的服务和科技手段不配套,盲目开发,造成一些业务推出后市场反应平淡、收效不大。金融危机的爆发带给我国的启示之一就是在发展金融创新的同时,要注意防范金融风险,利用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推动金融创新。 

(三)金融监管等宏观环境的制约 

首先,社会信用环境不佳制约了金融创新的步伐;其次,银行间非法竞争、恶性竞争现象依然存在,金融体系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垄断;再次,仍然存在的较为严重的金融管制,扼制了金融创新的有效空间;最后,现行的合规性监管压制了金融机构创新的主观能动性,缺乏创新的保护,激励机制尚未形成。 

篇4

商业银行改革是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关键环节,根据商业银行治理结构优化的目标取向和当前面临的障碍,实现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优化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明晰商业银行治理结构应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一是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对称原则。治理结构优化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商业银行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合理配置问题,只有坚持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对称,才能有效解决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内部人”控制问题。二是公平性原则。主要是平等对待所有股东,如果他们的权利受到损害,应有机会得到有效补偿;同时,银行治理结构的框架应确认公司利益相关者(债权人、雇员、客户等)的合法权益。三是透明度原则。一个强有力的信息披露制度是对银行进行市场监督的典型特征,是投资人具有行使表决权能力的关键。信息披露也是影响银行行为和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有力工具。良好的公司治理要求在信息披露中采用高质量会计标准和可靠的信息审计,以确保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四是风险控制体系的不可替代性原则,即不以治理结构优化替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要防止将治理结构优化作用夸大的倾向,那种认为“一股就灵”、银行上市就会自动走上持续发展道路的认识是极其错误的。事实上,无论是英国巴林银行的倒闭还是美国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银行倒闭潮都是在商业银行具有良好治理结构背景下发生的。

2、实施商业银行硬预算约束,明确法人治理结构优化的目标。渐进式改革、增量型改革是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重要特征,目前已经进入到攻坚阶段,只有硬化商业银行预算,完善产权制度改革,减少外部的非市场手段支持,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进而重造商业银行的信用基础。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应在股份制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经营管理层的责任和义务,配套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完善治理机制;另一方面,加速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民营化进程,让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尽快退出商业银行,减少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与中央银行的博弈机会,通过解决商业银行产权问题来建立合理的治理结构,恢复商业银行的企业信用基础。总之,无论是国有商业银行还是地方性商业银行或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只有借助经济民营化进程,实施“国退民进”的改革,才能从出资人的源头解决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优化问题。

2、根据巴塞尔委员会关于商业银行治理准则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内部治理结构。巴塞尔银行业监管委员会1999年了《加强银行组织的公司治理》,从银行价值取向、战略目标、责权划分、管理者相互关系、内控体系、特殊风险监控、激励机制和信息透明等八个方面阐述了良好的银行公司治理机制应具备的要素。根据这些原则,结合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治理实践,当前完善商业银行治理结构应着重突出三个方面:一是完善规范组织架构,即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管理层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改变经营管理层权力过份集中的现状。二是建立董事会下属的专家委员会,充分发挥董事会在商业银行治理中的关键作用。基本途径有两种:一是引进外部非执行(独立)董事以增强董事会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并建立独立董事评价制度。二是设立专门委员会。从目前的实际看,独立董事受到供给源、社会声誉机制缺乏的制约,将难以充分发挥作用。而专门委员会的作用将大于独立董事的作用,主要包括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专门委员会的建立将使董事会对公司高级管理层的领导和监督具体化,真正发挥董事会在商业银行治理中的核心作用。三是优化对银行高级经营管理人员的激励与约束,防止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的错位。由于银行高级经营管理层事实上拥有对商业银行资源的投票权、支配权和决策权,他们是否会积极运用本身的经营管理才能(“企业家精神”)为银行创造利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银行或者银行分支机构的经营管理状况。因此,必须以适当的形式(如相对较高水平的与业绩挂钩的奖金、认股权等等)给予这些高级经营管理人员以一定的剩余索取权。同时,加大对经营结果的监控、考察和评估,促使这些拥有事实上投票权的人员对投票后果承担一定的责任(如风险金等方式),从而抑制“廉价投票权”的广泛存在对银行经营效率的侵蚀。

3、以优化董事会的运行机制为突破口完善治理机制,力求治理结构优化效用最大化。首先要规范股东大会的运行机制,防止“一股独大”和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通过进一步明确股东大会的议事规则、运作程序等措施,充分发挥股东大会作为商业银行最高权力机构在治理结构中的作用。重点要建立和规范董事会的运行机制,这是提高治理机制的关键环节。一是要规范董事会成员的构成和选聘程序,确保专家治理和适当的规模;二是要保持董事会的独立性(美国花旗集团董事会的17名董事中有13人来自外部,美国十大投资银行的董事会中外部董事占68.4%)。董事会某些方面的决策,特别是涉及到对经营班子的考核评价、奖惩、薪酬政策等方面均主要由独立董事做出决定。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制定的“董事会批准与监控指引”,规定了贷款和或有负债审查程序、一定数额以上的投资、资产负债管理、融资管理、增资计划和财务预算等需董事会批准,衍生金融工具、利率风险和货币风险敞口的管理、审计方案、内部控制等事项需事后向董事会报告;三是要明确董事会的职责,设立执行董事,并建立独立的评价机制。可以由监事会聘请管理咨询公司对董事长和董事会成员进行绩效评估,并由监事会向股东大会报告并向董事会反馈结果;四是提供董事所需要的信息,以利于决策;五是董事会应就对银行经营管理层的监督和激励形成定期评估的机制,并至少要满足几个通用的标准:第一,至少要每年评估一次;第二,评估需要分析银行的年度以及长远表现,并且与竞争者进行横向比较;第三,必须通过行长个人目标和银行目标来判断其业绩的优劣;第四,行长必须对自己的业绩表现作出自我评价;第五,行长必须与外部董事直接沟通并能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反应。

4、改革银行业的外部环境,提高外部治理效率。外部治理是优化商业银行内部治理必不可少的方面,应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力发展竞争性的产品市场,即大力发展直接融资。通过资本市场产生的替代效应,促使商业银行自觉改善内部治理;二是建立并实施商业银行的退出机制,加大行业开放程度,鼓励行业兼并,通过增加商业银行生存压力来促进治理结构优化,提高风险控制能力;三是大力推进商业银行的上市进程,发挥资本市场对于治理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商业银行上市有利于加速商业银行发展,借助外部力量改善商业银行治理结构和机制。目前世界排名前50名的大银行除我国的三大国有银行外(建行已于2005年10月上市)均为上市银行,表明商业银行上市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四是加强外部监管。以与国际接轨的监管要求对国内商业银行实行评级、并大力推行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引导公众和存款人关注商业银行的信用状况,强化债权人约束,进而促进商业银行自觉优化治理结构。五是大力培育银行家市场,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层的人员流动创造条件。

5、配套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和内部控制机制,从而在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之上建立全方位的风险管理框架。商业银行作为经营风险的专业机构,治理结构的优化与完善只是为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创造了一个较好的基础,要真正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还需要商业银行配套进行内部风险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体系的改革。这里首先是董事会必须建立清晰的发展战略目标和具有指导性的企业文化价值观,使全行的经营行为能够得到统一。其次,商业银行应该进一步推行矩阵式管理,逐渐形成垂直化、集约化的经营系统,提高对市场的反映能力和对风险的识别能力。第三,建立垂直化的信贷风险管理系统,独立评估信贷风险,并建立直属董事会的风险控制委员会,对全行面临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进行全面评估、监测、计量与控制,防止风险管理失控。第四,加强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在实行董事会直接管理稽核部门的同时,引入外部审计部门实施对内部审计的再审计,确保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

6、充分的信息披露是市场约束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我国要根据国际上有关银行信息披露的惯例,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建立充分的信息披露制度。2002年5月21日人民银行《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标志着我国己初步建立了信息公开披露制度。我国商业银行《暂行办法》的规定,对财务会计报告、各类风险和风险管理情况、公司治理信息及年度重大事项进行公开披露。针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较弱,各商业银行要参照国际银行业惯例,不断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和风险信息的公开披露水平。同时,要进一步改革会计制度,提高会计制度的透明度、可信度以及与国际通行准则的统一程度。监管当局还必须用经济、法律的手段,对信息的虚假披露和不按期披露进行严格处罚,以保证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公司治理问题归根结底是要在出资者、经营者、劳动者、相关利益者之间寻求利益的平衡,这是一道永无止境的课题。世界上也许不存在一种统一的、完美的、或一成不变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事实上,由于经济、社会和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各国公司的所有制模式和公司治理模式有很大差异,但是公司治理还是存在一些普遍的规则。随着我国国内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商业银行在借鉴国际规则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自己的公司治理,既是一个必然选择,也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二)制定清晰明确的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

