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个性化教学范文
时间:2023-03-17 23:34: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作文个性化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 要】初中作文教学的个性化,简单地说,就是教师要教会学生能自主地写作,写自己想写的,写自己有写的,写真实的文章,写出的文章要有自己的独特感受,要有所创新。教师和学生一样,必须解放思想,突破思维定式,不限于成规,不满于共识,大胆张扬自己的不同之处。自主、真实、创新是作文个性化教学的基本内涵。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 个性化教学策略 兴趣 素质
个性是指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的。“个性是创新的生命,没有个性就意味着流于平庸。从某种程度上说,语文教学是最能产生个性、培养个性的教学。”初中作文教学的个性化,简单地说,就是教师要教会学生能自主地写作,写自己想写的,写自己有写的,写真实的文章,写出的文章要有自己的独特感受,要有所创新。教师和学生一样,必须解放思想,突破思维定式,不限于成规,不满于共识,大胆张扬自己的不同之处。自主、真实、创新是作文个性化教学的基本内涵。
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教学过程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这就要求作文教学要建立在学生大量的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建立在学生自身生活实践的体验上。也就是说作文教学要实行个性化,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那么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实现个性化作文教学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浅谈下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提高自身素质,形成个性风格
作为个性化作文教学的操作者,教师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那么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究竟是一个什么角色,怎么扮演好这个角色,是我们教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教师要使自己的教学形成个性化的风格,首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学习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和传统教学精华,在实践中不断开拓进取,提升学识素养,提高自身素质,用先进理念和深厚学识修养作为自己教学的基本支撑,充分显露自己的教学个性。教师要通过学习来形成自己的思想,如果只是做教科书的传声筒,那么自己的思想只能是无数人思想的跑马场。很难想象,一个没有个性魅力的教师,会教出个性鲜明、灵动的学生来。因此,教师不但要不断学习,而且要放下“师道尊严”的盔甲,以自己的灵性、悟性和创造性的个性魅力,影响、感化和激发学生的个性。“教师的工作有点像蜜蜂酿蜜,需要博采众长。为了实现教育的文化功能,教师除要有本体性知识外,还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这样才能把学生引向未来的人生之路。”
二、发挥个体优势,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应该在遵循语文教学大纲,在保证达到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在教材内容、教学方法选择取舍等方面有所侧重,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只要我们留意一下成就卓著的语文教师的教学,就不难发现这些教师在教学中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都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己个体的优势。
我们普通语文教师也可以有自己的个性特色,也可以尽可能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比如教师喜欢鲁迅文学,他在基本完成大纲的教学任务之外,就可以精心耕耘这块“自留地”。或推荐书目,或组织鲁迅文学小组,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和鲁迅有关的知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说,教师的德识才学每个方面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中学生的模仿性强,可塑性强,很容易接受新事物,所以富有个性特色的教学会给学生的成长烙上深深的印记。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发挥个体优势。只有有个性化教学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个性化的学生;只有教师个性化地教学,才能使学生的作文呈现个性化的特点。
三、尊重学生个性,调动写作激情
诗言志,词言情,小说言心声,凡人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作文是高雅地表达自己思想的形式之一,这是学生写好作文不竭的动力。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使得作文教学变成了一潭死水,在这潭死水里,有的是固定不的程式,令人反感的主题先行,于是学生的自我消退了,个性泯灭了,人格异化了,作文失去了勃勃生气。顾明远教授指出:“要培养创造性人才,就要克服目前教育中的划一性、封闭性,尊重学生个人,发展个性,培养自我负责意识……发展个性是现代教育的另一个重要标志。”如果作文教学不能尊重学生,给他们自由的写作天地,那这样的作文教学就是阻碍学生正常发展的泥潭。因此,教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要以极大的热情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要把学生看成是一个有思想、有情感、有思维、能感知的活生生的人,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疏通个性化写作的弯弯细流,让每个学生的写作个性都能得到顺利的发展。
四、淡化作文指导,发展学生潜能
很多教师可能是出于对学生的过分关注,对于他们的写作方式或过程总是不太放心,总想方设法地要教给学生一些所谓的技巧和绝招。其实这根本就没有必要。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以前人以为写文章是几个读书人特有的技能,好技能奥妙难知,几乎同于方士的画符念咒,这种见解必须打破。”我们教师不能把写作文章看得很神秘,更不能把写文章看成是要由一大堆技法来规定的事情,以至于教师反反复复、乐此不疲地去教,苦口婆心,频繁强调,不断地迫使学生就范。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写作主动性渐渐地被消退,想象力也被钝化,悟性被夭折,灵性被扼杀,人格被异化,情感被冻结,原本可以对事物进行的最深刻最美妙最富有个性的精神体验也就无法表现了。
我在教学中深感指导学生作文,常常事倍功半,其主要原因我认为是指导太多,太细,太死,太统一。学生之所以日记不让人看,正是因为他们在日记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喜怒哀乐或隐私。相反,他们在教师面前或在作文中不敢说真话,恰恰是因为心存顾虑而没有展示自己的个性,他们的个性很可能被教师的统一要求同化或虚化了,要不学生本来的个性完全转化为教师所要求的那一种特定的个性,要不虽还保留着自己原有的个性,但为了不违背教师的要求,就投师所好,真实的内心被掩盖了。个人认为,教师在作文指导过程中,应该像崔永元那样做些很生活很幽默也很文学的旁敲侧击,也就是让学生像小品中的赵本山、宋丹丹那样紧扣话题,面对生活,敞开心扉,打开话匣子,说自己想说的话。
