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范文

时间:2023-12-21 17:19: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

篇1

关键词:低碳发展;绿色交通;运输体系

一、广元市低碳城市建设现状分析

广元市地处四川省北部、川陕甘三省结合部,是嘉陵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全国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同时,广元也是典型的秦巴山区欠发达地区,经济水平低下、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依然突出,人均GDP只有全国的1/3,城市化率只有31%。属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和革命老区的广元市,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遭受重创,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200亿,在四川省六个受灾严重地市州中也处于相对较弱的位置。灾后重建任务的紧迫繁重和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初期阶段决定了能源消费总量和碳排放需求量的急速上升趋势。就在此时,广元市立足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创造性地提出“资源型灾区的低碳重建”理念,进而大力助推低碳发展。

通过近年取得的成效来看,“低碳广元”的探索是成功的,发展低碳经济是后发地区的有效选择。自2009年广元市实施“低碳广元”战略以来,广元市经济总量和低碳指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产业结构得到完善,GDP年增长量超过15%,人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升,广元也先后荣获全国首批“中国低碳生态先进城市”、“低碳发展突出贡献城市”、 “杰出绿色生态城市”等称号,2011年还成为中国大陆除深圳外受邀参加联合国德班气候大会的唯一西部城市。经过近年的努力,广元初步实现了后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良性互动,为后发地区选择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提供了依据,也为低碳城市的发展积累下丰富的经验。

二、绿色交通运输体系构建的探究

1、完善交通综合运输体系,加大绿色交通规划建设。科学统筹区域空间和产业布局、经济和城镇化发展等,优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以国家、省级高速公路网为依托,建设低碳过境交通网络,分离过境交通、市域交通和市内交通流量,提高过境交通效率,减缓或避免过境交通拥堵,并加强对过境车辆的排放管理。同时合理配置城乡交通资源,实现客运的“零换乘”和货运的“无缝衔接”,降低不必要的碳排放,提高出行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公、铁、水、空等多种交通方式间的联运。此外,结合旧城改造、道路改造和城市新区开发,继续加大城区便民公共自行车系统的规划建设力度,增加站点密度,加快规划和建设自行车路网和绿色廊道等自行车交通配套设施,在人流、车流较大的路段和道路交叉口设置自行车立交或天桥,实现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的分流,减少干扰,并以南河、嘉陵江沿线为主干建设绿色廊道环线,连接城区各组团,在改善城市交通环境的同时,提升城市休闲度和居民幸福指数。适时还应着手规划建设更加便捷、节能的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坚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增强公交服务能力。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构建以大容量快速公共交通为主导,以便捷的支线公交为衔接,以出租车、小汽车为辅,步行和自行车为重要补充的现代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结合城市主干路、快速路和城区各组团间的连接,在人流量大和条件充足的线路布设城市干线快速公交,加大人流的输送量,并在各组团内合理布设支线公交与干线公交衔接,逐步优化和调整公交线网、开辟新线,方便市民出行,从而减少社会车辆出行带来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另外,合理设置公交优先车道,做好公共交通与自行车、步行等交通运输系统的衔接换乘,发挥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整体效益。同时引导市民绿色低碳出行,为发展公共交通提供辅助功能。

3、调整城市结构,优化路网结构和道路客运结构。提升城市总体规划,加强城市功能分区的规划建设,加快建设联系城市功能片区间的快速路、城市环线路网,加快优化滨河、滨江道路以及“三横六纵”干道系统,并对现有路网进行优化和路面改造升级,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同时,一方面加大人口密集的老城区进出街坊、连接居住区和城市功能区,承担短距离交通的支路建设,促进干道与支路连接协调,提升道路的连贯性;另一方面,应配合旧城改造和新城开发适当调整城市人口结构和城市功能分区,以优化道路客运结构,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老城区路网结构难以改变带来的交通拥堵问题,进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从而营造出一个舒适、安全、便捷、清洁、节能的城市环境。

4、发展清洁能源,推广新能源运输装备,促进绿色交通、低碳发展。鼓励和扶持节能汽车的使用,新建CNG、LNG加气站,发展绿色交通,制定公交车、出租车能源结构调整计划,大力引进CNG、LNG清洁能源汽车和电动汽车及其生产企业,鼓励生产、使用混合动力车、电动汽车、双燃料出租汽车、LNG公交汽车等低碳能源交通工具。由公务用车带头,推广经济适用、耗油低、排量小的节能环保型车辆。鼓励和引导运输经营者购买和使用先进的柴油汽车,提高柴油在车用燃油消耗中的比重。建设机动车尾气检测中心,对机动车尾气进行监测与统计,实行机动车分类管理、机动车辆排污许可制度,加速淘汰污染严重的车辆和老旧车辆,并逐步推行和提高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严格汽车市场准入制度。

参考文献

[1] 陈桃,董素琴.广元打造低碳城市SWOT分析及其策略[J].特区经济,2012年11月.

篇2

李盛霖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交通运输改革发展要以稳中求进为总基调,坚持科学发展的主题,坚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主线,坚持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坚定不移地推进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沿着安全发展绿色发展的轨道,不断提高交通运输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实现交通运输业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

李盛霖强调,必须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交通运输安全发展绿色发展:

第一,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交通运输服务实体经济稳健发展的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综合运输通道以及城市群、都市圈和城镇带城际交通通道建设,加快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有机衔接、安全环保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网络。加快推进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内河水运占地少、能耗低、运能大的优势。强化国省干线改造,继续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编制实施今后10年交通运输扶贫开发规划纲要。

第二,积极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着力提升优化交通运输资源配置能力。加强综合运输顶层设计,优化规划布局,充分发挥综合运输规划对各种运输方式专项规划及重大建设项目的指导作用。合理配置综合运输通道资源,加快建设现代化综合客运枢纽,加强货运枢纽及集疏运体系建设,不断推进客运“零距离换乘”和货运“无缝隙衔接”。

第三,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行业,着力提升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构建节能型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体系、节能环保型交通运输装备体系、节能高效运输组织体系。不断深化“车、船、路、港”千家企业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提高综合性节能减排效益。

第四,深入实施科技强交战略,着力提升交通运输科技和信息化水平。围绕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中的共性和关键技术,加强基础性、引领性重点项目研发。加快实施一批“高、精、尖”重大科技专项,推进“基于物联网的城市智能交通”、“长三角航道网智能航运”国家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力争形成一批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水平国际领先、实用性强的科研成果。

篇3

〔关键词〕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方向,制约因素,组合效率,整体优势

〔中图分类号〕F5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3)03-0091-05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既是学术研究也是政策规划问题。自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从苏联引入“综合运输”概念开始,到2007年出台第一部专门的《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我国关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经历了五十余年的发展历程。2012年7月,国家《“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明确提出了“安全质量、合理布局、优化结构、适度超前、讲求效益、绿色发展、多元投入、改革创新”等八项原则,确定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2013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进一步深化大部制改革,将原铁道部拟订铁路发展规划和政策的行政职责划入交通运输部,由交通运输部对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管道等不同运输方式进行统一的政府监管和行业管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在政府管理和体制机制层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科学规划我国的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把握其发展方向,无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加快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是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方向

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一般是指铁路、公路、民航、水运、管道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发挥各自技术经济特点,形成的布局合理、结构协调、联结贯通、竞争合作的交通运输综合体系。从世界交通运输业发展和我国建设历程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不同交通运输方式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加快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符合世界各国交通运输发展趋势。世界各国交通运输业至今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各种运输方式各自独立发展时期。从人类农业社会一直到19世纪20年代左右是以人力和自然力为主要动力的水路运输时期。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由于蒸汽机的发明,1825年第一条铁路正式通车,铁路开始突破水路自然限制,实现高速度、大规模输送旅客货物并很快垄断了陆路运输。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末为公路、航空和管道运输迅速发展时期。伴随汽车工业发展,公路运输以其机动灵活、方便快捷等特点占据了中短途运输优势,民用航空由于速度优势得到迅猛发展并在长距离客货运输方面得天独厚,管道运输则适应了石油工业发展的运输需求。在这个阶段,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国内外大市场延伸到各个角落,运输产品连续性和整体性要求决定了不同运输方式开始以节点设施连接和多式联运为特点的初步配合协调。第二个时期是综合运输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开始,许多国家制订综合运输规划,把各种运输方式纳入相互融合的一体化发展阶段,多式联运、集装箱运输快速发展,逐步构建成海陆空立体综合运输体系。第三个时期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至今,是以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为目标的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阶段。出于对环境、能源、安全等问题的高度关注,以及铁路运输具有的低碳环保等优势,特别是高速客运专线及货运重载技术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铁路运输在一度衰落之后出现复兴趋势,并与公路、航空、水运等协调发展,形成网络化、信息化综合配套的交通运输服务保障体系。

