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涝和洪涝灾害的区别范文

时间:2023-12-21 17:18: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洪涝和洪涝灾害的区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洪涝和洪涝灾害的区别

篇1

1.研究区概况

开封市地处黄淮平原,地理坐标113°52′15″~115°15′42″E、34°11′45″~35°01′20″N。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4.52℃,年均降水量627mm。北依黄河,处于黄河冲积扇平原的尖端,地势低平,海拔介于69~78m,成土母质是不同时期的黄河冲积物。境内河流众多,分属黄河、淮河两大水系,流域面积263.8km2。现辖市区、杞县、通许县、尉氏县、开封县和兰考县,全市总面积6266km2,人口543万。

2.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文数据源于对历史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主要依据《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11],还包括《中国气象灾害大典》(河南卷)[12]、《中国灾害通史》(宋代)[13]、《中国灾害通史》(元代)[14]。另外,以《宋史》、《元史》、《金史》等历史文献及地方史志对所提取信息进行补正。由于不同时期自然灾害记载的详略差异较大,北宋开封地区记载较详细,但南宋由于政权南迁,相关记载严重缺失。因此,为使资料更科学、准确,本文取北宋和元代①两个时期。数据统计主要包括灾害发生的地点(按现行政区划)、时间、频次等,其中季节划分以公历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2月为冬季。运用环境变迁理论和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定量和定性研究。

二、结果与分析

1.洪涝灾害等级

主要依据持续时间、强度、受灾范围大小以及受灾影响程度,并将政府赈灾及与洪涝有关的祭祀活动与祭祀文辞作为参考(表1),将洪涝灾害分为4个等级。由表1可知,以年度为统计单元,北宋开封地区发生洪灾61次,而且以Ⅱ级为主,占全部灾害的55.7%,平均每4.9年一遇,其他级别灾害频次相近,所占比例介于13.1%~16.4%之间。元生洪涝灾害36次,受灾频次最多的为Ⅱ级和Ⅳ级,分别占30.6%,33.3%,Ⅲ级发生频次也较高,占25.0%,平均每3.3a就会发生1次中度以上洪灾,每8.7a发生1次特大洪灾。对比来看,北宋平均2.75a发生1次洪灾,元代2.89a发生1次,两个时期基本接近。但元生Ⅲ级以上大灾的机率显著增多,高达58.3%,远比北宋(31.1%)要高。

2.洪涝灾害类型划分与变化

按表现形式洪涝灾害可划分为雨涝型、河溢型和河决型3种类型(图1)。北宋以雨涝型为主,多达53次,占全部受灾频次的86.9%,河溢、河决型频次较少。中度洪灾在各类型中频次最高,其中中度雨涝型多达31次,占该类型的58.5%;全部9次特大洪灾中由雨涝型直接引发的就多达8次,仅有的1次河决型也是由开封及周边地区强降水引起,表明北宋时期洪灾源于本地区降水。元代3种类型洪灾所占比例分别为33.3%,27.8%,38.9%,可见河决型已超过雨涝型而成为最主要的洪灾类型,而且根据统计,河流决溢全部源于黄河,反映了这一时期黄河频繁泛滥成灾对流域降水等因素的强烈响应。雨涝型与河溢型均以Ⅱ级为主,但河溢型受灾程度明显加重,Ⅲ~Ⅳ级大灾已占该类型的50%,河决型Ⅲ~Ⅳ级频次也显著增加,可见元代大洪灾主要由黄河决溢造成,与北宋雨涝型为主的状况有显著区别,这主要受黄河改道影响。唐末至北宋黄河进入第二个泛滥期,北宋发生于河南省境内的黄河决口达41次、河溢21次[11]。但由于北宋开封距黄河较远(近100km)、政府重点加以保护,开封地区没有受到黄河泛滥的直接影响,这一点前人也有考证[15]。12世纪以后,随着黄河逼近,至1234年开封北距黄河仅10km,黄河在开封地区的泛滥异常严重,直到1351年贾鲁治河成功,黄河在开封境内直到明初再没有大的改道和决溢(图2)。但从洪灾产流来看,元代虽然雨涝型洪灾只占1/3,但部分黄河决溢也是由当地降水引起的,其中黄河14次决口中有8次伴随有当地灾害性降水,说明当地降水增加仍是元代洪灾的一个主要驱动因素。

3.洪涝灾害时间变化特征

1)年际变化特征。以10a为单位统计各年代洪灾发生频次(图2),可以看出,北宋开封地区前70a内洪灾频发,其中2个时段为5次,而在1020年代则高达7次,之后便进入了以20a为间隔的波动状态。元代与北宋差异显著,具有两头少中间多的特点。元代前期20a仅发生2次,后期1344年直至元朝灭亡,仅发生3次。相反,1284~1334年代为稳定高频发期,平均每2a一遇,且多为河流决溢,但据文献分析,元中期31次洪灾中多达68%与本地区降水有关,说明元中期相比前后期降水显著较多。

2)季节变化特征。将1a内发生数次洪灾的情况按月份分类统计。北宋有季节或具体月份记录的洪灾共98次,其中笼统记载到季节的有18次,精确到月份的有80次(表2)。表2显示,北宋洪灾主要集中于6~10月,多达63次,12~2月最少,显然是夏季风降水增多或集中造成的。据统计,北宋出现“大雨平地水数尺”、“连雨弥月”、“频雨及冬方止”等类似记载多达45次,反映了北宋多数洪灾年份全年降水量有显著增加。研究表明,极端降水或持续性降水是引致华北降水增减的一个内在特征,而且东亚夏季风强的年份降水偏多、易涝,夏季风弱的年份易旱[16]。对全部98次洪灾按季节统计,夏秋季多达81次。可见,北宋夏季风活跃,极端降水或持续性降水频繁,以致洪灾频发。

因此,夏季风降水增多或集中是北宋开封地区洪灾频发的重要驱动力。元代有明确季节或月份记载的洪灾共56次,其中7月最多,达20次;按季节统计,夏季36次,占全年64.3%,春、秋、冬季分别为4、9、7次。由前述分析,当地降水增加仍是该时期洪灾的一个主要驱动因素,但由黄河决溢所产生的洪水,还需对产洪区进一步分析。黄河开封段现代洪水主要由三花、龙三和河龙区间的降水产生[17],据统计,元代黄河中游末端沁河、伊洛河流域及郑州、濮阳等沿黄地区雨涝型洪灾多达58个年份,且主要集中于夏秋季节,1286~1343年黄土高原区、渭河流域所发生的雨涝型洪灾也达19次,但与开封地区黄河决溢存在因果联系的仅有6个年份,如1337年的“兰阳、尉氏二县河水泛溢①”,据文献考证②③,就与黄河中游豫北、山西等地大范围降水存在必然联系。由此说明,黄河中游地区降水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对开封地区黄河决溢起助推作用。相反,由于开封地区地势平坦,黄河堤防薄弱,本地区降水就容易导致黄河决溢灾害,从而使河流决溢成为这一时期洪灾的主要表现。因此,本地区夏季风降水增多或集中仍然可归结为元代开封地区洪灾的主要驱动力。

4.洪涝灾害空间变化特征

北宋洪灾属雨涝型,文献记载多为大霖雨、雨连旬不止、霖霪作沴、恒雨等,由此反映出降水持续时间往往较长且强度较大;反映降水空间分布的记载多为京师、开封府、京畿等,类似记载达30余次,而直接记载诸属县如祥符、陈留、浚仪的则不多,这是因为作为国家政治中心的开封记载详细,其他地方简略。由于灾害性降水(尤其持续性降水)往往不可能只在一个城市发生,不仅覆盖诸属县,而且可能包括周边地区。因此,如果仅仅将京师等类似表述理解为开封市而不包括诸属县的话,则统计结果很可能失去科学意义。据1957~2011年开封、郑州、许昌、商丘年降水量的相关分析,开封与其他3地区年降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90、0.609、0.658,且均达到了99%的显著性水平,说明开封与周边地区降水具有很大的相似性。由此认为,以降水为主导的北宋开封地区洪涝灾害不存在较大空间差异。元代洪灾空间分布如图3。开封市洪灾最多,占37%,其他属县较接近。从受灾程度来看,空间差异主要体现在Ⅱ级以上较大洪灾,如Ⅲ级以上频次依次为开封>杞县>通许>兰考=尉氏,这显然与黄河改道是分不开的。如图4,除尉氏县距离改道的黄河稍远外,其他县市均有黄河改道分支,这使元代开封地区直接面临黄河泛滥决溢的威胁。黄河干流自1171年南移进入开封境④,至1187年已形成多股并流[18]。河道初入豫东、鲁西南地区,平地漫流,形成的河道都很宽浅,主流变易无定,虽事后筑有堤防,也就是临时就近挖沙土而筑,未作长久计,洪水来时极易溃决,以致形成数股并流的局面[19]。1232和1234年两次人工决黄河入汴,开封境内所形成的3股河道(由杞县分支)在元代多次决溢,其中在1297~1397年的100a内,以荥泽(今郑州西北)为顶点向东呈扇形泛滥,给开封地区造成了严重灾害。由于开封、杞县、兰考距离黄河3股河道最近(图4),因此,这3个县市历次受黄河决溢的威胁也最为严重。

