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对社会的影响范文

时间:2023-12-21 17:18: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灾害对社会的影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灾害对社会的影响

篇1

关 键 词:展示空间 多元化 互动性 数字化

展示空间是容纳展览活动的场所。展示空间具备空间、展品、观众三个元素。展示空间艺术设计就是对空间进行设计的一种综合性的设计艺术,利用现有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主题化的构建,实现表达与沟通的应用性综合艺术。其技术条件,由最初的展板加人工讲解,发展到网络多媒体,逐步走向三维空间展示和个人互动的方向,同时发展多维时空艺术,走向个性化参与互动形式。其当代具有代表性的则是世博会展示空间。

世博会展示空间主要是指具备展示功能的展馆、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展示实体和具有代表性的展演场所,是特定时代展示艺术的大规模综合运用。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世博会展示空间始终以发展进步为核心内容,以观众需求为深层动力,以新材料新结构新方法为技术支撑,在文化多样性和创新价值观的指导下,体现了独步一时的艺术风格。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更以历史真实的虚拟空间、全方位沟通的人性空间、宽广包容的交往空间等时代创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世博会展示空间的艺术风格。

一、世博会展示空间的基本特征

世博会为各国提供了展现自身最好一面的机会。其展示内容广泛涉及科技创新、社会历史、文化艺术和生活方式。展示空间的根本属性在于现场沟通,即通过对时空艺术的综合利用,实现表达、理解、体验和沟通。基本特征主要体现为主题化、前瞻性和实验性。

1、主题化:世博会展示空间的基本特征之一。作为有效表达和充分理解的基础,世博会对主题演绎有明确规定,要求展示空间代表国家、民族或企业,根据世博会主题,展现自己对现实的认识,对观众的召唤和对未来的期待,具有符号意义、表达功能和纲领性作用,促使世博会展示空间的主题化倾向更加鲜明。主题化是世博会成熟的标志。展示空间通常需要结合民族特色、文化精神和现实需要,对主题做出尽可能确切而生动丰富的内容演绎,体现自身的独特风格。

回顾世博史,传世之作多为主题鲜明、风格独特的标志性展示空间。英国1851年伦敦世博会的“水晶宫”、法国1889年巴黎世博会的艾菲尔铁塔,标志着以玻璃和钢铁为主要建材的机械文明时代的到来。

2、前瞻性:前瞻性主要体现为开拓生活世界和推出概念展品,为生活方式演进和人的发展提供新的目标。所谓“一切始于世博会”,首先指的是现代社会的诸多发明创造,大到飞机、火车,小到电脑、电灯、电话、相机,最早都是由世博会推广开来,进而丰富、发展以至改变了现代生活。其次还指在生活理念方面的创新突破,如德国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的环保追求,在展示现代科技与文化艺术造福人类的同时,激励着人们珍爱地球,与自然和谐相处。

作为共同追求的未来目标,世博会上展示的生活世界不仅促进了世界各国在工业与科技层面的交流,而且促成了理念与思路的协同。世博会不断地满足人类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为人类发展做贡献。它所集聚的对未来生活的无限创意,将引领人类走向一个新的更美好的时代。

3、实验性:实验性概括了世博会展示空间的临时性特征和创新性探讨。实验意味着尝试,虽然未必成功或进入主流,却代表了一定意义上的先进性和未来流行的可能性。世博会展示空间的实验性集中体现在材料、技术和结构方面。日本1970年大阪世博会上的美国馆,运用充气膜覆盖了九千平方米的面积,通过技术和结构的探索,体现了鲜明的创新实验性。新材料的实验性运用,也是世博会展示空间的突出特色。德国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以“木伞屋顶”覆盖中心广场,通过传统的木质材料和现代力学的支持,实现了设计师的奇思妙想,给观众留下了温暖亲近、回味无穷的感受。此外,世博会一贯倡导科技创新,提倡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回归,推动生态环保、低碳节能策略的实施,成为展示空间对先进理念的创新实验。

二、世博会所呈现出来的设计手法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展示空间体现出以沟通交流为基础的亲和、质朴、民族化风格。高科技不再与人对立,而是服务于人,服务于日常生活,走向人性化。

1、高科技的应用

高新技术加入到展示设计中。突破了传统的展示形式及手段。已向信息时代虚拟化、故事化、情节化、场景化的方逐渐发展,并且有了可操作性的、可运动的模型机构。技术的逐渐成熟,使现代声、光、电、技术能创造出出人意料的特殊效果和绝妙意境,让观众在虚拟的场景中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展示的形式、手段、材料在信息至上的今天来了一个大提升;设计理念也从静止状态转向运动变化状态。数字技术在展示中的应用,以动画的形式展现给观众。由于有了运动,就有了时间,也就产生了四维的表现形式。

2、可持续发展特点

天然环保材料的使用,不再使用泡沫塑料、KT 板、有机塑料片、吹塑纸等无法回收、难以降解的材料,换成例如玻璃、纸板、布料、纳米材料甚至树桩、麻绳、桔梗、石料、树叶、金属等天然材料,精心设计出外形奇特、形态优美的设计作品。这样的设计作品不仅在外形具有灵动的形态、富于生命的色调,而且从内部也不会释放有毒气体;这样的材料既具有装饰的审美性,又能带给人们艺术美的享受,例如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西班牙国家馆的外墙材料,就是运用藤类材料;秘鲁国家馆外墙装饰也采用竹条作为其表现材料。当展示结束的时候,不想再保留它的时候,让它们回到大自然中,它们也可以很快地解体、腐烂,回归自然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的污染和障碍。

3、教育认知特点

展示设计还具有教育认知功能。如废弃物再利用,人们的生活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但这些垃圾其实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当我们构思好展示设计的创意作品后,集中收集一些常见的生活或工业废弃物,这些材料在自然界中几乎是无法分解的,是环境污染物中杀伤力最大的。例如将垃圾塑料袋、商品包装盒、废旧电器、用尽的电池等进行再次加工组合,形成新的展示作品;这些废物利用的思维不仅能够变废为宝,而且作品在展出时满足了观者猎奇的心理,也能将环保的意识更加地深入人心,真正做到了教育目的。再如认知新技术能够使我们生活中减少对固有能源的消耗意识;例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德国馆里面就有垃圾分解的展示空间,将就垃圾进行新技术的降解,形成新原材料的这一过程;在城市展区中,英国馆的环保建筑的成型,讲述了当代建筑可以通过科学技术利用自然环境中的能量,使建筑所需求的电能需求等自己自足,进一步提高了人们的认识达到了认知的目的。

三、未来展示空间设计的影响趋势

在诸多范例和空间呈现出来的设计原则中,展示空间通过这些已呈现出来的方式方法为未来展示空间设计的道路提供了诸多的思路,但是作为展示空间艺术设计来说我们还处在探索开始阶段,还未具备一些经验和理论可供参考。本文采用对世博会展示空间的研究分析,大胆的提出世博会对于展示空间艺术设计的影响和未来趋势,以供参考。

1、多元化:多元化的设计原则是指抛弃原有中规中矩的设计规则,呆板的审美准则,运用发散性的思维方式,灵活包容的审美态度,体现出多方面价值的体现。其中包括对于空间的多元化、类型的多元化以及展示方式的多元化。因此,展示空间中运用多元化则能达到丰富空间,丰富参观方式、丰富类型的作用。

