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学科评估范文
时间:2023-12-21 17:18: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学学科评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教育部于2004年开始实施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明确规定:“各高等院校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 2008年教育部颁发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 临床医学专业(试行)》也明确提出:“医学院校必须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注重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关注沟通与协作意识的养成。” 可见,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同时也是深化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教学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
我校在医学英语教学改革中,提出医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的形成和使用。本人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医学生医学英语自主学习现状,并对医学生英语网络自主学习平台进行了形成性评估。
一、新疆医科大学学生医学英语学习状况调查
截至2014年,新疆医科大学有本科、研究生、大专、博士、在职成教生总共1.5万人左右。其中超过70%以上的医学生要在求学阶段学习相关医学英语知识,不同阶段的学生在求学期间至少要学习一门以上的相关医学英语课程,但超过一半以上的同学反映课程内容无法满足学习需求。因此我院开展了关于开发基于新疆医科大学学生医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的相关研究。
二、形成性评估与网络平台医学英语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网络教学与形成性评估的关系实质上就是教学与评估的辩证关系。”(周娉娣,2005)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价体系对于实现课程目标至关重要。教学评估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
形成性评估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监控与反馈,包括学生自我评估、学生相互间的评估、教师对学生的评估、教务部门对学生的评估等。《教学要求》提倡学校通过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的记录、网上自学记录、学习档案记录、访谈和座谈等形式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观察、评估和监督,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
三、新疆医科大学学生大学医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平台教学模式探讨
建立医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平台不仅能够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而且能够延伸和拓展课堂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通过网络,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登录到学习平台进行医学英语写作的学习。首先,学生必须要下载并安装学生客户端软件,然后,利用自己的学号登录自主学习平台,填写个人信息以作为学生在该课程结束后的课程统计信息。
虽然网络学习平台具有开放性、辅和交互性的特点,能够优化教学效果,但是,网络学习平台的使用应该作为常规课堂教学的辅助和延伸,而不能完全替代课堂学习。所以,教师可以将与医学英语相关的资料上传到学习平台,让学生自主地选择相关知识点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学习。课程设计者也可以在学习平台上创建一些有助于提高医学英语水平的权威网站的链接,如American Medical Writers Association、The Medical Editor、American Journal Experts等,这些网站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医学英语学习方面的信息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学素材,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医学英语写作与国际接轨。在学习平台上,学生既可以浏览教师的视频讲解,做学习笔记,进行提问和讨论;也可以进行内容测试和写作练习,还可以下载相关学习资料。系统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成学习进展情况表,实时传送给授课教师。授课教师对情况表进行汇总分析,对学生在医学英语学习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集中辅导。
四、结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将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用于教学已成为时代的主流。应用网络信息技术辅助医学英语写作课程不仅顺应了新世纪医学教育改革的要求,而且优化了教学效果,对于培养学生撰写科研论文能力和造就医学高级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2004.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10.
[3]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210-215.
篇2
关键词: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全员全过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2-0021-02
土壤生态学研究土壤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包括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土壤生态过程和格局等。土壤生态学课程出现在大学本科生态学教学体系中,在生科类本科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素质教育作用。土壤生态学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强调野外实习调查的作用,强调通过野外实习和实验室实验认识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点。通过野外实习加强对土壤生态过程和格局的理解,掌握土壤生态学学科基本内容,培养土壤生态学研究的基本技能。
一、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的必要性
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是通过在不同的陆地生态系统进行土壤取样,对土壤生物和环境指标监测。在野外实习中,学生们在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土壤中取样,在对陆地生态系统地上部分进行物种调查和观测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地下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从而理解陆地生态系统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紧密联系。土壤取样是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的重要步骤,通过对土壤剖面的认识,结合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调查,学生能够理解土壤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进一步认识土壤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使学生有机会把植被―土壤―大气各界面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联系起来考察,对生态学研究热点问题如温室气体的排放、碳循环和氮循环等有了更为深入细致的理解。生科类本科学生通过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能够把实验室室内实验与野外调查取样结合起来,从而树立生态系统整体认识观念,对提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逐渐成为大学本科生态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在大学生生态素质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的内容与方法
土壤生态学是土壤学、生态学、地理学以及环境科学相互交叉的一门新兴学科。从土壤生态学这一学科特点出发,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内容涉及广泛,包括土壤生物与土壤结构、土壤生物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土壤生物与生产力、土壤生物与生物防治等。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强调应用整体与局部结合的方法论,重视土壤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相结合的思路,通过野外实习观测土地利用管理和土壤管理对土壤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改变过程,探索从根本上改善与维持土壤生产力的方法。
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主要包括土壤生物的调查和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监测。土壤生物可分为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两大类。土壤微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真菌等类群,利用磷脂脂肪酸检测、微生物纯培养、微生物生物量熏蒸测定等不同方法对土壤微生物进行分析。土壤动物包括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线形动物和原生动物等,通过显微镜观察对土壤中肉眼看不见的原生动物和线虫等进行分类鉴定。野外实习样本的观测训练了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使本科学生对土壤生物有了具体形象的认知。同时,实验室室内实验对土壤物理化学性质进行监测,包括土壤pH、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碳、土壤总氮、土壤速效氮、土壤总磷、土壤速效磷等指标,做到较全面地观测对土壤生物影响的环境指标。野外实习和实验室室内实验的结合使学生从生态系统整体上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并在野外试验和室内操作过程中培养了生态感。
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也关注人类活动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人类活动会影响到土壤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的组成和相互作用,改变土壤生物主导的生态过程。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中引导学生观察人为干扰下土壤生态系统的退化机制,探索适宜的土壤管理方法以利恢复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中学生有机会观测到土壤生物多样性和土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土壤生态过程的驱动因子和土壤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的生态功能。野外实习把土壤生态过程与土壤生态系统格局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从宏观和微观多角度理解生态过程和格局之间的关系。
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内容紧密结合当地生态系统管理的需求,教学过程中结合当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的科研工作开展生科类本科学生的野外实习工作。当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属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区域,其植物群落具有明显的过渡特征,是许多物种分布的南北分界。当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为本科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保障。在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当地生态定位研究站的科研工作,从而更好地理解土壤生态学基本知识,强化土壤生态学研究的基本技能训练。野外实习把多学科交叉知识运用到实践中,通过交流与合作学习的方法在学生的身体力行中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土壤生态学研究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土壤生态学科学研究的进展,使得人们对土壤生态系统的认识进入到更深入的层次。在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中,针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土壤退化和土壤污染等现代文明病的解决提出了更多的技术方案。野外实习过程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当地生态环境实际问题,指导学生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和土壤管理的角度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作为生态学本科教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对培养学生的生态素质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土壤生态学揭示的土壤生态过程和格局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结果,人类活动的干扰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的大规模土地开发威胁到土壤生态系统的健康,减少了土壤生物多样性,破坏了土壤生态环境。土壤生态学对土壤环境和土壤生态过程调控机制的深入观察是野外实习的重要内容。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廓清了土壤生态环境的重要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土壤健康的重要性,对土壤退化和恢复的复杂性有所了解,进一步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中强调联系土壤生态学理论知识,在实习过程中深化理解土壤生态功能。土壤生态学的产生以土壤成土因素学说的形成为标志,生态学知识仍强调土壤作为生态系统组分、作为植物的营养基质所起的作用,但往往忽略土壤的其他功能。在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中,通过实地考察强调了扩展土壤生态学知识范畴的重要性,突出了土壤生态学交叉学科的特色。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把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共存的自然存在物即土壤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对象,揭示了土壤生物和周围环境介质相互作用的过程。
很多情况下,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对土壤生态过程观察的失效往往是因为缺乏对土壤生态过程发生影响的人类活动的理解。土壤占据着地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的中心地位,这个事实本身就说明了对土壤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必要性。土壤退化影响着地球表面的系列生态过程,对人类社会具有巨大影响。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使学生对土壤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作用有机会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野外实习调查中强调了土壤对生物提供栖息地和养分的功能,认识到土壤食物网和土壤养分循环的关系。野外实习使得学生认识到土壤生态系统和地上生态系统一样,存在着食物链和食物网,存在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存在着生物之间不同类型的种间关系。土壤食物网中复杂的土壤生物种间和种内关系是野外实习关注的一个重要内容。野外实习中设计实验认识土壤的清洁功能,验证土壤具有的限制病原微生物生长的抗菌作用,了解土壤生物降解土壤表面有机质的过程。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过程中,通过分析全球各种类型土壤的功能,使学生深刻理解土壤和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乃至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作用。野外实习使学生认识到土壤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初步认识土壤形成和岩石圈表面部分矿物质的关系、水循环过程和土壤对古老生命形式的保藏。虽然这些知识只是在野外实习中简单应用,但对学生以后独立从事相关方面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三、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管理
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管理强调全员全过程的系统管理。参与野外实习的每一位教师和学生都参与到实习的管理过程中。本着提高本科生教学质量的目标,野外实习从野外采样到实验室室内实验,同一批教师和学生同时参加同一批的各项工作。从联系实习基地到学习落实实习基地管理规章制度,教师和学生合作完成实习计划的制订和实施。
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过程中,实习指导教师每天按时填写野外工作日志,落实实习基地常规管理措施,组织当天实习计划和具体安排。野外实习过程中,实行学生选择科研题目进行实习的方式,落实野外实习科研化,野外考核常规化的奖惩制度。野外实习中实施分组合作,保证土壤生态学基本内容和基本技能训练到位。野外实习在本科教学体系中占有必要学时,结合学校三学期制落实野外实习的课时安排。按照野外实习时间和进度安排,组织实习研讨课对野外实习内容进行学术讨论和交流,引领学生进入土壤生态学科学研究的殿堂,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
参考文献:
[1]刘俊华,夏江宝.生态学野外实习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安徽农学通报,2014,20(22):148-150.
