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科学研究范文

时间:2023-12-21 17:18: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园艺科学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园艺科学研究

篇1

On Graduates' Gardening Plant Genetic Engineering

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 Teaching and Reform

CHEN Changming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42)

Abstract Plant Genetic Engineering 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 is a plant related graduate of an important basic course, the article reviewed the current postgraduate course in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horticulture graduate personnel training requirements of plant genetic engineering, it 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practice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students to acquire knowledge and innovation.

Key words graduates; Plant Genetic Engineering; teaching reform

0 引言

基因工程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体外将核酸分子插入质粒或其他载体分子,构成新的遗传物质组合,并将其转化到原先没有这类遗传因子的寄主细胞内,且能持续稳定地表达和遗传。因此,应用基因工程技术,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创造出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新生物类型。科研人员正是利用这一特征,已在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品质,增强抗逆性和抗病虫害的能力等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园艺作物主要包含果树、蔬菜、观赏植物三大类经济作物,基因工程在园艺作物品种改良,关键基因的发掘,种质鉴定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今很多农业院校园艺系相继开设了研究生的园艺植物基因工程原理与技术课程。

1 研究生基因工程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与实践改革现状

为了适应现代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达到培养高素质科研人才的要求,基因工程原理与技术课程已被设置为包括生物技术、生命科学、生物工程在内的生物相关专业、医学专业及农林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必修课。由于基因工程技术在生物科学研究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在众多综合院校和农业院校都开设了基因工程类课程,对基因工程类课程改革做了许多研究工作。阮小蕾等探讨了本课程在传统的理论和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在教材建设、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建设、实验配套的硬件与软件建设、实验教学安排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和实验教学方法。姜大刚等对研究生基因工程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以教学大纲为指导开展教学,做好课程规划;构建“和谐课堂”,重视教学效果;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和不断充实完善;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发挥骨干教师的模范作用;科研内容的渗入和应用等观点。马婧等针对园艺专业研究生的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提出了根据课程性质,合理安排课程时间,针对专业特点,选择理论教学内容。并探讨了实验教学实践的方法,提出了采用小班教学,“高带低”的辅助教学模式。

2 园艺研究生植物基因工程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与实践存在的问题

园艺植物基因工程原理与技术是针对园艺专业低年级硕士、博士研究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包括基因工程原理讲授和实验技术操作两个部分。以笔者所在的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为例,该课程是针对园艺相关专业(包括果树学、蔬菜学、花卉学、园艺产品采后科学、茶学)低年级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该专业生源大部分为园艺专业本科毕业生,同时存在一些跨专业考研的与生物不相关专业的学生,他们在本科阶段没有学习过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物技术等相关知识,相对来说,存在学生基础知识薄弱、专业背景复杂、研究方向多样等因素,这为园艺植物基因工程原理与技术课程在园艺专业研究生中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除此之外,开设时间短,课时少,一些学校的实验条件有限等现实情况也成为了该课程开展的制约条件,另外由于很多同学以前没有做过分子生物学方面的实验,对基因工程实验的操作非常生疏,因此也必要对他们进行特别的指导与教学。针对以上问题,该课程应结合专业特色和教师个人科研工作,让研究生掌握一定的基因工程技术,为今后的研究和生产工作奠定基础,本文从课程的理论体系教学和实验设置等方面提出了课程改革的措施。

3 研究生园艺植物基因工程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3.1 设计合理的园艺专业研究生植物基因工程原理与技术理论教学内容

园艺植物基因工程原理与技术虽然以实验操作为主,但离不开基本原理知识的讲述,传统的基因工程理论知识体系庞大而复杂,在有限的课时里(设计为30个学时),讲授者很难将所有相关知识一并传授给学生。因此挑选合适的讲授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园艺专业研究生的研究对象主要为果树、蔬菜和花卉,运用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对植物某一性状进行改良。所以在课程内容选择上应该以植物基因工程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为导向,带着问题和目标选择授课内容。讲授侧重于植物基因工程的相关内容,重点讲解核酸提取,目的基因的克隆,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重组子筛选,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方法等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教授,学生就可以掌握在植物基因工程研究中所需要的基本理论知识,为将来从事相关的科学研究打下基础。随着现代基因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基因工程的技术更新很快,除了基本的基因工程原理知识,也需要及时获得最新的用于植物基因工程,尤其是适用于园艺类植物基因工程的新方法和新技术,并整合到教学内容中,如最近出现的可用于园艺植物基因沉默的新技术TALEN和CRISPR/Cas系统等,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内容,将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传授给学生。

3.2 合理安排实验内容

研究生教育应以科研为目标,园艺植物基因工程原理与技术课程的学习就是为研究生将来进行植物基因工程相关的科研活动打基础的,我们的课程教学与设计也要以园艺植物研究为导向,巧妙进行实验设计,合理安排实验内容。植物基因工程相关的实验方法和技术非常多,应选择适合园艺专业研究生的实验内容。选择内容的标准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实用性原则,现在我们园艺学院科研项目所需的基因工程操作主要有基因克隆、载体构建、表达分析、基因遗传转化等,所以我们着重从这些方面入手,设计实验,让学生对将要从事的基因工程方面的实验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第二,创新性原则,基因工程技术发展了这么多年,出现了很多新的技术,然而在我们的实验教学过程中,一直沿用最基本的实验操作模式,因此在现有实验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近年来新发展的技术可培养研究生科研上与时俱进的思维,如我们可在实验的内容加上生物信息学的内容,或者学生采用电子克隆技术得到的基因序列,设计扩增引物,用PCR的方法扩增,并送往公司测序,然后分析序列,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探索的意识,而且现在用的实验指导书,实验技巧与知识已经陈旧,有必要增加新的基因工程操作技术到本课程的实验指导书中;第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园艺研究生有别于其他生物专业的研究生,他们的生物技术,生物化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方面相关知识比较薄弱,所以在实验过程中的实验内容及时间安排应循序渐进,合理有序,首先从学生们易于接受的DNA提取、PCR以及凝胶电泳入手,再进一步到载体构建及基因表达,实验操作过程中分组进行,每组4~5人,每一组由一个实验经验丰富的高年级研究生任指导组长。

3.3 理论联系实际,开展科研训练,探索原理讲授与实验技术操作最佳结合方式

园艺植物基因工程原理与技术不但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和掌握,相关实验技术更是本门课程的精髓所在,本门课程的最终产出还是看学生是否能够完成基因工程相应的实验操作,并将实验手段和方法用于生产实践。然而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是理解实验技术的基础,是解释实验技术和开发新的实验技术的必要支撑。如何将实验原理的讲授与实验操作的实施有序有效结合是开好该门课程的关键,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第一,理论课与实验课时间顺序的安排,例如是先讲理论还是先做实验,是穿行,还是依次完成;第二,理论课与实验操作课的衔接性探索;第三,理论课与实验课讲授内容的分配,如在实验课中,相关实验注意事项及实验技巧需要强调,除此之外还会涉及一些实验原理,因此要探索实验课中应该重点讲授哪方面的实验原理;第四,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对实验结果逐步运用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并制定下一步实验计划,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实验的设计与实施中,在实验中将各章节知识相融合,理论与实践相贯通。

