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心理学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3-12-20 17:59: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与心理学的关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与心理学的关系

篇1

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科学,是心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是心理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它既是医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同时也是一门临床应用学科。医学心理学涉及了几乎所有心理学科中各个分支学科以及人类学、社会学等众多人文学科领域的相关知识,蕴涵丰富人文知识。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

1.医学人文教育现状分析及与医学心理学的关系

1.1 医学人文课程设置不足

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学时占专业总学时的比例低,我国的医学院校大约占总课时的8%,美国、德国为20%~25%,英国、法国、日本为10%~15%。基于我国人文教育的现状,人文教育在“渗透”上下功夫,挖掘授课内容中蕴含的人文素材、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人文精神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医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应用蕴涵丰富人文知识的医学心理学课程是弥补医学人文课程设置不足的有效途径。

1.2 知识结构单课程设置不合理

我国医学院校学生主要以理科生为主,理科知识在整个知识结构中占绝对优势;另外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历来注重医学专业教育,人文类课程多作为辅助课程或者选修课程开设。从而导致医学生总体人文素质不高、知识结构单表现为道德修养欠缺、沟通协调能力和心理承受力较差等。而医学心理学包含丰富的人文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对医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有助于医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状态、良好的人际沟通和社会适应能力。

1.3 人文素质教育与医学心理学的关系

当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仍单纯以讲授式为主,理论和实践相脱节,不利于大学生素质的拓展及各种人文知识的培养。医学心理学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多种学生喜爱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如案例分析、心理剧表演、现场心理咨询、心理学专题讲座、心理学影视赏析、团体心理咨询等方法向学生传授心理学和人文知识,弥补其他人文素质教育的不足。

2.医学心理学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2.1 医学心理学基础知识对医学生人格的影响学

习心理学知识有利于医学生确立辩证的、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心理现象是人世间最复杂的现象之一,心理学科学地揭示了这种现象的生理机制,探讨了大脑反映客观世界的各种形式,并揭示了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列宁曾经提出:心理学提供的一些原理已使人们不得不拒绝主观主义而接受唯物主义。心理学对于心理现象的研究,对于意识的起源、发生和发展的研究,对于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的研究,都能进一步和具体地论证意识是高度组织起来的物质的产物,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等哲学命题,从而有助于我们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因此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通过心理学理论的学习,首先可以帮助医学生正确地认识心理现象和社会现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其次有助于医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如对心理学基础理论和心理测量的学习,可以帮助医学生了解自己的人格特点,有利于他们辩证地看待人生,进而使他们能够有的放矢地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2.2 心理学基本理论中包含丰富人文精神

心理学的—些理论体系本身具有很强的人文精神,如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等心理学派强调对人本性的研究。人本主义心理学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实现人的自身潜能、关怀人的现实生活等思想行为反映了人文精神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达这方面的知识,可采用两种方法:一是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和谐、沟通的师生关系,在开放、平等参与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发挥其能力的自由环境,让学生体验到人文关怀;二是在教学中通过介绍有关心理学理论流派知识、进行案例分析以及组织心理学电影赏析等方式,向学生传授心理学中的人文精神,并与生活实践、心理咨询治疗和医学临床相结合,让学生切实感悟到人文精神的内涵,并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提高其人文素养。

 

2.3 医学心理学有利于增进医学生对病人的人文关怀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是:不仅仅是没有病和不虚弱,而且是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健康。但是由于我们受传统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迄今为止,大多临床医护人员都还没有把人文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与人的健康和疾病联系在一起,在临床上往往是把人当作一个有生命的机器,只见病、不见人,缺乏人文关怀。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通过对医学生进行有关现代医学模式、心理健康、心理应激和心身疾病等方面知识的学习,结合实际病例和疾病进行讲解,使学生们真正了解到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为今后走向临床实践后,能够从多角度综合考虑影响病人的人文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增加对病人的人文关怀打下基础。

2.4 医学心理学有助于提高医学生人际关系的能力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患关系中的医患沟通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而作为将来的医务工作者的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人际关系可以说是人的人文素质和心理行为的综合表现,良好的人际关系往往有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学业的成功。因此,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医学生的人生重要课题,也是医学生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处理好医疗工作中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打下基础。但有关调查显示医学生的人际关系不容乐观,人际困扰的检出率较综合院校大学生高3。医学心理学课程具有丰富的人际关系教学的知识,如在病人心理与医患关系的教学中,可以将“医患关系”进行扩展,由特殊到一般,以换位思考的方式,由体验病人心理到体验人际交往中一般人的心理,向学生系统介绍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技巧。

在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教学中,可让学生通过学习心理咨询过程中人际沟通的一些方法,帮助学生了解有关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在人际交往中的应用,使他们学会有效的人际沟通,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2.5 医学心理学有助于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在医学生的整体素质中,心理素质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医学职业的特殊性又使医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相关研究表明,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我国医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人际交往障碍、情绪控制力差、学习障碍、生理与心理成熟不协调、社会适应能力差、自我意识不健全。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包括德育等人文素质的培养,应能够帮助医学生全面地认识自己,学会积极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充分发掘自身的潜能,培养乐观进取、不畏艰难、自信自律、诚实守信、友善合群、开拓创新的健全人格。

医学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科,涉及的心理学内容非常广泛,但大部分内容都与心理健康教育密切相关。研究显示,在《医学心理学》的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是有成效的。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在开始上课前对学生进行心理调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授课时应根据学生的具体问题,结合医学心理学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教授心理健康知识,传授调节和维护心理健康的原理和方法;课后可举办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将个别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咨询相结合,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总之,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医学心理学课堂教学,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强了其实用性,又提高了学生维护心理健康的能力、改善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篇2

[关键词]:小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影响

学生心理健康对学生的教育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物质生活优越致使变化。在过去由于物质匮乏,小学生很容易得到满足,若考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只需要奖励一颗糖,也会非常开心,并且非常注重外界对于自身的看法,尤其是老是以及家长的重视、表扬等。但是目前的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物质奖励已经无法刺激到孩子,由于家长的宠爱,孩子需要的物品有求必应,因而造成了小学生已经不在乎表扬以及物质奖励。

2.祖父母看孩子对孩子的影响。目前很多小学生的家长都忙于工作,奔波于生活,很多小学生都由祖父母进行照看,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机会较少。而祖父母大多疼爱孙子孙女,在生活上对其照料周到,但是在感情交流以及心理教育上往往都较为缺乏,并且由于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疼爱,很多小学生的能力都被限制,人际交往以及挫折耐受能力也相对较差。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单亲家庭”“问题家庭”日渐增多,学生的心理问题更为突显。