三、讨论

1.洪涝灾害与气候干湿变化

湿润指数法可反映干湿状况,且能较好地消除旱涝资料本身的时空不均匀性,通过文献整理、统计,湿润指数变化如图5,其中非本地区降水引起的河流决溢灾害已过滤掉。图5显示,北宋呈现强烈的阶段性干湿变化。998年之前I<1,说明北宋前期约40a气候较干旱,之后以约20a尺度交替进入干湿演替状态。北宋前40a发生洪灾16次(图2),而旱灾则多达30次,图5a所示北宋中期I<1的2个阶段水旱灾次比更是达到1∶3,由此反映了北宋旱涝交替的频繁及气候的异常波动。许多资料依据沉积物研究了洪水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认为大洪水主要是气候变湿润和降水量增加引起的[22,23],北宋开封地区的降水特性也可间接反映这一特点。北宋前期960~1000年处于中国气候变化的第三温暖期,年均气温比现今高约1~2℃,而1000~1279年转向第三寒冷期,但与现代气候条件更相似[24]。现代洪水发生的降水条件表明,北方地区大涝灾和特大涝灾的发生一般是由于夏秋季降雨持续较长,甚至春季也出现霖雨而导致全年降水量明显增加造成的[25]。开封市1951~2000年均降水量599mm,降水主要集中于夏秋季,其中13个年份超过719mm,这些年份夏秋季日均降水>15mm的天数均介于18~30d之间,且存在2~5d日降水>50mm的暴雨事件,而北宋Ⅱ级以上较大洪灾年份持续降水一般在10~30d之间,甚至持续60~90d或伴随暴雨等极端降水,说明夏季风异常活跃所产生的持续性降水往往带来年降水量的增加。因此,中等以上较大洪灾是能够指示一定地区降水增加的。但一个年份降水的增加不代表一个湿润的气候阶段,如果能够确定连续多年有大洪水发生,则能够代表湿润气候阶段的存在[26]。北宋3个相对湿润阶段洪灾频发(图2),其中有多个年份连续发生,说明较大洪灾对气候干湿变化具有一定指示意义。由图5,元代湿润指数变化较平稳,在1345年之前I>1,说明元代气候相对湿润并持续至元代后期,这同时也反映了宋元时期季风气候的变化特点,即北宋前60a季风强劲,1020年之后,季风强烈波动但总体上非常强盛,但到14世纪中期季风突然减弱(晚元弱季风期)[27]。

2.洪涝灾害发生的周期性

从Morlet小波方差可以看出(图6),宋元时期开封地区存在明显的年际和代际周期变化。北宋存在3.5、7.2a的年际周期和32a的代际周期,其中32a周期小波信号最强,为第1主周期,7.2a为第2主周期。元代存在2.95、6.8、17、26和43a的年际与代际周期,其中第1主周期6.8a,第2主周期17a。两个时期存在共同的准3、准7a周期,其中准7a周期振荡较强,而准3a周期则较弱,这与ENSO事件2~8a的周期[28]一致,可以推测宋元时期洪涝灾害的发生受ENSO信号的调节,另外也与副高脊线位置的准3a周期及地球地极移动振幅变化的7a周期一致,其变化将会引起地球离心力系统的变化,从而造成大气环流及空气质量、水分输送的变化,进而可能会影响到降水及旱涝变化[29]。

四、结论

篇2

关键词:洪涝胁迫;人工模拟;夏玉米;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产量

中图分类号:S513.01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7)04-0026-04

Effects of Simulated Flooding Stress on Yield and

Leaf Characteristics of Summer Corn

Chen Zhen1,2, Liang Shouzhen1, Wang Meng1, Yan Bingdun1,2, Yao Huimin1, Sui Xueyan1, Wang Yong1

(1.Shandong Institute of Agricult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Jinan 250100, China;

2.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Xuzhou 221116, China)

Abstract This research adopted the way of artificial flooding to simulate the flooding stress environment. The experimental treatments were conducted in the jointing period, heading period and filling period respectively with no flooding as control (CK). Then the effects of flooding stress on leaf area index (LAI), chlorophyll content and yield of summer corn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hlorophyll content and LAI of maize had little change when flooding for 1 day, and obviously decreased after flooding for 5 days. Flooding in different growth periods all could reduce the spikes per hectare and yield, but had different effects on 1 000-kernel weight and kernels per spike. Flooding in the jointing period and heading period both could decrease the 1 000-kernel weight and kernels per spike, while flooding in the filling period had certain positive effects on 1 000-kernel weight and kernels per spike. Thus, the decreasing amplitude of maize yield when flooding in the jointing and heading periods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filling period.

Keywords Flooding stress; Artificial simulation; Summer corn; Chlorophyll content; Leaf area index; Yield

玉米在我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1],2013年我国玉米种植面积3 631.8×104 hm2,总产2.18×108 t,占粮食总产的36.3%[2],近年来玉米在粮食作物总种植面积和产量中的占比逐年增加,对我国粮食产业影响较大。我国玉米种植区多受大陆性季风气候影响,夏季降水量一般占全年降水总量的 60%~70%,玉米常因降水过多遭受洪涝灾害而减产,严重影响玉米高产稳产。

玉米是一种需水量大但又不耐涝的作物,土壤湿度超过持水量的80%时,植株的生长发育即受到影响,尤其是在幼苗期,表现更为明显[3]。因此,洪涝灾害成为影响玉米生产的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但洪涝灾害对玉米生长的影响因品种、生育时期、环境条件及淹水持续时间的不同而异,因此,研究不同淹水时期和持续时间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4]。由于玉米洪涝灾害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重复性等特点,本研究采用人工淹水模拟洪涝胁迫的方法进行试验,持续活体观测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的变化,并通过收获期考种、测产,研究不同淹水时期及持续时间对夏玉米生长的影响,以期为玉米洪涝灾害的评估及救灾减灾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玉米品种登海605,具有根系发达、高抗倒伏、棒大粒深、产量高等突出特点。

1.2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5年夏玉米生长季在济南市济阳县太平镇姜家村中等肥力的责任田中进行(N 39°57.822′,E 116°19.602′)。供试农田玉米长势良好,灌溉条件便利。

分别于玉米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进行淹水处理,设水淹0(CK)、1、3、5、7、9 d 六个水平,共18个小区。试验田玉米南北向种植,垄宽2.5 m,行距0.6 m,株距约30 cm,每期处理选取一垄玉米,南北分6个小区,每小区长6 m。淹水处理前,四周铺埋塑料布,筑土压实围堰,围堰高0.4 m,宽0.5 m。淹水开始时间为上午8时,约半小时后淹没各个小区,当因下渗水面下降时及时续水,保证水面持续没过玉米根部[5];当各个小区达到相应淹水天数时,停止灌水。各时期淹水处理情况如表1所示。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分别从7月31日、8月10日和8月23日开始灌水。

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的测量在相应淹水处理结束后进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测量在玉米收获后进行,产量为玉米籽粒干重。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每小区选择长势均匀、一致的连续10株玉米,使用植物养分测定仪TYS-3N于每日11―14时固定叶片活体监测叶

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6],取均值作为最终结果。其中,拔节期选定玉米植株最上部第一片完全展开叶,抽穗期和灌浆期选定穗上部第一片叶,挂牌标记。

1.3.2 叶面积指数测量 使用冠层分析仪TRAC直接测量玉米群体叶面积指数[7]。于每日11―14时手持该仪器平行于玉米种植方向,以“S”型曲线匀速穿行测量。

1.3.3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测量 于蜡熟期全部收获小区玉米穗考种,统计穗行数、行粒数、公顷穗数,晾晒后用小型脱粒机按小区进行脱粒称重,同时用PM-8188-A谷物水分测量仪测定含水量,重复3次,折算每公顷产量,并统计千粒重。

1.4 数据处理

用Microsoft Excel 2003进行数据处理及做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洪涝胁迫下夏玉米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2.1.1 叶面积指数的变化 由图1可以看出,淹水处理后,拔节期和抽穗期夏玉米叶面积指数的波动幅度较大,灌浆期的波动幅度较小。各生育时期淹水1 d的叶面积指数与对照差异较小,淹水天数延长其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增大,整体呈降低趋势;拔节期淹水超过3 d、抽穗期淹水超过5 d,叶面积指数随淹水天数的延长而明显降低,其中淹水3 d和5 d的变化趋势相近,淹水7 d与9 d的变化趋势相近。

2.1.2 叶绿素含量变化 由图2可以看出,不同时期淹水对夏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不同,拔节和抽穗期影响相对较大,灌浆期影响相对较小;各时期不同淹水天数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淹水3 d内叶绿素含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淹水超过5 d,叶绿素含量低于对照。与对照相比,不同生育时期,淹水1 d处理与CK差异较小,其余处理有随淹水持续时间延长而降低的趋势。

2.2 淹水对夏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与对照相比,拔节和抽穗期淹水均能明显减少公顷穗数,降低千粒重,淹水1~3 d对穗粒数的影响较小,而淹水5~9 d则使其明显降低;灌浆期淹水也能明显减少公顷穗数,且淹水持续时间越长,减少幅度越大,但却提高了穗粒数和千粒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淹水对产量的影响。淹水明显降低夏玉米的产量,且各时期总体均表现为夏玉米产量随淹水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由产量下降率可以看出,3个生育时期间,拔节期洪涝胁迫对产量的影响最大,抽穗期次之,灌浆期影响相对较小。

