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智慧的价值范文

时间:2023-12-20 17:57: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智慧的价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智慧的价值

篇1

毫无疑问,历史车轮的前行是一个永不停歇的过程。然而随着历史的不断推进,人们的审美情趣也随之产生改变,我们不难看出艺术作品在结构、语言、作用、功能及观念上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虽然在当下,充满了物质欲望、快餐文化、力求创新的现代社会生活,早已使我们远离了农业文明时期的亲近自然、悠然自得、鸟语花香。生存环境和生活理念的改变使得我们对于笔墨的形式语言自然不能仅仅拘泥于古人。但无论中国画的表象所呈现出任何状态,其传统语言“内核”也包括我们的审美认识是不可能发生“质”的改变的。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语境中,我们根本无法、不可能、也不想脱离与这伟大传统文化的血脉亲情。虽然现代的绘画作品无法像古人那样自然淳朴、清新雅致、野逸悠然,但是每个人都是有传统可借鉴的。倘若否定了这个传统,中国画便无根基可寻了,正如清人王学浩在《山南论画》中所言“学不师古,如夜行无火”,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面对当下,重识历史我们就会发现传统笔墨精神的魅力不仅在于其高深、博大,还在于它是建立在伟大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产物。之所以讲画家要做到“三分画里,七分画外”也可能正应如此吧!历代名家也都是曾吸收画外的文化营养才有佳作问世成为大家的。中国画要有的中国味,这是不可缺失的法度。伴随着文化历史的发展,笔墨语言这种民族文化积淀下的文化精神也将愈演愈烈,正向世人展示其璀璨光芒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当娱乐时代取代了田园生活,当物欲横流的价值观念取代了单纯自然的“心手相忘”。我们要意识到这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作为画家我们要把山水艺术以其特有的或简淡、或清雅的笔墨,以旷幽的意境以及洒脱的文人情怀向人们展示着宇宙的浩瀚和高尚的人格。所以此时再谈具有传统文人情怀的文人画体系,再谈山水画之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将如冰壶般澄清,如沐春风一般。这正是山水画文化精神在当下社会文化所体现出的独特价值。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加快了经济建设后,所呈现出山水艺术的核心是“现代性”的闲雅之志。应该说无论从生活状态还是思想意识,当代画家都不可能回到农耕文明时代感受“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悠然自得、闲情意趣的状态。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当代山水艺术就脱离了人文情怀,只是就像徐恩存评价卢禹舜先生那样:“在当代文化语境中,敏感到人们焦灼的精神和审美的需求,他把自己的艺术框定在精神层面的高度上,着力以笔墨语言、意象符号去营造一个精神家园,去慰籍焦渴的审美心灵。”[1]它是对古代和谐的突破。画家应该最大限度的摆脱一些不良因素,寻求新的、具有现代性的、更加高级的“天人合一”。静观、冥想、悠闲、诗意,应是画家对传统的向往和回归。从宏观上进行把握,完全理解山水画所包含的山水精神的精髓,在此基础上对传统绘画加以改造、升华,进行时代的选择,把那些能够引起现代人心灵共振的、富有艺术生命力的因素加以吸收,发扬光大,在积极而不是守持的开拓性实践中,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通过现代审美的精神沟通,正如石涛所言“笔墨当随时代”。

中国古代画家所接受的“四书”“五经”的熏陶决定了他们内心深处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均把道德看作衡量文人价值的标准。孔子提出修身的施行准则和方法:“志于道,据于德, 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篇》)实际上这也是把艺术的作用、位置规定好了,就是要以 德、仁为核心。画家们普遍认为首先要有德,也就是先学做人,“画品如人品”这种思想更贴切的诠释了历代文人画家所推崇的人要先有高尚的品格,才能有神品或逸品的产生。画品要保持特有的文化取向,实现一定的人文关怀,体现人文本色,画家或是关心国运民生,弘扬高尚的道德人品;或是在大美山川自然中寄托情感,实现精神的超脱和自主。山水画或大山大川或小桥流水或“大漠孤烟直”的环境下,在和谐美的陶冶下显示出其特有的那份宁静的、闲适的审美意识与审美理想。正所谓宗炳所言“圣贤于绝代,万趣融其神思。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已。神之所畅,熟有先焉。” (《画山水序》)”又谓“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2]这一点也是国画家所应饱含的基本思想修为。山水画本身是一种追求精神层面的高雅艺术。唐人王维的山水画就是在追求着“意象之外”等精神境界的代表,被苏轼称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其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如:其《江干雪霁图卷》(图2)。然而自中国社会经济进入迅猛发展阶段以后,在生活中道德观念出现了松动和价值取向也发生的漂移。物质生存环境和社会文化心态的层层蜕变,不断充斥作为精神境界主体架构的传统人文情怀和思想观念,当代文化的多元化也迫使山水画从传统文人笔下的隐逸循世、虚静萧散、闲适清雅中走出,转而投向对现实社会的描写以及对人与自然的关怀。

蕴含在传统山水画内在的文化内核,引起了处在现代文明时期的当代画家感情深处的、矛盾的万千滋味。正因处在这样一个行为与规范相冲突的今天,才使得国画家对于传统文化精神的“清新雅逸”,或是“天人合一”,或是“林泉之心”变得更加向往了。因此在当代国画家笔下的笔气墨韵,形式语言,无论是对西方文化观念冲击下的矛盾,转向对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重新审视解读,还是对逝去文人精神之高赞,均是当下国画家们寻找心灵得以寄托的家园,精神得以畅游的美好境界。

传统文人画家大都以自我人格为主体,可以通过使自然人格化来为其抒发内心情感。使人的根本感受不受任何外界干扰,从而沉浸于审美的陶冶中。正所谓“乘物以游心”(《庄子・逍遥游》),“乘物”,就是遵循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只有最大限度地顺应自然,才能够“游心”――以实现精神的自由和解放。客观世界固然无法改变,但画家在审美活动的静观中,使主观摆脱利欲的诱惑、摆脱纷扰的世事,不再用现实的眼光关注欲望的满足,而是从天地大美中移出物象使得“物我两忘”,从而消化了对立、冲突;再造和谐、圆融。通过 “乘物以游心”的审美方式,培养超脱、澄怀的处世态度, 使人进入自由世界,不为利驱的审美人生境界。它在貌似“不争”、“无为”、“处下”的背后透露着人对人生自由的执着,同时也闪耀着人生智慧的光芒。道家不仅强调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行为的自主、自觉, 还教育我们要把这种自然道德推广到人与自然之间, 人与人之间去。当经济生活的快速发展、金钱作用的不断渗入下,再来研究这种产生于农业文明时期的美学观念,无疑是对人们心灵的净化,更引发了当代画家对传统美学的追忆和向往。艺术风格的发展与演变,是跟随文化历史、价值观念的变化而改变的,但其观念和审美视角仍应该在自己的文化背景中。真正的好艺术应该是对人有益,山水画之中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正是上千年来使其保持独特、清晰的民族血脉之源。虽然那些曾经作为中国画坛的主流,影响了一代甚至几代人的中国文人画家已经成为历史,但那重人品、重学问、重才情,着力于文化艺术相融合的种种力量,追求精神性、文化性,崇尚主体审美的主旨,不但体现了中国文化艺术精髓,且触及了中国画艺术本质的本质。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根本,也是作用于当代文化语境下的山水画文化的价值所在,也是“万象之根”。

