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培养范文

时间:2023-12-21 17:18: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艺术培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艺术培养

篇1

关键词:文化艺术 能力培养 大学生

一、培养文化艺术能力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一)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身心健康

高校大学生是我国十分宝贵的人才,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是民族的希望与祖国的未来。因而对大学生加强文化艺术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其艺术素养,则成为我国高校培养能够应付激烈的国际间竞争的人才的最重要途径。对大学生进行文化艺术能力的培养,不进仅能够使人才的知识与能力相结合,也能够提高人们的人文精神与人文素养,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艺术能力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并能够使他们的审美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从心理层面使其能够更加阳光健康,从而达到其德智体全面发展。

(二)能够促进其专业水平与创新能力的提升

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艺术方面的能力,对其本身的专业水平也会有很好的促进。比如对于学习理工科的学生来讲,其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好,他们的抽象能力非常发达,这时如果能够掌握一些人文社科类的知识,尤其是艺术层面的知识,不仅能够使其素质得到发展,也能够拓宽其知识面,弥补其思维方面的弱点,从而在进行科学思维的时候,能够思考得更为全面。而对于文科的学生来讲,他们的抽象能力相对来说不足,如果能够多多了解学习一些艺术方面的知识,能够提升其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能力,能够促进其大脑的全面发展。艺术作为一种学科的综合体,它结合了理性思维、抽象思维与人类内心深的情感,因而,培养大学生文化艺术能力,有助于促进其本身的专业水平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创新意识与水平。

(三)能够培养大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与正确的价值观

高校作为立德树人的场所,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是觉得大学生能够成才的重要阶段。大学生能否成才,其专业素养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他们还要具备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中能力不仅仅需要积极进取的心态,还需要高尚的道德情操与正确的价值观。而艺术形式本身就具备着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与感召力,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文化艺术方面的培养,能够起到约束大学生道德情操、调整其性格,并有助于塑造其完美人格,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而可以说,对大学生进行文化艺术能力的培养对大学生成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培养大学生文化艺术能力的途径

(一)提升知识储备,增强文化底蕴

从大学生的主观层面来讲,如若要想提高文化艺术能力,就是要多多接触那些能够提升我们文化艺术能力的作品,使我们本身具备一种关怀情感与内心的一种情怀,进而使我们将这种情怀转化为对这个民族与国家的爱,对人类与命运的关怀,活出人生的意义。这里说的知识储备不单单是人文科学层面的,还包括了自然科学层面的,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是两门相辅相成的艺术门类,两者缺一不可,如果能够经常培养与接触这方面的知识,就能够从本质上增强自身的文化底蕴,从而使这些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要想使大学生能够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艺术能力,高校首先就要有一支能够引导大学生进行文化艺术能力的队伍,只有有这样一支具备高素质的文化艺术能力的队伍,才能够培养与教会大学生如何其欣赏、品味与鉴别一件艺术品,如何去深入艺术品的本身,了解哪些艺术品背后的故事,还原艺术品的艺术价值与人文价值,从更深层次的了解这件艺术品。因而高素质的师资对于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艺术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应该从招聘与培养背身的教师队伍入手,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三)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作为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对大学生的文化艺术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文化不仅能够培养大学生的艺术情操,塑造其丰富的精神世界,还能过砥砺他们的品质,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艺术能力要从校园文化入手,设计出高校自身的文化景观,利用校园能过利用的形式,丰富大学生的文化艺术形式,熏陶大学生对于艺术对于美的感受,并结合大学生自身当代特点,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培养起来大学生的艺术修养。

篇2

1项目启动

国家艺术基金是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设立;受财政部、文化部领导和监督;为推进国家艺术事业健康发展的公益性基金。此次,由黑龙江大学为承办主体,获批国家艺术基金全额资助的“冰灯冰雕艺术设计与实践人才培养”项目,于2017年1月25日上午,结束了为期两个月的项目培训,在黑龙江大学艺术楼会议室举办了结业仪式。该培训项目立足于以黑龙江省为中心的冰雪文化产业发展和冰灯冰雕非遗的传承,以黑龙江大学人才培养机构的优势,整合社会资源,以培养当代冰灯冰雕高端艺术人才为目标,提升学员审美能力和专业素质为培训宗旨,重点培养、提高学员的冰灯冰雕创作能力和专业技能,最终推出精品力作,以满足我省乃至我国对冰雪艺术人才的需求以及为我国2022年冬奥会储备更多优秀的冰雪艺术人才。该项目的培养方式采取课堂教学、专题讲座、座谈讨论、创作方案指导以及室外现场实践教学指导等方式。培训重点以实践为主,继而了解学习国内外冰雪艺术前沿和相关理论知识以及设计思维与创意方法。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突出艺术实践和经验传授。

本次活动的培训对象是从报名者中遴选出35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冰雪艺术从业者以及冰雪艺术爱好者,并于2016年11月26日正式开班授课。本次活动的组织者聘请了十四位国内冰雪艺术专家及多所高校知名教授组成强大的师资团队,计划两个月内完成所有的培训课程。课程设置按照国家艺术基金的总体要求,制定冰灯冰雕艺术设计培养方案编写教学大纲。该项目主要设置为两个学习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造型能力训练、理论类课程和创作设计课程;在第二阶段开始进入户外实训课程环节,实训基地分别设置在黑龙江大学校园、兆麟公园(哈尔滨冰灯艺术博览中心)和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内,由导师现场进行指导,教学成果直接面向游客展示。该项目自2016年12月20日开始进入实训阶段,通过一个半月的培训学习,学员们学到了先进的冰雪艺术设计理念和思维。不仅开拓了视野,更提高了艺术素养;既提高了创作能力和冰雕技艺,又收获了荣誉。学员的冰雕实践成果还参加了全国专业冰雕比赛,全部冰雕作品均获得奖项,其中包括金、银、铜奖项。两个月的培训课程累计完成量达到248课时/次,共完成57件单冰和7件大型组雕作品。得到了多家媒体的关注,广受社会赞誉。

2专家论坛

本次活动还举办了专家论坛,与会专家以专题讨论形式积极发言,本刊根据专家研讨的内容,以“回顾・记忆 ”、“ 认识・创作”、“ 培养 ・传承”和“ 未来・发展”四个议题进行了整理归纳,内容如下。

2.1回顾・记忆

张永滨(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我是在1963年那时代,第一届冰灯游园会上初次接触的冰灯。印象最深的是1964年,因为一开始我也不是做冰灯的,就跟着大家一起做盆景,用冰做成假山石,很小,像花卉盆景似的,看着比较美观。我从1963年一直做到退休。退休以后在冰雪节继续做冰灯,一直做冰灯,深深陶醉在冰雪文化中,没干过别的。

杨世昌(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第一届冰灯游园会是组装灯,有用铁皮做的五星、和平鸽等。将水冻成冰倒出来,里面再放上蜡烛,把冰灯挂起来。第一次的冰灯游园会是很简单的,当年我担任总体设计,我和张永斌先生两人负责冰灯设计,那时候就已经把冰雕、冰盆景和冰造园都结合的设计在一起。记得那时候市委书记任仲夷倡导“哈尔滨冬季让人们都出来活动活动”,当时兆麟公园的领导就利用这个东西(冰)来吸引(游客),所以冰灯做出来以后,哈尔滨人一看,(兆麟公园)里面都是各种的挂灯,那真是人山人海。第二届冰灯游园会连中央电视台国际电视台都去了报道,从此开始了哈尔滨的冰雪艺术路程。

盛琰(哈尔滨冰灯艺术博览中心设计部副主任)

我从小比较喜欢美术,初中的时候,哈尔滨刚开始兴起中小学生上冰雕的活动,当时要挑选喜爱美术的孩子参加活动,我被选上了,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冰雕。我当时也不明白什么叫做冰雕,那时候大部分的孩子也不太会弄。地点是在兆麟公园,刚开始使用各种斧子、凿子之类的工具。后来到了我上高中的时候,参加比赛时从一点点的接触到后来的能做成型了。到了我上大学以后,班里好多同学都喜欢做冰雕,每年都会自发性的去做。记得在1988年,太阳岛举办了第一届太阳岛雪雕比赛。第一年大部分以学生个人参赛,因为那时候各高校还没有开始重视,都是热爱冰雪艺术的大学生单独去报名参加,拿着很不像样的工具。我从小接触冰雪艺术一直到今天仍然从事冰雪行业。

2.2认识・创作

杨世昌(哈尔滨工业大学 教授)

现在冰灯雪雕已经成为文化现象了,不只是卖门票有了财政收入。世界各国像日本、加拿大和一些欧洲国家,都是以本国的文化形态来进行活动的。我们国家的冰雪艺术是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等各方面来充实冰雪艺术的内容,所以能引起世界的关注。它是一种艺术和经济相结合的东西,既是旅游产业,也是文化的传播。因为冰灯游园会里的冰灯艺术都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符号,像冰建筑和雪建筑大部分都是中国传统建筑景观,所以对宣传中国文化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冰灯,已经是哈尔滨城市的一种符号。冰灯是一种俗称,老百姓是这么称呼的。这里面包含有许多分类,如冰雕、冰建筑、雪雕、雪建筑、冰雪造园,还有其他的很多小的东西。像冰雪花卉、冰雪雕刻、冰雪花坛,这类东西很多,都叫冰灯,它是一个统称。冰灯的起源就是1963年的挂灯,当年的老百姓叫“冰灯”叫习惯了,现在的冰建筑已经达到30多米高了,已经不是灯的形式了。