篇2

加强对研究生的科研指导

研究生在读研期间要认真研究导师和所在院所相关导师的科研论文、科研方法和成果等,在导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到导师的研究课题中去,及时关注现有的研究新进展、研究中遇到的科研问题,通过科学研究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通过对文献资料整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操作、实验数据的分析统计及科研论文的撰写,主动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以此熟悉科学研究步骤,学到相关的研究方法,提高科研能力[4]。在科研过程中,要加强对研究生科研学术态度的培养,严格及时书写每天的实验记录,同时认真思考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分析哪些问题是实验过程中人为疏忽造成的,哪些问题是实验本身造成的。对于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与导师、课题组成员商量,找出问题的真正原因,定期向课题组汇报实验的进展情况,撰写研究工作总结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归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研究生的创新思维。

营造学术创新氛围

导师可以带领学生参加各种学术交流会、学术论坛、学术讲座、课题评审会、课题答辩会等,积极创造机会和平台使研究生有机会聆听国内外学者的学术历程、学术经验、学术成果,了解国内外最新学术研究动态、扩展学术视野、开阔学术思路、增长学术见识[6],能够有效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发掘独特地研究视角,这些都使得研究生的创新性思维更加活跃;多鼓励学生参加毕业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答辩,汲取别人的成功的经验和教训,不仅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启发,同时也会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促使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全面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搭建科研合作平台

研究生在做科研期间,如果仅仅停留在自己的实验室,科研思维可能会局限于所在的学科,但是随着新兴学科的不断兴起,研究方法不断在创新,在面对一些新的交叉学科的问题和新的研究领域,研究生往往无从下手。这些知识如果仅靠研究生自己去探索,去学习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不一定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开展与一些科研单位的科研合作将是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要让研究生多走出去,多和其他科研单位开展交流学习。导师可以将部分实验委托科研单位来承担,同时选派研究生去该科研单位实习协助完成实验。在实习期间研究生要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来做科研,除了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导师的实验,还要积极协助实习单位的其他课题工作,促进研究生和实习单位的友好合作交流。实习不仅让研究生学到更多更全面新的科研思路和科研方法,同时也培养研究生良好的交际合作能力。也可以通过产学研结合模式在现代化创新性药学专业人才培养中不断进行实践与探索研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7]。

篇3

关键词:独立学院;医用化学;课程目标;定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0-0188-02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为培养基础扎实、专业过硬、兼备特长、全面发展的多元化应用复合型人才,因此独立学院在教育、教学管理上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注重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应用能力和竞争能力。作为独立学院医学生迈入大学课堂所接触到的第一批课程之一,医用化学理所当然应担当起这一重任。然而受长期以来专才教育思想的影响,作为医学普通基础课的医用化学的课程目标存在着传统的片面定位,妨碍了其在培养学生全面素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已严重滞后于医学教育改革的整体进程[1]。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医用化学教学体会,谈谈医用化学课程目标重新定位的必要性,并探讨如何在教学中坚持课程的个性,实现普通基础课全面性课程目标。

一、医用化学课程的现状分析

在我国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相对于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病原学、免疫学以及病理学等专业基础课,医用化学则属于普通基础课。从我国多数高校的现状来看,普通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在总的课程体系中具有明显不同的地位,通常人们认为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一起构成了课程体系的主干部分,而普通基础课只是对后继主干课程提供服务功能的辅或从属性课程。因此大多数高校(当然也包括我校独立学院――杏林学院)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往往会进行功利性的衡量,会优先安排专业课程及实践课程,并且不断削减医用化学这些普通基础课的授课学时,将普通基础课置于整个教学体系的边缘化地位。

二、医用化学课程目标重新定位的必要性

按照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教育目标划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及动作技能领域三个部分,共同构成全面的教育目标体系[2]。由于课程目标是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课程目标的定位会对该课程在总的课程体系中所占地位产生影响。所以上述医用化学课程的从属与边缘化现状应该归因于其课程目标长期以来的片面定位,将课程的认知目标也就是知识与技能的目标放大成为几乎全部的目标,而严重忽视了其应有的能力目标和情感人文目标,认为医用化学仅仅是为了提供学习后继医学主干课程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而开设。这种片面性的课程目标带有专才教育的功利色彩,与我国长期实行以专才教育为主的高等教育模式不无关系。按照这一课程目标定位,医用化学自身的课程个性必然被淡化,妨碍其在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具体实践上自然会造成人们对医用化学这种普通基础课的不重视、学生消极应付的学习状态以及本课程授课教师的群体失落感。这种被边缘化的倾向,呼唤着有关方面加大普通基础课的改革力度,而改革的关键则在于对课程目标的重新定位。只有强化普通基础课自身独立的品格,并立足于实现全面性课程目标,才是课程改革的正确方向和有效途径。

时下,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对大学生实施全面性教育,核心是融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使他们学会综合运用科学思维与人文思维、科学方法与人文方法,提高创新开发能力、适应环境能力和独立发展能力。在人类社会步入知识经济的如今,人们成功与否的关键不在于拥有的知识信息量,而在于处理和运用知识信息的综合能力,像医用化学这样的普通基础课在大学生全面性教育中应该大有用武之地。

三、如何实现医用化学全面性课程目标

1.培养大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大学生入学初期会发现他们原先在中学阶段熟悉习惯的学习环节在大学的课堂上会发生较大的改变,而他们的学习方法和能力往往还停留在高中的层面,不能很快地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特别是独立学院的生源层次相对偏低,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强,他们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转变更加亟待解决。大学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开设的医用化学恰逢其时,可以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逐步提高主动学习的能力。中学课堂教学容量较低,教师注重精讲多练,而大学教学内容则大幅增加,课堂讲授速度快,学生易处于被动接受的低思维态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实现由单纯传授知识向培养学生能力的转变,实现由教师向导师的转变,实现由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向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观转变。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的状态向主动掌握的角色转化,提高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尽早实现从中学到大学在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上的转变,不仅有利于他们学习后继课程,更重要的是使得他们在走出校门后的人生岁月中,可以独立跟踪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知识,实现终身教育。

2.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人文品质。医用化学课程内容中有很多经典的科学史传,教学资源很丰富。教师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必须重视体现科学探索和创造的教学内容,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提供学生塑造创新能力和人文素质所必需的精神营养。按照这种全面性课程目标作导向,不仅可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而且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同和响应。比如在讲授基础化学部分原子结构一章时,我们常常只介绍描述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特征的基本结论,而对20世纪初人们探求物质结构奥秘的历程,认为与后继课程关系不大,在教学中常常简单带过甚至省略不讲。其实在课堂上着意渲染从波尔的量子化轨道模型到德布罗意提出的物质波,从戴维逊、革末的电子衍射实验到玻恩关于电子几率波的统计诠释,从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到薛定谔的波动方程等一系列重大的学术突破,如此群星璀灿、学术思想空前活跃的科学史,如此科学发现接力赛般的历史佳话,可以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极大地激发他们对科学家创造性思维的倾慕及对科学研究的向往热情。

生动活泼的科学史传的讲授,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以使学生从对科学创造过程的学习和鉴赏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培养科学的审美观。科学的审美赋予科学以艺术的品位与价值、人性与人情的元素,因此,审美的维度在科学的客观性与人文的主观性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沟通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从这一点出发,科学史的教育具有改善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意义。

3.培养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医学类毕业生除了必须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还需要有良好的实际工作能力,而医用化学的实验教学则可以对此做出自己的贡献。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课教学是医用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并尝试参与实验研究,培养学生在实验中既学会动手,更学会动脑,学会根据研究目的主动去考虑实验设计,增强学生参与实验研究的热情和感悟,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原先我校医用化学课程结构中理论课与实验课合成一门课开设,以理论课为主,实验课处于从属地位。为了突出化学实验对于医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我们进行教学改革,把医用化学理论课与实验课剥离,提升化学实验的地位,将化学实验单独开设为与医用化学课程并列的医用实验化学课程。另外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在中学没有做过化学实验,动手能力比较差,而且我们使用的实验教材验证性实验过多,而技能操作的训练和综合应用性实验太少,且与医学专业的特点联系不太紧密,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应结合医学专业的特点,不断完善和更新实验内容,并适当开设研究性实验,改革考核方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升学习效果。这些改革完善都旨在增强学生参与实验研究的热情和感悟,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志国,杨力,王桂叶,等.医学基础课程评价改革目标及方法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

[2]李先佳,任丽平,崔燕兵.目标教学法在专科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8).