2、数字化:展示空间设计不能离开数字化时代,数字化代表着一种表达方式,同时能够看到未来展示方式的变化。在计算机、网络为特点的信息产品出现的同时,它们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通过数字化方式的运用,将传统的产品形式打破,设计者可以通过想象力和创造力,轻松的表现出想去表现的形式内涵,数字化的环境正在赋予设计者新的责任,那就是做符合这个时代个性化的展示设计;这种新时代特征的召唤下,作为展示设计的最新产物虚拟的展示方式诞生了。数字化的社会让它具有了自身的特点和生命力。作为从事展示设计的专业人员,我们非常有必要了解这一新生事物,并将之应用到我们的设计工作中来,帮助我们抓住时代的脉搏。

3、互动性:互动性是指抛弃以前单方面的信息传递方式,强调展示空间与创作者及观众之间的平等对话。在以往的展示空间中,大多观众只能被动的接受信息,而非参与性的接受信息。互动性是根据观众在展示空间中视觉、听觉、触觉、行为所综合出的设计原则,主要以人的活动方式、视域大小、不同年龄段观众的身高,控制展示道具位置、展示道具尺寸、展示方式,协调人与环境、空间、展品、展具之间的关系。在未来设计中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使人们的交流变得空前的快捷和实时。将被展物以多媒体直观的形象突破语言视觉的障碍,可能就会极大地促进了互动的有效性。

4、时效性:时效性是指信息的新旧程度,行情最近的动态,以及信息的时间有效程度。在展示方面,每次的展示时间都是通过时间段的划分,不同的时间划分,区别不同类型的展示规模和展示形式。例如最高级别的展示形式就是世博会,一般世博会展示时间最长180天到190天大概为期6个月左右,而普通的商业活动展示时间为7天左右。这样的展示形式还有很多种,时间的长短也有不同的变化,这样我们必须通过对于时间的要求,进行不同规模不同形式不同手法的设计方式,强调在一定时间内设计方案的有效性,使参观者不会产生厌倦的心理变化。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则必须考虑心理学方面与形式、材料、色彩等方面在时间上对于人们心理暗示。

5、创新性:强调创新在艺术中的作用,要求创作表述新颖的知识内涵。在信息时代,全球竞争日益激烈,最有价值的不是获得资源、设备和资本而是创新。创新是多元化设计的基本条件,创新是人们进而强调观念的原创和独创,因此,在展示领域中快速体现创新理念和不断推出新的美学创意是提高审美价值的一个重要手段。

从上海2010年世博会可以看到,寄托着人类梦想的2l世纪的城市作为和谐的载体,应该是注重生态环境的城市,是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革命的城市,更应该是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信仰、不同性别年龄、不同职业的城市居民共同和谐生活的城市。正因为这样的主题,才有了各个国家成功的展示方式,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其中先进的展示形式及方法。

今后我们在探索特色的展示空间,应当以整个世博会展示空间的发展历程为参考,适应后工业社会人类对展示空间的心理文化需要,引领潮流敢于与世界接轨,真正实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目标,通过不断加强与全世界的沟通和文化交流,探索当代人类理想的展示空间。

参考文献

[1] [德] 莱辛著,朱光潜译《拉奥孔》,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

[2] [西] 哈·蒙·福拉加著,于漫译《世界博览会和城市规划—2008萨拉戈萨世界博览会规划项目》,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32、73页。

[3] 朱淳《展示设计》[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0.4.29—30

篇2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模型框架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重点探讨资本积累以及它与储蓄决策等的关联影响①。本文关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模型的构建主要通过三个步骤来完成:首先,探讨长期经济增长的均衡点;其次,在动态均衡的基础上构建储蓄曲线;最后,推导投资曲线。

(一)长期经济增长下的均衡产出与资本

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国民总产出是劳动力和资本的函数。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假设是:劳动力和资本之间具有一定的替代性,即生产投入比K/L不是一个固定的参数,并且生产函数是一阶齐次方程。

(二)长期经济增长下的储蓄与投资

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假设之一就是储蓄St是总产出Yt的一部分,且St由储蓄率s确定。如果每一个时间周期t之间(如每年)人们的储蓄率都为s(0<s<1),那么在已知的生产函数下,长期经济增长下储蓄曲线有着和生产曲线类似的属性,并且St=sYt。从上文关于长期经济增长下的均衡产出与资本的分析中可以得出:当经济达到均衡状态时,人均资本占有量为k*,人均产出为y*。假设社会产出中一部分用于投资,另一部分用于消费,则投资的总量取决于社会的储蓄。

自然灾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对社会的储蓄行为会造成不同的影响。一般而言,常见的气象、水文自然灾害①发生频率高,容易对经济造成经常性扰动,但是此类灾害不容易造成储蓄行为的改变。相对而言,地震、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低,但此类灾害造成的破坏性强大,所以此类自然灾害往往会因为消费心理或者社会捐助等因素的影响而造成储蓄行为的改变[10]。因此,本部分将探讨在储蓄行为不变和储蓄行为变化两种情况下自然灾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储蓄行为不变情况下的影响分析

当经济处于稳态时,自然灾害的突然发生并没有影响人们的储蓄行为,但由于自然灾害的发生造成了人员伤亡,因此导致了劳动力L的减少,物质财产也会受到自然灾害的摧毁或者破坏,从而导致了社会资本存量K的减少。此时,经济稳态增长的轨迹受到扰动,资本劳动力比率(人均资本占有量k=KL)发生变化,不再是处于经济稳态增长下的k*。当自然灾害造成资本存量的减少超过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劳动力的减少时,人均资本占有量k*下降至k1,根据公式(1)社会总产出水平为y1=αkβ1,此时y1<y*,并且由公式(4)和公式(6)可以得出sf(k1)>gLk1,即储蓄超过均衡增长所需要的人均投资,这将使得资本积累加快(k>0),人均资本占有量逐渐增加①,资本存量和资本产出水平将会再次增长到经济稳态下的均衡值(k*,y*)。简而言之,当自然灾害造成的财产损失大于人员伤亡时,短期内社会的产出水平会下降,但是在一定的时期内经济内部会进行自我调整,产出水平逐渐增加,直到在足够长的时间里恢复至自然灾害发生之前的均衡产出值,详见图3。如果自然灾害造成资本存量的减少低于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劳动力的减少时,人均资本占有量k*上升至k2,根据公式(1)社会总产出水平为y2=αkβ2,此时y2>y*,并且由公式(4)和公式(6)可以得出sf(k2)<gLk2,即储蓄低于均衡增长所需要的人均投资,由此导致资本积累的下降,即储蓄无法满足均衡增长的投资需求(k•<0),人均资本占有量逐渐下降,资本存量和资本产出水平将会逐渐回落到经济稳态下的均衡值(k*,y*)。简而言之,当自然灾害造成的财产损失小于人员伤亡时,短期内社会的人均产出水平会上升,但是在一定的时期内经济内部会进行自我调整,人均产出水平逐渐减少,直到在足够长的时间里恢复至自然灾害发生之前的均衡产出值,具体如图4所示。除了以上探讨的两种情况外,还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即自然灾害造成资本存量的减少正好等于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劳动力的减少。此时,由于人均资本占有量k*并没有发生变化,虽然自然灾害给整个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但是经济稳态还会继续维持,因此人均产出水平也保持不变。