在经济环境越来越复杂和变幻莫测,竞争异常激烈的形势下,认识发展战略的地位和作用,有助于决策者从琐碎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及时发现和解决那些有关商业银行生死存亡、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问题,有助于将银行经营活动的视野放在全方位的未来发展和广阔的市场竞争中,对系统、对银行进行战略策划,从而寻求出适合自己成长的最佳道路,使银行获得更大的发展。

我国商业银行要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巩固并保持传统的竞争优势,需要采取与竞争对手截然不同的战略。首先要结合银行自身实际选择一个独一无二的战略定位;其次,为了选择战略定位,必须列出尽可能多的可选择项;再次,在列出所有的选择后,必须做出明确选择,即追求什么,放弃什么。

为此,我国商业银行需要认真思考并解决以下问题:

1、发展目标和市场定位。商业银行的发展目标和市场定位是什么?是向全能银行发展,是以对公业务为主,还是以零售业务为主?在确定总体目标后,还应进行市场客户细分,明确提出追求什么,放弃什么。

2、市场战略。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我国商业银行要研究制定自身市场竞争战略,是立足于巩固现有市场,还是发现一个新的市场,是用现有的产品来打开新的市场,还是开发新产品来打开新的市场,还是组合使用各种市场战略,来不断巩固、发展银行的市场。

3、区域战略。要确定业务发展的重点区域,对重点区域要在机构设置、技术投入、产品研发、费用分配、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进行倾斜,进一步形成在该区域的市场竞争优势;对于非重点区域,要实施果断的推出战略,减少资源的无效、低效占用。

4、客户战略。要对公司客户、机构客户和个人客户按照贡献度进行细分,确定本行重点依托的客户群体,建立起能长期合作、提供稳定收益来源、保障银行长远发展的客户基础。

5、产品战略。产品战略要以特色突出、品质优异、收益显著为目标,培育银行自身的核心品牌产品。对核心产品,要大力提高研发质量、适当加大资源投入,精心组织营销策划,有效开展产品包装,宣传营销和市场推介,落实具体人员,提升核心产品的售后管理,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凸显品牌价值。

6、科技战略。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充分发挥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在金融产品创新中的支撑作用是提升金融服务的技术保障。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信息网络技术与金融的联系日益加深,依托于现代信息网络技术进行产品创新,创新科技含量高的金融产品,已成为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主旋律。

7、文化战略。要想赢得竞争,就要建立适于现代商业银行市场竞争需要的企业文化。突出的是要树立整体营销的意识和氛围,要主动为客户服务,主动去营销客户,了解客户的需求,以客户的需求为银行的需求,为客户提供他想要的服务。要通过建立营销的竞争文化来对银行员工的行为进行导向、约束和激励,从而促进整个银行更加健康、高效地运行和发展。

8、活化经营策略――面向市场,融入市场,抢占制高点,开拓生存和发展空间,走集约化经营之路。当前,商业银行的经营困难是由于外部经济环境变化、许多历史问题的累积、有些改革的不到位等多种因素造成的。活化经营、抢占制高点,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们从根本上与外资银行抗衡的战略选择。我们要本着“发扬传统优势、扩大独特优势、培植后发优势、聚合整体优势”的指导思想,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并了解、融入、服务、开拓、占有市场,审时度势地提升经营层次,突出经营重点。在组织资金上要把主攻点放在抢占黄金地段的滩头阵地、抢占市场份额上;在配置资金上要把落脚点真正放在壮强扶优上;在追求目标上要把根本点放在以效益为中心的集约经营上。摒弃大包大揽、规模扩张、粗放经营等习惯行为,注重人均创利和存贷款平均成本等效益性指标。当前,要研究、调整、拓展金融产品的消费群,真正实现有效投入。信贷配置要面向外需,抓好内需,巩固传统产业,着眼新兴产业。(三)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和风险管理机制

控制风险是确保业务稳健发展的前提。加入WTO后,随着国内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银行经营将暴露在更多的国际、国内的不确定因素之中,承受更多的风险。所以,如何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评估、预警、监测、消化、防范机制,规避经营风险就显得更加重要。还要看到,目前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经营环境很不宽松,潜在风险很多,防范和减震的难度增大,更要求我国商业银行要十分地提高警惕,把防范化解风险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抓紧抓好。同时要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吸取亚洲金融风波的教训,以实现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高效、稳健、安全运作。为此,我国商业银行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构建完整独立的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管理的核心之一,建立符合银行战略定位的科学、完整、高效、可控的风险管理体系,是建设良好银行治理的要求。股份制商业银行要通过风险管理委员会实现对风险管理进行整体战略决策管理;通过独立而权威的风险管理部门实现对银行内各机构风险的有机统一管理;通过科学的风险管理模式实现对银行内各种类型风险的全面有效管理;通过创新先进的风险识别、衡量、监测、控制和转移,实现对风险的全过程管理;通过合理明确的职能划分,实现风险管理职责在各业务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的有效协调和联动管理,最终实现以促进业务发展为根本的增值型的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

2、建立健全风险识别、评估体系和完整的内控信息反馈机制。我国商业银行要按照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框架要求,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从风险组织流程、风险计量模型、风险数据库、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建立科学的内部评级法,逐步建立覆盖所有业务风险的监控和评价预警系统,并进行持续的监控和定期评估。同时,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处理和通讯技术,建立灵敏的信息收集、加工、反馈机制,建立完整的信息交流渠道,使各项决策和业务经营活动建立在充分的信息支持的基础上,利用各种信息及时调整业务经营方针和发展策略,加强决策和经营管理活动的针对性和主动性,及时协调解决内部控制中的问题,消除信息传导失真,有效防范和控制业务风险。

3、整合优化业务流程,有效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股份制商业银行应当对现行的业务制度和流程进行彻底的检查、全面整合和完善,使得制度具备自我修正能力,从根本上解决各类规章制度之间缺乏足够的相互制约性问题,真正做到“一个业务品种、一套业务流程、一套规章制度”的要求,实行内控管理标准化和规范化,使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流程与职责有明确认识,将防范风险落实到每个具体环节。

4、加强稽核审计,完善专业监督检查制度。首先,应建立独立、垂直、具有监督权威的内部稽核部门;其次,应建立合理有序的内部稽核检查制度。第三,要设置科学的量化监控指标体系,科学反映监控对象的主要内容,作为警戒线对监控对象的状况做出快捷的判断,并采取必要的措施;第四,要借鉴国外审计经验,将外部审计作为内审的有益补充,促进内控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建立市场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银行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人才优势,谁就拥有竞争优势。一方面,要加强对银行业人才的培养,更重要的则是留住人才。因此,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以增强凝聚力、归宿感;要建立起符合市场竞争规则的人才开发和激励机制,建立起较为稳定和可持续的人力资源有效开发和配置的制度体系;同时还要建立起一整套有效测度和绩效评估的技术指标和科学管理体系。留住人才并不是要制造人才流动的障碍,留人而留不住心是没有实际效应的。只有在人才的流动和竞争过程之中,积极地创造适宜金融核心人才发展的空间和机会,我们才能发现和真正留住人才。

建立和完善激励制度。激励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多层面的,在管理者的激励中,报酬激励和控制权激励是两个重要方面。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基本方向就是将控制权激励内化于市场型的公司治理体系时,重视报酬激励机制,使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而追求委托人的利益。各级管理者应按照公开、公正的选拔标准、制度、程序及其规则,竞争择优聘任,实施科学的控制权激励。

在员工激励中,建立市场化用人制度,优化劳动组合,加快实施按需设岗、按岗聘用、定岗定员、减员增效的全员竞争上岗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在优化劳动组合的同时,建立绩效挂钩、以岗位工资为主要形式的分配制度。以岗定薪,加大工效挂钩力度。完善内部授权,依据经营效益、管理水平、客户结构、风险履历等多种因素综合授权,并根据情况不同进行调整,建立权限和程序合法有效的经营机制,使人力资本与银行经营资本优化配置。

考虑在董事会中设立薪酬委员会,制定书面的、制度化的对高级管理层成员绩效评价的标准和程序,以完善对高级管理层的薪酬激励机制。对员工的薪酬制度进行改革,薪酬标准由以职位和工龄为基础过渡到以岗位技能和业绩为基础,依据科学的岗位评价标准,将员工的薪酬拉开档次,以真正反映员工的工作表现、劳动强度和技术含量,并在此基础上加大收入中与员工绩效挂钩的部分,以加强薪酬的激励作用。逐步考虑员工持股计划和股票期权计划,员工持股计划属于长期激励收入行为,是通过资本投入取得红利;股票期权计划是建立在该银行股票上升的基础上的,运行程序是:银行授予员工股票期权员工更好地为本银行工作银行取得更大的业绩、利润股票价格上升股票持有人获得无成本收益员工持续地、更好地为银行工作、服务。该计划做到了“零风险、高收益”,克服了员工持股计划的垫资负担和套牢风险。通过员工持股计划和股票期权计划,来激发员工在银行治理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并藉此实现股权结构的多元化。(五)全面提升综合服务、业务创新,创建核心竞争力