传统山水画作为民族的艺术形式,已历经久远了。今天再谈山水画就必须站在山水精神层面上,这就必然涉及审美意识、艺术语言、哲学思想以及传统文化。所以,艺术必然构建精神,中国山水画背后的精神恰恰源于传统文化精髓。虽然历史的前行和社会的发展使得人的审美层次以及观念随之改变;现今艺术的多元化;中西文化的交融。这一切都对当下国画家产生了一定的压力,但作为一个民族画种它是基于它特有的民族大文化的根基上的,不是独立的,而且均体现出不同于其他的民族特性、文化底蕴与思维形式。

山水画作为民族文化中的宝贵艺术存在,它的美学思想动人之深、感人之切,使人思之回味无穷。这种通过山水精神所传达出来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3]、“乘物以游心”等大智慧唯中国美学文化所拥有,当代画家倘若没有对民族特征的深刻理解,怎么能悟到这博大精深的中国美学之真谛,又怎能通过作品去向人们传达这份智慧的关照呢?重识传统和中华悠悠文明是当代中国画家创作的无限动力和不竭的源泉。山水画的山水精神是在儒、释、道三家哲学思想交织并存中产生的,不仅丰富了代表着东方文明的中国文化体系,还因其具有鲜明而玄妙的民族特质在人类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

注释:

[1] 林彦:《卢禹舜艺术研究》,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96页。

[2] 王秀成:《中国历代画论选释》,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88年版,第4页。

篇2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底蕴分析

前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了国家发展的灵魂,可以引领社会的发展,凝聚社会之间的共识,决定我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与轨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立在理论指导的基础上,根植于我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因此,在倡导与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就要不断的汲取营养,提高影响力与创造力。

一、传统文化是实现民族振兴的重要力量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说,其发展的价值目标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与民族上的振兴,而中华传统文化则是实现这样价值目标的重要力量源泉。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不仅提供了思想以及文化上的资源,同时也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中华传统文化已经形成了民族精神以及民族所共同坚守的理性信念。对于民族与国家来说,只有达成了相应的认识才能形成有效的合理,从而实现万众一心,促进我国的发展,实现民族振兴的伟大目标。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就要将56个民族集中在一起,这样才能演变成为我国的民族精神,共同坚守理想与信念。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所凝聚成的民族精神以及理想信念可以促进我国实现持续的发展,就今天来说,依然是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的力量源泉。

(一)促进了国家的统一与民族之间的团结

对于国家的统一与民族之间的团结来说,是保证社会和谐以及国家富强的基础,而中华传统文化则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文化资源。就我国民族来说,分裂的情况时有发生,但是国家的分裂是短暂的,民族上的团结与统一则是长期的。在我国古代出现了如同汉代、唐朝以及明清等人口多、地域辽阔的帝国,在全球的许多地方中还是相对较少的[1]。从实际上来说,世界上的各个地区中,大部分的时间依然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中,但是都不能不把原因归结到文化上。在文化上的影响下,可以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将人们凝聚在一起。在孔子所著的《春秋》中,维护周天子的巩固地位,反对混战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孟子则继承了孔子的这一思想,主张“定于一”。尤其是对于“独尊儒术”来说,对达到思想上的统一,促进国家大一统则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这样也就使得儒家文化逐渐演变成为了我国文化中的主体。孔子的这一思想刚好满足了当时的国情以及民意,所以得到了人们的认同,尤其是得到了少数民族政权上的认同。中华民族也正是保持了长久的统一才能创造出优秀的中华文明。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已经被人们所接受与认同,人们也自觉的借助这种思想来抵制分裂,从而维护好了整个社会的发展[2]。

(二)铸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

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来说,是在特殊的地理以及历史文化背景下所发展起来的,其形成经历了较长的过程,通过与不同文化之间的竞争与磨合,达到了系统化与规范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蕴含着这一情感与智慧,极大的促进了民族的发展,根植与中华儿女的思想与意识等方面,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与价值观,所以也就使得其具备了极强的民族性。也正是在这一文化的影响下,使得我国的经济实力、科学技术以及社会治理模式等方面一直处于世界上的领先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中华文化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是其他民族文化所不能比拟的。中华民族也正是借助这一优势奠定了在世界民族中的地位。就现代来说,中华文化再次彰显了它的优势,并促使了广大中华儿女认识到了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3]。

二、为中华民族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智力上的支持

对于中华传统文化来说,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经历了百年耻辱后,中华民族奋发图强,励志将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以及和谐的现代化国家,而这也是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的最高利益所在,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环节。中华传统文化虽然没有促进工业革命的首先发展,但是却对工业文明的发展有着较强的适应性,可以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实现现代化[4]。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中华传统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同挑战的影响下,其适应能力得到了提高。就今天来说,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存在着许多的真理,尤其是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来说,其中所包含的现代元素不仅可以适应好现代文明,同时还可以反思好西方价值观主导的现代化进程汇总所存在着的弊端,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深厚的历史文化。

(一)传统文化可以满足现代化的挑战

首先,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极强的适应性。在西方所主导的现代化中,主要是从西方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对于非西方国家来说,可以看做是外来的全新事物。面对社会的不断转型,一些传统社会开始陷入到了长期的混战中,因此,在面对这种挑战的影响下,使得中华传统文化彰显出了极强的适应性。其次,中华传统文化中存在着促进现代化的精神动力。在面对各种挑战时,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使得海外华人在欧美以及东南亚等地区中都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成就,甚至还主导了当地的经济活动。通过研究可以看出,中华文化中存在着大量的可以促进社会变革的现代化因素[5]。

(二)可以为反思西方主导的现代化提供思想资源

在进行西方现代化反思的过程中,一些学者开始将目光放在了东方,并发现了中华文化在反思西方现代化的弊病中有价值的东西。且对于西方所主导的现代化来说,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也给世界的发展产生出了相应的影响。但是对于中华文化来说,这种价值观恰恰可以转变成为对现代化危机进行反思的重要思想。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文化中,包含了众多的和谐因素,也正是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就要求人们之间要与相互尊重。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中国人普遍比较热爱和平,其中所蕴含着大量的和谐因素,所以也就可以有效的构建出一个和谐的世界[6]。

三、为人们提供了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说,可以为社会的发展提供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其中有许多的标准就是从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演变出来的。中华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快速发展的基因,并根植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中,深入的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中华传统文化理论体系是源远流长的,通过对天、地与人之间的关系来进行思考,中华传统文化已经逐渐演变成为了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这样也就可以有效地评判好人们行为的非曲直,及时纠正好不良的行为,实现稳定与持久的发展。

