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专业评估范文

时间:2023-12-21 17:18: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闻传播专业评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闻传播专业评估

篇1

当前,传媒业态和新闻传播方式发生巨大的变革,新闻专业期刊在新闻理论传播和业务研究方面负有重要使命。进入新世纪以来,新媒体发展迅猛,媒介的生态环境及生存样态发生重大变化,传统媒体在实现全媒体转型和数字化建设方面硕果累累,出现了很多新的模式和经验。移动技术改变了阅读,也改变了新闻的生产与传播。作为为业界和学界服务的专业期刊,应当适应新的形势,关注前沿问题,研究现实问题,为推动业界的改革发展服务,同时提高专业或学术期刊自身的影响力。

我国新闻传播类的专业期刊有不同定位与研究方向。然而,不言而喻,新闻传播在现阶段具有更强的实践意义,不仅需要追求学术价值,更应直面时代课题,注入现实关怀。目前,我国新闻传播类专业或学术期刊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由大学新闻院系办的院校类刊物;第二种是由全国各类新闻协会或学会主办的刊物;第三种也是数量最大的是由新闻媒体(报业集团、广电集团等)主办的刊物。三类专业或学术期刊的服务对象和研究方向各有侧重。然而,无论上述哪一类期刊,其办刊主旨都应是为中国新闻业界和学术研究服务。在推动新闻理论和实践的改革创新方面发挥应有作用,是我们的共同职责。

现阶段,在新闻与传播学领域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的、符合理论和实践要求并得到普遍认可的新闻专业期刊评价体系。我国现有的关于新闻传播学期刊的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评价功能,但有的存在侧重量化评估,忽略社会影响力评估的问题。建立以质量为导向,注重社会影响力评价,结合量化评估的更为科学合理的学术期刊评价标准,不仅是新闻传播类期刊紧跟时代、服务读者的需要,也有助于新闻传播学学术的健康发展。

篇2

法学

法学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社会学

社会学专业培养具备较全面的社会学理论知识和较熟练的社会调查技能。能够在教育、科研机构、党政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从事社会的研究与调查工作。也是培养政策研究与评估、社会规划与管理、发展研究与预测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新闻传播学

篇3

虽然在如今的企业传播圈中言必及多媒体,句句离不开新媒体,但是有数据统计到2010年,中国企业在对外的新闻稿中,只有不到10%配有图片,而采用视频的就更是凤毛麟角。

从搜索引擎开始颠覆性地改变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起,到现在已经有十年的时间,但是大量的企业开始意识到互联网媒体传播和搜索引擎优化的重要性不过是近几年的事情。这里有企业对于媒体传播环境变化了解的滞后,市场/公关等职能部门的“墨守成规”,也有各类服务商的责任。在多媒体传播领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试想在若干年前,当视频分享网站刚刚萌芽、各种新媒体Copy to China的本地化模式还没成型之时,多媒体传播不管是制作成本、传播成本还是对传播效果的监测和评估都是让人头疼的事情,而且由于媒体类型变得更加丰富多样,企业往往无所适从,特别是长期以来缺乏某种产品化的解决方案,或者说通用的“标准”,帮助企业经济高效地运用多媒体内容进行传播,进一步提升了广大中小企业进入多媒体传播时代的门槛。

说到标准,美通社是全球最大的企业信息机构,在欧关企业信息市场占有近60%的份额。我们很早就注意到了多媒体传播的趋势,以及一个普遍适用的“标准”对大多数企业的重要性。2001年美通社首次了多媒体新闻稿(Mukimedia NewsRelease),帮助试金石公司(Touchstone Pictures)推广其新片“珍珠港”。这种将文本新闻、图片、视频以及其它相关资料整合到一个动态的XHTML平台的企业信息方式,此后日渐流行,2006年随着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各种主流的社交媒体分享工具也被整合其中。到2010年,近半数通过关通社进行日常新闻稿的欧美企业都已转换为应用多媒体新闻稿形式。

采用多媒体形式企业信息有什么好处?让我们来看看美通社2011年5月的网站分析报告。此报告通过比对大量数据,对在美通社全球站点(省略)的各类企业新闻稿的效果进行了评估。其中纯文本新闻稿通过页面上的社交媒体分享功能被转发和分享的频度为平均每条每小时0.99次,而多媒体新闻稿为平均每条每小时3.5次。此外经过大量的转发分享以及搜索引擎的抓取,文本新闻稿在互联网和新媒体上能够被大部分人看到的平均时长为9.4天,或可说其生命力为9.4天,而多媒体新闻通稿则多达20天。而从媒体方面得到的数据更是说明了多媒体内容的重要:主流平面媒体和门户网站平均75%以上的文字内容配有图片或图表。对于网络媒体,配图新闻的平均点击量比纯文字新闻的平均点击量约高出60%~70%。

除了多媒体新闻稿等专业服务和工具外,企业的市场、公关、品牌传播乃至投资者关系传播人员还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多媒体传播技巧,以便让企业信息在丰富多彩的互联网世界中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和更大的影响力。首先,请专业的传播机构帮助完成多媒体,特别是视频内容的制作,内容为王,对观众而言,无价值的内容一定不会被关注、分享、转发,也不会在搜索引擎和社交网络上得到特别高的评价和排名;其次,在YouTube(优酷等)这类视频分享网站上视频,然后在企业的网站、发出的新闻稿、微博或其它页面嵌入这些视频链接。搜索引擎会“看到”这些链接、并为你带来更多的有效受众;同时,尽量完整地在所有允许的地方填写视频的内容和亮点描述,使用描述语言和关键词,尽量要生动一点,别听上去枯燥无味,不只要想到搜索引擎,更要想到你的受众;最后一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别忘了在微博和社交网站分享视频链接。社交媒体对于视频(多媒体)内容有着特殊的偏爱,可以大大提高转载和分享,也可以吸引更多的粉丝。

篇4

周明伟在致辞中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增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和文化软实力的要求更加紧迫。如何向世界说明—个快速发展、复杂多元的中国,塑造和传播真实的中国形象,是广大对外传播工作者要面对的长期挑战。

他指出,清华大学拥有我国高水准的研究队伍和学术资源,外文局在对外出版、国际舆情和传播实践研究方面具有优势。此次战略合作是双方有效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的一次强强联合,也是对外传播实践工作部门与高校教学科研机构密切合作的有益尝试。

