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对社会的积极影响范文

时间:2023-12-21 17:18: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对社会的积极影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网络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篇1

引言

个体都嵌入在社会网络和人际互动中[1~2]。与个体主义和原子化的解释相比,社会网络研究是一种更为关系化和情境化的视角[3],而中国社会又特别强调个体间的社会关系[4~5]。因此,可以通过考察社会场景中的人际互动更好地理解个体的态度和行为[6]。

班级网络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社会场景。在班级中的人际互动可能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很大影响。同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线上网络也成为流行的人际沟通渠道。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半年新增网民1 894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8.8%。其中大学生用户数量占很大比重,是网络用户的主要力量[7]。线上网络能够弥补现实人际交往中的时空和地理局限。大学生的网络交往会是现实人际交往的复制,还是一种延伸和补充?即网络(线上)与现实(线下)人际关系是否一致?这些人际互动对其学业成绩会产生何种影响?研究这些问题,对于了解和引导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促进学生的学业成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社会网络分析

社会网络分析经过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及经济学家的不断完善,已经成为一种跨学科的方法[1]。对群体内社会网络的定量测量有助于呈现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及其方向性,从而描绘出整体的网络结构。这种方法起源于莫雷诺创立的社会测量学,使用社会关系图来代表群体内人际关系,称为整体网络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的分析单位不是行动者(如个体、群体、组织等),而是行动者的关系[8]。整体网络分析集中于小群体内部关系,探讨网络中成员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方式,使用的主要概念有:整体网络结构的簇(clusters)、桥梁(bridges)、中心性(centrality)、紧密性(closeness)等[9]。

罗家德(2001)以台湾某大学为例,研究了大学生线下人际关系与线上人际关系是否一致的问题[10]。线上交往是线下人际互动的延伸,还是完全有别于线下人际互动?有学者认为线上交往可以弥补线下交往的缺陷,包括时空的局限和交往主体的个人缺陷,从而可以缓解其现实心理压力,并减少对现实人际关系的依赖[11]。但现有研究既有线上与线下人际关系一致的结论[10,12],也有在现实社会的情感关系与虚拟社会的情感关系存在显著差异的结论[13]。因此,本文将对大学生线下与线上人际网络的一致性进行探索。

为了探讨大学生线上人际关系与线下人际关系是否一致、人际关系是否影响其学业成绩,借鉴前人研究,本文将大学生的人际网络分为课业咨询网络与信息网络[10,14]。

二、网络中心性与学业成绩

网络中心性(network centrality)是社会网络分析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表明了个体对资源的控制程度[15]。中心性高的人,在网络中与其关联的行动者越多,与其他行动者的距离越短。

高中心性的个体可以获取更多与工作或学习相关的信息[16],包括与任务相关的知识、战略的、政治的、甚至是保密信息。与任务相关的建议和社会支持也会随着网络关系进行传递[15,17]。在组织中,网络中心性与组织内的权力和影响力相关[1,16,18]。高中心性的个体有充足的多样化资源,来帮助其完成任务。因此,拥有更丰富社会网络的个人更有可能得到升迁的机会,对工作的满意度更高,而且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成功率更高。Baldwin,Bedell,and Johnson (1997)研究发现,MBA学生团队中个人的社会网络中心性与学习分数呈正相关[19]。在班级网络中,国内研究也发现大学生由学习交流所形成的社会网络(程度中心性)与其学业成绩有显著的正相关[20]。因此,我们做出如下假设:

学生在班级网络的中心性与其学业成绩有显著正相关。

三、研究方法

(一)?颖?

本研究以苏州大学本科二年级的两个班级为调查对象。两班属于同一学校的同一专业,可以排除年龄,职业与教育程度的影响因素。同时作为大学二年级的学生,由于其共同科目较多,班级的社会网络相对稳定和成熟,学生之间的交往关系相对比较紧密。

发放班级社会网络调查问卷160份,收回有效问卷158份,其中58.9%为女生。

(二)变量测量

1.网络中心性。中心性有两种常用的测量方法:程度中心性(degree centrality)与中介中心性(betweenness centrality)[21]。程度中心性用来衡量谁是团体中最主要的中心人物。对于具有方向性的网络关系,中心性又分为外向程度中心性(out-degree centrality)和内向程度中心性(in-degree centrality)。外向程度中心性是一个成员(A)承认对外关系数量的总和,即在这项行为上,A选择了多少人。内向程度中心性是其他成员承认对成员A有关系的数量总和,即在这项行为上,有多少人选择了A。中介中心性表示在一个社会网络中,每两两成员互动必须透过某个行动者的程度,程度越高则说明该行动者的中介中心性越高。两种网络类型(课业咨询、信息网络)×两种互动渠道(线上、线下)×三个网络中心性指标(程度外向中心性、程度内向中心性、中介中心性),即共有12个网络特征的指标。

2.学业成绩。由于选修课程差异较大,因此不考虑学生的选修课程成绩。选择8门一致的必修课程的分数平均值作为学业成绩指标。

(三)统计分析

运用UCINET6.0和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运用UCINET将人际互动的整体班级网络进行分析,计算出每位同学的中介中心性和程度中心性。运用SPSS软件,对线上和线下网络特征进行相关分析;其次,将控制变量、中介中心性和程度中心性纳入回归方程,学业成绩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四、结果

(一)各变量的描述统计

表1为各种网络中心性及学业成绩的描述统计。其中,各类网络的程度中心性变异较小,标准差范围在1.35~2.26之间;而中介中心性的变异则较大,标准差在45.48~237.81之间。学业成绩的平均数为79.51,标准差为6.94。

(二)线上与线下人际网络

在探索大学生的线上和线下人际关系是否一致时,即考察学生在线下日常交往中选择的人和在线上交往中选择的人是否一致,采用外向程度中心性为测量指标。

根据上文提到的课业咨询和信息网络,设置线上和线下两组变量。运用相关分析,得到表2线上和线下网络中心性特征的相关系数。以线上和线下网络中心性具体指标间的两两相关系数判断(见表2方框内对角线上的系数),将相关系数大于0.3作为中高程度相关,该对角线上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3,其中信息网络的程度中心性指标在线上和线下完全一致(相关系数为1)。因此结果表明,大学生的线上和线下人际关系网络是一致的,即一个行动者在线下有怎样的网络特征,其在线上也有相似的特征。

(三)回归分析

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可以避免多重共线性的影响,特别适合做探索研究使用。因此,本研究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由多个网络中心性变量的相关高低来决定预测变量是否进入回归模型,最终获得一个以最少预测变量解释最多因变量变异的最佳模型。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线下课业网络的外向程度中心性对学业成绩有显著的积极影响(β=0.25,p

五、讨论

初步探索的结果表明,首先,大学生的线上和线下人际网络基本一致,?W络交往是现实人际交往的一种延伸。与那些媒体报道中陈述的大学生沉溺网络世界而脱离现实世界的现象并不一致。完全依赖网络,在网络中寻求安慰而脱离现实的很可能只是少数个体,而不是大学生的普遍现象。线上网络作为一种新的沟通渠道,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对促进大学生人际关系有着积极的作用。

其次,线下网络中心性对学业成绩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在课业网络中主动寻求他人帮助(网络外向程度中心性)、与其他同学讨论,这些都能促进学业成绩的提升。处于线下课业和信息网络中介的学生,其学习成绩也相对较好。课业知识和信息都通过他们在线下进行传递。但与假设相反,处于线上课业网络中介的学生,其学业成绩反而较差。原因可能在于,一方面,处于线上网络中介时,课业内容的传递更为便利,中介者本人也可能并未完全掌握所传递的知识内容;而处于线下网络中介时,中介者本人对课业知识已有过认知加工。另一方面,线上沟通时非语言线索的缺失也可能影响了课业互动的效果,这一研究发现和解释还需要在将来研究中进行验证。