(一)规范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中华文化中,注重血缘与亲情上的关系,因此,也就比较注重祖先与子嗣方面,通过对已逝的亲人进行追忆与几年,可以实现亲族上的联络,增强血缘上与文化上的认同。其次,在中华文化中还要求要做到以礼待人,尊重好他人,遵守礼仪。对于这些规范来说,可以实现协调人际关系的目标[7]。

(二)形成良好的统治秩序

想要形成良好的社会关系,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不仅要具备忠君与以德治国的思想,同时还要具备反对杀戮的思想。在孔子的理念之中,一直认为要实现“为政以德”,也就是说,要坚持运用好道德的力量来提高人们的信服程度,只有认识到道德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实现长治久安。就“仁”这一思想来说,其实是一种极高的境界,要求人要具备“仁爱”之心,统治者则要具备“仁政”[8]。

四、传统文化与理论上的结合

想要培养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坚持以为指导。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中华传统文化为中国化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土壤,且对于文化的自我更新来说,其实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逐渐演变成为了自己的体系。尤其是在近代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自我更新的历程不断被打破,为了满足时展的需求,就要及时吸进先进的文化与思想,以此来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9]。一般来说,内因直接决定着外因,文化自身所具有的成分决定了可以快速吸收什么东西。因此,在文化的更新中,原有的部分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在传入到中国后,以极快的速度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与接受,并取得了一系列的建设成就。正因为中华传统文化与理论之间具有了想通性,所以也就使得在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中占据了指导的位置,在与我国传统文化结合后,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0]。

结语: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是从中华传统文化出发的,并且不断的吸取营养,这是由中华传统文化自身特点所决定的。中华传统文化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系统,凝聚了整个民族的精神力量。在长期的发展中,中华传统文化可以经受住时间与实践的考验,具备了顽强的生命力,所以就要不断吸取其中的精华,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与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杨雨晗.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系[J].教育教学论坛,2013,(52):142-142

[2] 欧阳军喜.崔春雪.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山东社会科学,2013,(03):11-15

[3] 黄钊.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亲密关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31):1-5

[4] 祁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关系研究[J].学理论,2015,(07):189-190

[5] 肖季文.欧凯.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文史杂志,2012,(03):4-6

[6] 刁生虎.王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述评[J].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2015,(28):88-93

[7] 刘晓欣.高翔.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耦合关系研究的综述[J].中国民族博览,2015,(18):13-14

[8] 闫坤.段致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5,(38):118-122

篇3

关键词: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内涵与理念;社会发展价值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4-0142-03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学前教育课程改革,但这场改革运动与现实严重脱节,“实际上我们已经尝到了由此带来的后果,不少幼儿园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过分强调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致使教学的内容不仅缺少真、善、美的内涵,而且经常出现有悖于时代特征、人文常理以及幼儿发展规律的东西”。因此,我们说这场改革偏离了轨道,在现实中滑向对“‘知识’‘教学’及‘知识教学’的贬抑、回避和否认,导致了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整体下滑,其直接后果便是儿童进入小学后的学习适应能力普遍不足”。这种以儿童发展理论为指导,以标准化为基础,充斥着评价和价值无涉的学前教育课程遭受到了质疑,虽然这些理论本身并无过错,但当脱离了我国儿童的文化背景之后,便变得遥不可及了。与此同时,学前教育课程文化品性的流失还表现在对境外学前教育课程的照搬照抄上,因背弃了本土文化,远离了儿童文化背景,致使学前教育课程无法承担提升和优化儿童生命质量的重任,也使得学前教育课程失去了自身生长的土壤。美国著名学前教育专家波纳德・斯波代克(Bernard Spodek,1991)认为,文化价值观是学前教育课程的一个重要来源;我国研究者朱家雄教授认为,社会文化是决定学前教育课程的重要依据;靳玉乐教授等人也指出,课程文化应“一切从当地文化的根上去思考并创造属于本地文化的课程理论才是其生成之道”。民俗文化是“具有普遍模式的生活文化”,是传承了千万年的、最古老的活态文化,是人类文化之根,也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具有促进人类自身发展的重要作用。“人民生活在民俗当中,就像鱼类生活在水里一样”。儿童生活在具体的民俗文化情境中,民俗文化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之中,儿童生活世界里一切丰富而广泛的人、事、物,以及联结这些人、事、物的连续和非连续的过程与情境,都蕴涵和承载着民俗文化。在多元文化社会时代背景下构建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是时展的必然,因而具有极为重要的社会发展价值。

二、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内涵与理念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是根据学前儿童的需求,以学前儿童生活其中的优秀民俗文化为主体,并兼顾其他民族或地区的优秀民俗文化,遵循学前儿童成长的规律,在合理、适当地选择下,通过有机融合而组织的、有益的教育性经验。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秉承在现实的教育场域中,以儿童发展为旨归,以儿童文化背景为依托,在儿童生活中,通过儿童自身在教育现场中获得有益的教育性经验,促进儿童全面、整体发展的理念。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体现了对境遇性知识的尊重,寻求人类共通和共享的经验,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与文化环境中,将普适性与境遇性的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儿童在科学世界与人文世界、生活世界与学科世界中自由翱翔,并在动态发展的人类生活文化场域中体验生活、优化生活和享受生活,追求生命的意义,实现自身的发展和超越。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还把儿童作为主动的探索者和积极的建构者,使他们在身心、情感、智力、意志、价值观等方面实现整体、和谐的发展。另外,应尊重教师的知识与智慧,充分发挥教师在课程运行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良性循环机制的生成与发展。教师在成为主动、积极的知识建构者的过程中,也成为了儿童获得发展的积极促进者、引导者和帮助者,并实现了对自身的超越。

三、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社会发展价值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价值是指主体与客体在相互联系、适应、依存、影响及作用的互动关系中所产生的效应。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价值主要包括儿童发展价值和社会发展价值。笔者认为,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社会发展价值是指其对文化、社会、课程发展的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 追求文化公平,向往社会公正

管子曰:“天公平而无私,故美恶莫不覆;地公平而无私,故小大莫不载。”公平是重要的伦理学、法律学、经济学概念,包含平等、公正、合理、不偏斜、持平的意思。公平是人类生活和社会公正的重要价值尺度。约翰・罗尔斯指出,“每个人都拥有一种基于正义的不可侵犯性,这种不可侵犯性即使以社会整体利益之名也不能逾越”。文化公平是指人类所有成员平等、公正地创造文化、持有文化、享受文化及其成果的机会、权利与自由。文化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更高发展需求,是人之为人的最根本权利之一,是社会公正的重要方面,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公平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人类社会的发展证明,教育是人类社会迈向和平、自由、公平及正义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张王牌。教育的不公平已成为人类社会最大的不公平,而教育与文化的特殊关系使得教育公平成为文化公平的最主要内容,只有实现教育的公平,才能真正实现文化的公平。