(二)储蓄行为变化情况下的影响分析

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可能造成个人储蓄行为的变化,这种情况普遍发生在大灾、巨灾之后。但是巨灾之后的储蓄行为变化又可能呈现出不同的形式:自然灾害发生以后,受灾群体接受大量的政府救助和社会慈善捐助,有人可能会减少消费,进一步增加储蓄,将更多的投资用于灾后重建①;有人会产生及时行乐的想法,将更多的积蓄用于消费而导致储蓄的减少。由公式(4)可知,储蓄曲线取决于储蓄率和产出。如果自然灾害的发生影响了人们的储蓄行为,储蓄曲线便会发生上下移动。假设人们拥有更多的储蓄,则将有更多的投资用于灾后重建,储蓄函数y=sf(k)将向上移动至y=s'f(k),伴随着储蓄的增加和灾后重建所带来的投资增加,y=s'f(kt)(公式(4))与y=gLk(公式(6))产生新的均衡点,此时人均资本占有量k*上升至k**,人均产出增加至y**。简而言之,当自然灾害的发生造成储蓄率的变化,并且灾后的储蓄率高于自然灾害发生前的储蓄率时,自然灾害的发生在长期会导致人均产出值的增加,新的经济稳态下的均衡值为(k**,y**),如图5所示。在经历过大的动荡以后,受灾民众也可能会认为人生短暂,从而尽量让自己生活得更好,在满足自我需求的同时势必会增加自身消费,从而减少个人积蓄。储蓄函数y=sf(k)将向下移动至y=s″f(k),伴随着储蓄的减少,当均衡增长所需要的人均投资曲线不变时,y=s″f(kt)(公式(4))与y=gLk(公式(6))产生新的均衡点,此时人均资本占有量k*下降至k***,人均产出减少至y***。简而言之,当自然灾害的发生而造成储蓄率的变化,并且灾后的储蓄率低于自然灾害发生前的储蓄率时,自然灾害的发生在长期会导致人均产出值的减少,新的经济稳态下的均衡值为(k***,y***),如图6所示②。

结论与建议

篇3

关键词:气候变化;城市建设;关系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climate change impact on the city, according to the local climate changes and natural disasters characterization,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hat planning climate adaptability city construction and the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construction system.

Key words: climate change; city construction; relationship

中图分类号:P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 气候变化对城市的影响

1.1 气候变化的界定

气候是长时间内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平均或统计状态,通常由某一时期的平均值和离差值表征。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值和离差值两者中的一个或两者同时随时间出现了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变化。平均值的升降,表明气候平均状态的变化;离差值增大,表明气候状态不稳定性增加,气候异常愈明显。气候变化不但包括平均值的变化,也包括变率的变化。气候变化一词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使用中,是指气候随时间的任何变化,无论其原因是自然变率,还是人类活动的结果。《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一款中,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UNFCCC因此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因的“气候变率”区分开来。

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主要表现为三方面:全球气候变暖(G l o b a lWarming)、酸雨(Acid Deposition)、臭氧层破坏(Ozone Depletion)。本文采用UNFCCC对气候变化的定义,即侧重研究人类活动所引起的气候变化,暂且不考虑自然原因引起的气候变率。

1.2 气候变化对城市的影响

IPCC 第三次评估报告提供的预测结果是,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可能上升1.4℃-5.8℃。未来变暖的变幅取决于人类采取什么样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但全球气候总的变化趋势仍继续向变暖的方向发展。气候变暖将对全球的生态系统、各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影响。气候变化是事关生态与环境保护、能源与水资源管理、食物安全和人类健康以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人类活动所引起的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人为增暖,温度升高造成的影响表现为:北半球高纬地区的早春农作物播种,林火和虫害对森林的影响;欧洲与热浪相关的死亡率,某些地区的传染病传播媒介,以胶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花粉过敏;在北极地区冰雪上狩猎和旅行,在低海拔高山地区的运动等。城市及其系统受到了气候变化和气候变异的影响,如山区人居环境遭受冰川湖泊爆发洪水的风险加大;海平面升高和人类的发展,增加了许多地区海岸带洪水造成的损害。

1.3 气候变化引发的自然灾害

气象灾害占了中国自然灾害较高比例,而极端气象现象与气候变化、尤其是气候变暖高度有关。又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自然环境相对恶劣,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高等因素,容易遭受自然灾害的侵袭;同时,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技术水平较低,基础设施不完善,以及有效资源管理手段缺乏等原因,我国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在灾害发生过程中对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相对低下,由此所致的灾后重建恢复能力也较差。我国较易遭受的自然灾害,包括:洪涝灾害。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统计显示,截止2009年8月24日,全年直接经济损失711亿元,共有29个省份不同程度发生洪涝灾害。暴雨泥石流。2010 年8 月7日甘肃舟曲因特大暴雨引发的泥石流至今让人触目惊心;2010 年8月12 日起,由于连日的强降雨天气,四川多地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达11.6亿元。海平面上升。我国是世界上受海平面上升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中国全海域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为2.5 毫米/ 年。2004~2006 年,中国全海域海平面都高于常年,其中2006年比常年高 71 毫米。与 2003 年相比,2004~2006 年中国全海域海平面呈起伏上升趋势,各海区海平面变化趋势与全海域一致。海平面上升不仅会造成我国沿海地区土地资源的严重损失,而且会严重影响沿海地区的重要工程设施和沿海城市发展。这些自然灾害和其他气候变化引发的自然灾害都是城市脆弱性的外因,增加了城市脆弱性的强度。

2 构建减灾防灾体系和建设气候变化适应性城市的路径

2.1 构建减灾防灾体系的建议

2.1.1 提高城市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灾前适应能力。加强极端气候变化和重大气候现象及其影响的中短期预报和精细化预报,提高重大气象灾害预报的准确率和时效性,形成全国性、多层次、布局合理的气象监测预报网络,实现灾害性气候事件的预警分析和风险分析。

2.1.2 加强城市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灾中应对能力。建立不同级别自然灾害应急处置制度和响应制度,建立分级响应、属地管理的纵向组织指挥体系,构建信息共享、分工协作的横向部门协作联动体系,建立政府、企业、群众共同响应的灾害应急处置体系。

2.1.3 加速城市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灾后恢复能力。充分发挥政府在灾后重建中的重要作用,政府要从组织领导、保障措施、责任落实以及政策措施等方面,切实做好灾后的重建恢复工作。政府加强资金和物资管理,强化督促检查,统筹处理灾后重建与做好日常工作的关系,确保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扎实推进。

2.2 建设气候变化适应性城市的路径分析

2.2.1 要厘清全球、全国以及本地区气候特征、气候变化趋势,尤其是极端气候现象,理清人类经济社会系统与气候变化之类的相互关系,从人类经济社会活动角度减轻和减缓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因此,要加强对气候变化专项规划的制定和建设,充分运用规划的提纲挈领作用统筹协调各部门(区域)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在规划基础上,加强国家层面上的气候变化立法工作,以法律规范全社会的经济社会活动,明确各自责任和义务,切实实现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气候安全。

2.2.2 要充分发挥科技对气候变化的支撑作用。通过利用科技加大气候变化规律研究、气候变化趋势预测、气候变化影响分析、提高气候变化的预测性,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以减轻已经存在或可能发生的气候变化对人类经济社会的负面影响。

2.2.3 要提高气候变化适应性城市的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和防御极端气候灾害能力是体现未来 20 年和谐社会建设水平与国家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应把应对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增强防灾减灾、抵御极端气象灾害的能力,降低气候变化的风险,提高农业生产、水资源保障、公共卫生等领域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3 结束语

气候变化引发了一系列自然灾害,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建设气候变化适应性城市。加强气候变对城市建设的研究分析,有助于提高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苏桂武,高庆华. 自然灾害风险的分析要素[J].地学前缘,2003,10