3.独生子女的集体意识较差。由于从小缺少玩伴,独生子女在集体中往往都不具有协作精神,并且很多家庭都是独门独户,小学生大多都是独处,以电脑或者电视作为陪伴,而缺乏时间同别人交流。由于缺少社交活动,因而很多小朋友并没有集体意识,不懂得相互帮助。

4.家庭期望过高。由于现代社会压力,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更加的优秀,因而对孩子的期望非常大,孩子考试的分数成了孩子家长对孩子认同的标准。许多家长还给子女开“小灶”,使学生夜读时间越来越长,多数城市中有近70%的小学生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学生的学习竞争加剧,学习负担过重,造成学生的学习焦虑,再加上家庭管教过严,一进家门就做作业,以至于一出家门仿佛小鸟飞向天空,到了学校就任性发泄放纵。

5.小学生表现欲强。由于父母的文化程度得到了提升,因而受到父母的影响,现在小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程度以及对新事物的学习能力相对有所提高,但是有些小学生具有很强的表现欲。他们认为自己有能力,希望得到外界的肯定和认可,因而在上课时具有积极的态度,若是在课堂上老师没有提问到他,那么他就会在心里认定老师不喜欢他,从而就会产生逆反心理,故意捣乱,其实就是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

6.教学中的负面影响。首先在当前的教学中,我国教学制度以及方式还存在诸多的问题,这一点不可否认。教师的教育方式大多偏向于关注知识点,而没有重视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教育。因而在小学时期,大多数的学生就形成了分数是最重要的心态。教师是小学生的理想以及目标的代表,小学生都希望得到自己老师的关心、关注,若是教师在态度上存在问题,那么极易影响小学生,不当的教学方式会造成小学生心理上的落差以及失望,就会产生消极负面的情绪,从而影响师生关系。在这种教育环境中,小学生对于同他人的交往也会出现抵触,最终影响到知识学习,影响其成长。

因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很重要的,不能忽视,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关系到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大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全面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重大任务和主旋律。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之一,就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学校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迫切的和具有重要意义的举措。教师利用心理学原理融入到教学当中去,将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好奇心

认知好奇心是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核心,是一种追求外届信息、指向学习活动本身的内驱力。如果教师给学生的信息量大,超出最佳水平,学生就会感到身心疲劳,产生信息回避行为;反之,教师给学生的信息量太小,没有新鲜感,学生则不会产生好奇心。创设问题情境是将学生引入到问题之中的过程,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课堂问题的设置进行预先的考虑,通过问题的设置,调动起课堂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于知识探索的欲望,问题不但要同学生的认识水平相互适应,同时还要配合其课堂知识基础,通过心理上的引导,产生一种想让其去探索的感觉,从而激发起小学生的智力活跃度。

2.运用强化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为学生设立明确、适当的学习目标。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够激励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设立学习目标,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拟定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目标,使之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奖励与惩罚必需是坚持事实求是、客观公证的原则,避免负面影响的产生;重视内在学习动机的强化;多用奖励,慎用惩罚。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及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奖励与惩罚,男生易受批评的影响,女生易受表扬的影响。对学生成绩较差、自信心较低的学生,应以表扬鼓励为主,使其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逐步树立起学习信心。对于成绩较好但有些自傲的学生,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表扬的同时还应指出其不足。

3.开展竞赛活动,创设成功

小学生对新奇的各种竞赛活动很感兴趣。以往教师都开展“比一比”的活动,确实调动了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但也存在弊端。由于要求比较高,对差距大的学生来说,是怎么努力也赶不上的。所以,我改变形式,根据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要求,设立“进步竞技台”,不论学生是哪一层次,只要稍稍努力,就能获得成功。

低年级的教育教学活动是丰富多彩的,但无论其形式如何,老师都可以在活动中有意识地进行心理教育。如在体育课中培养学生坚强、勇敢的心理品质,在英语课中教给学生良好的记忆方法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其实,有些老师早已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自发地进行了心理教育,如果将它上升为自觉的行动,挖掘它的深度,丰富它的内涵,其教育意义将更为深远。现代化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单单重视学生的成绩,还需要全面照顾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因而必须认识到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通过不断的探索,寻找最佳的教育办法,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义务。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美术教育;现代教育;美术心理学;鉴赏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7-0070-02

一、现代美术教育现状研究

当前,高校美术教育不断取得新的发展,正在向着市场、世界化进程迈进,其发展进程也逐步呈现多元化趋势。由于不同国家以及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经济和社会状况,这就使得高校在现代美术教育方向方面有不同的侧重点。在这种多元化的市场环境下,现代美术教育也在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手段,调整教学目标,为满足不同的社会需求培养更多的人才。

传统的美术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专业知识的教学,使得专业划分较细,导致人才知识相对单一,知识结构不够全面。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有些高校为了片面地与市场接轨,在学科设置和教学内容方面提高了实用性的要求,使得一些高校现代教育更具有了功利性的倾向;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当前部分高校学生在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发生了不少改变,受到的冲击和影响比较大。有些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急功近利的思想,希望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较高的回报,却不重视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片面追求实惠化和实际化的目标,学习观念也带有了明显的功利性和倾向性,对于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的学习却有所忽略。如何正确引导学生改变这种学习观念和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念,是现代美术教育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也是美术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美术心理学与美术教育的概念

美术心理学就是对美术创作过程中作者的心理活动,对美术作品欣赏者的心理活动以及美术作品所反映的社会心理等活动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这一研究过程主要是对情绪、认知以及意志等相关情绪的活动规律进行探讨。美术教育是通过教师对美术作品的讲解,让学生能够与美术作品的创作者进行无声地对话和间接地沟通交流。这种沟通交流不需要学生与美术作品创造者面对面进行,但是却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美术学理论知识和美术学基础,能够领悟到美术作品创作者隐含在作品之中的内在心理活动,能够欣赏美术创造者的心路历程。

三、美术心理学与美术教育的关系

(一)美术作品作者的创作心理与美术教育

任何一个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都是美术家用自己的笔来表现自己心理活动以抒发某种情感的过程,或者通过某种艺术形象来表现自己思想的过程。每一幅美术作品,作者在当时的创作过程中,肯定是一个构思过程与一个心理激荡过程的交汇与升华。可见,每一幅美术作品中都饱含着美术创作者心中的想法和千言万语,饱含着美术作品创作者的思想情感。但是,美术创造者将作品完成之后,还要通过美术欣赏让学生们了解其中的内涵,让学生们能够去挖掘其中的艺术魅力,去发现其中的艺术效果和社会效用。也只有通过美术教育,才能使学生能够认识并且掌握发掘美术作品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的工具,构建起美术创造者同美术欣赏者之间沟通的桥梁,与社会联系之间沟通的纽带。