篇2

我国农户农业技术信息获取渠道呈现多元化,但就目前而言,“自我摸索”和“亲戚朋友”依然是农户农业技术获取主要渠道,利用农技人员等渠道获取农业技术信息还相当有限(张雷等,2009)。已有研究证实,社会网络的信息渠道和学习功能在农户技术采用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Genius等,2014)。农户通过社会互动获取技术信息,修正技术预期收益,作出采用决策。但是关于社会网络与农业技术采用之间的关系,理论界尚未取得一致的看法,可归纳为三种主要观点:一是社会网络与农户技术采用的影响关系是线性、正向相关关系。农户交流和获取信息渠道有限,大部分农户处于不完全信息环境状态。对新技术的不完全信息抑制农户技术采用行为,而农户通过社会网络进行学习可有效减少不确定性(Besley等,1995;Foster等,1995)。社会网络具有高密集度和较短的传播路径,能够提高技术扩散速率(Watts等,1998)。二是社会网络与农户技术采用的影响关系是线性、负向相关关系。社会网络信息外部性导致的决策延误,将推迟采用新技术(Bardhan等,1999;Hausman等,2003)。三是社会网络与农户技术采用的影响关系是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一方面,一个更大的网络可能表明更多的信息交流,获得更多的技术信息(Fafchamps等,2003),因此可能会鼓励采用。另一方面,一个更大的网络也可能意味着从个人经验获得信息是昂贵的,信息外部性存在使得农民可以依靠“搭便车”获得网络中其他成员的经验,因此鼓励推迟采用新技术(Behrman等,2001;Bandiera等,2006)。我国是一个以血缘、亲缘、地缘和业缘关系交织在一起的社会网络特征明显的国度,社会网络在农户技术采用决策中扮演重要角色。那么,在以亲疏差序原则为行为取向的“差序格局”(,1948)下,社会网络如何对农户技术采用产生影响?社会网络与农户技术采用存在何种影响关系?这些问题的回答,对于拓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路径,解决农户技术需求反应弱的问题,提高农业技术采用效率,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以甘肃省民勤县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为例,采用微观农户调查数据,实证检验社会网络与农户技术采用影响关系。与以往研究相比本研究独特之处在于:首先,将社会网络按其功能划分为网络学习、网络信任、网络互动和网络互惠四个维度,利用因子分析法测度各维度及社会网络指数,能够更好地表征和诠释农户社会网络特征;其次,使用分位数回归检验社会网络及各维度与农户技术采用间的非线性关系,揭示社会网络影响农户技术采用的内在机理;第三,运用门槛回归模型对社会网络与农户技术采用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稳健性检验,增强实证结果可靠性。

二、社会网络对农户技术采用的影响机理分析

自Griliches(1957)开创农业技术采用研究的先河以来,农业技术采用引起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以往研究更多的将焦点放在农户技术采用的影响因素分析上,实证表明:性别、年龄、收入、耕地禀赋、土地规模、机会成本、风险与不确定性、人力资本、劳动力可使用性、种植制度等影响农户技术采用行为(Feder等,1985;Rogers,1962;曹建民等,2005;方松海等,2005;张兵等,2006;Yamamura,2012;李想等,2013)。除了影响技术采用共性因素外,水价、用水制度、初始资产、信贷约束、灌溉设备成本等因素也影响农户灌溉技术的采纳行为(Wang等,2008;Genius等,2014)。传统观点将农户技术采用看作一次性采用过程,即采用或不采用,应用二元离散模型(如Logstics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这种假设与事实并不符合(Besley等,1995;Conley等,2010),现实中农户技术采用可能表现为一个连续的或“逐步”过程(Ma等,2015),即农户技术采用是动态学习过程(Genius等,2014),农户通过“干中学”(Learningbydoing)和社会学习(Learningfromothers)逐步修正自己对技术的评价,作出采用决策。通常认为,社会网络通过以下四种机制对农业技术采用动态过程发生作用。第一,信息获取机制。农户对合理地投入知之甚少,而通过社会网络这一系列最亲密联系为农业技术提供最重要的信息(Conley等,2010)。农户与其家人及朋友间的社会联系是在长期强烈责任感下形成的,体现了相互信任和互惠,是最不容易解开的(Granovetter,1985)。社会网络外部性可以促进农户技术交流(Besley等,1993)、减少风险不确定性(Wang等,2008),为农业技术采用提供最重要的信息。第二,学习机制。农业新技术在引进之初,其特征并不被所有用户所熟知(Evenson等,1995),如果农户社会网络环境中有众多技术采用者,新采用者会向其他采用者学习该技术,从而加快新技术采用进程。Conley等(2010)研究得出农户会与在前期获得成功的农户结盟,并根据其行为调整农业投入。社会学习能够产生知识溢出效应(Glaeser等,1992),促进学习。社会网络的学习效应更多地发生在同质群体间(Munshi,2004),原因是在异质群体中,由于个性差异所导致的采用结果不确定性和不可观测性使农户不大可能借鉴其他成员经验。Bandiera等(2006)研究发现家人与朋友间社会网络的学习作用比间社会网络的学习作用更相关,而在不同信仰的社会网络中不相关。第三,风险分担机制。社会网络是一种有效降低风险冲击的机制(Fafchamps等,2003;Townsend,1994;Goldstein,1999)。农户交流和获取信息渠道有限,大部分农户处于不完全信息环境状态。对新技术的不完全信息抑制农户技术采用行为,而农户通过社会网络进行学习可有效减少不确定性(Besley等,1995;Foster等,1995)。随着更多的农户采用新技术,交流和学习技术采用心得可以有效地获取信息,改进农户知识积累,提高技术利用效率,为新技术采用农户提供风险保障(Bandiera等,2006)。Wang等(2008)研究发现社会网络可以减少风险不确定性,促使农户不可逆投资技术的采用。第四,服务互补机制。社会网络和政府推广服务是农户技术信息获取的两个主渠道,社会网络是强调行为主体利用社会关系进行技术信息沟通及与外部互动的模式,而政府推广服务则是强调政府对于农户技术采用的干预、控制以及制度化的联系渠道。政府推广组织与社会网络之间可能存在复杂的关联关系,Goyal等(2007)认为政府推广组织通过建立“示范户”的方式,依赖一个核心成员传播信息,能够减少对技术采用的不确定性或促进局部创新。Genius等(2014)通过农业灌溉技术采用的实证研究得出,推广服务和社会学习是技术采用和推广的强决定因素,而两种信息渠道的有效性因对方的存在而增强。

三、变量说明及主要变量测算

本文数据来源于2014年10—11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的农户入户调查。之所以选择民勤县作为调研地点,主要基于以下两点考虑:一方面民勤县位于河西走廊北部,地处石羊河流域下游,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包围,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具有明显的大陆沙漠气候特征,冬冷夏热、降水稀少、昼夜温差大,平均年降水量为127.7毫米,而蒸发量可达年均2623毫米①,所以旱作农业生产对于节水灌溉技术需求较大;另一方面,国家在民勤县实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重点县项目,由中央专项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出资,重点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基于此,以民勤县为调研地点获得数据具有较高研究价值。本次调研选取民勤县具有代表性的四个乡(镇)和一个国有农场(勤锋农场)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问卷500份,剔除不完整问卷及前后明显矛盾问卷,共得有效问卷481份,有效率达96.2%(见表1)。本研究取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面积占其家庭总耕地面积的比例,即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率作为本研究的因变量。而自变量主要包括两大类,社会网络是本研究的核心变量,其他变量由用水环境(推广服务、用水纠纷)和个体特征(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风险偏好)以及农户的家庭特征(种植收入、非农收入比例、耕地面积、土地细碎化程度、灌溉支出比例)这三类共11个变量组成。

