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技术范文

时间:2023-12-21 17:18: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环境技术

篇1

[关键词] 技术 系统 环境

技术视为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的系统,从系统论的观点、方法考察技术的哲学、社会学、管理学方面的著述已经很多。然而,系统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技术作为系统是如何与它的环境发生关系的?技术环境对技术的发展有何影响?技术发展又如何影响其环境的变迁?目前学界很少有对这些问题的探讨,缺乏对技术环境研究的技术系统研究显然是不完善的,本文尝试对技术环境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技术环境的概念与层次

对技术环境的理解,依赖于我们对技术、环境以及技术环境字面意义的理解。

技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技术泛指一切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如法国技术哲学家埃吕尔把技术定义为“在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通过理性获得的(在特定发展阶段)有绝对效率的所有方法。”这样的技术定义必定将一些在一般技术专家看来是非技术的东西包括进来,它不仅难以得到技术专家的认可,而且容易引起歧义和混乱,于技术的研究有害无益。狭义的技术是指根据生产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的创造、控制、应用、改进人工自然系统的手段和方法。这种定义力图区分自然技术与所谓的“社会技术”,并将所谓的“社会技术”排除在技术之外。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范围的迅速扩大,这种定义实际上也很难将自然技术与所谓的“社会技术”截然分开。还有更狭义的理解,即认为技术是一种知识体系,如德国的贝克曼最早把技术定义为“指导物质生产过程的科学或工艺知识”。不可否认,科学或工艺知识是现代技术中的核心部分,但决不是技术的全部。从系统的观点看,技术是一个由诸要素构成的、有内在联系的系统,它是主体的知识、经验、技能和客体的工具、机器在社会生产中的动态整合过程。技术系统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技术系统的功能,而功能作为系统所具有的能力,必须通过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才能表现出来。

环境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系统的观点看,广义的环境是指一个系统之外的所有东西,而狭义的环境则是指与系统的组成要素发生相互作用而又不属于该系统的事物。广义的环境因其含义过于宽泛而难以发现系统与环境的具体关系,因此一般意义上的环境多是指狭义的环境。本文所讲的环境是狭义的环境,即与系统内部要素发生直接的物质、能量、信息相互作用而又不属于系统的那些事物。

技术环境,从字面意义上看可以有两种理解,第一种理解是以技术为中心,即理解为“技术的环境”或“技术的生存环境”。第二种理解是以人为中心,可以理解为“人的技术环境”或“人生活的技术环境”。埃吕尔比较充分地阐明了第二种理解,即“人生活的技术环境”,他认为人类的环境经历了由自然环境到社会环境再到技术环境的发展。本文探讨的是第一种意义上的技术环境,即技术的生存环境,也就是与某技术系统发生关系而又不属于该技术系统的各种技术和非技术要素。系统存在于环境之中,任何一项技术都有其生存的环境,而缺乏相应的技术与非技术条件下,该技术就不能正常发挥其能力。由于技术不是孤立的存在,从另一个角度看,作为系统的技术可能又是另外某项技术的环境,它与其它技术与非技术因素一起构成更高层次的技术系统。也就是说,技术的系统特征不仅指技术自身具有系统性,而且指技术与技术之间的组织结构及相互作用也具有系统的特征。

技术环境的层次划分依赖于技术系统的层次划分。技术系统有许多层次,以钢铁冶金行业为例,炼钢中的转炉技术属于较低层次的技术系统,该技术外的与其构成要素发生关系的其它技术和非技术要素构成该技术的生存环境。转炉技术与电炉技术、制氧技术、炉外精练技术、浇铸技术及其他非技术要素等一起又构成炼钢技术系统。与炼钢技术系统的构成要素发生关系而又不属于该技术系统的技术和非技术要素构成它的环境。炼钢技术与选矿、炼铁技术、轧钢技术及其他非技术要素等一起又构成更高层次的钢铁冶金企业或产业的技术系统。同样,与一个钢铁冶金企业的技术系统发生关系而不属于该系统的技术系统和其他经济的(如产品需求)、社会的(如技术政策)因素等构成它赖以生存的环境。

二、技术环境研究的意义

1.揭示技术发明与应用的外部动因

技术作为系统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技术发明不可能脱离一定的技术环境而凭空产生。一项发明的产生需要以其它技术的发展为条件,因为只有当某个特定的问题被解决,或者只有当一种新工具或新材料被创造时,它才有可能产生,就像只有在特定的土壤、阳光、水分等构成的环境中,一颗种子才能发芽一样。按照埃吕尔的观点,技术发明乃是先前的技术要素的组合,它本质上是先前技术增长的内在逻辑的产物。人在技术发明的过程中只有很小的灵活性和首创精神,只要具备相同的条件,发明可以在几个不同的地方几乎同时产生。也就是说,在技术发明产生的过程中,技术环境的作用往往是决定性的。反过来也可以这样说,一项发明的产生是为了满足其它技术发展的需求,是技术环境的压力造成的。

不仅技术发明的产生面临着技术环境的制约,技术的应用也是如此。公元一世纪左右的埃及亚历山大学者希罗(Hero)曾发明历史上第一部蒸气机原型,然而,蒸汽动力技术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发展。从技术环境的角度看,是因为没有该技术生存的环境,使得它难以作为动力机械在社会中出现。只有到了17世纪,近代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工具机的发明,对蒸汽动力机提出了现实的需要,当时的社会条件也为蒸气机的出现提供了实际可能,蒸气机才作为近代工业革命的标志载入技术史册。

技术环境的制约使得任何一项技术都不可能孤立地向前发展。100多年前,英国的天才数学家巴贝奇就设计出了机械式“自动差分机”和“解析机”,其逻辑结构几乎和现代计算机完全一样,他在设计方案中还预见了现代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即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装置以及能够解决的各种基本问题。然而,在一个没有电子元件甚至连继电器都没有的技术环境中,想用反应速度不快的机械系统去完成“解析机”的功能,无疑是要失败的。

2.阐明技术扩散与转移的过程机理

技术的扩散与转移总是在企业之间进行的,因此研究技术的扩散与转移必须将其放在企业的活动中考察。就某一项技术而言,企业内部其他技术和非技术要素构成其生存环境。技术与其生存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环境状况的改善有利于技术能力的发挥,而技术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了环境状况的改善。任何一项技术要发挥其经济效益就必须与其周围的环境相结合,经济效益实际上就是技术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改善技术的生存环境,二是提高技术水平。任何一项技术在一定的企业经济系统内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必定是有限的,为了进一步发挥技术的能力,扩大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来扩大技术的生存空间、改善技术的生存环境,或对外技术转让,形成技术输出方。企业在已经充分改善现有技术的生存环境的前提下,如果要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则需要引进新的核心技术或配套技术以提高技术水平,从而形成技术输入方。技术的扩散与转移由此在企业与企业之间得以进行。

从技术环境的角度研究技术扩散问题对区域技术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比如,在技术落后地区推广先进技术,政府的参与是必要的,但政府的主要作用并不是为技术发展提供资金,而是改善落后地区的恶劣的技术环境。

从技术环境的角度研究技术引进问题可以很好地解释技术引进的成败。撇开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不谈,决定一项技术引进能否成功的关键是企业能否提供引进技术所需的生存环境。国内许多企业通过引进技术来提高经济效益,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也就在于这些企业所提供的环境不能满足引进技术的需要。因此,企业在引进技术时,应当考虑选择合适的技术和改善技术的生存环境。

3.开辟技术创新研究的新视野

在技术创新概念的界定上,长期以来存在着两个争论:一是与经济收益增长直接联系的相关管理的创新是否属于技术创新的范畴;二是增量性改进(incremental improvement),即技术上的渐进改进导致规模效益的增长是否属于技术创新的范畴。从技术环境的角度看,适应现代劳动分工和生产规模等要求的对生产系统中所有资源进行有效组织与管理的知识经验与方法,属于技术环境的范畴,这方面的创新属于技术环境的变动和改善。增量性改进,可能属于技术创新的范畴,也可能属于技术环境的改善,这要视其在企业技术中的地位而定。

对技术创新过程的研究,历史上也有“技术推动说”与“需求拉动说”之争。从技术环境的角度看,“技术推动说”强调的是技术环境中的技术要素对技术创新的作用,而“需求拉动说”则是强调技术环境中的非技术要素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因此,无论是技术推动,还是需求拉动,都是技术环境对技术创新的作用的具体表现。研究表明,技术环境的压力越大,技术创新与变革就越频繁,而此时的技术环境也更加复杂多变;反之,技术环境的压力越弱,技术创新与变革越缓慢,企业的技术环境相对稳定。

对技术环境进行深入探讨,有助于深化对技术创新决策、创新过程管理、创新能力分析、创新效益评价、创新激励以及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等创新问题的研究,从而开辟技术创新研究的新视野。

此外,对技术环境的深入研究,可以弥补传统技术系统论研究的不足,厘清一些理论纷争,如技术决定论和社会建构论之争(技术决定论强调的是技术对环境的影响,而社会建构论强调的是环境对技术的影响),从而丰富技术哲学和技术社会学的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1]Jacques Ellul:The Technological Society. trans[M]. John Wilkinson.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64. XXV

[2]Hans Lenk and Gunter Ropohl. Interdisciplinary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A], Research in Philosophy & Technology[C], Vol.2, 1979, 25