“当变则变,不可自缚”。面对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和入世带来的各种挑战,国有商业银行就要不断进行制度创新、业务创新和产品服务创新。惟有创新,才能跟上市场变化,才能推进银行的有效公司治理、增强银行的实力。金融创新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它要求在一定机制下银行各部门协同工作,进行整体联动性的研制、开发、运用和推广。

首先,与客户关系密切的公司业务部门、零售业务部门、营业部门应及时收集、汇总和反馈客户的各种金融服务需求信息,针对这些信息,信息科技部门应及时为客户量身定做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产品,对有普遍性的新型金融服务产品加大宣传、推广运用的力度,以赢得更多的新客户。

其次,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从组织结构上、人员结构上、业务结构上对相关业务部门进行及时调整优化,使业务流程安全可靠、快速细致、齐全周到。

第三,实现业务流程科学化,这样能减掉传统业务流程70%以上不必要的工作,从而节省成本;使经理人员得以集中精力和时间研究企业的发展战略、发展方针以及人才培育开发等重大事项;减少管理层,实现管理的扁平化,减轻员工的工作压力;使银行组织系统更具柔性,能够最大限度满足客户的服务要求。

第四,我国商业银行业务、产品和服务品种的创新应以高知识含量、高附加值及安全性为准则,实现负债业务方面的存款证券化、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货币市场存款账户和个人退休账户等的创新,资产业务方面的银团贷款、并购贷款、保理贷款、个人信贷等的创新;中间业务方面的多功能高品位的银行卡、现金管理、投资理财、信息咨询、贷款证券化、贷款出售、衍生金融业务等方面的创新。

(六)加强信息科技建设

篇5

>> 农村信用社产权模式的法律分析 海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产权模式选择 基于博弈分析的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路径 农村信用社产权模式的比较分析 农村信用社不同产权模式的运营效率分析 中国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 中国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的异化与回归 中国农村信用社的七次体制变革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模式选择 从产权视角分析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缺陷及改革对策分析 推进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 农村信用社改革中的产权、经营和利益冲突问题 农村信用社改革中的产权问题及其路径依赖 我国农村信用社的产权问题研究及其改革对策 对农村信用社产权模式的重新思考 对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反思 关于农村信用社改革中法律问题的研究 农村信用社改制的另类模式 农村信用社合作银行模式改革分析:鄞州银行案例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 刘沫茹,刘国有.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立法问题探析[J].学术交流,2011,(6):68.

[4] 许利平.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法律问题探讨[J].山西科技,2008,(2):74.

[5] 沈潭强,陈良军.21世纪中国农村合作金融[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6] 肖耿.产权与中国的经济改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

篇6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代 农业上市公司 治理 优化

由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所公司治理研究中心所做的2009年中国100强上市公司公司治理评价报告显示,中国上市公司中市值百强公司整体治理水平不及格。而2009年9月在南开大学商学院召开的以“金融危机与公司治理”为主题的第五届公司治理国际研讨会的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公司治理失灵是此次金融危机的重要根源。作为农业经济发展龙头的农业上市公司在此次金融海啸中暴露出其面对风险时的脆弱性。因此,本文选择农业类上市公司作为分析研究对象,针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激励机制、监督与制衡机制、外部接管机制、权竞争机制这四种公司治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后金融危机时代农业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优化途径。

一、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

(一)国外文献 英国学者较早地从公司治理角度针对经营者控制、董事会职能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从公司内部、外部制度安排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如英国萨瑞大学教授Jean Chen(2009)研究认为,为了能更好地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以及后金融危机时代可能面临的危机,应当从公司治理的各个方面总结经验教训,例如董事会的结构、董事及股东的行为、法定审计以及规制、媒体监督等。台湾大学教授Tsun -SiouLee(2009)发现,当非预期盈余是正的时候,公司治理水平高的公司的超额收益更高;与此相反,当非预期盈余是负的时候,公司治理水平高的公司的超额收益更低,该结论说明投资者对公司治理水平高的公司的会计信息信任度更高。Kenneth•N•Dayton(1984)认为,公司治理是指董事会监督经理层的过程、结构和联系,如果管理体系不畅通,治理模式将流于形式。Falna and Jesen(1986)对独立董事制度进行研究,认为由独立董事选择、监督、考核、奖罚经理层,其职责是通过减少经理人与股东之间的冲突、提高公司绩效。1992年美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COSO)报告《内部控制框架》并于1994年修订,认为“一个客观、能动和富有调查精神的董事会,能及时发现并纠正经理层违反内部控制的行为”。M.布莱尔(1999)认为,大型公众公司主要的政策、战略性计划以及日常决策主要是由职业经理来控制的,经理人所拥有的“风险资产”要小于他们所管理的相关资产,治理制度的关键是使经理人能够对其他资源提供者负有责任。

(二)国内文献 谢志华(2009)认为在金融危机下, 我国民营企业可以引入独立董事参与公司决策, 拥有一票否决权,做到事前控制。中国工商银行董事会办公室公司治理课题组从公司治理的视角,分析了全球金融危机中欧美金融业暴露的严重公司治理问题及应对措施。曲扬(2010)分析了我国公司治理模式现存的问题及潜伏的危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徐明(2010)认为公司治理、金融监管漏洞、商业道德缺失等一并成为全球金融危机的重要根源。李培林(2010)认为发挥独立董事职能的基础和前提是保障独立董事的独立性。王立成认为建立和完善公司权力结构与利益平衡机制、弱化董事长的地位、建立独立董事归责免责机制等可以完善公司董事会功能。沈渊(2010)的研究认为,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特有的股权结构,不管是从公司内部治理还是外部市场的治理并没有带来良好的治理效应,因此改变现有的股权结构才是提高公司治理效应的必然选择。

(三)理论分析 目前世界上公司治理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内部治理就是所有者通过拥有企业的股份,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再由董事会任命经理人的过程中体现所有者的意志,一旦经营者的行为侵犯了所有者的利益,股权所有者将通过任免程序罢免经理人员。外部治理则是通过市场对经营者的间接约束实现的(如市场定价、规定管理者的报酬、管理者之间的竞争、媒体舆论监督等)。当所有者不愿意或不能够对经营者实行有效的内部治理时,外部治理便成为交易费用较低的治理方式。无论是内部治理还是外部治理,其发挥作用都需要行之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主要包括:(1)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维持委托人与人之间委托关系的一种动力。激励机制实质上是委托人如何设计一套有效的激励制度,以诱使人自觉地采取适当的行为,实现委托人的效用最大化。激励机制包括报酬激励机制、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激励机制、声誉激励机制。(2)监督机制。监督机制是公司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经营决策行为、结果进行有效审核与控制的制度设计。公司治理的监督机制包括内部监督机制与外部监督机制。其中内部监督机制是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监督机制;外部监督机制指媒体、中介机构等的监督机制。(3)外部接管机制。外部接管机制是指由于公司经理人员利用职权为自己谋取私利等原因造成公司经营业绩不佳,股价下跌,从而被其他公司(或利益相关方)收购,导致控制权易手的制度。外部接管机制对公司治理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资本市场的激烈竞争,任何公司若经营不好都有被收购的危险,公司的经理人员有“下岗”的职业风险。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公司经理人员会较好地维护广大股东的利益。另一方面,外部接管机制的启动运作,可以通过替换不称职的经理人员,并对被收购的公司进行重组,从而使公司业绩得到改善。外部接管机制的存在,会在很大程度上约束经理人员的行为目标,使之不与公司价值最大化目标发生明显偏离。这种治理机制被认为是保护广大股东利益、约束管理层行为的一种有效公司治理机制。(4)权竞争机制。在现代公司中实际上存在着股东与董事会、董事会与经理层的双重委托关系。权争夺发生在第一重委托关系之间,股东大会将决定是谁取得第一重资格,即权。获得了权就意味着控制了董事会,从而就掌握了对公司经营者的聘用权。由于小股东的实力有限,权争夺一般在持有一定数量的股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大股东之间进行。在权争夺过程中,参与争夺的各方为了征集到足够的委托投票权,都必须提出有利于中小股东利益的政策,这样,广大中小股东的监督约束权力可以通过权竞争机制深入到上市公司内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迫使管理者采取有利于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经营政策和投资计划。综上分析,要提高公司治理的综合水平已应对各种可能的冲击,需要上述各种治理机制协调发挥作用。而2007年至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显示,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暴露出很多问题。本文以我国农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分析总结了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公司治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和优化途径。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农业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问题分析