冰雪艺术是一门受季节限定的艺术,它不能长久保留,哈尔滨气温顶多能坚持两个半月。每年的形式都不一样,都有新的设计。这样哈尔滨的冰灯才能够年复一年地有所进步,不断的创新和发展。所以这是一门极富魅力的艺术。

朱晓东(哈尔滨冰灯艺术博览中心副主任)

哈尔滨的冰是一流的,因为中国是贫雪国家,哈尔滨的冬天很少下雪,就算下雪也很薄,也很脏。现在的雪雕材料全都是人造雪,用来塑造冰雪大世界雪博会。现如今我们在世界上还是一流的冰灯雪雕国家,中国有非常优秀的冰源,松花江的冰是透明的,之所以透明是因为有流水。反之湖水的冰就是污的,像冰棍似的不透明,而松花江水是流动的,黑龙江的冰和松花江的水颜色偏蓝,所以做出的冰灯冰雕效果非常好。

张红风 (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 教授)

说到造型艺术和冰雕之间的关系,因为冰雕本身包括雪雕,有它的特殊语言和形式,它跟正常我们认为的雕塑还不一样,跟材质、气候、时间等都有关系。再者,雕塑是做加法,就是从一点一点往上累积,而冰雕是做减法,就是给一个几米高的立体冰块,然后逐渐往下减,要去冰量,减去多少这是制作冰雕者要掌控的。如果去冰量太大,会显得很单薄,视觉效果不好。我认为去冰量不能超过百分之四十,就是说三十到四十之间,这是最好的。就是把握好一个“度”,冰雕的体量感和掏空性,还应该考虑到空间感和外环境和谐度。所以我们在做冰雕最初设计稿的时候,就要考虑这些因素,就是注意减法减到什么程度。另外,制作冰雕要求有适合的工具,我们现在用的工具,有一些都是冰雕艺术家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发明的,有些工具表现这个题材好,有些表现那个题材好,都是不一样的。所以都是经过长时间积累摸索形成的一些独特的冰雕工具。

经过这么多年国内、国际的冰灯雪雕比赛,尤其是国际比赛,大家共同认为好的作品基本上都倾向于吉祥题材的,它最能代表中国。我们跟人家比什么?我们一定要把本民族的文化元素放大。再就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题材。最早做冰灯也是这个初衷,代表咱们东北人对生活的热爱。所以做的都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内容。还有一个特点,如果冰雪节是一月份开始,大家知道已经临近过年了,过年一定是要喜庆的、吉祥的东西。大家知道很多人从南方到东北来过年,还有国外游客也希望在这里体验一下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氛围,所以说哈尔滨的冰雪节有个好处,就是正处在过年这个喜庆的节日期间。

柏伟(黑龙江省冰雪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有关冰雕创作的题材,我们现在的一些年轻人好一些,一些传统(的人)总是会想一些比较传统的内容,这样会束缚我们的思维,因为艺术就是应该把你的想象力都发挥出来。所以我觉得在创作上应该打破传统观念,我这次看到学员的作品,有几个创作的就不错。

关于冰雕工具,德国和日本的工具就非常先进,比如像各种弯曲的和不同型号的狼牙棒什么的,我们很多冰雪从业者现在都是买他们国家的工具。因为我们看到这些工具就会发现它能做出什么效果,我们中国也能制作出这些专用的工具。这个工具特别重要,因为你没这个工具就做不出来一些角度和各种造型效果。没有一套好使的工具就]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余雁(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 教授)

我觉得如果将冰灯冰雕艺术设计视为一门综合性文化艺术,那么它具有无限的创作空间。比如说是否可以将声、光、电以及VR技术融入冰灯冰雕艺术之中,使其更加时尚和娱乐化,来满足现代大众的审美需求。这是我们目前需要探讨的一项新的研究课题,冰灯冰雕艺术不仅要传承更应该不断创新。

2.3培养・传承

张永滨(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今天看到这些培训的学员,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后继有人,而且都能够成为高端的冰灯艺术人才。像这样的培训班太少了,更多的人需要培养。现在艺术家少,大工匠少,还有大批的农民工参与冰灯制作,这样很难提高冰灯的质量,为什么呢?刚才也说了一把大铲走天下,如果来了只比划几下,挣了钱就走,不管质量的好坏,再这样发展下去,将来冰灯冰雕的发展就很难说了。别的城市要搞冰灯冰雕,人家要怎么做呢?不会跟冰雪大世界一样比冰建筑摞的有多么高,而是朝精发展,以精取胜。如果超过了哈尔滨,那时哈尔滨就有危机了。

杨世昌(哈尔滨工业大学 教授)

哈尔滨冰雪艺术已经传承了几代人了,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做到现在的这个程度。如何保持这个优势,我和同学们也说过。现在国家给黑龙江大学的这笔资助就是培养冰灯艺术人才的,是特别好的事,因为冰雪艺术在哈尔滨永远不会消失,哈尔滨现在有许多家专业公司,他们专门从事这样的工作,有几家现在已经几千万资产了。他们就靠冬天,走国际国内,然后培养了人,增加了就业,给国家创造财富,这已经形成了一种产业。所以说哈尔滨的冰雪艺术是哈尔滨的重要资源,它渗透到经济利益、文化利益,代表了哈尔滨的文化水平,我们得保持优势啊。

吕滨(哈尔滨市画院 院长)

我看了这些培训学员从第一周实践开始到最后完成的冰雕作品,无论是思维意识、创意设计以及造型艺术表现均有较大的提高。学员对冰材的性质、冰的结构、体量感和空间的设计都有相当好的理解和认识。冰的层次感和冰的通透性视觉语言都很好的表现出来了。不足的是培训时间太短了,如果有机会应该带学员出国考察学习,像俄罗斯、芬兰、日本、加拿大等,这些国家的冰灯雪雕理念和创意设计都很超前,艺术表现与制作技艺水平也很高。希望学员在今后的冰灯雪雕创意设计能够向国际化迈进。

朱晓东(哈尔滨冰灯艺术博览中心 副主任)

冰灯艺术是哈尔滨重点打造的文化品牌,需要大量的优秀冰雪艺术家。黑龙江大学培养冰灯艺术人才具有良好的教学资源和环境,这次培训的学员都有良好的艺术造型基础,通过两个月的培训指导他们都有了很大提升。他们的培训作品在兆麟公园对游人展示,受到广泛关注。希望黑龙江大学能够继续延续冰雪艺术事业,率先带头做冰雪艺术教育。

柏伟(黑龙江省冰雪艺术发展有限公司 总经理)

如果说哈尔滨冰灯冰雕技艺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实它的历史很短,你说把它作为一个遗产,遗产大量的东西还没有形成,做遗产呢就是把现在的东西都记录下来我觉得就不错了,就是一件好事。

纪连路(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教授)

冰雕传承问题,我觉得我们哈尔滨的历史就是中国冰雕的历史,因为已经经历了约六十年左右,一直是无师自通,就是师父带徒弟那种传承,人员基本是美术厂的工人师傅。因为最早做冰雕的,除了极少数的艺术家,基本上都是工艺美术厂的雕刻工匠,随着岁月的流逝,他们也一点点老去了。徒弟们也都很老了,但是这是一种自然的非物质传承。我在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学已经三十多年了,我们从十年前成立了全国乃至世界首个冰雪艺术专业。实际我们就是想从文化建设和传承的角度(传授技艺),而不是只靠师父的那种手工传承。我想以艺术理念和科学的教学态度为我们哈尔滨补充人才,我觉得这个路现在正在走,但是后续的力量还得需要成熟几年才能看出来,我觉得这是一个科学的成才方法。

另外,我觉得冰灯雪雕里面有着特殊性,它与其它的材料不一样。还有一个,冰雪艺术同时也是光的艺术,把声、光、电融合在冰灯雪雕艺术作品中能强化作品的艺术效果,这些都是我们要传承和要保留的。

霍西凡(中俄文化艺术合作委员会 主席)

看了冰灯冰雕艺术人才培训的最后实践成果,感觉艺术表现力和制作技术都达到了一定高度,能够看出这次培训指导教师所付出的辛劳。我国未来冰雪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有了希望。以前从来没有院校面向全国招收学员,进行这么专项的培养人才。国家现在正急需冰雪艺术人才,冬奥会即将在我国举办,需要大量的高端冰雪艺术人才。我走过许多国家,如加拿大、俄罗斯等国,他们做的比我们更精细更深入,是值得我们今后学习和借鉴的。所以建议下一次的培训可以与国外联合办学,做一些交流与推广,例如作品展览。

柏伟(黑龙江省冰雪艺术发展有限公司 总经理)

现在我们做冰雪文化,全世界像中国这样能做这么大尺寸的很少。我刚才在课堂里也讲过,欧洲如果要做一个展览,不会有这么大,也就是几百平米,而且他们没有这么多的冰雪人才。但是与他们相比,我们大众化的人才比较多,尖端人才相对少。比如说国际比赛,我们在创作上,要向日本、美国、加拿大包括俄罗斯的一些国家学习,他们这些国家的创作思维不拘一格,有创意。

季敏(黑龙江省艺术研究院 研究员)

关于冰灯艺术的传承当然是最重要的,其实我们现在做的事就是传承,老师们包括非遗传承人给学员讲课就是在传承。但是很重要的一点,冰雪艺术的特点就是实践,脑子里想的再多,你不动手去做不行的,你必须得动手。它不是通过想就能出来的,想是一方面,你得亲自动手去做,冰灯的技艺训练这很重要,得需要不断的去实践和探索,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传承和发展。

