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范文
时间:2023-12-20 17:59: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研究型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前言
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是一门新兴的、正在深入开拓和迅速发展的学科,也是现代生态学中内容最丰富、发展最快、影响最广泛的学科之一。它是来源于地理学中的景观学和生物学中生态学的交叉,把地理学对地理空间相互作用的横向研究和生态学对生态系统机能相互作用的纵向研究结合为一体,是研究和改善空间格局、生态和社会经济过程相互关系的整合叉学科(傅伯杰等,2001)。在过去的20年来, 景观生态在理论、方法论和应用上都得到极大的丰富和多样化。在我国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地理科学、农林等相关专业都相继开设了景观生态学课程。然而,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如何针对其学科自身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特点,开展教学方式和内容的创新探索,让学生切实理解其抽象的理论体系,掌握景观生态规划实践的技术方法,是景观生态学教学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
本文结合笔者两年教学过程中的实践体会,面向其学科自身研究热点和需求,探讨适应新时期景观生态学发展的研究型教学创新模式。
1.景观生态学新世纪研究热点
2001和2003 年,来自全球十几位著名世界景观生态学家应邀围绕着景观生态学新世纪研究热点,相继召开了题为“21 世纪景观生态学十大论题”的国际景观生态学大会。面对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景观生态学新世纪研究热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异质景观中的能量、物质和生物流过程;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的起因、过程和效应;非线性科学和复杂性科学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应用;尺度推绎;景观生态学方法论的创新;将景观指数与生态过程相结合, 并发展能反映生态和社会经济过程的综合景观指数;把人类和人类活动整合到景观生态学中;景观格局的优化;景观水平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景观数据的获得和准确度评价(Wu and Hobbs,2002)。
由此可见,新世纪景观生态学的发展趋势表现为:突出理论体系的交叉性和前沿性,注重景观结构和过程的关系理解,景观格局的优化以及景观结构中人文过程的关注;强调研究方法和技术的创新,对数学模型和复杂性科学研究方法的需求提升;注重实践和应用,关注大尺度景观生态规划实践。因此,传统的偏重单纯知识讲授的“输灌型”教学模式很难适应景观生态学的教学需求,应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突出教学行为中的主动性、科研型、互动性和实践性。
2.景观生态学研究型教学模式和对策
景观生态学研究型教学模式是相对于以单向性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出的,是指教师以景观生态学学科热点为导向,以景观生态学理论框架体系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专题研究和研讨、案例分析、景观生态规划课程设计等多种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能力,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研讨中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和锻炼思维的新型教学模式。景观生态学研究型教学模式构建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主体以及教学方法多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和转变:
1)共性知识体系嫁接个性专业需求
景观生态学的课程知识体系的构建既要立足于课程自身的特点,又要着眼于各个专业发展的需求。共性知识体系是指注重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与基础性,构建以景观结构、功能、动态和规划为核心内容的知识体系框架。个性专业需求则强调突出专业特点,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应该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做出调整,注重景观生态学教学在整个专业培养中的定位,以及和其他相关课程之间的关系和衔接。
2)启发式和互动式教学主体的转变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以老师为教学主体,是一种“你讲我听”的灌输型教学模式。对于景观生态学这门相对抽象的理论性学科很难在教学中调动广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研究型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教学过程中的启发式教学和师生互动,提倡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和表达观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
3)研究专题和实践教学方法的创新
研究专题教学方法创新突出景观生态学科的前沿性,针对理论知识框架体系下的核心和热点命题,将学科最前沿的研究命题和研究成果展现给学生,一方面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趋势的把握,为以后的科研打下基础;另一方面,通过专题讨论的形式,打破理论学习的单一观点,让学生培养自己学术观点。
实践教学方法创新是为了增强景观生态学的应用型,强调景观生态规划和社会服务需求的结合,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激发学生智力潜能、创新意识和团队意识,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方法的融会贯通和实际应用能力。
3.研究型多元化教学方式设计
景观生态学的教学内容可以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研究型教学方式将多媒体讲授教学、研究案例分析、研究专题研讨以及景观生态规划课程设计等多种教学方法融合创新,综合应用,具体内容为:
1)多媒体讲授教学:以课本为载体,系统讲授景观生态学概述、理论、景观结构、功能和动态、景观生态规划概述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体系,注重知识体系框架的建设和核心概念的讲授。
2)研究和规划案例分析:理论部分,以景观生态学领域的科研前沿和热点为对象,结合教师自身科研课题方向或其他科研项目素材,选取1-2个研究命题,讲授相关研究案例和论文,树立学生景观生态学的科研意识,通过科研问题的探讨来理解景观生态学中的核心理论;实践教学部分,以景观生态规划的实际案例为载体,通过案例的解读和相关视频资料,让学生在实际方案中总结景观生态规划的方法和内容,加深对规划理论、方法和技术的理解。