美术作品都有作者在创作时想要表达的内在含义,学习者想要深入了解,就一定要了解美术作品创作者的心理过程、心路轨迹,进而从精神上与美术作品创作者产生共鸣。从美术心理学角度来讲,美术创作者在进行作品创作时,总会将自己头脑中的创作冲动通过绘画语言展示给读者和欣赏者,有些可能会隐藏较深,有些可能会比较难懂,但是经过美术作品欣赏者或者学生的慢慢领悟和感受,总是能够理解其中的含意,通过视觉美和韵律美以及作品的艺术美去领悟美术创作者的心理动因。同时,高校学生在对美术作品创作者的心理轨迹进行探索和追寻的过程,也是对自身欣赏能力和领悟作品内涵能力的提高,可以帮助学生深入到作者的内心深处,与作者在精神上产生共鸣。如,毕加索的作品《格尔尼卡》,画中的公牛象征,实际在暗喻受难的西班牙人;而画中受伤的马,则象征着光明与希望的灯火;抱着死婴哭嚎的妇人和手握鲜花、断剑、张臂倒地的士兵,这些画面,我们从中感受到画家对战争的残酷,法西斯野蛮兽行的谴责以及强烈的抗议,以及对正义战胜邪恶的必胜信心。

(二)美术作品的社会心理与美术教育

任何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都是美术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并且结合当时历史情境和社会情境进而升华而产生的。也就是说,每一个美术作品都是人类社会对当前世界认识的物化形态。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都是以作者生活的社会历史背景为依据的,而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现实的真实情况也需要通过美术作品来展示,社会的真善美需要美术作品来宣扬,社会的假恶丑需要通过美术作品来鞭挞。英国著名哲学家科林伍德曾经说过,“没有一个社会完全了解自己的内心,它就会在这一点上欺骗自己,但对于这一点的无知意味着死亡。”所以社会需要艺术家去挖掘,去体会。

学生如何去正确理解美术作品想要表达的社会内涵,如何去把握美术作品创作者的心理和审美意识等,这些对于高校学生提高自身美术欣赏能力和提高自身理解美术作品的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可以通过美术作品让高校学生了解作品创造的时代背景、思想内涵以及创作意图等,进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作品创造的目的,让学生通过作品表面进而看到其背后本质,从而提高自身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正如美术心理学上所认为的“美术(欣赏)活动还会把观者推向一种类似在海妖的美声中陶醉的动人体验。从美术家的创造到意趣无穷的观看,这些都不仅仅是读解式的认知,也是情感的沐浴。例如,学生在对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进行学习时,首先看到的是花卷中的各种生活场景,通过这些生活场景了解北宋时期的文化和风俗习惯以及北宋时期工商业的繁荣与兴盛。同时,还可以从构图手法、线条勾勒以及虚实结合的韵律感等方面了解到美术作品创作者张择端的高超手法和娴熟的技法。

每一幅美术作品产生的当时的社会因素都有很多,不可能都包含其中。但是,作为高校美术专业的学生还是要学会从作品中感受到其深刻的社会因素和历史因素。这也是高校学生提高自身美术欣赏能力的原因,也是美术作品所具有的内在艺术魅力。心理学家艾伦・温诺说道:“画家在描绘满头密发时,只是非常逼真地画出几缕而把其余的部分画得很模糊,但是观赏者设想出模糊的部分并且竟然想象自己看到了细微的发丝。实际上观赏者并不对实际不存在的头发产生幻觉,他们细心就能清楚地看到,画家仅仅描绘了几缕发丝。然而,人们对画的知觉不是一般的反应,因此往往不在意所描绘的景物比真实的景物少了多少。”这种欣赏者在欣赏作品时所具有的心理因素与人们常说的“举一反三”、“见微得着”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学生自身心理感受与美术教育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学习也是对美术作品的一次细致的欣赏,而从其本质上来讲是一种精神活动,是学生运用自身的艺术修养和对美术作品的感知能力去进行体验和感悟,进而对美术作品进行再创造的一个过程。这一个过程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因此,学生首先要从自身心理感受上进行提升,进而提高自身艺术欣赏水平。就像法国雕塑家罗丹所说的“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每一幅美术作品的作者创作时的审美活动,都充满着突发性与不确定性,而学生对作品进行欣赏时的审美活动同样也充满着即时性,二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从这一点来说,就要求欣赏者不能忽略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而要以之去印证和对比创作者当时创作时的心理心境。这也是美术心理学上认为的“对每一幅美术作品的探究,都隐藏着内容以及情感复杂而丰富的主体评价。由于这种评价与情感经验相互交织在一起,所以就特别真实自然,因此很强的颉抗性在心灵的提高或塑造肯定一般不会碰到。”然而,美术学习和艺术欣赏毕竟是学生单独个体的精神活动,在学习美术作品和欣赏时需要静观默察、揣摩品味作品的主题思想,体味作品的艺术内涵,并与创作者创作时的心理状态发生共鸣。如清代朱耷的《荷花水鸟图》以高度概括、删繁就简、以白当黑、虚实互衬的表现手法,刻画了一支残荷,一只孤立在危石上,缩着身体、翻着白眼的水鸟。欣赏者可以从中深刻体味到画家冷漠、孤傲、白眼向人的性格特征。再了解其生平以后,又能使人等同身受地体会到他身为亡明皇室后裔对清统治者的抗议以及其在精神上的极大痛苦,那种“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的心境就跃然而现了。

参考文献:

[1]高建立.论高校艺术教育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J].艺术教育,2012,(7):120-122.

[2]宋涛.试论当代大学公共艺术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高教研究,2013,(10):89-92.

篇4

一、教育活动对于博物馆教育的重要性

 

群众教育与服务是博物馆的主要社会职能之一。博物馆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活动的创新是当今博物馆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现今的博物馆教育中,除了最常见的讲解之外,各式各样的教育活动也渐渐发展起来。如何提升博物馆教育活动的质量,成为了各个博物馆努力的其中一个重要方向。提升博物馆教育活动的质量,除了使活动内容设置、活动形式等方面更多样化,在教育活动环境设计上也能做出更多的创新和尝试。

 

博物馆的教育活动针对各个年龄层,但在具体设置的过程中,一般会更着重针对青少年儿童。少年儿童的培养,关系着民族素质和国家前途,博物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构成部分,在配合学校教育方面有着不容推卸的责任[1]。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以少年儿童为主的博物馆教育活动区的环境设计进行分析。在环境设计中,色彩是其中的重要环节,是影响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丰富的色彩与各种环境设计协调结合,能让少年儿童心情舒畅愉悦,为他们营造一个具有满足感和色彩美感的教育活动区环境。

