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2-21 17:18: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 水资源管理;生态文明建设;改善

中图分类号 TV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363(2017)08-0013-01

水是国家战略资源之一,在改善国家整体自然环境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生态文明建设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党的十高度重视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并将其归属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工作中,希望借助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我国的良性发展,为国家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因此,在新时期背景下,各地区都应该保持对水资源管理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并积极探索水资源管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希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良好的发展成效,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1 水资源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

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进行解读,水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核心要素,加强水资源管理,对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效果,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水资源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水资源管理工作的优化开展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定的基础性支撑和实现保证,只有全面加强对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视,促进水资源管理作用的发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够逐步取得良好的发展成效,离开水资源管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必将最终流于形式。同时,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水资源管理纳入到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水资源管理由此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资源管理工作在全面深化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作用日渐凸显出来,在促进完整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同时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实践中,为了促进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借助水资源管理工作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对生态文明建设与水资源管理之间的关系形成正确认识,明确水资源管理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为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也能够促进水资源管理现状的改善,有效推动我国水资源供需平衡,促使我国水资源管理工作在新时期也能够取得相应的发展成效。从这一角度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新时期背景下应该全面加强完整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建设,以制度体系为环境保护和水资源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的保障,为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期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

2 加强水资源管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发展

由于水资源管理工作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存在紧密的联系,因此,在新时期背景下应该全面加强对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视,并积极探索借助水资源管理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措施,希望能够借助水资源管理工作逐步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现状,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期背景下取得良好的发展成效[2]。具体来说,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实践中要想借助水资源管理的力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2.1 全面贯彻落实水资源管理制度

基于水资源管理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性,新时期在加强水资源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建立健全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并将其作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方面的重要内容,在提高水资源管理成效的同时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状态。在具体操作方面,应该坚持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构建完整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方面的内容,将水资源制度建设工作作为切入点和落脚点,借助水资源制度建设贯彻落实“三条红线”和“四项制度”,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良好推进创造有利条件。此外,针对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在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指导思想的基础上,也应该构建相应的管理体制,推动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考核工作的开展,促进水资源管理制度作用的发挥,保证生态文明建设能够取得更好的发展成效[3]。

2.2 全面提高对水资源的调控和配置能力

基于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精神的指导,在加强水资源建设和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该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并统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以及水资源利用三者之间的关系,借助科学的规划和利用实现三者之间的平衡发展,在促进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实现对水资源的保护,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持续推进。在工作实践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对水资源战略配置格局进行新的优化,因地制宜的加强对配置制度的构建,保证能够实现对水资源的统一调度,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唯有如此,水资源管理工作才能够真正发挥其辅助作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化开展。

2.3 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环境的修复

在水资源管理工作中水资源的保护和水生态的修复也是较为重要的内容,要想确保水资源管理工作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凸显,还应该将水资源的节约和水生态的修复作为重点工作[4]。通过制定水资源强化论证措施、有偿使用措施以及水功能区管理措施等,增强对水资源的节约,促进水资源的循环使用,推动节能节水型社会的构建。在水生态环境修复方面,相关部门也应该保持高度重视,通过积极探索河流健康评估工作和河流环境修复工作等,加强对水环境和水生态建设工作的重视,保证在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支撑下,生态文明建设效果能够得到进一步凸显,为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2.4 全面推进水生态文明创建工作

水生态文明创建思想的提出是贯彻落实十以来一系列会议精神的结果,是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具体工作部署,在社会建设发展过程中,要想保证水资源管理效果,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逐步提高,就应该深入贯彻落实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试点工作,并将水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点内容,希望能够构建人与水环境、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化水利体系,为生态环保工作的逐步推进提供有效支撑[5]。首先,基于全面统筹思想的指导和因地制宜原则的支持应该科学合理的建设湖水联通系统,促进现代湖水网体系的构建,争取在社会上形成完成的水生态体系,保证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其次,在水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中,应该注重对水生态文化的宣传,让社会大众和社会上的水利工程设计和建设组织能够认识到水生态环境维护工作的重要性,积极探索相应的水生态环境维护措施,争取实现对水资源有效利用和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双赢,促进生态环保工作的优化开展。

3 结论

综上所述,新时期背景下,我国国家建设过程中要求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相应的支持。而在此背景下水资源管理工作也日渐受到广泛关注,借助水资源管理工作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性发展成为相关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所以新时期将水资源管理和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优化开展提供相应的理论参照。

⒖嘉南

[1]王芳.浅析水资源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5(6):293.

[2]吴美霖,李美臻,金辉,等.探究水资源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5).

[3]张建云,王小军.关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和思考[J].中国水利,2014(7):1-4.

篇2

县的水资源保护和节约工作得到一定程度加强,自2002年全县水资源管理工作会议以来。但由于我县人均年水资源占有量仅为980立方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已处于水资源紧张状态。同时,由于体制等原因,水资源管理工作一直是水利工作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三低”即取水许可证办证率低,计量设施安装率低,县内地方水资源费征收率低。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水利事业健康发展,与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大局不相适应,因此,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使之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对于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促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二、实施取水许可制度。

公共供水能够满足用水需求的县水利局不予审批新的取水工程。因特殊情况确需取地下水的必须向县水利局提出取水申请,县境内取用地表水和地下水必须依法办理取水许可。县城区统一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由县水利局按照权限审批。对未经批准擅自取水或不按取水许可规定条件取水的依法进行查处。

三、实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

申请立项时,需要取用地下水的生产建设项目。项目审批部门要把《水资源论证报告书》作为项目审批的一项必要的前置条件,没有《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坚决不予立项。县水利局负责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的监督管理。全县范围内新建及改、扩建的建设项目需取地下水的必须进行水资源论证,提交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报请县水利局审查。未提交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县水利局不予办理取水许可手续。