篇3
关键词: 生态化大学英语教学 教学模式 构建方法 教育生态学
“生态”是生物学研究中的概念。早在1866年生物学家海克尔就提出了生态学的概念。1976年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Lawrence Crenmin在《公共教育》一书中提出了“教育生态学”,他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生态学的系统观、平衡观、联系观、动态观来研究教育现象,从此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开始渗透到教育学及其分支学科,逐渐形成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者们将其引入课堂,形成了一种生态课堂教学观。
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是教育生态系统内部的一个子系统,是在一定的教学时空内,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具有开放性、动态性的生态环境[1]。作为生态因子的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在平衡—失衡—新的平衡的矛盾运动中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要取得成效,就必须按照生态平衡原理,适时运用这些教学方法,使它们符合语言生态及其小生态——学生语言能力生态系统规律的要求[2]。
一、生态课堂的含义
生态课堂借助于生态学的方法,以生态视角考查课堂教学,将其视为一个生态系统、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的综合体。教师、学生、教学条件、教学氛围、教学制度、教学方法、学习评价等因素构成了课堂生态体,其各个因素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它以传统课堂为基础吸收其优点,并对其进行生态学改造,是对传统课堂的解构和合理超越。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且关注人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关注人的认知领域,而且关注从认知领域到生命领域的发展;不仅关注课堂中作为主体因素的人的发展,而且关注人与环境的共生、和谐发展,强调的是课堂整体的平衡发展。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的目标是要把学生的情感与认识活动、社会规范的要求和学生的天性统一起来,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人际氛围,让学生拥有自由开放的、合作与探究的课堂生态环境[3]。
二、建立生态课堂的意义
“生态课堂”的提出是建立在生态教育观、人本主义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建立英语生态课堂不仅是英语教学目的的需要,而且是宏观教育潮流的需要,体现了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新方向,有利于开创大学英语教学的新局面,对走出大学英语教学困境具有现实借鉴意义。它从生态学及系统论的观点出发,用生态的眼光审视英语教学,使课堂成为一个民主、和谐的综合循环体系,体现了教学过程中“人与环境、人与人和谐发展”的教育生态学基本思想,使英语教学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它强调以人为本,突出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的情感、兴趣和潜能的发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素质,同时对学生潜质潜能的开发,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生态英语课堂的失衡的原因
英语课堂生态失衡,即课堂教学生态诸因子不能有效整合、平衡发展,致使课堂缺乏生机活力的不稳定状态。在透视并反思传统英语课堂,全面考查课堂内部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英语课堂生态失衡的原因可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英语应试教学目标与教育生态目标不平衡。教育的生态目标是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应试教育目标只重视学生读与写的能力,不利于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提高。
2.课堂生态主体与环境不平衡。大学英语教学一贯采用大班授课的教学模式,违反了教育生态理论中的耐度定律和最适度原则。
3.课堂生态主体之间地位不平衡。大学英语教师主宰课堂,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则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课堂生态主体间缺乏平等交往、对话及互动,师生的角色错位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四、构建生态英语课堂的措施与途径
生态课堂是多样性的,使彼此之间具有多元的关联。为了构建平衡协调的大学英语生态课堂,统一协调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内各因子之间及各因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使其结构趋于合理,功能趋于完善,并向良性方向发展,就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创造和谐共生的生态课堂环境。课堂环境是大学英语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课堂物理、社会和价值环境。教师要遵循耐度定律和最适度原则,努力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使生态个体的发展达到最适度状态。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需要,精心设计教案,合理分配教学诸要素,如教师讲解与学生提问的时间分配等,充分发挥各要素的功能,对教学方法、组织形式仔细筛选,为全面创造最优的教学条件做好准备。此外,美化教室、保持教室内充足的光线、适宜的温度等也十分重要,这些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师生交往等,进而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
2.建立动态发展的生态评价机制。教学评价是大学英语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估体系对于构建生态化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是至关重要的。首先,要革新理念,注重个体差异,重视课堂教学的过程性,采取多元化、发展性的考查方式,将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结合起来。形成性评估可以采取课堂学习情况、访谈和座谈等多种形式,对学习过程进行综合考察。其次,可以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估三者结合的方式,以确保评价的全面和客观。总之,生态型教学评价是动态、综合、发展性的评价体系,“它关注的不仅是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的习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和谐发展”。[4]
3.确立民主平等的生态师生关系。师生生态主体互依互存,在平等的相互交流中互动促进,共同成长,生态课堂是互动式交往活动的深化,它处在失衡—平衡—再失衡的状态中,是动态生成的。作为生态要素的教师、学生之间也需要形成一种平衡的良好生态关系。处理好教师的“生态角色”,即生态课堂中的师生角色定位,大学英语课堂才能够变得“生态”起来。总的说来,教师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做好“角色转变”,成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通过设计课堂活动来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致力于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生态课堂应该最大限度地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教师的角色真正回归为主导者,促进师生的共存和谐发展,在师生互动中使英语课堂实现生态的平衡。
4.构建互动对话的生态课堂交往。生态课堂是学生和老师共同营造的学习空间,是师生交互作用着的动态系统。教师要积极开创交互式语言课堂,开展以促进学生交流为目的的多种课堂及课外活动,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在开始新的课程之前,提前把任务布置下去。由学生在课外时间搜集资料,分工合作,独立完成。在课堂上也可以采用小组或组对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开展课堂合作式教学活动,努力为学生创造一种接近母语的“自然交互环境”,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营造自然的跨文化交际氛围,增强学生全员、全程参与课堂交往的意识,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生生交往和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实现生态教育理念下的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生态学作为一门新兴边缘学科,以其新颖独特的理念为英语课堂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用生态观点研究大学英语教与学现象,用符合生态规律的教学目标和手段构建有效的英语生态课堂,使这个生态系统中各个因素及诸因素间的关系都能达到最佳的和谐状态,确保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有效的语言习得。
参考文献:
[1]马晶文.影响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环境构建的主要因素[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0(2):156.
[2]刘凤杰.课堂生态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J].教育探索,2008(10):77-79.
[3]李帮琼,冯维.课堂生态观的研究进展[J].新课程研究,2007,3.