余雁(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 教授)

这个冰灯培训项目具有肩负着冰雪艺术传承、创新的使命和培养冰雪艺术人才的重任。冰灯冰雕传承了半个世纪,新一代受众的审美和价值观念也发生了改变,他们越来越关注冰雪艺术的品质与水平。所以,无论是规模、技术还是艺术性都有了越碓礁叩囊求,由此凸显了冰雪艺术人才的严重缺失。因此,希望通过此项目培养出更多冰灯冰雕艺术的高端人才。

2.4未来・发展

杨世昌(哈尔滨工业大学 教授)

外国人提起哈尔滨是干什么的,哈尔滨的冰灯他知道,但是哈尔滨其他的未必清楚,可见哈尔滨的世界影响力和国际传播力还不够。省长说了冰雪产业就是哈尔滨的支柱产业,它促进了哈尔滨的文化繁荣和经济发展,哈尔滨的名声也是靠冰雪打出去的。所以说冰雪艺术要经过我们几代人的努力来塑造这个形象,并大力发展它,使哈尔滨冰雪艺术变成一种国际符号。现在哈尔滨的冰雪产业规模和艺术水平可以说在世界上还是一流的,哈尔滨有三大冰雪展示园区,兆麟公园、雪博会还有冰雪大世界,他们规模宏大,形式丰富。所以说全世界都非常关注中国冰雪艺术的发展。

纪连路(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教授)

我觉得哈尔滨冰灯在这五十年之中,实际上已经为全国、为国际做了很多贡献。但是我也说一点不足,我们不仅要在制作上做贡献,而且要有冰雪艺术理论上的支撑,应在冰雪艺术的研究上进行深入挖掘,这些可能是前辈们还没来得及做的。我们(哈尔滨冰雪艺术)虽然是先行者,但是我们自己应该找到不足。尤其是最近十年,欧洲和其他国家包括美洲,他们的冰雪艺术发展得很快,这和他们先进的理念是有很大关系的。在全国能第一个做国家级冰灯人才培训项目,我为黑龙江大学的敢为人先感到高兴,我也愿意为我们哈尔滨冰雪事业做出自己努力,完成一个北方人应该承担的使命。

盛琰(哈尔滨冰灯艺术博览中心设计部 副主任)

冰灯冰雕这个行业应该是一个阳光产业,看这个发展趋势,它已经在中国北方形成了较完整产业形态。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地方性展示的东西了,现在已经有很多人以冰雪产业为生了,而且它的规模一年比一年大。只要是能够冻冰的地方像西北,最远到嘉峪关、新疆、内蒙等地都有冰雪。到了冬天这些地方都在做冰雪产业,东北基本上已经形成产业了。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很多县市也在做。东北许多在夏季做土木建筑的行业,到了冬天基本处于休工状态,所以他们都在做冰雪这块产业。所以在冬天,他们到冰雪行业里做冰和雪建筑。咱们各个大专院校从以前的个体性到现在有组织性的进行参与,这在无形中将我们的后备力量培养起来了。而且有些学生毕业以后,就靠这个吃饭。而且收入颇丰。所以我说这是一个阳光产业,如果市场正常的延续下去,将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柏伟(黑龙江省冰雪艺术发展有限公司 总经理)

国外人觉得我们的冰雕艺术非常好,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能把冰这个东西加上颜色和灯光音响,又加了其他的元素进去,他们觉得这是一种创新,一种新的艺术产生了,而且这个冰雪艺术现在还是在不断的发展。所谓发展就是它的形式还在不断的变化,变化的目的就是为了适应更多的人来欣赏,将更多的现代元素加进去,使观众更加喜欢它,所以现在冰灯已经走向非常娱乐化的年代。

我们国家艺术基金的冰灯冰雕人才培训的确对我国冰雪艺术将来的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甚至有划时代意义。因为我们过去没有这样系统的培养冰灯人才活动。虽然我们的(培训)时间不长,但是我看了学员的作品都不错,已经体现相当高的技艺了,这个活动结束以后可能会诞生出来一批优秀人才,这点非常重要。

我们的事业未来会越来越好的,这是我的感觉,为什么这么说呢,一个是我们的都提出来“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我们做了这么多年冰雪产业,没有人把冰雪产业上升到这个高度,这是对我们的极大鼓舞。而且我们这个冰雪产业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个产业也必将越做越大,很快走向世界。

3作品点评

国家艺术基金“冰灯冰雕艺术设计与实践人才培养”项目在实施培训期间, 35位学员以团队合作形式,在培训导师指导下,共完成57件单冰和7件大型组雕培训作品。学员培训成果分别在黑龙江大学校园、兆麟公园(哈尔滨冰灯艺术博览中心)和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直接对外展示。在此选择了部分学员培训作品(见封三学员作品选登),邀请业界专家进行点评如下。

(1)《太空畅想》作品的视觉元素简洁,轮廓线富有韵律,结构层次清晰,具有张力和体量感。创作者用阴刻的手法表现宇航员的面部,别出心裁。人物面部进行虚化处理,使得宇航员的面罩更富有质感。创作者巧妙的将浮雕、线刻及镂空等雕刻语言融为一体。不过作品采用大面积的镂空,使其结构略显单调,细节上不够丰满。

点评专家:谭博(黑龙江省艺术研究院院长)

(2)《丝路花雨》融汇“一带一路”沿线每个国家的文化精华和地域风情,将传统文化艺术至于现代语境中,用冰的艺术形式展示出来。冰具有晶莹剔透的特点,但也有它的不足,如无色透明、不易表现出立体层次感。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创作者在造型时采用石雕和木雕手法,强调体面关系,突出结构形体,力求轮廓鲜明,强调细部肌理处理,使线条相互交叉,雕痕纵横交错,层次性和通透性有机结合。在光线反射作用下,尤显玲珑剔透,从而取得远视、近视俱佳的观赏效果。

点评专家:朱晓东(哈尔滨冰灯艺术博览中心副主任)

(3)《热带雨林》作品主题突出,创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冰雕的多种表现手法,如圆雕、浮雕、透雕等多种形式相结合,注重作品的剪影、形体结构在多角度下的空间与视觉变化。很好地关照到了平面肌理与立体的空间以及视觉与触觉感的关系,完整的表达出雕塑的结构形式和冰材质独有的视觉语言。

点评专家:李欣(鲁迅美术学院教授)

(4)《飞天》以中国敦煌的飞天为题材元素,运用现代审美和造型以冰雕艺术形式完美地呈现。该冰雕作品整体造型呈三角型,具有体量感而又不失空间的通透性。传统祥云造型优雅,同时具有现代的装饰性。飞天仕女形象造型优美,裙带飘逸富有律动感。在灯光的照射下,呈现出组合冰层次感的优势和晶莹剔透的视觉效果。

点评专家:洪兴宇(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篇3

自从党的十七大开始,文化建设就和政治建设、经济建设一起,成为我国建设发展的主力和重要部分。教育环境的深刻变化也对艺术人才教育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文化艺术活动是当一个国家在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实力之后所进行的活动,而经济迅猛发展,也使得人们对文化艺术活动的期望进一步加强。在文化艺术活动蓬勃发展的基础上,对艺术管理人才的需求也达到了一定高度。而要想做好艺术管理人才培养,就需要对文化建设需求、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合理分析,从而探索一条适合我国、满足我国文化建设需求的艺术管理人才培养道路。

一、艺术管理人才现状分析

由于艺术活动的文化艺术性和管理科学性,就决定了艺术管理人才可以分为高层次艺术管理人才和艺术管理专业人才。随着我国文化艺术产业、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和日趋繁荣,整个社会对艺术管理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尤其是对高层次文化艺术管理人才的需求量更大。

但我国高层次文化艺术管理人才数量和质量都无法满足我国文化建设与发展。整个人才结构情况是人才数量少,我国极其缺乏经验丰富。素质较高的文化艺术管理人才,同时,大多数艺术管理人才专业化程度低,专业水平无法满足具体需要。当前我国大多数从事艺术管理工作的人才,工作知识和经验都是在长期实践中的来的,其艺术管理工作经验基本来自于艺术管理活动的实践工作。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学习,对整个艺术管理工作认识程度较低,而且随着发展,其素质和能力远远不能满足不断发展的高层次艺术管理需求。

但艺术管理工作也离不开专门的艺术管理人才。随着我国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对专门从事艺术管理人才需求量逐渐增大。而艺术管理这门学科在我国基本上属于新型学科,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各大高校纷纷扩大招生规模,然而在这一背景下,师资力量不足、教学素材匮乏等一系列问题也成为艺术管理教学过程中的主要问题,缺乏专业教师的教育,一方面使得整个人才培养工作速度明显滞缓,而另一方面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明显无法满足社会实际需求。而这一新兴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又缺乏发展借鉴经验,人才培养困难重重。

二、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经过对我国艺术管理人才现状的剖析,我们不难发现,整个人才培养工作存在许多问题,人才培养举步维艰。而要想有效开展艺术管理人才培养工作,就需要从现阶段艺术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入手,同时要结合发展要求,选择能够适合整个艺术管理工作顺利完成的培养方案与思路。而认识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可以通过多方面来进行。无论是办学方面、还是教学方面以及教学理念等,都能够对整个艺术管理人才工作有较为清晰的认识。而在认识教学模式的过程,也是教学思路丰富和拓展的过程。

