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存在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3-12-20 17:57: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低碳经济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低碳经济存在的问题

篇1

[关键词]低碳经济;低碳建筑;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2)04-0143-03

当前,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各国实现绿色GDP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政府也适时提出了要实施节能减排、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从建材生产到建筑施工,再到建筑产品的使用全过程,涉及多个行业及生产工艺,整个过程都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有资料表明,中国每建成1平方米的房屋,就约释放出0.8吨二氧化碳,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28%。因此,建筑业必须加快低碳模式的发展,欧盟、美国和日本等都已将建筑业列入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低碳建筑已逐渐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主流趋势。2011年,国家科技部的《“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中也提出要发展低碳城镇规划、绿色建筑设计、建筑节能等技术。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及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兴起,城镇对建筑产品的需求量在不断扩大。目前,我国既有建筑已超过400亿平方米,且单位面积建筑能耗相对较高。另外,城乡每年还要新增建筑面积约16亿-20亿平方米,在新增大量建筑产品的同时,必须要考虑到能耗、污染及排放问题。因此,打造低碳建筑已是房地产业大势所趋。同时,发展低碳建筑既可拉动上游企业绿色生产又可促进下游用户节能减排,对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及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低碳建筑内涵及相关主体

(一)低碳建筑内涵

关于低碳建筑的概念,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一般认为,低碳建筑就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通过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不断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低碳建筑可以被认为是实现尽可能少的温室气体排放的建筑。依据低碳经济的概念,可将低碳建筑定义为,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人们提供具有合理舒适度的使用空间的建筑模式(李启明,2010)。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以及拆除报废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等(张仕廉,2010)。

综上,低碳建筑是在发展低碳经济背景下提出的建筑新理念,在内涵上与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基本一致,同属于可持续建筑,但其更强调建筑产品全寿命周期的低碳、节能与环保,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因此,与以往绿色建筑的“绿色”相比,低碳建筑的“低碳”强调要追踪碳足迹并能定量化,进而确定出不同建筑物的碳排放值,最终实现建筑领域的碳税和碳交易。

(二)低碳建筑相关主体

低碳建筑中的相关主体是指与低碳建筑的决策与设计、建设与使用有关的部门或组织。一般应包括政府及行业有关部门、项目建设单位、项目设计单位、项目施工企业、项目总承包商(或有)、建筑材料设备研制机构及供应商、建筑产品用户、有关咨询及测评机构等。

在低碳建筑产品的形成及使用中,政府及行业有关部门主要是负责低碳建筑有关政策文件的制订与组织实施,并做好行政监督及指导工作;项目建设单位重点做好投资决策阶段的可行性研究工作,特别是项目能源消耗情况、环境影响评价等;同时运用低碳理念指导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建筑产品用户是低碳建筑产品的使用者和受益者,有时可能就是项目的建设单位;由于低碳建筑材料设备是形成低碳建筑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材料设备研制机构及供应商通过做好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及销售工作参与其中;项目设计单位重点是运用低碳理念做好各项设计工作,强调技术与经济相结合;项目施工企业主要是做好施工过程“低碳”,做好低碳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利用资源,提高工程质量,减少建筑垃圾等;若建设项目采用总承包模式,则会有项目总承包商参与进来,同时负责项目的设计与施工;在低碳建筑的决策、设计、施工、使用等环节中有时还需聘请一些工程咨询公司及低碳检测评价机构等。低碳建筑相关主体关系如图-1所示。

二、发展低碳建筑存在的问题

(一)低碳建筑的理念认识不够

当前,尽管社会公众对低碳经济已有一定的初步认识,但对低碳建筑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内涵理解还不够准确和全面。作为低碳建筑的倡导者和推行者,政府及行业有关部门对发展低碳建筑的意义、对现代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影响宣传渠道不畅、宣传力度不够,社会公众未形成广泛共识,已成为推行低碳建筑的阻力。同时,低碳建筑往往仅重视“使用”阶段的低碳,而被忽略的是要从规划设计阶段到报废拆除阶段全寿命周期的系统低碳。

