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耕作概念范文
时间:2023-12-21 17:18: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土壤耕作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水田,保护性耕作,意义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也是个人口大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水资源,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1] 。到本世纪中叶人口将突破16亿,解决16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保证粮食安全的任务已迫在眉睫。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全球约有三分之二的人口以稻米为食。联合国已宣布2004年为“国际水稻年”,希望通过发展水稻种植来解决世界粮食安全问题、消除贫困和维持社会稳定。我国是世界栽培水稻的起源地之一,稻作历史约有7000多年。同样,我国也是世界上水稻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因此,中国水稻高优产、优质、高效的生产对中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问题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追求水稻高产、超高产、优质是中国人的夙愿。长期以来科技工作者们一方面通过杂交育种、遗传改良来培育优质高产的作物新品种,以提高作物产量,并取得了丰硕成果。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应用,外源DNA遗传转化技术、无融合生殖育种、多倍体育种、花培育种、基因聚合育种以及航天诱变育种等新的育种途径得以迅速发展,并培育出许多优质、高产和超高产品种。另一方面,科技工作者们结合生产实际,开展了从器官建成、库源关系、光合生产到作物与环境因素的关系和调控技术的系统研究,形成了诸如稻田耕作改制轻减栽培、叶龄模式化栽培、群体质量超高产栽培、巨库强源超高产栽培、再生稻超高产栽培和寒地水稻高产栽培等一系列的世界瞩目的成果[2]。然而,适应性强、抗性强和产量高的新品种的选育需要的周期长,并且优良性状容易退化。因此,科技工作者们更注重改善作物生长的环境,实现对耕地土壤质量的定向培育,为作物提供良好的土、水、肥条件的栽培措施的研究。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希望从有限的土地上获取尽可能多的产品,超出了耕地所能承受的负担,导致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沙漠化、土壤质量急剧下降,使土地资源遭到极大的破坏[3]。因此,加强对既能增加粮食单产和总产,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又能更有效的提高土壤肥力、防止水土流失、尽可能减轻对土地的破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保护性耕作的研究势在必行。
保护性耕作是解决上述矛盾的根本方法。保护性耕作包括免耕、少耕及残茬覆盖。免耕法指用特制的免耕播种机一次完成播种行内的灭茬、施肥、施农药(除草剂)、播种、镇压等操作,地表以残茬覆盖;少耕法有多种类型,如带状耕作、耙耕、深松耕等,少耕法往往伴随地面残茬覆盖。国内外学者对保护性耕作开展了大量研究,但主要集中在旱田。水田方面,尚无明确的保护性耕作概念,但稻田少耕、免耕、秸秆还田等确有许多研究,并演化出免耕移栽、免耕抛秧和免耕直播等一系列免耕方式[4]。这些都是面对传统的稻田土壤耕作进行的改革。我国不同地区传统稻田土壤耕作方式虽有不同,但总体框架基本相同,都要经过翻耕(或旋耕、耙耕)泡田、水整地过程[5]。这种耕作方式具有严重缺陷,如破坏稻田平整程度、作业层次多、耕作成本高、耗水量大等[6]。更严重的是水整地问题,在稻田开发的初期或砂壤土上,水整地确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平整土地、防止渗漏、起浆固苗等,但它对稻田土壤物理结构的破坏也是最大的,长期应用会导致土壤板结、通透性变差,还原性增强,阻碍根系的生长和功能发挥。免耕、浅耕、少耕等,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这种负作用。因此,生产实际迫切需要可以确保优质、高产、稳产又利于降低成本、节约用水、培肥地力、恢复土壤结构、提高肥料利用率、保护环境的水田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对水稻保护性耕作的产量及产量构成、群体结构、物质生产特点和土壤特性已进行了研究,但在肥料和密度配比、群体的建成及调控方面还没有研究,尤其是保护性耕作对水稻品质的影响,更是鲜有报道。由此可见,为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解决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水田保护性耕作的研究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崔向红,王树奇,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现状[J].农业机械学报,2004(1):165-169
[2] 浙江农业大学,华中农学院,江苏农学院,南京农学院, 湖南农学院(编),实用水稻栽培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M].1981:142-144
[3] 施明德,免耕稻田水层肥分动态分析,土壤肥料,1994(l):31-34
[4] 朱炳耀,黄建华,黄永耀等,连续免耕对中稻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福建农业学报,1999,14(增刊):159-163
[5] 周毓珩,水稻栽培[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4
篇2
大豆是很好的油料作物,蛋白质含量丰富,经济价值高,工业用途广。大豆的种植在我省有着悠久的历史,要进一步提高大豆的产量,必须抓好播种技术。下面笔者根据生产实践将大豆播种技术介绍如下:
1 整地
播前整地包括播前进行的土壤耕作及耙、耪、压等。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整地技术,因此,播前整地工作也有所不同。如平翻、垄作、耙茬、深松等。对于墒情不好的地块,有灌溉条件的,可在播前1~2天灌水1次,浸湿土壤即可,以利播后种子发芽。
2 良种选择
