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的发展史范文

时间:2023-12-20 17:59: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学的发展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学的发展史

篇1

关键词 科学发展 高校学生 发展平台 构建

Abstract The party's eighteenth session of the Fif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innovation, harmony, green, open and sharing" five major development, is a new concept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Therefore,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development platform must be carried out in five development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concept,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five basic requiremen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and put forward the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platform construction must b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s and construction path.

Keywords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llege students; development platform; construction

1 科W发展的新理念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五大发展理念,给未来社会发展以指导,是科学发展的理念。

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通过这些方式不断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不断地向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

高校是人才培养基地,大学生是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将来必将担负起社会建设的重任,所以高校应该在科学发展的视域下进行学生发展平台的构建。

2 科学发展新视域下高校学生发展平台的构建原则

2.1 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原则

学生是发展的主体,一切为了促使学生更好地发展的平台构建都必须从实际出发,以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为原则。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可以把握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大学生有其自身的成长规律,通过对大学生的各种规律的掌握,如学习规律、思想规律、行为规律等,才能在教育过程中制定出相对应的策略,确保了教育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并提高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际过程中适当的给予学生教育与引导,只有这样,大学生成长平台的构建才更有目的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符合社会发展的原则

社会发展必须是科学性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的发展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已不适合当今时代,以前是以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经济增长的短见式发展、以低端制造为主或者是以人口红利等的发展模式都将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绿色发展,以创新为主的高端产业的发展等。大学生是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将担负起社会建设的重任。所以大学生发展平台的构建必须着眼于社会发展的实际,紧跟社会发展的潮流。也只有这样,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为社会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2.3 满足高校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原则

学生的是拥有独立人格的人,其发展和需求具有个性。社会的多元化包容个人的多元化,同时社会的多元发展需要有个性、有创新想法的人才。构建满足学生个性需求的发展平台,有利于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各方面才能。完善个性教育能够提高素质教育的水平,能有效促进学生提高思想素质、学习能力、加强知识技能等。基于此,大学生发展平台的构建应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在学生的兴趣爱好等个性特长上,制定不同具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

2.4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

提高大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是衡量教育是否成功的关键。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成为“真正的人”、“完整的人”,即实现物质与精神、科技与人文等全方面的发展。现在很多大学生没能实现全面发展,与教育目标相差甚远。原因之一是现在的社会竞争异常激烈,学校为了培养专业型人才而只注重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其他方面却忽略了,尤其是忽略了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功利心很重,太过于看中物质报酬,精神空虚,人文素养低。大学生是社会的顶梁柱,其全面发展对于社会的进步有着重要意义,甚至是起到决定性作用。所以,构建大学生发展平台理所应当必须坚持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原则。

3 科学发展新视域下高校学生发展平台的构建

科学发展新视域下,大学生需要具备更多更全面的能力和技术,如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交往能力,同时需要提高道德素质以及综合素质;这就要求高校在培养学生的时候,要积极构建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平台,以下则是笔者认为目前高校需要为学生的发展去进行构建的平台:

3.1 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平台

创新是科学发展的动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发展”是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其创新意识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应该多举办一些学科竞赛、科技竞赛、“挑战杯”创作竞赛等等;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提供创新创业平台,让学生实际锻炼其创新创业才能,如岭南师范学院的“孵化园”项目等具体的一些平台。在这些具体的创新平台构建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以创新的理念去指导。高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秉持着培养创新性人才的理念,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才会积极采取措施构建创新体系。只有创新的理念去指导创新的平台,才能收到应有的育人效果,培养出来的才有可能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3.2 构建大学生道德素质培养平台

大学生道德素质分为人际道德素质和生态道德素质,人际道德是运用道德原则去处理人际关系,而生态道德则是用于处理人与自然之g关系的道德原则。在现在社会拜金主义大浪潮下,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有待提升,特别是生态道德。“大学生毒杀舍友”,如此极端不尊重生命的行为可以看出其道德已无底线;“大学生硫酸泼熊事件”可以看出其对待动物的残忍和不道德。主席提出要以绿色发展为理念,在十三五规划中坚持绿色发展。传统发展模式是以经济为中心,为了经济,有时候不惜牺牲生态环境。构建大学生道德素质培养平台,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在对待他人的时候,能够做到尊重他人,并且在他人落难的时候可以伸出援助之手;在对待生态环境的时候能够做一个理性的生态人,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发展经济,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高校应该鼓励学生成立义工组织作为道德素质的培养平台,督促其定期进行一些具有人文关怀志愿活动,可以对人或者是环境的。如探望孤寡老人、儿童活动、节日问候活动、清理环境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

3.3 构建大学生实践能力培育平台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学生是即将走上社会,进行工作的人,其实践能力的培养显得非常有必要。现在很多工作单位都在抱怨毕业生出来只会动动嘴皮子,和实际操作完全脱节的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的需要,脱离了社会的大学生只会成为井底之蛙和纸上谈兵的将军。高校构建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平台,最有效的是校企合作平台。高校搭建好这个平台后,让学生能够把所学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既锻炼了实践能力,有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找到适合学生未来发展的事业。

3.4 构建大学生交流平台

世界是开放的,只有通过交流,才有机会接触更多更前卫的思想;只有交流,才能进步。“开放发展”也是主席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其中之一。大学生必须与国际接轨,了解国际国内形式。现在的大学生眼界普遍有点小,尤其是普通本科院校或者专科院校的学生,进了学校就为了混一张文凭,不关注新闻、不关注实事,不注意开阔自己的眼界。构建大学生交流平台,如交换生制度或者是高校联谊制度。让学生能够接触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氛围,不同的人际。有比较才会有进步,有不同才会有追赶。相互之间的交流能够让学生看到彼此之间的差距,进而保持进取的心理。

3.5 构建大学生身心健康服务平台

大学生身心健康对于其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而心理健康又与生理健康息息相关。倡导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培养其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对大学生增强其体质、强健其体魄有重要作用。高校可以成立体育锻炼俱乐部,学生根据其需要参加各种体育锻炼项目,同时需要完善健身反馈体系建设。加大体育健身的吸引力,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一些比赛项目。同时对于心理健康也需要构建服务平台,设立心理咨询室,开设心理健康讲座,进行心理健康游戏等,让有需要的学生能够有平台进行学习和调节心理问题。只有身心都健康的大学生,才是真正健康的大学生,才能以更好的身心品质去迎接各种挑战。

综上所述,提出社会发展新理念旨在实现社会科学发展,高校是人才培养基地,为社会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各种所需要的人才。高校学生在社会发展和建设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大学生的培养方向必须依据社会现实的要求。在科学发展新视域下构建大学生发展的平台,目的在于更好地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鹤.大学生成长平台的构建[J].中国高校科技,2015.12:86.

篇2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观;路径选择

作者简介:杨俊中(1963-),男,河南漯河人,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党委书记,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309(2009)04-0005-04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生态文明第一次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被载入党的纲领性文件。生态文明写入十七大报告,既是我国多年来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取得成果的总结。也是对人与自然关系所取得最重要认识成果的继承和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一环。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和特点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现代社会文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它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强调在产业发展、经济增长的进程中,尽最大可能积极主动地节约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从历史发展来看,生态文明也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迄今为止人类文明发展的最高阶段。从内涵上看,生态文明应该包括3个基本要素:一是生态意识文明,是指人们对待生态问题的科学的、进步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价值取向:二是生态法制文明,是指人们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制度形态,包括生态法律、制度和规范;三是生态行为文明,是指在一定的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法制的支配和约束下,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注重清洁生产,加强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持续繁荣的各种活动。

(二)生态文明的特点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而生态文明也着眼于人与自然全面发展、和谐共生、持续繁荣。生态文明强调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必须树立人与自然的平等观,关注社会、经济、自然系统的整体利益,关注资源、环境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承载能力,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具有3个特点:一是整体性。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人与自然都是一个整体系统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不能单纯考虑经济、资源、环境中的某一方面,应该以系统论的方法全面、综合地考虑生态文明的建设问题。二是和谐性。生态文明注重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其核心内容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荣,因此,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必须树立人类、环境、社会三个子系统各自内部协调发展的前提下共同发展的理念。三是可持续性。生态文明是以生态系统为中心,以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为对象,以各个系统相互协调共生为基础,以系统整体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因此,生态文明必然具有可持续性的特点。

二、生态文明在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生态文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七大报告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报告在强调经济发展、政治进步、文化繁荣、改善民生等工作的同时,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就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把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放在了同样的高度,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必然要求。