[3]刘养浩,刘宇凡,徐友龙,等.医用化学实验的创新教学[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6).

基金项目:南通大学教学研究课题(2010B20);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教育教学研究基金项目(2012J225)。

篇4

【关键词】运动人体科学;综合实验室;医学院校

运动人体科学是在体育学基础上与医学、生物学相互交叉派生而来。实验教学是运动人体科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国外目前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发展迅速,为推动教学、科研、训练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国内院校该专业实验室建设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经费有限、设备配置不合理、专业实验人才缺乏、管理制度不完善等诸多情况制约着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的发展。

我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2004年开始招生,2010年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但长期以来,没有专门的综合性实验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各专业课程在不同的分实验室完成,学科间缺乏交流,使学生的知识显得支离破碎,不能形成统一的知识体系;此外,局限于传统模式的实验室,很少能够与运动实际相结合,不能给本专业乃至全校师生提供健康促进、运动处方、运动心理等方面的指导,使学生失去了参与实践的机会。为了适应当前形势,必须进行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教学改革。改革的目标是实现人、财、物的统一管理,资源共享,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1 优化实验室设置,建立综合性实验室

我国各院校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的经费和研究条件,难以达到本专业今天高度发展的需要,最佳途径之一就是通过交叉和合作,通过多学科的合作解决一些运动人体科学中的重大问题。把实验室功能单一,小而不全,很难形成有相当规模与水平的专业实验室,如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等实验室合并为运动人体科学综合实验室,突出本专业特点,将原各学科实验室的师资、设备统一调配,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增加相关各学科知识的交叉与渗透,提高学科的发展和实验水平。适应学生创新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培养。应安明等报道,南京理工大学实验室按教学、科研、开发三类和教学技术体系、基础实验教学体系和专业实验教学体系三个层次重新规划调整垒校实验室的设置,实验室由原来的85个调整组建为52个,减少了40%。这样基础教学和技术教学等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或者说借助整个学校的力量,如基础医学院、药学院以及心理学系的力量,使实验室能更好的利用有限的资金发展自己的特色优势专业。

2 调整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建立创新性实验室

运动人体实验可以本专业学科的内在结构,对现有实验进行重新调整,将以单门课程为基本单位形成的课程设置,调整为由几门密切相关课程共同组建的综合实验,形成功能明确、层次合理的优化结构。突破传统的验证型实验模式,开设多种类型的实验,使之从验证性实验向创造性、设计性转变,按照必修与选修实验相结合,现成与自创设计实验相结合,应用性与设计、创新性实验相结合原则构建新的实验模式。建立起导师制,以学生自我训练为主的实验教学模式,不断更新实验教学手段,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实验软件、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探索运动人体科学中仿真性和虚拟性实验的实践与应用。坚持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要求学生不仅掌握实验目的、原理、方法,更应知道如何应用这些实验方法、手段于体育实践中,进行人体机能测试、运动选材、体育康复理疗等解决实际问题。

3 建立开放性实验室

3.1 知识传播方式的开放

首先在实验项目上向学生开放,学生自选或自行设计实验项目,实行预约式实验教学。建立实验室网站,将全部实验项目制成网页,包括实验内容、要求,实验要达到的目标、实验方法,向学生公布。让学生自选项目或自行设计项目。或将部分仿真、虚拟实验推向因特网,可通过网页获取知识完成部分实验操作。

3.2 实验对象的开放

首先,实验室在完成其基本教学科研任务后,可面向校内师生和社会人员提供体质测评、健康监督、健身、减肥、体疗康复、心理测试、运动处方等,在提高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同时,更好地为全民健身计划实施提供服务。其次,为各级体委和运动员选才提供相关服务,向各类运动会、运动队、健身俱乐部、民间体育运动会等提供机能测试、健康监督、康复服务、心理测试、心理咨询,为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提供帮助。

4 建全实验室队伍

实验室队伍建设是能否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的基础性工作,多途径多方式吸引高学历的人才从事实验室工作,尽快建立自己的教师队伍:全面提高实验室人员的业务素质,拓宽实验人员的知识面,打破了原有实验技术人员固定在某个实验室的格局,实验室全面负责实验教学工作,使实验教学人员具有一专多能的要求,掌握相近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使实验技术人员至少掌握两门学科以上的实验教学工作,人力资源达到一定程度的共享。周月娟认为实验室队伍建设是实验室能否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的基础性工作,可以设立流动编制,聘请研究生当实验指导教师是实验室队伍建设工作的一大亮点。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的实验队伍建设可以参照其他大学和专业的做法,一方面提高当前实验队伍的素质,一方面采取多种方式吸引高学历的人才从事实验室工作。

5 结语

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为学生今后的科学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与实际动手能力。建立以为教学为主要目的的运动人体科学综合实验室,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综合型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的建立使学生所学知识更加接近体育运动的实践,同时使实验室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全民健身活动的实施,发挥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的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占坤,吴兰花.医学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大学生专业承诺研究[J].医学与社会,2009,22(7):68-69.

[2]孙建翠,亓建洪,于学美.医学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建设调查与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88-90.

[3]范学辉,胡柏平,宋伟,张清安.高校体育科学实验教学改革思路的初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2):103-106.

