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社会意义范文
时间:2023-12-21 17:19: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新的社会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公益创业;创新;公益创业教育;产业集群
一、公益创业的概念及其创新性
1.公益创业
公益创业,也译为“社会创新”、“社会创业”,或“公益创新”,学术界最早定义在1998年(Gregory,1998),刚开始涉及的是非营利领域。以后,国内外对公益创业定义非常多,对其进行统一界定是非常困难的事情(Shaw,2004)。在学术界,狄兹(J.Gregory Dees)于1998年第一次定义了“公益创业”的概念。他指出“公益创业”是指在社会使命的激发下,个人或者社会组织追求创新、效率和社会利益的创业活动。在其后的十余年中,随着公益创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者从不同的方面对公益创业的阐释与研究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在中国公益创业处于起步阶段,随着越来越多的公益事业的发展,对公益创业的研究也日益增多。现在国内已有大学或学者在涉足这一领域,不断建构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公益创业理论体系。典型的代表如湖南大学创立的中国公益创业研究中心,零点研究咨询集团推出的“大学生公益创业行动”项目。其中中国公益创业研究中心对“公益创业”的定义包括创建非营利性组织、兼顾社会效益的企业和志愿公益活动及产学研一体化四个方面的内容。
2.公益创业的创新性
公益创业的内涵较为复杂,涉及到公益、商业、社会体制和文化等各个方面,不仅在非营利组织中实行,也可以存在于营利部门。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的公益创业斯库尔中心认为公益创业具有三个特征:(1)社会性;(2)市场导向性;(3)创新性。
公益创业既包括企业家精神也包括实现社会变革的理想,在具体实践上有创新的特征。而公益企业家并不同于一般的企业家,他们除了具有本身的管理和营销等商业素质之外,还要以改善社会为己任,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尽管公益创业的模式是商业化,但它的目的是改变人们的行为而非创造利润。这是公益创业与创业的最大的不同,也是对原有的公益和创业概念上的一种创新。
狄兹将公益创业创新层面的含义归纳为:(1)认知和永无止境地追求新机会从而创造社会效益;(2)持续创新和适应性调整;(3)不屈从于现存的资源限制勇敢采取相应行动。
从社会的现实环境来看,让人们接受一种新观念并付诸行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在实践中,公益创业作为新型的公益模式,如何让原本并不熟悉的人们接受并实行这些新方法,处理这个问题对于开展公益创业来说非常关键。同时,各种公益创业的具体形式不一样,受到政治体制、文化、传统习俗、市场等影响,面对的困难也大不相同。
篇2
在最初的认识中,我以为这门课程的学习就是简单地把图形导入打印机,然后打印出来实体。但真正学习了这门课之后我才知道3D打印远远没有我想的那么简单与轻松,设计一个很简单的物体也要使用多个工具才能完成。
随着学习的深入,学习内容的难度也大大增加。在设计化学元素周期表时,我与同组的同学在把图片设计在平面上时使用了“浮雕”工具。但进行偏移的时候,由于图片尺寸大小不匹配,导致了设计出来的效果不美观。后来,我们按照设计草图的大小更改了图片的尺寸,但图片更改后却显得十分模糊。经过老师的提示,我们把分辨率从1改为0.1,图像立刻就变清晰了。这时我们兴奋不已。看到3D打印机竟可以打印出不同颜色的各种实体,我觉得太神奇了,简直是难以置信,心中对3D打印的兴趣更加浓厚。这也促使我学会了更多的相关知识,使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通过这一个学期对3D打印技术的学习,我不仅在技术上得到了提升,还把学到的知识和体会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学习3D打印的过程充分地锻炼了我的空间感,让我可以更好地判断物体的空间位置,对学习立体几何有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在意志品质方面我也得到了锻炼。虽然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诸多的困难,但我们都怀着面临困难也依旧勇往直前的精神,最终制作出化学元素周期表、有机物及其衍生物的球棍模型、中国地图等教具。3D打印今后也必然会应用在各个领域中,因此我更要努力学习。
篇3
为响应市政府号召,我院积极开展了“一创双优”
暨师德教风建设集中教育活动,此时,站在演讲台上,心情无比激动。方永刚、王生英、孟二冬等等这些教育界的楷模平凡的名字和他们一串串闪光的不平凡的事迹,深深地烙在我灵魂深处。让我时时魂牵梦绕,虽身不能至但心向往之。我愿穷我毕生的时间甚至自己的宝贵生命去诠释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师爱的永恒。
有世界一流大学认为:“大学”之魂在于“大爱”。“大爱”之“大”,不止于学校对教师之“爱”,更应涵盖教师对学生之“爱”。而教师对学生之“爱”,则是一种以最大的热情躬身教育、爱人如已、爱生如子、身体力行的师道精神。作为对学生进行切身教育和引导的一名辅导员,更应如此。
20__年我到学院担任政治思想辅导员的工作,在自己还没有完成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变的时候,就成为了230个比我小不了几岁的孩子们(来源:文秘站 )的“妈妈”,面对性格各异的他们,我信心百倍,尽量做好他们在学习上的严师,思想上的朋友,生活中的妈妈。我以为这样就足够了,然而一切并不如想象中美好。因为他们不只是一群孩子,他们更像是一群不羁的马儿,找到了自由的天地,但却找不到正确的方向。当大大小小的问题出现后,我迷茫过,担忧过,我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当我看着一学期结束后整个专业13个挂课的学生名单时,我慌了,作为辅导员,我清楚的知道,我不能完全把责任归结到学生身上,看着一些家长们在我面前泪流满面。那一刻,我在心里也流泪了。由此,我对辅导员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明确了自己的工作方向。
辅导员是高校校风学风建设的直接实施者,是大学精神的直接营造者和传播者。今天,当我站在这里,回头看这几年的辅导员经历,我觉得现在的我成熟了很多。虽然有时也会因学生的调皮而埋怨,因他们的退步而急躁,因他们的违纪而失态,虽然有时也感到很累,很烦,但心中总会涌起一种强烈的母亲般的爱和责任感。当初因为我自己的不成熟,所以不懂得怎么去赋予学生们更多的爱和帮助,所以自己的工作走了一些弯路。而今天我真切的体会到:要当好一个辅导员,不需要有多威严,不需要有多懂得交际,而是一定要对学生心中有爱。
我不能忘记我们的一位辅导员王志强老师,在学生离校时,一个寝室一个寝室地去送他们,虽然她在学院时间不长,但却成为了学生最可依赖的哥哥;我也不能忘记我们的辅导员在学生每次评优评奖时为了给学生争取名额而争得面红耳赤……
因为有爱,所以才会有20__年6月26日那场我永生难忘的毕业典礼,在典礼上,当师生的泪水挥洒如雨,当拥抱毫不吝啬,当几百名学生齐声呼喊着自己最喜欢的老师的名字,这是怎样的一种令人震撼和令人深思的场面?看着一个个即将远去的同学们不舍的目光,我们的老师有的躲在角落里悄悄地落泪,有的忍不住掩面而泣,有的和同学们抱头痛哭。我站在舞台上,大声地、真切地告诉所有的同学们:
“无论走到天涯海角,你们永远是我们最可爱的学生!”。每当我回想起这样的场面,看到这段视频,我总会涌出无限的感动和泪水。
和谐文明的菁菁校园,书声朗朗,墨卷飘香;我们学院作为济源唯一的一所高校,作为联合办学的一面旗帜,在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篇4
【关键词】能动司法 社会管理 审判
如何将社会管理创新有效地应用到司法审判当中,是人民法院当前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找准法院审判与社会管理的有效结合点,破除被动应付、因循守旧的传统思维,促进各项审判活动从“被动”到“能动”的功能转变,促进各项审判管理从“自立”到“参与”的角色兼容。坚持能动司法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内在统一性,以能动司法引领社会管理创新,以社会管理创新丰富能动司法理念。
以能动司法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意义
沈德咏所言:“司法机关没有任何理由把自己置身于经济社会的主战场之外。”虽然被动性是司法权运作的重要属性,但实践表明“司法工作被动性的特点,并不排除主动服务的可能。”①一是回应人民群众司法需求的客观必然。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基本方法在于发展生产力,而解决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的基本方法在于树立能动司法理念、将处理矛盾的关口扩大和前移,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二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客观需要。法者不仅在定纷止争、除暴兴利,还在于利民规矩墨绳。而法院的司法服务功能在新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下理应担负起自身的社会管理的职责。三是响应党政部门协调联动的必然要求。群体性、社会性案件更需要法院融入整个社会管理之中,在恪守法律规则的前提下,能动性的参与到党委、政府部门的协调联动之中。四是实现自身科学发展的现实选择。法院所承载的平息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职责必然要求法院能动性地实现司法职能,以积极的姿态、审慎的步伐迈入社会管理的舞台。
以能动司法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具体要求