四、加强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管理

已获得取水许可的用水单位和个人自备井,县来水公司供水管网范围内。必须在2010年8月底前安装经检验合格的计量设施,并保证计量设施正常运行。每年年初要及时向县水利局申请取水计划,同时上报上年度用水情况统计表,作为下年度取水计划审批依据。新建及改、扩建的建设项目应制定节水方案,配套建设节水设施,做到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五、加强水资源费的征收与管理

依法足额征收水资源费。用水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缴、拖欠。对拒缴、拖欠水资源费的县水利局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要保证水资源费应收尽收,县水利局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实施办法》和《省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实施办法》规定。并按规定上缴县财政局。县财政局要及时拨付水资源费,确保水资源管理人员经费以及规划、调查、观测、收费等各项工作资金按时到位。

六、加强水资源保护

落实专人加强观测工作。为减少地下水超采,县水利局要切实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动态监测工作。保障供水安全,对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公共供水能力能够满足用水需求的自备井要全部关停;对公共供水不能满足用水需求的自备井,实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限量开采,强化监控,并随公共供水条件的改善适时关停。同时要加大饮用水源保护区制度实施力度,禁止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

七、加强水资源管理执法监察

县水利局要加大整顿和规范各行业取用水秩序工作力度,县城区属于地下水超采区。严厉查处各类违法取用水行为,强化对地下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检查,依法规范水资源市场。相关单位和个人要进一步增强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意识,依法取用水,严格落实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行政执法监察,规范整顿取用水秩序,严厉查处各种违反水资源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为,对擅自凿井、无证取水、无计量取用水、无计划取用水、拖欠或拒缴水资源费的单位和个人,县水利局依法予以处理。

篇3

我县水资源总量为3.54亿立方米,水资源可利用量为1.22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1180立方米,低于全国人均占有量的一半,水资源相对紧缺。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日趋突出。近年来,全县各级非常重视水资源管理工作,水资源管理体制不断健全,管理内容逐步扩展,管理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县水资源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执行不到位;二是取水许可管理不到位,违法取水行为依然存在;三是计划用水、节约用水措施实施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四是水资源费征收不到位,个别用水大户不能及时按标准缴纳水资源费,影响了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与环境的控制性要素。各乡镇、有关工作部门要从战略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加强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开展水资源管理专项整治工作,规范水资源管理秩序,全面提升水资源管理水平,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和有效保护,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资源保障。

二、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工作重点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要求,以建立良好的水资源管理秩序、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通过依法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推动各项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和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落实,全面规范水资源管理秩序,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资源保障。

(二)主要目标

通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整顿和规范水资源管理秩序,切实做到取水必须经过许可,用水必须严格计量,必须依法缴纳水资源费,违法取水必须依法处罚,为在全县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打下良好基础。

(三)工作重点

1、取水用水管理方面: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未依法进行水资源论证的;主要供水水源管理单位执行水资源调度指令不到位的;未经取水许可擅自凿井或违法建设取水工程设施的;未办理取水许可证、未安装取水计量设施违法取水的,及取水计量设施不合格或运行不正常的;供、需水单位违规计量、违规收取水费,扰乱水市场秩序的。2、水资源费征缴管理方面:拒缴、拖缴、欠缴水资源费,或虚报瞒报、不按实际取水量足额缴纳的;应征未征或未足额征收的;不按标准征收、擅自提高或降低征收标准的;水资源费征收未使用专用票据的;其它违反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规定的。

三、时间安排

本次专项整治工作自年月下旬开始,至年月底结束,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阶段

成立县水资源管理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县电视台对整治行动进行专题报道;设立公开举报电话和电子信箱,发动群众举报监督非法取水用水行为。

(二)全面排查阶段

县政府成立工作组,对全县取用水户的所有取水口和自备井,采取进厂到户的方式进行拉网式排查,对违法取用水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限期整改。

(三)集中整治阶段

对符合取水条件需补办手续或补缴水资源费的,按照规定权限和程序,在规定时限内办结;拒绝接受检查,隐瞒取水实情,情节严重的,依法从重处罚;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规定的,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四)总结阶段

各相关单位对专项行动进行全面总结,提出整改意见和整改措施,并将工作总结于月25日前报县水利局。县水利局对全县整治工作情况汇总后上报市水利局。

四、责任分工县水利局负责整治行动的日常工作协调和组织实施,组织对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取证和立案查处与督办,并对整治行动进行总结。监察局负责制定专项整治工作效能监察办法,加强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承担职责实施情况进行效能监察。公安局负责对整治行动中遇到的暴力抗法或拒绝、阻碍执行公务的行为进行制止,对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和构成犯罪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和追究。发改局负责对取用水建设项目立项进行审核把关。财政局负责按照有关要求继续加强水资源费征收和使用的监督管理,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水资源费的专项整治工作。住建局负责协助对城区内违法取水工程的相关违章建筑进行拆除。工商局负责提供专项整治行动中涉及的经营单位的名称、法人、地址等有关资料。环保局负责县内工业企业污水达标排放和减排工作,加强工业企业废水处理监督检查,并制定县域内水源保护规划。物价局负责自来水水价的调整工作。各乡镇负责做好对本辖区内所有取水户进行全面排查,并配合工作组对非法取水行为进行依法查处、整治等有关工作。

五、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县水资源管理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要严格按照进度安排,协调解决整治行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保质保量开展好专项整治各项工作。