[2]喻小红等. 城市脆弱性的表现及对策[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7(5)

篇4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矿山地区;投资多元化模式

0.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加。伴随着矿产资源的开采,矿山环境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可见矿山地质灾害已经变成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之一。矿山地质灾害是广义地质灾害的一种,它对资源、环境的破坏作用和社会影响正日趋严重,已不容忽视。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投资,已经成为我国环境保护投资的重要板块。所以,建立多元化的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投融资模式,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1.我国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投资方式现状

1.1常规的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投资方式

我国现阶段的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的投资方式大多呈现单一方式。财政拨款一直是我国矿山地质灾害治理的主要资金来源,并占我国矿山地质灾害治理投资总量的50%以上。此外还设有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我国设立了特大型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这项基金由中央财政投入。我国已初步建立了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对从事矿产资源开采活动的采矿权人,收缴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保证金,主要用于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另外,银行贷款是矿山企业进行地质灾害治理项目融资的主要途径。但是,由于矿山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具有投资周期长、产出效益低、风险较高的特点,从银行贷款较为困难。其融资规模增长一直较为缓慢。

1.2我国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投资方式的发展

从我国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投资方式的现状研究中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的投资主体,主要还是中央财政和各级地方财政,投资方式单一,多元化的投资格局尚未形成,社会资金的投入正有待加强。也正由于此,近年来,虽然我国矿山地质防治工作已取得较大成绩,但由于矿山地质环境破坏历史欠账太多,加之矿山开采造成的地质破坏具有点多、面广、量大的特点,导致治理速度缓慢,全国矿山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所以,多元化的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投融资渠道亟待解决。

2.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多元化投资机制

2.1建立各级政府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

通过对我国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投资方式现状研究,我们了解到制约我国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的瓶颈,归根结底是资金问题。我国现有的单一的投资渠道,不能使我国矿山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渠道势在必行。对于矿山的地质灾害防治的投资,我国设有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地质灾害调查、勘查、监测工作,少部分用于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建设。中央财政取消“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后,各地也不再设专项资金。实践中,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正常进行。后来又再次设立了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以确保潜在的地质灾害得到及时调查、勘查和治理。

2.2建立矿区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

矿区地质灾害是由于采矿活动引发或加剧的人为地质灾害。它包括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采空沉陷、岩溶塌陷)、尾矿坝溃决等。实践中,因为治理费用较大,矿山企业承担不起,多由主管部门补贴,如今行业主管部门已经撤销,因此,如何筹集矿区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便成为地质灾害多发区许多矿山企业需要面对的难题。考虑到因采矿活动引发或加剧的地质灾害,既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也具有相当的随机性。其防治费用既可选用“基金”的办法,也可选用“保险”的做法。不论是哪一种办法,都需要从矿产品产值中抽取一定比例缴纳。一旦发生地质灾害,则由“基金”或“保险”提供赔付,矿山企业可用这笔费用进行善后修复和处理。

2.3建立适合我国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的财政税收政策

利用财政税收政策加强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是环境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国家财政对矿山地质灾害的投入产出和成本核算机制,提高财政投资的效率和效益。将国家财政对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的投资,转变成补、鼓励性投资,成为引导社会资金向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投资的助推剂。在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省市,设立与矿产资源开采有关的税种,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制定适当的税率,为当地的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提供重要资金来源。

2.4通过证券融资改善矿山地质灾害投资现状

证券融资包括市政债券融资和企业证券融资。市政债券发行的目的,包括弥补财政赤字和为单独的项目融资,在矿产地质灾害防治中,主要可用于单独的项目融资。这种债券的特点是具有免税效应,可以吸引众多的居民投资者、投资基金、银行信托机构的资金,但同时债券需要到期还本付息,所以项目要有可赢利性。因此,社会经济的重要性和经济可行性是考虑的重要方面,也就是只有准公共产品才能适用与市政融资。企业证券也是很好的融资方式,由于矿产地质灾害防治需要大量的资金,企业自身无法直接提供,发行证券融资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企业证券包括股票和债券。股份制企业可以通过发行股票进行融资。股票融资分为优先股和普通股,优先股可以实现某些单位的控制权,有效防止私人对矿产地质灾害防治过程的不良运作;普通股可以有效筹集社会闲散资金,同时也可以吸引部分民营企业参与到项目的管理中,有利于提高矿产地质灾害防治的运作效率。企业债券融资也可以吸引社会上的闲散资金,债卷融资具有操作简单,筹资迅速的特点;企业债券和市政债券一样,有还本付息的压力,所以利用此方式筹集资金,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3.结语

我国是矿业大国,今后一段时期,矿产资源紧缺仍是主要矛盾,矿产资源高强度开发仍会带来更大的环境矛盾。要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高度,深刻理解矿山地质灾害治理的重要意义,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规划,注重制度创新,建立企业承担责任、政府有效监管的机制,多元投融资模式,加强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改善矿山环境和矿区周边人民的生活质量,全面推进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梁等.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投资机制与政策研究报告[R].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2004.10.

篇5

【关键词】矿产资源 矿山环境 问题 破坏 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7-0-02

矿产资源开采点燃了人类文明的烛光,带来了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却造成了矿山环境的破坏,尤其是部分省、区露天煤矿的开采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矿山地质环境恶化,引发了一系列地质灾害,束缚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透视矿产资源开发对矿山环境的破坏问题,旨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应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循环经济原理,指导矿产资源综合开发,促进延伸矿产资源产业链,实现固体、液体和气体废气物的零排放,通过长期的矿山环境整治和生态重建进而达到矿产资源开发与矿山环境整治双赢的目的。

矿山环境问题,是人类工程活动引发的各类环境问题中最重要的类型之一。矿产资源的开发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而相伴而生的大量矿山环境问题,不仅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严重影响区域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甚至影响社会安全。

1 矿产资源开采带来的矿山生态环境问题

目前我国矿山环境问题较多,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即采矿活动破坏了大量耕地和建设用地;采矿诱发地质灾害;采矿使矿区水均衡遭受破坏,产生各种水环境问题;矿山开采中废气、粉尘、废渣排放,产生大气污染和酸雨;采矿破坏自然地貌景观,影响整个地区环境的完整性。据2004年度《

3 治理矿山环境目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都积极开展了一些矿山环境治理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基础资料还很欠缺。由于我国的矿山种类比较齐全,矿点分布广,采矿企业众多。针对同一矿种,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成分的采矿企业在采矿水平和采矿方式上相差很大,对环境的影响也各不相同,调查难度极大,从而导致对我国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现状基础资料还不完善。

第二,矿山恢复治理目前虽然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投资格局,但投资主体仍然还是中央财政和各级地方财政,社会资金的投入还有待加强。

第三,在治理项目管理上,除了参照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使用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外,还无其他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管理办法出台,给项目的组织实施带来一定困难。同时,由于缺乏一套成熟、可行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技术规程和一套适用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的预算定额标准,治理项目的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各项目技术工程手段与费用定额还亟待规范。

