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范文

时间:2023-12-21 17:18: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篇1

[摘要] 基于文化安全的视角,从民族认同感、社会经济影响、科技影响、对主流文化的认同、教育影响、就业政策需求、旅游业负面影响、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以及民族同化等9个方面对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进行调查问卷研究,并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调查问卷中涉及到的9个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提出了增强民族认同实现文化安全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文化安全 少数民族 认同感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多语言共存的边疆山区省份。全国56个民族,云南就有51个,其中,5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数民族25个,云南少数民族人口123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3.4%,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13.5%。因而,少数民族教育是云南整个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份。经过50多年的努力,云南民族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向多元化发展,基本形成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民族教育体系。通过发展教育,各少数民族的文化教育素质得到了提高,文盲半文盲率大幅度降低,提高了少数民族参与现代化发展进程的能力,增加了其分享改革开放成果和社会文明成果的可能。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既是未来现代化建设的高级人才,又是自身民族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肩负着维护文化安全,构筑文化屏障,保障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时代使命。因此,本文从文化安全的视角出发,对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进行研究,找出问题并提出增强民族认同实现文化安全的对策和建议。

一、文化安全与民族认同

文化安全问题在当今的中国来讲,其含义主要指一个国家或者民族区域内,自身发展及传承下来的民族特色,民族文化(包括语言、文字、民间艺术、文化景观灯等)的独立性特征。简单来说,就是人们认为自己所属国家或者所属民族的文化特质以及价值观不会消失或是退化的一种安全感。

民族文化认同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共性的认同,即少数民族对主流文化的认同,在主流文化中找到本民族特有的文化特质,在此基础上积极的学习主流文化,并成为该文化的一份子。二是对差异性的认同,即把自身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区分开来。民族文化认同是文化安全的基础。

国家文化安全包括了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主要有语言文字的安全、风俗习惯的安全、价值观念的安全和生活方式的安全等,但最主要的一个必要条件之一,就是国家内各民族之间具有高度的民族文化认同感。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在历史的发展演变中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虽然是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但是在长期复杂的历史进程中,各个民族的文化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相互融合,因而一些民族之间具有共同的文化表征,如共同的、语言、文字以及风俗等。石中英在文章中也指出,正是因为这些长期形成的共同的文化特质维系着国家内各个不同的民族,使他们产生了“多元一体”的文化认同感和“休戚与共”的文化心理。这种多元一体的文化认同感和休戚与共的文化心理反过来又成为加强各民族之间文化往来的关系纽带,成为各民族之间友好相处、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的精神动力,成为多民族国家稳定、发展和繁荣的基础[1石中英:《论国家文化安全》,2004年3月。]1。根据这一理解,我们将民族文化认同分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以及对主流文化的认同两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我们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文化安全视角下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进行了研究。

二、调查问卷设计

民族认同包括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以及对主流文化的认同,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以民族认同感来表示,除了这两者对于文化安全存在影响之外,我们还认为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民族教育、就业政策、旅游业、民族同化及其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等7个方面与文化安全也有一定的联系。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体现在当地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感,高民族认同感就意味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对他们的影响是积极的,不会产生违背文化安全的因素,低民族认同感就表示影响是不和谐的,甚至有可能导致民族同化的现象。此外,民族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政策以及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也从不同角度反应了一个民族的现状及其民族认同的状况。因此,调查问卷是以民族认同感、社会经济影响、科技影响、对主流文化的认同、教育影响、就业政策需求、旅游业负面影响、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以及民族同化等9个指标与文化安全的联系进行设计的,问卷一共分为五个部分,题项均为选择题,本文主要针对第一个部分进行分析研究。第一个部分一共有20个小题,第3、4、5、7、8、11、16、19小题的设计欲从侧面调查民族认同感的现状;第1小题则侧重于调查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经济发展是否对其本民族存在影响的看法;第9小题欲调查科技的发展对其民族文化是否有影响;第2、6、14小题是关于民族融合问题,即上述民族认同的两个方面;第17、20小题欲调查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现有的民族教育是否满意;第15、18小题提及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政策方面的问题;第12小题从侧面调查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在民族地区开发旅游业的态度;第13小题涉及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的问题;第10小题涉及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民族同化现象的认知。

三、调查问卷分析

调查问卷一共发放了100份,收回91份,问卷回收率为91%,有效卷为90份,问卷有效率为98.9%。调查对象是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的学生,均为少数民族,其中男生20人,占22.2%,女生70人,占77.8%。年龄分布在20岁~25岁区间,文化程度均为在读本科生。

问卷答案采用里氏评分法(用分值表示被调查者对题项表述的态度),“5”表示非常赞成,“4”表示赞成,“3”表示不确定,“2”表示不同意,“1”表示非常不同意。调查内容涉及A民族认同感;B社会经济影响;C科技影响;D对主流文化的认同;E教育影响;F就业政策需求;G旅游业负面影响;H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I民族同化等,调研结果采用软件spss18.0处理,主要采用了平均值、标准差、相关系数等统计量进行分析。

为方便分析,将题项的按内容大致划分为九个类型,每个类型为一个分量表,有的分量表又划分若干个层次,其中“A民族认同感”可以作为文化安全的主要标志,属内在性因素;其余可以看作是影响文化安全的因子,属外在性因素。

A民族认同感;B社会经济影响;C科技影响;D对主流文化的认同;E教育影响;F就业政策需求;G旅游业负面影响;H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I民族同化

为方便量化统计,将各题选项依次进行赋值:

很不符合――1;不太符合――2;不确定――3;比较符合――4;很符合――5。

根据描述性统计中各题项得分均值,将得分区间划分为5个层次:

分值区间5个层次的划分

由于各类型和层次的概括有主观性的因素,所以先对各题项进行描述性统计,再对各类型综合得分进行描述性统计。

根据两个统计表,可以看出:

1.各题项得分都分布在“中等”、“较高”、“很高”三个等级,并且得分“中等”的题项得分标准差较大,说明该层次各个样本选项差异较大,而得分“很高”的各题项得分标准差较小,说明该层次各样本选项差异较小。

2.民族认同感中,民族艺术认知、民族文化发展程度、民族节庆参与度、历史传统认知得分达到“中等”,民族内部团结程度达到“较高”,而民族宗教认知、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情感得分均达到了“很高”,说明除了当前民族认同感主要集中在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情感上,除了认知外,其他民族文化的认知水平都不高,民族传统文化有被遗忘的危险。

3.在各分量表中,旅游业负面影响得分最低为“中等”级别,民族融合得分最高为“很高”级别,其他分量表得分均为“较高”级别。说明旅游也的负面影响在被调查者的认知中是不确定的,而对当前民族融合的现状持普遍的认同。

各题项得分均值与标准差统计(按均值由小到大排列)

各因子之间的积差相关性分析中,第一层Pearson Correlation为积差相关系数,第二层Sig. (2-tailed) 为相关系数的双尾显著性检验,如果此值小于0.01则非常显著,相关系数右上角会出现“**”,如果此值小于0.05,则表示比较显著,相关系数右上角会出现“*”。

由相关性分析表可知:

1.民族认同感与对主流文化的认同、教育影响、就业政策需求、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等都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67、0.225、0.226、0.408,其解释变异量(又称决定系数,为相关系数的平方)分别为0.135、0.051、0.051、0.166。说明了民族文化间的相互交流、少数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的交融,不仅不会弱化民族认同感,反而会强化民族认同感。加强民族院校建设,让更多少数民族接受高等教育,在就业政策上给予扶持,国家和社会都更加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这些措施都将有利于民族认同感的强化,从而有利于保护边疆少数民族文化安全。

2.对主流文化的认同与民族认同感、教育影响、就业政策需求、社会经济影响、科技影响、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等都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67、0.481、0.453、0.217、0.366、0.289,和民族同化、旅游业负面影响不相关。说明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影响、现代教育的普及,民族融合已是大势所趋,但民族融合的积极意义是显著的,可以强化民族认同感,只要正确引导,就不会导致民族同化,更不会威胁边疆少数民族文化安全。

3.民族同化与社会经济影响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34,与旅游业负面影响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41。说明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并不会带来民族同化,相反经济不发展,严重滞后于现代经济发展水平,反而更容易导致民族同化。

4.旅游业负面影响与民族同化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41,与民族认同感等其他因子均不相关。因此少数民族地方发展旅游业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民族同化,保护边疆少数民族的文化安全。

四、增强民族认同实现文化安全

1.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首先,各级政府要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民族工作主题,切实加强民族工作,努力实现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力求通过更大的努力,让少数民族群众得到实惠。其次,还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保障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在财力上,要逐步加大对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积极争取各种专项资金向民族地区倾斜;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要优先安排民族地区项目资金,帮助民族地区建设一批能够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项目;对民族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也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促进其健康发展。