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程度直接关系到管理的效果和质量。而要有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首先要有正确的认识理论,认识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才能有正确、有效的实践指导结果。人类对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主要来源于实践活动。但艺术管理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在于在艺术管理活动中,既需要丰富的理论支撑,同时又需要复杂的实践操作要求。经过理论与实践的不断融合与检验过程,我们可以构建出符合实际、贴近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具体而言,主要分为以下模式:

(一)艺术管理教育的感知模式

在这一模式中,过程基本表现为表面刺激、直觉感知、具体活动和及时反馈等。在这一教育模式中,教学过程从艺术管理工作的表面现象的理解和认识入手,从而得出最直观、最简单的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到当前艺术管理教育活动中,这种模式是通过形象再现和贴近形象模仿来表达具体艺术内涵的培养模式。通过人的直觉来充分体验和感受艺术的特征和内涵,从而来达到艺术管理教育培养的目标。

(二)艺术管理教育的创造教育模式

在对艺术活动有充分的认识和感知基础之后,要依据具体的艺术创造实践和艺术管理实践来提出具体的创造教育模式。而这一创造教育模式是经过寻找问题和发现、提出问题,进而通过有效思维,最后综合多种因素,从而寻找到适合最具体活动中的综合教育模式。艺术管理教育的创造教育模式是重要的通过创造来实现艺术管理人才培养的具体模式。

(三)以实践推动教育培训的人才塑造模式

艺术活动不仅仅是概念上的直观表现,更是对理论的升华与具体展现,任何脱离了具体情况的艺术活动都只能是空谈理论。而通过实践的方式,能够助推整个教育内涵质的飞越,而这也是一种比较直观的培养模式。所有的艺术理念,最终都要以艺术形象的具体方式来体现。而通过实践的方式来助推教育发展的模式也是在艺术管理教育过程中最为常见的教学模式。但这种教育模式,对于教学的实施者和驾驭对象都有较高的理论要求。只有通过有效的理论理解才能最终实现教学目的。

三、文化建设发展的新要求

今天,文化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在国际竞争中所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而文化力也成为了助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在今天,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和关注。就我国而言,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了国家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党和国家所关注的重要方向。目前,我国已经进入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大繁荣、大发展的关键节点和重要时期。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多国家,文化产业已经占据了主要发展地位。而不断增加的文化消费需求也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机遇。整个文化建设不仅是国家的战略要求,更成为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文化需求。而在这一背景下就需要我们重视艺术管理人才培养,充分做好教育工作。

四、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研究

篇4

近年来,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突飞猛进,文化产业创新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这种背景下,对培养创新型艺术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创新型艺术人才的重要摇篮,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加大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理应成为其教育的主要方向。创新型艺术人才的培养应当与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方向相一致,通过教学方式方法的革新,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文化产业;高职院校;创新型;艺术人才

一、影响创新型艺术人才培养的元素

对创新型艺术人才的培养发挥关键作用的元素有很多,主要包括学生的专业技能、知识框架、创新能力等因素,具体表现如下:

1.学生的专业能力。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在众多作用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元素中,最为关键的为兴趣爱好。学生学习的主要原动力来源于对专业的兴趣,如果学生丧失了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和爱好,便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也就无法将创新的情感和意志激发出来。久而久之,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进取心等积极情感就会受到压制,无法得到释放。拥有较强的专业技能,能够激发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特别是艺术类大学生对专业技能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有过强的专业技能,还要能够熟练应用艺术技巧,发挥优秀的操作能力。很多用人单位都把具备扎实的专业能力作为其选人用人的主要依据,至于其是否出身名校等因素则不那么重视,由此可以看出,专业能力对于一个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2.学生的知识结构。在具体的实践当中,文化产业创新不仅需要艺术专业的知识,还需要包括文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用人单位在招聘的过程中,一方面会考察艺术类大学生是否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另一方面也会结合单位的需求对学生们进行全方位的考察,考察学生们是否具备管理学、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在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型艺术人才的教学过程中,知识结构的单一化、片面化已经成为制约创新型艺术人才培养的不利因素,不利于培养学生们的综合能力,与社会对于创新型艺术人才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3.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无论是学生的专业能力,还是学生的知识结构,最终都会以艺术创新能力的方式表现出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也逐步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对创新人才的重视逐渐增强。具有超强的创新能力,最重要的前提在于内心拥有创新意识,在实际的学习和实践中,能够时刻保持创新的思想,维持对新鲜事物的好奇感,激发内心的求知欲和想象力等。艺术失去了创新就会逐渐凋零,文化产业失去了创新就会面临着被淘汰,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没有创新能力就难以立足于社会。当前,高职院校在培养艺术类创新型人才方面存在明显得不足,已经成为十月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二、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型艺术人才措施

高职院校创新型艺术人才的培养应当重点关注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增强产业对接能力、创新教学模式等方面,对上述几方面的要素进行优化。

1.营造面向文化产业创新的教育环境。高职院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要始终以文化产业的创新为中心,适时调整艺术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案,形成为文化产业创新服务的教学环境。第一,在设置艺术专业课程时,要紧密结合文化产业的需求和特点,形成文化产业和艺术专业协同发展的专业设置。同时,在学生的社会实践和课堂教学中,融入文化产业内容,让新的专业体系更加符合社会发展与学生们的需求。从另一角度来说,要求学校深入教学改革,在学生的课程内容中,加入大量的成功企业案例,分析其中的设计和管理理念和资源,逐步将教学重点向文化产业创业转变,增设文化产业及周边产业的设计和开发专业,打造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的课程体系。第二,培养服务文化产业的师资队伍。教师要时刻关注社会文化产业动态,将最新的行业信息和文化产业发展趋势融入教学方案中,同时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带领学生进入真实企业参与社会实践,将自身的创新思想展现在实践教学中,从而激发学生扩展想象思维,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可以联合企业,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基础,组织优秀的课题研究项目,让学生们在这类项目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投入到项目的创作与设计中,在学术研究中开展教学。最后,加强艺术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质量监控,按照文化产业创新的发展状况,从人才培养环节,要完善课堂的教改制度和社会实践制度,以及科研的考核制度等;在评估人才培养步骤,要广泛开展教师督导、学生评价、学校考核等综合的人才培养评估制度等。

2.增强与文化产业的对接能力。在创新型艺术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当摆脱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努力探索创新型艺术人才培养的新方式。重点应当以自身的专业特点与专业优势为依托,加强与文化产业的对接,让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首先,探索建立高职院校、政府、文化企业三者联合培养创新型艺术人才的机制。在这种机制下,学校能够获得政府的政策性以及财政方面的支持,还能够扩大学校与企业的对接,为学生们未来就业提供有力的支撑。其次,搭建产学研结合的平台。高职院校要以文化产业的社会需求为基础,结合产学研的特点和功能,搭建服务于文化产业的综合平台,从而扩宽培养人才的方式,提高培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为文化产业提供更大的人才资源。一方面,学校要与文化产业企业形成战略合作关系,按照企业的需求制定定向培养方案,加快教学成果产业化转移的进程,也提升了高职院校服务文化产业的能力;另一方面,积极采取实践基地的人才培养方式,让学生深入社会实践环境,真是体验文化产业的发展和需求,有效整合企业的优势资源,创新产学研结合的新模式,构建文化创新企业汇聚的大平台,通过平台的建设高职院校可以与文化创新企业共同培养创新型艺术人才。

3.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首先,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引入导师制度,鼓励导师通过组织开展课题研究,培养创新型艺术人才。高职院校应当从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需求出发,充分发挥导师制度的优越性,激发导师、学生、产业三个方面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们创新能力的增强。以设计专业为例,不同专业方向的导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讲解国际和国内典型的企业案例,同时根据文化产业的社会需求,提出相对应的科研课题,带领学生在研究课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市场的敏感度,为今后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作品打好基础。其次,积极探索建立工作室教学的模式。专业教师以文化产业创新为导向,将科研、教学与实践进行有机地融合,充分运用自身在专业方面的优势,整合各类文化创意企业的优势资源,融入实践性较强的课题,重点培养学生们在实践中的创新能力。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要关注那些具有前沿性、挑战性、实战性的研究课题,将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锻炼有机结合起来,既培养培养学生们的艺术创新能力,又锻炼学生们把握文化产业创新方向的能力。最后,实施创新型创业鼓励战略。高职院校在设置艺术类专业时,要积极加入创新型创业教育内容,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参与社会创业实践活动。要加大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建设力度,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帮助学生学生规划职业生涯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定期邀请在文化产业创新方面的企业家来校举办讲座,或者举办艺术创意竞赛,使学生们在聆听成功人士或者参与艺术创新实践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作者:王晓婷 单位: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吴爱邦,刘可.文化产业背景下广东高校艺术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5,07:52-55.

[2]董岩.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背景下河南高校艺术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5,06:21.

[3]陈海鹏,申洪涛,刘德华.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美术教育研究,2015,13:138+140.

[4]陈俊.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文化产业类专业人才培养[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5:82-84.

[5]金暄,张丽莉.艺术类高职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初探[J].中国外资,2013,15:316-317.