3 讨论与结论

3.1 洪涝胁迫对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姜东等[11]认为,水淹后冬小麦的绿叶数会减少,叶面积指数也相应地降低。本研究结果表明,拔节和抽穗期淹水后夏玉米的叶面积指数波动幅度较大,淹水7 d和9 d下降趋势明显;灌浆期淹水后叶面积指数的波动幅度较小,但整体呈下降趋势。淹水1 d,各处理夏玉米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均有所增长,之后随淹水持续时间延长,叶绿素含量明显降低。表明,长时间淹水会导致夏玉米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降低,从而影响其光合作用,导致物质积累降低,影响玉米生长发育,降低产量。

3.2 洪涝胁迫对夏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李香颜等[8]研究认为,在水淹1 d情况下玉米产量变化不显著,这与本研究的结果相似;水淹超过3 d会减产40%以上,拔节期水淹5~7 d、抽穗期水淹7 d,夏玉米就会基本绝收。但其研究是基于盆栽试验进行的,与大田模式有所区别。陈国平等[9]研究认为,拔节期水淹条件下玉米穗粒数减少;杨京平等[10]认为玉米生育前期淹水会使穗粒数、穗行数减少,而后期淹水能使千粒重下降。

本试验基于大田模式的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淹水明显减少了夏玉米的公顷穗数,从而使其产量降低;夏玉米对拔节期淹水较敏感,淹水7~9 d,玉米植株开始出现叶片发黄枯萎等症状,倒伏现象明显,淹水超过5 d的公顷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均大幅降低,因此,产量下降特别明显;而灌浆期淹水对产量影响相对较小,主要是因为淹水后穗粒数和千粒重有所提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公顷穗数减少引起的产量降低。

参 考 文 献:

[1] 余卫东, 冯利平, 刘荣花. 玉米涝渍灾害研究进展与展望[J]. 玉米科学, 2013,21(4):143-14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 2014中国统计年鉴[M]. 北京: 中统计出版社, 2014.

[3] 孙忠翔, 唐培坤, 康尧强. 涝害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 现代化农业, 2014(6):7-8.

[4] 任佰朝. 淹水对夏玉米产量和品质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D]. 泰安:山东农业大学, 2014.

[5] 房稳静, 武建华, 陈松, 等. 不同生育期积水对夏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J]. 中国农业气象, 2009,30(4):616-618.

[6] 袁媛. 夏玉米叶绿素及叶面积指数高光谱遥感估算[D]. 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7] 朱高龙, 居为民, 范文义, 等. 帽儿山地区森林冠层叶面积指数的地面观测与遥感反演[J]. 应用生态学报, 2010,21(8):2117-2124.

[8] 李香颜, 刘忠阳, 李彤宵. 淹水对夏玉米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研究[J]. 气象科学, 2011,31(1):79-82.

[9] 陈国平, 赵仕孝, 杨洪友, 等. 玉米涝害及其防御措施的研究――Ⅰ.芽涝对玉米出苗及苗期生长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1988,3(2):12-17.

篇3

关键词:台风;暴雨;大风;危害

中图分类号: :P458.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16-54-2

1 降雨及大风实况

1.1 降水实况

2012年8月28日14时~29日20时,受15号台风“布拉万”北上影响,吉林省中部和南部出现明显降雨天气,62站出现大暴雨,318站出现暴雨。全省平均降雨量47.1毫米,地区分布为:白城2.6毫米,松原26.7毫米,长春82.2毫米,四平55.3毫米,辽源76.3毫米,吉林64.7毫米,通化56.5毫米,白山28.5毫米,延边24.6毫米。降雨量前五位的为:吉林唐家崴子178.8毫米,东丰小四平147.9毫米,九台上河湾镇145.0毫米,九台卢家139.5毫米,榆树136.3毫米。

1.2 大风实况

受台风影响,28日14时到29日14时, 全省大部出现7级以上大风,长春、吉林、白山、通化、延边、四平东部出现了8级以上大风,最大风速出现在延吉,达到26.2米/秒(10级)。

2 布拉万台风灾害的成因和危害分析

2.1 灾害情况

此次台风天气过程具有正面袭击、来势猛、强度强、风力大、影响重等特点。导致中东部地区部分地方出现作物倒伏、洪涝、城市内涝、房屋受损、树木折断等灾害。台风“布拉万”带来的大风和降雨造成永吉、长白、珲春、辉南、图们、安图、扶余、汪清、长春市区、德惠、榆树、农安、双阳、九台、辽源、伊通、集安、靖宇、敦化、龙井、白山市区、吉林市区、蛟河、磐石、桦甸、舒兰等地部分农田作物出现倒伏、洪涝、城市内涝、房屋受损、树木折断等灾害。直接损失行业包括农业、交通、水利。

据不完全统计,共造成83.81万人受灾,转移安置722人,倒塌、损坏房屋353间,农作物受灾33.58万公顷,成灾16.10万公顷,绝收3.24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3.95亿元,其中农业损失11.02亿元。

台风的一般灾害为台风暴潮、台风暴雨和大风,台风登陆到吉林省时灾害主要为台风暴雨和大风。虽在诱发灾害上常是彼此联系共同起作用的,但在危害机制上仍有重大区别[1],必要分别予以讨论。

2.2 台风暴雨的危害分析

吉林省地貌形态差异明显。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呈现明显的东南高、西北低的特征。以中部大黑山为界,可分为东部山地和中西部平原两大地貌区。此次台风暴雨横穿吉林省腹地。诱发了多种灾害,其主要表现如下。

2.2.1 农田受淹 截止到2012年1月吉林省省有耕地8295万亩,基本农田7251万亩,耕地总量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大部位于长春、四平和松原市的扶余市。此次台风暴雨过程基本覆盖了吉林省粮食主产区。由于此次降水持续时间长,雨强小。只是造成了少数低洼农田内涝、个别地方出现小流域洪涝灾害。

2.2.2 城市内涝 吉林省多数旧城排水设施原有标准偏低,不少新区或新城排水系统尚未完善。在城市功能区布局上,防洪涝能力为10年和5年一遇的区段尚有不少。以长春市为例,全市2630公里排水管线14%超期“服役”。此次暴雨长春市降雨达到121.9毫米,市区内出现多处积水。长春市区一处积水最严重的立交桥,积水超过一米。除此之外全省进水城镇多达438个,积水城镇238个。可见台风暴雨导致城市内涝现象颇为严重。

2.3 台风大风的危害分析

受台风影响,台风的风力阵性强,且在移动过程中风向还有旋转性变化,致使障碍物可先后在不同方向受其影响。这对那些抗风力各向并非均等的障碍物来说,其受害可能性要比单一风向者为大。此外。台风正面袭击吉林省大部分地区,出现7级以上大风,长春、吉林、白山、通化、延边、四平东部出现了8级以上大风,最大风速出现在延吉,达到26.2米/秒(10级)。风力大也是这次大风危害较重的主因之一。台风大风对城市和农村都有巨大的破坏力,然而在形成灾害的机制上,它们有不同之点。

2.3.1 台风大风对城市的危害 城市建筑物鳞次栉比,街道纵横交错,多“l、+、++”型盆道和风口,而这些地方流线密集,狭管效应强,风速较大。城市这一地理特征扩大了局地的风害。城市风害的另一特征是次生灾害往往比原生(直接)灾害为重,并有“多米诺骨牌”式的连锁反应。对人民生命财产和其他各业产生危害,风害造成人员直接或间接伤亡的事件时有发生,大风时常吹倒不牢固的建筑物、高空作业的吊车、广告牌、电线杆等,造成财产损失和通讯、供电的中断。

这次台风导致部分高大园林植物倒伏或折断,城区部分牌匾受损。究其原因,主要是大风造成的。

2.3.2 台风大风对农田和林地的危害 危害主要表现在农作物和林木的机械损伤和生理危害上,如作物倒伏、落花落果(粒)、林木断折以及农作物病害加剧等方面。农作物受灾33.58万公顷,成灾16.10万公顷,绝收3.24万公顷,农业损失11.02亿元。

最后尚需强调指出:台风灾害的上述两个主要方面是彼此联系的,甚至有时是互为加剧的。这次台风大风灾害的上述特点,对内陆城市来说是有一定代表性的。

3 思考与启示

“布拉万”台风给吉林省带来明显降水和大风天气,对农业和水资源等方面的影响有利有弊。有利的方面,一是中部主要产粮区普遍出现暴雨天气,土壤水分得到充分补充,对作物灌浆十分有利,保证了主要产粮区不会发生秋旱,西部松原市和东部山区农田旱象也得到明显缓解,利于农业丰收;二是降水使松花江流域江河水位上升,大中型水库库容将增加,地表水资源将得到有效补充。不利的方面,一是我省普遍出现大风灾害,部分高秆作物出现倒伏或折断,果树和瓜果类蔬菜落果,部分大棚受损,中部地区部分县市农业损失较重;二是大风导致部分高大园林植物倒伏或折断,城区部分牌匾受损,造成一定经济损失;三是部分城镇积水、少数低洼农田内涝、个别地方出现小流域洪涝灾害。

此次台风暴雨和大风天气是吉林省历史罕见的强灾害性天气,虽然对吉林省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失。但准确的预报和及时的预警、社会各部门联动、各级领导指挥得力,为今后抗大灾防大难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周子康,刘为纶.浙江省台风灾害的成因因子与危害分析[J].科技通报,1994,10(3):156-160.