五、摒弃传统观念,创设平等氛围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摒弃传统观念,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认同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自己置于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地位。著名教育家于漪在谈到语文课程的认识时强调:“一定要改变对语文学科的陈旧看法,认为语文只是读读、写写等技术性、技巧性的小事,对现代人的培养无足轻重。殊不知语言、思想、情感同时发生,语言这个交际工具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而且还是艺术、思维、心灵、人格的组成部分。”作文个性化教学过程中,这种平等的真诚的氛围更为重要。只有在这种条件下,学生才可以感到人格的自主与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才有可能自由地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
六、突破畏惧心理,激发写作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缺乏激励,一个人自身的潜力只能发挥百分之二十到三十,而正确与充分的激励,则能使人发挥自身潜力的百分之八十到九十。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的认可和鼓励。因此,教师要认真阅读学生的习作,抓住学生习作中的每一个长处和优点,既要注意整篇文章的成功,更要善于发现局部的闪光点,给予积极的肯定和表扬。
衡量作文最忌用一把简单统一的尺子,而需要多几把尺子。尺度的高低应根据学生的能力大小灵活决定,大到文章全篇的审题立意、构思和过渡,小到文章的开头结尾,一句、一个词,甚至一个标点,教师要努力去寻找值得表扬的点点滴滴。教师要鼓励学生寻找独特的个体体验和心灵体会,在作文中大胆地表现“人无我有”的独特个性。
当然,在倡导“说真话,表真情”的愉悦氛围中,由于存在学生生活体验的多少,对语言文字感悟能力的差异,习作中的言语或坦白、直露,不加修饰,或晦涩、朦胧,故弄玄虚,教师在阅读这样的作文时,要尽量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劳动,要俯下身子,平视学生,顺着原来的思路,走进他们的世界去审核文章是否合理,说得是否明白,要尽量找出文章中的优点,并给予肯定表扬。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习作中的亮点,抓住习作中的优点,尤其是平时的写作练习,用不着求全责备。
篇2
关键词:小学作文;个性化;积累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295-0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生活经验的总结,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看法”。当前,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很多小学生在写作文时总是感觉没有材料可写。即使绞尽脑汁写出了一些,但也是搜肠刮肚、东拼西凑,应付了事,结果是内容简陋、思路狭窄。既不具体又显苍白,更谈不上有真情实感了。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应当从教学工作中去查找原因和解决问题。
一、丰富积累,为写作奠定厚实的基础
由于小学生生活积蓄少,经验阅历少,所以需要充实生活,使其阅历增加,使积累丰富。
1、生活积累。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维,多积累;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及时捕捉写作素材。在平时的作文课堂上,令学生最头痛的就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原因很简单,就是无米下锅,缺乏写作素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针对这种情况,我认识到,作文与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密不可分。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鲜活流之不尽。”我们应该学会从生活中选择作文素材。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不是没有素材,而是我们熟视无睹了。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走出学校与家庭,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指导学生用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分析、思考的良好习惯。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企业、经济开发区、优秀社区,访问英雄或劳动模范,培养和增强学生对真善美的感受力。或者组织春游踏青,游览公园,观赏风景,使学生全身心地融入大自然,充分享受大自然的多姿多彩,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欣赏之情、热爱之情。
2、阅读积累。《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中增加个性化的语言材料。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对于儿童来说,在大量识字后,应广泛阅读适合于儿童接受的文学性强的课文,接触多种语言风格的文章,了解个性化的语言,这对于作文有重要意义。它可以让学生懂得教科书不是高不可及的,它来源于生活,是人写出来的。学习教科书是为了打基础,而创造性地掌握语言工具,还得靠自己的悟性。因此,要引导学生学习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对周围世界的观察和认识,避免概念化的思维方式。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些事物光凭观察是远远不够的,客观事物呈现在眼前时,只是一个形象或一种现象。那么怎样才能把它转化成自己头脑中的东西,这就要靠分析思考来完成。有些事情不是简单地用几个词句能够记叙或者描述下来的,还需要运用联想的方法,这样才能生动具体地表达出来。
3、情感积累。积累小学生的情感除了充实生活这一途径外,还可以借助语文学科中寓意深刻的诗歌、优美隽逸的散文、感人肺腑的故事,来增强他们的道德感、理解感、审美感和理智感。
二、科学指导,全面提高学生写作技能
1、命题指导。指导和训练小学生写好作文,教师要在命题上下功夫。小学作文命题应当努力做到小而切实,新而有趣。小而切实,是指命题的范围要小,角度要小,内容要实。要能通过一件小事,一个实例来反映某个主题,以小见大,以实见情。倘若命题面过大,就使学生难以把握主次,容易出现泛泛而谈、空洞无物的现象;命题不实,就使学生难以思路集中,不知从何下笔。教师要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并不失时机地给予指点。学生有了丰富的积累为抒写真情实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消除了心理上压力。小而实、新而有趣的命题,有利于学生流露真情。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抓好作文中的指导,批改和讲评等环节,适当进行点拨,就会促使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2、技巧指导开拓学生的思路,启发联想,是指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重要一环。教师可以按两步进行指导。作文教学不能流于形式,要精心地创设情景,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解决学生“想写”的问题。