选择发芽率和发芽势高,苗整齐茁壮。所以在播种前应将病粒、虫蛀粒、小粒、秕粒和破瓣粒拣出。同时还要根据本品种固有的典型特征,如粒型、粒色、种子大小、种脐大小和颜色深浅,剔除混杂的异品种种子,以提高种子纯度。
3 种子测定和发芽实验及处理
经过精选的种子在播种前应测定粒重和做发芽率试验。这两项工作是计算播种量的根据。将经过精选的种子,随机取样3份,每份随机抽出100粒种子,各自称重并求出平均数,即为该品种的百粒重。其单位用克表示。种子发芽率测定:将上述3份各100粒种子,分别放人3个小蝶或发芽皿中,下垫草纸或河沙。加水至薄水层,然后将种子均匀摆好,放在20℃左右温暖处(灶旁或保温箱内)吸水膨胀发芽。经过5~7天计算能正常长根发芽的种子数,并将3个样本加以平均,即为该种子的发芽率。要求发芽率95%以上。 为防治蛴螬、地老虎、根蛆、根腐病等苗期病虫害,常用种子量0.1%~0.15%辛硫或0.7%灵丹粉或0.3%~0.4%多菌灵加福美双 (1:1),或用0.3%~0.5%多菌灵加克菌丹(1:1)拌种。药剂拌种与铝酸铰微肥拌种同时进行时,需在钥酸铰拌种阴干后进行。要注意采用根瘤菌拌种后,不能再拌杀虫剂和杀菌剂
4 确定播量
将已测定的某品种百粒重换算成每千克粒数,计算每667平方米播种粒数。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出每667平方米保苗株数,然后按照当地耕作条件和管理水平,加上一定数量的损失率(如机械、人、畜在田间管理过程中和人工间苗所造成的损失),一般田间损失率可按15%~20%计算;计算每667平方米播种量。其公式如下:每667平方米播种量(千克)=每667平方米播种粒数/(每千克种子粒数*发芽率)。例如,计划每667平方米播种30000粒,已测得每千克种子粒数为5000粒,已测得发芽率为95%。代人公式:每667平方米播种量:30000/(50000*0.95)=6.3(千克)。
5 适时播期
播种过早、过晚,对大豆生长发育均不利。适时播种,保苗率高,出苗整齐、健壮,生育良好,茎秆粗壮。播种过晚,出苗虽快,但苗不健壮,如遇墒情不好,还会出苗不齐。北方地区,晚熟品种易遭早霜危害,有贪青晚熟减产的危险。播种过早,在虎林地区,由于土壤温度低,发芽迟缓,易发生烂种现象。
地温与土壤水分是决定春播大豆适宜播种期的两个主要因素。一般认为,北方春播大豆区,土壤5~10厘米深的土层内,日平均地温8~10℃时,土壤含水量20%左右,播种较为适宜。所以,虎林地区大豆适宜播种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其北部5月上中播种,中部4月下旬至5月中旬播种,南部4月下旬至5月中旬播种。
夏播和秋播大豆由于生长季节较短,适期早播很重要。另外,播种期也可根据品种生育期类型、地块的地势等加以适当调整。晚熟品种可早播,中、早熟品种可适当后播。春早,地温、地势高的,可早些播种,土壤墒情好的地块可晚些播,岗平地可以早些播种。
6 大豆的轮作与间作
6.1 大豆的合理轮作
大豆的合理轮作应根据本地区的作物种植比例,以及不同作物对地力、肥力、空间合理利用和生产力水平来确定,在轮作中要充分发挥大豆的肥茬作用,使各种作物得到最有效的支排。
重茬、迎茬、正茬的概念 :在同一块田地里,种植的作物与前茬相同的茬口称重茬。如:大豆-大豆。大豆重茬减产20%―30%。在同一块田地里,种植的作物与前茬不同、而与前茬的前茬相同的茬口称迎茬。如:大豆-非豆科作物-大豆。大豆迎茬减产5%―10%。在同一块田地里,种植的作物与前两茬都不同的茬口称正茬。如:大豆-非豆科作物-非豆科作物-大豆、大豆-非豆科作物-非豆科作物-非豆科作物-大豆。
6.2 间作和套种
篇3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现状;展望
中图分类号:S3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632135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通过在农田中实行免耕、少耕等技术措施以及采用作物秸秆覆盖等农业耕作技术[1],达到保持水土、培肥地力、节约水源、增加产量、增加效益的目的的耕作技术[2]。该技术起源于20 世纪初的北美大陆,当时“黑风暴”袭击了北美大陆,严重破坏了农业的发展,造成了经济上的严重损失。土壤耕作不合理正是导致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由于沙尘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给人们敲响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警钟[3]。本文对国内外保o性耕作方面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并对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希望能为广大科研工作者和农业生产者提供参考。
1 国外的保护性耕作相关研究
国外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于20世纪30年代,那时的美国等部分国家被风沙以及水土流失这2个问题所困扰,经济上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人们痛定思痛,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与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发展起来的[4]。美国的中部平原为干旱地区,在19世纪末的时候,一大批移民来到此处进行垦荒,使用的耕作方式为湿润地区的烨式犁的翻耕方法,还把秸秆、残茬烧毁或者是让牲畜进行啃食,在多次的翻耕之后将土弄好,最初几十年粮食的收成很不错。然而,好景不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机械发展越来越迅猛,这些移民对土地过度的开垦,使原来的草原植被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土壤受到了严重的侵蚀,导致土壤肥力不足,有机质的含量严重降低,每当大风扫过没有任何遮挡的土地时就会卷走大量的土壤,在1930年,新一轮的干旱开始了,爆发了著名的“黑风暴”。因为农业的生态环境被破坏的十分严重,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人们开始进行反省与思考,在不断的尝试之后开始大力推行旱地耕作方式,衍生出了保护性耕作,对水土进行保护。对已破坏的植被进行了积极的恢复,半个多世纪过去之后,保护性耕作技术在美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最常见的耕作方式,绝大部分的土地不再使用烨式犁耕作。这种耕作方法的诞生是以环境保护以及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对资源进行合理的、有效的利用与开发,提高农作物的利润率和产量,改善农产品质量,确保农业的发展,使竞争力提高。