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单亲孩子的心理辅导范文

时间:2023-12-21 17:18: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单亲孩子的心理辅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单亲孩子的心理辅导

篇1

【中图分类号】 G62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0―0034―01

一、 单亲家庭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1. 敏感自卑。家庭的不健全造成了孩子心理上的欠缺,既不信任别人,也不信任自己。由于自卑,不能使自己的理想协调发展,影响了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挥。甚至有的孩子会萎靡不振,破罐子破摔。

2. 孤单冷漠。单亲这一事实带给孩子心灵上的创伤是难以抚平的,家庭结构变化的强烈刺激,致使他们的心理开始出现失衡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某些孩子开始出现孤僻冷漠、逆反仇视的心理。他们当中有的孩子对父母的离异充满憎恨,憎恨父母不顾他的成长和感情,进而扩展到对学校和社会生活不感兴趣,对周围的人或者事也漠不关心。

3. 情绪冲动。过分溺爱或是缺乏关爱,亦或是缺乏监管力度的单亲家庭子女都容易表现出散漫放任的态度,在其行为上表现为无组织、无纪律、自控能力差。有的单亲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为了减轻孩子精神上所受到的打击,无原则地满足孩子过分的物质要求,致使孩子产生任性、易冲动等不良情绪。

4. 厌学逃避。单亲家庭中,由于家长自身产生的消极情绪,家庭气氛发生明显的变化,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情绪,造成孩子紧张、焦虑、暴躁等异常情绪,导致孩子注意力、记忆力下降,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习成绩不理想,进而产生了严重的厌学心理。

二、原因分析

1. 家庭教育方式的失当。单亲家庭的父母,常对子女产生爱的极端, 要么是溺爱有加, 要么是爱的贫乏, 这两种极端都会使孩子的情绪情感生活受到严重破坏, 出现种种如自卑、孤独、抑郁、放任、暴躁等心理缺陷, 造成身心不良发展。

2. 个体对家庭情感缺失适应困难。由于家庭生活的变化以及家庭情感的骤变, 使他们的精神受到巨大的创伤, 他们自身不成熟的心理在短期内还无法适应。他们从内心深处自认为是被抛弃的孩子, 不少人有着沉重的精神负担, 自卑自怜,对外界的态度过分敏感, 导致他们或自暴自弃, 或对社会有对抗情绪, 戒备心强, 难以与人合作, 由此造成种种心理问题。

3. 学校及社会舆论的压力。事实上, 孩子自己往往没有价值评判的标准, 他们的是非观是参照周围的人以及社会包括媒体的态度来确定的。学校及社会对单亲家庭存在的歧视和偏见, 使得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压力加重, 表现出冷漠、敌对、自卑等情绪。

三、解决策略

1. 单亲家长方面。(1)鼓励孩子正确面对现实。(2)保持平衡、冷静的内在心理环境。(3)端正教育方法,倡导理性教育。科学的教养方式是教养结合、严慈相济、情理交融,是既关心爱护孩子,又严格要求孩子,既理解尊重他们,又要对其不良习惯和错误行为进行严厉批评,做到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处,即严爱结合。

2. 学校方面。(1)情感育人,维护学生的自尊心。教师要主动去信任、理解、尊重这类学生,维护其自尊心,培养其健全的人格,以真诚的情感、榜样的形象、美好的生活,来激活学生丰富的情感领域。(2)开展有益的活动,增强学生自信心。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让能力弱的单亲家庭子女在同学面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通过这些活动,使他们从中获得集体的力量,以此增进和其他同学之间的友谊,消除他们的孤独感,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3)定期与家长取得沟通,帮助他们改善家庭关系。家庭是孩子性格的发源地,为此,学校应定期与家长取得沟通与交流,了解孩子心理发展状况,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发展。(4)建立心理教育与咨询机构。学校应开设专门的心理教育课程以及咨询治疗机构。通过开设心理辅导课程,不仅要使每位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还要教育其他同学对单亲家庭的孩子要关心和关爱,不歧视和讽刺,建立同龄伙伴间可倾诉和疏导的氛围及正常交往关系。

篇2

(一)家庭状况

1.离异父母的收入对单亲子女的影响

父母收入水平低,单身父母没有时间、精力和物质条件对孩子进行教育,对孩子疏于管教,形成管理的真空。孩子在家中不受重视,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体会不到自己在家庭中的作用。有些单亲子女由于生活所迫,过早的承担生活压力,易产生一些不良情绪和行为。

父母经济水平高,双方都想以金钱来弥补子女对父爱或母爱的缺失,用金钱满足孩子所有的要求,导致孩子形成不良的价值观,在学习上不求上进,靠金钱交友,情感冷漠,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2.子女与长辈生活

长辈们为弥补孩子对父爱母爱的缺失过分宠爱,对孩子百依百顺,孩子纪律性淡漠,行为不受拘束,为所欲为。另外,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与孩子年龄差距大,人生观、价值观不同,存在更深的代沟,缺乏有效的沟通,不能相互理解,所以单亲子女更容易产生孤独感,幸福感较低,性格暴躁。

3.离异父母的关系对单亲子女的影响

有些父母离异后关系相处不融洽,双方处于“互骂”状态,使子女处于仇恨的环境中,造成其心理扭曲,滋生出对人生、对社会的提防和恐惧甚至产生仇视心理,无法正确处事待人。

(二)家庭教育方式存在的弊端

1.监控程度低

离婚给孩子带来的适应困难会通过各种途径表现出来,离婚家庭中父母监控程度低的状况会导致青少年更容易出现吸毒和早孕等问题行为。由于成长环境的变化,单亲子女易产生心理失衡。由于缺少一方的监管,在青春期这个叛逆的阶段,单亲子女会因为想引起家长的注意,或因缺少约束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期望过高

父母离婚后家长将子女作为精神支柱,对子女产生较高的期望,子女易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有的子女由于无法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走向家长的对立面,与父母进行抵抗,易产生过激行为。有的子女为了不让家长失望,自己承担过度压力,性格变得孤僻、消沉、沉默寡言,郁闷不乐。家长过度的期望和教育要求不利于孩子的学习和健康,容易使孩子出现许多心理问题。

3.迁就溺爱

离异父母因为感到对孩子的亏欠而对孩子进行弥补,因此对子女一味娇宠,有求必应,对孩子过分溺爱。为了减轻孩子心理上所受到的打击,无条件地满足孩子过分的物质要求,使子女产生骄纵任性等不良情绪。单亲子女在家里处处以自我为中心,行为散漫放任,在学校里迟到、旷课、打架,不尊重老师同学。

4.简单粗暴

有些单亲家长对其子女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家长在子女犯错时非打即骂,甚至有的家长以自己心情为转移,使单亲子女感到惶恐不安。其个性发展受到严重压抑,形成孤僻、胆小、倔强、不自信、暴力、急躁等不良品质。