(二)相关政策需要完善

一些发达国家为实现低碳经济战略目标,设计了碳排放税、碳基金和碳排放交易等的低碳激励政策,2007年美国参议院还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我国有关发展低碳经济、低碳建筑的政策与措施尚不健全,尽管已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公共机构节能条例》j但专门针对低碳建筑的法规和标准几乎没有,也缺少对低碳建筑的经济性激励政策和约束措施,导致建筑高能耗用户缺乏主动降低碳排放量的积极性。因此,国家政策措施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低碳建筑的发展。

(三)技术规范与标准亟待制订

英国政府在2007年颁布了《可持续住宅标准》,对住宅建设和设计提出了可持续的节能环保新规范。另外,美国推出了LEED建筑评价体系,德国有DGNB可持续建筑评估技术体系(申玲,2010)。德国的Michael Hiete等运用DEMATEL方法分析了可持续建筑体系评估准则的关联性(Michael Hiete,2011)。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06年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08年出台了《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技术导则》,但尚缺乏标准的低碳建筑评估体系及完善的建筑物碳排放计算系统,对建筑材料和设备能耗的碳排放量也没有相应的强制性控制标准,导致低碳建筑的评价无法实施。

(四)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尚待提高

低碳建筑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主要包括建筑设计方案要创新、建筑材料设备研制要创新、施工技术要创新等。目前,由于低碳建筑材料产品研制成本高,低碳建筑的全过程投资大,国家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消费者的接受能力有限。致使项目业主与有关企业的科技创新热情不高;同时,研制低碳建筑材料设备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建设

单位的设计创新能力还需提高,以适应不断发展的低碳建筑市场需求。

(五)低碳建筑示范性产品缺乏

示范是实现研究与推广低碳建筑产品的重要手段,也有助于公众接受新的建筑设计理念。在英国,大量以低碳建筑为主题的示范项目被建立起来。如牛津生态住宅、贝丁顿零耗能、零碳排放住宅等,其中贝丁顿住宅在使用过程中的整体二氧化碳排放较周边普通社区减少了90%以上(陈冰,2010)。2010年,上海世博会首次提出了“低碳世博”的理念,世博中心成为大型绿色低碳公共建筑的典范。目前,国内低碳建筑示范性产品数量非常少,尤其是民用建筑中的低碳住宅、低碳小区等亟待建立,否则将影响低碳建筑在国内的普遍推行。

三、发展低碳建筑的对策措施

(一)强化低碳建筑理念

各级政府及行业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低碳建筑推行工作,并将其作为实施公共服务、加强资源环境建设的一项重要职能来对待;要在全社会深入普及低碳建筑理念,通过平面与数字等公共媒体对公众进行低碳建筑知识的宣传展示,让公众了解到推行低碳建筑的意义,了解到低碳建筑与自身的利益关系,使低碳建筑的被动推行变为公众的主动接受。

作为企业层面的建筑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建筑材料设备研制机构及供应商等是实施低碳建筑的主力军,应作为低碳建筑的主要宣传对象,使其理解低碳建筑技术对企业开拓建筑市场、提升核心竞争优势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建设单位作为项目投资者,也可能是建筑产品的使用者应加强以低碳建筑理念为指导,做好项目建设全过程管理工作。

(二)出台政策及激励措施

我国需要建立一套低碳建筑法规体系,从源头上规范低碳建筑项目规划审批、土地节约使用等法律责任,从过程上明确低碳建筑质量的责任主体,从而为低碳建筑市场的有效运行提供法律保障。

研究出台推动低碳建筑产业发展的经济优惠政策,建立低碳房地产相关主体的参与合作机制。对低碳房地产开发企业、低碳建筑材料及设备研制企业实行减免税收、财政补贴、政府采购和优先信贷等激励措施;对低碳房地产购买者提供优惠利率贷款、减税或补贴等。对大型公共建筑制定能耗限额标准,并配套实施超额使用能源提价的政策;在既有建筑低碳改造中,可实行政府、企业或个人成本分摊制度。同时,鼓励专业化的能源服务公司参与低碳建筑管理,学习国际先进经验,规范合同能源管理(EPC)服务模式,通过业主和能源服务公司的良好合作,共担建筑节能风险和效益。鼓励商业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及民间资本向低碳建筑市场流动,为其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等。

