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3-12-21 17:19: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特色农产品;深加工;现状;问题;对策;浙江云和
中图分类号 F32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5-0328-01
云和县位于浙南山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自然资源,2012年被列为国家级生态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传统历史文化发展衍生了大量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近年来云和县特色农产品产业初具规模,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中作用显著,但产业附加值不高,极大地制约了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发展与效益提升,亟需加强农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1-2]。
1 云和县特色农产品现状
1.1 食用菌产业
食用菌是云和县传统产业,早在1 800年前先人们就采用“砍花法”种植香菇,通过千百年的技术革命人类已撑握食用菌的人工种植技术,特别是近几十年来代料香菇种植技术的推广应用,使食用菌成为云和县农业的支柱产业。2013年全县食用菌总产量为6 440 t,产值2.8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4.2%。并已成功研发了杏鲍菇、茶树菇、金福菇、滑子菇等10余个珍稀菌品种[3-4]。
1.2 茶叶产业
云和茶园主要集中在石塘镇朱村一带,全县20年前茶园面积仅有400 hm2左右,现在发展到2 533.33 hm2,增长了约6倍;全县从事茶产业的有6 000余人,有10余家茶叶加工企业;同时该县还积极打造“云河绿羽”“仙宫雪毫”“金枝玉叶”等品牌,茶叶产业对云和县的农业经济发展发挥了较强的推动作用。2013年全县茶园总面积为2 533.33 hm2,总产量805 t,总产值达1.10亿元。
1.3 雪梨产业
雪梨为云和县名果,至今已有540余年的栽培历史,在全国市场都有较好的口碑,销售业绩高。云和雪梨作为浙江省的三大传统名梨之一,具有果大汁多、肉细味甜、爽脆美味等优点,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在各大超市卖场广受欢迎。目前全县栽培面积已达1 440 hm2。
1.4 板栗产业
板栗产业发展势头较好,以科技示范园为引领,带动全县板栗产业发展,由于经济效益高,全县合力推动产业发展、品种开发,板栗经济逐渐成为推动云和县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尤其是近年来由于食品基地项目的建设、无公害板栗标准的制定与推广,云和板栗的质量及产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据统计,目前全县有板栗2 000 hm2以上,从事板栗种植的农户有5 000余户。
1.5 有机鱼产业
云和县是渔业大县,水域面积3 466.67 hm2,水域范围内水质优良、光照充足、水面开阔,适宜于渔业生产。2013年,全县水域养殖面积达2 733.33 hm2,其中水库养殖2 233.33 hm2,各类水产品产量4 050 t,实现渔业产值5 800万元。近年来,云和县大力发展渔业品牌,不断提高有机鱼的知名度。
2 云和县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龙头企业与合作社规模小,数量少
目前,云和县共有10余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其中食用菌类加工企业有13家,茶叶类加工企业有10余家,水果生产销售企业有7家,有机鱼类加工企业有3家,禽类养殖销售企业有3家,蔬菜加工销售企业有5家。但经营规模较小,品牌效益不高,并且生产成本较高,竞争实力不强。
2.2 加工技术与装备落后,增值水平不高
云和县农产品加工还停留在贮藏、保鲜和初加工,深加工产品少,深度开发的产品更少。农产品附加值不高,不利于提高农产品经营效益。
2.3 品牌建设混乱
如茶叶产业,全县就有天恩、仙宫雪毫、云禅、梅之源、山里人、天成、高山阿婆等企业、合作社,创建有“金枝玉叶”“秀山翠羽”“云河绿羽”“山里人”“仙宫雪毫”等多个品牌。同类型的产品品牌多且杂,品牌定位不高,难以推广,不仅不利于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且会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资源[5-7]。
3 云和县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对策
3.1 推进资源整合
一是加速品牌整合。加快品牌整合步伐,将全县同类型农产品繁杂的多种品牌进行整合,确定全县统一的品牌定位,形成产业发展规模,同时制定统一的生产加工标准规程,并完善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在做强农产品品牌的同时,可适当开发同一品牌不同系列的产品,以最大限度地增加产品附加值。二是整合研发力量。农产品深加工由于涉及面较广,需全面统筹发展,例如云和雪梨酒曾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铜奖,市场前景广阔,但目前仍未有雪梨酒的规模化生产。应积极与科研院所联合研究,借助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开发经济效益高的新型雪梨酒产品,必能提升雪梨的经济价值和保健价值,为云和县经济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3.2 招商引资,加大投入
要进一步加大农产品加工业招商引资力度,力争使更多的外来企业和商人参与农产品加工业,提升产业化水平。依托本地特色农产品的优势,引进一批加工技术成熟、实力强大的企业进行特色农产品深加工。鼓励企业、大户、经营能手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农产品产业基地。
3.3 加大对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发挥龙头企业带头作用
进一步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在财税政策上扶持。对于示范引领作用较强的龙头企业,给予一定的企业所得税减免。二是在贷款政策上扶持。目前许多龙头企业由于资金匮乏而难以扩大规模、发展自身实力,因而也不利于其示范带头作用的充分发挥。因此,应设立农业产业化项目专项贷款,扶持重点龙头企业的发展与壮大。
3.4 积极推动地方特色农产品向旅游商品深层次开发
特色农产品是旅游资源的一部分,是旅游商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特色农产品开发力度应集中于与旅游文化主体相吻合的产品,这样既可借旅游地名声为农产品宣传,又有利于旅游地的推广,是一个双赢的开发项目。推动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向旅游商品的深层次开发,既能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又能推动该区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的发展。
4 参考文献
[1] 陈月玲.我国农产品深加工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233.
[2] 朱维军.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产业化[J].农产品加工:学刊,2009(7):71-73.
[3] 刘春泉.江苏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战略思考[J].江苏农业科学,2007(5):22-25,99.
[4] 章杏杏,路建忠.浅析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绩效、存在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7(25):69-70.
[5] 王俊平,王硕.我国农产品深加工的发展前景与措施[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9(4):32-34.
篇2
【关键词】维西县 特色农业 金融 路径
一、维西县特色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迪庆州西南端,“三江并流”腹地。全县总人口15万多人,有傈僳、汉、纳西、白、藏等民族。辖10个乡(镇)3个居委会、79个行政村,农村人口占91%。境内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64座,平均海拔2340米;有河流263条,高山雪融湖28个;气候冬长无夏,春秋相连,仅有冷暖、干湿和大小雨季之分,年平均气温11.4℃。高低悬殊的海拔,分布不均匀的光、温、降水,形成了特殊的立体气候,适合各种植物生长。近年来,在政府的引导下,傈僳族农户积极开发特色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一)药材产业发展初成规模
近几年来,维西县按照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要求,结合境内地貌和气候特点,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引导、扶持农民发展药材产业,让农民实现增收致富。截止9月末,维西信用社向137户药材种植户累计发放638万元,余额588万元,农行向药材种植户发放贷款24万元。目前,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0000亩,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500元增加到2700元,个别基地还成立了中药材种植协会,通过“农户+公司”形式,一方面解决销了路难问题,一方面将规模做大。
(二)冰葡萄产业发展步伐加快
葡萄种植是一项高投入高回报的产业,技术要求比较高。叶枝镇政府将美国高产葡萄引入叶枝,同时塔城引入了冰葡萄,并建立了葡萄种植示范基地,以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发展葡萄种植。维西县金融机构结合实际情况,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截至9月末,向95户葡萄种植户累计发放269万元,余额254万元。到目前已有72户种植冰葡萄470亩,亩均收入2800余元,现库存总苗木价值达70余万元。叶枝镇梓里村目前种植面积达320多亩,年产葡萄32万多斤,亩均收入2900余元。
(三)核桃产业发展取得成效
为切实加快核桃基地建设步伐,截止2012年9月末,信用社辖内11个网点累计办理金碧惠农卡80张,发放小额信用贷款120万元,县农行向核桃种植户发放贷款18万元。较好的解决了农户难找保证人的情况,解决了农户的资金需求。值得一提的是,在塔城信用社的大理支持下,哈达村大力发展泡核桃种植,全村共推广种植100多亩,并建设了苗圃基地30余亩,目前已完成泡核桃苗的嫁接移栽32亩50万株。同时哈达农庄资产经营有限公司通过从漾濞县引进技术人员,积极开展泡核桃苗的嫁接移栽,目前储备有价值170余万株的苗木,总价值达到30余万元。
二、维西县特色农业发展产生的效应简述
一是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强了产业发展后劲。特色产业的发展,使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增强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后劲;二是拓宽了农民的收入渠道。特色农业的发展,农民由过去的单一经营收入向现在的多种经营收入转变,收入渠道不断增多,收入不断提高;三是培养和锻炼了一批农村致富带头人。从哈达村民小组、梓里村民小组的情况看,通过特色产业的发展,全村涌现出了一批致富带头人,他们在自身致富的同时,也带动了全村百姓的增收致富;四是特色农业的发展,直接带来百姓思想观念的转变。百姓在培育、发展特色产业的过程中,传统的思想观念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商品意识、科技意识增强,劳动者的技能得到提升。
三、维西县特色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生产规模小,产业化起步晚,产业链条短,技术含量低,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由于企业还处于创业初期,受生产技术、资金、市场等因素影响,短期内难以做大做强。特色产品在市场上难以占领优势地位、未形成规模效益。经营方式以粗放型为主,生产较为分散,水准参差不齐。生产加工工艺落后,新产品、新品种研发不足,影响市场竞争力和特色资源的有效开发。二是缺乏有效的融资渠道。因从事特色农业主体缺乏自身资金、技术含量不高、经营管理水平相对较低,政府和银行对其资信把握不足。同时,特色农业本身招商引资项目少,造成政府投入有限,信贷投放力度小,融资渠道不畅。三是市场观念差,产业经营者商品意识、从产品到商品的转化率低,经营者对市场需求预测不准、市场营销观念不强,仍摆脱不了小作坊式的思维模式。四是交通基础设施相对不发达,一定程度上制约产品的销路。维西县大部分村地处山区,交通不便。不少山区,虽然发展特色农产品的地理条件较好,但受交通等因素制约,增产不增收。据调查,今年,由于德维二级公路的修建,导致交通不畅,出产的葡萄因为不能及时出售大部分腐烂在果地,种植葡萄的农户全部亏损,大部分农户连日常的家庭开支都成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叶枝信用社、塔城信用社立即组织人员为全部受灾农户办理贷款展期,切实解决了果农的困难,随着二级公路的完工,两处葡萄基地已经开始走上正轨,果农经济收入也一步步在增加。五是金融机构对特色农业的信贷投放力度不够。维西特色农业经济基础薄弱,资金实力不足,难以实现规模化和产业化、特色化、市场化,银行对特色农业的信贷投入不能完全满足其资金需求。银行对特色贷款也存在一定的顾虑,据调查了解,2004年维登乡、白济汛乡在政府的推广下种植重楼,农户与公司合作,信用社累计向农户发放贷款45万余元,但经过一年的实践,由于政府与合作公司的问题,导致药材公司解除合作合同,农户种出的重楼找不到销路,所有投入全盘亏损,无力偿还信用社债务,信用社经过长时间催收,只收回部分借款,其余28万多元全部成为不良贷款,为信用社业务发展造成了重大的阻碍。虽然2012年上半年政府财政资金帮助信用社社消化了该28万余元的历史包袱,但信用社社对支持特色产业发展依然贷款存在一定的顾虑。
四、维西县特色农业发展的支持路径
维西县特色产业的发展,政府引导是关键,龙头带动是重点,金融支持是后盾,三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要使特色农业产业出效益,就必须走规模化、品牌化的道路,集中人力、财力、资源优势,把“特色”做大、做强。
政府引导是关键。特色农业产业分布面广泛、涉及面复杂、参与面众多等因素,要想这一产业得以稳步的发展,没有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引导与扶持,实难成为支柱!一方面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现有基地为依托,积极发挥基地的引导示范作用,对特色农产品开发加工的企业进行改造,以招商引资、个人独资等形式,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另一方面要搞合作扩大规模。目前,在政府部门的领导下,县供销合作社指导成立了维西品贵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美洛村360户农户中,有136户加入了合作社,共种植35亩虫娄、150亩玛咖、100亩秦艽、100多亩木香。全县供销合作社已发展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20个,入社农户2000多户,带动农户9337户,约占全县农户的1/4,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9300亩,年产值9825万元。下一步,政府应多组织农户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通过几年时间,有计划地对农户开展培训工程,使农户掌握了3至5项实用技术或技能,提高整体素质。要进一步加大对资源优势强,产业特色浓、市场潜力大、产品附加值高的特色产业进行重点培育,使之成为产业辐射面广,能带动一方百姓致富的重点产业。