篇4

一、进一步提高对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中央、省、市委高度重视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工作,“三个一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都对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水利部已提出了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的总体目标、任务分工、时间安排和工作要求。各单位要切实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完善措施,加大投入,按照《计划》中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工作。

二、明确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总体目标与任务分工

(一)总体目标

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对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水资源统一调度和优化配置,实行水资源开采利用调度令制度,严格控制开采水量和水位,确保在相应的保证率下,取水供水工程正常运行。自2011年开始,力争用5年时间,实现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水量保证,水质合格,监控完备,制度健全”,供水保证率95%以上,水质达标率100%,初步建成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体系。

(二)任务分工

市水利与渔业局负责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工作的组织和指导,并检查、通报达标建设工作情况;市水资源管理办公室负责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的日常管理工作。各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做好所管理的饮用水水源地的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工作。

(三)工作安排

各单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按照《计划》要求制定自己的总体工作计划和2012年具体工作计划,并按照总体工作计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编制年度建设工作方案,于每年2月底前上报前一年度的达标建设自评报告和下一年度的具体工作计划(含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工作方案)。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工作所需经费可在水资源费中列支。

三、加强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的组织领导

篇5

【关键词】亭下水库;水资源;分析;保护

1、概况

亭下水库位于浙江省奉化江干流剡江上游,距下游国家AAAAA级风景区溪口镇6公里,流域内有属溪口镇管辖的3个工作站、20个行政村,总人口1.6万人。水库集雨面积176平方公里,水库水面面积5.9Km2,总库容1.53亿m3,兴利库容1.0亿m3,流域多年平均径流1.47亿m3,降水量1547mm。是宁波市城区主要供水水源地,属国家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年供水量0.6亿m3左右。

2、水资源管理现状

2.1水资源保护意识有所加强

积极推进水资源保护宣传,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宣传,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并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教育活动,提高群众参与保护水资源积极性,营造良好的水资源保护氛围。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溪口镇政府开展水环境整治,增加了居民保护水资源的自觉性。各级政府、人大和政协对水资源保护工作的检查、视察、调研,也让上游民感受到了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2强化了对水资源的保护

水库所有的1.5余万亩山林,建立国家生态公益林,做到全面封山管理,有效地保护了库区森林资源,提高水源涵养能力。加强库面清污管护,保持水面清洁。建立较为完善水质监测体系,及时掌握水库水质变化状态。同时,制定了水资源管理的相关制度和应急预案。水库建立了水政监察中队,推进水资源管理工作法制化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加大巡查力度,有效遏制水隐事件的发生和水事纠纷的处理。编制了《亭下水库水资源保护规划》,开始实施了水库上游涵养工程项目,水资源保护有了新突破,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2.3政府有关部门加大了对水环境整治的力度。

近几年,溪口镇政府对水库上游环境整治做了大量的工作,农村卫生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减轻了生活垃圾对水环境的污。同时,投入了不少资金,积极开展了水库上游基础设施建设,建造了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压缩式垃圾中转站,配置垃圾收集车,分布比较合理的太阳能垃圾箱,配备了一定数量保洁员,通过集中处理垃圾,实施了“户集、村收、镇运、集中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

3、水资源管理存在问题

3.1水环境保护与当地群众利益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

溪口镇的班竹、董村、东岙是宁波市14个经济不发达的片区。为保护水库水环境,水源地居民作出了牺牲,产业发展受到限制,上游无一家工业企业,当地经济收入大幅减少。据统计显示,去年,奉化农村人均收入为9000多元,而保护地农民的人均收入仅为一半。如何能做到既保护水环境,又能改善水源地群众的生活条件,依然是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当水资源保护同农民的利益相冲突的时候,水资源保护就成次要的了。

3.2缺乏一个系统协调的水资源保护机构

作为公共产品的水资源,应列入政府资源建设和管理的范畴。总之,从水资源的保护就能直接反映和衡量政府的管理能力和力度,水污染背后公共管理体制的不足就能体现无余,找到症结所在。“九龙治水”现象突出,政府部门中涉水、管水的部门有水利、环保、渔业、农林、卫生、城建等,这种“九龙治水”的表面上看,集中了众多部门的力量,但事实上不但达不到“团结治水”的目的,还变成单一行为,使自己部门和局部利益强化,反而忽略了水资源的宏观管理。

3.3水库在水资源管理工作中科技力量不足

随着水资源管理要求的提高,水库管理单位已提升水资源管理职能,专设水资源管理科,配备了相关人员从事水资源管理,但缺乏科技型人才,对新科技信息理解、转化、应用远远的不足,对水库主要污染源的分析、评价不够,水体富营样化问题认识不深,新管理力量不强。目前,保护工作开展,还处于传统性、常规性阶段。

3.4农业面污染依然严重,水质发展趋势不以乐观

调查研究表明,长时间的毁林开垦,过度破坏环境,造成水土流失,有些人肆意处理垃圾和养殖畜禽,是水库污染的重要来源。这种情况如果不严格控制并加以治理,会导致污染扩大,影响水质。根据《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亭下水库水功能区划为饮用水源区,目标水质为Ⅱ类。预测总氮、总磷长时间未能满足要求,且存在一定的富营养化风险。

4、水资源保护对策研究

4.1制定水源地保护保护条例,做到有法可依

由于亭下水库缺乏地方性水源地保护条例,很多企业、部门、个人只顾个人利益,开发水利用资源方法不得当,愈演愈烈,难以处理。因此,奉化市政府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针对性地制定《亭下水库水源地保护条例》及实施细则,明确水库水体功能、管理机构、保护目标和具体措施,奖惩考核等,建立“谁污染,谁出钱,谁治理”的原则,做到依法管理,违者必究。