(二)生态文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而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由此可见,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只有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才会不断提高民众的资源节约意识、环境保护意识,才能不断促进节能减排工作和环境治理工程,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基石

十七大报告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作为小康社会的子系统,几种文明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基石。人类历史上因片面追求经济、社会发展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所造成的灾难不胜枚举,古玛雅文明、美苏尔文明都曾在人类社会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却都又因为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的破坏而烟消云散。国家环保局副局长潘越创造性地指出:“生态文明应成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都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精神享受和政治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

三、生态文明建设中需要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一)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

自然界有其千百年来默默遵循的规律,中国儒家提出人们要遵循自然客观规律,强调农民要“生产以时”。统治者要“勿夺农时”。马克思说:“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恩格斯也说:“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人类只有认识自然规律、遵循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自然才会向着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方向发展,否则,人类就会受到自然的报复。因此,我们在改造自然、发展经济和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一定要正确地认识和理解自然规律,科学地处理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之间的关系。

(二)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1987年,挪威

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自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日新月异,在人们享受工业革命成果的同时,也承受着因疯狂追求当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而酿成的恶果,诸如资源枯竭、环境恶化、气候异常等。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也印证了科学发展观虽然以发展为第一要义,但却决不是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而要在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中寻找一个最佳的契合点。

(三)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

国内学者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中,肯定了布伦特兰夫人的定义,同时提出“可持续发展还必须是既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需求又未损害别的地区或国家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这就使可持续发展理论融入了权衡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内容。十多年前,淮河下游居民饱受河水污染之害,都是因为中上游个别地方为了自己的局部利益而忽视了全流域人民整体利益;如今,沙尘暴灾害日益频繁,也是因为个别区域为了经济指标而疯狂破坏森林,使人类失去了森林的庇护。这些灾害的发生都是由于为了局部利益而放弃整体利益的短视行为造成的。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因此,在经济建设与生态治理中要充分考虑“自然――社会”大系统的整体利益,决不能顾此失彼、因小失大。

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加强生态道德,营造建设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

首先,要开展生态知识教育。生态文明知识亦即生态环境知识,不仅包括符合环保要求的生产、生活常识,也包括生态环境的科技知识和法律知识。生态文明知识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底蕴和重要的智力支持,加强生态知识教育,培育生态文明意识是在全社会形成生态道德观念的重要一环,生态知识教育要渗透到从儿童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要完善目前的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将生态教育的内容融合进德育课程体系和校园管理活动中,通过建设生态校园、生态社区等活动,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道德观。

其次。要培养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并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生态文明氛围。生态文明意识应当包括生态忧患意识、生态责任意识、生态道德意识和生态法律意识。培养生态文明意识,除了不可或缺的教育活动外,还要运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新闻传媒在全社会积极营造“保护生态环境、倡导文明新风”的生态文明氛围,要让生态文明进学校、进社区、进街道、进家庭。

(二)完善生态法制,形成建设生态文明的约束机制

完善生态法制建设,重点在于加强环境立法工作,完善生态法规体系。针对目前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情况,国家应加强环境立法研究。制定环境立法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立法工作。中央要进一步指导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要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的地方法备案制度,逐步实现生态建设工作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生态法规体系的建设中要建立环境保护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定期评价和修订制度,对不适应形势需要的法律、法规进行修改或废止。

法律规范作为一种硬约束,是以其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要体现生态法制的约束力,就要提高相关部门的生态执法能力。生态执法难在执法力量弱、取证难、执行难,针对这些情况,应该加强对环境保护执法机关执法能力的建设,包括增强环境保护系统内部的执法力量,提高工作人员执法水平。通过多种措施来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真正实现生态法规的硬约束能力。

(三)促进生态科技,满足建设生态文明的技术需要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然而,科学技术也是一柄双刃剑。正当人类为经济的飞速增长沾沾自喜时。却不知不觉地步人了生态恶化困境。氟利昂可以作为致冷剂,但散逸的氟利昂会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层,使人们逐渐失去了臭氧层的庇护;含磷洗涤剂的发明可以节约大量制造肥皂的油脂,但却容易导致水源浪费和水体磷污染。进入新世纪后,人类逐渐认识到生态科技对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无汞电池、无氟冰箱、太阳能汽车、可降解塑料等立足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新科技、新产品不断推出。正如恩格斯所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而现在资源日渐紧缺、环境不断恶化的状况正急待一场生态科学技术革命。为此,国家要加大对各种生态型科技的支持力度,并以是否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为衡量新科技价值的重要指标,通过加强生态科技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四)发展生态经济。确保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环节

增强企业的生态责任意识,推动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工业企业是造成当前环境污染的主要对象。增强企业的生态责任意识是发展生态经济的重点。各级政府和环境保护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的引导和管理,逐步培养企业的生态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从而使企业在生态文明意识的影响下自觉做到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国家要在企业中倡导循环生产和生态科技,使其尽可能多的节约自然资源、规范生产过程并生产对环境无害的绿色产品,对一些规模较小、产品单一、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企业逐步实行关停并转,进而推动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

合理利用土地。倡导生态农业。针对不合自然规律的围湖造田、毁林开荒以及土地退化、土壤侵蚀等情况,国家应加强土地利用的监管力度,既要防止城市工业无节制地侵占基本农田,又要避免不合理地围湖造田和毁林开荒,要制定符合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土地开发、利用规划,以保证生态和经济的平衡和共赢。各地要大力研发生态技术,推广现代生态农业。要根据土地特点,发展复合型农业。尽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鼓励使用有机肥料和生物治虫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现代化、产业化水平;开发绿色农业,条件合适的还可以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最大程度地实现生态农业的价值。

强化科学管理,规范环保产业。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但经济发展也不能因噎废食,只能在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的基础上做好废水、废气等污染物的净化和处理,而做好废物处理工作的关键在于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等环保产业。目前,我国的环保产业普遍存在技术落后、资金缺乏、管理混乱的情况。以污水处理厂为例,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到2004年底,我国600多座城市已建成了709座污水处理厂,据国家环保总局提供的调查资料,目前我国已建成的这些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的只有1/3,低负荷运行的约有1/3,还有1/3开开停停甚至根本就不运行。因此,国家应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投资。增强其职业责任意识,并坚持强化科学管理、提高技术水平、引入竞争机制,使环保产业走向科学、规范、高效发展的轨道。真正成为生态环境的保护神。

篇3

一、引言

国运兴衰,与中小学生息息相关,其健康的成长对于国家、社会和自身都有重要意义,因而,学校的体育教育和教师的教育理念对学生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中小学体育教学与自然生态息息相关。体育教学生态平衡关系着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健康发展,体育生态学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它是生态平衡和体育事业的基本原理,是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和对教育产生有效影响的周围环境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体育生态学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是一门新兴的教育学分支,是生态学和体育学相互作用的产物,对于生态系统、体育教学、协调进化、环境承载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然而,体育教学依存于生态系统之中,不能脱离生态环境而单独存在,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影响着周围,这才使得体育教育生态学应运而生。体育教育生态系统中各个环节环环相扣,牵一发而动全身,每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对教育和生态造成影响。虽然现在很难对体育生态学做出一个准确的定义,但它的存在价值众人皆知,就是达到体育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达到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做到平衡协调的生态体育教育,使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对中小学体育产生积极影响,便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事业中生态失衡的现状

当我们参加学校的运动会,或者观看精彩的世界杯时,几乎没有人会注意到体育与生态平衡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其实,表明上很难呢发现存在直接关系,实则牵一发而动全身,体育运动中的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种族歧视等现象时有发生,与体育的宗旨背道而驰。

1.中小学体育教育理念的失衡。

由于应试教育影响的残留,素质教育在一些地区并没有真正得到普及,至今许多家长和老师认为文化课才是重中之重,体育课只是在浪费时间,因此中小学体育教育的进步受到多重阻力。虽然教育体制在不断改革,但这种改革似乎更加注重形式,动摇不了根本。

在社会与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科技带给人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消极影响。大多数人更倾向于便捷的交通工具,肌体功能的萎缩和环境的污染导致许多健康隐患,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后,人们重新将健康和生态环境放在与科技发展同等重要的地位。由于中小学生本身具有很好的可塑性,我国开始制定适合其发展的体育教育生态学方案,但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可,甚至一周一次的体育课也被其他文化课占用,所以体育生态教育很难有所改善。

2.中小学体育教育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失衡。

在一些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体育教学设施不齐全,教师素质低下,甚至根本不是体育专业毕业生,教学方法与时代严重脱节。比如,一些学校的体育课只是跑跑跳跳,没有严格系统的教学方案,也没有专项的正规的训练,打篮球的学生不懂什么叫“越位”“投篮”“三分球”,因此体育课也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无法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品质。