篇4
周启星,1963年5月23日出生于浙江,现任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在环境学科领域孜孜不倦、忘我工作,建树颇丰。作为我国环境学科的“领头羊”之一,周启星教授始终站在环境学科的制高点和学术前沿,提出了一个又一个科学问题,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尤其对陆生生态毒理学有着深邃独特的造诣,不仅大大丰富了生态毒理学的理论,更为我国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生态毒理学是研究外源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体和环境生态系统的损害效应及其机理,以及预防、救治或改善措施的综合性学科,是环境基准研究和环境标准制定与修订的基础,是实施污染控制的工具。因此,它实际上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技术支撑。几乎所有在1980年代欧美各国出台的环境标准与管理方法中都需要生态毒理技术,如土壤质量标准的制定与修订,水质标准的制定与修订,化学品和排放物的安全性评价,产品生物降解能力测试,生物技术产品的管理,污染治理与修复的效果评估等,都需要生态毒理学参与并起着关键的技术支撑作用。当前,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复合污染的健康风险评估、新物质与新型材料(如纳米材料)以及转基因产品等的生物安全性与生态风险、中医药产品毒性评估等新问题时,毫无例外地需要生态毒理学知识和技术作为支撑。因此,有必要做好生态毒理学学科发展与建设的顶层设计,给予生态毒理学学科及其应用更准确的定位。
周启星教授对生态毒理学理论的最大贡献,是他总结、归纳并提出了生态毒理学的五大基本原理:1、环境毒物的剂量一效应关系原理;2、环境毒物的结构一活性相关原理;3、毒理作用的多层次效应原理;4、毒理生态动力学原理5、环境毒物的生态适应性原理。这五大基本原理的提出,对于深化生态毒理学研究以及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多层次应用,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学术影响。他还丰富和发展了生态毒理学的学科体系,指出:生态毒理学的基本分支学科是理论生态毒理学、实验生态毒理学和应用生态毒理学,理论生态毒理学涉及大气生态毒理学、水生生态毒理学、陆生生态毒理学,植物生态毒理学、动物生态毒理学、微生物生态毒理学、分子生态毒理学等则归属实验生态毒理学,工业生态毒理学、农业生态毒理学、矿区生态毒理学、城镇生态毒理学以及军事生态毒理学等应该属于应用生态毒理学的组成范畴。
他对陆生生态毒理学有着系统而高深的研究,并取得了多项具有明显创新意义的成果。首先是,他通过大量实验研究,阐明并揭示了复合污染生态效应与污染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复合污染生态效应不仅仅只与污染物或污染元素本身的化学性质有关,更为重要的是,取决于其存在的水平及其浓度组合关系;与生物种类或生态系统类型有关;还与作用的生物部位有关。他首次提出并证实了复合污染生态效应是矢量而不是标量,复合污染生态效应赋予了作用的方向和反应的模式。他对复合污染有着深刻的理解,指出:复合污染的基本内涵:1、一种以上的污染物同时或先后进入同一环境介质或生态系统同一分室2、污染物之间、污染物与生物体之间发生交互作用;3、经历化学、物理化学过程、生理生化过程和生物体发生中毒过程或解毒适应过程等三个阶段4、产生抑制、促进或独立效应。特别是他通过实验修正了教科书中一直沿用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原有定义中不完整甚至错误的提法,认为当总效应大于单独作用时效应总和,常常出现多种反应模式,至少包括正向促进/逆向促进、正向促进/逆向抑制、正向抑制/逆向促进等三大类作用情形,其中,只有正/逆促进可谓严格意义上的“协同作用”;同样,尽管总效应小于单独作用时效应总和,通常也出现3种反应模式,其中只有1种作用情形可谓严格的“拮抗作用”。他还在实验基础上归纳出“互作态”的新概念并赋予定量化内涵与定义;发现复合污染生态效应不仅存在“危害延时”现象,而且存在“危害增时”作用,即复合污染可导致某些污染物对生态系统的作用、危害时间延长。
周启星教授还把生态毒理学原理和研究成果运用到土壤环境质量基准的研究中。早在1987年,他就提出了一整套土壤环境质量基准研究与推导的方法,包括:生物生态效应方法、土壤环境背景值方法和食品卫生标准反推法。他用了整整四年时间,在基于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成果基础上,在考虑作物生态效应后,提出了中国土壤镉、汞、铅、砷和锌等重金属的环境质量基准值,为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l5618-1995)的建立、制定和颁布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做了大量实际工作。为了使获得的土壤环境基准更为反映环境污染实际,还开展了农业环境复合污染条件下相关的土壤质量基准研究,推导、提出了复合污染条件下重金属污染物、典型有机污染物的土壤环境质量基准值。近年来,周启星教授还对我国农业土壤中新型农药、抗生素和多溴联苯醚等典型新型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质量基准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鉴于我国土壤重金属和有机污染日益严重以及场地污染大量存在的情况下,周启星教授在我国率先提出并开展了污染土壤修复基准的系统研究,并成为我国这一研究领域的开拓者。2003年以来,他在我国首次提出了开展污染土壤修复标准建立的方法体系研究的设想。他多次呼吁在我国建立污染土壤修复标准,以填补我国这一领域的空白。特别是,他再次运用生态毒理学原理和研究成果,推导、提出了我国污染土壤中一些典型污染物的修复基准的建议。为我国今后建立污染土壤修复标准打下了坚实基础。
至今,周启星教授成功组织了多次与生态毒理学及其应用相关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包括首届污染生态化学与生态过程国际会议、第二届污染生态学国际会议、首届土壤环境基准国际研讨会、多次全国污染生态学大会以及中国科学院污染环境修复基准研究学术研讨会等学术会议。还作为执行主席之一,成功组织了“污染土壤修复与生态安全”第212次香山科学会议。特别是,作为主要建议人,他还提出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环境污染形成机理与生态修复”和“环渤海地区复合污染、生态退化及其控制原理”的973项目建议,并得到认可和有关方面批准,这对于我国这两个经济与社会发展最为关键地区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篇5
学术+电视:全新的媒介范式
电视媒介真正意义上“染指”学术。传播学术文化思想。始于1999年7月11日,湖南经济电视台余秋雨的演讲《走向21世纪的中国文化》,当时是一种现场传播学术思想的样式。后来这种传播新样式演变为湖南卫视的《千年论坛》,成为独立栏目。与此同时,这种新鲜的极具生命力的节目样式,在一定程度上又孕育、催生了一批电视学术论坛节目。随后,《西部论坛》、《经济大讲堂》、《学术报告厅》、《名家论坛》、《东方大讲堂》、《世纪讲坛》、《人文讲坛》、《开坛》等讲坛类电视节目纷纷涌现。讲坛热似乎正在向全国各地蔓延。
传播生态学者大卫・阿什德认为,社会生活被媒介中介后形成的文化是当代大众文化的主要成分,这种文化引导着人们的社会生活甚至是政治生活,由此形成了传播生态环境,而这种传播生态环境反过来改变了实在的社会环境。由此我们看到。学术经过电视媒介中介后由精英文化转变成大众文化,形成了学术的“媒介范式”。而这一“媒介范式”的基本特征就是。满足电视受众娱乐化的需求,将学术浅显化、故事化。因此,我们看到电视讲坛中出现诸多揭秘的专题,如《阎崇年揭秘清宫疑案》系列,《明十七帝疑案》系列,《古罗马文明失落之谜》系列,《刘心武揭秘》系列等,满足受众猎奇的心理。
学术的这一媒介范式打破了时空局限,赢得了公众热度,与此同时,主讲学者却遭到学界同仁的诸多批评。原因何在?有的是因为主讲者对名家名著的不同理解引起的;有的是主讲者学养不够而存在理解的硬伤;还有少数主讲者不无哗众取宠之嫌。另外,我们还可以从传播生态场这一视角进行思考。
从学术场到媒介场的换位
“场”原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爱因斯坦将“场”定义为:“场是相互依存事实的整体。”传播生态场理论则是受物理学“场”思想的启示,在生态学的理论基础上,以一种演绎的思维方式,来探求传播媒介之间以及传播媒介与环境问相互作用的机制。
在《百家讲坛》中,继刘心武演说《红楼梦》之后,易中天也在电视台评讲《三国》,接下来又是于丹说《论语》,引起公众的热切关注。有趣的是,作为作家的刘心武,不说自己是讲故事,却标榜所谓的“秦学”,而作为学者的易中天。则并不在意学术性探讨,而是热衷于讲故事。这一角色错位,造成了公众和学术界的评估体系的混乱。公众以为自己听到了很有学术价值的言论。学术界则又斥之为毫无学术性的“戏说”。
这一现象的出现,也就是在学术的“媒介范式”下。在这一传播生态环境下。电视媒介改变了学术传播原来的生态场,从“学术场”转向了“媒介场”。
学术亦即专业的知识分子属于不同的“学术场”,因而必须遵循各自“学术场”内的规则,所谓学术规范,实际上是对各“学术场”的话语规则的自觉维护。按照这一逻辑,《红楼梦》的解说必须遵循“红学”的学术规则。作为著名作家,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的观点,在“红学”圈内或许难以获得认可。遑论产生巨大影响。恰好是电视的介入使他实现了对“红学学术场”的“僭越”。换言之。这种“僭越”是通过电视来完成的。电视属于“媒介场”,有属于它自己的独特场域规则,刘心武走上《百家讲坛》去讲解《红楼梦》,怎样讲,是由“媒介场”的规则来决定的。因此,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不是作家对“红学”的僭越。而是媒介对整个学术领域的介入。进而言之,电视讲坛因为对“学术场”的介入。影响了现存“知识场”的话语结构。
传播生态位:“泛化”与“特化”
用生态学中生态位规律的观点看,任何一种媒体都必然有其特殊的时间与空间上的生态位。亦即有其特殊的生存与发展的土壤和条件,以及它在这一状态下的特有行为和作用,很少有两种媒介能长期占有同一生态位。所以媒介的生态定位又可分为两种,泛化生态位。即生态位要比较宽泛、广阔、模糊,使之有较多的资源取向和较广的发展时空:特化生态位,即生态位可以比较窄小、清晰、明确。
以《百家讲坛》为例,该栏目制片人万卫曾在一个访谈中提到,“最开始节目对观众的定位是高端人群,后来我们逐步改在了初中文化水平。我说的初中文化水平不是指为初中毕业的知识层次的人服务,实际上,只要你跨出你所学习的学科,在其他学科你就是初中水平,比如你是学物理的,历史对你来讲就是初中水平。我们的节目就是要让所有这些跨学科的人都能听得懂。”
篇6
[关键词]吉首大学民族学;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校地合作”
[DOI]10.13939/j.cnki.zgsc.2020.22.191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创新和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学者认为,合作培养模式对于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参与意识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很好的促进作用[1]。为此,文章以吉首大学民族学研究生人才培养为例,探索和研究民族学研究生人才培养创新模式,进而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1吉首大学民族学基本概况
吉首大学民族学学科创建于1982年,经过30余年的发展,成为吉首大学的龙头学科,催生和提高了与“民族学”相关的边缘交叉学科的发展,如生态人类学、环境人类学、民族音乐学、民族舞蹈学、民族建筑学、民族设计艺术学、历史民族学、民族植物学、民族医药学,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等分支学科或学科研究方向,形成吉首大学学科研究的特色与优势。