 

二、色彩心理学

 

在人类社会的日常生活中,所有的事物都与色彩密切相关。对于色彩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年左右的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在他的著作中详细地阐述了色彩的调和以及补色效果等色彩所具有的奇特效果。1666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了七色光谱,分析出各种色彩是不同波长的光。另一方面,德国诗人歌德则致力于色彩对人情感的影响的研究,并于1810年发表了精神性色彩这一理论,这就是现代色彩心理学的基础。

 

此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研究色彩。进入20世纪后,阿尔伯特·H·孟塞尔和威廉·奥斯特瓦尔德等人建立了色彩体系并一直沿用至今。不过真正意义上的色彩心理学研究还是近年来才开始的,它还是一门非常年轻的科学。

 

色彩的本身是一种物理现象,但人们却能从中感受到它的情感。当人们累积的大量视觉经验与外来的色彩刺激产生一定的呼应时,就会在人的心理上引出某种情感,这就是色彩的心理,即由客观色彩世界引起的主观心理反应。如暖色调让人感觉热烈,冷色调让人感觉宁静,浅色调让人感觉轻快,深色调让人感觉沉稳。人类对色彩的感知,正是色彩心理学所研究的。色彩心理学对于环境色彩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博物馆教育活动区的环境色彩也需要从色彩心理学的角度去思考。

 

有关色彩心理学的研究近年来日益增多,人们将研究成果广泛应该于实践。例如,办公室墙壁使用冷色调,能使空间显得开阔,因为冷色调具有后退感,同时,冷色调使人感觉时间过得快一些;医院将病房的墙壁刷成淡黄色或淡粉色,营造舒适温馨的环境,使病人心情放松,从而更快康复;企业用蓝色作为形象色,有利于塑造诚实、稳重、先进的形象;电影中也常常通过颜色来营造氛围,在特定的场面使用特定的颜色。

 

研究表明,儿童大多喜爱纯度高的,也就是鲜艳的颜色。婴儿喜爱红色和黄色,4~9岁儿童最喜爱红色,9岁的儿童又喜爱绿色,7~15岁的小学生中男生的色彩爱好次序是绿、红、青、黄、白、黑;女生的爱好次序是绿、红、白、青、黄、黑。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色彩喜好逐渐向复色过渡,向黑色靠近。可以看出,随着年龄和生理结构的变化,也就是说,年龄越成熟,所喜爱色彩纯度越低[2]。

 

三、如何运用色彩心理学对教育活动区环境进行设计

 

对教育活动区环境进行色彩设计,可以根据该教育活动主要针对的年龄层来确定。在目前的博物馆教育活动中,针对青少年的活动仍然占据多数,因此在运用色彩心理学对教育活动区环境进行设计时,研究青少年的色彩心理也显得尤为重要。

 

在德国学者的研究报告中显示,把小学教室的墙壁如果刷成橙色,对孩子们的友好相处更有利,实木颜色的课桌椅有利于孩子的情操教育,让他们形成美丑分明的直率的表达方式,培养丰富的情感。白炽灯比荧光灯更适合孩子房间的照明,有研究表明荧光灯有造成孩子软弱无力的倾向。如果使用蓝色则有利于提高孩子的注意力,使精神集中。但将墙壁都刷成蓝色又会让人感觉寒冷。因此,蓝色可以作为点缀,在窗帘、地毯等装饰中使用。此外,与单色的墙壁相比,把墙壁刷成几何图案或抽象图案,对于激发孩子的想象力有着不错的效果。

 

(一)主体色调的选择

 

在具体的设计中,墙壁和地板是空间的主要色块,对墙壁和地板的用色直接影响活动区环境的整体效果。不同年龄段对色彩有不同的需求:

 

1、学前期(3-6岁)

 

这一时期是也被称为游戏期,主要针对这一年龄段孩子的教育活动,可以多使用黄色和粉红色。黄色象征光明、活力和希望,可以安定情绪;粉红色则有着充满内在的温暖感,可以使紧张的肌肉松弛下来,使人心情舒畅。在环境中大面积使用这两种颜色,能够有温暖安全的感觉,有助于缓解精神压力,利于学前儿童更好地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积极探索未知世界。

 

2、学龄期(6-12岁)

 

主要针对这一年龄段孩子的教育活动,可以多使用绿色,尤其是浅绿色。绿色多使人联想到春天、嫩叶、森林、草原等,充满生机,令人放松,是安定、稳定的象征,能缓解精神上的紧张。在绿色调的活动空间里,能让孩子感觉置身于充满希望和活力的春天,具有动感,更有创造性。

 

3、青年期(12-18岁)

 

主要针对这一年龄段青少年的教育活动,可以多使用浅蓝色。纵观全世界,蓝色是最受欢迎的颜色,象征着和平、幸福和年轻。浅蓝色令人联想到广阔的天空、辽阔的海洋,能促进求知欲的发展,同时,浅蓝色具有稳定情绪的效果,可以使人的情绪平静下来,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安静的性格,增强自控能力。

 

(二)辅助色彩的搭配

 

在以此为色调的基础上,适当的使用其它色彩丰富环境色。在使用其它色彩时,要使其与基础色调产生对比与调和相统一的效果,保持环境色的和谐统一。对于青少年来说,鲜艳明快的色彩更能吸引他们,因此在与环境色搭配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纯度较高的色彩,使得活动区的环境更适合他们[3]。

 

1、类似色搭配

 

类似色搭配指的是色相环中90度以内的色彩进行搭配(图1),如橙色与黄色、绿色与蓝色、红色与紫色等。类似色调配色的特点是主体色调明确清晰,整体环境和谐,搭配起来不易出错。由于类似色搭配所选用色颜相相近,因此可以用改变色调的方式增加对比度,丰富环境色彩的层次。这种搭配方式能使环境显得更雅致、纯净,适合年龄段较大的孩子,或是需要安静和耐心的教育活动。

 

2、对比色搭配

 

对比色搭配是指与色相环120度到165度间的色彩进行搭配,如黄色与红色,红色与蓝色、蓝色与黄色等。对比色搭配的特点是对比效果明显,视觉效果丰富,能起到引人注目的效果,但也不会使视觉受到太大刺激,整体效果易于让人接受。如果采取降低色彩纯度的方式进行设计搭配,可以使跳跃的环境变得沉稳,整体效果更和谐。

 

3、补色搭配

 

补色搭配指的是色相环中相对位置的色彩进行搭配,一般采用色相环中165度到180度间的色彩。如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这样的色彩搭配能产生最强烈、最具冲击力的视觉效果。从色彩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补色搭配能瞬间吸引儿童的目光,并使他们得到精神心理的满足。但使用补色时,如果两种颜色所占的比例过于平衡,会显得没有重心,缺乏美感。因此,在使用补色搭配的时候,可以适当降低色彩的饱和度,调整两种颜色所占比例,达到统一协调的效果。