龙头带动是重点。特色农业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国内外市场、一头连着千家万户,具有引导生产、开拓市场、深化加工、提供服务的综合功能,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强大的辐射带动功能。而龙头企业发展缓慢,已经严重制约了维西特色农业的发展,是目前维西县乃至全州发展特色农业的桎梏。应树立品牌意识,加大特色产品研发,通过产品深加工、改进包装、丰富品种、提高质量、增加附加值,把具有维西特色的各种品牌真正树起来。龙头企业应加强企业合作和宣传力度,利用每年一度的阔时节、火把节等县内重大节日进行宣传,提高维西特色优质产品的知名度。鼓励多种经济主体投资特色产业,对示范带动性强、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培育成有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篇3
城镇化的发展与产业发展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良好的产业支撑是新型城镇化的内生动力和根本保障。当前的城镇化进程中存在产业层次低、技术含量低、集聚性差等问题,导致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内涵和要求不相适应,影响了新型城镇化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应积极推进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集聚以及科技创新等发展路径,从而为新型城镇化有效发展提供良好的产业优化路径。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科技创新
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暴露出诸多问题,如市民化进程滞后、盲目追求数量和规模、鬼城现象等。这些问题产生的关键在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缺乏良性的产业优化路径。本文根据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及其对产业发展的要求,并结合我国当前新型城镇化发展中所存在的产业发展问题,提出有利于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产业发展路径。
一、新型城镇化下的产业发展要求
产业发展会带来就业数量和空间,从而吸引大量农业劳动力,并实现其市民化身份的转变,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人”的城镇化,其“新”体现在由过去的追求城镇规模、空间的“数量扩张型”模式转化为更注重产业质量,人本主义的“质量集约型”模式,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产业发展特征不同于以往城镇化下的产业发展[1]。但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又需要相应的产业支撑来作为其发展动力。因此,如何寻找一个良好的产业支撑是新型城镇化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否则,新型城镇化发展只是美好的愿景。第一,新型城镇化关键在于以人为本,既要实现农村人口生活空间的转移,也要促进农村人口就业空间的转移和就业方式的转变。因此产业的发展要能保证不断吸收农业人口,拓展就业空间和方式,并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因此一方面不断加强农业现代化进程,从而解放出更多的农业劳动力,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城镇中工业和服务业发展规模、结构和质量,注重产业发展的集聚性,创造出大量的就业岗位,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集聚。此外,新型城镇化下人们的精神层次和文化层次需求会显著增多,因此需要一个多样化的现代服务业来予以支撑。第二,新型城镇化需要一个有发展活力和竞争力的产业来支撑其长期稳定发展。因此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高度化和生产现代化,注重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及其对传统产业的知识化改造和提升,并强调各产业的聚集、关联和协调发展[2]。第三,新型城镇化是“生态”的城镇化,强调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适应,注重生态文明理念,重视提高土地资源要素集约利用、环保等公共服务设施高效利用[3]。因此新型城镇化发展强调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生态化来实现用较少的资源要素消耗获取最大的效益。第四,新型城镇化是特色的城镇化,更强调地区发展特色和文化内涵,因此产业发展要充分立足于当地的特色和比较优势,要培育城镇特色鲜明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走一条适合自身特色的产业发展道路[4]。
二、我国城镇化发展中的产业问题
尽管良好的产业支撑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重要动力,但当前城镇化中所存在的产业问题依然深深阻碍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第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严重滞后,目前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平与美国相比相差108年、与英国相比相差150年;就我国国内状况而言,我国工业劳动力的生产效率是我国农业劳动力生产效率的10倍左右,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比我国国家现代化水平低10%左右。这种滞后性在客观上制约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和发展水平。具体表现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技术水平和机械化水平落后、家庭承包责任制导致的分散化经营、管理水平落后等。第二,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不协调:我国目前大部分地区的城镇化水平都滞后于工业化水平,资源环境恶化,难以实施绿色生态与城镇和谐发展格局。工业加工层次低,产业链条短,科技含量不高、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人力资源优势也没得到充分发挥,最终导致产能过剩现象严重,工业整体效益不高,也影响了城镇化的良性发展。第三,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发展缓慢:我国目前服务业总体发展缓慢,而且传统服务业比重偏大,现代服务业发育明显不足,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很低。服务业规模较为分散,大型服务企业难以发挥引导和示范的作用,缺少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仍然停留在初级发展阶段。现代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低下,难以对就业形成较强的拉动率。服务业专业人才缺乏,难以支撑知识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第四,产业过于分散,缺乏集聚效应:总体上我国各地区产业集聚程度低、集聚效应不明显,难以有效发挥产业集聚对城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城镇规模偏小,缺乏与当地自然资源禀赋或者文化基础相适应的主导产业,产业集聚力和产业竞争力缺失。产业集聚区在城镇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突出。我国城镇化的产业集聚区主要表现为工业园区,这些工业园区偏重招商引资、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和厂房建设,忽视相关产业能力的培育和产业链建设,尤其是忽视了培植适合本地环境的原生产业和特色产业,缺少引进与升级配套的产业链的,忽视产业研发和技术进步[5]。没有带来相应的集聚功能、创新功能、辐射功能和协调功能,从而很难形成对城镇长期发展的强大推动力。第五,城镇缺少特色和文化内涵,城镇同面和产业同质现象严重: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城镇化缺少与产业规划协调的科学的城镇总体规划,忽视了自身优势、条件和特点,没有从当地实际出发,简单地照搬其他地区城镇的建设模式;缺乏科学性和严肃性,建筑风格大同小异、“千镇一面”,缺少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因此这些地区城镇化没有将地域特色和文化融入本地产业与城镇发展之中,不重视城镇文化产业发展和产业的文化品质提升,使得城镇同面和产业同质现象严重,一些城镇缺少甚至没有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6]。
三、新型城镇化发展下的产业优化路径
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增强城镇的产业基础和提高城镇的产业支撑能力,协调产业与城镇发展的关系,实现产业与城镇的互动和协调发展,以提高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优化产业发展路径。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将新型城镇化与农村非农化、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有机结合起来,重点推动农业现代化,增强新型城镇化的现代农业支持能力。提高农业技术与产品的科技含量,推进农业机械装备现代化,适时推行配套的农业科技政策。重点推进农业生产经营现代化、规模化与集约化,发展具有代表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它们的技术示范和扩散效应来改造传统农业和促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现代农业的融合性,强化农业的观光,休闲教育和自然等多功能特征。同时配套发展农业生产业,为农业生产提前、产中、产后配套服务的农业生产业,如农业仓储物流、互联网信息业、生产保险发展。切实保障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同步,以农业现代化与产业化筑牢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基础。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为新型城镇化提供高效的现代工业支撑。坚定不移地走一条依靠科技进步、延长产业链条、降低资源消耗、优化生态环境,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重点提高工业化发展的质量,将工业化建立在更先进的技术水平之上,并以新型工业化来带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通过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对传统产业进行高端化改造,发展壮大先进制造业,积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并把信息产业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上,促进信息产业渗透到各个产业中,调整优化城镇工业结构,提高城镇工业发展质量。并积极协调城镇现有传统工业与新型工业之间的相互关系,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工业的关系,处理好劳动密集型工业、资本密集型工业和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关系。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业,为新型城镇化提供现代服务业支撑。应将工业化、信息化、经济服务化结合起来,以工业化、信息化为中心推进经济服务化,将第三产业中的现代服务业作为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导产业。推进生产业和生活业发展,引导以技术研发与推广、生产设施服务、服务资源开发、信息服务、物流、中小企业融资、财产保险等生产业围绕城镇工业生产和农产品深加工业来发展,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形成城镇化、工业化与服务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充分发挥信息产业在新型城镇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将信息产业作为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产业,增强城镇的信息扩散功能和集聚功能。同时加快农村地区信息产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网络订单农业、农产品电子商务等。引导产业集聚,降低新型城镇化成本,走产业集约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根据新型城镇化的集约要求,依托城镇的资源优势和有利条件,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经济循环”思路进行城镇建设和发展规划;根据“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要求,建设产业园区与城镇区布局合理、功能互补、协同互动、融合发展的城镇经济体系。以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区等不同类型的产业园区为载体,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带动人口集中,把产业园区作为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的重要结合点。优先发展特色产业,因地因时选择差异化的支柱产业,走特色产业支撑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受自然要素禀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分布、交通等条件的影响,我国各地区城镇化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地域差异特征。因此各地区城镇产业应该以突显出地方自然资源特色或文化内涵的特色产业为主,优先发展特色产业,应因地制宜地形成不同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走多样化的特色产业推动城镇化发展道路。突破制约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制度障碍,进一步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包括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通过制定财税金融优惠政策等促使、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研发和推广的投入。同时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对传统产业发展模式进行生态化改造,促进产业绿色、循环、低碳化发展,从而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曾冰 单位: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彭红碧,杨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J].理论探索,2010(4):75-78.