篇5

1.民间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文化自古以来就是伴随社会民众日常生活、生产劳作在民间自发形成的通俗文化,主要由民俗文化、民间文学、民间艺术三方面构成,并以民间传说、民间美术、民间手工技艺、民间表演艺术、民间音乐、戏曲、民间舞蹈等多元形态呈现。广义上,它包括反映某一地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特征的各种文化艺术形式。民间文化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具有自发性、传承性、通俗化、程式化及实用性和娱乐性等特征。民间文化的传承,一方面依托于“有形”的文化遗产,如文物、古迹等。另一方面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即我们常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强调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精神、经验的传承与文化流变。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它以丰富的形态呈现出传统文化的精髓,并世代相传,具有典型的民间文化特征,不仅包含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还涵盖与其相关的实物和场所。虽然它不等同于民间文化,但对于民间文化内容与形式却有着更生动的诠释,民间文化形态因此而更加丰富。无论是考虑民族精神的发扬,还是传统技艺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都体现出其重要的研究价值。

2.苏州非遗资源现状分析

苏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吴文化的发祥地,该地区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苏州对于非遗保护工作非常重视。一般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主要包括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和相关责任保护单位三个方面。目前,苏州的非遗项目在各级名录中拥有世界级6项,国家级32项,省级79项,市级159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39人,省级95人,市级334人。此外,还有多个县区级非遗项目及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其中有影响面广的,如昆曲、古琴、端午习俗、苏绣、苏州香山帮传统营造技艺、苏作明式家具、吴歌、宝卷、庙会等;也有不同辖区地方特色的文化项目,如桃花坞木版年画,?f直水乡妇女服饰,常熟的虞山琴派、红木雕刻、花边制作技艺,昆山的昆曲、周庄水乡婚俗、锦溪宣卷,张家港的河阳山歌、河阳宝卷,太仓的江南丝竹、滚灯、七夕节等,不胜枚举。通过对苏州地区非遗资源进行简单梳理,可以发现该地区非遗文化涉及传统手工技艺、民俗活动、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传统医药等多个领域,内容错综复杂,主要呈现出以下特征:首先,一些项目起源或发祥于某一市镇、村落,最终对整个地区产生深远影响,区域内的文化传播与相互交融共同构建了具有“苏州风貌”的民间文化。精致的江南水乡建筑,被称为“百戏之祖”的昆曲、精细雅致的“苏绣”,轻快优雅的江南丝竹,委婉动听的吴歌……勾勒出人们对苏州的基本印象。其次,本地区的所辖区县、乡镇几乎都有来自于民间的文化项目,由于地理位置、历史、地方习俗的差异性,让该类项目更具鲜明的地方特色。再者,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百姓生活方式的活态呈现,也是时代精神的历史印记,因此,该区域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反映在百姓生产劳作、文化娱乐、教育、信仰的各个方面。人们生活方式随着社会发展而改变,导致民间文化资源以非遗项目的形式大批进入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被“保护”起来,但是仍有一部分至今还活跃在百姓生活中,只是尚待发掘。

综上所述,可以了解到苏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之广、门类之多及根植民间的深度,决定了民间文化的丰富性,体系相当庞杂。民间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会自发形成相应的传承体系保证其更好地发展,这也是一个吐故纳新、不断变革的过程,而这一体系的正常运行是与农耕社会相适应的。如今,科技发展,现代化进程加快,社会进入到信息化时代,传统文化传播方式已经没有优势,随着人们传统意识观念逐渐淡化,民间文化及其传承体系面临巨大冲击,各地日益兴起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与保护,折射出民间文化资源的濒危境遇。虽然,不乏一些关心传统文化的有识之士提出建立资料信息库、文化保护机构等方式进行抢救性保护,也颇具成效,但还无法彻底解决民间文化传承与现代社会之间的矛盾。从保护民间文化的生命力来看,更需要一个内在的、自发的、动态的发展环境解决根本问题。

二、由人文教育看地方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艺术教育的意义

民间文化是原生态的,有着自发性、传承性、程式化等特征。而实用性、娱乐性及教化功能则是它传承与发展的价值所在,更能体现出“以人为本”。如果要寻找与其对等的、动态的发展路径,笔者认为“高职教育”是比较适合的,地方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艺术人才培养正体现出人文教育的意义和目的。对于高职艺术设计人才来说,不仅需要掌握娴熟的工艺技能与操作技巧,还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文修养和创新能力,这也是人文教育的灵魂所在。

我国现行教育制度很多受到欧美国家的影响,这种强调“理性”与“实证”为基本理念的教育对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另一方面很容易将教育活动停留在“解决技术”的层面,对实用、效率的追求导致对目的过度关心而忽视对过程的思考与批判,这一点违背了人文教育的初衷。人文教育的基本理念是强调个性凸显、潜能发挥和自我创造,这样的教育历程是以“人”为主体,现有教育体制与人文教育在观念上的冲突造成了人文教育更容易从民间汲取力量。艺术设计教育非常重视创造力培养,因此,将来自民间的地方传统文化注入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不仅是对教学资源的丰富,更是人文教育的潜移默化。

人文教育对“实证主义”的批判,并不代表只停留于思辨的层面,韦政通先生在《人文主义的力量》一书里提出人文教育“体验重于思辨”的主张,目的在于强调人文教育的意义。人文教育不应是知识的灌输和理论思辨的训练,更重要的在于通过体验培养通识与文化涵养,不断激发人的内在潜能。而“体验”依赖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所处的人文环境。高职教育强调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而此类教育实践正是以“体验”方式进行的,既包括对人文知识的吸收,对文化的情感体验,又包含我们一直强调的动手实践和实验创新的体验。体验是实在而生动的具体经验,不仅是艺术教育实践的重要方法与途径,由体验产生的反思,对经验的抽象化与概念化反过来又是对文化的一种归纳、继承与创新。可见,深入发掘民间文化资源,将地方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艺术教育,对二者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立足于高职艺术人才培养的苏州地方文化资源开发

1.苏州民间文化保护与高职艺术教育本土化

目前,苏州地区拥有高校22所,其中17所为高职院校,大部分都开设有艺术设计类专业,高职艺术教育在地方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一席。扎根于苏州底蕴深厚的文化土壤,对于本地区高职教育实践和人才培养而言非常重要,区域民间文化的介入为其提供了更丰富的教学资源、人才培养方法和实践平台。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不是狭隘地借用民间文化资源进行简单的知识传授,如前所述,它体现出人文教育的典型特征,因此不可孤立存在。从区域文化保护层面来看,高职艺术设计教育还承载了相应的社会责任。就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现状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民间文化资源逐渐被一些高校引入课程教学与研究,苏州地区已有部分高校开始尝试将地方文化引入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以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作为一所专业性很强的艺术类高职院校,该校依托教育基地、研究所、校企合作等平台,集中对桃花坞木刻年画、苏绣等本地非物质遗产进行发掘、传承与研发,并以“跨界”形式进行课程开发与教学研究,成效显著。可见,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本土化有助于区域民间文化保护中面临的一些问题。然而,个别院校成功经验并不代表真正意义上的高职艺术教育本土化,要做到有效的“民间文化保护”,需要更多院校参与进来。在苏州地区其他高职院校中,很多艺术设计类专业设置显得较为功利,造成专业缺乏应有的个性特征和地方特色而缺乏生命力和竞争力。因此,地方民间文化、人文环境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从文化保护与传承角度看,高职教育相对于其他类型教育具有一定优势:其一,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有利于解决本地民间文化资源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民间文化,尤其是民间工艺之类的非物质文化基本以“言传身教”方式进行传承,传播面较窄,有一定局限性,导致地区的非遗项目覆盖不全等问题。如吴中区光福镇的冲山佛像木雕制作技艺有着数百年的发展历史,家族式的传承方式使其产业相对集中,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也有较高的知名度,但是还未列入非遗保护项目,大概取决于人们对该项非物质文化的认知程度,更多人或许还停留在“知其名,不知其形”的层面。因此,将这类具有地域特色而濒临失传的技艺作为教育教学资源引入高职艺术教育丰富了地区非物质文化的传播途径。另外,“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一直是高职院校关注的热门话题,正是对传统技艺师承关系的继承与发展。其二,本地区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的年龄结构趋向老龄化。年长的传承人相对技艺成熟、风格老练,在制作工艺上有着丰富的阅历和实践经验,对非物质文化保护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年岁增长,他们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下降,导致一些传统项目制作与现代社会审美需求产生脱节;同时,民间传统技艺的学习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历程,信息化社会带来的快节奏生活方式使很多年轻人对从事这样的行业显得不太积极,导致很多非物质文化项目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针对这一问题,通过联合职业院校,储备专业人才,促进非物质文化项目传承人培养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以“苏绣”为例,该项目自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被誉为“中国刺绣之乡”的镇湖街道联合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展开合作办学,开设五年制“苏绣设计与制作”大专班,定向培养高端刺绣人才。经过校企多年合作,一方面为镇湖刺绣输送了大批专业储备人才,另一方面促成刺绣艺术品位不断提升,为“苏绣”这一民间手工艺的发展与繁荣起到积极作用。最后,民间文化的传承需要通过创新推动其发展。民间文化尤其是非物质文化的传承是活态化的,势必会随着社会发展而有所变化和创新,这种传承不是对原有形式一成不变的沿袭,具有一定时代特征,通过吐故纳新与不断变革将文化精华保留下来,并为其注入更丰富的内容。现在很多艺术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是由工艺美术专业发展而来的,至少受到了传统工艺美术的影响,这种“前世”与“今生”的关系正是对传统文化中传承与创新关系的印证。“设计”本身就有创新之涵义,因此,以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为平台的创新人才培养将推动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使其更具生命力,无疑这也是对民间传统文化最有力的保护。

