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的本质特征范文

时间:2023-12-21 17:18: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金融科技的本质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金融科技的本质特征

篇1

中图分类号:F420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创新性的金融系统支持。针对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及其本质特征,并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在发展规律,提出通过金融创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具体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 金融系统 金融创新

问题的提出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未来经济持续增长的先导产业。继2010年10月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之后,2012年5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并表示在当前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金融系统是其中重要的构成部分。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社会资源配置的枢纽,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杠杆。科技创新需要有金融的助推,科技创新必需与金融创新有机结合起来。然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一个新概念,对其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认识还有待深入探讨,在如何具体通过金融创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上,理论界和实务界仍需进一步探索。

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及其本质特征,并针对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支持的现状,提出通过金融创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及其特征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政府为应对全球经济危机,确立后危机时代国家竞争优势而提出的产业发展策略。《决定》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市场需求前景,具备资源能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新兴产业,并规划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七大产业发展方向。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未来经济增长的先导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换起着决定性的促进、导向作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引导科技进步的能力,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命脉和产业安全。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抓住两个关键词:战略性产业和新兴产业。战略性产业是指关系到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生死存亡而必须重点发展的产业;这些产业的发展水平关系到国家根本竞争力、国家安全、国家战略目标实现,影响着一国或地区的国际地位。新兴产业是一个产业发展的阶段性概念,它代表了那些处于产业生命周期起步阶段或成长阶段的产业。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

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具备战略性产业和新兴产业的特点,使得该产业中的企业具有高风险、高投入和高成长三大特征。

1.高风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风险主要来源于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由于新兴产业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起步期或成长期,这一阶段产业内的新技术层出不穷,技术创新活动较为活跃;但技术发展路线还不成熟,技术之间的替代频繁发生,技术发展存在较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即使是相关产业中的大型成熟企业其现有的资源和能力优势,也无法保证能准确预测和掌控技术的发展方向,甚至有可能会导致企业过度锁定而失去在新兴产业中的发展机会。另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领先于市场需求,往往是涌现的新技术创造了消费者的需求,因此新技术和新产品能否获得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即使产品能够获得市场的认可,但新产品的市场接受过程较慢,产品推广时间长,难以在短期内收回投资,也提高了投资回收的风险。

2.高投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投入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起步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主体是中小企业,大多处于技术开发与试验阶段,虽然企业融资规模小但数量众多,整个行业的融资需求量大;另一方面,成长阶段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由于新兴产业缺乏成熟的配套产业,原材料和零部件短缺且价格高昂、商业模式不成熟、市场开发的难度较大,企业面临巨大的初始启动成本和推广费用,对资金的需求量相当大。

3.高回报。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市场前景、扩散效应,这类产业的产业链长、覆盖面广,投资一旦取得成功,其获得的收益将极为丰厚,而且投资介入越早,收益就越高。

上述特征,对金融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市场机会。

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服务现状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社会资源配置的枢纽,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杠杆。金融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性已得到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的广泛认同,然而由于观念、制度和机制等方面的原因,金融体系在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践中也显现出一些问题。

篇2

关键词:总部经济;产业;投入产出法;带动作用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2

一、研究背景

总部经济现象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的发达国家和地区[1]。世界著名的总部聚集区包括纽约曼哈顿、伦敦金融城、东京新宿等。企业总部向大城市聚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总部需要大量只有大城市拥有的人才、金融等高级资源,同时,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也为总部与如生产部门等的其他部门在空间上的分离创造了条件[2]。赵弘最早提出了总部经济概念[3],并认为所谓的总部一般指企业组织结构中承担管理、研发、营销、投融资、采购等全部或部分职能的组织机构[4],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资源优势吸引企业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它地区,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5]。赵弘对总部经济的定义是学者们使用频率较高的。

由于政府对企业总部的认定标准尚不清晰,因而目前我们无法获得一份完整的企业总部名单,且即便未来能够获得,若要全面系统地分析成百上千家企业总部,难度仍然很大。由于上述困难的存在,目前学者们对于总部经济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其概念、特征、形成机制、发展条件等较浅层面,少有用较为系统的数学方法深入具体地评价总部经济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带动路径。本文拟从资源视角出发分析总部经济本质特征,以产业为研究对象,选出最能体现总部经济特征的产业;接着应用投入产出法来研究这些产业的关联状况,继而从产业关联的角度说明总部经济是如何带动经济发展的。

二、总部经济特征产业的确定

北京作为首都是全国重要的信息发源地,拥有大量的科研机构与研究人员,包括现代金融服务业等在内的知识型服务业十分发达,这些都为北京发展总部经济提供了有利保障[6]。王浩认为,跨国公司在为地区总部选址时会更多地关注人才、金融、科技、通信等软件条件[7];李艺纹、李小玲认为,总部集中的区域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资本、信息等创新要素向该区域流动,在价值链分工中占据“高端”地位,以获取更高的利润回报[8];徐金发等认为,影响总部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包括人才、金融环境等[9];其他学者,如王瀛[10]、吴颖[11]、潘素昆[12]等也总结了总部经济的特征,观点与前述学者相似,在此不一一赘述。由此可见,总部经济的本质特征与诸如人才、科技、资金、信息等高端资源息息相关:大量资本及与之相关的服务的聚集、大量高精尖人才和科技的聚集、大量高价值信息及相关服务的聚集,是学者们公认的总部经济重要特征。

投入产出表中的产业是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制定的,划分全面、准确、权威。本文认为,最能体现总部经济三大特征的产业主要为第三产业中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以及研究与试验发展业。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主要包含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计算机服务、软件业,最能体现总部经济的信息特征。企业总部研发、管理、营销等机构的运行离不开计算机及相关的服务;总部与生产部门之间的沟通,以及总部获取外部信息、对外信息都离不开信息传输相关行业的支撑。北京聚集着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电信行业企业总部以及IBM等计算机行业区域总部,同时还拥有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电子城科技园等以通信、计算机为重点发展方向的总部经济集聚区,在相关领域有着明显优势。

金融业主要包括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以及金融信托与管理、金融租赁等金融活动,最符合总部经济的金融特征。作为资产管理的中心,企业总部的投融资、股票交易、风险控制等活动均与金融业息息相关。作为北京金融的核心区,金融街聚集了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等中国最高金融决策和监管机构,国有四大银行总行、中国人寿、银河证券等国内大型金融机构,以及高盛公司、摩根大通等国外金融机构,具有一流的金融服务水平。

研究与试验发展业包含自然、工程和技术、农业、医学、社会人文科学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是总部经济科技、人才特征的集中体现。产品技术研发是企业总部的重要职能之一,需要大量高端人才的支撑,同时其产出即为科技,与总部经济特征吻合。截至2012年底,北京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已达54万人,是位居第二的广东省的两倍多;2012年R&D经费支出达1063.4亿元,占全国总投入的10%以上,R&D经费投入强度全国最高;同时还拥有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等国家级科研机构为首的各级科研机构近2300家,为企业总部的研发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总部经济特征产业关联分析

评价行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某一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拉动能力、推动能力以及该产业对该区域生产总值的贡献大小来进行。

1.总体带动作用分析

产业的拉动能力能够用产业的后向关联度反映,其可由影响力系数衡量,计算公式为:

影响力系数的平均值为1,数值越大,说明影响力越高,该产业对其上游产业的拉动能力也就越强;反之亦然。

本文选取2007年和2010年最新两年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2007年研究与试验发展业与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影响力均略高于平均水平,但2010年有所下降;而金融业的影响力一直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但应当指出的是,虽然金融业的拉动能力较差,中间投入率与增加值率通常呈反比关系,即中间投入率越低,增加值率通常越高。金融业虽然中间投入率较低,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其拥有较高的增加值率,这一点也符合多数第三产业的特征,并不能因为其影响力系数较低就断定目前金融业发展状况较差。

产业的推动能力能够用产业的前向关联度来反映,其可由感应度系数衡量,计算公式为:

结果表明,金融业对其下游产业的推动能力排名较为靠前,一直居于中位数以上,且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而研究与试验发展业以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推动能力要略低于平均水平,且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排名有下降的趋势。

2.带动机制分析

为进一步研究总部经济特征产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本文还将深入地分析哪些产业与其关系最为紧密。

从生产角度来看,总部经济特征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后向关联可以用完全消耗系数bij(i=1,2…42)评价,含义为被选作研究对象的产业部门i生产1单位最终产品需要直接和间接消耗产业部门j多少单位产品;总部经济特征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前向关联度可以由完全分配系数 来衡量,其含义为被选作研究对象的产业部门i增加1个单位初始投入,能够直接和间接分配给部门j多少单位的产品量,计算公式为。

为了综合考虑总部经济特征产业关联状况,本文拟将2007年以及2010年两年的数据进行加权平均。虽然2010年的数据较新,但却是根据2007年正式表编制的延长表,因而其准确性相对较差。综合考虑,本文赋予2007年数据0.6的权重,赋予2010年数据0.4的权重。

计算结果表明,作为下游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对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0.784),批发和零售业(0.232),交通运输及仓储业(0.153)等产业拉动作用显著;作为上游产业,其对自身(0.097),以及综合技术服务业(0.074),金融业(0.030)等产业推动作用明显。金融业主要拉动了租赁和商务服务业(0.160),交通运输及仓储业(0.118),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0.079)等产业;主要推动了租赁和商务服务业(0.127),批发和零售业(0.091)、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0.066)等产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业对化学工业(0.256),交通运输及仓储业(0.217)等拉动作用明显;对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0.118),批发和零售业(0.110)等推动作用最显著。

为大致描述总部经济是如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本文结合上述计算结果绘制了总部经济特征产业对区域其他产业带动能力综合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中,箭头方向表示产业的关联方向,由上游产业出发,指向下游产业;中环包含总部经济特征产业,内环包含其上游产业,外环为其下游产业,由内而外向外扩展。

图1总部经济特征产业对区域其他产业带动能力综合示意图

由图可知:首先,最具总部经济特征的三个产业的发展均对通信设备、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以及交通运输和仓储业等有很强的依赖性。这一方面可以说明若要使北京总部经济更好地发展,则从源头上必须要重视通信设备、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总部经济的繁荣又不停地为这些产业创造需求,拉动这些产业不断向前。其次,北京总部经济的生产活动集中支持了综合技术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以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的发展。最后,三个总部经济特征产业的生产活动依赖度最高的,与支撑作用最大的若干产业分别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参考文献:

[1]钱凯.关于发展总部经济的讨论[J].经济研究参考,2006(7):40-45.

[2]徐金发,虎,张宏.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总部经济分析[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1):1-5.

[3]徐金发,张宏,虎.总部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J].技术经济,2006,25(7):45-47.

[4]赵弘.知识经济背景下的总部经济形成与发展[J].科学学研究,2009,27(1).

[5]赵弘.总部经济[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6]张晓磊.以总部经济促进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策略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0(4):87-90.

[7]王浩.地区总部,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兼论上海营造总部经济的战略与规划[J].亚太经济,2005(3):45-48.

[8]李艺纹,李小玲.京津联合发展总部经济探讨[J].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6,11(26):17-20.

[9]徐金发,虎,张宏.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总部经济分析[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1):1-5.

[10]王瀛.关于总部经济发展的若干思考[J].生产力研究,2009(23):9-11.

篇3

关键词:湖北省;综合竞争力;增强措施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湖北社会经济的基本特征仍然是经济、工业、农业和科技四个“大而不强”的现状。尽管湖北地区拥有众多的资源优势,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与全国其他省域相比,经济总体水平、对外经济开放水平和城乡收入水平还比较落后。湖北省的GDP虽然逐年稳步上升,但是,经济增长速度在全国所占的比重不增反降。这不能简单地用“发展不够、思想解放不够、工作落实不够”进行概括,关键问题还是湖北在中部崛起战略中综合竞争力不强,对此需要通过对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分析,深入把握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变化发展的基本规律,着重对湖北省情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论思考。

一、湖北经济大而不强的本质特征及低层次发展根源

湖北经济大而不强的本质特征在于发展的低层次性,而长期陷入“低水平均衡陷阱”又是低层次发展的根源。“大而不强”,即增长较快但绩效低,类似发展经济学所描述的“没有发展的增长”,关键是湖北产业缺乏竞争力。而缺乏竞争力的要害又在于经济发展中附加值低、比较优势不明显、发展成本高,从而导致产品竞争力弱,市场范围窄,盈利能力差,这就是经济发展的低层次性。从外在表征来看,低层次性的突出标志就是诸多的“大而不强”,即经济大而不强,工业大而不强,农业大而不强,科技大而不强;从发展模式来看,低层次表现为产业的规模扩张主要通过低水平(层次)的重复建设实现,而低层次性又诱导规模扩张冲动,规模扩张进一步强化低层次性。从而,湖北发展陷入一个困局:越发展,原有的低层次特征越明显,在全国经济格局中的位次反而越低。“低水平均衡陷阱”是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缓慢情况下人口增长与国民收入的持久均衡状态。湖北低层次性发展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湖北经济长期陷入“低水平均衡陷阱”。从历史与现实因素考察,“低水平均衡”在于湖北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陷入了发展的四个怪圈,即:农村贫困恶性循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产业低水平扩张和区域自我封闭循环的怪圈。

(一)贫困恶性循环。这里是指湖北农业周而复始地维持在低水平循环或缓慢爬升状态。从历史看,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实施优先发展工业的“赶超”战略,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牺牲农业发展工业。作为农业大省,湖北为全国工业化作出了极大贡献,但是,农村自身积累资金能力被削弱,国家与各级政府对农业投入减少,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缓慢,农民收入低,科技人员难以在农村落户,农业劳动者素质偏低,农业科技化、产业化举步维艰。从现状看,尽管家庭承包责任制在一定限度内释放了农村经济潜力,但仍然有三大因素困扰农村发展,一是政府对农业重视程度不够,财政投入少,政策支持不足,造成农业地位偏低;二是农村自身资金积累有限,教育产业化、医疗产业化又导致农村大量“失血”,造成农村资金极度匮乏,无力实现经济的自我发展与自我提升;三是由于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投资环境差,投资机会缺乏,亦不能有效吸引外来资金,实现外来牵引式发展。

(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农村工业化自然进程遭受人为阻塞所必然产生的结果,是体制性背景。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牺牲农民利益,实施优先发展工业的“赶超”战略,严重抑制了农村经济发展,同时也加重了城乡分割的局面。改革开放后,虽然逐渐放开了农产品价格,放宽了农民入城限制,但是束缚农村工业化及农民自由就业的体制并没有有效消除,如城乡户籍管制、财政“分灶吃饭”制、就业援助、失业救济制度等,极大增加了入城农民的身份转变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入城农民工边际收益不能达到与城镇居民相同的水平,甚至仅能维持在与农业生产边际收益相当的层次。不仅如此,制度性阻塞还造成农村投资机会缺乏,金融机构出于盈利本能,不断从农村抽走仅有的资金积累,致使农村资本向城市作单向流动。

(三)产业低水平扩张。低水平扩张是指产业规模扩张主要通过简单扩大生产的方式进行。形成产业“低水平扩张”的关键原因在于各地普遍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工业体系或空间经济结构是“大而全”、“小而全”的特征。改革后现行体制下,中央与地方实行财政分灶吃饭,地方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显示出空前“热情”,以致出现政府对经济的不当干预。各地以行政区为界,画地为牢,各自为战,形成“诸侯经济”的格局。因此,地方政府维护本地企业利益,事实上地方政府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经济主体,企业则成为这种特殊经济体中的生产单元。在地方政府保护下,一些企业丧失通过以结构转换与产品升级提高竞争力的动力。同时,在于欠发达地区劳动边际报酬较低,企业可以通过简单扩大生产的方式追求利润,从而导致湖北产业低水平扩张。