[2]刘畅.风害下我国城市规划的一些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1):19-20.

[3]孙洪刚,林雪峰,陈益泰等.沿海地区森林风害研究综述[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10,18(5):277-585.

[4]程乾,雷军.吐鲁番温室、拱棚风害的初步分析及其防御[J].中国农业气象,2001,22(1):55-56.

篇4

关键词:水利;工程;资源;水利

1 工程的介绍

1.1 水利工程施工

水利工程的产生有两个目的,消除水害和利用水资源。从水资源的利用来讲,其可用的范围非常的广泛,例如,防洪,发电,供水等多种服务。其建设也是多方面的,坝、堤、进水口、渠道、溢洪道等不同类型的建筑物,每一项服务都是与人们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1.2 水利工程的特点

水利工程是以消除水害为主要目的而产生的,其主要特点有:

1.2.1 规模大,工程复杂 水利工程一般规模大,工程复杂,工期较长。工作中涉及到天文地理的等自然知识的积累和实施,从中又涉及各种水的推力,渗透力等专业知识和各地区的人文风情和传统。水利工程的建筑时间很长,需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准备和筹划,人力物力的消耗也大。例如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

1.2.2 综合性强,影响大 水利工程的建设会给居民带来很多好处,消除自然灾害。可是由于兴建会导致人与动物的迁徙,有一定的生态破坏,同是也要与其他各项水利有机组合,吻合国民经济的政策。为了使损失和影响面缩小,就需要各个专家和工作人员细心揣摩,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达到经济和社会环境的最佳组合。

1.2.3 效益具有随机性 每年的水文状况或其他外部条件的改变会导致整体的经济效益的变化。

1.2.4 对环境有很大影响 水利工程大的变动,改变了原本的社会环境,对江河,湖泊等自然面貌同样有影响,甚至会改变当地的气候和动物的生存环境。这些有利也有弊。

2 资源水利的介绍

2.1 资源水利的产生

中国,水资源的压力越来越大:工业,生活用水量急剧增加,水质整体下降;水资源的污染严重,生态遭到破坏;水的存量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水利工程已经不能像以前一样的建设和发展,应当顺应社会的发展,资源型水利就是在水利工程已有的基础上,将水和各种资源合理的分配和优化。

2.2 资源水利的特点

2.2.1 经济、节约 资源型水利就是在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上产生的。大体有三种途径,对现有资源的合理分配;节约用水和加强水的再利用;在水利工程的基础上合理增加淡水的供给。

2.2.2 采用新制度,新体系 与传统的水力资源管理不同,新的资源水利提出了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强调资源的管理和优化,不再以工程措施为主了,现在是资源优化为主要措施创建新的体制。

2.2.3 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21世纪环境永远是第一角色,资源水利的提出得到了各界的赞同,就是因为其满足了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强调了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重要性。

3 水利工程与资源水利的区别与联系

3.1 水利工程与资源水利的区别

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可以理解为传统水利工程与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水利的不同。水利工程重视工程数量,工程建设和工程措施;源水利重视工程质量,工程管理和非工程措施。

3.2 水利工程与资源水利的联系

3.2.1 水利工程是资源水利的基础 从另一种角度来说,资源水利是在水利工程的基础上发展的。最初,人们建立水利工程是希望解决洪涝灾害、干旱灾害等自然灾害,这些灾害导致人们在经济和身心上都遭到了巨大的损失。

但是随着经济的一步步发展,水资源的匮乏和污染变成了如今迫在眉睫的灾害,所以如何在原本水利资源合理分配,以及恰当管理中对水资源采取有效地措施来达到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资源水利的概念就应运而生了。资源水利正是在工程水利的基础上强调资源的优化和管理的分配,投入新的体制和改革,使资源达到高效的保护,强调了整个经济调控中的重要位置,从而发展和强壮起来的。资源水利的管理如果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取决于合理科学的制度和严密的抉择,这样才能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吻合。

3.2.2 资源水利是水利工程的最终道路 (1)对资源水利的整体认识。首先我们要对资源水利的内涵进行整体的认识,简单的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讲解,把节约和保护水资源放在突出位置;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和优化配置;善法规,树立对经济的全局意识。目前的经济是效益型经济,走集约型发展之路是世界的潮流,资源水利就是个典型。例如西部大开发的南水北调政策。西南的雨水充足却存在浪费现象,西北区水

资源匮乏连灌溉都很紧缺,南水北调是节约用水,合理分配管理水资源的典范。(2)资源水利是基于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实施可持续利用的需要。水是自然资源,虽是可再生的,但却不是无止境的,目前就人口增长的速度和水资源遭到污染的程度,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极限只有12%-40%之间,而且部分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已经到达极限了,难以新增供水。(3)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种市场经济的涌现,水资源的开发日益社会化,但是目前短缺的现在很容易导致经济社会主体的恐慌,影响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所以对灾害的有效控制下,要将资源水利推广。(4)人们的生活水平的需要。在水资源的使用中,生活用水占了很大一部分,城乡间、部门间、地区间的水资源的冲突越发明显,而水资源的治理远远赶不上人们的污染步伐,人们渴求采取各种有用的措施,将水资源的管理合理化,优先配置化。

4 结语

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保证,防止洪涝灾害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们对水利工程的期望,对水资源的合理管理和分配,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才是基于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资源水利是水利工程的最终道路。

参考文献

[1] 周彦凯.浅谈资源水利[j].河北水利,2009,(06).

[2] 张丽君.对资源水利的特征及内涵初探[j].石河子科技,

2007,(02).

篇5

作为基础性自然资源,水资源的管理目标,就是在水资源量有限的情况下,将人类对水的需求给予最大程度的满足,即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将水资源的多种功能充分发挥出来,通过综合利用和标本兼治,实现对水资源的全面规划,并对水资源的有偿使用和资源共享的原则进行遵循。

2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2.1城市防洪排水问题

就开发利用城市水资源来看,最为重要之处就在于城市防洪排水安全上。在不断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中,从结构性的角度看,城市利用土地正在彻底地改变着方式,出现增加不透水面积现象和扩展城区的情况,致使当地雨洪与外洪调蓄能力被削弱。人水争地现象的出现,决定了湖泊洼淀对洪水调蓄萎缩面积被扩大;洪峰流量和洪水频率与量级的增加是建立在城市化与河流的渠道化基础上的必然结果。洪水威胁城市的危险性处于加剧之中,这也是当前频繁出现洪涝灾害的根源。我国许多城市在防洪上对河道洪水的抵御并没有作为单纯停留的层面,城市排涝能力的提高必要性也凸显,城市地面硬化现象成为形成当地雨洪径流条件直接改变的因素。就土壤和地下水来看,其自我净化调节和与外界交流功能所受到的影响是极为严重的,从而成为城区洪涝灾害极易产生的根源。.

2.2加剧了水源地污染

城市快速增长,用水最为直接产生的影响就是大量增加污水排放量,而我国城市处理污水能力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导致出现急剧恶化城市周边水域的后果。城市水源地被恶化,城市水资源紧张状况陷入加剧境地,守着水源却没水吃成为许多城市面临的局面,其主要因素正是源于此。通过研究“全国城市水资源规划”得出,被研究的城市365座,由于污染了水质,致使缺水的城市达到21座。发展城市化,成为污染地表水水源的直接导致因素。就我国北方地区来看,海水大面积入侵,沉降地面主要根源在于超采地下水所致,加速地下水劣变的状况,致使城市水源减少进一步加剧。

2.3凸显了应急供水问题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城市地位至关重要。就某种意义来看,为城市供水安全提供保障就是确保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城市供水应具有很高的保证率和水质,供水危机一旦出现,对人民正常生活将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并且经济损失巨大,社会政治影响也极大。因此,对于供水危机紧急情况的出现,应该如何应对,确保城市渡过难关,对于城市化过程而言,属于迫切问题范畴。城市供水应急对策与应急预案的切实可行性的提出是防患于未然的必要之举。

3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的策略

3.1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并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

如今,水资源浪费和污染现象日益严重,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优化配置很难实现。究其原因,是因为有着偏低的水价和水资源费,因此,应将水资源费征收方法尽快出台,并将水资源有偿占有制度建立起来;对于节约用水的水价制度应大力推行;对水资源进行合理保护和利用;对水利设施合理巩固,将水利工程效益充分发挥出来。同时,在对水价合理确定的基础上,还应合理规划,对城乡用水和地下水合理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供水量的经济效益。

3.2加强水资源的规划计划管理

合理科学地规划水资源,并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等统一考虑;对丰水期和枯水期用水合理考虑,将科学的调度计划和年度水量分配方案制定出来,严格控制地下水的开采,对水资源的投入产出比高度重视,发挥最大化的效益。区别商业和农业用水,以及优质水和劣质水,在提高用水效率的基础上,优先保证环境生态用水,最大限度地发挥供水量的经济效益。