与此同时,中小学体育教育还有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有些学校为了节约成本,利用草地作为足球场,也有的学校至今没有使用塑胶跑道等。

三、改善中小学体育生态失衡的解决办法

在众多家长对于生态体育的偏见方面,教师及校方应多做访谈和交流,体育课的开展对于提高学生文化课不仅无害反而有利,体育能开发智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集中学生注意力,同时,好的身体也是学习的根本,所以文化课和体育课并不是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在教学环境和设施方面,学校应该以人为本,采用合格的体育器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课程安排上,要既锻炼学生身体又提高专业技能,利用体育活动或者比赛来增强集体凝聚力。教师应该不断提高个人素质,作为教育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教师要以身作则,提高专业技能,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值得注意的是,体育运动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要以顺应自然和尊重自然为前提,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

四、总结

中小学体育教育与生态环境密不可分,校方要严格制定教学计划和目标,以便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也要不断努力提高个人素质,达到教学、学生、环境三者的平衡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身心健康发展,增强体质,提高学习成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贡献。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生态旅游 英语教学模式 建构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5-0242-01

生态旅游已成为国内外旅游产业发展的趋势和动向,随着邢台生态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对生态旅游产业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在世界各国旅游业的发展中起着纽带和桥梁的作用,在旅游业发达国家,针对旅游业的英语教育已从系统和理论研究转型为实用和针对型的语言教学,旅游产业发展需求反馈于语言教学方面迅速、便捷,已经和旅游业发展成为联系紧密的体系。但当前,邢台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已面临英语人才方面的问题和瓶颈,而我校在英语教学为促进邢台生态旅游发展方面也遇到诸多的情况和弊端,难以满足我市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教学模式亟需改进。

一、当前面临的问题和瓶颈。

(一)邢台生态旅游产业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党的十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国计民生和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首选产业,生态文明建设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命门之穴。邢台生态旅游资源大致可分为四类:以自然旅游为特色的旅游资源,如:“中国爱情山―天河山”、“世界奇峡―太行奇峡群”等;以历史杰出英贤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如:扁鹊庙、郭守敬纪念馆等;宗教民俗旅游资源,如:清风楼、开元寺等;以品牌企业和优势特色经济为代表的旅游资源,如:清河羊绒基地、华龙食品基地等。邢台生态旅游业发展至今,已有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市场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显著提高,并且近年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发展邢台特色生态旅游产业,使游客能更多地了解邢台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使游客在娱乐之中增长才识,在舒适之中增长学识,成为邢台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随着邢台旅游资源在国际上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对开放式旅游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较强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英语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邢台生态旅游产业正面临着新的战略机遇和黄金发展期,但大部分企业在发展规划上缺乏前瞻性、全面性和科学性,不重视英语专业人才的储备,人力资源开发相对滞后,英语人才更是匮乏,目前面临的问题和瓶颈也越来越突出,这已严重影响了邢台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

(二)当前英语教学模式的不足和瓶颈

我校在英语教学中对于满足邢台生态旅游产业发展需要的针对性和实践性不足,学生无论在英语口语表达、英语知识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都无法适应邢台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

邢台生态旅游产业作为邢台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对英语实践性要求很高。我校的英语教学在师资力量方面优势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和完善了邢台地区的英语教学水平,为邢台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培养了大批人才。但在对学生运用英语技能适应邢台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培养方面缺乏针对性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单一,基本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学生在所需求的专业知识运用能力不足的同时,对于综合知识的英语运用、组织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更是缺乏,同时,校企合作还只是停留在理论和初级探索阶段,远没有达到需求与教学反馈,出现严重脱节情况,在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方面更是鲜有建树,没有树立教学目的是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旅游人才的观点。

二、教学模式建构的建议

1、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改善补充教学模式

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教学工具,在英语教学中补充针对性的教学内容,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实现双向互动教学,调动和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2、科学论证制定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增加实用性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计划安排中,要科学合理、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口语运用能力,同时增加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达到让学生理解掌握满足生态旅游工作需要的知识结构。

3、加强校企合作的范围和层次

科学合理制定学生英语实践和实习计划,将对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培养和实践落实到位,同时将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需求反馈到英语教学中,实现良性、同步、互相促进的发展模式,避免出现脱节情况。

4、改善教师知识结构,提高教学知识和能力

现在生态旅游产业发展需要的是将生态知识、人文知识、旅游知识进行熟练英语运用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单纯的开设某一方面的英语课程教学已难以适应旅游工作的需求。从开展辅助培训和课外实践入手,改善教师知识结构,进而在英语教学中丰富提高学生的知识机构的内容。

5、加强跨文化意识培养

跨文化交际是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目标,要树立教学目的是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旅游人才的观点,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大学英语教学要有效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将人文知识、生态知识、旅游知识引入到英语教学中,丰富学生知识结构,培养跨文化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出能熟练运用英语进行旅游服务的高素质、实践能力强的人才。

6、强化体验式教学模式

体验式教学是近年出现的实效性很强的一种教学模式,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情感熏陶,能有针对性的培养实践能力,提倡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了解认识周围事物,理解验证教学内容,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潜能。针对旅游的英语教学,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是“边学边用”。在日常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使用英语来表达思想、传递信息、展开讨论等,尽可能创设英语听说环境,给学生提供应用英语的机会。

当前在英语教学中,亟需将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进行培养,把教授学生英语理论知识为主转变为培养学生能力为主以及满足邢台生态旅游特色要求的人文知识、生态知识和生态旅游理念的教学模式融入到现有的英语教学体系当中,以期达到促进邢台生态旅游发展的英语教学新模式的建构。

【课题项目】邢台学院2013年度校级科研专项课题“英语教学为邢台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动力的研究”(编号XTXY13ZX16)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姜希星,王鹏.高等职业院校旅游英语专业教学实践探索[J] .中国高教研究,2006,(7).

[2]张岩. 高职旅游英语课程改革研究[J].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10.

篇5

一、成人教育的生态平衡规律

“教育生态学是将教育及生态环境相联系,以其相互关系及机理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学科。”对于成人教育生态系统而言,存在着三大功能群,这三大群之间依靠着物质流和信息流、价值流和能量流进行联系,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进而推动整个生态系统稳定运行,并不断演化,最终实现“人才的再生产”和“知识的再生产”。在这样的动态演化中,成人教育生态系统实现“失衡-平衡-失衡”的良性循环。但由于某些隐性因素的存在,教育生态系统在整个动态过程中会产生滞后效应,失衡后才能发现问题。因此,把握教育生态平衡规律,才能推动成人教育更好地协调发展。

二、成人教育的生态失衡现状

当成人教育系统面临的外界影响超过其自身现有的调节能力时,就会出现失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规模的不断壮大,成人教育的学历补偿作用逐渐减弱。成人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文凭不断贬值,口碑越来越差,培养质量愈来愈低,成人教育陷入了生态失衡的境地。

(一)成人教育制度失衡

第一,缺乏法律制度。当前我国的教育法律体系已逐步得到完善,一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育都已专门立法,但成人教育却没有形成独立的法律体系,导致“无法可依”。第二,缺乏政策支持。成人教育的发展迫切需要各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的支持,但从当前形势看,政府并未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因此,不能从根本上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成人教育办学的积极性,导致原本就“身单力薄”的成人教育显得更加孱弱。

(二)成人教育定位失衡

新形势下,成人教育存在价值理念缺失、发展理念淡薄的错误认知,未能冲破其固有的、单一的学历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禁锢,造成成人教育与学校教育、继续教育的生态位重叠现象。

1.价值理念缺失

成人教育要达到自身的价值理念和社会需求的衔接,就要根据社会结构、行业分类进行顶层设计,发展成人才培养的摇篮,企业孵化的基地。实际上,成人教育的这一本质价值理念往往被成人教育的办学主体所忽视,长期以学历教育为主,以培养单一的学历型人才为目标,大大降低了成人教育对于价值理念的多元化追求。

2.发展理念淡薄

在培养层次上,成人教育以专科为主,本科、硕士的培养严重缺乏;在教育形式上,学历教育的色彩过于浓厚,非学历教育缺位;在教育内容上,单一的岗位培训与成人的知识进修、技能提高等需求的多样性相矛盾;总而言之,成人教育的发展模式过度趋同于普通高校,缺乏自身特色。

(三)成人教育结构失衡

1.专业结构失衡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成人教育为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不断增设第三产业的相关专业,但部分高校成人教育的专业设置不能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专业设置单调、陈旧,与产业结构的匹配关联性不强。