他希望双方以此次合作为契机,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着力研究当前国际传播体系和文化软实力建设中面临的战略性、基础性问题,联合打造凝聚各方优质资源、优秀成果和高端人才的国家级专业智库,努力为中国对外传播事业的科学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姜加林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史安斌分别代表双方签署中国外文局与清华大学结成“对外传播研究战略合作伙伴”框架协议。

按照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互聘对方的研究人员担任特聘研究员,合作开展对外传播案例研究和课题研究,合作出版对外传播相关专著和教材,联合举办学术研讨会,合作编辑《对外传播》杂志,并将该杂志打造为我国新闻传播学核心期刊。

此外,双方还将联合设立“爱泼斯坦对外传播研究基金”,用于资助及奖励清华大学青年学者、硕士博士研究生开展对外传播相关研究。

清华大学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对外传播研究中心,致力于外传播、全球传播、国际新闻、跨文化传播、公共外交、危机传播、新闻制度和国家品牌行销等前沿学科的研究工作,承担了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攻关课题、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等研究项目,与国务院新闻办等部门合作开展新闻发言人和外宣人才的培训工作,同时着手进行爱泼斯坦新闻思想和实践的研究及相关图书文献的编纂整理等工作。

篇5

一、广播新闻播音教学的现状

广播新闻播音传统的教学模式大概是本科四年共学习50多门课程。基本上是一、二年级上语音发声等专业基础课,在语言上打下坚实的基础,然后在三、四年级时进行广播电视播音的学习。另外,还设置了特色鲜明的专业课程。教学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课与小课相辅相成。一般一周大课2到4节,小课3节或4节。大课主要是教师面对大家讲授理论知识。同学们在接受了主要的理论知识之后再联系理论进行实践练习。小课是教师面对10名左右的同学或一对一地教授具体的新闻播音技巧和方法,进行练习。

这样的教学模式目前是各大专院校广播新闻播音教学的主要模式。

二、现有教学模式的优点与不足

(一)现有模式的优点

一是继承了我国播音教学的优良传统,导向正确,拥有清晰的创作道路。尤其在语言和声音方面,注重锤炼,积累了丰富的表达技巧,继承发扬了汉语言的表达方式和美感,为广播新闻播音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语言基础。二是注意学科交叉,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自从播音专业诞生以来,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的吸收相邻学科的营养,注意与时代同步,丰富了教学内容,培养了许多适应一线工作的优秀新闻播音员。

(二)现有模式的不足

1.传统的新闻播音有弱化的趋势。综观我国的广播电视史,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传媒业迅速发展,新闻节目一直是广播节目的主体,各台不断加强新闻节目的建设,因此,新闻播音的地位一直是稳固而重要的。可是很少有院校把新闻播音单列出来作为一门课程来教授。特别是广播新闻播音,更是没有。近些年,很多院校把教学内容倾向于娱乐节目和服务类节目的主持,再加上师资及设备上的不足,广播新闻播音的内容有弱化的趋势。

2.新闻播音的教材落后。现用教材尤其是练习资料内容陈旧,不符合新闻播音的教学要求。

3.新闻播音的教学内容不够职业化。在实际教学中,过多强调声音,对新闻信息传播规律的研究不够。

4.播音员的个性特点不突出。每一档新闻节目,每一个新闻播音员都应该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而实际上,由于现有教学模式过于强调共性,不能因材施教,导致学生走上播音岗位后个性特点并不突出。

5.思路狭窄,创作不完整。由于种种原因,学习中,大多从稿件入手,造成思路狭窄。

三、丰富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一)重视校园广播站的作用

基本上所有的院校都建有校园广播站,条件较好的院校广播站还配备了数字化的设备,这是我们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同学一个非常好的实践平台。可是,我们对它的重视不够。有相当一部分广播站的播音质量较差,不能很好地实现我们的传播目标。在课堂上,我们也会播读新闻稿件,可那是模拟,在走出校园之前,唯一的“实战”机会就是去校园广播站播出新闻节目。但是,围绕校园广播站的教学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一是缺乏老师指导,完全由同学们自己完成播出的全过程,水平业余。这个问题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老师们平时除了要完成课时任务之外,还要进行科研,工作繁忙。而广播站节目的指导工作没有算在教师的工作量之内,教师缺乏积极性。二是广播站节目的播出也没有写入教学计划当中,它似乎是计划外的内容,因此,不受重视。

基于以上原因,笔者建议,将广播站的播音活动纳入广播新闻播音的教学计划当中,使它成为教学模式的一个必备环节。可以将课堂上模拟教学的方法直接针对我们广播站的项目进行教学,并在学习活动中完成传播效果的调研。将其他教学环节与广播站的新闻节目的创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

(二)创新大课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大课的传统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它是通过叙述、解释、推论等来传授知识,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笔者认为,播音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活动,大课也可以适当地加入实践的环节。另外,大课因为人数多,可以通过组织活动的方式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也可以起到带动小课练习积极性的作用。比如,大课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室组织同学们针对广播新闻作品进行赏析讨论,通过讨论,明确广播新闻播音的基本要求。也可以在大课上建立一个“广播站”,模拟广播新闻播音的全过程。在大课上因为人数多,“播音员”可以直接面对几十名“听众”播出新闻,并且还是“直播”,播出之后也可以直接到“听众”中对传播效果进行调研。这样,在课堂上就可以模拟完成广播新闻播音从采集新闻信息到生产新闻信息到反馈的整个传播的循环过程。培养同学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创作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意识。

(三)实行“项目教学法”

近年来,部分高校进行教学改革,引进了“项目教学法”。过去,广播新闻播音是针对新闻稿件进行练习,现在,提倡项目化教学。针对一个项目开展教学,非常适合广播新闻播音,因为,一线电台的播音员不仅仅要面对一档完整的新闻节目的直播,可能还要负责采编的任务,这在各电台已经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项目教学法”是以实际应用为目的,通过师生共同完成教学项目而使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教学方法,实施是以小组为单位。“项目教学法”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主张以学生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是另一种“个性化”的学习。这种方法的优势是能有效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掘创造潜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在广播新闻播音教学中的基本步骤为:老师先提出总体目标,同学们进行咨询,提出计划、决策、实施广播新闻节目播出的过程,检查听众反馈的情况,针对反馈进行评估。然后再针对评估的情况设计策划下一期新闻节目。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负责组织和指导。

“项目化教学法”,使学生的学习直接与一线的实际操作挂钩,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练习的可操作性,宜大力推广。