第一步引导回忆,再现情景。教师要善于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引导学生回忆,再现所写题材的当时的情景。如写主题班会、队日活动、文艺演出等,可先唤起记忆,再进行体味,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观其状。
第二步开拓思路,弄清主次。多写想象作文,展开想象的翅膀。亚里士多德说过:“没有想象,心灵就不会思想。”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独特性是他的特点。对于小学生来说,其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特点,他们有着敏锐的感知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让他们写想象作文,能使他们自由的天性得到最大的发挥。
3、讲评指导。选准范例,集体修改。教师可选出带有普遍性问题的学生作品作具体分析,引导学生集体修改,旨在教给学生修改方法,进一步提高其修改能力。在范例修改中,学生往往众说纷纭,要引导其各抒己见,要在意见基本统一时决定怎么改,不要走过场,以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引导探究精神,提高修改能力。在作文批改时要注意对学生作文写作手法做出恰当的评价,保留与中心有关的材料,舍弃与之无关的内容并注明舍弃理由,让学生逐步明白。对于学生恰当的想象,应当给予肯定和赞许。
总之,传统的教学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作文教法与训练已不能满足现行教学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作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一些科学、新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写作文,让学生能轻松愉快地去完成写作任务。
参考文献:
篇3
关健词:个性化角度 小学语文作文 教学探究
1.小学语文作文个性化教学的特点
其实,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着其自身个性化的教学特点,教师应结合其特点,在教学中,制定出适合它的教学方案,使教学方案变得更具科学性,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目标,实现开阔学生的眼界的效果,使他们对写作感觉到好奇,渐渐提高写作的水品。首先,要明确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们在课堂上的想法,做到想学生所想,做学生所做,坚持一学生为本的精神,对于学生们的个性化思维尽心培养,使他们在写作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语文知识的魅力。第二,它具有创新的特点。培养小学生的个性化的发展,使小学生不用局限在以前的写作形式,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想法构思思维的框架,在自己性格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情感。三是具有体验性的特点。学生可以在个性化的作文课堂中更好的认识世界、了解世界,通过不断积累自己的文字功底增强写作的能力与经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思想上的创新,熟练写作技巧,对于不同形式的写作都可以手到擒来,为日后语文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在个性化的角度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2.1没有建立个性化评价体系。由于现在的教学环境,导致小学语文作文评价标准比较呈现单一化,而且程式化的现象也很严重,优秀、良好、差这三个等级是教师在作文的评价方面基本上应用的手法,对于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的问题,没有给予明确的指示与点评,以至于学生在拿到作文后,对于作文的修改无从下手,仍然对问题感到困惑不清,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写作的水品的提高没有一点帮助。另外,在一些教师的评价中,没有就一些学生的写作特点进行结合,导致部分同学的作文点评不够客观与公正,这个问题的存在会使学生们对于写作失去信心。
2.2个性化引导教学不足。目前,个性化引导不足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所出现的比较突出的问题,他们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比较偏重于作文技巧讲解,从而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教师在个性化理念方面较差,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小学生们兴趣和爱好的发展与培养,由于下学生是首次接受写作,教师应让学生们进行自我发挥,通过观察身边的生活实事以及环境,进行写作素材的积累,提高写作的质量。
2.3个性化作文命题较少。一个优秀而又有个性化的作文命题,是能否激发小学生的写作热情的关键。但在现实中,作文题目基本上都是如出一辙的,个性化的作文题目真是少之又少,所以无法将每个小学生的个性都突显出来。此外,由于个性化的题目的缺乏,导致学生在写作方面都产生了思维习惯,遇到相同类型的题目就按照以前的模板来进行写作,不充分发挥其主动性,使作文写作缺乏缺乏个性化以及新颖化。
3.提升小学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水平的策略
3.1建立完善的个性化评价体系。对于传统的评价体系,教师应对其进行改革,建立新型的个性化的评价体系,对每位学生的作文进行逐一的评价,可以使让学生在写作中对自己的问题进行及时修正,使写作水平逐渐提高。例如,驾驶在面对不同个性的学生应该使用不同的指导语言。对于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开朗的学生可以采用单刀直入的方式,明确指出他们在写作中的缺c,反之,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以及比较腼腆的学生,教师在点评的时候可是适当的采用间接或婉转的表达方式,指出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再加以指导,使其增强写作的自信心。
3.2实现个性化作文命题。个性化作文命题对于教师的要求,教师要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尊重学生的想法和个性的前提下进行写作命题的布置。在个性化写作中,教师应在开放自己的思维的同时将话题范围进行扩大,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模式、不同的写作风格、不同的角度进行写作,帮助学生逐步形成个性化写作理念,提高作文能力。
3.3做好个性化文章写作指导。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要从多方面角度进行考虑,进而设计出更好的教学方案,开阔小学生的视野,将他们的个性与文章相结合,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例如,在进行写作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逆向思考,对文章进行创新,也可以采用插叙或者倒叙的方法进行事物的描述,通过这些方法,来进行写作方式的提高。
4.结语
总而言之,当下语文作文的个性化教学已经变成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教师应该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变,发展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教学,充分对学生的写作进行引导,找出最适合学生写作的方法,开阔学生的视野,将写作效果进行提升,引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参考文献
[1]苏庆德.小学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才智,2015(4).