(四)区域自我封闭循环。由于区域经济发展呈现“诸侯经济”的格局,因此,相互进行经济博弈,结果陷入“囚徒困境”。很难达成合作均衡,故而区域经济的“自我封闭循环”由此形成,成为一种稳态。湖北经济这种自我封闭循环既不能使原生的(自然禀赋的)比较优势通过区域分工得到充分体现,也不能在充分的市场竞争中培植出次生的规模经济比较优势,从而导致区域经济效益极为低下,企业缺乏竞争力。

二、增强湖北在中部崛起中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措施

增强湖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在对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分析基础上,深入把握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变化发展的基本规律,找出湖北在中部崛起中增强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正确路径和方法,并针对湖北省经济大而不强的本质特征及低层次发展根源,提出增强湖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对策措施。

(一)抓住中部崛起的机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国家“十一五”时期实施的一项重大区域发展政策,是继东部沿海开发、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之后,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所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湖北经济发展面临着诸多机遇。特别是为湖北地区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有的政策是直接支持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如税收优惠、项目安排、资金补助等,政策还融入了具有中部特色的政策和可以比照的其他区域政策,如振兴中部老工业基地、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粮食基地建设、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现代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以及交通运输枢纽建设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必将前所未有地促进湖北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因势利导。一要固强增强,即做好“扬长”的工作,对强势指标悉心加以巩固和加强,进一步巩固强势指标的竞争优势。二要培优扩优,要特别注意加强对优势指标的扶持和培育,不断增强稳定性,形成持续上升的动力。三要补短减劣,要高度重视做好对劣势指标的补短减劣工作,注意针对不同指标的不同性质和特点,着力帮助那些处于上升趋势的劣势指标增强上升动力,及时改变所处的劣势地位,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促进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四要缓降止降,要注意做好中势指标和劣势指标中处于下降趋势的指标的缓降和止降工作,也要重视抓好优势指标中下降指标的缓降和止降工作。处于持续或大幅度下降的指标是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短”中之短,应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制止这些指标的下降或减缓下降速度,不断缩小下降指标的数量和比重,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促进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整体水平的进一步上升。五要把握关键,无论是巩固增强强势指标、培养扩大优势指标,还是补长减少劣势指标和缓止下降指标,都要注意把握那些处于关键位置、影响面大的指标,从关键环节入手,重点突破,就可以带动一大片指标的提升。六要突破瓶颈,要善于从这些“瓶颈”制约入手,着力去突破、去拓展,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形成全面、持续、协调的上升趋势。

(三)对外开放与对内搞强同时并举,合力增强湖北省宏观经济竞争力。对外开放是强国富省的必由之路,但是,要切实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和效益,还需要自身的素质强健,两者之间是一种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所以,要注重和善于从扩大对外开放和强壮自身经济素质两方面,合力促进经济外向度竞争力和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因此,一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二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持续发展动力,加快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步伐。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不断壮大经济实力,激发活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三是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将武汉外商投资密集区建设成为中西部外资最集中、产业效益最好的区域和最重要的发展平台。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赴境外投资开发石油和天然气、矿产、森林等资源,形成对外工程承包的综合竞争优势。

(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发展特色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湖北省产业经济竞争力。产业是经济的基础、财富的源泉,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产业竞争优势,是省域经济综合竞争优势的主体。产业经济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产业的增长速度、规模经营、效率效益和技术水平等方面,特别是工业企业在这些方面表现出来的问题更为突出。这就要求提升产业经济竞争力,必须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入手,着力提高产业经济竞争力。因此,一要建设现代农业,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二要推进工业优化升级。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发展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等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做大做强电子信息、汽车、钢铁、石化、食品、纺织等支柱产业。改造提升装备制造、食品、纺织、建材等优势产业。发挥湖北路桥、水利、电力等设计施工建设的优势,壮大建筑产业。三要发展服务业,大力培育需求潜力大的服务业,积极扶持现代物流业、文化产业、旅游业、房地产业、会展业、中介服务业和社区服务业等。

(五)落实三项基本国策,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载体,提升湖北省可持续发展竞争力。坚持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全球关注的重大课题,也是推动和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健康、持久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要坚持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载体,以优化人口结构和提高人才素质为保证,推动省域可持续发展竞争力持续上升。一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坚持节约资源优先,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为重点,重点抓好火电、钢铁、化工、造纸、建筑、建材等行业以及高能耗物耗的企业。二要建设生态环境。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三要全面推进人口健康发展。保持生育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控制人口数量。

(六)壮大财政实力,提高金融支持经济发展能力,提升湖北省财政金融竟争力。财政、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经济活力的重要标志,也是产业经济、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财力支撑。湖北省财政竞争力和金融竞争力处于劣势地位,是经济综合竞争力中的两条“短腿”,对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提升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一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财政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加强对财政资金的支出效果管理。二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能力。

(七)建设学习型社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湖北省知识经济竞争力。当今世界,现代科技突飞猛进,知识和科技的更新速度加快,知识经济已成为经济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日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一是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加强和规范高中教育。二是要自主创新,面向国家战略目标,积极组织开展应用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突出建设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和服务公共平台。推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开发。三是要实施人才强鄂战略。以人力资源建设为核心,加强党政人才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人才激励与保障机制,推进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八)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社会服务环境,全面提升湖北省发展环境竞争力。发展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条件,其优劣程度直接影响和制约着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提高。要继续加大经济发展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的力度,全面提升发展环境竞争力。一是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电力、铁路、公路及航运建设为重点,建设一批重大项目,适度超前发展能源、交通,保持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适度超前发展。充分发挥湖北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交通区位优势,统筹规划,科学布局,以公路、铁路、长江航运为重点,加快建设一批重点项目,做好各种运输方式的相互衔接,形成便捷、通畅、安全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升湖北在全国交通大格局中的枢纽地位。二是要优化社会服务环境。加快实施“体制创新、行政提速、信用湖北、优质服务”四大环境创新工程。建立健全政务环境评价评议机制和投资环境监测评估体系。

(九)实施政府创新工程,构建战略型、服务型、效能型政府,加强政府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提升湖北省政府作用竞争力。各级政府要把工作重点放在经济 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途径和战略方针的制定上,紧紧围绕战略目标、战略途径和战略方针展开工作,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战略规划能力和战略实施能力,建立起一套科学完善的政府战略规划、执行、评估和调整体系和制度,确保政府规划目标的实现。一是要转变政府职能。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和经济管理方式,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职能,注重规划调控、政策导向、信息引导和收入分配调节,为市场主体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和提供良好服务。二是要推进政府管理体制创新。推进政企、政资、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优化政府机构设置,理顺部门分工,逐步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三是要加强政风建设。加强对公务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

(十)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市场化为基础,以城市化为动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增强湖北省发展水平竞争力。一是要推进新型工业化。坚持以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绿色技术”改造传统工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建立起高新技术为先导、主导产业为支撑、新兴产业为新增长点的具有竞争力的现代工业体系,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整体提升工业竞争力。二是要加快城市化进程。推动武汉城市圈建设,按照“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布局一体化、区域市场一体化、城乡建设一体化”的总体部署,加快武汉城市圈内交通、产业、市场、科技对接,促进圈内资源共享、产业融合和企业重组,形成武汉辐射周边、周边支持武汉,九市联动、共同发展的格局。三是要提高市场化水平。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四是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健全良性互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形成以武汉城市圈为龙头,以武汉为主中心,以襄樊和宜昌为副中心,以黄石、荆州、十堰等城市为支撑,以县域经济为基础的区域发展格局。鼓励省内市县间建立对口协作关系,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加强与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加大吸纳民营资本的力度与规模,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资源开发、城市群建设、旅游联合开发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推动技术、商品、劳务向西部扩张。

参考文献

[1]赵凌云主编.2006:中国中部地区发展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湖北统计局.2006湖北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3]湖北统计局.2005年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2006.