篇6

新闻教育在英国百年的发展已形成独有的特点,但在许多方面也引起了业内教育者的反思。

关注师资队伍的行业背景。优秀的师资团队是英国新闻教育始终走在世界前列的关键因素,从师资招聘、培养、考核、晋升、待遇等一系列环节已形成了良性循环,使高校能够吸引到人才、学生能够学有所得、教师能够学有所长,能真正做到学校、学生、老师三者都受益。英国的新闻教育在发展中始终没有离开过“学徒制”的影子,即使学院制的新闻教育已在不断发展,但仍不能完全摆脱“学徒制”的影响。有新闻行业从业背景的教师一直是支撑英国高校新闻教育的主要力量。英国凡开办新闻专业的高校都无一例外以自己的老师曾经或者一直在从事新闻工作作为吸引生源和加强与业界联系的一个重要砝码。在NCTJ看来,有从业经验的老师才可以“保证正确地完成职业指导”。英国城市大学新闻系主任罗德·艾伦说,“实质性的、可量化的新闻实践经验是新闻教师的第一个条件。第二个条件是与学生沟通的能力。其他背景是锦上添花……我们学校不会因为没有学历限制教师的晋升。我们系的所有新闻教师都是新闻从业人员,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总之,如果做新闻教师,30年的从业经历比一个博士学位有价值得多。”

创造灵活弹性的政策环境。在信息全球化的时代下,对从事新闻教育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需要精通新闻传播专业的知识,也需要拥有跨学科背景知识;既需要了解专业的理论体系,也需要掌握实务工作的方法;既需要了解人类的经典文明知识,也需要洞察前沿学科的发展;既需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的国情与传统,也需要清晰地了解世界的前沿动态与趋向”。而这些要求的实现,教师们必须有足够宽裕的时间和精力来保障,学校必须具备有弹性和灵活性的政策环境,英国高校的新闻教育环境就具备了这两个重要条件,为实现教师个体的差异化发展提供了可能。英国许多高校的教师享有学术休假待遇,让教师在不必教学的前提下有更集中的时间进行新闻实践或进修课程。如英国城市大学是每隔7年可以有学术休假1年,但需要经过协商,避免教师都选择在同一时间休假影响教学,甚至有的学校在与教师签订合同时明确增加教学学时,减少科研任务。

遵循学生学习的个性发展。有着精英文化传统的英国,在新闻教育理念上始终坚持遵循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有效挖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毕业后的新闻人才能够经得起行业的考验。在媒体融合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下,英国的高校新闻教育正在承担着让学生了解一些实用信息的任务,新闻教育者也在积极致力于创建不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由选择,走差异化发展和竞争力培养的道路。英国的新闻教育中正尝试着由单学科教育向多学科教育转变,从侧重技能训练向素质教育、通识教育转变,在加强知识基础、拓宽专业口径、文理渗透、强化应用的教改思路指导下,培养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新闻传媒人才。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也相应地发生着变化,从现有的状况来看,新闻学更多的聚焦于技术而非将技术植根于艺术、人文、科学等更广泛的课程设置中时,“这样的教育我们将收效甚微”。需要对新闻学进行重新定位,要求大多数学生中拥有一个全方位的、有利于培养思维的学科背景。

英国高校新闻教育中采取针对专业特点或照顾学生的兴趣、尊重学生的选择,采用不同类型、模式和要求的做法,这更能适应社会的人才需求,也更具操作性。以卡迪夫大学为例,该系新闻学的硕士研究生评估,依据的是课程考试或论文、法律考试、代表作选辑,该系对本科生和硕士生一般并无学位论文答辩的要求,但采用严格的程序对学生的论文进行评估,在评估程序中既严格按照程序而又兼顾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不同学生在所允许的范围内的有关选择,有利于在保证公平性的同时,使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及不同阶段的不同发展特点得到适度的照顾。

关注教育内容的公信力培养。新闻教育必须以传播人类精神文明、关注社会进步为天职,不能接受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要将服务市场与服务社会,学会认知与学会生存、实用技能与人文精神统一起来,这是新闻教育活动中必须坚守的原则、信念和理想,是新闻教育的生命力,也是大学的精神与灵魂。2011年,英国《世界新闻报》因“窃听事件”的曝光震惊了世界新闻界,除媒体与政权之间关系失衡重新引起关注外,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也再次被唤醒。新闻教育作为英国新闻从业人员的起步点,在商品经济及消费主义文化影响下,如何保持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已成为英国高校在新闻教育中感到最为重要而棘手的课题,并深刻思考新闻教育如何在任务精神及专业主义培养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在对伦敦大学金匠学院媒介与传播学系副主任安吉娜·菲利浦斯(Angela Philips)的采访中说:英国“学徒制”模式的优势在于他完全可以培养出适应全球化商业经济需要的年轻人……但很可能无助于培养有思想、负责任的未来记者。这也是英国模式最大的硬伤。”伦敦大学戈德史密斯学院的安吉拉·菲利普斯教授提出:“在市场化、商品化浪潮的冲击下,如果新闻失去了受众的信任,记者将失去在社会文化中的核心地位,但目前这种信任已经被侵蚀了。如果西方社会的媒体要重拾大众的信任,应该从新闻教育开始。”作为对英国新闻教育的反思,加强对公信力的培养已经成为人才培养中重要的衡量指标。

理论与实践的矛盾逐渐突出。在英国的新闻教育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已被业界和学者们关注,有学者任务新闻教育最明显、最普遍的问题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在开设新闻教育系的绝大多数大学,老师常分为两种类型:拥有研究背景的(通常有博士学位)和拥有专业背景的(通常没有博士学位),而这两个群体对理想的专业文化常常持有对立的观点。2009年,英国在遭遇经济危机之后,为缓解自身的社会矛盾了《面向增长的技能——英国国家技能战略》(Skills for Growth———The National Skills Strategy)的白皮书,在此白皮书中提到很重要的改革内容就包括扩充学徒制和与鼓励企业开展积极的合作,以鼓励实践教育为导向,这直接影响到英国新闻教育今后的发展方向。从本质上看,英国的高校的新闻教育还是属于一种职业培训,这个从英国的新闻专业和传播学专业的严格区分中也能证明这一点,只有把新闻与传播、文化学、社会学等学科融在一起,新闻教育才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从另一角度来看,对于在新闻教育中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处理不够清晰,也就是对新闻教育究竟该教什么含糊不清,这是关系到新闻教育本质的重要问题。