2.课程结构呆板

成人教育现行的课程结构不合理,过于注重专业素质的培养,忽略成人学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在课程设置上,专业课程相对较丰富,但文化课程门类较少且相对单调,交叉课程少之又少;且课程内容远远脱节于生活、工作的实际需要,实践性不强。

3.师资结构失调

成人教育的专职教师比例偏低,大部分是兼职教师,稳定性差;教师的专业培训没有形成常态化,机制不健全;且教师的学历结构严重断层,高学历的师资缺乏,严重阻碍了成人教育的发展。

三、成人教育的生态平衡策略

(一)推进成人教育立法

在终身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国正大力倡导建设学习型社会。所谓终身教育,就是指要将教育贯穿人的一生中的各个阶段,既有学校教育又有社会教育,既有正规教育也有非正规教育。但就当前形势而言,我国成人教育相对于学校教育体系来说,还不够完善。而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终身教育体系,需要依靠成人教育强有力的支撑,同时又为成人教育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成人教育理应抓住这一历史契机,进而在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尽可能地获得政府和社会的更多支持。与此同时,建议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比如《成人教育法》,使成人教育与学校教育一样都“有法可依”。

(二)准确定位成人教育

对于成人高等教育而言,如果能够进行正确的生态定位,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和促进各成人院校的健康发展,反之,将产生恶性竞争循环,不利于成人教育的和谐稳定发展。

1.办学层次定位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社会分工变得更加细致,社会成员对于成人教育的质量需求逐渐呈现多样化特征。所以,成人教育应该结合高校自身的师资力量以及配套的设备资源来进行正确的办学层次定位:有的以学历教育为主;有的院校则以岗位技能培训为主;有的则主要针对大学后继续教育。进行办学层次的差异定位,可以树立品牌,形成独特的办学特色,?A得社会的认可。

2.生源市场定位

生源市场是决定成人教育生死存亡的关键因素。成人高等教育在进行生源市场定位时,要确定特定的服务人群,才能制定与之配套的教学和管理体系,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吸引生源,引起社会的积极反应。所以,就目前来说,成人教育不能够简单地局限于应届高考落榜生,而是需要放眼整个社会,根据社会的整体需求,将社会在职人员定为重点生源市场。

3.品牌与特色定位

品牌与特色定位应该是成人高等教育生存和发展的一大突破点。对于成人教育院校而言,特色和品牌是一个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关系形成良好的办学特色,有利于提高自身的社会竞争力,赢得社会的好评,最终提升自己的品牌和知名度;而良好的品牌则能够为生源的质量和?模提供一定的保障,从而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使得成人教育院校拥有更强大的资金和资源来形成办学特色。

4.目标定位

进行培养目标的定位是成人教育不可回避的问题之一。成人教育的办学形式以夜大、函授以及短期培训为主,办学内容包括学历教育、岗位培训和大学后继续教育。成人教育是一个面向社会提供实用型人才和培养高素质复合人才的基地,在整个教育过程当中,不仅要培养成人学生的知识水平,更应该培养其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综合素质。

(三)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按需设置专业

首先,成人教育要整合社会、学校以及企业丰富的教育资源、多样化的教育环境,加强与企业、农村的合作,因地制宜建立教学实习基地,技术研发中心等,更好地解决企业和农村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瓶颈。要实现职业需求与教学内容的精准对接,岗位培训与课堂教学的无缝衔接,实现工作经验与理论学习的紧密结合。与此同时,要严格根据学、教、做一体化的原则,结合专业和课程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方式,构建合适的培养模式。可为需要的企业和农民量身定做教育培训项目,这不仅仅是成人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也是拓展自身发展空间、拓宽办学途径和挖掘办学资源的现实需要。

篇6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在外出旅游时将乡村旅游当作苜选。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社区为活动场所,集观察、考查、学习、娱乐、购物、度假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形式。虽然我国的乡村旅游业起步较晚,但在近几年来发展颇快,已逐步形成共识,我国旅游业界与学界也对此表示了很大的关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乡村旅游业发展尚存在着一些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该行业的健康发展。比如,部分地区乡村旅游产品没有紧密结合当地生态特色,存在旅游产品单一或者雷同、缺乏艺术感、生态意识;乡村旅游建设过程中,缺乏一定高度的统筹规划,建筑取材的乱砍乱伐现象,农家乐产生的垃圾、开发建设中的建设垃圾使当地的水环境和大气环境品质有所下降;乡村旅游业中有不少从业人员服务环保意识差,缺乏基本的服务水准和环保意识;农村普遍没有建立起基本的对生活和工业垃圾的处理系统,乡村旅游势必产生一些“城市性”的垃圾,废弃物到处丢弃,影响环境美观,再加上游人的踩踏、攀折也破坏着生态,对农村环境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毁坏,等等。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上制约了当地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李渔,做为中国古代具有较高艺术造诣和生活品味的哲人,他的生态美学思想对于现在农村旅游文化发展与建设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以《闲情偶寄》为代表的作品可以充分体现李渔追求人与子自然相互尊重、相互交融的生态思想。该作品除关涉戏曲理论外,还触及居室设计、园林建筑、花木种植、保健养生等诸多生活领域。李渔将艺术依附在细微而琐碎的生活细节中,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融通和相遇共鸣,创造出一种活色生香的生活情趣,显现了天人合一的审美意识,是典型的生态美学观。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李渔生态美学思想开展具体的分析和探讨以期能为现代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李渔的生态美学 

李渔(1611-1680),浙江兰溪人,原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明末清初戏曲家、小说家、诗人、戏曲理论批评家。他一生著作丰厚,代表作有《闲情偶寄》、《觉世名言十二楼》、《无声戏》、《肉蒲团》、《凤求凰》、《玉搔头》、《一家言》、《耐歌词》等戏曲理论集、小说、戏曲、诗词,不一而足。其中以《闲情偶寄》为代表的作品是李渔一生艺术与生活经验的精华,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中国传统雅文化中享有很高声誉,被誉为中国古代生活艺术大全,名列“中国名士八十大奇著”之首。林语堂在谈及本书时说其是“中国人生活艺术的袖珍指南”;杜书瀛先生则视其为“一部美学小百科”。总之,李渔在该书中所呈现的对生活百科知识、技艺、修养与人之美的认识,充分展现了其对生活藝术的追求以及诗意的人生境界。 

和谐的自然观。李渔天人合一、物我和谐的生态美学思想首先体现在其对自然美、和谐美的追求,他主张让自然本身呈现而没有人为痕迹,让自然本身呈现美,美在自然。《闲情偶记·种植部》中,体现尤为鲜明。“予谈草木,辄为人喻。岂好威势者哉!世间万物,皆为人设。观感一理,备人观者,即备人感。天之生此,岂仅供耳目之玩,情性之适而已哉?”李渔亲近自然,却不拘泥于自然,而是从植物的角度出发,生发出不一样的人情事理和审美情怀。他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天人同品,天人同性,自然万物都具有灵性,并非单一仅供人类愉悦的工具。由此可见,李渔这种崇尚自然、喜爱自然的情怀。 

在生活美的追求中,李渔认为最重要的是尺度相宜,体现自然美。在《闲情偶寄·居室部》中,他提倡“因地制宜”法则,对“宜”的境界追求达到极致,其居室设计体现出顺应物性的自然原则。“居室之制,贵精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房舍忌似平原,须有高下之势”,窗户和栏杆则要“以明透为先,栏杆以玲珑为主,然此皆属第二义;居首重者,止在一字之坚,坚而后论工拙,总其大纲,则有二语:宜简不宜繁,宜自然不宜雕琢”。李渔还强调艺术设计应顺应自然律动,追求天巧自呈的生命本然发展,反对任何诉诸于外力的努力。所谓“天巧”即不假雕琢,自然工巧,它排斥了人工外力的干扰,强调美是自然本身的显现,是与宇宙生命的韵律遥相呼应。 

