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的产生范文

时间:2023-12-21 17:18: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管理的产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管理的产生

篇1

公寓文化是在一定时期内学生公寓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及公寓内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精神世界和外在行为表现的总和,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公寓及周围为主要空间,以公寓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公寓文化对高校学生公寓教育管理起着举足轻重的功效。良好的公寓文化的熏陶,有利于良好的舍风、学风和校风的形成。然而,一种良好的文化的形成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许多高校的学生公寓刚建成不久,文化氛围不够浓厚。

学生“三自”功能缺乏,道德缺失现象常见。学生“三自”是指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公寓自律组织在学生团体中的影响并不深远。29%的学生根本没有自律组织的概念,32%的学生表示自律组织在公寓管理中的作用不明显,只有10%的学生认为公寓自律组织能够引起良好的反响。公寓自律组织是公寓思想政治辅导员管理下的学生组织,但是学生综合测评主要是考虑学院、班级的因素,从而忽略了自律组织中学生干部这一部分,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公寓自律组织散漫无序,直接影响学生公寓管理工作的开展。学生宿舍“三自”功能缺乏主要表现在学校对学生宿舍管理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意识较差。对宿舍纪律、卫生、文明先进评比等各项工作学生反应不够积极。

2、加强学生公寓教育管理的对策

首先,健全公寓管理制度,把制度建设落实到实处。学生公寓的管理与学校各个方面的工作都有关系,需要各个部门的支持与配合,所以涉及面广,参与人员多,如果缺乏必要的规章制度和组织管理,必然难收其效。所以要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并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学生处、教务处、团委、保卫处和公寓管理部门、后勤服务企业以及学院领导、班主任、辅导员组成管理系统,定期研究措施,加强计划、组织、检查、落实、总结等各环节的管理,分工协作,共同做好公寓文化建设,要形成党、政、工、团、学齐抓共管的局面,使公寓管理实现网络化,避免出现“两层皮”现象,从而达到育人目的;另外,在“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下,也要制定一系列有关宿舍的管理规范,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皆有章可循。这既有助于规范学生在公寓的行为,又能充分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其次,加强学生“三自”管理。

针对学生公寓管理人员太少,管理不得力的情况。加强学生“三自”管理,动员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公寓管理中来。建立完善的学生管理机制。要充分发挥学生会、社团组织、中介组织等在学生公寓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要为每一位学生创造和提供一个开放、民主、平等的学习生活氛围,引导学生自发、自主、能动地开展各种有益活动,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要建立竞争机制,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为中心的公寓文化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接受教育。公寓管理职能部门要扶植、引导、支持,特别注重发挥学生的内在热情,变被动为主动,边消极为积极,让他们争当公寓的主人,以公寓为家,自觉投身公寓文化建设活动中;最后,重视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为公寓管理教育工作提供有力支持。管理学生,并不意味着压抑学生个性,限制学生自由。

相反的,管理教育是通过有效的形式加强对宿舍文化发展方向的引导,提升宿舍文化建设的水平。高校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折射,家庭文化的变异,社会文化的缩影,其建设状况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从而也将直接影响到高校德育工作的效果。我们在对全体学生提出管理要求,同时也注意个别学生的特殊性,根据学生的个性与特点来具体对待,通过交流把握学生对公寓文化、管理的理解和要求,从而公寓教育管理中体现个性化的人文情调和浓郁的艺术气息。以宿舍为载体,加强宣传舆论和活动开展,是引导学生提升自身修养,最终实现学生与健康的宿舍文化氛围的和谐统一的有效途径。

3、总结与展望

篇2

论文摘要:运用虚拟现实仿真 (VRS)进行实验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针对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分析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探讨了基于虚拟现实仿真的“生产与运作管理”实验教学的特点、内容和形式,有助于高校教师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纵观我国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的就业去向可以发现,毕业生就业去向大都是金融业、政府机关和高校,极少有人自愿去制造企业工作,即使到了制造企业,也只愿意去财务或营销部门,而不愿去生产管理部门,原因是生产管理部门的岗位工作环境较差,待遇较低,付出多,导致集中了企业绝大部分财力、人力、设备及其他资源的生产系统受到冷落。在这样的人才使用环境中,学生对于与生产管理相关的课程自然就不重视。然而,从工业发达国家看,近年来,纷纷将注意力转移到生产领域,企业界和学术界也都开始重新审视企业内部的生产系统及其管理理论,将生产战略问题作为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研究。可见,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的兴趣,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的教学调查和教学方式的分析

1.1 教学调查

在浙江省精品课程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建设过程中,为了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我们就本课程的学习,于2007年对我校 04级工商管理专业40名学生做了一次调查,得到如下结论:

(1)由于学生没有实际工程背景,缺乏对企业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感性认识,对于生产与运作管理的一些理论和方法理解有一定困难;

(2)学生对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的认识存在误区,对相关理论知识掌握不熟练,对未来是否从事生产管理工作信心不足,导致学习该课程的动力不足:

(3)随着非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提升以及制造业和非制造业现实的工作性质、工作环境和条件、工资待遇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学生对以制造业为主体的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热情不高;

(4)学生对传统的案例讨论、观看录像、企业参观、专家讲座、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教学模式基本认可,但是对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需求更为强烈。

1.2 教学方式分析

生产与运作管理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强的课程,教学 的关键是让学生产生 “真实感”。教学方式除了课堂授课外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有如下几种 。

(1)观看录像。这种方式比较简单,国外教材都配有相应的录像教学光盘,学生通过观看录像了解国外先进企业的生产与运作管理经验。比如针对质量管理专题,播放美国著名酒店的全面质量管理录像;讲授 5s现场管理,播放一盘有关现场改善的录像;讲到供应链管理、库存管理时,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录像播放。

观看录像这种方式存在 2个问题,一是现有录像大多是英文版,录像的对话比较快,多数学生听不清楚。另外,录像内容以综合性为主,缺乏针对国内生产管理的专题教学光盘。

(2)参观企业。这是一种比较好的理论联系实践的学习方法,能够让学生真实感受到企业的实际生产隋景,并对照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加以思考。比如,针对绍兴纺织特色,选择了纺织印染企业作为参观对象,让学生到生产车间看设备布局、生产流程、生产计划与调度、质量控制、现场改善与员工的班组建设等基层运作管理。

这种方法在实施中存在困难,主要是没有建立固定的教学基地,与企业没有稳定的关系;而且,随着学生人数的逐年增多,许多企业对学生参观不感兴趣。

(3)邀请企业专家讲座。对于某些实务性、技巧性比较强的内容,如生产调度、员工指派、班组建设、现场改善等,请企业专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现身传授管理技巧和经验,比任课教师讲效果好,印象深。

与参观一样,邀请专家也存在一定困难。由于企业的工作繁忙,很难保证企业专家能按照课程的教学时间来安排讲座,这样很有可能打乱教学计划。

(4)案例讨论。教学案例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的实践知识,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相应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案例不同于其他管理课程的案例,它的特点是需要生产与运作管理理论知识作基础解决实际问题。比如:生产能力规划案例只有在学习完生产能力查定办法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案例分析;库存管理案例的中心是解决库存问题,如果不了解库存管理理论,是很难进行案例讨论的;又比如网络计划案例,在讨论的时候,学生首先要对网络计划技术有所了解,然后才能进行案例分析。

目前好的生产与运作管理案例不多,主要问题是:案例篇幅太长,描述性内容多,真正反映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实际数据和实际场景模拟少,教学效果不佳。

(5)传统的计算机辅助模拟实验教学系统(实验教学软件)。采用计算机和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教师可以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使复杂问题简单化,繁琐问题条理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具体问题概括化,使教学过程以直观的形式达到人机一体,便于围绕某一学习主题进行密集、快速的活动,同时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密度和广度。目前本课程中常用的实验软件主要有物料需求计划/制造资源计划实验 (MRP/MRP II)、项 目进度计划实验 (PERT)、质量管理实验 (排列图、因果图、直方图、控制图)、工作分析与工作研究实验等。

从近年来的实施情况看,学生对这种传统的计算机辅助实验教学开始产生视觉疲劳,兴趣逐步减弱。原因在于某些实验教学软件只是教学形式的变化,更多的是将重点放在了生产与运作管理活动教学模型的求解上,而对于更为重要的企业业务流程分析、经济模型构建与咨询诊断等功能没有真正体现。实验过程中,学生只要记住几个参数,并输入到软件规定的相应位置,就可以得出实验结果,不能真正起到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该课程实践性很强,而高校教师普遍缺乏企业生产管理的实际经验。某些教师一直从事教学工作,没有企业的从业经历,或者即使有一定的生产管理的实际经验,也由于长期在高校从事教学和学术研究,对企业目前生产运营中的某些实际问题的了解不够深人。由于实际管理经验的缺乏,教师容易在教学中造成理论和实践脱节、枯燥和不生动等问题。