吉首大学民族学学科为湖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仅有的两个文科优势重点学科之一)。学科已经形成民族学、生态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史、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与民族地区生态扶贫等稳定的研究方向。尤其是生态民族学方向已经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成为中国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生态环境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获得了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博士人才培养项目——生态扶贫博士点。该学科目前拥有国家民委重点研究基地——生态民族学研究基地;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武陵山区生态文化研究中心;湖南省唯一的文科重点实验室——武陵山区生态文化与居民健康营造和研究中心;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陵山区扶贫开发研究中心;以及湖南省首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民族学研究基地等。该学科还在国内中西部民族地区建立了25个田野工作基地,保障了该学科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研究。
目前,吉首大学民族学学科团队有研究人员32人,有正高职称者14人,副高职称者9人,讲师9人;有博士学位者17人,在读博士5人,硕士学位者12人;该团队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湖南省学科带头人4人,国家级学会会长、副会长3人。
学科以多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的交叉、整合为创新源泉,形成了“文化制衡理论”和“终端验证”的研究方法。目前正在朝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总体目标奋进,并以此为契机造就出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湘军”。
2吉首大学民族学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
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才特别是研究生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如何在研究生教育中强化其合作意识与能力是当代教育应探讨的问题之一。[2]近年来,为强化研究生人才培养,吉首大学民族学不断探索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培养理念。在我国,传统研究生培养模式多重视课堂教学,认为教学就应该在教室里传授知识,给学生布置好阅读任务,教师备好课,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就可以了。这样就导致在教学上只重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师生之间在课堂的和谐交流就可以了,就可以确保教学的质量了。遗憾的是,这种传统理念长期主宰了我国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
为改变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提高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吉首大学民族学不断创新培养模式,提出了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三位一体”模式,即课堂教学、专家讲座和田野实践的校地合作培养模式。
2.1课堂教学
毋庸置疑,课堂教学是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中的主要环节。针对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吉首大学民族学除了高度重视课程设置之外,还特别重视课堂教学的创新手段和模式。按照传统教学方式,一门课程基本由一位教师授课,并完成这门课程所有的教学任务。这样的教学模式固然能很好地保持师生之间的沟通,还能确保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和讨论。然而,每一门课程的内容设置是多样化的,而且有的涉及多学科的知识。即使不是跨学科知识,但也是民族学学科中多方面理论知识。具体到高校任课教师,又都往往是研究某一领域或某一方向的人员,都不是全能型的教师。即使任课教师能做到认真备课,都无法保证这门课程的每一章节和知识点达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在讲授一些不擅长研究的章节或知识点,可能出现了一些应付教学的行为,难于让学生实现跨学科或跨领域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有学者提出,合作教学理论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3]吉首大学民族学针对研究生教学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采取了多教师合作授课的模式,即一门课程由两到三位相关研究领域的教师承担授课任务,其中教学大纲、教学任务、考试考查内容由教师们统一制定。吉首大学民族学这种合作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有效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以笔者主讲的“生态扶贫与经济发展”课程为例,课程内容涉及民族学、经济学甚至是生态学的相关内容。实施多位教师合作教学,就能够扬长避短,在授课过程中,发挥教师的专业优势,从而有效保证了研究生课堂教学的质量。
2.2專家讲座
校地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对于专业学位教学是一种有益的教学模式,对学生与教师都有好处。[4]为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凸显民族学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在实行多位教师合作教学的同时,吉首大学民族学还定期邀请校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座。邀请的校外专家学者不局限于民族学学科,还包括其他学科的著名专家学者。例如,在2019年,吉首大学民族学就先后邀请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云南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的专家学者来校进行讲座,学术讲座达到了30余次。校外专家学者的讲座,提高了研究生的理论知识和学术视野。
另外,吉首大学民族学还邀请校内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在讲座中,专家学者与聆听讲座的学生围绕民族学的研究前言、研究观点、理论学派等进行了互动和交流,提高了学生们的专业知识和学术兴趣。
此外,吉首大学民族学还定期举办学术研讨会和座谈会,给研究生们更多的进行学术交流的机会。通过与外校研究生的学术交流和对话,有利于研究生看到个人的学术优势与不足,进而激发个人提高学术能力的动力。
2.3田野实践
田野调查是民族学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吉首大学民族学遵循“从田野中来,到田野中去”的学科理念。基于民族学的学科性质,吉首大学民族学研究生人才培养重视田野调查,重视田野实践的作用。为了有效推动田野实践,吉首大学民族学从2001年开始,先后在西南地区建立了25个田野实践基地。
为确保田野实践的质量,在研究生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吉首大学民族学要求研究生必须参加田野实践,并把田野实践视为一门课程,计入学分。对于没有进行田野实践或田野时间不够的研究生不予毕业。培养方案规定研究生在田野点的时间不少于60天。为强化研究生田野实践质量,吉首大学民族学长期聘请田野基地的村民精英作為田野指导专家。这些村民精英包括村党支部书记、大学生村官、村委会成员、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以及乡村种养能手等。这些人熟悉乡村并具有一定的教育经历,长期生活在乡村,熟悉乡村的情况,而且对乡村发展与乡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还具有一定的想法。聘请乡村精英作为田野指导专家,能够很好地指导学生进行田野调查。在乡村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研究生一到田野点就可以很好地开展田野工作。
笔者调查发现,由于部分研究生来自外地,不懂少数民族语言或汉语方言,而且还具有人类学民族学的田野恐惧症,以至于在田野点无法顺利地开展田野工作,甚至在田野点待不到两三天就匆匆地回到学校,无法完成田野实践的要求。聘请了乡村指导教师以后,改变了研究生田野工作的盲目性,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田野实践的效率和质量。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有效帮助研究生消除田野恐惧症。在乡村指导教师的指导和带领下,研究生进入田野点后,能够很快地融入田野点的生活,也容易与村民打成一片,为田野调查奠定了扎实的感情基础。二是有效帮助研究生解决研究问题。以往的田野调查,由于缺少本土指导教师的指导,研究生只有通过外人来联系田野点。到达田野点后,由于人生地不熟,往往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去熟悉研究对象,导致难以开展田野工作。另外,即使通过熟人介绍,但由于没有工作上的责任和义务,做事也难以尽心尽力。乡村指导教师就不一样,他们能够带着一种责任和义务,尽心尽力地帮助研究生完成每一个田野环节,特别是能有效地帮助研究生解决研究问题。三是有效弥补田野中的不足。在田野实践中,乡村指导教师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组织研究生进行田野实践,向研究生介绍田野点的基本情况,帮助研究生一进入田野就能掌握田野点的情况。此外,乡村指导教师还可以给研究生实地解答田野中遇到的众多问题,特别是一些在参与观察中无法获得的信息。与此同时,乡村指导教师还负责研究生田野调查的效果鉴定,研究生的田野实践分数主要由乡村指导教师打分。这样就可以确保研究生田野调查的质量,也提升了田野实践的应用能力。
总之,吉首大学民族学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为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实施了“三位一体”合作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有效地推动了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和建设,有利于推进我国高校民族学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篇7
1热带农业重点学科体系的特点