(一)激励机制不合理 本次金融危机暴露了董事会和股东对高管薪酬激励问题的简单化倾向及其局限性。首先董事会未能有效约束高管薪酬的不合理增长,高管薪酬未能与公司业绩增长和承担的风险相协调。以我国农业上市公司2006年至2009年高管薪酬增长率与利润指标(本文采用营业利润率和净利率作为利润指标)增长率的对比可以说明这一问题(如表1)。从历年各指标的平均值来看,只有北京顺鑫农业和袁隆平农业高科技两家公司的薪酬增长率没有超过其利润指标的增长率,其余12家上市公司的薪酬增长率均超过了其利润指标的增长率,很多公司甚至在利润严重负增长时薪酬还在大幅度增长。其次,高管薪酬激励本身存在缺陷。高管的薪酬往往只与公司短期的经营业绩相挂钩,而当公司长远发展与短期业绩产生矛盾时,在错误的薪酬激励导向下高管层往往牺牲公司远期利益,做出不利于公司发展的短期行为;薪酬激励机制中“金色降落伞”亦助长了管理层对风险的漠视。从相关数据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对高管的激励机制以薪酬激励为主,而公司高层经营者个人的薪金都已相当丰厚,货币报酬激励的边际效用已经降低,他们更在意声誉激励效用。

(二)监督机制不健全 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内外监督机制暴露出以下问题:(1)内部监督机制不力。首先,董事持股比例很低,合肥丰乐种业副董事长兼总经理持股0.0020%;山东登海种业董事长持股7.28%、总经理持股2.05%;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董事长持股28.63%(2008-2009年);其余农业上市公司在职董事没有持股。根据数据分析可知,我国大部分农业上市公司由于董事持股比例低,可能存在董事对经理层的监督动力不足问题。 其次,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董事兼任经理现象普遍,这可能存在与经理合谋损害股东利益的问题。2006年至2009年17家上市公司中有14家存在董事兼任经理人员的现象(数据来源同脚注1),这可能造成董事和经理合谋的情况,至少会造成董事对经理人员的监督失效。最后,独立董事不独立,监事会监督不力。独立董事的设立可加强董事会的独立性。监事会是公司内部的专职监督机构。监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以董事会和总经理为监督对象,一旦发现违反公司章程或其他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可随时要求董事会和经理人员纠正。但是,就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而言,独立董事的选聘机制不健全、津贴支付方式不合理、在董事会中的比例相对不足、履职能力要求不完善、知情权受限、“独立”行权的内容和责任缺乏法律规定等因素成为独立董事“独立”行权的障碍。此外,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监事会形同虚设的问题。(2)外部监督机制不足。外部监督机制指媒体、中介机构等的监督机制。在我国,新闻媒体的作用在个案中有所体现,但是,在中国现阶段证券市场上,新闻舆论与社会公众的监督明显不足。中介机构包括会计、审计、法律等从理论上说能够对上市公司产生足够的监督力量,但是目前我国个别上市公司的现状却与理论背道而驰。查处的许多上市公司的财务问题都是与中介机构的服务不到位,甚至与中介机构的“帮助”紧密相关。

(三)外部接管机制失效 如果公司经理人员利用职权为自己谋取私利。造成公司经营业绩不佳,股价下跌,就有可能被其他公司(或利益相关方)收购,导致控制权易手,这就是外部接管机制。这种治理机制被认为是保护广大股东利益、约束管理层行为的一种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但在我国的农业上市公司中,尽管经过股改,但是截止2009年12月31日,限售股所占比例仍然较高。本文分析的农业上市公司中有10家有限售股票,且比例较高,其中8家公司的限售股比例在36%以上。这大部分股份不能上市流通,一方面使得股票市场股票价格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业绩状况,也使得社会公众投资者持股的目的仅仅是获取资本利得,即获得股票升值的投机收益,而不会关心公司的发展和经营业绩提高,放任经营者的败德行为,同时使得有能力监督企业的国家和银行由于信息上的不对称性难以实施有效的监督;另一方面,也会使得外部接管机制失效。

(四)权竞争机制无效 有效的权竞争机制可以使中小股东的监督约束权力深入到上市公司内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迫使管理者采取有利于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经营政策和投资计划。股权结构特点对权的争夺具有决定性作用,具体分三种情况分析。(1)在股权集中的公司中,大股东选派的人都是经过自己精挑细选的,对这些人有足够的信任。因此,这种类型的企业人的更换是不大可能的。我国17家农业上市公司中有12家属于这种情况,这12家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持股占绝对优势,其第2-5大股东持股数量总和不足以与其制衡。(2)在股权完全分散的企业中,经理是公司事务的决策者,他们掌握了公司最多的信息,而众多的分散股东只能间接得到关于公司的信息,而且他们每人的持股比例很低,也就不大乐意去考虑更换人的事情。安徽荃银高科种业属于这种情况,其股权结构分散。(3)在股权制衡的公司中,人被更换是很有可能的,因为不像股权集中的公司中的大股东那样自己就能够决定人,在股权制衡的公司里,持股比例相当的股东有好几个,减少了留任某一人的可能性。同时,与股权完全分散的公司不同,这种类型的公司里的股东持股比例高,对于公司的日常经营和管理积极性就高,有利于对人形成监督和管理。从数据分析可知,我国大部分农业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不可能有权争夺,这直接导致权竞争机制的无效。此次金融危机暴露出来的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问题,警示应重视建立健康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以防止公司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风险。因此,需要优化后金融危机时代公司治理机制。

三、后金融危机时代农业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优化途径

(一)激励机制的优化措施 本轮金融危机表明,以高风险、高回报为特征的英美公司薪酬激励机制难以为继,必须从薪酬决策程序、薪酬构成体系以及薪酬与业绩和风险的关联度等方面来反思并合理设计薪酬激励机制。在薪酬决策程序方面,需要建立完善、公正、透明的薪酬决策程序,使之成为确定公平合理薪酬结构及薪酬水平的前提和基础。在薪酬体系构成方面,要注意综合考虑基本薪酬、年度奖金和长期激励等激励工具在薪酬结构中的比重,合理匹配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薪酬水平与经营业绩及风险的关系。同时,薪酬激励机制应将薪酬与业绩和风险紧密挂钩,高管绩效薪酬要依据公司整体风险水平进行调整,在薪酬方案中引入“风险扣除”的概念;重视未来风险在薪酬确定中的作用,对高管层及对风险有重要影响的员工实施薪酬的延期支付。此外,还要设计除薪酬激励机制外的其他激励机制。上文提到,我国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金都已相当丰厚,货币报酬激励的边际效用已经降低,他们更在意声誉激励效用。所以可以促进声誉激励等其他激励机制的建立,以完善高管激励机制,促进上市公司健康高效地发展。

(二)监督机制的优化措施 针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监督机制的具体情况,提出以下优化其监督机制的具体措施:(1)内部监督机制的优化。首先,从制度安排上改变目前董事会成员持股比例低的现状,从法律层面上规定董事会成员不得担任经理人员,从而解决董事会对经理人员监督实效的问题。其次,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消除独立董事“独立”行权的障碍。具体措施有:改进和完善独立董事的选聘机制;改变独立董事报酬支付方式;设置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的适当比例;对独立董事履职能力要求作出明确的规定;完善独立董事的决策和行权机制;完善《公司法》等相关法律制度。最后,切实强化监事会的各种监督职能,使监事会真正有效地起到监督作用。给予监事会一定的实质性权力,譬如董事会的重大决策都必须得到监事会的通过,赋予监事会对董事、经理的解聘建议权。实行监事问责制,监事因未尽法定义务而给公司带来损失的应承担相应责任。监事会成员构成方面应引入外部监事,并考虑其监督职责的能力和可能性。(2)优化外部监督机制。外部监督机制是指媒体、中介机构等的监督机制。在我国,新闻媒体的作用在个案中有所体现,但在中国现阶段证券市场上,新闻舆论与社会公众的监督明显不足,会计、审计、法律等中介机构的监督作用也不容乐观。因此,建议可以进一步强化新闻舆论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加强包括会计、审计、法律等中介机构对上市公司的监督力量。

(三)优化外部接管机制 进一步深化股改,尽快释放限售股票,使其尽快成为自由流通股票。此外,应尽快公布上市公司收购兼并实施细则,对上市公司收购活动规定更严格的豁免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降低市场收购的体制性成本,鼓励上市公司进行要约收购活动,使通过市场进行收购重组成为一种主要的方式,从而建立和完善外部接管机制,促进上市公司健康有序的发展。

(四)深化股权结构改革,发挥权竞争机制的作用 在股权制衡的公司中,人被更换是很有可能的,因为,不像股权集中的公司中的大股东那样自己就能够决定人,在股权制衡的公司里,持股比例相当的股东有好几个,减少了留任某一人的可能性。同时,与股权完全分散的公司不同,这种类型的公司里的股东持股比例高,对于公司的日常经营和管理积极性就高,有利于对人的监督和管理。而我国17家农业上市公司中只有4家具有这样的股权结构特点,因此,建议进一步深化股权结构改革,使各股东通过持有数量相当的股票而形成相互制衡的状态,从而发挥权竞争机制的作用。