合法性要求。社会的快速发展讲求效率,社会的平衡发展讲求公正,没有公正制约下的效率必然是畸形的发展,社会的发展需要法律的规制。“一个公正的社会必定是一个崇尚法治的社会。法治条件下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必须牢固树立法治的理念,这是法治的基本要求,也是法治条件下法院参与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要求”。②因此,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举措都应在中国法律制度的框架之内,而不能突破宪法法律和组织法的规范原则。
政策性要求。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活动尚处于理论与实践的探索阶段,法律规范的空白尚需要政策性的规范和引导。这就需要我们始终坚持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这一完善社会管理体制的指导原则。理性地把握人民法院与其他部门的关系,尤其是与行政部门的关系,不越权、不推诿、不混同。服从党委领导,积极参与非诉社会矛盾的化解,提供司法建议和人员支持。
群众性要求。以人为本要求在审判中关注民生、体现群众的观点、符合群众的期望。所以,立足能动司法、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不仅要体现法治化、政策化,还要体现群众观的要求,强调司法中实现法、理、情的有机融合。③司法制度的改革,虽然强调规则之治和程序之治,但它必须与民众的朴素需求相适应,把以人为本作为能动司法和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着力点,把群众满意作为能动司法和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能动司法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法院作为
法院以能动司法促社会管理创新的关键在于能否选准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职能定位和切入点,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符合法院审判实践的工作机制。
第一,立足审判,以能动司法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完善。能动性地发挥审判的引导功能,以实现规范个体行为的社会管理创新。庞德说:“法院具有控制社会的功能,其实质在于维护社会秩序的政治权威,通过运用作为社会控制的手段或方法之法律,对每个人所施加的压力迫使他自己行为维护文明社会并阻止他人从事行为”。④对此,法院一要泾渭分明地区分对错,除民事、行政案件必要的调解程序外,刑事案件的罪与罚必须明确、有力、坚定,以体现制裁违法犯罪行为的决心和力度;二要不遗余力地执行,太多“空头”判决会严重损害司法的公信力,而有效的执行方可以更好的规范个体的守法行为;三要以个案突显规则理念,在守法守信者和悖法悖信者之间建立起一道成本压迫和社会评价的红线。
能动性地发挥决策的建议功能,以实现法律政策完善的社会管理创新。这就需要法院一是以实践变法律之适用,通过自下而上的整体推进,而非超越自由裁量权之上的恣意变通来促进法律规范更加贴近实践的需要。二是在实践中追求法律完善,“这就需要法院在深刻把握法律精神的前提下作出价值选择,搞好漏洞填补,进行条文语义整合,以弥补成文法的不足”⑤。三是以实践促进政策完善,法院受理的案件是社会生活中的“晴雨表”,一些不易察觉的社会矛盾总会以某种案件类型体现出来。法院应当在发现、总结、归纳社会问题的基础上,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司法建议,以促进社会政策的完善。
能动性地发挥调解的优化功能,以实现最优修补裂痕的社会管理创新。这就需要法院进一步扩大调解的主体覆盖,以主体的扩大来形成信息资源的共享和矛盾化解的合力。进一步强化调解的横向拓宽,以实现全员调解、全程调解和全域调解的良好整合。进一步地强化调解的纵向拉伸。将调解过程分为调解意愿启发、调解得失提示、调解方案协商和判后调解加强几个过程。将调解已成的诉讼部分与尚存争议的诉求部分做分割性处理。能动性地推行诉调对接机制,积极开展法院与司法局、法庭与司法所、基层组织关于民事纠纷的诉调对接机制。
第二,扩展服务,以能动司法拓宽社会管理创新的途径。能动性地对接发展的工作重心,以实现服务经济的社会管理创新。一是以商事审判完善市场经济,促进企业的正常发展,确保市场交易安全,扩大商事审判诉讼内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覆盖面,有效规范、净化市场主体退出秩序,促进市场经济体制走向完善。二是以区域稳定推进城镇建设,以群众的切身利益为出发点,有效回应当事人的正当合理诉求。三是以民事审判完善企业行业规范,以相关案件的审判来带动和规范企业的内部管理。对符合社会公正、符合法治精神的行业规范要大胆支持;而对明显不合时宜、情理的规则,不符合法治精神的规定,则要敢于依法颠覆,维护社会公平,以更好地规制社会生活。⑥
能动性地发挥司法的预防功能,以实现消减矛盾隐患的社会管理创新。一是能动性地评估风险。对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容易引起社会矛盾激化的案件以及舆论关注度高的案件逐案进行风险评估并确定相应的风险等级和防范机制。二是主动服务事前预防。提高防范管理水平,建立防范中心,统一行使风险的防范职责,适时监控一线审判的工作动态,促使各项审判工作更加严谨有序地开展。三是定期排查先行介入。建立定期走访和先行介入工作机制,将潜在性、苗头性、可能性纠纷化解于司法程序之外。
能动性地贴近基层的法律需求,以实现服务民生的社会管理创新。进一步延伸司法服务的空间范围,除正常坐堂问案的形式之外,将法庭搬到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一线,以建立巡回审判制度。将法庭开设于节假工余之后,以建立假日法庭制度。将法庭移至学校的教学课堂之上,以建立寓审于教制度。进一步加强普法宣传工作,加强民意沟通,将群众关注、具有道德规范性、行为指引性的典型案件进行网络庭审直播,深化网上审务公开,尊重和满意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表述权。进一步拓展司法服务的便民方式和人员参与,确保群众来访有人接待,约见法官有人联系,反映问题有人跟进,递交材料有人接收,案件进度有人查询,流程有人引导,判后答疑有人负责。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应当不断地探索司法与不同社会组织共同化解社会矛盾的良性互动机制。例如,与律师事务所建立化解矛盾的协调机制,与保险公司建立赔偿的便宜机制,与仲裁部门建立适用法律的沟通机制等。
(作者分别为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法院院长,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法院执行庭副庭长)
注释:
①沈德咏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论纲》,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第446页。
②应勇:“论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人民司法·应用》,2011年第9期,第8页。
③公丕祥:“应对金融危机的司法能动(下)”,《光明日报》,2009年8月27日。
篇5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基层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
中图分类号:G258.2;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8-0221-01
近年来,在国家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一个较为明显的趋势是文化建设在国家发展规划中的比重逐步上升,站到了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基层图书馆正在通过向特定行政区域内的村民提供各种表现形式的服务来满足人们了解社会建设、国情动态和文化知识的愿望。在新的信息环境中,基层图书馆要立足当前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图书馆的服务方式,不断创新基层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方式,提高图书馆服务读者的质量。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基层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重要价值
1. 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基础设施建设。
历史上长期存在的城乡不同的经济结构体制对文化系统的建设工作形成了一定的冲击,经济发展的失衡映射到精神领域表现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常住人口知识层次和综合素质的低下。据最新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0年底,我国全部人口总数是13.7亿人,其中农业人口为6.74亿,占到总人口数的50.32%。没有受教育或教育水平极低的人数达到将近2亿,他们中的百分之九十生活在农村。以上数据显示出了在农村加快知识普及和信息传播速度的重要性,也体现出了基层图书馆建设是我国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章节。
2. 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基本进程。