我国热带农业具有特色鲜明,农业产出率高,光、热、水等自然资源和生物资源丰富等特点和优势,基于热带农业的突出特点和热区的特殊地理位置,热带农业重点学科体系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一是研究对象特殊。热带农业学科主要是以天然橡胶、木薯、热带水果、热带花卉、热带特殊经济作物等热区特有的作物和植物为研究对象,开展选种育种、植物生理、抗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二是学科及研究方向设置体现热带特色。例如,热带作物种质资源学学科群的设置,体现了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丰富、物种多样性的特点;农业昆虫与入侵生物防治学科的设置,体现了热带气候条件下农业害虫危害严重和外来入侵生物对热区环境生态破坏性较强的特点;有机高分子材料学科和天然橡胶加工方向的设置,突出了天然橡胶制品作为国防战略物资在热带农产品加工产业中的重要地位等。三是学科建设服务地方区域农业发展。为适应当前海南省建设国家冬季菜篮子基地、果盘子基地和国际旅游岛的形势,设立了热带蔬菜学和果树学等重点学科,农业经济学学科设置了休闲旅游农业经济、热带现代农业经济等方向,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
2热带农业重点学科体系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2.1学科人才队伍建设比较薄弱人才队伍建设对学科建设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热科院存在人才总量不足、人才质量不理想、人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科创新团队建设仍然非常薄弱,缺乏高层次创新人才和领军人才。“十一五”期间,热科院引进各类人才410多人,而海外博士和留学归国人员仅有20名。跨领域、跨学科的复合型战略人才非常匮乏,成为制约热科院学科建设和发展的主要“瓶颈”。二是高学历和高职称人才较少,学科骨干力量不足。截至2010年年末,热科院有博士学历的科研人员185人,仅占全院专业技术人员的16.0%,具有高级职称人员299人,仅占全院专业技术人员的25.9%,学科创新工作力量不足,有竞争力的科技骨干更是缺乏。三是人才结构不合理。截至2010年年末,热科院具有硕士学历以上人员比例仅占在职人员的19.4%,占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为48.2%,高级、中级、初级职称人员的比例为1∶1.51∶1.09,与农业部部属科研机构平均1∶1.05∶0.53相比,高级职称人员偏少,初级职称人员过多。人才年龄结构、岗位结构、专业结构等都不够合理。
2.2学科运行和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学科在管理和运行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缺乏一套以院所热带农业重点学科为主线,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科技条件平台建设、科研项目策划等有机结合的全院统筹协调机制;二是学科内部管理比较松散,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负责人和学术骨干之间责权不清晰,不利于形成合力;三是缺乏周期性考核、奖惩和相关责任人评价的机制,缺乏专项经费支持,学科建设绩效评估体系有待健全,不同学科建设能力和发展水平很不平衡。
2.3学科建设规划性不强学科建设前瞻性、战略性规划力度不够,热带农业学科体系整体的影响力还很弱,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缺乏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对学科国际前沿、发展趋势的把握有待加强,学科发展思路不够清晰,部分学科研究方向与热带农业发展需求结合不够紧密,有影响力的成果产出较少;二是部分学科重点研究领域不明确,同一学科不同研究方向甚至不同学科之间,仍存在部分交叉重叠的现象,各研究所的研究领域难以明确划分,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规划,如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和环境生态学之间的关系不清,研究方向存在重叠;三是学科交叉是学科建设的现实情况和客观要求,但各研究所和不同学科之间的分工不合理,侧重点不明确,容易造成各自为战,低水平重复研究,浪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3加强热带农业重点学科体系建设的思路和措施
3.1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在学科建设中的关键作用一是做好学科团队建设规划,有目的、有计划地加强学科带头人、学科研究方向负责人、科研骨干的遴选、引进和培养,创造有利于学科团队实力快速提升的政策和文化环境,理清学科建设依托单位、主要参与单位、学科团队成员之间的分工协作和角色定位,明确院外专家、特聘专家在学科建设中的身份定位。对于相对薄弱但发展潜力比较明显的学科,要攻坚克难,尽快引进学科带头人,统筹本学科的科技资源,实现学科快速发展。二是在创新岗位设置上,要按照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生产关键技术研究、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等不同分工,分别设置不同创新岗位,并注重学科人才年龄、职称、专业和学历等合理搭配,构建结构合理、高效运转、开拓创新的学科团队。
3.2进一步理顺学科运行和管理机制一是以热带农业重点学科体系建设为主线,建立与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科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策划有机结合的统筹协调、决策机制,完善学术评议、学术交流合作、学科运行管理等制度建设。将热带农业重点学科体系作为统筹全院科技资源的主线,作为发挥科技资源系统集成和整体效应的重要纽带。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科评估制度和滚动运行机制。由主管部门统一制定评估指标体系,从学科团队建设、项目资助、科技产出、成果获奖、成果推广转化应用及学术交流等几个方面定期开展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不同手段督促学科加强建设,对建设成效较差的学科限期整改,淘汰评估不合格的学科,继续支持建设成效显著的学科,根据研究领域拓展需求立项设立新的重点学科,并将学科评估结果作为学科团队成员职称评审、职务晋升、享受待遇的重要参考依据,真正建立优胜劣汰的学科建设竞争激励机制。
3.3制订学科建设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建设重点一是根据当前热带农业快速发展的形势,科学编制热带农业学科体系建设发展规划,明确建设思路、任务目标、年度计划和保障措施等。根据学科发展现状,紧扣热带特色,制定具体的学科建设方案,集中组合分配学科建设资源,优化学科结构,调整学科及学科研究方向,理清学科创新团队建设、科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策划之间的关系,在允许学科交叉的前提下,理清各重点学科、各学科建设依托单位和参与单位、各研究中心和研究室之间的侧重点。二是制订学科建设资源整合和集成规划,有计划、有目标地推出一批有重大经济、社会效益,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促进优势学科达到国际前沿水平。加大学科建设宣传力度,编制出版热带农业重点学科体系年度发展报告,系统掌握学科建设进度和国内外相关学科领域发展状况,提升学科建设的影响力。
3.4结合项目策划、平台建设,争取项目经费支持一是加强农业、农村发展形势和科研政策研究,瞄准热带农业和热区农村发展急需的学科领域,策划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并结合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各类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平台的建设,积极向国家争取各类经费。二是做好区域农业服务工作,组织相关学科科研人员直接到热带农业产业第一线开展科技服务和技术推广,并实现制度化,争取地方经费支持。三是设立学科建设专项经费,根据学科建设依托单位性质(非营利、拟转企、农业事业单位等)不同,以及各学科创新团队和研究领域的学术水平、科技创新水平的差异,有选择地扶持经费来源有限但急需建设的学科,提供必要的经费用于学科体系内开展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学科建设调研研讨等工作。
4结束语
篇8
关键词:政府生态治理;生态补偿;补偿机制;补偿资金;生态系统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03 ― 0080 ― 03
近年来,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迅速,对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正在加快进行,但目前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模式大多都是在围海造田的基础上,由政府主导的港口经济和临海工业过于单纯的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海洋生态的保护。由于当前海洋生态资源产权制度的缺失、生态环境统计制度不健全、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功能的评价水平欠缺、生态资源经济价值无法在国民经济核心指标内体现以及企业环境会计制度的空缺,直接导致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缺乏有效的体制基础与机制条件。为此,从政府生态治理的角度应加强对国内海洋生态补偿的理论研究、补偿标准制定研究、补偿机制制度安排以及相关政策模式设计研究。
一、生态补偿机制的多维度理论基础
政府作为生态治理主体,应从生态补偿的生态学维度、经济学维度、法学维度出发确立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基础。
(一)生态学维度:自然环境平衡理论
生态学定律强调,在自然环境的完整体系下,能量流、物质流是平衡的。〔1〕自然界中任何物种的行为都不是完全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生物在自然环境中不断的通过自身的活动向环境输入或者输出物质,而被生物改变的外界环境也会反过来影响或者改变生物的生存轨迹。自然环境的不断演变过程是环境与物种之间不断相互适应并走向协同发展的过程,而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往往自觉或者不自觉的做出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当生产或者生活行为对生态环境构成消极影响时,大自然会通过反馈机制作用于人类行为。人类的生态补偿是在生态系统的自组织状态处于生态阀值阶段时,所采取的一种对自然消纳、循环机能进行人为恢复的行为,其目的旨在维系和增强生态系统的自组织机制和良性运转,以保障其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致削弱。〔2〕
(二)经济学维度:“公地悲剧”―“外部效应”―“生态资本”
“公地悲剧”。按照经济学的一般解释,任何社会产品都可以划分为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由各种环境要素构成的人类生产或生活环境符合公共产品的属性,这类公共生态产品的非排他性使得人们竞相对其过度消费,而当产生破坏性后果时却找不到任何主体来承担责任,形成“公地悲剧”。〔3〕为了解决“公地悲剧”,必须借助外界力量的干预,运用权利与义务共同分担的方法,让收益者为“公地悲剧”以付费形式承担一定后果。
“外部效应”。当个人或者企业在行动时没有承担全部应该承担的成本代价或者获取行动的全部收益,经济学就认为该项行为活动存在着外部性。任何一种经济活动都会产生对外部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正外部效应”,即积极效应的外部溢出,会对外在环境或者其它主体形成福利改善;另一种是“负外部效应”,即某个经济行为主体的行为使他人受损,造成外部不经济现象又没有因此而承担责任。例如沿海工业生产企业,向河道或者近海海域排放污染物就是负外部效应的体现。