[3]Jacques Ellul:The Technological System[M],trans. Joachim Neugroschel. New York:Continuum, 1980,35~49

[4]郑春东 和金生:技术环境论[J].管理工程学报,2000(2):70~73

篇2

关键词设施环境调控;温度;光照;水分;气体;土壤

设施园艺实现了可调控内部环境因子量值、改善内部作物生长环境的小型人造“温室效应”,打破地域、气候、环境差异,创造作物正常生长的环境载体。通过配套设备或设施分别调控与控制各个环境因子(温度、光照、水分、气体、土壤、生物)的量值幅度与状态,给作物提供最佳的适宜生存环境,以达到市场供求及个别需求,实现经济收益。

1温度环境调控

温度是影响作物生存和生长发育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作物从萌芽到成熟的各个生长发育阶段,体内一切生理生化过程,都有一定的“三基点”温度要求 。根据作物对温度的不同要求,分为耐寒性、半耐寒性、不耐寒性等3类作为温度管理的主要依据。在设施栽培中,目前主要推广的是棚室四段变温管理,即把一昼夜24h分成4个阶段,上午、下午、前半夜和后半夜。上午以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为目标,进行高温管理;下午和前半夜温度逐渐降低,以便把光合产物运送到各个器官;后半夜在保证作物正常生长的前提下,进行低温管理,防止消耗更多的养分。

1.1温室加温

冬季,温室内部温度受到室外自然环境的影响而降低,可能降至作物生长温度最低基点以下,若不及时采取加温措施,将很难维持作物正常生长所要求的温度环境,因此需要加温。一是空气加温。常用的主要有热水供暖系统和热风供暖系统。前者主要热媒为水,介质热容量较大,系统热稳定性较高,适应范围较广;后者热媒为空气,介质热容量较小,热稳定性较低,适用于短时间补充热量,用以短期维持室内空气温度保持相对稳定或提高。二是土壤加温。多采用土壤下埋入电热线和埋设酿热物。前者又称电热温床,使电能转化成热能,实现土壤温度的自动调节,保温效果好,设备简单,用途广泛。后者温室土壤下面埋1层酿热物,既能提高地温(10cm深土层温度提高1.5~2.0℃),又能补充二氧化碳,从而提高作物产量。

1.2温室降温

温室的降温在夏季尤为重要,降温的措施主要有:一是通风换气,包括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二是遮阳降温,主要包括设置内、外遮阳幕系统、采用布织布覆盖、温室透明屋面涂刷半透明涂料等;三是蒸发降温,主要包括湿帘降温和空气加湿降温。

1.3温室保温

有效的保温措施可以减少热损失,在节省能源的同时,保持作物正常生育所要求的环境温度。保温措施主要有:改善温室结构形式和结构材质,提高自然光的透光率和采光量,如园艺“LY-Ⅰ型”蓄热保温墙体的应用等;选用透光率高、导热性差的透明覆盖材料;设置室外辅助保温层、内保温幕和多层覆盖技术(比单层棚膜提高10~12℃),提高散热面热阻,降低向外的长波辐射率;选址适当,避免在冬季多风、风大的风口附近建造温室。

2光照环境调控

作物全部干物质产量的90%~95%均来自于光合作用。因此,设施光环境直接关系作物生命及其干物质产量和品质,是一种基础环境。它包括光照强度、光照时数、光质、光照分布等。不同植物所要求的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不同,前者分为强光照、弱光照、中光照植物;后者分为长日照、短日照、中日照植物,光照强度和光周期性反应是进行光照条件管理的主要依据。在设施有限的空间中,在自然光照形成的设施光照环境基础上,进行对室内光照条件适当地限制、补充和有目的地调节与控制,可以在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条件的前提下,营造有利于作物生长全过程的良好光照环境,能够使温室周年生产各种不同的园艺作物,满足市场供应或其他需求。一是光照强度调节。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与棚、室设计,如选择合适的建筑方位、合理的温室结构、适宜的透光覆盖材料、减少结构和设备的遮阳率等。二是光质调节。根据作物对光质的要求,选择透射的光谱波段应有益于该种植物生长与开花结果的材质。如紫色膜对紫外光、紫光透过率高,有利于茄子果实的着色和提高品质。三是人工补光调节。分为人工光周期补光和人工光合补光。前者是对长光性作物正常发育采用的人工延长日照时间的措施,如安装荧光灯和钨丝灯;后者是作物自然光照强度不足而采用人工光源补充光合能量不足的补光措施,如安装农艺钠灯、荧光灯或张挂聚酯反光幕、覆盖银黑色地膜。四是遮光调节。包括光合遮光调节和光周期遮光调节。强光和高温会降低光合速率,抑制光合作用,采用有一定遮光率的遮光材料,减弱光照强度,有效降低温度,提高光合作用速率。短光性作物并不需要日照时间过长,需要用周期遮光的措施延长暗期,缩短日照时间,以利发育良好或提早开花、促进早熟。

3水分环境调控

水是构成并支撑植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植物总质量的80%~95%,园艺产品尤甚。设施的水分环境,由土壤水分和空气湿度共同构成,二者只有协调管理,才能充分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要求。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对水分条件要求:种子发芽期,需要足够大量的促进种子贮藏物质的转化和原生质的生命活动,以利胚根伸出并向胚胎供足水分;幼苗生长期,根系弱小,保持土壤湿润,过高的土壤湿度造成植株徒长或烂根;营养生长期,处于茎叶生长盛期,需水量大,对土壤含水量和空气湿度要求高,但湿度也不可过高,易引发病害;开花结果期,对环境水分要求比较严格,土壤水分足以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不可缺水,否则导致生长发育不良或落花。空气湿度宜低,利于开花授粉。果实膨大要求土壤水分充足[1,2]。一是土壤水分调控。土壤水分的调控目的,是满足不同作物对水分的不同要求,根据不同生长期调节灌溉水量和灌溉次数。如采用滴灌、微喷灌、膜下沟灌等。二是空气湿度的调控。降低空气湿度采用:通风换气,是实现棚室内外空气交换、将温室内湿度较高的空气排除、降低室内空气湿度的办法,有效调节设施环境湿度,如通风口开启等;加热降湿,通过加热提高室内空气温度从而降低空气相对湿度;减少水分蒸发,通过采用膜下滴灌、微喷灌等节水灌溉措施,节水、减少水分蒸发量,降低空气相对湿度。增加空气湿度,如冬季供暖系统导致空气相对湿度过低,采用灌溉、微雾喷灌,增加地表水分,提高蒸发量。

4气体环境调控

温室内气体来自室外环境中的大气,但温室是个半封闭的空间,并非随时与室外保持连通,同时又种有作物,气体条件比较复杂,二氧化碳气体有时不足,有毒气体较多,如管理不当,易造成作物减产甚至中毒死亡。

二氧化碳为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对作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有重要影响,随着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提高,作物碳代谢、体内碳氮比提高,促进花芽分化、器官健全、可达到增产和果实品质优良的目的。试验证明,二氧化碳浓度比正常空气高50%时,作物增产26%~37%。有害气体通过作物气孔进入其体内,不但影响作物生产发育,而且有的会导致作物受害致死,主要可能发生的有害气体有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二氧化硫、氯气、氨气等。一是二氧化碳调控。及时打开通风口,使室外的二氧化碳补充进来,以满足作物光合作用的需要,降低“生理饥饿”造成的减产。采用一氧化碳定时、定量的充分燃烧,液态或固态二氧化碳的挥发、化学反应等方法,定量提高温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或利用有机肥的发酵在一定程度上作人为调控,从而提高光合速率,提高产量和品质。二是有害气体调控。选用安全可靠的农用塑料薄膜、塑料制品;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防止氨气和二氧化硫有毒气体的危害;直燃式供暖设备的密闭性,防止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有毒气体的危害;避免化肥、农药等堆放不当,造成挥发,产生有害气体。

5土壤环境调控

土壤环境包括土壤物理性状(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土壤气体)、土壤化学性状(土壤的酸碱度、土壤所含有机质和矿物质元素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土壤生物环境,对作物的生长与营养状况及产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温室周年生产,土壤利用率高,施肥量大,造成室内土壤环境与室外露地土壤明显不同,造成表层土壤盐分高,产生次生盐渍化、土壤酸化、连作障碍突出等问题[3,4]。一是利用平衡施肥技术。根据土壤的供肥能力和作物各生长阶段的需肥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施肥,从根源上减少土壤盐分积累,避免或减缓土壤次生盐渍化或酸化。二是有机肥调节。增施有机肥,增加土壤腐殖质同时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减缓盐类浓度上升。三是调节灌溉方式。采用微喷、滴灌、渗灌等灌溉方式,节水同时有效降低土壤表层蒸发强度,减缓土壤因大量水分上升而导致的地表层盐分过多积累。四是土壤消毒。温室内出现土壤病虫害难以灭绝,可采用高温消毒或药剂熏蒸消毒如硫磺、氯化苦等。五是合理轮作。避免由于栽培品种单一连作而造成土壤中养分失衡,植物残体及根系分泌物产生的自毒现象,对保持土壤肥力、减轻病虫害极为有利。六是改善土壤环境。由于温室空间有限,可以花费有限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彻底改变温室内的土壤环境,如更换土壤、针对土壤物理和化学性状有目的地改良土壤。

6参考文献

[1] 闫杰,罗庆熙,陈碧华.园艺设施内湿度环境的调控[J].长江蔬菜,2004(9):36-39.