(三)制订低碳建筑技术标准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建设主管部门要制定一套低碳建筑有关的技术标准体系。如低碳建筑设计规范、低碳建筑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低碳建筑评估标准及低碳建筑标识制度等,使低碳建筑产品从设计、施工、竣工到最终建筑产品评估都有据可依。

加强低碳建筑材料及设备的信息技术管理,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主要建筑材料及设备的碳排放量及能耗值数据库,对不同厂家生产的主要建筑材料和设备的单位能耗进行标识和追踪,实施低碳建筑材料和设备产品质量终身责任制。

(四)加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政府部门应积极倡导建设领域的低碳技术研发,引导和支持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通过制订激励和优惠措施加快低碳建筑技术的研发进程,同时尽快将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建筑设计单位要提高建筑科技创新能力,以低碳建筑理念为指导,设计出能适应国内建筑市场需求,且技术经济可行的低碳建筑结构体系。这种建筑结构体系,追求的不仅是外形美观、结构安全、更强调的是节能环保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施工企业要在施工过程中研究低碳施工工艺和方法,并通过优化施工组织设计,研究低碳施工方案,提高施工机械利用率,尽力减少机械作业的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量;合理利用建筑材料,减少施工废料,节约钢材和混凝土用量;加强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尽可能避免因施工质量问题而返工维修造成资源浪费等。

建筑材料和设备研制企业要加强技术创新,尽快开发一批低碳建筑所需的核心技术产品,如已研制出的零排放会呼吸自动遮阳幕墙等,重点在保温建筑外墙、零排放节能屋顶、低碳采暖制冷设备等方面下功夫。

(五)开展低碳建筑示范工程

在国内选择不同区域,优先建设一批低碳建筑示范工程,从低碳建筑规划与设计、低碳建筑施工、低碳建筑材料和设备使用、低碳建筑与传统建筑的比较优势等方面进行展示,以使有关企业和社会公众对低碳建筑有更加明确的认识,进而提高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企业的创新力。通过开展低碳建筑示范工程,以点带面,逐步扩大推行范围,由低碳住宅发展到低碳小区、低碳园区,再到低碳城市,进而实现建设低碳社会的最终目标。

篇2

关键词: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D912.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低碳经济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了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流,很多国家都把自身的经济重心偏向低碳型发展,我国自然也不例外,尤其是近年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更需要我们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但是针对目前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来看,还存在着众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完善,下面我就来简要的介绍下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一些改善措施。

1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

1.1法律法规的制定

任何一项措施的执行都离不开法律法规的保驾护航,低碳经济自然也不例外。和低碳经济关系最为密切的就要数环境的保护了,在环境保护方面,我国早在1989年就制定了全国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来确保我国的环境保护。此后人们逐渐发现这项法律中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漏洞,因此,又接连颁布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完善。

1.2能源消费结构

能源消费结构可以说是评价低碳经济发展状况的一个关键性的指标,也是当前我国需要改善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国的能源消耗仍然主要以煤炭为主,几乎占到所有能源消耗的七成以上,其余的有一半以上还是被石油等能源占据,而一些比较清洁的天然气、核电、地热等能源却占有比例很小,这很不符合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

1.3产业结构与行业能源消费

三个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也是低碳经济发展状况的一个有力证据,当今我国还是第二产业占据主导地位,占到了总额的46.8%,虽然第三产业的数据和第二产业的相差无几,但是在行业能源消耗上却存在明显的差别,第二产业,也就是工业能源消耗竟然占到了总能源消耗的七成以上,并且大部分都是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模式,这种现状很值得我们去反思,去改善。

2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2.1能源加工转换效率较低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在注重提高自身的能源加工转换效率,这些年来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这种发展效率比较缓慢,就目前现状来说还是比较低,不甚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发电这一行业的效率较低,进而降低了整个的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我们应该以此为突破口提高我国的能源加工转换效率。

2.2能源的高消耗

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目前在我国还是占据着主导地位,整个生产过程还是存在着高消耗、高污染的现象,这一点从我国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和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就可以看出来。近几年来,我国的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一直都比较的大,甚至于都大于1,这种现象就很直观的说明了我国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都是靠电力消耗来维持的。

