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空间设计的现状范文

时间:2023-12-21 17:18: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居住空间设计的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居住空间设计的现状

篇1

关键词:老年人居住空间设计;创新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近些年来人们对居住空间环境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当物质层面的需求达到一定的层面之后,必然伴随着在精神层面上的深层次需求。

一、当代老年人居住需求现状

(一)中国传统的养老方式的转变

在中国,“养儿防老”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因此家庭养老是我国老年人主要养老方式。然而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思想的转变,越来越多的老年夫妇开始选择和已婚子女分开居住,这样的社会现状促使中国养老方式向社会养老与家庭养存的方式发展。

(二)现代老年人居住空间的生活需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电子技术的日新月异,现代老年人对居住空间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在老年人居住空间的设计上必然要满足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并体现出崭新的时代特征。

目前,社会普遍对老年人存在一种错误认知,即老年人不能适应现代高科技技术的应用,因此在老年人居住空间没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实际上,随着我国国民普遍素质的提高,多数老年人不希望自己落后于社会的发展,他们在精神上也有一定的追求与需要,同时也有时间去学习、接受现代社会的新观念。许多老年人会主动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与技能,加强自身修养与文化素养。因此在住宅空间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学习需求与文化需求,不论是看电影、听广播、看报纸,还是在老年阶段学习书法、绘画、武术等,都应该在居住空间中提供相对应的学习空间。

老年居住空间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老年人与时行的社会需求,积极地把时展带来的崭新的生活模式有效地运用于老年人居住空间的设计中。

二、老年人居住空间设计要点

(一)居住空间色彩设计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视力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如视力模糊、色彩辨别能力降低,因此在老年人居住空间的色彩设计上应提高色彩的明度和对比度,提高可识别性,适应老年人视觉能力下降的特点。在转角、标高等容易发生事故的地方,采用不同装修材料或色彩进行分割,以达到容易识别的目的。

色彩在居室空间设计中占重要地位,影响人们的情绪。由于不同色彩给人带来不同的心里感受,在居室空间色彩设计中应结合老年人生活阅历,采用沉着、古朴、平和的室内装饰色彩。经数据统计,老年人更多的偏爱明亮、淡雅的暖色系,而相关专业人士肯定了温馨的暖色系能帮助老人缓解心里压力,有助于老人的身体健康。

(二)居住空间灯光设计

在中国,很多老年人出于节约能源的考虑,大多数居住空间都只有简单的基础照明,使得房间光线偏暗。然而根据老年人生理角度进行分析,视力的衰退代表着对光线要求的提高,一般老年人对光线的明度比年轻人高2~3倍,而昏暗的灯光也容易使老人感到情绪低落,在心理上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在设计灯光时应该考虑到局部照明的设置,如在窗户或者墙面上色设置照柔和明灯光,使居住者在晚上使用灯光时有一个柔和的缓冲过程。

根据老年人视力衰退特点,视觉适应力降低,应该避免光线亮度的突变,并采用多光源照明来提高整个空间的照度,便于老人观察明暗对比度较低的目标。

(三)居住空间装饰性设计

老年人身体机能相比以前会有所降低,行动较过去会相对缓慢、反应能力相对迟缓,而多数刚刚步入老年阶段的中年人在心理并不认为自己已经老了,贸然使用无障碍设施会使得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一定抵触,因此在设计上应该采用一些隐晦的装饰语言,结合老年人生理特点,悄然改变周围环境,在消除安全隐患的同时加强室内空间的审美性。

居住空间的陈设装饰装饰是渲染空间气氛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绿化植物作为室内装饰陈设的一部分,通过与室内环境的结合,可以营造自然地气氛,起到放松精神的作用,使老年人更加舒适的生活。家具的选用上应该结合老年人身体高度会略微降低的特点,在储藏室、衣柜的选择应低于常规尺寸,尽量选用圆滑没有棱角的家具,最大程度的保证老年人的安全。

三、居住空间设计审美功能的艺术性

(一)居住空间的陈设。居住空间的陈设包括物品陈设、绿化陈设、织物陈设等方面。就物品陈设而言,它直接与家具的布置相关,家具的摆放确定了居住空间陈设的基调,并且它无形中又起到了一定的装饰作用。因此,它成为陈设装饰艺术中主要的内容。其次,植物也是室内的装饰陈设物之一,将植物引入室内,就完成了室内外空间的和谐过渡。而且,由于室内绿化具有观赏性,植物可以巧妙而含蓄地调节居住空间内的色彩,柔化建筑内部的硬线条,放松人们的心情。而且植物特有的自然姿态和造型加上自然光照射所产生的美丽影像无形中会给室内空间平添几分宜人亲切之感。再次,就室内的织物陈设而言,它作为一种陈设物不仅可以从色彩上调节空间的韵律和节奏,而且它以柔软的质感、丰富的色泽成为空间当中自由的音符,使人在这个空间当中享受艺术与美。同时,它既可以吸声保持室内安静,又有利于创造舒适温馨的室内气氛,它所起的丰富空间的作用是十分有效的。

(二)居住空间设计与文化。文化一直与设计紧密相连,两者之间不可分割。居住空间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已经逐渐与文化结合起来;作为一种艺术的存在形式,它的内涵已超出美学范畴而成为了某种精神的象征。设计在为人创造新的物质生活方式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在创造一种新的文化。而文化的中心是人,那么设计就扮演了这样一个角色―将人们的精神追求在造物中加以体现,把人们对物质的追求体现为富有文化艺术气息和理性意味的独特形式。结合民族文化,也就结合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设计的灵魂。以这些为指导,设计师就能够设计出具有中国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居住空间,并可以使地域文化精神得到延续与弘扬;同时,设计作品的感染力与设计师的情感关系紧密,强烈的创作欲望必将极大地调动起设计师的生活感悟和文化积淀,并在设计作品中体现出设计者对各种日常生活素材的收集,对各种文化素材的理解,对各国风土人情的领悟,以及对设计的倾注。标新立异的意境创造不仅要依靠设计者超凡的空间想象力,也要依靠设计者深厚广博的生活积累。因此设计者只有具备了理性的科学思维与开放的艺术修养才能设计出充分满足人们需求的居住空间环境。

当下的设计现状对设计师的个人品位、文化程度、审美标准,以及与业主沟通能力等方面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居住空间设计在本质上是艺术的创新,是设计者的审美情趣、艺术修养与科学原理的完美结合,是设计师通过设计过程达到实用功能的科学性和审美功能的艺术性的完美的结合。当代的居住空间设计受信息网络及传媒影响,我们更应该努力挖掘、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保持自己的设计特色,并对外来的设计思潮兼收并蓄,完善自己。我们要勇敢面对未来的家居空间设计带来的挑战,进一步加深对居住空间设计的认识,完善居住空间的设计理念,积极探索。相信我们的设计队伍能够构造一个完美的蕴含中国人文化内涵和现代审美精神的绿色家园。

四、居住区环境艺术的创新

(一)回归自然的创新

人类是自然的产物,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追求也逐渐提高。在钢筋与混凝土构成的城市当中,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自然生态也越来越向往,回归自然已经成为了现代人的一个重要的心理需求,也成为了居住空间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的因素之一。随着现代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居住环境已经与田园生活渐行渐远,人与人之间的居住环境的隔阂不断增大,居住环境也十分拥挤。在居住空间设计中,要对于人类回归自然的情感进行重视,并且对自然元素进行组合与设计,通过各种艺术表现形式,将居住空间设计充分地融入到大自然生态环境之中,从而体现出自然生态之美。

(二)以人文本的创新

在进行居住空间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必须要对于人文因素进行重视,并且以人们对于生活追求来开展设计的创作。居住空间环境是属于个人的生活空间,只有将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地融入到居住空间设计之中,才可以更好的提高人与空间环境的协调,让居住者得到安全性、实用性和艺术性相融合的审美享受。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室内建筑不断的涌现,各种设计风格也使得居住者更加眼花缭乱,居住空间设计逐渐的偏离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将环境艺术与以人为本的理念相结合,将室内空间赋予深刻的人文内涵,从而更好地体现人文关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可以更好地将僵硬的混凝土结构转变为亲切的生活空间,借助不同的手段体现出居住空间设计的人性化。(三)个性的创新

艺术设计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个性化。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审美观念有着巨大的差异,统一的设计方式难以体现出设计者的个性化,使得人们对于室内空间的体验下降。在开展居住空间设计中,对于环境艺术的设计需要融入个性的思想,通过个性的创新,将现代建筑设计中的统一性进行必要的个性创新和改变。在进行环境艺术创新中,要通过利用各种不同的设计风格、建筑材料以及技术手段,让室内空间具备更好的个性化,并且切实地满足居住者的个体化需求。

(四)实用性的创新

在进行居住空间设计中,需要重视居住空间设计的实用性,重视对于室内环境的保护。现代室内装修设计中,经常会由于不合格的装修材料所造成的室内污染,严重危害居住者的自身健康。在进行居住空间设计的过程中,在实现环境美学理念基础上,重视对于室内环境实用性的保证。要将环保理念与美观设计相结合,并且保证设计采用材料的环保性,通过对于居住空间设计的有效控制,达到提高室内环境的实用性。与此同时,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居住空间设计上对于环境艺术的实现,也要结合现代技术手段,通过对于室内环境中的声音、颜色、光线等不同因素的搭配,提高室内空间的实用性。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老年人的居住空间应该坚持健康、安全、适用等原则。针对目前的老年人居住空间仍然有很大的不足,设计师们应该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来加以完善,尤其要关注设计细节,尽最大的努力为老年人提供安全、舒适的住所。

参考文献:

[1]孙晓雨.居室储藏空间设计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4.