3)研究专题研讨:提前布置相关研究综述类的课堂作业,要求学生通过文献资料查阅的方式,总结和归纳相关教学知识点。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安排4个学时左右,让学生汇报研究综述并展开课堂专题讨论。该教学形式可以一方面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形成自己对相关理论点的理解和认识。
4)景观生态规划课程设计:在系统介绍景观生态学理论和规划概述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提供给学生实际的景观生态评价和规划命题,并提供相关基础资料,整个课程设计分为选题和项目建议书编制、规划报告编制、小组项目答辩三个阶段,整个过程教师将提供资料和技术支持以及全程的项目辅导。该教学形式一方面将营造实际的规划情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项目创新,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在项目中资料分析、团队协作以及汇报答辩等综合素质。
4.研究型教学重点内容设计
目前,景观生态学已经成为国内多所高等院校生态学、地理学、林学、园林及城市规划设计、水土保持、环境科学、资源和土地开发利用等相关本科专业或研究生教育的必修或选修课程。基于目前国内外景观生态学的相关著作,结合景观生态学新世纪研究热点,综合考虑不同教学对象的专业背景,以地理科学专业为例,景观生态学教学内容主体包括绪论、景观生态学理论、景观结构与空间格局、景观生态功能、景观动态、景观生态评价和规划概述以及景观生态规划实践等七个部分(邬建国,2007;郭晋平和周志翔,2007)。
1)绪论
绪论部分的教学旨在让学生系统了解景观生态学科概况、理论体系框架并对景观生态设计和规划形成感性的认识,激发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教学内容包括景观生态学基本概念体系,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景观生态学不同学派特点以及景观生态学的发展进程和研究趋势。教学形式包括多媒体讲授、研究和规划案例分析以及研究专题研讨。其中,针对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方法、趋势等内容,将以研究专题研讨的方式,通过对近20年的景观生态学的科研论文题目和摘要的专题研讨,让学生自己总结和归纳相关知识点。而对于景观生态规划部分,教师将通过多媒体和视频教学形式,展现实际的规划案例,让学生切身感受实际规划工作的内容,并发现景观规划和景观生态规划的区别和联系。
2)景观生态学理论框架
景观生态学理论框架的教学旨在让学生从地理学和生态学的双重视角了解景观生态学理论体系的发展脉络;重点掌握理论框架中等级理论、岛屿生物地理学、复合种群理论、景观连接度与渗透理论等共性理论。教学形式以多媒体讲授为主,在教学过程中突出理论和景观生态学问题的结合,如岛屿生物地理学和自然保护区规划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把握理论的实际应用切入点。
3)景观结构与空间格局
景观结构与空间格局是揭示景观生态过程和优化景观功能的基础。该部分教学旨在让学生掌握景观“斑块-廊道—基质”的基本结构模型;斑块的起源、分类、面积和形状生态学意义;廊道起源、廊道结构特征、廊道分类;基质的判定、孔隙度和边界形状;网络结构要素、分类和特征。在此基础上,介绍景观格局分析方法,突出景观指数相关研究方法以及相应的技术流程和工具。教学形式以多媒体讲授和研究专题研讨相结合,对于景观格局分析方法的教学,以景观格局分析专题研究为主,选取某一类景观类型(如城市绿地景观),让学生自己选取相关景观指数,开展实际景观格局的评价,注重景观指数生态学意义的理解以及格局研究方法和技术的掌握,如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的应用等。
4)景观生态流与景观功能
景观生态流与景观功能的教学旨在让学生掌握景观过程、景观生态流以及景观功能等基本概念及区别;景观过程的基本动力和媒介物、景观生态流的基本形式和运动格局;分析景观结构对景观生态流、景观要素间相互作用的影响机制和生态效应;认识景观生产、生态、美学和文化等多维度的功能;掌握景观生态功能和生态服务价值评价的方法和技术工具。教学形式以多媒体讲授和研究案例分析相结合,案例分析可选取国内外城市森林景观生态功能和价值评价的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景观生态功能评价的视角、方法和技术(如CITYGREEN,I-tree等)。
5)景观动态
景观动态的教学旨在让学生掌握景观稳定性的概念和影响因素,景观变化的特点和判定,干扰和景观变化的关系;景观变化的驱动因子以及变化的生态效应;了解景观变化的动态模拟方法。教学形式以多媒体讲授和研究案例分析相结合,案例分析将突出景观格局变化的动态模拟,分别介绍马尔可夫转移矩阵和SLUETH元胞自动机模型在城市景观变化模拟中的应用。
6)景观生态规划概述
景观生态规划概述的教学以实践应用为导向,系统介绍景观生态规划的发展历程、主要流程和内容、相关技术方法等。教学形式以多媒体讲授和研究案例分析相结合,在讲授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通过2-3个典型景观生态规划案例,让学生体会景观规划和景观生态规划的区别和联系,总结景观生态规划解决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方法和技术特点。
7)景观生态规划实践
景观生态规划实践的教学既是景观生态学实践教学的主体,也是前期理论和方法知识点的综合应用,该部分将以景观生态规划课程设计为主要教学形式,通过选取城市景观、郊区景观、城市绿地系统、自然保护区、流域和湖泊、森林公园、典型生态脆弱区等景观生态评价和规划命题,以小组的形式开展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查询资料、创新设计、文本编制等综合能力,注重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在整个课程设计的运用。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提供相关命题的背景资料和相关素材,并从命题选择、方案指导、技术支撑等方面提供全过程的支持和解答。
5.结语
综上所述,景观生态学已经成为21世纪应用生态学领域发展最快、影响最广泛的学科之一,其学科的前沿性和应用性一方面使得这么课程充满了活力和吸引力;另一方面,无论是对于教师还是学生来说,其教学过程也充满了挑战。研究型教学模式为探讨为该课程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初步的创新思路,然而对于该学科的教师来说,如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灵活应用多元的教学方式,切实把握和讲授相关教学内容,不仅要具有扎实的景观生态学基础理论知识外,还应不断加强该学科研究前沿的学习,并持续完善自身在景观生态规划和设计领域的实践经验,在实际教学和科研过程中,不断总结创新,实现景观生态学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的互动。
参考文献
[1]傅伯杰,等.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Wu J, Hobbs R. Key issues and research priorities in landscape eco logy: An idiosyncratic synthesis. Landscape Ecology , 2002, 17: 355~365.