2.3环境污染严重

我们上文也有所提及,低碳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有很大的关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但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的污染也是比较严重的,尤其是一些第二产业的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更是加剧了我国的环境污染状况,这对于发展低碳经济是非常不利的一个现象。

2.4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不合理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极不合理,高污染、高排放的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煤炭、石油等环境污染严重的能源所占比重也比较大,而一些清洁能源和高科技能源所占比重严重不足,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2.5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虽然我国早在1989年就制定了全国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来确保我国的环境保护,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并且此后又陆续颁布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完善,但仍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漏洞,并且在一些更为详细的规定上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足,我国的法律法规急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细化。

3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建议

3.1进一步加强环境污染治理

通过上文的描述我们也可以看出环境污染是制约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一项主要因素,并且目前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和发展状况使得我国的环境污染状况进一步恶化。这就是我们首先要进行治理的主要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措施就是要加大环境治理保护资金的投入,事实也证明我国也正在逐步增加这种投入比例,但这种程度还远远不够,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加大资金投入,增强环境污染的治理能力。另一方面,我们还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环境污染治理科技水平,采用新型的高科技来提升自身的环境污染治理水平。

3.2调整产业结构

当前,我国第二产业的能源消费大,导致其环境污染非常严重,因而调整产业结构势在必行。首先,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以此调整产业结构。 在当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大背景下,我国尤其是与东盟国家相接壤的西南地区可以发展污染小的轻工业,加快推进工业化; 其次,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创造服务业品牌,从而改变和提升我国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水平;最后,需要完善工业部门企业的竞争机制,淘汰落后技术,以大规模生产替代小规模生产。

3.3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

目前,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煤炭消费占我国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 70%以上。我国能源结构不合理,需要大力开发利用新型能源,如生物质能、海洋能源、光能等,优化能源结构,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此外,需要从管理和技术两个方面着手提高能源利用率。在管理方面,需要制定各行业节能降耗的标准、目标和政策措施,对各行业的耗能情况进行监督和奖罚等,促使企业不断提高能源利用率;在技术方面,通过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生产,发展和推广节能新技术,提高原煤和原油利用率,并加强在煤炭洗选加工、型煤、燃煤脱硫、使用清洁能源等方面的投资。

3.4进一步加强政府在节能减排中的关键作用

政府应该发挥税收作用,实行税优惠政策,使税收政策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等方面起积极作用。通过对企业和个人的鼓励,加大资金投入,逐渐形成政府引导的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减排形势。此外,政府需要制定相关的法规,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真正发挥其应有作用。

3.5发展生态环保产业,提升社会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在农业上,大力推广高效生态农业,加强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走先进和环保的农业之路。加大特色资源开发力度,尽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在生态工业方面,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加快生态工业园建设,推行无污染、低耗能的生产技术。 在生态旅游方面,需要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在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达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的目的。改变传统粗放式的旅游模式,提高旅游业科技含量,降低旅游业对资源环境依赖性,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低碳旅游业。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很不容乐观,并且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众多的问题制约着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为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仍然是我们当下急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参考文献:

[1]马驰,丁俊慧.基于低碳经济的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2009,(07).

[2]宿凤鸣.低碳交通的概念和实现途径 [J]. 综合运输 ,2010,(05).

篇3

关键词:土地征用 问题 途径

探讨征用土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途径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首先,有利于提高人们土地节约的意识,从意识上高度重视土地的利用;其次,农民的土地被征用了,利益是否得到保障是一个重要问题。研究这个问题能够有效保障农民的利益,不让农民的个人利益受到损害。再次,进一步促进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征用农民的土地,农民可以得到一部分的补偿,这能够缓解农民经济困难的现象。文章主要是土地征用的实施者角度,针对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渤海街 改为 辽河油田公司兴隆台采油厂的土地征用问题进行讨论,研究出解决该地区土地征用过程中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土地征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土地征用政府方面问题