维果茨基认为,每个儿童都有一个头脑……而且,这长着头脑的身体,其双脚还深深地根植于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婴儿从出生起就生活在人的社会之中,人的社会中一切的文化因子,诸如风俗习惯、、衣食住行、生活起居、礼法制度、行为规范等无不影响着儿童的行为。每一个地区的儿童都是生活在不同场域之中的完整的个人,而不同场域的文化系统是有差异的,这种文化系统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民俗文化的差异上。“民俗对人们的生活和群体的存在如此重要,是因为民俗包含着人们相处、互动以及相互理解的最基本的文化指令,包含着人类最基本的行为方式”。民俗文化是人人都可触摸的文化,是人类社会中最公平的文化系统。因此,基于民俗文化所构建的学前课程,是促进儿童发展最适宜的课程。

2 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促进社会和谐

联合国发表的《文化多样性宣言》指出,“文化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文化多样性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该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国内学者也认为,“文化的多样性不是偶然的,其关乎着人类的生存问题,没有多元文化的存在,人类难以维持生存。因此,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就是在保护人类的生存,文化的多样性与生物的多样性密切相关”。文化的多样性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在人类文明系统发展的长河中,人们总结出了“多元一体就是‘和而不同’,‘和而不同’是世界上成功的文明体系的主要特征”。面对文化的多样化,“和而不同”成为处理各国、各地区文化问题的基本理念。

上世纪三十年代左右,西方种族冲突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加剧。一些文化学家提出了文化相对论,试图解决这一重大社会问题。赫斯科维茨(M.Herskovits)和本尼迪克特(Fulton Benedict)继承并完善了韦斯特马克(E.A.Wester-marck)和博厄斯(F.Boas)的思想,成就了文化相对论。“文化相对论属于哲学范畴,它承认来自不同社会的人们在生活中所产生的各种价值,尽管它们彼此之间有区别,但对于靠这些价值支撑生存的人来说,却有着至关重要的价值,人们对此应给予理解……所以,文化相对论是有关各种文化价值性质的哲学”。文化相对论告诫我们,对不同文化应持尊重的态度,要承认不同的生活方式。历史证明,任何一种文化,只有不断从不同文化中汲取营养因子,才可能得到发展,而文化的封闭就等于植物失去了阳光雨露。

民俗文化是一种原生态文化。而“传统的上层文化大都可以在原始的民间文化中找到源头”。各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从最基层的民俗文化中发展而来的,民俗文化的多样性成为各种不同民族文化的源头活水。所以,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就是维护民俗文化的多样性。民俗文化学家仲富兰指出,“正如地球上不能没有森林、田野、矿山、铁路一样,地球上也不能没有云彩、虹霓、晚霞、晨曦,而且正是这些形质无定的云和气,才调节了地球上的风雨寒暑,使有生命的万物得以欢愉地存活”。对于个人来说,只有继承了本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才能拥有与其他各种文化真正对话的基础,也才能真正去认识、理解其他各种文化,最终使本族文化得到发展和完善。

文化传承需要教育,社会和谐仍然需要教育。和谐的教育需要和谐的课程,和谐的课程能够体现和谐的文化。各民族的民俗文化中包含了大量的和谐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崇尚自然、爱护环境。民众与自然建立了和谐共生的关系,如彝族的‘阿衣俄西格’(指儿童娱乐聚餐)增强了儿童对大自然的敬佩之情。侗族认为“山林是主,人是客”,各族人民都不允许随意乱砍乱伐、捕鱼、打猎等,这正是各族人民为建立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所做出的努力。第二,人与人相互尊重,亲如一家。各民族都非常注重对团结的维护,如不得强占他人田地、山林;不得毁坏他人庄稼,否则照价赔偿;不得挑弄是非,引起他人不合,否则会遭到全村寨人的鄙视;遇到外乡人过往,会迎回家中热情招待,有的还会留宿,给客人方便;在家庭内部,也非常讲求和谐,人人客气有礼,相敬如宾。第三,各民族间亲如兄弟,团结互助。各民族广大劳动人民,勤劳质朴、善良敦厚,有着高度的团结意识,并通过各族的神话、传说等反映了人们盼望天下一家、人人和睦、亲如兄弟姐妹的美好愿望。民俗文化中包含了大量的和谐因子,继承和发扬民俗文化的优良传统,既有利于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也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3 弘扬民族精神,传承和发展民俗文化

民族精神是民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历史进程中积淀下来的民族意识、性格、习俗、信仰、情感、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等,民族精神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信念和思想精华,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以及凝聚力的集中表现,是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产生活和发展繁荣的核心与灵魂。民族精神是各个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共同选择,是人类特定的文化现象,它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民族精神中蕴涵着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生命密码,承载了中华民族千万年活态的文明史。民俗文化传统是我国民众生命创造力的高度展现,是用以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的基本依据。民俗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各民族精神家园的守护者,能够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

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基层系统。民俗文化的独特性,正是各个民族、各个国家文化的独特标记。民俗文化是各民族及其文化赖以生存、发展和进步的原动力和内驱力,是人类社会得以不断进步的基石。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之根,是整个文化大厦得以建立的基础。课程具有传承文化的使命,同时也是文化传承的主要渠道。因此,将民俗文化作为课程资源,以民俗文化丰富的意蕴为基础,使之与普适性知识相融合,构建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既有利于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同时还能激发民族自豪感,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这不仅能够满足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4 传承“天人合一”的教育思想,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就是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和而不同”思想的集中体现,其贯穿了整个历史文化的进程。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来源于民众对天地人系统的深刻认识,它是中国哲学体系中一种重要的思想,并不断被民众所吸收,深入民众生活,是民俗文化的主体思想之一。“天人合一”和谐思想的产生有着独特的自然背景。中国地处东方,物产丰富,四季分明,地形地貌复杂多变,自古奠定了农耕型农业社会的基础,对自然的依赖性极强,同时富饶的森林大地又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造就了人类对天地既敬且畏的心理。中国人把天、地都看成是有生命的整体,人类可与之进行沟通、交流。老子甚至认为天地的运行之道是完美无缺的,人类应该遵从这种完美之道,学习这种完美之道,达到天地与人同体。可以说,中国人的天地观是一种共生观。

我国的民俗文化是一种追求“天人合一”和谐理念的文化系统。中国的民居,多取万物之造形而成,如侗族的鼓楼,便是取杉树之形。同时,我国的民居多是依山傍水,依形就势而造,非常讲究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统一,如四合院,因北方气候寒冷,风沙大,便四周合围而成,围聚在一起,以求与天地和平相处,人们一般还会在屋前多种果树花木等,以寓草木葱茏、兴旺富贵之意。此外,饮食、服饰、装饰等,无不追求五味调和、色泽匹配、有理有序的和谐之态。我国民俗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与现代课程所追求的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理念是相通的。所以,秉承天人合一的教育思想,使儿童获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将自然界看成与自己相依为命的朋友,以一种开放、平和、平等、容纳的心态,实现人与自然界的共生共荣,这一过程也是实现人生价值、促进生命完满的过程。因此,构建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一方面可维护天地人系统的和谐;另一方面,有利于建立文化与课程的共生系统,从而促进民俗文化的健康发展。