[2]李晓斌.以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研究[J].求实,2015(2):59-64.
[3]陈晓春,蒋道国.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的内涵与实现路径[J].学术论坛,2013(4):123-127.
[4]黄勤,杨爽.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J].经济纵横,2014(1):44-47.
篇4
【关键词】中卫市;农业;特色产业
1 当前中卫市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特点
1.1 规模效益稳步提升
枸杞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今年全市新增枸杞面积2667hm2,累计达到23800hm2,其中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枸杞)标准化生产基地6933hm2,有机枸杞出口原料生产基地2000hm2,开发出六大类十几种精深产品,培育出了“宁夏红”、“早康”、“杞芽”等一批知名品牌。硒砂瓜产业产销两旺。新增压砂地3867hm2,累计达到72000hm2,种植71333hm2,产销形势喜人。设施蔬菜产业扩规增效明显,全市新增设施蔬菜种植面积2000hm2,累计达到15900hm2。沙漠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日趋完善,新建沙漠大拱棚及适沙作物53hm2,生产上市蔬菜7500多吨,产值3000多万元。林果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全市新增生态经济林12440hm2,栽植各类苗木1329.33万株,经果林总面积累计达到75961hm2。畜牧业稳步发展。全市养殖业经受了疫病及市场行情波动的考验,在困境中稳步发展,鸡、猪、牛饲养量分别达到604万只、63万头和19.2万头。马铃薯产业长足发展。海原县今年种植马铃薯67333hm2,建成马铃薯原种繁育生产基地80hm2,一级种薯生产基地667hm2,由于今年墒情好,长势好于往年。
1.2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一是高效旱作节水农业为山区经济发展增添了后劲。建设以节水滴灌、覆膜种植、增施有机肥等为主要内容的标准化示范区及景观带10处,9667hm2。二是设施温棚由单一种菜向多元种植转变。充分利用全市13333hm2设施农业基础,抓住种植结构、茬口安排、种苗培育、定植时间、棚内管理、保温增温等措施的示范引导,有效促进了日光温室节本增效综合配套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三是稻田养蟹改变了传统的种养模式。全市稻田养蟹示范推广面积万余亩,其中成蟹养殖面积533多公顷,大眼幼体培育扣蟹试验示范200hm2。
1.3 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有了新进展
通过实施“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组织农业技术人员联结科技示范户,聘请专家研究筛选主推品种21个,主推技术15项,示范基地7个。建立了“114农业查询数据库”,开通了“12316农业专家服务热线”和“宁夏中卫农业信息网”,实现了农户、农技人员、农业专家三方通话功能。
1.4 品牌营销初见成效
市县两级政府认真落实自治区加快农产品龙头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积极协调引进、培育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新上技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7家,全市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达到289家。新发展培育流通合作组织和农民专业协会23个,组织销售农副产品42万吨,实现销售收入6.35亿元。流转土地6667余公顷,涉及农户26942户,建立世博会订单农产品采购基地767hm2(硒砂瓜667hm2,蔬菜100hm2)。中宁县抢抓自治区十大专业化市场建设的机遇,投资4.8亿元,启动建设了占地87公顷有余的滨河中宁枸杞市场和枸杞商业一条街。海原县筹措资金720万元,建成高崖瓜果蔬菜批发市场。
2 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2.1 认识还不够一致,措施还不够有力
市县两级政府抓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措施还不硬,领导精力还不够集中,沉下去对农业后续产业的发展调查研究不够,乡镇缺乏进一步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的资金和技术人才,存在着产业有特色但优势还不够显著的情况。
2.2 设施农业种植模式单一,整体效益还不高
尽管设施农业已具备一定的规模,但产品总量和经济效益还不高,加之设施逐年老化,技术更新缓慢,品种单一,搭配不合理,重茬种植,导致病虫害和死苗现象比较严重;第一代温室大棚效益萎缩、空棚率高,亟待改造。
2.3 科技服务滞后,种子工程进展缓慢
由于缺乏资金,对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不够,大产业与小科技的矛盾比较突出,加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制机制不够完善,专业技术力量薄弱、人员老化、科技培训面窄、技术服务还不够到位,示范带动作用不够明显。
2.4 品牌保护意识不强,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不高
特色农产品品牌保护力度不够,生产者和经营者维权意识不强,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特色农产品的品牌效应。
3 做大做强我市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几点建议
3.1 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形成强势推动特色产业发展的合力
市县两级政府要坚定不移地按照市委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一核心,坚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思想不动摇;坚持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工作措施不放松。要牢固地树立抓现代农业必须抓龙头企业、抓龙头企业必须抓招商引资的观念,吸引更多的国内外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园艺尖端技术、设施设备和先进生产经营模式落户我市。要认真实施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规划,一个产业一个产业地研究,加大扶持力度。要坚持抓市场、抓龙头、抓基地建设,走产业化、集群化、规模化发展路子,推进优势特色产业集聚升级,提高产业发展的整体效益。
3.2 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提高特色产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
市县两级政府要在抓好新兴产业的同时,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要依托村级组织,大力推广“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土地经营权流转运作模式,打造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基地,把产业链条延伸到土地,带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建设露地外销蔬菜生产基地,引导农民走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的路子,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要按照国家西部大开发第二个十年规划关于西北地区要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建设一批节水农业示范区的要求,积极开发建设沿“两线四片”33333hm2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区。要鼓励发展沙生产业,立足我市近6667hm2宜渔水域和低洼盐碱地资源,大力发展适水产业。
3.3 强化科技引领,不断提高提质增效工作水平
一是突出示范。市县两级政府要注重完善基础设施,密集科学技术、提升引领功能,引进示范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新机具、新模式,加大投入,加快推进。要以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种苗公司为抓手,高标准地建设集种苗(畜)供应、规范化技术服务、统一品牌销售,新技术新设施应用示范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使其成为我市引领现代农业建设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样板。二是突出科技。要按照“一个基地,一支队伍,一名首席专家”的要求,加大农业科技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力度,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要建立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和网络,抓好新型农民培训、产业增收和科技服务等关键环节,充分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为农民提供更多的技术信息服务,实现优势特色产业优化升级。三是突出创新。要实行多渠道投资、多元化合作、多形式经营、多主体共享的基地创建和运营新机制,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科研推广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积极投身示范基地创建,积极推动土地流转等各项改革,不断提高基地运行质量。要下决心推行标准化生产,推广良种良法,提高土地的产出率,进一步提高设施农业提质增效水平。
篇5
今天,我们召开由市、县、乡、村四级干部和农业特色产业带头人参加的特色产业发展大会,其目的就是要把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起来,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个根本,顺应天时地利,顺应市场经济规律,采取得力措施,掀起一个发展特色产业的新,力争把特色优势做到最大化,早日实现富民强市的目标。按照市委、市政府讨论的意见,我讲四个问题。
一、为什么要发展特色产业?
我市既是一个农业大市,又是一个农业弱市。加快陇南科学发展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没有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加,没有农民和农村的富裕,陇南的科学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实现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一句空话。改变农村的贫穷落后面貌,必须从陇南的实际出发,必须充分认识陇南加快发展的客观条件和现实依据,必须把光热水土资源的比较优势发挥到最大。可以说,发展特色产业是陇南的优势所在,出路所在,也是必然选择。
首先,陇南具有发展特色产业的鲜明优势。发挥比较优势是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也是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布局调整的重要依据。发展经济必须深入地研究比较优势,科学地把握比较优势,充分地发挥比较优势。到陇南工作几个月来,陇南给我最深刻的影响就是独特的自然条件。陇南既有山高沟深,立地条件差,人均耕地少,自然条件严酷的一面,又有光热水资源丰富,海拔低,全省无人能比的陇上江南一面。复杂的自然禀赋构成了资源的多样性,天然地构成了发展特色产业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陇南是甘肃唯一的产茶区,在全省具有唯一性,又是全国油橄榄的最佳适生区,在全国具有唯一性,陇南的花椒色泽之艳品质之优,同样无人可比。因此,在我看来,陇南满眼都是特色和优势,到处都是财富和潜力。无论是从自然条件、生态环境,还是光热资源、生物资源来看,陇南发展特色产业的条件在全省独一无二,无人能及,在全国也是得天独厚,优势明显。发展陇南经济就必须顺应天时地利,顺应市场规律,依据比较优势,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把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把特色产业做到最大化。
其次,广大人民群众具有发展特色产业的强烈愿望。陇南是全省乃至全国最贫穷的地区,农民的人均纯收入,长期位列全省十四个市州之末,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比全省平均水平低500多元,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愿望十分强烈。能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和实现这一愿望,不仅关系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而且关系到我们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的巩固,是对我们的执政能力、发展能力、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考验。在几个月的工作中,所到之处,我深深地感到,广大人民群众加快特色产业发展的愿望十分强烈,而且已经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探索,形成了如文县碧口镇李子坝村、礼县雷王乡山坪村、康县阳坝镇宋沟村、武都区城郊乡渭子沟村、成县陈院镇大垭村、文县尚德镇、武都区马街镇等一批依靠特色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小康目标的典型。他们的共同点就是通过转变生产方式,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了大发展。千百年种粮贫穷依旧,但发展特色产业,才实现脱贫致富,这个道理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深思。面对陇南落后的现实,面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面对资源优势和特色,作为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我们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地担负起发展特色产业的组织领导责任,把广大人民群众发展特色产业的强烈愿望转化为我们抓特色产业的决心和信心,转化为抓好特色产业的政策和措施,转化为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发展特色产业,脱贫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自觉行动。我们的各级干部都要有这样一种认识,不发展特色产业,我们就愧对一方山水,不会发展特色产业,我们就愧对自己的岗位,特色产业发展不起来,我们就愧对一方百姓。
第三、发展特色产业符合陇南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加快陇南科学发展,建设生态陇南、和谐陇南、富庶陇南,是我市最硬的道理,最大的政治和最根本的任务。加快陇南科学发展,集中地体现为发展特色产业.