新农村文化建设位于全国文化事业建设的整体布局之中,健全且健康的农村文化内容对一国的文化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构建体系完善、内容积极、形式多样的新农村文化,离不开基层图书馆,尤其是农村中开放图书馆及其他一些具备图书收藏功能的馆所作保障。在农村文化馆、文化站建设还未完全步入正轨之前,基层图书馆等的筹建事宜仍然需要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宏观视域之下,将其视作完善农村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传播公益文化的服务基地,以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文明窗口,从根本上做到从外在物质条件上满足农民知晓信息和学习知识的权利,同时也缩小城乡间居民的知识鸿沟,加快新农村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进程。
3. 有利于确保城乡居民享受文化信息服务权利的均等化。
无条件知晓信息权和享受教育权是法律赋予每一个公民的人生权益,这一点不受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的影响。然而,闭塞的农村地区因受困于种种不便利条件导致农民在需求与现实之间出现了尴尬局面。常见的一个现象是农民往往会受到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特别待遇”,无法像城市居民那样平等自主的享受到图书馆相应的服务。基层图书馆的建立和完善,可以确保城乡居民享受到平等无差别的图书信息服务,让全社会认识到基层图书馆囊括在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大家庭中。就目前情况来看,完全均等化的城乡图书馆信息服务尚不能马上实现,分布在新农村中的基层图书馆依然要依托更高一级的图书馆求得发展,共同践行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先进理念,借助于各地网络资源的互联互通,逐步建立起基层图书馆中的电子阅览室,在此基础上以广大农民为服务对象,着力打造我国新农村地区的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程,紧跟时展带来的良好机遇,以更方便、更快捷、更贴近农民的服务方式,逐渐减少城市与农村地区在接受知识和信息方面的差距,实现城乡之间文化和信息服务的均等化发展。
二、面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层图书馆创新信息服务的指导策略
要将基层图书馆融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项浩大的工程之中,除了正确把握宏观政策之上的基本要求外,还需在执行的时候确保方向的正确性和内容的正当性,只有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策略才能够帮助建立更加切合新农村建设实际和有益于当下农民提高自我素养的基层图书馆。
1.立足新一代农民的实际需求,走联合协作式的发展的道路。
正处于起跑线上的农村基层图书馆存在着诸多不足,一些困难和问题成为阻碍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在这一阶段,基层图书馆的筹建者要认清主要矛盾,善于以问题为突破口寻找改进契机,寻找能够帮助基层图书馆走上快车道的辅助力量。也就是说,基层图书馆应立足新农村建设,从新一代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和其他条件联合多个单位团体走协同发展的道路。例如,可以与对“三农问题”研究占据绝对优势的本省农业重点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借他们的专业资源和众多在农业领域的研究成果为我所用,弥补自身在农业馆藏资源方面的不足。另外,还可加强与相邻地域之间基层图书馆或更高一级图书馆的交流与合作,打破长时间形成的区域分割劣势,引导不同资源在不同区域间的自由流通和免费共享。同时,还可借助热心于农村“文化脱贫”的非政府组织和个人的力量,帮助基层图书馆获取更多的资金支撑。
2. 丰富涉农文献和图书资源是创新基层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基石。
从现实状况来看,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对有关农业生产技术方面信息的需求量最大,在解决了这一需求之后,他们才会寻求更广范围内的知识和资讯。基于此,基层图书馆首先应与具有充足农业文献资源库的农业院校图书馆取得联系,将对方的文献资源优势借鉴到本馆、本地方。鉴于农村图书馆在技术和资金方面存在先天不足这一问题,在构建基层图书馆的服务体系时,应当加强涉农文献资源库的建设,重视特色农业文献和知识资源的采集工作,建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图书馆藏资源体系。
3. 从根本上保证新一代农民的需求是创新基层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导向。
新农村建设中最重要的主体是农民,改善新一代农民的精神境界和整体风貌是创建基层图书馆的根本目的。因此 ,在创新基层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方式之前,通过走访、发放问卷、电话访问等方式对村民的需求进行实际调研,彻底了解各村、各村民对信息需求的具体情况,以此为制定图书馆工作计划安排和优化图书馆服务的主要依据,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基层图书馆创建后的服务质量。
4. 创新基层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方式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面向全社会提供服务是公共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基层图书馆建设作为公共文化体系中的分支,是需要政府给予支持的一个重点领域。新时期的服务型政府要将基层图书馆的筹建工作纳入制度化轨道,从国家制度和运行机制的层面强化基层图书馆的创建意识。国家的支持和政府的带头作用是基层图书馆创新工作的重要保障。
5.做好人才、技术和经费保障工作是创新基层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的前提。创新基层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前提是经费、人才和技术有保障,尤其是当基层乡镇不具备吸引人才就业的情况下,更需要当地政府部门给于高度关注,加大在人才引进、技术研发和资金引流方面的投入。从这几方面完善基层图书馆的基础设施和软件设施,为新农村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从理论层面落到实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是否在高校人才培养中深入展开。新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大学生创业教育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践建设提供了一个更新、更直接的有效途径,所以探讨该理论体系在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的实践意义和具体实施是有必要的。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性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4-0038-01
党的十报告指出:加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同时,要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这就意味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终极建设目标是要获得全社会的认同和接受。在这个理论实践过程中,大学生的认同对我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力是不可小嘘的。
随着高校扩招、社会就业压力增大等等原因,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不断升级,因此新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大学生创业教育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也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践建设提供了一个更新、更直接的有效途径,所以探讨该理论体系在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的实践意义和具体实施是有必要的。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实践意义
观点中“人的全面发展观”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基本出发点和原则,更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思想指导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是社会观的理论创新,更是教育实践上的思想指南。
目前,我国正处在深化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党的十明确提出要加大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支持力度。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创业教育已取得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普遍共识。广义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是指从大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开发和整合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思路出发,对大学生进行的以创新和创业精神为核心、以创办企业为载体、以创建事业为最终目标的创新教育活动。在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全社会形成一种新的人才观。该研究不仅能培养大批创业型精英,并造就大量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中坚力量,同时促进全新人才观的形成。