因为这项技术的指导思想具有先进性、正确性,因此,在美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5]。在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与加拿大开始注意到保护性耕作方式,并对其进行了试验与研究,以本国的土地情况、人文环境为前提,将这种方法进行了改进[6]。在20世纪70年代,澳大利亚也开始引进这项耕作方法,在全国的各个地方都进行了保护性耕作的试验,许多农机、水土、农学专家纷纷前往进行试验与研究[7]。在20世纪80年代,有超过70个国家开始引入并推广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目前,这项技术已经被世界所认可,成为了应用最为广泛、使用效果最好的一种耕作技术,使用这种技术之后会使农作物产量增加5%~10%,可使水土的流失量减少60%~80%,可在土壤之中固定住更多的碳元素,从而减少排放的CO2气体量,大大改善了大气质量。根据联合国的粮农组织在2004―2005年统计报告中称,在全世界进行保护性耕作的土地面积大约为1亿hm2,占到了世界总耕地面积的10%左右,在全球的旱地面积之中占到了1/3,南美洲和北美洲分布最多,在澳大利亚与南美洲的部分国家,应用该项技术的面积已经大于了这些国家总耕地面积的70%。位于首位的是美国,第2名是巴西,第3名是阿根廷,第4名是澳大利亚,第5名是加拿大。这项技术广泛地应用到了油菜、豆类、玉米、小麦、首稽以及小杂粮等种类较多的农作物生产之中。西班牙、意大利、德国、法国与英国等国家还建立了欧洲保护性耕作联盟,极大地推动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深远发展[8]。
2 国内的保护性耕作相关研究
国内开始关注保护性耕作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原来的北京农业大学第1个将免耕以及少耕技术进行了引进,并在我国的华北平原进行了试验,在成功之后就开始将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了大力的推进。黑龙江省等部分地区也纷纷对其进行了试验研究,借助于深松机进行间隔深松,在纵向上建造了“虚实并存”的一种耕层构造,“虚”即通气蓄水,“实”即提墒供水,将供水与蓄水的矛盾进行了改善。但是受到了当时的除草剂、配套机具以及相关认识的限制,发展的速度比较缓慢。在80 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对区域开始进行综合治理,对旱作农业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相关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在相关的配套技术、技术机理、农田的地表覆盖技术以及土壤的耕作技术等方面获得了极大的进步。90 年代后,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此时的保护性耕作技术被相关部委所注意,开始重视这项技术的研究以及应用,农业部于1999 年为保护性耕作成立了专门的研究中心,并将其列为“十一五”期间的研究以及技术推广的重点项目。在“十一五”期间,还成立了“中国保护性耕作研究协作网”,为深入研究这项技术搭建了很好的交流平台,在2006 年,相关的知名专家召开研讨会,对这项技术进行讨论与研究,在2006―2010年,国内的10个省区的一些研究专家成立了一个团队,落实了《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研究的领域有果园、农田等许多方面,改进了传统耕作技术,对单项技术进行了高度的集成,在每1个研究区域都找到了适合该区域的轮耕模式以及技术体系。在丘陵沟壑区坡地的山坡耕地、小麦玉米2熟免耕覆盖耕作、旱地玉米整秸秆全程覆盖、秸秆全程覆盖耕作以及水土保持耕作等高种植技术以及稻草还田覆盖种植、南方稻田免耕栽培、果园深松秸秆覆盖轮耕、地膜覆盖免耕、沟垄种植、草田轮作等新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截止到2005年,国内有13个省实施了保护性耕作方式,各种类型的免耕播种机数量大约为3.3万台,在关键技术这些方面得到了飞快的发展[9]。
我国是人口大国,耕地资源还不够世界的10%,但是却要为占世界 22%的人口供给粮食,我国在常规集约的农业方面获得的进步与成果已经被世界所认可。目前,我国的农业发展已经步入了更新的一个高度,固碳排放与粮食的安全问题开始被人们所关注。我国的农作物秸秆被大量焚烧,耕地的有机碳含量偏低以及农村的劳动力结构不合理、生产力不高等方面开始阻碍我国的农业发展,尤其是签订了京都协议之后,我国的农业发展将面临着怎样减少固碳减排的严峻挑战。因此,我国必须发展节能减排、环境友好以及高产高效的MISA(现代集约持续农业),才能打破农业发展的瓶颈,而对保护性农作制或者是保护性农业进行发展与研究才可以实现我国农业的现代集约以及可持续发展。所以,必须对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对其进行创新,促进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实现我国农业建设的特色化、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经济意义。
3 存在的问题
缺乏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区域性配套技术和规范。还没有因地制宜研究出适合各个区域的体系。我国的疆土范围较大,不同区域在气候、地形、土壤条件以及作物类型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异,有些地方,例如华北的部分省市,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方面已经具有了成熟的经验,尤其是免耕技术,被大面积地进行了推广,但是却没有明确配套技术所适宜的区域;对于一些地区,例如天津市虽然已经针对保护性耕作技术做出了相应规范,但相当1部分地区仍然缺乏相应的技术规程;保护性耕作仍存在一些技术方面的问题。目前在种植制度配套的轮耕制以及耕作体系方面还不够完善,而且杂草防治技术不够完善,在除草剂使用方式、施用时间以及用量方面缺乏专门的研究;缺少针对不同作物适合不同地区、不同种植制度的保护性耕作专用配套机具, 且已有的机具性能不够完善;秸秆覆盖会导致土壤温度降低,一旦发生早春温度回升较慢的情况,就会对作物的播种、发芽造成影响,还会对幼苗的生长以及作物的收成带来一定的影响;秸秆的覆盖面积大还会给耕作带来困难,对作物的播种产生影响,但是一定量的覆盖还会对杂草起到抑制作用,怎样将这两者的矛盾进行协调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还需要解决农药的使用、除草剂的过量使用、秸秆覆盖所带来的病虫草害以及有机肥的施用形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
4 发展趋势和对策