2 虚拟现实仿真技术在“生产与运作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管理思想的发展和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的不断涌现,生产与运作管理学科的范围和内容在不断拓展,仅仅依靠人的经验及传统的计算机技术难于满足越来越高的要求。基于现代计算机技术及网络的虚拟现实仿真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力、交通运输、通信、化工、核能等各个领域。借助虚拟现实仿真技术进行本课程的实验教学,对企业业务活动进行多维仿真,给学生产生各种感官信号,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并能使学生与虚拟现实环境之间进行多维信息的交互,从定性和定量结合集成的虚拟环境中获得企业生产运作活动的感性和理性认识,体验、接受和认识客观事物,深化对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进而提出设计创意。在制造业生产系统的规划、设计、运行、分析及改造的整个生命周期,都可以使用虚拟现实仿真技术进行实验教学,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如下几种。

(1)用于产品研发的仿真实验。产品研发过程可分为概念设计、细节设计、评审和再设计阶段。每一阶段又可以细分,如详细设计可分为总体CAD、零部件 CAD、计算机辅助工程、可制造技术、可装配性设计等。产品研发过程的仿真实验就是对上述活动进行模拟,让学生从进度、资源和成本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选择集成的最优方案。

(2)用于车间设施规划和布局的仿真实验。根据车间之间和车间内部空间的组织方式,采用虚拟现实仿真技术模拟各种方案,判断车间整体布局是否能满足车间调度要求,车间设备是否得到充分利用,负荷是否比较平衡,物料处理系统是否能够和车间的柔性程度相适应,生产制造运输费用是否合理等。例如在流水线生产系统的仿真实验中,运用WITNESS仿真软件模拟流水生产过程,加深学生对流水线组织设计与技术设计的理解和掌握,让学生学会对流水线进行控制。目前国内外用于辅助车间生产系统设计的仿真软件有 PURDUE大学开发的 GCMS,System Modeling公 司开 发的 SIMAN/CINEMA,Auto Simulation公司开发的 AUTOMOD/AUTOGRAM和清华大学开发的 IMMS等。

(3)用于车间生产调度的仿真实验。车间内部的生产调度问题包括:确定工件的加工路线,确定工件在机器上的加工工艺和加工时间,选择运输路线和工具,指派加工工人等。生产调度仿真实验就是对这些调度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目前已经有一些成熟的软件可用来仿真调度问题,如 Autosched、JobTimePlus、FACTOR、FACTOR/AIM和 SIMNETD等。我国也已研制开发了用于车间调度层面的仿真软件,如南开大学研制的JobShop,清华大学与航天部204所等单位开发的工厂仿真调度环境FASE,以及在此基础上开发的智能规划调度系统等。

(4)用于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仿真实验。从生产线到车问到整个工厂,再到供应链系统的库存、瓶颈、流程、协作和信息共享等方面,通过仿真可以快速改变和优化系统的流程逻辑和决策数据的灵敏度分析。如:在物流系统中配送路线的优化实验中,运用 WITNESS软件的设计功能,根据规划与物流分析的主要内容,以物流系统中运输成本最小为目标,设计物流系统中的配送路线,使整个配送路线最优,从而达到运输成本最低;在垃圾回收物流仿真系统设计实验中,仿真程序研究如何设计物流系统,使收集系统在满足时间约束、载重约束的条件下,使垃圾处理公司的物流总成本最低。系统涉及的指标主要有车辆载重量、随车工作人员数和客户满意度。

总之,虚拟现实仿真技术在制造业的应用已经贯穿于产品设计开发、生产计划制定、加工、装配、测试和销售的整个生命周期。

除了上述单一企业的生产管理的虚拟现实仿真技术外,用于虚拟企业业务流程集成的虚拟现实仿真技术正成为仿真技术研究的热点。比较典型的仿真实验软件是 CIM—OSA,在应用 CIM—OSA进行供应链分析与设计时,系统描述了2个仿真工具的开发和设计。其一是在 Arena仿真平台上开发的单机后勤仿真器,其二是基于 Internet的虚拟企业内供应链集成仿真环境。在基于 Internet仿真器的功能设计上,每个供应链模块包括在线的Intemet应用和离线的信息管理 2个模块。Intemet系统在通用的www环境下进行开发,以支持各类广泛应用的Web服务器和浏览器。根据不同供应链伙伴的不同需求,如在线订购和在线库存量检索等,它们的应用系统将有所不同。

另外,虚拟现实仿真技术的应用也正在向服务业不断渗透。目前许多高校在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实验课程中,都安排了服务业的相关仿真实验,代表性的是采用 Lanner公司提供的世界领先的仿真工具 WITNESS。通过 WITNESS对实际商业系统 (工业工程、制造工程、运作管理、供应链与物流、战略管理、业务流程)的建模和仿真,让学生了解不同制造业、服务业的运作流程。通过 WITNESS模型的交互菜单,学生可以作出不同的管理、运作流程项目的设计,并能够及时运行和获得系统的效果,给学生提供深刻的流程体验,使学生能很好地完成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的各项设计任务,达到真正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3 结束语

生产与运作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从增加现实场景模拟、加强课堂师生互动、强化理论与实际结合等方面不断创新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和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不仅有助于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加深对生产与运作管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的理解,掌握从事企业生产与运作管理活动的基本技能,而且,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王晓燕.案例教学法在管理类本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4):412.414.

[2]陈志祥.MBA《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法研究[J].教育与现代化,2006(3):3.8.

[3]许志端.《生产与运作管理》教学中企业参观的课程设计[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2003,42 (10S):144—147.

[4]王亚超,马汉武.生产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篇3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用衍生品市场蓬勃发展,已经成为商业银行进行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研究和引进这一新兴的金融工具,对于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对银行业信用风险的产生和管理以及信用衍生产品作了介绍,对我国引进这一金融产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信用风险;信用衍生产品;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6)12-0055-04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也是我国银行业改革中所面临的最大风险。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用衍生产品市场蓬勃发展,逐步成为国际银行业领先者积极管理信贷资产组合的主要途径。据统计,2005年全年信用衍生产品的交易量达到近30万亿美元,这一创新的工具已经成为商业银行进行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管理还仅限于贷款前的审批措施和贷款后的不良资产处置措施,真正的信用风险转移机制尚未建立,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几乎是空白。因此,研究和引进这一新兴的金融工具,对于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将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信贷悖论”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

在商业银行的经营中,“信贷悖论”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所谓“信贷悖论”,简单地说就是商业银行贷款结构集中化的趋势与风险管理分散化的要求之间的矛盾。根据资产组合理论,组合中风险资产之间的低相关性可以提高组合的分散化程度,降低组合风险的波动性,提高组合的风险收益比。然而,现有的银行信贷管理过程采用的信贷专家系统主要是依靠经验法则和主观判断,银行一方面不愿意放弃原有的市场份额以降低贷款组合的波动性,另一方面也难以投入更多的财力来培养充分分散化的专家队伍,资金和地域的限制也制约了通过贷款发放环节来实现贷款组合的充分分散化,这样就产生了“信贷悖论”。

“信贷悖论”导致信贷资产在产业和地域上的集中使信用风险不断的集聚和放大,这一问题在我国尤其突出,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使银行贷款集中到某一地区和特定产业,业务地区和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必然使商业银行的贷款结构受到不良影响。另外,我国的商业银行在经营地域和客户基础上都有相对的比较优势,更导致了贷款集中于有限的地区和客户。长期以来,这些问题的积累使我国商业银行普遍面临着较为突出的信用风险,主要体现在贷款集中度较高、不良贷款率较高和资本充足率较低三个方面。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我国银行业近年来不良贷款比率有大幅下降的趋势,但这一降低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贷款总量的增加来实现的,不良贷款绝对额的下降对这一比率下降的贡献很小。总之,信用风险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商业银行经营中所面对的最主要的风险,以后也将是最重要的风险之一。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发展

企业经营风险通过银行业金融中介行为而集中体现为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信用风险,商业银行通过向借款人提供金融负债获得相对固定的信用风险溢价,并通过对信用风险的有效管理来承担贷款业务的信用损失。在信用风险管理的发展过程中,随着信用分析技术和风险管理技术的发展,商业银行对于信用风险溢价的认识正不断提高,以往主观经验的信用风险管理目标正逐渐被可量化的标准化客观评价体系所取代。大体说来,银行业对信用风险的管理由低到高经历了三个阶段或三个层次。