(二)我国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综合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行和必然。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完善,同时面临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历史任务,加之不同地区交通运输发展水平呈现差别性特点,因此,不同运输方式都有其存在并大力发展的理由和价值。加强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优势,是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前提。

经过六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发展,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无论在建设规模还是在一些具体技术指标上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交通运输总量、全国货运量及货物周转量位居世界第二,成为交通运输产业大国。截至2012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8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其中高速铁路营运里程达到9356公里,居世界第一位,铁路客货运量、换算周转量和运输密度均位居世界第一。2008年,我国公路3.5万公里的国道主干线全线贯通,西部省际公路通道总里程达到1.75万公里。2011年底,我国高速公路达到6.4万公里,运营里程位居世界第二位。2011年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位居世界第一,当年世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10位的港口中我国占据6个,上海港成为世界第一大港。民航旅客周转量位居世界第二,2012年首都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8000万人次,连续三年稳居世界第二。

我国铁路、公路、民航、水运近年来虽然有了快速发展,为13亿人口的交通出行及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服务支撑,但这并不等于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营效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已达到理想状态。我国交通运输业的未来发展,还要着力在两个方面下工夫。一是提高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二是发展低碳绿色交通,建立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据测算,我国交通运输业完成单位换算周转量的碳排放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民航、公路、水运和铁路 〔1 〕。2011年2月交通运输部《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指导意见》,提出不断提高运输系统效率、加快替代能源推广应用、大力推广节能减排技术、促进社会低碳交通选择、逐步提高运输装备燃料效率、加强交通运输碳排放管理等重点任务。在低碳交通运输体系中,铁路具有独特优势,应置于交通运输战略的首要位置。同时对各种交通运输方式都要加强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清洁能源开发工作,不断提升智能交通水平。

二、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实质是解决各种运输方式自身和相互之间的资源配置问题。从宏观上讲有以下三个基本要求,一是不同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得以有效发挥,二是不同运输方式的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得到充分体现,三是能适应绿色交通、智能交通、物联网等交通运输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按此要求和标准衡量,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存在许多制约性因素。

(一)调控不充分,突出表现在政府管理职能和机制不健全。一是长期缺乏统一的政府管理机构,难以从总体上统一规划交通运输网络,严重制约交通运输业综合发展。大部制改革前,交通部负责公路、水运和港口,民航总局负责民航业,铁道部负责铁路发展,不同政府部门只对自己管理的行业系统负责。通过2008年、2013年的大部制改革,民航总局及铁道部的行业监管职能和机构先后并入交通运输部,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奠定了管理基础和体制保证。但改革毕竟刚刚起步,如何形成一个系统完整、有机协调、运行有效、管理科学的行政机制还有待探索和磨合。二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缺乏行之有效的落实标准和实施手段。政府不仅要有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和目标设计,同时还应提供明确具体、便于落实的政策手段。在这方面德国为我们提供了案例。为了克服交通堵塞、污染、噪声及能源过度消耗等问题,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德国制订了明确具体的政策措施,以有效引导公路运输向铁路、水运转移,如加大铁路、水运投入;限制载货汽车载重量;远距离货物强制交由铁路和水运承担等。德国《公路交通条例》规定,周日和节日的0点~22点之间,总载重量7.5t以上的货车禁止运输,但公铁联运中距火车货运站200km以内的公路运输可以例外;2005年1月1日起对12t以上重型货车征收高速公路通行费;对和其他运输方式(铁路、内河运输、航运等)联运的重载货车的载重量可以达到44t,而单一运输方式的重载汽车装载量限重为40t 〔2 〕。为实现公平公正市场竞争以及提高综合运输方式效率,我国政府部门应把提供基本标准、统一规制和健康规范的市场竞争秩序等作为自身必须履行的管理责任和行政职能。三是中央政府调控管理政策与地方政府利益诉求之间发生矛盾时,行业发展政策和目标的权威性经常受到干扰和挑战。

(二)发展不平衡,突出表现在交通运输能力和现代化总体水平不高。当前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总体水平与国外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从铁路看,按人口计算的铁路通车里程密度(公里/万人),美国8.4,欧盟4.9,印度0.7,日本1.9,英国2.9,世界平均1.9,中国为0.8;按国土面积测算的铁路通车里程密度(米/平方公里),英国70.8,日本62.4,欧盟60.2,美国24.3,印度21.3,世界平均7.5,中国10.2,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从高速公路看,按人口测算的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密度(公里/万人),美国3.3,加拿大5.5,德国1.3,法国1.7,日本0.5,英国0.8,我国0.6;按国土面积测算的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密度(米/平方公里),德国30.8,英国18.8,法国18.1,日本15.9,美国9.6,我国7.0。从机场建设看,按国土面积测算的机场密度(个/万平方公里),美国6.0,巴西1.1,印度0.7,巴基斯坦0.4,我国为0.15。我国港口130多个,泊位l400多个,但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仅500余个,其中10万吨级以上泊位不足20个。以上情况表明,我国铁路、高速公路、港口泊位、民航机场等主要交通基础设施总量与平均密度不仅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甚至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我国交通运输无论在科技创新研发、高端装备制造还是在运输组织、安全管理和信息化服务等方面都还有相当差距。

(三)分工不合理,突出表现在资源配置方式未能体现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点并形成优势互补。就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点而言,公路以其便捷灵活、机动适应性强和可门到门服务等优势适用于中短距离运输,但大宗和长距离货物成本较高,且易污染环境和发生安全事故。航空速度优势突出,但机舱容积小和载重量有局限,燃料消耗大和造价高。水运在运输条件良好的航道有较强通过能力,适用于重物和大批量运输,而且其平均运距长,国际货运大部分通过海运完成,其缺点是速度慢,在途货物多,会增加货主的流动资金占有量,港口设施建设、搬运装卸费用偏高,运输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与以上运输方式相比,铁路运输优点是运行速度快、运距长、运量大和基本不受天气影响,运输成本和能耗较低,在中长距离运输中,铁路比公路运输占据更大优势。但是近几年铁路客货运输分担率一直下降,原因之一是铁路货运基本以大宗货物运输为主,由于体制机制因素,始终在运量急剧增加、附加值高的集装箱、快件运输中难以取得较高市场份额,造成铁路货运总体分担率下降。原因之二是公路承担了相当一部分本该由铁路和水运承运的运输产品。如公路货运周转量在2007年~2008年间从11.20%奇迹般猛增到29.80%,增加了18.6%(见表1)。而适宜长距离运输的铁路、水运同期却分别下降了0.7%和18.8%。这一方面是公路货运平均运距增长的结果。公路货运平均运距2007年~2008年间从69公里飙升到171公里,上升了2.5倍。另一方面是2008年与2007年相比,高附加值的快递运输产品出现成倍增幅,而这一市场份额主要由高速公路承担了。这种交通运输方式发展不均衡问题,主要源于铁路和水运发展严重滞后。结构性失衡现象使得原本适宜铁路、水运承担的货物长途运输不得不转向公路运输。

(四)协调能力差,突出表现在不同运输方式枢纽衔接不畅。综合交通运输是由各种运输方式、各条运输线路、各个运输环节构成的统一系统,综合运输枢纽是实现客流“零换乘”和货运“无缝衔接”的关键。长期以来,尽管不同运输方式在其规划建设中会有所考虑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和客货的集疏功能,但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制度保障,造成有综合系统功能的运输枢纽建设滞后,难以形成综合运输有机整体,既增加了运输的中转交接费用,而且大量浪费土地、资金和其他资源,不断造成新的交通拥挤困难,并随着运输需求总量呈几何级数增长而变得更加突出。全国各大城市或多或少都存在运输枢纽综合度低的问题,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城市交通之间的联通不同程度存在一定阻碍。

三、提高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既要依赖发展目标和衡量标准的合理确定,又要有针对性地解决突出问题,着力提高各种运输方式的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