篇4

[关键词]生产业;服务业;经济发展方式

[中图分类号]F72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7-073-03

当今全球经济已经进入以知识为核心竞争力的时代,具有雄厚的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生产业发展空前迅猛。作为一种新兴产业,生产业不仅显示了其自身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发展空间,而且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经济运行系统的创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提升都起到积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一、生产业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

(一)生产业概念的提出及其本质特征

1.文献综述。1966年美国的经济学家H.Greenfield在研究服务业及其分类时提出了生产业(Producer Services)的概念。Browning和Singelman于1975年在对服务业进行功能性分类时,也提出了生产业的概念,他们认为生产业包括金融、保险、法律工商服务、经纪等具有知识密集和为客户提供专门的行业。同时Hubbard和Nutter(1982)、Daniels(1985)等人,认为服务业按服务对象可分为生产业和消费业,认为生产业的服务领域是消费业以外的服务领域,并将货物储存与分配、办公清洁和安全服务也包括在内。Howells和Green(1986)认为生产业包括保险、银行、金融以及其他商业服务业,如广告和市场研究,以及职业和科学服务,如会计、法律服务、研究与开发等为其他公司提供的服务。国内学者钟韵、闫小培(2005)认为生产业是为生产、商务活动和政府管理提供服务,而非直接向消费个体提供服务,它不直接参与生产或者物质转化,但又是任何工业生产环节中不可缺少的。

由此可见,生产业的定义在国内外学术界并未形成统一、确定的概念。不同的学者从服务对象、服务功能、行业特征等不同角度对生产业的定义进行了不同的描述。

2.随着生产业在全球各地的不断发展,与其相关的学术研究也在不断推进,人们对生产业的认识逐步深入,认识到生产业虽然隶属于服务业但又是与传统服务业有着巨大差别的一种新型产业业态。生产业最初是从制造业的内部分离出来的一个产业部门,但随着该产业的不断发展,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产业部门,并且已经远远超出了人们当初对其界定的范围。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的服务项目不断从内部分离出来,进而形成独立的专业性更强的生产业,同时也使得生产业逐步外部化。实际上,就是制造业企业将一系列以前由企业内部提供的生产活动进行垂直分解(Noyelle,1988),实施外部化,将设计、研发、内部运输、采购等活动外包给生产企业。企业将其内部的非核心的服务性经济业务外包给专业的外部服务商来做,不仅有利于制造企业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同时也大大促进了生产业的发展。

3.产业发展模式的创新。综观各国对生产业的分类,它的范围是广泛而复杂的。除了高新科技产业外,大多数产业并不是最近才被人们创造出来的,而是早已存在的,因此,生产业并非单指某一种产业,而是那些具有某些相同特性的,具有相同的经济发展与就业机会的,并受到相关政府产业政策支持而被划分出来的产业类别。它主要包含了以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为运转方式的产业。同时,在当今全球新的经济与技术的大背景下,生产业的发展对于整个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发展演变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对生产业的认识不能局限于传统产业的思维逻辑,应该在产业融合、技术进步、消费转型的大背景下审视生产业的内涵和本质特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生产业是一种发展模式的创新,是对传统的产业发展逻辑的革新,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资本投入方式的转变。在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下,更注重有形资源和客体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样在资本的构成中硬性资本占据了主要地位,驱动其发展的主导要素必然是自然资源、资金、土地、机器等;生产业则更强调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开发和利用,高级的人力资本、知识资本、技术资本等软性资本成为其核心驱动要素,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推动力。

篇5

关键词:现代数学;特点;意义;计算机技术

一、引言

近年来,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并在医疗领域、金融领域、经济领域和航空领域等广泛应用,而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进程中,现代数学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数学既是一个概念,更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数学经过日积月累的发展,最终形成现代数学。现代数学可谓是特点颇多,开辟了数学发展的新阶段,数学中的集合、空间等都通过现代数学融合在一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和高中生更应正视和重视现代数学的特点并理解其意义,让现代数学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二、现代数学的特点

每一门科学都有其固有而显著的特点,现代数学也不例外。随着数学的日益发展,其固有的特点也会有所变化和发展,而现代数学正是数学不断发展的新阶段,它也必然会在数学原本的特点――抽象性、精确可靠性、广泛应用性等基础之上有所发展变化,而且在这些固有的、不断发展的特点之间又是存在着紧密联系的。

1.高度的抽象和统一

所谓的抽象和统一性,就是把不同的对象中本质的、共同的东西抽象出来,成为更高一层次的对象,并对之进行研究,从而使原本很多不同的对象得到了统一,以求得本质的共同的规律。换言之,数学正是有了抽象的特点,我们才能统一许多不同的对象,与此同时,我们也能够不断地扩大范围,所以,为了统一,我们必须对不同对象进行抽象,它们是一个完整概念的两个方面。

现代数学的抽象性和统一性主要体现在其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现代数学的抽象只保留研究对象的空间形式或者数量关系,而不针对其具体内容;第二,虽然各个学科都具有其抽象特点,但是,数学这一学科相对于其他自然或者社会学科而言,其抽象化进程是大大加快的,其深刻程度是明显领先的,是经过了一系列的发展逐渐形成的;第三,相对于自然科学或者社会科学而言,数学的抽象不仅体现在其概念上,还体现在数学方法方面。

高中数学中的对数和对数函数相关知识都体现出数学的抽象性这个本质特征,正是因为对数和对数函数的知识的抽象性,使得许多学生在做相关习题时错误百出。

2.注重分析逻辑性与结构严密性

逻辑性和结构的严密性是数学这一学科的另一个突出性特点,这也正是这门学科注重建立公理化体系和结构分析的关键原因所在。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在其著作的《几何原本》中首创公理化方法,并在如何建立科学理论体系方面为数学家以及物理学家树立了不朽的光辉典范。

除此之外,结构也逐渐成为了数学家进行分析和证明的重要工具,在数学这一学科中,也常常按照结构分析来划分界定各个分支的研究领域,一方面使数学成为一个整体,另一方面,不同分支间的联系也可以得到充分体现。

3.与不同数学学科的结合,不断开拓新领域

不同分支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联系是现代数学的又一个显著特征。这就使得经典数学中各自形成体系、具有各自研究方法的代数、分析、几何改变了原有的三足鼎立的局面。现代数学则综合了三者研究方法的优势,即代数方法注重公理体系构建的优势、几何方法直观的优势、分析方法精细准确的优势。

同时,不同分支的渗透和联系,一方面,领域中的部分分支相互结合形成新的分支,其典型的例子有解决函数问题时有时会和几何中的图形相互联系和融合。解决高中数学中的函数应用题具体问题时有时还要和物理或化学学科相联系。

4.与计算机科学技术紧密联系

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作为二十世纪人类科学技术的重大成就之一,它从两个方面影响和促进着现代数学的发展,一方面,计算机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这使得数学这一学科比以前更具有渗透力和无与伦比的威力,比如之前一些复杂的实际问题或者模型由于计算量过大而出现求解困难的局限性,而计算机在现代数学中的应用,则使这一问题得以顺利解决,从而扩大应用范围,同时也改变了广大高中生的求解观念。除此之外,这种算法软件直接投入到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日常教学中的话,也能够极大地改变数学教学的抽象性和困难度。另一方面,计算机科学技术与现代数学两者相辅相成,前者的发展给后者提出了一系列理论上的新课题,如符号计算、数值软件等。对于这些课题的研究,又极大地推动前者的发展和进步。

三、现代数学的意义

在如今这个高科技时代,数学这一学科不断与科学技术完美结合,许多西方发达国家也都非常重视对于数学这一学科的研究,把高等院校优先发展数学视为实现国家科技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层面的需要。