教育不公平现象开始显露。在欧洲一体化进程的背景下,遭遇经济危机过后的英国政府赤字严重,背负着教育拨款的压力,政府的高等教育学费改革迫在眉睫。2010年发表的《英国高校经费独立调查报告》中宣布从2012年至2013学年度起,英格兰大学学费将上涨为每年6000英镑到9000英镑。近十年来,英国政府规定的英国高等教育学费上限从2004年以前的2000英镑上涨为2012年的最高9000英镑,这对新闻教育的发展将带来很大的影响,势必会造成因教育成本的增加而造成一部分学生的辍学和入学难,引起教育的不公平。从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调查的英国超过一百所的大学2006年至2009年间的入学率及失学率数据来看,由于学费上调,三年期间约有 25%的在校学生离开学校,没有继续完成学业,其中约有 13.8%的学生完全放弃了接受高等教育而选择其他的出路。这使得公众开始质疑英国高等教育的公平性与全民性。

参考文献:

[1]彭琳,新闻教育应该培养恪守职业道德的人——安吉娜·菲利浦斯访谈录.21世纪新闻媒体@新闻教育发展国际研讨会文集,2007

[2]全国训练新闻人员理事会.http://

篇7

今年的德国世界杯包括可口可乐、阿迪达斯、麦当劳、现代汽车等15家企业获得了2006FIFA官方赞助商资格。而且高额的赞助费对于这些企业来说只是世界杯营销费用中的一部分,同期推广费、广告费将是赞助费的几倍。然而作为国际化大品牌,他们的投入将在全球范围内带来更巨大的回报,这也是为什么世界杯赞助如此受到追捧的原因。

从国内媒体的反映看,本届世界杯相关节目量和广告投放量均较往届有大幅提高。世界杯已经由球迷的节日,发展咸媒体和企业的盛宴,无论你对足球喜爱也好,无所谓也罢,你都不得不置身于一个由媒体和企业精心搭建的世界杯大球场中,被他们感染,被他们淹没。

在15个官方赞助商中,阿迪达斯、可口可乐、富士、吉列、现代、飞利浦、麦当劳、东芝、雅虎、百威和万事达在国内的品牌影响推广最多,影响也最大。但是,CTR市场研究――媒介智讯的新闻监测数据显示,这些品牌在世界杯期间的国内电视新闻曝光率并不高。只有“阿迪达斯”一个品牌的日平均新闻曝光率超过1次,其他品牌的新闻曝光率均不足一次。也就是说,国内的新闻媒体在世界杯期间并没有对这些官方赞助商品牌有足够的报道,或者说,除了阿迪达斯以外的其他品牌几乎没有进行任何 “借题发挥”的新闻公关活动。

作为重要的品牌传播渠道,新闻不仅有极强的可信度和较广的传播范围,更能为企业节约大量的宣传成本。然而,作为世界杯官方赞助商,此次只有阿迪达斯在国内各大媒体新闻上连续曝光。他们不仅在世界杯赞助、预期收益、企业发展上大做文章,更从比赛用球、球员队服等产品上做足了宣传。从监测数据显示,阿迪达斯借世界杯这个主题,在央视和各地重要卫视的各档优秀节目上都有多次长时间的曝光,而这些曝光仅从时长上看,就折合广告价值近千万。

相比之下,其他赞助品牌虽然在国内花着大价钱大投广告,但却并未很好地利用总部争取的“官方赞助商”头衔所带来的引题机会。除去比赛现场的软性广告,北京现代在央视“我爱世界杯”节目中的软性广告投放就将近500次,而央视这些广告均价格不菲。现代汽车为客户所做的德国世界杯抽奖活动,以及其世界杯期间在大巴车上的标示都可以成为很好的新闻素材,但遗憾的是,这些新闻仅在媒体上一带而过,没有达到更好的曝光效果。

同样作为网络媒体,虽然雅虎国际争取到世界杯官方赞助资格,但雅虎中国却在国内网络媒体世界杯大战中败下阵来。随着国内网络媒体大战的升温,网站在世界杯期间已经成为其他媒体报道的对象,这不仅体现了网络媒体的营销成功,更表现出网络媒体自身也在通过其他媒体树立自身形象,争夺受众的关注。从电视新闻曝光频率上来看,新浪网在世界杯期间的声音最响,被报道次数最多,日平均曝光次数超过两次,且大量出现在央视和北京地区的频道。电视节目主持人多次在节目中援引新浪快报及新浪论坛的评论,新浪网的品牌影响力通过电视在传统受众中达到了更广的传播。

搜狐网虽然在央视的世界杯节目上也投放了软性的角标广告,但其在电视节目上所受到的主动关注度远不及新浪。搜狐、雅虎、网易、TOM等门户网站的日均曝光都不足一次。至少在传统电视受众中,这些网站没有获得更多的品牌传播机会。

作为品牌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公关早已经成为品牌宣传利器。但如何抓题,如何借题,都值得我们继续做深入探讨。通过对此次世界杯期间的新闻监测可以看出,企业在媒介宣传中广告与新闻如果配合得当将会相得益彰,既让宣传效果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挥又保证了媒介预算ROI达到最大。另外,在公关活动中如果能够及时发现其他品牌的曝光情况,并时刻从中寻找可借鉴的经验和机会也将会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自身的品牌形象建设,为企业发展奠定基础。

赵梅,系CTR市场研究媒介智讯总经理;朱蕾,系CTR市场研究媒介智讯研究员

链接:

2006年7月1日,中国领先的市场研究公司CTR市场研究,正式推出中国最大的市场信息情报服务项目:CTR媒介智讯一新闻监测。这项新服务将包括电视、电台、报纸和网络在内的各个媒体的监测,为广告主、公关公司、广告公司、媒体等提供快速、全面、专业化的市场信息情报服务。

随着媒体的日益发展和信息传播的无界化,一条新闻能在一天内传遍全国11亿电视观众和4亿广播听众,信息每天都在以指数级的速度覆盖并达到家喻户晓。企业的负面新闻会迅速演变为“热点事件”。在信息传播速度及解决时效方面,许多企业对此的控制明显力不从心。不仅如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竞争对手的市场行动、媒介反应都是企业需要关注的核心情报,值得深入研究。

篇8

我国媒体国际传播能力仍显弱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媒体迅速发展,传播能力显著提升,国际传播体系初步形成,在传播中国声音、树立中国形象、扩大中国影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与世界一流媒体相比,我国媒体还存在着差距,在国际传播格局中仍处于弱势地位,这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与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不相适应,还无法满足国家总体对外战略的要求。