篇4

关键词:群众文化;社会功能;文化价值

群众文化的主体是人民群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层次方面的文明,这就为群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平台。群众文化是群众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组织的,能够进行自我娱乐的活动,其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也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下面本文就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一、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

文化是在人们生活需求的变化发展中逐渐衍生出的,群众文化主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文化组织活动来表现,是一种动态的文化形式,其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有着一定的社会功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放松功能。放松功能是群众文化的首要社会功能。从其内涵的角度来看,开展群众文化的目的就是在人们进行娱乐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满足其精神文化的需求,进而能够实现精神的放松。当前,社会竞争异常激烈,人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需要通过一定的文化活动来放松身心,放松精神,群众文化活动能够充分的满足人们在精神层次方面的需求,并且结合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缓解压力。可以说,群众文化是自由的,能够为群众提供自由交流和娱乐的平台,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第二,象征功能。群众文化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其活动的形式因为地域不同而有一定的差距,可以收,不同地区的文化象征着不同地区的人文情况和社会发展情况。群众文化开展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其在活动的过程中体现不同的风俗习惯,展现不同的地域风情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这就要求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地区的文化特色,充分发挥文化的象征。第三,和谐功能。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能够更好的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进而营造和谐的氛围,促进社会的安定和谐发展。例如当前较为流行的广场舞曲目《和》,群众自发进行编舞排练,通过这种文化活动,实现了彼此之间的合作,进一步实现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群众文化的价值分析

上文中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当前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其在发挥自身社会功能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文化价值,可以说,群众文化可以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其文化价值成为推动社会文化进步的动力。

篇5

关键词:群众文化 社会功能 文化价值

群众文化作为一种历史过程贯穿着整个人类文明史;作为一种文化结构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作为一种生活内容涉及到人类的所有生活方式。本文试图从文化现象层面对群众文化进行社会功能分析,从文化建设角度探讨其文化价值。

一、群众文化的概念

群众文化是一个广义、不确定的概念,又是内涵非常丰富的社会范畴。

(一)文化现象方面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能够适应群众文化。除了自身职业意外,人们会主动去参与一些活动,娱乐自己的同时,也达到了开发自己的目的。社会由人、自然环境、文化组成,群众文化是最多人类参与的文化类别,所以也是最重要的。群众文化涉及了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内容。对于时代、民族、地域来说,群众文化是必不可少的。

(二)文化建设方面

群众文化是不可替代的文化类别,它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特色,是我国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文化有自己的文化事业、文化活动、文化管理方法与内容和最重要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在文化建设领域中,它与精英文化同步,与文化建设产业和民族的民间文化都有着密切的关联。

二、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

(一)社会功能

文化是国家为了满足人类生活各种需求的风俗和工具。如果我们认为某种文化要素是正确的,那么它一定是活动的,并且能够发挥有效作用的。文化要素的动态性质要求人类一定要对文化的功能进行探究。群众文化的重要内容包括群众文化活动,活动是指艺术活动和游戏,人们需要通过活动的方式来减少生活上的压力,从而重新振作精神投入到其他生活工作中。然而群众文化的功能远不仅如此,下面具体分析群众文化的功能。

1.娱乐与交流功能。随着经济稳定的发展,人们生活的水平得到了提高,与此同时社会竞争也日益增强,人们的生活开始变得忙碌,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缺少了很多的业余时间。很多人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去学习专业技能,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日渐减少,群众的娱乐生活变得乏味无趣,幸福感也在忙碌中逐渐减少。物质生活无法带给人们真正的幸福感,我们需要充实我们的文化生活,就要多与人沟通交流,多参与娱乐活动。

群众文化对于艺术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大部分属于集体活动。如今社会,同样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拥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人们可以在自己喜爱的活动中获得更多的快乐。无论处于什么年代,人们都离不开群众文化活动。

2.仪式与团结功能。中国是礼仪大国,从一个人出生、婚礼、寿宴到去世都有相关的仪式。人类的生活中存在着各种礼仪的类型,各个地区的礼仪规矩也存在差异,但都会根据当地的习俗举行相关的仪式。群众文化活动将会在仪式中有所体现,人类通过参加仪式使得人生经历变得丰富,仪式的参与者都是一个地区或者一个民族的团队,通过这样的仪式,能够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3.符号与象征功能。群众文化最能反映民族文化和当地风俗。当今社会,人类非常重视文化给城市所带来的社会影响。群众文化作为一个城市的标志,能直接体现一个城市的生活氛围。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文化拥有一个良好的形象呢?城市只有从群众文化入手才能给社会带来正面的影响。为了城市能够更好的发展,需要加强群众文化的建设,在保留优秀群众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创新。

(二)文化价值

群众文化是文化建设领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样具备重要的文化价值。

1.群众文化和主导文化。主导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态,作为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对社会的发展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社会的主导文化需要能够支配文化、领导文化并且发挥主导文化的领导作用。我们应该以巩固和维护社会共同思想为基础,用文化的手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

2.群众文化和文化产业。文化建设是由文化产业建设和文化事业建设组成的。文化产业是以营利为主的,文化事业大部分是由国家提供以公益目的为主。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有文化市场的存在,而文化市场则依靠人民群众对文化艺术的消费能力和对文化艺术的鉴赏能力。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水平也在提高。对于文化艺术的鉴赏能力势必有所改善,消费能力也一定会有所提高,因此文化产业的市场会不断扩大,当没办法产生最好决策问题时,就会采取民主决策。

3.群众文化和精英文化。作为文化的根源,群众文化是以精英文化为基础的。在文化建设工作中要对群众文化和精英文化进行区分,群众文化、精英文化建设都具有普遍性和提高性。精英文化的主要特征是拥有较高的文化程度,并且具备很强的层次感。群众文化、精英文化具有不同的针对对象、主体和内容。群众文化针对普通的广大群众,而精英文化只针对极少数的知识分子。精英文化的发展前提条件是群众文化,所以精英文化是在吸取群众文化的精华内容展开指导工作的。处理好群众文化和精英文化两者的关系,充分展现群众文化所具有的优势。

篇6

花腰傣是生活在云南红河流域元江、新平地区的一个古老的傣族支系,因女子服饰上缠绕着数条华丽的花腰彩带而得名,其人口约12万余人。花腰傣民族有着种类繁多和千姿百态的传统体育文化,并始终不渝地从不同形式满足着民族人民多样性的社会需求,不断显示其特有的社会文化价值及功能,已经成为本民族及周边民族人们社会生活中休闲娱乐、健身強体、交往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说,随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在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美丽新村建设和特色村寨建设的背景下,把花腰傣传统体育作为一种菹含丰富内涵和多元功能的文化特质行为来分析,探索其在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价值,对促进区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弘扬与发展等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从花腰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和表现形式看,其具有以下的社会文化价值。 