1.传统管理阶段。传统上银行是依靠分散化和担保品两种基本方式来减少信贷活动的风险,这在目前也仍是多数银行主要的风险管理手段,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这两种方式对于信用风险管理的贡献却很有限,借款人提供担保品提高了其经营成本,而且在信用损失的情况下存在担保品的变现能力和担保责任的履行问题;风险分散化主要是放贷对象在类别、经营活动和地域的分散化,分散化过程受限于经济活动的范围以及交易成本等问题;另外,担保品的存在意味着社会中只有一部分经济主体能够满足其融资需求,这也是金融体系不发达的体现。

2.资产负债管理阶段。信用风险管理的第二个阶段是表内管理,由于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记载的贷款是银行信用风险暴露的总值,管理贷款信用风险的过程就是对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结构进行管理,获得信贷资产组合价值最大化,或者承受最小的企业经营风险。信用风险表内管理的主要内容是银行对贷款所承担的信用风险所作的风险损失准备,银行长期通过计提贷款准备金抵补预期损失,并维持一定规模的资本金以应付贷款意外损失;金融创新提供的新方法是通过一定的技术处理将一组贷款分离出资产负债表,组成贷款资产池,并以此向资本市场发行债券,用募集的资金支付贷款价款,由贷款资产池未来现金流偿付到期债券,这就是贷款证券化,也属于表内管理的范畴。从本质上讲,“分散化和担保品”以及“表内管理”均归属于表内业务操作,关于信用风险管理过程的各种交易都是基于贷款现货市场,信用风险管理不能与资产负债管理的其他目标分开。

3.衍生产品管理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为解决“信贷悖论”提供了更宽广的思路,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管理也进入了新的阶段。信用衍生产品的出现对于信用风险管理的意义在于:首先,信用衍生产品可以将信用风险与资产负债表分离,银行通过表外持有信用衍生产品对信用风险进行独立的管理,贷款业务管理过程完全区别为信贷资产管理和信用风险管理两个功能,独立进行共同实现风险收益均衡;其次,由于基础资产仍保留在资产负债表内,信用衍生产品的交易不会改变银行与原有贷款客户的业务关系,给银企之间更深层次的业务合作留下空间;另外,信用衍生产品的出现增加了信用风险定价的透明度和准确性,它使得信用风险可以上市交易,信用风险的定价有了最直接的依据。

三、信用衍生产品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信用衍生产品是一种新型的场外交易合约,根据国际互换与衍生品协会(ISDA)的定义,它是一种使信用风险从其他风险类型中分离出来,并从一方转让给另一方的金融合约,是一系列从基础资产上剥离、转移信用风险的金融工程技术的总称。信用衍生产品根据交易结构的不同分为基础衍生产品和信用衍生结构产品两个大类,基础信用衍生产品主要有信用违约互换、总收益互换和信用价差期权,信用衍生结构产品主要有信用联结票据和合成证券化。由于基础衍生产品属于非标准化产品,而且交易金额较大,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只能局限于银行间市场和一些机构投资者。在此背景下,人们开始运用证券化的结构易技术,将信用衍生交易合约

转换为资本市场的标准化交易产品,通过发行内含信用衍生结构的资本市场票据,实现了信用风险向资本市场的转移。目前,信用衍生产品市场上交易最广泛的产品是信用违约互换、总收益互换和信用联结票据。

1.信用违约互换。信用违约互换是信用风险承担者通过定期支付一定费用而获得参照信用事件违约时的信用保护,信用事件是指包括企业、银行、国家以及新型市场在内的参照实体出现了违约、破产、无力清偿、债务重组、交叉违约、拒偿等状况。在信用违约互换交易中,保护买方向保护卖方定期支付一定的费用,在合约期限内,当参照资产发生信用事件时,保护卖方向保护买方支付或有偿付,以补偿信用风险给保护买方带来的损失。信用违约互换的参照资产可以是银行贷款和债券,当参照资产是银行贷款时,或有偿付通常等于贷款未收回部分及相关费用;当参照资产是债券时,或有偿付通常是信用事件发生后某一预定日期上债券价格低于票面金额的差价(见图1)。

从功能上看,信用违约互换与担保类似,但由于IS.DA对信用违约互换及违约事件的定义进行了标准化,以及信用违约互换合约中关于信用事件的定义更为宽泛,实际上信用违约互换产品比担保产品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流动性。

2.总收益互换

总收益互换,是将参照资产的总体经济绩效,从总收益支付方(保护买方)转移到总收益接收方(保护卖方),保护买方同时获得另外一种信用敏感资产的收益率的交易。具体来讲,保护买方向保护卖方支付参照资产产生的所有现金流,加上参照资产增加的任何市值;保护卖方则通常向保护买方支付UBOR加上协议利差计算的款额,再加上参照资产缩减的任何市值。所以,这里的总收益包括参照资产的现金收益以及参照资产价值变动的资本损益。与一般互换不同的是,交易双方除了定期支付参照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之外,还要在贷款或债券到期或者出现违约时结算参照资产市值的变化。若支付日,参照资产的市场价格出现升值,保护买方将向保护卖方支付价差,反之则由保护卖方向保护买方支付价差。如果发生信用事件,合约一般即告终止,同时计算并支付差额(见图2)。

总收益互换结构的核心是复制信贷资产的总体收益,保护买方将参照资产的经济风险和全部收益转移给保护卖方,参照资产可以是银行贷款、公司债券、贷款组合等,互换合约对保护卖方即总收益的接收方其经济效果等同于直接持有参照资产,同时获得风险暴露的融资收益,风险和收益的转移是通过反映参照资产价值和收益变化的现金流变动来体现的。目前尚没有关于总收益互换产品的标准化合同,所有的总收益互换合同都是场外交易合约。

3.信用联结票据。信用联结票据是基础信用衍生产品的证券化形式,它将信用衍生产品内置于固定收益证券中,最普遍的信用联结票据是内置信用违约互换的中期票据,投资者受到定期支付的基准利率附加若干基点,基点数是投资者承担信用风险的补偿,体现了发行人和参照资产的信用质量。票据到期时,发行人以面值赎回票据;如果信用事件触发,票据将以低于面值的金额赎回,损失额相当于保护卖方在信用违约互换中的损失赔偿部分(见图3)。

信用联结票据与附有全额担保品的信用违约互换从功能上看十分类似,但二者在风险安排上全然不同:在附有全额担保品的信用违约互换中,如果信用保护卖方违约,信用保护买方还有全额担保品;而在信用联结票据中,投资者既承担发行人违约风险,又承担了参照资产的信用风险,信用联结票据的投资者同时持有对发行人和参照资产的信用风险暴露。

4.信用价差期权。其他比较重要的信用衍生产品主要是期权类信用衍生产品,如信用价差期权,它是以信用价差为标的的期权,期权的购买者(保护买方)通过支付一定的期权费来转嫁信用价差波动的风险。所谓信用价差,是指信用敏感性债券与无信用风险债券收益率的利差。信用价差期权也分为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信用价差看跌期权的购买者有权以事先约定的信用价差出售资产,以对冲信用价差扩大而导致的参照资产的价值变动;信用价差看涨期权的购买者有权以事先约定的信用价差购买资产,以对冲信用价差减小而导致的参照资产的价值变动。信用价差期权可以对冲信用价差波动或信用评级变化而带来的信用风险。与信用违约互换产品相比,信用差价期权交易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在对冲与定价上的复杂性相对较高。

四、对于我国引进信用衍生产品的分析与建议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推进,我国银行业在风险管理上的不足逐步显现,此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在我国引进和开展信用衍生产品交易对于银行转移信用风险、加强风险管理水平以至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虽然目前我国在信用衍生产品这一领域的建设仍是一片空白,但引进和发展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时机已经到来。

1.潜在的交易主体已经具备。我国的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普遍较高,以往的信用风险管理手段已不能满足要求,对于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具有较强的需求;而以证券公司、投资基金和保险公司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出于追求盈利和分散风险的需要,也有投入这一市场的动力,将会构成这一市场的潜在供给主体。