(一)发挥政府部门的指导管理作用,创优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环境。在跨越不同运输方式技术界限,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总体需求合理布局,提升交通运输整体优势和组合效率的过程中,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具有极为重要的政策引导、组织统筹、关系协调和提供公共服务平台等职能。要实现整个交通运输业高效率、高效益和低成本、安全可靠目标,使交通运输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大众出行要求相衔接,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配套,政府指导管理应突出以下重点:一是按照大部制改革方向统一政府管理职能,着力创优公平公正竞争环境,研究制订统一运输技术、运营标准和监管原则,完善不同运输方式之间、运输与之间、国际与国内运输之间的利益协调、行业调控和协同发展机制,统筹行业发展政策。二是针对交通运输总体能力不足、发展不平衡和结构不优化的现实,根据适度超前、布局合理、结构优势和绿色发展原则,进一步明确今后不同运输方式能力提升、质量改进及技术装备现代化的发展规划,并在政策法规、技术标准、投资分配、人才结构和管理体制上提出明确具体、实施有力的保障性政策措施。三是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提供必要、基本的财政和资金保障。目前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面临的压力最大、任务最重。为了确保快速铁路网目标和货运大通道建设的顺利实施,政府管理部门应加大对铁路建设投融资的支持力度。如通过建立国家铁路发展基金、推进企业股份制改造,实行分类投资和投资多元化,促进基金与民间资本相融合,鼓励和支持地方政府、企业及民间资本投资铁路建设等。四是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如加强信息网络建设、提供电子商务及服务评估平台,以及建立全国统一的货物识别、跟踪数据库和服务系统,为全程货物跟踪和物流一体化创造条件。

(二)发挥运输企业市场主体作用,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动力机制。不同运输方式的行为主体是运输企业,既包括以特定运输方式为主要服务手段的运输企业,也包括同时运用多种运输方式为服务手段的综合性物流企业。为此,要大力培育综合性运输服务市场主体,鼓励运输企业之间开展公平公正公开竞争。交通运输作为网络性基础设施和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产业,对降低经济社会的运营成本、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实现产业空间转移和结构升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要充分依托基础设施的物理连接促进综合运输体系协调发展,同时还要通过深化体制改革确保运输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实行统一的价格制订标准和价格形成机制,对非市场化业务给予相应的规制约束和利益补贴,使运输企业能够在公平规则、公正监管和公开环境下展开平等竞争。由于交通运输业的“普遍服务”性质,对交通运输各类企业要确定必要的市场准入门槛,制定普遍性的服务标准和服务要求,实行全过程的安全质量监管,以确保运输市场的有序发展。

(三)发挥铁路和高速公路的骨干作用,推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合理布局。“十二五”交通规划确定了以普通公路为基础,以铁路和国家高速公路为骨干,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全覆盖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架构,这是符合我国国情和体现不同交通运输方式优势的综合运输发展目标。在运输规划布局上,一是要重视发挥铁路在中长距离货物运输、高速铁路在中长途及城际间客流运输中的骨干作用。既有线的铁路货物运输要向物流化、集装箱化发展,高速铁路也可适当分担部分高附加值快件物品运输任务,并在未来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发挥担纲作用。 〔3 〕二是要高度重视高速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网的协同和相互补充效应,对相关运输业务进行合理规划和统筹调整。与传统公路相比,高速公路速度快,汽车运输时间短,能降低油耗和车损,通行能力显著提高。据测算,高速公路双车道的最大通行能力为每昼夜8000辆车次,若是四车道通行量则上升到每昼夜3万辆车次,是普通公路运输能力的15倍左右 〔4 〕,与铁路、空运有较强竞争力。尤其是在快递物流业发展、大型物流园区不发达的情况下,高速公路具有物流集散能力强、产品通达顺畅优势。随着我国人民生活和城镇化水平提高,在高度重视汽车等交通运输工具低碳排放和相关节能环保技术产品推广运用前提下,高速公路的作用应得到进一步增强。

(四)发挥运输枢纽的汇集疏散作用,实现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良性循环。2013年国家发改委《促进综合交通枢纽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以运输需求为导向,新建与改造相结合,推进我国综合交通枢纽的一体化发展,包括加强以客运为主的枢纽一体化衔接;按照货运“无缝化衔接”的要求,完善以货运为主的枢纽集疏运功能,降低物流成本。这些原则和措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基本建成包括各直辖市、省会城市在内的共42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实现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良性循环,必须强化中心城市综合运输枢纽的集疏运功能。一是提高不同运输方式的衔接和集疏能力,并使综合交通枢纽与城市轨道交通和公共交通形成有机统一体,实现长距离交通与市政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可换乘。二是加强运输枢纽的组织与管理,重视客货集疏与转运、装卸存储、信息沟通和辅助服务等综合功能发挥,加强综合交通枢纽在中转换乘、运输组织等方面的一体化设计,通过优化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整体布局,实现综合交通枢纽的优化。三是枢纽的建设必须强化相关标准的制定,将土地占用、需要衔接的运输方式的功能、投资与运营机制、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成本分摊机制等纳入标准范畴,提高对运输组织与衔接枢纽发展的引导和约束 〔5 〕。四是对已建成运营、各自相对独立的铁路、公路、机场等运输枢纽,采取必要的调整和补救措施,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衔接,提升综合效应。有条件的地方可实施技术改造、位置挪移,也可通过地铁、轻轨等方式强化相互之间连接,或者在重新建设和布置新的物流园区时,注意不同运输方式枢纽的综合平衡和统筹利用等。

(五)发挥多式联运为基础的物流集成作用,强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内在经济纽带。运输系统是“建立在一定的技术结构和制度结构之上的运输供给与运输需求相互作用的关系集” 〔6 〕 ,是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使商品交换能在合适的时间和恰当的空间内最终完成的物质保障和基本载体。在传统运输管理基础上开展多式联运和一体化管理,融进供应链管理、数据交换和电子商务平台技术等新元素,可推动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水平决定了物流业的发展水平,而现代物流业发展及其内在要求也能够强化和巩固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内在经济联系。当前,一是要以发展多式联运为切入点,切实发挥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功能作用,降低交通运输在物流成本中的比重过高问题。物流过程所创造的价值和效益作为GDP的一部分,并不是越高越好。物流在GDP中所占比率越高,说明社会生产体系中流通总成本越高。2011年我国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约18%左右,高于同期美国、欧盟和日本6%~10%的平均水平。造成高物流成本的原因之一是公路在物流运输中所占比例过高。公路运输物流企业产业集中度低,规模小,缺乏规模效应,而且受油价上涨、路桥费昂贵等因素影响,其运营成本上涨过快。2010年我国油品价格约占公路运输成本的40%,过路过桥费占到了公路运输成本的20%到30%。我国95%的高速公路和65%的一级公路是收费的,而美国物流费用平均只占货价的10%至20%,最高为32% 〔7 〕。二是要以信息化、智能化为引领,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与现代物流的发展融合,发展铁水联运、公铁联运、江海直达运输、集装箱联运和甩挂运输、滚装运输、驮背运输等先进的运输组织方式,提高多式联运链条效率,使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的运输链产生比传统运输方式更高的经济效率和质量效益。

参考文献:

〔1〕解天荣,王 静.交通运输业碳排放量比较研究〔J〕.综合运输,2011(8).

〔2〕王德占,何世伟.基于德国铁路物流经验的借鉴研究〔J〕.物流技术,2007(12).

〔3〕王会宗.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以中国铁路为例的实证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2).

〔4〕黄立岩.浅谈高速公路建设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的重要性〔J〕.经济与法,2012(12).

〔5〕霍 华.综合运输的实现途径问题〔J〕.市场周刊,2009(11).

篇4

关键词:公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方法

中图分类号: TE08 文献标识码: A

在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的背景下,节能减排将会是一项事关长远的事业。在当前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如何在交通运输领域实现节能减排、低碳出行,值得探讨。

1 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通过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试点城市建设,深化“车、船、路、港”千企行动等,初步形成了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发挥主导作用,各级交通企事业单位积极行动,全员参与,全行业因地制宜,大力推进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的有效工作机制和良好局面。注重政策法规建设与完善,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指导交通节能减排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印发了近30项公路、水路节能减排的标准和规范,初步形成了包括法规、规划、标准和规范等多层次的交通节能减排制度体系。设立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大力推广交通节能减排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新材料及可实现交通节能减排的操作法、工作法。探索研究交通运输行业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基本发展路径,参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政府评审工作,组织开展“国际海运温室气体减排市场机制”等研究,组团出席“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会议”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的相关会议,有效维护了行业发展和国家气候变化谈判的整体利益。

交通节能减排不但涉及多层次的环境问题,而且也涉及极其广泛的社会经济层面,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就业保障和财政税收等都有十分重大的影响。加之我国当前亟需培育“自主品牌”,发展壮大交通产业;我国的交通节能减排技术,基本上是由国家研究机构和大学研究机构联合国有企业承担开发等这些特殊政策背景,使得我国交通节能减排政策体系的完善成了涉及政府相关管理部门、产业界、“自主品牌”企业、机动车保有者与公共交通消费者等多方利益群体的利害关系的一种博弈。其次,2 0 1 0年我国交通能源消耗量占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6%,预计到2030—2050年,该数值将上升至10%~11%。同时,我国政府向世界郑重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减排目标。从全球范围来看,交通运输业在世界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中所占比重均超过20%。因此,在快速增长的交通能源消耗量和较高标准的中长期节能减排目标双重压力下,我国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的形势日益严峻。最后,我国当前面临着交通运输结构性节能减排的潜力尚不能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节能减排的支撑力度还需加强,节能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体系还有待健全,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也任重道远等一系列问题。