(一)社会网络及其测度

社会网络以网络资源为基础,以群体活动长期形成的规则与制度为保障,通过各成员间的学习、信任、互动与互惠维持其运行。基于此,将社会网络划分为网络学习、网络信任、网络互动与网络互惠四个维度,形成社会网络的指标体系。1.网络学习:网络学习存在于群体生活中的每时每刻,个人在集体中通过学习不断进步。具体到农户技术采用行为上可表现为学习他人和相互学习两种形式,其中学习他人可通过参观示范田、请教示范户两种形式进行,相互学习可通过与他人交流技术心得以及与他人共同解决农业技术问题来衡量。2.网络信任:网络信任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个体对外界的信任、外界对个体的信任以及个人对周围人之间相互信任的感知这三个方面。通过个体是否愿意借东西给他人可以衡量个体是否信任外界,他人对个体的信誉评价代表的是群体对个体的信任程度,而个人对周围人之间相互信任的感知可通过个体对村民间关系的评价来表示。3.网络互动:根据互动程度不同可将网络互动分为普通互动和深层互动两种,普通互动指常规的亲戚朋友之间的彼此走动,而深层互动即亲密朋友间的吃饭聚会等活动。4.网络互惠:根据事情轻重缓急情况将网络互惠划分为平常互惠、特殊互惠和关键互惠三种形式,平常互惠即日常事物中的共赢,可通过是否在日常生活中能得到有用信息来表示;特殊互惠指在家中有红白事等特殊时刻的相互帮助,可以家中有事时周围人是否愿意帮忙来衡量;而关键互惠则指在家中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等关键时刻的协作行为,用遇到困难时是否有很多人帮忙想办法解决来表征(具体指标及变量定义见表2)。社会网络是潜变量,其测度问题长期以来颇受争议,具体操作上,学者们主要将多项社会网络指标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FactorAnalysis)得到社会网络指标值,指标值越大说明农户社会网络存量越高。应用民勤县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调研数据,对社会网络各变量做因子分析,得到样本KMO检验值为0.775,Bartlett球形检验的近似卡方为3089.178(sig=0.000),说明样本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使用的软件是SPSS17.0。为了进一步赋予公因子更加合理的经济涵义,采用最大方差法进行因子旋转,得到特征根大于1的公因子4个,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1.190%。公因子1在学习他人和相互学习这四个指标上载荷最大,方差贡献率为27.902%。在一般情况下,参观试验田、请教示范户频率越高,与他人交流、协同解决问题次数越多,则农户学习效果更好、进步更大,掌握农业技术能力越强。公因子1反映的是农户在社会网络中的学习功能,因此将其命名为网络学习(f1)。公因子2在个体对外界信任、外界对个体信任和个体对外界间相互信任的感知这三个指标上载荷最大,其方差贡献率为15.892%。个体对外界信任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农户抓住机会大胆尝试新技术;外界对个体越信任,则越愿意与其交往;而个体对外界间的相互信任感知越积极,其越愿意与周围人达成合作共识。其表达的是农户间的信任程度,因此将其命名为网络信任(f2)。公因子3在普通互动和深层互动上的方差贡献率达10.360%。农户与亲戚朋友间的走动以及与亲密朋友间的吃饭聚会等活动都反映的是农户社会交往与实现自我的需求,无论哪种互动形式都将有利于信息的流通与获取,因此将其命名为网络互动(f3)。公因子4方差贡献率为7.035%,在平常互惠、特殊互惠和关键互惠三个指标上载荷最大。人是社会的人,处于特定社会网络中必将相互产生影响,无论是平常时刻的互利,还是特殊时刻的互助或是关键时刻的协作均是社会网络下的必然产物,互惠越多,越有利于农户生产生活。其表达的是农户由于社会网络而相互受益,故将其命名为网络互惠(f4)。根据各因子得分及其方差贡献率,可得社会网络指标的计算公式为:SN=(27.902×f1+15.892×f2+10.360×f3+7.035×f4)/61.190。

(二)其他变量说明

1.用水环境。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政府推广服务在农业技术采用中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朱希刚等,1995)。因此选取政府推广来反映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政策环境,政府推广力度越大则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率越高。用水纠纷的多少能反映水资源的稀缺性以及农户对高效用水技术和公平用水环境的渴望,引入此变量表征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社区环境,用水纠纷越多,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率越高。2.农户个体特征。农户个体特征(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和家庭特征(耕地面积、收入等)是影响农户技术采用的重要因素,这一点在很多文献中已经得到证明(Feder等,1985;Rogers,1962;曹建民等,2005;方松海等,2005;张兵等,2006;Yamamura,2012;李想等,2013)。与女性相比,男性对节水技术知识了解更多,更倾向于采用;农户年龄越大,接受新事物能力越差,技术采用率越低;农户受教育程度越高,越了解节水灌溉的重要性,其采用倾向更强。此外,研究还发现风险偏好在农户技术采用决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Feder,1980;王阳等,2010),因此借鉴陆文聪等(2011)的做法,用“对于一项新型农业技术的采用态度是有技术马上采用(风险偏好型)?还是看看效果再采用(风险中立型)?还是周围人都采用了我再采用(风险规避型)?”这一问题来反映农户风险偏好,纳入农户个体特征中。3.农户家庭特征。农户家庭特征包括农户的种植收入、非农收入比率、耕地面积、灌溉支出比例、土地细碎化程度,其中:农户的种植收入越高,对农业生产越倚重,其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率越高;农户非农收入比例越高,农业收入对其影响越微不足道,其节水技术采用积极性越差,采用率也就相应越低;农户种植面积越大,对节水灌溉技术需求越旺盛,其技术采用率也越高;而农户灌溉支出比例越大,说明农业用水负担越重,对高效节水技术越渴望,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率就越高;根据笔者调研中与农户交流发现,由于技术本身特性,节水灌溉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更适宜在大块田地中采用,土地细碎化程度越高则农户采用积极性越差,因此本文借鉴吕晓等(2011)和King等(1982)的做法,以农户家庭耕地块数作为土地细碎化的简化指标,将其引入到模型中(全文变量说明见表3)。

四、实证分析

(一)社会网络影响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率为因变量,分别以社会网络和社会网络各维度为自变量做回归分析,表4给出了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其中模型一与模型二是通过OLS回归所得,模型三与模型四是通过Tobit回归所得。回归结果表明,整体上(模型一)社会网络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随着社会网络的累积,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率将显著提高。从各维度(模型二)来看,社会网络四个维度均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具有正向作用,且各维度均通过1%显著性检验。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维度社会网络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影响程度并不相同,网络学习的影响程度最大,网络信任影响程度次之,然后是网络互动,最后是网络互惠。由回归结果还发现耕地面积、灌溉支出比例、性别、风险偏好这四个因素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影响显著且符号为正,符合预测方向,说明耕地面积越大、灌溉支出比例越高,农户越倾向于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相比较女性,男性更易于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相比较风险厌恶者,风险爱好者更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率也越高。