[2] 程冬玲,林性粹.园艺设施内的水分调控[J].西北园艺(果树),2001(1):21-22.

篇3

【关键词】环境监测;人才发展;技术培训;培训教师

随着对环保事业的逐渐重视,环境监测人才的地位日益凸显,对环境监测人才的技能要求也随之提高。可见环境监测人员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提升职业素养,而多参加技术培训就是提升自己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实现环境监测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一、环境监测人才的发展问题

我国环境监测人员的技能水平有很多不足之处,造成人才发展现状的主要原因分为两方面:一方面,相关部门未能认识到环境监测人才的重要性,把人才培养误认为是先进设备采购,致使监测人才的技能难以提升。另一方面,某些环境监测部门对监测人才短缺的现状缺乏合理认知,认为学历高、职称高的监测人才是提升监测水平的唯一方法,忽略了对人才基础知识、专业技能的培养。这种重视人才引进,忽视人才培养的状况不利于监测人才的后期成长,再加上缺乏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使人才的评估标准缺乏公正性,对人才的专业发展、技能创新十分不利。

除此之外,在监测人才的招聘上,监测机构应该分清主次,根据岗位需求招聘具有发展潜能且可长期工作的人才,而不是一切流于形式。具体应体现在面试与笔试独立进行上,不能把试用期与实习期概念混淆,以提升人才的选拔标准。另外监测人才的培训方法不合理,培训过于形式化,达不到以补充专业知识、提升技能为目的的培训目标,难以实现创新工作理念的培训目标,培训效率低下。还要重视检测人才的日常工作,一切问题都来自实践,实际工作是检验监测水平的标准,重培训轻实践的结果是人才所掌握的知识技能难以与实际工作相对接,导致培训工作发挥的实际作用不大。

二、基于人才发展的环境监测技术培训

从我国环保事业对监测技术的要求上分析,技术监测培训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培训师资的分布区域不均匀、培训人员的任用不严格及培训人员能力不足等原因影响了培训成果。为确保我国环境监测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打造一支专业技能强、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十分必要。

(一)组建优秀师资队伍。组建优秀师资队伍的首要工作是培训教师的选拔,因为培训教师关系到培训的最终成果,只有师资队伍过硬才能保证后续的各项工作。针对我国目前的师资状况,相关部门可考虑建立国家级或省级师资队伍,同时增加培训教师数量,可以根据各地情况组建不同特色的师资队伍,各地政府不同师资机构相互关联,最终构成培训师资库。构建师资库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以便掌握各地培训队伍的相关动态,使不同地域的培训工作协调进行。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中,除了严格规范培训教师的选拔标准外,还要鼓励思想先进、具有创新意识的青年人加入队伍之中。

(二)完善评估考核制度。健全的培训师资机制是培训工作高效开展的前提,例如做好培训教师的调动工作,完善评估考核制度等。具体内容为做好详尽的培训教师调用计划,对教师授课任务早通知、早准备,以避免因为培训教师不足或时间冲突而导致无授课人员的状况;在教师的评估考核上要制定科学的评估奖励制度,通过学员抽查反馈、跟班听课等方式监督教师的工作状态,使师资队伍的整体培训水平得到有效保证。还要定期开展全国优秀培训专家的评选活动,对在培训岗位任劳任怨的工作者给予晋升或薪资奖励,以此激励广大培训教师的工作热情,使全国师资培训队伍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团队氛围。

(三)教学标准统一化。从各区域质量监测人才的技能水平来看,不同区域或同区域不同教师的培训标准不同,最终的授课成果也存在很大差异。为了达到更高的培训目标,实现对培训各环节的动态掌控,教学标准的统一化十分必要。根据各领域人才的培训需求,主管机构要对重点课程内容及主要授课方法进行划分,如背景分析、重点解读、技术实践、分组讨论、技能创新等环节,并且对各环节所用时间进行规定,以保证课程内容丰富、比例均衡。并且对培训教师的课件提前审核,对不同教学方法的可行性进行探讨,确保教师的授课内容在规定标准内顺利进行,提升授课效率。

(四)培训教师的专业化提升。提升培训师资队伍的主要工作之一是提升培训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将培训教师打造成培训专家,这样可以同时兼顾技术、教学两大难题。培训专家不仅要十分精通监测技术,也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如果将培训队伍专家化,可以培训出多方位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由此可见,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提升是环境监测事业的重点工作,专业化的方向可以从知识理论与授课方法上着手,提升培训教师研究课题的深度和广度,鼓励广大培训教师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实现教学方法、实践操作的创新。同时国家主管部门还要定期组织不同区域的培训队伍进行教学水平的切磋,以实现师资队伍的更高发展。

三、结语

环境监测工作关系到环保事业的最终成果,而今的监测人才技能显然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针对不同区域环境监测人才的技能水平,在基于人才发展上的环境监测培训策略十分关键,组建优秀的师资队伍,完善评估考核制度与教学标准的统一化是强化师资队伍的重要途径。同时其它后续工作也要积极进行,如教材的编订、培训基地的建设及服务水平的提高等,都将会成为我国提升环境监测人才发展的工作重点。

篇4

【关键词】电子技术;环境监控;研究

1.环境监控通信硬件系统

基于电子技术的环境监控系统在构建过程中,数据传输所采用的是有线、无线与IP网络等多种方式。而以上传输系统已经形成了多种类型的成熟产品。其中,对数据传输链路能够充分考虑实际需求展开选择[1]。有线传输是现阶段应用较为广泛的形式,能够覆盖较为广阔的电话线路,同时成本不高,但是在线监测存在诸多站点,增加了监测站点的巡视时间,因而在大规模系统当中并不适用。除此之外,因电话线路通信质量受电信部门的直接影响,所以线路故障的解决更为依赖电信部门。而对于GSM网络传输来说,其实用性要远远超过有线传输网络,且能够保证移动GSM网络的覆盖率。然而,一旦采用GSM传输模块,必然会增加成本,同时,月租费用支出也会随之提高。对于IP网络传输而言,其实时性更强,能够全天候在线。但需要注意的是,现阶段互联网的普及程度并不高,所以采用IP传输所需要的设备成本较高。对于数传电台传输而言,无线数传电台的费用不高,且传输实时性较强,可以有效维护系统,因而成为现阶段较为常见的传输方式[2]。对于GPRS传输形式而言,通过对分组交换技术的合理运用,能够实现间歇爆发式的数据传输,其安全功能类似于GSM。在计费方面,GPRS将传输量作为重要依据,因而比较适用于采集点数量较多且分布地域较为广泛的非实时系统当中,有效地节省了运营成本。相比较于无线数传传输方式,设备成本不高而使用费用较高,属于全新的无线传输形式,在环境监控系统中的应用最为普遍。

2.环境监控电子系统的软件设计

通过对在线监控需求的综合分析,软件系统的组成部分较为复杂,其中包含了空气质量在线监控系统、放射源监控系统与建筑噪声监控系统等等,如图一所示:

2.1系统中的数据库平台在环境监控电子系统中,数据库平台占据核心地位,主要的功能就是对原始监测数据负责,并且可以实时反映监控状况[3]。与此同时,数据库平台还能提供不同类型的统计数据,以达到统计与分析的目的,最终生成不同类型的报表,通过曲线图、饼状图以及柱状图等形式体现各类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GIS系统作为显示并查询数据信息的重要基础。而数据库平台还能够共享数据,通过XML形式,保证不同级别的单位可以更好地展开自动化环保业务流程。

2.2系统中的应用程序平台系统应用程序平台中主要包含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子系统、放射源监控子系统以及废水在线监控子系统等,在系统应用部分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能够将监控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充分发挥了实时传输以及控制的作用。

2.3系统中的WEB浏览平台

环境监控电子系统当中的WEB浏览平台也是较为常见的信息查询方式,可以实时反映不同监测数据的状态,以保证相关部门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系统的状况,更好地落实管理工作的科学化与电子化。同时,在与环保局域网联网的基础上,也为各单位浏览监控数据信息提供了便利[4]。其中,WEB浏览平台可以将日常办公中的绝大多数基本功能集中在一起,还可以向监测站与环保所等相关部门扩充。这样一来,系统本身就具备了排污申报与管理等多种模块的功能,对不同子系统检测数据进行查看,获得实时数据与汇总图标等相关的信息数据。

2.4系统中的接口平台

要想实现和上级单位的数据同步传输,与所提供的监测数据结果实现共享,就一定要积极构建系统接口平台,将系统自身的可扩容性体现出来,并且根据权集的设定,能够将事先约定格式的数据转发,最终实现数据信息的同步上传。其中,监测数据与业务数据可以通过这一平台更好地整合与存储,并且形成标准的格式文件,最终以网页和电子邮件的方式完成传输[5]。

3.环境污染监控研究项目的实际效果分析

文中所构建的系统对网络化与智能化设计方法进行了运用,为此具备了业务监测监控的功能,同时还能够对重点污染源进行监控,最终将数字化管理与网络化传输等多种功能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进而对重点污染源实现自动化监测。更重要的是系统将采集、保存与分析图像等多种功能集中在一起[6],如图二所示:通过对电子技术的合理应用,环境监控系统的功能更加多样化,能够对数据展开随机点测;同时具备数据补调功能,能够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查询,在远程传输方面取得了理想的成绩;还能针对多个客户进行同时监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的背景下,电子技术全面完善了环境监控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国内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而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在线监控电子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够正确认知电子技术在环境监控中的重要作用,但同样也需要正视该系统存在的不足之处。文章针对电子技术,即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设计在环境监测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希望能够为电子技术应用的推广奠定坚实的基础,为环境监控的现代化与科技化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冯业钧.环境监控中电子技术应用的研究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3):237-237.