1 丰富社会文化的价值 

花腰傣民族传统体育是花腰傣社会的一个缩影,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与族群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例如,猫猫舞、大鼓舞、芦笙舞、跳南嘎、丢包等具有显著的民族性、地域性及群体性特征,是显示体力和智力的一项文化活动,对区域社会影响较为深远,群众基础较好。随着近年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较快发展,花腰傣民族传统体育越来越多地融入到社会文化之中,逐渐成为社会文化结构中最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古老、独特的民族民间文艺形式的传统体育文化,已随着民族村寨社会变迁而不断调整着自己的角色,以适应现代社会形态与社会文化的发展态势,迎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积极挖掘与整理花腰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一步丰富、巩固社会文化,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文化多样化的需求,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实现区域经济和文化的协调与共生。 

2 强身健体价值 

花腰傣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要求人们直接参与活动的方式,例如,猫猫舞、打陀螺、跳南嘎、丢包、爬竿等项目都有广泛的民俗性和显著的健身价值。这些活动往往将体育、舞蹈、艺术等融为一体,运动中的参与者往往是在音乐伴奏或者节拍下进行蹦跑、跳跃、旋转、翻腾等动作,并以合适的速度、力量、幅度以及富有韵律的各种身体姿态来实现体育文化的协调性及观赏价值。不难看出,运动中需要人们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即参与者的体力和体内运动能量物质必须经过消耗—恢复—超量恢复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另外,项目的能够兼顾到人体的头、颈、肩、腰、胸、腿、髋等部位,要求上下肢灵活配合、合理调节呼吸,对人的身体锻炼呈现出全面性和综合性的特征。由此看来,花腰傣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强身健体价值的社会文化价值,对促进人的体能发展和体质增强具有重要作用。 

3 休闲娱乐价值 

花腰傣民族传统体育大多为表演性质的项目,均体现出较强的休闲娱乐特征,而且随着村寨社会生活的演变,其原有的宗教祭祀、狩猎等原始功能已在逐渐退化,反而是休闲与娱乐的功能日趋突出。花腰傣民族传统体育种类丰富、项目众多以及形式活泼多样,符合人们好奇、参与的社会特点。出于对族人身心需要和情感愿望的满足,项目大多以休闲健身、自娱自乐、消遣、游戏等活动方式而呈现出来,体现了花腰傣民族人民生活、情感和价值取向,并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主要的休闲娱乐方式,并在活动中享受着体育的欢娱。如猫猫舞、大鼓舞、打陀螺、秋千、芦笙舞、跳南嘎、丢包等。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均体现出自娱、娱人以及娱神的特征,民族特色鲜明,艺术性感染力很强,往往在民族庆典、欢庆节日中集中展现,人们也由此在文化的交流、融合与碰撞中获得身心的休闲、锻炼,并且得到快乐。可见,花腰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往往在民族节庆或者在族群聚会时得到充分展现,并且正释放出旺盛的生命力,参与者可尽情地载歌载舞,达到自娱和娱人的目的,满足了心理上的各种欲望。我们甚至可以理解为,花腰傣民族村寨传统体育文化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正是其休闲、娱乐和健身性特征得到日益凸显,或者逐渐强化。 

4 教育价值 

花腰傣民族传统体育是其民族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一种民族精神。其最早是族人以人体活动(游艺、竞技、舞蹈等)的方式教育传授下一代人生产与生活技能的内容和主要手段。因为,花腰傣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能使人获得一种内心的自由、灵感以及美的体验,从而达到身体、心理、精神的均衡发展。另外,花腰傣民族传统体育大多为群体性项目,例如跳南嘎、猫猫舞、傣拳等,需要相互协助、配合才能顺利完成,加上体育文化本身就存在的娱乐性、欣赏性等特点,让参与者在活动中既获得欢乐,又得到尊重、赏识。所以,通过体育项目的独特性、趣味性、配合性、联系性和榜样性来影响、教育人们的思想,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建立自身发展的信心及目标意识,逐渐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生存社交能力、诚实勇敢等综合素质,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价值。 

5 社会交往交际价值 

当我们走进花腰傣民族村寨时,总能看到三五成群的村民聚在村中的槟榔树下、大榕树下、小河边等一起唱歌跳舞,其中就有跳南嘎、猫猫舞、大鼓舞、丢包等传统体育项目。当然,这样的情景在花腰傣民族节庆或村中婚嫁、新房落成等活动中更为显著,这已经成为人们交往交际、联络感情的主要场所及手段。例如每年一度的花腰傣蒙面情歌节,人们穿着花腰傣服饰,这时的男子抬着大鼓、猫猫(也叫老虎头)等表演器械,边走边敲鼓边跳猫猫舞;女子即精心打扮一翻,挑着从自家采摘下来的水果(杨桃、青枣、木瓜、菠萝、芒果、甘蔗、香蕉等),在充满民族风情特色的音乐下按村列队进场,入场处两侧站着长长的迎宾队伍以迎接各村的表演队员及群众。这时的芒果树林下到处是欢笑声和唱歌声,主舞台上正进行着各村挑选出来的歌舞表演,而在舞台的侧前方即设有花腰傣民族猫猫舞、武术项目的表演专用场,先是各村分别表演(猫猫舞、武术融合),然后是所有村寨的猫猫舞队同时争相献艺,精彩独特的表演受到场边观众的阵阵掌声。又如村中的秋千场地,总能聚集大批村民到场玩耍及观看,秋千忽高忽低、时快时慢,场面往往惊险激烈、动人心魄,谁在秋千上动作越惊险,越能获得更多的掌声,村寨秋千场往往成为人们热闹的中心。这些传统体育活动为人们创设了一种和谐相处的情境,为人们的交流交往提供了机会及平台,消除了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障碍,使人与人之问的感情得到发展,从而实现了人们间社会交往交际的目的。

    6 欣赏价值 

作为花腰傣民族世代相传、喜闻乐见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大多有着较高的欣赏价值。首先是表演者在活动时往往穿着花腰傣原生态服饰,特别是女子服饰更显华美艳丽、古朴典雅、雍容华贵,还有她们腰部彩带层层束腰,挑刺绚丽斑斓的精美图案,挂满艳丽闪亮的樱穗、银泡、银铃等饰物,本身就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其次是大部分的传统体育项目都披上了浓郁的民族色彩和地域特征,使得动作更富有激情夸张、激越奔放、张驰相间、刚柔并用等特征,这些均尽显健、力、美和巧,加上鲜明的表演节奏,默契的配合,使人们赏心悦目,也有些活动出现紧张、激烈、惊险、拼搏的场面,给参与者及观众产生一种精神亢奋及并美的享受,激励和感染着人们;再次是体育道具的制造,如猫猫舞是用木材扎成虎头以及扎变西龙、變西罕的头(魔鬼),还需有长刀、大刀、叉杆、棍棒等器械。又如作为花腰傣青年男女寻找伴侣和爱情独特方式的丢彩包项目,活动中的彩包是由花腰傣姑娘自行制作,她们会在彩包上绣出傣族喜闻乐见的花卉、鸟兽、山水和几何图案等,看到它都会有一种美的享受。所以说,花腰傣民族传统体育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 

综上所述,花腰傣民族传统体育是一项具有多元价值的社会文化现象。随着民族村寨社会变迁以及社会文化多样化需求,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价值、社会地位将得到不断提升。由此,进一步分析、探索花腰傣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及价值,挖掘、整理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传统体育项目,对其进行梳理、分析,探究其文化内涵和外在形态,让外界较为全面地认识和了解其文化的社会价值及内涵,对建设生态和谐社会,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花腰傣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高鹏春,杨文杰.舞龙运动的社会文化价值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7):42-43. 