(二)社会网络影响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分位数回归

1.社会网络指数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分位数回归。表5给出了社会网络影响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第10、20、30、40、50、60、70、80和第90个分位点的回归结果。由表5中数据可知:社会网络(SN)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影响在9个分位点上均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具有明显的正向作用;从影响程度来看,社会网络指数在各分位点的影响并不一致,总体上呈现倒“U”关系,具体而言,在0.1~0.6分位点上影响程度缓慢增大,在0.6分位点上达到最大,之后慢慢下降,说明社会网络指数对中等采用率水平的农户影响最大。社会网络指数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影响关系也可从图1中得出,该图是通过社会网络与农户技术采用率的9个分位点的分位数回归系数连接而成,图中9个系数先增大后减小,0.6分位点是系数最大点,即曲线极大值点,两者间呈现典型的倒U型关系。可能的原因是当处于较低的技术采用率时,农户对农业技术学习不胜了解,通过社会网络获取信息,交流学习掌握技术使用方法,通过竞相模仿促使农户技术采用率提高。当农户技术采用率达到一定程度时,有关技术的简单知识已经掌握,农户从学习模仿过渡到了在实践中提高阶段,农户逐渐由“向他人学习”变为在“干中学”积累知识,相应的社会网络的技术采用率的增加作用减缓。除社会网络以外,本文还重点关注了政府推广、用水纠纷和土地细碎化程度三个变量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的影响。从表5中可以看出,政府推广(x1)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影响在各个分位点上均不显著,这主要是由于当前我国政府推广模式效率低下,不能有效解决农户需求反应弱的问题,但是其系数在0.1~0.7分位点上为正,这意味着政府推广对于采用率处于中低水平的农户具有正向的方向性作用。用水纠纷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水资源稀缺程度,用水纠纷(x2)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率的影响在0.5~0.7分位点上显著为正,说明水资源稀缺程度越高,农户越愿意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土地细碎化程度(x6)影响方向为负,意味着现行土地分配格局制约着农户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采用,促进土地流转和集中经营有利于节水灌溉技术采用和扩散。2.社会网络各维度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分位数回归。表6给出了社会网络各维度影响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第10、20、30、40、50、60、70、80和第90个分位点的回归结果。由表6可知,社会网络四个维度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均具有正向作用,网络学习和网络信任在每个分位点上均通过显著性检验;网络互动在0.3~0.8分位点通过显著性检验;网络互惠从0.4分位点开始均影响显著。但各维度的影响程度及影响路径各不相同,网络学习、网络信任以及网络互动这三个维度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影响均具有先增大再减小的特征,呈现出倒U型关系;网络互惠则对农户采用率的正向作用影响处于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具体影响路径可参见图2,图中(a)、(b)、(c)、(d)分别为网络学习、网络信任、网络互动、网络互惠影响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分位数系数变化情况。网络互惠与农户技术采用之间的正向关系是增强的,主要原因在于现代经济社会中,社会网络成员间关系是合作、联合及协调的互惠关系,而非权利与控制的关系(Andreoni等,1993;Fehr等,2000)。网络中个人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会兼顾他人利益,从而实现自身利益、他人利益以及组织利益的共同改进(谢洪明等,2011),即网络互惠。农户在技术采用过程中,利用他人经验、知识积累的同时,也提供给其他成员有用信息使其少走弯路,这种互惠关系有利于技术推广与扩散。那么为什么网络学习、网络信任和网络互动与农户技术采用的影响关系是倒U型的?新技术在引进之初,其特征并不被所有农户所熟知(Evenson等,1995),若农户社会网络拥有众多技术采用者,新加入者通过向其他采用者学习,从而加快技术采用进程。然而技术采用后期,农户对新技术认知加强,简单照搬他人做法已不能提高技术效率,需通过亲身实践甄别他人经验,因此在技术采用后期网络学习的影响作用慢慢减小。Ma等(2015)的研究证明了这点,他以美国大豆产业转基因技术为例,考察了“干中学”和社会学习两种途径对技术采用的影响,发现“干中学”(亲身实践)对农户决策行为影响更大。网络信任可减少交易成本、促进合作,并且可以减少、干预或纠正不诚实行为(Harvey等,2005),降低甚至消除契约的需要(Klein-Woolthuis,1999)。农户与其家人及朋友间的社会网络是在长期强烈责任感下形成的,体现了相互信任,是最不容易解开的(Granovetter,1985)。研究证明社会网络是农户农业技术信息最有说服力的来源(BenYishay等,2013)。Foster等(1995)通过研究发现朋友及邻居是农户施肥信息的重要来源。然而亲疏差序格局下的网络信任关系将带来机会成本的增加以及农户技术操作上的盲从效应,并不利于技术扩散。研究发现,社会网络是一种有效降低风险冲击的机制(Fafchamps等,2003)。对新技术的不完全信息抑制农户技术采用行为,而农户通过网络互动获取技术信息进行学习可有效减少不确定性(Bes-ley等,1995;Foster等,1995)。然而信息具有外部性,信息获取不充分、信息识别能力差,也可能导致农户不恰当的技术使用,丧失对技术的信心,从而削弱农户技术采用热情。Bandiera等(2006)通过莫桑比克北部农户新向日葵种子采用的研究中发现,拥有更多信息的农户却对他人技术采用决策并不敏感。这也可能正是网络互动与农户技术采用呈倒U型关系的原因。

五、稳健性检验

篇3

[关键词]网络 会计环境 分期假设 影响

一、网络时代会计环境的新特点虚拟公司的出现

网络经济的发展。产生出了“网络公司”这一生产经营组织形式。网络公司是一个虚拟公司,它没有固定的形态,也没有确定的空间范围,它存在于网络计算机中,由若干相互独立的公司组成。这些成员公司利用互联网或企业内部网的信息网络及其他信息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寻找最佳合作伙伴组成临时集团,来完成一般企业单独无法完成的任务。虚拟公司不是法律上的实体,不具有法人地位,其行为不受公司法的约束。

二、网络时代对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假设的影响

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假设是从时间角度对会计活动作出的假设性规定。在网络时代,竞争日益激烈,经营风险增大,企业资产中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本所占比重增大,这些资产与以往在企业资产中所占比重较大的实物资产相比存在较大的风险和不稳定性,种种威胁使企业随时面临并购、清算或终止的危险,让人们很难判断一个企业能否持续经营下去,一旦企业被兼并或宣告破产。持续经营假设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此外,在网络环境下,虚拟公司大量涌现,其作为一个为了完成一定的任务在短时间内结合而威的存在于计算机网络中的临时结盟体,经营活动依托于网络在很短时间即可完成,且虚拟公司从事的多是一次易,在完成任务后立即解散,公司对项目收益立时清算,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公司不会继续经营下去,所以,建立在传统持续经营假设之上的许多会计方法也不再适合此类公司。

由于虚拟公司的这种不确定性,谈不上持续经营,会计分期也就失去了存在基础。过去,由于信息的提供受到技术限制。加工会计信息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传统的会计分期假设人为地将持续经营时间划分为一个个相互独立又相互连接的区间,形成一定期间内的定期报告。现在,在瞬息万变的网络经济时代,高度发达的通讯技术和便捷的互联网使得交易可以在瞬间完成,资金可以在瞬间划拨。与此同时,内部网络集成化管理的推行。网络财务系统的建立,使企业可以生成即时会计信息。随时提交供信息使用者决策的实时财务报告,而不需等到会计期间结束。信息收集、提供技术的发展使财务管理从静态走向了动态,会计核算从事后转向了实时。在这种情况下,以会计分期假设为基础提供的财务报告就无法满足使用者对信息及时性的要求,会计分期假设受到严峻的挑战。

三、应对办法

网络经济环境下。传统的会计假设已不适应新的环境。为了更好地指导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应相应的改变传统会计假设,使其拥有新的发展、新的内涵,更能体现新的会计环境特征。

(一)对持续经营假设影响的应对办法

现代科技的发展和虚拟企业的兴起使企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加,持续经营假设的局限性日益凸显,使得我们必须考虑这一假设的合理性。有必要对持续经营假设进行扩展和完善。我们对持续经营假设进行改进并不是否定此假设,在现代网络环境下,持续经营假设还是有存在的必要的。主要是因为:首先,虚拟企业是由多个企业依据自身优势和条件在网上形成的f临时结盟体,但是,组成虚拟公司的各个公司仍是实体企业。这种虚拟企业的成本和收益仍是由以持续经营假设为基础的各实体企业所支配的。其次,虚拟企业的设立是以生存、获利和发展为根本目标的,而不是为了破产,破产清算只是例外情况。况且。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虚拟企业和实体企业本质上并没有多大区别,其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遵循持续经营假设,有利于实施自身的权利和承担相应的义务。因此,持续经营假设还是必须存在的。只是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发展完善。

可以用“有限的持续经营假设”对“持续经营假设”进行拓展与完善。“有限的持续经营”是指一个经济利益相关的联合体从开始组建到实现其经营目标为止的存续期。企业所处的环境和风险性决定了其持续经营时间越来越难以确定,所以用有限的持续经营假设来代替持续经营假设更具有合理性。企业应至少于每个会计期末对其经营能力进行充分评价,如果有充分证据证明企业很可能不能以原有的规模和目标继续经营下去,应予以充分披露产生的原因并说明对现有和预期会计报告可能产生的影响及将要采用的其他会计核算基础。对于完成经营目标准备退出的企业或因种种原因确实无法完成目标而宣告解散的企业,应按“破产清算”假设的要求予以处理。

(二)对会计分期假设的应对办法

在网络经济时代。瞬息万变的环境、高科技的通讯技术和发达的互联网信息处理系统使实时报告成为可能,人们希望用实时报告系统取代会计分期报告,使信息的传输消除断点与滞后性。但是,会计分期报告仍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不可以完全被实时报告所替代。首先,虽然会计原始信息可以在线录入,由计算机进行和集中处理,并自行生成报表,但仍然有许多重要的后台工作需要会计人员来完成,这仍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其次,为了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不被竞争对手利用而威胁到企业自身利益,在不影响投资者进行决策的前提下,企业对外报告的内容不可能将其经营活动全部和盘托出,而应受到一定规定的限制。再次,目前的网络报告还无法得到注册会计师的鉴证,其所报告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公允性还不能得到有效保证。