2.现货市场已具备一定规模。衍生品的发展需要有一定规模的成熟的现货市场提供支持,以保证其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和效率,我国金融机构拥有规模巨大的贷款余额,截至2005年底,这一数字达到19.5万亿元,这一巨大的数字将为我国未来发展信用衍生品市场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化,利率市场化的步伐正在加速,汇率的确定机制也终将会纳入市场轨道。我国发展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条件在逐步成熟。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信用衍生产品是一种高度复杂的创新金融工具,对交易主体、市场环境以及监管水平都具有较高的要求。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引进和发展信用衍生产品市场还存在诸多困难,集中体现在对金融衍生产品开发经验和信用风险进行量化、定价等技术的缺乏,以及监管和法律上存在的真空等。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对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手段,主要是信用风险量化分析以及信用衍生产品的定价等方面技术的缺乏。我国目前既没有系统的企业信用评级体系和完整的贷款违约档案,也不具备自主开发信用风险量化模型的能力,国外的模型也不能完全适用于我国目前的市场状况。我国的金融机构在信用衍生产品定价方面,不仅难以获取相关的数据信息,而且缺乏信用风险量化分析技术来准确定价。

篇4

关键词:交通运输 安全 管理 模式

1、交通运政管理(行业管理)

总的来说,行业安全管理主要面向四个层面。

1.1 公路客运安全管理

通过调研,黑龙江省公路客运的行业安全管理具有良好的基础,自场、车分离以来,省运管理外明确了管理对象,加大了管理力度。目前省内客运常见的违章形式是超速、超载和疲劳驾驶。针对以上现象,省运管处和交通警察管理部门均加大了抽查力度。

从客运市场来看,省内目前共有客运企业37222家,包括普通公路运输、旅客快速运输、包车、租车等,客运市场形势十分复杂,一般大型的运输企业普遍具有雄厚的经济与技术基础,例如龙运集团、大庆客运总站等,企业内部都有自己。

1.2 公路货运安全管理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黑龙江省货运的市场化程度太高而管理相对滞后,其结果是导致管理混乱。在省内发生的营运性车辆交通事故中,货车的事故次数是高于客运的。截至2006年8月,省内共有87945家货运企业,除了几个大型货运企业外,大多数都是私营、个体运输,数量繁多。在企业经营审批的过程中,这些小企业或个人也大多采用挂靠形式,以绕开有关政策的限制。并且个体运输常见形式是空车配货,为了赚取利润,业主不异超载、超限。

1.3 危险品运输安全管理

危险品运输之所以危险,并不是由于运输过程发生交通事故而危险,关键是一旦运输的危险品发生泄漏,就会对周围环境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我国对于危险品运输有着明确的规定。到2005年底,危险品运输车辆登记在册的仅有4200辆,这显然与过去庞大的运输需求相比有很大缺口,所以必然存在许多违规车辆违规运输危险品,这种情况是非常危险的。但由于危险品运输过程中的特殊性和货运市场的混乱,所以黑龙江省危险品运输方面存在很大的隐患。

1.4 维修企业与驾驶员培训学校管理

法律规定,省运输管理局和各地、市运输管理局拥有对全省维修企业和驾驶员培训学校监管的权利。维修企业为汽车运输提供后勤保障。驾驶员培训学校负责向社会输送驾驶员,各地、市运输管理局要把好审验关。运输管理部门必须严格审验驾驶学校的开学资格,对驾驶员培训过程进行监督,并配合交警管理部门做好驾驶员考试工作。

2、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个别单位领导思想观念还不能适应形势需要,安全意识淡漠,侥幸心理和麻痹松懈情绪存在,对安全管理付出精力不够,手段比较单一,缺少前瞻陛,往往只注重事后处理。(2)安全监管体制不完善,支撑保障体系不适应。我国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体制几经变革,现已经理顺。但从黑龙江省交通行业的实际来看,还不够健全,尤其是对私营股份制运输企业存在监督主体不明,监管不力的现象。加上这些运输企业从业人员素质较低,企业内部管理不严,对从业人员疏于管理和教育,导致重大伤亡事故时有发生。(3)道路运输管理工作可概括为多头管理,所谓多头管理是指道路运输涉及的方面很多,就出现了运输同时受很多机构统管的现象,这种多头管理主要分为:综合管、专业管和行业管。(4)安全宣传教育还不完全到位,多数经营者素质不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三违”、“三超”现象时有发生,管理部门在监管手段和监管力度上缺乏创新和持久。(5)道路运输体制改革滞后,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运输快速发展的要求。社会经济的发展,人、车、路矛盾日趋突出,但政府在道路运输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的步伐滞后,不能满足和适应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的需要。(6)道路通行能力有待提高,事故隐患多。在黑龙江省的个别公路上,路况、路面差,线形不好,道路标志、标识、标线、警示牌和安全防护设施严重缺损,这些都构成了运输安全隐患;山区和乡镇公路等级低、路窄、坡陡、弯急,道路通行条件较差,缺少交通安全设施。(7)多数企业只注重经济效益而放松安全管理,安全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在安全工作上不舍得投入,造成一些重点领域、高危岗位设施、设备老化,安全管理手段落后,技术水平难以提高。(8)从业人员遵纪守法意识不够,不能充分履行安全管理职责和安全操作规程,不能做到有人管和没人管一个样。多数单位动态管理不能持之以恒,责任追究和经济处罚失之于宽,责任追究与处罚不及时、不到位、不严格。

3、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的几点建议

(1)构建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完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督促、指导运输生产经营单位成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促进从业人员在运输生产活动中自觉遵守安全生产的各项法规、规定及规章制度,努力营造安全生产环境。(2)安全管理创新的方向在哪。而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借助文化的力量,加强道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构建一种人格化的安全管理新机制,也许就是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创新的出路。道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目标是为行车安全营造一个亲和力很强的氛围。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系统中的要素是人、车和环境,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人。人是企业之根本,人是管理工作中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能否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是企业安全管理成败的标志。(3)提高科技水平,强化监管手段,增强管控能力。一是要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特点的研究,从整顿道路运输市场秩序入手,严格安全资质和安全经营行为,在更深层次上解决安全管理问题,随时发现新问题,随时研究对策,使管理理念始终跟得上新形势变化,只有这样管理才能安全,工作始终处于主动位置;二是依靠科技进步,强化科技手段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向科技要安全,研究运用定性与定量的方法,建立科学的道路运输经营业户安全综合评价体系,既可以解决道路运输行政审批。

4、结语

道路运输业是高风险行业、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安全管理工作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安全管理工作不但要靠各级管理部门重重把关,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安全责任制,还要加强对驾驶员的教育,使其树立安全观念,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COPD;焦虑症、抑郁症;护理干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临床常见,主要特征为气流受限进行性发展且不完全可逆,易导致病程迁延、反复发作、反复住院,而引起经济状况改变,患者较易形成一系列异常的心理状态。随着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新模式的转变,躯体疾病可继发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1]已为人们所共识。COPD 患者的心理状况也逐渐引起临床的关注[2]。为进一步加强防治COPD患者的依从性,作者对50例患者进行了焦虑和抑郁症状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及肺功能,选择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在本科住院的50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经临床诊断、影像学及肺功能检查均符合COPD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35例,女性15例,年龄48~85岁,平均年龄68.3岁,病程5~30年,平均15.3年。所有对象既往均无抑郁症、焦虑症等相关心理精神疾病。

1.2 焦虑、抑郁评定方法

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定表(HAD)测定,该问卷专门开发用于判断有躯体疾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常用于观察慢性病人的焦虑抑郁程度(包括COPD),是经过检验的筛选工具。患者在5分钟内完成焦虑及抑郁情绪问卷,每个问卷各7个题目,每个题目有4个分值,最高分是21分。分值在0~7分表示不存在焦虑抑郁;8~10为焦虑抑郁症状可疑;≥11分表示有心理疾患。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症状的相关性因素

2.1 COPD患者呼吸困难与焦虑、抑郁症状的关系

呼吸困难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最突出且最痛苦的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病程不断加重,COPD患者不断在活动时感觉气促,甚至连穿衣脱衣等简单动作时也会有气促的感觉,极大程度限制了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进而产生焦虑及抑郁等心理障碍。当呼吸困难每升一个级别,合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风险就会相应增加,使得患者感到痛苦、孤独、无助。澳大利亚学者LivermoreN等人【3】对患者进行焦虑、恐慌等精神谱认知模型构建,该横断面研究表明,气促会带给患者灾难性的恐慌感,增加焦虑敏感度。同时,因为呼吸困难是主观直接感受,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加重,也会使呼吸困难的主观感觉发作更加频繁。所以,降低患者呼吸困难程度是预防性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措施。