4 进一步加强我国矿山环境治理的对策措施

我国矿产资源开采历史悠久,历史遗留下的矿山环境问题严重,因露天采矿、开挖和各类废渣、废石、尾矿堆置等,直接破坏与侵占大量土地;矿山开发诱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有增无减;采矿疏排水破坏了地下水系统,井泉干枯,人畜饮水困难。这些都严重影响矿区周围群众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稳定,也使得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十分艰巨繁重。同时,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正处于快速、持续、稳定的阶段,对矿产资源的需要将持续增加,由此引发的矿山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加强矿山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已刻不容缓。进一步加强矿山环境治理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以及国家环保总局、国土资源部和科技三部委联合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矿山废弃物综合利用,进一步提高矿山废弃物资源化水平,努力提高矿山环境治理水平。同时坚持“强化法治,综合治理,不欠新账,多还旧账”的基本原则,“突出预防为主的方针,从源头防治污染和生态破坏,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解决环境问题”。

第二,加快编制《全国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鉴于目前我国矿山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形势,为科学、合理地指导和有计划、分步骤地安排全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必须着手开展全国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编制工作。要根据确定的目标,按轻重缓急提出与治理的主要任务。主要任务包括:对矿山开发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矿山开发利用的“三废”处理、矿山土地复垦、矿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治理及矿山次生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治等。

第三,明确重点。在目前国家财礼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实施重点突破以起到示范作用,从而带动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进来。目前,我国矿山环境问题的一大特点是历史欠账太多,治理工作要以治理历史遗留的矿山环境问题为重点,提出具体的包括矿区损毁土地复垦,矿产开发造成的滑坡、泥石流、塌陷等次生地质灾害和地下水位下降、边坡失稳、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的防治,矿山废石、矿渣、尾矿等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以及矿山环境监测等在内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重点工程。

第四,加快全国范围的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工作,努力摸清我国矿山环境问题的“家底”。

第五,建立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基金和完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进一步拓宽矿山恢复治理产业化以吸引更多的社会投资。

第六,加快《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技术规程》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的预算定额标准》的建设,加强项目管理,提高各个恢复治理项目的工程质量。

解决矿山环境综合治理问题,必须明确指导思想,积极推进资源利用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延伸相对资源产业链;全天实行矿山生态经济管理,运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矿产品综合开发;要把矿山环境保护纳入企业的决策管理,采用清洁生产工艺,最终实现矿山废渣、废气、废水的零排放;积极进行矿山环境整治,高标准立体式复垦、恢貌、绿化、美化被破坏污染矿山,达到资源开发效益明显和矿山环境双赢。

篇6

【关键词】电力系统;应急管理;改进建议

众所周知,电力系统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在世界范围内电力系统重大灾害的发生频率很高。对于我国而言,由台风带来的停电灾害频发,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电力系统的重大灾害,对灾害进行分类,并找准电力应急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一定的解决策略,将损失降到最低。

1 电力应急管理的相关概念

1.1 电力突发事件

电力突发事件是指在电力传送过程中突然发生的影响正常供电的事件,主要包括电力设备破坏、停止供电、财力物力人力损害等。随着现代社会对电力的依赖性加强,电力突发事件一方面会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对电力公司应急事件处理能力的考验。因此,为了不使城市在重大突发事件陷入混乱,不仅要做好事故处理工作,还要做好预防工作,两手齐抓,合力应对电力突发事件。

1.2 电力应急管理

电力应急管理是指针对电力突发事件所做的各项措施,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电力突发事件后,政府、电力部门等及时查清事故原因、并科学预估将会带来的损失,尽量以最快速度恢复供电等一系列措施的执行。另一方面是指在突发事件后,在仔细分析事故前因后果及处理措施的优缺点等的基础上,对今后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进行预警,提出最佳解决方案。

2 电力应急管理的重要性

电力系统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性使得电力应急管理具有了难以估量的价值。电力应急管理对于社会的稳定、电力部门的管理技术、居民生活的便利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2.1 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

电力在当今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对电力的依赖性也相应加大,不安全性也随之增加。特别是对于城市而言,一旦出现大面积停电,则会使其失去动力,陷入瘫痪状态,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因而,要想从容应对电力突发事件,就必须提高电力应急管理能力,及时排除障碍,减少损失,维护社会的稳定。

2.2 有利于提升电力部门的管理技术

电力作为现代社会的动力之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但电力应急管理是一项技术活,考验着电力部门的能力。在处理电力突发事件的过程中,电力部门能够不断找出原因,总结经验,提升自身的电力应急管理技术,以便更好地做好电力突发事件的处理和预后工作,从而提升自我的竞争力。

2.3 有利于保障居民的正常生活

电力突发事件最直接的影响着便是居民,给其生产生活带来不便。因此,有必要加强相关部门应对电力突发事件的能力,提升电力应急管理的技巧,用一切力量保证居民的用电安全,这是提升电力应急管理的最终目标。

3 电力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

电力应急管理水平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突发事件处理能力,是国家软实力的表现。就目前而言,我国的电力应急管理体系不断系统化,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仔细分析,以便更好地提出解决措施。

3.1 对电力应急管理的认识不到位

电力管理,意识先行。随着对电力的依赖和各类自然灾害对电力系统的破坏不断增加,有关部门对建设完整的电力应急管理系统的重要性认识不断加深,也开始了着手行动。可有些部门的认识还比较缺乏,尤其是一些乡镇电力部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工龄长的电力工作人员思想落后,不容易接受新的管理模式,按照自己的经验行事。第二,电力工作人员对电力突发事件的应对经验不足,没有很好的掌握相关的电力设备相关知识。第三,群众宣传工作不到位,居民在发生电力突发事件后自我应对能力不足,给电力应急管理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3.2 应急预案脱离实际

正如前面所分析,电力部门对电力应急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深,因此,在应急预案的制定方面没有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展开工作,和实际脱离,不利于长远的有效实施。这主要体现在:第一,应急预案不符合实际,存在纸上谈兵的问题,不便于实际施行。第二,预警方案不灵活,只是针对某一可能性进行预防,没有广泛的可操作性。第三,没有实施演练,预警方案的可行性不强。

3.3 预警速度缓慢

电力系统的瘫痪对居民的生活带来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预警系统的反应时间决定了电力恢复的程度。但目前,我们的预警系统显然在重大突发事件面前缺乏应对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电力系统预警装置不完善。特别是在条件艰苦的地区,预警装置更加缺乏,不能迅速详细了解事故情况。其次,监控设备缺乏。这一疏忽的缺陷就是难以第一时间发现事故,往往在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时才有所反应,延长了抢修时间。另外,电力通讯设备有待完善,不利于事故的指挥工作开展。

3.4 应急系统不完整

对电力突发事件的处理应该建立一整套的应急系统,做好各部门、各地区的配合工作,但目前电力部门的思想还处于转变过程中,暴露出一些不足。第一,预警意识薄弱,往往在灾害发生后才进行抢修工作,在预防工作上尚且不够。第二,工作人员的监测工作不到位,对于电力设备的检查工作容易造成疏忽,埋下了安全隐患。另外,从整体来说,我国的电力应急管理能力还有待提高,救援工作的开展缺乏有效性。

4 电力应急管理改进建议

电力应急管理工作的落实需要集合各部门的力量,集中精力办大事,才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发挥最大的效率。所以,加强电力应急管理能力不是某一部门的工作,需要紧密配合。

4.1 重视灾害的预防工作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不同的行业已经实现了自动化,大大降低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精确性。在电力突发事件的预防上,也可建立强大的自动化系统,将其和不断完善的通信系统相联系,能够及时获取各地区的自然状况,通过分析来评估电力故障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当电力突发事件出现后,能够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指导救援活动的开展。