*本文系2010年湖南省教育厅基金项目“融资生态环境与上市公司债务治理效应的研究”(项目编号:10CO680)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李培林:《独立董事“独立”行权的保障机制研究》,《生产力研究》2010年第6期。

[2]范晓莉:《上市公司外部治理机制分析及对策研究》,《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篇7

    巴曙松 研究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   

    论文摘要:金融改革是新一轮以提升全要素增长率、促进经济转型为重要政策目标的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中国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投入在不同程度上均面临瓶颈,经济转型的重心转向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通过加快制度改革和市场建设释放各要素活力和经济增长潜力。就资金而言,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金融体系改革发展的出发点是适应劳动力、土地以及其他要素总体较为充裕的禀赋,重点强调金融体系动员资金的功能。因此,利率、汇率等资金价格的管制,以及能够迅速动员储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间接融资体系等总体上适应了前一阶段经济增长的要求。随着中国要素资源禀赋出现根本性变化,新时期对资源配置效率的要求已经超越了对铺摊子的规模诉求。这相应需要一个更加高效、市场化、富有弹性的金融体系支持经济转型。  

    目前,中国金融体系的很多方面还停留为传统经济增长动员资金的定位上,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正在凸显出越来越多难以调和的矛盾和问题。具体表现为:1、金融体系功能不适应经济转型要求和城镇化要求。目前中国金融体系的功能和结构主要围绕着为重工业初期的制造业和固定资产投资服务,能够获得正规金融体系支持的往往是重资产的大企业,轻资产的服务业、农业、科技企业等的金融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同时,银行体系“短借长贷”期限错配风险不断积累,迫切需要金融市场提供包括权益性资金、市政债、民间资本等多元化融资方式,以及养老金等长期资金提供者,满足城镇化的长期融资需求。2、金融市场结构失衡,突出地表现为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由于行政管制和审批等发展严重滞后。以间接融资为主的低风险偏好决定了其难以将信贷资源向科技型和轻资产企业倾斜,对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金融支持十分有限。3、金融机构的微观基础有待进一步夯实。银行公司治理改革“形似而神不似”,行政因素和政治周期对于银行的影响相对突出,需要长期投入的发展转型难以顺利推进。4、金融监管体系滞后于金融实践,现行分业监管体制与大量涌现的跨业创新不匹配,中央与地方金融监管职责亟需明确。

    当期金融改革的总体思路应当是围绕服务经济转型升级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来展开。以建议更加富有效率金融市场和更加市场化的金融机构来化解当前经济金融体系中存在的地方融资平台及高杠杆率的风险;以发展直接融资市场体系和多元金融工具加速推进中国的重工业化进程,同时为高新科技企业、战略新兴产业、城镇化提供金融支持;以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和强化功能监管改革来提升监管部门和宏观调控部门对整个金融体系的调控能力;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来抓住全球金融动荡背景下中国金融业发展的有利时间窗口;以社会资本有序进入金融行业增加金融体系的活力;以金融改革配合其他经济领域的重要改革,提高改革的协同效应。

    考虑到新一轮金融改革以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为重点,可以七个方面为主要突破口。一是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二是推动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循序渐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三是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四是建立支持城镇化发展的金融体系;五是改善金融机构股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六是构建中央与地方分层有序的金融管理体系;七是完善金融宏观审慎监管制度框架,提升金融监管协调的有效性。 党的十提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要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表明未来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重心由依靠资源投入转向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创新驱动,也即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因此,当前金融改革的战略取向和路径安排应当围绕服务经济转型升级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来展开。   

    一、金融改革是新一轮以提升全要素增长率为目标的经济改革的重要线索   

    支持经济增长的主要资源是资金、土地和劳动力。目前,中国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投入均面临瓶颈,经济转型的重心转向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通过加快制度改革和市场建设释放各要素活力。就资金而言,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金融体系改革发展的出发点是适应劳动力、土地以及其他要素总体较为充裕的禀赋,重点强调金融体系动员资金的功能。因此,利率、汇率等资金价格的管制,以及能够迅速动员储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间接融资体系等总体上适应了前一阶段经济增长的要求。随着中国要素资源禀赋出现根本性变化,新时期对资源配置效率的要求已经超越了对铺摊子的规模诉求。这相应需要一个更加高效、市场化、富有弹性的金融体系支持经济转型。

    目前,中国金融体制还没有将重点转移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上来,金融功能、机构、市场以及监管的各个层次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失衡问题,已经明显滞后于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并制约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具体而言:

    (一)金融体系功能难以适应经济转型要求

    如前所述,中国金融体系的很多方面还停留为传统经济增长动员资金的定位上,忽视了金融内在的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降低系统性风险的功能,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正在凸显出越来越多难以调和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经济体系中存在大量得不到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目前中国金融体系的功能和结构主要围绕着为重工业初期的制造业和固定资产投资服务,通过利率管制人为压低资金成本。在这种情况下,能够获得正规金融体系支持的往往是重资产的大企业,轻资产的服务业、农业、科技企业等的金融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而后者恰恰是新一轮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点。据统计,2012年末人民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11.58万亿元,仅占总贷款余额的18.4%,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为53%。

    二是现有金融体系不足以支持中国经济的转型和产业的升级,也不足以支持城镇化推进中的大规模融资。新一轮经济的转型升级应当伴随着金融资源从重资产行业向轻资产的新兴产业重新配置,也即落后产能产业应当“去杠杆”,科技创新和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应当“加杠杆”。然而,在目前经济增长减速的背景下,重资产行业的杠杆率依然居高不下,新兴产业融资难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这背后折射出以银行业为主导的金融体系的低效率。同时,城镇化是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据估算,未来十年大概每年需要2-3万亿的基础设施资金投入。目前,作为融资主体的银行体系“短借长贷”期限错配风险不断积累,难以腾挪更多出长期信贷支持,迫切需要金融市场提供包括权益性资金、市政债、民间资本等多元化融资方式,以及养老金等长期资金提供者。

    三是金融抑制引发的双轨制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金融体系功能的紊乱。利率和汇率是引导金融资源配置的最有效信号,资金价格的双轨制必然导致资源的错配。在当前金融体系下,管制的利率体系与市场化的金融市场并存,在岸的人民币市场受到较多管制与离岸市场上自由的市场定价并存。以前者为例,目前银行存贷业务仍实行利率管制,而非银行金融体系以及为规避利率管制而创新出来的金融业务则采取市场化的利率体系。利率双轨制衍生出大量的资金套利行为,并使得宏观调控面临的环境更加严峻。资金在银行业表内业务与表外业务之间相互转换,央行宏观调控的效果大大减弱。这些事实上的金融双轨制带来的种种问题,必须通过进一步市场化来改进。

    (二)金融市场结构失衡

    一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的低风险偏好难以支持经济转型升级。美国过去30年先后以重工业、科技行业为主的经济转型过程表明,在支持创新、动员金融资源方面,资本市场比银行体系更富有效率。而中国金融体系突出的特征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发展严重滞后。从融资结构看,2012年社会融资总量中,只有13.9%来自于债券和股票;从资产规模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资产规模在90%以上。间接融资主导的金融结构不仅导致系统性风险主要在银行体系内部积累,同时银行的低风险偏好决定了其难以将信贷资源向科技型和轻资产企业倾斜,对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金融支持十分有限。

    二是行政管制和审批是导致直接融资欠发达的重要原因。债券市场方面,由于主管部门不同,交易所市场和银行间市场存在分割,无论是市场参与主体、上市交易品种还是市场的托管清算均未实现统一,且交易所市场发展滞后于银行间市场。股票市场方面,证券的发行和上市交易受到行政审批限制,大量有活力的创新型企业难以获得上市融资的机会。行政力量的过度介入相当于为股票、债券等证券品种附加了隐性政府信用背书,不利于投资者的风险识别。

    三是股票市场结构仍待进一步调整。股票市场层次较为单一,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和代办转让系统呈不稳定的“倒金字塔”形;养老金和保险等长期机构投资者发展迟滞,A股市场专业投资者持有市值不足两成,远低于发达市场七成左右的占比情况;一级市场价格严重高于二级市场,2012年新股平均发行市盈率为47倍,而二级市场平均市盈率仅为17.8倍;估值结构不合理,蓝筹股价格明显低于非蓝筹股价格,绩差股价格畸高,严重背离企业内在价值。