“生态资本”。资源环境经济学认为,自然界的生态环境和资源都是具有价值的,生态系统能为生产或者生活提供生态服务这种价值,应该被视为一种资源,尤其在生产过程中应该成为一种基本的生产要素,以“生态资本”的形式体现在生产的产品价值中。〔4〕当人们意识到生态系统的价值形态时,才会自觉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把生态产品视为一种稀缺资源去发挥其最大效用。根据环境要素的构成,可以将生态资本划分可再生与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总量、生态潜力和生态环境质量三方面,生态资本的构成体现出整个生态系统是通过各环境要素发挥其在生产发展中的效用和总价值。〔5〕
(三)法学维度:公民环境权理论
1972 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人类环境宣言》指出:“人类在自身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中,享有充分的自由、平等、处置的权力,并且具有确保世世代代都平等享受同等生活环境条件的责任”。基于此,美国萨克斯教授提出了“环境公共委托论”与“环境公共财产论”,这些论断指出由各种环境要素构成的自然生态应该被视为“公共财产”,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但是任何人都不能无条件的对公共财产进行侵占、支配或者侵害。因此,为了合理支配与保护环境公共财产,公民以委托的形式,赋予国家管理环境公共财产的权利。国家按照公民的意志,保证公民的环境权不受侵害。
二、基于生态系统方法的政府主导型海洋生
态补偿机制
生态系统方法是处理人类活动与各种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有效方法,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回避由资源管理的地域差别、行政职能的区域划分以及管理职能的部门分割等弊病。根据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政府主导的海洋生态补偿机制仍然是我国目前开展生态补偿最重要的形式,也是最具有可操作性的补偿机制。为了让海洋生态补偿常态化,应该由政府来主导建立运行规范的海洋生态补偿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海洋生态系统功能变化调查
对海洋生态进行补偿,首先应该明确某项经济活动比如围海造田,对海洋岸带或者近海海域生态系统产生哪些负面的影响,从而针对这一负面影响进行调查分析,确定海洋生态补偿所指向的领域。由于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只能从其功能变化的角度去监测,而且这种功能变化主要体现在功能要素变化和强度变化两个方面。因此,为了全面把握海洋生态系统的变化情况,就应该以一定时间节点为起点进行海洋生态系统功能变化调查。在功能要素调查方面,主要从生态调节服务变化、供给服务变化、文化服务变化、生态支持服务变化等方面展开,同时也要根据生态学、环境学、生物学分析等学科计量方法确定生态系统功能服务变化的强度,从而为制定生态补偿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二)海洋生态资源价值变量评估
为了具体而确切地评估海洋生态资源价值的变化数量,应按照相关评估标准,把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化在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和支持服务的基础上,分别对每大类服务下的子服务体系进行识别。在识别的基础上进行强度的测量,以说明海洋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从而确定相应的生态补偿。如果能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类型数量前后差别越大,就说明海洋生态资源价值的变化量就越大,就应该支付更多的海洋生态补偿款。
(三)海洋生态补偿利益相关分析
生态补偿涉及到两层利益关系,分别是生态补偿权利的享有者和生态补偿权利的义务者,主要包括补偿实施主体(政府)、补偿主体和受偿主体。生态补偿的关键是通过利益相关者分析,确定补偿主体和对象。一般按照不同类别生态系统服务所直接关联的对象来确定相对应的补偿主体,例如海洋生态的供给服务主要体现海洋渔业资源、航运物流服务供给、生态旅游资源供给等方面,它所对应的生态补偿主体就可能主要为渔民或者养殖户、沿海相关工业企业、港行部门以及沿海居民或消费者;海洋生态调节服务所对应的海洋生态补偿主体主要为科研教育机构、游客以及滨海旅游部门。
(四)海洋生态补偿协商确定标准
补偿标准的确定,是合理进行生态补偿的关键。目前主要有两种补偿标准确定的参照系,一是采用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来对生态补偿进行定价,二是基于环境经济行为的机会成本或者说生态恢复成本来确定补偿价值。前者从公平的角度来讲较为合理,但是由于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难以通过量化衡量,存在一定计量技术困难;后者由于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评估价值和需求是存在差别的,因此也就很难评价机会成本的大小。综合来说,对于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难以有定论,在生态补偿的实践过程中,各个地区应该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由生态补偿各方通过协商确定合理有效的补偿标准。
三、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的政府制度安排
政府作为生态治理主体,要从建立健全法制框架、建立环境产权市场、建立专项补偿资金、推动文化宣传教育等四方面着手完善海洋生态补偿机制。
(一)建立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的法律制度框架
我国目前尚未建立对海洋生态补偿进行专门规定的法律,而有关海洋生态补偿的法律制度陈述,只是在《宪法》《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海域使用管理法》《渔业法》《海岛保护法》等一些通用性法律规范中有所体现和涉及。另外,还有一些地方型法律规范有部分内容关于海洋生态补偿的规定。虽然,这些法律法规对海洋生态补偿的资金筹措、补偿标准、补偿对象等进行了若干规定,然而,对海洋生态补偿的具体规定也不明确,法律制度较为缺失。因此,应加紧制定《海洋生态补偿法》,对海洋生态补偿与受偿主体、补偿费用的征收与管理、补偿程序、违法责任、海洋生态价值评估技术标准及生态补偿专项资金使用规范等进行明确规定,保障海洋补偿机制的运行实施。
(二)建立环境产权市场形成排污权交易机制
建立环境产权市场,有利于形成沿海工业企业排污权交易机制。要鼓励海洋资源使用权和沿海排污权等交易,促进市场在海洋生态保护和生态补偿中的基础性作用。第一,要构建以具体污染物为交易标的的排污权市场。在排污权市场中,政府合理界定可进行交易的排污权,如规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实际完成的减排量减去政府分配的减排任务的余额,以此记为可交易排污权。第二,在政府指导下成立排污权储备交易中心,动员并促使排污权受让方与出让方在储备交易中心的交易平台进行排污权交易,以达到对排污权严格监控管理的目的。
(三)建立海洋生态补偿资金的专项使用制度
海洋生态补偿资金的征收应立足于海洋资源的各项利用指标,建立与海洋资源利用和海洋经济发展同步的海洋生态补偿机制,形成稳定的海洋生态补偿资金来源。海洋生态补偿资金的征收可以根据围填海利用率、开放式养殖面积等确定海洋补偿征收总额,在此基础对征收对象进行具体的征收划分,形成总量既定的海洋生态补偿专项资金。此外,海洋生态补偿资金的征收是为了通过增加有效投入,提高科学用海、生态用海的水平,因此,应该规范海洋生态补偿资金的使用范围与使用对象,充分发挥补偿资金对保护海洋生态的作用。一般来说,海洋生态补偿资金应该用于与海洋生态保护和修复相关的产业扶持、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以及海洋生态重点建设项目等领域。
(四)加强海洋生态补偿的宣传教育体制建设
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不仅需要完善的制度体系和科学的运行机制,还需要广泛的海洋生态文化宣教的体制基础,确保形成政府主导与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第一,要充分发挥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图书馆、海洋博物馆、海洋公园、文化馆等在传播海洋生态文化方面的作用,举办海洋专题会展、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讲座、生态环境保护科技咨询活动等,推广海洋生态文明科普知识,传播海洋生态文明理念,使人们转变单纯以开发、扩张、追求商业利益为目标的传统海洋文化观,树立科学发展、谋求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新海洋文化观。第二,要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志愿者队伍建设,积极组织海洋生态文明宣传和交流活动,开展相关生态文明专业培训,使更多的人们主动了解并积极参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第三,推进公众监督、检举等各项参与制度建设,设立海洋生态破坏举报有奖制,鼓励公众参与检举和揭发各种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总体而言,建立健全海洋生B补偿机制对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促进海洋资源科学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当前推动海洋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海洋生态补偿的实施过程中,各级地方政府应该扮演主导者的角色,制定和实施有针对性的海洋生态补偿方案。各项海洋生态补偿工作的正常进行应以科学有效、合理可行的补偿机制以及完备的保障体系为基础,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在海洋生态补偿实践中形成由政府主导、调节、管理与引导下社会各方力量广泛参与的健康局面,也才能切实从根本上解决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
〔参 考 文 献〕
〔1〕韩秋影,黄小平,施平.生态补偿在海洋生态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生态学杂志,2007,(01):126-130.
〔2〕丘君,刘容子,赵景柱,等.渤海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
(02):60-64.
〔3〕林祥明.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损失的评估及其对人类福祉的影响分析――以厦门湾围填海为例〔D〕.厦门:厦门大学,2010.
篇9
[关键词]环境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学科评估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3)08-0013-02