鉴于以上的分析,会计分期假设的存在还是有重要意义的。但是,会计分期报告在新时期下也产生了局限性,应引入实时财务报告和短期项目以交易期作为会计报告期等新的补充假设作为其拓展。实时财务报告是指实时按需获取信息的非等距交易期间假设,即企业的各业务部门和外部信息使用者可以实时通过网络等获取有关的最新信息,而不必等到会计期间结束,实现实时按需获取信息。这是对会计分期假设的有效补充,弥补了会计分期假设下信息获取不及时的缺点,使信息使用者可以及时掌握企业的最新动态,以便做出决策。而针对网络环境下。虚拟企业组成成员间结成松散联盟,可以在短期内为完成某一目标组成网络公司,也可以在短期内解除这一联盟的特点,引入“网上实体交易期间”作为会计期间就非常必要了。对于这种短暂的经营过程,以此作为会计期间。于每次交易结束后编报一次会计报告即可。这种信息报告方式消除了企业存续时间短。不容易以年、半年为期划分报告期间等不利因素,使信息需求者可以及时的了解企业各项交易的情况及企业经营状况。

篇4

[关键词]社会网络 企业内部社会网络 知识共享 知识共享行为

[分类号]C931

1 引言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管理成为了国内外学者所关注的一个焦点。作为知识管理的核心,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得以实现的有效途径。早期对知识共享的研究多集中于对知识共享与企业绩效间关系的探讨,现阶段的研究开始关注影响员工知识共享的因素。目前,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交往联系、电子信息技术以及经济激励制度3个方面,但相关实证研究却发现经济上的激励往往会对员工的知识共享行为产生负面影响,信息系统等技术因素虽然为员工问的知识共享提供了便利,但却无法激发员工的知识共享意愿,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将焦点集中到社会交往领域,即从社会交往的视角来分析员工的知识共享。

作为社会交往的一个分支,社会网络是用于企业组织分析的一种有效方法。近年来,国内外一大批学者对社会网络在知识共享中的作用进行了广泛研究。然而,现有的研究多是探讨社会网络对知识共享行为的直接影响,缺少对其内部影响机制的探讨。社会网络理论将成员所处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界定为网络,企业内部社会网络对企业成员所处的组织结构环境进行了有效的描述。相关研究表明,组织结构环境在员工认知的调节作用下会对成员的行为产生影响。因此,本文以社会认知理论作为理论框架,构建了企业内部社会网络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机制模型,并根据该模型,提出了促进知识共享的相关对策,从而为提高企业的知识管理水平提供一定的指导。

2 概念界定

2.1 社会网络

社会网络是主体获取信息、资源、社会支持以识别与利用机会的结构,它由联结行动者或节点的一系列社会关系组成,其中相对稳定的关系模式构成了社会结构。Laumann(1978)认为社会网络就是被一系列的社会关系以特定的方式联结起来的一系列“节点”。这些“节点”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节点”在持续的社会接触过程中,会发展出各种联系,并形成具有特殊形状和运行规则的网状结构。简而言之,社会网络就是“节点”以及存在于“节点”之间的网络联系,“节点”和“联系”是社会网络的两个基本要素,“节点”的位置(位置取向)和“联系”的强度(关系取向)构成了社会网络研究的两个主要视角,位置取向强调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动者与第三方之间的关系所折射出的社会结构;关系取向描述了行动者之间的社会性粘着关系。社会网络中“节点”的行为表现不仅受到“联系”强度的影响,也受其在社会网络中所处的位置的影响。“节点”的位置和“联系”的强度有效地描述了“节点”所处的环境特征。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将企业内部社会网络界定为由企业内部成员通过彼此间的交往接触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网络,该网络存在于企业的内部,网络中的“节点”(员工)位置以及“联系”(员工之间的关系)强度是本研究的主要分析点。

2.2知识共享

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于知识共享的概念,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了界定:Tan和Margaret从行为角度将知识共享描述为知识所有者向他人提供知识或援助的行为集合;Davenport和Laurence认为知识共享是将个人所拥有的信息或知识传播给其他人,使他人也具备相同的信息或知识的过程;Nonaka和Takeuehi基于知识创造视角,认为知识(显性和隐性)的互动需要经历4个步骤,即社会化、外在化、组合化和内在化,这种互动过程促进了组织与成员、成员与成员之间的知识分享,并最终刺激了新知识的创造;Hendriks将知识共享看成是一个学习过程,认为知识接受者在向知识拥有者学习知识的时候,必须具备重建的行为,必须具有知识去学习、分享他人的知识。

虽然不同流派的学者从各自的视角对知识共享进行了界定,但大多都围绕知识共享行为而展开,知识共享过程是一系列知识共享行为的集合,知识学习和知识创造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了知识共享行为的后续价值。因此,本研究借鉴了行为学派的观点,将知识共享定义为知识所有者向他人提供知识或援助的行为集合,是个体层次上的一种行为表现。

2.3 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广泛用于对个体行为的解释,认为个体、个体的行为以及个体所处的环境三者间不断地进行着交互作用,Bandura将此称为“三元交互”模型(如图1所示)。其中,个体主要包括自我效能和结果期待:自我效能指的是个体对自身予以组织和实施以达成即定目标所需能力的评估;结果期待是个体对自身行为可能带来的结果的判断。

3 企业内部社会网络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机制

作为心理学领域的一个成熟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强调人的认知因素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与知识共享主体是人这一特征进行了有效吻合。因此,本文以社会认知理论作为理论依据,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企业内部社会网络与成员间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

3.1 企业内部社会网络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

3.1.1 “节点”位置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

在社会网络中,“节点”位置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相互作用关系,由此而产生了不同的网络结构。对于网络结构,国内外学者主要从网络密度、结构洞以及网络中心性3个方面进行衡量。本文借鉴了这些学者的做法,从上述3个方面对“节点”的位置进行了分析。

网络密度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网络密度指的是网络中一组行动者之间关系的实际数量与其最大可能数量之比。密度越大,行动者与周边群体的互动联系也就越多,网络也就越紧密。对于一个联系密切的社会网络,成员之间频繁的互动交流,使得知识的流动性增强,降低了成员共享和获取知识的成本。La-gerstorm和Andersson对影响成员知识共享行为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知识共享行为的成功发生取决于成员间互动交流的频率,互动越频繁,越利于成员间知识共享行为的发生。由此可见,企业内部社会网络中,节点联结的关系密度与成员的知识共享间存在着正相关。

结构洞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Burt认为,结构洞是指某个或某些群体和有些群体发生联系,但与其他个体不发生直接联系或关系间断的现象,从网络整体看就似网络中出现了洞穴,他将这种关系紧密地段之间的稀疏地段称为结构洞,将填补结构洞的位置称为“桥”。结合BurL的观点,结构洞具有两方面的

位置优势:信息优势。从结构洞所处的位置看,由于其处于他人联系的路径之上,故成为信息集散的中心,可以从多方面获取他人的信息。控制优势。处于结构洞位置的个体占据了关键路径,可以对资源的流动方向进行控制,同时处于该位置的成员联结了本来没有联系的双方,享有了对被联结双方的话语权和控制权。结构洞的这种位置优势对成员的知识共享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处于结构洞位置的成员由于能够将不同兴趣、不同知识背景的个体连接起来,在企业内部架起了一个信息桥梁,当成员需要大量知识时,成员只需要与企业内处于特定“桥”位置的个体保持联系,就可以获取大量的知识。Andrew通过研究发现,结构洞的存在有效地促进了成员间知识信息的共享与转移。

网络中心性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Burr将网络中心性定义为网络成员接近网络交换体系核心的程度。从主体角度看,较高的网络中心性,往往使其在与其有联系的网络中扮演核心角色,从而获得相应的“权威”,而权威的强制性和说服力从某种程度上可以控制和支配其他成员的行为,使其能够顺利地与其他成员进行知识共享。Liao通过对台湾电脑信息领域的460名研发成员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个体的社会权威与成员的知识共享行为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同时,处于网络中心地位的个体还可以凭借其所处的中心位置主动与非核心位置的成员创建“强关系”联结,增加与其他成员的交流互动。通过频繁的互动交流,处于中心位置的个体与非核心位置的成员逐渐地建立起了一种信任机制。Renzl认为信任能够提高成员的知识共享意愿。成员间的高度信任关系削弱了成员对对方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的担心,利于成员问建立起一种共享的文化氛围,树立知识共享的态度和信念。此外,对于企业内部网络而言,网络中心性越高,个体所处的核心地位也就越突出,其他成员对其所怀有的知识共享期望也就越高。个体为了维持其在群体中的核心地位,将会努力实现其他成员的知识共享愿望,从而促进了知识共享行为的发生。