篇2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理论 城市景观规划 应用
中图分类号:V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2(a)-0151-01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地球的负担也在不断加剧,环境的不断恶化、全球气候变暖、人口数量不断膨胀等问题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种种问题使得我们不得不更加重视城市景观规划问题。景观生态学理论是解决环境和发展问题的重要社会研究课题,我们可以发现景观生态学理论在改善生态环境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尤为重要。景观生态学为景观和生态两门学科相融合提供一个契机,为园林学科的研究与实践直接提供了方法。
1 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及原理
1.1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1937年德国地理学家卡尔特罗在《航空像片判图和生态学的土地研究》中首次提到了景观生态学这一概念。卡尔特罗提出这一概念主要是因为他发现地理景观学和生态学中都存在各自的不足并且发现了它们相互之间存在互补关系。所以,如果将地理景观学和生态学综合起来研究,就可以解决大尺度地理区域中的生物群落之间以及生物群落与环境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问题。由此至今景观生态学逐步发展成为了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
1.2 景观生态学的相关原理
从区域范围来看,城市是一个典型的人工干扰斑块。从较小尺度上看来,城市作为一个景观单元,它是由基质、廊道、斑块为主的三要素所构成的。
(1)基质的基本原理。
在三因素中,基质是对景观控制作用最强的景观要素。基质的面积大连接度强,它控制并且影响着生境中斑块间的物质能量的交换,同时也控制着整个景观的连接度,从而影响斑块间物种的迁移。
(2)廊道的基本原理。
廊道是景观唯一的线性要素,它具有连续性,由于人类的种种活动使得自然景观被分割得很零散,从而造成景观的功能受阻。因而加强孤立斑块间及斑块与种源间的联系,是我们目前在进行现代景观规划的主要任务之一。在进行绿廊建设以及加强各类块状绿地的连接度的时候,应该充分利用各种防护林带,这样不仅可以发挥廊道基本的分隔作用,而且能够充分体现廊道理论中的核心保护作用。多一条廊道就可以减少一分被截流和分割的风险,所以两条廊道比一条要好。值得注意的是廊道如果宽度不够的话,不但不能起到保护的作用,相反的还会为外来物种的入侵创造有利条件。
(3)斑块的基本原理。
对城市内各类林块绿地进行合理的调整能够最大限度地释放块状绿地的作用,一般而言,大型斑块与小型斑块相比,大型斑块能够承载更多的物种,大斑块更有能力持续和保存基因的多样性,特别是对一些特有物种而言它们只能在大型斑块的核心区存在。增加一个自然斑块,就意味着增加了一个可替代的避难所。减少自然斑块就是减少景观和物种的多样性和某一物种的种群数量。就斑块的形状而言,圆整形的斑块可最大限度地提高核心区的面积比,从而降低外界的干扰,有利于林内物种的生存。
2 景观生态学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运用
城市在大范围内是一个典型的人工干扰斑块,但在小尺度上,城市就是一个由廊道、基质、斑块等组成的景观单元。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城市中的风’景区、公园、街头绿地等都是以块状存在的,城市本身就是这一景观单元的基质,另外,道路绿地、河流等可以起到廊道的作用。
2.1 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特点
城市生态系统是由经济、自然、社会构成的一个复合体,它和人类生态系统是存在某些共性的。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我们的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人造环境,科学技术在人类生态系统中作用正在逐渐突出。城市生态系统具有人为性、开放性、不完整性、脆弱性等特征。而它的这些特征决定了城市绿地景观在改善城市环境、增加城市景观异质性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2.2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和设计原则
(1)整体优化原则在规划过程中应该尽量将景观作为一个整体单位进行优化利用。
(2)多样性原则城市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可以运用均匀度、镶嵌度等对景观多样性进行描述。
(3)协调原则要做到人与环境、经济与资源、生物与环境等方面的协调,只有充分协调和这些因素间的关系,才能使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4)综合性原则在进行城市景观规划的过程中,要综合多种因素满足人们的各方面的需要。
(5)异质性原则景观空间的异质性是维持发展景观生态规划的一个重要原则。
(6)历史保护原则祖先留给我们的历史文化遗迹是一笔重要的财富,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对其进行保护。
(7)个性原则每个景观作为一个单独的存在它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应高度重视景观的个性。
3 三要素的运用
城市景观是一个高度人工化的景观,所以建筑的比例很大,而绿地相对较少。因而必须在城市景观结构中增加绿地廊道及绿地斑块的比例,针对每个城市的特点确定绿地斑块的位置及面积,使得绿地斑块在城市中可以均匀分布。每个城市的具体情况是不同的,所以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廊道既是各种流的通道,又是造成景观破碎的原因和前提,同时还决定着城市景观的轮廓,因而,城市廊道的发展引导着整个城市景观格局的发展。在进行绿色廊道的植物配置时,应主要以乡土植物为主,以地带性植被类型为设计依据,尽量保持自然的本底。不同道路应当体现不同的主题与特色,如历史特色、现代化内涵、文化连续性等。
由于现代城市往往都包括了其周围的郊区,郊区的一个巨大特点就是拥有大量的天然绿地,因此在进行城市整体规划的时候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合理地对城郊景观结构进行规划,协调好廊道、斑块及基质等景观要素,使市区、郊区之间的景观具有连贯性。
4 景观生态学理论对城市景观规划的意义
当今世界,随着不可再生资源的日益减少、人口的不断增加、环境的急剧恶化,我们的城市自然景观正在逐渐被人文景观所代替,不难发现在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绿地被高楼大厦所取代。在我们的经济取得蓬勃发展的同时,我们的环境也在不断地恶化。景观生态学理论的核心在于重视人类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它的提出和运用,使得维护生态环境与经济或资源的合理开发不再相违背,景观生态学理论为人类建设一个理想的城市生态环境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因此,将景观生态学理论中的和谐发展理念融入到城市绿地设计中,可以使理论和实践进一步融合,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从而创造出更高质量的生活环境。
只有将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正确而充分的应用到城市的景观规划建设中去,实施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样才能建设出一个最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城市生态园林环境。
篇3
城市建设和房地产的快速增长,为人们提供更高品质的城市生活,也带来了不少问题:城市的生态环境正遭受着史无前例的破坏,甚至已经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和繁衍。痛定思痛,人们开始重视生态环境,对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中的生态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