2.2 COPD患者活动能力与焦虑、抑郁症状的关系

日常活动能力是COPD患者最基本生活质量的反映。6分钟步行试验评价系统(6MAD)具有简易无创、稳定可靠、不需要昂贵设备和复杂测试技术等特性,可较综合地反映人体心血管、肺组织、神经肌肉系统等整体功能。该步行试验操作简单,患者相对于比其他步行试验容易接受,被公认为在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有效研究方法之一,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英国学着Al-shairK等人【4】对122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用两种抑郁表评估心理状态,同时评估患者肺功能、生物电阻抗分析,6分钟步行距离(6MWD),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和MRC呼吸困难和Borg量表等指标,结果显示患者抑郁状态与活动能力相关。在本次调查中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与6分钟步行试验呈中强度负相关,说明活动能力能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

当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人群中,由于疾病长期反复发作的痛苦折磨及心理负担,导致患者活动能力下降,社会交际受限,对生活自信心缺乏,易产生记忆力和注意力减退、悲观、焦虑、抑郁等心理疾患。患者的正常生理活动受限,进而造成日常活动和工作能力受限制增大,那么COPD患者对自身健康状态的主观感受以及心理状态的评价将下降。以运动训练为主的肺康复可增加患者的依从性,改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高COPD 患者生活质量。同时通过适当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使社会参与度增加,社会交往状况改善,可降低焦虑抑郁的发生率。英国学者HarrisonSL等人【5】对518例COPD患者研究认为,目前在改善COPD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方面,肺康复的疗效被严重低估。以增加肌肉强度、锻炼呼吸肌群,进行耐力训练等提升患者活动能力为主的肺康复行为,能显著减少(HADS)焦虑抑郁量表中8~10分轻度情绪(P均

2.3 COPD患者肺功能与焦虑抑郁症状的关系

FEV1%pred是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流受限最敏感、最重要的肺功能指标,是诊断COPD的金标准。过去的旧观点认为大部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病情进展与气流受限严重程度直接有关,对于COPD的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均有重要意义。随着人们对COPD的进一步研究深入,认识到该病除了肺部病变之外,还受到炎性因子的影响,全身多器官受累,同时包括心理方面的改变。目前新版COPD诊疗指南全球(2011版)明确指出,每一个COPD患者的FEV1%,相对于呼吸困难、运动能力受限和患者健康状态受损情况而言,并不是一项可靠的标志物。西班牙学者CasaovaC等人【6】对1100例男性COPD患者进行长达10年的跟踪研究,认为FEV1%与COPD老年患者的一些临床表现,如生活质量、呼吸困难程度及其他一些预后指标无显著相关性。结果提示肺功能检查仅对COPD患者单个器官和系统进行评价,对于患者情绪障碍、社会适应状态不能完全客观反映。

2.4 COPD患者营养状况与焦虑、抑郁症状的关系

据我们资料显示,调查对象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英国学者GreeningNJ等人报道,上世纪70年代,有研究人员已发现COPD患者体重会逐渐下降,存在营养不良。大约有30%~50%的COPD患者在其自然病程中,出现不明原因的骨骼肌萎缩和体重进行性减轻,乃至骨质疏松,有骨折风险,尤其是中重度患者。常用的衡量营养指标是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90年公布的身体质量指标(BMI),该指标反映成人体重与身高的关系,是反应蛋白质能量型营养不良以及肥胖症的可靠指标,身体质量指数下降,会影响COPD患者呼吸肌和外周肌肉的功能和运动能力,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的不良指标。

2.5 其他疾病相关因素与焦虑、抑郁症状的关系

经调查分析,有抑郁阳性症状的COPD患者,吸烟者比无吸烟者抑郁症状多。吸烟与COPD患者合并焦虑抑郁之间的关系,国内外研究尚存在分歧。国外有相关报道,香烟烟雾中有一些物质能减轻精神压力;但也有研究持不同意见,如美国GoodwinRD【7】等人认为,继续吸烟有可能会增加COPD合并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的风险。

同时,调查分析显示焦虑症状会影响患者的睡眠和食欲,使患者生活质量更为下降。另一方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作为一种病程较长的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往往有多种并发症,反复住院次数较多,急性发作住院率居高不下,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病情预后和生活质量。而随着住院次数、伴有合并症的增多,患者的抑郁症状也会加重,说明患者心理状态直接受病情变化而变化,以往有过焦虑或抑郁经历是影响COPD患者情绪障碍的一个高危因素。

最后调查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往往同时存在焦虑和抑郁,精神负担较重。提示在诊疗护理COPD患者的过程中,应详细询问心理问题的病史,便于有针对性地评估病情,及时采取相关干预措施,降低患者发生焦虑、抑郁的发生率。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的治疗、护理干预现状及设

3.1 目前来说,临床上常见使用黛力新口服进行慢性阻塞性肺疾

病患者焦虑、抑郁的治疗干预,以及自我管理的护理模式。

3.2 据相关资料显示,杨鲲[8]等人对60例稳定期COPD 患者进行

分组研究,对照组实施自我管理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定期随访6个月,给予健康教育、认知行为治疗和康复训练等综合性心理干预。结果显示综合性心理干预有利于患者身心康复。王亚勤等人【9】对63例老年COPD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呼吸功能、运动、营养、心理等康复护理,并在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进行肺功能测定,结果表明综合康复护理措施能有效改善老年COPD患者身心状态,延缓病情进展。

3.3 今后临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干预设想:

3.3.1 关注COPD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调查,通过多种评价指标相

结合,及时了解患者心理、精神状态。

3.3.2 在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积极进行呼吸功能锻炼、运动、

营养、心理等康复护理,使患者在基础疾病得到有效治疗的同时,降低焦虑、抑郁并发症的发生。

3.3.3 积极开展慢性病延续性护理管理,对COPD患者出院后进行

定期的电话随访,了解患者出院后在家里是否坚持进行呼吸功能锻炼以及日常运动情况、饮食、心理状况等,给予一定的督促指导。并由社区护士定期上门随访,根据患者出院后心理现状适时给予健康教育、认知行为治疗和康复训练等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促进患者整体健康。

【参考文献】

【1】 姜乾金.医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11.

【2】 王丽华,方宗君,吴晓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9.3-7(4):416-418

【3】 LivermoreN,SharpeL,McKenzieD.Catastrophic interpretations and anxiety sensitivity as predictorsofpanic-spectrumpsychopathologyin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J].JPsychosomRes.2012May;72(5):388-92

【4】 Al-shair K ,Dockry R,Mallia-Milanes B,et al.Depress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poor exercise capacity,BODE index and muscle wasting in COPD【J】.Respir Med.2009 Oct;103(10):1572-9.

【5】 Harrison SL,Greening NJ,Williams JE,et al。Have we underestimad the efficacy of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in improveing mood【J】Respir Med.2013Jun;106(6):838-44.

【6】 Casanova C,de Torrese TPT,Aguirre-Jaime A,et al.The progression of chronic obstruction pulmonary disease isheterogeneous :the experience of the BODE cohort【J】.Am J Rsepir Crit Care Med .2011Nov 1;184(9):1015-21.

【7】 Goodwin RD ,Lavoie KL,Lemeshow AR,rt al.Depression,anxiety,and COPD:the unexamined role of nicotine dependence 【J】.Nicotine Tob Res.2012Fed;14(2):176-83.

篇6

[关键词]基建 生产 无缝交接

中图分类号:TV2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4-0163-01

引言:武隆水电公司成立于2005年,公司在成立之初就提出了该工程要“即投产、即稳定”。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公司创造性的提出了“基建与生产无缝交接”的管理思路,其第一批生产人员于2008年开始参与到工程中,至工程2011年投产,在提前介入的4年时间里,从工程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各个环节进行了优化。确保了机组投产后的稳定运行。

一、提出背景

目前国内大多数水电工程实行基建与生产分离的管理模式,即在工程建设阶段,生产管理人员不参与工程建设环节,在工程完工后基建方再将管理权限交给生产管理人员。这种管理模式一是容易造成工程部分功能无法完全满足生产要求,使得后期不得不再次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设备改造;二是由于生产人员不参与基建,使得生产管理人员对设备不够熟悉,必须靠自身的经验来确保安全生产,故对其人员水平要求较高。武隆水电公司成立于集团公司高速发展时期,经验丰富的人员严重欠缺,同时为了避免重复性投资,故在工程开始阶段即提出基建与生产无缝交接的思路。

二、总体思路

基建与生产无缝交接的总体思路是生产管理人员全过程参与工程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环节,并对各环节中无法满足后期生产要求部分提出修改意见,建设相关人员对于生产人员提出的要求及时组织专题会议讨论,从投资效益比、技术可行性等方面分析,最终确认是否更改。无缝交接包含以下部分:

1、在工程建设阶段,最终用户要熟悉和了解工程建设的每一个阶段的任务、重点,将生产准备的任务和重点与之紧密结合。

2、通过尽早掌握工程技术信息,在工程的设计或施工准备阶段就及时发现和纠正可能出现的问题,使工程更符合安全运行的要求,而付出的纠正成本最低。减少在生产运营期的改造。

3、电厂技术人员利用“无缝”交接提供的向工程产品上一工序融通的条件,可以提前掌握所需的技术,制定好防范风险的预案措施。

4、在招标投标制下,工程建设采用分标段施工建设,由于运行管理者始终跟踪每个标段的项目,做到一个标段的建设项目完工之后,即可办理交接手续,让完建项目发挥作用。

三、实施过程及效果

武隆水电公司第一批生产管理人员于2008年介入基建,该部分人员均为工作十年以上、对于水电生产经验非常丰富;第二批生产管理人员于2010年参与基建,该部分人员全部为2009年毕业、经7个月上岗培训的大学生。其实施过程如下:

1、提前介入设计阶段,充分了解设计院、设备制造厂设计思路和施工图纸,组织专题会议对重要部分进行学习、分析。积极组织、参加设计联络会。设计联络会是产品设计中的与业主从方案设计、技术设计到施工设计过程中通过确认的过程,包含产品与外部的接口关系以及双方责任承担的确定。设计联络会由设备制造厂、设计院、业主基建和生产相关人员,这也是生产管理人员参与设计和制造的主要平台。对于无法完全满足后期生产运行部分提出修改意见。如:励磁系统风机控制回路、发电机出口开关增设失灵、调速器事故低油压保护回路等。

2、部分人员以设备监造方式介入设备制造环节,生产管理人员可通过驻厂期间详细了解设备各部件用材、制造加工工艺等制造环节资料,便于后期的运行维护。同时可收集部分设备原始资料,为设备投产前的现场试验提供原始比对数据。生产管理人员先后先后参与了水轮发电机组、主变压器等重要设备的监造,几乎参与了所有设备的出厂验收。

3、全面参与设备安装。自工程机电设备安装开始阶段,生产管理人员即参与了设备的安装过程,对于重要工序全过程参与。同时创造性的提出了安装完成后需生产管理人员验收后方可由施工单位移交业主。

4、全面主导设备调试。不管是工程的“即投产、即稳定”还是生产与基建的无缝交接,设备调试都是最为关键的环节。为确保目标得以实现,公司大胆的提出以后期生产管理人员为主导,施工、调试单位配合完成的创新管理模式。为确保整个调试过程顺利进行,公司专门成立了调试指挥部,并以公司总经理为总指挥,以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为副总指挥。在此次调试中还创造性的提出了“项目一条龙”制,即以生产管理人员为核心,对于调试期间出现的问题,由生产管理人员全面协调处理、跟踪,直至问题处理完成。

在“基建与生产无缝交接”的管理思路指导下,生产管理人员提前介入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各环节,取得了以下成绩:

1、更改了部分不符合或无法满足后期生产管理要求的设计,尤其是在二次回路方面成效显著。

2、收集了设备现场试验第一手资料,为后期设备劣化分析提供了原始比对数据。

3、充分了解设备设计、制造缺陷,对于能整改的及时尤其整改,无法整改的提前制定防范措施。

4、生产人员全过程参与工程建设,不仅掌握了相关技术,还参与了项目管理,提高了电厂技术人员的管理水平,为电厂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即投产、即稳定”提供了人才保障。

四、结束语

基建与生产的无缝交接是水电建设中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它既解决了传统分离模式给后期生产遗留诸多不合理的难题,同时也为电厂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对于水电行业高速发展的当下,这种新型模式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管理效益和人才效益。

篇7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管理理念;优化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1-0015-0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施需要立足于长效工作机制的建设与开展,将大学生群体的自律意识培养与学校的教育管理措施有效结合,在指引学生行为结果归因的同时促进高校思政教育课程实施效果的提升。无论是高校思政教育管理的目标探究,还是教育管理的模式探讨,都将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开展产生积极的补充与完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近年来高校教育改革趋势的发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的模式逐渐向人性化的角度靠拢,柔性管理理念随之渗透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当中,高校的柔性管理策略正发挥出日益显著的效果,这无疑是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的一次有效革新。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特征分析

当前教育形势下,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施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体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程与高校管理工作的有效结合,更是一种教育理念在高校管理领域的革新,是对大学生思想意识和道德行为教育的有效补充和完善。教育与管理的融合必将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以及学生道德修养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从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实施过程分析,其显著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跨时代特征的管理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关键在于完善学生的道德修养,规范学生的基本社会观念。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在思政教育管理的内容建设上也应当有所调整,体现出思政教育管理核心内容的同时也应有效融入时展的内涵,突出时代精神的发展主题。因此,切实可行的管理内容成为新时期发展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的显著特征之一,同时也是高校德育教育与学生心理发展的一种渗透过程。

2.复杂多变的管理环境。管理环境的复杂和多变也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特征之一,对于学生个体的思政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导向意义。大学生群体处于急剧成长过程当中,这一全新的形势变化不仅源自社会环境中网络资源等诸多媒介的干扰,也使得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朝着多元化的发展方向迈进。信息资源的扩大,管理环境的复杂,都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不可忽视的特征之一。

3.多元价值取向的管理对象。当前大学生群体的思想道德意识在发展过程中明显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其整体价值取向日渐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格局,这就使得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执行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更为复杂。此外,物质价值取向的渗透也使得部分大学生的基本素养产生了偏差,精神教育的人文化追求显得尤为迫切。面对管理对象自身的众多特点,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势必需要寻找一个突破口,体现过程管理的有效性。

二、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优化路径探讨

从高校角度来看,大学生绝非仅仅是单纯的被管理对象,他们也应当被看作是学校发展与改革的一部分,与教师群体有着同等的人权需求。因此,高校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管理时,应切实符合大学生的基本心理发展需求,贴近大学生群体的实际生活,实践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从学校规章制度以及学生品德发展的双重角度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实施的有效性。当前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的优化路径可从以下几方面得以体现:

1.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应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内涵。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内涵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将终身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根本发展要义。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管理的有效性不仅是对课程实施过程的优化,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发展的协调和有序。从实践创新的角度出发,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应本着规划化的教育管理目标原则,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实施效果,将全面发展人才的构建作为思政教育管理的实施核心。

2.从资源配置角度促进思政教育管理目标的实现。教育管理资源的合理配置也是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管理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在资源消耗和效果提升之间寻求最为妥善的平衡点成了当前高校思政教育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明确各管理要素的基本职能之后,高校还应该对资源消耗情况进行及时记录,从科学管理的角度体现教育管理的基本效益原则。

3.体现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中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对比性。妥善处理好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中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对比与统一也是提升教育管理实施效果的关键路径。无论是现实管理目标的构建还是具体实践目标的构建,都应切实考虑到相关的要素对比,提升管理质量的同时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有效实施。这一新思路的实践过程不仅摒弃了以往教育管理的单一性,也使得教育管理的环境更加宽松。

4.发挥思政教育管理中实效规律的促进作用。无论是高校思政教育管理的客观执行规律还是教育管理的基本改革理念,都崇尚在实效指导下提升教育管理工作实施的有效性。尤其是当前信息时代的来临更加丰富了高校思政教育管理的手段,在合理化的政策指导与约束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的实效规律得到了有效体现,管理实践更加规范和有序。

5.从柔性管理角度实现高校思政教育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柔性管理理念侧重人的主体性发展特征,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指导下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是和谐有序的,在效果取得方面也极为显著。从单一的教育管理模式实施到人性化的教育管理革新再到如今的自我管理阶段,都是一种可持续发展观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体现,这对高校管理领域的革新有着积极的影响。

三、结束语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施需要高校各环节、各系统之间的互相协助和配合,高质量的教育管理工作环境下才能实现思政教育实施的有效性。纵观当前各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实施现状,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仍旧在管理实践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这对适应当前社会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是极为不利的。教育管理模式的制定应当从学生的切实发展需要出发,积极革新传统管理理念的束缚,建设更为有效的思政教育管理模式,切实体现思政教育管理的实践价值。当前教育形势发展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正日渐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施核心,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我思政管理,体现教育管理的灵活性成为了今后教育改革的主流趋势。

参考文献

[1]杨鑫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5,(03).

[2]李万银,陈清.试论管理学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

[3]刘越.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与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07).