简朴的生活观。李渔简朴的生活观是以喜爱自然、崇尚自然为基础的。这种去繁就简、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亦可体现其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存的追求。《闲情偶寄》中的很多内容都能体现这种观念。《闲情偶寄·饮馔部》中提出“饮食之道,脍不如肉,肉不如蔬,亦以其渐近自然也”,认为蔬菜是最适合人类食用的食物,原因是“渐近自然”。同时他还提出和“肉食者鄙”的观点,并进一步说“非鄙其食肉,鄙其不善谋也。”。此外,李渔直言“惟《演习》、《声容》二种为显者陶情之事,欲俭不能,然亦节去糜费之半;其余如《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诸部,皆寓节俭于制度之中,黜奢靡于绳墨之外。”这其中就将节俭意识直接呈现在日常生活的各个细节。在倡导自然简朴的生活习惯时,他还提出要有一颗闲适的心,讲究创新,物尽其用。在提到瓜茄瓠芋之类时,他说:“实则不止当菜,兼作饭矣。”“一物两用,何俭如之?”这种追求自然、以闲适心态对待世间万物、物尽其用的思想,不仅很好地体现了李渔简朴自然的生活观念,而且充分体现了闲适自然的审美情怀。更为重要的事,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进一步提出“创立新制,最忌导人以奢。奢则贫者难行,而使富贵之家日流于侈,是败坏风俗之书,非扶持名教之书也。”在倡导自然简朴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反对奢侈,这对于当时的时代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超前和超然。 

诗意的人生观。李渔不仅是中国古代具有较高艺术造诣的文人,也是极具生活品味的哲人。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民间游玩娱乐氛围的陶然,使得李渔对艺术独具慧眼,体现出独特的人生观。李渔不但继承了明代性灵小品无视道学的传统,也清晰认识到了知识、技艺、修养与美好之间的依存关系,追求艺术化的生活和诗意化的人生。这与海德格尔所提出的“诗意的栖居”思想不谋而合。《闲情偶寄-凡例七则》指出:“然近日,人情喜读闲书,畏听庄论,有心劝世者,正告则不足,旁引曲譬则有余……劝惩之意,绝不明言,或假草木昆虫之微,或借活命养生之大以寓之者,即所谓正告不足,旁引曲譬则有余也。”《闲情偶寄》中的听琴观棋、养花种竹、蓄养禽鱼都能让李渔进入“神与物游”、“思与境偕”的境界,获得精神的自由舒展。可见,之于李渔,艺术与生活、美与生活、创造与欣赏都是内在融通、和谐共在的。这样一个惯常的生活空间在他眼中就成了一个“诗意的栖居地”。 

李渔生态美学的启示 

篇7

关键词 新媒体;数字短片;媒介生态;生态位

随着互联网的流行和数字创新技术的不断革新,按需提供内容,享受互动和参与体验的微视频时代已经悄然而至。作为微视频时代的代表――数字短片成为近两年来人们热议的话题。数字短片作为新媒体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正改变着传媒领域的生态环境。

一、数字短片的界定

数字短片以其表现题材的丰富性、内容的多元性、创作手段的灵活性、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尤其是设计制作的科技性等特征见长。数字短片是遵循一定的创作方式和审美特点,运用数字化创作手段所创作的具备单独流通信息的包括多种动态影像表现形式的影视作品。它是影视工作者为了称谓一批特定的电影电视作品而创造出来的一个概念,它属于新媒体艺术的范畴,包括了很多动态影像的表现形式,如DV短片、实物动画、三维动画、平面动画、nash短片等艺术形式。当今世界,数字短片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和一种精神文明,可以供人欣赏,使人产生审美的愉悦,而且数字短片还逐渐发展成为了一种产业,成为一种现代物质文明,可以创造极大的经济效益。

二、数字短片的生态学审视

1 数字短片的生态系统构成

数字短片是媒体在一定社会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这种状态包括媒体之间所形成的平衡结构和整个媒介群落在社会大系统中的位置。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我们把数字短片几种类型间的竞争与制衡所形成的结构体系称为内生态,而把数字短片在媒介大系统中的运动状态,称为数字短片的外生态。数字短片作为整个传播媒介中重要的一员,同样也拥有自己的内生态系统和外生态系统。

2 数字短片的生态位

生态位(ecological niche)是指一个种群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媒介传播学理论告诉我们,媒介和生物一样,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都有其特定的生态位,这种生态位的不同是由其自身物理属性决定的,也就是说是由其特殊的生存与发展的土壤和条件生成的个性决定的,很少有两种媒介能长期占有同一生态位。数字短片作为一个大的种群占据着顺时性的时间和以传播声画为主的频道空间;而在数字短片内部,不同类型的形式则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段。因此,数字短片的生态定位也必须遵循科学评价、准确定位原则,讲究媒介生存与发展的策略。

从传播方式来说,数字短片较之传统媒体的所有变革中,最为根本的变革在于其崭新的数字化的制作和传播方式。非线性、声画并存、形象逼真、即时连续以及灵动活泼的传播形式,都是传统媒体梦寐以求的。其次,从内容来说,数字短片具有无与伦比的思想性、艺术性和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这使其如同在道德缺失、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中的一盏明灯,启迪着人类灵魂的光辉。这些都是数字短片在整个媒介生态系统中与众不同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生态位。国内的新媒体艺术的发展状况通过网络搜索的方式我们就可以看到它的发展概况,窥探到数字艺术对我们现实生活的影响。以下表格是通过两个重要的搜索引擎对媒体艺术、数字短片进行搜索的网站或网页数量结果:

通过对两个主要搜索引擎对两个关键词:“媒体”“短片”在不同称呼上的搜索我们得到了以上表格中的数据,对这些网页的浏览在一定程度上让我们看到现在数字短片的生态位概况。

3 数字短片在电视媒介生态系统中的竞争优势

(1)技术优势。数字短片突破了视频内容必须由传统的传媒机构制作、的格局,它将传播者的范围从专业视频创作人员、扩大到了最广泛程度上的普通大众。除了专业的传媒机构外,业余的视频收藏爱好者、拥有各种视频终端的个人,也都可以是数字短片的创作者和者。在制作上,数字短片的制作实现了全数字化,不仅避免出现胶片因光源照射导致的老化、褪色,确保影片永远光亮如新,还可以凭借充分的像素稳定性确保画面没有任何抖动和闪烁,而且观众再也看不到像雨点一样的划痕磨损现象。此外,数字技术营造出极度的虚拟空间和各种匪夷所思的景象,这些都是普通电影制作手段无法实现的。

(2)传播优势。与传统传媒机构“你播我看”式的影视内容相区别,“视频自助餐”式的网络体验,是视频短片一大特点。从目前网络上已的视频短片来看,按时间来分,短则有30秒,长则达45分钟;按体裁分,有小电影、DV短片、影视剪辑、广告等;按拍摄工具分,有用手机、摄像头、DV、Dc、Pc、MP4等多种个人视频终端摄录或播放制作好的数字短片,可以通过数字光盘进行发行,省去了费时费力的拷贝复制和运输过程。发行不再需要洗印大量的胶片,既节约发行成本又有利于环境保护。

(3)参与优势。大众参与性,即可由用户自己创作、自己,是数字短片的重要特征。从现有的数字短片作品来看,有网民自娱自乐的自拍作品,包括记录日常生活的、故意搞怪的等等;也有包括新科技、军事、历史、纪录短片的精彩收藏……总体来说,内容题材的广泛、视频的多样化、生活化。

三、从媒介生态因素看数字短片的发展

媒体的出现,最大程度地体现了个人意义上的传播行为。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正是新媒体这种传者和受者间强烈的互动所产生的效应,才使得数字短片迎来了发展的高峰期。从媒介生态学的视角来看,数字短片不仅与自身内部环境息息相关,同时也受与自身生存发展有关的环境条件的影响和制约,运用整体性关联的“生态学思维”,我们就能更为准确地理解、考察一定的生态系统对于其中心或主体的生态功能是否合理和良好,以此来寻求自身与各子系统、各要素之间的整体性的平衡。

1 数字短片在商业化中的实用价值

数字短片不仅仅是作为艺术的形态出现,还更多地运用到商业的环境中去。如商业宣传片、建筑漫游、企业形象宣传,还可以为企业提供宣传片、产品广告片、产品介绍片、专题片等服务。同时,和电视广告一样,数字短片的一个重要赢利模式是在短片中打上赞助商的“24小时”广告,或者在视频片的BT下载时植入广告投放方的网站弹出广告。观众或网友点击下载短片,相当于对网络广告进行了点击或浏览。随着手机流媒体等出现,3G对视频内容的需要和储存,使数字短片的市场变得非常庞大,相互营销的模式也让作者和网站达成一种默契。在普通人中间,私人的电子名片也在悄然兴起,很多年轻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会考虑选择视频以展示自己生活学习的状态、自己作品的短片或者是多媒体光盘的手段来推荐自己,以找到更好的工作。在市场化的生存环境中,艺术的创作与商业的运用可以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其发展前景诱人,发展空间广阔。