一、基本概念
1.1 房地产景观环境
本文所指的房地产景观环境是指具有商业目的的居住用地范围内的,除建筑以外的土地上建设的绿化空间,房地产景观环境是房地产产品的组成部分,提供个特定的居民使用的景观环境。
1.2 生态设计
在人们适应自然与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设计几乎无所不在,也影响着周边的环境。设计是人们按照自己的计划、意愿和设想,作用于物品上,使物品呈现人们所期望的状态。诚然,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人们的意愿,为人们带来了生活或者工作上的便利,但是,不可忽略的是,在设计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与其他生物相关联的意料之外的效果。这些效果如果在设计之初没有纳入考虑范围,就容易在使用过程中影响人类和地球的健康。
以房地产为例,最初人们建造房屋的目的是为了安全,遮风避雨和防护外部侵袭,然而,随着房屋建造数量的几何级递增,不仅耗费了大量的资源,在建设活动达到一定的数量时,污染的负面效应开始显现出来了,如大量的炼钢厂、水泥厂污染了周边的大气、水和土壤等环境要素。
生态设计是遵循景观生态学原理,通过对生态系统的设计和人工干预,通过对其结构、功能以及工艺流程的优化,使得项目实现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在房地产项目中的生态设计,其目的是改善房地产项目的生境质量,恢复因人群密度过高和使用频率过高,忽视保护等而日益恶化的景观环境。
二、房地产景观环境的基本特征
2.1 房地产景观环境的环境与功能构成要素
在房地产景观环境中,主要的环境构成功能要素包括:生态功能、空间功能、美学功能和服务功能。房地产景观环境的生态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可以成为生物栖息地,供植物,鸟类、昆虫等栖息;2、可以调节局部区域的气流、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等,改善区域的微气候;3、可以通过工艺措施,改善土壤,通过增强道路、场地的透水性,补充地下水,涵养土地;4、通过植物层次和距离的控制,阻隔噪音污染;5、通过植物品种的选择,达到清洁空气的目的。
城市房地产景观有着与其他景观类型共性的一面,同样也有着与其他景观类型不同的个性的一面:
1、房地产项目具有商品属性,房地产景观环境需要为提升产品价值服务。
2、房地产景观环境的使用群体是居民,基于居民尺度的景观空间、居民使用的舒适性与参与度,房地产景观环境的特点。
3、在房地产景观环境需要注重平衡不同区域的差异性,做到“均好性”,均衡环境和利益平衡,有利于区域整体环境的优化。
4、房地产景观环境具有人群活动频繁,人口密度高的特点,因此,生态功能和环境品质有着独特的两面性:一方面,人类的高强度干扰,将导致生态系统受到影响,甚至是破坏;另一方面,人类对生态系统的调整和重构,会将人的因素融入到生态环境的演替中,达到人与自然融合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目标[1]。
房地产景观环境的生态设计,需要从大局出发,充分考虑区域的大地肌理安全以及生态平衡。 房地产景观环境中的生态设计,需将项目整体看成是一个系统,景观不仅仅是绿色的景物或自然空间,更是连续的地表结构,我们称之为景观基础设施[2]。
三、生态设计的形成和发展和原理
3.1 生态设计在国外的形成和现状
生态设计正是基于解决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的一系列的问题,伴随着景观生态学而产生和发展的。景观生态学是在1939 年由德国地理学家C. 特洛尔提出的。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一书,则为生态规划设计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是生态规划设计的转折点。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景观生态学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全球性的研究热潮。
3.2 生态设计的原理
景观生态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1、地方性:充分发掘乡土文化、利用本土材料,尊重场地的自然延续性。2、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提高建设效率和产品的使用效率,尽量减少能耗,节约资源。通过再生系统,重新利用废弃资源。3、让自然做功。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本身的修复和更新能力,控制空间容量,让自然根据规律实现自我恢复,实现生态平衡 。
四、基于景观生态学的房地产景观环境设计
景观生态学是以整个景观为对象,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与价值流在地球表层的传输和交换,通过生物与非生物以及与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运用生态系统原理和系统方法研究景观结构和功能、景观动态变化以及相互作用机理、研究景观的美化格局、优化结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学科。[3]
4.1 房地产景观环境设计要素
房地产景观环境中包含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自然要素是指的项目中的地形地貌,气候,植物等要素;人工要素是在设计者主观干预下,对原有环境进行改造所形成的景观空间。
4.2 房地产景观环境生态设计
可以说,设计的好坏直接作用于环境,关乎每个人的安全和健康以及地球环境的可持续性。房地产景观环境的设计也是如此。在房地产景观环境的生态设计中,需要考虑三个层面的生态设计。首先是生态设计让房地产景观环境与周边环境的形成良好互动,也即环境的友好性;其二是生态设计使得房地产景观环境对原有地块和周边的空气、水和土壤等环境要素的质量有所提升;其三是生态设计需要满足在房地产景观环境的整个设计、建设和拆除、灭失等过程,在一定的时间期限内实现对环境的零污染。
城市的居住区分布于城市的不同区域,具有一定的均质性。单个居住区的生态环境的质量,对区域的小气候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居住区生态设计时,首先需要分析居住区与周边地块的关系;居住区内部的原有生态条件,如树木、溪流、地形等;居住区所处的地区的气候条件,如风、雨水、日照等;还有居住区内部的建筑条件和道路条件。对这些资源或不利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选择有利于居住区景观生态设计的方法,保证居住区生态效应的最大化和对周边环境影响的正效果。
在针对居住区的现有条件进行分析后,会发现在现有条件下,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如大气、水、土壤、噪音或者光线的污染,这就需要设计师通过生态设计,通过区域景观元素的合理配置,将这些不利条件转化为有利条件。如在噪音区种植富有层次的,密度较大的植物,用于降低噪音污染;如在土壤收到污染的区域,通过对土壤污染元素的分析,种植可以降解污染的植物;如在活动区和建筑的南侧,种植落叶乔木,保证在冬季能够为场地和建筑提供足够的光照。
在景观生态设计的中,需要充分考虑使用的材料、工艺的生态性,让工程从建设之初到使用中直至拆除和分解,都处在环境容量能容纳的范围内。将整体的景观环境作为一个生态系统,通过对内部各种景观元素的合理搭配,使物质和能源在生态环境内部实现安全、有序地转换和循环,实现居住区景观环境的可持续性。
五、总结
生态设计的目的在于实现社区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居住区的生态设计,需要从控制、管理和保护等手段入手,加强对环境容量的控制,以自然为本,通过生态设计的手法逐步实现居住区景观环境的生态平衡。系统的生态设计和建立生态设计规范和体系,可以保证在急速发展建设大潮中,开创生态友好型、多方共赢的景观环境。
参考文献
[1] 曾艺君,钟军立.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36(4):238-241.
