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范文
时间:2023-12-21 17:18: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步伐加快,对各种人才的需求也在增加,尤其是对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的需求将会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而进一步增加。纵观当今中职毕业生就业现状,可谓一片大好:百分之九十的高就业率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是透过现象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中职生就业质量的提升跟不上就业率的步伐。突出表现在:专业不对口;待遇低;工作不稳定。
1 中职会计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专业课程设置滞后于市场需求
不少中职学校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坐在教室,听老师讲授会计理论:基础会计,成本会计,流通会计,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等等课程,一个不少。至于学生在工作是否用到, 用到多少,那是学生的事。结果是学生听得云里雾里,到工作实践中,才发现原来在学校学的知识大而空,不知从何入手,动手能力很差,还要从头学起。其实中职教育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一种技能,让学生到工作实践中真正能够做到“手能动起来,担子能挑起来”。这样就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定位培养学生的目标。比如针对出纳岗位,学校就实时开设适合出纳岗位的课,如点钞技能课、珠算技能课、识别假钞课、银行业务课等等。这样的话,学生一走上工作岗位就能很快适应岗位需求,不会手忙脚乱了。
1.2 校企联合停留于表面
在浅层次的校企联合的背景下 ,企业没有责任和义务干预和参与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而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学校也没有参与企业经营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企业调整生产结构和决定今后的发展方向必然受制于市场的需求,而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成的。这些种种的不和谐或矛盾,导致了校企联合现在只能停留在一种浅层次的合作阶段。
2 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的改革思路
2.1 转变思路,重新设计教学环节
改变思路,重新设计教学环节是我们当下中职教育的迫切任务。如何改变?笔者认为要从学生开始上会计专业课的第一节就开始。也就是说要把实践教学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去。理论讲到哪里实训课就开到哪里,让学生便学理论边实践,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中总结出理论,时时营造一种实践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其次,打破教材固有的组合,优化技能模块,给学生定身份和岗位,从身份和岗位中找到适合的教学模块进行强化教学和实训。比如给学生定位往来会计岗位,就要找出合适的实训内容让学生操作。等到学生掌握一定岗位技巧后,就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往来帐,有哪些会计科目,如何设置明细账簿,坏账是什么,如何计算等。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讨论解决,老师实时进行点评。等到不同的岗位学生都实践过后,最后做综合业务模块学习和实训。
2.2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入情景模拟教学
以往的会计教材大多枯燥,不生动,不直观,对于初学者来说,进入状态比较慢, 也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多媒体教学的引入会大大改善这种局面。比如对于固定资产的学习,老师可以在屏幕上列示房屋、机器设备等,让学生说出这些资产的特征,老师再进行点评,这样学生就能很直观地掌握固定资产的概念。
2.3 建立完善有效的会计实验室
培养中职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对当前的中职学校来说是迫在眉睫的事。学校可以在校园内找到一个合适的空间甚至是一间比较合适的教室来建这样一个实验室。可以按照中小企业的内部结构和外部氛围来建造。既有工商、税务 、银行等这些外围部门 ,也开设企业内部的各种岗位,如材料员岗位、收银员岗位、出纳岗位、会计岗位、会计主管岗位等。上课时可给不同的同学分配不同的角色,让他们各司其职,从建立一个中小企业要给工商部门提供哪些手续;如何税务登记;去银行如何开户等等做起,让同学们横向了解一个企业是如何诞生的。再给不同同学分配不同的角色:材料员,收银员,出纳员,明细账会计,会计主管等。从采购开始, 用实训的原始票据,在各个环节流动,各个岗位的人员各司其职,包括原始凭证的审核、记账凭证的处理、登记账簿、出报表等等,让学生完成一个完整的会计流程。
2.4 深层次的校企联合,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学生在学校学习阶段已经经过从情景教学到仿真模拟实训的阶段,对企业的经营环境熟悉了很多,这时要趁热打铁,让学生到企业中顶岗实训。
在这方面我们要借鉴德国的“双元制”模式,虽然国情不同,但是还是有可以“拿”过来用的地方。即学校和企业联合办学,以企业为主;理论和实践结合,以实践为主。让学生每个学期,或毕业前学期,以学徒的身份到企业顶岗实习两三个月。企业有专门的技师指导,学校派相关的专业老师陪同。这样的话保证学生遇到问题时能得到及时解决。
在这个环节,我们一定要对合作的企业有所选择。一定要选择那些生产技术先进,管理严格,经营规范和社会声誉好的企业合作。
通过校企合作,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均感到受益匪浅。学校方面认为,由于针对市场和就业岗位办学,办学方向更加明确;弥补了学校在实训条件和师资条件等方面的不足;促进了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推动了学校的招生、安排就业工作及职教改革和发展。学生方面认为,这使他们熟悉和了解了今后的就业岗位和个人发展前景,激发了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使他们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和能力在企业得到验证和加深;在企业接触到很多在学校尚未学到过的东西,回到学校后,从理论上得到提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行为导向教学法被生动地应用于学校的教学中,学生由于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学习,毕业时容易实现零距离上岗;另外培养了学生的服务意识,以及与人共事和小组合作等关键能力,使其提前接触了社会,学会了如何做人和做事。企业方面认为,企业中普遍存在着职工素质偏低的问题。
总之,中职教学改革任重道远,老师肩负的责任重大。
篇2
关键词: 语言磨蚀理论 语法教学 英语教师 认知调查
一、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中国的对外交流不断增多,专业英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英语教学的目的也日益与实践需求相挂钩。因而在英语教学中,听说技能的培养占据了主导地位。在各类英语等级考试中,语法考题已经逐步被其他题型代替,语法的重视程度受到削弱;英语专业虽开设了语法课程,但课时不断缩短,这就导致很多高年级的英语学习者在阅读和写作中遇到较长的复杂句会一筹莫展。长而久之,学生的语法水平无法提高,教师也无法提出针对性较强的、有效的语法教学策略。
语言磨蚀是语言学习的逆过程,是指双语或多语使用者,由于某种语言使用减少或停止,其运用该语言的能力就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退。从语言层面而言,语法被磨蚀的程度比较明显,那么有效地控制语法的磨蚀现象,是从逆视角改进现有的语法教学模式。因此,基于语言磨蚀理论,分析和揭示英语教师的语法教学认知状态和模式,是一种全新的视角,有利于改善教师的语法授课方式,进而为语法教学改革提供实践可行性。
二、调查问卷设计
此研究采取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此次问卷调查的对象包括本校外语学院的30名教师和10名其他三本院校的英语教师。问卷共10个问题,涉及三个方面:(1)语法教学实际情况,主要针对当前语法教学的目的、时长及常用模式;(2)教师对学生语法学习情况的认知;(3)教师对语言磨蚀理论熟知程度的认知。同时,对5名本院英语教师进行了访谈,教师所教课程涉及语法、泛读和写作。
三、调查结果研究与分析
1.英语教师的语法教学目标统一,教学理念与实践存在一定差异。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8%的教师都认为语法教学比较重要,但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语法教学所占的时间比例很小,因此大多数语法讲解依然集中在语法规则和知识点的解析。绝大多数英语教师对于英语教学的目的较一致,即力求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交际能力,因此在语法教学观念上,都推崇交际教学法。但在实践中,大多数教师还是延续传统语法教学方法,即以语法翻译法与演绎法为主,讲练结合,教学模式相对单一,缺乏课堂互动。因此,教师的语法教学理念和实践是存在一定差异的。
大学英语语法教学与中学语法教学,在认知理念上应该有着本质区别。中学语法教学以结构语法为主,大学英语语法教学如果只是重复已学过的结构语法,对减缓语法磨蚀是无效的。因此,大学英语语法教学应该更多地依据功能语法,强调语言使用的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法能力。英语专业的语法教学更应该体现语言的形式和功能、结构语法和功能语法、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有机统一。