4.2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制度预案体系

加强水政监察队伍制度化建设、水源地保护的监督检查制度建设、库区危险品安全监管制度建设、水源地安全评估制度建设、水源地水质监测和预警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饮用水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明确应对水源地突发污染事件的运行机制和应急处理方案,增加预案的可行性,以确保水库水资源的安全监管。

4.3建立协调管理机构,实行区域联动机制

根据水库管理现状,建立由奉化市人民政府牵头,由溪口镇、亭下水库管理局、溪口旅游集团公司、水利、环保、渔业、农林、卫生、公安等部门组成的亭下水库水资源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协调亭下水库水资源保护工作,实行亭下水库水资源保护区域联动机制,各方面做到位,包括组织、责任、措施,并把保护工作纳入各部门的领导考核体系,强化各部门对水资源保护力度。

4.4防治面源污染,推进生态治理工程建设

目前我国农业面源控制困难,应制定科学的措施整治。主要涵盖规划农业种植构造、强化化肥施用规范、农业虫害治理、扩展生态农业等等。一定要站在群众角度思考问题,对群众关心问题和现实利益考虑,扩大生态公益园林补偿,进一步强化农村生活及工业污水的有效处理,生活垃圾集中排除、修改下水道、改进厕所、选购低毒农药等想关补助,治病要治本,我们要积极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一起打理好水源地周围环境的保护工作。维护库内生态平衡,合理放养鲢鱼、鲤鱼、鳙鱼、鲫鱼等摄食藻类的鱼种,减少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结合新农村建设逐步实施移民搬迁,梯度转移,减少生活污染。搞好小流域整治,建设清水河道,全面实现流畅、水清的水环境整治目标。

4.5加强水质监测规范化建设,妥善应对水污染

水质监测工作要按统一的技术规范、方法要求,依照一定的程序进行科学的水质监测管理,做到监测流程化、规范化。把重点放在沿库的环境保护和沿溪环境治理,系统加强水库中水资源质量的监测,按照新的对水质监测的要求,对污染源的监控网络建设和水质自动化监测网的和建设全面开展起来,这可以事工作人员及时的掌握水质各项的变化趋势,优化预先制定的应对水源突发污染事件的办法,建立联络和快速反应机制,从应急处置和应急调度两方面加强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建设。

4.6进一步加强水资源保护宣传教育

各个有关部门通过形式多样的媒体,积极进行水资源保护方面的科普宣传和舆论宣传,加强水源地居民对水资源保护的思想重视,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提高自觉性。同时把激励机制贯彻执行,鼓励大家互相监督,有发现违反行为主动揭发,形成全民动员、全民参与的社会联动机制。

5、束语

水库水资源保护作为一项具有广泛性、长期性和动态性的系统,如果要改善和提高水源,保证水资源安全,就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参与。重视水库生态系统的稳定,削减污染源的排放,内源和外源全方位的防治,保持水库良好的水质环境,是水库水资源保护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金相灿.中国湖泊水库环境调查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158—161

[2]祁俊生.农业面污染综a合防治技术[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109—112

[3]周训华,姜海平.赤田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域划分与保护措施[J].水资源保护,2009,25(6):11

[4]王鸿涌,张海泉,朱喜.太湖无锡地区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124—131

篇6

【关键词】:水文;测验;问题;对策 

[ Abstract ]: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y and the increase of population, the hydrologic gauging work encountered some new problems. How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 Key words ]: Hydrology; test; problem; countermeasure

一、充分认识新时期水文测验工作的重要性,创造性的开展水文测验工作 

水文测验是水文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在水利规划、水工程建设管理、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工作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水文测验的核心内容是为监测与分析评价水资源的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规律,为国家和各级政府开发利用、管理与保护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多年来,我省的水文测验工作为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与管理提供了大量可靠、翔实的科学依据,发挥了不可替代的行业作用,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各地也都探索并积累了一些很好的经验。但是,我们的水文测验工作发展还不平衡。当前,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问题仍然是制约我国、我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水资源短缺问题非常严重峻。因此需要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而水资源的管理工作迫切需要水资源监测工作跟上去。

二、新时期开展水文测验工作的优势、服务内容和特点

我们具备的优势和条件是什么呢?从我们自身的角度讲,我们有初步形成的站网,有一支专业队伍,有长期的资料积累,所以说,我们具有一定的基础和条件,因此我们可以提供水量、水质监测信息服务,也可提供分析评价和预测预报服务。我们的服务对象需要我们提供那些服务呢?概括地讲,我们的服务对象需要我们提供的服务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为水资源配置服务。研究分析一个区域、一个流域以及跨流域的水资源情况和发展需求,及其变化趋势以及承载能力,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布局服务,为产业结构调整服务,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从战略上和宏观上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2)为水资源管理服务。包括水资源分配、取水许可、水权转让和为政策法规制定提供决策信息等。

(3)为水资源保护服务。排污口门、行政区界断面、国际河流的水质监测,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监测,重大污染事故的快速监测等。

(4)为水环境、水生态管理保护服务。为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监测和预报服务。

(5)为水资源调度服务。为年际间或实时的水资源调度、区域内不同水体间的水资源调度、跨流域水资源调度、水量水质联合调度、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度、洪水资源化利用调度以及城市供用水调度等提供监测、分析评价和预测预报服务。

我们要针对服务对象的不同特点和不同需求提供优质服务,这是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体现自身价值。

三、新时期水文测验面临的新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水文测报工作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