首先,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在陇南,发展特色产业,既是经济建设,能够增加农民收入,拉动经济增长;又是生态建设,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再造陇南秀美山川;同时又是人文建设,可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和谐发展之路,是“多赢”的发展之策。
其次,特色产业开发,体现了陇南全面发展的要求。特色产业开发,县县有优势,县县有特色,不仅各县区、乡镇、村社可以搞,而且人人都可以搞。因地制宜,立足实际,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可以带动陇南的全面发展。
再次,农业特色产业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市是典型的投资拉动型和资源消耗型经济,全市工业的50强中其中有36户是矿业企业。就资源的开发利用而言,工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不可再生的资源,总有枯竭的时候,而农业特色产业资源,只要处理好建基地、强龙头、深加工、创品牌的关系,延长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就可循环利用,永续利用。所以,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是内涵式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
二、用什么样的思维指导特色产业的发展?
陇南特色产业发展有一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全市农业基础条件最好的区块并不一定是特色产业发展最好的地方,倒是一些自然条件严酷的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得好,农民收入增加得快。经济上的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思想上的贫穷,观念上的贫穷和发展能力水平上的贫穷,发展特色产业不仅要靠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投资等客观性要素,更重要的是发展模式、思维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转变思维方式,最根本的就是正确把握陇南的基本市情,顺应天时地利,顺应市场经济规律,扬长避短,把自身优势转化为市场需求,使我们的特色优势与两个市场对接,形成大项目、大产业、大市场、大园区。把自身优势最大化就是要改变传统的自给自足生产模式和生产方法,从背着“粮食包袱”抓农业的精神状态中解脱出来,把优势做优,把特色做特,延长产业链条,把“三农”这个绕不过的“难点”,通过发展特色产业,转化成为陇南快速崛起的“亮点”,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把农业这个安天下的产业,转变成富天下的产业,把陇南的光热水土等资源优势通过发展特色产业买成钱,转化为财富。
具体到发展特色产业方面,确立新的思维就是要从思维理念和工作方式上实现六个转变。
一是由高山平川种植冬小麦一种模式,向顺应天时地利、发展特色经济片带转变。就是要彻底打破千百年来种粮为主的传统农业模式,打消害怕没粮吃的思想顾虑,从全球全国的市场来看,有钱就有粮;从陇南的实际来看,种小麦产量低,效益差,且锈病严重,退出小麦生产不仅不会影响国家的粮食生产,而且是对粮食安全的贡献;从特色产业发展得好的一些茶叶专业村、蔬菜专业村的发展实践看,改变了种粮为主的传统种植模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问题。
二是由低产低效粗放式的传统产业模式向高产高效的优势产业转变,就是要发展特色农业、现代农业、设施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增强农业的比较效益。
三是由小而杂、小而弱的模式向一县一品或数县一品转变,向一个县就是一个大园区转变,向大基地、大产业、大项目转变,不断扩张特色产业基地规模,一县为主,跨县辐射,建成若干个特色鲜明,规模较大,产业聚集度较高的特色经济片带,为产业化经营创造条件。
四是由千百年来以粮为主的农耕模式向用工业化的思维谋划农业,发展农业转变,向经济知识化,信息化,全球化转变,掌握驾驭市场经济的主动权。
五是由卖原料向卖产品转变,实现由农向工的互动转变,就是要发展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开发形成一批特色鲜明,消费需求大,市场竞争能力强的品牌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创造高效益。
六是由自产自食向出口创汇转变,使经济增长方式由外延式扩展,向内涵式提高转变。在农产品数量、质量、安全、效益和生态上下功夫,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要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川水地都要实现万元田,山地实现双千元田,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和商品率。全市不宜种粮食的山坡地块要全部退下来,种植特色经济,我们优势在山,特色是水,就是要做水的文章,发山的财,不能愧对这样一方山水。
三、发展特色产业的任务目标是什么?
实现特色产业的最大化,不能停留在空洞的口号上,也不能停留在一般号召上,而是要落实在具体的措施、具体的办法上。实现最大化就是规模的最大化、效益的最大化,具体来讲,就是“十百千万”的奋斗目标,即建成十个百万亩工程,树立百面发展旗帜,实施五个千人到村,培育一万个特色产业重点户示范户。
1、建设十个百万亩工程,壮大产业规模。特色产业发展是规模和效益的共同体,规模和效益相辅相成,但规模是前提和基础。没有规模就没有足够的市场份额,就不能主动地调节市场,增强竞争能力,也就很难产生真正的效益、较高的效益。因此,发展特色产业第一位的是把产业规模做大。“十一五”时期,我们要着力建设十个百万亩工程,即300万亩核桃,200万亩花椒,100万亩中药材,200万亩马铃薯,140万亩区域特色产业(30万亩油橄榄,30万亩银杏,20万亩茶叶,10万亩蚕桑,50万亩优质苹果),新增生态林120万亩,出栏商品猪100万头,牛羊饲养量100万头(只),鸡饲养量达到500万只,蔬菜达到50万亩。三江一水沿岸及有水资源条件的乡村都要大力发展水产业。使适宜发展特色产业的县、乡、村整体覆盖,实现特色产业规模最大化。康县、成县要建成全国核桃大县,武都要建成全国花椒大县,陇南要尽快建成全国核桃第一大市,全国花椒第一大市。
2、树立百面旗帜,加强分类指导。认真研究建立全市农业特色产业分类指导体系,要按照三江一水川坝河谷区、丘陵盆地地区、半山干旱及高寒阴湿地区三大块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发展重点及近、中、远期发展目标,拿出指导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具体方案,提出不同的发展模式,总结和树立一百个发展特色产业的乡镇和典型村,作为旗帜和样板,让典型说话,见贤思齐。提出诸如茶叶专业村的文县李子坝模式,康县宋沟村模式,蔬菜专业村的文县尚德镇田家坝村模式,两当县杨店乡豆坪村模式,组织农民宣讲团,以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以鲜活的发展经验,启迪全市农民的智慧。既要抓一县一品的大产业,又要抓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区域性特色产业,不断培育特色产业新的增长点。
3、实施“五个千人(户)到村”,提升服务水平。加快特色产业发展,不能停留在一般号召上,而是要在帮助指导,提供服务上下功夫。具体来讲,就是要组织好“五个千人(户)到村”,把对特色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和扶持服务落到实处。
一是千所农民科技学校创办到村。要依托现有的职业教育、社会教育资源,创办不少于1000所农民技术学校,根据特色产业发展的要求,对农民进行大规模、有针对性的培训。
二是千名科技人员服务到村。要转换农业科技部门的职能,按照产业配置资源,把市、县、乡三级农业科技人员全部配置到特色产业第一线去,作为科技特派员,每人定点到一个村,一定五年不变。把科技人员的报酬与产业的效益挂起勾来,实施双向承包,实现合作双赢。同时要聘请院士、博导等顶尖级专家担任我市特色产业顾问,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联系,借助外力提高特色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
三是千名干部帮助指导到村。市、县两级党委政府的分管领导、农口各部门全体干部、乡镇全体干部都要定点联系一个村,帮助指导村委会理清发展思路,争取项目资金,把帮助和指导特色产业发展的情况作为干部考核,评优、选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四是千名科技能人培养到村。要分产业、按区域,确定不少于1000户科技示范户,培养一批科技能人,使之成为发展特色产业的样板户,成为壮大特色产业的带头人。
五是千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办到村。要认真总结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经验,探索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步伐,到“十一五”末,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1000家,基本覆盖各个特色产业,覆盖各个区域和生产、加工、营销各个环节,降低市场风险,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组织化程度。
4、培育一万个特色产业重点户,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特色产业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能人经济,种植养殖业如此,营销加工环节更是如此。要按照特色产业的规划布局,分产业、分区域、分年度,着力培育一批发展特色产业的能人,在全市建成一万个发展特色产业的重点户、示范户。这些示范户既要有种植业的示范户,养殖业的示范户,也要有加工业和营销的能人大户,通过重点户示范户的成长壮大,促进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向能人大户集中,使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发挥出来,形成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
5、搞好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在特色产业发展中,龙头企业是核心和关键,它能够克服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能够与农户建立稳定的利益关系,避免市场风险,提升产业竞争力。要树立抓特色产业首先是抓龙头的意识,通过发展龙头加工企业,促进农产品的精深加工。
要围绕特色产业规模的扩大,大力兴办各种类型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改变目前龙头企业“低、小、散、弱”的状况,促进龙头企业向“大、高、外、强”的方向发展,切实把龙头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实现农产品多层次、多环节的转化增值,带动农村种养业和其它产业发展,延长产业链条,开拓产品市场,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创办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引进大企业独资经营,发展外向型经济,同时启动民资民智,扶持培育当地能人大户,依托民营经济把龙头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各县区要尽快兴办至少三到五户龙头加工或出口创汇企业,要有出口产品,取得自营进出口权,提升我市特色产品的等次和质量,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上取得突破。
6、做好特色产品认证注册,加强标准化生产。随着人们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有了新的需求。要积极推进特色产业的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的质量。积极制定花椒、核桃等特色产品质量标准,使我们不但成为标准的执行者,而且成为标准的制定者。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以标准创品牌,靠品牌拓市场,向品牌要效益,创立一批在市场上叫得响、占有率高的陇南名牌产品。
要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绿色食品认证体系。高度重视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和原产地域保护认证、gap认证、gmp认证工作,使更多的特色产品获取市场通行证。各县每年至少完成三到五个农产品的绿色或有机认证,注册三个以上农产品商标。通过农产品注册认证,争创品牌,打开市场通道,为农产品的大范围流通和加工增值创造条件。
7、完善市场体系,搞活特色产品流通。市场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关键环节,完善的市场体系是搞活流通、提高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的必要条件。要依托全市的特色农产品,统筹发展城乡农产品专业市场,以陇南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基础,加快建设一批具有现货交易、期货定单、网上拍卖、物流配送等现代化功能的高标准、高效益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进一步增强集散能力,为农产品销售打开通道。参加广交会、杨陵农业高科技博览会、北京农业博览会等“节会”,打通销售渠道,建立外销网络。同时,我们要立足花椒、核桃等产品举办大型节会,把各方面的物资和生产要素“请进来”,激活物资交易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努力将陇南建设成为特色产业的富市,绿色食品工业的强市。