[2]陈劲松,管国仕.基于电子技术的环境监控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11,33(1):182-184,192.

[3]谢振兴.基于电子技术的环境监控研究[J].电子制作,2015(11):217-218.

[4]陈园.基于电子技术的环境监控研究[J].机电信息,2012(3):137-137,139.

[5]邓向荣.基于电子技术的环境监控研究分析[J].消费电子,2013(2):28.

篇5

会计理论基础是支撑会计理论大厦的脚根、支撑点,同时也是会计理论产生、发展、丰富和完善的力量和源泉。二者的辩证关系具体表现在:一方面,会计理论基础的完善与否直接制约着会计理论的发展与完善;另一方面,完善的会计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也巩固了会计理论基础,使得会计理论基础更加坚实、雄厚,更好地促进会计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在高科技信息技术时代,会计理论基础受到了信息技术的巨大冲击,其内涵、外延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我们对于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理论基础的重新认定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理论基础的界定

信息技术环境下,为了正确地对会计理论基础进行界定,我们有必要先澄清会计理论基础与会计理论以及会计基础理论的关系:这三者之间有无区别、它们关系是什么以及它们在会计理论大厦中的地位和作用各是什么等。

1.会计理论基础与会计理论的关系

会计理论基础是会计理论研究的根本和出发点,它与会计理论的关系十分密切。就本质而言,会计理论基础和会计理论都是会计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成果,只不过会计理论基础比较直接、具体,而会计理论相比较则较为间接、概括。从整体考虑,会计理论基础应该是会计理论学科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要想系统、透彻地研究会计理论的实质、精髓,必须要将会计理论基础纳入到会计理论学科体系当中,因为离开了会计理论基础而单纯地、孤立地研究会计理论,无啻于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从局部出发来考虑,会计理论基础还应该是会计理论研究者着重研究的课题,因为会计理论基础的稳定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到会计理论大厦的稳定和完善。然而会计理论基础并不等同于会计理论,它不具备会计理论所特有的高度抽象性、普遍适用性、严密逻辑性和普遍指导性等特征。因此,会计理论基础只能是连接会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①先有会计理论基础,再有健全的会计理论学科体系;②会计理论基础是会计理论的一部分,它们之间是局部和整体的关系;③会计理论基础是会计理论主体与其他学科理论之间的关节点,类似于桥梁。

2.会计理论基础与会计基础理论的关系

会计基础理论是通用于任何独立于会计活动的各种具有普遍指导性的理论,是与会计应用理论相对应的一个概念范畴。作为指导性的理论,会计基础理论同样也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普遍适用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等特点,就内容而言,具体包括会计目的、会计概念、会计原理、会计原则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因此,会计基础理论并不同于会计理论基础,它是对会计理论基础的高度概括与抽象的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会计一般概念和原理,用于规范会计应用理论,进而指导会计实践活动。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理论基础的选择与确认

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理论基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选择和确认:

1.多角度、全方位为会计理论服务

随着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广泛应用,会计理论基础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其内容不但包容了传统会计理论基础的基本内容,而且还将与会计学科相关的其他学科理论、新兴学科观点、高科技信息技术理论均引入会计理论基础的范围,相互交融、渗透,从多角度、全方位地为会计理论服务。具体表现在:首先,会计理论基础决定着会计理论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会计理论基础的完善与否直接制约着会计理论的发展与完善,会计理论基础的每一次变革都会引起会计理论发生相应的变化;其次,完善的会计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也巩固了会计理论基础,使得会计理论基础更加坚实、雄厚。进而更好地促进会计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因此,我们判断某一理论、学科是否是会计理论基础,首先要看它是否全方位、多角度地为会计理论的发展服务。

2.充分实现与会计环境互动性

会计环境是会计理论乃至会计理论基础发生变迁的外在动因,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先进的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广泛地应用到会计领域中,促使着会计理论基础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一方面,信息技术刺激了会计理论基础的变革,它将先进的信息技术理论、网络时空观深层次地植根于会计理论基础,将先进的高科技信息技术应用于会计实务工作之中,加速了会计理论与会计技术服务手段的飞跃性发展;另一方面,会计理论基础发生变化以后,也会通过权能传递、信息交换和功效联动等方式与会计环境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最终使得会计环境发生所预期的变化,并与会计理论基础处于协调的统一体之中。会计环境对会计理论基础的作用可以看作是环境特性的变化引起会计理论基础特性的变化,而会计理论基础对会计环境的反作用则是会计理论基础自身内部结构的调整以及有关效能的丧失和获得,进而又会在满足社会需要程度方面发生连锁性变化。因而能否与会计环境之间具有动态互动性的关系,也是判断会计理论基础的重要标准。

3.作为会计理论基础,必须是沟通会计理论与其他学科领域的桥梁、纽带

会计理论基础为会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提供了一个公共区域(见图一),在此区域内,各个学科理论知识相互交叉、渗透、融合,共同为会计理论服务。因而就内容上讲,会计理论基础仍然是会计理论学科体系的研究内容,但它本身并不纯粹是会计理论,它是连接会计理论与其他学科体系的桥梁和纽带,同时也是会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的交叉渗透区。会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之间渗透的方式主要有感染、借用、移植等,通过这些方式使得会计理论基础同时具有了会计理论和其他相关学科理论体系的某些优势特性,而正是这些优势特性推动了会计理论不断地发展、完善、变革。同时,作为桥梁和纽带,会计理论基础自身还具有自我更新、自我完善功能。也就是说,会计理论基础变化的原因首先是自身内部矛盾不平衡而引起的自我修复和自我更新,外部环境变化对会计理论基础的影响最终也是通过会计理论基础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而实现的。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理论基础的特点

(一)内容多样性

信息技术、信息经济学、信息博弈论、经济学理论。知识经济、电子商务以及基因技术、纳米科技等尖端学科理论广泛地渗透于会计理论基础之中,与传统的会计理论基础共同支撑着日益发展、完善的会计理论体系、同时国外的一些先进管理理论的新思想和新模式,比如,企业再造工程理论(将主要绩效指标定位于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成本以及员工工作效率等)、虚拟企业理论(主要强调组织虚拟化、功能虚拟化和地域虚拟化,实现以信息技术为连接和协调手段的临时性的动态联盟)、学习型组织理论(主要从系统基本模型角度阐述团队学习效应和系统思想理念)等都将广泛地融入到会计理论基础之中,促使会计理论基础不断地完善、健全和充实。

(二)动态性发展性

会计发展的外部动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二是会计信息使用者信息需要的变化。前者要求会计充分发挥其反映的职能,不断地将新的、变化了的经济业务反映出来;后者则要求会计自身的内容、性质等发生实质性变革,努力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客观需求,便于广大信息需求者准确作出决策。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完善,会计信息需求者对会计信息的客观要求越来越高,必然会促进会计向广度和深度方向全面发展。会计理论基础也随之不断地发展完善,在充分地吸取新的学科理论养分的同时,也摒弃了一部分不适合于信息技术环境下陈乏的、过时的理论。

(三)交互渗透性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社会生活的空间相对缩小,各学科领域之间的渗透也日益频繁、紧密,它们通过移植、借用、感染三种方式共同组成了一个有序的、交互渗透的、相互关联的动态网络,共同服务于会计理论。就移植方式而言,主要是指会计理论基础将其他相关学科领域的内容直接引入会计领域之内,促使会计理论朝着粗放型方向发展;借用方式则是指利用其他学科理论的观点、方法分析会计问题,从前沿、更广泛的角度来研究会计问题比如产权会计、会计准则与制度变迁,促使会计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感染方式则是指会计理论经过长期的、不断地与其他学科理论相互交融,不断地吸收先进的思想观点、文化模式,运用高科技技术手段促使会计理论基础的内涵与外延发生实质性变革。

(四)质量性

会计理论基础作为会计理论的根基,其质量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概括而言,具体表现在稳定性、安全性和品质性三个方面。就稳定性而言,尽管会计理论基础在整个会计理论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呈现出动态性和发展性,但是就某一时间段、期间而言,会计理论基础还是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的,否则会计理论根本就无从发展;就安全性与品质性而言,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同样是保证会计理论基础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因为缺乏安全性、品质性的会计理论基础根本就不具备支撑会计理论大厦的能力。

(五)虚拟性

会计理论基础并不像实体组织那样具备有形的。规模化的根基,它是通过将多个相互关联的学科的经济资源迅速相结合而成的一种没有围墙、超越空间约束、依靠信息网络手段联系和统一协调的,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和逻辑性的客观存在的无形的根基。这里的虚拟性有两层含义,即一是会计理论基础内部的虚拟化,主要是指会计领域内支撑会计理论大厦的纯会计理论基础的虚拟化;二是会计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领域之间交互渗透关系的虚拟化,即以信息技术为连接和协调手段的动态联盟式的虚拟组织系统。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理论基础的新内容