一是防洪工程的综合治理,使水文要素产生了新的变化。从而减小地表径流)、地下水的超采等等,都改变了原有水文要素的规律,闸门流量加大或减小,同级水位流速、流量的变化等都直接影响到水文要素的变化,对分析水文资料、提供水情服务带来了新的问题。因此,水文测站要了解掌握流域内工程情况的变化,摸索河道行洪规律,采取相应的测验对策;管理部门的有关科室要开展资料分析和研究工作,如:水位流量关系的变化、水位流量单值化的分析、测流方式的精简分析、各种测流系数的试验等。

二是新技术的应用,对水文职工提出了新的要求。遥测系统、微机测流系统、固态存储、超声波水位计、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对我们每一个水文人来说都是一种新的挑战,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才能始终与社会发展同步。

三是人类活动的影响,改变了水文测验固有的工作模式。跨流域调水、河道引水的不确定性、滩地开发、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国家治水方略的调整、水文断面大部分时间河干等,都对水文测验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我们应走出原有固守断面的工作模式,加大水文巡测和水文调查的力度,尤其应加强渠道测流、水量巡测和引水口门的控制。同时,要重视小流量的测验。在枯季小流量测验中,由于河道串沟多、垂线水深偏大、水位观测代表性不高、流速仪相对位置误差较大、测流垂线布设不足等原因,导致枯水期实测水量产生较大误差。因此,要强调枯季测流减少测次不能降低精度,选择合理断面而不能应付差事。

四是资料整编与测验工作的脱节,难以通过资料整编指导测验工作。80年代以来,水文资料整编工作逐步由计算机代替了人工计算,整编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对资料的一、二、三校上,缺少了对原始资料的合理性检查、流域内各观测点的一致性审查,出现了个别站点资料不合理、上下游水量不平衡的整编成果。因此,要加强资料整编前后对观测资料的合理性审查,通过水量平衡分析、上下游流量对照、降雨径流相关分析等多种途径,提高资料整编成果的质量和可靠性。五是日常测验工作与分析研究结合不够,导致重复劳动、无效劳动。堰闸站泻流曲线的率定、上游站单值化的分析、报汛站水位流量关系的分析等,应该作为我们的一项长期任务来抓,成熟一个,审批一个,应用一个,用技术手段减少测站职工的劳动、保证测报工作的质量。要有计划地对监测人员进行培训,并通过试点和专项技术研究,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人才,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通过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确保测验工作的质量。六是水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缺乏快速应变能力。目前,不论是水量测验还是水质测验,设备、设施的落后,影响了水文测验的时效和精度。要重视水文测验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特别是要加强能力建设,提高测洪标准和测验精度,建立备用手段和应急保障体系。在完善常规测验仪器设备配备的基础上,大力提高水文巡测系统的机动、快速反应能力和自动测报能力,实现重点地区、重点水域的自动测报系统。增强水文测验的整体实力,以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水资源管理的要求。七是服务意识不强,水文测报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

结束语

要充分有效地发挥公益性水文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充分认识水文资料作为一种基础信息资源、社会公益产品,使之社会化、公开化,是水文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国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进步以及新时期水利工作的迫切需要,是有效发挥水文资料价值的需要,是水文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提供全面、优质服务的一项重要举措。各级水文机构要主动地为政府部门做好服务,向社会做好宣传,让全社会了解水文、支持水文工作。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水资源 生态系统 可持续

1前言

水是生命的源泉,也是生态系统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当今世界面临的人口,粮食、能源和环境四大问题,都与水密切相关。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水是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水资源已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命脉。因此,对水资源的保护,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

2目前水资源保护工作存在问题

水资源管理和水文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对照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职能部门职能交叉现象仍然存在。新的“三定”规定已经出台,但与其它职能部门及流域机构在水资源管理工作上仍存在交叉。

(2)基础工作还不扎实。如水功能区管理比较薄弱,用水量、水质、水源地、用水大户等资料还不够翔实。

(3)技术支撑不强。需要加强紧贴水资源管理需求的课题研究和前瞻性研究。

(4)水文站网和水文监测能力有待完善和加强。我们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水资源管理和水文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各地务必高度重视,科学统筹安排,狠抓措施落实,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3 水资源保护的建议

3.1围绕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水资源总量控制框架体系

国家明确要求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国务院将要出台指导意见,制定南水北调干线要完成水量分配方案,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和科学的管理手段。要以取水许可为抓手,严格控制取水单位的取水总量,通过规范取水许可、水资源论证、地下水管理等工作程序,提高管理水平;要加强行政审批的后续管理和执法监督,避免“只审批不监管”的问题。要加强水资源论证资质单位管理,提高论证工作质量,积极推进规划和区域水资源论证工作试点。要深化地下水总量控制管理,全面推行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和压采工作,年内全省地下水开采总量再压缩360万m3,控制在7亿m3。组织开展地下水科学利用研究和地下水应急备用水源地建设试点,出台矿坑排水、矿泉水、地热水价格政策。同时,要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组织开展水资源管理专项执法检查,规范水资源开发利用行为。

3.2 围绕节水型社会建设,健全节水型社会考核管理体系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我省节水型社会建设框架已经形成,正处于不断深化和全面铺开的局面。① 要逐步从试点向全面推开转变,加快推进全省范围的节水型社会建设。②健全节水法规制度体系。加强自来水用水户的计划用水管理。③ 完善节水考核指标体系,建立节水型社会的考核奖惩机制,特别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公众参与的工作机制。

3.3 围绕现代化管理的目标,加强能力建设和推进水务一体化改革

针对县级水资源管理能力比较薄弱的问题,开展县级水资源管理规范化建设,选定一批基础好的地区进行试点,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同时,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组织开展供水、排水、节水、水生态修复等专题培训,继续开展基层管理人员继续教育,提高管理能力和专业水平。加快全省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基本完成遥测站网组建及各级级平台建设,开发部分水资源管理业务系统,初步建成全省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一期工程。