篇8

【关键词】 教育管理;模式;经验管理;行政管理;科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2-00-02

教育管理被纳入教育论的范畴来研究,是现代教育论的一个新特点。也是提高教育质量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在1806年的《普通教育学》一书中,大教育家赫尔巴特就提出了“教育管理”的概念。他以学习对象的管理为起点,以传授知识为中介,把管理与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正确地论述了管理在维护有序进行的教育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对教育管理的功能与意义,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亦有诸多的精辟论述。2000多年前的教育专著《学记》中,即有教育管理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框架的构想。

随着社会历史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代教育体系已经呈现出多方位改革的态势和全面创新的格局。教育形式、教育手段的高度复杂与分化,现代管理科学理论迅速进入教育领域,强烈地冲击着教育管理的传统经验体系,向教育科学管理要“合格人才”、向教育科学管理要“教育质量”的呼声风靡于中外教育界。

一、教育管理模式的基本含义

教育管理是以教育的全过程为对象,遵循教育活动的客观规律,运用现代科学管理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对教育工作进行决策计划、组织实施、检查指导、总结提高,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以保证教育目标实现的活动。

教育活动本身是一个多结构、多因素、多层次的复杂活动。教育管理的根本出发点,是适应这种客观事实,对于教育目的、教育过程、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和教育评估以及由上述各因素而形成的教育质量等进行全面管理。只有充分发挥各个教育环节的职能作用,理顺教育过程中各种内在的和外部的关系,才有可能实现教育管理活动的科学化,以取得教育质量的最佳效果。

教育管理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管理理念支配下为实现特定的教育目标而创建的一种教育管理模型。模式常常是人们对事物的存在或运动形式进行抽象分析后做出的理论概括,即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对认识对象的运行、表现或相互联系的性状、发展态势及机制等方面所作的一种抽象化了的理论描述或复写。当我们把事物及其运动形态概括为某种模式后,就有助于人们认识、验证和应用它。因此,通过研究不同类型的教育管理运行机制,从而建立起符合本校教育管理的运行模式,可以更好地适应教育部正在深入进行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教育试点”工作。

二、不同类型的教育管理模式的比较

高等教育现象自产生之日起,源于人类传授生产劳动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需要。但是,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与管理职能的结合,则是在社会结构中分化出了专司教育的机构-----学校之后才有的事。现代教育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先后逐渐地形成了教育管理行为的三种基本模式:即经验管理模式、行政管理模式和科学管理模式。

(一)经验管理模式

在教育管理发展史上,经验管理是最早出现的管理行为模式。经验管理模式就是管理者凭借个人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作为其管理行为选择依据的管理模式。它是以运用管理者在管理实践的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及传统的习惯观念为基本特征的1。

从古代的教学活动到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人们对教育事业的管理基本上属于一种经验管理的模式2。由于当时时代条件的限制,古代的教育管理并未形成专门的职能,也无专门的教育管理人员。教育行政管理一般由行政机关与行政官员兼任;学校管理总是依附于教育活动而运行。学校管理人员往往集教育与管理于一身,类似现称的“双肩挑”。因此,在古代并无独立形态的教育管理及其经验的总结,它总是伴随教育教育经验而被记载、保存和传递于后世。

到了近代、现代,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以及教育的普及化,教育事业和学校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于是在各级政府机构中逐渐分化出了专门的教育管理机构,学校管理也有了教务、蔗务等专门职能;同时,也逐渐出现了专职的教育管理人员,形成了一支专门的教育管理队伍,因而也就产生出了具有独立形态的教育管理的经验模式。

近现代高等教育管理的经验模式,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的基本特点:管理者笃信经验的价值,把自己个人的经验作为决策判断和选择教育管理行为的基本依据。教育的水映着教育管理者的经验水平,因此,经验管理特别重视管理者的个人素质要求。经验有一个积累的过程,一般地说,工作年限愈长,管理经验就愈丰富,绩效也就愈大,所以经验管理非常重视管理经验的总结与积累。

但是,事实上并非全然如此。工龄、经验与绩效并不都呈正相关,经验发展到一定阶段,或在特定的条件状况下,经验对绩效的提高反而可能会起负诱导的作用。这与经验管理的局限性相关。其主要表现为:

(1)经验管理思维方式的滞后性。经验思维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面向过去,以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为依据,去选择当前的管理行为。经验思维的滞后性往往会造成管理行为的惰性,阻碍管理上的革新与创造。

(2)管理经验时空条件的限制性。任何经验都离不开产生它的具体时空环境和条件。在相同或相似的时空环境和条件下,经验可能是有效或有价值的;一旦时空环境和条件发生了变化,经验有可能会失去原有的价值和有效性。

(3)管理经验的个别性。每个管理者的经验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由于管理者的知识结构、经历、爱好,以及对待经验的态度都不尽相同,所以,在管理实践中,他们提出问题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及管理经验的运用,也都各不相同。其绩效状况当然也可能由于经验进入误区:如自我陶醉、故步自封等而走向反面。

可见经验具有两重性。对于经验管理,我们首先要认识它的有效性,应当看到任何管理理论都来源于实践经验,并且理论的价值总是通过具体某一所学校、某一个人的经验应用而发生作用的。因此,我们既要善于总结经验,又要正确应用经验,决不能盲目迷信经验。其次,要清醒地看到经验的局限性。应当认识到无论是国内的任何一项教育管理经验,都有其赖以生存的土壤,都有其存在发展的必然性。因此,我们在学习与应用经验时,一定要因时、因地、因条件制宜,决不能照搬照抄,也不能过于相信自己个人经验,裹足不前,固步自封,使经验由财富变成“包袱”,这是我们正确对待经验的基本态度。

(二)行政管理模式

教育的行政管理,是19世纪后半叶随着国民教育体系的确立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管理模式。所谓行政管理模式,就是凭借行政权力来实施行政职能,并作为教育管理决策选择依据的一种管理模式2。

到了近代,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加速了社会劳动分工的精细化、专门化,社会各行各业产生了与劳动分工相适应的部门化管理机构及与之相应的管理权限与管理职责,用以协调和管理整个系统的生产和工作。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等学校日益增多,社会办学与日俱增,类型结构也日趋复杂多样,逐渐形成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有专门的专职管理机构负责高等教育工作,制定规章制度和政策法规,检查监督各校办学情况,从而使高等教育管理走向行政化,形成了高等教育管理的行政行为模式。

教育的行政管理模式与经验管理模式相比,有着一系列新的特点:

第一、行政管理具有职责明确的层级权力线。高等教育组织机构中职位与权力有明确分工,从高层领导到职能层管理者、基层教职工,各层分工明确,各层办各层的事,各在其位,各谋其政,各司其职,不得随意超越一定的职责权限,否则便是越权。

第二、行政管理具有严格的指令性和强制性。高等教育管理行为的选择,以上级教育行政机关下达的文件、计划、决议、指示或首长的讲话精神为依据。它强调上级机构的权威性,强调指挥与服从的关系。因此,行政管理带有鲜明的垂直等级性和严格的强制性和指令性特征。合理与不合法的不能办,合法不合理的也不能办。若要改变必须逐级向上请示,报批后方可行事。

第三、行政管理具有一整套有力的行政手段和方法。例如通过召开会议,听取汇报,指示,下达文件,制定条例、章程,实施奖励或惩处,提升晋级职务等行政手段、措施和方法,来维护行政权威,实行行政管理。

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模式也有两重性:一方面,它具有职、责、权明析,效率高,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使管理秩序化、规范化的优点;另一方面由于强调指挥与服从的关系,强调行政权威,容易产生“一刀切”的弊病,有时会耽误偶发事件的随机处置,也容易造成管理机构之间的相互扯皮、推委,以及行政领导的“一言堂”和等弊病。

因此,实施行政管理一定要慎重用权,科学用权,要充分认识在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上的“两重性”,寻求对策,克服其可能带来的种种弊病。

(三)科学管理模式

科学管理模式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普及义务教育制度的推行,以及大力开展高等职业技术培训,教育现象更加社会化、多样化,给教育管理带来了十分复杂的问题。这就使原有的经验管理、行政管理模式越来越难以解决涉及面更大、情况变化多端、教育资源是否合理充分利用等管理问题。当时,正值科学管理运动和行政效率研究等方兴未艾之际,人们应用科学的方法与手段进行时间研究和动作研究,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在这个背景下,西方国家的教育机构,聘请了一些从事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的专家,采用了规模大、研究时间较长的教育调查、教育统计、心理测量、教育实验等科学研究方法,以探寻产生教育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措施。教育管理者则依据其研究所获得的科学依据、事实和解决方案或结论做出管理决策,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这样便产生了教育的科学管理模式3。