二、单亲子女在青春期的心理问题

1.性别角色混乱

性别角色混乱是指两性在社会文化规定的各自相应的社会位置和行为规范模式上的混乱,即通常所说的男孩像女孩,女孩像男孩的现象。

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各有不同,父亲对子女的独立性、自信心、社交能力、智力发展等方面影响较大。母亲则在抚爱、谦虚、举止规范、认真细致、严于律己等方面影响较大。在青春期阶段,青少年心理和生理发展迅速,而单亲家庭中由于性别角色的缺失,容易导致子女的性别角色混乱。因父爱的缺失而出现的男孩女性化,男孩缺少阳刚之气,孤僻、胆怯、吝啬,喜欢与女孩相处,穿着、语言、体态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对女性的模仿。而女孩则缺少与异性亲切交流的训练,表现为冷漠、拘谨、沉默寡言,缺少与异性相处的能力。

2.疑惧心理

疑惧心理是指无法真正理解他人的正常关爱,产生怀疑和恐惧的心理。在青春期这个特殊的阶段,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迅速,需要更多的关爱。然而具有此心理的单亲子女担心别人的关爱是出于什么目的,不愿将自己的困难和处境告诉他人,不愿敞开自己的心扉,让人感觉难以接近。

3.早恋心理

单亲子女在青春期生理上的迅速成熟,要求心理发展紧紧跟上,但由于他们个性发展以及认识能力的限制,尤其是在教育引导个性发展不及时、不得力的情况下,使他们的心理发展表现出相对的幼稚性。由于他们在家庭中得不到应有的关爱,所以他们渴望他人的关爱,而异性的关爱比同性的关爱更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因而单亲子女在青春期常常对身边的异性产生好感。一旦对方作出回应,双方易将彼此的好感误解为爱恋进而陷入早恋。

4.自卑心理

大多数单亲子女都会具有这种心理,表现为沉默寡言、郁闷不乐、意志消沉。在青春期阶段,青少年自我意识高涨,心理活动集中指向自我,特别关注自己的身心变化以及感受,非常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观察与评价。单亲子女认为父母离异是不光彩的事,加上社会和周围人群的不理解,他们受到一些不平等的待遇,自卑感便油然而生。单亲子女往往情感脆弱、对别人的批评特别敏感,行动上比较被动,畏缩消极。

5.人际交往障碍

青春期面临特殊的发展任务,在这些任务完成的过程中会暴露出新的问题。青春期是个体首度尝试建立亲密关系的时期,单亲家庭会影响到孩子对关系和责任的看法。哈里斯?代克?苏利文认为,青春期会产生对亲密的需要,可以彼此分享情感和思想,进行亲密的交流需要学会以对方能够理解的方式去谈论所感所思,由于单亲子女所具有的疑惧心理、自卑心理、孤僻冷漠、暴躁易怒等特点,使他们很难与同伴建立亲密的关系,容易产生人际交往障碍。

三、单亲子女在青春期的教育对策

(一)提高学校教育科学性

1.建立心理咨询与治疗机构

学校应开设专门的心理教育课程和咨询治疗机构。使同学通过心理辅导课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育其他同学对单亲子女要关心和关爱,不歧视和讽刺,建立同学间可倾诉和疏导的氛围以及正常交往关系。

2.建立单亲家庭学生档案

学校在单亲子女入学时建立人头档案,对其学习、心理、生活、行为及家庭情况进行了解、跟踪并加以记载。

3.定期与家长取得沟通,帮助他们改善家庭关系

学校可以开设单亲家长班,在教育单亲子女方面给予家长一些知识与指导性意见。指导家长用正确的心理健康辅导方法,担负起家庭教育的职责,主动配合学校教育子女。定时举办专家讲座,请单亲家长互相交流、总结经验。另外家长可以在规定时间内走进教室与同学交谈,了解子女状况。

(二)重视家庭教育

1.采取宽严适度的家庭教育方式

单亲家长要加强理性,采取宽严适度的教育方式。要根据子女的具体情况,安排好子女的学习和生活,帮助子女学会自信、自立、自助、自强。不要为了弥补孩子感情的缺失,过分地满足孩子的要求,溺爱、怜爱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但也不能对孩子放任自流。

2.培养单亲子女的社会性

要教育单亲子女自尊、自爱、自强、自立,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集体活动,不要逃避社会,要主动与人交往,虚心向他人学习,学会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尊重自己,尊重他人,融入社会。

3.对单亲子女确立适度的期望值

作为单亲家长,要对子女确立适度的期望值,把生活的支点放在自己身上,而不是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对子女有不切实际的希望,不要让子女感到压力,才能促进子女健康成长。

4.注重广博的情感培养

家庭是以骨肉亲情为纽带形成的特殊组织形式。单亲子女与父母的情感残缺是不可回避的现实,要帮助缺少父爱或母爱的子女克服情感障碍。单亲家长尽可能多抽时间与孩子沟通交流,引导孩子面对现实,调整自我,用良好的意志品质克服挫折和困难,使孩子明白父母并没有减少对他们的关怀和爱护。

(三)健全社会保障

1.成立指导或辅的机构组织

社会应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与治疗机构及心理咨询服务热线,帮助单亲父母解决自身的心理困惑,解决单亲子女的心理问题。社会应建立相应的部门和机构,对单亲子女的心理发展状况进行定期检查观测,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保障单亲子女的健康成长。

篇3

关键词: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分析研究;问题;对策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种文化、价值观的冲击,特别是新婚姻法颁布以后,我国的离婚率迅速上升,单亲家庭正逐年呈上升趋势。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关系到每所学校整体教育教学的稳定,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年龄在14~19岁之间,是心理变化最激烈、产生心理困惑冲突最多的时期。且绝大多数学生是升入高中无望才选择上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素质普遍较低,在学习、心理等方面表现的问题更加突出。因此,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研究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更有其独特价值。针对单亲家庭学生的问题研究,不仅应从思想、行为习惯和社会不良影响等层面入手,更应从心理学视角分析单亲学生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采取相应的教育干预对策。

一、研究对象、内容及方法

1.研究对象

临沂卫生学校在校1~4年级学生,年龄14~19岁,共计5127人。其中,双亲家庭学生4291人,约占83.69%;单亲家庭学生836人,约占16.31%。

2.研究内容

该调查对被试选用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教授1991年修订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Mental health text)作为测试材料。

3.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向临沂卫生学校在校生共发放测试问卷5670份,回收有效问卷5127份,然后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统计方法用SPSS10.0统计。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1.调查结果

双亲家庭和单亲家庭心理问题检出率对比见表1,分量表检出率见表2。

表1 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n(%)]

表2 分量表检出率[n(%)]

2.调查结果分析

MHT测验中,总焦虑倾向标准分在1~55分之间者为正常;在56~64分之间者为心理健康有问题;64分以上者则表示在日常生活中有较严重的不适应行为,可认为其心理问题较为严重,已构成心理障碍,需要进行心理辅导。由表1可知,单亲家庭学生总焦虑倾向标准分正常者只占被测人数的50.96%,而双亲家庭学生占80.98%;至少有一项超过8分者单亲家庭学生也明显高于双亲家庭学生。这说明单亲家庭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几率更大。