2.增强少数民族本民族文化保护的意识

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延续的灵魂,是民族发展繁荣的动力与活力的源泉。了解一个民族,必须了解她的文化;尊重一个民族,必须尊重她的文化;发展一个民族,必须发展她的文化。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对于提高少数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后劲,加快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少数民族具有高度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他们对本民族文化保护的意识:(1)挖掘文化内涵,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宣传与教育;(2)传媒应该有针对性系统地宣传和普及少数民族民俗文化;(3)少数民族年轻一代应该重新去认识传统文化,增强对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觉保护意识。

3.促进民族融合的同时防止民族文化多样性过度流失

云南是个多民族聚居、多宗教融合的省份。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都能和其他民族的同学融洽相处,即使产生一些矛盾,也能以积极的心态去解决问题。此外,绝大多数人都不排斥学习其他民族的文化。这是一个比较能体现民族融合的好现象,但是与此同时,我们面临的是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正在逐渐流失的问题。因此,在促进民族融合的同时防止民族文化多样性受到威胁,例如,可以针对不同民族进行不同的宣传,唤起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正确认识民族文化多样性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各乡镇、各民族村落进行“少数民族文化与世界遗产知识”的培训;制作各民族文化音像制品等。

4.重视少数民族教育

由相关性分析可知,民族融合与民族认同、教育影响、就业政策需求、经济影响、科技影响、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等都呈显著正相关。显然,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人们经济水平、就业以及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我们还缺乏很多民族教育人才,少数民族教育水平的欠缺导致了少数民族区域发展机会的不均等。因此,我们更应该重视并促进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例如,可以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双语”教学,培养“少数民族骨干”等。

5.拓宽少数民族地区就业渠道和方式并加以政策扶持

由于少数民族受教育程度不均等,加之自身就是一个弱势群体,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即使上了大学,毕业后也很难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甚至有的收入还不如在家里干农活的同龄人。此外,在被调查的90名大学生中,就有78.89%的人认为国家应该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给予政策倾斜。因此,拓宽少数民族地区就业渠道,给予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政策扶持是一个有效途径,例如,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新型农业或旅游业的开发;给予少数民族大学生自主创业贷款或是岗位条件的特殊待遇等。

6.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开发的负面影响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开发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但由此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例如“民族同化”现象、民族文化在传承与传播中变质等问题。根据相关性分析可知,旅游业负面影响与“民族同化”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41,与民族认同感等其他因子均不相关。因此,在开发民族文化旅游的同时,必须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旅游产业发展与民族文化传承之间找到平衡点和结合点,带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潘一禾.文化安全[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篇2

在汉语水平上,将维吾尔族大学生分成三组进行研究:水平高组、水平中等组以及水平低三组。研究结果显示:汉语水平中等的学生在汉语普通话、维语的地位价值维度和亲和力维度上以及带口音汉语的地位价值维度上的评价最高;汉语水平低的学生则各项评价都较低。在汉语水平低的小组中,其对维语的亲和力评价远远低于对地位价值维度评价,地位价值维度的评价与平均值相差不大,这一结果与以往的研究不同。在带有维语口音的汉语评价上,汉语水平低的学生对其亲和力维度评价较高,对其地位价值维度评价较低。在汉语水平因子上,汉语水平中等的学生在各项得分上都最高,主要是因为这些大学生对汉语掌握得不够,他们还处在探索汉语文化中,所以对汉语保持着较浓厚的兴趣。他们一方面认为汉语难学,一方面又认为学好汉语能欣赏汉语电影、文学作品等,所以尽管汉语难学,但仍保持着较积极的学习态度。对于汉语水平高的维吾尔族大学生而言,他们对汉语已没有了较高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而且,汉语的难学会使其对汉语产生一定的抵触等消极情绪,所以其对汉语普通话的评价较低。对于汉语水平低的学生而言,带维语口音的汉语正是他们交际中用到的语言,所以会倍感亲切,故而亲和力评分较高。

二、民族认同感

对此问题,同样将学生分成三组,分成高、中、低三组。在这一因子的研究上发现,维吾尔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越高,他们对汉语普通话的地位价值维度评价就越高;而在亲和力维度评价上,民族认同感中等的学生对汉语普通话的评分最高,民族认同感高的学生对汉语普通话评分最低。在维语评价上,地位价值维度和亲和力维度评价上最高的均为民族认同感中等的学生,接着就是民族认同感高等的学生。在带有维语口音的汉语上,三组学生给出的地位价值维度评价相差不大;在亲和力维度上,民族认同感高的学生给出的评价最高,其次就是民族认同感中等的学生。研究结果表明:维吾尔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越高,其对汉语普通话的评价就越低。汉语普通话作为我国的官方标准语言,是每一个维吾尔族大学生都需要掌握的语言,而带维语口音的汉语则成为汉语普通话与维语之间的缓冲点,这样就使得维吾尔族大学生较容易接受。虽然各组学生对维语的评价都高于对汉语普通话的评价,但总体上来说,学生对汉语普通话的评价也不低,这反映出维吾尔族大学生对汉语的一种矛盾心理,即既对母语持有较高的忠诚度,也认可汉语。

三、高校加强语文语言教学的建议

前已述及,不同的背景会使得维吾尔族大学生的语言态度产生截然不同的变化趋势。为减少新疆不同民族之间的语言文化冲突,促进各民族的大繁荣,促进新疆地区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在高校教育中,对维吾尔族学生应采用更加贴近其民族的教学方式,尽量满足维吾尔族学生的需求,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考虑到学生的民族情感,利用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主动学习汉语,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另外,在社会交往中开展汉语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汉语交际的乐趣,让学生在体验中华文明的过程中学习汉语,利用角色扮演、对话、情感交流、实地研究、文化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汉语能力。[3]最后,教师还要重视民族认同的引导工作,努力消除维吾尔族大学生对汉语的认同障碍,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新生入学教育、校内活动、心理咨询室、民族文化解读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并以宽容、开放的心态对待其他民族文化,增强其对汉语的适应能力,提高汉语教学质量。

四、结语

篇3

一、引言

民族认同是一个系统的认识体系,涉及对民族文化、民族宗教、民族信仰、民族地域归属、民族认同感等多方面内容。主要包括本民族成员对其国家的认同,历史、文化的认同以及国家范围内其他少数民族的认同,在这些共同因素的作用下所产生的民族精神、民族认同感对其成员认识其民族特征,加深民族情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是民族认同的核心组成部分。

二、 民族认同的理论

1、国家认同

民族认同的基础是个体对其所在群体的归属感。这里的“群体”在近代以前,因为生产水平的限制,个体对群体生活的客观依赖,多指自然形成的部落。近代以来,生产力的发展,“民族”的概念不断与“国家”相靠近。斯大林对民族概念的界定基于共同的语言、地域、文化以及经济生活四个因素,这四项因素与国家的建立与发展相统一。德意志民族主义的先驱赫德尔在其著作中说:“最自然的国家,莫过于一种民族特点的一个民族。”在单一民族国家中,民族的认同与国家认同相统一。而现存的国际当中,绝大多数是由多种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这就要求个体不仅对本民族信念认同,还要对本国范围内其他民族进行认同。中国现有包括汉族在内的56个民族,尤其需统一各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的整体认同,以及其它少数民族的认同,对国家的认同也是民族认同的最高形式。

2、历史文化认同

纵观民族的发展过程,多是从拥有同一血缘的种族展开,在不断的历史演化中,产生独立的民族性格和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征,形成特有的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并使其个体产生对群体的认同意识。对民族发展史的认同,是个体对民族建立认同感的基础。民族文化作为民族历史重要的一部分,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一个民族共同创造和传承的文化,即被这个民族所创造,也具有对这个民族的支配意义,为这个民族的成员所遵循。中国作为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国家,具有地域辽阔,少数民族众多的特点,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不可避免,各民族间的向心力和认同感尤其需要对中华民族的整体认同作为纽带进行疏导和融通。

3、国家范围内其它少数民族的共同认同

对于多民族国家,成员对国家范围内其它少数民族的认同是民族认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民族认同不仅包括对本民族历史渊源的认同和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还包括对民族所属国家的认同,而对国家的认同作为民族认同感的最高形式,其中就包含了个体对除本民族外的其他民族的认同。统一国家内,长期发展所形成的归属感,是超越了政治形势以及各民族特有文化的共有的民族意识。“中华民族”是以汉族为主体,包括了壮族、满族、回族、藏、蒙、维等56个居住在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共同构成的,少数民族人数超过一亿,分布聚居范围达到国土面积的64%。中华民族作为各民族文化相融合的产物,是各民族共有的改革、发展成果,密切的经济生活往来和紧密的文化交流使各少数民族间具有共同的群体归属感,共同的政治权利以及民主的民族策略,使个民族发展拥有平等的资源和不竭的动力。