篇5

社会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人才能力要求日益复合化、专细化。这就势必引起紧贴人才市场需要的高职类院校课程设置的变动。所需知识的交叉渗透已不仅仅局限于相同或相近学科之间,文理科大跨度的交叉课程虽少却日趋呈现。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以及教师队伍都在这种高水准的综合能力要求下略显单薄。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职教育要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目前,高职院校在教学组织过程中,通常一门课程由一名教师任教,即“一课一师”,教师或为校内教师,或为来自行业、企业的校外兼职教师。这种教学模式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如:校内专职教师大多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到了高职院校担任教师,这种由学校到学校的过程中,缺乏了在企业的锻炼和社会的实践,尤其缺乏职场经验,对专业岗位或岗位群的职业素质认识不深,从而导致职业技能操作水平不高,技能指导和示范能力弱,影响学生职业技能掌握。虽然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经过近几年的大力发展,已培养出不少优秀的新型教师,但师资数量不足、水平偏低,特别是“双师型”教师缺乏,仍是贯彻落实“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方针的突出瓶颈。在双师队伍建设中兼职的行业企业一线技术骨干存在时间有限、教学能力不强等问题,专职教师理论基础扎实但动手能力不强,实践更新性差的问题也切实存在。

本文讲述了通过“一课双师”教学模式的理论实践探索,促进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一批复合型创造性人才的集聚,以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

一、高职院校“一课双师”教学模式研究的意义

高职院校的社会责任即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在课程设置上势必要顺应时展,紧贴市场需要,注重实用性、时效性。在人才培养上一方面要保证学生具有扎实的首岗胜任能力,努力实现“零距离”上岗,另一方面又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人才培养过程必须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和职业发展能力培养并重,既注重以职业技能为主要显性标志的首岗职业能力培养,亦应注重以知识准备和学习能力为主要标志的职业发展能力培养。这种较高的要求意味着仅仅是理论技能过硬的的双师型教师亦不能满足所需,特别是新型的文理非相近学科的交叉课程的出现,一课一师型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教学要求。“一课双师”是在此基础上的一种教学组织的机制创新,“一课双师”的尝试可以实现校内教师之间,以及和校外兼职教师的优势互补,大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实用性。既能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又能保障学生获取基础理论知识。“一课双师”教学模式同时也是构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有效实现方式。

二、“一课双师”教学模式实施方案具体内容

(一)参与的校内专职教师

1.政治素质高,敬业精神强,坚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2.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课堂教学良好、治学严谨。

3.在本院任教不足3年或学院认定职业技能比较欠缺、实践教学能力较弱。

(二)参与的企业兼职教师

1.政治素质高,敬业精神强,坚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2.实践技能过硬,对职业岗位理解深刻。

3.专业理论知识和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相对较弱,对教学的基本规范执行不到位。

(三)指导内容及要求

1.参与的专职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都应当以自己高尚的思想品德、严谨的工作态度、无私的奉献精神,对学生言传身教。

2.校内专职教师作为课程的负责人,主要完成的事情是:负责与企业兼职教师进行沟通协调,制订课程的授课进度计划,整理课程的相关文件资料等;对兼职教师进行高职教育理念、学院教学规章制度的传达与引导;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校内教师主要完成理论课程的教学工作并全程参与协助企业兼职教师的实践教学工作。

3.企业兼职教师主要负责完成实践技能环节的教学任务。

4.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校内专职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紧密合作,相互多沟通。在企业兼职教师上课前,校内专职教师要告知学生基本学习情况。

5.每学期以院系(部)为单位举行一次“一课双师”教学模式经验交流会。

(四)考核和奖励办法

1.各教研室主任负责本教研室“一课双师”教学模式的组织安排、督促检查,协助主管部门进行帮带考核。各院系(部)要把帮带活动作为教研室责任目标进行落实和总结,并作为教研室评先的必备条件之一。

2.根据指导内容及要求,各院系(部)要把“一课双师”教学模式作为教师工作责任目标考核内容。每学期期末要对 “一课双师”教学模式下教师完成目标情况,按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进行评定,并作为教师学期综合考评的内容之一。

3.企业兼职教师要指导帮助校内专职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业务竞赛或辅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如获奖企业兼职教师可享受相应奖励。

篇6

学科服务在国外高校中嵌入用户环境参与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的骄人成果,促使国内一些高校也开始研究适应自身状况的学科服务,使学科服务如火如荼地在高校中开展起来,并为学科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与优势。在2011年新修订后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艺术学科已从一级学科提升为独立的艺术学门类,而设计学也已从二级学科设计艺术学提升为一级学科。根据2012年9月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设计学学科下设有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公共艺术、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特设)9个专业,这些专业都具有创新的特质,都是依靠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来创造事物或改变事物,以达到对某种需求的满足。从理论上来理解,根据《设计艺术教育大事典》里对“设计学”的解释:“又称‘设计科学’,是以人类设计行为的全过程和它所涉及的主观和客观因素为对象的,涉及哲学、美学、艺术学、心理学、工程学、管理学、经济学、方法学等诸多学科的边缘学科”,从这里可以看出它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它的“根本任务是研究和把握科学而正确的设计规律,以保证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目标得以完美实现”。因此,设计学是一门涵盖面广,强调理论属性与实践的结合,融合多种学术智慧,集创新、研究与教育为一体的新兴学科。近年来,“创新型”一词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设计作为一种改变外部世界、优化生存环境的创新行为,其存在的价值是难以估量的。而以“设计”作为主要教学方向的设计学,作为重点学科之一,作为中国的设计学学科,我们需要有更高的理想,在充分挖掘自身绚丽多彩的文化和民族特色、创造性地发挥自身优势的状态下,力求将“深入人心”的“中国制造”最终打造成令人瞩目的“中国设计”,以立足于世界设计之林。因此,从专业特殊性角度来说,在体现和提升专业自身价值方面,有着极其迫切的需求。为此,学科服务工作应紧紧围绕设计学学科特点及用户需求,从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进行分析,全面满足和促进学科建设与发展。

2基于设计学学科建设的学科服务

在艺术院校中开展的学科服务,首先应建立在学科特质基础上展开,同时应与用户群体产生互动,拉近距离,使图书馆成为用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次,培养学识丰满、能力颇强的学科馆员进行专业服务,并合理资源配置,使资源利用最大化;最后,“创新”体现在学科服务的各个方面,要打造具有特色的品牌效应。