    (三)金融机构的微观基础有待进一步夯实

    一是股权结构不够合理,国有股“一股独大”现象依然突出。截至2010年底,中国银行业股权结构中,国家股占53.85%,国有法人股占6.81%,远高于全球大型银行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中国银行业股权结构的不合理,一方面使得银行的公司治理改革“形似而神不似”,行政因素和政治周期对于银行的影响相对突出,需要长期投入的发展转型难以顺利推进,基于良好公司治理的风险防范难以有效实现;另一方面,在经济发展要求信贷规模持续扩张的情况下,银行很容易陷入“信贷扩张-风险资产累积-再融资-再扩张”的循环,而国有股占据主导地位也使得财政资金难以满足持续的银行再融资需求。

    二是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权责划分不清。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本应以市场和公共领域为界限,形成互为补充的格局。然而,目前双方业务均突破了原有边界。一方面,商业银行参与的地方平台贷款一定程度上带有政策性业务性质。另一方面,部分政策性银行也逐步介入商业银行业务,依赖其拥有资金成本低、国家信用隐性担保、政策优惠等优势,与商业银行争利。同时,政策性银行偏离其初衷,也会使原有应得到政策扶持的薄弱环节融资难问题再次凸显。

篇8

【关键词】中国农业银行 公司治理 内部治理

一、问题的提出

按照加入WTO的承诺,中国银行业于2007年向外资银行实行全面开放。外资银行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国际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经验的同时,也对其经营理念和运营模式提出了挑战,国有商业银行更是首当其冲。面对外资银行的冲击,国有商业银行如何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公司治理架构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公司经营目标能否顺利有效地实施,能否赢得投资人和社会公众的信任,以及能否使国有商业银行获取更好的发展空间。截止目前,先后有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成功完成了由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向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转变并成功上市,为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中国农业银行(以下简称“农行”)是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作为最后一家进行股份制改革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其改革难度远超过其他任何一家商业银行。农行于2009年1月16日农行宣布改制为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的背景下,农行如何深化内部改革和各项业务经营工作、致力于自身公司治理架构的建设已成为农行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内容。

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制改革成功经验的借鉴

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三家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成功,为国有商业银行进一步进行深化改革与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作为银行最大IPO的中国工商银行(简称“工行”),在改制上市中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工行在国有商业银行股改初期就提出了“一行一策”的工作思路,且股改始终坚持独具特色的改革路径,这充分体现在其财务重组、成立股份公司和引资安排方面。2005年工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之初,其两大股东财政部和汇金公司作为“委托管理人”分别持有工行50%的股权,对其行使对等的“发言权”,这是工行法人治理结构进行的“第一次改善”。到了2006年年初,工行法人治理结构的“第二次改善”是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根据协议,高盛投资团派驻一名董事进入工行董事会,参与工行各项重大事项的决策过程,同时依据协议,高盛集团帮助工行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同时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从实质上提升了工行的公司治理水平。这是其法人治理结构的一次关键和实质性的改善,对于克服原国有改制企业“同一利益集团内部人控制”和“国有股一股独大”等弊病有很大帮助。工行实现了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到股份制商业银行,再到国际公众持股公司的历史任务。

随后,工行按照《公司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建立了“三会一层”的现代公司治理架构和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管理层之间决策科学、执行有力、监督有效的运行机制。工行公司治理和经营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大幅度提高还在于引进了国内外许多知名专家学者和银行家担任银行外部独立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另外,实行董事长和行长分设,董事会和监事会及高级管理层均设立有专门委员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职责权限划分明确,他们各司其职、有效制衡、互相协调,不断完善企业管治、加强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不断提高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经营绩效,把为股东创造持续卓越的投资回报作为根本目标。

三、中国农业银行公司治理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1、进展

随着农行股份制改革和上市的推进,其在发展战略、经营理念与模式、市场选择和机制转换等各个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总的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建立了相对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机制日趋完善。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之间逐步形成了有效制衡,各司其责,协调运作的架构与机制。同时聘请了专业化的独立董事,尤其是国际专业人才的加入,使董事会真正发挥作用。

第二,发展战略、经营理念和意识开始发生转变。通过引入科学的指标,发展战略、经营理念从追求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向追求质量效益、股东价值及公司价值最大化转变,依法合规意识正在不断增强。

第三,经营模式转型,业务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全行在资产结构、负债结构、收益结构、 营销渠道结构等方面不断调整和优化。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扩大中间业务的比重,使中间业务收入的比例不断提高。

第四,逐步建立起了科学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近年来,农行初步建立了高管层目标管理体系和委托授权制度,同时充分考虑公司利益、股东利益和员工利益的协调发展,建立了以市场价值创造为导向的正向激励约束机制。

第五,经营的绩效显著提升,资产质量明显改善。因此,农行的风险防范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控制风险的能力也不断增强。

第六,透明度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按照建设现代化的综合性金融服务集团和大型上市公司的标准和要求,农行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确保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同时不断加强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

2、待解决的问题

作为最后一家进行股份制改革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农行改革难度之大,远超过其他任何一家商业银行。农行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董事会的独立性不够。董事会由大股东掌握或由内部人控制,比较难以形成独立的董事会来保证农行健全的经营机制和决策机制。与此同时,由于法人股比例低,公众股东分散,外部董事制度刚刚起步、债权银行介入公司运作制度没有普遍推行等原因,所有这些使农行董事会缺乏内部相互制衡的机制。

二是监事会的功能非常有限。农行采用的是单层董事会制度,与董事会平行的公司监事会仅有部分监督权,而无控制权和战略决策权,无权任免董事会成员或高级经理人员,无权参与和否决董事会与经理层的决策。由于我国《公司法》等法律在规范公司治理结构方面以股东价值为导向,致使农行只重视董事会的作用而忽视了监事会的地位,从而造成监事会实际上只是一个受到董事会控制的议事机构。

三是股权结构尚未多元化。由于缺乏国际上的战略投资者,因而农行离股权结构的多元化还有一定的距离,目前的股权结构仍然是单一的国有资本。

四是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离国际一流商业银行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股份制改革以来,中国农业银行注重完善全行的风险管理战略与政策形成机制,切实将风险偏好与风险管理战略目标贯穿于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实施与发展战略相一致的全程量化的全面风险管理,在探索建立垂直化的信贷风险管理体制、努力构建严密高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需要不断地进行完善,努力向国际一流商业银行的标准靠拢。

五是信息化建设离一流的商业银行也有不少差距。目前,农行在信息化银行的建设方面落在了其他国有商业银行的后面,甚至落在了一些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后面,这与农行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形象是极不相称的。

四、完善中国农业银行内部治理机制的对策

根据农行近10的发展战略,到2017年左右,力争使银行治理建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使“三农”市场得到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使其零售业务的经营管理资产规模得到更进一步的扩大;建设农行独特的先进企业文化,突出农行的综合竞争力,使其核心业务指标进入全球银行业前列;使农行成为立足本土、覆盖城乡和全球的国际一流的商业银行。有鉴于此,农行应在完善内部治理机制上采取以下对策。

1、继续完善法人治理架构

农行应充分借鉴国外银行先进有效的管理方式,以英、美商业银行矩阵式的组织机构为参照,加快以业务为主线的战略性机构重组,推行农行机构扁平化和业务管理垂直化,加快以业务为主线的战略性机构重组的速度,构建符合我国国情和适合农行发展的银行管理架构,从而真正发挥独立董事、外部监事和职工监事的作用。

2、加快实现产权多元化

可借鉴英、美的外部人控制的公司治理模式,将农行构建成为产权主体多元化、银行实体国际化和现代化的股份有限公司。引进包括国有、民营和外资企业的战略投资者。农行下一步要重点引进境外的战略投资者,通过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带来新的理念、管理模式和先进的技术、方法和产品与服务,进而改善公司的治理机制,促进增长方式和经营模式的转变。

3、不断提升财务治理的水平

农行应构建现代商业银行财务会计管理体系,强化公司对经营管理者的约束力度,加强内部审计,健全公司的会计制度,加强内部的财务管理,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维护股东和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4、配置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通过建立相应的制度激励机制,促使经理人员的经营决策与公司长期发展利益相一致,从而满足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实行对“剩余索取权”的合理分配,通过内部和外部双重约束机制,促使经理人员依法合规地开展经营管理活动,有效避免损害股东和债权人利益行为的发生。

5、积极推进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

一方面,要在董事会下设风险政策委员会,全行贷款质量由总行按照统一标准集中进行五级分类审核认定;另一方面,要增强内部控制,构建稽核体系,成立内部控制委员会,及时建立分别对董事会和管理层负责的内部审计体系和内控合规体系,使企业的内审监督更具有独立性和有效性,构建和完善比较严密有效的内控监督体系,实施与农行发展战略相一致的全程、量化的全面风险管理。

6、着力强化科技支撑作用

努力强化科学技术对农行在公司治理、内部管理和业务经营方面的支撑作用。建设大型的数据库系统,推动实施网络银行和数字化银行系统。同时,应研究制定信息科技发展规划,加大全行信息科技建设的投入力度,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数据中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不断推出新的金融创新产品,为客户不断提供一流的金融产品和安全、快捷、方便的金融服务。

【参考文献】

[1] 樊蓓姣: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比较分析[J].农村金融研究,2008(10).