 

结语

 

合理设置活动区色彩,能使少年儿童感受到较高的艺术韵味,有利于提升青少年对美的感受力和鉴赏力,培养他们表达和创造美的能力。同时,良好的活动区环境,也有利于活动的顺利开展,提升活动质量。

 

综上所述,博物馆教育活动区的环境对教育活动的质量有着推进的作用。从“以人为本”的原则出发,充分运用色彩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我们就能为博物馆的教育活动提供更好的活动环境,提高教育活动的质量,让活动参与者能充分体验博物馆教育活动带来的知识和乐趣。

篇5

1、培养学习兴趣的心理辅导。让学生主动学习,充分享受知识的乐趣,才有可能保持长久的学习、思考热情,成为有创造力的人才。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其学习效率。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教学:①改进教学方法,巧妙地把枯燥乏味的知识变为生动好玩的东西。在《简单随机抽样》教学中,我课前已让每位学生各自准备了一个同一型号的兵乓球,并写上他们的号数,统一放到一个大纸箱中,同时我自己也准备了10个棒棒糖,并公布游戏规则:只要抽中写着他们号数的球,就可以奖励一个棒棒糖。由于学生都有期盼的心理,效果出乎我的意料。学生不仅理解并记住了抽签法等概念,更在课后津津乐道。②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到新颖而又无知时,最能诱发好奇内驱力,激起求知、探究、操作等学习意愿。所以要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安排教学内容.③充分挖掘数学学科“奇思妙想”的特征。可以借助多媒体动画演示,展示数学美,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④及时帮助学主解决数学新模块初始阶段的学习困难,度过难关。这样才有可能将数学学习变得有趣、乐趣上升为志趣。

2、增强学习动机的心理辅导。塞缪尔约翰逊说过,“对知识的渴求是人类的自然意向,任何头脑健全的人都会为获取知识而不惜一切。”教学中可以尝试如下方式:①适当地运用奖励机制。学生最大的奖励莫过于得到别人的称赞和肯定,尤其需要教师的鼓励、父母的认可,微笑等.②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著名教育专家魏书生就是一个惯于创设问题情境的行家,他通过不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一批批别人认为是“朽木”的后进生的强烈的求知欲望,使这些后进生最终成为优生。创设的问题应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才能吸引学生去思考、去努力解决。③提供成功的机会,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不同学生设立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要求,适当控制教学进度和难度,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们挖掘自身能力,发挥个人专长,体验成功的快乐.④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态度.遇到困难自然就会泰然处之,遇到挫折才会迎头向前。

3、端正学习态度的心理辅导。数学科的特点是:知识内容前后连贯、系统严密、逻辑性强,导致有的学生对数学存着畏惧心理,甚至产生放弃数学学习的念头,这极不利于数学科的学习。心理辅导方式有:①让学生上网查找中外数学史、中外数学家的故事②挖掘自己身边的数学题材,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对自然与社会的意义与作用.在学习《统计》这一章的时候,可以提出一些相关问题:产品的合格率、农作物的产量、商品的销售量、当地的气温、自然资源、就业状况、电视台的收视率等这些数字是怎么来的吗?可见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③了解一些数学在人类历史上产生巨大推动作用的事例,使学生充分认识数学的价值并应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④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之美.体会数学魅力之所在,将变得喜欢数学,主动学习数学。

篇6

当新教育实施后,人们感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实施一定的教学管理也就随便不得、任意不得了,一切要符合新教育的要求,一切得从发展学生的个性角度出发。下面,教师对实施新教育理念下教学管理进行相关研究。

一、实施新教育理念下的教学管理需要思考课程建设的创新

教育教学,其课程建设是相当重要的。多年来,课程建设不断地进行改革,就是为了人才培养趋于科学性和创新性。尤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新课程标准乃至新教育以来,课程建设的问题业已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首先是实施着全国性的一标多本的教材建设制度,很多省份开始自主建设学科课程教材,地方教材便应运而生。实践证明,地方教材在培养人才上的诸多特色已经比较明显地凸显出来。在课程建设上,人们在使用省编教材时,比较明显地感到其也有着一定意义上的局限性,便开始思考校本课程建设的相关问题。作为学校的教学管理,则必须将校本课程建设的相关问题列入自身管理的议事日程上来,而且应当去做出比较实实在在的努力,应当去做出比较实实在在的事情来。对于校本课程的建设,应当说是一个比较复杂而又相当系统性的工程。对校本课程的建设,首先需要怀有积极的态度,而且应当有一定意义上的信心,切不可总是那样的畏首畏尾。对校本课程的建设,教师还应当秉承的理念是雷厉风行,左观右盼是盼不到教材出来的。对于校本课程的建设,教师还需要去挖掘地方资源,思考自身建设校本课程的可行性。对于校本课程的建设,教师必须依靠全员的力量和智慧,需要全校上下共同拧成一股绳。尤其必须充分利用学生,让学生也能够真实意义上成为校本课程建设的主力军。对校本课程的建设,教师还应当有着一股永不畏惧吃苦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校本课程建设的真正实施。

二、实施新教育理念下的教学管理需要思考课堂教学的创新

学校管理中的教学管理应当唱重头戏,教学管理不能落到实处,不能实现真实意义上的创新,那教学管理也是不具实质性意义的,也当然肩负不起人才培养的职责。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应当在课堂,实施新教育,也应当实现课堂教学的创新。这就比较充分地说明,教师的教学管理需要对课堂教学做出比较深入细致的研究。在平时的教学管理中,教师的所有管理措施都力求做到源自于对自身课堂教学现状的了解。如每学期所进行的推门听课,基本上能比较准确地掌握住教师课堂教学的行情,尤其是比较准确地掌握学校在实施新教育中的软肋。2014年,教师通过课堂研究梳理出了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的问题,尤其是有悖于新教育理想推进和实施的软肋。例如,在一些课堂还没有能够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实现,语文、数学、英语与其他艺体科课程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上还显得极不平衡,甚至就是相互之间的距离较大。因此,在2015年的教学工作上,针对这样的情形提出了一定意义上的整改措施。如教师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实现放在艺体科教学的课堂上进行整体推进。教师还针对一些中老年同志所存在着的课堂教学弱点,提出相应的也比较适合中老年同志的矫正意见,并在相关教研组的组织下进行逐一落实,获取了比较理想的效果,促进了学校教学的整体推进。教学管理的实践告诉人们,新教育理念的实现其出发点应当确立在课堂,其落脚点也应当就在教师教学的课堂,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永远都应当就是首当其冲的。