三、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影响因素

1、家庭影响

在对现有资料的整理当中发现,家庭因素对大学生民族认同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秦向荣在研究中国11—20岁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及其发展时发现父母的民族是否为少数民族对青少年本身民族身份没有明显影响,但是影响到“中华民族”认同,父母为少数民族会使自己的子女更认同“中华民族”。父母对民族的认同,是启发和教育大学生民族认同的第一步,父母会将自身的民族、文化认同状况在生活当中直接传递给子女,对子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其表现出同样的特点。不同家庭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差异,使子女成长的社会文化背景有着很大的不同,父母文化程度的高低,对子女民族文化的接受能力、民族历史的了解程度也产生巨大差距,这些都共同影响了大学生对民族的认同程度。

2、社会影响

民族的发展与社会的建设密不可分,社会的平稳发展是社会群体内各民族间共同发展结果,社会的发展程度也对其成员在意识上具有导向作用。民族认同最初就源于社会对其成员的认同,社会意识会强烈的影响其成员的知觉、态度和行为,这也是民族区分以及民族冲突的根源所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断成熟,民族认同与社会认同之间的界线开始淡化。我国现正处市场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市场经济的大力发展与自由经济的相伴成长使当代大学生的进取意识明显增强,积极的竞争态度使大学生更富裕创新精神,但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使部分学生对民族认同产生质疑,对自由、民主的追求与对民族的认同产生矛盾,不正确的处理方式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流毒在大学生群体当中蔓延。大学生民族认同的程度,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成为中国社会平稳过度的关键。

3、外来文化影响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各民族文化的融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民族的多元化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已成为一种可观的历史潮流。大学生处于生理及心理最活跃的时期,对新鲜事物具有极强的好奇心与接受能力,外来文化以多种方式对我国大学生进行渗透,从影视作品到饮食、服装等与生活相关的方面对大学生加以影响。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处事方法在这样的多重影响下发生很大改变。正确权衡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间的异同,对外来文化有选择的接受,是当代大学生牢固民族文化基础的关键。

四、结论

篇4

在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少数民族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迁。面对现代化的巨大冲击,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也受到了巨大阻碍。因此,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作为一门课程列入教学体系,在中小学及大学课堂之中开展课堂教学,将会成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保护;课程

一、少数民族文化课程与中小学课堂

(一)课堂教学培养民族认同感

不同的民族文化遗产是不可多得的璀璨财富。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是少数民族人民在数年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之中创造出来的包括精神与物质两个方面的文明。而这些文明在当今,一方面渴望迅速地实现现代化,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却又恐惧自己的传统文化会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而无法得以保存。这样一种矛盾的心理存在于每一处少数民族文化之中,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为了使民族文化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学校教育必须为此做出自己的贡献。教育是传承的重要途径。将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在课本之中,使当地少数民族中小学生从受教育的课本之中了解到自己民族文化的精彩,培养其民族自信心与民族精神,使其具有对自己民族语言、文字、传统艺术以及其他许多特色方面的认同感,如,在中小学少数民族文化课程中,讲述民族神话故事,学习本民族的手工艺技能,或利用电脑进行图片、视频展示,使学生们从小感受到自己本民族文化的独特。

(二)多元文化造就多元人才

从中小学课堂入手,将民族文化作为课程在学生之中传播,让他们自小受到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的双重引导,使其成为具有更健全人格的新型人才,也达到传承与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最终目的。

将民族知识融于课本之中,首先,可以使学习者习得不同的文化,这样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认识多种文化内涵。其次,将民族文化作为重点出现在中小学生的课本之中,可以让本民族的孩子自小就意识到本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自然而然地意识到保护本民族文化是他们的使命之一;随后,在接受主流文明的同时,给予他们更多选择文化的权利,让他们在多种文化中感受生命的多元化,对塑造人格的健全更有帮助;最后,多元文化教育使不同民族的文明来到了一个平等的平台,民族文化课程的开展不仅能够实现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标,还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少数民族儿童学习本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的要求,增强了民族认同和民族平等意识,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和谐发展。

二、少数民族文化课程与大学课堂

(一)巩固和发展

不仅是中小学生,在大学课堂之中,同样也应该开设相应的民族文化传播课程。而针对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课程,则不应局限在对于民族文化粗略的了解,而应该更加深入。大学生能够在校内的网络与图书馆中对民族文化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解。同时,还可以开设民族语学习的选修课,鼓励学生去学习不同的本民族语言。或者邀请知名专家进行民族文化的讲座,加强青年大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在国内多所民族类大学之中,还成立了专门的少数民族文化学院,以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等作为主要的课程,招收各族学生进行授课,这些措施都使民族文化得到更广泛的扩展,使其逐渐普及于精英教育。

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依旧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因此,不仅是要将其融入文学传播类学科的课程之中,同时,对于法律、经济、现代科学技术等学科的学生,同样应该加强他们对不同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让他们认识到作为青年大学生,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是应尽的责任。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至今仍然缺乏强有力的法律保障,缺乏成系统化的机构等等。解决这些问题,已成为了保护民族文化的迫切需要。

(二) 提升能力,勇于创新

当代青年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中流砥柱,在面对世界各地的多种文化时都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尊重其他文化,却并不盲从。而对于自己的传统文化,更应该冷静思考其与现代社会的关系,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需要大学生能够提升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想要更好地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要学会将其中阻碍文明进步的部分剔除,使其更加适应当代社会发展。这是中小学生等所缺乏的能力,因而我们只能寄希望于当代大学生,用最理智、科学的目光看待这些文化,选择出最适合它们继续发展方向。

我们的少数民族文化是历史长河之中不可忽略的“活着的文化”,不能带着僵化、古板的思维去接触它,这样既不利于少数民族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转型,更无益于它作为“珍贵财富”的传承。由此看来,创新变得至关重要,面对少数民族文化,当代大学生要更加全面、系统地看待问题,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在学习少数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教授课程的大学教师也应该更加生动地提出问题和疑惑,让大学生自己独立思考,以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而并非一味地自己讲解,继续初高中时毫无创新意识的“填鸭式”教育。教师要努力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发他们的思维,引起对于问题的探究性意识,使学生对于解决问题更加活跃、更加积极、更加主动。这样才会使他们真正地融入这样一种文化之中来,他们会通过自己的思考来探索保护民族文化这一责任,而非国家、社会意识的故意强加,这样最终的结果会使得他们真正意义上地承担起这样的一种责任。

三、 总结

总而言之,少数民族文化课程走进课堂是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刻不容缓的一大步举措。在我国,很大一部分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居民,根本不曾认识到他们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这一现象反映了我国目前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这就是为何要让少数民族文化相关课程走进中小学、大学课堂的重要原因,令接受系统教育的学生阶级从小认识到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让民族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自小深埋于心。同时,使他们用学生阶级更加先进、更加鲜活的视角来看待这些优秀的文化,通过改革创新,更好地将这些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王景.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8(05).

[2]汪丽珍.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2005(06).

[3]朱兵.文化遗产保护与我国的实践[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2(03).

[4]黎明.论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源问题[J].民族研究.2007(03)

[5]祁庆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转型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6).

篇5

关键词:俄罗斯;文化;民族认同;排外心理

中图分类号:G151.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961(2010)03-0053-04

俄罗斯文化中存在一个重要的概念――“外族敌人”,这一概念的形成与俄罗斯民族经历的无数次与外族的战争有关。在扩大疆域与保卫家园的历史进程中,俄罗斯人历来对外族持戒备和防范心理。尤其是苏联解体给俄罗斯人带来很大冲击,成为其民族情绪的转折点。社会上到处流传着关于外族人危害俄罗斯、俄罗斯的财富被外国人掠夺的传言。外族敌人成为排外言论的核心目标。这些言论带动了社会各界的排外情绪,逐步导致排外活动猖獗,并且呈现极端暴力倾向。本文仅从心理机制入手,探讨当代俄罗斯大众心目中外族敌人形象的形成原因。

一、变异的异己形象与人的心理

敌人形象的形成源于人类自远古时代起就存在的“自己一异己”对立心理思维模式。在群体间长期对立的过程中,自己与异己的矛盾不断升级,由对立转变为对抗,异己形象也逐渐演变成敌对者形象。俄罗斯学者索尔达托娃认为:“在对抗和仇视的过程中异己变成敌人。敌人形象是‘我们’与‘他们’的对立走向极端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异己’形象被涂上黑色,引起人的厌恶、反感和排斥情绪。”

敌人形象的出现体现了人的心理需求。“自己-异己”对立模式在人类集体无意识中沉淀形成心理模式,使人与生俱来具有对异己的恐惧心理、从他人身上寻找灾难根源的心理、从自己群体寻求归属感和认同感的心理。这三种心理因素直接影响了敌人形象的形成。