因地制宜地克服各区域存在的各种技术瓶颈。我国具有山地、高原多,平原少的地形地貌特征,并且类型分散,加之农业投入成本不高,农民购买能力弱等实际情况,国外价格昂贵并且大型的农用机械并不适合我国国情,应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型农用机械。我国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在该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对农机具堵塞的问题以及适合我国特色作物的农用机具研发还需要继续深入开展。加强多区域、多部门的联合攻关,并针对重点单项技术形成综合技术体系。我国幅员辽阔、各区域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别较大,没有一个区域和一项技术可以“保罗万象”、“包打天下”,应根据地区特色制定相关的技术和标准。从覆盖方试、覆盖度与覆盖物等方面对覆盖技术展开研究,并制订相应的区域覆盖技术指标,对于短期作物以及低温能够影响到作物收获的地区或者是缺少覆盖物的地区,秸秆以及植物残体的覆盖不适用的情况之下,需要研究新的技术对其进行替代;加强水利、农业、科技等各个部门之间政策的支持以及互动。将保护性耕作作物的体系进行扩大,综合研究适合各类作物的最合适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尤其应该将农机与农艺方面进行良好的结合。农机部门还应该根据时展的需求,对现有的机具进行改进,制造出更符合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机械产品,更好地融合农机与农艺,才能实现该技术的机械化。
参考文献
[1] Blev ins R L.Tillage effects on sediment and soluble nutrient losses fr om a Maur y silt loam soil[J].J Envir on Qual,1990, 19(4):683-686.
[2]赵廷祥.农业保护性耕作与生态环境保护[J].农村牧区机械化,2002(4):7-8.
[3]朱文珊.地表覆盖种植与节水增产[J].水土保持研究,1996(3):
141-145.
[4]贾树龙,任图生.保护耕作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3(5):152-154.
[5]贾延明,尚长青,张振国.保护性耕作适应性试验及关键技术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12002,8(1):78-81.
[6]李洪文,高焕文,周兴祥,等.旱地玉米保护性耕作经济效益分析[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0,18(3):44-49.
[7]赵其斌,郝强.漫保护性耕作的现状及发展前景[J].农业机械,2001(12):28-29.
[8]张海林,高旺盛,陈阜,等.保护性耕作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5,10(l):16-20.
篇4
本文以低碳经济时代为研究背景,重点论述如何让农业发展由高碳到低碳进行转变,以及如何在低碳经济视野之下寻求农业经济的转型和发展路径。
关键词:
低碳经济;农业经济;发展路径
一、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出路——低碳经济
与高碳经济不同,低碳经济是以节能环保作为经济发展前提的,在进行经济生产过程当中主要使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的能源。通过使用环保型的能源不仅可以降低对能源的消耗同时还可以减少废水废气的排放量,使经济发展和节能环保同步进行。关于低碳经济的概念,在很早以前就被提出,其主要目的就是改变经济发展模式,使经济的发展不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各国共同努力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各国学者针对低碳经济的研究也十分宽泛,主要集中在对能源消费与排放的研究,经济发展与排放的研究以及农业生产与碳排放的研究,这些研究涉及到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以及经济模式的转变等等。从研究内容上看,各国对于低碳经济的研究相对成熟,但是针对农业经济发展如何适应低碳经济环境还稍有不足。
二、农业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变
为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变。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创新,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实现高值化的农业生产。所谓的农业生产高值化是指以科学技术为依托,以经济环保为主要目的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这一过程当中减少了对能源的消耗,同时降低了人力、物力的投入,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实现农业低碳经济的转变主要利用低碳生产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技术创新:第一,放弃土壤耕作。摒弃传统的土壤翻耕生产转为免耕生产。传统农业在进行种植之前都会对土壤进行翻耕,但是这一过程会将土壤中大量的碳释放出来,从而降低土壤中碳的含量。实行免耕的生产手段可以尽量减少土壤中碳的排放,同时免耕的过程也可以减少机械的使用,减少能源消耗,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碳的排放。其次,土壤中碳的含量增多提高了土壤的肥力,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而化肥中的主要成分是N2O,其也是温室气体之一,所以减少化肥的使用也进一步降低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除此之外,免耕的生产方式不仅可以让农业生产者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了土地的生产率,使生产者的经济效益得到增长。第二,改变灌溉方式。传统的浇灌技术不仅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同时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农业低碳生产技术就是将浇灌方式转变为滴灌或喷灌方式。采取滴灌或喷灌的灌溉方式可以让农作物最大程度获得水资源的同时,降低水资源的消耗。另一方面滴管设备安装方便,方便生产者对农田进行管理,最大程度的减少劳动力的投入。第三,改变秸秆的处理方式。许多生产者在收割之后就将秸秆进行燃烧,但是秸秆燃烧过程当中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严重影响生态环境。为了更加高效的利用起这一资源,可以将其回收作为牲畜的饲料,或是将其掩埋在土壤当中,作为土壤的肥料,通过各种方式来提高秸秆的利用率,同时降低其碳的排放量。