由表2可知,临沂卫生学校单亲家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依次是:对人焦虑(33.97%),孤独倾向(26.91%),过敏倾向(22.37%),恐怖倾向(9.93%),自责倾向(9.45%),学习焦虑(8.04%),冲动倾向(5.38%),身体症状(4.31%)。可见,对人焦虑、孤独、过敏和恐怖是单亲家庭学生身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讨论

单亲家庭是与双亲家庭相对的一种特殊的家庭结构类型。由于家庭中夫妻离婚、一方死亡、遗弃、分居或其他原因,形成了只有父亲或只有母亲的家庭。在现代社会环境下,家庭离婚率的迅速攀升是单亲家庭数目日渐增多的主要原因。由于家庭生活的变化以及家庭情感的骤变,使单亲家庭的学生精神受到巨大的创伤,从内心深处自认为是被抛弃的孩子,不少学生有沉重的精神负担,认为父母的离婚使他们产生羞耻感,唯恐他人谈起自己的家庭。对外界的态度过分敏感导致他们或自暴自弃,或对社会有对抗情绪,戒备心强,难以与人合作。学校及社会对单亲家庭存在的歧视和偏见,使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压力加重,表现出冷漠、敌对等情绪。单亲家庭的父母对子女的爱容易极端,要么是溺爱有加,要么是爱的贫乏,这都会使孩子的情绪受到严重破坏,出现自卑、孤独、抑郁、放任、暴躁等心理缺陷。如何对单亲家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已成为当前许多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工作者不断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四、对策

1.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进行个性化关怀。

2.正确对待单亲家庭学生,不厌烦也不过分同情。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弥补单亲家庭学生性格心理缺陷。

4.维护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5.加强对单亲家庭的指导联系,办好家长学校,积极构建学校和家庭的互动教育网络。

6.帮助学生改善家庭关系,让他们感到家庭的温暖。

7.加强对学生群体分层的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班集体。

8.以集体的力量感染单亲家庭学生,培养其良好的性格和健康的心理。

篇4

【关键词】单亲家庭;儿童心理

【中图分类号】R3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0-056-2

单亲家庭是指子女只能跟随父母其中一方生活,另一方可能是因亡故或离异等原因而几乎完全放弃了对子女的监护和抚养义务的家庭。生活在这类家庭中的儿童的处境较完整家庭的儿童有很大差异,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

随着社会的变迁,人们观念趋向宽容和理性,中国的传统婚姻家庭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离婚、婚外恋、婚前等反传统婚姻家庭观念逐渐被社会接受,导致单亲家庭数量越来越多。从另一个角度看,单亲家庭的增多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如果选择了单亲家庭,理想状态是带孩子的一方要有成熟的心态与良好的社会与经济地位。现代社会发展的多样性,正如世界具有多样性一样,无论是单亲还是双亲,都应该从容面对。一切以孩子健康心理发展为主要出发点。

儿童时期的心理健康对今后的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这早已成为心理学家们的共识。心里不健康的儿童与别人很难相处、意志薄弱、在困难面前畏缩不前、不能遵守社会规则和道德规则,他们将在社会生活中遇到很大的困难。因此,应该关注儿童的心理发展状况,为孩子们未来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使儿童能更加顺利的融入社会。

1单亲家庭儿童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

有研究表明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状况和问题行为父母与完整家庭子女差距巨大:品德方面存在问题的,离异家庭子女为24.92%,而完整家庭子女仅为6.8%;性格方面存在问题的,离异家庭子女为21.22%,远远高于完整家庭子女的平均值5.81%:学习方面存在问题的,离异家庭子女为28.18%,也大大高于完整家庭子女的平均值8.06%;情绪方面存在问题的,离异家庭子女为19.32%,而完整家庭子女只有5.58%。

1.1智力发展障碍

离异家庭子女的智力发展明显落后于完整家庭子女,学习成绩也显著地差于完整家庭子女,而且这种差异在7-13岁的各个年龄阶段都表现得十分显著。在智力表现表达等级及其条件的研究中,发现家庭关系的紧张度与儿童智力发展直接相关,即随智商降低,家庭关系呈现越来越差的趋势。

1.2情绪情感障碍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是一种心理活动过程的两个不同的侧面。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对象会引起肯定、积极的情绪、情感。反之,妨碍和干扰需要得到满足的东西就会引起否定、消极的情绪、情感。任何原因引起的情绪情感剥夺都会造成情绪情感创伤。这种创伤在日常生活中具体的表现为抑郁、暴躁、孤独、易怒、发呆、焦虑、冷漠、过分胆小等情绪障碍。有调查表明,离婚头6个月子女的不良情绪发生率相当高。

1.3性格发展障碍

来自单亲家庭的孩子特别地敏感多疑,他们常感到自己低人一等,处处不如别人,不能发现自己身上的优点和长处。所以,他们一旦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或遭到别人的讽刺、嘲笑时更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渐渐地,他们有的因自卑而不善交际、胆小怕事、忧郁冷漠,有的却将自卑心理转化为攻击,希望能在与别人的打斗中找回自信,找到优越感,寻求一种心理上的平衡。

单亲儿童对老师或家长的言行产生抵触情绪和对抗行为,这是逆反心理的一般表现。你叫他往东,他偏朝西:你让他干这,他偏做那;你批评他,他反而觉得你是错的,固执己见、知错不改。逆反心理多半是由于受到或害怕受到别人的伤害而形成的。逆反心理表现较为极端的儿童甚至会希望借助自己的逆反行为引起别人的注意。

2单亲家庭的儿童心理健康辅导对策

2.1从家庭角度

(1)改善家庭教育方式。单亲家长对子女的评价要以积极性为主,要做孩子的朋友,与孩子形成互相信任、互相理解的关系。还要调节好对子女的期望水平,确立适度的期望值,把生活的支点放在自己身上,而不是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这样才不会让子女感到压力,才能促进子女健康成长。

(2)加强亲子沟通,增强交往意识。心理学家哈贝马斯强调交往对人的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所以为了单亲家庭儿童社会性良好发展,必须重视家庭内部成员的交往。父母应增加与孩子的沟通,要引导子女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并要乐于倾听。在这种平等基础的亲子沟通中。单亲家长和其子女会更加理解对方,这样有利于亲子关系的改善,也有利于单亲家庭儿童心理失调状况的改善。

2.2从学校角度

(1)学校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还应根据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变化特征,因材施教,进行强化教育。如针对他们的忧郁情绪,通过开展多种文体活动,对他们进行合理的情绪疏导;针对他们的家庭气氛疏淡或紧张,通过家访和召开家长会,融洽亲子关系,帮助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针对他们的不合群,通过组织各种集体活动,对他们加强人际交往教育等等,采取有针对性的手段和措施来维护他们心理健康发展。

(2)离异家庭学生所处的环境,特别是他们每日每时所生活的班集体的班风和同学之间的良好关系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老师要要求同学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关心,不要讽刺、取笑离异家庭学生,用爱心抚慰创伤;还要有意识地选派热情、有同情心的同学主动与离异家庭孩子交往,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用爱心激活信心。

2.3从社会角度

传统观念认为单亲家庭是有问题的、有缺陷的,在单亲家庭儿童潜意识中形成一种被拒绝、被歧视的消极心理。因此消除社会的偏见和歧视,给予单亲家庭儿童更多的关爱和支持,才能消除他们的心理创伤,发展健康的心理和人格。

参考文献

[1] 王振宇.儿童心理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1.