1.信息技术学(含通信、计算机、微电子、自动化)

信息技术学是以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相结合而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和科技领域,它既包容了通信系统的数字化、软件化、智能化和光纤化等方面的优势,又同时兼有计算机科学技术在设备资源与信息资源的共享性、系统交互性以及处理能力和存储能力等领域独特的优点。因此,以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有机结合促成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建立和发展,其影响范围包括经济、军事、社会生活、科学文化的各个方面,而且涉及到宏观和微观的各个层次。现代信息技术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网络技术理论、信息技术理论、数据挖掘理论、系统集成理论、多媒体理论、人工智能技术,具体的应用法则包括了穆尔法则(Moore‘slaw)、基尔德法则(Gilder’slaw)和麦特卡夫法则(Metcalfe‘slaw)。

2.司法诉讼学

司法诉讼学与会计理论体系相结合是现代会计理论发展的新趋势,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出现了“诉讼”会计(ForensicAccounting)这一特殊的会计发展分支。它是针对于在现代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中,由会计人员对于特定的经济犯罪、经济过失和经济纠纷案件进行会计反映,对法庭和诉讼当事人提供专门服务的一种特殊会计工作。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随着企业之间的交易广泛地在网络上进行,经济组织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它们所面临的经营环境日益复杂化。与此同时,企业之间的纠纷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经济犯罪的形式也越来越多,因此由会计人员对经济案件中涉及到经营财务事项和经济损失部分加以计算,并进行正确的会计分析,为法庭的裁决提供依据就显得尤为必要。然而诉讼会计既不同于一般的财务会计,也不同于一般审计,它通常涉及到财务证据的调查和分析、运用电脑进行分析和陈述、以财务呈报形式进行说明以及在必要时在法庭上以专家的身份出庭作证等。

3.经济学与计量经济学理论

在与会计理论基础进行交互渗透时,经济学理论将许多经济学的思想、观点大量地引入到会计理论之中,为广大的会计学者从经济学视角来分析会计问题,寻求提高会计工作效率、改善会计信息以及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提供了一个更新的思路。比如: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产权理论、契约经济学理论和委托一理论等这些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与会计理论体系相结合均从不同角度丰富和完善了会计理论基础的内涵和外延。同样,由统计知识、数学方法和经济理论相结合而成的计量经济学理论也是会计理论基础的组成部分。计量经济学通过运用数学工具来考察和研究经济社会中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预测经济发展的趋势,检验和预测经济政策效果。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由于会计人员面临的是非常庞大的经济业务及非常繁杂的经济数据,而这些信息、数据往往要经过一定的数据处理才能为人们所使用。因此,通过充分应用计量经济学理论,我们可以构建经济模型,预测企业乃至整个宏观的经济发展趋势,模拟会计政策执行的经济效果,使得广大的会计信息需求者得到更加准确、有用的财务信息资料。

四、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理论的研究方法

关于会计理论的研究方法的分类,学术界比较普遍的观点是分为规范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前者强调应用规范性的方法,即运用演绎推理(Deductivereasoning)的方法分析和研究会计问题,它主要主张会计理论的发展不应受制于会计实务的发展,会计理论应当高于会计实践并指导会计实践;后者则是在规范推理(Inductivereasoning)的基础上,运用实验技术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在一定的经济假设条件下研究有关会计问题,它主要强调会计实务是发展会计理论的基础。由上述对两种研究方法的阐述,可以看出二者的优缺点是:规范会计研究方法是在先假定会计目标继而再进行逻辑推理的结果,再加上它缺乏有关的数据、模型来支持其观点、论断,这种会计理论研究模式的有效性已经受到了现实生活的挑战和怀疑;实证会计研究方法则过分依赖于有关的经济假定条件(而现实生活中,这些假定条件往往是木存在的),而且现阶段虚假的信息资料、经济数据充斥会计市场,再加上经济计量方法或经济模型自身就存在着无法消除的局限性,因而利用虚假的信息资料,借助于不完善的经济模型分析得出的结论、结果,确实有待于广大的学者和专家进一步深思熟虑。

篇6

面对问题,直面出击

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和社会文明的长足进步,环境问题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必须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其中,空气和水体中的有机物污染尤为显著。而半导体催化技术因为可利用部分太阳光能,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快速反应,且对污染物治理彻底、无二次污染而成为国际环境净化处理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的确,半导体催化技术是十分符合我国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高效率低消耗要求的。而由于具有价廉无毒、氧化能力强、稳定性好等优点,TiO2已经成为目前研究最多和应用最广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光催化剂。

“该技术能够有效消除空气和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但其中的TiO2存在光生电子一空穴复合率高和只能利用紫外光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技术的工业应用,而光电催化技术则弥补了这一缺陷。”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尚静说,“近年来,光电催化技术引起了广泛关注。光电催化技术,又称为电助光催化技术,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外加电场促进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分离,从而提高光催化处理效率。”

经过研究发现,目前所采用的电助光催化技术还存在很多弱点。比如,现在来看,一般的电助光催化技术均采用的是光电化学池。根据电化学体系的电极数目,可分为两电极系统、三电极系统甚至多电极系统。在典型的三电极体系中,一般是用负载在导电基底上的光催化剂膜作为光阳极,Pt电极作为对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反应体系需借助电解质来形成回路,因此,不能应用于气相光催化降解体系,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增加生产成本和使生产工艺复杂化。而在应对促进电子空穴对分离的问题上,已知的光电催化技术均采用直流电源来解决,而不能直接、有效地利用交流电,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光电催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另外,目前的光电催化技术主要是利用光生空穴的氧化能力,广泛用于氧化处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而利用光生电子的还原能力,将光电催化技术应用于还原废水中重金属的研究非常少。

诸如此类问题,不可避免地制约着光电催化技术的发展。既然看好该技术的前景,尚静自然全心投入,为改进和完善光电催化技术体系努力着,付出着。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面对这些问题,尚静针对其各自的特点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先后提出了3项专利申请。

针对传统光电催化体系装置复杂,不能应用于气相有机污染物降解的局限性,尚静发明了一种可应用于气、固、液三相体系来降解有机和无机污染物的全固态平面型光催化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我们在绝缘基底上固定一对或多对条形电极,并在该基底和条形电极上负载半导体光催化剂,就可得到高活性的全固态平面型光催化器件。当在条形电极两端接通电源后,两电极之间产生的电场就可以促进两电极之间的半导体光催化剂薄膜中电子和空穴对的分离,从而达到提高光催化剂作用效率的目的。”

这样一来,这种全固态平面型光催化器件的优势就十分明显了。首先,它不需要工作电极和电解质,只要利用条形电极,就可以在施加微小电压的情况下,使光生电子一空穴对充分分离,从而使光催化效率大大提高;其次,它可以广泛应用于气、固、液三个体系,利用此平面型光电催化器件可以探讨污染物和催化剂之间的电荷迁移过程,是一种研究光催化反应中光物理过程的手段。总而言之,就是活性高、成本低、工艺简单、应用广泛、兼容性高,易于推广使用。

“在研究中,我们还发现,如果采用交流电源来促进电子空穴对的分离,将会更直接、更有效。”通过一番尝试,尚静发明了一种节能、易于推广应用、能够100%利用交流电,而且光电催化效率高的光电催化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即利用二极管单向导通的性质。使交流电压的负半部分被滤掉,所以,TiO,光阳极交替处于正向偏压和无偏压状态。这样的驱动特点,使施加在TiO2光阳极上的偏压连续变化,导致TiO2薄膜中的光生空穴很难有效地累积,能够提高光生激子的利用效率,从而加快液相污染物的光降解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其光电协同效果比直流条件下的提高7倍以上。研究中还发现,二极管整流的交流电下TiO2光阳极的稳定性要好于直流电下。

该项发明利用交流电结合二极管为驱动方式,其优势是不容小觑的。将传统的直流电源替换成为一交流电源,同时,增设了一个或四个廉价的二极管,在这一思路下所增设的二极管,分别对应着半波整流和全波整流,这样可以使电流从TiO2阳极通过电解质溶液流向对电极,从而促进半导体催化剂产生的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分离效率,解决TiO2薄膜内空间电荷的累积问题,进而提高光催化效率。“采用交流电还有一个比较直接的好处,那就是可以直接应用,而不必再加上额外的装置进行转化。”尚静解释道,“这不仅是节约资金、降低成本的问题,还可以增强装置的稳定性,进行推广使用也比较方便。”

篇7

关键词:环境监测;技术探讨

引 言

目前监测技术主要包括采样、测试和数据处理技术三个方面,其中测试技术最为基础,任务是对环境样品中污染物的组成进行鉴定和测试,并研究在一定历史时期和一定空间内的环境质量的性质、组成和结构。主要监测技术内容包括:大气环境监测、水环境监测、土壤环境监测、固体废弃物监测、环境生物监测、环境放射性监测和环境噪声监测等。

一、环境监测技术现状

环境监测是通过调查环境污染的状况,采样进行测试与分析,并据此做出综合评估。环境监测是对环境的质量进行综合检测、评价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环境执法与制定相关决策的重要的科学据。以前,环境监测仅限于对放射性物质的监测,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环境污染的加剧,环境监测的范围逐渐扩大,包括对环境质量、环境污染等的监测。环境监测的一般流程是现场调查、布点、收集样品、处理与保存样品、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之后,往往还需要进行评价,并写出相关的报告,为以后进行相关的工作提供合理的依据。