篇4
关键词:观光农业;规划;初探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9-0008-1
观光农业是一种新型旅游产业,在我国经过2O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通过研究观光农业的发展历史、基本概念与观光农业规划的相关内容,分析我国观光农业的现状,来探讨我国的观光农业规划。
1 观光农业与观光农业规划
1.1 观光农业
观光农业是以农业为主体、观光为目标、传统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而形成的交叉型产业。伴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人们发现农业不仅具有生产,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独家的生活。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够回归自然,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观光农业就是以“绿色、休闲、参与、体验”为特色,给有课提供可以观赏、垂钓、烧烤、狩猎、采果、制作标本等各项服务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1.2 农业观光规划
农业观光规划要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维护与美化区域农业和农村自然景观风貌为前提,要选取合适的地点,具体设计合适而有特色的项目,从而建立起一系列的观光农业景区。观光农业规划设计的内容基本上是参照旅游规划的内容而定的,并以市场为导向,结合本身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开发方案,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理,有利于农业额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的保护。
2 对我国观光农业规划的探讨
2.1 发展我国观光农业的前提
回顾我国观光农业的发展,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明显不足,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肆意破坏。在开发观光农业时,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对自然资源大量浪费,忽略乡土文化的挖掘,破坏了原有的宝贵的农业自然资源、特色,甚至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和良性生态循环。由于资源的过度消耗,在旅游开发同时,如何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旅游区建设的首要问题, 以持续发展为前提已成为世界观光农业发展的主流。根据我国观光农业的现状,现阶段我国观光农业在规划上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保护环境保护,以形成生态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是我国观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保护和营造好的生态环境是其成功的根本保障。
2.2 发展我国观光农业的条件
2.2.1 旅游资源 观光农业具有强烈的地域性,观光农业区所在地区的综合自然条件在一定程度上确立了其开发类型和方向。一般而言,所有农业景观资源和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活动都可以作为旅游资源。进行观光旅游农业开发的地区,要根据其自身农业景观资源的构成及所辐射的旅游区域的旅游需求来综合考虑,从而进一步发展其独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和农业景观资源作为该地区观光农业开发的主要旅游资源。
2.2.2 区位交通条件 对于观光农业这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而言,它所依托的是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这种非稀缺的资源,因此,它所提供的服务所辐射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决定我们在选择观光农业开发区域时要考虑其与周边市区的距离,尽量选在距离市区车程不远的城市近效区以及交通条件良好的地区。只有这样,观光农业才能够吸引足够的游客在较短的时间内到达,并且有足够的时间参与观光、休闲以及娱乐。
2.3 发展我国观光农业的规划设计
针对目前观光农业规划理论方法存在相对滞后的问题,需要对观光农业规划理论方法进行科学的研究。
在上图所设计的农业观光规划中,我们可以以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为核心、以景观生态学相关原理和物质循环经济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复合生态系统分析和观光农业规划程序,并采用复合系统纵横向分析法、景观空间格局分析法、社会经济资料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等来进行复合生态系统分析,同时,采用生态农业景观空间格局设计和生产农业产业网络模式设计来进行观光农业规划。
科学的、客观的生态农业规划与设计方案是低效益的传统农业向高效益的生态农业转化的关键,我们应在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把社会、经济与自然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一个整体,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峰.观光农业规划的理论与实践[D].中国农业大学硕士论文,1999,(12).
[2] 帅文波.区域生态农业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以山东省胶南市为例[D].中国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5,(06).
[3] 郭春华.可持续观光农业规划探讨—以广州市郊满山农庄为例[D].北京:北京农学院学报,2002,(06).
篇5
我国循环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与循环经济示范点的建设关系密切。早在2000年左右循环经济3R原则(Reducing,Reusing,Recycling)引入我国,最先在工业领域倡导生产过程资料的减量化投入、废弃物的资源化和再循环利用,十五期间在全国建设了广西贵港生态工业园区、南海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石河子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包头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等10个循环经济示范点[2]。十一五期间各省制订了相应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并就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贯彻到农业领域中。2006年4月份,为了在农业领域贯彻这一原则,中国农学会在北京组织召开循环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学术研讨会,会议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循环农业的基本原则、发展技术和模式,提出了中国循环农业发展的目标。2009年12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由国家批复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实现了循环经济由理论到实践的重大突破[3]。当前我国循环农业科技园区的规划还存在着基础理论研究薄弱、定位不准、产业链条的设计缺乏有效的资源利用效率、循环农业科技园区节能减排的效率评价难以操作、循环农业科技园区的运行机制等问题。笔者对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及循环农业基本原理的发展进行了分析,以期构建我国循环农业科技园区基本原理、定位及应遵循的原则。
1循环农业科技园区规划理论框架构建