[2] 李学宁.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分析和对策[J].教育导刊,2004,16.

篇5

【关键词】单亲家庭子女 心理健康教育

单亲家庭是指由于父母离异或其他变故形成的只有父亲或母亲与未成年子女一起生活的家庭。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观念日益改变,再加上每年不断发生的各种意外事故、疾病、未婚先孕等因素,使单亲家庭的数目不断增加。单亲家庭子女的成长和教育问题,也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1.单亲家庭对子女造成的消极影响及原因

1.1 智力方面。

研究表明:离异家庭子女的智力发展明显落后于完整家庭子女,学习成绩从整体上显著差于完整家庭子女,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1 家庭环境因素。

许多单亲家庭拮据的经济条件、冷漠的家庭氛围,以及情感方面的缺失使得孩子在智力发展的关键期(7-13岁)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和关爱。使其智力发展严重受阻。

1.1.2 家庭教养方式和父母性别角色残缺。

父母的教养方式,尤其是早期教育直接关系儿童今后的发展。许多单亲家庭的父母由于受不幸婚姻的影响,对子女往往采取简单粗暴甚至置之不理的教育方式,给子女心灵蒙上了厚厚的阴影,对其他的诸如学校教育也采取了消极被动的接受方式,使智力发展受阻。

男女两性在智力发展上各具特色。女性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男性多善于抽象逻辑思维,有很强的运动组织能力。父母在共同培养子女的过程中,可以将这些影响儿童智力发展的因素在潜移默化中传达给自己的子女,使孩子的智力不断得到补充和完善。而单亲家庭的子女通常缺乏完整的性别角色教育,这对完善和发展他们的智力非常不利。

1.1.3 动机因素。

单亲家庭子女由于家庭的巨变,心理负担加重。因此在学习上严重缺乏积极主动性,学习动机不明确,对学习本身提不起兴趣,懒于学习、讨厌学习。因此,学习成绩上不去,智力发展也受到阻碍。

1.2 情绪情感方面。

由于多种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单亲家庭子女在日常生活中,常表现出自卑、抑郁、孤独、暴躁、焦虑、怯懦等消极的情绪情感。

1.3 行为方面。

由于家庭不完整,使单亲家庭孩子长期处于情感缺失、心理失衡的状态,再加上社会上的各种舆论、歧视,使得他们总是生活在一种压抑、紧张、焦虑的氛围中。由此引发各种问题行为,诸如打架斗殴、偷窃抢劫。

1.4 社会适应性方面。

单亲家庭子女孤僻、胆小退缩、冷漠、过分自尊等性格特征使得他们不能很好地协调周围的人际关系,朋友很少,甚至没有朋友。另外,由于家庭性别角色教育的缺失,单亲家庭子女的交友倾向往往走两个极端,一种是只与同性来往,另一种则是只与异性来往,而能够较好地协调两性朋友关系的占少数。再者,有些单亲家庭子女采取放任自由或过分溺爱的教养方式,使子女缺乏足够的自理能力,以及面对困难挫折的勇气和毅力,导致单亲家庭子女的社会适应能力较弱。

2.单亲家庭子女教育转化的主要途径

2.1 智力发展教育。

首先是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使其树立正确的明确的学习目的。教师、家长对单亲家庭子女应有适当的期望值,关注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出现问题时,要协助他们共同解决,发现进步则适时加以鼓励。指导其确立恰当的、具体的、合理可行的奋斗目标。督促其坚持执行。另外,尤其是教师应该从小事入手,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让单亲家庭学生体验成功,从而培养其成就动机,激发学习动力。

2.2 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即动机、兴趣、态度、情感、意志等。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针对单亲家庭子女具体情况,开展个体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辅导。同时,各科教师应该认真分析单亲家庭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材施教,着重培养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自立意识及自强精神,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引导他们学会正确地调控自身的情绪、言行等。另外,班主任还应该多给单亲家庭学生提供各种有利的锻炼机会,培养他们的意志、能力,促进其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

2.3 环境适应和人际关系和谐教育。

首先对他们畸形心理形成原因加以分析,然后有针对性地选择课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或心理知识讲座,同时在其中加入心理训练、问题分析、情境设置、角色扮演、游戏辅导等内容,并尽量让单亲家庭学生加入进来,让他们在活动中领悟心理调节的意义、方法,在潜移默化中使心理品质得到提高和升华。

此外,我们应该从小事入手,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上课主动回答问题等,培养他们的自信,使其性格变得开朗。在学习、生活上关心他们,以平等、尊重的态度与他们谈心、交朋友,并引导鼓励他们与不同性别同学间的正常交往,以弥补其家庭性别角色教育的缺失。

2.4 人格健全教育。

篇6

一、农村职业高中学生心理问题及成因

(一)个性问题

个性是个体经常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基本的精神面貌。农村职高学生个性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缺乏自制力。自制力是一种意志品质,是指善于克制自己的情绪并能有效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农村职高学生往往缺乏自制力,做事情三分钟热度,经常制定计划却难以执行下去;想努力却只停留在思想的层面,缺乏实际的行动,因此也无法收到预期的效果。

2. 依赖心理。部分农村职高学生依赖心理比较强,懒得思考,经常需要他人的帮助和指导,遇事往往犹豫不决,缺乏自信,很难单独进行自己的计划或做自己的事,总是依赖他人为自己作出决策或指出方向。

3. 自卑心理。自卑是一种因过多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一些农村职高学生认为自己的能力、智力等不如别人,自觉矮人三分,认为进入职高的学生比进入普高的学生差,常常认为己不如人。他们将失败归结为自身能力不足,进而更加自卑;自卑的学生往往不爱表现,甚至不想表现,总怕自己表现不好,久而久之也就失去表现的欲望了。

(二)厌学问题

1. 学习动机不足,缺乏目标。农村职高学生往往缺乏理想和追求,生活满足于现状,更多关注的是吃穿用度,而对于学习却是能学多少算多少,凭心情,没有目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学习的动力不足。

2. 学习习惯差。大部分农村职高学生初中成绩比较差,一些人在初中的时候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到了职高后仍然延续着一些不良习惯,如听课注意力不集中,走神儿,随意说话,不动脑筋,不爱记笔记,课后作业不认真。