篇2

关键词:居住空间;节能;环保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4.060

1 人们对环保节能理念的认识

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高,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攀升,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环保,而“环保”也成为现代生活中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对于室内设计中的影响环境保护与节能的污染性不能忽略。因此,为了适应国家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观念发生了改变。我们要加大对室内环境中的污染物的控制,在室内设计中提倡绿色环保、低碳节能的方案,让环保的概念融入到我们老百姓的生活中,这同时也是适就应国家发展趋势的必然。

2 室内环保节能的理念

室内设计发展至今,早已不是单纯的房屋装修,它已经打破了水泥、河沙、瓷砖、乳胶漆等这种传统的观念,变为了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个工程复杂的系统中不仅包括了设计理念、材料选择、施工工艺、策划表达、运作管理、更新拆除等流程,同时也包含了诸多自然科学学科,如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文学、哲学、美术、等方面。在这些错综复杂的工程系统里,我们不仅要满足人们对房屋居住的一般性要求,还需结合不同人群的不同需要进行方案的设计。同时,在整个设计流程中还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节能的理念,使整个设计不但具有功能性、美观性,还要环保节能。对居住空间环保设计的领悟正是室内绿色环保节能与传统装饰不同之处。

3 我国居住空间环保节能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居住空间环境设计中,在环保节能的理念上还存在一定的偏差。一方面体现在观念上的偏差。这种观念的偏差不是一时形成的,而是在长久的生活方式中积聚起来的。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对居住空间的装修就是对墙面进行涂刷、贴壁纸;对地面进行铺装地板或地砖;对顶面进行吊顶处理。当然,在这三界面的装饰中除了进行物体的添加,还不忘设计物品存放空间,以美化整个空间界面。殊不知,在这种传统的装饰理念中,装修的越复杂,对资源的浪费就越多。另一方面是设计行为上的偏差。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一些对居住环境进行奢华的装修中。在这类装修中大多会选择一些名贵的材料、复杂的工艺,以打造高档的,奢糜的居住空间。而在这些名贵材料的背后,却隐藏着对自然生态、自然资源的破坏与浪费。同时,在这种用材料堆砌的人工营造环境中,不重视自然光源、通风、保温、散热等性能,使居住空间装修中有毒气体不断的挥发,从而直接导致人体免疫力、抵抗力的下降,这些都有悖于环保节能的设计理念。

4 环保节能理念与居住空间的结合

很多年前,人们很难发现室内设计如何去区别何为环保材料、何为低碳生活。大多数的设计师在设计中不断地使用一些昂贵的、极不环保的装饰装修材料来营造各种所谓低调的或高调的奢华的设计。殊不之,随着时代的步伐,人们并没有被这种紫醉金迷的奢华装修所同化,反之这种奢华的、不环保的装修已越来越被排斥。在临近的短短的十年间,人们开始向节能减排,回归原始生活进发。对室内设计而言,环保节能应避开化学材料,尽量选用绿色自然、生态环保的材料,来减少无谓的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才是我们设计的归属。在居住空间中,我们要提出一种精神与物质并存的理念,从低碳环保、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出发,来营造一个优美舒适的居家环境。同时,室内环保节能设计也是今后室内设计的必然发展趋势,它将对室内设计师们提出更高的要求、更新的观念。

5 环保节能在居住空间中的运用

5.1 环保节能的设计

环保节能是室内设计的重要内容,其具有可持续性。在居住空间设计中,不仅需要解决空间的组织与设计,还需结合通风设计、采光设计、照明设计、保温设计等一系列的具有节能效果的现代科技设计手段,来解决居室设计中的能源问题。例如:在通风设计上,我们要考虑到居室空间是人们一生中停留最多的空间环境,我们需要通过对空气的调节,保持自然清新的空气,让居住者不会感到身体不适,我们可以采用诱导式构造技术设计手段来解决自然通风的问题。居住空间对采光、照明的设计上,除了倡导利用自然光源以外,还需考虑合理的自然采光与人造光源的结合。在采光节能设计中,可以通过调节灯光的亮度、采用节能设备等,以此来节省能源的消耗。

5.2 环保节能材料的选择

居住空间的材料选择上,我们应尽量选用环保节能的材质,遵循无害化原则。在材料的选择中,首先应有先进的环保概念,对于居住空间来说,环保只能是有限的环保,而非绝对的环保。虽然市场上大部分的材料都标有绿色环保的标签,如绿色环保的涂料、绿色环保油漆、绿色环保板材、绿色环保的地板......但这些都只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环保无污染。在此种情况下,我们要进行环保节能的设计,不仅要选择由国家权威检测机构认证的达到绿色环保标准的材料,而且还需要明白,不是所有选择环保材料的设计就没有污染。我们在材料的运用中,还需控制材料的使用量,正所谓量变则会产生质变。

5.3 绿色环保检测

居住空间中的绿色环保检测我们要从几个方面来看。首先是事前预评估,这就要求我们要树立绿色环保检测的概念。目前市场上可以看到的材料均标上了“绿色环保”的外衣,殊不知,这些所谓“绿色环保”的背后,真正能经过国家权威检测机构认证的去寥寥无几。因此,我们在选择材料时,不能被这些标签所迷惑,也不能跟着感觉走,而是需认真了解调查这些材料的检测报告和数据。选用购买真正的绿色环保材料,并在设计中计算好有毒污染的值,预评估装修出来房屋的环保系数;其次,是事中检测。这就要求设计师们在装修过程中,对材料和施工进行监控,避免工人在施工中偷梁换柱的事情发生;最后是事后的检测,即在装修完成后,家具进场前,用专业的检测工具,如甲醛试纸、苯试纸等,对居住空间环境进行监测,检测居住空间装修后室内空气污染状况。家具进场以后也需对居住空间环境进行再次检测,以确保居住环境真正的绿色环保。

6 总结

居住空间设计中的环保节能不仅是设计师个人及行业中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的共同问题。居住空间环境的设计应以人为本,对“人

篇3

关键词:现代;室内设计;装饰风格;统一

物质文明的进步促进了精神文明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层次内容要求的提高在现代室内空间中也表现的非常明显,而且愈加的强烈。从而导致了现代室内空间设计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了一些新的特征。

一、个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快节奏的生活使得现代空间环境不断压缩。居住空间使用群体年轻化趋势使得使用对象对个性化的要求加强。具体表现在设计理念、设计思维的个性化;空间布局与划分的个性化;装饰风格与装饰手法的个性化。

设计理念和设计思维的个性化是源头。好的设计理念、好的设计思维应该是独具特色,与众不同的。只有在对居住空间环境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分析之后,结合实际状况进行规划,实现设计理念与思维的创新,才成奠定个性化要求的基础。

空间布局与划分的个性化亦如此。根据个性化的要求,要针对不同的使用对象进行空间的布局与划分,同样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功能性和个性化的需要。

装饰风格与手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人对装饰风格有着不同的感悟,也就有着不同的选择。即便是同一种装饰风格通过不同的装饰手法来进行表现,也会有不一样的效果。装饰风格的个性化更多是通过装饰手法的个性化表现出来的。因此,将不同的装饰手法融合到各种不同的装饰风格当中满足个性化的需求。

二、生理与心理需求的统一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要求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人的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需求。

满足生活起居的生理需求是基础。但是对现代居住环境的要求已远超基本需求的范畴。原始社会人们过的穴居生活已满足了其中很大一部分生理需求。发展到现在社会,居住环境更多的是在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的同时要满足心理方面的需求。

不同使用功能空间决定了不同的心理需求。办公空间需要安静的环境来满足基本的办公需求的同时,更要满足心理方面的需求。有一种加紧工作的心理上的内在动力。住空间更要求在外奔波一天,回家之后有一种温馨的感觉,从心理上有一种家的归属感。