2 数字短片成为多元文化形态的聚合体

数字短片作为影视艺术泛化到民间后,是艺术领域内的一种延伸。它是对精英文化、通俗文化和边缘文化思考的具象化展示。随着对电影等影像艺术形式的深入了解,情节剧与个人电影的制作也越来越多。比如,除了对私人生活的记录以外,他们还将对历史变迁、社会百态、突发事件、人与自然、生命状态、人的本性等进行独到的个性化关注,表现出影像主体的个性以及艺术家视点独有的社会洞察力和人文精神。

3 数字短片按需提供内容

在如今视觉文化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影像表达自己,而不是传统意义的文字。随着摄像机的普及,Dv短片的拍摄也使影片从贵族化向平民化转变,影像呈现出更加个人化的特点,而不再是被垄断的艺术资源。另外,影像的直观性,使它可以相对自由地跨越地域甚至语言的限制,被更多的人接受。

4,方便快捷的传播方式

流媒体又叫流式媒体,实际指的是一种新的媒体传送方式,而非一种新的媒体。它是商家用一个视频传送服务器把节目做成数据包发出,传送到网络上,用户通过解压设备对这些数据包进行解压后,节目就会像发送前那样播放出来。流媒体传送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数字短片的传输效果,受众群将成几何数字增长,这种方便快捷的传播方式会极大地刺激人们的收视欲望,促使双方实现个性的追求。

篇8

众所周知,独立学院学生不同于普通公办学校学生,学费和相关费用较高,没有国家和政府在经济上的帮助,不能享受各种优惠待遇,这些学生因为高考成绩不佳,无奈才做出上独立学院的选择,这也就成为他们心灵上的创伤。他们不同于一般的民办高校的学生,他们都经过高考,并且分数达到了一定的标准,是正规渠道招收的学生,基本素质要优于民办学校学生。独立学院是高校与企业或者是其他机构合作办学的一种大学教育模式,作为新生事物,至今还没被大多数人接受,加之独立学院本身也暴露了一定的问题,所以独立学院在社会上并不被人们看好,独立学院的学生在就业等很多方面也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甚至是歧视。因此,独立学院的大学生比普通公办高校的大学生承受了更多更大的心理压力,多表现出情感沮丧,言行过激,对未来没有信心。

(二)独立学院教师应有的风范

笔者认为,作为独立学院的教师,他们是大学生最直接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不仅仅要具有严谨博学的专业知识,更为重要的就是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即师德。师德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师德的影响和感召,大学生现代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师德氛围影响下形成的校园文化乃至学风、校风。可以说,师德建设的成功与失败是独立学院信誉和发展、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信任、社会对独立学院毕业生认可和否决的关键所在。

因此,独立学院的教师要时时刻刻为学生做示范。学生在求知过程中,往往把教师作为其模仿和学习的对象,教师的道德对于大学生而言,是耀眼的旗帜、是崇敬的榜样、是效法的楷模、是鼓舞其上进的精神力量。大学生从教师身上直接受到真理的启迪,他们基本道德信念的初步形成和道德伦理的主体意识乃至情感世界的升华,都是在教师自身品质、学识、人格魅力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完成的。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思想家卢梭,在他的论教育专著《爱弥尔》中就告诫教师:“你要记住,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就必须要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这就是说,教师忠诚教事业、热爱学生、勤于进取、严于律己、为人师表、严谨治学的品德将直接影响大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

教师必须注意到:学生是教学中最活跃、最丰富多彩、最重要的一个变量。学生具有年龄差异、性别差异、个别差异(智力差异、原有知识结构差异、家庭差异、种族差异)等,这些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将对大学生集体的良好形象的形成,大学生对教师的尊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不仅能带动全班学生对教师的尊重,而且也能抑止学生和教师对立的情绪。学校是一个整体,已经建立起来的大学教师的威信和声望,对别的年级、院系的学生,尤其是新生有直接影响。 教师的言行在大学生的心目中逐步形成的威望,大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信任,教师对大学生的关心和爱护,师生间是平等关系等都将是维护正常教学的有力保障。因此,大学教师要重视自己威信的建立,就要重视大学生对自己的态度,这也直接关系到独立学院的信誉与发展。

(三)独立学院教师须反思的问题

必须指出:独立学院里,相当一部分教师对实事政治漠不关心,不注重个人思想政治素养的提高,不知道国家的政策法规,不知道国家对人才的需要方向,甚至不知道国家的教育方针。一些教育管理者仅仅注重就业指标,忽视对大学教师专业化成长培养中的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难以想象一个思想和知识停留在历史的某一点上,仅仅接受和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而对现代情商和人格魅力一无所知、一无所有的教师怎样把人类文明传承下去?怎能让遨游在互联网上的大学生信服你的说教!

德育大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教育的任务说到底是育人,教师的培育对象是活的、有思想的人。当代社会的开放、活跃、各种人生哲学和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使他们性格特点各异、个性心理千差万别。要摸准大学生的情感脉搏,把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就要根据大学生的特点,艺术地把教育成效落到实处,达到独立学院良好的教育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言传身教的品德、教育感化的能力和说服引导的能力。

篇9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非量化;量化

科学发展观在落实过程中,非量化指标和量化指标都无法缺位,两者必须有机融合在一起,成为实现预期目标所必有的共生态。即量化目标可以有非量化的因素,而原本难以量化的非量化目标可以通过细致入微的数据搜集、电话采访、调查报告等形式有机组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充分体现了对诸如绿色GDP、幸福感、幸福指数、公平感、生活质量等非量化目标的重视,强调了社会建设和对人的关怀。

一、绿色GDP与GDP

近些年,随着干部腐化问题越来越严重、社会发展越来越倾斜以及人们的精神生活越来越不能得到满足,对以GDP为纲的现象的批评也越来越多了,但问题在于,不是GDP本身出了问题,而是使用它的人出了问题。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塞缪尔认为,GDP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简便易行,大大提高了人们了解和把握经济运行的视野和能力;它是综合反映全部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是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无论在宏观还是微观领域,它都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管理的重要依据,是制定和检验国民经济计划的科学方法;它能衡量一个国家经济运行现状是否健康,也是提供经济健康与否的最重要标准。

但是,GDP不是一个好的衡量发展的指标,它不可能正确反映资源耗减、环境污染、人们的道德、价值、关怀、精神,社会的公正、快乐和幸福等难以通过市场价值来衡量的指标;也不能衡量经济发展的成本、代价及代价和方式。长期以来,在人们的心目中,一说到发展,就是简单的经济增长,就是看GDP的数字大小,GDP等一系列经济量化指标在传统政治文化的糅合下,已经成为决定官员政绩和升迁的重要甚至唯一的标杆。所谓“一俊遮百丑”,只要经济增长了,其他一切都好商量,在现实中,GDP获得了政策上、体制上、文化上的全面支持。即使以后有了新的指标体系,GDP从总分成绩变成单科成绩,很明显,它也是最重要的单科。问题的困境在于,虽然GDP这一核算方法目前无法被取代,但是在推进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过程中,GDP却又无法反映出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影响。而实施绿色GDP核算体系,面临着技术和观念上的两大难点[1]:技术上,环境要素的价值难以衡量,因为环境要素没有进入市场买卖,没有货币符号,因森林砍伐导致依赖森林生存的许多哺乳动物、鸟类或微生物的灭绝、大面积水土流失等的成本也难以数字化。观念上,绿色GDP意味着观念的深刻转变,意味着全新的发展观与政绩观,一旦实施绿色GDP,人们心中的发展内涵与衡量标准就变了,必将带来干部考核体系的重大变革,会形成诸多包括来自制度上的障碍。但若没有这样的指标体系,我们就无法衡量我们真实的发展水平,无法用科学的基础数据来支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就无法实现对整个社会的综合统筹与平衡发展。

二、幸福感与幸福指数

随着经济的强劲发展,对人自身发展的关注和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对人们生活的幸福不幸福、快乐不快乐、满意不满意等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幸福感和幸福指数的概念也应运而生。两者的不同在于,幸福感是模糊的,它和经济水平的高低并不成正比存在。有调查表明,中国人的幸福感在过去十年中先升后降,而这段时间是建国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一个阶段。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最新调查显示:2005年,72.7%的城乡居民感觉生活是幸福的,比上年下降了5个百分点。“快乐水车”①现象越来越普遍。幸福只是个人的主观感觉,会瞬间消失也会长久存留,主要和产生幸福感的时间、地点、事件相关。2004年的“中国六城市幸福感测试”结果就显示,全国六大城市的幸福指数从高到低依次是:杭州、成都、北京、西安、上海、武汉,很清晰地表明,生存环境在幸福感中的重要性。套用经济学里的边际效用概念来说,当你饿的时候,有吃的食物就会感觉很幸福,此时,食物对你的边际效用最大;而当你身处沙漠感觉口渴难耐的时候,水对你的边际效用最大,其他所谓金钱等都不重要。在这方面,幸福指数概念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个问题。