而且现实中,很多抽象的数学概念和理论模型已经成功地在各个领域找到了相应原型并得到了广泛应用。与此同时,许多数学理论和数学方法逐渐渗透到各个科学技术的领域,如医疗领域的 CT技术、软件应用领域的中文印刷排版的自动化、航空领域中模拟设计航天飞行器、经济领域中用数学模型分析宏观经济问题,以及金融领域中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金融风险等,毫无疑问地体现了现代数学的重大现实意义。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都正在呈现或者已经呈现了一种趋势――数学化,不论是在科学研究中,还是在技术发明中,现代数学都发挥着举足轻重、不容忽视的作用。总之,现代数学固有的、独特的特点,为其在科学研究和现实生活中的显著地位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参考文献:

篇6

一、信息技术发展及其带来的世界生产力的质变

1.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经济全球化产生一系列新特征。信息的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主导产业。信息产业的优先快速增长带动全球经济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增添新动力。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的迅猛发展产生了互联网。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使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利用日益扩散到全球范围。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的人瞬间就可以与全世界任何其他地方的人进行沟通和交流;鼠标一点,就可获取几千里甚至几万里以外的信息,从而打破了时间和空间对经济活动的限制,使地球变成了真正的“环球村”。世界资本市场的资本金借助国际互联网能以“光的速度”从地球的一方转到另一方,国际资本可以迅速流入一个国家或地区,也可以迅速从一个国家或地区流出,这就加快了国际金融的全球化进程。当前,全球流动资本已达8.2万亿美元,全球证券市值高达29万亿美元。信息传播全球化和金融资本在全球的迅速流动使国际贸易领域掀起了一场新革命,电子商务就是这场新革命的优秀成果。人们坐在电脑屏幕前,就可以进入各种商店,销售或购买商品。经济全球化的主体――跨国公司的领导者坐在办公室里,利用国际互联网管理、组织、协调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子公司和分支机构。小规模厂商也可利用互联网向遥远的市场提供商品和服务。这就足以说明,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全球化的新特征。

2.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使各国各地区各大洲都处于一个联系紧密的生产、商贸、信息和通讯网络之中,迅速消除着经济的区域性,促使资本重新组合,“流动空间”正在取代“地域空间”。换言之,政治空间和经济空间显得有些不为相适。这种不相适与跨国公司、国际资本、国际组织(如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与开发银行)等日益扩大和强化的活动联系在一起,使各国经济政策和法规越来越受制于外部世界的框架制约,即国际通行规则和国际惯例,在新的经济全球化巨大洪流中,经济国际化和企业经营国际化不仅规模迅速扩张,而且质量也日益提高。国际化的内容不仅包括商品、资本、劳动力等,而且包括信息、知识、技能与制造技术等。国际直接投资方式日趋多样化,影响越来越大,掀起了大规模资本流动浪潮。

二、生产关系的巨变与经济全球化的本质

1.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球化,主要是美国生产关系的全球化。这种观点值得商榷。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国际化向全球经济纵深发展、进入高级阶段的产物,是经济国际化的高级表现形式。追根溯源,经济国际化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物。经济国际化于19世纪产生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巩固和发展,无限扩大的生产经营能力,冲破国界开拓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深远地方的民族自给自足的闭关自守状态也被各方面的互相往来所代替了。他们发挥了自已的智慧生产出各种中国文化。生产经营者“奔走于全球各地”,“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信息”,随着世界科技的进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国际化的范围越来越广、形式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规模越来越大。近40多年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发展中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社会主义国家都纷纷扩大对外开放,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经济国际化由资本主义国家垄断的局面早巳被打破,它不再受国家的生产关系、社会形态、政治制度、文化差异、国土面积大小的限制,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股潮流,即经济国际化已发展为经济全球化。

2.在当今世界,商品、资本、服务、技术、信息、人才超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快速流动,实现世界资源的优化配置。哪里环境好、回报率高,资源就向哪里流动,谁也阻挡不住。资源的流动要靠市场。市场背后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商品和服务交换关系的总和,是不同生产资料所有者之间的生产关系。因此,从生产关系角度看,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全球经济市场化。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在发展市场经济,都在开拓国际市场。市场化使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经济逐步融合,使跨国商品与生产要素在全球流动的规模不断扩大,速度不断加快,形式日趋多样化,使世界各国(地区)经济的相互依赖性越来越强,最终形成互相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统一体,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没有信息化就没有市场化,信息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

三、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

篇7

快 速发展的储值卡市场,风险几何?

资深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近两年打新股的前十名当中,即有一些大型储值卡发卡机构的身影。由于该类机构缺少监管,且迄今未有明文规定对庞大的沉淀资金进行专户管理,一旦发卡机构投资失利,其资金链断裂后,将如同银行遭遇破产,储值卡将遭遇兑付危机,其卡内金额很可能一夜之间分文全无。

管理盲区

由于储值卡正在增设多重新功能,如转账、充值、网络支付等,专家认为,预付费储值卡的实质已经与借记卡无异。

据《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规定,“非金融机构、金融机构的代表机构经营银行卡业务的,由中国人民银行依法予以取缔”。

但目前,对这样的机构的定性并不清晰,仅按一般工商企业登记注册,并未纳入金融监管范畴。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在北京市工商局网站查阅获悉,发行储值卡的公司名称繁杂:信息技术公司、科贸公司、实业公司、网络科技公司等皆有。北京市东城工商局工作人员告诉《财经国家周刊》,就工商管理而言,对开展储值卡业务的企业并没有特别的规定和要求。

也就是说,虽拥有“储值实质”、亦有巨量沉淀资金,但这种发售是否合规、预付的资金是否该“专户监管”,均无定论,而其资金流向更是难以监控。

大型发卡机构雅酷卡董事长杨帆告诉《财经国家周刊》,由于具有支付功能,雅酷的模式也是一种类金融模式。

另有观点认为,这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类金融”概念,储值卡的本质就是一种电子化的代币券(卡)。如今虽然它已经电子化了,但仍具备代币购物券(卡)的本质特征:无记名的、有额度的消费支付凭证。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印制、发售代币票券,以代替人民币在市场上流通”。

1998年12月11日,国务院纠风办向全国下达紧急通知,明文规定在1998年12月20日后禁止印刷、发售、购买和使用各种代币购物券(卡)。

2001年1月,国务院纠风办、国家经贸委、中国人民银行再下发《关于严禁发放使用各种代币券(卡)的紧急通知》。按照通知精神,代币购物券(卡)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不完善的产物,代币购物券(卡)的大量制售和使用扰乱了国家金融秩序,造成了国家税收的流失,引起不正当竞争,助长了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加剧了分配不公。

如今,储值卡改头换面袭来。

国家审计署2008年公布的一份审计结果显示:2007年原交通部所属中国船级社、中国交通通信中心等单位涉及挪用资金,购买“资和信商通卡”金额75.13万元,用于发放职工福利和单位送礼等,并以咨询费、服务费、活动费等名义列支。

游走于灰色地带的储值卡市场,由于缺少监管,一些新的风险已经滋生。

福卡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这里也可以采用信用卡方式。”

而一旦采用信用卡方式,储值卡将不再是“预付”职能,其将迅速质变为“信用透支”,无异于增加货币投放,发放贷款。

监管命题

相关部门已经予以关注。2009年4月,央行了《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9】第7号》文件,要求从事支付清算业务的非金融机构必须在7月31日前进行登记。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个文件的主要用意,一是要求支付机构进行自查,二是将自查结果提交备案。这被业内视为将对储值卡等第三方支付业务进行整顿的先兆。

2009年6月,央行上海总部下发通知,要求沪上包括网上支付、移动电话支付等在内的特定非金融机构到央行办理登记手续,该次摸底涵盖了SMART卡、联华OK卡等购物卡。

2009年8月,央行了《电子货币发行与清算办法》征求意见稿。这份意见稿被业内视为规范整顿的启幕之作。

意见稿指出,电子货币是指存储在客户拥有的电子介质上、作为支付手段使用的预付价值。根据存储介质不同,电子货币分为卡基电子货币和网基电子货币。卡基电子货币是指存储在芯片卡中的电子货币。网基电子货币是指存储在软件中的电子货币。