因此,同时满足空间环境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实现生理与心理需求的统一也是现代室内空间设计非常明显的一个特征。

三、空间环境与功能性的统一

空间环境包含了建筑外部空间和建筑内部空间两个方面的内容。内外不同的空间环境决定了建筑空间功能性的不同。

对建筑外空间环境而言,所处环境清新优雅、树木葱郁,则更能够满足人们居住功能的需要;假如处在人员噪杂、车水马龙的商业区,就不适宜作为居住空间来使用。反言之也是一样的道理,要想作为居住空间来使用,尽量的选择一些相对安静、自然环境比较优越的环境。

就建筑内部空间来讲,不同的空间分割,不同位置的空间,其功能也是不一样的。以酒店为例,任何一家酒店进门之后宽敞明亮的大空间是酒店的大堂。当然在大堂中会有前台、会客区、休息区等不同功能的区域划分,但是绝对不可能步入酒店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酒店的客房,这也是空间环境决定了空间的功能。同样在家庭居住环境中进入内部空间之后第一眼看到的可能是玄关或者客厅及餐厅,没有哪家会是第一眼到的是卧室。这也是有空间环境的不同划分决定了不同空间环境的空间功能。

空间功能的确定很大程度受到空间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因此,要充分考虑建筑空间所处的不同的内部和外部空间环境,实现空间环境与空g功能性的统一。

四、地域性与文化性的统一

地域性与文化性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类型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则代表着不同的地域,表现出不同的地域特点。

东夷文化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在山东――齐鲁文化的发源地。两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东夷文化是齐鲁文化的源泉,齐鲁文化是东夷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不管是东夷文化还是齐鲁文化都具有非常明显的地域性,都有非常明显的海岱文化的特征。

地域性与文化性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古代人们的居住环境由于所处地域不同,所受文化影响不同,展现给世人的文化形态也不同。例如提及皖南的建筑,都会想到“粉墙黛瓦”。皖南的建筑无论是外部建筑还是内部空间都非常典型的反映出了徽派建筑所特有的地域文化风格。

在现代社会意识形态大潮的引领下,最能够体现空间环境地域性与文化性的典型代表也很多。著名美籍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设计的北京香山饭店和苏州博物馆。同出一人之手,在地域文化的体现上却是各有特点的。苏州博物馆作为现代建筑的典型代表,却渗透着南方古典私家园林的气息。香山饭店则更多的运用了中国“圆”和“方”的设计元素,整体设计恢弘大气。

因此,在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无论对哪种空间进行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地域性与文化性对空间的影响作用。要时刻注意空间环境地域性和文化性元素的运用和体现,实现地域性与文化性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张勇.个性化创新是室内设计的生命线[J].山西建筑,2009(34).

[2]张轶.传统元素对现代室内设计的影响与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08.

[3]潘娜.室内设计的地域性探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05).

[4]廖夏妍.室内主题空间设计方法的研究与思考[D].四川:西南交通大学,2008.

篇4

关键词: 大学生公寓;主体要素;空间设计;人性化

中图分类号:TU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5-0119-03

0 引言

大学生公寓空间设计与研究通过对国内外现状的分析,以及对调研问卷过程数据的整理,得出目前大学生对于学生公寓的需求状况,项目研究以公寓空间的主体要素(生理,心理,行为)为出发点,全面综合考虑现在大学生的需求,并研究符合大学生公寓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1 国外现状

在国外,每个国家的大学发展程度与特色有所不同,纵观国外大学的发展,其教育历史发展悠久,到如今已经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尤其在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方面有许多我们值得学习与借鉴之处。

1.1 国外大学实施了开放性和全民性相统一的政策

在解决大学生居住问题上,学校会针对不同的人群,如国家文化,社会背景,,其中还包括学生年龄、专业、经济、文化、留学生和非留学生,由于学生的类型多样所以人口结构非常复杂。学生会根据不同的需求与状况,在设计上要求有多种的户型与之相适应,满足大学生的需求,使大学生度过美好的学生时代。

1.2 国外大学生居住建筑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

国外大学生居住有宿舍、公寓、单元式住房还有独栋的小住宅。住宅标准一方面表现在学生居住的面积上,每生的居住建筑面积达到20-30平方米不等甚至更多。另一方面表现在学生居住的私密性和公共性。一般卧室多采用单人间的形式,配置储藏、卫生间等必要的设施,同时提供多层次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交往空间,如活动室、会客室、学习室、健身室、洗衣房等,以满足学生生活的多种需要。国外大学生公寓空间形式多样,有弧形或圆形等异形空间,还有错层公寓型空间和开放型空间,不同的空间形式配套不同的设施,让同学的居住更加的丰富。

1.3 国外大学生公寓人性化程度高

针对不同的居住群体,在宿舍的空间设计上和设计配套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尤其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它会设计出合理的空间,例如,针对艺术类学生来说,它的公寓空间就不会显得呆板方正,而是具有灵活性,空间多用异形,设计上面来说更具有艺术性(整体空间的色彩,布置等)。而对于文理科生,在公寓空间设计上较之严谨,他们更希望公寓空间有更多的公共共享空间,便于交流。

2 国内现状

中国国内的学生公寓发展可以追溯到前与后两个阶段。这两个时期建设标准低,空间功能单一,设施不足。只能满足最基本的需求。缺乏个人私密性和公共性。第三个阶段(90年代),随着国家富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各大高校各方面的体制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加强。关于高校公寓的建设研究方面也不断的加强,学生的居住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并且在各方面越来越完善。

国内公寓现存特点:

①国内空间形式单一,公寓在各种空间上相互结合,形成了各单元套型为主的形式,但是在宿舍的布局上仍以长直走廊、规则的矩形平面为主,使得空间缺乏变化与个性。这种空间使不同需求的学生空间得不到满足。

②空间层次比较单一。目前我国高校公寓空间层次相对单一,大多是以寝室、走廊、门厅为主。楼层内没有大的公共共享区域或交流的平台,学生在公寓内部交流的平台仅仅局限于临近的几个宿舍,而更多的时候都是在寝室内,这样就使得学生的生活与社会交往得不到很好的满足。

③公寓服务设施不足。据我们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学生的居住标准还有待提高。以西安高校为例,大学生公寓本科生大多数为六人一间,人均6.5/每平方米,硕士生多为四人一间,人均10/每平方米。但还存在有本科生是八人或十人的宿舍。

目前,大学生公寓设施不足表现为衣橱柜储藏空间不足, 小部分没有阳台、家具功能,造型单一,公寓内部仅满足学生的生理需求,在生活交往等服务设施上面很不完善。

④公寓内部人性化不足。目前,大学生公寓中床体结构大致有两类:一类是上下铺结构,分别于居室两侧,中间则集中布置书桌或将双层床与书桌集中于房间两头。这种布局一般适合于一室6-8人,目前在我国高校最为普遍,在这种公寓中。家具除了床,就只有2-3张公用的书桌和几把椅子,每个人拥有一个抽屉或储藏柜。这远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条件好一点的宿舍,不过就是上下铺的形式。它包括床、书架、写字桌、大衣柜以及一定的储物空间,这种床体结构适用一室4-6人。这种结构虽然功能上满足大学生的要求,但在设计上存在很多问题,大学生公寓内部没有独立的个人空间和学习空间,并且存在相互的干扰,对于大多数的高校老校区来说,宿舍都存在上下铺的形式,这就导致了相互之间的干扰和影响。宿舍楼在设计上,在男女学生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居住行为差异没有很好的区分,在内部装饰上比较传统。

⑤公寓环境。目前,大学生公寓多为半封闭式长廊为主,没有良好的通风性,对于长廊的设计上呆板,缺乏装饰与绿化,环境单调。公寓内部墙面都是刷大白乳胶漆,没有视觉上的美感和冲击。

3 方案设计

通过对国内外大学生公寓居住空间以及特点,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大学生的居住状况,论述了大学生国内外宿舍特点、空间设计、功能、环境等存在差异,分析了国外大学生公寓的优点,并对我国大学生公寓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出目前我国大学生公寓空间形式和层次比较单一,公寓服务设施以及对于人性化设计上面存在不足,环境内部较差,为方案的设计提供初步的探索。

由表1数据显示,目前陕西大学生公寓的内部环境是以矩形规则形为主,开间普遍范围是以3.00-3.50m为主,进深5m-7m之间,层高为3.00-3.50之间,而人行过道普遍过道的范围在1.00-1.50间,最小的范围为0.86m,最大的为2.30m。

3.1 陕西高校公寓目前普遍空间内部的布局

3.1.1 公寓布局内部形式(1)