篇4
个性化教学主要指围绕个体这一基础展开的教学形式。较之以群体为基础的教学方法,个性化教学不管在学习步子还是学习时间上都更加灵活,可以根据学生个人需要程度及时地对教学方法进行改变。
【关键词】
初中语文 个性化作文 教学现状 改善策略
1.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1.1个性
个性即指人的人格,是个体区别于他人的一种特有的特质模式。在这种稳定的特质模式下,人的行为也会受其影响表现出一定的倾向,而这种倾向就形成了自我,个性所强调的就是全体的人以及持久的自我。广义上的个性是生儿具有的特质和后天一系列稳定倾向的综合;狭义上的定义主要指个体所具备的稳定的心理特点,主体性的个体表现,或者人的社会有效性。综合来说,个性主要表现为自主性、独特性和创造性特征,其中创造性对人保持长期的个性具有核心影响。
1.2个性化教学
个性化教学主要指围绕个体这一基础展开的教学形式。较之以群体为基础的教学方法,个性化教学不管在学习步子还是学习时间上都更加灵活,可以根据学生个人需要程度及时地对教学方法进行改变。在个性化教学中,教师的目标在于使学生技能和理解力进一步地发展,保证学生对自己的个体目标和成长具有充分地意识;对于教学任务的完成过程来说,需要教师全面地分析学生个性;其在教学评价方面具有即时性和诊断性,使教学评价真正成为修正教学的手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差异等必须给予充分考虑;尊重学生自主性;教师在施教过程中,需要确保教学过程的灵活性,提供适合学生的有效学习机会。
1.3个性化作文教学
个性化作文教学,是依托个性化教学理论所形成的应用于作文教学领域的教学模式。在个性化作文教学中,其主要教学目标在于张扬学生个性,引导学生对个性化作文进行写作;其基本内涵主要表现在三点,即自主、真实与创新。这里的“自主”,指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可以对自己的自主性充分加以发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意愿、兴趣及需要对教学形式、方法进行自主改变;在评价方式上,则可对多元化评价方式加以采用。“真实”则指作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彰显出学生自身的个性,显示出作文本身的个性与自然。“创新”主要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实现对各种条条框框束缚的突破,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将自己独到的见解融合到作文中,保证作文“标新立异”,体现出鲜明的个性。作文中,只有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使学生作文发出个性化的耀眼光芒。
2.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2.1选题意义
从当今世界教育教学改革来看,对学生个性发展加以强调,着重对学生个性特征进行培养,是世界各国共同的教育追求。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当前对于人才素质的需求重点就在于创造性,这也是人才竞争的关键。立足教育视角来看,学生个性化与创造性密切相关,应从小就对学生个性化进行培养。而初中语文作文便是激发学生个性化的重要途径,对初中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现状进行研究,有利于认清我国初中语文教学问题,更具有针对性地解决初中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中的问题,通过作文教学来进一步提升学生思维个性与创造力,形成人才竞争优势。
2.2研究价值
(1)理论价值:
通过对初中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善对策的研究,丰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理论与教学理念,给当前初中作文个性化教学提供一定的实证资料与理论借鉴。
(2)实践价值:
通过调查问卷,分析我国初中语文个性化教学实际情况,找出对我国初中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具有影响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解决初中语文作文教学问题的对策进行思考,能够促进初中作文教学水平的提升,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化写作习惯,提高学生在个性化写作方面的能力,引导学生个性健康发展,为一线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3.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创新点
3.1研究目标
本研究主要基于新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通过对当前初中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现状调查,分析当前我国初中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地具有可行性的改善初中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对策。
3.2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文章引言部分,对本课题的研究背景、意义及内容和方法进行说明,并综述了当前国内外所作出的相关研究。
第二部分:对个性、个性化教学、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对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特点相关理论基础进行阐述,为后续教学改善对策奠定科学的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采取问卷调查等形式,对我国初中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总结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第四部分:根据初中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当前问题,提出有效的改善对策,提升初中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水平。
3.3拟创新点
关于语文个性化作文虽然国内外已经有过很多研究,但较少从初中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现状入手,本次研究通过实际调查来提出改善对策,与教学实际更加贴近,具有更强的可行性。
4.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4.1研究思路
首先对初中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中所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然后对我国在初中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方面的实际现状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善对策。
4.2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在科学研究中,该方法是最为广泛的研究方法之一,通过知网、万方等,对近年来国内外与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相关的文献进行搜索和研究,对国内外研究观点进行整理和分析,梳理出清晰地研究现状。
(2)问卷调查法。自制调查问卷,发放给初中生及其教师,统计初中生对个性化作文的认识以及对作文教学的不满,总结初中语文教师在作文个性化教学中的难点等,为本研究提供丰富的客观基础。
【参考文献】
篇5
一、关注生活,为个性作文固本培元
作文的源泉来自于生活,为张扬个性而脱离生活的作文注定内容空洞、虚无缥缈、华而不实。所以,我把校园里的榕树作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就是为学生个性作文奠定基础、固本培元。
其一,校园内的大榕树是学校的特色景观,为孩子们提供了阴凉惬意的活动空间。孩子们终日与榕树为伴,一起嬉戏,一起成长,成了“知己和朋友”。学校创编的文学小集子和校报都取名为《南榕》,校园广播站取名为“南榕校园之声”,校歌也对榕树进行了独特的诠释,老师们更是多次以“校园里的大榕树”为主题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可以说,与南方多数校园内的榕树相比,我们学校给予榕树更多的文化内涵,也倾注了更多的情愫。
其二,从人文角度看,榕树的枯死代表一个鲜活生命的消逝。学生从中进行思考和联想,对生命或环保会产生更多的体验。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张鹏举说:“作文教学应与学生的生活(学校、家庭、社会)融合在一起,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更广阔的领域。”所以,这是良好的课程资源,如果加以利用和挖掘,引导学生从观察榕树到关注生活,进而升华至对生命、人情的观照,就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领悟能力,衍生出富有个性化的内心情感。
二、激感,为个性作文推波助澜
要唤起学生的写作冲动,首先要使学生产生好的情绪,打破大脑皮层相应区域的平静状态,引起兴奋,调动潜在的需求,激发其作文的内动力,促其乐于作文。有真情,才能催生出感人肺腑的文字。
如何激感呢?我通过播放一段幻灯片导入课堂:在歌曲《让我再看你一眼》的伴奏下,一幅幅由幼苗到参天蔽日的大树再到枯朽成光秃秃的树干的榕树图片,配上特别为它而写的诗文脚本——
曾经的你生机勃勃,
曾经的你绿意盎然。
你为我们遮风挡雨,
你陪伴我们愉快学习,
你为我们带来多少的欢乐和荣誉。
然而今天,你的面貌变得苍老而憔悴,
只留下一声声叹息。
你累了吗?