因农民依靠土地生活,当企业通过政府征用土地时,不管是用来修建井站还是修建井场,都会引起系列的问题[1]。在土地征用的过程中,政府可能出现的问题有轻公共利益而重个人利益。征地所需费用昂贵,政府进行征地时也会提出非常多的要求。政府因受商业用地价格的影响要求提高油田建设用地的补偿标准,然而综合区地价已满足不了地方政府的要求。政府在提高补偿费用的同时还会提出一些附加的条件,举个简单例子,兴古7-H237、241井,当地政府在正常的征地补偿费外要求修路等其他补偿,于6-109井,政府要求按照他们提出的地块征地,从而提出桥涵修建费用,兴58-1等井征地,本应是建设用地当地政府却提出了商业用地的补偿标准等。

2.土地征用农民利益问题

如果想要使土地征用工作顺利开展,就必须合理解决被征用土地的农民的利益。土地使用权归属农民,农民对土地重视程度极高,要想征用农民的土地,很多时候就必须满足农民的要求,有些农民在征用土地时提出补偿资金只能是现金或者征地之前先把征地款付清,否则别想征用农民的土地[2]。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说明农民对个人权利保障意识的增强。土地征用手续复杂,拆迁款到位时间较长,在等待拆迁款顺利到账的过程中,农民有可能还会提出其他的额外要求。

3.土地征用管理制度问题

我国拥有各种土地保护制度来保障各方面的利益,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政府或有关部门执行力度弱,从根本上说,这是我国的土地征用管理方面的工作没有做到位,制度还不够完善,这样将导致农民的利益受到损害,对用地单位利益也不利。还有一种可能,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不佳,当拆迁款打到地方政府的账户上后,地方政府并不及时发放从而导致土地征用过程中问题的出现。在我厂就出现过这种情况。例如,我们在盘山县沙岭镇、古城子镇钻的于3-108井、于69井、于101k井、于3-109井、热17-05井等,五月份已经把征地款汇入地方财政,百姓10月份才收到征地补偿,期间地方百姓多次以征地补偿未到为理由阻挠施工。

二、解决土地征用问题的举措

1.土地征用政策的完善

土地征用政策的完善是解决土地征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首要途径。政府部门正在根据现实情况,对土地法规中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修改从而制定出更科学的土地征用政策。在现行法律中存在较大的不足之处,例如土地法律规定,当土地征用方案被批准后要实行通过公告告知并要进行登记,看似合乎情理的举措但在实际的运用上却不可行。因为这忽视了被征用土地的农民的情况。在具体操作中,往往是先跟农民谈好补偿措施,补偿款到位后才能用地。这一政策就与现实不符。故政府的相关工作人员应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进行研究讨论,提出改革的新举措从而为城市的发展做贡献。

2.土地征用补偿机制的制定

目前,辽宁省的土地补偿机制正在完善中,农民的土地被征用,所得到的补偿金有所提高,但是社会上仍有低价征用土地的情况。土地的价值因土地所处区域、当地人民生活水平及所占面积的不同而不同,政府在征用土地时,要考虑土地价值的影响因素,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时,国家在征用土地时要以市场为导向,公平公正公开的处理土地征用问题,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从而促进土地征用的合理性、合法性。制定合理的补偿机制可缓解土地征用时产生的矛盾,促进土地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3.土地征用农民利益的保障

为了进一步保障农民的合法利益,政府在处理土地征用的过程中要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征用。一方面,政府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农民的土地被征用了,农民有权利了解该土地征用状况、补偿机制、防护措施、监管体系,明确土地赔偿的具体步骤,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在农民的利益受到损害时,农民可根据国家的司法程序进行补救,通过司法权来保护自身利益。

三、结束语

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得知土地征用指的是国家因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采取强制措施有偿地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土地征为国家所有,或将国有土地使用权予以调整的法律行为[3]。对于土地征用,每个国家在此过程中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然后研制出解决土地征用问题的措施。根据我国辽宁省相关城市的具体情况,文章提出了在土地征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主要分布在政府、农民及管理政策上,同时研讨出相应的对策。所以,对于土地征用问题,国家应准确把握城市化的速度、处理好经济发展与农民利益之间的关系,通过不断完善土地管理政策,制定合理的土地补偿机制从而促进土地的合理利用,对土地实行可持续发展,为子子孙孙造福。

参考文献

[1]李燕芳,白丽华.地方政府在土地征用中的行为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3) :159-160.