4.2 加强卫星通信工程的建设

目前,公用通信对电力的依赖性较大,当电力突发事件出现后,通信也会受到影响,会对救援带来不便。而卫星通信作为一种重要的备用通信方式,能够在紧要关头发挥自身的作用。首先,能及时将事故的相关信息传送到指挥中心,便于中心工作的开展。

另一方面,能将信息传送到各电力部门,便于其根据所提供的信息进一步安排。

4.3 促进应急管理关键技术的开发

电力应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强大的技术作为支撑,因此必须要做好相关技术的开发工作。这些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对停电后的危害性评估技术、应急救援技术、智能管理技术及高效预警技术等。同时,也要做好电力应急设备的研发工作,以便为应急管理提供有力的物质保证。这都需要各电力部门从思想上进行转变,认识到应急管理的重要性。

4.4 积极策划应急模拟演练

预警方案是否具有可操作性,需要一定的模拟演练来验证。在模拟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要影响居民的正常用电,因此要突出对灾害试验的重视程度,由此来验证预警方案在重大灾害时的可操作性,减少不必要的时间、资源浪费。此外,还应对电力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充实其关于电力应急管理的知识,提升业务素质。

4.5 政府应加大资金支持

电力应急管理系统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巨大的资金投入,从应急装备到通信设备等,资金的巨大投入是不可避免的。政府应该在财政预算中为电力应急管理系统的建设设立专项资金,以便电力部门更好地利用资金去改善电力系统中的各项不足,加强应对灾害的抵抗力。

5 结束语

电力应急管理系统的建设是对电力部门工作能力的考验,对维护社会稳定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电力应急管理工作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存在着诸如对应急重要性认识不足、预警方案可行性低、灾后救援能力弱等问题,这制约着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因此,我们要加大对电力系统的资金投入,加强应急技术和电力设备的开发,并做好模拟演练工作,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芦振波,李国强,何青林等.浅谈电力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机电信息,2014(9).

[2]王飞.浅谈电力应急管理及建设重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35).

[3]陈宙.论电力应急管理与技术[J].中国科技博览,2011(4).

篇7

对于水利建设活动的开展是社会经济得以不断发展的关键所在。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使得农业发展的劳动力需求进一步加大,可是其需求的满足情况不甚理想,针对于这样的发展现状,加强对于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通过,这样的发展方式将会使得我国的土地资源、淡水资源以及劳动力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并且也能减少自热灾害给农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农业自身发展能力的加强。就加强农业水利过程建设的作用来看,首先,对于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能够实现对粮食产量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进而实现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农业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淡水资源,通过对水利过程的建设,能够很好地实现对于淡水资源的利用,促使农业的快速稳定发展;其次,对农业水利建设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用水的便捷性与安全性,通过对农村居民饮水质量的提高,可以进一步实现对其健康状况的改善。最后,就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农村生态活动的促进,主要指的是对淡水资源的节约合理使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进而为建立与发展起节约可持续性社会创造可能。就目前我国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对于水利过程的建设,也是为了更好地解决,人口激增、资源浪费明显以及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重要举措。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决,进而实现城市与农村的共同发展。其中,对于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主要是为了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一方面,促使用水的高效,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另一方面,也能实现用水的科学合理,维护社会的稳定,进而保障农业活动的持续开展。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农村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性得以共同提高。同时,在对农业水利工程进行建设的过程中,也必须意识到,我国目前的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特别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与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淡水资源的需求也将更为明显。此外,由于我国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工业污染所带来的淡水资源污染事件也是在不断增加,这也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的用水困境。所以,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加强对于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也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2.农村水利建设活动开展的困境与原因分析

2.1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

由于受到我国的农业活动开展实际情况国情与我国具体国情的影响,使得我国的农村水利建设水平较低,这也就导致了农业活动的开展难以实现高效化、合理化。灌溉效果受到水利工程的自身不足影响而显得不甚理想。

2.2乡村工业化进程的加剧

随着,我国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村地区的工业建设也进入到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但受其生产技术不足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影响,也就使得农业用水受污染现象的不断产生,使得农业生产活动的开展,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都受到了破坏,致使农村自身的发展难以维系。

2.3受旱涝灾害的影响较为明显

由于我国的地理位置影响,其所受到的旱涝灾害影响的范围较广,影响程度较重。同时,由于农业水利建设工程的建设与发展不足,使得许多农村地区的自然灾害破坏程度进一步加剧。

2.4对于淡水资源的污染浪费严重

在我国,由于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其发展技术的不足使得淡水资源的污染现象日益加急。同时,对于淡水资源的浪费现象也比比皆是,这也就使得许多地区的淡水资源难以保障生产生活的正常开展,一方面破坏了生态环境,一方面也使得社会发展受到影响。

3.对于发展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方式方法总结

3.1加强对于农村水利工程建设规划的科学合理性

积极发挥创新思维,进而充分实现水利工程开展的意义所在,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应当将水利工程的建设与人们的实际需求相结合,以此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时,也需要加强农村水利建设的防灾功效,实现农业生产对于旱涝灾害的抵抗能力。再者,还需注重于对淡水资源的合理使用与节约保护,加强对其的使用管理,弘扬节约型社会的建立,进而更好地完成对于淡水资源的利用,使得生态环境得以更好地保护,并且也能完成社会的生产生活活动的正常开展与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积极发挥出政府的监督管理职能。

3.2注重于规划的先导作用

在开展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之前,需要加强对于人本思想的体现,突出强调节约保护的前提下,实现对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具体来说,基础的水利管理部门在进行水利建设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首先,需要加强对当地淡水资源具体情况的分析,结合当地的实际资源储备、分布状况,按照先满足生活用水需要再满足生产用水需求这一使用方式来实现对淡水资源的分配;其次,对于淡水资源的开采也需做到先使用地表水后使用地下水这一原则,使得对于淡水资源的分配工作与开采工作得以有顺序的开展,进而形成一个发展的有机体,进而也能加强基础水利部门对于淡水资源的管理与发展。在这样的管理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还要树立先节约再开源的发展模式,进而提高社会的节约用水意识与能力。就农业用水的使用来说,也需加强重视,进而实现农业生产活动的开展得以充分保障,严格按照发展要求来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用水的分配与调度。

3.3通过建立投入机制实现发展的稳定

篇8

关键词:突发事件;应急物流;构建

近年来公共突发事件频发,灾难多广,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进步,各类社会问题日益尖锐,突发事件的频率也逐渐加快,这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而怎样处理和应对公共突发事件就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问题,对公共突发事件进行有效的应急物流系统的构建,以高速、高效、高可靠性的应急物流系统应对公共突发事件。这对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应急物流的基本概念

应急物流是在发生自然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等公共突发事件时,为了追求时间和效益的最大化与灾害损失的最小化为目标的,提供其救灾应急所需物资的特种物流活动。它既强调了物流的效率,有强调了物流的效益,而且还对时间要求有苛刻的标准。

二、应急物流系统的设计

1.应急物流系统的设计原则

在对应急物流系统的设计中,要把握住应急物流的属性和特点,满足系统反应能力的速度要求,在系统的开放性和系统的扩展性上做出有效的满足要求的设计添加具体要将事先的预防工作同事后的紧急制度有效的相结合。在追求效益上要加强对时间的要求,不要将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将行政机制作为主导,以市场机制为辅助,强化公众服务能力。应急物流系统是一个复杂多变,能应对各类事件的系统,所以要有完善的监控体系,要具备良好的有序的指挥体系,并且在运作上要合理,能给予处理突发事件有效的支持,能保持良好的可靠性与持续性。