3.1.2“联系”的强度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

“联系”强度反映了网络成员的联系特征,Granovetter从互动频率、情感强度、亲密程度以及互惠交换4个方面对网络关系的强弱程度进行了界定,认为互动的次数多、感情较深、关系亲密、互惠交换多则为强关系,反之则为弱关系。成员间的强关系使得成员问建立起了一种信任机制,成员间的信任机制又为成员间的知识共享提供了便利:强关系可表现为联系双方强烈的帮助和支持意愿,消除了知识主体对知识的保护意识,并在知识共享行为中表现出较高的开放度和真诚度。强关系的存在意味着联系双方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对方,进而深入了解对方的背景、技能、经验等知识。成员问的理解和信任,提高了成员问共享知识的意愿以及达成一致共识的可能。当成员找寻知识时,强关系可以帮助成员迅速地确定知识的位置、特点,并及时地向拥有该知识的成员提出知识共享的要求;当成员对知识进行整合和转移时,成员间的强关系联结为成员对复杂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提供了便利。强关系联结使得成员间建立起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成员对外界新知识的察觉可以迅速地传播到整个网络,促进新知识在企业内的传播与共享。成员间的强关系反映了个体间强烈的、充满情感的相互联系,个体问的相互了解对个体间的知识共享行为产生了显著影响。

3.2 企业内部社会网络对自我效能、结果期待的影响

企业内部社会网络对企业内部的社会关系网络进行了描述,是一个群体层面的概念,属于环境层面的因素。结合社会认知理论的“三元交互作用”模型,自我效能和结果期待是个体的主要内容,而个体又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企业内部社会网络会促进员工知识共享的自我效能和结果期待。

3.3 自我效能、结果期待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

相关研究表明,自我效能会对个体的行为产生影响。在对知识共享行为的研究中,自我效能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因素。当个体对自己传播、接受以及共享知识的能力充满信心时,其自我效能会增加,从而促进知识共享行为的发生。相关研究发现,自我效能对知识共享行为有着较强的预测力,具备高自我效能的个体有着较强的知识共享意图和知识共享行为。

社会交互理论揭示了个体在采取行动时,往往会考虑收益与成本的比例,行为决策的制定通常是基于对未来收益的预期,如尊重、荣誉以及无形的激励等。当预期的利益大于投入成本时,其采取该行动的意愿就会增强。Hew和Hara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个体在知识共享行为中所获得的利益会对知识共享行为产生激励作用”。当个体相信能够从知识共享中获得利益时,其知识共享的意愿就会增强,知识共享行为得以发生。

3.4 自我效能对结果期待的影响

Banduraa认为个体通过判断自身在特定环境下的自我效能来预测该行为的结果,而不同的结果期待又会影响最终的行为和结果。个体对自身知识共享能力的评价将会对其共享知识的态度、内容以及其他方而的决策产生影响,而不同的决策又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期待。显然,当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较高时,其对知识共享的结果期待就会较高。

基于上文的分折,企业内部社会网络不但对知识共享行为产生了直接影响,而且还可以通过提高自我效能和结果期待进而间接影响知识共享行为。由此,我们提出企业内部社会网络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模型,如图2所示:

4 促进企业内知识共享行为的对策

结合上文提出的影响模型,笔者认为企业在促进成员间的知识共享时,应当考虑以下几点。

4.1 构建支持知识共享的企业内部社会网络

上文的研究表明,企业内部社会网络会对企业内员工的知识共享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企业可以通过在内部构建一个社会关系网络,来促进成员间的知识共享,但在构建内部社会关系网络时,需要注意:在企业内部进行恰当的分权,合理设置网络的中心性。虽然处于网络中心地位的个体可以利用网络的中心地位顺利地与他人进行知识共享,但对于整个企业而言,这样的结构将会影响知识资源在企业内部的有效传播。中心性有效地反映了权力的集中程度以及群体对该中心人物的依赖。当权力过于集中在少数几个人手中时,其与网络群体其他成员之间的联系就会减少,知识共享就仅会在少数群体内发生。因此,企业要实现成员间的知识共享,就必须在企业内进行适当的分权,合理设置网络的中心性,从而减少成员利用其所处的中心地位获取私利的机会。在企业内部设立“桥”位置,促进非正式团体与企业之间的沟通。虽然占据结构洞位置的个体由于受到外部成员的期待,会表现出较多的知识共享行为,但从整个企业角度而言,却有可能阻碍知识在企业内部网络中的有效共享和传播。企业内部网络中,结构洞的存在实际上暗含了企业中存在着相互没有联系的非正式群体。大量非正式群体的存在使得企业内部成员在知识共享中出现了信息不对称,严重地阻碍了知识共享行为的有效进行。因此,企业要想实现知识共享的目标,就必须促进企业内各非正式团体之间的联系,避免企业内出现过多的结构洞,与此同时,企业还可以在各结构洞位置设立多个“桥”,以避免处于“桥”位置的成员为了自己的私利而做出有损企业利益的行为。在企业内部建立沟通交流机制,加强成员之间的交流互动。高密度的网络,紧密的“联系”会对成员间的知识共享行为产生有效的推动作用。然而,高密度的网络以及紧密的“联系”则是建立在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基础上。因此,对于企业而言,应该在企业内部设立一个沟通交流机制,如例会、信息化的沟通平台等,培育成员的知识共享意愿,从而在团队内部建立起知识共享的氛围,最终促进企业内的知识共享行为。

4.2 提高员工知识共享的自我效能和结果期待

员工知识共享的自我效能和结果期待会对员工的知识共享行为产生推动作用,因此,企业应当提高员工知识共享的自我效能和结果期待。对于自我效能,企业可以为员工提供相应的培训,在企业内创建一个学习型组织,树立员工的自信心,从整体上提升员工的能力素质和知识水平;对于结果期待,企业可以在内部设立知识共享的激励制度,如奖金、荣誉等,以此来提高员工知识共享的结果期待。

5 结语

篇5

关键词:虚拟社会;特征;价值观;影响

1.虚拟社会的开放性使自由观念深入人心

自由观念的确立与虚拟社会的开放性是密不可分的,人们可以自由进出网络以获取信息、发表观点,甚至旅游购物、贸易往来、娱乐休闲等;并且虚拟社会打破了地域、国家、民族的界限,使人们之间的交往更具有全球性的特点,虚拟社会为人类活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自由空间,为虚拟社会的自由精神创造了环境条件。更为重要的是虚拟社会中自由的活动和自由的思想增强了人类争取自由的能力,使人们自觉主动地追求自由,获取自由,从而进一步唤醒了人们的自由意识,这在人类自由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自由观念的深入人心还表现在人们表达心声的方式更加公开自由,渠道更加多样化。在虚拟社会中,开放互动的模式隐匿了由身份、地位、权利等所带来的权威性和不平等性,使个体敢于发表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个体的力量越来越得到彰显,他们通过各种渠道表达自己的心声,也乐于与他人就不同的观点进行辩论传播。

2.虚拟社会的人性化与自由开放的特点使人的个性张扬,主体意识增强

虚拟社会借助网络信息技术,为主体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机会,不仅个人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人们的生活观念和价值观也日益多元化和个性化。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遵循自己的本真内心,自由自在地在虚拟社会中学习、工作和生活。以前高强度的工作时间正在日渐缩短,可支配的自由时间与日俱增,这使得人们有更充足的时间发展个性。另一方面,虚拟社会较之于现实社会对人的束缚和压抑少之又少,虚拟社会的超时空性和开放性更是降低了束缚与压制成分,更有利于人们张扬个性。

伴随着人的个性发展的,是人主体意识的增强。个人不再是社会的附庸物和依赖者,而是一个自主、自觉、自立、自强的个体,主体性不断提升。在虚拟社会中,人们的自我责任和自由度越来越大,生存发展方式以个体独立性体现出来,由此人们深深地体悟到只有自己才是命运的主人,应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才能真正掌握自己,发展自己,人的自主意识和自主精神在人们的价值观中日益凸显。人们逐渐懂得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性,懂得自我生存的发展之道,懂得维护自身的利益而不是无条件地服从集体利益,依靠自我、为了自我、发展自我等观念成为人们价值思考和价值选择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3.虚拟社会的资源共享与开放性使得、和平共处观念不断丰富