公寓布局内部形式(1)是四人间为主,内部的形式如图4,即上床休息,下床学习(附带衣橱柜、书桌、书架)。

3.1.2 公寓布局内部形式(2)

公寓布局内部形式(2)是六人间为主,内部的形式即上下都是床,学习区域(书桌,书架组合)布置在床的两侧,刚进入公寓内,有一个小小的衣橱柜供同学们的使用。据实地的调研,该类型衣橱柜不能够满足同学们的需求。

3.1.3 公寓布局内部形式(3)

公寓布局内部形式(3)是十二人间为主,公寓内的形式是上床下床的形式,没有个人独立书桌,宿舍仅有两个公共书桌,供学生摆放洗漱用品。但据实际调研,其内部是十人间宿舍,其中两张床是提供同学们堆放行李箱使用。

3.2 陕西各大高校大学生公寓空间设计调查问卷数据统计汇总(100份)

3.2.1 调研问卷(表2)可以看出:

①学生对于公寓的功能性和设计性要求很高。学生对于目前大学生公寓的储藏空间较不满意(公寓储藏功能不足以及公寓衣橱内没有防潮功能)。

②现在大学生的审美越来越高对寝室的形式也很重视,所以在形式的建设上要求有创意性,由于大学生生活的多样化和社交广泛性,大多数学生希望在公寓楼栋内设立活动室,会客室,学习室,健身室,以满足大学生的需求。

③对于公寓内部的家具,学生们倾向颜色多样,造型独特,材质的要求也较高。

④学生们倾向宿舍为公共的独立和学习空间,内部的居住形式倾向4人一间。同时希望宿舍有独立的卫生间。通过对大学生公寓的实地调研,以及调查问卷数据的整理分析,从大学生公寓主体要素(生理,心理,行为方面)展开具体分析研究总结,为以后高校大学生公寓设计提供一些参考。大学生是学生公寓使用的主体,这一时期的大学生的有着独特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征。大学生的公寓设计对大学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的影响,从学生公寓主体要素上出发,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目前大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

3.2.2 据调研过程中的实地调研,走访和问卷调查中分析的结果来看,在生理方面,学生们对于床铺的反映比较大,学生对于普遍存在的上床下床的形式感觉非常不满意,同学们更倾向于上床下桌的形式,对于床板的硬度以及宽敞性也感到不满意,尤其强调的一点,就是宿舍没有卫生间的现象比较多,针对陕西高校来说,绝大部分的高校公寓都是在楼层里面设置公共的洗漱区和厕所。

①生理方面(从局部分析)。大学生公寓内部床的材料是金属制的钢与木材板,冬天的时候,床板很凉,使人感到身体不舒服。而且金属材质另一特征就是硬,这使得同学经常碰到该支架。住在上铺的同学在攀爬中容易发生打滑、跌倒现象。同时,床的稳定性也不够。

公寓椅子椅面材料多为合成木材,经常容易开裂甚至掉渣,坐在上面时间久了,就会觉得酸累,根据人机工程学,椅背和椅面的面板之间距离大,角度过小,长时间使用,会导致人不舒服。大学生公寓阳台,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大部分高校阳台面积狭小,排水效果不佳,晾晒衣服的支架设置的过高。对于身高较矮的学生来说挂晒衣服很吃力。对于阳台地面的选材缺乏合理性。阳台地面有水的话容易打滑。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大部分高校内部存在储藏柜不足,很多学生为了节省室内空间,把行李箱集中堆放在少有的橱柜下面,这样不仅给室内带来不雅的外观,同时给在室内行走的人带来安全隐患。

②心理方面。大学生公寓的空间布局,寝室设施,卫生状况,环境美化等方面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调研过程发现,空间布局依附墙两侧,布局规则方正呆板,给人带来不活跃感,由于寝室内部设施的不足(例如储藏柜、鞋架不够)导致宿舍物品随意摆放造成宿舍内部凌乱,给人带来烦躁感。

③行为分析。大学生是公寓构成的主要主体,这就决定了大学生的行为方式与其他群体存在不同。作为大学生,我们避免不了在公寓内其行为中受到一定的影响。作为学生的我们除了学校提供的公共教学楼以外,我们也更希望学校能够人性化的从我们学生的角度出发,在学生公寓内部提供相应的自习室或活动室,这是大学的学习特点,同时也是我们学生的行为规律。然而据调研发现,目前大学生公寓内部没有更多的考虑到同学们行为交往模式这方面,陕西各大高校公寓内部没有设立相应的自习室或者活动室。即没有单独的行为共享的学习区域。

4 总结

通过对大学生公寓环境,生理和心理,行为不同方面的影响,我们可以发现构建合理规划公寓空间的布局的特点,同时在学生公寓居住区的物质环境建设中考虑大学生的行为模式特性,为不同群体的活动和相互的交往提供必要的空间,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群体活动。

①在学生公寓单元间的设计中,我们应从居住空间的基本尺寸和装饰美化以及居住空间的家具、色彩、照明出发。一个好的居住公寓空间应做到色彩与建筑装饰,家具及设施设备(包括卫生洁具)进行统一设计,以取得理想的效果。②在大学生的交往空间层次性中,我们可以划分为公共性空间、半公共性空间、半私密性空间、私密空间。这些空间一般都兼有交通和交往的双重功能,故应创造出动静皆宜的空间。③在对国内外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内外宿舍特点、空间设计、功能、环境等存在的不同,我们应从公寓的功能、造型、颜色、材质出发结合居住的学生群体特点做出与之相适应的设计方案;在空间形式上学习借鉴国外优秀的学生公寓,讲究多样性和创新性,以及人性化进行方案的设计,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要摒弃以往的不足力求做到创新,实用,美观的大学生公寓。

参考文献:

[1]周湖逸,宋泽方专著.高等学校建筑规划与环境设计[M].1994.

[2]高冀.大学生公寓的研究与认识[J].世界建筑,2003年10月.

[3]高冀生.我国高校学生宿舍设计探析[M].广州:南方建筑,1991.

篇5

【关键词】住宅 建筑设计 存在问题 多元化

1.住宅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住宅的建设一直是城乡建设的热点,住宅建设也从一开始对量的追求逐渐过渡到对质的追求,特别是住房制度的改革,人们对住宅的使用功能、舒适度以及环境质量更关心。这就要求在商品化住宅设计中首先要建立商品价值观念,住宅的功能、质量都要与其价格相联系,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精心设计,反复推敲,力求使住宅精巧适用。纵观住宅设计与建设现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①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同步。多年来片面追求住宅数量,一味强调经济性,结果使住宅建设落后于现实发展,缺乏长远考虑,反而造成了居住质量的恶化和社会财富的浪费。②与居住行为脱节。片面理解住宅的面积指标,忽视了居住行为的基本空间尺度和面积的实际使用效率,造成居住空间的不合理配置,使居住行为不能有效地展开。③缺乏弹性和选择性。不同时期住户对空间的使用有不同的要求与选择, 僵硬呆板的空间划分阻碍了生活质量的提高, 造成空间的不合理使用。④难以实现住户参与。定性元素的排列组合主要是在设计者进行方案设计时运用的。设计完成了, 组合就结束了, 住宅一旦建起来, 变化就停止了。然而人的需求, 特别是个性需求, 却不会停止变化, 需求的变化需要空间和实体的变化来适应。但在现在的体系化设计中小规模的空间和构件是定型的、标准的、不易变的。

2.住宅建筑设计

2.1 居住功能多元化

当前, 住宅从过去的主要满足生存功能向兼顾发展功能、享受功能过渡, 住宅不但是一个生存空间, 同时也是发展空间。住宅除必须具备的基本生存条件之外, 还要设计供住户及其子女读书学习、艺术培养、作画写书、健身锻炼、文化娱乐等的空间以及功能, 使各自得到舒适享受、视觉享受、感觉享受的条件。

2.2 住宅设计要求精品化

要摒弃那种照套图纸的陈旧设计手法, 通过深入的市场调查, 对各类住宅设计进行对比研究, 多方面应用科技成果,设计出价值更高的精品。

2.3 住宅设计要有超前性和弹性

普通住宅应参照国家小康型示范小区设计导则进行设计,并在套型、功能、环境、配套设施等方面适当超前, 预留可以调整、 改造的余地, 做到 20 年~ 30 年不落后, 40 年~ 50 年可改造。 住宅由于居住者年龄、家庭成员的变化, 或由于变换居住者, 应在必要时对室内布局、 分隔灵活调整, 也可以两套合一套, 三套变两套。