4 加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1)不断完善和创新治水理论,以可持续发展水利的思路指导治水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科学发展观强调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强调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提出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根据中央水利工作的方针和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我们要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实行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不断完善和创新治水思路,对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等问题进行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防洪体系建设中,重视人与水的和谐,构建人水和谐社会。既要治水又要规范人类活动,给水资源留出足够的空间和出路。要注重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优化配置。要改变对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观念。建立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实行区域水资源统一管理。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全面提高水利工作的科技含量。

(2)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

《水法》强调了水资源的统一管理,规定“国家对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要贯彻落实《水法》,用足、用好现有的法规与规范性文件。根据《水法》,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坚持对洪涝灾害、干旱缺水和水环境恶化等问题实行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实现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

(3)创新建立节水防污型社会的运行机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节水型社会建设要依靠制度建设和体质创新,要实行以用人和排污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全面实行定额用水和计划用水,建立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在建立节水防污型社会的运行机制的同时,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环保产业,优化配置水资源:保护水环境,促进生态修复;建设科学合理的水资源利用体系,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4)加大水利投入,支持环保工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和管理是公共财政支持的重点领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需要加大公共财政的支持力度,并建立长期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继续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列为长期建设国债投资的重点,力争用于水利建设的比重有所提高。稳定水利建设基金政策,扩大基金筹集范围。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产业发展市场化、行业监管法制化的城市水务的运行机制。

篇8

关键词:水文;测验;问题

1、充分认识新时期水文测验工作的重要性,创造性的开展水文测验工作

水文测验是水文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在水利规划、水工程建设管理、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工作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水文测验的核心内容是为监测与分析评价水资源的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规律,为国家和各级政府开发利用、管理与保护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多年来,我省的水文测验工作为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与管理提供了大量可靠、翔实的科学依据,发挥了不可替代的行业作用,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各地也都探索并积累了一些很好的经验。但是,也应该看到,我们的水文测验工作发展还不平衡。当前,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问题仍然是制约我国、我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水资源短缺问题非常严重峻。因此需要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而水资源的管理工作迫切需要水资源监测工作跟上去。例如节水问题、对污水的控制处理、水资源的配置、水权水市场的建立等,没有水资源监测基本资料的支持是不行的。这里提到的水资源监测是大水文观念中派生出来的一个新名词,它是指为水资源管理、保护、配置和调度等方面服务的水量、水质(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监测,它是水资源管理、保护、配置、调度的技术保障,是经济社会和水利工作发展对水文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它既是水文工作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又是水文监测的延伸和拓展,同时也是水文自身发展的需要。作为水文行业一项最基本工作水文测验的地位和作用将愈来愈重要,任务也愈来愈艰巨,我们要义不容辞的去接受新的挑战。我们不仅要考虑自己能做什么,更重要的是考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我们做什么,根据服务对象的特点和要求,具体考虑我们需要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如何在工作中照准切入点,这就需要我们换位思考,要跳出水文看水文,站在服务对象的角度来认识水文。只有这样,才能找到工作的切入点,着力点,干到点子上,服务到根本上,在服务中不断发展壮大,在服务中不断提高水文的地位和作用。这是水文发展的新机遇,水文工作也必将在水资源管理和保护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我国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优质的水文服务。

2、新时期开展水文测验工作的优势、服务内容。

2.1 我们所具备的优势

从我们自身的角度讲,我们有初步形成的站网,有一支专业队伍,有长期的资料积累,所以说,我们具有一定的基础和条件,因此我们可以提供水量、水质监测信息服务,也可提供分析评价和预测预报服务。

2.2 我们的服务内容

(1)为水资源配置服务。研究分析一个区域、一个流域以及跨流域的水资源情况和发展需求,及其变化趋势以及承载能力,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布局服务,为产业结构调整服务,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从战略上和宏观上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2)为水资源管理服务。包括水资源分配、取水许可、水权转让和为政策法规制定提供决策信息等。

(3)为水资源保护服务。排污口、行政区界断面、国际河流的水质监测,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监测,重大污染事故的快速监测等。

(4)为水环境、水生态管理保护服务。为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监测和预报服务。

(5)为水资源调度服务。为年际间或实时的水资源调度、区域内不同水体间的水资源调度、跨流域水资源调度、水量水质联合调度、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度、洪水资源化利用调度以及城市供用水调度等提供监测、分析评价和预测预报服务。

3、新时期水文测验面临的新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水文测报工作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

(1)防洪工程的综合治理,使水文要素产生了新的变化。

同级水位流速、流量的变化等都直接影响到水文要素的变化,对分析水文资料、提供水情服务带来了新的问题。因此,水文测站要了解掌握流域内工程情况的变化,摸索河道行洪规律,采取相应的测验对策;管理部门的有关科室要开展资料分析和研究工作。

(2)新技术的应用,对水文职工提出了新的要求

遥测系统、微机测流系统、固态存储、超声波水位计、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对我们每一个水文人来说都是一种新的挑战,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才能始终与社会发展同步。

(3)人类活动的影响,改变了水文测验固有的工作模式

跨流域调水、河道引水的不确定性、滩地开发、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国家治水方略的调整、水文断面大部分时间河干等,都对水文测验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我们应走出原有固守断面的工作模式,加大水文巡测和水文调查的力度,尤其应加强渠道测流、水量巡测和引水口门的控制。同时,要重视小流量的测验。在枯季小流量测验中,由于河道串沟多、垂线水深偏大、水位观测代表性不高、流速仪相对位置误差较大、测流垂线布设不足等原因,导致枯水期实测水量产生较大误差。因此,要强调枯季测流减少测次不能降低精度,选择合理断面而不能应付差事。