2.1根据学科特质开展互动与合作

设计学是一门具有创新特质的新兴学科。从专业知识角度而言,除了掌握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设计原理、设计思想、设计方法等)外,还需要及时了解本专业最新的发展动态,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捕捉能力,因此,具有时效性、及时性、新颖性等特点。从创新思维角度而言,需要具备感性意识(灵感)与理性意识(合理性)———在吸收前人已有成果(理念、思想、形式等)外,还需要在作品中将自己由感性意识发展而来的想法以理性的方式展现出来,创造性地制造出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事物,具有感性与理性相交融的态势。从教学成果角度而言,设计学学科作品多以实践方式以最直观的形式呈现于大众面前,如图片方式、模型方式。大多设计专业在进行作品设计时,资料的查找多以直观的图片形式来进行搜集,而图片信息的搜集类型不拘泥于某一方向、某一类型,具有多向性,是横向发展的;同时,作品最终也多以图片形式或按比例制作模型的形式来展现,具有呈现方式的特殊性。学科服务可以根据学科特点来提供帮助与服务。它促进了用户与图书馆之间的互动合作,改变了图书馆以往那种“你问我答”的被动关系,要求图书馆服务从用户群体需求出发,设身处地地为用户考虑,并积极嵌入用户的各种环境中,成为用户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又能让用户以主人翁的姿态加入到图书馆的建设中,形成两者互动合作、共同促进学科发展的状态。“互动理念对于学科服务具有积极的启迪,将学科馆员与院系读者的沟通定义为双向循环信息流,是学科服务深化发展的必然”。此外,互动与合作可以促使学科服务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拉近彼此距离,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能够深入彼此环境之中,更好地促进学科服务的建设与发展。对于学生群体来说,设计学学科专业的学习,一方面是知识的传授,另一方面是技能的培训,两者缺一不可。因此,学科服务应从学生最根本的需要出发。从知识传授角度而言,应秉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理念,通过与教师合作,共同商讨课程教学计划、课程组织,将信息素养内容嵌入教学之中,通过实际任务(如研究报告、论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化被动为主动,使其学会检索的方式,借以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此外,图书馆也可通过定期开设有关论文方法信息资料查询与书写格式的讲座等,以及可以提升信息素养的培训课程,采用丰富多样的手段(如自制视频,制作网络课件等),有针对性、目的性地满足用户需求,为培养可持续性学习人才推波助澜。从技能培训角度而言,学生需要对设计技能操作方面(如手绘、3DMAX、Photoshop等)进行大量的了解和练习,例如环艺设计专业课程———室内设计,通过教师课堂理论讲解,最终的作品将以手绘或电脑制图方式来表现。对于设计类专业的电脑制图,仅仅依靠学校课堂教授的电脑操作知识是远不能制作出令人满意的作品,还需要学生课外对设计类专业网站(如火星时代)进行浏览揣摩学习,以补充对电脑制图的建模、材质、灯光、渲染等多方面知识的熟知。借此,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工作可以通过与专业教师的沟通,了解他们经常关注的专业网站、论坛、bbs等,并在图书馆网页上设置有效链接,方便师生随时进入专业网站查阅、下载资料和学习专业技能。另外,针对设计学学科的专业课题讨论与知识点答疑等,可以通过图书馆的牵头和管理,利用互联网平台,在图书馆网站中开设设计学学科博客、论坛等,以这些方式将与专业教师、教授沟通交流提出的一些专业性强且学生关注度高的主题出来,吸引学生注意,参与互动,并聘请相关专业教师或教授担任博主为学生答疑授业解惑,方便学生继续学习。设计类专业的特点是不断在实战中积累经验,对此,图书馆可以根据专业网站信息及时一些与专业相关的竞赛信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借此增强学生理论知识理解能力和实践技能操作能力,多渠道提供帮助与服务。对于教师群体来说,学科服务方面内容主要在于科研项目与教学。针对科研项目,学科馆员应积极加入,通过对科研项目的发展态势研究,提供资源与信息分析特长优势,将信息从复杂的环境中提炼出来,并根据信息的价值、特点等进行重组、关联,创造出新的、有用的知识,加大在搜索有利用价值信息的专业性、细节性、准确度,提高有效率,配合教师科研需求,形成强强联手,制造出放大效能的效果,进一步推动科研发展与学科服务水平提升。针对教学,学科服务可以以嵌入的方式,进行两者合作,从课程教学计划、课程组织等方面进行信息素养内容的设计,有机地将信息素养与专业课程结合起来,更好地促进课程发展、知识传递。另外,还应加强与外校的互动合作,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避免因学科资源的重复建设而造成资源浪费。如此一来,形成多方互动,提高图书馆渗透能力,提升学科服务品质,通过互动增加图书馆的需求程度,加深图书馆的融入程度。

2.2学科馆员素质升级与资源合理配置

学科馆员素质与资源合理配置是学科服务工作开展的两个重要因素。学科馆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科服务的水平和质量;而学科服务是图书馆面向院系开展的一种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对学科馆员素质有较高的要求,是开展服务工作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一般来说,学科馆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求为“:具备敏锐的信息意识;有较强的信息组织、整理能力;具有丰富的文献学、信息学基础知识;有深厚的某学科知识底蕴”。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在精英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对于学科馆员的要求,除了具有某一学科专业背景及通晓图书馆相关知识(信息检索等),以及具有图书馆信息搜寻、资料整合与分析研究等方面的丰富经验外,还要具备较好的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能力、自主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因此,在为学科服务的道路上,学科馆员的素质升级是必不可少的。由于是艺术院校的设计学学科专业,因此对学科馆员的要求也有一定的特殊性,既要有相应的设计专业知识,又要具备图书馆相关知识和工作经验。为了能够更好地为设计学学科开展学科服务工作,图书馆应增设学科馆员岗位,充分利用艺术院校的自身优势,尽量吸引本校设计类专业人才进入图书馆工作;同时,图书馆还应开设一些学科服务知识相关的培训课程,对有专业背景、有积极态度和对学科服务工作感兴趣的馆员进行培训,将其纳入学科馆员培养范围,学习后参与并接受院系的学科服务工作试用、考核,根据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服务工作内容。此外,还可以利用设计专业学科背景馆员的活跃思维和专业特长,创造性地开展学科服务工作,如针对咨询频率高的热点问题,利用多媒体软件,从艺术审美角度设计制作有关信息素养方面的视频,到网上,供用户参考学习等。合理的资源配置可以使资源利用最大化。从组织管理上来说,首先要顺应时代变化,及时调整战略目标,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图书馆根据自身情况及外界环境状况,积极应对,合理配置馆藏图书资源采购经费,顺应时代变化,适时调整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的资金采购比例,为其由传统图书馆转型为现代图书馆奠定了基础。作为艺术院校的设计学学科服务,从领导面至大众馆员都应意识到学科服务的重要性,关注图书馆服务需求方向的变化,并根据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如设计学科对图片电子化的需求。其次要责权明确,只有制定了相关明确的工作职责和制度,赋予相关人员一定的权力,服务工作才能更好地开展。如研究型大学康奈尔大学在馆藏建设方面,学科馆员拥有一定的资源采购经费,负责自己学科建设所需图书的购买,确保资金落到“实处”。第三,要根据实际情况,量入为出。为了能使学科馆员发挥最大作用,应根据学院实际情况与学科馆员素养状况,合理配置学科馆员。

2.3打造具有创新意识的特色品牌服务

创新服务意识是学科服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产物,它的出现使得学科服务向着更高层次发展。如上海交通大学为学科服务创新性地推出了IC2的服务模式,即图书馆主动创新服务机制,根据读者个性化需要,营建支持主题学术交流和创造的环境,以“学科服务”为主线开展工作,并提倡与读者的互动与交流,鼓励读者参与,支持协同研究,启迪创新思维,提供更具亲和力和人性化的服务。艺术院校设计学学科服务应结合自身的发展目标,打造符合其性格特征的品牌效应,突出自身服务特色。作为艺术院校的图书馆,阅读环境的氛围是促发创意思维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也是学科服务提升、打造特色的一个重要环节。图书馆阅读环境的改造,一方面可以增强用户在功能性方面的需求,如研讨空间、多媒体空间、学习空间等;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艺术审美气息,营造艺术设计氛围,形成自身特色,激发创意灵感。在图书借阅与特色数据库建立方面,为了解决因图书价格昂贵、经费所限、无法购买复本等原因造成的图书不能外借的矛盾,学科服务工作可以通过建立本馆资源数据库、利用随书光盘及购买商家数据库,以及与盟校资源共享等多种方式,开展数字图形图像服务,使借阅昂贵画册存在的矛盾得以解决(这里针对书籍版权问题,可以根据资金状况通过买断电子版权的方式来解决),同时通过这种方式形成自己的特色数据库,参考和利用网络搜索技术,使在图库里搜寻所需图片变得方便快捷。此外,在特色数据库中,还可以将历年的学生优秀创作作品以电子数据的形式进行存储保留,以供参考和欣赏,借此展示学校的艺术人才培养实力。进一步来说,也方便学院领导对教学目标发展状况的审视,把握方向。在科研发展方面,可以通过与出版社、出版商的合作,为教师提供在线出版物服务,既满足了教师的科研发表需求,又可以作为电子资源,丰富本馆资源数据库,提供一条新的学科服务路径。在教学方面,从教师角度出发,学科服务可以搜罗国家精品课程网中与设计学学科相关的精品课程,在图书馆网站设置链接,给新进教师从教学思想、课程设计、教态等以多方面的帮助和指导;从学生角度出发,除了学习设计专业理论知识外,还要对与设计专业相关的材料与性能等方面知识进行了解。哈佛大学建立材料图书馆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将建筑材料信息视作与图书资料同等重要的信息资源,为此专门设立了材料图书馆(MaterialLibrary),便于师生在设计中随时查阅。材料图书馆除了配合各类建筑材料课来展示学生材料研究与设计的作业之外,还系统展示各种常用建筑材料,尤其是新材料。材料图书馆成为各种材料的研究及展示平台,也成为联系建筑教育和建筑材料技术发展的纽带。针对设计学学科专业特点,我们有必要建立材料图书馆,将这些材料作为资源的一种,配合教学,以方便师生在设计时随时查阅,也可以促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材料、研究材料和利用材料。当然,经费也是需要考虑的一个方面,图书馆可以借由教师在科研实践项目中合作的材料商这个资源,来支持和建设材料图书馆。此外,还要加大宣传力度,将图书馆学科服务通过APP微信平台,传送图书馆最新动态、活动消息以及新书传递资讯;与本校学报合作,开辟图书馆专栏,传递图书馆新动向;利用学科馆员与院系的沟通,加强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宣传效果,利用多方位、多渠道方式推广图书馆学科服务,增强图书馆影响力,真正做到急用户所急、满足用户所需。通过服务创新意识来满足用户多方面的需求,打造符合设计学学科用户“口味”,创设具有设计学学科特色的品牌效应。