篇4

1.1工程经济中存在的施工方案风险以及防范管理措施

1.1.1工程经济中存在的施工方案风险对于以前我国的工程施工单位来说,其在发展过程里对利益分配比较重视,在目前,随着低碳经济环境的到来,施工单位已经比较重视全面化的发展,因此,在具体设计工程的施工方案时,会从新的角度对其加以思考。然而我国的施工工程方案建设过程中,对工程项目的选址、工程项目具备的环境保护效益、工程涉及到的排污、工程建设应该使用的节能环保型材料等都缺乏系统规范的管理。我国目前的施工方案建设工作还是受到传统施工建设的影响,使得我国在面临国际低碳经济环境时,还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特别是管理与控制施工方案中各项环保低碳指标以及环保施工方案选择。在低碳经济下,要求拓展我国工程经济的可预期风险,使其成为多样化指标。

1.1.2防范施工方案存在的经济风险的管理措施我国施工单位一直对管理施工方案经济风险进行着研究,目前,存在两种管理措施具有较大的使用价值。第一种,在工程承接竞标阶段,就对此项目规划前期工作,使其建设重点放在节能环保上,在具体设计施工方案时,强调工程施工建设的环境保护效用、环境选址、设计能源的可持续运用、环保材料的选用等。在低碳经济下,使用这些注重节能减排以及环境保护的工程方案与设计来获取投标单位的重视,工程建设公司以节能减排的增强以及环境质量的改善为基本手段,让投标者追求低碳经济的工程发展,这样能够避免投标者压价,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第二种,运用科技手段对工程经济风险实施预测工作,降低存在的不稳定风险因素导致的经济损失,使工程投标单位与竞价单位建立互信基础,正确地对工程经济的作用与管理进行认识。首先,需要正确地对工期和效益之间的关系加以认识,关于两者的正确处理,工程建设企业应该与各工程参与方协调与沟通,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保证工期具备完整性,不对工程项目价格做过多让步。其次,必须将工程技术与经济管理相结合,通过科学的施工技术来处理施工环节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1.2工程经济中存在的招投标风险以及相应的防范管理措施

1.2.1工程中存在的招投标经济风险通过分析我国的工程建筑市场的发展形势,发现在此行业中存在着建设单位比买方单位的数量要多的情况,因此,对于招投标工作来说,投标一般比招标面临更多的竞争压力。随着投标面临的竞争压力的增加,有些建设单位为了能够获得竞标优势而将工程报价降低。如果出现刻意降低工程报价的情况,那么极有可能出现投资成本过少而使工程质量降低的情况,或者有些建设单位将施工工作人员的工资降低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可能导致招投标市场出现恶性竞争,其结果是使得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存在经济风险。

1.2.2防范工程招投标经济风险的管理措施工程存在投标和报价风险,其主要原因是恶性竞争,在低碳经济环境下,工程企业如果想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必须转变企业发展理念,应用低碳经济的发展观念来有效地管理企业,以节能降排与环保材料为项目方案设计理念,提高企业在低碳环境下的竞争优势,使节能降排工程项目能够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机会。此外,也可以通过将工程施工设计质量提高,合理地评估工程造价,防止标价出现错误,有效地规避造价方案中存在的风险因素,避免企业工程造价出现损失。

1.3工程经济中存在的承包合同风险以及相应的防范管理措施

1.3.1工程存在的承包合同风险就工程的承包合同而言,其内容都包含了相关建设材料具有的使用标准,在低碳经济环境下,需要修改工程项目承包合同中建设材料的有关规定。在这种要求下,环保材料价格必然不断上涨,使得建设企业负担成本增加,从而导致企业经济效益的降低,这种风险由承包合同转移到了建设单位。

1.3.2防范工程承包合同风险的管理措施为了有效规避企业的承包合同风险,需要不断加强企业人员的合同管理以及低碳理念,使其全面掌控市场中环保供应商的信息、政府低碳经济管理信息以及物流配送信息等,通过有效的信息管理来降低承包合同中的风险因素,避免出现成本浪费以及成本抬高的情况。此外,应该在工程前期就预备几套应急方案,主要应对工程建设中出现的人为因素、不可预见外力因素等导致的设备损坏、停工以及技术更新等。避免这些情况对工程建设造成影响,针对工程建设中的风险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避免工程建设出现经济风险。