2.4 居住空间设计的多样化

从平面空间设计向三维空间设计发展, 根据市场要求, 适当设计复式、跃式、错层以至跃复式合体、三层错层式等住宅模式, 使居住空间更灵活, 适合不同消费对象的爱好。

2.5 住宅设计的科技应用集成化

新科技的发展、 推广应用已由单一性逐步向集成化发展,住宅设计也应适应这个趋势。

2.6 住宅设计走向信息化

应适应知识经济浪潮的发展, 多掌握技术信息, 包括设计理论、市场信息、设计科技、政府导向, 不断更新知识, 设计出具有创新价值的住宅。

3.套型的功能空间分离

3.1 公私分离

就是把家庭生活空间分为私密区和公共区, 把卧室、工作室、 专用卫生私密性要求高的房间划分为私区, 把起居室、餐厅、厨房、公用卫生间、门厅等划分为公区。 按公私分离原则进行生活行为单元组合设计。

3.2 餐寝分离、居寝分离

将用餐功能从厨房分离出来, 同时又将起居功能从卧室分离出来。

3.3 起居、进餐、就寝分离

在面积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优先考虑设置专用的餐厅。也可将用餐空间附带在起居空间内, 或附带在厨房内形成餐室厨房, 也可附带在门厅内。

4.平面布局的多元化性,变异性和差异性

居住者层次不同, 审美意向和价值取向不同, 家庭结构不同, 对住宅要求就不同; 同一居住者在不同时期对空间的使用也有不同的要求和选择。 因此在住宅设计时除了提供丰富多样的套型平面外, 同时也要求住宅的平面布局能适应这种变异性和差异性。 “部分灵活”的单元大开间虽有固定的厨房、卫生间、 入口和单元的形状, 但可划分成不同的平面布局, 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 在考虑每套住宅内部的灵活与多样性的同时, 也可以考虑“套”与“套”甚至“层”与“层”之间的灵活性。 在套与套之间的适当部位预留足够尺寸的墙洞, 必要时可打通,或在适当部位楼板可以抽掉, 形成跃层式住宅, 以解决住宅套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落后的现象。

5.提高厨房、卫生间功能质量

厨房应按家庭炊事行为合理设计灶台、案台、洗涤台、冰箱、排油烟机等的位置。 根据洗、切、烧的操作过程, 厨房的台面呈 L 形及 n 形柜式布置较合理, 并要求有足够长的台面能置放如电饭煲、微波炉等这些家电。 厨房设备应满足人体工效学原理及炊事操作流程, 炊具、料具、储藏等易清洁, 使用方便且整齐美观。 卫生间应随套型面积不断的扩大也相应增加。 如建筑面积超过 100m?时, 设两个卫生间比较理想。 一般卫生间有浴缸、坐便器、洗脸盆、洗衣机四大件, 如家里人多最好是将洗脸、洗衣同浴厕二者之间用隔断分开。 暗卫生间应有换气扇等换气设施, 使之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 厨房、卫生间、设备、设施、管线等二次施工安装、装修的管线置于本层楼板上, 二次施工原则上不影响邻居。 厨房卫生间设计应充分考虑改造的可能性。

6.小区室内外环境

人们在生理上的需求得到满足以后, 心理需求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如居住房间的领域感、安全感、私密感; 居住环境的艺术性、“人情味”或高情感等。 创造环境就是要在建筑内外创造具有大自然热点的舒适、健康、有益于人们活动的空间, 特别是在公共活动空间中, 布置有艺术性的绿化、水面、座椅、交谈的场所。 在总图设计时尽量避免外部空间的呆板划一, 努力创造一个活泼、生动有机的室外空间。 其次是环境设计, 多考虑一些人际关系, 邻里交往的需要, 设置必要的公共活动场所和交往空间。 在绿化设计时, 应根据树的不同科目, 不同形状, 不同色彩, 不同的季节变化进行有效搭配, 来增加绿化的层次感; 用水面、绿地、铺地来划分地面, 配置小品、雕塑, 布置桌、椅, 使绿地真正融入人们的生活。 同时还要强调各空间的可达性, 使人们不仅在交通上顺畅、安全、方便、易于接近, 而且可使人们易于参加各种活动。与自然有良好的结合, 充分利用地形, 开辟视线走廊, 在城市空间中创造自然环境之美, 增加空间的场所感, 给人以亲近自然的倾向。 此外, 在多样化、省地、节能、采用轻质高强材料减轻自重方面也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创造一个真正高质量、高技术、高情感的居住环境。

篇6

[关键字]住宅;建筑;设计

1、住宅建筑设计包含的现实问题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其对住宅建筑工程设计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追求外观设计的美观性,更注重整体工程设计的实用环保性,体现了细化的功能诉求以及对住宅小区环境质量的关注。因此,新时期,住宅建筑设计应科学体现价值理念,明确进行功能规划、树立质量意识,合理调节成本价格,遵循市场发展特征,进行人性化的科学设计,凸显住宅建筑的美观、实用、价格合理,环境优异。然而,纵观我国住宅建筑设计实践,却发现,其仍旧存在一些显著的不良问题。由于一些项目开发设计人员更加注重住宅经济效应,令其设计与市场现实相脱节,没能树立长远目标,令住宅建筑工程质量水平有限,并浪费了宝贵的社会资源。同时,一些设计人员没能深入明确住宅工程相关指标,无法深刻联系人们居住行为的尺度空间特征,令住区规划设计体现了一定的不合理性,无法满足人们居住行为客观需求。时代不同,人们对住宅空间的功能要求必然有所差别,然而较多设计人员一味采用呆板、缺乏创意的规划设计思路,令建筑空间设计缺乏人性化特色,无法提升人们居住生活综合质量。另外,基于工程成本造价要求的制约,以及住宅工程设计定势的影响,令其很难有所突破,形成了雷同设计项目,较难吸引住户全面参与的不良现状。

2、住宅建筑设计科学策略

2、1创新设计,满足个性化居住需求

当前,人们对建筑住宅的规划设计,越来越体现出需求多样化特征,为科学满足不同的个性化需求,应树立创新设计理念。针对当前普遍受欢迎的自由灵活空间,可采用大开间隔断模式进行设计,摒弃以往复合式设计理念,令套间具有较大的面积,而墙体则无法随意改动的固定模式弊端。在空间设计层面,应给住宅使用人员以灵活新鲜之感,不应令固定模式左右了其创作思维,令生活质量不良下降。因此,基于创新设计理念,采用多样化、灵活性的大开间平面隔断设计,便可充分满足住户个性化需求,降低不必要的住宅设计费用投入,缩减垃圾产生量,进而达到环保、高效、低成本的多重优势效果。

2、2基于人性化理念设计家庭模式住宅

基于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现状,独生子女渐渐迈入了结婚生子行列,多为夫妻二人共同赡养四位老人,且需要照顾孩子的生活模式。基于这一状况,住宅建筑设计应体现人性化理念,关注社会焦点,采用家庭住宅设计模式,进而满足人们的工作、生活需求,为其创设出更加适宜居住的建筑空间。该类设计模式包含分开居住、合住以及相邻居住形式等。分开居住,即子女与老人分别居住在独立单元的不同房屋中,并设计必要的居住设施,进而营造一种具有一定私密空间,同时又能方便照顾的居住模式。合住模式则是老人与子女居住在同一居室之中,父母拥有独立的卧室,还可为其设计单独的厨卫系统,进而避免合住形成的互相干扰,并增进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距离,令他们更加方便照顾与沟通。相邻居住模式主要指老人与子女分别居住在距离较近的同一栋楼房或小区之中,这样一来相互之间避免了干扰影响,且可令子女与老人之间有更多精力与时间互相照应。上述家庭设计模式体现了良好的人文理念,在户型及设施配套设计层面彰显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特征,因而可满足时下众多家庭的多样化、个性化居住需求。

2、3基于生态设计理念,设计优质环保住宅

面对我国日益严峻的能源短缺问题,住宅建筑设计应科学树立生态环保理念,明确可持续发展实践目标,努力开发可利用的再生资源,实现节能降耗目标。选材应尽量注重建筑材料的可再利用、节能、零污染属性,确保住宅建筑营造舒适、环保、生态、洁净空间环境。同时,住宅建筑生态设计应科学适应区域人文特征、环境特色,由规划布局、占用土地等层面进行细化考量,令住宅建筑工程符合生态环保综合标准,进而全面推进城市建设的健康、持续与稳定发展。住宅建筑设计在符合人们生理需求的基础上,还应关注其心理特征,营造私密性良好、舒适、安全、利于沟通的住区环境。在公共居住活动空间的规划设计阶段中,应体现良好的艺术美感、凸显实用性,令其打造成为人们休闲、放松、沟通的公共场所。应杜绝呆板单一的设计,打造多变灵活、绿色环保、富于生机的居住空间。在绿化设计阶段中,应针对树种固有特征、科目属性、色彩性状、季节更替进行科学的配置,有效提升层次性,并应尽量选择当地植物进行种植,有效提升成活率,降低绿化设计成本及后期养护费用投入。可利用绿地、水景、地面铺设进行区域划分,合理配设多功能性的公共桌椅、锻炼设施、布景,进而凸显小区景观的人文色彩、艺术美感、丰富实用性。