(一)恐惧心理

应该承认,人们总是对陌生的人或事心存恐惧。西方学者斯蒂芬把恐惧分为三种:(1)由外族入侵、发生战乱、土地等物质财富被掠夺或失去自由而导致的恐惧;(2)来自他人群体思想层面的侵袭,价值观、生活准则和传统道德标准遭到破坏而产生的恐惧;(3)由外界危险所造成的不良后果给个人或群体带来的恐惧。

20世纪末,苏联改革失败给俄罗斯社会带来的各种危机,使民众对现实和未来充满恐惧。大众将经济改革所导致的物质生活水平全面下降归咎为外族人对俄罗斯财富的掠夺,将全球化趋势下的俄罗斯文化转型认定为西方文化对其传统文化的侵袭和破坏。他们对转型时期不稳定的社会生活局面茫然不知所措,将挽救民族认同危机的诉求建立在从他人身上寻找灾难根源的基础之上。

(二)外化与宣泄恐惧的心理

人的心理特征决定了他需要通过某个人物形象把内心的恐惧感加以客体化,将无名恐惧具体化为人物对象,以此作为恐惧外泄的主要途径。用俄国著名文化学者洛特曼的话说,就是恐惧急于体现出来。他在《漫谈俄罗斯文化》一书中举例说明,中世纪经常有寻找女巫的群众性活动,成为大众宣泄内心恐惧的一种途径。弗雷泽在《金枝》中专门写了为驱赶邪恶而惩治替罪者的原始习俗。他认为,在当时的人们看来,替罪者是邪恶的化身,通过鞭打他、惩治他,可以达到驱逐无法捕捉的邪恶的目的,以此解除生活中的一切不幸。“14-18世纪,欧洲各国一直都有抓捕妖魔的习俗,人们把这个妖魔当做替罪者或人类的敌人,通过这种方式摆脱灾难。”

寻找替罪者的动机至今影响着现代社会生活。在现代社会,过去的一些习俗虽然早已消失,但利用敌人形象承载由灾难所带来的心理负担、转移情绪的心理依然存在。要摆脱危险、克服危机,就要找到造成危险局面的祸根,确立一个打击对象,并将自己的攻击行为合理化。人们用敌人形象这种可感知的方式解释不幸的根源,把敌人与恶等同,用具体的形象来代替抽象的恶。学者卡甘指出,当恐惧感达到一定极限时,人需要将它宣泄出来,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它转变为人们可以直接捕捉到的形式,便于与之斗争。

在20世纪末俄罗斯社会转型时期,俄民众对每况愈下的社会局面的恐惧心理,正是通过塑造各种敌对外族人形象来宣泄的。近几年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受俄罗斯大众排斥的外族、外国人中,排名前列的是高加索一带的少数民族,犹太敌人依然没有退出俄罗斯的历史舞台。与前者的冲突,由于车臣战争的爆发而激化;对后者的敌视,则来自宗教分歧和经济利益纷争。

对外族的负面评价受转型时期的社会背景影响逐渐加剧。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社会变故,大多数普通百姓并不能认清事态发展的来龙去脉,他们仅仅依靠潜意识里存在的对外族人的戒备和防范意识,来寻找灾难的根源以及幻想以此找到走出困境的出路。因此,有关高加索一带少数民族以及犹太人的负面报道铺天盖地,许多极端民族主义组织公开在媒介中宣传塑造这些外族敌人形象。

(三)归属与认同心理

人们寻找敌人的心理机制还体现了人谋求归属感的心理需要。个体在集体中寻找归属感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心理需求,“我”属于“我们”这个集体,表明人具有归属性和参与性。特别是当人面临危机时,总是希望找到可以依托的群体来排除恐惧和无助感。认同感和归属感通常是通过划分“自己一异己”而确立的,因为只有借助于与异己的对立关系才能够明确自己群体的共同特征,建立牢固的认同感。因此,敌人形象能满足人们寻求认同感的心理,他作为一切灾难的罪魁祸首是增强群体凝聚力的最好方式。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人的认同感发生动摇,经济改革失败带来的社会危机挫伤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文化转型也给他们造成了精神困惑。俄罗斯大众迫切需要重塑民族认同感和重振民族自豪感。为了满足这一心理需求,确立外族敌人形象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而俄罗斯惯有的大民族主义思想更加助长了这一认同方式的强化。社会精英阶层的民族主义者在倡导弘扬俄罗斯民族文化、关爱俄罗斯民族自身利益的同时,为自己树立了外族敌人形象。这就是外族敌人形象活跃在20世纪末社会转型时期的俄罗斯文化中的重要原因。由于大众有着强烈的加强民族认同感的心理需求,所以关于外族敌人蓄意破坏俄罗斯的说法不但没有被正确认识,反而受到普遍追捧。

二、大众的从简、从众心理及非理性思维方式

在对待外族人的问题上,俄罗斯大众利用传统观念将一切危机所引发的恐惧心理通过外族敌人形象来宣泄。这体现了大众简单化的思维方式和从众心理。法国学者勒庞认为,群体易于接受那些受传统规律影响、被公众意见所认可、在适宜的社会环境中存在的观念。另一名法国社会心理学家莫斯科维奇的日常思维理论从另一个角度证实了个体对群体观念的接受和认可。他认为。个体的人在现实中不仅要独立思考和形成自己的观念,同时要启用沉淀在大脑中、由几代人积累的社

会经验、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同时,勒庞认为,这些观念必须“具有绝对的、毫不妥协的和简单明了的形式”。因此,“它们都会被披上形象化的外衣,也只有以这种形式,它们才能为群众所接受”。

敌人形象就是披上丑恶形象外衣的一整套观念。大众群体的智力水平和素质较低,使他们不能接受高深莫测的哲学或科学观念,而关于摆脱困境、克服恐惧心理的一系列观念被简化、改造后,以易于被群众接受的敌人形象呈现。关于恶的抽象观念在日常思维中被披上人们所熟悉的形象外套以后,就形成了解释复杂社会危机根源的敌人形象。这反映了俄罗斯民族两个方面的心理特点:一是把关于外族人及其文化的一系列观念依附在日常经验所熟悉的外族人形象这个范畴中;二是将关于现实中的灾难与对危机的恐惧心理等抽象观念具体化和简单化为具体的外族敌人形象。这反映了大众思维程式化、简单化和形象化的特点。苏联学者克里班诺夫把这种现象解释为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直到用最原始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把任何问题都推到一个有罪的人身上,这个罪人是世界上‘恶’的人格化形象。”因此,当人们面临威胁和危险时,总喜欢用“敌人作祟”这种简单的思维方式来解释,通过敌人形象来看待一切与自己对立的客体。

大众简单化的推理方式具有非理性思维特点,可以将许多没有逻辑联系,乃至自相矛盾的看法和观点糅合在一起。“群体推理的特点,是把彼此不同、只在表面上相似的事物搅在一起,并且立刻把具体的事物普遍化。”这种非理性思维方式不但使俄罗斯人善于塑造敌人形象,而且还将转型时期社会危机的引发原因统统归咎到外族敌人身上。比如,在俄罗斯流传已久的“犹太人阴谋论”就把俄罗斯历史上20世纪初与20世纪末两次大的社会转型归咎于犹太人的罪孽。尽管反犹主义者在俄罗斯并不占大多数,但“犹太人阴谋论”已成为俄罗斯家喻户晓的话题,许多人对此深信不疑。今天,与车臣的紧张关系又让许多俄罗斯人将高加索一带的少数民族与阴谋论联系起来,使用同样的套路来看待民族关系问题。这说明,俄罗斯民族的非理性思维特征较之其他民族更加明显,因此在塑造和接受敌人形象观念时表现出更加明显的倾向。

三、“扬己抑人”的偏狭式民族认同心理

大众对本民族文化属性的认识是民族认同的基础,人们必须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保持一致才能形成自己的民族认同感。在这一点上,民族文化传统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许多传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筛选、提炼,构成民族精神文化的精髓。得到大众认可的观念进入集体无意识,被人们无条件地接受,成为民族认同的基础。

不同民族对世界的认识不可能完全一致,在传统观念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代表不同文化的民族在交往中总会有一定的距离,进而产生文化障碍,加深了相互间的陌生感与异己感,“自己一异己”的对立模式影响了民族群体之间的交流。同时,面对“异己”,人们难免要暗地里加以相互比较,并且总希望突出自己的优势。按照弗洛姆的理论,强调自己群体的优势是任何团体存在的基本前提。人们在强调本民族优势的同时,往往会贬低他人的民族文化,因此,他人形象能够帮助个体强化民族认同感。要想为自己的民族认同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就要利用其他民族的文化特征做衬托。正反的对比度越大,就越能突出自己一方的正面性,也就越能强化民族认同感。