2.应急物流中良好的协调及组织机制建设

在应急物流的机制建设上,要加强和建设中央救灾综合协调中心,以政府为工作机构,将网络信息中心作为组织形式,能通过有效的信息网络,及时灵活的了解和评估突发事件,对突发事件能第一时间有效的进行处理规划。建立一个完善的保障机制,灵活的调度。并且要对资源进行充分的协调,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进行很好的指挥与控制。同时要对地方救灾中心进行良好的针对性的建设,提高其应变能力,对突发事件能有效的把握,对救灾进行良好的协调与调度,将协调调度放在第一位,并且与中央的救灾总好协调中心进行有效持续的联系,从而使得应对突发事件更加灵活有序,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最后,不能忽略社会中的力量元素,人民群众的力量是强大的无限的,要加强对民间资源的动员能力,在紧急时刻为处理突发事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减轻政府的减灾压力。同时要加强对全社会的应急突发事件的能力的意识教育,使得在面临突发事件时,全社会都能冷静及时的做出反应,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在设计中应注意的应急物流的特点

应急物流的特点有几个重要值得关注的地方,那就是突发性、不确定性、非常规性、滞后性及弱经济性的特点。由于应急物流的突发性特点,这对应急物资的时间要求提出更高的标准。还有就是能够进行快速反应的系统应急能力,能在发生多变的,不可预知的突发事件的情况下,做出有效的措施。最后,系统具有开放性与可扩展性,在设计系统的过程中将各种可能的情况都考虑进其中,以应付面对的各类临时出现的情况,提高系统的应变能力。

三、应急物流系统的功能设计

在对应急物流系统的功能设计中,主要要满足系统的几个要求,一个就是救灾应急物流需求的预测和预警。这个预警系统要建立在大量收集灾害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对灾害信息的反馈,确立应急物资的种类和批量,从而更好的为物资运送做准备。在应急物资上做出有效的分类,从应急物流需求的重要程度出发,强化和建立应急物资的需求定量化标准,在出现突况下能有效的快速的启动应急物流工作,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质量。

然后要满足灾害评估和应急预案的启动,针对不同的地区做出综合分析,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灾害程度,制定出最为合适的应急方案。而相关部门要不断加强对应急预案的探讨,不断的补充和完善应急预案。在组织应急物流工作时,要明确指挥协调部门,确保应急物流工作能顺利快速的进行。还值得一提的事,要对应急预案做好细分,从地方级到省级再到国家级,构建出一个完善的,互相协调的应急救灾体系。

最后,要加强应急物资的储备与筹措工作,完善救灾物资的储存网络,如果一旦发生重大灾情,而应急物资无法满足应急需要时,要立即启动国家储备,即减少了储备物资的资金费用,又能快速满足应急需要,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应急物资的筹集,除了政府的拨款,还要有企业和个人的捐款,要建立可靠性高的监管部门,监督应急款项的去处和用处,明确责任制度。加强对应急物资储备的立法,使得救灾应急物资的筹措能有法可依,有据可循,责任明确。还要加强其动态管理,构建应急物资的配给中心,对突发事件的发生进行有效的应急物流处理,加快对救灾物资的配送和分类。从而最大程度的加强针对突发事件的应变和处理能力。

总之,对公共突发事件进行有效的应急物流系统的构建,以高速、高效、高可靠性的应急物流系统应对公共突发事件。这对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菲菲:《我国应急物流体系构建的思考》[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10).

篇9

关键词:新时期;防汛抗旱;成效;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U6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防汛抗旱,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一项关系全局的重要工作。如何进一步抓好防汛抗旱,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努力减轻水旱灾害损失,始终是一项艰巨而繁重的工作。下面,本人结合多年工作和理论研究经验,重点就新时期下如何做好防汛抗旱工作浅谈几点看法,敬请批评指正。

1新时期对防汛抗旱工作的要求

1.1 以人为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是防汛抗旱工作的头等大事,努力减少洪涝和干旱对社会和人民群众的威胁,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工作中需要围绕“以人为本”这个主线,把防洪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抗旱保供水安全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洪水资源,通过洪水管理和全面抗旱,最终实现人与水的和谐。

1.2 人水和谐。我国一些地方的防洪工程治理给人们的启发:坚固的堤防,幽雅的环境,体现“人水和谐”的理念,强调地域性、现代性、文化性而淡化工程痕迹,达到了自然、生态、景观相融合的境界。建设水利工程体系,在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又发挥人水相亲的平台作用,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正是新时期人民群众的渴求。

1.3 应急管理。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新时期国家各项应急管理工作全面提速,如何强化预案预测预警工作,适时推出行之有效的应急管理,已成为各级履行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成为检验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成为防汛抗旱工作的新的更高的要求。这是因为,大江大河治理的保证期望值越来越高,同时大量的中小河流、山洪等灾害却频繁发生,而且公众对防汛抗旱工作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更为关注,防汛抗旱工作影响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

2 存在的问题

与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防汛抗旱工作的要求相比,当前防汛抗旱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防汛抗旱工程标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防汛抗旱传统管理模式与现代化的社会管理要求不相适应,防汛抗旱保障体系与防灾减灾的要求不相适应,防汛抗旱的技术水平与科技的迅猛发展不相适应,预测预报和监测能力与全球气候变暖极端灾害性天气频繁发生不相适应。

3 做好防汛抗旱工作的措施

3.1大力推进防汛抗旱“两个转变”

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是对我国传统治水思路的历史总结和升华,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推进两个转变,必须把确保人的生命安全、饮水安全作为头等大事,在工作取向上,要改变人水对立的传统模式,尽快树立起人水和谐,洪水也是资源的新理念,既要防止水伤人,又要防止人伤水,尽可能地利用雨洪资源;在工作措施上,要改变单一防守、单一抗旱的传统模式,做到既注重防守,又注重给洪水出路,不断提高洪水的可控可管可用度;在抗旱中要不断优化配置水资源,尽可能满足城乡生活、生产用水需求,兼顾生态用水,不断拓宽抗旱领域。总之,要通过大力推进两个转变,紧紧围绕以人为本这个主线,理性协调人水关系,承担适度风险,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洪水资源,通过洪水管理和全面抗旱,最终实现人水和谐,尽可能减轻水旱灾害损失,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2全面加强防洪抗旱工程建设

坚持夏汛冬防,夏灾冬治,把防洪抗旱工程作为冬春水利建设的重中之重,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一方面,要坚持抓好农村饮水安全、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山区抗旱水池等工程的建设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另一方面,要全面排查现有水利工程险情隐患,并结合汛前、汛中检查出的问题,以抢险的精神抓紧险工险段的整治,绝不允许有险不整,带险入汛。最后在整治工程明险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消除工程隐患,对影响防洪安全的水井、钻孔,要坚决予以封堵;对影响工程安全的蚁穴,要灭杀处理,以防后患。通过全面加强防洪抗旱工程建设和各类工程整险除险,不断提高抗灾减灾的综合能力。

3.3增加适应洪水的能力减轻灾害损失

新时期防汛抗旱工作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来审视防汛抗旱的思路和做法,克服传统的缺陷和不足,采取综合措施,科学调度洪水和抗旱,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适度承担水旱风险,规范人类行为,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条件的现实告诉人们,无论洪水灾害还是干旱灾害,往往大大超出人类控制能力,完全控制洪水、彻底消除洪水灾害是不现实的。因此,在洪旱情面前,需有更为理性地规范人类自身调控洪水的行为,并且努力增强自身适应及承受洪水风险的能力,以赢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空间。在强调依靠工程手段消除洪水风险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如何增强人类社会自身适应洪水的能力,减轻灾害损失,且从总体上削弱其不利的影响。