我国的环境监测起步相对比较晚,但如今也已初成规模,无论是环境监测能力、监测管理或是物质基础等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就技术方面而言,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首先,环境监测技术已发展有生物监测、物理监测、生态监测、遥感、卫星监测等多种监测技术的监测体系。其次,环境监测仪器的生产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除了加大对监测仪器的生产的投资规模外,我国的环境监测仪器的生产技术与水平也日益提高,如油份测定仪、电磁波监测仪器等。而目前,我国重点开发的仪器主要有空气和废气监测仪器、污染源和环境水质监测仪器与便携式现场应急监测仪器等。此外,我国的环境监测也逐渐由操作间断性发展为自动连续性的监测系统,提高了环境监测的效率。

二、 现代环境监侧技术及其应用

1、3S技术及其应用

(1)水环境监测。综合利用RS, GPS及常规监测技术,以GIS为信息处理平台,可实现对水域分布变化和水体沼泽、水体富营养化、泥沙污染等进行。在水质遥感监测方面,近几年来,对构成水的质量的一些要素进行定量监测的研究有了一定的进步,这些要素包括浑浊度、总悬移质泥沙含量、pH值、总含氮量等等。

(2)大气污染监测

大气污染的遥感监测是避免常规的在典型区定点采样和在实验室分析污染物含量,避免常规大气监测评价用少量点定性评价大区域的环境质量的局限。主要是通过遥感手段根据遥感影像特征调查产生大气污染的污染源的分布、污染源周围的扩散条件、污染物的扩散影响范围,可以实时快速地监测和跟踪大气环境变化和污染动态,为处理措施的制定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以便及时制汀处理方案,减少大气污染带来的灾害和损失。大气遥感主要包括大气污染监测和大气污染物扩散规律的研究。主要的应用包括大气气溶胶监测、沙尘暴监测、臭氧层监测、有害气体监测和城市热岛效应的监测等。

(3)固体废物监测

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工业垃圾、建筑垃圾、生活垃圾以及混合垃圾。根据光谱信息可以有效地确定固体废物及垃圾的状况、位置、面积和分布,采用GPS进行相应的空间定位,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对不同时相的信息进行对比分析,确定其发展趋势,实现对固体废弃物的动态监测和有效管理,优化固体废物堆放场所。

(4)土地利用变化监测

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直接影响大气循环、水文生态过程、局地小气候、土壤、生物多样性的正常发展和环境污染过程等,以及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是指应用遥感数据,定期或不定期地监测同一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包括变化前后地类、范围、位置和面积等,目的是国家通过该项调查及时了解年度一定区域内土地利用的实地变化、趋势,为宏观调控、经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遥感监测作为一种在不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对目标物进行远距离观测,可以高效、全面、实时地了解大范围土地利用的发展变化,及时地掌握发展过程中具体细微的新变化信息,进行合理规划、建设和引导。

2、生物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1)生物大分子标记物检测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生物大分子是近年来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与其他研究手段相比,生物大分子具有特异性、预警胜和广泛实用性等特点,可以在分子水平阐述分子适应等生态问题的机制,有助于更好地揭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为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提供理沦依据。主要的生物大分子标记物及其检测技术有核酸分子损伤检测技术、报告基因标记技术、DNA芯片技术、酶分子标记物检测、金属硫蛋白的检测、热休克蛋白的检测、抗氧化剂防御系统的检测等。

(2)PCR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PCR技术是在体外合成特异性DN段的方法,只要在试管内提供DNA体外复制所需的原料(DNA聚合酶、模板核酸、寡核昔酸引物、四种三磷酸脱氧核昔酸),其原理类似于生物体内DNA的复制。通过选择生物的一段特异性基因进行体外扩增,再由凝胶电泳等DNA分析技术确定其种类及含量。PCR技术的特异性是由人工合成的引物DNA序定的,所谓引物是指与待扩增核酸片断两端互补的寡核昔酸(单链DNA)。近年来,依据PCR分析突变的相关技术进展很快,主要有:寡核普酸探针杂交,DNA直接测序,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变形梯度凝胶电泳等。

作为最现代的生物技术之一的PCR手段,具有快速、灵敏、准确、简便、特异性强的特点,有着传统方法无可比拟的优势。PCR及其相关技术的研究应用将在生命、环境等科学发展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3、信息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1)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环境监测应用中无线传感器网络属于层次型的异构网络结构,最底层为部署在实际监测环境中的传感器节点。向_七层依次为传输网络、基站,最终连接到Internet。传感器节点由传感器模块、处理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能量供应模块组成。基站是能够和Internet相连的一台计算机(或卫星通信站),它将传感数据通过Interne泼送到数据处理中心,同时它还具有一个本地数据库副本以缓存最新的传感数据。监护人员(或用户)可以通过任意一台连入Internet的终端访问数据中心,或者向基站发出命令。

(2)PLC技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al controller,简称PLC)是集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于一体的新一代工业控制装置,在结构上对耐热、防尘、防潮、抗震等都有精确考虑,在硬件上采用隔离、屏蔽、滤波、接地等抗干扰措施,非常适用于条件恶劣的户外及工业现场。对雨水的远程监测及控制对于农业生产及防洪抗旱有着积极的意义。本系统由PLG系列产品进行组建完成,通过对雨水河水的水位、流速、水质(如酸碱度)的测量实现远程监视。

篇8

[关键词] ERP技术采纳TAM模型计划行为理论

一、引言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信息化的建设,但是大量资金的投入,却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尤其是ERP系统的实施,失败的例子非常多。以往的研究忽略了系统运用者――内部人员的行为与态度,因此文章主要从组织行为学角度进行研究。文章基于技术采纳理论,建立ERP环境下的TAM 模型,通过对模型变量及变量之间的关系分析,对ERP技术采纳进行研究。

计划行为理论是由Ajzen提出的,是被广泛接受的研究人类行为意愿的理论,该理论分析了行为意图的决定因素以及行为形成的过程。基于计划行为理论,Davis提出技术接受模型(TAM),模型从个人认知角度出发应用于技术采纳问题中。

二、ERP环境下的技术采纳模型研究

针对ERP技术的特点以及ERP实施环境,文章在原TAM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技术保障、主观规范、咨询引入、ERP培训、ERP交流和对ERP好处的共同信念,以及绩效和未来使用几个变量。模型结合计划行为理论,将理论中提出的信念和主观规范纳入该模型中。模型还提出技术采纳应该是没有终点的不断采纳的过程,技术采纳情况经过绩效的考核,影响下一步技术采纳的决策。模型如下图所示:

ERP环境下的拓展TAM模型图

1.外部变量

(1)咨询引入。咨询为ERP的实施提供规划和指导。咨询人员熟悉各种软件的功能模块、技术参数、适用行业及成功案例,在系统选型、软硬件架构的规划方面影响企业领导和员工对系统的易用认知。咨询通过对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研访谈,分析出企业信息化需求,将上级领导的愿景和企业的一些基层管理人员和员工进行交流,保证ERP系统的设计可以为企业员工所用,增强了员工对ERP系统的有用认知。

(2)ERP培训。ERP培训对行为意图的作用主要通过信念来影响有用认知和易用认知,在培训中管理者把信息化的好处与ERP系统的有用性进行扩散,使员工树立对ERP好处的共同信念,ERP培训影响对ERP好处的共同信念。同时ERP培训直接提高用户对计算机和系统应用的能力,提供ERP系统如何与现有系统、业务结合的方法,为ERP系统的使用和开发提供了参考,增加用户对ERP的易用认知。

(3)ERP交流。ERP系统是在团队中使用的,团队交流可以通过对ERP好处的共同信念影响行为意图。高层管理者是ERP系统实施的决策者,员工是ERP系统的使用者,交流可以把高层管理者对ERP的看法传给员工。同时,交流保证了信息的不断更新以及及时准确。交流的目的就是通过影响易用认知和有用认知来影响态度和行为,最终导致ERP技术的采纳。

(4)主观规范。主观规范是人们对准则的认知。TAM模型假设对信息技术的采用都是自愿的,但ERP的实施是由上级领导基于企业战略而决定的,员工只是对上级命令的执行。高层领导对基层管理者和员工的影响非常大,同时在企业内部周围同事等的社会因素对个人采用ERP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本模型考虑了主观规范对行为意图的作用。

(5)对ERP好处的共同信念。根据Ajzen I的计划行为理论,信念也是影响行为意图的因素,是认知的前因。ERP是团队中高层领导和管理者要求实施的技术,高层领导者需要让员工明确信息化的价值和好处,使不同层面的员工产生对ERP好处的共同信念。因此,文章考虑了ERP好处的共同信念对易用认知和有用认知的影响。

2.对ERP的易用认知、有用认知

(1)对ERP系统的易用认知。易用认知和行为意图之间存在正相关,计划行为理论也指出认知是行为意图的前导变量。在ERP实施中,用户易用认知不仅受操作系统的易用性影响,还需要理解ERP对目前业务的改进之处,明白ERP的作用。咨询的引入,ERP培训都会影响对ERP的易用认知。

(2)对ERP系统的有用认知。有用认知也和行为意图之间存在正相关,员工要感知到ERP的有用之处,明确ERP系统的可用性,当员工意识到ERP系统可以帮助自己处理一些业务,使自己的工作绩效提高,就增强了使用ERP的行为意图。同时,对ERP系统的易用认知也对有用认知产生作用。