3.3加强水资源规划计划管理

使用水资源规划计划要具备科学性和合理性以及全面性,对地表水和城市用水等进行统一考虑,对丰水期与枯水期用水进行合理调剂,年度水量分配方案的制定要科学,调度计划的制定也要科学。必须严格限制开采地下水,审批要严格。“把地表为先,地下为后,优先效率”作为严格执行原则,明确发展与限制内容,投入产出水资源比一定要认真研究,最大限度发挥效率方案。区别使用农业和工业以及商业用水。区别使用地表水和地下水;区别使用优质水和劣质水。以用水效率被节约和提高为基础,必须优先确保生活用水,一定程度确保环境生态用水,这是永续使用有限水资源的有效途径。

3.4提高污染防治水平

篇6

 

关键词:水利 工程 资源 水利  

  

1 工程的介绍  

1.1 水利工程施工  

水利工程的产生有两个目的,消除水害和利用水资源。从水资源的利用来讲,其可用的范围非常的广泛,例如,防洪,发电,供水等多种服务。其建设也是多方面的,坝、堤、进水口、渠道、溢洪道等不同类型的建筑物,每一项服务都是与人们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1.2 水利工程的特点  

水利工程是以消除水害为主要目的而产生的,其主要特点有:  

1.2.1 规模大,工程复杂 水利工程一般规模大,工程复杂,工期较长。工作中涉及到天文地理的等自然知识的积累和实施,从中又涉及各种水的推力,渗透力等专业知识和各地区的人文风情和传统。水利工程的建筑时间很长,需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准备和筹划,人力物力的消耗也大。例如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  

1.2.2 综合性强,影响大 水利工程的建设会给居民带来很多好处,消除自然灾害。可是由于兴建会导致人与动物的迁徙,有一定的生态破坏,同是也要与其他各项水利有机组合,吻合国民经济的政策。为了使损失和影响面缩小,就需要各个专家和工作人员细心揣摩,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达到经济和社会环境的最佳组合。  

1.2.3 效益具有随机性 每年的水文状况或其他外部条件的改变会导致整体的经济效益的变化。  

1.2.4 对环境有很大影响 水利工程大的变动,改变了原本的社会环境,对江河,湖泊等自然面貌同样有影响,甚至会改变当地的气候和动物的生存环境。这些有利也有弊。  

2 资源水利的介绍  

2.1 资源水利的产生  

中国,水资源的压力越来越大:工业,生活用水量急剧增加,水质整体下降;水资源的污染严重,生态遭到破坏;水的存量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水利工程已经不能像以前一样的建设和发展,应当顺应社会的发展,资源型水利就是在水利工程已有的基础上,将水和各种资源合理的分配和优化。 

2.2 资源水利的特点  

2.2.1 经济、节约 资源型水利就是在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上产生的。大体有三种途径,对现有资源的合理分配;节约用水和加强水的再利用;在水利工程的基础上合理增加淡水的供给。  

2.2.2 采用新制度,新体系 与传统的水力资源管理不同,新的资源水利提出了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强调资源的管理和优化,不再以工程措施为主了,现在是资源优化为主要措施创建新的体制。  

2.2.3 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21世纪环境永远是第一角色,资源水利的提出得到了各界的赞同,就是因为其满足了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强调了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重要性。  

3 水利工程与资源水利的区别与联系  

3.1 水利工程与资源水利的区别  

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可以理解为传统水利工程与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水利的不同。水利工程重视工程数量,工程建设和工程措施;源水利重视工程质量,工程管理和非工程措施。  

篇7

(一)选址不安全校舍整体搬迁;

(二)人字梁建筑全面改造;

(三)拆除D级危房,C级危房改造加固后使用;

(四)防雷设施全面改造和消防设施达标;

二、实施时间和范围

实施时间:2009年——2011年

实施范围:校舍安全工程实施范围为全市公办和民办、教育系统和非教育系统的各级各类中小学校。

三、工作步骤

(一)全面排查鉴定

各镇(街道)组织对本辖区各级各类中小学现有校舍(不含在建项目)进行逐栋安全排查。校舍安全排查包括校舍选址安全排查和校舍建筑安全排查。要严格按照国家抗震设防有关标准和综合防灾要求,形成对每一座建筑的鉴定报告,建立校舍安全档案。通过鉴定或评估,提出校舍是否需要抗震加固、拆除重建或维修改造。校舍安全鉴定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或资格的专业机构进行。20*年5月以后已经过县级以上有资质的鉴定部门排查并形成鉴定报告的校舍,可不再重新鉴定。

(二)制定规划和实施计划

根据全面排查鉴定结果,科学制定校舍安全工程的三年总体规划、分年度实施计划和每一栋校舍的加固改造方案。

制定三年总体规划要以消除辖区内各级各类中小学校舍安全隐患为目的,整合与校舍安全工程各项有关的资金和项目,结合学校布局调整规划目标和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按照校舍加固改造和重建总体任务要求,做到远近结合,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要区别不同情况,分清轻重缓急,优先解决人字梁房屋的改造重建。

制定年度实施计划要把工程任务细化到每所学校、每个项目,做到改造加固或拆除重建工程推进时序明确、工程资金落实、管理责任到人。

制定校舍加固改造方案要保证同时满足抗震设防要求和洪涝灾害、地质灾害、台风、火灾、雷击等灾害的防灾避险要求,本着能加固尽量加固的原则,坚持加固改造与拆除重建相结合,做到因地因校制宜,控制建设标准,节约工程投资。

(三)分类、分步实施校舍安全工程

对通过维修加固可以达到抗震设防标准的校舍,按照标准改造加固;对经鉴定不符合要求、不具备维修加固条件的校舍,按建设工程强制性标准重建;对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的校舍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实行避险迁移;对根据学校布局规划确应废弃的危房校舍可不再改造,但必须确保拆除,不再使用;完善校舍防火、防雷等综合防灾标准,并严格执行。

新建校舍必须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建设,校址选择应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

四、工作职责

市政府成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见温政办发〔2009〕101号),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统一组织和协调全市校舍安全工程工作。各镇(街道)负责校舍安全工程的具体实施,在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具体负责对校舍的逐栋排查和鉴定评估;制定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方案和三年总体规划、分年度计划和每一栋校舍加固改造、迁移避险和综合防灾方案;具体组织工程实施,落实施工管理和监管责任;按进度、按标准组织验收;建立健全所有中小学校、所有校舍的安全档案。

市属中小学校舍的安全排查、房屋安全评估鉴定、加固改造工作由市教育局负责组织实施。

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派专人全过程参与校舍安全工程相关工作。各部门主要职责如下:

教育部门:牵头负责方案制订、排查组织和项目实施工作。会同各镇(街道)、建设、建工等部门制定危房排查办法,对全市现有的中小学校舍危房进行全面、彻底的排查、核实,建立详细的校舍安全工作档案;会同财政、发展改革、建设、建工等部门制订全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项目规划,并组织实施。

建设、建工部门:组织设计、质监人员等组成专家组,会同教育等部门进行全面彻底的排查、核实,组织、协调具有相应资质的房屋鉴定机构,按照国家规定标准对危房进行鉴定并出具危房鉴定报告;组织、协调设计单位等制定和审核加固改造方案;对新建项目选址进行规划指导。

财政部门:负责筹措资金;加强工程资金管理;协同有关部门按照工程进度拨付工程款。

发展改革部门:把校舍安全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落实专项投资,对需立项的建设项目履行基本建设审批程序,指导编制工程规划,加强项目监管。

人劳社保部门:负责本部门管理的各类学校校舍的安全排查、房屋安全鉴定、加固改造工作。

审计部门:负责工程预决算审计。

公安、消防部门:参与校舍消防安全的排查、核实,提出安全性评估报告与建议;审核新建项目的建筑防火标准。

国土、水利部门:发挥专业指导作用,提供地质、洪涝等灾害分布情况,提出安全性评估报告与建议。

气象部门:参与校舍防雷设施的排查、核实,提出安全性评估报告与建议。

安监部门:指导监督校舍安全工程工作,参与配合学校校舍安全隐患排查。

监察部门:负责对校舍安全工程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

五、工作方法

排查工作可分步进行。首先,由教育部门组织会同有关部门专业人员进行第一轮排查造册;其次,对第一轮排查中发现的问题校舍,由相关专业部门进行评估,并出具报告;最后,对第二轮评估中,相关部门认为有必要进行校舍安全鉴定的,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鉴定。

排查后列入改造规划的项目,应尽可能整合打包,整体立项。

六、资金筹措和管理

各级政府举办的本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所需经费纳入义务教育校舍维修改造资金予以保障,同时积极争取上级补助。民办、企(事)业办中小学的校舍安全改造由投资方和本单位负责,当地政府给予指导、支持并实施监管。

对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专项资金实行分账核算,集中支付,专款专用,封闭运行。资金拨付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执行,严格杜绝挤占、挪用、克扣、截留、套取工程专款,保证按工程进度拨款,不得拖欠工程款。