循环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循环农业科技园区的规划从学科性质上来说,综合了自然地理学、资源与区划、农业气象、资源科学、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农业基础学科、畜牧学、农产品加工、农业区域发展与农业产业化、生态学、循环农业、生态工程、景观生态学、设施园艺和园林规划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属于多学科交叉领域[4-8]。从单纯制订规划的理论依据上来说,循环农业科技园区可以划分为循环农业与生态工程、现代农业科学、园林景观、农业经营管理四大领域。理论体系框架见图1。
2循环农业科技园区规划理论基本内涵及特征
2.1循环农业原理
2.1.1循环农业基本原理。循环农业是以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生态工程、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等理论为依据,以减少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投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品质和食品安全为目的,以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和人粪尿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多级多层次利用为手段的规模化、集约型农业生产模式。我国传统农业是一种“资源—产品—弃物”的单程线性结构型经济,其显著特征是“两高一低”(资源的高消耗、污染物的高排放、资源利用的低效率);在此过程中,人们以经济在数量上的高速增长为驱动力,对农业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对农业生态系统是破坏性的,以反向增长的生态代价来谋求农业产出的数量增长。而与此不同,循环农业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农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农业资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农业经济循环体系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将农业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1,9-11]。
2.1.2循环农业三原则。循环经济具有其特有的运行原则,它是建立在“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三原则基础上的。每一个原则,对循环经济的成功实施都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减量化或减物质化原则(Reducing)属于输入端方法,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再利用或反复利用原则(Reusing)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资源化或再生利用原则(Recycling)是输出端方法,通过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
2.1.3农业废弃物的“四化”利用。秸秆、畜禽粪便和人粪尿等生产和生活过程产生废弃物,根据目前现有技术和利用模式,主要有材料化、能源化、肥料化和饲料化4种模式,其中畜禽粪便的沼气化和肥料化、秸秆的能源化和饲料化是农业废弃物利用的主要途径,也是技术比较成熟的利用方式。利用秸秆作为建材、编制用品,尚处于初级阶段,精深加工利用还处于基础研究阶段。
2.2现代农业基本原理在循环农业科技园区规划中涉及到设施农业、园艺栽培、畜牧业、农作学、现代农业装备科学、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信息技术等学科相关理论,属于多学科交叉领域。因此,了解现代农业的基本概念和内涵,是进行循环农业科技园区规划的重要理论支撑[12-14]。
2.2.1现代农业的概念和内涵。现代农业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特征的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市场理念、经营管理知识和工业装备与技术的市场化、集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产业体系,是将生产、加工和销售相结合,产前、产后和产中相结合,生产、生活和生态相结合,农业、农村、农民发展,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发展统筹考虑,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高度一致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产业。该概念表明现代农业具有动态的、相对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前进、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农业的内涵和衡量标准将会不断丰富完善和提高,现代农业的概念和定义也会更加明晰。
从当今世界农业发展趋势角度分析来看,现代农业具有明显的时代新特点,主要概括为:①现代农业是高效益多功能的产业。现代农业突破了传统农业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供给和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具有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并不断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拓展,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高度组织化、规模化生产,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都比传统农业大幅度提高。②现代农业是高度科技依存型的产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科学技术进步对农业生产力的贡献度超过了资源依存度,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科技贡献度一般在70%以上。现代农业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高技术为引领,以常规技术升级的效率革命为支撑,用现代科技及装备改造传统农业,用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③现代农业是生态环境友好的产业。现代农业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将现代农业建立在资源环境可持续性的基础上。通过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原则下,减少化学品(化肥、农药、除草剂等)使用量,大力发展生物性肥料、生物性农药等生物环保制品以替代化学品,并采用3S技术进行精确施肥、施药和灌溉,实现对农业生产的全程控制,避免或减少生态环境污染,实现产品生产卫生合格的生态环境友好型绿色产业。④现代农业是高投入高保护的产业。现代农业注重集约投入生产要素,通过增加资本投入、应用现代科技和装备、强化组织管理,改变了农业粗放经营状况,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同时,现代农业是国家高度保护的产业,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证明了农业教育科研投入、农业科技推广、补贴、农业保险、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的高保护政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综上所述,学术界对现代农业内涵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将现代农业由小农业拓展到大农业,由农业科技水平的提升拓展到农民科技素质的提高,由农业的单一功能拓展到多种功能。它以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技术装备为支撑,以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确保农产品供给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实行集约化生产、产加销一体,运用先进管理方式管理的一个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2.2.2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现代农业是工业革命以来逐步形成的农业,是商品化、市场化的农业,市场机制的建立、现代要素的投入、工业部门的介入、科学技术的应用、服务体系的完善和二元经济的逐步消失,使现代农业成为市场化、工业化、科学化、集约化、社会化和城市化的农业。从技术特征来看,常规意义上的现代农业技术特点一般包括化学化、水利化、机械化、电气化等。