从意见稿内容看,央行倾向对电子货币发行机构进行规范和有效监管。

行文中,央行对电子货币发行资格、发行与回收、电子货币的使用、交易的清算、纪律与责任等给予了明确规定。

央行要求,具备发行的条件之一是,流动资产不少于代偿电子货币总额的10%,自有资金不少于代偿电子货币总额的8%。

同时,央行规定,购买电子货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使用实名,必须提供有效凭证购买。而发售的电子货币记名的上限金额不得超过10000元,不记名的金额不得超过1000元。

文件要求,发行机构应该开立电子货币资金专用存款账户,且账户内资金仅能用于电子货币回收以及规定的投资项目。

上述意见稿甫一公布,即收到来自多方面的反对意见。

篇8

风险投资也叫创业投资,一般是指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高风险性。风险投资的对象主要是刚刚起步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投资目标常常是“种子技术”或构想创意,处于初始设计阶段,尚未经过市场检验,能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失败的几率很大。有些项目在进行一段时间后被证明在现有条件下难以成功。有的项目在立项时是先进的,但到完成时别人已捷足先登获得了专利或抢占了市场,或者出现了更好的替代产品,或者市场需求发生了变化,从而失去了意义,不得不放弃。有的科技成果本质上是成功的,但受传统观念的约束,尚不能为市场接受,从而难以取得预计的效果。因此,高风险性是风险投资的本质特征之一。

2、高收益性。风险投资是一种着眼于未来的战略性投资,风险背后蕴含着巨额利润,即预期的高成长、高增值。风险投资项目一旦成功,能够生产出性能优良、价格便宜、为市场普遍接受的产品,获得巨大的市场份额或开拓出新的市场空间,获得丰厚的投资回报。风险投资之所以经受很长时间考验,并没有因为高风险而衰落,反而愈显蓬勃发展之势,关键是其具有风险损失补偿机制。风险投资所追求的收益一般不是红利而是在风险资本退出时的资本增值,即公司上市时以15倍以上的市盈率套现,获取高额回报。预期的高成长、高增值是其投资的内在动因,高收益性在风险投资过程中充分体现出来。

3、高投入、低流动性。许多具有重大意义的科技项目需要很高的投入才可能获得成功,如集成电路、核电站、航天器、通信设备、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等项目,没有相当大的资金投入,就不可能见到成效。风险资本往往在高新技术企业创立初期就投入,此时企业往往出现亏损,随着科技开发成功和产品市场的不断开拓,此时竞争者不多,产品能以高价格出售,可获得高额利润。当产品进入成熟期,生产者逐渐增多,超额利润消失,此时就要清理资产,撤出资金去从事其他新项目投资。往往通过企业上市,在资本市场将股权变现收回投资、获取回报,继而进行新一轮投资运作。若出口不畅,将导致撤资困难、风险资本的流动性降低。

4、高技术性。风险投资大都投向高技术领域,向那些新创立的、有巨大发展潜力的高科技性质的企业或产业投入权益性资本,以承担高风险为代价来追求高收益。高技术产业由于其风险大,产品附加值高,因而收益也高,符合风险投资的特点,因而成为风险投资的重点领域。在向高技术企业投入资本的同时,也参与企业项目经营管理,与企业结成一种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风险投资者要参与企业管理,自身素质要求很高,必须掌握现代科技、金融投资、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二、风险投资发展中的问题

1、投资主体单一,资金渠道狭窄,资金缺口大。我国风险投资公司的资金来源,政府和银行资金大约占70%,大大超过美国等发达国家不到9%的比例。居民投资理财渠道不宽,储蓄存款增速加快,很少用到风险投资领域。保险基金、养老基金和其他民间资金等进入风险投资领域的渠道和运作机制尚未建立。据统计,2000年末全中国拥有风险投资公司近100家,风险投资资金仅有94亿元,实际项目投入只有16亿元,这一规模仅是科学技术成果转化所需资金的1%。同时,单个风险资本规模偏小,一般只有几千万元甚至几百万元,很难支撑大型科技项目,不能满足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需要。

2、缺乏高素质专业人才,运作不够规范。我国风险投资才刚刚起步,缺乏具有相应科技知识、管理经验、懂金融投资的复合型风险投资人才。现有的风险投资人才队伍从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及品格特征等方面都还不能完全满足风险投资的要求。现有风险投资机构大都由地方政府创办和资助,目的主要是为了发展本地的高科技产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搞活地方经济,这与遵循“高风险、高收益”的真正意义的风险投资基金有很大的不同;风险投资基金大部分来源于政府,通过政府或政府背景的风险投资公司进行管理运作,出资人与管理人一体化,监控机制不完备,资金运作者和政府官员双重身份,使其对投资缺乏责任感,还容易出现行政干预。

3、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知识产权保护乏力。《风险投资基金法》、《风险投资公司法》尚在制定中。过去制定的《公司法》、《合伙企业法》和《专利法》等法规未考虑风险投资的运作特点,在许多方面未能给风险投资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一项技术开发成功,立即就有许多仿冒者出现,争夺市场,由于仿冒者不承担前期开发费用,其成本低于原技术开发者,使开发者处于竞争劣势,通过打官司维护自己的权益,往往又要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侵权者尚未受到惩罚,原告方已筋疲力尽。以上这些都阻碍着风险投资发展。

4、中介服务不到位,退出机制不健全。风险投资首先面临的是对高新技术产品的认定问题,这种认定既包括技术认定又包括价值认定,需要中介机构来协助完成。中介机构对高新技术产品的认定的科学性和真实性,为以后的经营活动带来直接的影响。风险投资还需要建立较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以便为风险资本的变现开辟通道,在这方面还远不能适应风险投资发展的要求。风险投资者冒高风险进入风险投资领域是为了在所投资的项目步入成熟阶段时通过企业股票公开上市、协议转让或回购等获得高额投资回报。目前创业板市场尚未建立,主板市场对上市公司的要求高,上市机会少,产权转换不畅,使风险投资很难退出。

三、发展风险投资的对策

1、发展规范风险投资主体。一是风险投资公司。我国一些风险投资公司是以政府出资为主,由此带来资产所有者虚置、错位和预算约束软化等问题,不利于风险投资发展。需要对这部分风险投资公司加以调整,实施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治理结构,政府不能对风险投资公司运作横加干涉,经营管理者必须与原所在单位割断联系并作出承担投资风险责任的承诺,政府出资起带动作用,在公司发展步入正轨、能获取较高利润时,政府资本应该退出,让其他社会资本介入。二是风险投资基金。用私募或公募方式筹集风险投资基金是扩大风险资本的主要手段,也是发展风险投资主体的方向。与风险投资公司相比,公募基金的集资规模大,作为一种金融工具,与金融机构具有天然的联系,在设立运作一段时间后可申请上市,这对投资者极具吸引力,容易大规模积聚资金。

2、拓宽风险资本来源渠道。首先,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养老基金和捐赠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是风险投资的最佳资金来源。其次,商业银行资金也可以多种模式介入风险投资。第三,积极引导国外资金进入,不仅可以获得风险投资资本,而且可以学习经营管理经验。第四,引导大企业参与风险投资,同时解决企业产品更新换代、提供增值服务的问题。第五,引导民间资本投向风险投资领域。第六,证券商可通过发起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入股风险投资公司等方式介入风险投资。第七,发展风险投资离不开政府资金投入发挥引导和带动作用。

3、培养高素质风险投资人才。通过组织专业知识培训,提高风险投资从业人员的业务管理水平;大力发展教育,尽快培养大批既懂金融、证券、投资,又懂财务、会计(审计)、管理、法律的复合型风险投资人才;制定优惠政策,提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机制,为人才合理流动创造必要条件,通过招聘或国际交流,引进风险投资专家,弥补国内人才的不足,改善人才缺乏状况;利用社会传媒,大力宣传风险投资知识,培养公众的风险投资意识;创造有利于风险投资人才成长的环境,建立激励机制,鼓励高层次科技与经济管理人才投身于风险投资事业中来。