当旧的理想和价值观被瓦解,加强民族认同是扭转危机局面的最好办法。挽救民族认同危机,可以通过正面途径,即调动理想的传统模式,对历史加以神话化、英雄化来强化认同感;同时,也采用反面途径,利用寻找困难、危机的根源的办法来补偿大众意识中的失落感。在后一种办法的实施过程中,就经常会利用“我们”与“他们”的对立,特别是敌人形象的作用。虽然贬低他人文化不一定会直接形成对他人群体的仇视,但当自己群体内部出现危机时,就需要一个强有力的认同支持,因此必然会强调对方的危险胜和危害性,从而达到团结自己内部力量的目的。敌人形象作为社会危机的转载者,为社会所发生的一切不幸承担责任,人们在共同对付敌人的过程中凝聚在一起,建立新的认同。敌人形象集合了异己的所有负面特征,是百分之百的反面形象,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它最能提升民族认同感,起到团结自己队伍的作用。

危机时期的敌人形象固然能增强本民族的自信心,加强民族认同感,但是过分强调和夸大敌人形象的作用会导致盲目排外,甚至仇视外族人。这是一种偏狭的民族认同心理。受这种心理支配,会爆发大规模排外行动和煽起极端民族主义思潮。“民族沙文主义不仅鼓吹本民族的优越感和民族利益至上,煽动民族仇恨,主张征服和奴役其他民族,而且制造和散布民族被迫害的‘妄想症’,即本民族所面临的一切困难、人民遭遇的所有痛苦,其根源都在于某个恶魔民族的阴谋和威胁及其异族文化毒素。”

总之,俄罗斯民族在加强民族认同感过程中,表现出一种偏狭心理。为加强民族认同,极端民族主义者提出“俄罗斯只为俄罗斯人存在”的口号。在这种偏执心理的驱使下,社会排外浪潮日益高涨,从大众媒介的排外宣传到日常生活中对外族人的歧视,随处可见俄罗斯人的民族优越感和排外心理。极端民族主义者利用日益激化的民族矛盾,把那些与本民族发生冲突的他民族描绘为反面形象,后者的民族特征被歪曲、抹黑,整个民族及其所有成员被浓缩成一个具体的敌人形象。而且受某些带个人目的的政客操纵,有关外族敌人的负面宣传愈演愈烈。当这些宣传为民众接受后,会大大加强他们排斥异族的心理,并且由潜意识的排斥心理转化为有意识的仇外心理,最终酿成一些暴力流血事件。

篇6

全球化的发展让国家之间的交流愈加频繁,民族音乐文化也迎来了多元文化发展的趋势。让民族文化在多元文化中做好传承和发扬工作,有助于提升民族的凝聚力,展示民族的音乐文化。所以要做好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扬工作,吸收外来音乐中的优秀精华,提升自身民族音乐的魅力,让民族音乐更好地传承下去。

一、多元文化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作用

(一)承担着民族音乐传承的主渠道功能

多元文化传递具有高度概括的特点,这也促进了民族音乐传承的稳定性。多元文化音乐主张保持民族音乐文化的元素,因此成为了民族音乐传承的主渠道。多元文化主张传递、整理多种音乐文化,依据受教育者的心理接受情况和社会对于音乐文化的需要制定合理的传承方式,这让民族音乐找到了传承的方法。

(二)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

音乐只有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进,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民族音乐在发展中也要不断地进行新音乐文化的引进工作,拓展民族音乐的范围,增强民族音乐的时代性。多元文化音乐将不同民族的音乐进行融合,形成了稳定的认知和理解方式,为民族音乐提供了发展和创新的机遇。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我国音乐受教育者可以领略到全球音乐文化的水平,将自身的民族音乐进行对比和融合,可以帮助提升本民族的音乐吸收外来音乐的有效性。受教育者不断地进行外来音乐的融合,可以依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创作出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音乐作品,这也是现代音乐传承的重要依据。

(三)提高民族音乐文化的凝聚力

民族音乐体现着民族凝聚力,社会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音乐文化的传承。民族音乐文化要和社会发展的趋势相适应,给社会营造一种温馨和谐有竞争力的环境。在民族音乐的传承中,要认真审核民族音乐的文化价值观念,找到民族音乐和其他音乐的差别和差距,增强对民族音乐的认同感。受教育者要正确引导音乐发展的趋势,做好民族音乐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传承工作,创作出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优秀民族音乐,从而提高社会对于民族音乐的认同感,增强国家的凝聚力。

二、多元文化下民族音乐传承的策略

(一)认识到挑战和机遇并存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进行民族音乐的传承,要认识到挑战和机遇并存、衰退和复兴共生。这既是民族音乐发展中的逻辑,也是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现实发展情况。民族音乐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稳定性,很多人认为这种共性会导致民族音乐和现代音乐存在冲突。其实不然,本土的传统的民族音乐和外来的现代的音乐可以兼容。在世界音乐发展中,每一种民族的音乐都是文化传播的途径,都可以实现共生共存。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音乐保持着自身的独立性和稳定性,主动地吸取外来优秀的音乐文化,这样可以提高民族文化的适应性,在多元化的背景下进行调整,更好地适应国际的音乐文化发展。多元文化强调不同的音乐文化共存和音乐平等理念,这让本民族的音乐文化传承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全球范围中的音乐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民族音乐在全球化音乐浪潮中势必会受到影响和冲击。信息技术和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促进了民族音乐文化的转变,让不同形态的民族音乐文化交流非常频繁,很多民族音乐面临着多种现代音乐的影响和冲击。少数族裔群体的民族音乐更是处于文化发展的弱势地位。我国的民族音乐内容多、形式多样,因为各个民族的音乐传承和发扬的形势不同,所以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很多地区的民族音乐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在多媒体和信息技术的影响下,传统的音乐文化传承方法受到了限制,城市化的转型让很多的民族音乐文化没有了发展的根基。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被多元文化和商业价值异化或者是同化,改变了传统的精神内涵。

因此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我国的民族音乐面临着挑战和机遇并存的状态,衰退和繁荣共生,为了避免出现传统民族文化传承的断裂,要大力倡导民族文化的独立性、稳定性和民族性,推进民族音乐的传承工作,更好地适应多元文化的发展机遇。

(二)注重个性张扬和意义重构

民族音乐在传承过程中,要注重个性张扬和意义重构。个性张扬能够体现我国民族音乐的特点,让民族音乐的独立性和稳定性得到更好的发挥。西方理性音乐家认为,音乐是一种科学,可以通过定量研究、定性分析等科学方法进行验证和检测,这是唯物主义的思想。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音乐具有很强的科学标准,并注重表演者和演唱者的情感表达和真情流露。民族音乐中存在很多的非均分律动,这就是个性鲜明的表达方式。西方的音乐学家使用科学时间观评估我国音乐的非均分律动观念就无法解释。所以本民族的音乐在进行文化传承的过程中,要综合考察多元文化的观点,减少西方理性主义的影响,做好本民族个性音乐的传承工作。

民族音乐的重构是理解本民族音乐的重要方式,若是只在结构层面和音响方面对音乐进行理解,就会发现民族失去了精神的内涵。所以要注重民族音乐的重构,不能仅仅将民族音乐作为一种音响,而是要将音乐作为重要的传承方式。多元化音乐非常注重音乐的平等性和认同感,认为所有的音乐都有存在的重要价值,这也是民族音乐在多元化趋势下发展的途径。民族音乐具有民族发展的特殊意义,代表着独特的民族文化,所以要做好民族音乐的传承工作。将民族音乐建立在自身文化发展的根基中,将演奏技法和音响形式赋予音乐传承之中,这样可以体现“民族的音乐表现了民族”的文化含义。

(三)进行多元化音乐教育

篇7

从语文课堂上教师们的关注点来看,应从文化传承的高度来看语文教学。在语文课堂上很多语文教师的关注点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知识,二是技能,三是分数。前段时间,笔者听一位教师讲授《岳阳楼记》,总共三课时,大多在解词释义,更让我生气的是课文“思想感悟”变为“抄写练习”,语文变成了纯粹的工具,文化所具有的构建共同精神家园的功能被消解,导致语文课丧失了灵魂,只剩工具的骨架。于漪老师说:“没有民族文化的根底,语言文字只在浅层上漂浮,学生的语言水平难以真正提高”。这就说明语文课堂离开了文化会造成两个方面的后果:一方面学生的语文水平难以提高,另一方面造成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漠视,无法产生对民族文化的归属感。这就需要语文教师一方面关注知识技能等工具性的成分,另一方面关注语文所承载的文化,积极用民族文化建构共同的精神家园,使民族文化千秋万代地传下去。