(2)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对专业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创业教育包含了专业教育的大部分内容,并与其相互渗透在整个高等教育过程中。同时,通过理想信念教育的影响,引导受教育者树立符合我国当前社会要求的创业奋斗目标。并借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反作用,激励大学生们更好、更扎实的学习和专研专业理论,进而为构建我们创新型国家培养成百上千的高素质创业人才。
(3)有利于充实大学生创业教育理论,创新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容,改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方法,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丰富大学生多元化的教育活动,同时充实、印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 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实施
(1)教育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中不仅包括一定的理论深度、历史文化沉淀,还具有理想的设计与价值体系。所以要实现该意识体在创业教育过程中转化为大学生成人成才的指导思想与精神动力,首先需要一个认知了解的过程,然后才能取得大学生们的认同。而这些都始于对大学生们的教育引导,必须借助各种教育手段的力量来实施。在给予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引导他们构建正确的价值体系理论基础。
(2)环境营造。校园环境是大学生成长的沃土,也是教育实践的基地。尤其是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创业教育过程中,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谐校园环境建设。对学生在情感上要加强引导,在思想上积极互动。逐渐的将理论灌输过渡到学生们的创业实践体验,不断尝试从课堂空间拓展到与社会接轨。在营造校园外环境的过程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创业教育的各个方面。
(3)道德规范。从内容上看,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在宏观层面涉及创新创业精神、知识和实务,在微观层面深入到了创业过程中各个细节。所以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为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道德规范,不能只依赖于生硬的思想道德说教,而是要联系大学生在创业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各种利益矛盾。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寻求创业教育过程中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规范作用点。
近年来,党和国家不断关注高校的思政工作,虽然大学生的思想工作已逐渐取得一定的实效,大学生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越来越高,但是在对于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或创业教育过程中,还是能发现不同程度的核心价值观偏差问题。因此,为了更好的为我们国家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充分发挥其实践性是高校创业教育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社会实践;大学生就业;非专业实践
课堂教学、科研训练和社会实践是高校培养人才的三条最基本的途径。早期的大学主要通过传授系统的理论知识培养人才。随着社会生产对教育要求的提高,这种方式渐渐不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发展。现代化的生产不仅要求人才掌握大量的理论,还要有较强的动手和创造能力,具有科学的社会观和责任感,较高的政治素质和心理素质等。这些方面仅仅依靠课堂教学和科研训练难以完成。所以在现代工业产生以后,社会实践就作为重要的教育方式引入到大学教育过程,其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种以实践的方式实现高等学校教育目标的教育形式,是高校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深入现实社会,参与具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以了解社会、增长知识技能、养成正确的社会意识和人生观的活动过程。根据实践活动内容同专业的关系,社会实践可以分为专业实践活动和非专业实践活动。前者是学生结合所学专业的特点课程进行的,旨在应用所学知识到实际,完善知识结构、培养实际专业技能的过程。专业社会实践往往列入大学的教学计划,规定每位同学必须参加,有固定的时间场所和实践目的,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后者包括那些与专业内容非直接相关的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如三下乡、科技服务、智力扶贫等。这类社会实践的组织者、活动主题和场所都比较灵活,其内容也主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为方便读者理解,文章中用“专业实践”指代前者,用“非专业实践”指代后者。
1990年代末期以来的高校扩招,使我国大学在校生规模迅速扩大,高等教育进入到大众化时代。但另一方面,由于各种原因,高校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未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这种不适应从就业的角度看,就是毕业生就业后普遍地表现出社会适应能力弱、行业了解少、岗位技能差,大学生就业难,大学生到技校“回炉”屡见报端。
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缩短学生就业“适应期”成为各高校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可喜的是,近年来各高校在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中探索出了“校企合作”、“校场共建”、“校院联合”等多种形式,以及“5+1”、“3+1”等多种办学模式,甚至人事部等多部委于2006年2月颁发了《关于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17号)以利于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以上改革和措施为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缩短就业“适应期” 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但是,上述改革和措施在强调专业实践同就业的结合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非专业实践同就业的联系。所以,文章就非专业实践在大学生就业角色展开讨论。
一、就业导向的大学生实践能力和素质分析
决定大学生能否就业的基本因素有3个:知识、素质和能力。知识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因而,知识是实践的理论概括,是抽象的、关于实践的理论积累。知识模块包括通用知识和专业知识。通用知识是普遍的作为一般的大学生必须具备的知识成分,比如对于每个专业都必须的政治理论、法律知识、社会常识、数学理化知识、外语知识等。专业知识是关于某个专业领域的业务理论,比如经济学专业中的宏观和微观经济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等。这些专业知识是对于其他非专业人员具有排他的性质。
素质是指事物本来的性质,也指心理学上的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特点(现代汉语词典,2002)。能力就是技能,是为完成某项工作或任务而必须具备的技术和能量。能力是解决某个特殊问题而必备的技术和能量,其获得途径是后天的培养和学习而获得。素质先天的、与生俱来的特点。其获取途径主要是先天性的,但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和养成而改变和提高。能力的掌握是一种技能内化的过程。一个人具备了一种能力也就掌握了完成某种任务或工作的所需的技能。这种技能必将内化为这个人的本身固有的特点,表现为他特有的才能。素质是一种关于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先天的特点,这种特点在实践中需要通过人的语言和行为表现出来。也就是说素质的表达是一个人内在特点的外显过程,表现出这个人独特的观点、行为方式。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人才教育就是按照就业需求对人的知识、素质和能力三个方面的培养和改造。简单地讲可以将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概述为这三个模块的教育和养成。能力模块包括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基础能力主要是维持社会人正常生活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包括基本的社会适应能力、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信息采集与处理能力、逻辑思维与判断能力等。专业能力是就业人员从事某种工作或完成特殊任务必须具备的特殊技能。这种技能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专用性和排他性,即专门解决某个领域某个特殊问题,不掌握这种技能的其他非专业人员无法完成任务。例如,农学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品种识别的技能、播种和田间管理的技能等。综合能力是为毕业生将来的事业发展,人生职业规划提供更广阔平台的能力,比如,良好的人际交往及社会适应能力和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等。素质模块则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职业素质和身心素质。