3结语

篇7

地址:北京市右安门外西头条10号。

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正式成立于2003年,但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教育历史可追溯到1979年。 首都医科大学于197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经过20多年的努力,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教育得到长足的发展。

首都医科大学共有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可在42个学科授予博士学位,6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全面覆盖医学门类下所有学科,可在85个学科授权硕士学位,覆盖了医学、工学、理学、教育学与管理学五大门类。

(来源:文章屋网 )

篇8

关键词:编译原理;课堂教学;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编译原理”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计算机系统软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学习和掌握编译程序的基本构造原理和实现技术,将为计算机专业学生进一步学习、研究和工作奠定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但该课程内容有一定深度和难度,涉及其他课程知识较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内容抽象、算法复杂,因此,“编译原理”被普遍看作是计算机本科教学中既难教又难学的一门课程。这主要是因为:(1)本课建立在多门前修课程基础上,并要为后续课程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这些理论的学习有一定难度,学生要在编译课程中融会贯通比较困难;(2)本课程涉及的算法多而复杂,学生想深刻理解算法的思想很困难;(3)学生普遍认为学习该课程仅是为了构造编译程序,很难认识到其在培养自己掌握科学方法和形成严谨思维方面的潜在价值,因此感觉课程枯燥,望而生畏。

针对以上情况,笔者借鉴国内外“编译原理”课程的教学经验,对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效果做了一些研究和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明确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编译原理”课程专门介绍如何将高级语言翻译为低级语言的编译程序的工作原理和方法。不同于一般的应用程序,编译程序是一个十分庞大和复杂的系统软件,它所包含的算法建立在高级语言或汇编语言基础上,综合运用编译理论及多门前修课程,如“数据结构”、“离散数学”、“计算机组成原理”等相关知识,解决高级语言在机器上运行的实际问题。因此,这门课程也可以看作是“软件工程”学习的一个实例。这门课程的内容丰富,各部分内容间具有严密的逻辑性,不但可以使学生真正了解计算机的工作过程,认识计算机信息处理的实质,还可以综合运用所学的软件设计技术分析解决问题,提高计算机软件素质。

作为系统软件,编译程序在性能上有严格的要求,这使得它的算法都很经典、高效,而这些算法、思想和实现技术也可广泛应用于一般软件的设计实现,对提高学生元级程序的设计能力和开发大型软件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如正规式在XML查询技术中的广泛应用、有穷自动机在字符串查找中的运用、必经节点算法在网络中的运用、由文法来定义网络协议等。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将编译程序中的各种算法和技术应用到各个领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注重理论教学,开拓学生学习视野

“编译原理”的理论性强,内容丰富且抽象,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应用其他课程知识比较多。要在有限的课时内很好地完成本课程的教学,除了要注重教学的方式方法外,还要优化教学内容,将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时代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科学性与通俗性相结合。

2.1把握联系,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编译原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它的理论教学首先要考虑、分析各门课程的内在联系,增强课程的总体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编译原理”与前修课程间的联系如图1所示。作为“编译原理”课程的前修课,如程序设计语言、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算法设计与分析等,既是编译技术理论的基础,也是编译技术的分析对象和实现手段。教师可以从知识体系的内部结构入手,将先修课程的内容贯穿始终,并不断强化和深入,以加强课程的系统性,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同时还要把握编译过程各个功能阶段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有目的地设计问题,有意义地提出问题,通过问题把编译原理中的理论难点、抽象概念引导出来,学生通过回答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原则、途径和方法,加深对编译理论和技术的理解。

2.2实例演示,形象化抽象理论

“编译原理”的概念和定理很多,再加上大量复杂的算法,抽象程度很高,要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借助形象化教学手段,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

一方面,形象化教学可以通过实例类比来实现。例如,把编译原理与某种高级语言(如C语言),甚至可以是自然语言(如英语)联系起来,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对该语言的语法和词法结构加以分析。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深入了解高级语言的工作原理,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更能使学生切实体会到编译原理的实用价值。如编译原理中词法分析的学习就可以以C语言中的实数为例,画出能够识别实数的状态识别图,并用程序实现。通过这个简单实例,学生很快就能了解词法分析在整个编译过程中的作用。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把原理性的重点知识以动画、图形形式呈现给学生,化静为动,寓教于乐。为此我们编制了一些多媒体课件,用Flash技术生动形象地演示抽象概念和算法,同时向学生推荐网上优秀的“编译原理”课程教学网站、电子书、算法等资源,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与时俱进,优化教学内容

编译技术是计算机语言发展的支柱,也是计算机科学中发展最迅速、最成熟的一个分支。目前国内“编译原理”课程所选用的教材大多偏重于介绍程序设计语言编译程序构造的一般原理和基本实现方法、技术,编译系统大而复杂,编译原理多而深奥。很多学生学习时会受教材的局限和影响,往往花费很大力气去掌握复杂而深奥的理论知识,而不是实际动手去构造具体的小型编译器,使理论与实践完全脱节。因此,教学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课内和课外相结合,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例如,主要算法、例题和习题可以以学生最熟悉的C语言为背景,将编译程序模型的实现过程贯穿于各个章节,让学生阅读理解和扩充编译程序,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此外,教师还要坚持教学和科研相结合,将最新教改和科研成果引入教学,将经典编译理论与现代编译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对编译新技术的学习兴趣。例如,程序设计语言已经从结构设计语言(如C语言)发展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C++、C#),讲授一些经典的编译理论应用在新一代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中的实例,会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同时,向学生介绍编译技术在人工智能、并行计算、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的具体应用,也会为后续课程做好铺垫,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3加强实践教学,激发学生主体意识