现实社会中由于人与人之间价值观的不同,出于生存发展的需要,的合作观念早已凸显并得到人们的认可。然而在虚拟社会中,无论是从信息量的庞大繁杂,人与人交往的密度频率,还是各种各样价值观冲突的复杂程度来看,出于虚拟社会及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的合作观念更是不断凸显、升级,其内涵不断丰富。人们在虚拟社会中可以通过建立多种身份与他人进行交往,并在开放性、超时空性和身体缺场的虚拟交往中建构起一种崭新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因交往的高密度和快节奏从而在更广和更深的层面上不断丰富和扩展。虚拟社会关系的丰富为人们之间的合作提供了可能,而虚拟社会本身的发展及主体的共生共存更让人对合作观念有了新的理解。然而合作观念并不是在人人一致、万事统一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虚拟社会中也不可能出现这类基础条件,个体个性的彰显、自由空间的开放、多元价值观的碰撞等,这一切都为“不同”提供了培植的土壤。

虚拟社会对人的价值观的积极影响并不仅限于以上三点,但无疑自由观念、主体意识和的合作观念的表现会更加明显,这三者的变化也更加深刻,并且虚拟社会对人的价值观各方面的积极影响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并非独立存在,自由观念已深入人心,人们的自然主体意识增强,对合作观念要求也是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网络 中专学生 德育教育 教育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290-01

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现状来看,职业教育的发展,对我国教育体系的优化,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网络时代影响下的中专学生德育教育问题的探究,就成为了中专学校在学生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网络文化与德育教育机制的融合,成为了中专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一种新举措。

1 网络文化对中专生的影响

在对网络时代的中专学生德育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对网络文化对中专学生所带来的影响进行探究。从网络文化对中专学生所带来的影响来看,我们可以将这一文化所带来的影响分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从网络文化的积极影响来看,网络文化涉及到了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海量的知识储备可以为学生的课业学习提供一定的帮助,网络中的新闻、游记等材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开阔自身的视野。网络小说的发展对学生的创造性和开拓性的提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 网络时代中专学生的德育教育措施

在对国内外的教育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在美国、英国、瑞典、德国等国,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也是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我国的社会发展现状来看,对网络文化给中专生所带来的积极影响所进行的充分发挥,是德育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的一种可行措施。在利用网络资源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中专学校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对德育教育措施进行完善。

2.1 对教师队伍和学生骨干队伍进行优化

在德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为了让德育教育工作在学生对管理实践中真正发挥自身效率,中专学校首先要对德育教师队伍进行优化。一些中专学校所开展教师计算机技术培训工作,就可以通过让计算机技术与德育教育相融合的教育方式的普及,来对教师的德育教育方法进行调整。学校也可以通过构建学生德育教育队伍的方式,对德育教育的教育机制进行优化。在对学生德育队伍的建设过程中,一些中专学校开展的网络信息队伍建设工作,就是对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进行优化的有效方式[1]。在校园生活中,这些学生主要对学校对贴吧和BBS中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整理,并通过向学校政教部门反馈重要信息的方式,对一些网络动态进行掌握。这一措施的开展,可以让学生干部在配合学校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网络知识技能。

2.2 通过丰富校园生活的方式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对于中专学校而言,德育教育工作的教育气氛问题。也可以对学生的感化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从中专学生的自身发展情况来看,整个社会的大环境和学校内部的校园环境,是影响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观念的重要问题,从网络文化给学生思想方面所带来的影响来看,有害信息在开放化的网络环境中的传播,是对学生的思想造成毒害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样,在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对校园德育环境的优化,是学校需要采取的一种措施。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就是一种通过对学生的校园生活进行丰富的方式,来对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性进行提升的。在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艺术节、体育节等传统的校园文化建O形式依旧可以在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为了使学生的法律意识得到提升,一些中专学校开展了法制讲座、法律知识竞赛等内容,这些措施的应用,可以通过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法律意识。

2.3 通过抢占网络思想阵地的方式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在德育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一些具有德育教育色彩的专门网站的建立,可以被看作是对德育教育机制进行优化的有效措施。在构建这一网络平台的过程中,学校需要在其中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2]。例如针对近期发生的香港海关查扣菲律宾过境战车和韩国总统朴槿惠下台事件等问题,学校要为学生提供一些正确的声音。在利用网络文化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网络道德的规范和法制教育工作的强化,是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的一种有效措施。从中专学校的发展现状来看,一些学校将学生的网络违法行为的防治看作是德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从近期的新闻媒体报道来看,一些同学将自己虐待其他同学的视频到网络空间中的做法就可以被看做是网络违法行为的一种表现。因此,在对学生的网络违法行为进行防范的基础上,对网络法制教育工作进行强化,就可以被看作是中专学校在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所要采取的一种有效措施。

3 结语

对于中专学生而言,网络文化表现出的是一种双刃剑的作用。从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所表现出的新特点入手,对德育教育机制进行优化,对中专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有着较为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篇7

 

团省委宣传部:

按照《关于转发团中央办公厅〈关于组织学习观看党的十精神青少年网络版宣传片的通知〉的通知》要求,团宝鸡市委高度重视,积极行动,严格按照团省委要求,及时安排部署,组织广大青少年及时观看党了的十精神青少年网络版、面向广大青少年的《团萱漫话——感悟十》等宣传片。据统计,目前,宝鸡全市共开展学习观看党的十精神青少年网络版等宣传片140场,共计34800余人次。

通过组织观看党的十精神宣传片,广大团员青年切实感受到了党的十精神对青年的积极影响,切实感受到国家的日益富强和民族的迅速崛起,切实感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巨大改善。青年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引,立足岗位、求真务实、创先争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奉献青春、建功立业。

共青团宝鸡市委

篇8

关键词:网络语言 影响 趋势 措施

网络的出现和发展正冲击着我们现在的生活,改变着我们原有的文化体系,它不仅对网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且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现代汉语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积极影响

1.网络语言对于日常交流的影响

网络语言生动、活泼、形象、简约,许多网络语词极富想象力和创造力,极大地丰富了现代汉语词汇,增强了现代汉语的表现力,使现代汉语更具活力,如“高富帅”“白富美”就把所谓的“高端人士”这一抽象概念具体化了,而“学霸”“学渣”等词比起规范汉语“学习努力成绩好的学生”“学习不努力成绩差的学生”的表达形式,不仅简约生动,而且更含蓄、幽默,避免了规范汉语表达中的生硬和尴尬。同时基于网络交际和表达需要,反传统、创造性地运用汉语中固有修辞手段(如名词动用、比喻、谐音、拟人等),构造或诠释了大量网络新词语,并因其表意丰富、形象简约而成为网络交际中约定俗成的“行话术语”,成为现代汉语体系中的新元素,也使枯燥的文字交流变得更加丰富生动,像“宅男宅女”就是将名词“宅”作形容词用,表示“不愿意出门而更愿意待在家里的人”,“喵星人”“汪星人”直接指代了宠物猫和宠物狗,“逆天”则夸张地表示“过于强大”的意思等,都是网络语言创造性地运用修辞手段的例子。

2.网络语言在语文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适当引入网络语言,能够有效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活跃课堂气氛,更加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比如讲授小说《项链》时,在课文结尾处,如果老师说:“那照现在的话来说,这条项链就是个山寨货么!”学生们往往会一笑,然后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此外,在作文教学中,网络语言的适当使用,可以唤起学生的创新欲望和写作兴趣,使文章更加有特色,表现出自己的风格。

二、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消极影响

虽然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愉悦和丰富了人们的网络生活,但在促进现代汉语更新发展的同时,也给现代汉语本身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下面将从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分析。

1.语音

大量谐音字的引入和使用对汉字的规范使用造成危害,如用“美眉”代表漂亮妹妹、用“大虾”代替大侠(网络高手)、用“斑竹”代替版主(网络管理员)。如果此类词汇层出不穷,必将对现代汉语的语音造成负面影响。