市政府制订优惠政策,减收或减免各项建设规费。校舍安全工程涉及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均应予以免收;涉及的经营服务性收费,在服务双方协商的基础上,提倡各有关单位从支持校舍安全工程的角度予以减收或减免。

七、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

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将加强对工程建设的检查监督,对工程实施情况组织督查与评估。实行项目月报制度,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在每月28日前将项目进度情况报台州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

篇8

[关键词]民国;自然灾害;农村;建筑结构

文章编号:2095-4085(2017)0-0042-03

房屋,最初的使命就是为人类遮风挡雨。如果将“风雨”的外延扩大至能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破坏的不可抵御的自然力量时,房屋能有效抵御自然灾害侵袭的功能就显而易见了。从自然灾害与人类建筑类型的关系角度深入观察和思考,我们不难找出这一功能的痕迹。

云南地处印度洋板块、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汇地带,全境多高山河谷,间有低平的盆地散落其问,境内各民族择地而居,彝、苗、哈尼、拉祜、布朗等族多聚居山区和半山区,傣、白、汉等族则多聚居于平缓的河谷和盆地地区。另外,受印度洋暖湿气流和西伯利亚寒流的交替影响,云南全年分为明显的干湿两季,冬春季节是旱季,多大风天气,夏秋季节是雨季,雨量丰沛。在这样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云南自古以来就是地震、洪涝、瘟疫、大风等自然灾害的频发地区。为有效抵御自然灾害的侵袭,云南的农村民居建筑因地制宜,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保护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1.屋顶覆瓦抵御风灾

在屋顶覆瓦,是南方多雨地区的普遍建筑形制,这样一方面有利于雨水及时下流,不至于损害屋顶,同时,覆瓦还可以在房顶上形成一个隔层,起到干燥的作用。在相对干旱少雨的北方,泥制平房顶比较普遍,既能冬暖夏凉,又可以节省一部分建筑费用。而西北地区的房子虽然也采用瓦片覆顶的,但与南方瓦房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是“人”形屋顶,而是从后往前倾斜。在云南农村的房屋建筑上,有一种明显区别于其他地方的特点,全国大多数地区房屋覆瓦多数铺设板瓦,而在云南农村民居屋顶除铺设板瓦,尚在板瓦之上铺设筒瓦。

前代的云南地方志上,记载了明代政府特别允许云南民居使用筒瓦。史书记载:“各省专用板瓦,滇中兼用筒瓦,以滇多大风,明初特敕许用也。”由此可知,明朝时,云南民居屋顶的筒瓦是专门用来抵御大风而用的。那么明朝采取的措施在民国是否还存在价值?《宜良县志》给了我们肯定的答案,在县志中有“各县属亦沿旧制”之说。风灾是由大风肆虐造成的自然灾害,一般很难随时代变迁而发生彻底的改变。查阅史料后笔者发现,民国时期云南风灾依旧十分频仍,给当地百姓造成了重大损失,如《云南天气灾害史料》记载:

1918年,勐海几个寨子大风,共吹倒房子十五间,一问大瓦房被吹走50m。1926年,文山西乡第四段大风,吹倒民居七间。1927年,双柏暴风大起,小米孔山头寺庙、楼阁吹落瓦片,椽木随风飞扬,山场林木尽行倒扑,连根拔起,乡民以为奇异。1928年,晋宁七月夜间大风,吹折县属各地柏树万余株。1930年,建水曲江大风持续半小时,吹断树木,掀掉房瓦。1932年,富源纵横30里,暴风骤作,包谷全被吹到,复屋伤人甚多。1934年,梁河大风倾屋拔树。1947年、1949年建水两次大风,掀掉房瓦。

在笔者统计的灾害记录中,民国期间有关大风成灾的记录有数十次,可见,在民国时期云南乡村确实存在着严重而频繁的风灾威胁。筒瓦相对于板瓦来讲,有明显的弧度,筒瓦在板瓦上使用,不仅可以起到对板瓦的固定作用,避免大风轻易地将板瓦掀落,还可以利用自身弧度将风的来势适当化解,减少风的破坏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抵御风灾。直到现在,在风灾较为严重的大理,具有显著民族特色的白族民居,依然清一色地采用板瓦加筒瓦的方式覆盖屋顶。

2.以土为屋顶抵御瘟疫

在云南也并非所有的屋顶都是覆盖瓦片,在云南南部的思普地区(现在的普洱、临沧、西双版纳),多数的屋顶用泥土覆盖,而不用瓦片,其实这也是与当地的天气灾害有密切关系。思普地区地处回归线附近,属于热带气候,终年潮湿闷热,这种情况下,瘟疫是当地居民最大的橙恕J热的环境有利于致病菌的生存,要想抵御瘟疫,除了医学手段之外,还必须使居住环境干燥、凉爽。因此思普地区“人家的居室都是土墙土顶,不用瓦盖,名日‘土掌’,这样才稍能避掉些热气。那里的土真好,捶成的平的屋顶不会漏雨,小孩妇女多半于晚间在上面乘凉”。土掌房用云南特有的粘土做主要的建筑材料,它以石料作墙基,用土坯或粘土筑墙,墙体往往厚实耐久,墙体筑好后再在其上架梁,梁上铺木板、木条或竹子作顶,顶上再抿捶一层粘土,形成了平整而坚硬的平顶,部分土掌房为二屋或三层。民国时期,这样的建筑结构在云南的山区和半山区较为常见,它特殊的结构可以保持室内的干燥,同时还可以形成冬暖夏凉的特殊效果,对于瘟疫的肆虐有着良好的抵御效果。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建筑留存的越来越少,在红河、玉溪、普洱等地区遗留下来的古村落亟待保护。

3.以木为屋抵御地震

云南另外一常见的灾害为地震。在笔者的统计中,民国38年期间,云南共发生了有记录的地震509县次,实际上地震发生的次数比作者记录的更多,因为作者统计中无论此县一年内发生多少次地震,均做一县次计算,而大理、腾冲、东川等地,每年都会发生几次可记录的地震。因此防范地震,成为云南民居建筑中一个重要考虑因素和功能。特别是在滇西地区,抗震更是人们建房时必须考虑的问题。物理学告诉我们,柔韧性越高,其对抗震动的能力越强。先民们虽然没有物理学原理作指导,但是经过千百年经验的积累,也明白了木头在建筑中有着明显的抗震作用,因此斗拱连接的建筑方式被发明出来。在云南的建筑中,木头也被广泛应用于对抗频发的地震灾害。尤其是木头作为房屋框架的基础构成部分,形成柱梁交互的结构形式,能够将泥土或砖石构成的墙壁在地震来临时推向房屋之外,起到保护房内人畜及财产的作用。

《鹤庆风物志》记载:“群众住房是土木建筑,建房时用‘穿坊’加固,有较高的抗震能力”。更典型的例子在丽江地区,丽江地区是有名的地震高发区,居民的房屋建筑对抗震的要求更高。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纳西族人民在抗震方面总结了一些有效的构造措施。丽江纳西民居维护墙采用下重上轻的结构,即墙体的下半部分用土坯垒砌,而上半部分采用木板结构,一方面使得重心靠下,地震时房屋的基础更加牢固;另一方面,木板较轻,墙体真的坍塌下来,伤害力也是有限的,可以减少人员的伤亡。整个房屋采取木制的框架,即用柱子托住屋顶,在柱外打墙。后墙和两山墙相互勾连咬合,形成一个整体的半包围结构附着在木构架的,万一墙体震坏,里侧有立柱、梁等木架结构支撑,房顶不至于塌落。当地居民称为“墙倒屋不塌”、“倒墙倒外面”。另外有的民居的靠土墙里面装一层叫作“顺墙板”的木隔板体系,这样加上屋顶、地面,使室内空间成为一个六面板的大箱子,抗震性能相当好。直到目前滇西北的保山、丽江、大理的广大农村仍然采用这种建筑结构,并在实践中减轻了地震对于老百姓生命及财产造成的损失。

4.以“干阑”式建房抵御洪涝

民国时期云南的自然灾害中,发生频率最高的应属洪涝灾害,在作者的统计中,民国时期云南共发生水灾850县次,其中不乏大的水灾。云南的水灾虽然没有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绵延数省的规模,但冲田倒屋的记载比比皆是,此处没有必要做过多的史料摘要,仅绥江县民国十三年的大水就让人心有余悸。史“七月自十六日起至二十日止,每当水飞涨之时,一片。上流房屋、牲畜、器物、树木络绎漂来,船舟皆为人运物迁居,莫敢打捞。人民迁避者携老扶幼,荷囊背筐,号声哭声日夜不绝。附城一带高地,露宿风吹者触目皆是,流离之状,惨不忍睹”。几百次洪灾肆虐,给人民造成的损失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建造房屋时考虑对抗如此高频率的洪水是必要的。为防止洪灾肆掠,滇东南、滇西南地区普遍采用了具有一定防洪功能的干阑式建筑结构。