3.4着力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

各地要按照《防洪法》和《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的要求,进一步强化防汛抗旱组织管理,逐步建立起机构健全、管理有序、运转高效、程序规范的防汛抗旱组织体系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的运行机制;要充分发挥各级防办的综合协调职能,加大组织协调力度,调动各成员单位参与防汛抗旱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作用,形成管理规范、协调有序、权责明确、步调一致的联动机制;要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以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制,修订完善各类预案、集镇应急供水方案和加强工程用水调度为重点,增强防汛抗旱的应变能力;要继续加强各级防办能力建设,及早理顺防办机构,开展防办规范化建设,使之与所履行的职责相适应,绝不允许出现汛前凑班子、汛后散摊子的现象;要努力增加防汛抗旱的经费投入,制订、完善资金管理和使用的各项制度,做到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和干部安全。要关注防汛抗旱的社会属性,更加注重调动社会力量,研究建立有效的社会保障机制,大力推行洪水保险、旱灾保险,逐步完善防汛抗旱社会化保障体系。

篇10

【关键词】政府;公共安全;管理;思考

引言

马克思曾说安全是市民社会的最高概念。整个社会的存在都只是为了保证它的每个成员人身、权利和财产不受侵犯。公共安全指故意或者过失实施或者足以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私产的安全。目前,中国社会的改革与发展已进入转型时期,这会影响农村社区公共安全特别是乡村社会的治安管理及其方式的整体性变迁。从金华农村公共安全现状来看,总体态势良好,但一些影响农村公共安全的因素依然存在。文章从重视应急管理、明确工作机制、预防为主三方面解读加拿大等国家应急机制的成功经验,思考其经验对农村公共安全管理体系的启示。

一.重视应急管理

世纪60―70年代着手建立应急管理机构,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考验,加拿大已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行之有效的应急系统。

(一)实行分级管理。加拿大的应急事务管理体制分为联邦,省和市镇(社区)三级,实行分级管理。在联邦一级,专门设置了紧急事务办公室。省和市镇两级管理机构的设置因地制宜,单独或合并视情而定。各级应急事务机构负责紧急事件的处理,负责减灾管理和救灾指挥协调工作,监督并检查各部门的应急方案,组织训练并实施救援。各级应急事务管理部门下设紧急事件管理中心,是协调机构,而不是权力机构。

(二)加强队伍建设。加拿大组建了专门的应急救援人员队伍,涉及消防救援,水(冰)上救援,建筑物倒塌救援,狭窄空间救援,高空救援及生化救援等。各级政府投入巨资,购置了先进的救灾设备和救援人员防护装备,保证在遇有危急时能及时进行援助。此外加拿大还建立了一支庞大的志愿者队伍,如安大略省共有525支消防队,其中69%的消防队全部由志愿者组成。

二.明确工作机制

(一)统一接警。9.11电话是政府设立的紧急事件接警中心,其网络覆盖全国各地,平时由警察负责管理。各地的紧急事件管理中心都与9.11电话接警中心相通。当接到报警后,距报警位置最近的警车,消防车,救护车从各自的值班位置同时出动去现场,由最先到达现场的人员负责指挥处理。当现场指挥认为事件严重,便会报告紧急事件管理中心,请求上级协助处置或支援。

(二)及时信息。加拿大政府认为,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政府有责任向公众提供真实灾情。如安大略省紧急情况管理署专门设立了联合信息中心,负责向媒体,公众相关灾害信息,保证公众及时,不间断地获得灾害的各种信息,既消除公众不必要的恐慌,又制止谣言扩散,减少媒体对灾情的不实报道,为把各类灾害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程度。

三.预防为主

(一)广泛宣传。政府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广泛充分的宣传,强化社区民众的应急救灾意识。如:三月的第一周举行紧急预案周活动,散发自助手册,建立信息亭和进行信息交流。政府减灾管理部门或非政府社会团体也经常组织减灾公众教育宣传活动。家庭、学校、社区以及社会公共组织经常对幼儿和青少年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和逃生救护教育。

(二)社会动员。动员和吸收非政府组织参与应急管理。如加拿大灾害损失减轻协会是一个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公共组织,使命是开展各类预防灾害发生,减轻灾害损失的学术研究和工程建设。并向广大公众和单位提供咨询和教育,懂得灾害发生后的自救互援是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职责。

四. 借鉴加拿大公共安全应急机制的经验,思考我市的农村社区公共安全管理体系。

虽然我市建立了对应的农村社区公共安全管理体系,但加拿大的一些经验值得借鉴。

(一)完善应急制度。加拿大目前形成了以家庭和企业单位自救为核心,市镇,省和联邦政府为后援的应急管理体制,《联邦政府紧急事件法案》把紧急事件分为四类。对于短期事件,要制定24小时、48小时处置计划;对于延续时间较长的紧急事件,要拟定更长时间的计划。各个家庭也有义务在72小时内做好自救工作,并强调受灾人员之间的互援。我市农村也可增设社区紧急事件的机构, 成立社区警务志愿者,对于突发性的事件,采取及时自救,减少人员与财产的损失。

(二)完善信息网络中心。各级应急事务管理部门下设紧急事件管理中心,是协调机构,而不是权力机构。利用数字化和网络化的集成技术,在加拿大形成统一接警。9.11电话是政府设立的紧急事件接警中心,其网络覆盖全国各地。目前,我市公路总里程达1.1万公里,其中农村道路占到将近1万公里,占90%。随着农村康庄道路实施,里程还要增长。部分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不完善、不规范,低等级机动车辆较多、村民交通安全意识薄弱。据调查,苏孟村目前只设有少量交通红绿灯,电子监控也是寥寥无几。借鉴以上内容,敦促政府制定和建立健全农村地区交通管理工作机制,完善工作规范,延伸农村地区交通管理触角和网络,创建一个安全的社区。

(三)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增设非政府组织并参与管理。

加拿大政府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广泛充分的宣传,强化社区民众的安全防范意识,鼓励非政府组织参与管理。向广大公众和单位提供咨询和教育,灾害发生后的自救互援是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职责。借鉴加拿大的经验,关注对农村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农民交通安全意识;注重外来务工人员教育问题,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印发解读简本、开发软件、设置电子触摸显示屏、制订解释性办法等多种方式,为民办事。此外,设立农村社区安全基金会,呼吁社会各界向基金会捐助资金,使农村公共安全管理体系真正步入依法管理的轨道。正如卢梭曾言: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

随着信息瞬息万变,情况错综复杂,要求政府完善农村社区公共安全管理体系的呼声越来越高。我们应有效借鉴切实可行的加拿大的应急管理的经验,创建安全社区要坚持“以人为本”,完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逐步形成网络一体化管理,提高社区民众的安全防范意识,以促进农村“安全、健康、和谐”社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肖杨.中国新刑法学[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P317

[2]刘春元.国外社区建设经验的启示[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l)P45-47.

[3]盛青.国外社区发展对中国社区建设的启示[J].科技信息,2008(l) P362-363.

[4]王义存.浅谈社区文化与社区文化建设[J].安徽文学,2008(10)

[5]于雷.社区建设理论与实务[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01)

[6]杨艺文.关于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再思考[J].2005(01)

[7]凌妙英.美加两国社区服务的启示[J].中国民政,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