当今发展现代农业,除了注重上述技术特点外,还要更加关注到现代技术的新特征:①生物化:现代农业利用分子技术培育高产、抗逆、优质农作物产品,大大提高了现代农业的科技含量和技术附加值;通过动物生物技术改善畜禽的生产水平与产品质量,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利用代谢工程技术生产、生物反应器生产出高附加值的健康食品。②信息化: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的应用,使得农业研究和生产的对象和过程实现数字化和模型化;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使农业技术由经验走向科学;3S技术使农业管理科学化;精准农业技术使农业经营由粗放到精确;网络技术使农业信息由闭塞到灵通。③安全化:现代农业生产的农产品逐渐向多品种、高品质、无公害方向发展,农业科技创新促使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经营环节紧密衔接、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形成农产品的质量控制、检测关键技术与标准体系、安全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食源性疾病的预警与控制系统的综合动态安全生产和管理体系,从源头上杜绝影响农产品安全的不良因素。④环保化:科技对资源的转换和替代作用日益增强,农业环境保护的技术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现代农业技术逐步向生态环境友好型发展。节水、废弃物资源化、水土保持、保护性耕作等生态保护工程技术的应用,使得现代农业更适应资源、人口、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永续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⑤循环化:现代农业由传统的种养业分化发展为产前、产中和产后三大产业部门,科技创新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各环节产业的全程连接,各个环节均注重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生产模式,相对于传统农业增长模式来说,是一个根本性的变革。⑥标准化:现代农业着眼于生产、加工、销售、消费等各有关方面的利益,着眼于现实资源和技术条件,以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安全为最高目的,以制定标准、实施标准为主要环节,按照统一、简化、协调、选优的原则,对产品的生产、加工、贮藏、运输、销售全过程进行标准化管理。
2.3园林景观学农业科技园区不仅具有生产功能,还具有休闲体验和观光功能,因此,农业科技园区的规划还须依据农业生产园林化、园林产业化相结合的原则,从景观生态学和园林类学的角度去考虑[15]。园林景观学涉及到地图学、制图学、美学、photoshop等学科和工具,在园区设计过程中首先要因地制宜,遵守自然地理、地貌和气候等自然因素,因势造景,因时造景,在园区规划过程中,尽量将园区的生产功能与景观、休闲功能结合起来,获得最佳的效益。
2.4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原理农业科技园区的经验管理是实现农业科技园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科技成果展示、推广和转化功能的关键。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的管理涉及到农业科技园区的组织管理模式、经营模式、产品营销、质量监督和产品流通等。在农业科技园区组织管理模式上,组建一个组织得力跨农业、林业、水利、环保、科技、社发、城建、土地等不同部门的组织管理机构,负责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日常管理、质量监督等工作。在园区经营模式的选择上,目前有政府主导型管理模式、企业主导型管理模式和农户主导型管理模式等,选择那一种模式,要根据园区的属性和目标来决定。如杨凌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的管理模式主要采取政府为主导的管理模式,是示范区政府用来展示现代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的示范园区,整个园区的功能主要以技术展示为目标,盈利为次要目标。产品的营销模式上,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一般采取客户入园游玩采摘、就地消费和通过简单的加工之后进入超市这几种模式。生产优质农产品是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主要功能和目标之一,也是其生存盈利的主要途径,生产优质农产品除了园区采用的先进的生产技术保障之外,对园区生产农产品的监督和管理也是关键环节之一,在园区建设一个专门针对产品质量的监督和检查部门,实现园区产品质量的安全[13-14]。
篇6
关键词:景观设计;旅游;互动关系;研究
我国旅游市场规模在近些年呈现井喷式发展,特别是在“五一”、“十一”黄金周实行以后,到2013年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突破29475亿元,国内旅游人数32.62亿人次,入境旅游人数1.29亿人次,出境旅游方总人数9819万人次[1]。旅游产业和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不仅有效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也刺激了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景观设计这一潜藏在旅游背后的学科,也逐渐凸现出来,其与旅游的关系越来越多成为学者的研究对象。
1.景观设计与旅游的基本概念
1.1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主要是指在某一区域内创造的由形态因素和形式因素共同构成的较为独立的、具有一定社会文化内涵及审美价值的景物。观设计具有两种属性:一是自然属性,它具有一定的空间形态,具有形态、颜色、体积等可感知的因素;二是社会属性,它能够改善周边的环境,能够提供一定的使用功能,可以通过其所起到的作用引发受众的情感、联想、移情、意趣等心理反应,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1.2旅游
旅游是人们为了休闲、娱乐、探亲访友或商务目的而进行的非定居性旅行和在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旅”是旅行,外出,即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在空间上从甲地到乙地的行进过程;“游”是外出游览、观光、娱乐,即为达到这些目的所作的旅行,二者合起来即旅游。所以,旅行偏重于行,旅游不但有“行”,且有观光、娱乐含义,本文所涉及的概念主要指“旅游”而非“旅行”。游客对于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大体受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收入水平等多个特征因素的影响,但旅游目的地选择的首要标准就是具有旅游价值的目的地,也就是具有突出的地域特色,独特的自然或人文景观。在此基础上,根据游客喜好,分为以自然风光为主的目的地和以人文景观为主的目的地。但无论游客如何选择,可供旅游的目的地都具有一个基本特征,就是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人为的改造,或多或少地加入了景观设计的成分。人文景观是人为改造程度更高的旅游目的地,而自然景观也根据旅游的需求,进行了满足游客出行、休息等基本需求的人为改造。
2.景观设计与旅游的内在关系