(三)情绪情感问题

1. 情绪不稳定、易冲动。相当一部分农村职高学生为独生子女,还有一部分为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父母不在身边,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他们往往不会管理、控制、调节情绪,加之正值青春期,情绪呈两极性,缺乏稳定性。

2. 社会情感淡漠。农村职高学生是基础教育中易被忽视的群体,所受到的各方面的关爱、鼓励相对较少。人的心理就像一面镜子,得到的爱少,能够施予别人的爱也少,一些农村职高生常常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与自己无关的事情毫无兴趣,对集体缺乏关注和热爱,社会情感淡漠。

(四)人际关系问题

农村职业高中学生性情纯朴、真诚,但是由于自卑、自我评价低,总有一种己不如人的感觉,在人际交往中存在一些问题。

1. 无意识退缩。农村职高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常常出现无意识退缩,交往的积极性不高,不愿主动交往。主要原因是怕自己不被接受,或被看不起,这其实都是内心深处的自卑在作怪。

2. 缺乏安全感。部分农村职高学生由于成绩不好,常被教师忽视,被家长批评,在同伴中没有“地位”,因此在其成长过程中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中处于劣势,不被信任,也难以信任别人。

二、农村职业高中学生心理问题干预策略

(一)采取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 动中学。农村职高学生大多在农村长大,喜动不喜静,动手能力强。因此,在专业课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根据教学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可以进行实地教学、实验基地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竞中学。一些农村职高学生理想追求不明确,因此,定期进行知识、技能竞赛,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 用中学。农村职业高中课程设置应将实习部分比例加大,每学期加一定时间的实习,使学生能够在实习过程中认识到所学知识的价值,体验到“书到用时方恨少”,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教师千万不要照本宣科、纸上谈兵,即使是知识讲授,也要尽量采取多种形式,如多媒体教学、讨论式教学、小组教学、演示教学等,尽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建立信任型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一部分学生在中学时成绩不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师生关系不佳。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对教师的要求往往依据自己的喜好,要求也比较完美,教师的做法与自己的想法稍微有些不同便不买账,对教师的人格加以否定,接着便是不爱学其所授学科。对于青少年来讲,要信其道必先亲其师。因此,建立信任型的师生关系尤为重要,这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动力。

信任型师生关系的建立,更多要依靠教师的主动,及对学生的爱心与宽容心。教师应主动找学生谈话,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关心学生生活,包容不同个性、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

(三)实施立体、高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1.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一周或者两周一节,依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设置相应主题。应遵循发展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

2. 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根据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组成同质团体,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如针对单亲家庭学生、留守学生、特困学生群体开展相应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

3. 设置心理辅导室。设置心理辅导室,由经过心理辅导专业培训、具有心理咨询资格证的心理教师对学生进行个体心理辅导,预防问题的出现。

4. 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在心理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制作心理辅导报、心理知识宣传板报,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开通校园广播心理专栏,开办网站;开展校园心理剧表演与展演等活动。

5. 家校结合。农村职业高中学生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投入的精力有限,自身在教育方面的知识又比较匮乏,为此,学校可以以资料或者报告的形式向家长宣传相关知识,定期向家长反馈孩子在校情况,加强家校联系,共同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更有效地实施教育。

篇7

隔代抚养弱化了家庭的教育功能

每天早晨7时,现年54岁的王可欣坐公交车把小外孙送到幼儿园,下午4时又在幼儿园门口接小外孙回家。“没办法呀,他们小两口工作忙,交给我这个当姥姥的带,总比交给保姆强吧。”王可欣对记者说。

据了解,独一代父母大多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工作繁忙,生活压力大,一些人并且内心尚未成熟,无法适应为人父母的角色转换。“谁来带孩子”成了困扰他们的问题。于是,祖辈抚养第三代成为普遍现象。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30多年来,大量独生子女已进入婚育年龄为人父母,由他们生育的第二代独生子女被称为“独二代”。

据《中国妇女》杂志调查,超过70%的年轻父母“只生不养”,抚养孩子的重任全部由家中的老人承担。其中,孩子主要由爷爷奶奶照料的占42%,由姥姥姥爷照料的占30%,而由爸爸妈妈亲自抚养的孩子仅有不到两成。

沈阳市南宁幼儿园的幼师刘丽梅告诉记者,之前幼儿园举办亲子活动日,130名小朋友里只有不到三成是由父母陪同的,其余全是孩子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当天很多互动和游戏都不适合老年人参加,活动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刘老师认为,年轻父母应该意识到,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不能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老人。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独二代的性格养成做了大量调研。调研组负责人孙宏艳认为,70%的隔代抚养弱化了家庭教育功能。“如果父母不能在孩子6岁之前与之建立起亲密的亲子关系,将来极易导致孩子与父母关系疏远,甚至引发种种心理疾病。”孙宏艳提醒各位年轻父母一定要亲身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

过度溺爱宠坏独二代

独二代成长中最大的问题是老人容易溺爱孩子。”沈阳市青少年心理辅导中心主任周咏梅表示。对于很多老人来说,养育孙子、孙女是他们主要的精神寄托,极易对孩子溺爱。“这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孩子会变得任性、贪婪、自以为是,甚至小小年纪就学会了推卸责任。

家长的过度爱护,造成孩子事事依赖家长,对孩子的发展尤为不利。一位家长害怕孩子会摔跤,从小就不许他跑步,结果沈阳市一名三年级学生至今连快走都不会。

从儿童心理学角度来讲,孩子是愿意自己去尝试的,他们会在尝试中得到快乐。同时,从失败到成功的过程有利于孩子产生成就感、提升抗挫折能力。把属于孩子的世界还给孩子,不要以保护的名义剥夺孩子快乐的权利。

亲子关系存在三个误区

误区之一:情感暗示过多

很多单亲孩子的家长总是把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和问题都归咎于家庭的不完整,向孩子传递单亲家庭不正常的思想,使孩子也认为自己是不正常的。比如,一些家长经常说“孩子缺少父爱(或者母爱)很可怜”一类的话,在孩子的心灵罩上阴影。其实,父母亲经常吵架的家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也很大。父母不经常在身边陪伴并不影响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要让孩子理解单亲家庭也是正常的社会现象。

误区之二:一味排斥对方

很多夫妻离异后,一方带着孩子,就不愿意让对方与孩子接触,有的甚至干脆搬迁到对方找不到的地方,让孩子看不到父亲或母亲。有的有意识地把对方贬得一无是处,向孩子灌输敌对情绪。比如“你爸爸没有文化,像他那样肯定没什么出息”之类的话,孩子听得多了就会在心理上对另一方形成排斥,这是许多单亲家庭孩子性格偏离正常轨道的一个重要原因。