四、如何加强对特色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
要实现特色产业的最大化,必须要有强有力的工作措施,举实招,出硬招,真抓实干,务求实效。
1、把“五个一”责任制落到实处。实现特色产业最大化,我们已经具备了天时地利。关键是要各级干部来抓,靠广大人民群众来干。要按照确定一名领导干部挂帅,成立一个专门班子,选好一个法人代表,拿出一套科学的工作方案,制定一套考核办法的“五个一”责任制,把抓特色产业的任务落实到市、县、乡三级领导干部身上,落实到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身上。市上成立特色产业开发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特色产业开发。每个优势主导产业都由一名市级领导主抓,由一个或几个部门配合。县、乡两级也要按照“五个一”责任制的要求,组建抓产业的班子,明确领导的分工和责任,领导干部抓特色产业的责任、任务、目标要向全社会公布,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各级干部抓产业的成效,要通过行政考核和技术考核两项考核进行检查监督,奖优罚劣,形成鲜明的导向。
2、把分类指导具体化。认真研究建立全市农业特色产业分类指导体系,要按照三江一水川坝河谷区(主要是宕昌县沙湾以下到武都区、文县、康县)、丘陵盆地地区(主要是徽县、成县、两当县)、和半山干旱及高寒阴湿地区(主要是西和、礼县、宕昌县)三大块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发展重点及近、中、远期发展目标。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向人大副主任严波同志学习,像严波同志抓核桃产业一样,扑下身子,深入乡镇村社、田间地头,和农民一道去研究,拿出指导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具体方案,进行面对面、手把手的指导和帮助。既要抓一县一品的大产业,又要抓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区域性特色产业。不同片带、不同区域要根据气候特点确定主导产业;川坝河谷如何抓,土石山区如何抓,要有具体措施;富裕乡镇如何做,贫困乡村、民族乡村如何做,都要有不同办法。根据各个产业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进行指导,抓住关键,抓住要害,促进发展。
3、把各类资金整合起来。由于我市财政困难,农业特色产业开发方面的投资比重偏小,与加快特色产业开发很不适应,今后必须在如何加大投入、以大投入拉动大发展方面多动脑筋、多想办法。把财政支农资金、扶贫资金、两州一地资金、以工代赈资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农业项目和其它方面资金等七项资金有效地整合起来,向特色产业开发集中,形成合力,加快发展。对整合资金问题,市政府要拿出一个具体办法,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原则,以加快特色产业为目标,采取各显神通、各尽其责、各计其功的办法,形成集中使用与提高效益并重的整合方式。各县(区)、各部门都要充分认识市委市政府下大力气下定决心狠抓特色产业开发的重要意义,以大局为重,事业为重,尽其所能,服务和支持特色产业的发展。
篇6
今天,我们召开由市、县、乡、村四级干部和农业特色产业带头人参加的特色产业发展大会,其目的就是要把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起来,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个根本,顺应天时地利,顺应市场经济规律,采取得力措施,掀起一个发展特色产业的新,力争把特色优势做到最大化,早日实现富民强市的目标。按照市委、市政府讨论的意见,我讲四个问题。
一、为什么要发展特色产业?
我市既是一个农业大市,又是一个农业弱市。加快*科学发展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没有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加,没有农民和农村的富裕,*的科学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实现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一句空话。改变农村的贫穷落后面貌,必须从*的实际出发,必须充分认识*加快发展的客观条件和现实依据,必须把光热水土资源的比较优势发挥到最大。可以说,发展特色产业是*的优势所在,出路所在,也是必然选择。
首先,*具有发展特色产业的鲜明优势。发挥比较优势是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也是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布局调整的重要依据。发展经济必须深入地研究比较优势,科学地把握比较优势,充分地发挥比较优势。到*工作几个月来,*给我最深刻的影响就是独特的自然条件。*既有山高沟深,立地条件差,人均耕地少,自然条件严酷的一面,又有光热水资源丰富,海拔低,全省无人能比的陇上江南一面。复杂的自然禀赋构成了资源的多样性,天然地构成了发展特色产业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是甘肃唯一的产茶区,在全省具有唯一性,又是全国油橄榄的最佳适生区,在全国具有唯一性,*的花椒色泽之艳品质之优,同样无人可比。因此,在我看来,*满眼都是特色和优势,到处都是财富和潜力。无论是从自然条件、生态环境,还是光热资源、生物资源来看,*发展特色产业的条件在全省独一无二,无人能及,在全国也是得天独厚,优势明显。发展*经济就必须顺应天时地利,顺应市场规律,依据比较优势,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把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把特色产业做到最大化。
其次,广大人民群众具有发展特色产业的强烈愿望。*是全省乃至全国最贫穷的地区,农民的人均纯收入,长期位列全省十四个市州之末,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比全省平均水平低500多元,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愿望十分强烈。能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和实现这一愿望,不仅关系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而且关系到我们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的巩固,是对我们的执政能力、发展能力、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考验。在几个月的工作中,所到之处,我深深地感到,广大人民群众加快特色产业发展的愿望十分强烈,而且已经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探索,形成了如*碧口镇李子坝村、礼县雷王乡山坪村、*镇*村、*区*乡*村、*镇*村、*镇、*区*镇等一批依靠特色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小康目标的典型。他们的共同点就是通过转变生产方式,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了大发展。千百年种粮贫穷依旧,但发展特色产业,才实现脱贫致富,这个道理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深思。面对*落后的现实,面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面对资源优势和特色,作为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我们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地担负起发展特色产业的组织领导责任,把广大人民群众发展特色产业的强烈愿望转化为我们抓特色产业的决心和信心,转化为抓好特色产业的政策和措施,转化为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发展特色产业,脱贫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自觉行动。我们的各级干部都要有这样一种认识,不发展特色产业,我们就愧对一方山水,不会发展特色产业,我们就愧对自己的岗位,特色产业发展不起来,我们就愧对一方百姓。
第三、发展特色产业符合*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生态*、和谐*、富庶*,是我市最硬的道理,最大的政治和最根本的任务。加快*科学发展,集中地体现为发展特色产业.
首先,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发展特色产业,既是经济建设,能够增加农民收入,拉动经济增长;又是生态建设,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再造*秀美山川;同时又是人文建设,可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和谐发展之路,是“多赢”的发展之策。
其次,特色产业开发,体现了*全面发展的要求。特色产业开发,县县有优势,县县有特色,不仅各县区、乡镇、村社可以搞,而且人人都可以搞。因地制宜,立足实际,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可以带动*的全面发展。
再次,农业特色产业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市是典型的投资拉动型和资源消耗型经济,全市工业的50强中其中有36户是矿业企业。就资源的开发利用而言,工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不可再生的资源,总有枯竭的时候,而农业特色产业资源,只要处理好建基地、强龙头、深加工、创品牌的关系,延长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就可循环利用,永续利用。所以,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是内涵式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
二、用什么样的思维指导特色产业的发展?
*特色产业发展有一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全市农业基础条件最好的区块并不一定是特色产业发展最好的地方,倒是一些自然条件严酷的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得好,农民收入增加得快。经济上的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思想上的贫穷,观念上的贫穷和发展能力水平上的贫穷,发展特色产业不仅要靠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投资等客观性要素,更重要的是发展模式、思维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转变思维方式,最根本的就是正确把握*的基本市情,顺应天时地利,顺应市场经济规律,扬长避短,把自身优势转化为市场需求,使我们的特色优势与两个市场对接,形成大项目、大产业、大市场、大园区。把自身优势最大化就是要改变传统的自给自足生产模式和生产方法,从背着“粮食包袱”抓农业的精神状态中解脱出来,把优势做优,把特色做特,延长产业链条,把“三农”这个绕不过的“难点”,通过发展特色产业,转化成为*快速崛起的“亮点”,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把农业这个安天下的产业,转变成富天下的产业,把*的光热水土等资源优势通过发展特色产业买成钱,转化为财富。
具体到发展特色产业方面,确立新的思维就是要从思维理念和工作方式上实现六个转变。
一是由高山平川种植冬小麦一种模式,向顺应天时地利、发展特色经济片带转变。就是要彻底打破千百年来种粮为主的传统农业模式,打消害怕没粮吃的思想顾虑,从全球全国的市场来看,有钱就有粮;从*的实际来看,种小麦产量低,效益差,且锈病严重,退出小麦生产不仅不会影响国家的粮食生产,而且是对粮食安全的贡献;从特色产业发展得好的一些茶叶专业村、蔬菜专业村的发展实践看,改变了种粮为主的传统种植模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问题。
二是由低产低效粗放式的传统产业模式向高产高效的优势产业转变,就是要发展特色农业、现代农业、设施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增强农业的比较效益。
三是由小而杂、小而弱的模式向一县一品或数县一品转变,向一个县就是一个大园区转变,向大基地、大产业、大项目转变,不断扩张特色产业基地规模,一县为主,跨县辐射,建成若干个特色鲜明,规模较大,产业聚集度较高的特色经济片带,为产业化经营创造条件。
四是由千百年来以粮为主的农耕模式向用工业化的思维谋划农业,发展农业转变,向经济知识化,信息化,全球化转变,掌握驾驭市场经济的主动权。
五是由卖原料向卖产品转变,实现由农向工的互动转变,就是要发展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开发形成一批特色鲜明,消费需求大,市场竞争能力强的品牌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创造高效益。
六是由自产自食向出口创汇转变,使经济增长方式由外延式扩展,向内涵式提高转变。在农产品数量、质量、安全、效益和生态上下功夫,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要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川水地都要实现万元田,山地实现双千元田,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和商品率。全市不宜种粮食的山坡地块要全部退下来,种植特色经济,我们优势在山,特色是水,就是要做水的文章,发山的财,不能愧对这样一方山水。
三、发展特色产业的任务目标是什么?