(4)资料整编与测验工作的脱节,难以通过资料整编指导测验工作

80年代以来,水文资料整编工作逐步由计算机代替了人工计算,整编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对资料的一、二、三校上,缺少了对原始资料的合理性检查、流域内各观测点的一致性审查,出现了个别站点资料不合理、上下游水量不平衡的整编成果。因此,要加强资料整编前后对观测资料的合理性审查,通过水量平衡分析、上下游流量对照、降雨径流相关分析等多种途径,提高资料整编成果的质量和可靠性。

(5)日常测验工作与分析研究结合不够,导致重复劳动、无效劳动

堰闸站泻流曲线的率定、上游站单值化的分析、报汛站水位流量关系的分析等,应该作为我们的一项长期任务来抓,成熟一个,审批一个,应用一个,用技术手段减少测站职工的劳动、保证测报工作的质量。要有计划地对监测人员进行培训,并通过试点和专项技术研究,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人才,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通过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确保测验工作的质量。

(6)水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缺乏快速应变能力

目前,不论是水量测验还是水质测验,设备、设施的落后,影响了水文测验的时效和精度。要重视水文测验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特别是要加强能力建设,提高测洪标准和测验精度,建立备用手段和应急保障体系。在完善常规测验仪器设备配备的基础上,大力提高水文巡测系统的机动、快速反应能力和自动测报能力,实现重点地区、重点水域的自动测报系统。增强水文测验的整体实力,以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水资源管理的要求。

篇9

水文测验是水文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在水利规划、水工程建设管理、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工作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水文测验的核心内容是为监测与分析评价水资源的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规律,为国家和各级政府开发利用、管理与保护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多年来,我省的水文测验工作为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与管理提供了大量可靠、翔实的科学依据,发挥了不可替代的行业作用,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各地也都探索并积累了一些很好的经验。但是,也应该看到,我们的水文测验工作发展还不平衡。当前,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问题仍然是制约我国、我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水资源短缺问题非常严重峻。因此需要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而水资源的管理工作迫切需要水资源监测工作跟上去。例如节水问题、对污水的控制处理、水资源的配置、水权水市场的建立等,没有水资源监测基本资料的支持是不行的。这里提到的水资源监测是大水文观念中派生出来的一个新名词,它是指为水资源管理、保护、配置和调度等方面服务的水量、水质(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监测,它是水资源管理、保护、配置、调度的技术保障,是经济社会和水利工作发展对水文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它既是水文工作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又是水文监测的延伸和拓展,同时也是水文自身发展的需要。作为水文行业一项最基本工作水文测验的地位和作用将愈来愈重要,任务也愈来愈艰巨,我们要义不容辞的去接受新的挑战。我们不仅要考虑自己能做什么,更重要的是考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我们做什么,根据服务对象的特点和要求,具体考虑我们需要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如何在工作中照准切入点,这就需要我们换位思考,要跳出水文看水文,站在服务对象的角度来认识水文。只有这样,才能找到工作的切入点,着力点,干到点子上,服务到根本上,在服务中不断发展壮大,在服务中不断提高水文的地位和作用。这是水文发展的新机遇,水文工作也必将在水资源管理和保护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我国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优质的水文服务。

二、新时期开展水文测验工作的优势、服务内容和特点

我们具备的优势和条件是什么呢?从我们自身的角度讲,我们有初步形成的站网,有一支专业队伍,有长期的资料积累,所以说,我们具有一定的基础和条件,因此我们可以提供水量、水质监测信息服务,也可提供分析评价和预测预报服务。我们的服务对象需要我们提供那些服务呢?概括地讲,我们的服务对象需要我们提供的服务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为水资源配置服务。研究分析一个区域、一个流域以及跨流域的水资源情况和发展需求,及其变化趋势以及承载能力,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布局服务,为产业结构调整服务,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从战略上和宏观上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2)为水资源管理服务。包括水资源分配、取水许可、水权转让和为政策法规制定提供决策信息等。

(3)为水资源保护服务。排污口门、行政区界断面、国际河流的水质监测,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监测,重大污染事故的快速监测等。

(4)为水环境、水生态管理保护服务。为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监测和预报服务。

(5)为水资源调度服务。为年际间或实时的水资源调度、区域内不同水体间的水资源调度、跨流域水资源调度、水量水质联合调度、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度、洪水资源化利用调度以及城市供用水调度等提供监测、分析评价和预测预报服务。

我们要针对服务对象的不同特点和不同需求提供优质服务,这是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体现自身价值。

目前,我省水文测验工作开展的项目有,流量、水位、降水、蒸发、泥沙、水质、地下水、水温等。水文站的测验方式有常年驻测、汛期驻测、全年巡测、委托观测等方式。降水量观测除水文站为本站水文职工观测外,其余绝大多数采取委托观测的方式。降水量观测有普通自记、固态存储和自动测报等方式。流量测验主要采用缆道、测船、涉水测流等方法。一般情况下采用流速仪法测流,遇大洪水情况下常规测验设施不能测流的情况下采用浮标法测流,水力学法推算流量和利用水工建筑物等测流。目前,应用超声波剖面测速技术的动船法(ADCP)测流等新技术、新方法也在流量测验中得到了应用。新时期水文测报工作有四个特点,即:传统性、随机性、标准性、及时性。传统性反映水文测报是基础性工作,是水循环规律的监测、积累过程,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随机性表现在旱涝不均,时间、空间变化梯度大,水质变化突发性强,水质、水量调查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素。标准性体现在水文测报工作有章可寻,《水文测验规范》、《水情拍报标准》等,规范了水文测验的技术标准,只有按照标准开展的水文测验行为,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水文工作的要求。及时性是要求抢测洪水、信息的快速准确传递,以满足突发事件的决策、调度。