2 公路交通运输领域的节能减排方法

建议在大力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综合推进制度性、结构性、技术性、管理性及出行方式节能减排的基础上,强化科技创新,健全交通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统计监测考核体系,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具体以突破政策瓶颈和融合智能技术为推手。

推行“限新驱旧”。推行兼顾地区差异性的“限新驱旧”策略。“限新”就是在新车市场只实行节能减排的技术标准,且根据“自主品牌”企业技术进步的步伐、逐步提高技术标准;而对“自主品牌”企业不具有技术优势的传统汽、柴油新车,则不实施按照新车技术水平优劣而实施的财政税收补贴措施。这样的政策措施既能逐步提高新车市场的节能减排技术水平,又不会出现财政税收补贴措施向技术水平居优势地位的跨国公司产品倾斜的局面,有利于“自主品牌”汽车的生存和发展。“驱旧”就是对超过一定年限的老旧车型实行“奖励报废、惩罚保有”的财政或税收措施,使促进老旧车型报废的“奖罚并行”政策常态化、制度化和奖励与惩罚资金的一体化。这样能够有步骤地从保有市场淘汰老旧车型,在稳步提高社会保有总量平均节能减排水平的同时,为新车市场创造稳定的新车需求。

鼓励绿色车辆。鼓励发展绿色车辆。我国自2010年6月试点绿色车辆补贴试点工作,但实际成效不佳。建议现阶段参考成功推行绿色车辆的国外案例,如新加坡对绿色小轿车、公共汽车及商务车、电动摩托车的补贴分别达到市场价40%、5%及10%的标准,适当提高补贴水平,注重完善绿色车辆基础设施,强化技术研发,降低绿色车辆的生产成本,提高适用性。

完善公路交通控制系统。当前我国道路交通系统采用的智能控制主要为倒计时信号,无法实现流量管理,难以有效疏导交通拥堵。建议开发和安装能不断收集交通数据(自动监测车辆和行人),进而根据流量,能实现自动、按时序、协调分配信号的自适应信号交通控制系统。全面启动公交优先计划,在各交叉路口配置公交优先检测装置,对接近通过公交适当延长绿灯时间予以放行。安装智能旋转闪烁道钉、配备倒计时计时器和音频信号等,规范驾驶,减少突发事故。

强化交通监测和执法系统。我国当前公路交通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工作基础薄弱,缺少长期的数据积累,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营各环节能耗量缺乏较为准确、可信的数据来源,导致无法科学全面地评价交通行业的节能水平和节能减排成效。建议研发并推行客、货车及内河船舶远程能耗与排放在线监测系统,搭建在线监测数据接收、分析平台,逐步健全交通运输运营各环节能耗与排放统计监测数据库。加强智能事件管理系统的建设,提升自动监测事故和拥堵且能迅速派遣救援车辆和传播拥堵信息方面的能力。在主要路口配置能自动检测超速、闯红灯且可实现车牌识别的高速摄像监测系统以及可连续监测、准确识别侵权车辆的公交专用车道智能执法系统。

健全公路交通信息管理系统。交通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收集、处理和共享实时路况信息,方便旅客通过固定或移动平台,提前修改或完善行程规划。建议近期通过完善综合公共交通地图,健全公共交通出行实时信息,推广车载信息服务系统和出租车预订系统,在中心城区配置智能停车诱导系统、启用动态紧急车辆优先计划等措施,进一步健全交通信息管理系统。可靠的交通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疏导交通拥堵,提高效率,有效推进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工作。

改进公路交通收入管理系统。快速、准确地支付公交车费和车辆通行费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到交通系统的安全平稳与健康。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在结合实际、统筹全局的基础上,重新评估公共交通及设施的相关收费标准,加大财政补贴,健全收入管理系统。试用集各类公共交通费、停车费及车辆过路费于一体的智能交通卡,推广不停车收费技术,依托远程能耗与排放在线统计监测,实施差别收费。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公路交通运输领域,要把推动节能减排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实现跨越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抓手,要立足于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以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为核心,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推进公路交通运输领域节能减排工作。

参考文献:

[1] 杜晓鑫 交通运输中节能减排工作的适用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 2012-05

[2] 张在龙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我国道路运输业节能减排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学 2009

篇5

创新机制,统一规划,建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基础,以规划统一为引领,以政策法规为保障,以标准规范为手段,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在区域间、城市间、城乡间、城市内的协调发展,促进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大力发展“综合交通”。2014年,山东交通将围绕全省区域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继续推进高速公路建设,加快12个在建项目进度,力争3条高速公路年内建成通车,确保莘县至南乐、蓬莱至栖霞等6条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大力建设2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12个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大型物流园区和港口物流示范区建设,努力实现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管道等各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互联互通。

科技创新,信息引领,建立现代智慧交通

围绕发展智慧交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行业监管、运行管理和服务领域的深度应用,实现交通运输设施装备、运输组织的智能化和运营效率、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鼓励引导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改造传统货运枢纽站场,努力推进交通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化、运输装备现代化、管理服务智能化、物流人才高端化发展。加紧全省统一的交通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构建省市两级交通数据中心,完善覆盖全省的交通公众出行信息服务体系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继续推进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建设,与长三角区域高速公路实现不停车收费联网。

节能减排,集约高效,大力发展绿色交通

将绿色交通发展落实到交通运输发展的全过程和每一个环节,推动交通运输转入集约内涵式的发展轨道。2014年,山东交通将认真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大电动、油电混合、天然气等新能源车辆推广使用力度,加快淘汰营运黄标车,年内新增1万辆新能源及清洁能源营运车辆,淘汰3万辆营运黄标车,加快布局形成全省高速公路LNG加气站网络。将积极争取省级区域性试点,大力实施结构性、技术性和管理性节能减排,加快青岛、烟台低碳交通城市试点建设,推进交通运输绿色可持续发展。同时,将加快推进青岛港低碳港口建设,加强京杭运河航运水污染防治工作,建设京杭运河绿色循环生态示范航道。

篇6

4万亿发力智能交通建设

6月18日,交通运输部召开“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示范推进会”,会上明确提出将制定实施交通运输绿色循环低碳科技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并加大交通运输绿色循环低碳科技研发与推广和智能交通与信息化建设。

此后不久,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也于21日举行新闻会,交通运输部总规划师戴东昌、发展改革委基础产业司司长黄民在会上介绍了《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的有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据了解,智能交通是基于现代电子信息技术面向交通运输的服务系统,其突出特点是以信息的收集、处理、、交换、分析、利用为主线,为交通参与者提供多样性的服务。

国家政策对智能交通领域的关注由来已久。去年交通部的《2012-2020交通运输业智能交通发展战略》,是中国第一次以政府文件形式智能交通战略,标志着智能交通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据悉,今年交通运输部的工作重点就是完善和调整综合交通运输规划、推进出台国家公路网规划、研究制订综合运输枢纽规划。随着铁路局的并入,构建综合运输体系的统筹工作也将深入推进。今年3月份,国家发改委印发《促进综合交通枢纽发展的指导意见》则明确提出了“基本建成42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发展目标和“按照零距离换乘和无缝化衔接的要求全面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主要任务。

而在智能交通的建设方面,国家在资金的投入上力度空前。 “‘十二五’时期铁路基建投资2.3万亿元,前两年已经完成近1万亿元,后三年仍需投资1.3万亿元;‘十二五’末高速公路将达12万公里,目前通车里程是9.5万公里,再加上乡镇、建制村以及一些线路改造,‘十二五’后三年公路投资规模在2.5万亿左右;‘十二五’后三年,还有40多个机场、近百个港口深水泊位待建。”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运输经济与技术研究室主任李连成告诉记者,“如此算来,‘十二五’后三年交通投资规模近4万亿元。”

交通部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发展战略和应用物联网技术推进现代交通运输策略研究两个重大研究项目已经启动,4万亿投资规划将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未来5-10年的规划正逐步得到落实。在这一政策主导下,其辐射效应将刺激智能交通产业及相关领域市场的成长,形成制造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智能交通是发展必然

智能交通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并非偶然。无论从国际经验、新城镇化建设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来看,加大对智能交通的投入已经刻不容缓。

据了解,目前智能交通的应用在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相当普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0欧洲智能交通领域产生1000亿欧元左右的效益;美国2010年市场规模达到了5000亿美元,目前,该国的智能交通的应用率达到了80%以上;日本智能交通领域1998-2015年的市场规模累计5250亿美元,基础设施、车载设备及服务领域的投资分别为750亿美元、35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