实现特色产业的最大化,不能停留在空洞的口号上,也不能停留在一般号召上,而是要落实在具体的措施、具体的办法上。实现最大化就是规模的最大化、效益的最大化,具体来讲,就是“十百千万”的奋斗目标,即建成十个百万亩工程,树立百面发展旗帜,实施五个千人到村,培育一万个特色产业重点户示范户。
1、建设十个百万亩工程,壮大产业规模。特色产业发展是规模和效益的共同体,规模和效益相辅相成,但规模是前提和基础。没有规模就没有足够的市场份额,就不能主动地调节市场,增强竞争能力,也就很难产生真正的效益、较高的效益。因此,发展特色产业第一位的是把产业规模做大。“十一五”时期,我们要着力建设十个百万亩工程,即300万亩核桃,200万亩花椒,100万亩中药材,200万亩马铃薯,140万亩区域特色产业(30万亩油橄榄,30万亩银杏,20万亩茶叶,10万亩蚕桑,50万亩优质苹果),新增生态林120万亩,出栏商品猪100万头,牛羊饲养量100万头(只),鸡饲养量达到500万只,蔬菜达到50万亩。三江一水沿岸及有水资源条件的乡村都要大力发展水产业。使适宜发展特色产业的县、乡、村整体覆盖,实现特色产业规模最大化。*、*要建成全国核桃大县,*要建成全国花椒大县,*要尽快建成全国核桃第一大市,全国花椒第一大市。
2、树立百面旗帜,加强分类指导。认真研究建立全市农业特色产业分类指导体系,要按照三江一水川坝河谷区、丘陵盆地地区、半山干旱及高寒阴湿地区三大块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发展重点及近、中、远期发展目标,拿出指导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具体方案,提出不同的发展模式,总结和树立一百个发展特色产业的乡镇和典型村,作为旗帜和样板,让典型说话,见贤思齐。提出诸如茶叶专业村的*李子坝模式,*村模式,蔬菜专业村的*镇田家坝村模式,两当县杨店乡豆坪村模式,组织农民宣讲团,以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以鲜活的发展经验,启迪全市农民的智慧。既要抓一县一品的大产业,又要抓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区域性特色产业,不断培育特色产业新的增长点。
3、实施“五个千人(户)到村”,提升服务水平。加快特色产业发展,不能停留在一般号召上,而是要在帮助指导,提供服务上下功夫。具体来讲,就是要组织好“五个千人(户)到村”,把对特色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和扶持服务落到实处。
一是千所农民科技学校创办到村。要依托现有的职业教育、社会教育资源,创办不少于1000所农民技术学校,根据特色产业发展的要求,对农民进行大规模、有针对性的培训。
二是千名科技人员服务到村。要转换农业科技部门的职能,按照产业配置资源,把市、县、乡三级农业科技人员全部配置到特色产业第一线去,作为科技特派员,每人定点到一个村,一定五年不变。把科技人员的报酬与产业的效益挂起勾来,实施双向承包,实现合作双赢。同时要聘请院士、博导等顶尖级专家担任我市特色产业顾问,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联系,借助外力提高特色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
三是千名干部帮助指导到村。市、县两级党委政府的分管领导、农口各部门全体干部、乡镇全体干部都要定点联系一个村,帮助指导村委会理清发展思路,争取项目资金,把帮助和指导特色产业发展的情况作为干部考核,评优、选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四是千名科技能人培养到村。要分产业、按区域,确定不少于1000户科技示范户,培养一批科技能人,使之成为发展特色产业的样板户,成为壮大特色产业的带头人。
五是千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办到村。要认真总结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经验,探索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步伐,到“十一五”末,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1000家,基本覆盖各个特色产业,覆盖各个区域和生产、加工、营销各个环节,降低市场风险,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组织化程度。
4、培育一万个特色产业重点户,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特色产业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能人经济,种植养殖业如此,营销加工环节更是如此。要按照特色产业的规划布局,分产业、分区域、分年度,着力培育一批发展特色产业的能人,在全市建成一万个发展特色产业的重点户、示范户。这些示范户既要有种植业的示范户,养殖业的示范户,也要有加工业和营销的能人大户,通过重点户示范户的成长壮大,促进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向能人大户集中,使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发挥出来,形成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
5、搞好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在特色产业发展中,龙头企业是核心和关键,它能够克服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能够与农户建立稳定的利益关系,避免市场风险,提升产业竞争力。要树立抓特色产业首先是抓龙头的意识,通过发展龙头加工企业,促进农产品的精深加工。
要围绕特色产业规模的扩大,大力兴办各种类型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改变目前龙头企业“低、小、散、弱”的状况,促进龙头企业向“大、高、外、强”的方向发展,切实把龙头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实现农产品多层次、多环节的转化增值,带动农村种养业和其它产业发展,延长产业链条,开拓产品市场,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创办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引进大企业独资经营,发展外向型经济,同时启动民资民智,扶持培育当地能人大户,依托民营经济把龙头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各县区要尽快兴办至少三到五户龙头加工或出口创汇企业,要有出口产品,取得自营进出口权,提升我市特色产品的等次和质量,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上取得突破。
6、做好特色产品认证注册,加强标准化生产。随着人们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有了新的需求。要积极推进特色产业的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的质量。积极制定花椒、核桃等特色产品质量标准,使我们不但成为标准的执行者,而且成为标准的制定者。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以标准创品牌,靠品牌拓市场,向品牌要效益,创立一批在市场上叫得响、占有率高的*名牌产品。
要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绿色食品认证体系。高度重视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和原产地域保护认证、gap认证、gmp认证工作,使更多的特色产品获取市场通行证。各县每年至少完成三到五个农产品的绿色或有机认证,注册三个以上农产品商标。通过农产品注册认证,争创品牌,打开市场通道,为农产品的大范围流通和加工增值创造条件。
7、完善市场体系,搞活特色产品流通。市场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关键环节,完善的市场体系是搞活流通、提高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的必要条件。要依托全市的特色农产品,统筹发展城乡农产品专业市场,以*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基础,加快建设一批具有现货交易、期货定单、网上拍卖、物流配送等现代化功能的高标准、高效益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进一步增强集散能力,为农产品销售打开通道。参加广交会、杨陵农业高科技博览会、北京农业博览会等“节会”,打通销售渠道,建立外销网络。同时,我们要立足花椒、核桃等产品举办大型节会,把各方面的物资和生产要素“请进来”,激活物资交易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努力将*建设成为特色产业的富市,绿色食品工业的强市。
四、如何加强对特色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
要实现特色产业的最大化,必须要有强有力的工作措施,举实招,出硬招,真抓实干,务求实效。
1、把“五个一”责任制落到实处。实现特色产业最大化,我们已经具备了天时地利。关键是要各级干部来抓,靠广大人民群众来干。要按照确定一名领导干部挂帅,成立一个专门班子,选好一个法人代表,拿出一套科学的工作方案,制定一套考核办法的“五个一”责任制,把抓特色产业的任务落实到市、县、乡三级领导干部身上,落实到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身上。市上成立特色产业开发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特色产业开发。每个优势主导产业都由一名市级领导主抓,由一个或几个部门配合。县、乡两级也要按照“五个一”责任制的要求,组建抓产业的班子,明确领导的分工和责任,领导干部抓特色产业的责任、任务、目标要向全社会公布,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各级干部抓产业的成效,要通过行政考核和技术考核两项考核进行检查监督,奖优罚劣,形成鲜明的导向。
2、把分类指导具体化。认真研究建立全市农业特色产业分类指导体系,要按照三江一水川坝河谷区(主要是*县*以下到*区、*、*)、丘陵盆地地区(主要是徽县、*、两当县)、和半山干旱及高寒阴湿地区(主要是西和、礼县、*县)三大块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发展重点及近、中、远期发展目标。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向人大副主任严波同志学习,像严波同志抓核桃产业一样,扑下身子,深入乡镇村社、田间地头,和农民一道去研究,拿出指导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具体方案,进行面对面、手把手的指导和帮助。既要抓一县一品的大产业,又要抓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区域性特色产业。不同片带、不同区域要根据气候特点确定主导产业;川坝河谷如何抓,土石山区如何抓,要有具体措施;富裕乡镇如何做,贫困乡村、民族乡村如何做,都要有不同办法。根据各个产业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进行指导,抓住关键,抓住要害,促进发展。
3、把各类资金整合起来。由于我市财政困难,农业特色产业开发方面的投资比重偏小,与加快特色产业开发很不适应,今后必须在如何加大投入、以大投入拉动大发展方面多动脑筋、多想办法。把财政支农资金、扶贫资金、两州一地资金、以工代赈资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农业项目和其它方面资金等七项资金有效地整合起来,向特色产业开发集中,形成合力,加快发展。对整合资金问题,市政府要拿出一个具体办法,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原则,以加快特色产业为目标,采取各显神通、各尽其责、各计其功的办法,形成集中使用与提高效益并重的整合方式。各县(区)、各部门都要充分认识市委市政府下大力气下定决心狠抓特色产业开发的重要意义,以大局为重,事业为重,尽其所能,服务和支持特色产业的发展。
篇7
>> 产业发展与小城镇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产业与小城镇协调发展实证研究 苏南小城镇再发展对策探讨 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县域小城镇规划中的问题与对策 浅议重点小城镇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特色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小城镇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 小城镇园林绿化的问题与对策 加快小城镇规划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小城镇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海南省定安县小城镇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甘肃省红色旅游小城镇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小城镇发展中的土地利用问题与对策 略论西部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南京八卦洲小城镇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论小城镇规划管理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 探讨生态小城镇的规划与未来发展 小城镇建设与规划问题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3-08-06.