2.学生语法水平在大学阶段出现倒退,语法教学效果不显著。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对已学的语法知识点和结构会出现大规模的遗忘现象,语法受到磨蚀影响,教师已经关注到了这一现象。在探索语法磨蚀的原因上,87%的教师将原因主要归结为以下三点:(1)语法课程的减少,导致了语法接触的时间越来越少,阻碍了学生语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2)大量的中文语言环境,影响了学生英语的实际交流和使用频率;(3)学生读写能力的倒退也影响着其语法水平的提高。
我院为三本院校,学生入学英语水平较一本高校还有一定差距,学生对中学英语语法结构的掌握程度不够,因此,大学英语语法课程的教学必须考虑到学生这一实际需求。依照语言磨蚀理论、外语学习过程中再学习的优越性,也就是重新学习以前学过的知识时,只要通过合适的方式进行激活,与新知识的学习相比具有优越性,通过复习可以有效弥补语法磨蚀。因此,在语法教学策略上,中学已学语法知识的巩固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不能简单地重复中学的语法教学模式,这样只会让语法磨蚀越来越明显。因而,此时以新的语法理念指导教学,会起到良好的激活旧知识的作用。
3.教师对语言磨蚀理论的认知还需提高。
45%的教师表示对语言磨蚀理论不太了解,略微有些了解该理念的教师占47%,绝大多数教师表示急需的是语法教学的新理念和适合学生语法水平的教学方法。语言磨蚀理论可用于改进语法教学的诸多方面,是一种全新的语法教学视角与理念,对于优化现有的语法教学效果有着积极作用。因此,广大教师需要相关教学理念的更新,加强自主语言认知,在深知如何运用语法的同时,体会到学生在学习语法过程中的困难与挣扎,培养学生的语法能力,以及实际交际中使用语法结构和形式的敏感度。
在提升语言磨蚀理论认知的同时,教师也应注重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与手段,适当采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动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同时感知语言,活跃语法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语法的兴趣。教师和学生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语法,重视语法教与学,从心理层面减少语言磨蚀的速度。同时,将语法讲解融合进入篇章之中,增加词法和句法的语篇实践学习,从而减少语言磨蚀,尤其是词法和句法的磨蚀。
四、结语
“语法是对语言结构及词和词组等语言单位组成语言句子的方式的描述”,它通常包括这些句子在各个语言系统中的意义和功能。语法不仅包括对语言结构的描述,还包括对语言功能的描述。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语法课程主要针对语言结构的描述。学生虽然已经记住了很多语法规则,但是大多只是为了应试要求,同时缺乏足够的语言练习,所以这些规则只是停留在知识阶段,并未转换为学生自身的语言能力。因此,大学阶段语法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将语法知识点构建成完整的语法体系,教会学生如何在语言交流中运用语法规则,这样才能更为深入的理解规则的含义。所以教师必须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调整自我的教学理念和认知状态。
综上,通过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以语言磨蚀理论为切入视角,研究分析了教师对于语言磨蚀理论在语法教学中的认知状态,力求将教师的语法教学认知与语法课堂教学实践相联系,并发现教师的语法教学理念与课堂教学效果是相互影响的。在本院,教师所持有的语法教学理念与实践时所使用的理论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适度调整英语教师的语法教学认知,加以新的教学理念与方式,探索、发展并完善自身教学信念,促进自身理论知识向应用理论知识转化,对语法教学改革极其有必要。
参考文献:
[1]M.A.K.Halliday.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2]倪传斌,延俊荣.外语“磨蚀”的影响因素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1).
[3]高强,秦俊红.大学英语教师语法教学信念与课堂教学实践关系探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3).
[4]邓欢.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探讨独立学院英语语法教学[J].外语教学理念与模式创新研究,2011.
篇3
基础会计是会计学科的入门课程,主要介绍会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课程的理论性、实践性、技能性都很强,传统的教学过程是单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理论教学讲授。随着会计实务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原有理论教学基础上,增加了单项的实验教学内容,但这部分实践教学方法简单,内容单一,不被教师所重视。从培养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的角度,反思现有的基础会计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注重会计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基本技能的培养
国外的专家针知识分为四类: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这四种知识类型在会计课程中都存在,如会计六大要素是事实性知识;会计要素间的关系是概念性知识;如何进行企业账务处理是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是指知道何时应用特定的知识,了解自我的认知,会计的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如果应用于企业实务,就是元认知知识。我们通常所说的会计理论知识主要指的是事实性知识与概念性知识。理论知识在基础会计课程学习中的确很重要,没有会计专业的理论知识为支撑,高等院校培养不出高级人才;但是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应用型院校也培养不出适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2、教学方法单一,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缺乏学习该课程的兴趣
传统的基础会计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掌握简单易懂的事实性知识以及概念性知识是非常有帮助的,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取决于他们的先前知识及已有的认知结构,对于没有任何企业工作经验的学生来说,会计理论知识就显得复杂而不易理解。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既被动又难以激发兴趣。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大多理性思维缺乏,而更多的是感性思维,要理解抽象的会计专业知识,单靠教师的讲授,往往是事倍功半,教学效果较差。
3、教师与学生对基础会计课程的认知存在较大的差异
教师往往认为通过清晰地、体系完整地讲授,学生就应该能理解并掌握基础会计的内容,达到基础会计的教学目标。而学生却认为该课程的学习,既抽象难懂,没有与企业实务很好对接,又不知该如何提升会计专业能力,主要依靠识记来学习与应对考试。形成这种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授课教师缺少对学生的研究,缺少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对课程进行研究。
二、知行合一的理念下基础会计理论与实践双轨教学的基本思路
知是指认识,行是指实践,知是行的理论储备,行是知的实践转化。知行合一强调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知行合一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大学课程改革是本科人才培养的趋势,是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的育人理念的实现方式。要改变目前普遍存在的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效果不被学生认可的局面,需要教师建立知行合一的会计教学理念,突破传统基础会计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割裂的教学模式,从而实现知识教学与会计实务能力培养的有机融合。
理论与实践的双轨教学,与现有的很多应用型高校在基础会计课程中增加单项实训内容是有差别的。目前基础会计中的单项实训往往是做为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的一个辅助手段,一是不被重视,二是随意性较大,三是没有纳入该课程的考核体系。双轨教学中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是并列的,同等重要,而且需要纳入课程教学考核体系。要较好地实施这种双轨教学,需要教师打破传统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对教学重新设计与规划。主要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细化课程能力培养目标
对现有的教学大纲做出调整,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目标,将其细化到每一章节的具体要求。如第一章总论部分,增加会计基础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案例应用,增加对企业会计业务流程的调研等等。
2、以实务为引导调整教学内容
现有基础会计的教材体系基本一致,知识体系是比较系统完整,但并不符合学生学习知识的思维方式,与企业现有实务也存在差异。如账务处理流程这部分内容,其实只需要介绍两种手工处理流程,即记账凭证账务处理流程与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流程即可,其它的流程在企业实务中基本不用,完全可以去掉;同时可以增加计算机会计处理流程的内容,以适应实务的发展。又如借贷记账法在企业中的应用这一章,完全可以所见即所用,将原始单据引入,使对经济业务的描述不再脱离企业实际。