课程标准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文性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像《岳阳楼记》这篇文章,文化层面可挖掘的东西很多,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忧国忧民情怀。这种胸怀天下、舍身忘我、积极进取的精神是传统文化的精华,应该带领学生继承和发扬,使其为学生打下一个精神的底子。发扬的前提是继承,继承的前提是认同,认同的前提是体验。离开了个体的体验,学生是无法认同这些文化精华的。抄文章主旨的做法,对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成绩可能有用,但对文化精神的传承没有多少好处,在一定程度上还限定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反感。

从语文承载的文化使命来看,应从文化传承的高度来看待语文教学。文化是民族之根,语文是根之根,语文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重要载体,集中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没有语文我们就找不到回家的路。语言是民族的语言,文字是民族的文字,它们都是民族的文化密码,是民族精神的一种积淀。

北宋哲学家张载曾说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往圣的绝学是传统文化的精华,作为语文教师来说,把它传承下来责无旁贷。语文教师重要职责就是要让我们民族的语言文字薪火相传,让语言文字背后的思想传统薪火相传,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新课标明确强调:“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这充分肯定了语文在弘扬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语文不能缺失传统文化,缺失了传统文化,语文就只剩下知识的位移,技能的训练和应试的准备。

篇8

关键词 传播学心理学 黑龙江少数民族 文化认同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Cultural Identity Research on Ethnic Minorities in Heilongjiang

under Communication Psychology

WANG Tingting

(Qiqihaer University, Qiqihaer, Heilongjiang 161006)

AbstractHeilongjiang Province, as a typical multiracial province, national minority traditional culture is more typical, has certain historical and special. 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our country industrialization, informatization process accelerate,minority culture has been the development of a hitherto unknown impingement. This paper from the psychology of communi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ss media on the minority individual 's mechanism of action, seek to promote the minority nationalities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to the national culture identity, the effective measures to enhance national cohesion.

Key wordscommunication psychology; ethnic minorities in Heilongjiang; cultural identity

1 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文化概况

黑龙江省是一个多民族、散杂居边疆省份,全省共有53个少数民族,人口近20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5.26%。其中世居本省的有满、朝鲜、蒙古、回、达斡尔、赫哲、鄂伦春等少数个民族。他们在各自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出独特而丰富的民族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满族、回族普遍使用汉语文;朝鲜族、蒙古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大多数人通用汉语文;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赫哲族有本民族语言,没有文字,普遍使用汉语文。其中,赫哲族民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通古斯―满语族南支语言,没有文字,同满语接近,通用汉语,少数老年人会讲赫哲语。信奉自然神崇拜、祖先崇拜和北方原始宗教萨满教。创造了口头说唱文学史诗伊玛堪、擅长鱼皮手工艺制作。鄂伦春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通古斯―满语族北支语言,没有文字,靠口耳相传传递信息,通用汉语。信奉原始宗教萨满教,属自然神多神崇拜。创造了包括神话传说、说唱故事在内的口头文学、民间歌舞、书面文学。是一个精于打猎的马背民族,发展出狩猎文化精华。其他少数民族大多通用汉语言文字。

2 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文化认同存在的问题

文化认同是指对自身文化身份和地位的一种自觉和把握,表现在政治、经济、伦理、宗教、语言等诸多方面,凡同人的活动有关的一切领域几乎都是文化的领域,因而都存在文化认同的问题。文化认同是由共同的、历史经验、语言、民族血统、地理、经济环境等因素共同形成,其特性比起政治、经济结构更不容易改变。

由于时代变迁、历史基础等因素,黑龙江省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问题出现复杂化趋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语言受同化较为明显;第二、宗教受影响的速度较为缓慢;第三、习俗受影响的程度存在着地域性差异;第四、女性教育问题仍然任重道远。尤其是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少数民族文化日益边缘化,少数民族文化中现代与传统杂陈,落后与先进并存,开放与狭隘共生,从而造成少数民族文化的内部断裂。由于原来的价值体系已经不得到主流文化的承认,少数民族对现代文化的认同感降低,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原有的文化归属感不复存在,容易失去精神寄托产生信仰危机。

3 如何提高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文化认同水平

(1)增加权威报道,树立“威信效应”,增强文化认同效力。这是指传播者个人或群体的权威性、可信性对受众的心理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传播效果的影响。传播学研究认为,当受众把传播者或信息来源确定在高权威性、高可靠性的位置上时,这种认定就会转变为对信息内容的相信。传播者的威信的高低与受众被影响的程度之间存在着某种正比的关系。传播机构或信息来源的权威性也能形成威信效应。在传播活动中,受众威信效应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传播者、传播机构或信息来源在受众心目中的威望和地位,而这种威望和地位是由受众授予的,并且是可以证明的。权威性和深度性是平面媒体特有的优势,通过增加权威机构的权威报道,可以很好的树立威信效应,增强少数民族文化认同效力。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文字报刊体系日益完善,内容愈发丰富,形成了多层次、多地区、多种类、多种文字的民族报刊体系。

(2)创办特色栏目,满足“心理层次需要”,提高文化认同水平。传播心理学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理论即共性心理,是指受众在信息接受中所具有的大致相同的心理活动倾向。有两个重要的因素决定其产生:①受众对媒介的认知。看书,探讨知识的心理;读报,获取新闻的心理;看电影,寻求娱乐的心理。②受众对信息产品的一般期待和要求。即求新重快;求知重趣;求富重乐;求近重“软”;求深重活;求真重美。只要传播机构和大众传播媒介切准受众脉搏,编制出符合和适应受众共性心理的信息产品,就会为其乐意接受。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设有全国惟一的省级朝鲜语广播,每天定时播出具有鲜明朝鲜族特色的民族节目,极大的满足了朝鲜族受众的心理需求,促进了民族文化的认同。

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人的延伸”。一档吸引人的少数民族节目,它所挖掘的应该是独特自然地理背后人们的生存状态和文化意义。这也正是少数民族节目的意义所在:历史的厚重感,对现实的执著与真诚,强烈的人文关怀,一种用奢华替代不了的质朴的真实力量。要促进少数民族语言媒体和栏目的发展。在栏目的制作上,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内容翻译上,而是要制作、编排出一系列贴近黑龙江省少数民族生活实际的内容,提高他们的文化认同水平。黑龙江省境内的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的媒体做得比较好,除了转播中央、省、市台的节目外,还自办一些别具地方特色的新闻、艺术、影视类节目,用汉、蒙两种语言播出,丰富了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的业余生活,得到了广大少数民族受众的喜爱。

(3)借助新兴媒介,提高“心理唤醒”水平,拓宽文化认同渠道。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传播媒介“飞入寻常百姓家”。受众获得了以往传播媒介无法实现的话语空间,这种互动对于少数民族文化认同及其建构和变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民族文化认知、情感表达角度看,互联网为少数民族文化认同提供了激荡的空间,为展现民族文化知识,推动民族文化研究提供了表达的平台,为黑龙江省少数民族多维文化认同建构提供了更有活力的空间。很多少数民族网站为主流文化或外来文化了解本民族文化提供了窗口,促进民族文化在本民族的传播,培养民族自信心和归属感,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实现了民族文化认同。如云南人民信息港网站。传播的内容涵盖了包括傈僳族、怒族等在内的少数民族文化。傈僳人民信息港网站还形成了复杂的文化场域,体现出外族人士对傈僳文化的欣赏和认同。网络环境勾勒出来的神秘、浪漫、充满情调的民族文化给异文化带来了极大的吸引力。民族的文化认同,最终体现为个人对族群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当下,我国一些从事黑龙江少数民族文化研究的人士、旅居聚居地之外的少数民族人士、少数民族文化名人纷纷开通微博。通过留言、分享等方式建立联系,在人际传播中促进民族文化认同。围绕某个话题,在互联网中形成各具特色的话语方式。民族文化在互联网中找到了新的传播途径,同民族成员利用互联网进行沟通,异民族成员通过信息交流进行了解,拓宽了民族文化认同渠道。网络传播中,通过原有的少数民族文化认同、地域认同、国家意识形态浸润等各种因素合力下,形成了多层次的民族文化认同。

本论文为黑龙江省教育厅2011年度人文社会科学(面上)项目《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文化认同问题的传播心理学研究》成果之一,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项目编号12512359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大学生; 国家认同; 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 G642/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4-0047-04

国家认同是一种重要的国民意识,是维系国家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培育和增强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因而大学生的国家认同问题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成为近年来学术研究的热点之一。学者们运用不同的理论和方法,从不同角度对大学生国家认同进行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现将有关研究综述如下。

一、关于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内容研究

纵观近年来学术界关于国家认同的研究文献,学者们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关于国家认同的内涵