[5] 中国临安岛石网.镇人代会镇长系列访谈:岛石镇镇长李届胜[EB/OL].http://.cn/content/2012-01/13/content_
5003898.htm,2012-01-13.
[6] 顾裕文.衡阳市小城镇建设中产业发展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7.
[7] 赵伟明,王艳艳,马嘉伟,等.临安山核桃林地土壤磷素状况及其淋失风险分析[J].浙江农业学报,2014,(1):154-158.
[8] 黄程鹏.山核桃林土壤氮磷养分流失特征与控制技术研究[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3.
[9] 张春苗,张有珍,姚芳,等.临安山核桃主产区土壤pH值和有效养分的时空变化[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1,(6).
[10] 张圆圆.山核桃林地土壤养分现状与山核桃植物营养研究[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0.
[11] 彭樟林,姚立健.山核桃采摘技术与装备研究现状[J].湖北农业科学,2013,(14).
[12] 姜洋.山核桃技术推广与农户技术选择行为研究[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1.
[13] 陈有根.移动式山核桃脱壳机的推广应用、问题及措施[J].中国农机化,2010,(6):95-98.
[14] 王安国,刘微.乡村林业项目中的技术推广[J].林业与社会,1998,(2):8-9.
[15] 赵玉顺.临安山核桃产品营养成分特性研究[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3.
[16] 胡玉霞,王方,王昭君,等.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分析山核桃香气成分[J].农业机械,2011,(10):135-138.
[17] 彭祺,边威,王佳丽.不同加工工艺对临安山核桃营养成分的影响[J].食品工业科技,2013,(20):173-175.
[18] 费喜敏,汤勇,徐秀英,等.农户层面的山区特色林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以浙江临安山核桃为例[J].林业经济问题,2009,
(3):218-222.
[19] 崔春丽.“山核桃”不能再生成“血核桃”[J].农家之友,2011,(1):47-48.
[20] 彭樟林,姚立健.山核桃采摘技术与装备研究现状[J].湖北农业科学,2013,(14).
[21] 叶剑,盛静,郎路敏,等.山核桃开打“邻里”纠纷忙煞“娘舅”[N].杭州日报,2012-09-07.
[22] 吕帆,涂炳坤.“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1,(21).
[23] 朱湖根,万伦来,金炎.中国财政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对农民收入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7,(12):28-34.
[24] 王昕坤.产业融合――农业产业化的新内涵[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3):303-306.
[25] 梁伟军.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0.
[26] 黄汝丽.农业产业化中“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探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S1):204-208.
[27] 石峰.基于“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的贫困山区农业产业化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3.
Reseach on the Issue and Suggestions of Small-town’s Industry
――A Case Study of “The First Town of Pecan in China”
ZHENG Si-wei,SHAO Yu-zhen,PENG Bai-you,LIU Hang
(School of Tourismand City Administration in 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18,China)
篇8
[关键词] 靖州县 杨梅 特色产业 问题 对策
一、靖州县杨梅产业发展已取得的成绩
靖州处于湘、黔、桂三省区的交接地带,是我国东中部通往大西南的重要通道。近些年,靖州依托其区位优势及地理环境发展了特色产业――杨梅产业。
1.杨梅优势产业带已初步形成
近年来,靖州县坚持“库区柑橘、杨梅 ,库外茯苓”的发展战略,科学规划,抓点做样,积极引导,逐步形成了以艮山口,夏乡,太阳坪,坳上及县直隶单位林场为主的杨梅产业带。据靖州县农业局统计,截止到2007年底,靖州县的杨梅种植面积达到了26720亩,占水果总面积的78%,由于气候原因,2007年杨梅产量仅6500吨,但占到了水果总产量的79.2%。
2.建立了杨梅优质良种苗木繁育基地
1998年在农业技术部门的指导下,由靖州县水果产销协会牵头,在太阳坪乡和坳上乡建立了良种苗木繁育中心,年出圃杨梅优质良种苗木4.5万余株,为靖州县杨梅优化改造和结构调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适用技术推广应用,产量和品质明显提高
以提高产量和品质为目的,近年来杨梅矮化栽培、合理修剪、疏花疏果、保花保果、完熟栽培、病虫害优化防治等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应用,成效明显,杨梅果大、色鲜、汁多味甜,平均667平方米产量也由原来的210kg提高到了现在的564kg,增幅为168.5%,新发展基地第3年树冠基本形成,第4年挂果,第5年投产,平均667平方米产量达356kg。
二、靖州县杨梅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市场开拓缓慢
虽然在地理位置上有着很大的优势,交通便利,但由于身处山区,农户没有市场意识。每年杨梅基本属于内部消化,即在靖州县内出售。仅有的“出县”的机会也是由于有走亲访友的朋友带点杨梅尝个鲜。农户的市场意识淡薄,诚信程度低,造成履约率教低。在农户与龙头企业进行市场交易时,经常出现不执行合同协议,或者是掺假、短斤少两等现象,使得市场的开拓非常缓慢。
2.质量不稳定
杨梅成熟的季节在农历的五月份,正值春末夏初,高温多雨的季节。杨梅不像其他水果有外果皮包裹,贮藏及运输都十分困难。早上摘好的杨梅在市场上经过太阳一晒,不但失去了色泽鲜果的味道也失去了,所以有“头日采收,次日色变,三日味变”的说法,采后损失非常严重。
3.低价格竞争
“价格战”是农户经常采取的一种促销方式。由于杨梅的保鲜能力差,保鲜期短,上市又集中,市场上杨梅积压、腐烂的现象十分严重。由于没有开拓市场,靖州市场的消费能力又有限,很多果农抱着“多卖点多点钱”的观念,果农之间相互打起了价格战,形成一种不合理的低价格竞争。这种恶性的低价格竞争对于杨梅的可持续发展,打造杨梅品牌都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4.品牌意识淡薄
靖州是个山区小城,农村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品牌”意识淡薄,传统思想观根深蒂固,果农习惯于过去的种植方式,一味追求高产,忽视质量的现象严重,过去政府又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宣传不够,没有很好地为果农树立“品牌”观念。
三、靖州发展杨梅产业的对策建议
1.科学规划,合理引导,提高规模化、组织化水平
要坚持“库区柑橘杨梅,库外茯苓”的发展战略不动摇,强化宣传,科学规划,政策引导,不断扩大杨梅生产规模。其二是鼓励能人、专业合作组织、企业,直接参与基地建设或以“公司+农户”的形式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达到规模种植、规模经营、标准化生产,不断提高杨梅组织化水平。
2.加大科技投入,全面实施科技兴梅
产品在市场上有没有竞争力,市场占有率高不高,效益好不好,关键看质量,而提高质量的关键是科技。因此,在杨梅产业开发的过程中,必须把加大科技投入,以名牌战略作为重要支撑点,按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内在联系,系统化地推广农业科技,使新区域果业成果、新技术渗透到杨梅产业发展过程的各个环节。
3.大力发展加工业,缓解鲜果销售压力
杨梅色泽艳丽,柔软,酸甜适口,营养丰富,出汁率高,比较容易加工成饮料。目前对杨梅饮料的生产工艺研究最多,包括杨梅原汁的制取、饮料加工工艺,以及制品的稳定性研究等。
4.发挥杨梅生态功能,发展杨梅旅游
杨梅树既是经济林木,又是观赏林木。靖州是少数民族自治县,有着特色的苗族侗族风土人情,利用这一独特的旅游资源加大杨梅休闲观光基地建设的力度,通过“赏梅、品梅”、“杨梅采摘节”带动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的“农家乐”、“乡村游”项目,从而进一步促进杨梅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县志编纂委员会: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概况[M].湖南出版社出版,1989年
篇9
[关键词]城镇化;县域经济;机制改革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4.162
[中图分类号]F299.27;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4-0-02
1 城镇化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1 城镇化是县域工业化、信息化的载体,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器
一方面,伴随城镇化的发展,各种资源向城镇聚集,促使工业企业集聚度不断提高,同时新技术、新装备、新知识的发展与运用,带动工业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
另一方面,城镇化使农民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使得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推动产出效率持续提高,同时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反过来又可“反哺”农业,促进农业的资金积累,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1.2 城镇化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有效途径
农村现代化进程很大程度上是要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换。当前,哈尔滨市域城镇化率虽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年均增长率较低,城镇化总体水平位列副省级城市第14位。农村面积占比达到98.5%、农民占比达到51.7%、一产比重达到12%,相对于国内先进地区,哈尔滨的城乡“二元结构”和产业发展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
1.3 城镇化是县域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助推器
城镇化导致人口集聚,拓展了劳动分工,推动了经济体系复杂化、行业多样化,促进了经济结构转型和升级。据统计,中国30%的城镇人口占了总消费需求的70%,70%的农村人口占了总消费需求的30%。城镇化不仅带动消费持续增长,而且城镇化需要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城镇建设的投资实质上是促进经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过程,促使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变。当然,城镇化不仅有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有助于转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
2 城镇化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城镇化的认识不清晰,缺乏顶层设计
目前,有一部分领导干部对城镇化的内涵,特别是推进城镇化的重大意义、主要目标、路径和任务等,认识不清晰。对国家推进城镇化所涉及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镇化布局、农民工“半城镇化”等问题,缺乏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这些都是导致一些地方在城镇化过程中重经济增长轻公共服务、重规模扩张轻科学布局、重自身发展轻拉动周边等问题的根源。
2.2 产业支撑能力弱,城镇地方特色不强
目前,哈尔滨相当多的城镇尤其是农村小城镇,底子薄基础弱,特别是缺乏优势产业支撑,综合经济实力弱,集聚能力十分有限,扩散功能更无从谈起,符合城镇集聚要求的第二、第三产业不够发达,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消化能力不强,严重减缓了城镇化进程。另一方面,特色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核心,是小城镇发展的生命力。但现实是,相当多的县镇,产业结构趋同、建筑风格模仿,缺乏各自特色,造成盲目攀比、建设混乱无序和资源浪费严重等,以至于不能很好地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源优势、产业结构、文化特色等有机结合起来。
2.3 体制机制不健全,制约城镇化发展
城镇化的实质意义就在于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进入到城镇的非农产业部门,实现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和就业身份的双重转变,这就需要在安居、就业、社会保障和子女教育等方面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制度,消除政策限制的壁垒。但是,目前我们在户籍、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财政体制等方面体制机制改革滞后,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不协调,政府管理方式有待创新,行政体制改革滞后制约了城镇化发展。