尚未形成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国传媒集团。当前西方主要传媒集团均以跨媒体、跨地域发展为基本特征,融合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出版等多种传播业态,搭建起业务多元、实力雄厚的“传媒帝国”。美国新闻集团拥有400多家子公司,直接或间接控制《泰晤士报》、《华尔街日报》等170家平面媒体,拥有近40家卫星和有线电视频道,具备覆盖全球2/3人口的能力。相比之下,我国媒体基本还处于报纸、通讯社、电视台等单一媒体发展的状态,且以国内发展为主,总体实力不强。

尚不具备世界范围内全天候采集新闻的能力。信息采集能力是传播能力的基础性因素,与西方主流媒体相比,我国主流媒体在驻外记者站覆盖面、人员配备和技术装备上明显不足,很难第一时间发出独家的、深度的报道。美国CNN在全球拥有42个分社400多名记者,其国际电台有32个驻外分社60名记者;英国BBC有40个驻外记者站250多名记者;而中国中央电视台只有19个驻外记者站约60名记者。新华社虽然在驻外分社数量上与路透社、美联社、法新社三大通讯社差距不大,但人员配备相差悬殊,例如新华社驻韩国分社只有2人,而路透社驻韩国分社有60人。此外,我国媒体驻外机构技术装备水平比较落后,多媒体信息采集能力和实时移动传输能力严重不足。新华社多数驻外分社没有配备摄像设备,中央电视台驻外记者站普遍缺乏小型卫星转播和高清远程传送设备等,严重制约我国媒体国际新闻采集能力。

新闻信息产品海外有效落地不足。与国际一流媒体相比,我国媒体在新闻信息产品的有效覆盖、落地入户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截至2010年6月,中央电视台在140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节目的落地入户播出,其中整频道落地项目的用户总数约为15058万户;而全球212个国家和地区的大约10亿人可以收看到CNN。截至2010年12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海外拥有51家整频率电台,有153家海外合作电台;BBC在世界150个国家通过调频广播实现节目落地,在全球拥有2300家合作电台;美国之音在全球80多个国家、560多个城市,通过800多家电台实现了节目落地。新华社在海外共有各类产品用户1.6万家,其中媒体客户约1万家;路透社在全世界共有37万个信息终端,其中包含各国主要媒体约2万家;美联社为世界121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多家新闻媒介供稿。

对国际主流舆论的影响力偏低。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媒体在报道内容、形式、时效等方面有了明显改进,但传播的实际影响力仍然有限。主要表现为,在国际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报道中原创率和首发率低,在重大舆论斗争中争夺话语权的能力不足,对国际主流社会的影响力偏弱,没有掌握描述“中国形象”的主导权。而国际一流媒体通过强大的议程设置能力,把全世界发生的新闻置于西方思维和价值观的评判之下,形成了话语垄断,对国际主流人群产生了强大的影响。

我国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发展的制约因素

当前制约和影响我国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困难;既有主观认识不到位,又有客观投入不充分;既有内部体制机制不适应,又有外部国际传播格局制约。

思想观念与传播全球化发展的新形势不相适应。当今时代,信息传播呈现出全球化发展趋势。媒体要在激烈的国际舆论竞争中赢得主动,在深刻变化的国际传播格局中占据主导,就必须面向全球进行信息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必须在全球范围内拓展传播渠道,从而实现传播资源的最佳配置和传播效益的最大化。传播全球化不可阻挡也无法回避,任何媒体如果不能及时融入国际传播体系,将失去在国际传播市场同场竞技的机会,也意味着在国际舆论竞争中自动弃权。在媒体传播能力建设过程中,我们的思想观念不能完全适应国际传播发展新形势,还没有充分认识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球观念和国际视野还较为缺乏,市场观念和营销意识还比较淡薄,存在重国内发展轻国际发展,重对外宣传轻国际传播的现象,对国内传播和国际传播的统筹不够,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传播能力建设的统筹不够,对传播能力建设的总体考虑和战略规划不够,这些都影响和制约着我国国际传播能力的发展。

部分体制机制因素对媒体做大做强形成制约。现有的一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已经不适应媒体快速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媒体在新闻采编、信息传输、产品营销等方面自成一体,重复建设和市场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资源共享机制。同时,这种管理体制使大多数媒体以单一业态发展为主,不利于媒体从单一媒体向综合媒体转变。此外,媒体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在运用市场手段拓宽投融资渠道方面存在障碍,已有管理机制未能给予媒体提高自身造血功能的足够空间。人才引进方面,我国媒体主要沿用事业单位的用人机制和管理模式,编制内人员与聘用制人员在培养使用、薪酬福利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缺乏吸引和激励优秀人才的灵活机制。现行政策对媒体聘请使用外籍专家、雇员,以及在薪酬支付等方面的限制,也制约了国际传播人才队伍的国际化。

媒体发展壮大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目前,新闻媒体发展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的财政拨款,对国际传播的投入总量不够,增长速度缓慢,以至于很多发展项目因为自身资金不足难以实施。相比之下,国际一流媒体都有较充足的资金来源。如1996年卡塔尔政府以1.3亿美元启动资金建立半岛电视台;2007年英国外交部对BBC国际广播部门的拨款达2.4亿英镑,而BBC同时还可利用市场经营所得发展其广播业务。

媒体对传播规律把握不够从而影响国际传播效果。在国际传播中,对国内传播和国际传播的区别把握不够,对国内外政治文化差异认识不深刻,未充分考虑目标受众的接受心理和接受习惯,把国际传播简单地等同于对外宣传,当然就很难收到良好的国际传播效果。当前,我国媒体普遍缺乏对国外目标受众长期有效的跟踪研究和专业分析,尚未建立针对国际传播内容的专业评估和信息反馈系统,对传播效果缺乏准确清晰的研判,不能根据各国受众的思维习惯、接受特点对传播内容进行调整,缺乏针对性、吸引力和感染力。而国际一流媒体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如英国BBC自1996年成立顾问小组专门负责节目评估工作,每年对各语言广播依次进行评估,三年一轮,通过评估提出整改意见,对改进对外传播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加强我国媒体国际传播能力的几点思考