4、完善风险投资法律法规。必须加强风险投资立法,研究制定风险投资法及其具体实施细则,规范风险投资机构的组织形式、设立条件、筹资方式、投资组合、运作程序、内控制度和退出机制等,切实有效地调险投资行为及其法律关系,为风险投资的正常运作提供必要的政策法律保障。风险投资运作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十分重要。必须完善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法规,对知识产权的归属、使用、收益等作出明确规定,对创业者的专利权、专有权等提供法律保护,维护风险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发挥其从事风险投资创业的积极性。

5、培育风险投资中介服务机构。大力培育服务于风险投资领域的各种中介机构,为风险投资提供全方位的中介服务,促进风险投资发展。风险投资所需要的中介机构包括为鉴别风险企业资质和先进性而设立的标准认证机构,为评估风险企业科技成果和无形资产等知识产权而设立的估值机构,为评价项目技术先进性、产业化进度、盈利水平、生命周期等而设立的市场潜力评价调查机构,为风险企业申请上市前和上市后提供决策咨询等服务的金融中介机构,另外还要有行业自律管理服务机构、风险投资法律咨询顾问、会计审计服务机构等。

6、建立风险资本退出机制。通过柜台交易,鼓励大企业收购、兼并风险投资企业;通过股权回购,创业企业将风险投资机构所持有股份购回注销,或按持股比例分配给其他股东;通过员工收购,创业企业广大员工集体将风险投资机构所持股份收购并持有;通过买壳上市,创业企业通过收购某上市公司一定数量的股权,取得控制权后,再将自己的资产通过反向收购方式注入上市公司内,实现间接上市,然后风险投资机构再通过证券市场逐步退出;鼓励企业在海外上市,充分利用海外市场;清算和破产,可以作为创业资本在投资失败时的一种特殊退出方式;设立二板市场和场外市场,适当放宽风险投资企业上市条件。通过建立有效的退出机制,确保风险资本进得来,出得去,正常循环,滚动发展。

7、制定鼓励风险投资的财税政策。风险投资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世界各国为了鼓励风险投资发展,都制定了一些税收优惠政策,如美国政府为鼓励风险资本的发展,将长期资本利得税率由49%降低到10%左右,使风险投资迅猛增加;新加坡政府规定,风险投资最初5­­—10年完全免税。学习借鉴其做法,我国应给科技风险投资提供必要的优惠政策,如对风险投资全额返还所得税、风险投资免征或减征所得税、风险投资贷款实行贴息、发行科技开发债券、设立科技开发基金等,以促进风险投资发展。

摘要:风险投资具有高风险、高收益、高投入、低流动性、高技术性的基本特征。我国风险投资主体单一,资金渠道狭窄,资金缺口大,缺乏高素质人才,运作不够规范,法律法规不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乏力,中介服务不到位,退出机制不健全。必须发展规范风险投资主体,拓宽风险资本来源渠道,培养风险投资人才,完善风险投资法规,培育风险投资中介服务机构,建立风险资本退出机制,制定鼓励风险投资的财税政策,促进风险投资发展。

关键词:风险投资;特征;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于春明,王国礼.中国风险投资业规范化发展思路探析[J].山东经济,2003.(1)

[2]陈光伟.我国高科技风险投资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研究,2002.(7)

[3]粟娟.浅析风险投资在我国的发展[J].经济师,2002.(2)

[4]俞自由.风险投资理论与实践[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5]李东云.风险投资与高科技[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9.

[6]张陆洋.科技产业创业与风险投资[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篇9

关键词:生产业 就业吸纳能力 就业弹性法 投入产出法

问题的提出

生产业是指那些以满足中间需求而非最终直接消费需要为主的行业,它向其他企业和组织的生产活动提供中间投入服务,以进行更进一步的生产或商业活动。

北京市“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深度推进产业升级,以提升产业素质为核心,着力打造‘北京服务’,促进经济结构由服务业主导向生产业主导升级,打造服务区域、服务全国、辐射世界的生产业的中心城市”。2013年北京市生产业实现增加值9811.8亿元,增长了10.4%,占北京市生产总值的50.3%,占据首都经济的半壁江山。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其对北京市就业有什么影响?本文首先分析其发展现状,然后综合运用就业弹性法和投入产出法对生产业内部各行业的综合就业吸纳能力进行分析。

北京市生产业的发展现状

2004-2012年北京市生产业的生产总值一直处于明显的上升趋势,从2004年的2261.0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7329.6亿元,年均增长633.6亿元,且自2004年以来生产业的生产总值均占服务业的一半以上,2012年所占比重高达65.04%,接近2/3,北京市已逐步确立了以生产业为主导的服务经济格局。

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对北京市就业有较大的带动作用。2003-2011年间生产业的就业人数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高达8.49%,超过服务业就业年增长率(6.44%)2个百分点,且2011年生产业的就业人数占服务业整体的50.35%,即有多一半的人从事于生产业。生产业内部各分行业的就业人数自2003年均呈上涨趋势,增长最明显的是信息服务,由2003年的177571人增长到2011年的490865人,大约增长了1.8倍;其次是流通服务(693225人)和金融服务(328689人),9年间均增长了1.3倍;商务服务由376442人增长到587037人;最后是作为高精尖的科技服务在政策推动下也增长了0.4倍,505675人。

生产业就业吸纳能力的实证研究

生产业的发展对北京市的经济增长及就业均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但其目前及未来的就业效应如何?本文运用统计计量的方法,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研究:第一,运用就业弹性测算生产业的直接就业吸纳能力;第二,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测算其间接就业吸纳能力;最后,综合直接和间接就业吸纳能力对各行业的综合就业能力进行分析。

(一)生产业的直接就业吸纳能力

本文采用中科院国情分析小组建立的经济增长与就业人数之间的非线性模型估算生产业及内部各分行业的就业弹性。模型公式为:L=AYaeu,对公式两边取对数得:lnL=lnA+alnY+u,其中,L为行业就业人数;A为常数系数;Y为GDP; u为随机误差项;a为就业弹性,即产值每增加1个百分点所能带动就业增长的百分比。首先,用1978-2012年的数据来估算北京市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就业弹性(以1978年为基期消除GDP中物价上涨因素);然后,在计算非生产业、生产业及其内部各行业的就业弹性时,受统计口径及数据可获性限制,直接对应《北京市统计年鉴》中的行业分类,依次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探业,并使用2000-2012年(以2000年为基期消除GDP中物价上涨的因素)的行业数据运用Stata软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表1通过实证结果可知:北京市各产业行业的回归方程显著,模型拟合效果均较好。从以上就业弹性可知,各行业生产总值增加对就业均具有正向的带动效应。生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为0.59,高于非生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0.37,同时也显著高于服务业的就业弹性0.39,说明生产业具有较强的就业弹性,当其产值每增加1个百分点时就会使就业增加0.59个百分点。从内部各行业的就业弹性来看,金融业的就业弹性最高为0.99,即金融业产值每增加1个百分点就会带动就业增加0.99个百分点。其次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0.8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0.7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0.60),它们均高于生产业的就业弹性(0.59),且均明显高于非生产业的就业弹性(0.37)。通过计算其他服务业内部各行业的就业弹性可知,就业弹性前五位的行业中生产业占四个,只有批发零售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的就业弹性系数偏低均约为0.34,低于生产业的整体就业弹性(0.59)及非生产业的就业弹性(0.37),所以如果仅从直接就业吸纳能力角度看,北京市重点发展生产业,构建“北京服务”对北京市就业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