篇10

关键词:绿色理念;建筑施工管理;分析

建筑施工过程中必然产生污染。自“绿色奥运”以来,绿色理念的重视程度在建筑工程中愈加突显。绿色理念与建筑工程管理的结合势在必行。为了保证管理质量以及管理工作与绿色理念要求之间的契合性,建筑施工管理的调整优化应该注重系统性、科学性、环保性等原则的应用。

1.我国当前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从整体角度来讲,我国当前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含以下两点。

1.1管理观念问题

在实际的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中,大部分管理单位都将管理重点放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与质量方面,对绿色施工管理缺乏科学认识和重视。在这种不合理观念的影响下,使我国建筑施工管理的环保水平相对较低,部分建筑工程中仍然存在产生大量资源浪费问题和较为严重的污染问题。

1.2管理制度问题

就管理制度而言,我国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含以下两点:第一,管理制度完善性问题。管理单位所制定出的管理制度应具有统一性特点,管理制度与实际建筑施工过程之间的契合程度较低。因此,管理制度的应用无法发挥出良好的管理效果。第二,管理制度执行问题。从实际的建筑施工管理工作可知,对应监督机制的缺乏影响了管理单位执行管理制度的力度。某些管理单位并未完全遵循管理制度中的规定要求进行管理。当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时,他们通常会利用自身的管理经验处理问题。

2.绿色理念下的建筑施工管理

为了实现绿色理念与建筑施工的完美结合,建筑施工管理工作需要注重以下几种管理措施的应用。

2.1污染控制措施

建筑施工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类型的污染,因此,管理单位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污染控制措施的应用,提升建筑施工管理的环保水平:第一,噪声污染控制措施。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可以要求建筑施工单位采取隔离、调整作业空间等措施控制自身施工过程产生的噪音,或者要求施工单位运用低噪音生产设备实施生产。第二,尘土控制措施。对于建筑施工引发的尘土污染,可以要求施工单位利用中水、地下水进行喷淋降尘,采用滤网对土覆盖,在长期土上种植植被等措施处理,达到有效保护周边环境的作用。

2.2能耗、建筑材料管理措施

就能耗与建筑材料方面而言,可行的管理措施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第一,能耗强化控制措施。管理单位需要提高对建筑施工过程中能源消耗的重视,并要求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将新型施工工艺、节能设备等应用纳入施工规划或施工组织设计中,在施工过程中督促实施,使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参数显著降低。第二,施工设备运维强化管理措施。从以往施工管理经验可知,如果施工单位不重视施工设备的保养与维护工作,施工设备性能受损的发生概率相对较高。这种现象的出现会导致施工单位生产成本的增加。在绿色理念下,应该及时督促施工单位对各类施工设备进行保养与维修。这种管理措施的应用不仅充分契合了绿色理念的要求,还从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施工设备的使用寿命。第三,建筑材料选用管理措施。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绿色环保建筑材料是体现绿色理念的主要方法。因此,在实际的建筑施工管理中,管理单位应该加强对施工单位所选用材料的管控和材料进场的检查。当发现质量标准不符合要求的建筑材料时,管理单位应该及时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更换或退场。在这种标准的管理下,既会使施工单位主动提升对绿色环保建筑材料的重视,提高绿色环保材料在所有建筑材料中占据的比重],也会使绿色理念在他们的管理思维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2.3水資源管理措施

水资源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一种重要资源类型。从以往建筑施工管理经验可知,若管理单位不重视建筑工程的水资源应用,庞大的施工用水中会有大量的用水被浪费。这种现象不仅增加了建筑工程施工的成本,污水的产生还加剧了周围环境的污染。因此,在绿色理念下,管理单位应该重视水资源管理措施的应用。这种措施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主要包含以下几点。第一,强化建筑施工队伍水资源节约应用观念。在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中,管理单位可以通过发放宣传材料、应用节约水资源标识等方式实现提高施工队伍节约水资源意识的目的。第二,制定水资源应用管理制度。为了保证建筑施工队伍水资源利用的合理性,管理单位可以针对实际的水资源应用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若施工单位出现违反管理制度的现象时,采取相应的经济处罚措施予以约束。第三,应用节水型施工设备。为了更好地实现节水目的,管理单位还可以通过督促、建议等方式使得建筑施工单位将相关节水型施工设备应用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对于建筑施工单位而言,节水型施工设备虽然需要消耗一定的成本,但其在后续使用过程中能够节省更多的生产成本。因此,使用节水型施工设备具有一定的必要性。第四,就地取材。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可充分利用地下水资源、中水作为施工用水、部分生活用水,减少市政用水量。如采用收集的地下水对自身项目的扬尘进行喷淋降尘,在生活区可作为卫生间冲淋用水,在园林绿化方面可作为植物养护用水,在主体结构施工中可用作混凝土养护用水及临时消防用水等,可大大节约市政用水量。

就我国目前的建筑施工管理工作而言,管理单位对绿色理念在管理中的重要性缺乏深入认识和理解,其针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制定的管理制度在完善性、执行力度等方面有待改进。在当前的绿色理念下,管理单位应该通过污染控制措施,能耗、建筑材料管理措施以及水资源管理措施,提高建筑施工管理工作的科学性。除此之外,绿色施工管理措施的应用还会对建筑工程环保水平的提高产生促进作用。

作者:张建华 单位:中煤建筑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