我国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局,事关国家利益、国家形象和国家安全。当前,加强我国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面临十分有利的条件: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为我国国际传播事业发展提供了较为雄厚的物质基础;数字化、网络化技术迅猛发展,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实现飞跃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世界对我关注度大幅提升,为我国拓展国际传播提供了广阔空间。因此,我国媒体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着力实现重点突破,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国际传媒集团。国际传播实践证明,真正对国际舆论产生重大影响的,都是具有强大实力和竞争能力的综合性传媒集团。实现媒体国际传播能力质的飞跃,必须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完善政策保障措施,集中力量做大做强重点媒体,实施一批重大工程项目,着力在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各个领域建成若干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跨国传媒集团,打破西方媒体垄断格局。根据基础条件和实际需要,可以考虑打造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为代表的综合性传媒旗舰,形成以《中国日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新社为代表的专业性传媒集群,推动这些媒体坚持一业为主、多业并举,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从单一媒体向综合媒体转变。同时,抓住关键环节、解决突出问题,着力在采编网络、信息内容、营销体系、传播技术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大幅度提升媒体整体实力、市场竞争力和传输影响力。

二是突出发展新兴媒体,抢占全球传播制高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是与生俱来的全球传播载体,具有跨越时空、天然落地的特点;网络传播是一种非对称传播,可以迅速汇聚分散的声音,急剧放大弱小的力量,在国际话语权竞争中显示出独特优势。我国在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网络舆论引导方面发展较快,新闻网站建设已有一定基础。但仍须在战略布局上突出互联网的地位和作用,下大力气发展新兴媒体,从而更有效地突破西方信息壁垒。要以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为主体,扩大基础设施规模,提升信息服务能力,建设国家网络电视台,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搜索引擎,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一流网络媒体。要大力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推动传统媒体向现代媒体转变,促进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更好地参与全球话语权争夺。

三是实施本土发展战略,切实增强传播实效。在全球传播背景下,实施本土化战略是提高传播效果的必然要求,也是国际大型传播机构的通行做法。通过实现本土化发展,能准确地了解当地受众需求,充分适应当地环境,有针对性地提供新闻信息产品和服务,从而增强对本土受众的吸引力,打破东西方文化差异和意识形态差异带来的阻隔,提高舆论竞争能力。要扎实推进海外本土化发展战略,大力拓展海外传播阵地,逐步实现机构本土化、人员本土化、内容本土化,实现信息采集、编辑制作、印刷发行、信号传输、产品营销等在当地完成,提高传播效率,增强传播实效。要把本土发展与中国特色结合起来,树立世界眼光,体现中国视角,传播中国理念,发出中国声音,以我为主采集播发国际新闻信息,坚持用我们自己的观察和判断报道世界,逐步形成一套独立、成熟并有别于西方媒体的话语体系,争取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受众的认同。

四是发挥市场基础作用,有效配置传播资源。市场在媒体传播资源的配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自觉遵循市场规律,增强成本效益观念,充分利用市场配置传播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推动媒体在市场竞争中成长壮大。要重点加强广播电视媒体资源的整合,逐步推动各新闻传播机构整合功能重复、市场同质的媒体资源,实现集约化、科学化运营。要培育一批独立的传播市场主体,逐步将新兴媒体、海外新办媒体等推向市场。要积极进军国际传媒领域,支持重点媒体成立市场化运作的公司,在海外参股、并购或投资创办一批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文化传播企业和文化中介机构。要加强海外营销工作,建立专业化海外营销机构,提高我国新闻信息产品的覆盖率、落地率和竞争力、影响力。

篇9

【关键词】媒体融合民族院校新闻传播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部提出的“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已经成为高等院校当前的共识,怎样在民族院校新闻传播专业本科教学中落实这种共识,我们认为,关键在于正视民族院校的生源结构。在少数民族生源为主体的民族院校,我们需要对照新闻专业的培养目标,对生源的基础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合学生生源结构的培养方案,并落实到具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上。

二、民族院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以本为本”的三个方面

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面临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挑战,应社会转型需求,新闻传播教育也应与时俱进。

首先,以学生发展为本,“量身打造”相应的本科培养方案与教学方法是前提。强调依据生源结构的特殊性,这仅仅是“因材施教”这一教育基本原则合乎逻辑的延伸。笔者之所以坚持将这一点作为民族院校新闻传播专业落实“以本为本”的首要问题提出来,主要针对的是当前民族院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中存在的相当普遍的问题。众所周知,高等院校教师的主要业务压力来自科研任务,相当多的教师在教学上投入是不充分的。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教师只管“教”,不管“学”,较少研究学生状况,并针对性地钻研教法,与科研方面“不待扬鞭自奋蹄”、精益求精的状况形成了强烈反差。这种普遍存在的偏差,对民族院校学生培养成效的影响尤为突出。以笔者所在的中南民族大学为例,少数民族生源占到其招生总数的60%以上,其中又有相当比例的少数民族学生来自边疆地区。这些学生的整体状况与来自经济文化较发达地区的学生有显著差别,这就是民族院校生源结构的特殊性。但是,尽管是在民族院校,学校所制定的培养方案,教师所采用的教材,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这些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却未必与一般高校有所差别,基本没有针对特殊生源结构“量身定制”的。因此就需要强调:民族院校新闻专业教师的科研或许不需要强调“民族院校”特质,但在教学问题上,采取与其他非民族院校同质化的内容和手段,则显然是不可取的。

其次,“专业摸底”是当务之急。对照教育部规定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以及融媒体时代新闻业界对本科毕业生的要求,对占民族院校多数的民族地区生源的入學基础进行考察,就成为当务之急。笔者在此前进行的几个教研项目中对此问题进行过初步研究,大体而言,民族地区尤其是边疆民族地区的不少生源限于中小学时期的学习条件与环境,存在对互联网时代媒体不熟悉、对设备器材等熟悉程度低、对汉语语言表达敏感度低等问题;而从民族院校生源毕业之后大多数仍将回归民族地区服务这一点而言,他们对民族地区语言文化的熟悉则成为一种潜在的优势。我们认为,对生源的上述研判,可以作为民族院校新闻传播专业本科教育制定培养方案和教学方法时的重要参考。

第三,打造本科特色课程与教材。从现行的管理制度来说,培养方案主要涉及开设课程的体系。针对民族生源的特点,民族院校新闻传播专业的培养方案,应当补充如下课程:

1.以增强语言敏感度为学习目标的高阶语言类课程、以增强对色彩图形文化意义掌握的文化类课程。新闻稿件对语言的应用有着很高的要求,在新闻写作和实习过程中的表现看,较高比例的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对于汉语的敏感度不高,对于词语基本义(概念义)之外的感情意义、语体色彩、搭配意义、联想意义、象征意义等往往不够敏感,用语不准确,对于汉语的某些习语、习惯用法不熟悉,出现表达不“地道”,这种语言掌握上的问题需要通过开设专门性的高阶语言课程加以解决。由于文化差异,较多少数民族学生对于色彩、图形的文化在汉语环境中的文化含义也不够敏感,从强化学生适应力的角度看,也应当开设以色彩、图形运用为主题的文化类课程。