2、4优化厨卫功能设计

厨卫设计环节,应体现人性化理念,基于人们习惯性的烹调、洗漱行为进行灶台、烟机炉具、洗涤烹饪操作台、冰箱、消毒装置、碗柜的科学规划设计。可依据不同的烧制、清洗、切装环节,设计厨房台面为N形或L形模式。同时应确保台面具有适宜的高度、宽度以及长度,应容纳放置必要的烹调电器,例如微波炉、电磁炉、电饭锅等。空间设计层面应体现易于储备、便于清洁、大方美观的良好整体性。依据套型分布面积,应适应性调节卫生间的布局规划以及数量,倘若户型较大,则可基于干湿分离理念将浴厕进行单独设计。同时应配备必要的换气通风设备,营造卫浴良好的通风环境。对于厨卫设施系统、设备管线的后续安装施工线路,应将其规划在当层楼板之中,为住户使用自行更新改造创造便利条件。

3、结语

总之,基于住宅建筑设计存在的现实问题,我们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生态环保、绿色设计、高效低成本综合理念,开展建筑住宅的科学设计规划,才能充分满足人们的个性化居住需求,体现多样功能,真正美化建筑住宅居住空间环境,进而促进住宅建筑设计水平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黄瑞,罗涛,纳剑峰.当前住宅建筑设计分析与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4).

篇7

关键词:城中村;改造;回迁社区;建筑外环境空间设计

一、引言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城市建设逐渐扩张的城市,原有的城市近郊的农村土地逐渐向新的城市建设用地进行转变,进而造成城市被城郊农村包围的格局。再加上一直以来,在我国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影响之下,自20世纪90年代起,城中村不管是规模还是数量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并且愈演愈烈。在城中村不断增长的背景下,其产生的负面与问题越来越突出,围绕重建式的改造工程建设与发展势在必行。

二、城中村现状分析

就城市而言,城中村的形成必然与历史与社会因素有着密切的关联。不可否认,城中村对于城市建设有着积极的影响。首先,城中村提供了大量的廉价住房解决未来人口的居住与安置问题;其次,站在农民的角度,城中村是他们生活的主要来源;再者,外来人口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城中村发挥着重要的过渡带作用。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城中村的负面影响也是非常突出的。

首先,城中村占用了大面e的城市建设用地,显然不利于城市土地价值的充分发挥。通常情况下,城中村在土地规划与布局上显得相对凌乱,缺乏基础设施,环境情况也不理想,相较于城市景观,城中村的整体情况有着巨大差距,土地资源难以得到充分利用。

其次,城中村的居住环境相对恶劣。城中村的各种土地资源交错混杂,功能尚未统一。很多村民住宅存在严重的超标违建现象,这导致城中村内部建筑具有很大的密度与容积率,在安全性方面有所缺失,整个建筑布局混乱无序。城中村内部道路系统也显得曲折、狭窄,甚至连人流、物流、车流以及消防的基本需求都无法满足。在给排水系统方面,很多日常需求难以得到保障,一些村民需要打井取水,村内排水堵塞情况十分普遍,一到阴雨天气,那么就会发生积水等现象。在电力系统建设上,城中村内部电力情况并不理想,存在普遍的私搭乱接现象,安全隐患较多。最后,关于公共卫生方面,城中村存在的问题更是十分严重,绿地与室外活动场地建设几乎停留在空白阶段。

再者,城中村存在严重的治安问题。在大量外来人口涌入的背景下,城中村居民社区管理问题日益突出,其整体犯罪率相对较高,整个治安环境十分不理想,对于城市社会治安而言,城中村成为了重灾区,对于社会的稳定发展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

此外,就文化观念而言,城中村居民与城市化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在传统农村文化与现代城市文化的冲击与碰撞之下,很多村民在角色上难以快速转变过来,不管是文化心理,还是生活方式,他们并没有真正与城市相融合,这显然对城市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三、城中村改造回迁社区建筑外环境空间设计探析

1.兼顾内外使用设计原则

对于城中村回迁社区规划设计而言,兼顾内外使用的设计原则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兼顾内外使用者的设计原则,对于城市与社会层面的意义十分重大。城中村内部人员与外来者属于一个子系统,二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十分微妙,在具体改造中,如果这一平衡被打破,那么整个系统必然会崩溃。在城中村改造进程中,人这一因素发挥得作用非常关键,如果简单改造物质空间,那么城中村“人”的问题必然无法得到解决。城中村回迁社区的改造如果没有考虑低收入外来人口在城市中的居住权,那么就会使其居住趋于边缘,给新一轮城中村的建设与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究其原因,就体现在改造中忽视了低收入外来人口的空间使用权。因此,对于城中村回迁社区改造而言,必须对低收入外来使用者对空间的使用权予以足够的尊重与肯定,确保回迁社区在原城中村发挥着的关键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进而实现新城中村对城市建设产生的消极作用的控制与消除,为城市化与经济建设的快速推进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另一方面,兼顾内外使用者的设计原则,还需要重视城中村村民的基本生活与生产需求,这不仅需要考虑居住空间设计,还需要对出租空间设计予以重视,促使出租屋易租性得到提升,为村民生活来源提供可靠保障;为了使村民出租易租性得到提升,还需要重视回迁社区新涌入的中等收入租用群体的使用需求;对于城中村原有的低收入外来群体而言,也需要关注他们的使用权,应不断调整与优化城市外来劳动力资源配置,使村民出租屋承租人群范围得以扩张,使易租性要求的提升得到保障。

2.遵循使用需求与空间对等的设计原则

站在使用者的角度,使用需求与空间对等的原则是建筑空间设计必须遵循的。只有如此,才能够使人们的使用需求得到满足,提高其与建筑空间之间的契合度,实现建筑空间的充分利用,改善使用者对空间的体验。在具体设计中,应充分了解分析使用者使用需求,围绕建筑空间的功能构成、环境布局以及面积尺度对设计进行优化,如此才能够将人本思想体现出来,为改善回迁社区建筑外环境空间状况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坚持高效、经济、灵活的设计原则

对于建筑空间设计而言,为了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就必须对不同使用人群的需求予以充分考虑与分析,基于此对回迁社区住宅空间的功能构成、尺度空间等进行优化设计。而灵活运用空间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于套内空间设计的灵活性,换言之就是同一空间在稍微的改动之下就可以发挥出不同的作用;而另一方面则是指不同套型的合理组合,对一些特殊空间进行合理运用,可以使套型设计的多样性、丰富性需求得到满足。此外,建筑空间设计还需要基于对空间的高效、灵活运用,不断追求经济性的提升。除了需要建筑空间建造具有可观的经济效果,同时也要对空间使用的经济性目标予以关注。例如对于不必要的空间面可以进行压缩,如此就能够使回迁社区使用者的使用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刘建,赵肖丹,崔璨等.城中村的“保留性”改造模式探讨[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2,21(1):76-79.

[2]唐蕴婷.转型期“城中村”更新策略及设计控制研究――以广州市海珠区北山村“城中村”更新改造规划为例[D].长安大学,2013.