二、非专业实践的就业效应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决定一个人就业能力高低的不仅有专业因素,如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必须具备其他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等非专业因素。非专业社会实践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提升和培养大学生的就业素质。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帮助学生完成社会化、树立基本社会意识、掌握基本社会技能的过程。但大学生的主体教育过程是通过课堂和书本完成的。因为长期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容易形成脱离现实的倾向。非专业实践为改变这种状况提供了良好的途径。非专业实践以其内容多样,形式灵活的实践形式把大学生引入更广阔的社会空间。在与大社会的接触中,大学生亲身领略祖国河山的壮美、感受国家的发展变化、了解社会人情冷暖、接触大众文化,学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处理。这些将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种素质,为他们步入社会,缩短就业“适应期”做好重要的准备。
2.锻炼和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在高度信息化、自动化的生产条件下,专业往往意味着单调的、重复的生产工艺和过程。虽然这种重复训练和强化对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必不可少,但对学生基础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高作用却有限。非专业实践在多样化的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舞台,这里,他们将遇到各种困难和难题,形形的事物,这些难题和事物必然催使他们不断地改进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基本的接人待物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基本能力。另外,开展非专业实践不像课堂教学那样有固定的程序、内容和场所,也可能没有老师的细致的指导,更多的事情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个过程中,大学生成为实践活动的主体和主导者。他们必须学会自己安排、处理各种复杂的事物和情况。在这种情境之下,大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都活跃起来,对事物的感知也必将更加真实和深刻,对事物的处理也会产生创造性的火花,从而可能产生创造性的成果。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这里得到全面的提升。
3.扩展大学生知识广度和深度。现代的专业教育为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另一方面,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懂得某一学科专业的专才,还应该是有知识、有文化、有素质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通才。因而,在大学的专业教育之外,还应该加强学生的通识教育。非专业实践为拓展学生通用知识,深入理解专业知识提供了机会。实践中,大学生们深入社区工厂,田间地头,接触不同的百姓群众,了解不同的风土人情、听讲不同的民间故事,学习各行的礼仪习惯,这些都对学生知识面扩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非专业实践也会改变学生对一些事物的浅薄看法,重新拿审视以往的观和知识。
三、对策建议
以上论述表明,大学生非专业实践具有明显的就业效应,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应当给予更充分的重视,在就业指导和实践中更加科学合理地发挥它的作用。
1.正确处理专业实践和非专业实践的关系。专业实践和非专业实践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两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实践为学生学以致用,加深专业知识理解、提高专业技能提供了重要的途径,是现代专才教育必不可少的教育途径。非专业实践侧重思想政治教育和通识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二者相互补充、互相完善,共同为大学生就业打下实践基础,为缩短大学生就业“适应期”提供重要保证。因此,在高校中要重视两种实践途径的相互结合运用,系统安排。
2.非专业实践形式和载体多样化。非专业实践可以采用集体实践、分散实践和分队实践等不同形式。集体实践由各级团组织统一组织、统一管理,有共同的实践主题和内容的实践类型。分散实习是各位同学按照一定的要求,各自前往自己的实践地点参加实践活动。而分队的实践是参加实践的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践活动。集体实践由于主题和内容统一,其教育目的更加明确,更易取得预想的效果,但缺点是行动团体太大,一般的组织和地方难以接纳。小组实践更加灵活机动,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指导和监督,往往效果有限。分队实践结合了二者的优缺点,既有集体实践的整齐划一,也有分散实践的机动灵活,如果加强指导,会是一种较好的实践形式。就业导向的非专业实践可以灵活地采用不同的实践形式。发挥各自的优势。对专业性较强的、可能对学生专业和就业发挥较大作用的实践可以采用集体的形式,这样有利于实现集体统一行动的优势,也可以为实践单位选人用人提供更广阔的选择余地。对就业意向不明显,专业特色不突出的实践或总则可以选用分队实践和分散实践的形式。这样有利于学生更机动灵活地安排实践内容和活动。
非专业实践载体多样化是指高校可以采用“三下乡”、科技扶贫、科学调研、科技入户、勤工助学等多种载体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大学生思想相对成熟、个体情况千差万别,实践载体必须多样化,唯有如此,才能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个体优势、解决自身困难,取得实际效果。
3.非专业实践管理系统化、科学化。近年来各高校加强了教学计划中专业实践比例,探索多种实践途径和模式。但普遍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研究和重视程度不够,表现为管理松散、计划性不强、流于形式。鉴于此,高校必须重新重视非专业实践,对其系统化管理,科学化安排。系统化管理就是要把非专业实践纳入到人才培养整体环节中考虑,认真研究非专业实践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制定科学、严肃的非专业实践的管理制度,使其真正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部分和环节。科学化就是要认真研究非专业实践的发展方向和规律,根据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地设计实践内容、组织形式、实践安排、管理队伍和办法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非专业实践的就业效应。
篇8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儒家传统;多元创造性转化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3-0017-02
一、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提出
一般认为,英国学者谢尔顿在1924年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谢尔顿把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经营者满足产业内外各种人类需要的责任联系起来。然而在古典经济学看来,企业的责任就是使利润最大化。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指出:“认为公司的管理者在满足他们的股东的利益之外还要承担社会责任的观点,根本上错误地认识了自由经济的特点和性质。在自由经济中,企业有且仅有一个社会责任——只要它处在游戏规则中,也就是处在开放、自由和没有欺诈的竞争中,那就是要使用其资源并从事经营活动以增加利润。”