3.行为意图

TAM模型研究了态度对行为意图的作用,以及有用认知直接对行为意图有正面的作用。Ajzen的计划行为理论认为行为意图受到三方面因素的影响:态度、主观规范、认知的影响,行为意图对使用行为有直接的作用。结合上述分析,在本模型中对行为意图产生影响的变量有:易用认知、有用认知和主观规范。

4.ERP使用绩效、未来使用

该模型还增加了ERP使用绩效和未来使用两个变量。对ERP的实际采纳影响ERP使用产生的绩效,组织成员只有对技术真正接受才会提高ERP使用绩效。同时,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和企业的发展战略结合在一起的,ERP系统需要不断建设,以满足企业长远发展的要求。目前对ERP的采纳直接影响ERP使用绩效和未来对信息技术的采纳,只有信息技术目前成功的被组织吸收,促进企业绩效提高,才会影响下一步的技术采用,支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篇9

【关键词】重楼;模拟野生环境;种植技术

【Abstract】Practice has proved, planting site selection is the wild Paridis key scale planting success of artificial simulation. Can take the terminal bud seeds and rhizomes of two species of breeding way. From sowing to harvest need 4-6 years or longer, in order to shorten the planting, breeding cycle and save the cost, often use the terminal bud of the rhizome propagation mode. Strengthening field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link for realizing the artificial simulation of the wild plant scale indispensable.

【Key words】Simulation;Wild simulated environment;Planting technology

1.基本概况

1.1地理位置

嵩明县位于滇中,昆明东北部,地处东经102°41′-103°21′,北纬25°05′-25°28′之间,东邻宜良县、南靠官渡区、西南与富民相邻、西北及北面与寻甸接壤,东北与马龙相连,辖4个镇及国营长松园林场、国营方旺林场的杨林营林区及小哨营林区部分,共85个村(居)委会,468个自然村,居住着汉、回、苗、彝等多个民族,总人口281387人。是滇中交通枢纽,境内公路、铁路、航空线纵横交错,呈立体交通网络;有“滇东北重要门户”之称。是明代著名医药家、诗人兰茂故里,其著作《滇南本草》是我国传统医学中的瑰宝,比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还早120余年[1]。

1.2水纹气候

嵩明县水系属长江水系,是盘龙江和牛栏江的源头,水资源极为丰富,地表水年径流量5.1亿m3。气候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具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夏秋湿热,冬春干凉”的气候特征。年均温14℃,极端最低温度-6℃,≥10℃活动积温4163℃,无霜期222d,年均日照时数2072.9h,年均降雨量998.6mm,降雨为186d。

1.3地形土壤

嵩明县地处滇东高原西缘,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为中低山与河槽盆地相间地形,形成四面环山的嵩明坝子,土壤主要由石灰岩、玄武岩、砂岩、白云岩等风化形成,土壤类型有红壤、棕壤、紫色土等三个土类[1]。

2.重楼植物特征

2.1植物特征

重楼又名七叶一枝花(Paris polyphylla Smith)为百合科植物,又华重楼、七叶楼、蚤休、草河车、金线重楼、七叶莲、灯台七、铁灯台、白河车、枝花头、海螺七、螺丝七`金钱重楼、轮叶王孙等别名,云南又叫滇重楼、独角莲等。云南、广西、贵州、四川、广东、浙江、江西等省(区)均有分布。

重楼为多年生草本,高35~60cm,全株无毛。根茎粗壮,匍匐,肥厚,黄褐色,有斜形环节,并生须根。茎直立,有纵条纹,绿色,有时带红色。叶通cm毫安常为7片,有时4~9片,轮生于茎顶;叶柄长1~4.5cm;叶片草质,广卵形,长7.3~11.5cm,宽3.8~7.2cm,先端短尖而微弯,全缘,基部略近心脏形或截形,主脉3条,基出。花单一,顶生,花柄长10.5~16cm;花两性,外列被片4瓣,绿色,卵状披针形,长约3cm,宽1~1.3cm,先端渐尖,基部具短柄;内列被片4瓣,狭线形,黄绿色,长4.5~6.5cm;雄蕊12,长约1.2cm,花丝扁平,花药线形,药隔于顶端延伸成小尖头,长约1mm;花柱4~5,先端反卷。果近于球形,鲜红色或黄白色,直径约2.5mm,外有宿存的花被;种子多数,近球形,淡褐色。花期6月。果期7~8月[2]。

2.2重楼生长习性

原野生于山坡林下及灌木丛阴湿处。喜凉爽、阴湿环境,忌强光和干旱。适宜肥沃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含量丰富的壤土中生长 ,土层肥厚,荫蔽度较大的林下生长较好。适宜海拔1000-2500m,年平均气温为15~22℃,不宜在高温生长,低温下对生长没有明显改变。土壤含水量应保持在30%-40%左右,年降雨量850~1200mm,空气湿度在75%以上的地区最为适应。

2.3重楼药物特性

性味:性微寒,味苦;有小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散淤,凉肝定惊。用于治疔肿痈肿、咽喉疼痛、毒蛇咬伤、跌扑伤痛、惊风抽搐。又有祛痰平喘功能,主治肺痨久咳、肺炎、喉炎;外用治跌打、蛇虫咬伤、淋巴结核、疮毒肿等。

3.种植技术要点

3.1模拟野生环境种植地选择

重楼对气候和土壤类别的要求不太严格,但力求有生长发育的特殊小气候,选地最为重要。在人工模拟野生环境条件下,尽量选择地块周围有森林植被的林中空地,或者是地块周围植被较好的地块,选择日照较短的背荫缓坡地、平地或以散射光为主的森林间隙地种植,质地疏松、保水性、透水性都比较强的棕壤土、夜潮地、灰泡土、腐殖土地或含磷、含钾等含有机肥较高的中性壤土作为种植地最为理想。人工驯化栽培七叶一枝花,最好模仿其野生生长环境,尽量选择与之类似的区域和地块种植,这是驯化栽培获得成功的关键,粘重,易积水和板结的土壤不适宜种植。

地块选定后,先将土壤翻挖,晾晒1个月以上,然后清理石块、杂草、树根,按1.2~1.3m宽开沟起厢,厢面土壤要尽量整碎,同时将土壤与肥料混合均匀。厢沟宽、深各30cm左右,四周起好围沟,确保沟沟相通,地不渍水。地块周围最好扎上围栏或篱笆。光照过强的地块,可在厢沟套种高秆植物遮阴,或夏季插树枝、搭荫棚遮阴。

3.2种子繁殖与育苗

重楼有种子繁殖和根茎(块茎)顶芽繁殖两种方法。

选地与整地:宜选阴湿环境下的肥沃、疏松、深厚的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栽培。初冬翻耕土地,施足基肥(基质肥料、绿肥、羊粪均可,其它牛、猪等动物粪便由于线虫等病虫害过大,不宜使用),于翌春再整地做畦。或将基肥施入播种沟或穴中,上覆肥土,第二年开春将种子播撒于肥土上。做宽1-2m的畦,四周开排水沟,畦长不限[3]。

种子处理:种子待夏季成熟后采下,如下图所示:

将收集的新种子与湿沙按1:4比例混合,放于地窖或埋于地下,保持湿润酥松。种茎处理:主要用根茎切块、小块茎及芋鞭分段繁殖,或将加工时切下的块茎顶芽作种。块茎以主芽为中心切成若干小块,每块应带主芽,切口用石灰(处理过)或草木灰涂抹消毒;芋鞭分段以每段带壮芽2个为宜。根茎待地上部分枯萎后挖出与湿沙按1:4混合,放于地窖或埋于地下,保持湿润。

3.2.1种子育苗移栽

春季3~4月间,按行距15cm开沟条播或整块地撒播,深度1cm,覆盖腐殖土和松毛3-5cm厚,1年后,按株行距15X20cm移栽定植。

种子处理过程:采收后放入冰箱保鲜层5-7d后搓洗去红皮―多菌灵浸种(24h)―凉干―强力生根壮苗剂浸泡10h―凉干―拌沙―贮藏―第二年开春播种。种籽处理如下图所示:

3.2.2根茎繁殖

当秋季采收重楼时,挖起地下根茎,选择有芽的根茎3~6cm作种。按行株距15X20cm移栽定植,深度1cm,覆盖腐殖土和松毛3-5cm厚。以下为定植3-5年生的苗。

3年生植株 5年生植株

3.3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1)中耕除草:苗出齐后,应浅锄松土、除草,注意避免伤根,影响生长,平时畦面覆盖松毛、落叶,以利于保湿。

(2)追肥:每年苗出土后,追施人畜粪水1次。6~7月份于行间开沟,增施磷、钾肥或饼肥1次,还可用磷酸二氢钾加适量甲基托布津增施叶面肥及防病,每月2次左右。

(3)遮荫:七叶一枝花忌强光,怕高温,移栽定植后应及时搭棚遮荫,或利用藤本植物的茎蔓棚架遮荫。

(4)浇水:不论是种子育苗还是块茎栽培,应根据土壤的干湿度定期或不定期的浇水,但需注意水量不宜过多(数多量少),时间一般为10-15d左右一次。

4.病虫害防治

4.1黑斑病

病害从叶尖或叶基开始,产生圆形或近圆形病斑,有时病害蔓延至花轴,形成叶枯和茎枯。防治措施:①注意排水排湿,降低空气湿度,减轻发病;②发病初期喷洒5%菌毒清水剂或5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