篇8

关键词:低碳经济;室内设计;应用

低碳经济理念和室内设计的融合,是通过对低碳、节能、经济等各种技术来实现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和能耗。在低碳设计方面,采用的材料进行了一定的更改,主要对环保、节能的新型材料进行应用,融合了低碳理念的室内设计更加注重绿色环保,保证居住空间的舒适性、健康性等,给住户提供了一个非常低碳的室内环境。

一、低碳理念的涵义

低碳理念的涵义主要指的是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在人类的初期发展中,生产力是非常落后的,对于煤炭等化石燃料的利用是非常少的,很少发生因为碳排放量而导致的生态问题。在经济不断的发展的过程中,工业革命发生了,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实现了迅猛的发展,对于化石燃料的利用不断增多,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大幅增加,导致很多生态问题的出现。低碳经济将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的基础和前提,通过多科技、制度等进行相关的应用,减少对化石燃料的利用,从而是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逐渐减少,在更大程度上保证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对于人们的生命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二、低碳理念在我国的室内设计中应用的现状

低碳设计是低碳理念和设计相融合的主要体现,主要讲的是在方案设计的整个过程中,遵循低碳理念,使用新型的能源和材料,减少能耗,在这个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为人们提供一个低碳的环境。在我国的室内设计领域,对低碳理念的应用是比较晚的,即使专业的设计人员对于低碳理念也并没有一个非常全面的了解和认知。同时,相应的使用方法也非常缺乏。我国的传统文化时间久远、影响深刻,对于室内设计人员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在这一条件的限制之下,使其对于室内设计的认识是带有文化特殊性的,当文化的这一特性和低碳理念产生一定的冲突的时候,很大一部分设计人员会遵从文化的特殊性,这使得低碳理念在我国的室内设计中没有得到很好地渗透。

三、低碳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1.我国的人口分布和居住的条件都有着鲜明的特点,人口数量非常庞大,使得人均占地的面积是非常小的,在这样的条件之下,怎样才能实现空间布局的低碳化和经济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改善我国居民的居住环境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对于功能分区的合理化要做到足够的重视在地刺进行划分的时候,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包括公私分隔、洁污分隔和动静分隔。面积分配也要合理,对功能区的面积进行合理的分配。从而提高利用率。室内设计主要的就是住房的设计,关系着每个家庭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理念,而且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理念,在室内设计的过程中,要对其进行充分的考虑,根据家庭所处的时期灵活布局。同时,对于可以再创造的空间进行合理的布局,也就是进一步加强经济化的空间布局,为将来的装修留下一定的空间,这项措施对于资源的节约等有着很大的帮助。

2.在储物空间的设计上,需要将功能区的特征作为重要的依据。住宅区的不同的空间区域有着不同的特征和使用情况,在这样的基础之上,需要对不同空间区域的使用性质进行充分的考虑,同时,还要结合储物对象进行相应的设计。储物对象是储藏空间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参考因素。在室内,每一个储藏空间的打下是不一样的,而且,每个住户的生活习惯等是不一样的,在储藏空间所要放置的物品也是不同的,所以,在进行储藏空间的设计时要根据实际的储物对象来进行设计。储物空间是有一定的分类的,包括了三项内容,分别是独立式储藏、组合式储藏和固定式储藏。在储藏空间的设计中要对储藏类型进行灵活的运用,将储藏间空间的利用率尽可能地提高。室内设计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住户,根据家庭的具体要求和变化需要对储藏空间进行相应的装修,那么,这就需要预留出一定的空间,方便以后的装修和设计。需要对储藏空间做出进一步的完善,将储藏空间的使用时间尽可能地延长,这一措施对室内空间和资源的节约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3.在低碳材料的选择上需要注意很多方面的问题:第一,材料的选择是根据具体的情况来选择的,不能任何的空间设计都是用一样的材料,对于材料的性能要进行一定的考虑,不同的空间设计对于所使用材料的要求是存在差异的,需要将这些差异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第二,在选择的过程中,对材料进行详细的考察,注重成品装修材料的选择,保证它们的能量散发是比较少的。第三,对于当地的生产的装修材料进行优先选择,相比于外地的材料,其售后服务和质量都便于保证。第四,所选择的材料需要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相结合,减少一次性材料的应用。第五,带有放射性物质的材料是不允许使用的。

4.对石材进行充分的应用,他有着非常大的优势,对于环境的美化和良好居住空间的营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将石材应用于室内设计中只需要对原材料进行相应的冷加工,是不需要进行高温加工过程的,那么,就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木材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低碳材料,注重地天然木材的使用,减少人造木材的使用,对于低碳理念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居住的环境。

四、结语

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等方面,室内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近年来,我们国家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实现了全面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于建筑空间的环境有着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条件之下,将低碳理念和室内设计进行相应的融合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必然的要求,相关的设计人员需要采用有效的手段对储物空间进行性设计,营造一个舒适、健康、经济的室内环境。

参考文献:

[1]樊孟维.低碳经济理念下的室内设计原则探析[J].长春大学学报.2011(3):99-101.

篇9

1.1公寓服务设施不足。据我们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学生的居住标准还有待提高。以西安高校为例,大学生公寓本科生大多数为六人一间,人均6.5/每平方米,硕士生多为四人一间,人均10/每平方米。但还存在有本科生是八人或十人的宿舍。目前,大学生公寓设施不足表现为衣橱柜储藏空间不足,小部分没有阳台、家具功能,造型单一,公寓内部仅满足学生的生理需求,在生活交往等服务设施上面很不完善。

1.2公寓内部人性化不足。目前,大学生公寓中床体结构大致有两类:一类是上下铺结构,分别于居室两侧,中间则集中布置书桌或将双层床与书桌集中于房间两头。这种布局一般适合于一室6-8人,目前在我国高校最为普遍,在这种公寓中。家具除了床,就只有2-3张公用的书桌和几把椅子,每个人拥有一个抽屉或储藏柜。这远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条件好一点的宿舍,不过就是上下铺的形式。它包括床、书架、写字桌、大衣柜以及一定的储物空间,这种床体结构适用一室4-6人。这种结构虽然功能上满足大学生的要求,但在设计上存在很多问题,大学生公寓内部没有独立的个人空间和学习空间,并且存在相互的干扰,对于大多数的高校老校区来说,宿舍都存在上下铺的形式,这就导致了相互之间的干扰和影响。宿舍楼在设计上,在男女学生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居住行为差异没有很好的区分,在内部装饰上比较传统。

1.3公寓环境。目前,大学生公寓多为半封闭式长廊为主,没有良好的通风性,对于长廊的设计上呆板,缺乏装饰与绿化,环境单调。公寓内部墙面都是刷大白乳胶漆,没有视觉上的美感和冲击。

2方案设计

通过对国内外大学生公寓居住空间以及特点,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大学生的居住状况,论述了大学生国内外宿舍特点、空间设计、功能、环境等存在差异,分析了国外大学生公寓的优点,并对我国大学生公寓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出目前我国大学生公寓空间形式和层次比较单一,公寓服务设施以及对于人性化设计上面存在不足,环境内部较差,为方案的设计提供初步的探索。由表1数据显示,目前陕西大学生公寓的内部环境是以矩形规则形为主,开间普遍范围是以3.00-3.50m为主,进深5m-7m之间,层高为3.00-3.50之间,而人行过道普遍过道的范围在1.00-1.50间,最小的范围为0.86m,最大的为2.30m。

2.1陕西高校公寓目前普遍空间内部的布局

2.1.1公寓布局内部形式(1)公寓布局内部形式(1)是四人间为主,内部的形式如图4,即上床休息,下床学习(附带衣橱柜、书桌、书架)。2.1.2公寓布局内部形式(2)公寓布局内部形式(2)是六人间为主,内部的形式即上下都是床,学习区域(书桌,书架组合)布置在床的两侧,刚进入公寓内,有一个小小的衣橱柜供同学们的使用。据实地的调研,该类型衣橱柜不能够满足同学们的需求。2.1.3公寓布局内部形式(3)公寓布局内部形式(3)是十二人间为主,公寓内的形式是上床下床的形式,没有个人独立书桌,宿舍仅有两个公共书桌,供学生摆放洗漱用品。但据实际调研,其内部是十人间宿舍,其中两张床是提供同学们堆放行李箱使用。

2.2陕西各大高校大学生公寓空间设计调查问卷数

2.2.1调研问卷(表2)可以看出:①学生对于公寓的功能性和设计性要求很高。学生对于目前大学生公寓的储藏空间较不满意(公寓储藏功能不足以及公寓衣橱内没有防潮功能)。②现在大学生的审美越来越高对寝室的形式也很重视,所以在形式的建设上要求有创意性,由于大学生生活的多样化和社交广泛性,大多数学生希望在公寓楼栋内设立活动室,会客室,学习室,健身室,以满足大学生的需求。③对于公寓内部的家具,学生们倾向颜色多样,造型独特,材质的要求也较高。④学生们倾向宿舍为公共的独立和学习空间,内部的居住形式倾向4人一间。同时希望宿舍有独立的卫生间。通过对大学生公寓的实地调研,以及调查问卷数据的整理分析,从大学生公寓主体要素(生理,心理,行为方面)展开具体分析研究总结,为以后高校大学生公寓设计提供一些参考。大学生是学生公寓使用的主体,这一时期的大学生的有着独特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征。大学生的公寓设计对大学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的影响,从学生公寓主体要素上出发,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目前大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