然而,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的支持者多德不认为公司存在的唯一目的是为股东创造利润,公司作为一个经济组织,在创造利润的同时也有服务社会的功能,“法律之所以允许和鼓励经济活动不是因为它是其所有者利润的来源,而是因为它能服务于社会。”
这一场争论以双方的妥协而告终,妥协的结果是导致了广义的社会责任概念。公司既负有对股东的责任,也负有对社会的责任,广义社会责任概念认为二者同属于企业的社会责任,它将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混合在广义社会责任的框架之中。
二、广义企业社会责任体系的冲突与本文所采用之企业社会责任概念
广义的社会责任的诸种提法中,以卡罗尔的观点最为著名。卡罗尔把CSR看做是一个结构成分,由如下四个方面构成,即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在上述思路下,企业社会责任成为一个笼统和无所不包的概念。历史地看,谢尔顿提出的企业社会责任是针对传统企业责任观点提出的另一种企业责任主张,纯粹意义上的社会责任清晰地表明企业除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以外,还需要履行别的责任,将企业自身的利润最大化也视为社会责任的内容之一,并不恰当。
企业社会责任既不能包含“企业利润最大化”意义上的所谓“经济责任”,它与企业的法律责任也是不同的概念。韩国商法学者李哲松即鲜明地表示,对将“企业社会责任”或“企业社会义务”视为法律上的概念,他不能苟同。因为,其一,“企业社会责任”一说有违企业的本质。在他看来,企业乃纯粹的营利性团体,企业保有此一传统的、固有的本质,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才能起到作为企业手段的应有作用;若在法律领域引入企业社会责任,则很容易使公司法的架构逐渐变为公益性质,当政治权力迎合一般民众对企业积累财富的反感时,这又必将进而成为制裁企业营利的借口。其二,企业社会责任的义务内容具有模糊性,因为,“企业社会责任”并没有明确赋予任何作为义务,无法起到行为规范的作用,若将其反映于立法中,则有可能成为立法本应极力避免的“空白规定”。其三,企业社会责任的义务对象并不存在。对于社会责任向谁承担,谁可以作为权利人请求履行之等问题,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迄今皆未作出令人满意的回答。
美国司法史上的Campaign GM案支持了李松哲上述观点,20世纪70年代的Campaign GM运动实际上是一场关于消费者保护、反战和法律改革的全面运动,其最终目标是使以利润为本位的GM转向以社会福利为本位的企业。上述建议试图完全改变公司的营利性质,因而最终没有获得成功,该案也证实,将“社会福利”等作为企业的法律责任是不可行的,企业的法律责任就是在不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情况下,对股东的责任。综上,本文所指之企业社会责任是排除经济责任与法律责任之外的狭义的社会责任,即企业对除股东之外的社会主体或社会整体的道德责任。
三、创新作为企业唯一的社会责任
公司或者有限责任公司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创举。有限公司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指股东作为投资者只能在其投资限度内对公司承担出资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债权人负责,上述规定其目的就在于使得“公司”这一创设能够在法律所限定的范围内一心一意专注于营利的事业:有限责任被认为具有减少和转移风险、刺激投资、加强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促进市场交易等方面的功能。从这一点出发,只要企业的行为不对其他人造成伤害,企业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谋求利润的最大化。反过来说,要求企业过于广泛的社会责任,正如弗里德曼所说,将破坏自由竞争的市场,反而导致社会总福利的下降。
由于本文将企业社会责任看成排除经济责任与法律责任之外的道德责任,因此有必要探讨企业道德责任成立之理据。国内外有关企业道德责任相关文献较多,但核心的观点是两种:一是利益相关者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的道德责任是企业内外各种利益关系的反映和折射,它促使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兼顾各方的利益,在追求自我利益的同时考虑他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利益并力求使其实现和谐与平衡的发展。利益相关者理论当然是正确的,但它不是必然的,如果将企业的道德责任诉诸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它就不能构成一种社会规范。二是社会契约论。社会契约论认为,企业的形成源于社会契约,其发展和繁荣也离不开社会契约。社会契约论当然也是正确的,但是它必须回答:企业的法律责任也属于社会契约,为什么还要在法律责任之外再加诸道德契约呢?哪些道德契约对于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发展是必须的?本文试图从这一视角入手来寻找企业社会责任之所在。
第一,将企业或有限责任公司确定为在不侵害他人利益条件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这是企业或有限责任公司之所以存在的最根本的社会契约,这一契约是其他所有契约的基础,不得违背。从这一点来看,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合理的,因为该理论要求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而追求经济责任之外的道德表现。第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不足之处在于将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责任建立在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互惠互利的基础之上,而互惠互利是单个企业的策略行为,企业可以选择实施,也可以选择不实施。换言之,在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企业可以承担社会责任,也可以不承担社会责任。第三,由上述两点可知,企业社会责任是与企业利润最大化不违背的、在道德意义上应当承担的、有助于企业和社会共同发展的社会契约。
在进行以上讨论和限定之后,本文提出,创新是企业唯一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第一,1912年,熊彼特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创新理论”,突破了西方经济学仅仅从自由市场竞争的角度来考察经济社会发展的传统视角。熊彼特认为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的有关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他认为创新是企业家的唯一职能,如果没有创新,资本主义经济就不可能产生,更谈不上发展。基于社会契约论的观点,企业的“有限责任”基于以利润最大化为基石的自由竞争的市场理念,其本质是一种基于社会契约论的人为创设,那么,在熊彼特创新理论之后,就应该将创新补充进去,即将创新作为企业的社会责任。第二,创新与企业利润最大化没有矛盾。熊彼特认为,创新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存在着某种潜在利益,创新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这种潜在利益。在利益的追求中,企业不断地改进生产函数,从而达到利润最大化。从全社会的角度而言,企业依靠创新实现的利润最大化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第三,创新是企业唯一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这是因为如上所述,创新并未改变自由竞争的实质,而其他所谓“社会责任”如慈善等,将改变自由竞争的“企业—社会”契约,从而危及到企业本身的存在。所谓慈善责任,只能算是企业美德,而不属于责任范畴。
四、市场经济伦理与儒家价值观的多元创造性转化
朱贻庭认为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社会中“农为邦本”“农本商末”的格局导致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伦理思想具有如下特点:一是“重义轻利”;二是“礼以定分,贫富均平”;三是勤劳敬业;四是倡导诚信,反对竞争。朱贻庭上述说法具有一定的正确性,然而,在数千年来儒家学说的发展史中,也曾出现功利主义偏向的学派,这一学派以宋代的陈亮、叶适等人为代表。
陈亮、叶适的伦理思想与孟子见梁惠王时说的“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的观点有极大的差别。在叶适看来,义利范畴中,首要的是利的概念,但又不是“逐利舍义”,而是“成其利,致其义”,与董仲舒的“取义舍利”及朱熹的“循义必利”有很大的不同。陈亮、叶适的功利主义儒家观点已经很接近于现代企业伦理思想。
如前所述,现代企业伦理思想是建立在保护企业私产、促进自有公平竞争的原点基础之上的,而创新作为企业唯一的社会责任与此并行不悖。因此,中国传统儒家伦理在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创造性转化应当吸取陈亮、叶适等功利主义儒家的观点,而不是一味从孟子、王阳明心性学说中寻求根据,儒家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应该是多元的。
参考文献:
[1] 吕力.管理伦理原则、多元性及折衷:管理学“实践导向”中的伦理问题[J].管理学报,2012,(9).
[2] 吕力.企业社会责任的混合论、分立论与对立论[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1,(2):20-26.