在滇东、滇南的农村,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干阑”式的二层建筑,一层饲养牲畜,二层供人居住。“干阑”式建筑分布范围很广,从印度支那半岛、马来西亚、泰国、缅甸至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甚至巴布亚新几内亚都能见到。我国的少数民族傣族、侗族、壮族、布依族、水族、佤族、景颇族、德昂族等也都习惯住这种房屋。这种建筑的特点是一层在地面上打桩,将二层托起,有的一层因饲养牲畜砌简单的围墙,有的直接不砌围墙,使桩直接。对此有人解释为“有栏槛,脚高数丈,云避田鼠也”。这个说法显然值得商榷,因为我们知道老鼠的攀爬能力特别强,光滑的悬崖上也可以行动自如,几根木桩就可以使他们无可奈何了吗?学者们在探讨“干阑”式建筑起源的时候已经把这种建筑的功能说得很清楚了:“洪水泛滥、土地沼化、地面不易清理、防御虫蛇猛兽、土地潮湿、瘴气都是原因之一”。对于山区来讲,此种形制的房屋抵御洪水灾害的功能应该列在诸原因之首。云南多数是山区,农民喜欢依山建房。这样滚滚而来的山洪就成为居民一个很大的威胁。将房屋建筑在木桩上,一旦洪水到来,房屋几乎对洪水不会产生阻力,洪水可以快速的通过居民区,减少对房屋造成损害。以滇南傣族竹楼为代表的“干阑”式建筑其功能则更为复杂,但除了居住功能之外还是要抵御自然环境给人类带来的灾害。滇南一带,气候闷热,多雨潮湿,有时空气湿度可以达到70%~80%之间,底层架空的“干阑”式建筑,既有良好的通风散热和避免潮湿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虫兽的侵害。同时傣族居于坝区,受印度洋季风影响,当雨季来临的时候雨量丰沛,常遇洪水泛滥,干阑式建筑楼下架空,有利于洪水通过,可以有效降低洪灾危险,保全生命和财产。另外,因为在湿热地带,对于通风要求很高,为适应环境,傣楼的墙体、地板多用竹篾编织而成,其间留有许多缝隙,可以保持空气流通。不仅如此,用竹篾做地板和墙体还可以有效抵御洪灾的破坏力,“竹楼的竹篾多空隙,多系绑于梁上,洪水泛滥时,另将其取下减小浮力,俟洪水退后再铺上”。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洪水带来的损失。

篇9

关键词:外来植物;入侵机制;功能性状;可入侵性;驱动力

中图分类号:Q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6-0012-02

1 引言

外来植物入侵是指植物从其原生地,通过人为或自然力进入新栖息地,并爆发性扩散,打破生态系统稳定性等危害现象。近年来,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深入,生物入侵的类群更普遍,入侵生境更多样性,因此,植物入侵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而掌握外来植物是如何入侵和扩散是控制植物入侵的关键。在众多关于外来植物入侵机制的研究中,还未有定论,但大部分认同促成外来植物入侵成功的原因一方面是其自身有较强侵染力,另一方面则是新栖息地可侵入性强,自然或人为的传播以及环境干扰则是其驱动力。

2 植物入侵的机制

2.1 外来植物的侵染性状

2.1.1 表型性状

外来植物的入侵力的大小可从表型性状反映,由于这些表型特点极大地影响着其传播、定居建群和竞争能力。如:毒麦通过隐匿在小麦种子中实现传播;在定居建群阶段,植物的生长和形态性状决定了其对光、温、水等外部资源的利用率,直接影响植物的生存和竞争能力,从而决定植物入侵能力,如:比叶面积和相对生长速度是入侵种和本地种的区别之一。

2.1.2 生理生态特点

大部分外来植物的适应范围广,适应各种生态因子,因此它们的入侵潜力大,入侵的成功几率也更高。例如,高光合速率能提高外来植物对水分和氮利用效率,帮助其在入侵后与本地种的竞争从而生存扩撒。早雀麦的根系极深,可利用地下深处的水,故能在寒冷干燥的早春先于本地种萌发而获得优势;表型可塑性强的植物叶将提高自身的入侵能力,如某些C3植物进入高温干旱地区后,光合途径将逐渐转变成C4类型,提高了对光、水的利用率,从而成功入侵。

2.1.3 传播、繁殖特性

外来植物强大的传播能力是其入侵成功的重要原因,如大部分入侵植物的种子往往体量小且有翅或冠毛,可随风力或流水远距离传播;并且种子的休眠特性可使其渡过恶劣的环境,便于长途传播,如常春藤叶婆婆纳、豚草。此外风媒植物更容易实现入侵,而虫媒植物将会由于缺乏适当的媒体而无法繁衍生存。成功的入侵种一般能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种子和幼苗,生命周期短,群体更新快;此外,如紫茎泽兰等入侵植物可通过无融合生殖产生大量种子,确保在缺乏传粉者的情况完成入侵;无性繁殖方式均可使得入侵植物避免或少受干扰而顺利繁衍生存。

2.2 新栖息地的可侵入性

新栖息地的生态环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外来种入侵的可能性。若新栖息环境与其原栖息地相似,外来种入侵则极易入侵;反之,则只有适应性强的物种才可成功入侵。结构相对简单的生态系统也更容易遭受外来种的入侵,由于这些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较低,缓冲能力弱,群落结构相对平衡易被打破,导致对外来种入侵的抵抗能力较弱。

外来种的成功入侵很大部分是由于“天敌逃避机制”。进入新栖息地后,如原本的天敌细菌,昆虫或其他动物等全部或部分消失,促使了外来种的快速扩张,如喜旱莲子草。此外,有些植物可通过释放化学物质来排斥本地种,如豚草可抑制禾本科、菊科等植物的正常生长。

2.3 植物入侵的外部驱动力

将外来植物引入新栖息地的直接动力分为自然力和人为力,如流水、风及动物等自然力可以传播外来植物种子、花粉和碎片等,大气CO2的浓度、氮素沉积影响着入侵植物的生存和繁衍能力;人为力则是人类在生活生产活动中,如绿化、木材生产或其它用途过程中有意或无意都会会引入外来植物。

一定程度的干扰也会促使栖息地遭受生物入侵。干扰分两种:自然干扰如气候变化、火灾及洪涝灾害等,人为干扰包括砍伐、放牧或开垦等活动。干扰一方面可以改变土壤、水分条件,在群落中形成空余生态位;另一方面,尤其是人类干扰可能改变入侵种群的遗传变异,使其进化产生适应性更强的种类。

篇10

关键词:农业保险市场;低水平均衡;对策建议

JEL分类号:R13 中图分类号:F8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11)12-0096-04

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农业又是一个特殊产业,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影响。通过发挥分散风险和经济补偿两大功能,农业保险可以有效促进农业经济稳健发展。“十一五”时期,我国农业保险取得了很大成效,特别是自2007年启动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以来,农业保险对促进农业发展、农户增收发挥了更为积极的作用。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很大,一些边远地区的农业保险市场尚处于低水平均衡状态。分析“低水平均衡”的形成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对进一步做好农业保险工作无疑有重要意义。

一、边远地区农业保险市场呈低水平均衡状态

“十一五”时期,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取得了长足发展。保费收入从2006年的8.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30亿元,年均增长270%;累计为6400万受灾农户支付理赔款307亿元;农作物承保面积从2006年的0.6亿亩增加到2010年的9.2亿亩,增长了15倍,一些粮食主产省的承保覆盖率超过70%,部分地区接近100%。总体上看,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扶持下,全国农业保险业务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在一些边远地区,农业保险市场尚未得到充分发展。以辽宁丹东为例,2010年玉米、水稻参保率只有15%,日光温室大棚参保率降至1%,农户保险有效需求显得不足。同时,由于边远地区的农业保险综合收益低,保险公司对农业保险的工作动力也不强。因此,在边远地区出现了农业保险市场有效供需不足的低水平均衡状态。边远地区农业保险市场低水平均衡状态由多种因素造成:一方面,农业保险较高的风险与成本、边远地区财力支持不足以及农保市场信息不对称等导致农业保险供给减少或保费上升:另一方面,农保市场信息不对称导致较高的保费,保险公司过低的赔付额与部分不合理条款以及农户较低的参保能力与意愿抑制了边远地区农户对保险业务的有效需求。

二、边远地区农业保险市场低水平均衡的原因分析

(一)农业保险的高风险高成本导致供给不足

目前,以种养殖业为主的农户主要还是“靠天吃饭”,而我国是农业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国家,农业自然风险较高;由于农产品价格需求弹性小,农户对农产品市场价格变动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差,使得农业具有较高的市场风险。我国农业存在较高的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再加上再保险能力有限、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缺失,使得保险公司经营存在较大不确定性。2009年,辽宁、吉林和内蒙古等地遭遇连续几月的夏秋连旱,受灾面积5200万亩,占总承保作物面积的50%,农业保险公司累计支出赔款19.5亿元。其中,中国人保财险公司辽宁省分公司种植业险的农作物旱灾报损面积458万亩,累计赔付3.42亿元,当年种植业保险综合成本率达206.8%。与此同时,农户居住的空间分散性决定了农业保险公司需承担较高的受理成本,农业保险管理相对复杂性也决定了其需承担较高的管理成本。经营农业保险的保险机构收益率较低,使得许多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的动力不足,甚至出现了部分农户投保无门的情况。据调查,2010年,辽宁丹东市发生特大洪涝灾害,1033公顷水产养殖业受灾,经济损失达8899万元。但由于特色种植业、淡水及海水养殖业尚未纳入当地农业保险范围,出现了特色农业经营者投保无门的现象,显示了农业保险有效供给不足。