2.以增强对计算机、网络及新闻专业器材使用能力为主的实践类课程。据观察,对于使用新闻专业器材方面的困难,主要源于之前接触较少,学生存在某种心理障碍,通过较多的实际操作、使用,少数民族生源同样能够出色地使用专业器材。对于使用专业软件处理信息、通过网络获取专业信息,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同样是因为此前较少使用,而存在类似的心理障碍。因此,有必要通过开设专门的课程,加快学生熟悉计算机、网络、专业器材的使用。

3.以增强民族类新闻报道、文化传播能力为主的基础课程。就笔者了解的情况看,民族院校一般开设有作为公共必修课的民族理论课程,但很少有新闻传播专业开设将民族理论与新闻传播专业实务结合的相关课程。解析民族类新闻报道的纪律、规则、注意事项,传授如何挖掘民族题材新闻事件、传播民族文化,这类课程对于主要就业于民族地区的学生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说在培养方案里,针对性地增加前述两类课程是为了解决少数民族生源的“短板”的话,开设这一类课程,其目的则是引导学生利用掌握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优势,增强其适应服务民族地区的能力。

事实上,民族院校新闻传播专业在制定本科培养方案、确定课程体系时,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是通过课程体系的调整,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克服通常存在的经济差别、文化差别,特别是文化差别所造成的不利影响。落实在本科课程教学上,也同样要着重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问题。在总体上说,民族院校新闻传播专业的课程教学应当更偏重实践,当然,在整个课程体系上也应当如此,只有这样才有利于降低学生语言弱势带来的不利影响。与此同时,应当特别“重基础”这一观念,在本科教育的前半段,以及在各个课程的前半段,应注意教学进度过快现象,留出适应期,以避免学生掉队。解决学生基础不平衡问题的思路是分层要求,而不提倡分层(按层次分班)教学。

民族院校新闻传播专业的教材和教学内容也需要引起关注。调查发现,民族院校新闻传播专业一般都采用较为通行的教材,自编教材很少,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是,为了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克服文化差异而开设的语言类、文化类等课程,应当在调查学生需求的基础上,编写出适应民族院校教学特色的教材。

三、做有温度的民族新闻传播教育

篇10

关键词 媒介融合 新闻教育 专业主义 交互式新闻 资源整合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中文系讲师,西安710100一、媒介融合及其为新闻教育所带来的挑战

“媒介融合”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这种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的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这一本意更倾向于技术融合。但如今已经形成的媒介融合这一趋势包含更多――密苏里新闻学院迈克・麦金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认为媒介融合的定义中至少要有三条线索:第一个是经济和运营目的。传媒组织都希望通过媒介融合的方式获得更多的广告份额。第二个是新闻报道方式。媒介组织融合不同的报道方式制作新闻产品,是为了追求最佳传播效果。例如广播台创办网站为自己的节目补充视觉信息。第三个是公众(或受众)和媒介之间新的社会关系。如今,在世界范围内由公众创造的内容越来越多地被专业媒体采用,同时正在流行的社交网络服务(如Facebook、微博、人人网等)也对人们的信息分享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些都大大改变了公众与主流媒体之间的关系。公众已经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了媒体的议程设置过程中。Jenkins教授于2005年就已经说明,从iPod的数字录影机开始,我们就已经生活在了媒介融合的时代,这个时生了很多变化,传播、讲故事以及信息技术都在慢慢地塑造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当然也包括我们如何去生产信息、传播信息、消费信息和学习信息。目前,我国“三网融合”已经作为国家工程正式步入实施阶段,更昭示了一个崭新的媒体融合时代的来临。这一态势为新闻教育带来新的挑战:

第一,技术的挑战。媒介融合对新闻专业人才的技术需求包含两个方面,一为数字技术;二为新闻专业技术的融合,即全媒体人才。新闻业所需要的“人才要求既要掌握扎实的新闻理论和广播电视业务知识,又要掌握必要的技术技能,尤其是包罗万象的新媒体技术,如虚拟影像合成技术、数字合成技术、3G、Web2.0、影视编导、节目策划、摄像技术、灯光技术、非线性编辑”。特技制作技术、音视频编辑技术等,从而更好地适应多媒体融合环境下的新闻传播需求。另一方面,媒介融合在于新闻报道方式的融合,因此单一的专业技能已经不再适应新的报道方式,记者、编辑不再是为媒体内部的某一个部门服务,而是为集团内的多个媒体部门进行信息的采集和。记者所制作的信息既可能被用于报纸,也可能被电视或者网站采用。

第二,知识结构的要求,公众与媒体的新关系对新闻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挑战。媒介融合带来最显著的变化是使得过去一对多的传播模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而媒介融合的根本点就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意味着公民新闻时代的来临,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或者新闻业不需要新闻专业人才。因为,公民新闻也意味着信息的良莠不齐,杂乱无章。这就意味着新闻专业人才的新闻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他可以不在新闻发生的现场,可以不做现场采访和拍摄,但却必须拥有广博的知识和敏锐的判断力,在海量的信息里选择正确的、真实的信息,利用自己掌握的技术进行大众传播。可见,单一的知识结构已经无法应对新闻生产方式的变化,新闻从业人员必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多专多能。

第三,沟通能力的要求。“学习如何与社区参与者打交道,创作出高质量的报道。这是我们的毕业生需要掌握的关键技能,也是下一个时代新闻业走向繁荣的最终方式。”沟通能力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新闻采访能力,而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网络沟通能力。网络沟通能力包括利用网络进行采访;搜集新闻的能力;进行调查的能力;利用社交网站发起讨论的能力;创建网络社区作为新闻来源的能力等等。

二、新闻教育面对媒介融合的变与不变

面对已经形成的媒介融合态势,美国新闻教育已经产生了震动。少数院校因为亏损已经关闭,但大多数院校在面临生存or死亡的问题上毅然选择了市场。面对新的媒介环境带来的挑战,他们纷纷在近十年中做出相应的改革。改革的方向大都聚集在课程改革和对新媒体的利用上,如增设融合新闻、数字技术、交互式新闻课程;利用网络社区作为实训;提供双学位等。