3、知行合一优化教学设计,突出实践教学要求
教学不仅仅就是课堂教学,现有的基础会计教学往往局限于课堂与实验室。会计实践教学的形式可以更加丰富些,并不是说只有到企业去进行实务操作才是实践。课堂的学习可以展现实践教学的思想,如通过多媒体教学向学生展示每笔经济业务的原始单据,这也是实践教学的体现;手工会计模拟软件的应用,也是实践教学的应用;假期要求学生到企业调研,了解企业经济业务的运作、会计业务的流程、会计部门的岗位及分工等等,将基础会计实践教学内容向课堂外拓展。也就是说,对于课程教学要做整体规划,不能只局限于课堂、局限于所上课的学期。
4、改革考核评价体系,突出职业能力要求
将实践教学内容纳入到基础会计课程的成绩考核,引导师生重视实践教学。做为大学本科生,学完基础会计后就应该具备会计从业资格对会计的基本能力要求,但由于现有的课程考核没有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考虑进去,课程的考核以识记与编制会计分录为主,学生平日对实践教学的要求并不重视。结合实践教学设计,课程成绩可以由多部分构成,除传统的书面考试外,增加调研报告的评分,增加实务操作的评分,增加案例应用的评分。
三、实践教学的实施
实践教学的实施,要体现知与行的融合,需要遵循实践到理论,理论再到实践,实践再到理论的过程。基础会计课程内现有实践教学内容单一,主要是增加凭证、账簿、账务处理流程的单项实训。要让实践教学更有效果,教师必须开拓思路,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充实课堂教学的实务性、发挥软件等教学资源的作用。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如下环节实践教学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企业调研的实践教学。该企业调研分为两种,基础会计课程前的企业调研与基础会计课程后的企业调研。财会专业的学生,大学一年级首先学习管理学课程,之后学习基础会计课程,为了增加学生对企业的认识,在基础会计开课前的那个假期要求学生进行企业调研,结合管理学所学的知识,主要要求学生了解调研企业两方面的情况,一是企业的基本情况,如企业的类型、组织结构、主要经营业务、部门设置等;二是企业的财务部门基本情况,如财务部门具体有哪些岗位及分工,是否用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询问企业的做账流程,翻阅下企业的凭证、账簿等获取感性认识。这份调研报告在开学时上交,并作为课程成绩的组成部分。而课程后的企业调研,是指基础会计课程学习结束后的那个假期,要求学生结合已学的会计知识,对企业的会计实务操作进行调研,主要调研企业具体的会计业务流程,了解每个环节具体的操作,了解企业的会计制度等,增加学生对会计与会计职业的认识,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与企业实践进一步融合。上交的调研报告,作为后续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成绩组成部分。两种调研目的不一样,前一个调研是为学习基础会计获取感性认识,后一个调研是对已学知识的检验与巩固。
2、课堂教学中将理论教学与实务操作无缝连接。借贷记账法在企业中的应用是基础会计课程中的重要章节,主要是教授学生对企业基本经济业务进行处理,编制会计分录。这部分内容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课堂教学与企业实务的脱离,一是用文字表述经济业务代替了企业实务中的原始单据,二是脱离了记账凭证编制会计分录,在后面再学习会计凭证时,学生很难将这两个内容联系起来。对于这部分教学内容,笔者做了两个尝试,一是引入企业经济业务的原始单据,将原始单据做到课件中,通过多媒体教学给学生展示企业实务;二是将会计分录直接做到记账凭证上,课后布置给学生的会计分录的技能训练,也要求直接填制在记账凭证上。这种理论教学与实务操作的紧密结合,起到了两个效果,一是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大大增加,二是接近实际的操作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3、利用实践教学软件,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基础会计中的凭证与账簿环节,传统的实践教学是在课程内设置相应的单项实训项目,通过配套的实训教材,让学生在纸质载体上演练凭证、账簿与报表。随着技术的发展,教学资源丰富起来,如各种教学模拟软件的应用。基础会计可以充分利用手工会计实践教学软件,克服传统课堂讲授教学的弊端,克服单项纸质实训不方便的弊端。笔者现用的一套基础会计实践教学软件,既有凭证、账簿知识点的展示,又有实际操作的演练,能评分与纠错,还有考试系统。学生通过软件,边学边练,边练边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教师只是起辅助作用。软件的应用大大提升了教学效果。
4、调整课程考核方式,体现实践教学的内容。为了突出实践教学,课程的考核成绩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传统的闭卷考试成绩,占百分之六十;二是实践部分成绩,占百分之四十。实践部分成绩又由三部分构成,一是调研报告的成绩,二是借贷记账法的实务应用成绩,三是手工模拟软件的测试成绩,各按一定的比例进行分配。
篇4
论文摘要:教师专业发展是当代国际提高教师素质的一个普遍趋向,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势必期待教师能力的提高。这其中教师自我努力的环节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和科研工作,以高校合唱指挥教师为案例,阐述教师专业化背景下合唱指挥教师的能力构成及自我培育途径。
当前,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成为高等教育的热点话题,在教师专业化背景下,任何教师都迫切需要对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和发展进行反思。目前我国的教师专业化运动已经逐渐从片面追求教师群体的专业地位转到关注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个人角色实践,从关注教师的认知能力和技术化教学转向对教师极富人文气息的文化层面的整体关怀,从机械地要求教师在学习培训中的整体接受转到鼓励教师进行个人反思,从短期的、集中的学习培训转向教师持续、终身、多样化和多途径的学习与发展。作为高校合唱指挥专业教师,教师的专业技能、教学能力、科研水平及舞台艺术实践经验,直接关系到合唱指挥课程教学质量,关系到能否培养出高水平、高素质、专业化的合唱指挥师资及人才,也将关系到我国合唱指挥事业的泉性发展。随着国内外合唱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合唱艺术以其高雅、专业的艺术形式受到人们及社会的关注和喜爱。由于该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层面广,知识结构较为复杂,指挥技能技巧专业性强,因此,迫切需要对高校合唱指挥教师对教学能力与职业发展的自我提高进行深思。正是基于这种背景,笔者本文主要探讨自我在反思过程中积累的观点,以期与同行们交流。
一、教学能力反思是教师自我培养与发展的必要途径
教师专业能力是随着教师专业化的国际潮流的出现、对教育活动复杂性的认识发展及对教育价值功能的重新评估而产生的一个专门性术语。同时,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其内涵一般包括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发展等。高校合唱指挥教师在专业化过程中,既有一般普通教师专业化的标准,也有自身合唱指挥专业学科教育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从教的专业能力和自我专业发展的意识。
在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专业教师的自我能力反思成了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反思指的是教师立足于自我之外考察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对自己已有的观念和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笔者认为国内学者张建伟对教师反思的认识较为客观全面:“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作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重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反思不是简单的教学经验的总结,它是伴随整个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
“合唱指挥”是高校音乐教育学科中一门重要教学课程,也是一门融理论、技能、创作、审美、实践于一体,具有综合性特点的课程。由于合唱指挥学科是集理论、创作、表演于一身的综合艺术,这就要求合唱指挥专业教师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自身专业结构,在专业方面掌握扎实的知识和技能。因此,高校合唱指挥教师的专业能力反思过程是在当前教育专业化背景下,实现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高校合唱指挥教师应具备的专业能力构成及提高的方法、途径
高校合唱指挥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教学技能,研究发现音乐合唱指挥艺术学科中教育教学的新规律、新特点,使自身专业化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不仅要有娴熟的教学技能,还要重视教学方法及科研能力的提升,善于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勤于在研究中解决问题,坚持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之路。此外,合唱指挥学科也是一门表演艺术,因此还要讲究舞台表演及艺术实践。本文中笔者就高校合唱指挥专业教师所应该具有的专业能力,具体探讨在教学、科研和表演方面教师如何进行自我培养和发展。
1、教学能力的发展是高校合唱指挥教师专业发展的首要内容
在高等教育职能体系中,培养人才是其最基本的职能,因此,教学能力的发展是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首要内容。合唱指挥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合唱指挥方面的人才,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合唱学”与“指挥法”方面的知识,二者既是有机结合的整体又是同属音乐范畴的不同分支。高校合唱指挥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要让学生进行合唱与指挥技巧的学习,另一方面则要从演唱者与指挥者的角度分析和研究各种合唱作品的音乐形象、音乐内涵、创作背景、曲式结构、风格特点及处理要求,把合唱与指挥的技巧训练和教学技能训练融为一体,从而体现教学的实用性及专业性。