(二)地方财政保费补贴压力大是农业保险供需不足的重要原因

农业保险消费具有正外部性,农业保险是一种准公共物品。农户购买农业保险后,只能享受一部分收益(使农户生产受到保障),另一部分收益为社会公众所享受(公众可获得价格低廉、品种多样的农产品),即出现“利益外溢”现象。由于农户在直接消费农业保险上具有竞争性,但又具有效用不可分割性、受益非排他性等特点,因而农业保险是一种准公共物品,要求社会承担一部分成本。因此,作为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确保农业增效、农户增收的一项不可或缺的措施,农业保险应该得到政府公共财政的支持。另一方面,一般来说,农业大县虽然有较强的农业保险需求,但往往经济欠发达,财政实力不强,特别是边远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基层财政预算资金十分紧张,承担相应的保费补贴有较大困难,及时落实补贴政策有很大难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保险业务进一步拓展。以辽宁丹东市为例,若按60%的参保率计算,2010年丹东各县(市)区财政总计需承担保费600多万元,若再将一些特色养殖业等纳入农业保险补贴范围内,财政补贴压力更大,补贴资金将无法落实。地方财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保险业务的有效拓展。

(三)信息不对称导致农业保险市场的低水平均衡

农业生产既是与劳动产品、劳动力、生产关系等相关的经济再生产过程,也是生物有机体同自然环境之间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自然再生产过程。其中,自然再生产过程是农业区别于其他产业所独有的特点,这决定了农业对自然因素具有强烈依赖性和敏感性;自然因素的变化性、难控制性无疑增加了保险公司获取投保农业信息的成本与难度,再加上农业地域分散、生产过程复杂等因素,使得因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现象在农业保险市场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小灾大报”、“虚保冒保”等行为时有发生。一是逆向选择导致农业保险供需减少。投保前,农户对土地特性、农业生长等信息较保险公司有更多优势,农户会选择高风险农业项目投保,而低风险农业项目被排除在外,使保险的赔付率上升,保险公司只得提高保费率或减少高风险品种。提高保费率导致农业保险需求减少,减少高风险品种则直接减少农业保险供给。二是道德风险使得农业保险供需不足。投保后,农户会减少甚至放弃许多风险管理措施,增加预期索赔,从而增加保险公司的赔偿负担,减少保险公司利润,而间接地使保费率越来越高,这就必然导致农业保险供给、农户需求双双减少,使农业保险市场趋于低水平均衡。

(四)理赔额小与部分条款不合理抑制了农业保险需求

2010年,辽宁丹东市出现了建国以来的特大洪涝灾害,导致全市农作物大面积绝收、减产,畜禽及水产品特色养殖业也遭受重创,直接经济损失高达67.5亿元。但据不完全估计,2010年丹东全市各保险公司

仅赔付740多万元,赔付额仅占经济损失总额的0.11%。相对于巨大的经济损失,理赔额只是杯水车薪,这挫伤了农户投保的积极性。同时,部分保险条款不合理、不科学、操作性不强也对农户投保产生了负面影响。如种植业保险的定损按植株死亡率来计算,实际上受灾后植株并没有死亡,但减产至少会达五成,而保险公司却不予赔付。再如,日光温室保险只保墙体与框架,而建一栋普通的钢架日光温室,一般需花费8-10万元;受灾后,即使100%受损也只能得到1.2万元的理赔,达不到恢复生产的目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

(五)农户较低的参保能力与意愿抑制了农业保险的发展

农户参保率低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部分农户投保能力较弱。丹东市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340元,位居辽宁省第六。一些山区农民收入低于这一水平,而他们恰恰是从事小规模种植和养殖业的主体,但由于收入水平限制,尽管有参加农业保险的意愿却缺乏投保能力。其次,一些农户参保意愿不强。相对比其他惠农政策而言,农业保险属于“花钱保未来”,由于对农业保险宣传力度不够,加上很多农户习惯于传统的耕作模式和政府救灾方式,农户参保意愿不强,对农业保险作用及保险知识缺乏必要了解,并没有认识到投保是转嫁农业风险、保护自身利益的有效途径,有的农户存在侥幸心理,还有的认为买保险是加重负担,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保险市场有效发展。

三、促进边远地区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法律法规,努力保障农业保险的发展

农业保险本质上应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政策性保险,着眼于国家农业的战略安全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因此一般适用于商业保险的法律法规难以满足农业保险的要求。农业保险的法律法规应反映国家宏观政策目标或农业战略安全。例如,自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先后出台或多次修改《农业调整法》、《联邦农作物保险法》、《农作物保险改革法》等,促进了美国农业保险发展;日本自1929年以来先后出台了,《家畜保险法》、《农业保险法》、《农业灾害补偿法》等,体现了国家宏观政策目标的调整。同时,农业保险的业务管理比商业保险复杂得多,它不仅在展业、承保、定损、理赔等环节上较复杂,还涉及到农业、投资、气象、税收等领域。因此,应将农业保险纳到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总体框架,建立健全农业保险的相关法律法规,以法律法规形式明确农业保险在国家农业保护支持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农业保险的经营主体、参与主体、受益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明确相关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范围以及各部门在农业保险中应发挥的作用,努力保障农业保险业务发展。

(二)科学设计制度,建立有效的风险分散机制

农业受自然条件影响很大,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农户生活有较大的摧毁性,进而使得农业保险具有相对的脆弱性。因此,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需要有效的再保险机制(或分保机制)和巨灾支持保护体系。从世界各国情况看,大都建立了农业保险的再保险制度。以法国为例,由于作为农业保险主体的法国农业保险互助协会单家规模不大,国家成立了农业再保险公司,而农业再保险公司的业务还可以进一步再分保给中央农业互助基金会。中央农业互助基金会50%的资金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50%来自于农民在农业保险互助协会缴纳的附加保费。当遭遇巨灾时,中央农业互助基金会分别对农业再保险公司与农业保险互助协会拨款,增加对农户损失的补偿,降低保险公司的赔付支出,有利于农业保险公司的持续发展。再保险制度和巨灾支持保护体系有助于进一步分散农业风险,对提高农户的赔付率、减少保险公司的成本支出具有明显效果,进而有助于提高农业保险供给与需求。因此,要改变边远地区农业保险市场的低水平均衡状态,应建立健全中央财政支持下的农业保险再保险制度,最大限度地分散农业保险的风险;探索建立农业保险风险基金,一旦出现超过经营农险的保险公司自身偿付能力的巨灾补偿,除了利用再保险机制转移风险外,还可通过其弥补保险公司的亏损,形成有效的农业风险分散机制。

(三)强化金融创新,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保险产品

近年来,随着金融与工程技术的结合日益紧密,金融衍生产品层出不穷,这就使得通过保险产品的创新来分散农业保险风险成为可能。实际上,农业保险风险以指数化和证券化方式向资本市场分散已成为一种趋势。天气指数保险(Index-based weather insur-ance)就是一个典型产品,它把一个或几个气候条件(如气温、降水、风速等)对农作物的损害程度指数化,每个指数都有对应的农作物产量和损益,保险合同以这种指数为基础,当指数达到一定水平并对农产品造成一定影响时,投保人就可以获得相应标准的赔偿。1998-2003年,国际市场上交易天气指数保险的合同总量超过160亿美元。通过金融创新,可以进一步分散保险公司的风险,有利于降低农业保险公司经营的脆弱性。同时,保险公司要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地开发符合农户需求的特色农业险种,以适应产品多样化和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需求。农业保险发展的基础在于开发设计适销对路的产品,将农户潜在的农业保险需求转化为有效需求。要及时将边远地区的农业生产领域中的特色种植业、淡水及海水养殖业纳入到农业保险范围,还要将产品创新从农业生产领域向农业流通领域扩展,为农产品深加工、销售、运输和仓储等经营活动提供保险服务。通过不断开发保险新产品,一方面可有效提高农业保险市场的终端需求,另一方面可以增强保险公司在农业领域持续经营的能力和稳健性。

(四)提高认识水平,有效扩大农业保险市场供需

开展农业保险需要符合保险业的“大数法则”,即要求有尽可能多的参保人,只有提高农户参保率才会降低保险公司因巨额赔付出现亏损的概率。因此,要加大对农业保险的宣传力度,大力普及农业保险知识,有效培育和提高农民保险意识。要深入乡村使农业保险知识家喻户晓;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提升农业保险方针、政策的宣传效果。通过开展政策宣传,消除农民思想顾虑,提高投保信心,使农民充分认识到农业保险是防止和减少农业损失的一种重要风险补偿方式,进而提高农业保险的参保率。由于种养殖大户的农业投入与承担的风险较大,而且种养殖大户的参保可以起到示范作用,进而能带动其他农户参保,因此,要积极提高种养殖大户的农业保险认识水平与参保意愿,提高种养殖大户的农业保险需求。同时,保险公司要进一步提高社会责任意识,从维护国家稳定、确保粮食安全的高度,认真、积极地开展农业保险业务,为农户提供合适的农业保险产品和农业保险服务,进而改变农业保险市场的低水平均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