2013年4月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了全国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评估报告。报告通过对“师资队伍与资源”、“科学研究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学科声誉”等一级指标及一级指标下的主要二级指标和重要数据项的分析,采用“分段分析”、“均衡性分析”、“分类分析”和“发展态势分析”等方法对全国各参评单位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整体水平以及主要一级指标进行了评估和定位。具体内容可在教育部学位中心网站()查询。尽管该报告评估指向是研究生教育,但无疑对如何提升高校本学科本科生教育亦有很强的借鉴作用。因此,本文结合内蒙古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分析讨论了内蒙古大学本学科的现状及其现存差距,进而提出了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提升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整体水平的建议。
一、内蒙古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简介
内蒙古大学于2008年11月成立环境与资源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是内蒙古大学重点扶持建设的新型学院,是内蒙古大学与环境保护厅共建学院。内蒙古大学1994年招收第一届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1998年(第七批)获批为环境科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999年起由生命科学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和环境保护局联合招收环境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05年获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环境科学本科专业被评为自治区级品牌专业,同年新增环境工程本科专业。2011年获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院自成立以来,本着“保护环境,善用资源”的理念,逐步形成环境与资源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为一体的学科群。学院现已形成环境地球化学、环境微生物学和环境规划与管理3个稳定的研究团队,2个研究团队入选内蒙古大学科技创新团队。目前在环境地球化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生物技术、环境生态学、环境规划与管理、湿地环境修复和环境污染防治工程等诸多领域开展科研工作,在自治区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明显的区域特色。
学院现有专业技术人员32人。教师中有教授4人、兼职教授1人、副教授8人,有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7人,校外兼职硕士生导师11名;专任教师中有博士(后)29人,2人在读博士,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90%。学院的专任教师中绝大多数来自于国内外重点高校或高水平研究院所,形成一支学缘和知识结构合理,以中青年为主的、具有国际学术视野的、能从事前沿性科学研究和承担重大重点项目的师资队伍。
二、内蒙古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现状
根据该报告对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参评单位群体的整体水平分布和内蒙古大学在参评单位中的相对位置,结合其按评估指标体系,逐级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及部分主要数据项的水平状态的分析,在82所参评高校中,内蒙古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整体水平和学科声誉目前处于全国中下水平,而科学研究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则与其他高校存在较大差距,尚属下游,亟待提高。具体指标及排名如表1所示。
三、提升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科水平的意见与建议
不论该报告评估体系是否合理、客观,但总体来说,学院今后需要在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有所加强和亟待提高。
(一) 以高层次人才引进为重点,构筑人才高地
紧密结合自治区和学校人才工程计划,依托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引进和培养科技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通过学科交叉和重大科研项目的协同攻关,培养创新团队;结合产、学、研,培养开发应用型人才;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学风优良、富有创新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科技研发和管理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同时,建设1个省部级教学团队,建设1个省部级科研创新团队,师资队伍总数达到40人至45人,博士比例达到90%以上。另外,着力建设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
力争获得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新增地质资源和地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使研究生教育涵盖到污染控制、废物资源化和能源化、水资源管理、地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等研究方向。
表1学科整体水平及各一、二级指标位次统计表
■
(二) 以高水平为切入点,强化科学研究
相比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而言,本学科科研产出明显不足,中、英文论文数量偏少,缺乏具有代表性和标志性研究成果。依托科研项目,鼓励、督促和支持科研人员及时将研究成果发表。结合创新团队建设,力争在发表具有代表性高水平学术论文上有所斩获。
坚持产学研结合,加快成果转化。通过联合、共建、融合等方式,加强与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多种形式合作,广泛开展人员交流,合作研发,通过合办科技创新机构、人员培训机构等途径,形成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机制,积极建立与企业、科研机构之间有效的联系渠道,积极参与以企业为核心,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参与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步伐。力争在工业废水和农业废弃物的资源转化方面有所突破,实现产业化示范工程;在湿地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可再生资源特别是工农业固体废物、城乡固体废物资源化与产业化方面实现重点突破,积极争取科技成果获省部级奖项和申请及授权发明专利。
(三)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
篇10
关键词:安徽省高校;学科建设;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9-0084-03
学科是高校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基础,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学科建设水平不仅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学术地位和社会声誉的核心标志,也是反映一个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现状的主要指标。当前正值安徽省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深刻了解安徽省学科建设现状,把握学科建设发展规律,制定和实施学科建设发展战略,提升安徽省高校整体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是安徽省实现由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跨越、由人力资源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跨越的必由之路。
一、安徽省高校学科建设现状
安徽省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尤其是2011年以来高等教育强省战略以及《安徽省支持本科高校发展能力提升计划》和《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的实施,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大幅度增加高等教育投入,着力提升安徽省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在较短的时间内缩小了与经济发达省份之间的差距,较好地满足了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基本形成了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结构和布局相对合理的学科体系。
(一)一级重点学科现状
安徽省现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9个,其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8个,合肥工业大学1个;现有安徽省一级重点学科43个,其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7个,合肥工业大学4个,省属高校22个。
从一级重点学科门类分布来看,哲学学科1个,经济学学科1个,教育学学科1个,理学学科13个,工学学科22个,农学学科3个,医学学科5个,管理学学科6个。
(二)学位点现状
安徽省现有博士学位授予单位9个(不含军队院校),一级学科博士点69个,涵盖哲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9个学科门类的43个一级学科,其中工学占44.2%,理学占23.2%,农学和医学占14%,其他学科门类占18.6%。
现有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个(不含军队院校和研究院),一级学科硕士点169个,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个学科门类的80个一级学科,其中工学占36.25%,农学和医学占21.25%,人文社科类占20%,理学占11.25%,管理、艺术等学科门类占11.25%。
现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单位20个(不含军队院校和研究院),专业学位授权点196个,涵盖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审计、法律、社会工作、教育、体育、汉语国际教育、应用心理、翻译、新闻与传播、出版、文物与博物馆、建筑学、工程、农业推广、兽医、风景园林、林业、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护理、药学、中药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旅游管理、图书情报、工程管理、艺术等36个类别,其中工程硕士有34个工程领域授权点104个,占我省专业学位授权点53.06%,其他类别92个,占46.94%。博士学位层次,有工程类别授权点2个。