三、实施新教育理念下的教学管理需要思考人才培养的创新

现在社会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作为肩负着人才培养的机构――学校,当应思考自身教育教学活动所能发挥学生竞争力的问题。在平时的教学中,个别教师以为自己的工作就是踏踏实实地教懂学生知识,这样的理解十分片面,也可以说是一种错误,与新教育的理念是格格不入的。所以,对于学生的竞争力、创新力的培养,教师必须去做出认真考虑。因此,在教学管理上,教师的课堂不能再以知识的灌输为主,而应当在学生的创新力上得以比较充分地体现。对教师的课堂体现不出创新,尤其是不能发现学生创新的活力,要进行一票否决。为了学生的创新,从2015年开始,开始关注起学科课程的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上的管理。对这样的管理,教师不仅仅看个别学生参加竞赛所获取的成绩,更看重的是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为了实现学生课程学习的创新,学校教研组建立起了能够让学生进行充分展示的平台,对学生的展示坚持以现场为主。这样,就达到了比较理想的促进效果。

篇7

一、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是当今形势发展要求

当今世界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经济、学习、工作的各个层面。脱离了信息技术,我们都成为“瞎子”、“聋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冲击着我们的传统教学方式、方法,带动着我们的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层面变革。我们必需利用信息化的教育环境,构建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习方式的改革为特征,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标志的课程体系,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实施中的普遍应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已成为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视点。

二、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物理教学应从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使用,则可以拓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科学思想、科学方法,还可以培养学生对新形势的适应能力和知识的更新能力,为学生后续终身化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改变了教师以往的“一言堂”、“填鸭式”的授课方式。为学生的个别化自学、交互式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授课教学过程中,学习者借助网络提供的学习资源,可以根据教学的要求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制订学习计划,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学习时间,自由地、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同时利用网络信息化的教育环境,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还可以通过屏幕监控,对教学难点给于引导,做到精讲、少讲,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让学习掌握快的学生做示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到加强,相互合作的精神得到培养,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信息技术的应用使物理实验变得更完美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很多的概念和规模都是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实验,离开实验物理学将很难发展,学生要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同样要通过物理实验,所以做好实验是学生学好物理的关键。但是由于受仪器设备的限制,一些实验无法完成,例如“船闸”的工作过程,如果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则非常容易地把轮船通过“船闸”过程呈现在银幕上,老师不用多言,学生一看便懂。还有一些实验在实际操作中,误差较大,甚至得不到预期的效果,无法用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的结论,老师只能强硬的把结论得出来。

例如,在用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把小车放在水平木板上,两端通过定滑轮用细绳悬挂着钩码,当探究平衡的两个力大小必须相等,如果不相等,小车将无法保持静止状态时,在左边绳端挂两个钩码,右边绳端挂上三个钩码,这时小车理论上应该是由静止开始向右边运动的,但同于阻力的存在,小车还静止在水平木板上不动,这样的实验现象,无法得到我们要的结论。所以在这一教学模式中,教师可先用实物进行演示,再利用计算机模拟实验的现象展现在银幕上,由学生观察、分析、概括出概念规律。这样就能充分利用计算机的模拟克服以上的不足,使物理课的实验更完善、更清晰、更形象、更直观。

四、信息技术的应用延展了学生的视野

庞然大物看得见,但有些规律对中学生还说不清楚,如天体运行。微观世界只用眼睛根本看不见,也摸不着。因此要掌握这些知识,过去的物理课堂教学中只能让学生看挂图,或用文字描述,学生很难得到正确完整的认识和印象,物理情景难以建立。所以学生觉得万有引力定律应用方面的习题难度巨大,原子物理部分的内容难以想象。现在我们可以应用信息技术,将庞然大物缩小,把微观世界放大,然后展示在学生的眼前,许多情况就不讲自明了。复杂的情景图文并茂,有利于学生获得信息和理解课文内容。如“布朗运动”现象的观察情景就十分清晰了,其规律也就容易理解了,理解了也就能掌握了。

五、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

有些知识物理场景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让学生理解突破,如果应用电脑模拟,往往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在讲授电流这一概念时,可以用电脑模拟电路中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这一过程,化不可见为可见。讲授磁体、磁场的知识时,可以用电脑模拟出磁场的立体分布场景,磁感线由磁体北极出来,回到南极,磁感线的立体分布形成仿槌体,通过磁感线的分布图象,很容易知道磁场方向,强弱分布情况,磁极磁性最强的道理。有了这些直观的图形,变抽象为具体,教学中的这些难点就很容易突破,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更加形象化。

六、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资源共享,促进了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在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中学物理教学的实践中,我们感到现有纸质教材已经不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现在书店里越来越多的书籍都附有光盘,可见,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我们的书籍已经多媒体化了,为了跟上信息化的发展,现在各级教育部门都在号召广大教师积极开展信息技术应用于中学学科教学的研究,大家都来试做课件、弄网站,这样教师掌握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势必得到提高。同时信息网络实现了网上多媒体信息传递和多媒体信息资源共享,教师可以利用网上现成的课件,再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情况,进行增补,完善后再使用,这样可以大大地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节约了制作课件的时间。通过互联网站上的丰富资源,使各地区由于师资力量不均衡而造成的差距也将大大缩小,从而提高了教师整体的教学水平。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应用,使教与学的模式发生一场深刻的变革。教育要跟上信息社会的发展潮流,必须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网络教育技术重组教学内容,探索网络环境下的物理教学设计,使网络环境和资源服务于学科教学,是做好教学工作的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学校体育;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技能训练; 实施过程

随着素质教育在中小学的深入开展,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竞争激烈的21世纪中,心理素质的地位和作用日趋突出,体育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得到重视,在认识上也越来越深入。未来人才不仅要掌握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具有较全面的能力,而且更要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智力发展、品德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创新意识、竞争能力、自主人格、社会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受到了心理素质的影响。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课题。

体育教学是在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下,通过运用适当的方法,指导学生掌握体育和卫生保健知识、基本的运动技术和技能,增强学生体质,培养体育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德的一种有组织的教育过程。而这个过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师生活动及人际关系等方面与其他教学过程有着明显的不同。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体验是复杂多样的,较之其它学科要丰富得多。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优势。体育锻炼能提高智力功能,改善情绪状态,培养勇敢和自信等意志品质,治疗心理疾病,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目前体育锻炼被公认为一种心理的治疗方法。据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60%的人认为应将体育锻炼作为一种消除焦虑的治疗方法。在青少年学生中,有不少人由于学习和其他方面的挫折而引起的焦虑症和抑郁症,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得到减缓或消除。本文试图从学校体育的三个环节(体育与健康课、课外活动、大课间)的实验教学和体育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以及融入快乐教学,表象练习,目标设置,情绪感染,团队心理的体育教学时学生产生心理方面的影响来阐述学校体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研究对象