景观设计与旅游具有内在的联系,特别是现代旅游中,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旅游景点占了很大比重,很多后期设计出来的新的人文景观更加成为人们旅游的热点,如西安的大唐芙蓉园、南湖等。总体而言,景观设计对旅游具有内在的推动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好的景观设计,能有效促进旅游价值的实现。判断是否属于旅游景观,主要看对游客是否有吸引力,旅游价值主要是通过对游客吸引力来体现的。好的景观设计,能有效提高旅游景观的吸引力,提高旅游景点的人性化程度,为游客出行、休息、住宿、餐饮等提供较大的便捷,从而有效地提高旅游目的地对游客的吸引力。第二,景观设计能丰富旅游内容。现代旅游中,旅游目的地既有纯自然的观光游,也有人造景点游,而且越来越有人工模拟景观弥补自然景观不足的情况出现,即“人”的色彩更加浓厚的“景观设计”与自然风光结合呈现的案例越来越多。很多景观设计融入了高科技成分,增强了旅游的参与性和娱乐性,如迪斯尼乐园、世博会、世园会等人造景观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人们旅游的内容。第三,景观设计能促进旅游的多元发展。景观系统中,有自然界原有的名山、大川、河流、湖泊、森林、动植物等,也有人类创造的、历史遗存的建筑、园林、文物古迹等。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更加多样的景观设计成为旅游景点,如原美国宇航中心、英国的老特拉福德球场等性质和功能相距甚远的景点陆续出现。景观设计极大地延展了旅游的范围,很多现在还不属于旅游景点的景观设计,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会慢慢成为人们旅游的对象。
3.旅游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旅游对景观设计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随着旅游水平、规模、层次的不断提高,旅游景点也需要不断的创新和发展,这在客观上也推动了景观设计的发展。第一,旅游促进景观设计创新。可以说,有怎样的旅游心态、旅游方式,就有怎样的旅游景观设计。换句话说,即旅游景观是被人们使用的,不同的用法决定了不同的做法,自然也就产生了不同的设计。这种创新,是旅游在潜移默化的推动下产生的。第二,旅游促进景观设计风格的多元化。随着旅游交往的增加,在以地域特征突出的景观中,越来越多地引入其他风格,体现出一种多元风格的交融。如在深圳世界之窗的设计中,就融入了多种元素;在西安世博园设计中,除了展示各国风情外,在设计中也考虑到了不同国家、地区游客的兴趣爱好,出现了不同的地标建筑,增进了游客的亲切感。同时,也提供了不同元素的餐饮,满足不同饮食习惯的游客需求。第三,旅游推动景观设计理念、水平、方法的提高。现代旅游中,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旅游,越能体现生态保护特点的旅游景观成为人们的首选,这也对景观设计产生了很大影响。景观设计中“尊重自然”的观念越来越普及,“生态设计”的理念越来越成为景观设计,特别是旅游景观设计中的主流。创造一种可持续的景观,在现有生态系统基础上进行因地制宜地设计,体现出若干比较有特点的设计原理:一是地方性原理,即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充分考虑当地的情况,进行“天地——人——神”关系的设计;适应场所自然过程,即新的设计形式仍然应以场所的自然过程为依据,根据阳光、地形、风、水、土等自然状况设计,并充分使用当地材料。二是保护与节约自然资源,即对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加以保护和节约利用,坚持保护——利用——再利用——再生。三是让自然做功,也就是突出人与自然过程的共生和合作关系,通过与生命所遵循的过程和格局合作,减少对生态的影响。
4.在旅游语境下景观设计的新特点从旅游的视角中看,我们所谈的景观设计可以称之为“旅游景观设计”,概括起来,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尊重自然,保护生态。
旅游景观的设计首先应尊重自然,重点考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美国著名景观设计师Mc.Haurg认为,每一块土地的价值是由其内在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的,人的活动只能是认识这些价值或限制,并去适应和利用它,只有适应了才有健康和舒适[2]。在景观设计过程中,不仅要尊重自然的每一个因素,还要尊重自然景观的整体性、尊重自然的客观规律和独立价值,维持自然的生态平衡,这样才能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例如泰山就有“树当道者不伐,石当道者不搬”的圣谕。为此,需要把景观生态学原理导人生态旅游产品的规划设计中,使得人工景观与天然景观共生,人工建筑的“斑块”、“廊道”和天然的“斑块”、“廊道”、“基质”相协调[3]。
(二)结合实际,因地制宜。
旅游景观的设计均是在一定的区域进行,并且是对特定区域进行有目的的改造。这就需要从浅层和深层认识区域的特征综合考虑和分析。浅层的特征是地域自然综合体的生态自然完整特征,譬如植被、气候、土壤和地形之间的和谐,旅游景观与周围自然景观的统一,建筑布局与地形的统一等等。深层的地段特征便是场所精神(geniusloci),是根植于场地自然特征之上的,时间、空间、人、自然、现实、历史交织在一起,往往保留有人的思想、感情。旅游景观的设计应该尊重旅游区特色鲜明的传统和历史,并通过旅游设施的设计传递给游客。如果当地没有自己特色的建筑风格,应顾及自然环境和中性化设计,而不是简单的引进其他地区的建筑风格[4]。
(三)赋予文化内涵,提高文化品位。
旅游本身是一种文化活动,旅游景观只有拥有了特定的文化内涵,满足游客的心理需要,才能有长久的生命力。因此在设计中要在资源调研、评价的基础上,确定核心文化,进行旅游景观的设计。在设计中应该注意每个景观要素的有机协调[5],并围绕主题文化进行展开。对于风景建筑,注意对当地民俗及风土环境等文化内涵的研究,注意从地方民居中汲取精华,从文化学的角度来探讨风景建筑的文化归属,从而找出其创作的着眼点,设计出得体于自然,巧构于环境的风景建筑。同时注意文化内涵的最佳表现和参与性动态旅游景观的设计,使游客在亲身感受中体会文化的精髓。
(四)适度设计,注重容量平衡。
旅游景观设计必须考虑旅游区的密度和容量,在空间上保持一个适度原则。首先考虑特色和效益,不能贪大求全,最大或最好;其次在旅游景观设计时,应注意景观建设次序安排,将核心景观置于突出和核心位置,其他景观必须围绕核心景观罗列;第三,旅游景观的设计应有一定的弹性,以适应经济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并为未来发展预留适度的空间和增长容量。
(五)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人性化特征。
旅游景观最重要的是能满足游客追求愉悦的心理需求。特别是旅游设施应该满足安全性、私密性和欣赏风景的要求。因此,在旅游景观设计时,要注意大到观景点、餐厅、购物场所的空间的布局,小到台阶的高度,栏杆的设置,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但要避免过度的人文关怀,这是因为旅游所具有的异地性和暂时性往往会诱发游客不可持续行为的发生,例如消费攀高、道德感弱化、文化干涉、物质摄取等[6]。坚持以人为本,进行人性化设计,也要注重公平和适度。
(六)充分考虑旅游区社区实际情况。
大部分旅游活动的开展是依托社区进行的,伴随旅游开发的进行,社区居民对本地的资源价值有了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对旅游业的自我参与意识更加强烈[7]。而且,对于人文旅游景观来说,当地居民生活其中,本身就是具有长久魅力的旅游景观。从实证角度来分析,旅游的景观设计,必须考虑当地社区居民的各方面的利益。忽视社区居民的利益,不仅可能使整个旅游景区的环境恶化,也可能使游客参与感降低。
(七)综合考虑市场因素。
旅游景观必须结合旅游区的市场进行设计。产品定位应该考察周围旅游区的发展特色和固有的形象,市场定位应该准确进行目标市场的细分。只有在市场准确定位的基础上进行的旅游景观设计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如西安曲江的整体设计,较为准确的把握了市场情况,一直成为全国文化旅游发展的样板。总之,旅游和景观设计之间的互动关系是客观存在的。随着旅游对旅游景观提出更多的要求,以及更加丰富的旅游形式的呈现,景观设计的发展也越来越快速。同时,景观设计也在客观上促进了旅游设施的完善,为人们旅游带来了更大的价值,并表现出了崭新的特点。
参考文献:
[1].国家旅游局年度统计报告:
[2].俞孔坚,李迪华.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70.
[3].刘家明,杨新军.中国生态旅游地可持续旅游发展规划初探[J].自然资源学报,1999,14(1):79—83.
[4].Edward111Skeep(张凌云译).旅游规划——种综合性的可持续的开发方法[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299—303.
[5].李江敏,李志飞.文化旅游开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44—45.
[6].衣传华.旅游景观大量重复建设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师,2003,(7):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