合唱指挥专业教师既是指挥角色,更是高校教师身份。高校合唱指挥专业教师教学能力主要包括教育观、专业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教育观是指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是教师根据学科的教学理念与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中遵循高校学生成长的特殊规律及教育教学规律指导自己教学工作的教育思想。在合唱指挥课程教学中所需的专业学科知识既包括了教师所教学科知识,也包括教学技能知识,是精湛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理基础知识和扎实的教育科学知识的有机统一。合唱指挥教师自身的学科专业结构是提升教学能力的基石,充分认识合唱指挥专业的学科特点是增强教学能力的保障,而运用科学的学法,丰富教学内容及形式,推进教学专业化,则将进一步展现合唱指挥教师的教学能力。
只有在教学内容及形式上,突破常规的合唱教学模式,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合唱训练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教学规范,并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指导学生参与具有教学实践性质的课堂教学活动;始终贯彻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把教学重点放在具体作品的训练和指挥技巧的实际操作,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结合学生个性特点的不同,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学生潜在能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培养综合能力强的合唱指挥人才。
2、科研能力的培养是高校合唱指挥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科学研究是高等院校发挥教育功能的主要任务之一。对于高校合唱指挥教师而言,既是指挥,但却区别于一般合唱团的指挥。高校合唱指挥教师无疑是承担培养音乐教育合唱指挥专业师资的主体力量。在长期的教学、排练实践中,绝大部分高校合唱指挥教师已经认识到教学与研究相辅相成,特别是对于高校教师,这两者更是不可或缺。但仍有部分教师认为,艺术教育研究只要在艺术学科领域里进行就可以了;合唱指挥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学科,讲究个性,无须太多的理论和规则;只要把专业理论和技能教授好,就是好老师;把衡量标准侧重在教师现有的专业技能以及是否有耐心、有讲解能力等方面。这种种片面性现象抑制了教师自身的知识更新、教学创新、科研出新的主观愿望。 高校合唱指挥教师增强科研意识,重视科研能力培养迫在眉睫。近年来,“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观念已被人们所认同,因此要求教师有能力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加以反思、研究和改进。目前,人们几乎把高校教师和研究者当成教师专业化的同义词,而是否具有较强的教育研究能力,又成为区分一个教师是否专业的根本标志。不少合唱指挥教师在教学上、在排练中很有办法及经验,无论他们的口才或者教学的智慧都出类拔萃,所培养的学生也有出色的表现。但如果不注重进行研究并提炼成成果,丰富的实践经验未能上升到理论层次,当然也就不便于推广他们的经验。不可否认,合唱艺术教育和其他教育相比较,其有特殊性。所以,无论是在教学组织还是教学方法上都允许存在相对的自由度和个性化。但是,恰恰是一般性和特殊性相结合、共性和个性相统一本身就是教育规律的客观要求,是最基本的教育理论和原则的具体体现。因此,称职的合唱指挥教师首先应是音乐教育工作者,而不是单纯的专业音乐工作者,这就必须强调教育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强调教育教学方法和科研方法的探索。根据自身实际与研究能力,自主选择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难点、热点问题进行研究,教学中的诸多具体问题应被统整到课题研究中进行系统研究。教师在课题方案的拟定到实施的过程中,既是一位学习者,又是一位研究者,需要分析、审视个人的教学观念和技巧知识、教学方式的运用情况,这对教师是一个重新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过程。可以不断地发展个人的教学思想和反思教学的能力,促进研究者在实验过程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接,从而将实践经验提升为有价值的理论认识。笔者认为,合唱指挥的教学和实践,必须超越经验阶段,必须与其他的艺术和科学一样,以一种科学的理论知识作指导,而不是纯粹凭借经验和模仿。正如王次绍先生所说:“一门学科或一种艺术门类的建设与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经验或形态学层次,只有把它上升到理论和观念的高度才能使其发生质变,并推动其发展。音乐艺术,从实践的意义上看,它充满着经验和技能;但音乐历史的发展,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理论的创新和观念的变革。
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说:“如果教学要得到重大改进,就必须形成一种可以使教师接受的,并有助于教学的研究传统”,而教师教学研究应注重科学方法的运用。这种方式是一种“系统的,持续的,有计划的和自我批判的探究”,而不是零碎的或偶然的思考。因此,作为高校合唱指挥教师,在从事教学研究过程中,一定要具备一定的教育理论素养和科学精神,并遵守一定的科学研究规范。研究意味着探求新的知识,其本质是追求现实和真理。只要我们能深刻地反思问题、提出问题,就点燃了我们研究问题连串反映的第一个火花,而研究活动就是由此开始的。
3、舞台表演的能力是高校合唱指挥教师专业发展的艺术展现
合唱指挥学科的特殊性,使合唱指挥教师与其他艺术学科的教师不同。虽然声乐、钢琴、舞蹈等专业课也是讲究舞台实践,但只有合唱指挥专业是最体现师生集体创造的特性。以广东省高校为例,在省教育厅及团省委主办下,几乎每年都会组织全省高校合唱比赛,如“广东省百歌颂中华歌咏比赛”、“广东省南粤杯大学生合唱大赛”、“广东省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合唱比赛”等,全省性大型合唱赛事得到了各高校积极参与,促进了各校校园合唱艺术交流,也为高校合唱指挥学科建设及专业展现提供平台,更是很好地检验了各校合唱指挥教师及音乐学科学生的专业水准。此外,各类国家级、国际级合唱比赛、合唱演出也倍受关注。在舞台表演中,合唱指挥教师要带领学生或全体队员,相互配合,共同演绎,把课堂授课的知识及排练的成果通过舞台表演充分地展现在评委和观众面前,接受检验和考查。
因此,合唱指挥教师要讲究舞台形象气质,要大方、得体,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当合唱指挥教师走上舞台时,同时也是一位演员,要通过自身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沉着、稳重而得体的动态,稳定、感染和调动演唱和伴奏者,努力通过演出让演出前的所有工作成果能够得到充分展现。在舞台上,合唱指挥教师除了要有良好的舞台表演风范外,更要展现准确、协调、得体的肢体语言。指挥动作是无词的语言、无声的表演,表达了指挥对作品的阐释和对合唱队员的演唱要求。因此,在表演过程中指挥动作应当做到科学化、美观、灵动、有感染力。具体说,指挥在指挥任何一部作品时,其拍子图式不可能是一成不变,而必须结合作品的情感内容变化,在图式及指挥动作上相应变化。此外,在舞台上的所有表现,都要服从于音乐内容表达、细节刻画需要和整体调动的需要。指挥教师的指挥动作要讲究省、准、美原则,要与音乐进行和发展保持一致,任何表现自我、哗众取宠的动作和行为都是不适宜的。舞台表演的能力是高校合唱指挥教师专业发展的艺术展现,是体现指挥的综合素质和审美价值取向的一部分,是指挥内在素质的外延。
篇5
【关键词】新课标;生物教育;研究素养
教师由“教书匠”变为“教育家”,教师的这种角色转变,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是实施新课程的重要保证。新的课程目标对于生物学教师是个挑战,它要求我们要注重提高学生生物素养。生物学教师要摆脱仅带着书本走向学生的观念,应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生物素养,将生物学研究方法引入教学,并以此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动脑,逐步培养学生处理生物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和合作的能力,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生物学》课程的特点要求生物学教师不仅要成为所教学科的带头人,而且要了解其他学科知识,做到任课上能一主多副。因此在课程教学研究中需要生物学教师具备下列素质:
一、生物教师的现代教育观
教育观念是指按一定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反映一定社会群体的意愿,对教育功能、教育对象、培养模式、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育内容、教育过程及方法等根本问题的认识和看法。人的行动是受思想支配的,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行为完全是受教育思想或者说是受教育观念支配的。因此,为了造就大批适应时展和社会进步需要的各类人才,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宏伟理想和远大目标,必须树立新的教育观念。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就是要以适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来进行教育教学。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是教育新观念的基础。传统教育是以教师为本、其核心是过分突出教师的主体作用,重视教师单向传授知识。在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现代社会高度文明的时代,以教师为本的观念应当转为以学生为本,以人为本,强调人的本性、尊严、理想、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动机,加强师生感情交流。生物教师要一切为学生着想,为学生创建一个主动学习的良好环境。