“编译原理”是一门对实践要求较高的课程。编译程序以程序为操作对象,是由多个完成不同功能、执行在不同阶段的子程序组成的复杂系统,各个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即使学生理解了不同阶段各个子程序的功能和特定方法,但如何衔接各个子程序,组成一个完整的编译器,对学生来讲仍可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基于此,本课程的实践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编译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突出阶段性和实用性。如将编译器的实验过程分为4个阶段,每个实验阶段安排在对应阶段的理论课结束时开始,实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每阶段都有文档提交和审查评分,最后将不同阶段的各个子程序衔接起来,完成整个编译器的分析设计,实践课的成绩以40%计入总评成绩。这样,开发过程可以引入软件工程的理论,注入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将整个系统模块化,合理组织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分组开发各个功能模块,鼓励所有学生共同参与,相互探讨,协作完成,共同提高。同时,要特别加强实验中的督促环节,各阶段的设计实现要严格控制实现进度和质量,培养学生良好严谨的软件开发风格。

4结束语

本文就如何改进“编译原理”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做了一些研究和探索,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对策进行了讨论。实践证明,这些方法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对“编译原理”课程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素琴. 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编译原理课程分析[J]. 计算机教育,2004(1):79.

[2] 黄贤英,刘贞,刘全利.“编译原理”课程的地位及教改思路[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03-105.

[3] 何炎祥,伍春香. 现代教学理论指导下的“编译原理”教学综合改革[J]. 计算机教育,2005(3):10-13.

[4] 刘磊,金英,王胜军,等. 编译原理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实现[J].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2(6):54-58.

[5] 张昱,陈意云,郑启龙. 编译原理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材建设[J]. 中国大学教学,2005(7):61-62.

[6] 李冬梅,施海虎. 编译原理[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7] 刘磊,郭德贵.“编译原理”课程建设研究[J]. 计算机教育,2006(6):8-10.

[8] 王一宾. 基于面向对象的编译原理实验的研究[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1):84-85.

Researches on the Instruction of Compiling Principles

HUO Huan, PENG Dun-lu, ZHANG Yan

(School of Optical-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093, China)

篇9

【关键词】生物技术专业;医学院校;课程体系

近些年,随着科技的进步,生命科学飞速发展,生物技术在各领域展现出了无限潜力,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被世界各国确定为21世纪科技发展的关键技术和新型产业。现代生物技术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融合,逐步形成了农业生物技术、医药生物技术和工业生物技术三个应用领域,其中医药生物技术领域由于和人类的生命安全关系密切,成为现代生物技术中最实用、最具发展势头的领域之一。

一、生物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及各院校招生情况

随着生物医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以及新的理论技术不断涌现,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较强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医药生物技术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生物技术相关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有增无减,尤其是医药行业生物技术人才需求快速增长。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对生物技术人才的需求,教育部于1998年正式将生物技术专业列入理学本科专业目录,主要培养应用型的专业技术人才。之后,很多院校都相继开设生物技术专业,中国前300名大学中,具有生物技术专业的大学占到了33.7%。通过对生物技术专业在这300所大学不同类别的分布分析可以发现,生物技术专业在综合类、理工类、农林类和师范类高校中设置的频率较高,分别占相应各类高校总数的70.6%、70.8%、82.6%、97.3%。而我们通过前期统计,全国90所医学本科院校,开设生物技术及相关专业的仅有28所,占31.1%,不及全国的平均水平。医药行业生物技术人才的供给远远小于社会需求。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与普通院校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所不同,其特点体现在医学知识和药学知识与生物技术的深度交叉融合,因此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开设的课程也要反映相应的医药特色。但是,由于生物技术专业在国内相关院校的开设主要集中在综合类、理工类、农林类和师范类高校,在医学院校开设的相对较少,必然会导致教学模式和内容偏向于工业生物技术和农业生物技术的教学。体现在人力资源市场上就是医药生物技术人才的相对缺乏。面对大好形势,高等医学院校作为医药生物技术人才培养的主体,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建设,以培养与行业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是关系到专业兴衰成败的关键课题。目前,医药生物技术的教学模式还存在一些缺陷,针对性的医药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机制尚属于探索阶段。如果照搬其他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就会导致学生能力的同质化严重,不能很好的与医药行业的职业岗位需求相吻合,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不足,从而造成就业困难。所以,迫切需要建设适合医药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方案。另外,生物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是夯实理论知识和培养科研思维必备的手段。因此,在教学体系设计及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实践教学,这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全国各高校生物技术专业开设课程分析

统计了全国21所高校生物技术专业所开设课程,其中包括4所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一)各校生物技术专业课程开设情况

从总体来看,各学校课程开设率较高的课程有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医学遗传学,所统计所有学校均开设有以上三门课程;其次,开出率较高的课程有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医学统计学、生物信息学、免疫学等,下图为所统计各学校开出率前21位的课程。

(二)医学与非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课程开设情况对比

与非医学院校相比,医科学校生物技术专业中,各学校课程开设率较高的课程同样有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医学遗传学,统计的所有学校均开设有以上三门课程;除此之外,医学类学校基因工程、医学统计学、生物信息学、免疫学、生物技术综合性实验、生理学、人体解剖学、药理学、蛋白质工程等几门课程开出率高。下图为综合所统计各医科与非医科学校课程开出率前20位的对比图。从图上可以看出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医学遗传学、基因工程、医学统计学等开出率两类学校均较高,但是临床医学概论、病理学、药理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等医学相关课程,非医学院校均开设较少或未开设。

三、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注意医学基础知识与生物技术学科各课程间的交叉和渗透。所以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上就应该与其他院校有所区别,具有自己的特色。除了生物技术专业必开的基础课程及专业技术课程之外,具有医学特色的相关课程也应该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中,可以使学生将医药基础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医学生物技术的实际工作中,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适应医药生物技术行业。因此,通过对其他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学习以及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探索,总结了一些本校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

(一)合理选择授课科目,突出医学院校优势

目标是培养出适合我国现阶段实际需求,具备扎实医药生物技术理论基础,熟练掌握各项实验技能,能在医药、检验、食品等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服务等工作,以及在科研、营销、第三方检验等领域从事研究助理、产品销售、检测试剂盒的设计开发与使用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因此,我们的学生除了学习一般生物技术专业必须学习的理论知识,还要补充如临床医学概论、病理学、药理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医学遗传学、医学统计学等与医药生物技术相关的医学类专业课,从而进一步提升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调整实践教学模式,开设专业综合实训

生物技术专业涉及到的五大工程技术之间彼此交叉渗透,互为基础。因此,生物技术实验课程的设置必须打破传统上每门课程单独设立实验的传统,将本专业主干课程实验根据内在联系进行整合,单独成课,设立一些综合性实验、实训,而非简单的课程实验。综合性实验要求学生具备一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一般在第三到第四学年开展。另外,综合性实验内容的设置还要能反映多门课程的综合知识,最终达到对学生实验技能和方案进行综合训练的目的。例如,我校开设了生物技术综合实训,该实训共安排8周时间,分两学期上完,每学期安排4周时间,中间不再穿插理论课学习,给予学生充分的实践机会。该综合实训涉及基因工程各个方面,以蛋白药物开发作为主线,包括蛋白药物的克隆、表达、检验、纯化、药物活性的检测等一系列医药生物技术操作环节。该实践环节与真正蛋白药物的研发生产相一致,使学生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充分结合,与社会、行业接轨。另外,根据专业生物技术专业医药特色,开设病理检验、实验动物学、抗体制备、临床分子诊断、动物细胞培养等实验,这些实验除了培养学生基础生物技术技能之外,加入医学相关内容,使学生掌握交叉学科知识及技能,更适应社会对医药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培养出的学生更适于快速发展的医药生物技术行业。