误区之三:过分溺爱孩子

溺爱是很多家庭的通病,单亲家长表现往往更明显。他们总觉得夫妻离异了,很对不起孩子,因此,孩子有任何要求,无论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都无条件满足。孩子总能得到满足,他的抗挫折能力就无法得到锻炼,就容易形成孤僻、自傲、任性、自私等性格缺点。

总之,对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原则是坦诚、沟通和鼓励,家长和老师不要对婚姻家庭这些事避而不谈,要让孩子知道离婚和结婚在社会生活中都是非常正常的事,而沟通会使老师了解他们内心的情感需求,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安慰和鼓励,也许就能改变他的人生。

(据光明网)

“颜值”高的文具,往往都添加了工业原料,有毒有害物质最容易超标,包括铅等重金属。

小心那些“颜值”高的文具

江苏省质监局日前的2015年文具产品风险监测质量分析报告显示,样品中不少产品标签标识中缺少应有的信息,而最令消费者担忧的是文具中普遍检出了有害物质。笔、橡皮、修正液等文具中检出邻苯二甲酸酯(塑化剂的一种)、有机溶剂残留和卤代烃等。其中,邻苯二甲酸酯被研究证实发挥着类似雌性激素的作用,可致男孩“女性化”和女孩性早熟。

那么,家长和学生该如何选购健康安全的文具用品?使用文具需要注意什么?

假期里,文具店里孩子们的身影络绎不绝,但很多孩子买文具时更注重“颜值”,喜欢色彩鲜亮、造型可爱和带有香味的,很少考虑健康安全因素。

专家表示,文具质量直接关系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中小学生对不安全因素的感知能力相对较低,自我保护意识较弱,容易受到有毒文具的伤害。

记者随机采访了身边朋友发现,绝大多数家长或学生对选购文具没什么概念,多凭个人喜好,并不知道如何正确选购文具,加之有毒文具对学生健康的影响又是潜移默化的,有毒文具的危害并未引起家长和学生的足够重视。

“买文具主要看性价比,如果色彩异常鲜艳、有刺鼻味道,一般不会买。”有家长表示,但孩子很喜欢那些色彩鲜艳、质地柔软、散发香味的文具。

记者在几家大型电商网站看到,笔、文具盒、涂改液、荧光笔、橡皮等常用文具,要么外形魔幻可爱,要么色彩光鲜艳丽,有的还标注为清香型。据电商客服人员介绍,这类文具很受消费者欢迎。

专家表示,这些“颜值”高的文具,往往都添加了工业原料,有毒有害物质最容易超标,包括铅等重金属。

中国消费者协会在去年9月开学伊始就过消费警示,提醒家长和学生选购文件时尽量选择正规品牌,看清生产厂家、出厂时间等相关信息;对无生产日期、生产厂家和生产地址不清楚的产品要慎买慎用。

中消协警告说,“三无”产品容易出现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的情况,儿童学生长期接触这类产品,可能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消费者在选购文具用品时务必多加留心,看清产品是否有无毒、环保等标识,是否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等,要眼看、手摸、鼻闻,必要时还要查看相关质量测试评价报告,择优购买。

(据《人民周刊》)

别在朋友圈为孩子拉票了

朋友圈里经常有为孩子拉票的微信,有的是孩子参加市区什么竞赛,有的是搞什么评选,还有的为学校、为某个集体拉票,五花八门,语言恳切至诚至深。如此拉票无非是发动朋友投票,增加当选的筹码,一些人不问张三李四,不问事迹如何,便盲目地按动手指。

其实,这是一种虚荣。任何评选、评比,都有其条件和规则,都在一定范围内根据其实际实情予以判断与评价。这应该是公正公平的。获奖是好事,但要顺其自然,不应拉一些不知情的无关人员参与,这便污染了评比的纯洁度和可信度,甚至这是一种有悖教育规律的行为,有染孩子纯净的心灵。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反复强调,“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真”是教育乃至育人永远不变的真谛。

篇8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逐渐成熟,让他们不再像小学生那样听话了,他们对生活有了自己的见解,他们心中有了自己的秘密,于是和家长、老师有了争辩,大人的话难得听进去了。表现在学习上,上课发言少了,写作业潦草了;上网时间多了,和家长交流时间少了;对家长老师要求做的事情不太乐意做了,家长或老师不让做的事情却偏偏去做了。表现在生活上,爱打扮了,求个性了,凡事我行我素,动不动就给家长老师脸色看。这些都是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

很显然,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时刻,传统的管制式的班级管理模式,只会加重学生的逆反心理。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逐渐意识到,只有改变班级管理模式——用“服务”替代“管制”,才是解决学生逆反的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服务,是现代班级管理理念,它注重对学生的服务功能,通过挖掘人的最大潜能来实现管理的目标。如何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落实这一理念呢?

一、树立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意识,缓解学生的逆反心理面向全体就是给学生树立平等、公正的意识,建立民主型的师生关系。师生彼此尊重、信任,老师关心学生,倾听学生心声。对那些习惯不好、成绩不理想、思想面貌落后的学生,尤其要关爱。这些孩子平时受到的表扬少,批评多,歧视多,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紧张,因而逆反心理特别严重。他们往往受到个人思维的局限,不良习惯的束缚,不愿参加集体活动,甚至产生逃避、破坏的念头,既不利于班级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因而善待他们,引导和帮助他们改变错误的认识,走向健康之路就显得尤其重要。一般在接手新班级时,班级活动难以开展,每到活动课,学生就说自由活动好,典型的我行我素,流露出逆反心理。我就主动与学生商量,我们开展什么样的活动好,结果学生就畅所欲言,制定出活动计划,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很高,有利于缓解学生的逆反心理。

服务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不能把眼光仅仅盯在应试教育上,还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质、交往能力、身体素质等各个方面。满足他们成长的需要,从而开发他们的潜能,提高每位学生的自身素质。当我在家访中了解到学生学习以外的兴趣时,我都以赞赏的眼光注视他们,以欣赏的语言鼓励他们,许多孩子就乐意和我交流了。这种服务意识,从根本上理顺了师生关系,学生的逆反心理与师生之间的矛盾趋向最小化。

新课程提出了“教师在班级中不是执行者是合作者,不是匠人是探究者。”班集体建设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调查发现,许多的学生认为不管是主题班会活动还是班级的管理工作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因此,班主任老师应努力退居后台,树立服务意识。退居后台并不是说完全放手不管,而是转换工作方式改变原来的“管教”为“服务”,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发现和疏通。

二、正确面对,合理疏导学生的逆反心理

首先是在认识的层面上,让学生明白逆反心理是正常的心理现象。让他们学会自我控制的本领,找到合适的方法帮助他们。有一位经常拖欠作业的孩子,当我了解到他是因为家长管教太严,故意气家长才不做的想法后,及时对他进行了心理辅导。帮助他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原因和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使他走上了正常的学习轨道。其次,鼓励学生走出封闭的想法,尝试积极的去交流。老师经常和学生一起探讨生活中发生的大事、小事,经常和他们谈谈自己和他人的往事,师生在愉快的交谈中,交流了思想,联络了感情,学生的逆反心理得到有效控制,学生的心态向愉快、健康的方向发展。再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和体育文娱活动,加强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建立团结、健康、上进的班集体,学生的逆反心理得到了疏导,更加健康、更加顺利地成长。