(二)树立新型的教师观
教师是一个光荣的称号,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职业。在知识经济时代,在学习型的社会里,生物教师不再是纯粹的“传道、授业、解惑”,而更应该从传递者、灌输者、塑造者转向做组织者、帮助者、激励者;从知识的拥有者、授予者、垄断者转向做学习者、探索者、引导者;从教育工作的实践者转向做研究者、创造者。生物教师的职业价值追求的一个方面,就是要使自身成为学者、专家、研究者、反思者,成为生物学的体现者和创造者。
(三)树立新型的教学观
长期以来,在传统的教育思想影响下,学校只是单纯的传授知识的地方。教学只是围绕课本知识,在考试指挥棒的指引下,一味地进行“满堂灌”“一言堂”式教学,根本不考虑学生的兴趣及个性特点。只是单纯的我教,你学;我讲,你听;我写,你抄等。传统教学片面强调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而导致学生不愿意学、厌学,更谈不上爱学、会学。在这种体制下培养的学生,往往缺乏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等,已经不能适应新时展的需要。因此,现在我们强调树立新型的教学观,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①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综合发展的教学观。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学观。③重视教学过程的过程教学观。④掌握新型的教学方法观。新课改形式下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标志是: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与形成;教育教学和教研能力的提升与创新;专业思想与知识结构的深化与完善。这三个方面构成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指标。
(四)树立新型的学生观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新的学生观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发展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无法重复的个体。生物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需要和选择,发现学生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以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生物课程标准》提出“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 “提高生物学素养的理念”和“ 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三大理念。教师只有对新课标理念有了充分的了解,以三大理念为指明灯实施教学,才能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才能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才能使自己的教学符合新课标要求,才能使生物学教学走向成功。
二、生物教师应具备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
教育活动是一种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活动。教师是否掌握了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教学技巧,是决定教师劳动成果成败的关键,因此,教师应该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学生心理学和教材教学法等方面的知识。只有掌握了教育规律,讲究科学的教育方法和艺术,才能减少盲目性,增强计划性、自觉性,从而提高教育的效果和质量。作为生物课程的教师,应该具备课程理论、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知识。
(一)课程理论
课程理论是研究课程的设计、编制和改革的专门理论。从内容上可以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关于课程基本理念方面的探讨,是人们对于课程的最根本的认识,通常由一些思辨性较强的题目,以及相应比较概括化和抽象化的理论性观点及其说明、论证构成;第二个层面,是关于课程设计和编制方面的探讨,这通常由一些操作性很强的要求、步骤、原则、方法等的说明和规则构成。只有用正确的教学理念去指导教学才能使教学走上正确的科学轨道,少走或不走不必要的弯路。因此,学习、理解和贯彻《生物课程标准》理念显得尤为重要。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生活化教学 实施策略
从心理发展的阶段考量,小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形象化比较浓厚。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把握学生的特点,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和积极思考中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将语文教学融入生活,在生活中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能力,可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生活化”教学含义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这说明教育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课堂本身也是一种生活,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生活空间。新课程标准强调: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的“三维目标”在课堂中要相互融合。新课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与态度”目标是指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探讨,逐步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体验美好情感,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过程与方法”目标是指新课程强调教育教学的过程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和生活实际,创设符合学生实际的问题情境,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让教育教学回归生活;“知识能力”目标就是要求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培养学生逻辑分析能力、信息收集加工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及创新实践能力等。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就是将小学语文教学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将语文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等置于生活情境,教学过程中营造自然、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达到语文教学与生活的一体化,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小学语文的学科特点
2.1基础性。从本民族人才培养及学科地位等方面看,小学语文具有一定基础性,它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起点,是弘扬民族文化,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
2.2人文性。小学语文教材首先关注是人类悠久和灿烂的文化,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人文情感都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2.3工具性。语言文字是社会文明发展和实践经验的记录,是一切文明的载体。
2.4实践性。小学语文必须在实践中学习,把任何知识的板块学习都作为练习和实践的基本点。
三、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理论基础
3.1情景教学理论。学习的情景理论认为,学习不仅是一个个体性的意义建构的心理过程,还是一个社会性、实践性的参与过程。强调教学应该将学生置于特定的情境中,在特定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中考虑其学习和发展。
3.2语文教学诗意化理论。语文教学诗意化就是将语文教育融入生活,让语文教育成为生命诗意的存在。此理论是由特级语文教师王崧舟提出的。该理论认为,教学中首先倾听学生自己的情感思想和意志,追求自然的学习氛围,创造自由的课堂境界,引领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养成习惯。
四、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基本要求
4.1生活化教学以重要文件精神为基本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倡导素质教育坚持三个核心: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从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出发设计教学策略。