1.4工程经济存在的环境保护制度风险以及相应的防范管理措施

1.4.1工程存在的环境保护制度风险对于工程项目来说,对其实施环境影响的评价制度,是指对项目可能会引起的环境影响实施预估,通过预估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其造成的不良影响,然后对其实施加以跟踪监测。在低碳经济环境下,工程建设企业必须在具体的施工设计方案中考虑环境因素成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这无疑降低了其竞争优势,减少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在低碳经济环境下,这种矛盾主要体现在工程环保成本与有待完善的法律法规之间,表现为环保制度的经济风险。

1.4.2防范工程环境保护制度风险的管理措施环境环保制度存在的经济风险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在低碳经济环境下,要求必须增加施工项目的环保成本,但是这种要求导致企业经济效益降低,使得项目建设单位的生存与发展受到阻碍。为了解决这种矛盾,需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来解决。首先,国家应该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建立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在要求项目建设单位提高其环保成本的同时,应该给予相应企业适当的经济补贴,降低项目建设单位在低碳经济环境下存在的经济风险。其次,工程建设单位应该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对环保知识的学习与培训,提高企业员工与管理人员的低碳环保意识,通过环保意识的提高完善企业发展理念。

2结语

篇5

二氧化碳的主要排放来源是工业,所以要想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使工业实现低碳经济是根本途径。低碳行业是一种泛称,包括所有以致力于降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企业,比如能源管理、可再生能源发电、核能以及垃圾处理与水处理等企业。由于低碳经济具有低污染、低排放以及低能耗等特征,所以衍生了许多的投资业务行业。比如减排、节能以及清洁等能源领域,我国目前出现的许多新型行业都跟此有关,已经有更多的企业发展慢慢转向低碳行业。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在低碳经济环境下,风险投资在持续升温。

2低碳经济下存在的工程经济风险以及相应的防范管理措施

2.1工程经济中存在的施工方案风险以及防范管理措施

2.1.1工程经济中存在的施工方案风险对于以前我国的工程施工单位来说,其在发展过程里对利益分配比较重视,在目前,随着低碳经济环境的到来,施工单位已经比较重视全面化的发展,因此,在具体设计工程的施工方案时,会从新的角度对其加以思考。然而我国的施工工程方案建设过程中,对工程项目的选址、工程项目具备的环境保护效益、工程涉及到的排污、工程建设应该使用的节能环保型材料等都缺乏系统规范的管理。我国目前的施工方案建设工作还是受到传统施工建设的影响,使得我国在面临国际低碳经济环境时,还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特别是管理与控制施工方案中各项环保低碳指标以及环保施工方案选择。在低碳经济下,要求拓展我国工程经济的可预期风险,使其成为多样化指标。2.1.2防范施工方案存在的经济风险的管理措施我国施工单位一直对管理施工方案经济风险进行着研究,目前,存在两种管理措施具有较大的使用价值。第一种,在工程承接竞标阶段,就对此项目规划前期工作,使其建设重点放在节能环保上,在具体设计施工方案时,强调工程施工建设的环境保护效用、环境选址、设计能源的可持续运用、环保材料的选用等。在低碳经济下,使用这些注重节能减排以及环境保护的工程方案与设计来获取投标单位的重视,工程建设公司以节能减排的增强以及环境质量的改善为基本手段,让投标者追求低碳经济的工程发展,这样能够避免投标者压价,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第二种,运用科技手段对工程经济风险实施预测工作,降低存在的不稳定风险因素导致的经济损失,使工程投标单位与竞价单位建立互信基础,正确地对工程经济的作用与管理进行认识。首先,需要正确地对工期和效益之间的关系加以认识,关于两者的正确处理,工程建设企业应该与各工程参与方协调与沟通,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保证工期具备完整性,不对工程项目价格做过多让步。其次,必须将工程技术与经济管理相结合,通过科学的施工技术来处理施工环节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2.2工程经济中存在的招投标风险以及相应的防范管理措施