还是你更向往另一片天地?
你为何一语不发地就这么离去,
带着你伤痕累累的身躯,
却又被“肢解”得各奔东西。
奉献自我,你矢志不渝,
你将生命的永恒演绎得如此极致。
让我再看你一眼,
看你那淌满泪水的脸,
让我再看你一眼,
我们要把你留在身边。
看完短片之后,学生内心的情感被点燃了,学生的记忆、思维被打开了。当学生萌发出表达的冲动时,在字幕中脚本语言的暗示下,文思顺势而生。
三、对话交流,使个性作文水到渠成
虽然此时学生已产生表达的冲动,但却不能急于求成,奋笔疾书。所谓“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当心灵震撼到一定程度时,需要冷静下来思考。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只有对话,才是真正的引导;只有对话,才能走进心灵。接下来,先围绕着预设的三个话题进行对话:
1.说说你此时的心情,可以用什么词语形容或用什么句子描述。
2.从片中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3.回忆一下榕树曾经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这时,师生共同回忆榕树与我们的朝朝暮暮,调动学生的怀念、惜别之情,真正感受榕树与人的浓厚情感。
我再追问:写作文经常以物喻人,你心里会把榕树比做谁呢?为什么?
心理学家认为:每一个句子、每一次谈话之前,都是先产生语言动机,即“我为了什么而说”,这一活动是从情绪化的诱因和需要的源泉而来的。当学生充分理解和感受到榕树的伟大和博爱,顺理成章地赋予榕树人性后,在教师的点拨下,由物及人的文路便顺势生成,也就自然地渗透了“以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在比喻中,既升华了榕树的精神,也寄托了笔者的感情,接下来的练笔写作也就水到渠成了。
篇6
关键词:农村 作文教学 个性化 策略
一.引导学生热爱乡土
目前,农村学生所写的作文大多与农村无关,这一现象与我们在教学中的价值取向有关。我认为,乡村教育的最大误区,在于我们没有想尽办法引导孩子们热爱乡土。乡土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使学生获得一种感同身受的理解,理解乡土的居民如何在过去与现在的时空过程中,透过各种活动,和乡土本身关联着,并塑造出乡土的独特风貌;也让学生在不断的参与和适应自己的乡土生活中,真正地意识、肯定、认同、关怀、尊重和欣赏自己的乡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因此,在农村学生的作文教学中,把乡土资源变成学生的写作素材,能使作文更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彰显学生个性。
二.引导学生收集乡土语言、民间传说
生活在农村的人们,其日常口语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最鲜活最生动的语文作文,学生在交流、收集这些丰富的农村语言,并在作文中加于运用。农村学生在用具有乡土特色的语言来作文,不仅增强对自己的认同感还能激发作文的兴趣。
民间故事作为乡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记录了古代人民的生活和斗争,凝聚着他们的智慧和才能。它又从不同方面反映了不同时代农民群众的思想和情感,表达了他们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同时这些民间故事还能激励人们热爱生活、颂扬真善美、鞭笞假恶丑。
三.引导学生写出地方特色。
每一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比如,甘肃会宁是红色圣地,是绿色之乡,是高考名县,引导学生从这三个方面选择作文素材,作文就富有个性化了。
1.写红色故事,接受精神的洗礼。中国工农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会师,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旅游资源。战斗遗址20多处,革命文物1000多件。会宁被列入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20个重点红色旅游城市之一。我们建成的胜利景园,位于省级森林公园桃花山,以模拟、微缩路上具有代表性和历史意义的22处景点为主要内容,以万分之一时间走完万分之一路为主题,与会师旧址遥相呼应,构成了省内规模最大的红色旅游景区。中学语文教师,不但要组织学生到胜利纪念馆接受红色教育,还要组织学生查阅历史资料,更要引导学生通过作文的方式,让学生在动笔中动心,让学生在叙写红色故事的过程中接受精神的洗礼。
2.写绿色故事,赞美不屈不挠的人民。会宁“苦甲天下”!但会宁人却以“人定胜天”的豪迈气概改造自然,生息繁衍。会宁是绿色产业基地,杂粮种植面积30多万亩,年产豌豆、扁豆、荞麦、良谷米4万吨;洋芋年产100万吨;种植瓜果蔬菜和经济作物30余万亩,年产大板凤眼黑瓜子7000吨、杏产品4万吨,以紫花苜蓿为主的饲草面积近百万亩;形成马铃薯、草畜、杂粮等支柱产业。中学作文教学,要让“深在此山中”的学生深刻认识“庐山真面目”。要鼓励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在劳动中学习生产知识,掌握劳动技能,感受劳动的辛苦,体验收获的喜悦,同时,要引导学生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技巧,选取典型的材料,叙写劳动中的人、事、景、物,表达对劳动人民的感恩之情。
3.写金色故事,抒发励志成才的斗志。会宁县是西北教育名县,“领导苦抓,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家长苦供,亲友苦帮”的“五苦”精神已经是我们这一区域的特有的教育文化。甘肃音像出版社出版的纪实片《脊梁》震撼人心。2003年9月,总理在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插话说:会宁,是个很穷的县,但就高考率来说,武威、张掖都靠不过。2007年,总书记来会宁视察,对会宁教育做了肯定:一方面,培养了那么多大学生,为全国全省都做出了贡献,另一方面,4万个家庭输出了人才,实现了脱贫,对会宁的发展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会宁中小学的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挖掘领导苦抓、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家长苦供、亲友苦帮的典型事例,通过一个个感人的故事,磨砺学生立志成才的斗志。