2.2.2据调研过程中的实地调研,走访和问卷调查中分析的结果来看,在生理方面,学生们对于床铺的反映比较大,学生对于普遍存在的上床下床的形式感觉非常不满意,同学们更倾向于上床下桌的形式,对于床板的硬度以及宽敞性也感到不满意,尤其强调的一点,就是宿舍没有卫生间的现象比较多,针对陕西高校来说,绝大部分的高校公寓都是在楼层里面设置公共的洗漱区和厕所。①生理方面(从局部分析)。大学生公寓内部床的材料是金属制的钢与木材板,冬天的时候,床板很凉,使人感到身体不舒服。而且金属材质另一特征就是硬,这使得同学经常碰到该支架。住在上铺的同学在攀爬中容易发生打滑、跌倒现象。同时,床的稳定性也不够。公寓椅子椅面材料多为合成木材,经常容易开裂甚至掉渣,坐在上面时间久了,就会觉得酸累,根据人机工程学,椅背和椅面的面板之间距离大,角度过小,长时间使用,会导致人不舒服。大学生公寓阳台,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大部分高校阳台面积狭小,排水效果不佳,晾晒衣服的支架设置的过高。对于身高较矮的学生来说挂晒衣服很吃力。对于阳台地面的选材缺乏合理性。阳台地面有水的话容易打滑。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大部分高校内部存在储藏柜不足,很多学生为了节省室内空间,把行李箱集中堆放在少有的橱柜下面,这样不仅给室内带来不雅的外观,同时给在室内行走的人带来安全隐患。

心理方面。大学生公寓的空间布局,寝室设施,卫生状况,环境美化等方面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调研过程发现,空间布局依附墙两侧,布局规则方正呆板,给人带来不活跃感,由于寝室内部设施的不足(例如储藏柜、鞋架不够)导致宿舍物品随意摆放造成宿舍内部凌乱,给人带来烦躁感。③行为分析。大学生是公寓构成的主要主体,这就决定了大学生的行为方式与其他群体存在不同。作为大学生,我们避免不了在公寓内其行为中受到一定的影响。作为学生的我们除了学校提供的公共教学楼以外,我们也更希望学校能够人性化的从我们学生的角度出发,在学生公寓内部提供相应的自习室或活动室,这是大学的学习特点,同时也是我们学生的行为规律。然而据调研发现,目前大学生公寓内部没有更多的考虑到同学们行为交往模式这方面,陕西各大高校公寓内部没有设立相应的自习室或者活动室。即没有单独的行为共享的学习区域。

3总结

篇10

[关键词]高职 住宅空间 设计 教学 改革

随着住宅商品化的推广,房地产市场不断发展成熟,给住宅室内设计及装饰行业带来广阔的市场。新的空间环境,新的结构形式,新的技术设备及新材料不断地推出,强化了人们的参与意识,居住者对室内空间使用功能的合理性,居住的舒适度,室内空间艺术形象的个性化倾向越来越丰富。从事设计、建筑行业的人员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设计师这一个行业,但我国对室内设计人才的培养还处于初期阶段,面对高速发展的要求存在较大的挑战。以往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的住宅空间设计人员是从平面设计、艺术设计等行业转职而来,并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因此在装饰设计上存在不对口的情况,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局面。本文主要从高职院校住宅空间设计教学的现状入手,分析现行市场需求,从需求出发建立起全新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然后对高职《住宅空间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提出相关建议。

一、高职院校《住宅空间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作为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摇篮,高职专业学校也承担起为社会输送各种艺术设计人才的重任。当我们还是学生的时候,感觉设计课很容易上,但是模模糊糊中又是最难懂的一门科学;当我们成为老师后,感觉设计很难教好,但是也容易塞责。经过不断的思考,我们也无法找出特别新颖、能够速成的教学捷径。传统模式之下的住宅空间设计,主要是教师占据课堂主体,然后在教学当中配合一些多媒体的使用,就算增添了实践课程,那也仅仅是利用学校之内的资源,因此,学生无法真正地在实践中得到提升,特别是在设计作品材料、工艺、可操作性等方面,都存在严重不足。

二、建立全新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上述现状,高职院校应努力创建一种全新的适合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模式——工作室化教学模式。但是我们不能够将其与“工作室教学模式”画上等号。“工作室教学模式”主要是为了承担社会上提供的真实项目,每一个项目都是在老师的带领下,由几个优秀的学生组合在一起,共同努力、共同完成。而“工作室化教学模式”,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实践,将学习情景职业化、将教学内容项目化、将学习过程岗位化,并且在教学评价当中体会到社会化。最主要的本质在于,能够在做中学习,能够在做中教学;其主要的教学目标,是为了能力和素质相互推进。

三、高职《住宅空间设计》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

实施《住宅空间设计》课程工作室化的教学方式,要求在第一年当中的专业设计基础教育中让学生掌握设计的基本知识与相关技能,配合上新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喜欢上设计这一门课程。等进入到第二年的专业设计学习的时候,学生对于室内设计能够拥有较强的职业认同感,也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室内设计人员。所以,我们可以在专业课程当中设计工作室化的校企合作课程模式,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职业化的设计当中去。而这样的教学方式也具备了内外结合、分层递进、承前启后等多方面的特点。在工作室化的教学模式当中,我们也可以将住宅空间设计分成两个阶段的教学:

(一)理论知识传授,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

对于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需要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人士的修养。知识与修养是优秀设计人员拥有想象力与创造力不可或缺的基石,因此,不能忽视它们的存在。在第一阶段的学习中,我们应当注意让学生多去感受图片与实物。在理论知识的学习当中做到:泛读结合精读、听课结合自学、探索结合接受、理论配合实际。

(二)“真题仿做”,准职业化课程教学

“真题仿做”可以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在课程教学当中纳入企业完成或者是未完成的项目,通过企业兼职教师与校内专业教师的配合来进行。当前,就家居设计与装饰施工行业来说,设计项目业务的来源有两类较为盛行的基本模式:一类是家装公司由设计到施工连体操作,包工包料,工程费用总结算,这类所谓取得工程的施工承包权、免收设计费的模式较为普遍,也存在明显的弊病;另一类是委托设计机构或工作室进行设计,交付设计费,由设计方在施工期间进行装饰工程监理、技术指导跟踪,施工另外委托单位进行。对于企业的项目流程来说,主要是收集项目信息,做好初步设计之后,再进行研究分析,从而完善方案,然后进行协调施工,最后在使用当中进行评估。我们可以将这一个过程融入到室内设计的课程教学中去。例如:在室内水电改造的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带领学生亲临现场进行考察学习;对于选择室内配饰,也可以让学生到建材市场去,掌握相关的知识。与此同时,根据项目的进程,学生的专业能力也能够获得分层递进的上升,在教学环节还可以将企业各类人员的专业讲座插入其中,也可以展览学生的作品,让教师和兼职教师来验收等。

在“真题仿做”的阶段,学生应该注意:针对实践课的性质,必须对相关的基础知识加以巩固复习;在开始实践课时,最好是根据本次项目内容编写出适合自己实践训练的有效方案或者编制预期的计划;在实践中,如果能够单独完成技能训练,最好是单独进行,这样对于自身能力的培养有着巨大的帮助作用;在实践中,要多思考、多观察,多了解、体会教师的操作、手法等等;如果在实践中遇到问题或者是新的情况,要勇敢地将自己的想法提出来,无论对与错,但是不能够固执己见,也不能够墨守成规,能够在实践当中找到正确的观点;在实践当中,不是创新与观察就可行,还需要将创新与观察落到实处,能够在实践当中加以应用;在实践结束后,需要对本次项目的内容、结论、感受等等做出总结报告,以便后期浏览、总结等等。

四、高职《住宅空间设计》课程教学的未来展望

在《住宅空间设计》课程工作室化教学的未来发展中,我们希望能够将真正的项目融入到教学当中去。能够充分地利用自身条件,打造出真正属于自身的公司,从而为社会培养实用性强、能力高、富含创造力的人才:建立室内设计公司,能够承接项目,对外服务;在项目开展中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真正的公司氛围以及公司专属的文化,将工作室内的各种设施提升到真实公司的高度;在承接项目的时候,经济上能够满足独立承担的要求,无论是教师、学生,还是聘用的员工,都能够获取一份工资;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自由”、“随意”地在工作室工作,能够给社会上一部分室内设计工作人员带来压力;能够打造出属于工作室的专属品牌,在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总之,面对建筑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日新月异,优秀的室内设计专业人员不仅要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复合型知识、高端型室内设计能力。对此,我国也将室内设计人员的职业“门槛”进一步提高,而这都是高职院校必须面对的新问题。想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建筑室内设计市场当中占得头筹,就需要学校改变传统模式下的住宅空间设计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迎合社会需要作为目标,努力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拥有创新能力、高素质的专业室内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 田晓.关于居室设计教学的思考[J]. 科技资讯. 2007(17)

[2] 万小寒.居住空间室内设计评价体系初探[J]. 室内设计. 2004(01)

[3] 周磊.国内室内设计的现状[J]. 科技信息. 2009(08)

[4] 张玉.整体家居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J].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