4.2生活化教学内容要具有真实性和典型性。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意义建构”。教师在语文知识教学中一定要选择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情景,让学生感到有意义并且富有典型性,否则会影响教学效果。
4.3生活化教学切勿流于形式,忽视理论。生活化课堂教学不能只关注教学的外显状态,要让学生在积极进入课堂氛围之余,做到在生活化的活动中体验、倾听、反思,使一些外在的认识内化为自己的品质,达到教学目标的实现。
4.4生活化教学不能脱离学科特点。教学过程一定不要忽略学科本身的特点及自身所承载的教育功能。在生活化教学过程中,与学科无关的环节和因素做到杜绝加入,以免无谓浪费时间。
五、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实施方略
5.1备课过程应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做到有的放矢。教师备课要做到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心理特点、已有知识水平等出发,这样才能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目标,既能够关注全体,又可顾及个别。
5.2将课文阅读与学生实践生活经验结合进行教学。
5.3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教学中可采用辩论、抢答、小品表演等形式进行教学。
5.4教学中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知识素材自然融入生活。新课程教学过程由原来的“机械灌输”为中心的教学向“平等对话”为中心的教学转移。新教学方式体现的是教师和学生心与心的交流,这就要求教师不端架子,与学生平等对话,这样就可增进师生间的亲密感,形成和谐的课堂气氛。那么,课中的语文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就会变得自然。
篇7
关键词:信息;素质教育;计算机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6-271-01
一、在计算机教学中,课程设置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其内容既包括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 ,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也包括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智力技能)的发展。例如:利用学到的计算机知识,把语文课上的一首古诗,把它进行worder排版,设计自己喜欢的样板,既加深学生对所学的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又发挥了他们自主创造性的劳动。
二、教学内容应以实用为主
信息技术课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以实用为主,做到从实际出发,注重效益,有计划、有重点、分层次地发展和普及计算机教育。
三、抓住学生特点,精心运用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等情况,合理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和组织学生上机实践操作。信息技术课程既具有很高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要求学生不仅要很好地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把所学理论的知识应用到操作实践中去,并在操作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学方法主要通过以下几点来实施:
1、以“任务驱动”贯穿教学过程”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在信息技术课中体现“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明白今天学习了什么,我学会了什么,并知道它可用来干些什么。
2、推行协作学习法
协作学习是一种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策略。信息技术课本身是技术课,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创设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互助、协作式的学习环境,既解决了教师难以面面俱到的问题,同时也提高了学习兴趣,也就提高的教学质量。
四、优化过程教学
优化导语设计:作为信息技术课的教师更应该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好奇和产生兴趣的导语导入新课,来缩短学生同教材之间的距离,使导语真正成为一堂课成功的铺垫。
开展竞赛活动: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开展一些有目的性的竞赛活动会更加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进入课堂,主动地去接受知识。增加自己的威信和自尊的获得,对知识的掌握也会变的更加自信,由此,更能树立学生“我是课堂主人”的观念。
改过去“我讲你听”的教学模式为“我们共同来操作”。为了让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边讲授边操作,呈现和传递相应教学信息,可以利用一些辅助教学的CAI课件开展“讲授+演示”的信息技术教学,(俗称演示型多媒体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提供了有效的表现手段,做到理论学习和演示操作有机结合,能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采取"两策略"开展学习:所谓“两策略”即:精讲多练的策略和合作学习的策略。精讲多练的策略,教师的讲解与示范在学生操作技能的形成中具有导向功能,但如果教师不注意讲解的精练性,就会因讲解费时较多而缩短了学生上机练习的时间,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合作学习是由若干学生共同努力而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其最大优势是小组成员之间的良性互动效应。正是在这种新型教学模式下,学生参与学习、启发式教学,这样,教育再也不是教师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的结果,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开展探究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去发现和掌握知识的过程,经验表明,这样得来的结果比耳提面命的讲授深刻得多、鲜明得多,更能发挥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五、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
篇8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课程特点;对策
计量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成为我国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生必修的三门经济学核心理论课程。近年来,计量经济学的应用与教学受到国内众多学者、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然而,基于笔者的教学经验以及对其他院校计量经济学教学工作的调研,发现现有的计量经济学在其教学开展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对于计量经济学的重要性,学科理论基础、学科性质等问题未能形成清楚的认识。此外,在课时安排上仍存在不足现象,而学生的统计学、数理经济学乃至宏微观经济学的先修知识不足。这些问题对于计量经济学的课程教学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如若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对于计量经济学的教育教学目标、学生的培养目标将事倍功半。为此,本文对计量经济学的学科特点以及结合本人在教学及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相应的梳理,基于此,提出本人对于提高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的解决方案。
一计量经济学的界定与学科特点
Frisch(1933)对计量经济学的定义给出了一个较为明确的界定,他认为将统计学、经济理论与数学结合起来构成了计量经济学的研究理论体系。进一步说,基于现有经济数据、构建经济理论回归模型、估计模型参数、参数检验以及对相关实证结果的具体应用构成了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框架。而时间序列分析、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学、非参数计量经济学以及微观计量经济学构成了现代计量经济学的四大分支(李子奈,刘亚清,2010)。此外,学者们基于对计量经济学理论基础的研究或者将计量经济学模型应用于现实经济问题的分析的角度,将计量经济学划分为理论计量经济学和应用计量经济学。对于大部分本科院校,其对学生的培养定位或者理念就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在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开展过程中,注重计量经济学在现实经济问题分析中的应用,而对其诸如模型构建、参数估计、参数检验等理论基础未作深入探讨。整体而言,计量经济学具有综合性、数据依赖性以及理论与应用结合的特点。首先,对于其综合性,正如Frisch(1933)指出的那样,计量经济学融合了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的研究体系或方法。这也对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不仅要掌握经济理论以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等理论知识,还要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编程基础。其次,计量经济学对经济问题的分析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数据的质量,以及数据的可获取性。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各种统计资料、数据库、互联网采集大量的数据,而且对于数据的处理、特征提取、缺失数据等诸多工作也有较为严格的要求。数据的质量以及数据的数量对于计量模型估计结果的稳健性、准确性影响较大,这就是所谓的计量经济学的数据依赖性。最后,计量经济学理论与应用的紧密结合特点,经典的计量经济学研究体系,其模型建立的理论基础就是传统的经济学理论,通过模型的建立,数据的采集,参数的估计、检验等一系列计量经济学理论,最终达到分析经济问题间的数量关系的目的。即进一步将计量经济学应用于解决、服务实际问题,完成经济问题定量关系的探究、经济预测等目标,而这也是经济学学科研究本身的最终目标。因此,计量经济学的综合性、数据依赖性、理论与应用结合的特性决定了计量经济学的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或者在一定程度上说是一门较为综合的学科。但也充分反映了计量经济学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对学生理论、应用研究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基于笔者计量经济学的授课经验以及相关调研,计量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列举了较为突出的几项问题。