三、低碳经济视野下农业经济转型与发展路径
1.转变发展观念,树立低碳农业理念
低碳经济成为现代经济的主要发展方向,农业生产必须秉承低碳的理念,改变生产方式,转变思想观念,大力发展低碳农业经济。低碳经济的第一步就是转变人们的发展观念,树立低碳农业理念。首先转变人们的消费观念,尽量使用绿色可再生能源,同时提倡多次使用,循环利用,从而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其次,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尽量使用节能设备,同时较少对农药、化肥的使用等。
2.政府加大对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扶持力度
低碳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首先政府要加强对低碳农业经济的管理。提高对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的重视程度,对发展低碳农业经济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政府部门在对低碳农业进行管理的过程当中要多与农业生产者进行交流,了解生产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并寻求有效的解决措施。同时政府还要制定完备的政策措施对农业生产进行细致化的指导。其次,政府要加强对低碳农业发展的监管。通过制定完善的地方法律制度对农业生产活动进行约束,避免违法乱纪行为的出现,促进农业经济更加稳固的发展。再次,给予相应的优惠措施。政府要扮演好领导者的角色,为了更好的鼓励生产者实行低碳经济的生产模式必须给予生产者相应的优惠政策,奖励在生产活动进行技术创新的行为。最后,政府要帮助生产者进行技术指导。生产者的知识水平有限,如果依靠他们进行技术创新还有很大的难度,政府可以为生产者提供与专业人员交流的机会,或者邀请专家直接进行指导,引导他们进行生产创新。
3.加大培训力度,培育新型现代农民
政府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农业知识教学体系,让农民有机会学到专业的农业知识,能够与专业的农业生产人员交流经验。政府可以采取低碳经济的宣传教育让农业生产者了解低碳经济的概念,让他们形成进行低碳生产的意识。然后再帮助农业生产者与农业科技专员进行交流,了解到最专业的生产知识。
4.以农产品加工园区为核心,推进关联产业集群节能减排
实行低碳农业经济不仅是为了改变农业生产方式降低能源的消耗,同时也是为了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促进农业生产集群的形成不仅可以进行规模化生产,同时可以最大成都的降低对能源的消耗,实现更大的经济价值。在关联产业集群当中进行能源和信息的集聚,使其发挥出更大的经济效应。例如,在集群当中可以将一个产业产生的废水废料作为另一产业的原料,实现废物的再利用,减少资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李录 单位: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农业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篇5
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们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以应对危机,其中,休闲消费正是蓬勃发展的新兴部门,值得人们关注。
“休闲”这个词,本来是和生产有关。1979年版《辞海》中“休闲”条目写道:“农田在一定时间内不种作物,借以修养地力的措施。休闲期间仍应进行土壤耕作,以清除田间杂草并使土壤中积蓄水分和养料。如南方水稻田的冬季休闲(称‘冬闲’)。”笔者一时无法考证,将“休闲”一词从生产领域用到消费领域,是什么时候和何人所为。不过,今天我们讲休闲,主要是将其作为消费行为来讨论的。
休闲产业生产提供“体验”
作为消费行为的休闲,就对应着一个产业,那就是休闲产业。经济学自然要问,休闲产业产出或提供什么?这是有关休闲、休闲产业的核心问题。1999年,两位美国人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出版了《体验经济》一书,该书中文译本的勒口有一个方框,写着这样一行字:“产品经济服务经济体验经济”。这里,将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都归为产品经济是可以成立的。
两位作者写道:“体验本身代表着一种已经存在但先前并没有被清楚表达的经济产出类型。服务解释了商业企业创造了什么,而从服务中分离提取体验的做法则开辟了非同寻常的经济拓展的可能性。”这段话清楚地划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和体验经济这几种经济形态。这里,姑且先将“体验经济”作为服务经济以后新的经济形态的代名词。
由此,我们可以回答,休闲产业产出或提供“体验”。那么,体验又是什么?首先,体验是人的需求。当人们有了货币,又有了时间以后,就会去购买精神性的服务需求。在目前的消费者服务中,大部分服务消费是物质性的服务需求,如餐饮、百货提供的服务。还有一部分服务消费是精神性的服务需求,如培训、娱乐提供的服务。可以预见,精神需求的比重正在不断上升。再次,体验是人自身发展和价值实现的需求。这是马斯洛“需求五层次说”的逻辑结论。从这个意义上说,体验可以帮助我们获取生命价值;休闲则是生产体验的具体形式。
休闲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在过去很长的历史时期里,人类的消费需求主要是物质性的,这是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这里的物质性需求包括产品需求和服务需求,其中,以产品需求为主,以服务需求为辅。直到1951年,美国第一次在服务业就业的人数超过50%。这是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标志性年份。在上个世纪后半期,在部分发达国家,服务业的产出开始大于农业和制造业产出的总和。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人们开始比较系统地探索新的经济形态。在1998年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第一次比较完整地提出了创意产业的概念,即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的动力,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它通常包括广告、建筑艺术、艺术和古董市场、手工艺品、时尚设计、电影与录像、交互式互动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业、软件及计算机服务、电视和广播等等。此外,还包括旅游、博物馆和美术馆、遗产和体育等。此后,美国、新加坡、我国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也纷纷引用并拓展创意产业的外延。从本质上看,创意产业是一个产业化的概念,而不仅仅停留于头脑知识的开发,即要求在取得社会效应的同时,也要获得产业化的经济效应。