科学管理模式是以科学的理论假设为出发点,把通过调查、统计、测量、试验、实验等科学研究方法所获得的结论,作为管理行为选择依据的一种管理模式4。本世纪初在美国进行的标准化测验运动,1934―1942年著名的教育评价“八年研究”,以及自1957年开始的,由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赞柯夫领导的“教育与发展关系研究”教育实验研究,都是科学研究影响带动了科学管理的实例。十多年来,我国普通教育系统所进行的中小学教育整体改革实验研究、升学考试制度的改革实验研究、中小学教材与课程的改革实验研究、社区教育的研究,以及愉快教育、创造教育、成功教育一系列教育科学实验、试验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推动了教育教育的发展,促进了教育管理的科学化。相比之下,高等教育在教育实验研究的开展方面较为迟缓,投入的人力物力也很有限,研究成果很少,因此,高等教育管理的科学化进程较为缓慢。

但也应当看到科学管理模式也有它的局限性。比如,科学管理注重逻辑实证分析,强调理性的作用。但教育管理实践中还有许多非逻辑、非理性的因素(如情感、意志、传统习惯等),往往需要依靠经验、直觉来加以判断;科学管理模式需要占有尤其是实践统计数据资料,要在变量因素相对稳定的条件下施加人为的影响来得出结论。然而教育过程中“人―人管理”,教育管理中有许多因素是难以对它们做出精确的定量分析的,对人的教育过程进行管理是很复杂很随机的。因此,要正确开展教育科学实验研究,同时还要按照教育与人的发展规律进行管理,这样才能使科学管理产生有效的结果。

高等教育管理的“三种模式”的产生有先有后,且各自在不同发展阶段中各有各的作用与长短,我们不可简单地扬此抑彼。实践证明,最佳的教育管理模式,决不是单一的某种模式,只有将三种模式优化组合,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才能取得良好的管理成效。

参考文献

[1]吴志宏,冯大鸣.周嘉方.《新编教育管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2]哈罗德.孔茨等著,黄砥石等译《管理学》,第24页

篇9

【关键词】教育管理;人性观;意义;实施

人不仅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教育管理是培养人类活动,开发人类潜力,为实现人类发展而服务的。教育管理人性观就是要尊重管理对象的意愿,根据其兴趣对其培养,而不是现在的逼迫式。通过人性观教育,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潜力,激起他们的兴趣,让学生的能力和潜力自由发展。

一、教育管理的人性观内容

(1)尊重是人性的基本需求。公平、公正、公开、平等是每个人都想追求得到的。每个公民都有追求公平、公正、平等的义务,都有维护自身利益的权利。但是真正的公平、公正是做不到的,它并不是绝对的平均,只可能在金钱上,权力上,地位上平等。

(2)尊重是人性的本质需求。人们是生活在尊重与被尊重之中,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尊重,得到理解。所以说,人性最本质的需求就是理解与尊重。无论在哪方面都需要相互尊重,尤其在教育管理方面,只有我们懂得尊重别人、理解别人,保持尊重他人的理念去实施教育管理,才能在教育管理中取得好的成绩。

(3)关心产生动力。当今社会,人际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它与自身的发展密不可分。正确的利用好人际关系,将是向好的方向发展的潜在生产力,也是我们的软资本,人际关系所释放的能量是不可估量的。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那就要看你的心诚不诚了,真诚是处理好人际关系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所以,真心实意的关心是最有效果的“管理”。

(4)归属感和认同感促进主动性和创新性。每个人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一句赞美胜过百句责备。通过对教学目标的统一,具体规划教职员工的人生目标,可以促进广大教职员工之间的亲近感,有助于产生心理认同。只有教职员工建立了认同感和归属感,才可能尽情的发挥他们工作的敬业性和创新性,使教育管理日益提升。

(5)民主是管理的核心。无论是一个家庭,还是一个国家,甚至全世界,民主管理都是实施教育管理的核心。民主的基本内容包括: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决策权。在各个领域,我们都享有以上民利。广大教职员工可以通过上述各种民力,制定相关的民主管理制度,使得拥有参与、管理、行使民主的权利。

二、教育管理人性观的意义

(1)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教育管理的人性观的优势在于:能够调动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教师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的向着好的方向发展。通过教育管理的人性观,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并且还提升了教育教学水平。

(2)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教育管理人性观的实行,构建了科学的管理体系、友好的的师生关系、和谐的的党政关系、和谐的管理体系,使得学生在一个充满友爱、和谐、融洽的环境里学习。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三、教育管理人性观的实施

(1)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开放互动式教学空间。以往的教育教学当中,都是以学校为中心地位,一切教育活动围绕学校来开展。学校安排什么课程,学生就上什么课程、学什么课程,学生根本无法参与教材的难易程度、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进度计划等问题。学生只有无条件的服从。但是现代教育管理就与以往的教育方式不同了,它以学生为主体,学校所开设的课程、课程的难易程度、课程进度都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改动,实行人性观教育管理。学校要从以自身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开放互动式教学活动。在教学内容上能够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2)转变观念。若想开展教育管理的人性观活动,就要从思想上发生改变,学校领导以及全体教职工必须转变观念,提高对人性观的认识。在教育教学管理中,要树立以学生为本位的理念,一切教育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和培养目标为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

(3)建立系统化的人性化管理机制。开展教育管理的人性观活动,一定要构建一套完美的人性观管理机制。从教育管理机构的设置、教育管理体系的建立、教育管理的实施都以人性观为根本,充分发挥人性观的优势,体现教育管理的文化属性。

教育管理的人性观,归根结底就是要更新观念,将以往的旧思想抛开,让观念彻底发生改变。只要坚定不移的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教育管理的的人性观就一定能实现,教育的目的也就一定能更好的完成。

参考文献:

[1]孙绵涛,康翠萍.关于西方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观的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

[2]张彪.现代教育管理人性观浅析[J].新课程学习,2011

篇10

1.跨时代特征的管理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关键在于完善学生的道德修养,规范学生的基本社会观念。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在思政教育管理的内容建设上也应当有所调整,体现出思政教育管理核心内容的同时也应有效融入时展的内涵,突出时代精神的发展主题。因此,切实可行的管理内容成为新时期发展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的显著特征之一,同时也是高校德育教育与学生心理发展的一种渗透过程。

2.复杂多变的管理环境。管理环境的复杂和多变也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特征之一,对于学生个体的思政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导向意义。大学生群体处于急剧成长过程当中,这一全新的形势变化不仅源自社会环境中网络资源等诸多媒介的干扰,也使得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朝着多元化的发展方向迈进。信息资源的扩大,管理环境的复杂,都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不可忽视的特征之一。

3.多元价值取向的管理对象。当前大学生群体的思想道德意识在发展过程中明显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其整体价值取向日渐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格局,这就使得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执行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更为复杂。此外,物质价值取向的渗透也使得部分大学生的基本素养产生了偏差,精神教育的人文化追求显得尤为迫切。面对管理对象自身的众多特点,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势必需要寻找一个突破口,体现过程管理的有效性。

二、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优化路径探讨

1.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应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内涵。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内涵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将终身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根本发展要义。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管理的有效性不仅是对课程实施过程的优化,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发展的协调和有序。从实践创新的角度出发,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应本着规划化的教育管理目标原则,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实施效果,将全面发展人才的构建作为思政教育管理的实施核心。

2.从资源配置角度促进思政教育管理目标的实现。教育管理资源的合理配置也是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管理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在资源消耗和效果提升之间寻求最为妥善的平衡点成了当前高校思政教育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明确各管理要素的基本职能之后,高校还应该对资源消耗情况进行及时记录,从科学管理的角度体现教育管理的基本效益原则。

3.体现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中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对比性。妥善处理好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中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对比与统一也是提升教育管理实施效果的关键路径。无论是现实管理目标的构建还是具体实践目标的构建,都应切实考虑到相关的要素对比,提升管理质量的同时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有效实施。这一新思路的实践过程不仅摒弃了以往教育管理的单一性,也使得教育管理的环境更加宽松。

4.发挥思政教育管理中实效规律的促进作用。无论是高校思政教育管理的客观执行规律还是教育管理的基本改革理念,都崇尚在实效指导下提升教育管理工作实施的有效性。尤其是当前信息时代的来临更加丰富了高校思政教育管理的手段,在合理化的政策指导与约束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的实效规律得到了有效体现,管理实践更加规范和有序。

5.从柔性管理角度实现高校思政教育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柔性管理理念侧重人的主体性发展特征,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指导下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是和谐有序的,在效果取得方面也极为显著。从单一的教育管理模式实施到人性化的教育管理革新再到如今的自我管理阶段,都是一种可持续发展观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体现,这对高校管理领域的革新有着积极的影响。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