(三)根据市场需求,合理整合教学内容

在生物技术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发现许多知识点在不同课程中重复出现,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另外通过对学生实习企业的调查,我们发现企业最需要那些实践能力强、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毕业生,而我们的某些授课内容缺乏纵深性,对知识点的讲解并不系统,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教学内容的整合,减少理论教学时间,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比重,同时注重了某些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有利于学生快速系统地建立知识体系。例如在“分子诊断学”授课中,增加遗传病的介绍,如常见遗传病的临床特征、分子诊断手段以及基因治疗等。除此之外,还可以在授课内容中加入临床诊断试剂盒的研发、临床生物技术检测及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方法等内容,以培养具有良好医学基础的生物技术专业人才,适应社会并服务于社会。生物技术尤其是医药生物技术方向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可以说改变了现代医学的发展,但是对于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的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因此目前对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通过思考后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探索,能够培养出与社会及行业、企业需求相适应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郭弘艺,张旭光,邵露等.生物技术专业现状浅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12)

[2]刘瑞珍,张兰凤,邱启祥.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解剖学教学探究[J].四川解剖学杂志,2014,22(2)

篇10

关键词:微课;医学院校;高等数学教学;应用研究

《高等数学》作为医学高等院校公共基础必修课,是培养医学生数学素质的主要阵地,它的作用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它是掌握数学工具的主要课程;它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重要载体;它是学生接受美感熏陶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学习,重在使学生系统地获得基础理论,同时提高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手段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灵活运用现代化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可以高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得当前医学生的数学素质满足信息化社会不断发展的要求。

近几年,微课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全新教学模式悄然兴起,并在各个学科和层次的教学中的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讨论了微课在医学院校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 医学生高等数学课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医学院校的特点,学生在高等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①学习任务重,该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繁多,但学时有限,因此学生无法完全消化课程内容。②学习积极性不高。医学生以医学课程为主,并且专业课程多,因而对于高等数学、物理等公共基础课程学习主动性不高;③难以实现差异性教学,公共基础课是所有大一新生必修的课程,而教师资源有限,所以经常出现两个班级合班上课的情况,对于上课人数过多的班级,老师课堂上不能对学生逐一辅导,因而难以实现差异性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课程的发展和满足学生的要求,需要引进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来辅助传统教学。微课以短小精悍、针对性强、成果简化等优势,能够充分弥补医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课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2 微课概述

微课即"微型教学视频课",是以视频为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网络课程,是一种新的教学资源形式。"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部分,除此之外,微课还包括教学设计、素材课件、练习测试、教师点评等教学资源。不同于魍车慕萄模式,微课有以下特点。

2.1时间短 微课是一种碎片化的学习方式,其时常一般在5~8 min,能够使学生将课间、等餐时段、回家路上等零碎时间充分利用起来,积少成多。

2.2适于移动学习 微课用时短,资源容量小,因此特别适合在移动端进行网络在线播放。教师可以通过移动设备,如手机、Ipad、笔记本电脑等推送相关视频,学生可以在线观看并下载,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

2.3主题精练 相比于传统课堂的宽泛性,微课更多的聚焦于教学中的重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教师只讲核心内容,选定的主题可以是一个概念的介绍,操作步骤的演示,或综合实例的讲解,学生接收到的知识必然是最精炼的。

2.4形式多样 微课展现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Gif动画、PowerPoint(PPT)演示文稿、Flas、视频等,图文声并茂的方式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习的动力。

教师将微课引入课堂,把原本枯燥的知识点和技能操作变得直观明了、生动有趣,进而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情况选择知识点,自主地选择学习时间,进而解决了"吃不了"和"吃不饱"的问题。与此同时,教师在设计微课的过程中,要做设计教学思路、制作PowerPoint (简称PPT)、录制视频等一系列工作,有利于提高教学能力。

3 微课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3.1知识点的梳理和选取 对课程教学内容深入的理解是建立微课的前提条件,应结合高等数学课程的特点并围绕教学或实践中典型、常见、有代表的问题或内容进行设计。可以根据教学方法的不同设计不同的微课教学方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①讲授类,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如一些晦涩难懂的概念等;②演示类,教师针对一个实验或技能,作示范性操作并给出相关的解释说明;③问答类,教师按照教学要求并针对同种类型的问题,做详细的解释;④合作学习类,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策略。

设计每个微课之前,根据所选取的知识点并选择合适的微课类型,有助于提高微课的教学效果。表1列举了高等数学课程中部分内容的微课类型分类。确定所选取的知识点后,需要搜集制作微课相关的素材,包括文字、图片、音效、视频等,注意多媒体手段的运用与文字知识点的衔接。

3.2脚本设计 良好的脚本设计有助于更好地指导微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一个优秀的微课应包括片头、导入、正文讲解、小结和片尾等几个部分。在脚本设计中,需要确定教学的内容、目标、环节、策略、手段和评价等,并规划微课的总时长、流程以及每个环节的具体时长的等。

3.3微课制作 将多样的多媒体制作方法和技巧融入到微课的制作中,能够避免内容过于陈旧、形式过于单一,更好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现制作微课的形式有录像机加白板、屏幕录制软件加PPT、手机加白纸等,其中,使用屏幕录制软件加PPT形式的人最多。Microsoft PowerPoint 2013及以上版本已增加屏幕录制的功能,因而完全可以使用PPT设置动画效果、录制屏幕等制作课件,最后将PPT文件转化为视频。无论哪种形式,微课应始终为教学服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作为微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片头和片尾应包含一些必要的信息(如微课名称、微课制作者信息等),大概10 s左右。

3.4微课 微课制作完成后,可以到现有的网络教学平台(如首都医科大学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BB平台)或通过网络共享(如QQ群、微博、微信群、百度云)等方式分享给学生,以供学生课下预习或复习。

3.5教学反思 微课后,应及时的进行教学反思,包括学生学完之后的效果、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和薄弱环节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行教学评价的设计,主要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的讨论(BB平台)、设置调查问卷、布置课后任务等方式实现。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结果,查找缺陷并积极解决进而改进和完善微课的设计。

4 高等数学微课教学效果小结

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应用于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至少取得以下几个方面的效果:①教师必须深入思考教学内容的设计。如怎么设计微课的内容,怎么利用7~10 min的时间将问题深刻展示,怎么才能使学生愿意通过微课学习相关知识,怎么保证微课的教学效果等等。有效的解决了如上这些问题,将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微课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师提问、布置思考题,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遇到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及时解决。③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和学习。微课作为一种学习资源,学生可以有针对性的重复学习,避免了课堂上对某些问题没听懂、没理解而又无法解决等问题。

5 结论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微课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的喜爱和认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的发展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接下来需要做的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将微课系统地融入现有课程中,让微课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

参考文献:

[1]张静然.微课之综述[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19-21.

[2]王宪杰.Bb网络教学平台在"高等数学"课程建设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2(28):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