二计量经济学教学问题分析
(一)先修课程有待完善
计量经济学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不仅要求学生对经典的经济理论体系具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对于学生的统计学与概率论基础,以及计算机编程等内容要求也较为严格。然而,部分高校在大学二年级就开设计量经济学课程,学生对于经济学内容、数学内容未能形成深刻的认识,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较大难度。同时,由于本科生注重计量经济学的应用,学生对于采用诸如Eviews、Stata、Matlab等工具进行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估计甚至模拟过程中对于缺乏一定的计算机编程知识,导致其入门难度大。这些问题不仅会导致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计量经济学,也会导致学生对计量经济学学习兴趣的缺失。此外,姚福寿等(2010)指出,学生的数学基础薄弱,尤其是文科生对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方法等了解较为困难。因此,在整个课程的设置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例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以及概率论等课程应成为经济学专业学生较为重视的先修课程。
(二)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方式
随着计算机、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深入,多媒体教学在高等院校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多媒体教学可以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吸引学生对授课内容的兴趣,提高了教师的授课效率。但是,在计量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模型的估计、参数的检验等需要较为复杂的数学推导过程,而将这些内容仍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现,无疑会出现较多的问题。例如,学生对于公式的推导过程未能形成深刻印象,教学内容展示过快。这些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听课效率以及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因此,多媒体教学在表面上看来提升了教师的授课效率,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因此,计量经济学的课程应注重多媒体教学与板书的结合,以达到最高效的授课方式。
(三)计量经济学软件掌握较差
现在的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注重对计量经济学理论知识的讲解。王少平、司书耀(2012)指出,计算机已成为计量经济学课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学生对计量经济学的相关知识的仿真实现可以提高学生对于该课程的学习兴趣。然而,教师大都通过计算机实验室对案例演示操作,使得学生不能熟悉的掌握操作,影响了计量经济学实验的效果(郑兵云,2010)。
三改进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对策与建议
(一)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以及该学校在计量经济学的师资条件、硬件设施等是提高计量经济学授课效果的重要保障。例如,对于以理科为主的学生要注重其对经济学理论相关知识的强化,否则,计量经济只是作为数学与统计学的结合,学生对现实经济问题不能形成很好的分析能力。而对于文科背景的学生,应注重其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数学知识的强化。否则,学生对于其模型的设定、参数估计问题一知半解,更无法将其应用于经济问题分析与预测中。综合而言,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必须以经济学、统计学、数学结合的特点为前提展开。否则,会导致学生不能真正把握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与应用分析。
(二)优化课程设置
在某种程度上说,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这就要求学生的经济学理论知识、数学基础,计算机基础都应较为扎实。因此,在教学方案以及培养方案的设定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对于这些基础知识的学习。笔者认为将计量经济学和经济学、高等数学及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的设置综合规划、考虑,优化教学课程体系;其次,将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开设置于经济学、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学等计量经济学支撑课程学习之后;再次,在以初等计量经济学为教学重点的同时,以专题模块的方式适度开设高等计量经济学相关内容的介绍,引导学生对计量经济学前沿理论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计量经济学这门课有一个全面的、系统的认知。
(三)注重学生基础课程的学习
高等数学以及宏微观经济学等内容是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这些课程不仅是计量经济学课程学习的要求,对于学生知识的把握以及对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都至关重要。因此,必须注重、强化学生对于这些基础课程的学习。同时,注重学生对于基础课程应该的训练。尤其对于计算机软件的熟悉,例如最为容易掌握的EXCEL、SPSS、EViews等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基础训练,这也为计量经济学等应用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
(四)注重计量经济分析软件的学习
学生熟练掌握计量经济分析软件,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于计量经济学课程学习的兴趣,还可以提高其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因此,计量经济软件在整个课程设置中具有重要地位,不应忽略。鉴于此,每个学期的计量经济学课程我们分配了三分之一的课时给实验教学,就是在锻炼学生对软件的学习运用能力的同时加强对计量经济学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做完每个模型的模拟,我们在课堂上都会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成果进行展示,通过做报告,学生的反馈是学到了很多有用的,课本上没有的软件应用知识。这对于掌握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的知识是非常有帮助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五)因材施教,学以致用
计量经济学课程融合了经济学理论、数学知识以及计算机的相关内容,学生在这三方面的学习能力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计量经济学理论体系的讲解,对其应用分析以及在现实经济问题上的应用也该给予充分重视。同时,根据笔者教学的经验,应该针对不同的内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将计量经济学模型和实际的经济活动相结合,并且应用模型去分析探索相关问题的解决,同时请学生将分析的结果在课堂上展示,通过笔者的尝试,这样的教学活动效果较好,学生反映可以做到“学以致用”,同时这也符合我们“应用型人才”高校办学的基本宗旨。
参考文献
[1]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王少平,司书耀.论计量经济学教学中的能力培养[J].教育研究,2012,(07):110-114.
[3]李子奈,刘亚清.现代计量经济学模型体系解析[J].经济学动态,2010,(05):22-31.
[4]黄犚,张台秋.论计量经济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培养[J].统计与咨询,2008(3):52-53.
[5]方雯.提高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3):159-160.
[6]姚福寿,刘泽仁,袁春梅.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10(2):45-48.