我国的新闻教育还停留在传统观念上。“三网融合”的正式实施将成为媒介融合一次的催化剂。这样一来,传统的新闻教育变革成为生存的必然。但是,新闻教育哪些要变?哪些不变?将是新闻教育变革前需先解决的问题。

(一)新闻专业主义的精神教育不变,但新闻教育的理念要变

什么是专业主义?简单来说,专业主义体现工作者对自己工作的基本信念和态度,其中包括(1)服务公众的意识;(2)专业自律意识;(3)遵循专业社区共享的专业标准;(4)以专业的内在因素(如服务、贡献及专业成就)为基本动力;(5)工作自主。那么对于新闻专业主义而言,则表现在,第一,媒体的主要功能是传播新闻,同时还要干预和推动社会发展;第二,媒体的目的是为公众服务,并反映民意;第三,媒体的约束机制是法律和职业道德自律,尤其是后者。无论媒介成为什么样子,其传播新闻的功能、服务公众的目的不会变,所以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核心仍然是客观的报道新闻,用新闻的力量推动社会的进步。这样的精神内核在新闻教育中仍然应该居于首位。

新闻教育理念简言之就是要培养怎样的新闻专业人才,它决定着新闻教育的走向。在这点上,实施新闻教育的院校应当敏锐的意识到新闻业的变化,及时对自己的教育理念、目标等做出调整。就目前来看,媒介融合要求“全媒体”人才,新闻教育应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对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做出相应的改革。所谓全媒体人才是指掌握多媒体技术专业技能的人才,而非传统教育只掌握特定媒体技术、技能的人才。即需要新闻专业、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与计算机专业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国内目前大多数新闻院系已经为新闻专业开设了网络新闻等相关课程,但这种变化还只是微调,并没有将其作为未来发展趋势或教育理念来实施。仅有个别院校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2007年增设了“数字新闻传播”方向,“其立足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发展的客观变化,其目标是造就一批适应新媒体以及实现数字转型的传统媒体需要的新型新闻人才。”,而早在2003年左右,美国300所新闻院校中就已经有50%针对媒介融合对课程做出了相应地调整和改革。今天,这种改革则更为全面。“忘记笔的力量吧!现如今,新闻教育的基础是键盘和摄像机”。虽然这样的口号我们不能完全苟同,但从中却可窥见出其

教育理念的变革――针对技术而言的新的新闻教育理念在美国已全面生根。因此,媒介融合时代所需要的以数字技术为核心,并具有多项专业技能的专业人才。

(二)核心技能写作训练不变,但新闻教育的方式要变

强调技术的重要性,但并不意味着要忽视新闻写作的重要性。无论是传统的新闻报道,是基于媒介融合、新媒体或者是社交网络的新闻报道,新闻写作仍然是新闻生产最重要的一环。新闻的真实性、新闻的角度、新闻的影响力都需要通过写作来实现。新闻专业主义所包含的客观性、独立性以及自律精神更是只能通过新闻写作来体现。

目前,我国新闻教育仍然沿用传统的学院派教学方式,主要教学力量多为实践经验不足的学院派教师,新媒体技术的掌握滞后。学院派教学方式有对新闻写作尤为重视的优势,但是不适应媒介融合带来的新闻报道方式的变化。媒介融合要求新闻的报道方式不拘泥于一种媒介方式,而是多媒体联合,如某一事件发生,先有网络以各种方式发出短消息,接着制作事件视频,撰写深度报道,多媒体全方位展开。这对新闻专业人才的应变能力、技能等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边学习理论边进行实践的方式。在互联网技术发达的今天,完全可以利用网络社区让老师和学生一起进行开放、交互式的工作,边学习边实践,学会交互式的新闻报道方式,学会鉴别新闻,发起话题和讨论,训练良好的网络沟通能力。同时,可以进行融合新闻的演练,借助于网络平台链接视频,发表议论、推广内容、研究和搜集新闻、采访。

(三)批判精神的培养不变,但新闻教育的内容要变。

在进行信息生产的同时,新闻专业人才因为站在“船头”的特殊性,还肩负着社会的观察员、社会风向的引导者、社会进步的助推器的任务。因此,新闻教育本身不能把新闻专业人才看成是技术员。批判精神主要体现在一个人的精神境界、思想深度、人生阅历以及对社会葆有的责任感、使命感上。通识教育是培养人文精神与批判力的路径。张力奋\认为,新闻教育以培养专业记者为宗旨,重视实务。“英国则不同,鲜有新闻专科,求诸于人文通识教育与训练。记者的学科背景极广泛,很多念的是历史、文学、经济学、政治或哲学法律科学。英国人的思路是,一旦有基本的人文学养,懂得如何独立思考分析,如何采集评估证据,甄别知识,有了基本训练,以后经过专业训练,做什么都成。当然包括当记者。”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这一论断重新焕发生命。因为新闻传播的主体发生了变化,公民新闻使新闻生产成为所有人都可以进行,那么新闻专业人才的存在价值是什么?那就是在海量信息中挑选新闻的眼光、发表议论的角度以及由其所带来的社会价值。这些都要求具有人文精神和批判力。

在具有优秀的批判力的基础上要注意多样化的知识结构。因为随着新媒体的兴盛和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新闻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已经不只是采集与新闻信息,它还需要通过对各种内容产品的整合,提升其品质和价值,使新闻与信息传播进一步延伸到知识与服务领域,并不断通过裂变与聚合,形成新的内容产品,从而促成媒介集团中产品链和价值链的生成。这就需要记者编辑成为多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如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在今年秋天已经开始提供新闻学与计算机科学的双学位。这对中国新闻教育不失为一个好的启发。当然,与计算机专业的合作仅仅只是一个方面。社会有多少知识,我们就要多少合作的可能。因此,与院校其他教育资源的整合以丰富新闻教育的内容,是新闻教育变革的可行性方向。

参考文献

[1]付晓燕:《媒介融合下的美国新闻业和新闻教育变革――访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媒介融合项目创始人迈克・麦金教授》.《新闻写作》.2009牟.第8期

[2]Tanner, Andrea Duh e :“Trends in Mass MediaEducation in the Age of Media Convergence: Preparingstudents for careers in a convergirtg news environment”.Sonya Simile; Aug2005, Vol. 5 Issue 3

[3]唐筱童:《媒体融合:锻造跨媒体新闻人才势在必行》,《新闻窗》,2009年,第6期

[4]《美国新闻院校改革:键盘和摄像机成新闻教育基础》,新浪传媒,省略 201 1年08月24日17:22

[5]转引自吴飞,吴风:《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