篇7
【关键词】个性化;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5-0206-01
个性是一种客观实在,是极具本色的,本来是不需要刻意提倡的。但当它被扭曲甚而迷失的时候,呼唤个性的复位,彰显本我的特征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们研究个性化作文,显然是要在桎梏学生写作个性的包围中杀出一条新生路,还学生一个本我。让他们“我以我笔写我心”,真诚的袒露自己,这是符合人本位教学理念的,也是个性化作文孜孜以求的目标。个性化写作还要从作文教学入手正本清源。
1社会生活勤观察,多体味
知识经济的今天,社会生活呈现空前的多元化,观察生活、体味生活将会获得直接的经验,引感积淀,产生创作冲动。善观察者,可见常人所未见;不善观察者,入宝山空手而归。然而写作还需要将观察之所得进行本质的抽取,并给予合理的定位,这是在感性(写作冲动)驱使下的理性思考。深入思考生活,是在用心感受生活的基础上,对生活间接、概括的认识。写作就是要把从现实生活中积累下来的感受,通过深入思考,上升为理性认识,使文章闪耀出思辩的光辉。思维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素质,因为思维只有在永葆弹性的情况下,才有创新能力。而保持思维弹性最基本的训练就是能够使学生掌握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事物、思考生活的方法。
1.1由此及彼我们用心感受到的东西,往往是个别的、彼此分离的,所谓由此及彼,就是以这些已感知的事物为基础,通过对其外部事物作广泛的联想,在比较中思考、探求事物的本质意义,这讲的是思考的联想性。一般说来,“此”一类事物是比较实在的、具体的,而“彼”一类事物则往往是抽象的、理性的。因此,“由此及彼”一般是由实到虚,由具体到抽象,由平常事物联想出不平常的道理。允许各种合理的联想存在,作文的个性才能显现出来。
1.2由表及里事物本身是很复杂的,本质与非本质常常纠缠在一起,非本质的东西有时还会掩盖本质的东西。正如和氏璧没有雕琢以前,外面包着一层石头,这层石头掩盖了璧玉的光辉。所谓由表及里,就是要透过事物表面现象去把握它的本质特征。这里讲的是思考的深入性。然而事物常常包含着若干个层次,所以人们在每一个层次上的正确认识在深度上都是有限的,认识就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比较深刻到更为深刻的过程。歌剧《白毛女》的创作过程就是一个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它最初的主题定为“反迷信”,后来改为“反迷信和反封建”相结合,最后才确定为“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三次改动说明思考在不断地深入,最后确定的主题应该说是深刻的。
2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追求个性思考
确切地说,写作并不直接依赖生活,而是依赖于作者从生活中获得的特殊感受。但除此之外,还需要冷静的思考。凡有写作经验的人都不难体会到,写作的大部分时间不是处于感情支配下而是处于理性支配下,不是驰骋想象而是冥思苦索。所以,写作指导的重点就是:引导学生在“多思”的过程中学会“深思”,并且在“深思”中掌握。
2.1多思有些作文认识之所以一般化、不新颖,原因就是大家都那么看,都那么想,都那么写。然而事物往往是多侧面存在的,“横看成岭侧成峰”,所以引导学生“多思”,就是要多从各个侧面、各个角度展开由此及彼的联想、思考,就可以避免认识雷同的通病。写作本来就是创新,如何去创这个“新”呢?无非就是对人们习惯的看法作适度的偏移。大家都从这个侧面看,你只要稍稍偏一点方向就可能有了新的看法。对宋代杨万里的名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一般人只看到“平凡的景物中充满了生机”。但有一位作者却从别的角度看出了无穷的韵味:“从荷叶角度看,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余韵;从蜻蜓角度看,又有求新求美、反应敏锐、如饥似渴的内涵。”令人感到十分新奇。
篇8
关键词:个性化;小学作文;作文教学
从小学生个性化作文能看出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及潜在的创造能力。新课标提出要让学生大胆写作,写出他们想象中的事物,让他们的想象力得到发展,发挥他们的创造力,然后再将他们的见闻和想象用文字表达出来。因此,作文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化作文教学为主。
一、当前小学作文的现状
1.学生的作文严重脱离现实生活,套话、假话连篇
作文是一个让学生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非常具有代表性,它能充分展示出学生的个性生活。但是从现在的小学生作文内容来看,学生的作文内容明显已经严重脱离了现实生活。一名教师拟了一个《我的妈妈》的作文题目,让学生进行写作,结果发现有一半学生妈妈的样子几乎是一样的,都是“圆圆的脸蛋,大大的双眼”,不但如此,甚至事迹也是一样的,清一色的“我”生病了妈妈冒雨或是冒雪背着“我”去看病。还有学生在写当自己犯错后受到老师的批评时,老师的语气和行为、动作都是一样的,在作文结尾,学生也往往用喊口号的方式表达思想虽然健康向上,但却苍白无力。
2.小学生的写作热情不高
作文应该是学生表达自己思想和创造力的一个平台,也是总结学生心路历程的一个过程。小学生的好奇心非常强,也有很强的表达欲望,而文字则是他们展示自己最好的办法。目前,我国的小学生作文教学都过于死板,导致不少学生不愿意写作文,甚至讨厌写作文。根据相关数据得知,一半的学生不喜欢写作文,认为那是教师安排的课后作业,只有很小一部分的小学生认为写作文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二、实施个性化小学作文教学的策略