4.2茎腐病

此病多在苗床期发生,高温多雨大田期危害更为严重。首先在茎基部产生黄褐色病斑,病斑扩大后,叶尖失水下垂,严重时茎基湿腐倒苗。防治措施:①与禾本科作物3a以上轮作;②移栽前苗床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作为“送嫁药”;③间除病苗;④大田发病初期用95%敌g松可湿性粉剂灌塘,每隔10d一次,连灌2-3次。

4.3金龟子

幼虫称为蛴螬,俗称“土蚕”,以成虫危害叶片,幼虫咬食根茎,影响重楼生长。防治措施:①晚间用灭虫灯诱杀成虫,用鲜菜叶喷敌百虫药剂放于墒面诱杀幼虫;②用15%含量的毒死蜱颗粒农药,在每年的3-4月份、7-8月份丢撒,每亩每次1000g ,丢撒后适当浇水,让药物渗入土中。

4.4黄蚂蚁

以成虫咬食根茎为主,影响重楼生长。防治措施:①用15%含量的毒死蜱颗粒农药,在每年的3-4月份、7-8月份丢撒,每亩每次1000g ,丢撒后适当浇水,让药物渗入土中;②用晶状体敌百虫农药和水按1:5的比例兑成母液,喷雾器喷洒,每亩用药量200g [5]。

5.采收加工

七叶一枝花以根茎入同,栽后3~5a可采收。于秋季地上植株枯萎时采挖,有芽的根茎切下消毒后留作种芽,其余的根茎用于加工入药。

【参考文献】

[1]云南省嵩明县志编撰委员会.嵩明县志[M].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行,1995,8.

[2]杨悦.植物学[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5,9.

[3]林启美.土壤肥料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9.

篇10

关键词:环境检测;技术问题;发展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环境监测工作是环保事业展开的基础,为了解决生态保护与经济开发的平衡性问题就需要对环境监测技术甚至整个体系进行完善已到达“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向发展。

一、环境监测技术概述

环境监测指的是通过布点采样,测试分析等方法调查环境污染状况,并对环境污染状况做出综合评价的过程。环境监测能够为广大的群众提供真实全面的环境污染数据,也可以为环保部门的决策者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我国环境监测起步时间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这些年来,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论是环境监测能力,监测设备革新还是监测管理,都有了质的飞越。在环境监测技术发面,发展成果也是显著的:首先,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在不断完善中,生物监测、生态监测、遥感监测、物力监测、卫星监测都开始应用于当前的环境监测工作中;其次,环境监测仪器的生产规模和生产数量都在近年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许多监测仪器精确度也得到了大幅提高,许多精密仪器都可以与国际生产水平相媲美。此外,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体系虽然目前仍然处于操作间接性阶段,但是越来越多的学者都认识到自动连续性监测的重要性,为发展自动连续性监测奠定了基础。

二、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

(一)环境监测技术方式方法不完善

随着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我国的各级政府部门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同时在制定政策时更加注重环境保护的地位。不论是对环境的重要性还是对环境的认识程度均明显提升。受到多方关注,基层环境监测部门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过去应用的环境监测方法过去简单,方法比较落后,这就导致无法提供精确的监测方法,对于现今的环境发展需求来说,原有的监测技术和监测设备已经无法满足,因而现今最重要的是怎样提升环境监测的手段和技术,这也是以后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

(二)环境监测人员紧缺,队伍不够壮大

从现今的情况进行分析,环境队伍的整体性素质不符合当前急速又紧迫的环境发展趋势,而却差距很大。也由于环境监测部门缺少足够的专业人才,对于引进、管理以及培养环境人员没有实施有效的竞争和奖励机制,在挑选人才时没有进行严格的筛选,这就引起在职的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甚至一些监测部门存在领导有后门的现象,只是被动的接受工作人员,这就使得工作人员不足,人才缺乏等现象明显。

(三)环境监测地区不均衡的发展状况

从现今的情况进行分析,监测部门只对空气、水及噪音等设置了相应的监测系统,例如监测站等,然而对于其它很多的环境问题没有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在大多数发达国家,环境监测部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的实现现代化,甚至一些国家的发展水平已经等同于国际上最顶尖的监测水平。但是遗憾的是,在不发达地区,对环境进行监测的工作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这也是导致不同国家之间发展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四)环境监测领域不够广泛

现今我国的环境监测体制仍然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和大量的漏洞,例如没有深入监测所研究的项目,没有全面的掌握监测的内容,没有广泛的监测制定的领域。这些都不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也不符合生态状况和环境质量了解和掌握。我国现今主要监测的项目有三个,具体为城市空气质量、地表水水质以及噪音。从我国检测体制所涉及的三个领域来说,并没有真正的将环境状况和质量反应出来。

三、加强环境监测管理措施

(一)提高对环境监测的经济投入

国家和政府应该加大对环境监测的经济投入,虽然环境监测管理体制实施20对年来,国家已经投入大力经费到环境监测中,但是许多县城或者较小的环境监测站的监测设备、监测技术以及监测管理等方面还需要大笔经费来筹建。提高经济投入,不仅可以购买先进的环境监测仪器和设备,增加工作人员的收入和福利,吸引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为环境监测输入新鲜的血液,同时也能调动相关工作人员工作的激情,提高环境监测的效率。

(二)不断创新机制,提高监测队伍整体素质

在我国的环境监测管理中由于缺乏创新机制,使得整个监测团队整体技术都不成熟,同时使得环境监测结果不符合实际缺乏可靠性和参考性。因此不断创新机制,提高监测队伍整体素质对加强环境监测管。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建立相关的奖惩制度,鼓励勇于创新的人才,并对环境监测队伍人员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同时还应当加强对监测团队的技术培训,相关单位应制定长期有效的具体培养计划。同时培养计划还应当具有较强的正对性,并根据其相关知识水平、技能水平、工作经历来制定不同的培养计划。其培训的内容应包括环境监测技术、环境监测知识和职业道德,培训时间可长可短。但是培训过程应当认真严格,保证培养的质量。并且在对相关人员还应当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应当采用理论和实践并行的方式,让其能够学以致用,环境监测队伍的综合素质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得以不断提高。

(三)建立环境监测工作质量审核、检查制度

环境监测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给环境监测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以达到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的目的,其监测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环境保护和改善。然而环境监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要通过一定的手段来检验,因此建立环境监测工作质量审核、检查制度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检查的结果,来分析环境监测工作的效果如何,同时针对不完善的环境监测,应该及时分析其原因,调整监测方案。

(四)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的管理

环境监测质量是环境监测的核心,加强环境监测的管理才能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但是现实中,由于环境监测的对象较多、操作要求较高、过程繁杂等原因,环境监测困难较大。从采样、分析、数据整理到结果上报等每个环节都可能影响到监测的结果。尤其是野外采样,危险性较大,变量因素较多,因此要采到有效的样本,保证监测的准确性难度更大。

因此,环境监测相关单位应该加强监测质量管理,监测站应该事先准备好监测方案和相应的应对措施,规划好监测的每一个环节,在实践中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其原因,调整监测方案。加强现场监测的质量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监测质量意识,遵照相应的行业标准去采集相关样本、数据,提高样本、数据的准确性,从而保障环境监测的可靠度。加大环境监测设备的精准度,提高环境监测的质量,同时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加强应急措施管理,在环境监测过程中,各种变量因素较多,工作不可能每一步都按照原策划进行,因此加强应急措施管理是保障环境监测工作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

四、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以监测有机污染物为主

由于我国目前的有机污染物危害非常严重,且大部分的有机物污染物都是有毒有害等,不仅会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还严重危害人体的健康。因此对有机污染物进行有效的监测是现在乃至未来的一种重要任务。可见环境监测技术将在有机污染物领域中广泛运用。

(二)监测分析精度将向痕量发展

在人们生活中,无论是建筑材料、食品等方面都容易存在各种有害物质,虽然浓度较低,但也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为了能实现对有害物质的全面的监测,发展与应用痕量或超痕量监测技术非常有必要,痕量或超痕量监测技术能有效提高监测的精确度,有利于进行污染的防控,将成为未来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主要方向。

(三)现场快速分析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环境监测领域中,一般都需要对污染事件现场进程实时的监测,主要包括现场污染情况及污染物排放源等方面的监测。这就要求必须要及时、有效地检查与分析出污染物的类别、浓度等,而现场快速分析技术具有快速、准确监测的优点,其将在污染事故现场监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以实现对事故现场污染环境的有效监测。

(四)LIMS 的引进

LIMS也就是实验室管理系统,通过引进LIMS可以有效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并有效提高实验室数据采集、分析及处理的自动化程度,以确保数据的原始性及准确性。从而实现降低成本及规范数据分析的目的,可以促使数据分析工作趋于流程化。另外,LIMS还可以提高实验人员对实验室基本情况的熟练掌握程度,有利于发现实验室操作不合理的管理行为,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进,有利于规范试验的流程及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并提高数据监测的工作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是保证检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完整性的重要措施,环境监测质量是保证监测数据具有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的前提,是环境监测站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罗永洪.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若干思考[J].环境与生活,2014,06: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