(1)认同的含义和特征 关于“认同”的含义,学者们从以下四个角度进行了界定。第一,从词源学角度界定“认同”。“认同”一词译自“Identity”及其衍生词“Identification”,指“认同感”和“认同行为”。《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认同”的解释是:“认为跟自己有共同之处而感到新切;认可,赞同。”第二,从哲学角度界定“认同”,认为“认同”是指具有“归属感”或“身份感”。认同是一种辨识过程,其目的在于确立自己的“身份”,找到自己的“归属”。[1]第三,从社会学角度界定“认同”,认为认同主要描述一种特殊的集体现象,包含群体特性和群体意识两个层面。第四,从心理学角度界定“认同”。弗洛伊德将“认同”移植到心理学领域后,经埃里克森(Erikson)的发展,认为“认同”实际上是关于“我是谁”这一问题的回答。[2]“认同”是人类的基本特性之一,是某种深刻的、基础的、持久的或根本的东西,区别于“自我”表面的、偶然的、易变的内容和表征。[3]综上所述,认同首先是过程和结果的统一;其次,认同是关于“我是谁”、“我们是谁”的回答,与不认同或斥异相对立,是一种归属感和身份感;再次,认同包含个体层面上的自我认同和社会层面上的社会认同,且自我认同是社会认同的基础,社会认同是自我认同的表现;最后,认同的客体是丰富的、复杂的,因而认同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既有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地域认同,又有文化认同、政治认同,等等。因此,我们在使用“认同”这一概念时需要做特别的说明,或者是从一般意义上讲,或者是从特殊意义上讲,以免窄化或泛化研究对象。

关于认同的特性,学术界也有一定的研究,如王成兵认为其中最为关键的特性有四个,即连续性、差异性、整合性、同一性。[4]陈茂荣则将其表述为性、政治性、领土性、阶级性、合法性、波动性。[5]

(2)国家认同的含义 国家认同,主要是民族成员对民族国家共同体的归属感。关于国家认同的含义,主要有以下两种意见:第一,国家认同是国民认同,其主体是公民,其客体是民族国家共同体。如贺金瑞认为国家认同即国民认同[6],徐则平提出国家认同是指公民认同并效忠于民族国家。[7]还有学者将国家视为一种政治共同体,认为国家认同是指公民对国家的政治权力和权威的认同。[8]第二,国家认同是民族成员对国家共同体的归属感。认为国家认同实质上是一个民族自觉归属于国家,形成捍卫国家和民族(国族)利益的主体意识。[9]可见,已有研究在国家认同的界定上存在一定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认同的客体即国家是民族共同体、文化共同体还是政治共同体,不同学者的指认存在差异。二是国家本身是一个历史性范畴,国家认同也随着国家形态的变化而变化,比如现代民族国家认同不同于封建王朝国家认同,而且现代民族国家本身也是复杂多样的,已有的研究对其中的差异关注不够。

(3)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之间的关系 首先,国家与民族的关系。国家与民族既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一方面,国家与民族密切相关。民族国家首先出现于西欧,后向全球扩展,成为基本的国家形态。而民族国家就是建立在民族对国家认同基础上的国家,是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相统一的国家。[10]另一方面,国家与民族又有区别。“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不一定必须有共同语言,如多民族国家,而民族则必须有共同语言。”[11]一个国家可以包含不同的民族,同一个民族亦有可能分属于不同的国家。国家和民族的疆界有时是一致的,但更多的时候是不一致的。[12]其次,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关系。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是学者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对两者关系论述较为全面的是张宝成发表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比较》一文,他认为两者既有差异又存在一致性。他在该文中分别从认同的客体、认同的基础两方面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差异,从民族、国家、经济、现代化的角度说明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冲突性;两者之间的一致性表现在,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互为前提,国家认同认可、保护民族认同,并借助民族认同中的血缘和文化传统因素来获得。[13]也有学者从产生的先后顺序和时代背景阐述两者之间的关系,认为国家认同是在国家构建过程中形成的,甚至是在国家形成之后才产生的,因而人们对国家的认同是可以选择的。对于不同民族的人们来说,对于本民族的认同是与生俱来的,而对于国家的认同则不一定是与生俱来的,它可以被强化,也可能被弱化,甚至产生背离。[14]钱雪梅则从认同的基本特性出发,考察了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先后顺序、二者价值地位的高低、国家认同是否会削弱民族认同等问题。[15]韩震从发展的角度提出,我们必须把国家认同放在高于民族(族群)认同的地位,即族群认同不能超越或凌驾于国家认同之上,国家的文化认同必须大于族群的文化认同。[16]

2.关于增强大学生国家认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研究

第一,从宏观层面讨论增强大学生国家认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有学者指出,建设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国家认同,有利于整合和凝聚各种力量,推动边疆地区科学发展;有利于推动当代中国的现代国家建设;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和增强国家软实力。[17]也有学者指出,全球化使民族国家的疆界淡化,超国家认同冲击国家认同;与此同时,国内次国家组织和团体的兴起也冲击着国家认同。因此,我们要加强国家认同建设。[18]第二,从微观层面讨论增强大学生国家认同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如有研究者认为,新疆地区民族认同意识较强,泛突厥主义、泛伊斯兰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文化观以及西方霸权文化的渗透、侵蚀,以及构建和谐民族关系进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使新疆地区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必要性凸显。[19]陈达云指出,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发展、少数民族的发展的重要性凸显。[20]

3.关于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现状和原因研究

(1)关于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现状 总体上,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国家认同意识,对国家具有较强的归属感、自豪感和责任感,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有学者从对国家的认识、情感和责任、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各民族大学生之间相处、各民族大学生接受中华文化和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等方面对大学生的国家认同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大学生具有明确的国家意识,积极认同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己既是本民族的成员,更是中华民族的成员。[21]何峰从认知和情感两个层面分析了大学生的国家认同现状。通过调查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认知的发展,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在逐渐增强。[22]与此同时,学者们也分析了大学生在国家认同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一,相对于汉族大学生,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较弱。姚学丽对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认为自己承担的公民身份较差,而民族身份最好,且民族身份中存在情绪化的民族情感,这种民族情感可能导致狭隘民族主义,换言之,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强,而国家认同感弱。[23]何慧星等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生对“五观”(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和文化观)认同的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在国家观认同方面,汉族学生高于少数民族学生,且汉族学生的国家观认同与少数民族学生的国家观认同之间呈显著差异。[24]第二,大学生对国家的内涵缺乏理性认识。吕芳对北京部分高校大学生的国家认同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部分大学生对我国历史文化的认识较肤浅,其爱国主义情感更多指向原初性的情感联系、共同的历史文化以及原初的民族特征,而不是指向未来的公共文化、政治价值,即事实性认同多于建构性认同。[25]

(2)关于大学生国家认同问题的原因 关于大学生国家认同问题的原因,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取得了一些共识。第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大学生的国家认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将意识形态渗透和颠覆的矛头对准我国,通过多种渠道,运用多种方式,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其中,对我国大学生尤其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输入资本主义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动摇其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和历史认同。[26]第二,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管理体制还不尽完善,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贫富差距拉大,削弱了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民族分裂主义、民族极端主义等思潮蔓延,给大学生国家认同带来严重冲击。[27]第三,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体系不健全,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合力尚未形成,高校国家认同教育的实效性欠佳,影响了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培育。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重要性未引起有关部门和高校的足够重视,且全社会关心、支持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合力尚未形成,一些高校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实效性不强,认同教育存在偏重课程体系、偏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不利于大学生形成较强的国家认同。[28]此外,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以国家认同教育为核心的公民意识教育体系,有关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规定未能得到很好的贯彻。[29]第四,大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思维能力,但还不够成熟,理想信念不够坚定,不同程度上存在精神懈怠问题,这对于他们形成明确的国家认同意识是一种限制。另外,大学生的成长环境也影响其国家认同,这一点在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中表现突出。当然,大学生国家认同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其形成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尚须进一步深入研究。

4.关于增强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对策研究

不少学者在分析大学生国家认同现状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增强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对策,主要有:第一,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确立政治认同,通过中国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认同,通过历史教育强化历史认同,进而增强大学生国家认同。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更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实效性;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重视母语教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重视历史教育。[30]第二,在尊重民族认同的基础上,强化国家认同。有学者提出应该通过构造中华民族文化共同的文化基础和文化象征符号,增加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重叠内容,以形成统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31]郑晓云提出,要在充分尊重各民族的民族认同和民族文化发展权益的基础上,强化各民族对国家的认同感。[32]第三,政府要树立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高度重视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努力建设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体系。[33]第四,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与政策课、《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为主渠道,增强大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公民身份感和国家认同感;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34]

二、整体评价

总体而言,近年来学术界就大学生国家认同这一课题展开了探讨,取得了重要进展。其中,少数民族大学生(尤其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国家认同问题成为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这方面的研究相对集中。由于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文化认同、政治认同、身份认同等密切相关,已有研究往往将国家认同与后者联系起来。国家认同问题涉及多方面内容,已有研究从民族学、政治学、教育学、传播学等视角对该问题进行了探讨,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为进一步深化该问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毋庸讳言,已有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