[2] 姚铮、汤彦峰: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是否提升了公司价值――基于新桥收购深发展的案例分析[J].金融与保险,2009(7).

篇9

一、突出品种结构调整,推动攀钢经济总量和核心竞争力不断跃上新台阶

近年来,面对钢铁行业的激烈竞争,攀钢积极调整发展思路,以发挥攀钢资源和技术特色优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实施“有限相关多元可持续”发展战略,以精品战略统领市场营销、生产组织和新产品开发,推动品种结构不断优化,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品种、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

(一)加大市场营销力度,为品种结构调整提供准确的市场导向

2001年以来,攀钢突出以市场和顾客需求为导向,优化品种结构和资源流向。一是完善销售网络。先后在北京、重庆等大中城市成立了9大销售分公司,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主要地区的销售网络。二是强化市场研究分析,建立快速的市场反应机制。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品种、重点用户、重点区域市场需求情况的动态跟踪和研究,形成了市场信息、销售信息和生产信息的实时传送,提高了市场变化的预测和快速反应能力。三是按照供应链管理思想和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理念,开展顾客满意度管理,构建了顾客服务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并与美的、二汽、格力、长虹、南骥等重点客户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攀钢通过突出营销的导向作用和中心地位,品种结构不断优化,生产经营跨越式发展,经济效益大幅度增长。

(二)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优化品种结构,抓好“双高”产品生产

攀钢根据市场反馈信息优化资源配置,按效益最大化均衡稳定组织生产,在适度追求规模效益的同时,着力抓好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生产,产品品种结构调整取得突出成效。2005年,攀钢铁、钢、材产量分别达到566.94万吨、619.27万吨和555.7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9.04%、3.52%和2.41%。其中重轨、无缝钢管分别达到63.27万吨、68.0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1.39%、1.55%;高钒铁、中钒铁、钛精矿、钛白粉分别达到3574吨、2002吨、25.52万吨、5.8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9.01%、26.95%、14.47%和7.05%。

(三)坚持特色精品战略,大力开发新产品,培育攀钢知名品牌

一是按照用户和市场需求,大力开发新产品,推动品种结构不断优化。攀钢新产品试制总量逐年上升,2005年达到78万吨,开发出了一批有市场、有特色、有效益、有资源优势的新产品。作为国内第一家开发出的100米长尺高速钢轨,重轨产品已打入美国等市场;攀成钢开发出直径340mm热连轧无缝钢管,填补了国内空白;建材和特钢分别开发出500Mpa级钢筋、高级模具钢等一系列新产品;立足资源优势,开发出了独具攀钢资源和技术特色的新型钒钛钢品种,含钒贝氏体高强度钢轨、DX54D超深冲镀锌板、380系列车轮用钢等相关产品,具有国内领先水平。二是坚持特色精品战略,大力推进品牌建设。攀钢被评为“中国钢铁品牌建设十大杰出企业”,重轨、无缝钢管、热轧汽车大梁板、冷轧家电用板、钒钛等五大类产品被评为“中国钢铁十大影响力品牌”,其中重轨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二、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做强做大钒钛产业和打造钢铁精品基地

近年来,攀钢抓住机遇,积极推进三期工程建设,并立足钢铁钒钛主业,稳步实施多种形式的资产并购重组,大力拓展金融、贸易等产业领域,推动企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一)大力实施三期工程建设

攀钢三期工程建设于2001年6月正式启动,重点进行钢铁主业技术改造、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和环保三大系统,十大标志性工程已有八项建成投产,基本实现了“材变精品”的转变。一是立足资源优势,加快钒钛项目建设,深度开发钒钛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二是稳步推进钢铁项目建设,提高工艺装备水平,打造钢铁精品。目前,全连铸项目、热轧技改、轨梁万能轧机生产线等钢铁项目已建成投产。其中,新钢钒完成全连铸改造,顺利实现全连铸;建成国内第一条世界一流的镀锌铝生产线,生产的无锌花板、镀铝锌板、防指纹板、自板均可以替代进口;热轧三期技改采用了系列新技术,总体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产品品种规格和质量大幅度提升;攀成钢建成的Φ340mm连轧管机组,装备水平和工艺技术均达到国际一流。

(二)积极审慎地实施资产重组

一是整合四川省内钢铁产业,做精钢铁产业。“十五”期间先后兼并成都无缝、成都钢铁厂、长钢,组建了攀成钢和攀长钢。兼并重组后,攀钢通过严格管理和加快技改步伐,同时给予新公司在资金、技术、人才及资源等方面的支持,促进企业文化融合,推动重组企业快速发展。攀成钢生产经营连创历史最好水平。二是着眼于发挥资源和技术优势,稳步推进国内钛产业联合重组,打造全国最大最强的钛白粉生产基地。通过兼并重组,攀钢确立了钛白粉产能全国第一的地位,使我国钛产业整合度和集中度进一步提高,钛资源综合利用能力和竞争实力进一步增强。三是控股锦州钒业,推动攀钢钒产业快速发展。攀钢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加快整合国内钒产业步伐,于2003年6月与承德新新钒钛股份有限公司、锦州铁合金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组建了锦州钒业有限责任公司,攀钢出资445万元,参股40%,并在2005年实现控股,进一步巩固了攀钢在中国钒产业的龙头地位,提高了市场控制力。

(三)稳步推进贸易、金融的产业化发展,积极培育新的产业支柱

一是大力推进贸易产业化。2004年,攀钢国贸积极拓展对外贸易业务,既“做自己的产品”,也“做别人的产品”,完成攀钢外部贸易额47亿元,并开始涉足汽车贸易、原燃料补偿贸易等领域,贸易产业化发展取得初步成效。二是加快金融产业化发展。攀钢坚持通过集团财务公司稳健经营实现金融产业化的思路,增加财务公司资本金,积极为集团成员提供金融服务,扩大金融产品,拓宽服务领域,初步实现了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有机融合。

三、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工艺技术持续优化,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大型钢铁钒钛企业集团提供有力

支撑

攀钢以市场化、产业化为目标,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形成了一批有攀钢资源和技术特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和成果。攀钢2001年以来共取得科技成果927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达到63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56项。申请专利252项,获得专利授权166项。

(一)着眼于资源综合利用实施科技强企,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迈上新台阶

攀钢坚持自主研发与引进、吸收相结合,与20所国内外著名科研院所开展联合科技攻关,解决攀钢钒钛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难题,努力实现钒钛领域关键技术的突破,钒钛技术开发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占领了国际钒技术和产业制高点,先后自主开发三氧化二钒、钒氮合金等生产工艺技术,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特别是钒氮合金生产技术打破美国独家垄断,工艺上优于美国,实现了常压、连续生产。该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二是钛资源利用技术实现了国内领先。攀钢通过引进关键技术并消化、吸收和开展自主创新,攻克微细粒级钛铁矿回收的世界性难题;独创出专用型高档造纸钛白、化纤钛白的常压水解技术;掌握了纳米钛白制备和应用技术;硫酸法钛白生产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二)围绕工程建设和生产开展科技攻关,推动工艺技术和技术经济指标全面优化

一是抓好三期工程达产达效攻关。重点是围绕钒钛磁铁矿冶炼、全连铸、轨梁万能轧机、热轧、冷轧、Ф340mm机组等开展工艺技术研究,着力解决好制约工程建设的关键技术问题,确保工程按期建成投产,使一流的装备优势尽快发挥出一流的效益。科技攻关为三期工程达产达效提供了有力支撑,使攀钢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得到全面提升,钢铁生产工艺技术总体进入全国先进行列,总体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工艺技术世界领先。二是抓好设备挖潜技术攻关。突出挖掘规模潜能、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等重点,瞄准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开展设备挖潜技术攻关,实现钢铁生产工艺和技术经济指标全面优化。完善高钛型钒钛磁铁矿高炉强化冶炼工艺技术,使高炉利用系数达到2.40t/m3・d以上,高炉利用系数连续多年保持全国大高炉领先;优化炼钢工艺技术,大幅度提高转炉炉龄,转炉平均炉龄达到8544炉,提高废钢消耗能力,实现了吨铁吨钢;攀枝花钒钛磁铁矿采选技术实现重大突破,阶磨阶选工艺技术研究取得成功,改变了过去铁精矿品位提高,钛含量也要提高的不良状况,使精矿品位从52%提高到54%,而钛品位不提高。节能降耗、提高成材率攻关取得突破,与2000年相比,(集团)公司2005年吨钢综合能耗达到906kgce/t,降低93kgce/t;钢材综合成材率达到90.58%,提高5.51个百分点;材钢比达到89.73%,提高16.13个百分点。