[2] 朱奇志.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社会功能[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3):34-37. 

[3] 马利亚.社会学视角下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社会价值与文化选择[J].体育与科学,2012(2):80-83. 

[4] 胡小明.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多元价值[J].体育学刊,2007(8):5-9. 

篇7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宿舍文化建设;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4-0047-02

党的十以来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道:“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大学宿舍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之一,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文明素质养成教育的重要平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创新宿舍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对于增强宿舍文化建设实效性、实现宿舍育人的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宿舍文化建设中的必要性

宿舍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附于宿舍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健康良好的宿舍文化能够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当前,高职院校迅猛发展,社会价值趋向多元化等使得高校的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受到冲击,如何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保证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要求学校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建设的基础。体现在宿舍文化建设中表现如下:

(一)有利于高职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当代高职学校的大学生已经基本以95后的学生为主,他们个性鲜明,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缺少集体生活的融人性,在生活与卫生习惯的养成方面有待提高。在价值观方面也存在政治素养不高、社会集体观念缺乏、法制观念缺失、道德品质失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最本质的体现,对于我国社会文化建设具有根本上的引领作用,高职院校宿舍文化建设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和现实需要,有利于高职大学生良好个人行为习惯的养成,提高高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

(二)有利于高职院校宿舍文化建设规范与深入,提升宿舍文化建设成效。目前高职院校的宿舍文化建设中,突出的精神文化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还不够明确,较多仍停留在低层次的文化建设中,文化活动的内容形式单一,加之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使得宿舍文化建设学生参与度不高,宿舍文化建设的效果大打折扣。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宿舍文化建设,能够引导高职院校的宿舍文化建设以主流价值体系为核心,通过科学道德规范的约束,制订具体的文化建设指标,从而更有效的对大学生起到思想导向作用,提升学生的理解与参与能力,促使高职院校宿舍文化建设的合理化规范。

(三)有利于高职院校隐性教育平台的建设与发展,促使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与文明素质教育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精华为基础,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独特优势,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中,有助于净化学校风气、提高学生文化品位、促进和谐校园构建。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已经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教育目标,而宿舍是高职院校隐性教育的重要平台之一,大学生活的特点决定大学生有更多的课外时间在宿舍中度过。将文化引入宿舍,能够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是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有力补充。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宿舍文化建设中的实施路径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宿舍文化建设思想,完善指导与管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高职院校宿舍文化建设,育要融入生活的指导思想,鼓励师生员工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实施路径方面,第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凝心聚力。只有自上而下才能够促使学校各部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分解,使其以生活化、具体化的形式落到实处,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广大师生所认同和接受,从而自觉地参与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当中去。第二,建立长效机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日常的规章制度建设中,形成良好的制度环境。建立和完善领导引领机制,通过科学有效的领导方式为宿舍文化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确保宿舍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一致;健全参与机制,师生是宿舍文化建设的主体,充分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深入挖掘他们的智慧和创造性,引导师生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善用激励机制,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针对性和现实性。

(二)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与培育,营造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精神文化是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核心与精髓,营造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对于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十分重要。第一,国家层面上长期以来就十分重视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2013年12月出台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为新时期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第二,社会层面上,全社会都在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的氛围,从各大媒体的宣传报道导向到各类榜样模范的标杆,再到国家多部门的网络净化整治行动,都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予以了大力的支持和关心;第三,高职院校层面上,不断采取措施改革与创新思政课的实效,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探索实践育人、网络育人的新方法,增强师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宿舍是学校显性教育的延伸,只有使大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接受熏陶教育,营造宿舍健康和谐文明的育人环境,才能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宿舍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篇8

所谓社会化问答网站,个人的理解是,建立的问答平台,更加依赖于社会化网络(如Facebook、Twitter等),基于这种社会化网络的关系,一方面通过人际关系网络找到合适回答问题的人,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社会化的方式,让用户可以认识更多对共同话题感兴趣的人,并且基于这些人发现更多关注自己感兴趣的话题/问题,进而形成的社会化知识社区。

和之前存在的问答服务相比,社会化问答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社会化,更加强调人在产生问题答案中的价值,用一种更加2.0的方式来寻找问题的最佳答案,比如:Digg,wiki,关注机制等等。

二、社会化问答服务的价值

其实互联网很早就有了问答网站,本站在之前也做过总结,比如Yahoo Answer,Google Answer,百度知道等等,当然像Google Answer已经关闭,百度知道在国内还是很火,不过总的来说,这些早期的问答网站只是提供了一个让用户提问,并且用户可以来回答问题的平台,这个过程中不强调人或者关系在里面的价值。而今年社会化网络的发展,尤其Quora的出现之后,使得大家对于社会化问答服务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简单分析一下Quora也能让大家更加深入的了解社会化问答服务的价值。

从Quora的产品特点看社会化问答的价值:

1.以NewsFeed的方式展示问题:构成Quora的核心元素:问题、人、话题。Quora中,用户可以关注其他的用户,用户也可可以关注问题和话题,我们知道twitter中,单向的关注使得信息的传播速度大大提高,而在Quora中也是一样,关注机制使得问题的传播也会更快,也更加容易让知道问题答案的人来回答问题。关注问题和话题也让用户的知识积累的方式更加容易,也让用户之间的知识更容易传播。2.基于问题的人的推荐及话题推荐:通过这种问答的机制,可以让用户方便的在关注问题的同时也可以同时拓展人的关系圈,并且这些关系圈是基于问题,话题,这就形成一种基于兴趣的推荐。基于兴趣拓展社交圈。3.更好的众包方式:web2.0时代我们就在说用户贡献内容,而Quora显然更近一步,用户可以对问题的答案进行协作,可以Digg,或者wiki的形式来得出最佳的答案。让用户来组织整个网站的问题的话题,形成相对系统的知识体系。三、国外社会化问答服务

这个之前曾在之前有简单做了一个总结,当然国外的社会化网站还不止下面提到的这一些:

篇9

荀子功利美学的逻辑起点

那么荀子是如何看待这种人的本性呢?根据性恶论基础,荀子认为“性”是与生俱来,自然形成的东西,如“目可以见,耳可以听”。[2]328-329而这些恰恰是恶的根源,就因为“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2]330在人性恶的基础上,美不会天然存在,那人们又如何进行审美呢?“性恶论”是荀子功利美学思想的起点,却不是终点。在此基础上荀子提出了“性伪之分”,并在分辨二者的时候对审美发生进行了解释。“性者,本始才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2]266。化性起伪一方面要以“性”为基础和对象,要“不离其朴而美之,不离其资而利之也”。[2]329另一方面,先天的“本始材朴”的“性”又必须加之以“文理隆盛”的“伪”才能化而至美,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就是“性伪合”。如果只有本性之初的朴素,美是不会产生的,而脱离了本初的朴素,美也不会产生。“性”只有在后天“伪”的帮助下,即达到了“性伪合”的境界,美才会产生。可见荀子的这种功利美学观点是带有明显的思辨色彩,他不仅从现实出发揭示了人性的缺陷,并且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手段。可以说,荀子对功利美学的构建一方面超越了以孟子的“性善论”为代表的先秦诸子的美学思想,同时也展现出其功利美学观的独特价值。

荀子功利美学的和谐内涵

但是这种功利美学的追求如果仅仅停留在操作的层面上,无疑是不会有太大价值的。笔者认为,在具体的功利美学思想构建中,荀子非常强调“礼法”的作用,在审美实践中以“礼法”化性,达到一种超越自然欲望和具体功利诉求的审美境界,这也正是荀子功利美学思想的价值追求。“荀子的看法的深刻之处,在于他强调指出艺术对于人们的情感欲望有一种规范引导的作用,能够使那本来是同人们的感官欲求相联系,成为符合社会伦理道德的,即一种合乎理性的情感。”[4]309可见对审美主体而言,人性的欲望本身并不能带来真正的愉快,因为“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这只是人的自然欲望的满足,根源于“人性恶”。要想在审美实践中真正获得美感只有通过“化性起伪”,才会达到审美的境界。而“化性起伪”重要的手段和途径就是援法入儒,以“礼法”为核心构建功利美学的价值体系。只有这样“人情之不免”的音乐才会在礼仪道德的规范下感动人心,不至于卑鄙、粗俗、邪、恶、下流、放荡不羁,即所谓“乐得其道”。对审美主体而言,只有依“礼法”才可“化性起伪”达到主观感受与审美对象之间的默契,欲望与礼义要求相配合,达到和谐的境界,获得美感。因此,这种审美主体自身的和谐,即自然欲望和社会规范处于和谐的状态时,人才会获取审美愉悦。简言之,就是“性伪合”美感生。从审美客体角度看,荀子认为其本质特征就是“和”。如“乐言是其和也”[2]89,“乐之中和也”[2]8,“调和,乐也”[2]182,“中和者,听之绳也”[2]101。他还在《乐论》中明确指出“故乐者。审一以定和者也,比物以饰节者也,合奏以成文者也”,[2]278“故乐者,天下之大齐也,中和之纪也”,[2]279“乐也者,和之不可变者也”。[2]281可见荀子所说的“和”正是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乐而不伤,哀而不”的美学原则。除了对音乐做上述整体的概括外,荀子在《乐论》中还具体分析了各种乐器的不同性能、音色、音量,还分析歌声、舞蹈的特点,并明确指出这一切都源于一种和谐。各种伴奏乐器的声音与大自然和谐一致:“鼓似天,钟似地,磬似水,竽、笙、箫、和、筦、籥似星辰日月,鞉、柷、拊、鞷、椌、楬似万物。”[2]283此外,荀子还强调了歌声、舞蹈、动作、乐器的和谐统一:“目不自见,耳不自闻也,然而治俯仰诎信进退迟速莫不廉制,尽筋骨之力以要钟鼓俯会之节而靡有悖逆者。”[2]283荀子以音乐为例说明审美客体之所以能够产生美感关键就在于一个“和”字,即和谐,也是儒家所追求的中和之美。无论是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揭示审美主体的“化性起伪”,还是对审美客体“乐而不流”的分析,荀子都十分重视审美实践中的和谐问题,并且这也是其功利美学的理想境界。

篇10

社会和谐有利于带动群众文化的展开群众文化涉及人群广泛,人员背景复杂,由于中国国土面积广阔,民族众多,对外开放程度加深,国外人员不断进入中国,社会群众来自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甚至不同国度,再加上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差异,存在着严重的文化差异,这就对中国群众文化的广泛开展和普及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实现社会和谐,必然要在现在的基础上,平衡社会收入水平,从而能够消除由于经济水平差异而引发的社会生活等级划分,解决现实社会中收入差距过大而引发的等级矛盾,此外,通过改善社会劳动关系,能够解决当下严重的雇佣者和劳动者之间的矛盾,从而让人们能够自由平等地相处,互相尊重,让社会经济和谐地发展,让人们能够有更强的能力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群众文化对社会和谐起到的实质作用在于,群众文化的核心思想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精神目的是要达到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人和人之间的“礼仪”化,这实际上就是对社会的和谐作用。今天它是由群众文化的三大基本功能:教化、求知、宣泄来具体体现的。

1、教化作用

群众文化的易解读性是其广泛流传的基础,因为源自民间所以对于百姓来说群众文化是最容易接受的形式。所以群众文化内涵很容易对百姓起到教化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传播广泛。群众文化是文化传播的优良载体,其大众化的形式和贴近生活的内容使之可以很快得到公众的认可,所以传播广泛。其二,内涵丰富深刻。虽然形式存在着地方差异,但是群众文化的内涵大部分都是积极向上的内容,孝道、求和、快乐的理念往往是宣传的主题,其内涵是深刻的。其三,道德宣传。所有的群众文化形式的内涵都是鼓励真善美,批判假恶丑,这实际上就是对人民道德观的规范和构建。

2、满足人们求知的渴望

群众文化的作用还在于其对知识信息的传承作用,这是对人们求知的满足,是群众文化的另一个显著功能。其一,是对经验的继承和传播。群众文化当中的知识和信息是一种对生活和社会经验的积累,它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人们获得知识信息的途径。其二,寓教于乐,形式的多样化和娱乐化,使群众文化的形式是轻松愉快的,人们在陶醉其中的同时,其文化内涵和知识也在不知不觉中深入人心。在娱乐中获得知识和明智,这是群众文化对人们求知的最好满足。

3、宣泄作用

时代的进步,人们的压力倍增。情感的宣泄是现代人减轻压力的主要方式,其表现为,其一,观看,群众文化娱乐性完全可以让人们在欢笑中忘却烦恼,对于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任何一个人都不会置身其外。其二,参与,群众文化顾名思义是要大众参与,高歌一曲、欢舞一段这不就是最好的释放压力的方式么。综合地看,群众文化的作用就是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反省、求知、娱乐的平台,观看、参与群众文化是对百姓潜移默化的再教育。这样的过程中,人们接受的是“和谐”文化的直接影响,这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无疑是巨大的帮助。

4、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