首先,对国家认同及其相关概念(如民族认同、文化认同、政治认同、历史认同、身份认同)进行追根溯源式考察得较少,从民族政治学、政治哲学视角对国家认同的基础和条件、重要性和必要性等问题进行学理分析得较少。对国家认同的基础理论研究不够深入,研究者们在不同的意义上使用国家认同概念,因而在分析大学生国家认同现状时采用了不同的标准,其研究成果缺乏可比性。其次,社会调查方法的运用不够恰当,资料统计分析不够科学。如有的仅采用问卷调查法,未辅之以适当的访谈;在统计分析数据资料时,频数统计多,而相关性分析较少;原因分析未能建立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而往往诉诸理论层面的推演,导致现状部分和原因部分不协调,等等。最后,在探讨增强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对策时,往往追求“大而全”,面面俱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

三、几点想法

鉴于已有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为进一步丰富和深化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研究,我们认为,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加强国家认同基础理论的研究,要明确国家认同及其相关概念,弄清国家认同的基础和条件、重要性和必要性等问题,使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研究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如认同与斥异是对立统一的,二者此消彼长,而且相互依存;认同与不认同,不仅仅是由主体主观愿望决定的,还需要考虑“他者承认”。著名政治哲学家查尔斯·泰勒在《承认的政治》一文中指出:“认同(identity)一词在这里表示一个人对于他是谁,以及他作为人的本质特征的理解。这个命题的意思是说,我们的认同部分地是由他人的承认构成的;同样地,如果得不到他人的承认,或者只是得到他人扭曲的承认,也会对我们的认同构成显著的影响……得不到他人的承认或只是得到扭曲的承认能够对人造成伤害,成为一种压迫形式,它能够把人囚禁在虚假的、被扭曲和被贬损的存在方式之中。”[35]换言之,认同是以社会承认、社会接纳为条件的。因而在研究大学生国家认同问题时,需要考虑这一因素。其次,加强有关大学生国家认同社会调查方法理论的研究,科学制定调查方案和调查问卷,在调查中应尽可能涵盖大学生国家认同及其教育的现状,以便获取客观、全面、准确的数据资料,使我们对现状的把握和原因的分析建立在更可靠的基础上,避免原因分析的“空对空”。最后,明确研究的“场域”,即研究在什么范围进行,以便使研究在特定的“论域”中尽可能深入、具体、细化。我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对策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鉴于有的研究者在所提对策中并未明确“行为主体”,换言之,未明确回答“谁去做”的问题,或者所提对策中涉及多个“行为主体”,在行文中没有侧重点,因而在研究中应力求在明确的“场域”中讨论对策,避免面面俱到、泛泛而谈。

参考文献

[1][33] 吴玉军,吴玉玲.新加坡青少年国家认同教育及其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7):47-49.

[2][6] 贺金瑞,燕继荣.论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12.

[3][7] 徐则平.试论民族文化认同的“软实力”价值[J].思想战线,2008(3):87-91.

[4] 王成兵.国家认同:当代认同问题研究的新焦点[J].学术论坛,2010(12):69-71.

[5][8] 陈茂荣.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J].学术界,2011(4):56-67.

[9] 贾志斌.如何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1(1):135-139.

[10] 周平.对民族国家的再认识[J].政治学研究,2009(04):89-99.

[11] 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303.

[12] 詹小美.民族精神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6.

[13] 张宝成.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比较[J].贵州民族研究,2010(3):1-6.

[14][32] 郑晓云.当代边疆地区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从云南谈起[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1-6.

[15] 钱雪梅.从认同的基本特性看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J].民族研究,2006(06):16-25.

[16][3] 韩震.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 一种基于历史哲学的分析与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1):106-113.

[17] 颜俊儒.加强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国家认同建设论纲[J].贵州民族研究,2012(6):14-17.

[18] 黄岩.试论全球化与国家认同[J].前沿,2007(11):28-30.

[19] 高丽娜,冯媛媛.略论新疆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实现途径[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3):109-111.

[20] 陈达云.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创新初探[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5):84-88.

[21][29] 杨海萍.新疆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现状调查与路径选择[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52-59.

[22][34] 何峰.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途径与方法探索[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36-40.

[23] 姚学丽,贾永萍.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调查[J].兵团党校学报,2009(3):46-47.

[24] 何慧星,吴新平,李智敏.新疆高校民汉学生“五观”教育认同感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8(5):42-44.

[25] 吕芳.北京部分高校大学生国家认同的调查与分析[J].政治学研究,2010(4):58-64.

[26][30] 马文琴.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认同教育[J].教育学术月刊,2008(10):9-13.

[27] 斯琴格日乐.全球化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4):22-26.

篇10

一、藏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的影响因素

藏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受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影响。主观因素包括家庭、宗教、生活环境对藏族大学生个人性格和信仰的塑造。客观因素包括社会环境以及政治、经济等因素。

1、主观因素

首先大学生处于身心尚未完全成熟的成长叛逆期,作为少数民族,在高校的学习生活中会遇到学习压力、生活习惯、情感困惑等各种问题。其次,由于成长环境和家庭影响,藏传佛教文化深植于藏族大学生的思想中,形成了藏族学生独特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这些主观因素,使藏族学生形成了自身特定的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思考方式和接收模式。

2、客观因素

藏族大学生作为藏族同胞中的高素质群体,对社会环境、国家政策、经济发展等相对比较敏感和关注,国家的少数民族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行政区域的领导配置等,都会影响到藏族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和自身的归属感。同时,科技的发达使具有现代化知识的藏族大学生掌握了更多的认知世界的方式和对外沟通渠道,一些负面的声音也会对藏族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产生干扰和负面影响。

二、藏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通过对高校政治思想工作情况的调查和了解,藏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存在一些普遍的问题:

1、政治思想和理论知识有待提高

藏族大学生由于语言和文化习惯的不同,部分藏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国家政治的关注度不够。表现为对国家政治机构、社会事件、政治体制改革等不够了解,思想中对西方国家宣传的人权与民主存在模糊的认识。其原因是政治理论学习和政治参与度不够,认为政治远离自己的生活,对政治学习的积极性低于文化课的学习,加之网络流传的负面信息,对藏族大学生的政治思想造成困扰,影响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

2、对我区 政策的理解

我区的教育政策、 大学生分配情况等,是藏族学生非常关注的问题。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各项政策,反映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民族团结精神。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国家在教育、经济等方面给予西部地区大力的扶持和政策倾斜。大学生初入社会,人生阅历较浅,对关系到自己切身利益的问题有时会缺少客观、理智的思考,政策的不完善以及社会中存在的负面现象会使他们对社会主义制度产生质疑。

3、对经济发展寄予更高的期望

对于经济的认同可以影响意识形态的认同。藏族大学生具有很强的民族意识和权利意识,地区间的贫富差距会冲击他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很多藏族大学生认为少数名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内地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尽管改革开放以后西藏的经济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普遍希望能够有更好的民族经济政策来扶持少数名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尽快缩小贫富地区之间的差距。期望和现实的差距会导致人的挫败感和不如意,而这种消极的情绪会在少数民族团体中蔓延和相互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藏族大学生逐渐跳脱出先辈漠视物质的价值观,受到繁华物质世界的影响,关注自身利益和民族经济的发展。因此,对于经济发展的认同严重影响到其社会意识形态的认同。

三、增强高校藏族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的有效途径

1、加强政治思想教育

我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密切关注藏族学生的思想动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通过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引导作用,使学生充分了解我国平等的民族交往政策,向学生介绍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扶持政策,结合实际,用具体的事例使学生了解国家(兄弟省市)对(西藏)的关心和援助。培养藏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树立爱国主义思想,明确西藏是祖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繁荣的目标。培养藏族大学生科学的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树立科学唯物论和无神论的思想,正确理解和处理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加强对藏族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2、尊重藏族大学生的文化特性,加强藏汉主流文化教育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文化的相互尊重是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基础。藏族文化历史悠久,灿烂辉煌,是藏族大学生的骄傲。尊重藏族文化,将藏族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可以增强藏族大学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因此,高校中可以定期或不定期举办藏族文化、民族、艺术的展演活动,通过多民族学生的共同参与,加强文化的融合与互通。同时,加强藏汉主流文化的多元文化教育,鼓励藏族学生参与更广泛的文化交流活动。西藏高校文化氛围由藏汉文化共同构成,多元文化教育,可以通过不同民族的文化碰撞,将藏文化的民族精神与汉族文化的精髓更好地融合,大学生通过对不同民族的历史传统、思想观念、文化背景、生活习俗等方面的相互交流与了解,彼此尊重与认同,最终将各民族优良的文化得以更好的融合与传承。

3、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