随着我国新城镇化建设的加快,智能交通的需求快速增长。在解决城市道路拥堵和出行安全问题、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和运行效率方面,智能交通能够提供最优的解决方案,与传统手段的无能为力形成鲜明对比。而另一方面,智能交通的发展,对城镇化建设,能够起到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

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来看,发展智能交通也异常必要。在交通运输部召开的“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示范推进会”上,对交通低碳排放提出了明确的量化指标。即到2020年,与2005年相比,交通运输行业实现营运车辆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碳排放量分别下降16%和18%,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碳排放量分别下降20%和22%,城市客运单位客运量能耗、碳排放量分别下降26%和30%。而要实现这些目标,成体系的智能交通是根本前提。

因此,在客观条件和政策的大力投入推动下,我国智能交通产业出现了高速增长的势头,行业细分也进一步深化。去年,我国城市智能交通市场规模同比增长21.7%,智能公交、电子警察、交通信号控制、卡口、交通视频监控、出租车信息服务管理、城市客运枢纽信息化、GPS与警用系统、交通信息采集与和交通指挥类平台等10个细分行业的项目数量达到4527项,市场规模达到159.9亿元。

总体来说,相较于国外智能交通的产业规模、技术和应用水平,我国智能交通发展还比较落后。我国智能交通产业规模不及美国的一半;产业集中度低,龙头企业整体份额低于1/4;海外较为集中,国外智能交通产业的项目实施、软件和信息服务占60%~80%市场份额,而我国仍以硬件投入为主,占比达到80%以上,软硬件投入明显失调。

新“蓝海”谁家天下?

处于初级阶段的我国智能交通,目前政府需求是市场的主要增长点,具体表现在交通监控系统和集成交通指挥平台领域的市场增长。

据报道,日前,浙江省交通运输厅与中国电信浙江公司签署了《信息化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同打造智慧交通,提升交通运输信息化水平。根据协议,中国电信浙江公司将依托其网络管道、宽带型电路、IDC(互联网数据中心)等资源优势,为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及其下属单位在交通系统基础通信网络建设中提供最为便利和优惠的服务。双方将展开语音、数据、3G无线数据以及电信天翼对讲、GPS定位技术等业务的合作,迅速提升浙江交通运输信息化水平。

珠海市近期也传出消息,市政府计划投1200万元,在市区和横琴新区建设一批智能交通设施,该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获得市发改局的批复,将建设交通诱导屏20套,于今年10月底完工。

尽管目前智能交通市场需求仍以政府为主导,但是随着产业构建的深入及市场长时间的酝酿,市场需求将更趋向于多样化、细分化,产业“蓝海”版图将进一步扩展,以下领域企业将获得发展机遇。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政府需求仍然是智能交通市场的主流,因此直接受益于政府对智慧城市、智慧交通领域的大规模投资的智能交通系统总包服务企业将迎来效益、产业规模的全方位增长。

我国正处于智慧交通与车联网应用相适应的阶段,智能交通的发展,必然会带动感知设备市场需求,因此感知设备提供企业也将在智能交通产业的“蛋糕”中分得可观的一份。

为用户提供的内容服务以电子地图与导航定位为主的导航定位服务企业也将面临智能交通带来的发展机遇,快速成长。

篇7

关键词:低碳经济,CO2,排放,物流,对策

 

近年来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是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挑战。中国要从根本上降低C02排放,实现节能减排,必须实现节能减排,其途径在于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发展包括低碳经济在内的循环经济和节能经济。本文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机遇和挑战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从物流角度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应对策略,是十分必要的和有重要现实意义的。

1 低碳经济概念

1.1 低碳经济的由来

“低碳经济”的概念最早出现,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低碳经济是在人类温室效应及由此产生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趋严重的背景下提出的。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它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以应对碳基能源对于气候变化影响为基本要求,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其实质在于提升能源的高效利用、推行区域的清洁发展、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这是从高碳能源时代向低碳能源时代演化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人们日益认识到,要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必须全人类共同携手,改变高碳经济模式。。。由此,低碳经济模式被提上日程,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1.2 低碳经济的发展展望

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是21世纪人类最大规模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革命,将比以往的工业革命意义更为重大,影响更为深远。低碳经济将创造一个新的游戏规则,碳排放是其新的价值衡量标准,从企业到国家将在新的标准下重新洗牌;低碳经济将催生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以低碳经济、生物经济等为主导的新能源、新技术将改变未来的世界经济版图;低碳经济将创造一个新的金融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机遇,这是一个转型的契机,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向低碳高增长模式的转变;低碳经济将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国际金融危机后新一轮增长的主要带动力量,首先突破的国家可能成为新一轮增长的领跑者。

2 物流与低碳经济的关系

2.1 物流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方面

在高油价背景下,物流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方面。因而铁路这种低能耗、低排放的运输方式无疑将大比例的替代航空和公路客货运。建国以来我国铁路里程数发生了巨大进步,从建国初的2.2万公里到2009年的8万公里,铁路里程世界第二。到202O年铁路营业里程将增加到12万公里以上,成为世界上一铁路运输是最低碳环保的运输方式,最符合当下节能减排的全球趋势。据统计交通运输部门排放的C02约占全球人为排放总量的21.8%。在欧盟27国,公路运输排放的温室气体约占全部交通方式的72%; 而铁路以1.7%的排放量,完成了10%的运输量。同时,航运也被认为是最具碳效率的一种运输方式。据了解,国际海运业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2.7%,集装箱船排放的二氧化碳仅占海运业排放量的25%,但却承担了全球52%货值的货物运输。

2.2 通过优化运输体系来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据预测,在全球越来越强调低碳环保的形势下,铁路以及航运的低碳优势将得到凸显,各国将不断加大铁路建设,以及推行加船减速政策,以替代公路、航空运输。甚至,现有交通运输体系也有望在低碳经济的刺激下得到改善。。我国将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准确把握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现状,研究提出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总体框架。我国物流目前在运输、管理、配送等方面的成本约占15%一20%, 远远高于国外的7%一8%, 发展现代交通运输物流迫在眉睫,铁路在运输行业碳减排潜力巨大。

3 以物流设备链的调整和运输方式的变革为契机发展低碳经济

物流运输工具都是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为燃料,污染也相当高。因此要实现低碳经济,首先就要以改善运输设备作为突破口。据了解,实现我国汽车减排目标的可行途径就有这样5条:利用传统汽车和内燃机减排技术;推广柴油轿车、柴电混合动力;替代能源的使用;汽车的小型化、轻量化、电子化;电动汽车技术。目前,以发展柴油机等为代表的传统汽车动力系统(包括柴电混合动力系统)正在大力试行。同时,电动汽车产业链也正在悄然兴起,诸多举措无不在显示着运输工具将有重大改革的信号。这样可以减少排放,提高设备运行稳定性,并提高作业效率。低碳经济下物流托盘原材料也在得到进一步更新,铁路专用托盘制品已成为铁路装卸运送和存储物资的周转设备。

4 结语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以相对较低的碳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主要着力点在于大幅度降低单位GDP的CO2排放量。从长期看,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到2050年基本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CO2排放的完全脱钩。从中期看,通过采取强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到2020年努力实现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 ~45%的目标。从短期看,应该在“十二五”规划中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实现既定目标。

参考文献:[1] 《供应链设计与管理》第二章 物流网络配置 大卫·辛奇—利维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 冯之浚.、周荣 低碳经济:中国实现绿色发展的根本途径[J]中国人口·环境与资源,2010年第20卷第4期

篇8

关键词:淮河流域;交通运输;枢纽;生态经济;战略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26-0040-02

以淮安和蚌埠为双核,建设淮河生态经济走廊,一方面可以有效推进《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和《安徽皖江城市带发展》两大国家战略的对接,协调东中部发展,加速“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另一方面从淮安自身来看,也策应省委、省政府“加快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和“加快苏北全面小康建设”的战略举措,契合“加快融入长三角、策应沿海大开发、服务中心城市建设、推动地方产业发展”的交通发展思路。

1 交通发展现状与不足

1.1 淮安交通发展现状

近年来,淮安交通运输系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宏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全市初步形成公路、铁路、水运、航空并举的立体化大交通网络。一是公路枢纽地位更加突出。公路总里程达到12 461 km,高速公路达到380 km,率先在苏北联网成环,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里程达747 km,被交通运输部命名为国家级公路枢纽。二是内河航运枢纽基本确立。航道总里程达1 486 km,京杭运河两淮段航道完成“三改二”工程,解决苏北运河运输“瓶颈”问题,可常年通行2 000 t级船舶,提前开工建设盐河航道整治工程。三是铁路联网快速推进。建成淮安新火车站,新长铁路并入国家干线铁路网,宿淮铁路顺利开工。四是港站服务能力有效增强。现有港区7个,吞吐能力超过6 000万t,内河集装箱年运量突破5万标箱,占全省内河60%份额;建成7个综合汽车客运站,做到县(区)一级汽车客运站全覆盖。五是航空运输实现零的突破。淮安涟水机场于2010年投入运营,年客运吞吐量突破23万人次,超过盐城南洋机场,货物吞吐量超过连云港白塔埠机场。