1.大胆运用特色化的语言文字与表达方式是手段
学生作文基本的规范和要求就是用词准确、语句通顺,这也是最基础的要求。学生写作要具有特色化,而特色化则是学生在遣词造句、选择文体、把握语调和韵味上有自己的风格。特色化是学生表达自己个性和语言风格的一种方式。每个个体之间都存在不同,正是这些不同,产生出更多、更精彩的作品。目前,我们看到小学生作文内容雷同现象严重,实际上这是学生滥用自己早已背得滚瓜烂熟的名人名言的结果。他们使用这些语言并没有带多少感情,因此非常苍白。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作文也应该用精彩的语言表达出来。要做到写作独特化,应该注意文章的完整性及语言的丰富。
在进行作文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的想法,尊重学生。在进行作文指导时,要注意方式方法,就像教孩子游泳一样,不但在岸上进行指导,还要在水中进行演示,学生在进行写作时才会更大胆地去表达。同时,在讲评作文时,教师要发现学生的优点,多鼓励和表扬,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将一些具有特色的作文进行展示,让学生学习。
2.大力提倡学生在作文中的多元思维方式是关键
作文是最能展示学生个性思维的方式。传统教学方式只是单纯追求以文载道,教师和学生都致力于这个道,因此把自己的思维限制了,以致产生了学生作文内容一致或是雷同的现象。教师应该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多方位、多角度、多层面地对同一个问题进行思考。
美国教学生写作文,注重的是学生对人、事、物或是作品能发表自己的意见,不管是喜欢或是讨厌,只要能阐述出理由,教师都会予以表扬。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有所差异,但我们要从我国的长期发展战略进行规划,培养新一代接班人。因此,我们更应该提倡多元化的教育方式,让学生能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3.想象作文训练
让更多学生拥有个性化的写作,就要对作文教学进行创新改革,加入想象作文训练课程,让学生能自由发挥想象。开展想象作文训练可以采用多种途径,例如续写课文、改编课文内容、看图联想思维作文、听广播或是音响进行创作、写科幻小说等都是可以作为训练学生的方法。培养学生写好个性作文、创意作文可以按照以下策略来进行:第一,在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力和创造想象力方面,一定要先让学生储备一些丰富的形象材料。想象创意都是根据具象进行创意加工的,如果没有存在具象记忆,生活经验也不足,就很难展开想象,而这点也要求学生去参加一些实践活动,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大量阅读文章,增加自己的知识量。第二,在学生进行想象创作时,教师要进行合理指导。要让学生知道,想象时不能不切实际、胡编乱想,想象应该要符合逻辑,构造情节要合理,要有中心思想和重点。同时,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想象创作时,也可以根据学生在想象作文中表现出来的一些问题,进行具体的点拨与纠正。
参考文献:
篇9
一、强化主体,讲究开放
开放式写作首先是命题的开放,让学生写“放胆文”。训练初期,可依据学生水平等级不平给出一组题目供不同学生选择,或给出话题,学生自拟题目:或给定部分限制,学生补充完整,或只讲体裁要求,别无他限;甚至不加需求随意写作。文题的设定内容要贴近现实生活,使学生有话可说,有真情可表。其次,实行开放式写作,要鼓励学生课堂完成习作,不反对课下完成,甚至允许“欠帐”,但“量”不等,分值也应相应不等。要建立相应的有效奖惩机制,为鼓励多,快.好。作文评价可采用学分制,按学年计划设定合理学分,先达标者提前结业,不能修满学分者应予以“惩罚”。实行开放式作文还可为学生创造展示个性,展示作品的机会,跳出课堂,鼓励学生课外练笔、写读书笔记、日记、周记、随笔,甚至可进行专项研究性写作训练。鼓励学生成立文学社团,积极组织参加各类作文竞赛,用橱窗、校刊展示学生优秀习作。对外要积极推荐学生作品,燃起学生写作激情,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开放式写作,还需要民主的评价方式。对于学生习作可交由学生民主评议,教师适度点播;也可以几个老师合作量化赋分,也可以学生自己介绍作品,写后记和自评;如果习作结合现实密切可让当事人做评审官,听听他们的心声,如《给同桌画像》、《母亲请听我说》这类的写作。
开放式作文要使学习生活化。写作不单是一种技能,它要融入生活表现生活,创造生活,学生为了生活学语文,而不是为了学语文而生活。写作生活化突出训练主体地位的另一条重要途径。写作离不开生活,可以说,培育生命,培养健康的人格是写作生活化所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写作是人的一种精神需求,当成为生命的一部分,生活不可缺少的习惯,做人与作文相结合,文如其人,就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写作生活化可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二、分清层次,明确“教、导”
开放式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定位,分类指导,依据学生的写作能力可分三种类型:超前型、一般型、欠帐型。超前型,基本达到了教学大纲所需求的能力水平。一般型,基本具备一般的写作能力。欠帐型是指写作能力水平较低。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要有不同的评价标准,超前型学生注重引导、指明方向,一般型学生严要求、讲规律;欠帐型学多鼓励,谈成绩。就多数学生来讲,属于一般型,他们作文缺乏新意,即缺少个性。还表现在写作功底欠扎实。因此,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应从“规范”起步,夯实基础。对欠帐型学生应降低要求,从写作的最基础开始,循序渐进,对超前型学要求起点要高,鼓励个性发展,鼓励创造。总之分清层次,可做到因材施教,力戒盲目追求时尚,要求真务实。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教、导”分明“教”体观在培养学生的审题力、注意力、选材力、读篇布局力、语言表达力,行文修改力。“导”要有方,切莫来束缚思维。