二、安徽省高校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安徽省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大幅增长和高校对学科建设的日益重视,高校学科的实力和水平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为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但是,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安徽省高校特别是省属高校学科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学科结构布局不尽合理
从重点学科布点上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全部集中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2所部属高校;安徽省一级重点学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2所部属高校占48.8%,29所省属本科高校只占51.2%。从学位授予单位布点上看,安徽省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在省属高校布点较少,主要集中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2所部属高校和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7所省属高校,部分省属本科高校没有硕士学位授权点。
(二)高水平的国内领先学科和学科领军人物不足
与国内高水平高校相比,安徽省属高校进入全国一流的学科专业数量偏少,优势特色学科引领带动形成学科群的能力相对薄弱,高层次人才数量严重不足,高水平的学术大师和学科领军人物相对缺乏,远远不能为省属高校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学科和人才支持。
(三)新的学科增长点少
省属高校缺乏前瞻性的学科发展战略,培育新兴、交叉学科力度不足,特别是在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公共安全产业等国家和安徽省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高校集成多学科力量,培植新特色和新优势的能力不强。
(四)学科建设机制有待完善
部分省属高校尚未完全形成以学科为龙头的建设机制,人才引进与培养、科研条件和平台建设、重大成果培育等未能很好地围绕学科发展目标相互协调、配套。学科建设对于各项投资的统筹不够,存在分散建设、重复建设和整合资源难等问题,学科建设机制有待完善,建设效益有待提高。
三、安徽省高校学科建设对策
“十三五”时期,是安徽省实施高教强省战略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高等教育领域改革的攻坚阶段。科学制定和实施好安徽省“十三五”学科建设发展战略规划,对于全面提升省属高校办学层次和核心竞争力,增强高等教育对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贡献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就“十三五”学科建设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加强领导,凝聚共识
学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安徽省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的重视以及全体教职员工的参与。安徽省教育主管部门要充分履行统筹指导安徽省学科建设战略规划的实施与管理职责,指导高校制定学科建设战略规划,提出建设与管理指导意见,制定政策措施。学科建设的主体是高校,各高校领导要清楚高校的基础性工作和重点工作就是学科建设,要把学科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认真抓落实。学科水平的提升,将会带动教学质量、科研水平、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各高校要有强烈的发展意识,把学科建设水平的提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本校各个学科在国内所处的位置和具有的特色、优势、劣势,做到心中有数,对本校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以及不同的研究方向和实力做到心中有数,对国内相关学科发展趋势做到心中有数,对本校内部各个学科如何发展,孰先孰后,做到心中有数,要紧紧围绕本校确定的“十三五”学科发展目标,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动员和凝聚各方面的力量,尤其要注重调动广大一线教师与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充分重视和发挥教师在学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全员参与,全力以赴。
(二)统筹兼顾,完善重点学科布局
按照“统筹规划、重点突破、协调发展”的原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通过重点突破,优化安徽省高校重点学科布局,重点建设一批学科基础厚实且与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柱产业密切相关的学科,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学科和有利于原始创新的学科,引导高校根据安徽省经济社会需求凝练学科发展重点,形成一批特色鲜明、贡献显著的学科,以点带面,提升安徽省高校学科整体实力,提高重点学科对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十三五”期间,立项建设150个左右省级学科建设重大项目,实现省属高校全覆盖;力争20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前1%,25个左右一级学科跻身国内学科排名前1/3,35个左右一级学科跻身国内学科排名前20名,且这些一级学科中至少有1至2个二级学科或方向达到国际先进、国内一流水平。
(三)实施动态调整,优化学位授权点布局
以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为契机,建立学位点准入、预警和撤销的基本标准,完善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机制,定期开展学位点合格评估,加强对学位点建设的过程管理和动态监管,引导学位授予单位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集中优势,整合资源,建设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符合学位授权单位学科发展规划要求的学位授权点,限制增列布点较多的学位点,逐步撤销需求不足、水平不高以及不符合学位授权单位办学目标定位要求的授权学科,优化学位点整体布局,构建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学位点体系,推动安徽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十三五”期间,大力支持省属高校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培育,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稳定在100个左右,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稳定在200个左右。同时,引导学位授予单位根据安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安徽省现有学位授权点的布局情况和本单位学科发展规划,自主调整、优化学位授权点结构,支持系统科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林业工程、生物工程、水产、特种医学、医学技术等学科以及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理论、地理学、大气科学、光学工程、建筑学、水利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农业工程、风景园林学、畜牧学、设计学等学科增列博士学位授权点,增补一批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空白学位授予点和布点过少的学位授予点,严格限制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等布点过多的学科新增学位授权点。
(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强学科队伍建设
坚持“服务发展、人才先行、引育并举、以用为本、质量并重、创新推进”的人才工作方针,建立灵活、高效、规范的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构建结构优化、素质良好、勇于创新、学术水平高的学科队伍。“十三五”期间,继续实施“高校领军人才及团队引进与培育项目”,围绕重点建设学科,支持和鼓励高校引进、培育150名左右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领军人才,建设15个左右高水平创新团队,形成聚集各类高端人才、造就国际、国内一流科学家的“人才高地”;继续实施“高校优秀拔尖人才培育资助项目”,资助500名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000名优秀青年人才,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学科梯队。
(五)加强支撑条件建设,构筑高水平学科基地
以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安徽省协同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为重点,支持高水平学科基地引进和集聚一批高端创新人才,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及重大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引领学科走向国际学术前沿,充分发挥学科基地在学科交叉、原始创新、集成优势等方面的组织作用,在承担大项目和产出标志性成果方面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在引领科技进步和服务国家、安徽省重大战略需求方面的影响力。“十三五”期间,争取新建5个左右国家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左右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和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50个左右省级重点实验室,和一批为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决策咨询服务的社科研究基地。
(六)加强交流与合作,营造促进学科发展的学术氛围
积极支持与国内外有关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学术交流、专家教授互聘、联合培养研究生和本科生、合作开展高水平项目研究。深化与国际知名大学、研究机构以及大型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举办和参加更多的国际学术会议,使学科建设朝着国际化、开放式的方向发展。通过组织学术报告、讲座等学术活动,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 上一篇:校园网络安全保障方案
- 下一篇:网络对社会的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