(二)生产业的间接就业吸纳能力

本部分以产业关联理论为支撑,以里昂惕夫创立的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为基础,通过计算综合就业系数来估算生产业的间接就业吸纳能力。在投入产出表中,直接消耗系数aij=xij/Xj中,xij表示第j行业总产出Xj消耗的第i行业产品的数额,其既包含北京市生产部分也包括进口部分。本文使用2010年北京市42*42部门投入产出延长表,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的分类标准,将其合并为16*16行业,分别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生产业内部六个分行业、以及其他非生产业,使其与北京市统计年鉴分类数据相匹配。首先计算劳动力投入系数,然后计算直接消耗系数矩阵A、自产率矩阵D、经自产率调整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A1、里昂惕夫逆矩阵(I-A1)-1得到综合就业系数,最后计算间接就业比重,详细数据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生产业内部各分行业的间接就业吸纳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综合就业系数最高为0.375,其间接就业系数也最高为0.179,但是其间接就业比重为47.7%,排名第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综合就业系数最低为0.270,但其间接就业系数较大为0.133,且其间接就业比重排序第一为49.17%;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虽有较高的综合就业系数(0.324),但其间接就业系数及间接就业比重均较低;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的综合就业系数为0.306,排名第三,其间接就业系数及间接就业比重均排名第二,说明其具有较强的间接就业吸纳能力;批发零售业的综合就业系数(0.302),及其间接就业系数及间接就业比重均排名第四,说明其间接就业吸纳能力有限;金融业的综合就业系数为0.280,和间接就业比重均排名第五,说明作为高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行业,其现阶段的直接就业吸纳能力有限。

(三)生产业各行业的综合就业能力分析

以上分别用就业弹性法和投入产出法对北京市各行业的就业吸纳能力进行估算,但是就业弹性法主要是分析行业的直接就业吸纳能力,具有动态连续性,对估算该行业未来的直接就业贡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而投入产出法则是在考虑了产业关联因素后对各行业的就业吸纳能力进行估算,其综合就业系数对于了解各行业现阶段的就业贡献具有较大的参考意义;其间接就业比重对于了解该行业的未来间接就业贡献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本文借鉴《上海市生产业就业吸纳能力实证研究》(孔令锋,2011)一文中对上海市生产业就业贡献的分析方法,综合直接和间接就业吸纳能力对北京市生产业内部各行业的目前及未来的就业贡献进行分析估算,详细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金融业和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的现阶段就业贡献较小,但未来直接和间接就业贡献均较大;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现阶段及未来自身直接就业贡献均较大,但未来间接就业贡献较小;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现阶段及未来都拥有较强就业贡献;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及地质勘察业的未来直接就业贡献较小,但现阶段及未来间接就业贡献均较大;批发零售业的未来就业贡献较弱,但由于北京市批发零售业的发展基础较为雄厚,所以在现阶段及未来一段时间内批发和零售业的就业贡献仍较大。

结论

上文通过综合运用就业弹性和投入产出法,对北京市生产业各行业的就业贡献进行估算,明确生产业内部各行业的现阶段及未来的直接和间接就业贡献度,深入分析生产业内部各行业的本质特征,可以为北京市制定未来的发展规划及人口就业政策提供参考意义。

1.孔令锋.上海市生产业就业吸纳能力实证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1(2)

2.李善同.中国生产业:内容、发展水平与内部结构―基于1987-2002年投入产出表的分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2007

篇10

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要以金融活动为基础。企业不仅要生产商品,而且还要对商品进行销售,它的经营过程实际上是商品价值生成(制造)和获得的过程。但是如果要生成(制造)和获得价值,首先要支付一定的价值。在现如今的商品经济中,只有货币资金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所以企业只有具备一定数额的货币资金,才能使用支付贷款的形式获得所需要的原材料以及机器装备,才能通过支付工资的形式得到劳动力;只有在这两种资源都存在的情况下,企业才可以进行产品的生成。生产的商品价值能否获得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效果的好坏,而商品价值能否实现主要看企业能否获得货币资金,并且获得的货币资金是否大于原先支付的货币资金的总额。所以生产商品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使商品的价值增值。基于以上的描述,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大致可以概括为:预先支付(一定量的货币资金);支付原料、设备和工资;商品生产及销售;获得多于预先支付的货币资金。我们可以看出,企业经营活动在某种程度上是货币资金的流通活动,而这一点恰好也是金融活动的本质特征。在某种程度上,企业经营管理其实就是金融管理。因为金融问题贯穿在企业经营管理的整个过程。金融活动不仅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而且还是企业能够持续、稳步发展的前提条件。

第一,企业如果要进行生产经营,首先应该拥有一定数量的经营资金,一般而言,企业经营资金出处主要来自:原有资金,银行贷款,以负债形式向金融市场融资。企业原有资金筹集的主要方式就是发行股票,所以在此之前就应该先清楚的知道股票的性质、作用、价格以及发行的时间等问题。如果企业要向银行贷款进行融资,就要清楚的知道信贷的政策、利率以及贷款期限等问题。如果企业向金融市场以负债的形式进行融资,就要清楚的知道股票的发行以及发行的策略等问题。通过以上可以看出,如果没有金融管理,就不能顺利进行企业资金的筹集。

第二,企业在进行投资时,不仅可以通过扩大该企业的生产规模进行投资,而且还可以通过买进股票等进行投资,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信托进行投资,这就需要清楚的知道金融市场行情的变化情况,尤其是一些证券的收益情况以及利率情况,并在适当的时机进行买与卖。防止因判断失误而给企业带来损失。

第三,企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各个企业要通过不懈努力实现生产正常和经营顺利,进而维持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所以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企业应该严格依据国家金融管理的相关制度;并且还要努力完成资金管理、工资基金管理以及清算管理等工作。第四,由于商品经济社会不断变化,企业在进行经营管理时,有可能会因为某种原因而使企业的经营不良,产品的销售不好,或是证券投资失败;或产品过多而堆积;或企业员工因事故造成劳动力降低,或企业破产。为了防止这类事情的发生和找到解决的办法,企业应该提高应对问题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序、健康的生产活动以及经营利润,同时签订保险并依照保险活动的管理要求进行管理。毋庸置疑,金融管理包含保险管理。

二、企业金融管理现存的不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管理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例如缺少有用的内部激励制度、资金利用存在争议、经营管理的低效率等,这些问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也同样存在过。企业金融管理现存的不足有以下几个方面:企业要债困难。资金是企业能够正常运行下去的前提,当企业想要收回在外的资金时,就显得非常困难,主要原因是他们事先并没有对欠债的公司进行信用风险评估,也没有充分了解欠债公司资金的流动,最终导致企业要债困难,资金出现故障,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过度依赖银行借贷。正如我们所知,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有原有资金、银行贷款、以负债形式向金融市场融资,但当前大部分企业进行筹资时太过依附于银行借贷。企业金融资本结构不合理。企业的金融资本结构通常是和经济体制息息相关的。企业获得的流动贷款大部分都是通过不正常的途径消耗的,这不仅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而且还使坏账的现象明显增加,严重影响了企业银行借贷的信用。企业金融管理技术不先进。当前企业还没有较为专业的金融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同时管理人员又没有充分意识到金融管理的重要性,管理技术不先进,而且他们只注重平常的核算工作,忽略了对财务数据的分析工作。

三、针对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提出建议

1.拟定企业信用评估策略。企业在与合作伙伴进行交易时,应该事先了解一下它的经营状况,检查它的产品质量是否合格、资金是否流通以及经济效益是否良好等,并根据调查的结果对它的信用进行评估,然后把这个评估结果作为企业经营的必要参考,尽量减少企业的资金风险,从而保证企业的资金安全,削减贷款的消耗。

2.探索新的融资方法。探索新的融资方法,其中就有直接上市融资,上市融资不仅要求比银行贷款的低,而且还有助于企业更好的执行高科技的项目投资,进行直接上市融资有助于企业的转型。除了这个方法,企业还可以间接融资,通过间接融资可以实现与银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这样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风险,同时还可以约束着贷款银行。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