2.民间文化传承与发展下的高职艺术创新人才培养

既然传统延续与发展离不开创新,作为民间文化发展和艺术创新活动主体的“人”就显得非常重要,艺术创新人才培养则成为民间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关键。由于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特殊性,使我们要从不同方面研究艺术创新人才培养。首先,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创新型的师资队伍。艺术设计是时效性很强的学科,设计理念、设计风格都会顺应时展而变化,民间文化要通过设计教育发挥其生命力,需要教师在知识储备、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有所突破,教师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和具备的观念要不断更新。其次,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当今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是培养具有较高艺术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那么,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和课程构架上都要重视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从中获取的知识、技能及形成的素养都是创新能力的源泉。将民间文化吸收到课程体系中,不仅可以充实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还可以在课程改革、教学实践创新上给出更多启示。最后,艺术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有良好的人文环境作为保障。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对营造良好社会文化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这种文化渗透进校园和课堂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校园文化创新,通过课堂教学、学术交流、课外实践、社团活动等多元化方式感染学生,有益于促成其创新能力和良好职业综合素养形成。

3.苏州地区民间文化向高职课程资源转化的思考

民间文化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从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来看,文化资源向课程资源的转化是最直接和有效的途径之一。高职艺术课程资源对民间文化的吸收是有选择性和针对性的。例如,一直以来,民间工艺美术、民间手工技艺等项目与艺术设计教育有着较深的渊源,和设计人才培养内在联系更加紧密,该类资源的转化形式相对灵活;然而,这并不否认其他民间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价值。从人才培养及课程开发角度出发,只是在课程比重及转化形式上有所差异。

篇6

1 艺术生文化素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1 应试教育导向,形成艺术生基础知识短板

在高考中,艺术类大学生文化课录取分数线比其他专业大约低35%左右,专业课临时突击学习半年到一年即可上录取分数线。因此,很多普通中学纷纷引导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学习美术、音乐、舞蹈等专业的课程,为这些学生创造上大学的“条件”,以此来提高本校的升学率。文化基础考试的内容是学生升入高校学习所应具备的基础,能衡量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程度。这种“先天不足”直接影响到了他们在艺术院校期间的学习,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

1.2 重专业轻基础,形成学业偏科

从就业的角度来看,用人单位往往更关注艺术类学生的专业水平。因此,学生也把主要精力放在专业课学习和技能训练上,在课程上普遍存在重专业技能课,轻文化基础课的现象,这使得本就“先天不足”的艺术生又出现了“后天营养不良”。这种“只用学好专业知识”的错误思想使学生缺乏学习文化基础课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分析我院近五年的中高职成绩单不难看出,专业基础理论课的缺考、不及格率明显高于专业技能课、文化课的缺考、不及格率又明显高于专业课,有的课程有超过50%的学生不及格。

1.3 价值取向影响艺术生健康成才

艺术生与普通学生相比,更注重自我,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而艺术类教学多采用小班授课的方式,师生关系较其他专业更为密切,反之,学生之间的联系就相对淡泊,集体观念薄弱,学生的价值取向容易发生偏差,影响其健康成才。

1.4 校园文化氛围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

文化素质教育不应止步于课堂,而对于艺术院校来说,却缺乏针对艺术生特点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学生社团。学院也开展实践大舞台、艺术讲坛等活动,但实践大舞台只限于专业,艺术讲坛与专业的联系也并不十分紧密,因此,学生无法深入理解,专业学习与文化素质培养无法相互促进。

1.5 缺乏自我意识的挖掘

在对几个中职班级学生的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学生普遍没有目标意识,没有归属感,对于为什么要学艺术几乎没有概念,主动学习的个体较少。这一年龄段正应该是学生认识自我、选定人生方向的时期,我们在文化素质培养的时候,缺乏对学生自我挖掘的引导。

2 艺术生文化素质培养的意义及目标

2.1 意义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与之相关的高校人才培养,特别是高校艺术人才培养的质量越来越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社会也对文艺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所有深厚人文历史背景的艺术高等院校,我们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优化专业培养模式的同时,更要注重其人文素质教育,将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艺术人才作为我们今后一个阶段所要实现的教育目标。

重视和加强艺术人才的文化素质教育是时展的必然要求,是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全面的高素质人才的内驱动力。在过去的若干年里,因为艺考较低的文化课要求,一直被很多普通考生当作考取理想大学的捷径。随着艺考人数的不断增加,随之面临的毕业就业压力也相应增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今年教育部出台的艺考新规提高了艺术生的文化门槛,极大促进了未来艺术招考更加合理规范的发展。

2.2 目标

本次研究拟从学院日常人文课教学入手,以固定对象在一段时间内的教学反馈为主体,以研究分析艺术生文化课教学中所存在和面临的困难,制定相应的行之有效的对策,切实转变学风、教风,在艺考新规的大环境下,积极调整教学模式和内容,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开展有成效的校园文化活动,做到文化、专业两不误。

3 文化素质培养的现状分析

①综合来看,在“重专业、轻文化”的大背景下,本就文化基础底子薄的学生普遍轻视文化课,特别是数学这类逻辑性较强的学科,由于知识承接性强,很多学生表示数学课“一节听不懂、节节听不懂”,来上课的学生都寥寥。学生的文化课学习仅限于课堂上,?n外时间基本以专业课为主。

②在同专业不同年级比对中,低年级学生文化课接受状态明显好于高年级;在同年级不同专业比对中,基本没有发现较大差别;在同班级不同课程比对中,语文、历史、政治等课程效果明显好于英语、数学、地理;在同课程不同教学层次比对中,我们发现高职学生主动性较中职学生强,课堂跟随性好。

③学生信任感缺失。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自己不信任,对待文化课采取消极态度;二是对老师不信任,大多数人认为老师讲得千好万好没有培训补习机构的效果好,高三学生在这点上尤为突出。高三的学生在校外培训结构花大价钱来补习文化课,效果却不尽然。在器乐综合班,一名高二的学生,近1/3的时间不能到课,原因是学院上课时间与培训结构的相冲突。而从随堂测试及期末考试结果来看,该生的补习效果并不比同班同学好。

④文综学科教学分散,不系统,未统筹。艺术生高考一般参加文综卷考试,由政治、历史、地理三门组成。近几年高考文综卷越来越重视学科的交叉和有机融合,但是横向比较后发现,学院文综学科教学存在“各自为战”的现象,而这显然是跟不上文综大学科化发展的。

4 结论及解决对策

①关注艺术生的群体特征,从个性特征到群体行为上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学院是否能寻找适合艺术生特点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式,以无形的影响力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

②充分利用校史校训,改革人文教育模式,提升学生对学院的认同感、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并用其指导学生的学习和艺术创作之路。

篇7

关键词 艺术设计专业 大学生 创业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Art and Design Professional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Awarenes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CHEN Ruolan, XIONG Dan, ZHAO Quanyi

(School of Art and Design,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68)

Abstract In current cultural and creative backgroun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wareness training with professional art and design students is an opportunity for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ultural industry,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the advantages of Chinese art and design college majors and foste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n the art and design majors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methods.

Key words art and design professional;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awareness

文化创意产业被誉为21世纪最有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国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任务,全国各大城市也都推出相关政策来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这也为当今大学生提供了创业机遇,特别是对艺术设计类大学生而言,在国家大力推行文化创意产业的背景下,最大化的发展专业优势,在创新的观念意识下发展创业,对艺术设计类大学生而言是一个很大的契机和挑战,也必然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

但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认识还不够深刻,想要从事自主创业的艺术设计大学生的比例也相对较小。如何加强艺术设计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艺术设计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对于如今的中国艺术类教育而言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1 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形成

1.1 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形成

当今社会为大学生提供了很多发展机遇,特别是国家对于创新创业产业的支持。

创业意识的形成,不仅仅是形成创业想法,而是在具有创业想法的前提之下,形成有一定规范和思考性的创业计划,大学生系统的创业意识需要得到正确树立以及培养。

创业意识的形成主要原因是个体意识的倾向。创业意识的形成,不是一时的冲动或凭空想象出来的,它源于人的一种强烈的内在需求和创业需要。而意识又是人的精神活动的重要内容,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是社会的人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在意识活动中人们从感性经验抽象出事物的本质、规律形成理性认识,又运用这些认识指导自己有规划、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对“创业意识”的界定,在《创业教训学》书中指出:创业意识是指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对创业者起动力作用的个性意识倾向,包括创业的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与世界观等要素,它集中体现了创业素质的社会性质,支配着创业者的态度与行为,并规定其方向、力度,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和能动性;是创业者思维活动的产物,是创业者成功的心理活动能动性的集中体现,是创业者源于自己的生理动机和心理动机。例如如何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工作问题又如何去实现自我价值得到社会的承认。对所见、所闻、所知、所了解的客观事物的感觉、知觉,通过判断、推理等对已有的感性材料经过大脑加工,从而形成的创业设想,是创业者内在的强烈需要和创业行为的强大驱动力,是创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创业需要上升为创业动机时,就形成了心理动力。创业动机对创业行为产生促进推动作用,拥有了“创业动机”那么就标志着创业实践活动形式的起步。

1.2 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创业意识形成特点

积极进取,勇于竞争是现代中国类艺术设计类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他们勇于追求自己的想法,极富个性与自己的主观意识。相对于其他专业的同学相比,艺术设计类的学生看似不羁的个性似乎限制他们的创业意识的形成,但在他们强烈创新的意识形成的前提下,是具有很多的创业机遇的。但大多数艺术设计类的学生对于创业并没有自己详细的规划,他们仅仅是有想从事创业的想法,而没有深入具体到如何实施,如何开辟一条与众不同的创业方式,如何在创业大流中站稳脚步、找寻自己的特色,这些成为了如今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创业具体实施中最棘手的问题。一个问题的出现伴随而来的是如何让去深入解决这个问题。创业的道路是艰辛且充满挑战的。所以,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满足大众需要的前提下,开展创业计划,再不断找寻找新的出路。作为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就应该有一颗敢想且敢做的心。把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当面临问题时寻求其解决途径。