目前正在迅速发展的创意产业、健康产业和休闲产业,都是后服务业社会的产业,是新兴服务经济的产业。这些产业的经济活动的基本特点是,以人为本、突出人性,直接满足与人的生理、心理和精神有关的需求。从投入要素的角度看,无论在创意产业,还是在体验经济,文化作为知识资本的一种具体要素,成为经济产出的重要投入。文化能够成为一种生产要素,信息技术居功至伟。信息技术不仅使得世界范围内生产要素流动和社会主体间沟通更加便利和顺畅,更为重要的是,信息技术提供了一个普适的工具和标准,使得原来不可贸易的服务,甚至创意、体验等元素,能够在一个共通的平台上互动、交易和分享。如上所述,休闲是一种精神性的消费需求,在现代社会,满足这种需求的内容,肯定与文化有关;满足这种需求的方式肯定与信息技术有关。因此,休闲产业的发展要充分挖掘文化要素,并利用各种新技术手段。以好莱坞环球影城、迪斯尼乐园为例,整合文化元素,利用技术手段,提供与游客的互动式体验,成为一种休闲娱乐的时尚。
休闲产业具有全方位社会功能
尽管今天我们所说的休闲是消费活动,但它有着全方位的社会功能。其一,休闲是消费活动,当然就有消费功能。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消费既是起点,又是终点,具有保证再生产过程周而复始的社会功能。在现代社会,保证一定量的消费,是每一个公民的社会责任。特别是当我们今天强调扩大内部消费需求时,深入研究和进一步推动休闲产业和休闲消费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在中国较为发达的城市和地区,商品消费渐趋饱和,服务消费,以及其中的休闲消费,还有着很大的增长空间。因此,在这些地区和城市,要适度加大休闲设施的投资,正确引导休闲产业的发展,不断提高休闲消费的水平。
篇6
关键词:交通施工;环保;公路环境保护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3.110
1 交通工程施工中的环境影响问题
现今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环境保护越加的重视,尤其是在交通工程的施工中,也逐渐出现了一些节能环保措施。对于交通工程的环境问题来说,指在公路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施工活动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状况,并且不利于人们生存以及发展。对于公路施工,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势必会影响自然环境,其中包括:选线不适当,破坏了沿线生态环境;公路带状延伸,会破坏到路域的自然风貌;公路通车运营成功后,那么行人以及车辆都会对公路沿线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污染。
2 公路环境保护总体设计的设计要点
2.1 预先做好分析
在交通工程施工中的环保设计方案中,必须要结合实际的工程情况,能够对路网的规划进行有效的思考,尤其是相关建设条件,建设后O交通量等,都要进行全面科学的思考,从而来保证设计的科学有效性。必须是能被环境所接受允许的方案,此外还要做好各方面的数据分析,如:交通量增减变化给路线及其相邻路网所带来的噪声、废气污染;与城镇的规划配合及其影响;对古迹、风景区等的影响等。
2.2 依据不同环境,做好工程设计工作
公路选线应该将环境因素列入重要考虑依据,应结合地形、地貌,针对相应的环境特征进行相应的设计:针对平原地区,应着重论证以下影响因素:取土、填方、弃土对土壤耕作和农业资源条件的影响;针对山岭区公路,应着考察深挖对植被和自然景观的影响,以及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等。
2.3 线形设计应采用合理技术标准
对于平纵线形的组着设计中,必须要充分的使汽车保持一个匀速行驶的状态。同时在对匝道以及互通式立交的各类路口进行线性设计中,必须要对车流的通畅行进行有效的思考,能够充分保证车流的通畅。对于环境敏感点的路段,在进行项目设计时候,可以利用交稿的平纵指标,这样将会有效避免出现一些急弯、爬坡以及陡坡等车道的出现。另外在对路基进行设计中,必须对工程地质进行考察,了解其实际情况,依照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原则,力求最大限度节约资源,做好环境保护设计,此外还要符合下列要求:数量等对坡面植被、河道流向等的影响;对弃方的数量以及位置应考虑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路基综合排水系统应与当地排灌系统协调。
3 公路工程环境影响的评价
3.1 公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概念
在对公路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对相关的环境进行有效的预测,同时也要可进行评价工作,从而来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一般来看,交通行业属于大型的基础性工程,其建设资金十分庞大,并且对人们的影响也十分远。所以在建设中必须要对其影响进行全面的思考,能够进行有效的评估,从而来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建设。
3.2 公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目的
要对交通施工中各类环境影响进行定量分析,从而来预测出相关的影响因素面对影响的范围以及结果有一个了解,从而来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预防处理,同时也为合理选线提供依据;利用损益分析方式,来对环境保护的措施进行分析设计,以此来降低在公路建设中存在的不利影响,从而来为交通工程建设中的环境保护与管理提供依据,促进交通建设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与进步。
3.3 公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目前,我国公路建设项目给环境带来的影响,其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态环境影响,噪声污染影响,社会经济环境影响以及大气环境影响。