(1)广州市第四中学初一级二班、三班学生84人为对照组,初一级四班、五班学生82人为实验组。实验前经检测和鉴定,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均无显著性差异。

(2)广州市第四中学初二1班为对照班,初二3班为实验班。两个班综合素质相仿,人数一样,同为52人。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调研、教学试验法、数理统计法

三、学校体育(体育课、课外活动、大课间)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实施过程

学校体育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主要从必修课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以及在大课间活动教学中进行,特别注重实施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形式,并与家长取的联系,寻求配合,共同对中学生心理素质进行有效的干预,促进其发展(图一)。

1.教材的选择

教材内容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体,“心理学研究表明,体育教材的活动性、刺激性、变化性、竞争性和技巧性特点是激发学生积极运动动机的要因和动力,符合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因此,我们选择教材时要依据三个要点:①要处理好教学目标与学生运动兴趣的关系;②要符合学科特点;③要适合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力求精选的教材内容在难度上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激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功体验,保证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理论课教材主要有:1)青春期身体发展与体育;2)中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保健;3)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的自我评价;4)科学用脑与运用合理体育运动防止疲劳等。

实践课的必学教材有:球类、韵律体操等。

2.实验教学中体育教师角色

篇9

教师心理健康教学效果教师队伍建设推动了教育的不断前行,教师作为特殊职业群体,因为其职业的特殊性,教师心理健康不只是影响到正处于个性养成和发展阶段的学生,同时对教学产生更深远的影响。了解教师碰到的困难,分析教师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增强教师的心理健康素质,这同教育教学的质量及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教师心理健康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1.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教学效果

在教学的时候,教师的心理素质和人格特点是一股不能小看的力量,它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有着直接的影响。例如,兴趣、情绪、动机、性格、意志等,并进一步影响课堂教学成绩。教师满怀激情地工作,对教学抱有极大的兴趣,不但让他们愿意主动地和学生接近、沟通,钻研教学的规律,还可以凭借各种方法让学生产生浓厚的求知欲望,发自内心地喜欢学习。

2.教师的启发技巧影响教学效果

教师提问、学生作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常见。教师要找到教学环节中在哪里设疑最合适。在学生思维受到限制,难以突破的时候;在学生充满问题,身心疲惫的时候;在学生意见不统一,无法判断对错的时候,在学生无法突破自我接受新知识的时候,教师应当在难点、重点的地方设疑。教师设疑可以引导学生质疑,学生质疑就会集中注意力,对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思维受到启发,使思维向更广、更深的方向发展,提高学生的知识面和能力。

3.心理健康利于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

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无论是谁所表现出生理或心理的状态,都影响到他身体和心理的两个方面。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是彼此相长,相互转换的。心理健康会使教师的机体免疫能力增强,更好地防病抗病。教师要凭借加强心理健康,使得生理更加健康,体质有所增强。假如心理是健康的,就算身体生病了,也容易更快治愈。

因为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导致教师心理处于深浅不一的亚健康状态,让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得以保持成为重中之重,对于教师来说,心理健康的意义是举足轻重的。身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尤其要重视自己身心两方面的健康状态,让自己以最佳状态投身到日常的教学教育工作中,努力培养出身心俱佳的现代化的接班人。

二、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

1.角色责任的扩展性

因为教学成果的展现具有延时性和无形性的特点,所以教师不太好判断是否实现了教学目标,也不容易预测自己什么时候顺利完成了任务。这种成就动机不能及时得到满足,导致教师育人身份的责任范筹大无边际,这是和满足教师的成就感相互矛盾的。

2.角色期望的冲突性

致使角色冲突的基本原因是角色的性质。对于教师这一角色期待,很大程度上是理想主义的,人们认为的合格教师、好教师、优秀教师,在某种程度上与现实脱离了,同教师从根本上是普通人的观点产生矛盾。所以,教师是基本的自然人与社会人统一体,而被理想化了的教师形象却与其有所冲突,产生压力。

3.角色身份的多重性

多重角色不仅容易导致角色混乱,而且对教师的角色扮演和转换能力的要求更加严格。于是,导致教师角色负荷超重,角色要求太多,这是教师能力所不能及的,还有在角色中,教师自身价值体系所默认的角色和社会要求扮演的角色没办法一模一样,有的还会相互矛盾,就导致了角色内冲突。因此,让教师认知失调,也是心理问题出现的重要因素。再者,社会公众认可的教师形象对教师本身的产生了无法取代的影响。他们的价值系统中也以此为目标,因此完美教师角色不易实现的特点和教师人性决定的实现程度形成了矛盾。

4.角色身份的易混性

社会各界现在还没有对教师的标准达成一致的看法,针对教师的角色期待和理想模式,人们看法各异,导致教师的角色扮演无法定位,对自己的确定角色期望不知道怎样获取,就像教育理论强调学生要全面发展,可是教育现实看重的是升学率。

另外,这么多的教师角色中,不少角色是不统一的,也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角色一起提出相对立的或无法融合的角色行为要求,像是朋友角色和权威课堂掌控者角色。

三、加强教师心理健康培养的建议

1.教师应注重自身发展

尽管大部分教师学历和知识水平都不低,可是缺乏自我调节诀窍和心理健康知识的教师不在少数,使得心理问题出现甚至严重。心理学家认为,我们本身对周遭事物认知的不同,是导致心理压力最关键的因素。故而教师要重视自我修养,对心理调适技巧有所了解,如自我暗示法、肌肉放松法、想象放松法、调息放松法等。

2.发展以人为本的管理体制

教育和管理体制的改革进一步深化,尽可能地减少教师的工作压力,保证休息时间和场地更加充裕,营造平等民主、团结友爱的学校心理氛围;增加教师收入、提高福利待遇,教师的后勤服务要保障到位,为教师创造接受再教育的机会;要定期进行针对教师的心理测验和调查,有目标有计划地举办心理咨询和辅导,增强教师心理免疫力和素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关键除了继续强化心理辅导教师队伍的组建,更紧迫的是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理论、教师心理健康与保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教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不但注重增强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而且要提高职教师的社会地位、福利待遇、生活水平,让更多人认同教师职业。

3.健全教师的社会保障体系

教师职业和医生、律师、警察等职业相对比来说,它的权利面和社会延伸面不是很宽,获利的能力和机会没有那么多。要把为教师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等各个方面提供服务的社会支持系统,搭建起制度化的模式。同时,让教师职业发展为一个开放的职业系统,与社会各个系统共同发展,杜绝教师趋向功利的现象。

四、结语

近年来,教师的各方面待遇有所提高,可是依然不能满足目前社会迅速发展的需要,教师这一职业的薪资收入还是比较低。所以,大力进行教育投资还是国家政府部门必须重视的目标,只有教师生活和工作的物质条件真正得以提高,教师拥有了良好的尊师重教的精神氛围,才能让人们都仰慕教师职业,并且愿意投身其中,奉献自己的热情。

参考文献:

[1]鲁挥.高职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J].吉林医学,2007.