1.3 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创业意识形成方法

在文化创意产业的背景下,全国各大城市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它不仅仅是在企业上的,更应该从教育的方向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进行更深入的推进。如让艺术设计类大学生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加强对艺术设计类大学生进行与创业相关的专业课程,让艺术类大学生更加清晰地明确自己的创业方向,在创业方向明确的前提下发挥自己的特长,做出详细清晰的创业计划。相关教育机构可以成立专门的部门帮助大学生们创业,并提供专业的帮助和咨询。在大力宣传艺术设计类大学生积极创业的风潮下,相信有更多的大学生会形成相关的意识,对创业也有相对比较缜密的计划和思考。

2 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完善

艺术设计类大学生是极具创新精神的一类大学生,设计专业的各个专业的学生创新创意是他们对于专业的理解,在艺术设计的专业领域没有具有创新创意的思想是很难在自己的专业里走得更长更远的。所以艺术设计类大学生是极具创新意识的一批人才,可如何将这种创新意识在我们的生活生产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则需要他们将他们的创新意识更好地发挥到创业中去。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在长期创新思维的培养教育下,相对于一般的学生而言,具备更强的创新能力。而面对市场,这个强大的竞争场所,艺术设计类大学生更应该将自己的创新意识转化为更强的竞争力,找寻在创业大流中自己的不同之处。

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对于创业有他们自己独特的思考,他们有的想开办画室、自己的设计工作室、艺术交流中心;有的想开设自己的网站;有的想开办自己的手工艺作坊等等。但如何将自己的创新意识更好地发挥在自己的创业中,仍有待加强。他们可以从前辈的优秀的创业案例中学习,如武汉知名的良品铺子则是将我们平时吃的零食加以包装,从艺术设计类专业的角度来分析我们平时常见的事物,最大地发挥其审美和商业价值。从这个案例中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东西。

对于艺术设计类学生他们很注重自己的思想自主性、思维创新性,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总结出针对艺术设计类学生不同的创新创业方式,使他们在完全发挥好自己才干的前提下做出有创造性的创新创业活动。因此对于艺术设计类大学生的创新教育方式,也成为相关专业老师应该着重思考的课题。

3 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创业意识的教育方式

3.1 艺术设计类大学的相对劣势

艺术设计大学生相对于其他专业的学生有他们优势,自然也有他们相对于比较弱势的地方,集体意识不强、逻辑思维能力较弱等都会成为将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培养成综合性创业型人才的绊脚石。

3.2 艺术设计类大学生的综合差距

作为综合性创业型人才,应该具备很多常人所不具有的素质,如具有远大的目标、宽广的胸怀、豪爽的性格、好的洞察力和风险意识、好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等。可见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对于成为综合性的创业型人才还是具有一定差距的。

3.3 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方式

“社团活动”是一种很好创建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创业的一种创新模式。我们可以通过团队协作合作创业、校企协作主动创业和拓宽渠道全面指导的方式,来对艺术设计类大学生进行培养,整合更多的社会资源,注重庞大大学生力军的这一群体。

我们应该加大对艺术设计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深化艺术类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改革。同时向艺术设计类人才提供更好的创新创业资源,让他们更多地了解创业所应具备的思想和素质,加强艺术设计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竞争力。其次是向艺术设计类大学生提供多方面的创业知识,如管理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多方面的知识。

只有这样,在文化创新背景产业下的艺术设计类人才才能在当代激烈的竞争中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字】 跨文化交流能力 艺术学生 英语语言能力 策略

跨文化交流能力,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进行交流时所展现出来的交流扩展能力。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跨文化能力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但我国的跨文化教育却刚刚起步,呈零散、不系统状,而且缺乏相关的跨文化教育机构予以指导。显然,艺术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也普遍较差。

一、跨文化视域下艺术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培养所存在的问题

1.1艺术学生的认识偏见

学生是学习外来文化的主体。然而,高校的部分艺术学生对外来文化并不重视,甚至十分排斥。这种现状势必影响到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的发展进程。一定程度上,艺术学生所持有的根深蒂固的教育偏见与目前教育大环境的影响不无关系。主观上,囿于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艺术学生对外来文化的学习并不积极。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对高校的艺术学生尚且难以消化殆尽,更何况那些看起来晦涩、枯燥的外国文化。又加之,学生对不同国度的思维模式和文化内涵并不了解,在跨文化的理解中常走入误区。于是,艺术学生对本国文化愈加依赖,对外来文化则愈加轻视。客观上,艺术学生们教育体制的限制,学习外语的目标过于狭隘。以考试为目标的学习,必然使学生在学习中选择性吸收,过于重视语法、阅读,而疏忽语言的运用与交流。这种跨文化学习动机脱离了交流本身,更无法谈及交流能力的培养。所以艺术学生主体的教育惯性妨碍了跨文化交流能力意识的发展。

1.2专业教师的引导不足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大学英语教师对大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负有重任。然而,许多大学英语教师因循旧制,在时代更新迅速的时代下,仍着眼于眼下的英语教学,遵循传统的教学方法,重视词汇、语法等应试方面的教学,忽视交流能力本身及其对于学生职业发展的影响。此外,很多英语教师自身的跨文化知识储备也并不充分,英语交流能力相当匮乏。由于中西文化需要互相比较、互为参照,才能呈现出文化差异,才会融会和吸收,因此若授课教师自身对两种语言的功底不够扎实,无法平衡母国文化和外来文化,从而无法运用到教学中,那么他们对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也就无从谈起。

1.3培养方法的不甚科学

中国目前对艺术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中完成。相对于开放的跨文化交流而言,这种教学方式既落后又不科学。令人欣慰的是,现行的中国英语教育,已经具备了“走出去”的意识。遗憾的是,我们的教师仍被关在重重大门里,埋头教学。教育目标虽对学生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需掌握至少两种外语的知识及技能,但它实现得并不充分。放眼到当下的具体教学,我国的英语教育课程设置更是鲜有跨文化课程。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启蒙较早,英语相关课程一直开设至大学毕业。虽然学习时间较长,但当遇到真正的外国人时,很多学生仍然无所适从。这是由于,许多英语课堂并未提供真实的语言学习语境,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埋头记笔记,课程气氛死气沉沉。语言的学习若不以交流为目标,必将与其初衷背道而驰。

二、跨文化视域下艺术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策略

2.1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学生之于跨文化交流态度的培养应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跨文化学习的兴趣,结合学生自身的专业特点,将英语的跨文化交流渗透到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从语音、词汇、篇章等各个层面建构语言的文化功能,渗透艺术专业术语的英语表达,促使艺术学生能够有意识地了解英语中所蕴含的文化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看电影、举办文化知识专题讲座等方式,帮助艺术学生有目的地对英汉文化进行对比,增强跨文化交流意识,提高文化敏感性。在英汉文化对比的基础上,学生们应着重筛选出蕴含英语主流文化的材料,如饮食习惯、、历史事实等,并对其进一步进行分析,以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英语教师则应鼓励学生将跨文化交流能力作为学习动力,改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刻板看法。此外,还应考虑到艺术学生的专业特点,将学生的专业知识渗透到教学内容中,以寓乐于学的形式,使得学生学有所专、学有所用。

2.2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英语教师作为跨文化的推动者,广阔的跨文化视野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意识必不可少。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多加强跨文化训练,如文化现实培训、归因培训、文化意识培训、认知行为调整、体验式学习、互动式学习等。培训的内容需涉及到文化意识、文化知识、文化能力以及文化教学等。英语教师应根据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恰当的培训方法,帮助教师实现自我提高。从教学的角度而言,教师要提高自己专业理论水平。基于文化的平等性,不拘泥于传统,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参与教学,以图、文、声、乐并茂的形式传递给学生。最重要的是,不受制于书本、应试要求,能够将教学情境融入趣味性、故事性,使学生愿意学习,喜欢交流,从而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2.3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

针对艺术生的跨文化英语教学应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情境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扬长避短、获得最佳教学效果的目的。例如:在进行英语基本语法教学时,应尊重认知规律,采用翻译法进行教学;在进行英语语言技能训练时,可利用直观教学手段与对比操练展开教学;在培养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时,应利用交际法、任务型教学法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科学设计,促使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下提高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

此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针对艺术学生的英语跨文化教学可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实现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高。语言教学既可在课堂上进行,也可采用“计算机+网络”的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文化交流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既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也可以在对外交流互访、国际会议等实践活动中开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以分析教学主体为研究纬度,结合教学方法之窥探,跨文化交流能力在培养中所出现的问题主要源于教学主体的颇多问题与教学方法的因循守旧。因此,对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应渗透到具体的教学实践当中。加深学生对跨文化交流的认识、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根据艺术学生的特点即时更新教学方法,是优化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具体策略。在传统教育模式与现代需求碰撞较为激烈的当下,教师应当引导和培养学生以博大的心胸认真学习和吸收本国文化和他国文化,以更加多元的文化身份投入到全球发展之中。

参 考 文 献

[1] 韩晓惠.高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现状与思考――以高校英语教师为考察维度[J].外语学刊,2014(3).

[2] 林欣达.大学英语教师在跨文化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J].知识经济,2011(15).

[3] 孔德亮、栾述文.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模式构建[J].外语界,2012(2).