(三)积极推广环保节能新技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篇10

[关键词]农业;科技金融;现代化;城乡发展;贷款

农业一直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支撑,只有开展高水准的农业建设,才能推动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农业发展不单单是依靠传统劳动力操作的方式就能实现的,也需要充分利用各种科学技术强化使农业生产的先进性,为国民经济稳定发展提供更多的力量,也能农村得到更高层面的建设,逐渐提升农民的幸福度。但是吉林省在开展农科金融发展中存在多项问题,如未能有效关注农科呈现的特殊性、农科金融供求不够匹配以及投入资本市场遇到障碍等问题。吉林省需根据发展问题制定针对性的发展措施,促使农业得到更优质的科技以及金融支持,增加吉林省开展现代农业建设的力量。

1吉林省农业以及农科金融发展的现状

1.1农业现状

吉林省一直是国内进行粮食生产的重要省份,在农业生产上体现自然条件的优势,每年均会生产众多粮食。但是,农业要想实现更高层面的发展,不能仅是依靠传统劳动力操作实现的,需要获得科学技术的支撑。但是,由于吉林省在开展农业创新发展中遇到多种问题,如农科金融供求不够匹配,未能构建高水准的金融发展体系,导致现代的农业生产比较缓慢,也就制约农民通过农业生产获得的收益。农业科技要想实施优质的发展,需要解决最困难的发展问题是农科发展体现的不确定性,容易产生诸多发展风险,制约农科发展的进程。吉林省主要是以玉米生产为主,依据农业研究数据显示,每年会有66%左右的工业耕地用来进行玉米的种植,同时,每年约有71%左右的农民在耕地上种植玉米。通过对2012年至2017年吉林省每年粮食生产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该省份粮食产量体现逐步增长的现象。

1.2农科金融的现状

吉林省一直是国内进行粮食生产的重要省份,并在最近几年获得更优质的发展。农业在得到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增加在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投入,致使粮食产量实现逐年的增长。农业科技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只有开展高水准的科技研究,才能让农业实施更高层面的发展。科技发展需要获得金融体系的支撑,努力实施金融体制的创新以及改革,以此推动农业得到更高层面的发展。

1.3农科金融需求

吉林省各大金融机构不断增加在农业发展上的贷款,表现为逐渐增大给农业发展企业以及农户的金融贷款额度。从之前117亿元的贷款投放额增加到2017年的800亿元,为农业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尤其是农村信用社,该金融机构更加深入农村,也考察各个乡村企业,在吉林省金融的体系中占据较大比重。科技要想实现更高层面的发展,就需要获得金融以及各项资金的支持,需对这些发展现象进行正确的看待。通过对吉林省十多年的农科金融发展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虽然金融机构为农户提供一些贷款方便,但是农户主要是以存款为主,贷款数额比较少。农民贷款难是吉林省发展农业科技的主要问题,也是国内农业发展的普遍问题。针对全省的农业企业来讲,很难实现农业科技的普及,也不能得到高水准的技术支撑,缺少在金融支持上的保障。为此说,吉林省在农科发展上存在诸多问题,不能建立高水准的金融支持制度,也不能满足农户对资金的需求。

2吉林省实施农科金融存在的多项发展问题

2.1未能有效关注农科呈现的特殊性

农业科技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只有开展高水准的科技研究,才能让农业实施更高层面的发展。为此,吉林省实施农科金融发展时,需要关注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运用多种手段努力提升农业生产的科学技术水准,为省内农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基础力量,促使农业实现更高层面的技术发展。科技发展需要获得金融体系的支撑,只有努力实施金融体制的创新以及改革,才能推动农业得到更高层面的发展。通过对《通过统计年鉴》各项资料进行分析得知,吉林省在实施农科金融创新发展时,存在多项发展问题,首先体现在未能有效关注农科呈现的特殊性。

2.2农科金融供求不够匹配

吉林省在进行农业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农科和当前金融体系发展存在不匹配的问题,这样就严重制约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效果,也不能为吉林省的农业生产出更多的推动力量。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农业科技金融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需求比较广。在进行资金运用的过程中,农户主要是通过定期或者是活期存款等方式进行资金的筹集,这样的资金运用方式占整体的83%左右。可以看出吉林省在进行农村金融供给的过程中,整体的体系存在单一的问题,农户不能将自己的资金更好地运用到科技研发中,这样就会影响农民对农业创新所提供的支持力量。同时,农业科技贷款的整体的利率比较高。第二,农科金融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供给主体比较少。这表现为最近几年对农科进行金融供给的主体正在呈现数量逐渐减少的问题,并且农科金融所呈现的活动性比较低。这样就不能满足企业在科技贷款中所呈现的额度需求,严重影响吉林省在科技发展中的力量。同时,通过此次研究发现,吉林省农科金融的覆盖率较少,便利服务能力较差,不能给农户提供良好的金融支持。很多农户认为跟金融机构进行贷款申请是比较困难的,或者是金融资金不能满足其进行农科研发的资金使用需求。这些问题就导致吉林省在发展农科研发时存在农科金融供求不够匹配的问题,不能为农户以及农业企业提供充足的金融支撑,影响整体农科金融发展的能力以及运行效果。

2.3投入资本市场遇到障碍

当前,吉林省在进行农村金融投资的过程中存在投入资本市场遇到障碍的发展问题,必须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思考。首先,农科企业在创新能力上存在缺乏的现象。农科企业要想在市场发展中获得更多的力量,就必须要提升自身自主进行科技创造的能力,只有提升自身的核心技术才能满足当前市场对农科企业进行技术研发所提出的需求。但是由于这些企业在核心技术上存在能力比较差的问题,这样就导致企业很难入住资本市场。其次,农科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存在综合能力弱的问题。要想在市场发展中获得长远的进步,企业必须要保证自身的创新技术能力,也需要具备比较高的赢利能力。但是当前受到农业发展所呈现的影响,农科企业在技术研发上存在受到限制的问题,这样就导致企业在参与市场运行中所呈现的赢利能力比较差。最后,农科企业在参与市场运行过程中内部治理存在混乱的问题。农科企业多以家族企业为主,在公司治理结构以及人员管理上存在诸多欠缺,这样就不能让各项部门实现职能的科学划分,也很难实现生产经营目标。

3提升吉林省开展农科金融发展效果的对策

3.1积极关注关注农科呈现的特殊性

针对当前吉林省在进行农科金融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必须要提醒制定针对性的对策,引导农科企业开展更高层面的发展。针对当前吉林省未能关注农科创新的特殊性的问题,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要积极关注农科所呈现的特殊性,逐渐提升科技成果转化为资金发展的能力。这需要开展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个层面的工作是加大在农业科技研究上进行资金转化的投入力度。针对吉林省在进行农科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各项问题,必须要从政府层面进行科技力量的投入,努力强化科技成果转化为资金发展的效率,这样才可以让农业科技实现更高层面的开展。第二个层面是积极让农业科技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吉林省可以通过示范基地的方式推动农业科技和当前农村经济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促使农科成果实现转化率的逐渐提升。此外在进行项目经费管理过程中,必须要严格经费的使用原则,实现专款专用的资金利用,推动农业科技实现更高层面的发展。

3.2科学改变农科贷款方式

吉林省要想实现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可以实现农科金融的高度建设,就需要科学改变农科贷款方式。首先,吉林省必须要积极转变借款的理念。在传统抵押理念影响下,吉林省很难为农科企业提供更优质的贷款工作。必须要积极转变贷款理念,更加重视在技术层面上的关注。这是因为技术是当前农科企业实现核心竞争力逐渐发展的基础,只有具有较强的技术发展能力,才可以让企业在市场运行中获得更高层面的发展,所以在对农科企业进行贷款的时候,金融行业必须要关注企业所呈现的技术创新能力,依照农科企业所呈现的技术发展潜力对其进行贷款额度的确定。其次,吉林省的需要开展农科金融市场间接融资工作。农业科技要想实现创新发展,不仅要开展直接融资,也需要通过间接融资的方式来提升农科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能力。所以吉林省可以开展私募基金或者是产权交易的间接融资市场,让农科企业获得更高层面的融资能力。

3.3强化融资功能,更好融入资本市场的运作

吉林省在进行农业推广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在资本层面上的发展,逐渐提升农科企业的融资功能。吉林省需要开展以下几个层面的工作:第一,政府必须要加大对农业科技发展的扶持力度。可以通过建立专门政策的金融机构对农业科技企业进行政策帮扶,增加在农科层面上的资金投入。同时,政府可以通过贷款贴息或者是税收减免的方式,为农科企业实施技术创新提供更多的资金保障。第二,农科企业必须要强化自身所呈现的竞争能力。企业要想在当前农业市场运行中获得更高层面的发展,就必须要主动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实力,增加对各种类型风险进行抵抗和解决的能力。企业在进行行业发展过程中也需要重视对优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通过组建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可以帮助农科企业实现管理以及技术发展的提升。

4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