作为教师如果没有了为学生服务的意识,那么原有的一种高高在上的教师权威意识就严重影响了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形成。其实平等、和谐、互助的师生关系更有助于构建优秀的班集体。同样是面对班级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一个优秀的班级管理者应该从学生的实际经验出发,形成一定的预设和干预,既要防患于未然,也要亡羊补牢。信任学生,并不等同于放任自流。在学生遇到困惑和失误时,教师伸出援助之手,拍拍他们的肩膀提醒一下,在他们跌倒时拉他们一把,在他们摇摇晃晃时扶他们一下,就是最好的服务。此时,班主任的成人经验对学生的成长是一种有益的资源和借鉴。正如魏书生认为的那样:“师生关系应该是互助关系,教师帮助学生发展、完善自己,使人生更有意义,”这样“师生关系和谐了,班集体便有力量克服前进中的阻力”。

三、家校合作,善待学生的逆反心理

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孩子的个性特点,有的放矢的开展心理研究和辅导,引导家长和孩子共同关注青春期的逆反心理,注意寻找适合自己孩子的独特而有效的教育方法,从而使孩子走出青春期狭隘的个人世界,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家校合作是教育孩子的又一有效途径,笔者经常家访,经常和家长探讨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教育方法,特别是对单亲家庭的孩子和留守的孩子,班主任就更要重视,这种家庭的孩子由于爱的缺失,逆反心理就更加严重,善待他们,以一颗爱护的心对待他们,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中,这样的孩子就应该得到关注和帮助。

篇9

关键词:大学生 挫折心理 原因 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b)-0244-02

一般来说,挫折是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遇到无法克服或自认为是无法克服的障碍,致使其目的无法实现,需要和动机无法满足所产生的一种紧张心态和情绪反应,通常表现为强烈的焦虑、抑郁、恐惧或愤怒等负性情绪反应以及攻击、无助甚至是自杀等消极行为。人在不同的时期面临着不同的人生课题,挫折心理就是人在解决这些人生课题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处于由青少年向着成年转变关键时期的大学生心智还未臻成熟,特别是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社会呈现多元化发展、各种文化现象猛烈冲击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及其疏导教育已经成为了学校和社会都必须充分重视的重要课题。

1 引发大学生产生挫折心理的因素分析

1.1 客观因素分析

引发大学生产生挫折心理的客观因素是指不以大学生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多因个体环境或社会环境等外界纷杂的现实造成自身困难与限制,使个体动机不能满足,目标不能实现而产生心理挫折。具体而言,这些客观因素通常主要来自自然、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几个方面。

(1)自然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是指非人为力量所造成的时空限制、自然灾害、突发事故以及人世间的生老病死等,与社会等因素相比,因自然因素而引发的大学生心理挫折较为少见。

(2)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是指个体在社会活动中所受到的政治、经济、道德、风俗、习惯以及人际关系等条件的限制,如社会道德规范对自我的约束、学生关系紧张等。调查显示,当前社会中的不公平竞争、炫富、攀比等不正之风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最为显著。若学生不能在正确的引导下积极分析和理解这些社会问题,就很可能因观念的错误而沉浸在迷茫和失望等不良情绪中。特别是对那些心理较为敏感脆弱的学生,往往即使是极微小的环境因素也可能致其产生巨大的挫折感而陷入痛苦之中。

(3)学校因素。

作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校园环境对学生心理的影响来自方方面面。例如,教学设备落后或不足,教材内容陈旧、不实用,教师的教学态度不认真、教学方法不当、管理方式欠妥,业余活动贫乏,所学专业不理想,不适应大学的学习而出现的学习困难等,这些因素都有可能使学生产生失望和不满,从而产生挫折心理。

(4)家庭因素。

现代社会,家庭变故较大,单亲家庭、后组合家庭增多,而这往往会成为造成大学生挫折心理的重要因素。目前,除因家庭变故使学生感到自卑、孤独、无助等强烈的心理波动外,随着攀比之风由社会波及校园,学生也开始有意无意地将自己的家庭条件与其他同学比较,而一些家境不好的同学便因此而产生了自卑情绪。

1.2 主观因素分析

大学生挫折心理产生的主观原因主要是指某些随着大学生的主观愿望而变化的条件。青年学生在由不成熟趋向成熟的心理发展过程中,由于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两面性和两极性的特点,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不平稳状态,因而他们常常强烈地体验到内心所发生的种种矛盾和冲突,从而产生挫折心理。

(1)个体生理因素。

处在青春期的大学生往往对自己的生理特征非常重视,一旦体型、容貌未能达到其理想水平和状态,便可能产生较大的挫折感,如感到自己因长相不出众而无法取得异性的注目,由于身材偏胖、过于矮小、或口吃、脱发等生理缺陷产生自卑心理等,从根本上说,由此类因素引发的挫折感来自大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社会价值取向的影响。

(2)大学生活的不适应。

大学生们经过高考后进入到大学校园,相应的社会角色从中学生转换到大学生,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一部分人产生不适应的情况。有的大学生入学后在 生活、学习以及社交等方面会很不适应,饮食无味,坐卧不宁,怀恋旧友等。而且中学里的教育模式,容易导致学生的主动性不高,只有少部分学生会主动找老师诉苦。因此他们的心理情绪无处抒发,碰到困难不知所措,内心苦闷,特别是“90后”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家境条件较好的学生,从小受到家庭无微不至的照顾,到陌生环境后,独立自主能力较差,而有些来自相对落后农村的学生对大学生活感到明显焦虑,在经济、语言、个人习惯等方面都需要慢慢适应,久而久之,便会产生受挫心理。

(3)学业中的挫折。

相较于高中而言,大学教育更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而面对陡然宽松的大学学习环境,一些学生出现了自我要求降低,时间管理不善等问题,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由于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的改变,有的学生成绩一落千丈,学习压力加重,整日生活在抑郁的阴影里。而另一些大学生对所学专业毫无兴趣,学习上动力不足,上课听不进,作业抄别人,明知不对,但难以改正。这种心态从低年级延续到高年级,随之就会产生受挫心理。

(4)自我期望值过高。

大学生多为中学的佼佼者,有着一定的心理优势,对自己的期望往往更多地从个人主观愿望出发,从而忽视了客观制约因素,期望值过高,人为的拉大自我期望值与实际实现值之间的距离,以致目标难以达到,在心理上产生了挫折感。