2.词汇

网络语言最丰富的就是词汇,对现代汉语影响最直接、最大的也是词汇。一部分网络词汇不能脱离网络而单独使用,如用符号、数字等组成的网络词汇,另外一部分却走出网络,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像“东东”“斑竹”“大虾”“酱紫”等。这些网络词汇会给一部分读者造成阅读困难,而且如果不加以引导,可能会让一些学生养成不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坏习惯。

3.语法

一般来说,语法是语言中最保守的部分,因此语法受到外来的影响变化应该是最慢的。但是网络语言并不是这样,网络语言正在迅速地改变着现代汉语的语法。比如,“百度一下”就是将名词百度作为动词使用,表示利用搜索引擎来搜索信息,还有“她很阳光”“她很淑女”等,这些说法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的语言。

三、网络语言的发展趋势和应对措施

网络语言虽然出现时间不长但发展速度迅猛,它不会是昙花一现,必将不断完善。形式会更加灵活,内容会更加丰富,随着社会的进步,会更加普及,使用人数和阶层会不断扩大,大众化的趋势会更加明显。网络语言形式会更加自由,网络语言创造的新词语,也不会一直不变,那些不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词语最终会被抛弃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而只有那些被大多数人所认可的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

所以对待网络语言,不要急于对它进行这样那样的规范,更不应该敌视,应该对它采取一种宽容的态度,毕竟网络兴起的时间还很短,随着时间的推移,符合语言规范的词语会留下来,成为经典语言,而那些不符合规范的,则会自然而然地被淘汰掉。对于一些体现网民聪明才智、有创造性、网友之间都能心领神会的特色语言,不但不应禁止,还要鼓励其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汉语网络用语的发展,形成一个良好的、符合网络社区特定规律的语言环境。

篇9

前言:在国内高速迅猛发展的物质经济水平支持下,伴随着计算机技术持续进步,互联网技术已经进入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对学校教育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就高中生而言,不仅面临巨大升学压力和学习任务,同时在网络时代中,互联网的出现成为高中生个人思想道德培养中的一把双刃剑,既存在消极作用,同样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这就需要我们正确认识互联网对于高中生德育教育所带来的方方面面,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一、互联网对高中生德育教育的不良影响

1.网络信息泛滥,学校德育教育权威性受到质疑

学校德育教育是指教师根据特定的要求和目标,设计出有针对性、计划性的教育教学步骤,对高中生展开思想、道德等方面的积极影响,让高中生逐步构建形成社会所需的品德观念[1]。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学校德育作为主阵地,对我们学生的个人成长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具有权威性。但随着当前网络社会的发展以及全球化趋势影响,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文化与信息通过互联网渠道呈现到了我们高中生面前,形成了价值与道德观念的冲突。对于高中阶段学生而言,对于事物的辨别能力尚未完善,且对新鲜文化具有一定好奇探索心理,一定程度上对学校德育教育产生质疑,学校德育的权威性动摇。

2.不良网络信息弱化高中生德育水平

高中生对于世界有极强的好奇心,在面对新鲜事物时,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进行深入探索。但互联网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却缺乏科学合理的监督与约束,导致不良信息泛滥,而部分高中生对于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导致在互联网影响下,思想道德水平被弱化。在互联网的虚拟环境中,缺乏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规范作为约束,在社交网站中与不同背景、年龄层次的人进行交流,在此过程中,极有可能会接触到一些不良信息,使高中生道德观念受到侵蚀。长此以往,高中生在网络虚拟环境中所接受的观念会逐渐对其日常行为表现产生直接影?。

3.对于互联网过度依赖,不利于高中生自我认知形成

互联网所涵盖的信息覆盖面广阔,与现实世界相比较,更加丰富化和多元化,高中生既可以通过互联网渠道获取与学习相关知识,同时也可以进行日常娱乐消遣,通过社交网站进行交友、聊天,扩大了人际交往范围,但部分高中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沉迷于网络,且对于网络过分依赖,缺乏对于现实生活的关注,失去对现实生活中的自我定位[2]。长期沉迷于互联网环境中,不仅造成高中生无法科学合理分配学习时间,延误正常学习任务的完成,对学习失去兴趣,更重要的是可能导致出现网络孤独症,无法对高中生角色进行定位和实现正确自我认知,影响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和社会化进程。

二、互联网对高中生德育教育的积极影响

1.高中生德育教育渠道拓宽

事物具有两面性特点,互联网在对我们高中生德育教育产生消极影响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有助于高中生德育教育渠道的拓宽。互联网具有时效性强、信息量丰富、双向互动沟通的特点,与学校德育模式的局限性相比,有利于德育教育生动化、规模化形成。目前国内已经出现有青少年维权网、德育网等网站,包括多种题材、形式的德育教育信息,为高中生主动接受德育教育提供了机会[3]。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高中生能自主选择浏览页面和主题,并经由网络渠道,与教师就思想道德观念展开讨论,并在社交网站内发表个人对于德育观念的相关看法。在对网络信息、价值观念等产生质疑后,还可以及时通过社交聊天等工具,向教师提出疑问,在接受解答后,可以自行进行思考,进而弥补学校德育教育中的不足之处。

2.高中生情感沟通需求得以满足

现在高中生普遍承受较大的压力,期待能够被教师、父母和同学理解,但高中生通常自尊心较强,对于隐私等问题较为敏感,很难在现实生活中如实表达内心感受,而互联网的出现则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由于互联网交流的虚拟性特点,能够有效规避在交流过程中出现的尴尬局面。互联网能够为我们高中生提供相对轻松、平等的沟通环境和沟通手段,在互联网支持下,使同学们情感需求得到满足,让来自现实生活中的压力能够在网络渠道中得到暂时发泄,起到放松精神压力的作用。

3.高中生社会适应能力增强

尽管网络所提供的是虚拟环境,但并非完全独立于现实生活,同样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素。作为高中生而言,互联网能够满足我们进入成年人社会的心理愿望,一定程度上为适应社会提供了锻炼机会。而且在互联网环境下,需要独立辨别网络信息,促进判断力、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且在网络社交平台内,我们高中生同样需要进行人际交往,一定程度上能增强我们与陌生人沟通的能力。

篇10

一、网络文化对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随着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现代社会的价值体系日益多元化,中学生的思想价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对如此巨大的社会变化,在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我们必须打破常规,从多方面入手,充分利用网络的优点,扩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空间和渠道,创造更为新颖、更为有效、更符合中学生心理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形式。中学生在网络世界中,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任意徜徉,从而形成非常自我的意识,培养出一种很自我的性格,和传统的带有一定束缚性的学校教育相比,更容易使他们感到心灵的愉悦,也更容易使他们接受网络的信息。

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是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方式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把网络与课堂有机地结合起来,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许多政治教师一直致力追求的目标。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倡导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行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网络为实现这种转变提供了很好的载体。目前,思想政治课堂中利用网络进行研究性学习日益增多,对学生的各种能力培养大有裨益。在课堂中合适地引入网络,能够极大地调动他们对这门课的兴趣,使他们在课堂中全身心地投入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而不是仅仅认为思想政治课就是简单地说教和机械地背诵记忆。在思想政治课堂中引入网络,为学生相对比较封闭的学习空间输入了非常新鲜的空气,给了他们一个展示自身能力的大舞台。因此,他们对于知识运用的灵活性大大增加,学习的主动性也大大提高,学习的内容自然超出了狭隘的课本范围,开拓了眼界,提升了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二、网络文化对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

在一望无际的网络海洋中,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爱好。中学生参与网络世界,就要遵守网络文化中的各种游戏规则。经过网络规则长时间的渗透,中学生会潜移默化地接受网络规则。对中学生而言,他们接受的网络规则大多数都是游戏规则。网络中的许多游戏规则,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很大的差距。一些中学生由于缺乏自制力,以至于沉溺游戏世界,长期与实际生活相脱离,导致他们对现实生活的游戏规则模棱两可,并把网络游戏规则作为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行动指南,这样难免就会处处碰壁,给他们的身心都留下深深的伤害。更为严重的,这些学生如果不能够及时回头,没有看清对他们造成的伤害主要是由于自己造成的,就会对社会产生一种不信任感,或者认为是社会的不公平,进而自暴自弃,导致学业荒废,身心健康受到更为严重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