1.2 淮河流域我市交通现状

我市淮河流域水系密布,纵横交错,具有发展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基础条件。一是航道方面。境内淮河航道长约106 km,是淮河上游与京杭运河沟通的关键航段,现状等级少部分为三级,多为四级、五级及七级;苏北灌溉总渠34.58 km,现状等级为五级和等外级。二是港口方面。沿线共分布各类码头25个,泊位46个,占用港口岸线3 776 m,多为货主码头,货种以矿建材、水泥等散货为主。三是铁路方面。目前营运里程达81 km,可通达30多个国内大中城市。四是公路方面。沿淮河流域东西走向的国省干线公路有省道331、328、盐淮高速公路等,纵向穿过即南北走向的有国道205、省道121、237、234,新扬、长深、京沪高速公路等。五是航空方面。淮安涟水机场已正式开通。

1.3 交通发展存在的不足

作为江苏、长三角北部地区的区域交通枢纽和中心城市,淮安的交通运输还处于相对独立、彼此竞争的综合运输初级阶段,随着产业转型、城市化、对外开放的不断加快,交通也将随之进入区域融合发展的中高级阶段,也随之显现出许多问题和不足。一是尚未完成由“水运大市”向“水运强市”的转变,淮河水运优势没有得到发挥,通航能力不足,部分港航设施落后、效率不高,缺少多功能、综合性的港口枢纽;二是铁路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铁路里程短、等级低、运输能力较弱,尚没有时速超过200 km动车组;三是公路发展呈现出“两头快、中间慢”的问题,主要是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网络尚不完善,尤其是沿淮河生态走廊的高等级公路连接不畅,影响整体效益发挥。

2 交通发展总体思路

2.1 发展形势

淮安作为《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10-2030)纲要》中的“一带两轴三圈一极”空间框架中的“一极”——江苏新兴增长极,是重要的快速铁路交通枢纽,也是长三角北部重要中心城市和区域通枢纽,东三省、京津冀与长三角地区的重要通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带来的经济发展和产业调整势必对淮安交通提出更高要求,这也是构建淮河生态经济走廊的必然要求。因此,大力发展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着力构建淮河流域综合运输体系是建设淮河生态经济走廊的重要一环,是关系淮安未来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

2.2 指导思想和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淮河流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主题,以转变交通运输生态的、低碳的、经济的发展方式为主线,不断完善流域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率先实现交通基础设施基本现代化,大力提高交通运输服务能力和水平,全力构筑功能配套、布局合理、安全高效、生态环保、与周边区域紧密相连的一体化现代综合运输枢纽体系。着力打造“枢纽淮安”,支撑并引领淮安成为长三角北部重要中心城市、交通枢纽与商贸物流中心。

3 发展重点与主要任务

围绕建设“大交通”的发展思路,重点突出大枢纽、大通道建设,通过完善综合运输通道,策应两大国家战略,进一步巩固和强化淮安重要区域交通枢纽城市地位;提升服务功能,保证各运输通道以及多种运输方式间高效衔接,形成能力充分、结构合理的综合运输大交通格局。

3.1 交通基础设施

①结合水利设施改造同步建设,提升淮河通航能力。淮河是江苏干线航道网规划“两纵四横”中的“第一横”,目前等级低、通航能力差,不能直接入海(通过京杭运河入江),待盐河航道打通后,可通过连云港港和灌河入海,但仍等级偏低(三级),绕行里程较长。如结合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同步建设淮河入海航道工程,将洪泽湖以上段整治成二级或三级航道、洪泽湖段以下建成二级或更高等级(最好能一次性同步建设成万吨级航道)。建成后,淮河将具有向西连通、辐射内陆,向东延伸、通江达海的作用,实现万吨级海河联运,船舶直达淮安,及淮河上游千吨级船舶直达沿海港口主体港区,为“借港出海”提供有力支持,带动整个流域经济的发展。

②打造港口作业集群,扩大港口吞吐能力。结合淮河航道建设,积极开辟新港区,拓展服务领域。重点建设多功能、综合性的港口,参照长江航道建设标准,在淮河入海航道(洪泽湖以东段)合理布设万吨级港口泊位;开通水路二类口岸,远期规划建成国家一类开放口岸,直接出海。努力打造淮河流域港口作业集群,远期在淮河(洪泽湖以东段)建成万吨级航道后,设想在航道左岸建设大型公用集装箱专用码头,以港兴市。

③全力推进铁路建设,拉动流域经济发展。策应沿海开发和长三角一体化,加快沿淮河铁路大通道建设。建设连淮扬镇铁路,开工建设徐淮盐沪铁路,提前实施宁淮城际铁路,进行盐淮蚌铁路前期工作;规划新建淮安南站作为城市中心客站,形成立体化、多功能的淮安南站综合交通枢纽,并充分利用既有淮安站,形成一主一辅格局。近期重点建设盐化工新区铁路专用线,服务于盐化工园区及沿线企业。

④稳步推进公路建设,完善淮河沿线路网。推进流域国省干线和地方公路建设,实现高等级公路与沿海港口和产业集中区的直接连接,提高路网整体效率。规划建设盱眙至安徽明光高速公路(或盱眙直通蚌埠的高速公路),实现淮安—蚌埠的高速联通。重点开展省道121改扩建、330环洪泽湖公路、348、264工程建设,规划建设省道331、328改扩建工程,加快规划国道横13、横14研究。同时,随着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的推进,做好沿线公路跨淮河桥梁的改扩建工作;优先安排流域地区路网连接公路和农村公路建设,完善沿线主要交通、经济节点的连接工程;加快淮安市快速路网建设,完善主城区与淮河流域之间顺直通畅的交通路网。

⑤培育航空市场,打造空中运输通道。建设民航机场,集聚人流、物流、资金流的近距离“空中通道”。积极推进淮安涟水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加快申报一类航空口岸,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把开辟新航线、开拓航空市场、发展货运业务、提升服务品质作为主线,全力把淮安涟水机场打造成苏北航空客货运集散中心。

3.2 运输服务

提高客运服务能力和质量,推进城际客运快速化、城乡一体化发展,落实“公交优先”战略,发展镇村公交。推进交通物流基地建设,发展空港物流,发挥机场经济辐射和带动作用;发挥航道水网优势,发展港口物流特别是内河集装箱运输,更好地实现海河相连、借港出海的目的,降低物流成本。

积极推进公路工程设计、施工节能,建设绿色生态景观公路网。提升航道、港口、海事管理水平,配备节能设备。优化运输组织方式,推进铁路、水运等低能耗运输,发展集装箱运输和甩挂运输。优化运力结构,减少运输环节的能源消耗。大力推进公交优先,倡导市民绿色出行。

大力推广和应用信息技术,用信息化带动全市交通运输领域改革创新,实现交通行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并依托公路、应用BRT技术,规划淮安市对外快速路网,利用淮安市对外交通走廊布置BRT线路,实现与周边城市和地区的便捷联系。

4 保障措施

①资金保障。设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口岸建设专项资金,依据规划对区域内重点项目、工程或企业给予重点扶持。设立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及外贸发展基金,依据资金管理办法规定,在同等条件下对区域内重点项目、工程和企业给予优先考虑。

②土地保障。将交通规划项目用地纳入总体规划,探索淮河流域交通与地方用地统筹发展机制,形成滚动发展的良性机制。在编制下达土地计划时,考虑淮河生态经济走廊的建设需求,给予倾斜支持,适当增加区域内建设用地增量供给,优先保障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建设。探索以土地资源支持交通发展的政府投资新模式,通过资本运作、筹集资金加快淮河流域交通建设。

③政策保障。对区域内建设项目的审批、核准、备案,给予优先支持。加大与毗邻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合作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引导和鼓励各类企业走出去开发利用境外战略资源。将区域内国际合作产业园区建设纳入双边政府间合作支持项目。支持在区域内有条件的地方研究设立特殊监管区域。

参考文献:

篇9

“十二五”期间,广东省交通运输行业教育培训事业以创新交通教育培训机制、加快交通人才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为主要任务,重点开展了教育培训项目化管理工程、交通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及素质提升工程、行业引导型政校企合作推进工程以及教育培训质量提升工程等四大工程的建设工作。通过近五年的改革与实施,我省行业教育培训事业在教育培训模式与管理机制、资源总量与布局、培训规模与质量、品牌建设与内涵发展等各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我省交通运输行业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培训体制机制创新方面,我省交通运输行业积极借鉴科技项目领域管理的先进经验,实施了教育培训项目化管理,对厅所管辖的部门(单位)各年度应开展的培训项目进行了申报、计划立项,对所开展的培训项目进行过程管理与监督,使教育培训项目管理更为有序,从而提高了教育培训项目的质量,提高了教育培训资金的使用效率。积极发挥了行业主管部门在指导和推动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科学发展,促进政校行企联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职业院校与培训机构内涵建设与品牌建设方面,我省行业高职院校——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以“优秀”等级通过国家骨干院校建设项目验收,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广东省交通运输高级技工学校分别获得第一、二批国家示范性中职学校立项及验收。在教育培训涉及的领域与规模上,围绕行业管理人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全行业从业人员队伍的素质提升工作,依托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培训机构等,培训工作在规模稳定发展的前提下重点关注教育培训质量的提升,教育培训满意度呈不断提高的趋势。

2职业教育培训发展的态势分析

近年来,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上升,出台了一系列推动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政策文件。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在全国职教工作会议上也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为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等六部委联合下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等重要文件,广东省委省政府也出台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我省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的意见》等指导职业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文件。通过对上述文件的梳理与分析,笔者认为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将呈现如下态势:

2.1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引领,推动行业教育培训综合改革与协同创新

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引领,以法治思维和方式推进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国务院关于加快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先行先试,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推动政校行企深度合作,研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有关法规和激励政策,深化产教融合,鼓励行业和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加强行业指导能力建设,分类制定行业指导政策;研究制定院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共同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的支持政策,发挥职业教育集团在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开展协同创新的改革与实践,以协同创新平台为载体,探索形成中高本纵向贯通、多主体横向协同的育人机制,拓宽和提升高职院校办学视野,解决教学资源分散低效的问题,有效利用政府的政策支持,消除壁垒、理顺关系,推动与行业、企业的职业教育资源共享,积极推进学校与地方、行业、企业的合作共建,创新行业、高校、企业协同共建职业教育培养机制,构建多元、融合、动态、持续的合作体制。

2.2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为重点,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畅通个体职业生涯发展通道

通过对我国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包括职业教育层次的发展、职业教育种类的完善、职业教育结构的调整、职业教育管理体系的优化,促进中高职教育的协调发展,体现终身教育理念,更好满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及产业结构调整对高素质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满足从业人员接受职业教育的要求;是涉及到职业教育系统内外优化的重大工程,包括职业教育的政策、法律、投入、社会关注度等外部环境的建设,同时也对职业教育自身的办学与管理、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校企合作、社会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期建立起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需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从行业发展视角,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将推动社会和行业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通过发展职前教育、职业继续教育和劳动者终身教育等形式的职业教育体系,由职业院校和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开展以职业道德、职业发展、就业准备、创业指导等为主要内容的就业教育和服务,发挥职业院校、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培训机构的合力,为所有劳动者提供多种形式的终身教育机会,通过增强职业教育体系的开放性和多样性,使劳动者能够在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通过多次选择、多种方式灵活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促进学习者为职业发展而学习,使职业教育成为促进全体劳动者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3以内涵建设为主要发展方式,提高办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

职业教育在经历规模扩张后,已经进入到内涵发展的关键时期,未来五年内,职业教育将围绕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模式、课程体系与资源开发、双师师资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国家交流与合作以及技术积累机制等方面,全方位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1)在办学模式方面,重点推进校企合作、多方联合,体现现代性和开放性的自主办学模式建设。(2)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继续深化产教融合、多元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展包括订单式、现代学徒制、中高本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3)在教育教学模式方面,积极开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和主体性、体现职业教育特性、关注实践技能和职业能力培养的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和工作过程导向的教育教学模式探索。(4)在课程体系与课程资源开发方面,注重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需要,建立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联动开发机制,推进专业设置、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内容融入交通职业教育培训课程体系之中。(5)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强调建立职业师资评聘标准,落实专任教师下企业锻炼制度,完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担任专兼职教师的相关政策,兼职教师任教情况应作为其业绩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推进高水平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全面提高职业院校双师队伍水平。(6)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强调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推进职业教育资源跨区域、跨行业共建共享,逐步实现所有专业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支持与专业课程配套的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开发与应用。推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实时互动的远程教学。(7)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推进职业院校引进国(境)外高水平专家和优质教育资源,加强中外职业院校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实施中外职业院校合作办学项目,探索和规范职业院校到国(境)外办学。积极参与制定职业教育国际标准,开发与国际先进标准对接的专业标准和课程体系。(8)在技术积累机制建设方面,鼓励建立重点产业技术积累创新联合体。制定多方参与的支持政策,推动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的联动,促进技术技能的积累和创新。在关系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产业部门,规划建立一批企业和职业院校紧密合作的技术技能积累创新平台。推动职业院校和职业教育集团通过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和技术推广体系,主动参与企业技术创新,积极推动技术成果扩散,为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提供人才、科技服务。

3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态势分析

3.1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四个交通”的发展态势分析

十以来,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态势,立足于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为更好地实现交通运输科学发展,服务好“两个百年目标”,未来一段时间内,交通运输行业将以全面深化改革,集中力量加快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和平安交通的“四个交通”为发展目标。加快发展综合交通,坚持适度超前、改革创新,做到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与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要求相适应,合理布局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方式的运输网络,合理配置和优化整合交通运输资源,发挥各种运输方式技术经济优势和交通网络整体效能。加快发展智慧交通,推进交通运输管理创新,推动交通运输转型发展。坚持面向发展、开放协同,重点突破、全面提升,以信息化、智能化为牵引,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管理和服务全面融合,实现交通运输设施装备、运输组织的智能化和运营效率、服务质量的提升。加快发展绿色交通,建设生态文明,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实现交通运输与资源环境和谐发展。加快发展平安交通,以人为本,服务民生,实现交通运输科学发展。把安全发展理念贯穿于各领域、全过程,强化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提高交通运输安全发展的防、管、控能力;健全完善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实现交通运输持续安全发展。

3.2广东交通运输行业服务“四个交通”,构建开放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态势分析

按照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四个交通”的发展态势,结合广东省“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改革发展目标,未来五年内,广东交通运输行业将呈现以下发展态势。其一,建立现代综合运输体系。通过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网络完善、布局合理、运行高效、与港澳及环珠江三角洲地区紧密相连的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使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亚太地区最开放、最便捷、最高效、最安全的客流和物流中心。其二,全力加快高速公路建设,促进区域交通协调发展。通过加强领导、统筹规划、省市共建、落实资金,省财政新增财力每年安排50亿元、5年共250亿元用于高速公路资本金,到2020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300km左右,其中珠江三角洲达到3300km,地级市与地级市之间基本上通高速公路,沿海重要港口基本上由高速公路连接,全省基本形成网格状的高速公路网络。其三,提升服务能力,推动客货运输加快发展。不断改进运输装备,提高客货运输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加快公交都市创建,进一步提高公交覆盖率和服务水平;积极开展了城市配送和农村物流配送试点,增强服务能力;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工作,不断优化船舶结构,推进实施珠江门户战略,以广州航运交易所为重点积极打造航运服务集聚区,推进水运结构转型发展。其四,强化安全监管,切实保障交通生产安全。通过全面推进平安公路、车站、航道、港口和工地建设,推进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扎实推进“平安交通”建设;积极开展工程建设领域、港区危险品仓储安全监管、琼州海峡客滚船舶安全运行、道路危险品运输和长途接驳运输等专项整治,确保交通运输重点领域安全工作的落实;强化安全生产培训和预防预控,重点开展公路水毁突发事件、汽车客运站应急疏散、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工作,进一步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其五,推进节能减排,推广发展绿色低碳交通。加快运输方式转型升级,推动甩挂运输发展,继续推进广东绿色货运项目,推广中短途道路客运车辆使用LNG等清洁能源,积极推进新能源车辆在公交领域的应用;加快推进绿色港口发展,积极探索粤港控制珠三角远洋船舶污染气体排放的合作路径和技术措施;大力开展和推广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方面的研发和技术应用,推广发展绿色低碳交通。其六,以信息化为引领,着力推进数字交通建设,积极开展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继续推进交通建设和运输市场信用服务系统等四个信息化重大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交通运输信息感知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物联网在交通引导、停车诱导、城市公交智能管理、实时路况、客货车辆管理、危险品运输管理、电子通关等方面广泛应用;搭建创新平台,健全创新体系,全面实施科技强交战略。