但是幸福指数难以把握和计算,传统以GDP为核心的统计,建立在效用最大化的基础上,认为有钱就快乐、增长就幸福。但研究表明,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物质和货币的增长与幸福和快乐的关系就渐行渐远了,人们的快乐和幸福,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对事物的体验,而不是事物本身。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学者丹尼尔·卡尼曼与其合作者克鲁格教授则用日重现理论即DRM理论:即根据一定问题的框架,引导被测试者会议、再现一天中有关快乐与幸福的状态,并对这种状态进行评估的测评方法。日重现法结合“时间—预算”法和“体验取样”法(ESM)来评估人们如何花费他们的时间、如何体验他们生活中各种不同的活动和安排。参加者利用专门为减少记忆偏差而设计的程序系统地重现他们一天的活动和体验。DRM就是透过产品和服务的物质表象,贴在体验上,贴近人本,了解那些对于人心真正起作用的东西。卡尼曼的方法是从个人行为推导社会利益,从微观推导宏观,从快乐原理推导出幸福之道,从快乐测度推导出幸福测度。

实际上,幸福指数对中国而言尚是一个并未被彻底把握的一个东西,对此,经济学家奚恺元认为,在使用幸福指数这一概念的时候,我们应注意三个问题,即避免形式化,因为我们对幸福测量本身还不完全成熟;避免短期行为,因为对政府而言,让城市未来的幸福度有长期提高,比提高居民目前的幸福度更重要;避免把幸福的概念庸俗化,幸福不等于吃喝玩乐[2]。在这方面,我们就做的十分不够,不仅不够,更确切地说,完全把幸福等同于人性的物质欲望,幸福被异化了。公款吃喝就是一个典型。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年度公报,贪污、贿赂、挪用公款大案的人均损失金额,2002—2003年上升了9%,2003—2004年上升了11.3%,2004—2005年则猛增为34.3%。2005年与2001年相比,上升幅度达72%!权力的经济价值正在大幅度提高,如果政府不加强权力监督与机制制衡,未来因为腐败导致的损失将更加惊人。腐败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和政府之间距离拉大的最大祸根。由此,要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和谐社会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精神生活质量与精神生活指标

德国著名思想家鲁道夫·奥伊肯(Rudolf Eucken,1846-1926)认为,精神生活是人的精神生活,人在其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精神生活与人的精神本性相关和同构,因此,人若不摆脱其特定生存形式的有限性,承认精神生活是自身的本质,便不可能将自身提高到自然之上。而人的独特之处正在于以一种特别有限的存在形式接触到一种普遍的超自然的生活,从而使自身及整个生活在相互冲突的紧张状态中朝向精神存在的目标发展[3]。人的精神质量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因为自己的成功和成就所产生出的愉悦快乐和幸福感,人生价值实现的满意和满足,并因此产生出对更高层次目标追求的理念……这种精神上的愉悦快乐幸福,满意和满足越强烈,精神生活的质量就越高,反之则低;当人们在紧张工作后,在余暇休闲中享受和消费自己或他人创造的物质产品及精神产品时,感受到愉悦快乐和幸福的程度越高,精神生活的质量越高,反之则低;个人在工作中感受到所处工作环境带来的满足和愉悦快乐幸福,其程度越高,精神生活的质量越高;家庭内外环境中,生活轻松而又愉快、积极而又舒畅,感到满意满足于越快乐和幸福,精神生活的质量比较高,如果上述环境不好或不理想,肯定会影响精神生活的质量。因此,衡量精神生活质量的指标就由个人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精神生活质量指标;个人在工作后和余暇休闲中的精神生活质量指标,社交中精神生活质量指标;家庭生活中精神生活质量指标四个方面组成[4]。

也有学者认为,我们可以从收入状况、居民消费、社会安全、教育状况、健康状况、资源与环境、城市环境和社会服务八个方面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5]。2002年上海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课题组则把生活质量涵盖了如下方面的内容:一定的经济发展基础,这是提高生活质量的绝对条件;社会在公平和效率之间的结合点,这是提高生活质量的相对条件;健康、教育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这是提高生活质量的社会条件;生活环境的优化,这是体现生活质量高低的外部条件。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客观评价指标体系和主观评价指标体系。客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由收入、消费、教育、文娱休闲、健康、居住、生活设施、生态环境和社会保障九个类别组成。其中教育、文娱休闲、健康属于精神生活指标的内容[6]。

1.城市居民的精神生活。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到目前为止已经吸引了94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参展代表表示,之所以来参加世博会,是因为城市生活这个主题非常吸引人。这在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城市居民的精神生活已经成为一个世所关注的话题。以上海为例,2006年上海居民精神生活状况调查研究课题组调查后认为,上海市民关注度最高的是医疗条件,比例为56.4%,次之是社会保障,比例为55.1%;在心理生活方面,认为“家庭生活和谐”令人愉快的最多,占回答人数的64.3%,其次是身体健康,占48.5%,而在什么令人不愉快的回答中,有54.6%的居民选择了“收入太低”,其次是工作压力太大和休息时间少,分别占21.6%和20.9%;文化精神消费总体上以大众型为主;心灵生活状况体现多元化的态势,居民对“机遇”的认同略高于全国,认为“个人努力”(58.8%)最重要,“机遇”(50.2%)次之,“家庭背景”(42.9%)、“个人能力”(41.1%)、“教育程度”(40.2%)、“社会关系”(38.4%)、“性格”(27.0%)[7]更次之。很明显,调查者一般都认为,衡量城市居民精神生活的内容和标准主要表现在医疗、教育、卫生、健康等社会保障是否完善、娱乐休闲等公共文化服务是否健全等方面。

2.农村居民的精神生活。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说,你不能凭部分的富裕和繁华来判断社会的快乐程度,你必须了解草根阶层的生活。在20世纪末就有学者指出,农村精神生活领域存在很多严重的问题:没有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较少,村里一年到头死气沉沉,没有生气;封建迷信活动猖獗,冲击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黄、赌、毒”现象比较严重;基层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基础设施严重不足[8]。而所有这些问题,至今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有的甚至更加严重,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越来越庞大,有的甚至全村人都出去打工,剩下的妇女、儿童、老人就形成了大量的“留守村”,据统计,这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在全国已达4 000万~5 000万之多。“党政干部眼中的和谐社会”问卷结果也显示,三农问题(60.1%)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国内主要因素。关于农村居民精神生活质量指标具体可选取如下:对政府在农村的政策的满意度;对地方政府官员的满意度;对社会安全的满意度;对生活环境的满意度;农村居民对个人生活条件的满意度;农村居民对个人婚姻家庭生活的满意度;对业余娱乐生活的满意度[9]。

3.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生活。近些年来,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剧增,他们自身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状况,相对经济发展的速度而言,和其他尤其是城市群体相比,处于相对贫困和无保障的状态,这些亦工亦农、非工非农的庞大社会群体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数据显示,中国现有进城农民工1.2亿人,预计2020年可达4亿人。这群生活在城市边缘的人,做着最累的活,却过着最差的生活,始终难以真正融入城市,即“他们种粮盖房却无缘分享盛宴场”,其生活水平、生活环境的不理想状态在社会各界的呼声中营造着越来越广泛的话语环境,其中,对农民工的精神生活质量的关注也成为其中关键的一部分。一般来说,他们在城市的边缘都有自己的聚居地,但生活环境以及周边设施比较差,这样,在他们聚居的地方,很容易形成“孤岛效应”。①

四、公平感与公平指数

科学发展观在落实过程中,公平、公正、正义等问题在民主和法制光环的笼罩下,显得尤其夺目。公平既包括机会(起点)公平,也包括结果公平;既有资源配置上的公平,也有劳动成果分配上的公平,是对社会关系的一种度量和价值选择。但是很多事情是公平不了也无法公平的,因为每个个体自然出生时就是不公平的,有的身体弱,有的身体强壮,有的家庭富裕,有的家庭贫穷,这些都是无法选择的;长大后,因为个人能力、素质的高低不同,机会也并非公平地眷顾每一个人,因此,结果也不会像大家饿了,每人都发一个馒头一杯水那样公平。不公平往往在更多的时候存在于我们身边。实质上,我们所追求的是一种感觉,即公平感。

那么影响人们心中公平感的因素都有什么呢?据“转型期中国社会公平问题研究”课题组的调研数据显示,选择“官员腐败活动”会增加公众社会不公平感的高达63%,其次是“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26%),官员的腐败和贫者的悲惨生存状况成为大家的关注点。手里握有权力资源的人或部门在穷奢极欲的挥霍着纳税人的钱,而占据绝大多数人口的底层的纳税人却生活艰难并丧失了话语权。事实是,中国城乡统算的基尼系数早在2000年就超出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4,而目前基尼系数已经到了0.45左右。 差距进一步扩大,造成城乡之间明显的社会心理失衡,是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的一大隐患。

社会公平指数是测量公平感的有力杠杆,与之密切相关的有基尼系数、社会贫困率和社会保障覆盖率或福利水平。因此,即使公平感无法确切测量,但是上述三个指数如果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那么这个社会的公平感是注定处于一个比较高的层次。

最后需要强调一点的是,政府的作为在目标量化和非量化之中的作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作为一个政府主导型社会,政府的每项规划或政策的实施,都将最后成为执行者的考核标杆,对量化目标和非量化目标的科学设计,政府应该重之又重,慎之又慎。

参考文献

[1]潘岳.谈谈绿色GDP[J].航天工业管理,2004,(5).