3.4 公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根据交通工程施工的路线长、面积广的特点,在对环境影响进行评估时,通常采用点线结合的方式,将环境敏感区着重体现出来。对生态环境、水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则采用调查分析法,对空气、噪声环境采用模式计算和类比分析法。
4 交通工程施工中贯彻环保理念
4.1 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在生产生活中都要遵循的原则,将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发展的第一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政府要负责环保,社会各界要参与环保,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在交通工程施工中,要正确处理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二者之间的关系,提高全体员工的环保意识;严格环境准入,力求在源头杜绝污染和生态破坏,严格控制污染排放总量;制定并完善环境保护法规、规章,加强制度建设,严格环境执法,要采用有效的行政手段来对环境问题进行处理以及解决,同时也要因地制宜分段规划,并采取有效建议来改善一些重点的地段,从而来充分的改善区域的环境质量。
4.2 提高公共环保意识
加强环境保护教育,提高公众意识,引导全民参与环保中来,这也是实现公路环保目标的重要途径,从思想上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动员社会集体力量,为生态建设服务。
4.3 加强施工中的监督管理工作
要利用有效的形式进行宣传工作,以此来不断提升公路建设人员的环保意识,保证其在建设中能够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另外要推行环境信息公告的制度,将公众力量引入到环保中来。加强环保社会监督机制,强化依法行政意识,强化环保执法检查力度,及时开展环境监测。
5 总结
建设是为了发展,但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只有政府切实的去管理,去整治,社会公众真正的提高环保意识,公路环境治理才能真正取得实效。污染是对未来经济的透支,随着交通工程的推进,公路工程项目建设,将会对地形以及自然景观等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破坏,并且在后期的运营管理中,也会出现很大的污染状况。这样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针对各项问题制定针对性的对策,调动工种的积极性,共同进行环保事业,才能建设和谐清洁家园。
参考文献:
[1]郭剑勇,高峰,索慧敏.浅议地铁环保节约建设与施工新技术[J]. 四川建筑,2008(06):40-41.
篇7
[关键词] 非转基因 对外贸易 影响 优势 策略
一、我国大豆对外贸易情况概述
20世纪50年代,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但自1995年后,中国从大豆产品的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且此后净进口量逐年上升。加入WTO以后,我国油脂配额量也相应增长,因而2003年大豆进口量达到创纪录的2074.1万吨。我国这个总产量和出口量曾经占世界 90%以上的大豆生产大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大豆已成为我国进口量最大、用汇最多的农产品。
资料来源:海关总署
在近年我国大豆对外贸易(详见表1)中,值的注意的一个现象是在大豆大量进口的同时,仍然有少量的我国国产大豆的出口。主要是因为在世界日益注重食品质量及安全的今天,由于转基因产品(Genetically Modified Product)对健康影响的不确定性,各国消费者对转基因产品的消费比较谨慎。我国的大豆因其非转基因性和高蛋白质含量而受到国外购买者的青睐,具有较好的对外贸易发展前景。
二、我国大豆对外贸易在非转基因方面的优势
1.世界各国对转基因大豆的看法
现在全世界范围内,对包括转基因大豆等食品持普遍怀疑态度。抗议和抑制转基因大豆最厉害的要数欧洲的消费者。日本、韩国等大豆消费大国对转基因大豆进口也持谨慎态度。他们提出转基因大豆的五种隐患,包括大豆的毒性问题、引发某些群体过敏反应问题、未知方式破坏食物中营养问题、改良转基因大豆对环境的威胁,以及对野生物种的威胁。这一切使我们确信,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转基因与非转基因区分意识也会从缺乏到逐渐提高,其中会有很大一部分人拒绝食用转基因大豆。这样就会对非转基因大豆需求增大,我国非转基因的大豆的国际市场也会随之扩大。
2.世界对转基因农产品贸易的管制
对转基因农产品的贸易进行管制是世界许多国家通行的做法,日本、俄罗斯、加拿大、欧盟等国家进口转基因产品时都要求贴明标签及附文字说明。欧盟一贯对转基因农产品持谨慎态度,特别是近年来,欧盟连续发生了数起食物污染事件,例如被二恶英污染的奶制品、疯牛病及生态食品的事件,欧盟的消费者对食物安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欧盟政府不得不严格管理转基因农产品的贸易。在某些欧盟国家,转基因标识被广泛用来严格区分转基因和非转基因的食品,甚至餐馆和零售食品摊也被要求用标牌标注其出售的食品是否为转基因食品或含转基因成份。对转基因农产品贸易的管制实质上是对非转基因农产品贸易开拓了更顺通的贸易空间。
3.我国非转基因大豆的优势
我国大豆都是传统的非转基因品种,品种资源丰富,适宜多种用途的深加工,发展前景广阔,这是转基因大豆所无法比拟的。国产大豆富含蛋白质,比进口大豆高2~3个百分点,适宜加工分离蛋白、组织蛋白、浓缩蛋白、蛋白粉、纤维粉等营养保健产品和食品添加剂。而且大豆异黄酮的重要药用保健价值的发现,使大豆的价值已经突破了榨油这一简单概念。可以说转基因技术使大豆失去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
三、我国非转基因大豆对外贸易中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
1.存在问题
(1)我国国产大豆种植面积减少,生产形势日趋恶化。我国是世界上非转基因大豆的主要生产国。我国大豆价格较长时间处于低迷状态,生产大豆比较效益低,严重影响农民种植积极性,大豆种植面积减少。2006年大豆种植面积达1.36亿亩,2007年降到1.3亿亩,预计今明两年大豆种植面积还将大幅度减少,总产量可能不足1500万吨。产量和价格的下降,使豆农的收入骤减,并因此危及到大豆主产区农村人口的生计。我国大豆出现的困境,反映了其在国际贸易竞争中的劣势地位。