篇9

【关键词】文化产业 复合型艺术人才 培养 对策研究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日益繁荣,文化产业逐步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文化产业体系完善是艺术人才的发展根基,文化传承与创新性思维是艺术人才培养的内在逻辑。复合型艺术人才是这一时代背景下最急需的艺术人才类型,然而在我国高校仍存在人才培养模式不当等问题。因此,要对文化产业背景下高校复合型艺术人才培养进行针对性研究,以优化其培养模式,推动文化产业与艺术教育事业共同发展进步。

一、概念阐述

(一)文化产业

2007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十进一步明确了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目标,在2020年要将文化产业发展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即文化产业的增加值要占GDP的5%。由此可见,文化产业的地位在我国已经有了质的飞跃。文化产业是一种典型的朝阳产业与绿色产业,可将其定义为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盈利性行业。其主要内容包括新闻出版发行、广播电视电影、文化创意与设计、文化休闲娱乐和工艺美术品的生产等,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进步将推动文化产业开拓更广泛的领域。

(二)复合型艺术人才

当今社会中,可将人才划分为“通才”与“专才”两类,本文所提到的复合型人才属于“通才”的范畴。复合型人才不仅要在其专业技能方面有突出的经验,还要具备较高的相关技能。复合型艺术人才指具备在专业艺术理论知识和人文素养的基础上,兼具相关应用技能的人才。如动漫设计需要美术与电脑技术兼具的人才,数字音乐产业需要音乐与IT、营销等知识融合的人才等。

二、高校艺术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我国独立建制的艺术院校已有31所,综合性及师范类大学的艺术学院数量也在迅速增加。据统计,目前我国针对艺术人才的培养类型主要有:创新型专业艺术人才培养、高师艺术人才培养、应用型艺术人才培养、设计艺术人才培养、音乐表演类艺术人才培养、体育艺术人才培养、专业艺术人才培养、音乐舞蹈艺术人才培养、书刻造型艺术人才培养等①。

文化产业是艺术与市场对接的桥梁,是能够充分实现艺术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产业形态。在文化产业大发展下,社会对于专业性艺术人才的需求有限,对复合型艺术人才的需求相对较多。但目前复合型艺术人才的培养模式仍存在一些问题,许多高校没有落实针对复合型艺术人才的特色课程设置和培养重点,并且忽略了文化产业这一重要背景,导致艺术人才的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脱节。

三、文化产业背景下复合型艺术人才培养优化的对策

文化产业体系的完善是艺术人才发展的根基,艺术人才是影响文化产业发展和引领其走向的中坚力量。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呼唤复合型人才的产生,复合型艺术人才的培养也要结合文化产业需求实际来进行优化。

(一)完善艺术学科建设,深入展开跨学科教学,形成产业链式学科体系

文化产业的核心要素之一是文化产品,具有艺术性、技术性和科学性,同时需要充分的创造性。复合型艺术人才是创造文化产品的主体,其人才的培养目标要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因此,要依据学科特点,凝练艺术理论课程,在学习艺术理论的基础上,加强工具性技术学科的培养教育。同时深入开展跨学科教学,增加社会学、管理学、数学等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课程,提升其人文素养。形成将专业通识教育、实践技能教育与人文自然科学教育融为一体的产业链式学科体系,使复合型艺术人才具有充分的知识复合素养。

(二)注重实践教学,拓展实践平台,形成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

文化产业背景下的复合型艺术人才需要更强的实践能力,高校应致力于将复合型艺术人才培养为艺术的“实践者”而不是艺术的“空想者”。因此,高校复合型艺术人才的培养要充分重视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衔接。实践平台可以分为校内与校外两类。校内实践平台主要是以社团的形式开展,学生可以设立音乐工作室和美术工坊等艺术工作室,体验如何将理论加以应用,及时夯实学生的艺术、技术知识,在各方面提高和完善自己。校外实践是指高校通过一些实际项目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亲自参与到项目的实施中,从创造艺术产品到如何营销策划,了解整个产业链的运作模式。争取搭建国际产学研交流的平台,要特别注重在国际视界中寻找选择有利于及时总结、研制人才培养策略及规格的产学研实践项目②。这更加有利于激发人才的创造力,提升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建立长效复合型艺术人才培养机制,重视个性化就业指导

高校复合型艺术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就是将人才输送到文化产业的建设中,培养与就业要实现对接。复合型艺术人才培养规划要建设长效机制,更要考虑复合型艺术人才的长远发展和艺术生命活力。因此,高校要针对复合型艺术人才进行个性化就业指导,实现全程职业规划。高校艺术教育要意识到复合型艺术人才的优势所在,针对其优势展开就业指导培训,不可将所有专业学生的就业规划指导混为一谈。复合型艺术人才的就业指导应充分结合文化产业的产业特点和产业需求,在这一基础上指导学生认真规划职业路径,明确人生目标。

(四)加强教师团队建设,转变教师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念

在文化产业背景下,教师团队不仅要有扎实的艺术知识,还要有一定的产业意识,了解社会需求及趋势。为此,教师在综合知识、综合能力与综合修养上都要有所提高。高校应当优化复合型艺术人才的师资配置,引进具有艺术学科和理工学科背景的骨干教师作为对于原有教师团队的补充。高校艺术类教师应当在搞科研与教学的同时,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只有教师具备了实践能力,才能用实践的视角来教学。要通过自身对科研工作的融入,带动教学工作的开展,更好地培养学生艺术性与工程性相结合的意识,增强其实践能力③。

注释:

①谭尧升.高等艺术院校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理论探析[J].民族艺术研究,2013(3):151.

②秦佳.创意产业与复合型艺术人才培养[J].中国高校科技,2012(8):44.

③蔺宝钢,孙静.综合类大学艺术人才培养:艺术性与工程性相结合――以城市公共艺术人才培养为例[J].艺术教育,2013(9):154.

篇10

(一)没有稳定的课程体系文化艺术管理专业作为一门新兴的专业,在国内相对于其他历史悠久的专业而言,它没有长久的文化积淀和理论积累。当然从80年代到现在,也已经经历了20多个年头,在热衷于文化艺术管理事业的学者的努力下,学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课程体系逐步建立;但是具体到一个又一个开设文化艺术管理专业的院校就未必都有着科学的课程体系来进行文化艺术管理的学习。课程的学习是核心竞争力最基础的一个环节,如果基础没有打好,核心也就无从谈起了。

(二)缺乏专业技能的培养虽然文化艺术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要求学生涉及多方面的知识,进行知识的融会贯通;但是也应该意识到,在你是一个杂家的同时你要先是一个专家。在众多的艺术门类中,要先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有一门专业的技能能够给自己找到合适的定位;然后才能更好的进行全方面的发展。专业技能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艺术史、艺术欣赏等的熏陶也只是表面上的接触,怎么样去培养文化艺术管理专业学生的某一技能,也是以后文化艺术管理学科建设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三)缺乏理论建构一个学科的理论建构有多深厚就意味着这个学科能走多远,能给社会带来多大的价值。同时理论建构也是核心竞争力培养的基础和硬件。说到底还是发展时间短,着力于文化艺术管理的专业研究人才缺乏。不过随着社会的的发展,精神文明的提高,对于文化艺术的欣赏也越来越高,继而对于文化艺术管理者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也需要越来越多的文化艺术管理者,我们应该对文化艺术管理的前景看好。努力学好知识,为文化艺术管理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没有针对性的招生学习文化艺术管理应该是有一定的艺术基础,热爱艺术事业的人,如果一个学习文化艺术管理的学生对艺术都不感兴趣怎么能够做好文化艺术的管理。所以文化艺术管理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招生,最好是招收艺术生并且热爱管理的学生,他们有一定的艺术基础,而且热爱艺术,培养的时候也更容易实行针对性的培养;同时也有利于专业技能的塑造,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够培养出优秀的文化艺术管理者。他们会针对自己原有的艺术基础来定位自己以后的发展方向,找到自己的定位,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学习,打造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现在的招生都是泛泛的招生,继而再进行艺术的学习和熏陶,就导致了很多学生对于专业的迷茫。

二、塑造文化艺术管理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一)找准自己的定位现在文化艺术管理专业分为文化产业、文化法、文化经纪人、艺术传播、对外文化交流管理、体育文化等方向,更加拓宽了学科领域。文化艺术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做公务员、媒体、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还有的去做文化产业,从事各种文化的经营现象。那么,就需要学生在自己进行学习的时候,确定自己的方向,进而向自己的领域倾斜,着重打造自己的专业技能。为塑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全方位的拓展文化艺术管理专业的人才应该懂得艺术活动的一般规律,尤其是应当有敏锐的洞察力了解与时俱进的文化艺术活动的基本态势及其前景;懂得各类艺术形式的基本特点,了解各类艺术的创作过程和发展历史,能够对各种艺术形式进行分析鉴赏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具有深厚的人文与历史素质和修养;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了解艺术经济与市场的基本规律,以及艺术制作、传播与营销的运行方式;具有较强的组织与策划能力,懂得项目策划所应具有的规则与流程;懂得不同地域、民族人们特有的接受心理,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什么需求;还有就是要懂得国家的相关政策与法规。在专业技能稳定的情况下,对于其他各方面知识的积累和收录,都将为核心竞争力的建构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理论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应该投身于实践,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的引导实践。文化艺术管理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一味的去学习理论知识而不投入实践,只会导致学生实践能力的分节,从而不利于踏入社会。但是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核心竞争力将会凸显,这就会成为文化艺术管理专业的突出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