4广东交通职业教育培训发展趋势

行业“四个交通”、职业教育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及广东省“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发展态势对交通职业教育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整体的趋势来看,我省交通职业教育培训发展将以管理创新与机制创新为引领,呈现数字化、终身化、全员化、科学化以及内涵发展态势。

4.1交通教育培训的数字化发展趋势

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建立包括行业教育培训管理平台,远程学习中心、数字化资源共享中心等在内的信息化管理与学习平台;积极开发共享型网络课程资源、慕课、微课等信息化学习资源;探索包括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网络自主学习等多种信息化学习方式,积极推进继续教育与培训学时网络申报、认证等工作,使教育培训工作从组织、实施、质量评价与反馈的全程实现信息化管理,全面推进行业教育培训的数字化发展。

4.2交通教育培训的终身化发展趋势

现代社会科技日新月异,交通技术快速发展以及交通运输行业全面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发展态势,对行业的人才储备和从业人员素质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统筹广东交通职业院校、培训机构、企事业单位以及行业中介组织等在内的教育培训资源,建立职前教育(职业准备教育)、职中培训(职业继续教育)以及职后教育(劳动者终身教育、转岗培训)等在内的终身教育培训体系,从而为行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储备,不断提高从业人员队伍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是未来一段时间行业教育培训事业的重要任务和发展趋势。

4.3交通教育培训的全员化发展趋势

无论是行业转型发展,推进“四个交通”发展目标的实现,还是满足个体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求,教育培训都将成为所有行业从业人员的一种义务和权力。将行业发展对岗位能力以及个体发展的学习要求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对管理干部队伍、专业技术人员、技能型人员等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技术培训、学历提升教育、继续教育、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岗位素质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将行业发展要求、企事业单位需求、岗位需求和个体发展需求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全员教育培训体系,是建设幸福广东、促进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4.4交通职业教育培训的管理将全面走向科学化

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以及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职责分工进一步明确。行业主管部门以制定发展规划,出台政策和指导性文件,以统筹、引导、规范和监督考核为主;行业组织充分发挥中介组织功能,联合开发行业教育与培训标准及教材,教育与培训信息,成为行业教育与职工培训的信息平台和技术支持中心;行业教育培训机构具体组织开展各类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深入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教学模式、培训方式改革的研究,不断提高培训质量。

4.5交通教育培训的内涵发展趋势

篇10

摘要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以煤炭和石油为代表的高碳能源的使用量以相应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迅速增加。其中,交通行业始终是用能和排放大户。目前,交通用能仍以油气为主,几乎全部汽油和60%的柴油被各类交通工具所消耗,排放情况与之类似。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机动化出行的需求也将不断提高,小汽车已快速步入家庭,城市交通的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快速增长不可避免。

关键词 城市交通 低碳理念 规划设计

一、低碳经济和低碳交通内涵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交通是一种以高能效、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为特征的交通运输发展方式。其核心在于提高交通运输的能源效率,优化交通运输的用能结构,加强交通运输的组织管理,转变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式。目的在于使交通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系统最终减少高能源的消耗。

二、低碳交通特征

1.系统性。低碳交通首先是一个整合系统,需要发挥各种交通方式的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任何一种或几种交通方式都代替不了其他交通方式存在的必然性。在这个整合系统下,同时又包括不同的系统,如车辆系统、能源系统等。在车辆系统中,既需要发展新的低碳工具,又要不断提升传统工具的技术水平;同样,在能源系统中,既要发展新的低碳能源,创新能源技术,又要提高传统能源的效率,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双向性。低碳交通具有双向性,包括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在供给方面,需要提供一个低碳的交通运输服务系统,这是硬件,是基础;在需求方面,需要公众更新传统观念,理性选择出行方式,这是软件,是补充。因此,只有实现系统内的供需平衡,才能真正实现城市交通的低碳化。

3.相对性。低碳交通具有相对性。如仅考虑运营阶段,各种交通方式都存在从高碳向低碳,再向零碳过渡的巨大减碳潜力。所以,小汽车不直接意味着高碳排放,纯电动小汽车即属于低碳排放,未来并有可能实现零碳排放。目前,以汽油、柴油为燃料的公交车辆也有很大的减碳潜力,也同样可以进一步实现低碳公交的目的。

三、城市交通现状分析

国内汽车拥有率和国外相比仍然较低,汽车的拥有量还将不断快速增加,将给城市交通增加更大的压力。城市道路建设规划、交通管理水平、公共交通事业及轨道交通等各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提高。人们在使用交通工具时缺乏低碳意识,国内城市中也缺乏一套具体的有低碳理念的城市交通节能体系。国内城市交通节能将面临着以下的几个问题。

1.城市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并且数量庞大,给城市交通带来巨大的压力。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居民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市民追求自由、舒适、便捷的交通工具,从而使城市的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城市人口数量的快速增加也使城市公共交通的能源消耗总量进一步增加。

2.城市交通管理水平相对落后。相关节能法规中对于交通管理部门的相关责任和义务涉及比较少。交通管理体系还有待完善,需进一步提高道路运输效率,减少道路资源的浪费。交通工具的使用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如公交路线设计科学性不足,需进一步统筹科学设计。

3.城市交通节能政策有待完善。国家相关节能政策对于交通节能的引导和调节力度不够。如汽车税费和汽车的排量、尾气排放标准、能源使用效率等指标关联度不够,无法引导国民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观念、树立较强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低碳理念的城市综合交通工程规划设计

1.综合交通运输通道规划。综合交通运输通道是由2 种或2种以上运输方式线路组成,承担我国主要客货运输任务的运输走廊,构成综合交通网的主骨架,是国家的运输大动脉。综合交通运输通道规划需要重点研究:通道资源的合理配置及各种方式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安排,优化利用各种运输方式优势和通道资源,以实现综合交通体系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

(1)充分利用地理条件,开发主要江河及水网发达地区内河水运,形成水运通道。

(2)充分利用轨道交通优势,建设城市密集地区的城际轨道交通网以及大城市中心区与周边卫星城之间的城市轨道交通网。

(3)充分研究主要综合运输通道公路、铁路、内河、航空的统筹规划、标准选择、建设时机以及如何利用既有线路等方面。

(4)充分考虑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密切关系,优先考虑集约利用土地的建设模式。研究城市密集地区铁路、城际轨道和高速公路线位选择。

(5)充分考虑研究跨江、跨海等重大工程公、铁两用通道技术经济可行性以及船舶通航要求。

2.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综合交通枢纽是在综合交通网络节点上形成的客货流转换中心,规划综合交通枢纽需要重点研究:综合交通枢纽站场及其集疏运网络的建设,以实现综合交通体系的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

(1)综合交通枢纽站场建设。建设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综合客运枢纽。优先建设民航、公路、铁路多种方式集约布置、立体化布局的综合客运枢纽;推进地铁、公共汽车等城市交通与综合客运枢纽站衔接的立体化布局,实现城市交通与对外交通的“零距离“换乘。

建设综合货运枢纽站场。港口、公路、铁路多种方式货运枢纽站场联合布局,并建立智能化综合交通枢纽站场管理平台,形成一体化运输作业的设施、运输与装卸设备等。

(2)枢纽站场的集疏运网络建设。客运方面,在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规划、建设中,重点考虑衔接机场和铁路、公路客运枢纽站的城市轨道交通;在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规划、建设中,充分考虑与干线机场、铁路客运枢纽的衔接。

货运方面,重点建设主要港口的疏港铁路和内河集疏运通道建设,并辅以疏港高速公路;同时规划铁路、公路货运枢纽站场与干线路网衔接的城市道路建设。

3.构建层次分明、搭配合理的公共交通体系结构。一级系统为大容量高运能的轨道交通捷运系统;二级系统为诸如BRT或有轨电车的骨干公交系统;三级系统为联系各中小组团,以到达服务为目的的普通公交系统。

在大力发展轨道交通、BRT、公交专用道、普通公交的同时,必须下决心保留和扩展自行车道和步行道,以“快、准、廉、优”为目标来优化公交出行方式。客运枢纽、一般轨道交通站点及主要公交站点应安排适量的自行车停车设施,以鼓励“慢行+ 公交+慢行”的低碳交通出行方式。合理搭配这三个层次的公交系统,规划建设多模式交通方式兼容的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建设立体型的换乘枢纽及停车换乘设施,改善换乘条件,减少换乘距离,与自行车、步行形成无缝对接,提高公共交通的可达性、便捷性,从而提高公共交通的出行分担率,减少交通的碳排放及其对城市空气的污染。

由于我国目前的城市空间布局大多属于“紧凑型”,这对于大力推行“公交优先”的交通战略创造了有利的先天条件。由于轨道交通的建设周期比较长,在加紧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的同时,近期应积极推行BRT及公交专用道建设,同时,在现有的道路交通体系上,推广应用现代化的交通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