(2)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战略忽视了非转基因优势。加入WTO后,我国放开了国内大豆市场,国外油脂企业大举进入,大豆产业逐步向以油脂加工为重点的方向发展。而我国大豆的劣势恰恰主要在于含油率低,不适合进行油脂加工。国产大豆优势是高蛋白质及非转基因。现在世界各国都知道中国还没有进行转基因大豆的商品化生产,我国大豆的非转基因这项品质优势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加上国内加工企业从经营规模、技术水平、原料进口渠道等方面远不如国外企业。这使国产大豆失去了竞争优势,导致我国大豆产业陷入困境。
(3)国家大豆产业保护与宏观调控力度不够。长期以来,我国虽将大豆作为粮食作物加以考虑,但由于大豆单产水平较低,在追求粮食产量、保证国家安全的压力下,国家对大豆产业没有相应的保护性政策。2002年,实施了“大豆振兴计划”,但仅限于以黑龙江为主的东北地区,且投入力度不够,虽然取得一定成绩,并没有改变国产大豆竞争力偏低的问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大豆是惟一开放的粮食作物,基本上以市场为主要调节方式,国家没有相应的保护性措施,仅有的转基因大豆保护条例,执行力度还不尽于人意,严重阻碍我国大豆产业的健康发展。
(4)缺少我国大豆行业协会组织。行业协会组织在当今的国际贸易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WTO的有关规则对各成员方政府行为加以严格约束后,行业协会组织便成为了该行业的主要管理者和组织者,为其会员解决贸易难题,处理贸易纠纷。我国豆农大多是分散生产、经营,在市场中处于不利的地位。我国大豆行业的基本信息,如单产、种植面积、库存、压榨等情况,都缺乏准确的数据,信息也不够及时。这种无组织的产业机制与现代化产业的发展极不相称,也极大制约了我国大豆对外贸易的发展。
2.策略建议
中国大豆最大的优势是非转基因。要发展我国大豆的对外贸易,必须紧紧抓住这一点,做大做足非转基因文章。
(1)进一步加大对非转基因大豆的生产保护。目前,我国大豆生产主要集中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南、山东等省区,全国常年种植大豆的农户约5000万户,涉及约1.5亿农业人口,约占农业人口的16%。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主产区建立稳定的非转基因大豆生产基地,稳定种植面积,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实现旱涝保收。支持主产区农机化建设,提高机械装备水平,建立合理的土壤耕作制度,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支持大豆科研开发,培育高产优质品种,推广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栽培技术,通过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高大豆产量,改善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同时,出台政策严格控制生产资料价格。实行最高限价,减少流通环节,加快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2)以科技创新带动非转基因大豆产业发展。大豆产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站在世界科技制高点,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在大豆深加工上狠下工夫。政府、企业及大豆行业协会组织应在如下方面采取积极措施:一是大力加强国产非转基因大豆在含油率及单产方面的科技研发,以提升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的综合竞争力。二是延伸非转基因大豆产业链,即研发综合开发利用大豆资源的先进科学技术,像大豆蛋白、保健品与化工产品的研制等,以提高大豆附加值和大豆压榨加工业的经济社会效益。三是创建大豆产业信息系统,即形成全国统一的集大豆生产、消费、流通、期货及国际大豆产与销的各类信息于一体的大豆信息系统,全面、系统、准确地掌握国内、国际大豆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信息化管理和经营,以灵敏的信息为武器防范国内外大豆市场的各种风险。
(3)创立我国非转基因大豆品牌,扩大国际市场影响力。发展我国大豆的对外贸易,要靠非转基因这一品牌确立自己在世界大豆品种中的地位,开拓国际市场。对转基因大豆,各国因政治因素,也有技术因素,有时甚至还包含成分很大的心理因素,会加强管理,如实行标签制等。因此,未来非转基因大豆会获得更多国际市场。我国应对我国传统非转基因大豆进行大力宣传,提高国内外消费者的认同感,为国产大豆争取更多的发展空间。选择部分有潜力的龙头大豆加工企业进行政策扶持,对于企业因对非转基因大豆进行认证和推广的费用给予资助,鼓励其发展创立非转基因大豆品牌,扩大国产大豆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扩大对欧洲、日本、韩国等地的非转基因大豆出口。
(4)建立、健全大豆行业协会组织。大豆产业涉及农业、商业、加工业多部门利益,很有必要组建行业性协会,使大豆产业在种植、加工、运销、进出口贸易等环节上形成合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程国强研究员认为,由行业协会负责对大豆进口实行统一对外、集体采购制度,推广长期供货合同模式,可以打破跨国公司对进口的垄断。我国必须加快大豆产业行会、商会的建立,建全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强化农民对国际市场大豆价格波动风险的防范意识,并通过完善农村的网络建设,提高市场信息的透明度。协会还应架起农民和企业间的联系,及时相关数据,组织农民学习提高大豆品质和产量的技术,以及运用电子商务方式销售产品的相关知识,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量大、方便快捷等优势,增加大豆的国际销售渠道。
参考文献:
[1]马述忠:《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及相关政策对中国大豆进出口的影响[J].世界农业,2003(4)
[2]《东北大豆产业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课题组:昂贵的代价―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战略与国际竞争力研究[J].国际贸易,2002(10)
- 上一篇:办公空间设计方向
- 下一篇:育婴员和母婴护理师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