篇10

关键词:声乐教学 学生心理 声乐教师

一、声乐教师在声乐教学中需要改进的问题

1.声乐教师要有总的正确的歌唱艺术观念,掌握正确的唱法。只有老师明白了,学生才可能明白,如果教师本人都没有搞懂正确的唱法,教学时难免陷入“盲人骑瞎马”的境地。因此,声乐教师尤其是刚毕业的年轻教师,要通过各种渠道的学习和提高,形成正确的歌唱艺术观念。尽可能多的掌握多种风格的作品演唱。

2.声乐教师要有总的正确的歌唱艺术观念,掌握正确的唱法。只有老师明白了,学生才可能明白,如果教师本人都没有搞懂正确的唱法,教学时难免陷入“盲人骑瞎马”的境地。因此,声乐教师尤其是刚毕业的年轻教师,要通过各种渠道的学习和提高,形成正确的歌唱艺术观念。尽可能多的掌握多种风格的作品演唱。

3.要有个好耳朵。声乐教学这门艺术主要通过听觉来进行,声乐中的绝大多数问题,只能说一个梗概和一般原则,更具体的就要靠听觉去把关了。声乐教师必须借助敏锐和有经验的听觉去准确地判别学生发声和演唱时的音准、节奏、音质、音色、共鸣、气息、读字等情况,并及时对学生的发声和演唱作出调整。教师不应该只是掌握一大把方法,方法固然重要,如果耳朵不灵,辨别不清,就不知道方法往哪里用,甚至可能引导到错的方向上去。

4.声乐教师必须具有“对症下药”的能力。每一位声乐学生在声乐学习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歌唱发声技巧和歌唱艺术表现上的问题,声乐教学实质上就是师生合作,及时发现问题和动用有效的训练手段逐步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不妨把声乐教师比喻为医生,把声乐学生比喻为患者,教师用听觉去判断学生的歌唱发声,就相当于医生通过望、闻、问、切和运用先进的仪器检测设备,为患者诊断出病因。而用有效的训练手段解决学生的问题,则相当于“对症下药”。作为一名优秀的声乐教师,训练手段必须是又多又好,以解决好声乐学生可能遇到的众多难题。第四,声乐教师应具有较强的舞

5.声乐教师应具有较强的舞台演唱能力和一定的钢琴伴奏能力。“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具备示范歌唱能力的教师可以使“言传”与“身教”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他的教学更具魅力,更令人信服。一位具有较高的舞台演唱能力的声乐教师必定同时具有很好的范唱能力,而好的范唱不仅是激发学生兴趣最有力的手段,还能使教师从生硬的、喋喋不休的理论讲解中解放出来。学生通过聆听教师的范唱,不仅可以直接模仿教师的歌唱方法,还可以体会教师对歌曲的理解和艺术表现,达到对作品深层的理解和把握。

二、改进声乐教师教学之策略

1.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学从来都是师生共同完成的,声乐教学更是以其特殊的“师徒”关系,离不开师生间密切的配合与良好的户动。传统的声乐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权威性与主导作用,学生始终处于言听计从在被动地位,学生的主体作用无法得到实现。加之有些声乐教师对学生过于严厉,使学生产生畏惧,紧张情绪,不可避免的影响了声乐教学。因此,要实施有效的声乐教学,必须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成功了,老师就成功了。因此,师生之间应该经常的进行学术交流和思想情感交融。在教学中声乐教师不要主观、武断、生硬的对待学生,在一切可能的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参与到其中。鼓励学生大胆的提问。同时,教师也应加强师德修养,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2.抓好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声乐教师要指导学生练习唱歌要用心,这个“心”字是要在平时养成的。练习时内心充满自信、愉快、坦然,不被技术方法所吓倒,要相信技术方法不那么神秘,这样就能克服紧张的心理。平时练习时避免去想技术方法,养成声情并茂的歌唱心理。

3.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情绪。调动学生学习声乐的积极性,培养学习的兴趣。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根据一个“情”字,以情绪牵动和激发学生的情。正所谓“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教师的神态、语言、动作、指挥、范唱都会送出情感的信息。教师要以积极的情绪感染学生,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无论课外发生什么事情,在课堂上都不能把消极的情绪感染给学生,以免影响、干扰正常的声乐教学情绪状态。

声乐教师面带笑容,并非亲切自然,满怀信心地出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留下好的印象,会使学生心情开朗,满怀喜悦准备学习和练习。教师还要发挥榜样作用,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征服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从而强化声乐教学的情绪作用,使教与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4、加强舞台实践。使学生适应环境转换。首先让学生明白歌唱艺术是必须同听众见面的艺术。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必须都加强舞台实践,多参加音乐会及各项有关的活动。体会舞台感和驾驭自己的能力。要把听众当朋友,要感到是在用歌声倾诉一种情感,传达一种艺术境界,演唱时就能始终处于可控状态。另外,落落大方的台风,上下台的步态以及演唱中有较长的过门间隙时,台上的表情感觉要与乐曲表现的内容想吻合。作为演唱者,他的最终目的是表现作品,同时也包含了自我情感的表达,这种心理素质不仅对声乐演唱艺术有直接的影响,而且起着支配作用。

5.在教学中要启发学生的情感,避免纯技术偏见。很多声乐学习者都有过这样的感觉,唱高音时,就会想到高音了,就会拼命去想方法,本来可以轻松唱过去,一紧张,导致身体也跟着紧张,使得声音难听。声乐教师如果在课堂上抱有纯技术的观点,只注重技术,就会“吃力不讨好”。因此,在教学中声乐教师要通过美好的声音形象和语言,激起学生内心的情感共鸣,唤起他们歌唱的欲望。

三、结束语

要想在歌唱中获得良好的声乐状态,必须通过多方面的专业学习和心理训练,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积累。只有通过训练自我心理调控能力,才能使歌唱技术,技能以及音乐表现达到良好的状态。实践证明,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一个优秀的歌唱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参考文献:

[1]《音乐学概论》俞人豪

[2]《20世纪上半叶我国音乐心理学文献的初步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