层次清,“教、导”明,还体现在对学生作文的评价上。在学生习作评价中老师要尊重学生个性差异,评价要利于促进不同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发挥创造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要因个性差异对学生的作文起评进行合理定位。这样才能促进不同层次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不能搞一刀切评价学生写作不可忽视学生“过去的能力”,要注意增加新能力、避免学生做无效劳动,走老路。评价中在重视行文能力的同时,适当突出对个性能力,创新能力的评价。
三、注重思维,张扬个性
实行开放式写作教学,要注重学生思维品质和文章个性能力的培养。思维品质与文章的修改及创新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实践证明中学生写作最大的困难是“没什么可写”,没什么可写,不仅表现在材料的缺乏上,更主要表现在思维质量的不高,缺乏健康的思想和情感。不是不会写,而是想不到,不是想不到,而是想不好。因而培养学生“想”的能力很重要。中学生思维品质低下反映在:思维无序.量不足,质不佳,受思维定式影响严重。在教学实践中,老师要重视学生线性联想能力,发散式联想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善于想象,懂辩证,思维敏捷,新颖,有个性。为了提高学生思维质量,在教学中我们对学生进行了选材拟题训练。材料选取角度训练,话题评论的训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篇10
关键词:个性化;作文教学;评价
一、当前作文教学的现状
(一)学生的写作现状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作文大都已变成了与个性、心灵毫不相干的东西。为了得高分,不愿抒发自己的情感,惟恐它是不那么高尚;为了得高分,不愿表露自己的思想,惟恐它是肤浅的、片面的。于是,作文中充塞着伪圣化的情感、功利化的思想和成人化的语言,惟独丧失了学生自己。
(二)教师的作文指导现状
在新课标理念的碰撞下,大语文教育教学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就是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但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课堂的写作指导一直处于薄弱地位,很多时候,普遍存在淡化过程,注重结果的问题。结果下来,多数基础较差的学生就好似“雾里看花”,面对写作要求和题目,只能是模糊点头,最终敷衍了事。
二、教学中实施个性化作文指导
(一)拟题力求新颖独特
题目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一个好的题目,有利于扩展写作的思路,写出新颖有个性的文章。在实施个性化作文的训练中,可以给命题立下两条原则:一要立足现实世界,放眼未来世界,力求新颖、独特。二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能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联想,多角度思维。
(二)选材要独辟蹊径
个性化的选材使文章充实而有生命力。个性化的选材就要独辟蹊径,力求新颖,变换思维角度,拓展思维空间,要善于选择新的切人点,围绕话题引发新的议论,展开新的联想,讲述新的故事,抒发新的感情。
(三)构思力求推陈出新
“文成于思”,构思是学生把习作素材在头脑中进行条理化的一个复杂的过程。要写出有新意的东西,就得让学生敢于打破常规,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展开思维,大胆求异,形成独特的思维方式。个性化的构思使文章具有感染读者的巨大力量。可以体现在设置悬念,巧置误会。先抑后扬,情节陡转。细节凸现,线索交替。“物观世界,借物喻理。”起句不凡,结句出韵。题记导入,尾声拓展。标题串线,镜头组合等,这些粗看起来较难,实际并不难,只要认真学好课本里的范文,再加上自己作文时有意尝试和琢磨,一定能行。“文似看山不喜平”,如果文章再给人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尾,则更令读者拍案叫绝。
三、个性化作文评价对学生写作的影响
作文评价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将对学生的写作热情产生影响,学生的作文是个性化的作文,因此,评价主体对学生习作所作的评价也应是个性化的。
(一)个性化作文评价的方式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具体实施中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进行作文评价。
1、学生自我评价。自我作文评价是指被评价者自己参照作文评价指标体系对自己的作文水平和语文素养进行自我鉴定。自我评价实质上就是评价对象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提高的过程。
2、学生互动评价。拓展学生作文评价的时空,通过小组互评的方式,促进人人主动参与,既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也培养了他们认真欣赏别人文章的好习惯。当然,在互动中要注意淡化作文卷面得分和等级,淡化学生之间的互相比较,强调品评和反思,其操作程序如下:
(1)正视差异、动态分层?
(2)示范评改、分层要求?
(3)生生合作、师生对话?
(4)搭建平台,体验乐趣?
(二)个性化作文u价对学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