篇9
关键词:基层档案管理;工作创建;开展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7-0149-02
1引言
2015年神农架林区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创建活动,解决基层档案管理突出问题,主要解决档案管理“五有”问题。档案管理“五有”为:有档案室、有档案柜、有档案、有管理制度、有档案员。以此解决基层档案管理物质条件,为基层单位档案管理逐渐走向信息化、制度化、规范化奠定基础。经过1年创建活动,顺利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创建活动,基层档案实现“五有”,档案管理面貌一新,安全有序,档案编研利用大幅提高。
2确定档案创建对象
2015年3月召开了全区档案工作会,启动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活动。林区林业管理局是神农架林区林业管理主管部门,履行森林资源管护职责,实行限额采伐;负责国有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等林业重点工程的规划、设计、实施及管理工作;负责林业种苗、花卉建设及管理;开展林业科研工作,推广林业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负责护林防火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防范意识,落实联防责任,严防森林火灾;负责造林、义务植树、封山育林的组织实施工作等职责。涉及民生项目较多,属涉农部门创建对象。林业管理局下辖6个林场、8个林站、1个林科所,把他们当作创建主体,解决他们在档案管理方面的五大突出问题,确保民生档案的归档、利用和安全保管。
3基层创建对象基本情况
3.1基层单位落实档案管理“五有”
6个林场、8个林站、1个林科所基本落实了档案管理有档案室、有档案柜、有档案、有管理制度、有档案员。
3.2基层档案管理工作态度
大部分林场对档案管理比较重视,安排有统一的档案室,购置了档案装具,制作了归档章、档号章,档案员工作态度比较积极。基本都按照新标准,全面规范了2000年以来的所有档案,档案整理规范整齐;各林场、林站的天保档案管理规范有序,各林站林政资源档案管理也比较规范。
3.3基层档案管理陈列室建设情况
两个有条件的林场先行试点,建立了档案陈列室,实物档案分类整理编号依次陈列码放。
3.4基层档案管理领导态度
在全局档案工作专题会后,各基层单位迅速行动,积极整改,力度较大。有的林场原档案室在办公楼一层,此次按标准,调整二楼领导办公室予以迁转。解决档案室不能在顶层与底层问题,确保档案保管的安全。
4基层档案创建活动存在的问题
4.1部分单位部门对档案工作不重视
(1)有的单位对档案管理领导过问不关注、工作布置不追查、平时检查不问责;也有个别单位档案不整理、不移交,档案搬家无人监管,打破档案码放顺序,再整理难度大;有的把档案室当作杂物间,乱堆乱放,不专业,不整齐,不规范,不卫生。
(2)档案迎检工作不重视。有的单位多年档案不整理,上级检查请人突击应付;有的单位态度消极暧昧,不主动与档案局对接业务,接受监督指导。
(3)档案收集不全面。部分单位房屋买卖、租赁等重要合同协议没有进档案室。
(4)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基层档案有专业档案管理制度,没有文书分类制度。
(5)不注意重点项目建档管理。
4.2档案管理设施、设备差
林场比林站条件好,林站条件差,房子少、人员少、经费无保障,档案室大多阴暗潮湿,不利于档案储存保管。个别单位档案室与仓库合用,档案库房成问题。也有的单位档案室设一楼背阴方位,室内又不具备防潮、除湿设备,除湿机(设备)的普及率只有20%,不利于档案保管。比如,国有林场经济条件好,办公场地充足,不存在档案库房问题。林站实行预算管理,地处乡镇核心区域,地方建设力度大,办公场所不稳定,经济条件差,万事皆靠拨款,档案库房严重不足,能腾挪一个库房相当不易。有的林站使用“万国”品种档案柜,五花八门。无扫描仪、档案管理软件、干粉灭火器、温湿度计等设施设备。
4.3公文管理不规范
部分基层公文管理不规范,印发公文无送审稿、无领导审签、无清样的现象在大量存在,违背公文处理程序。
4.4档案员队伍不稳定
基層档案员均为兼职,专业档案管理知识欠缺,日常培训严重不足,档案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5如何解决基层档案创建问题
5.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利用召开半年工作会议,通报基层档案管理现状,指出档案管理存在问题,并对档案管理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加强基层单位领导,压实工作任务。把档案考核作为年度综合考评的重要内容,重点抓,把握创建工作重要时间节点。要求各单位、科室负责人高度重视,亲自过问,亲自安排,按照创建要求落实档案室和工作经费,定期督办,确保年度验收。
5.2严格标准,规范管理
一是要切实做好档案的日常收集、整理,对文件资料、照片、录像带、磁盘、光盘等,要统一收集、及时整理、妥善保管;二是要提升保密意识,完善档案借阅管理制度,确保资料完整、齐全、不遗失;三是切实规范涉林专业档案管理。天保、退耕还林、林改档案是局档案示范县创建工作的重点和年终考核的重点,天保、林政等科室要立即组织集中清理,按照档案规范化建设的要求,建立目录柜、张贴标签,保持档案室清洁,确保创建规范达标。
5.3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要求各单位加强档案业务培训,举办一次档案业务培训班,邀请林区档案局专家授课,现场指导。
5.4选定样板,榜样示范
选取一至二个单位作创建示范点,驻点指导,对收集的档案进行定性归类整理,建立适合基层林业单位特点的文书档案分类方案,完善林区国有林场三合一制度,积极开展创建工作。
5.5联合检查,深入指导
4月份组织业务人员对各创建单位进行了检查,采集各单位档案管理原始状况信息,掌握基层档案管理动态,下达档案检查通知单,指出档案管理问题,提出整改方案。7月份邀请林区档案局深入各基层单位进行了现场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再次提出整改措施,以检代训。
6社会主义新农村档案创建活动成果
林业管理局下辖的6个林场、8个林站、1个林科所的机关档案室解决了档案管理有档案室、有档案柜、有档案、有管理制度、有档案员等突出问题,达到限期目标,机关档案管理实现数字化管理,档案管理水平上升到了新的台阶。在年底创建验收中获优秀单位。基层档案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活动培养1~3名素质较高的档案员,完善档案管理基础设施,档案保管环境安全,档案编研利用率提高,充分展示单位形象,发现单位管理软实力。
参考文献:
[1]邱功学.神农架林区林业管理局办公室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档案创建推进情况的通报[R].神农架:神农架林区林业管理局,2015.
[2]王 峰. 浅谈基层林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J]. 档案天地,2017(4):60~61.
[3]王 丹. 基层林业单位档案管理的现状分析[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12):68.
[4]玛丽亚·坎吉别克. 基层林业站档案管理和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 現代经济信息,2013(15):60.
[5]刘常玲. 基层林业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农村科技,2011(16):65.
[6]冷 梅. 林业基层单位档案管理的现状与展望[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0):199,201.
[7]杜小珍. 做好基层林业工作站档案工作的几点思考[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2):46.