2.4 人口红利流失严重
随着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高层次人才以及成熟产业工人“孔雀东南飞”现象比较突出,甚至一般人口流失问题都十分严重,社会人口老龄化严重,出现了“未富先老”现象。截至2013年底,哈尔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64.05万人,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6.5%,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农村留守老年人达3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40%。据抽样调查显示,哈尔滨农村空巢家庭已达到71.3%。哈尔滨在输出人口方面付出了巨大公共成本的同时,又要承担与转移人口相关联、责任和投入更大的社会养老服务成本,输出地的双重责任和压力都十分巨大。
3 加快哈尔滨县(市)城镇化发展的对策
3.1 制定本区域城镇化发展战略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规划水平和发展质量,当前要把加强哈尔滨周边县镇发展作为重点。首先,顶层设计哈尔滨整个区域的城镇化发展战略,打破大城市病与区域整体城镇化滞后并存的格局,增强周边县镇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促进人口、生产要素其集聚,实现区域城镇协调发展。在此基础上,根据各县镇的发展条件,比如资源禀赋、城镇布局、交通条件、民风民俗,特别是产业基础、经济结构,超前谋划,制定出台能利用自身优势和特色的对策措施,力争几十年不落伍,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篇10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县域经济 工业园
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发展中小企业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平台,是湖北经济的基础。湖北县域人口、土地分别占全省的82.6%和96.82%,而经济总量只占53.5%。湖北与全国其他经济强省相比,弱在县域经济。为保民生、促使经济健康平稳的增长,启动内需,提供一个繁荣的国内市场,发展县域经济是非常必要的。
一、湖北县域产业集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产业集群规模小、实力弱,园区型产业集群关联程度不高
湖北县域产业集群大多属横向产业集群,集群内的企业之间缺乏产业化分工与协作机制,大多数的企业与集群内部的其他企业联系较少,专业化不明显,这样的集群仅形成简单的企业集聚,难以形成合力,不利于产业集群的良性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且多数地区的产业集群经济规模占县域经济总量的比重偏低,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对当地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较弱。如各地都有工业园区,但园区内产业集群的关联度却不高。而浙江经济能保持持续、快速的发展,关键在于其经济的基础是县域经济,县域经济的基础正是关联度很高的产业集群。目前,湖北省部分市、县对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的前瞻性不够,集群内产业分工不完善,产品的市场细分特色不明显,系列化产品不丰富,技术联系不紧密,“饥不择食”上了一些结构趋同的企业和项目。企业规模偏小,市场份额不高,品牌竞争能力弱,对地方经济拉动力不强,对社会和财政贡献不大。
2、集群发展特色不够突出,缺少本地根植性
从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经验来看,特色是其发展的必然方向。县域经济产业只有注重挖掘自己潜在的力量,培育地方特色产业群,形成特色产业的竞争优势,充分运用产业集群的战略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形成较强的竞争力,才能够使县域经济发展走上持续快速增长的轨道。目前湖北许多县域经济产业集群,往往自身并没有什么特色产业,或者没有根据自己原来的产业发展特点确定特色产业,而是盲目吸引“外资”,使得整个产业集群发展没有特色,或是随意复制其他地方的特色产业,什么流行上马什么,使得产业集群的发展与本地经济不兼容,缺少本地根植性,最终导致产业集群的衰败甚至崩溃。
一般情况下,产业集群是一种具有较强地方植根性的经济群落,即它与当地区域具有较紧密的联系(利用当地的社会资本、分工网络体系和要素集聚产生的规模经济及集体效率)而不宜迁往他地,从而可以长久地服务于当地经济。但有时候某些内部或外部因素的滋长与刺激也会打破这一均衡,引起集群内某些重要企业甚至整个产业集群的外出与搬迁,从而引发集群和当地经济的毁灭性危机。此前发生的台商电子产业集群大规模从东莞迁往苏杭地区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湖北省部分县域产业集群也面临着这样的隐忧。具体来讲,可能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况:一是以具有超强实力的外资旗舰企业为支撑的县域集群,这些支撑企业如果发现其他地区还有更好的投资场所而当地又没有更好的分工网络牵绊的话,其选择迁出的机率就比较大,当地集群与产业就会因此而面临结构性风险的强大压力。二是湖北省土生土长的县域集群。当其逐步壮大后,一些积聚了一定实力的龙头企业就会考虑到外面具有更好生存环境的大城市或区域去发展;鉴于它们对当地集群和经济的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它们的突然迁出显然也会引发一系列结构性空洞问题。
3、产业集群之间协作关联度低,缺乏有效的竞争与合作
湖北省目前形成的县域经济产业集群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就湖北省整体而言,各产业集群分布比较分散,产业集群之间协作关联度低,缺乏有效的竞争与合作。而随着湖北各县域经济中产业集群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产业集群跨地区合作也越来越频繁,各县域经济产业集群势必会突破县域行政区划的界限,实现各县域间资金、人才、技术的自由流动,形成以建设跨区域的产业集群为主的板块式经济发展道路。
跨区域的产业集群的形成,有利于加速经济活动的空间配置,加强县域经济的分工协作,从而提高地区的总体竞争力。因此,各产业集群以点带面、联动发展是湖北省县域产业集群的未来发展的趋势。这一发展趋势对于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快速推进建设以大城市为核心的“经济圈”和“经济带”等区域经济联合体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湖北省县域经济产业集群的发展对策
当前,湖北县域经济正面临着工业化进程的重大转折期,因此,应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引导现有企业加快改造升级,加大对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的扶持力度。以特色产业为核心作为引领县域经济成长的强大引擎,做优、做大、做强县域工业经济,走出一条适合湖北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如何结合县域经济的特点,通过有效的政策措施来发展县域产业集群,从而有效地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县域特色集群
县域经济发展较快的地方,一般都是从当地的实际出发,选准了适合自身条件和市场需求的特色产业的地方。因此,发展县域产业集群,就是要充分认识并开发好县域内的特色资源,制定一个有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计划并且连续执行,逐步形成由几个特色产业为主导的县域经济构架,最终实现以特色产业带动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这些成功的产业集群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很好地挖掘了本地已经有一定基础的传统产业,这样发展起来的产业有很好的本地根植性,具有先天的优势。
培育特色产业集群,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因县制宜。由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社会文化背景等不同,适合地区发展的产业也就不同,因此,在发展产业集群时一定要从本县实际出发,要按照产业链的形成规律,充分发挥县域资源和地域空间比较优势,依托当地的特色产业、社会文化背景,形成特色,更好地发挥聚集效应,进行重点培育,尽快把企业群体做大,产业链做长,完善产业体系。二是充分利用县域资源,走特色产业之路,推动中小产业的本地化的分工协作,促进企业聚集,形成有竞争能力的地方产业集群。三是全力扶持和培育特色产业中的龙头企业,使之做大做强,成为集群的核心主体。
2、要高起点打造工业园区建设,增强企业优势
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工业化发展,而推进工业化发展的关键在于工业园区的建设。要发展县域经济,各地就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区位、资源等方面优势,抓好工业园区建设,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新型产业基地。要狠抓重大项目建设,将其作为县域发展的重中之重,以更大的力度、更有力的措施,推动项目建设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强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全力打造优势产业集群,有利于搞好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项目建设;有利于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和农民增收问题;有利于形成和扩展区域市场,提高综合竞争能力,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强有力的拉动作用。
加快实现产业发展集群化,集群发展园区化。目前湖北省工业园区多数规模偏小,因此,要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的基本依托,搞好园区的整合、扩容和提升,使工业园区与产业集群协调发展。要高起点制定总体规划,根据国家的产业发展规划,立足本地资源禀赋特点、产业发展现状、产业链形成规律,以园区建设为重点,高标准规划和建设富有地方特色、功能定位独特的各类工业园区、农业园区。通过园区的规模化聚集、专业化分工、社会化服务和规范化管理,选择具有本地比较优势的产业或产品,促进分散、初级的工业结构向高加工度、高附加值和高技术演进,促进产业集群有序发展。城区新建工业项目必须要进入当地的工业园区,工业园区招商引资要设置必要的环境门槛,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转移进入。总之,强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加快形成优势产业集群,为县域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必将拉动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3、加强管理,实现产业集群有序化发展
集群经济除了具有集聚效应、协同效应等正外部性外,还存在一些负外部性,如集群内的机会主义行为。所以要加强管理,实现产业集群有序发展。首先,可以通过培育以信任为基础的区域文化,使集群内企业相信预期的协作收益将高于违背竞争规则所导致的好处,或者大大提高机会主义行为的成本,促进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其次,地方政府应借助舆论的力量,大力宣传,引导集群诚信文化的形成。再次,政府职能部门与社会中介机构联合建立集群内相应的信用机制,对集群内的企业进行公正客观的评级,并在集群内外进行公布。最后,地方政府还应该积极引导和推动建立行业自律性社团组织,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行为并举,共同规范市场秩序,制止无序竞争。根据块状经济发展的实际,当前要着重发展行业协会、咨询和培训两大类中介组织,为县域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建立有利于产业集群迅速发展壮大的政策机制,以促进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政府通过提供政策支持、宏观调控、优质服务,为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创造良好环境。政府在工作中积极引导企业采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引导规范行业优胜劣汰,整合资源,提档升级;引导与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促进产业集群的产品、技术升级;引进先进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生产工艺设备,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使现有企业提档升级;引导投产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达标、具有发展潜力的项目,带动地区经济的新一轮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联锋: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的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l0(4).
[2] 王维平、刘书明:产业政策创新与县城经济发展[J].南方经济,2011(7).
[3] 柏玲:产业集群与县域经济发展[J].经济论坛,2009(2).
- 上一篇:母婴保健技术服务
- 下一篇: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