篇9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传统教学;自主学习;互动创新 前言
(一)问题缘起。21世纪,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新课程要求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学行为已成为必然。首先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次要改变以往“满堂灌,传授式”的教学模式,构建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创新为主的教学模式是新课程发展的需要;第三是长期以来的传统教学存在弊端的客观现状。
(二)研究的意义。传统教学是在“主知主义”教育观和“教师中心”观指导下的教学,它是一种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它只关注知识的接受,学生成了盛装知识的容器,而不是具体的有个性的人--生命主体。传统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的弊端主要体现在:(1)只重学,不重用,结果是高分低能;(2)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结果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3)只重教师,不重学生,教学不可避免地成了制造“失败者”、“自卑者”、“高分低能者”的机器;(4)只重认识,不重情感,缺乏情感的教学不可能培养出具有整体生命意义的人;(5)只重计划,不重开放,课堂教学成了教师教案的展示,没有任何生机和活力,课堂枯燥无味,教师和学生没有创造力。
波利亚认为:学习任何东西的最好途径是自己去发现。为了有效地学习,学生应当在给定的条件下尽量多地自己去发现要学习的材料。
针对当前课堂教学方法封闭、轻视实验、课业负担过重,导致学生懒于思考、疏于创造状况,化学教学将从传统的“传授知识”的模式更多地转变到“以激励学习为特征,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模式。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学生不应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应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的探究者,学生应通过利用教师或教材提供的材料进行思考,亲自去发现问题的结论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努力成为一个“发现者”。
例如,在讲述高一化学第二章第一节金属钠的性质中,教师先通过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并拟出一份实验报告单,内设实验仪器、药品、操作步骤、问题发现、得出结论、原因分析、理解与归纳,上实验课前,根据学生需要配齐所需一切。上实验课时,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显现,尤其在做钠与水的反应时,当他们看到钠在水中的“神奇”表现--浮于水面,熔成一个小球,四处游动,嘶嘶作响,溶液变红……一连串的发现,思维瞬时得到充盈。接着做钠的燃烧,剧烈反应,黄色火焰、淡黄色固体的出现,更使他们兴趣大增、遐想联翩,当“浮、溶、游、响、红”的发现、密度小于水、剧烈反应、放出的热量与气体的共鸣曲、生成的碱的分析尽显在报告单上时,你不必再担心“钠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能与水、氧气等非金属剧烈反应这个结论的产生。这样一节课既调动了学生的激情,又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将一个枯燥乏味的钠的化学性质知识,通过现实、直观的直接感知而深深地烙在了学生的脑海中,结果使学生得到了更加牢固、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
可见,给学生提供活动的体(实践体会)、时(思维时间)、空(思维空间),让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认识结构,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要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作为建构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挖掘他们的求知、探索欲望,主动亲身去体会与发现,从而为创新能力的蕴育与提升夯实基础。
1. 自主学习、互动创新的理论基础
1.1自主学习、互动创新的理论基础 。
(1)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颁布的《化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要求: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培养探究化学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求教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
(2)建构主义理论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的灌输对象转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则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产生了根本性变革,变革的重点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以教育主体自主性发展和创新教育为中心来构建现代教育的理论体系,建立以“学会学习”为中心内容的现代教育理论。二是以“学习论”改造现行的“教学论”,建立“学习论”为中心的现代教学观念。自主学习要求真正确立学习者主体发展和自主发展的地位,使知识经济时代的教学理论更加符合学习者学习知识、技能与人格发展的内在规律,教师的所谓“教学”,其真正含义要由过去的“教学生知识与技能”变为“教会学生学习”,建立以学习论为中心的现代教学论。三是以学法研究为中心带动教学法观念的根本性变革,构建以学法为中心的教学法理论体系,并不断推进这一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索。
篇10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 开放式教学 探索
【基金项目】2011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08年国家精品课程《医学分子生物学》建设项目;2012年中南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
【中图分类号】Q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182-01
生命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而分子生物学在生命科学领域内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知识和新技术不断涌现,几乎渗透到医学的所有领域,成为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基本研究手段。根据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的需要,为合理利用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科发展的要求,从2005年起,我们就开始尝试进行开放式教学,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我们对分子生物学理论和实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l.优化理论教学内容,树立学生创新意识
1.1 教学内容合理化
分子生物学技术发展迅速,内容广泛。如何在较短的课时内,让学生理解分子生物学理论、技术原理和掌握分子生物学研究手段一直是教学中关注的问题。分子生物学基础知识与理论既是了解分子生物学新发展和新成果的基础,也是掌握分子生物学实验原理和研究方法所必需的。我们本着强化基础,拓宽知识面的原则,根据生源差异适当增加了基础知识教学方面的内容。除针对各个章节注明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具体内容外,还安排了前沿知识讲座。这样既统一了教师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又给了教师较大的自由度。在授课过程中,尽量结合临床及科研实例阐明分子生物学技术原理、方法和应用,让学生既能理解和掌握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科研思路,又能引导其通过科研设计和实验过程去解决问题。此外,根据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现状,每年对上述内容进行丰富与补充,以保证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
1.2 教学方法多样化
新时期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鲜明的创新性,所以仅靠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不够的,需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一是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讲解,而不是简单讲授已有的结论。思考过程往往比结论更重要,因为只有学会如何思考,才能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二是采用研讨式教学,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就分子生物学技术增设了独立的讨论课。由教师设置一些研究课题,学生根据兴趣选择课题,写出课题设计思路。让学生在课余查找文献资料,准备讨论提纲,编写发言稿,分组讨论。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发言,阐述自己的科研思路,教师通过积极正确的引导,使课题设计更加合理,并赋予创新性。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文献查阅的方法,增加了相互学习的机会,而且培养了科研思维能力[1]。由此,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三是采用多媒体教学法。教师对选用的教材作适当的取舍和调整,同时结合收集的资料进行一定的补充和加工,形成生动、直观、较为系统和完善的《分子生物学》多媒体教学课件。另外收集一些相关的Flash帮助学生加深对《分子生物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更多的前沿和先进的分子生物学知识引进课堂,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了解到本学科的最新知识和进展,从而增加教学信息量,拓宽学生知识面。
2.改革实验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科研能力
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由于受经费、场地、仪器等诸多因素限制,很多专业无法开设,如我校临床专业五年制目前仅开设了分子生物学理论课。且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学生操作简单、实验持续时间长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对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采用开放式实验教学方法。
2.1建立实验室开放制度
开放实验室在保证教学大纲对知识掌握要求的前提下,根据自身条件修订单一的、过多的验证性实验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并针对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设计出必做、专业限制性选做和任意性选做实验。除必做实验外,不同专业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实验项目。鼓励学有余力、善于探索、勇于实践的学生自行选择实验课题,独立或与团队合作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在指导教师对学生自选课题及实验方案方法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后,学生可向开放性实验室提出预约申请,经批准后,进入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实现个人探索性设想和创新理念的科学实践环境和条件。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可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还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积极发现和探索问题,从而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2.2 组织开放式课程教学
分子生物学技术发展迅猛,要求教师熟悉每个领域不太现实。因此,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可以选择适当运用开放式课程教学法,即教师由传统的主讲者过渡到课程的组织者。教师只需把握教学内容和进程,选择适当内容委托生物公司或优秀技术人员[2] 完成。首先,将教学内容分解并重新组合,选择适合委托讲授的内容;其次,提前向外聘技术员提供教学大纲,使之明确实验目的,以便及时补充和完善,保证教学质量;第三,加强与生物公司和其他技术人员的交流与合作,确定合适人选。通过开放式课程教学,能拓宽教师和学生的视野,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使学生更为直观地理解科技产业化,感觉学有所用,提高上课的积极性,从而极大地改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总之,开放式教学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在指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并解决问题上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同时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主动参与意识要求也很高,因此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才能真正实现开放式教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