篇10
关键词:职业教育;新农村;教育创新
职业学校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办学方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输送了大批有文化、有技术的劳动者,职业学校自身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职业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市场经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学扩大招生规模以及教育内部其他因素的冲击,职业学校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有时也偏离了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除了教学内容有些还是职业方面的知识以外,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职业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还未能抛开办普教的教育思想和陈旧的教学方法,在办学方向、办学模式、毕业生去向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在办学过程中,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只求效益,不求方向;只管学生毕业,不管学生在社会上的表现等问题,在职业学校中也相当程度存在。而另一方面,目前,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已不像前几年那样波动面较大,市场的调节能力比以前增强,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已经趋于平衡,重知识、重科技已经成为广大农民的共识。农民迫切需要掌握增产增收的科学技术,迫切希望所生产的产品能尽快销售出去,广大农民的市场意识增强了,学习科学技术知识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因此,目前摆在职业学校面前的任务是,如何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形势,如何主动地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建设服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要使职业教育主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必须变更教育观念,在继续办好学历教育的同时,要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教育观念要彻底从普教的模式中解放出来,将职业教育的特点充分凸显出来。必须重视职业培训教育,特别要重视对大多数农业产业户的培训教育。坚持教育创新,加强专业建设,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建立健全实验培训基地,加快“双师型”师资的培养,完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使职业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尽快适应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需要。
一、加强专业建设,不断改造完善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专业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特别是农业产业调整的需要,适应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需求,职业学校在办好目前初级人才需求量比较大的专业的基础上,要加强专业结构的调整,要改变过去盲目发展第二产业专业过多的现象,使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专业合理配置,以满足市场经济的需要。对农学类专业要进行改造,要将单纯的种植专业和养殖专业改造成种植一加工一经营、养殖一加工一经营的复合型专业,为农业产业化培养复合型人才。使培养的复合型人才,在农村既可以从事农业、养殖业生产,又可以参与产品加工,又可以从事经营等工作。为了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人城镇做好准备,可增设文化建设服务专业、城镇建设规划绿化专业、餐饮服务专业、家政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等。对已有的专业和准备建设的专业都要落实如下工作,例如专业教学计划、专业师资队伍、实训基地、教材资料等等,特别是重点专业、重点课程的教师、教材、实训条件等更要重点落实,以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推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合格人才
近年来,由于我国科技体制的创新,科技成果大量涌现,加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加入WTO以后,市场经济的运行逐渐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面向农村的新品种、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层出不穷,为了适应市场行情的需要,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对学生除要求他们掌握所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之外,还必须让学生尽快接触新的知识、新的信息,让学生尽快掌握新品种、新工艺、新技术,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
科学的教学方法是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启发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技能、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因此,在教学方法上也要相应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改变以往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和在黑板上开机器,在黑板上种田的那种脱离实际的教学方式。除了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实行循序渐进的启发式课堂讲授外,专业课程、技术实验课程都应该实行边讲边练、讲练结合、以练带讲的现场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改革一定要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同时还要探讨对职业教育更加适应的教学方法。通过改革教学方法,让学生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加强对专业技能的掌握,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三、加强实践教学,建设好配套的实践训练基地,使职业学校实训基地成为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基地
按照专业教学计划,职业中学的实践课与理论课在教学时间安排上应各占50%,但目前在实施过程中,由于职业教育观念的薄弱和职业学校办学条件的限制,很多职业学校在实践教学的时间上大打折扣,基本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除了计算机专业上机操作所用实践教学时间较多以外,其他专业的实践教学时间还不到教学总时数的六分之一,甚至不到十分之一,有的学校实践教学时间比例还要小,这种现象严重阻碍着职业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职业学校要从根本上改善实践教学,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建立好实践训练基地。职业学校的实践训练基地建设要贯彻小型化、综合化、实用化的原则。首先,学校要建好专业基础实验室和实践训练场所,保证实践教学的基本需要;第二,利用联合办学的企业和单位接受学生进行实践训练;第三,利用私人企业或者学生家庭进行有关的实践训练。在建设好实践训练基地的基础上,要制定好各专业的实践训练计划。首先在时间上要落实根据各专业的情况,保证学生有二分之一的时间参加实践训练,例如计算机专业、机械电子专业、大农学专业都可以这样进行;其次在实践训练的内容安排上,要制定详细的实践训练目录、实践训练规程;第三,要配备足够数量的有实践经验的实践训练教师;第四,要制定实践训练的管理办法和测评办法,将实践训练成绩作为学生职业能力考查的重要参评内容;第五,要千方百计地筹集实践训练经费,以保证实践训练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职业学校教师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作用
职业学校要培养动手能力强、职业能力强的学生,就必须建立起一支具有很强的专业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因此,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要把“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工作提到职业学
校发展建设的战略的高度,作为职业学校的基本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所谓“双师型”教师,既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操作能力两种技能,又具有教师系列职称和专业系列职称两种任职资格的教师。“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立足当前,又要考虑长远,要采取校内校外结合、教师自主提高与外出进修结合等多种方式,开辟多种渠道,使“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工作既循序渐进又重点突出地展开。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帮助他们更新知识,重点加强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职业学校和有关部门应制定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计划,并制定对“双师型”教师进行定期考核的制度,让“双师型”教师明确自己的职责。“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可采取如下方式:第一,定期定点派青年专业教师到工业企业、农业企业挂职工作,每次不得少于三个月,有条件的可挂职一年;第二,短期到高新科技企业或者大专院校学习专项专业技术;第三,带领学生到企业实习,以使他们了解企业的生产状况、先进技术和技术革新动态;第四,聘请能工巧匠到学校任教或者进行技术示范,经常开展传帮带活动;第五,鼓励教师参加科研活动;第六,为了提高教师自身的积极性,尽快成为“双师型”教师,还要制定有关的激励政策,鼓励教师争取破格评为“双师型”教师,并给予一定的特殊奖励。另外,对“双师型”教师,要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稳定“双师型”教师骨干队伍,使他们能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工作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
五、加强教学管理,建立和完善灵活多样的现代学籍管理制度,以适应培养新农村建设人才的需要
职业学校有自己的办学特点,一所学校里办学层次比较复杂,既有学历教育,又有非学历教育,既有长期培训,又有短期培训等。就学生而言,职业学校的学生往往个性比较鲜明,绝大多数的学生知识基础比较差,学习不太用心,但想像力丰富,动手能力比较强。因此,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要以人为本,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挖掘他们的潜能。具体来说,必须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教学中要注意因材施教,对学生成绩要合理评估,不能只凭一张试卷的卷面分数来判定学生成绩。对开设的理论课、实践课(包括实验课、实践训练课)都要进行合理管理,使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实践能力都能有一个较为客观的公正的评价。这样才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培养出符合工厂企业、农业企业所需要的职业能力较强的人才。在学籍管理方面,要实行灵活的管理机制,在保证完成必学内容的前提下,学生可以提前毕业,也可以准许学生延长毕业年限,譬如三年制的可以延长至六年,两年制的可以延长至五年,在休学期间,学生可以出去创业,然后回校继续学业,还可以准许学生不连续地学完有关专业课程,最后经综合评定成绩决定是否准予毕业。对中途进校的学生,只要学完了相关的课程和综合能力考核合格,也应准许获得相关的毕业证书。
六、加强信息资料库建设,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对社会各个方面、对各行各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新的信息对职业教育自然也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工业、农业、交通、电信、服务等行业的新科技、新技术层出不穷,职业教育要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必须及时地、迅速地捕捉各方面的信息,并且尽快地反映到教学活动之中,使学生能及时把握新知识、新技术,毕业后能适应技术市场的多方面需要。为此,职业学校必须加强信息资料库的建设。学校可以图书馆为基地,在加强图书资料建设的同时,要加强互联网建设,要与国家远程职业教育联网,让教师和学生能及时获取职业教育的新信息和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充分发挥科技信息在职业教育中的时效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新平.农业现代化与农业教育改革,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9,(4).
[2]湖北省教育厅.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中国职业教育,2004,(9).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