[2]戴廉.“幸福指数”量化和谐社会[J].瞭望新闻周刊,2006,(3):13.

[3]刘梅.精神生活:奥伊肯对人生哲学的批判与建构[J].哲学研究,2006,(7).

[4]杨绪忠.人的精神生活质量的指标体系研究[J].上海统计,2002,(10).

[5]彭念一,李丽.中国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与综合评价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5).

[6]上海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课题组. 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上海统计,2002,(12).

[7]上海居民精神生活状况调查研究课题组.上海居民精神生活状况调查[J].社会科学报,2006,(5):11.

篇10

[关键词] 创业态度 影响因素 创业教育 创业行为

高职院校其教育目标为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学生是具有专业技术或管理能力者,是未来的深具潜力的可能创业者。目前高职在校学生创业率也较高,然而各高职院校也存在一些“非建设性现象”,如创业教育与常规高职教育出现“排异”病症、创业项目可替代性强(呈现以电子商务为主)、创业学生参差不齐、可持续性较弱,创业学生素质结构“短板”显著、创业团队建设缺乏等。行为产生的原因与态度有相当大的关联,若能对影响学生创业行为的创业态度影响因素与发展历程能够进一步了解,将有助于学校进行有效的创业教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创业态度,提升学生的创业胜任力。

一、创业态度的基本概念

一般认为态度包含认知、情感与行动三部分。因此文章将创业态度定义为个体对于创业的看法、喜好程度与未来从事创业行为的倾向。依据行为理论,行为产生的原因与态度有相当大的关联,因此创业态度是创业行为是否发生的重要指标,并可以预测创业行为的产生。个体的创业态度可以说是,个体基于长期对创业的认知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而产生的;其创业态度程度也可能随着个人与环境因素影响而有所不同。因此,通过创业态度的影响因素,可以帮助掌握态度形成、改变的可能性,能够确认在创业态度形成或改变的过程中的各种可能影响因素。

二、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行为发展模式构建

创业行为的产生,其发展的历程中,从最初的创业动机的引发到创业的未来行为,其影响因素都包含有个人因素与环境两大因素:个人方面包含个人的特征、背景环境、认知及价值观等;环境层面包含社会、经济、政策等整体环境等;因素之间还有可能相互影响的关系存在。因此,探讨创业态度的形成历程中,除了探讨个人与环境两大因素外,还需要分析两者与态度之间的彼此关系,方能完整的构建创业态度的发展模式。通过课题的调研,建立基于创业态度影响因素的创业行为发展模式,如图。

1.个人背景:具有工作经验的学生,对于职业比起毫无经验的人应该有多一点的认识,可以影响其对工作的认知与价值观,进而影响其创业的态度。继承家业是中国人既有的传统,国外文献中也指出,家庭的环境背景对于大学生的创业兴趣、创业精神、创业机会的认定及创业决定具有显著影响。

2.人格特质:人格特质的差异将会影响个体对创业向关外的环境的认知,会影响个人对于创业的看法与选择。有关创业家特质的研究上也显示创业者具备某些人格特质,都具有较强的人际关系、内在控制能力、成就需求、创意思考能力、明确的目标导向。在调查中发现高职学生的人际关系比较强,但内在控制、成就需求、创意思考能力偏弱。

3.环境认知。依据社会学习理论,个体态度的形成会因观察或模仿而形成,所以对环境的看法或认同影响其态度的形成。其中,教育环境对创业态度的影响尤为明显。

基于上述归纳的影响创业态度因素与关系,建立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行为发展模式,通过人格特质的塑造与环境的改变等,对个人的创业倾向、态度予以增强以利其未来职业生涯中创业行为的发展。

三、基于创业态度影响因素发展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行为

依据研究结论,进而提出有关建议,以作为未来发展学生创业态度和创业行为的参考。

1.发展体验式教育培育学生创业的人格特质。在调查中,发现高职学生的人格特质中,创业思考及成就需求特质较低,而过去的工作经验对于人格特质有显著的影响。因此高职教育除了重视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专业技术,更应培养学生创造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业人格特质的方法有:(1)通过产学合作方式,让学生有参与实际工作的机会,如到企业参观、实习等,进一步了解与适应实际的工作环境。(2)提供就业课程教育,让学生参与就业学习,使学生了解职场环境,并培养就业能力。(3)透过体验式学习活动,让学生进行团体的活动与任务执行,训练学生的团队合作,增强团队适应力与领导能力。(4)提供有关生涯规划发展指导,协助其制定未来目标与发展规划。借助上述四点,培养学生对于自我成就、创新与目标的重视与追求,使其具备未来创业的重要特质。

2.将创业议题融入课程中,并提供创业辅导,提升学生的创业态度。一者将创业融入课程中,包括:财务相关课程(创业资金的筹集、运用与规划等,预算规划、成本分析及损益预测等),管理课程(产业分析、创业计划书的撰写、营运策划、任务分析及企业策略应用等);营销课程(产品推广、营销策略、市场分析等)。二者引进社会资源,提供创业辅导,包括:(1)利用产学合作机会给予学生相关的经验,借以了解实际的工作运行。(2)通过学校提供相关创业辅导资源,如提供参与或成立创业指导中心,以协助有心创业学生完成创业规划、资金的寻找、政府相关的协助资源。(3)邀请相关社会团体,主要有企业家组成之相关团体,对其提供创业经验、实务指导及提供资源等。(4)结合政府资源或其他单位配合,支援学校的创业活动。

3.提供创业相关活动及资源,提高学生对创业环境的认同。由于学生对创业环境的认知,主要来自于教育与家庭环境,对经济环境与社会环境认知较低,而人格特质对于创业环境亦具有显著影响。因为家庭环境不易改变,因此可以通过教育系统提供创业活动与资源,协助学生对创业环境的认同。(1)邀请成功的创业家莅临演讲,以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2)举办各种创业讲座,邀请专家学者其企业家提供创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目前社会中各项创业政策,以增进学生创业能力养成。(3)提供校友成功经验,并提供学生创业咨询,建立学生创业信心。

4.通过学校提供学生创业模拟机会,提升学生创业动机。学生的工作经验对创业态度有显著影响。学校可以提供学生相关工作机会与创业的模拟活动,培养学生的人际管理能力、成就需求与创意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创业动机,增进学生的创业态度。(1)结合学校的课程实训,成立工作室,由学生担任经营管理工作,学生可以增加工作经验并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2)结合相关课程举办创业模拟活动,使学生有机会培养创业经验并激发兴趣。(3)举办各主题的创业沙龙活动,通过联谊交流创业相关经验。

5.提供连续及系统化的创业教育与资源,奠定创业的基础。学生的创业态度受教育环境的影响较大,说明要培养学生的创业态度,希望其具备创业能力与实际创业行为,需要整体教育的配合。可效仿法英美等国家,将创业相关课程融入更早的教育环境中,发展系统化的创业教育课程,在教育初期培育期创造力与人格特质,渐进的养成创业精神;在进入社会时给予必要的创业所需的社会资源与协助,进而提供回流教育与进修教育的机会,进一步协助创业成功。通过连续及系统化的课程与资源提供,才能提供完整的创业教育,以创造更多的创业家,充分发挥创业教育的功能。

参考文献:

[1]王沛,杨景峰.大学生创业者胜任特征模型构建及其启示[J].集美大学学报,2010(3):50-55

[2]Cartner.W.B.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Describingthe Phenomenon of New Venture Creation[J],Academy ofManagement Review,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