(5)经济、生活条件的差异。

大学生相互攀比、炫富现象时有发生。有些大学生因自身家庭生活条件较差而感到不如他人;有些则因为没考上重点大学或所学专业不理想等等都会导致心理挫折。此外,自理能力差也是产生挫折心理的重要原因。“90后”的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学校教育、家庭都忽视了对孩子进行挫折承受力、意志品格、输得起思想的培养锻炼,很多学生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因而在独立性要求较高的大学生活中屡遭碰壁,产生挫败感。

(6)人际、恋爱交往上的失利。

大学生们来自于不同的城市和地区,每个人在成长经历、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性格、人生观、价值观等各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人际交往情况较为复杂。由于自身的原因,有些大学生由于自我评价不当,或自命不凡、骄傲自满,或极度自卑、性格孤僻,因此无法与他人和谐融洽地相处,人际关系紧张,往往为此而苦恼不堪。除此之外,随着成熟的性生理与不成熟的性心理之间的矛盾交织在青春期的大学生身上,许多大学生对爱情的涵义和本质理解不深,加上某些网络、影视、书籍对的宣传,导致有些学生无法正确对待友情与爱情。一旦恋爱受挫,就表现出颓废、烦躁,甚至会出现攻击或导致精神疾病。

(7)就业竞争的压力。

随着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大众教育逐渐取代了精英教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新的特点。而面对不断扩大的招生规模,大学生就业的难度正不断加大,随之产生的就业心理压力也就越来越成为新时期大学生必须面对并予以正确对待的问题。一旦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失准,将期望目标定得太高,就往往会在择业阶段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加之目前社会上择优选材的机制尚不健全,对学生能力的考察方法也相对单一且不够规范,这就更使大学生们对前途感到迷茫,对未来就业的担忧恐慌以及竞争的压力都是导致大学生产生挫折心理的重要因素。

2 提高大学生挫折承受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由于每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同、自我调适能力不同,反映出来的强度大小也不同,因此,大学生遇到挫折后,会有不同的反应方式和行为表现。总体上可以分为三种:一是积极的反应方式,指不失常态的、有控制的、转向摆脱挫折情境为目标的理智性反应,如升华、增强努力、改变策略再尝试、寻求其他方面补偿等;二是消极的反应方式,指失常的、失控的、没有目标导向的情绪性反应,如攻击别人以泄怒气、倒退、固执、厌世等;三是妥协的反应方式,以让步的方式避免冲突或争执,如自我安慰、自我掩饰、推诿责任等。人对挫折的反应还往往表现为悲观、失望、自责、怨恨、压抑、紧张、冷漠、焦虑、胆怯、畏缩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往往在个体的日常生活和行为中交替出现,极易形成心理障碍和心理疾患。那么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就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挫折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挫折承受能力,增强心理调适能力,优化个体心理品质。

2.1 努力改善社会环境

作为引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挫折源,社会因素的改善也是帮助其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之一。尤其是在提倡思维创新和文化多元的时代背景下,各种文化问题和社会问题不断涌现,极易给对社会了解不深的大学生造成心理上的困惑,这就需要社会拿出合理、科学、配套的改革措施,减少矛盾和不公,为大学生进入社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对于教育者而言,则要善于根据时代的变化,及时更新落后的教育体制,使大学生学有所成,形成科学的自我评判标准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从而把受挫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2.2 加强学校方面的疏导教育

(1)各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认识,重视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积极意义和作用。首先,应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着意添加挫折教育内容,并强调德育教育中学生心理修养的建设。挫折教育应从大一新生开始,针对其不同学年将面临的不同问题与心理特点,创造情境并进行专项强化训练,以期通过疏导和培训改善学生在遭遇压力与挫折后的不良心理状态,帮助其建立起挫折意识。此外,还应引导学生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网络,使学生在积极、友善的环境中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从而提高其面对压力时的承受能力。

(2)学校要积极推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孤儿院、敬老院、特殊学校等;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让他们能更好地认识社会,了解民情,加强他们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增强他们对挫折的认识,自觉接受挑战和困难。

(3)应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校园氛围,为学生释放学习和生活压力提供有效的途径。通过积极参加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学生们在获得同伴支持和关心的同时,也提高了对自己信心和认同感。在各项活动的策划中,应参考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社会流行性,提高其参与热情,并在筹办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强化其处理日常事务、协调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实际能力,激发其解决问题和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心理咨询。高校应通过开展心理测试、心理咨询、心理教育课程及团体辅导活动等为其提供科学、及时的教育与指导,使其增强理智战胜挫折的心理素质。心理咨询师应尊重、关心受挫大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耐心倾听他们的诉说,鼓励他们吐露自己的真实情感,引导他们进行合理的情感宣泄,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2.3 发挥好家庭与社会、学校的协同作用

要做好大学生挫折心理教育,单方面是很难完成的,因此必须发挥社会、家庭以及学校的协同作用。家庭要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不要一味的溺爱,鼓励孩子要自力更生,创设条件让子女体验生活的艰辛,磨炼他们的意志,提高孩子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2.4 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调适

(1)大学生们应学会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正确设定生活的目标,调整自我抱负水平,同时在前进中调整自己的目标。如果在目标实施过程中,发现自己设定的目标与实际冲突,前进受阻,就要及时调整目标,以便继续前进。对于远大目标,要把它分解成中期、近期和当前目标。这样,就可以在成功时体验到愉快和满足,逐步提高自信心,又能在失败挫折后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最终战胜困难,取得最后的成功。

(2)加强实践锻炼,可以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适应社会、体验生活,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从而减少挫折的发生。大学生们在校期间,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军训、劳动服务、社区援助、文体竞赛、勤工助学、野外生活训练、专业实习、见习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可以使大学生渐渐形成独立自主的习惯,摆脱对父母、老师的依赖,同时也培养独生子女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进而增强抗挫折能力。

(3)大学生们要在平时的生活、学习、工作中努力与人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学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与情感,同时,在遭受挫折时选择合理的方式、方法进行发泄,比如听音乐、找朋友倾诉、运动等等。

(4)积极寻求心理咨询。生活中有些问题无法自己解决或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时候就要懂得去求助,也就是寻求心理工作者的帮助。大学中设立心理咨询中心,处于挫折中的学生可以通过心理辅导或个别交谈,排除心理障碍,达到摆脱矛盾、稳定情绪的良好效果。

3 结语

作为一个高素质、高层次的青年群体,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将在未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逐渐成长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必须具备积极面对挫折与困难的良好心理素质。因此,社会、学校、家庭都应对其发展中的心理问题加以重视,帮助其在大学阶段正确认识人生中可能发生的挫折,并掌握正确对待和调节各种心理问题的策略和方法,通过不断加强自身的心理素质建设,逐步形成全面发展、适应时代特点的健全人格。

参考文献

[1] 车文博.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M].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 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3] 冯江平.挫折心理学[M].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

[4] 李海洲,边和平.挫折教育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5] 韦春北.当代大学生耐挫力现状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6(6).

[6] 李妮.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探询[J].社科纵横,2004(6).

[7] 陈火欣,刘持伟.谈大学生挫折承受能力的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