2.2.1工程中存在的招投标经济风险通过分析我国的工程建筑市场的发展形势,发现在此行业中存在着建设单位比买方单位的数量要多的情况,因此,对于招投标工作来说,投标一般比招标面临更多的竞争压力。随着投标面临的竞争压力的增加,有些建设单位为了能够获得竞标优势而将工程报价降低。如果出现刻意降低工程报价的情况,那么极有可能出现投资成本过少而使工程质量降低的情况,或者有些建设单位将施工工作人员的工资降低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可能导致招投标市场出现恶性竞争,其结果是使得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存在经济风险。2.2.2防范工程招投标经济风险的管理措施工程存在投标和报价风险,其主要原因是恶性竞争,在低碳经济环境下,工程企业如果想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必须转变企业发展理念,应用低碳经济的发展观念来有效地管理企业,以节能降排与环保材料为项目方案设计理念,提高企业在低碳环境下的竞争优势,使节能降排工程项目能够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机会。此外,也可以通过将工程施工设计质量提高,合理地评估工程造价,防止标价出现错误,有效地规避造价方案中存在的风险因素,避免企业工程造价出现损失。

2.3工程经济中存在的承包合同风险以及相应的防范管理措施

2.3.1工程存在的承包合同风险就工程的承包合同而言,其内容都包含了相关建设材料具有的使用标准,在低碳经济环境下,需要修改工程项目承包合同中建设材料的有关规定。在这种要求下,环保材料价格必然不断上涨,使得建设企业负担成本增加,从而导致企业经济效益的降低,这种风险由承包合同转移到了建设单位。2.3.2防范工程承包合同风险的管理措施为了有效规避企业的承包合同风险,需要不断加强企业人员的合同管理以及低碳理念,使其全面掌控市场中环保供应商的信息、政府低碳经济管理信息以及物流配送信息等,通过有效的信息管理来降低承包合同中的风险因素,避免出现成本浪费以及成本抬高的情况。此外,应该在工程前期就预备几套应急方案,主要应对工程建设中出现的人为因素、不可预见外力因素等导致的设备损坏、停工以及技术更新等。避免这些情况对工程建设造成影响,针对工程建设中的风险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避免工程建设出现经济风险。

2.4工程经济存在的环境保护制度风险以及相应的防范管理措施

2.4.1工程存在的环境保护制度风险对于工程项目来说,对其实施环境影响的评价制度,是指对项目可能会引起的环境影响实施预估,通过预估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其造成的不良影响,然后对其实施加以跟踪监测。在低碳经济环境下,工程建设企业必须在具体的施工设计方案中考虑环境因素成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这无疑降低了其竞争优势,减少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在低碳经济环境下,这种矛盾主要体现在工程环保成本与有待完善的法律法规之间,表现为环保制度的经济风险。2.4.2防范工程环境保护制度风险的管理措施环境环保制度存在的经济风险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在低碳经济环境下,要求必须增加施工项目的环保成本,但是这种要求导致企业经济效益降低,使得项目建设单位的生存与发展受到阻碍。为了解决这种矛盾,需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来解决。首先,国家应该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建立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在要求项目建设单位提高其环保成本的同时,应该给予相应企业适当的经济补贴,降低项目建设单位在低碳经济环境下存在的经济风险。其次,工程建设单位应该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对环保知识的学习与培训,提高企业员工与管理人员的低碳环保意识,通过环保意识的提高完善企业发展理念。

3结语

篇6

[关键词]齐齐哈尔市;低碳经济;战略目标;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F29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6 — 0097 — 02

齐齐哈尔市是黑龙江省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拥有规模庞大的企业群,地方经济的发展受到能源与环境方面的压力,突显出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低碳经济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齐齐哈尔市要保持经济和社会长久和谐发展,必须积极探索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与机制。根据复杂科学理论,低碳经济系统本质上属于复杂巨系统,一个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系统由三部分构成:作为系统运行的主体——生态经济系统;作为运行的支持系统——绿色能源和环保技术;以及政府作为保障(如图1所示)。〔1〕本文基于低碳经济系统的视角研究齐齐哈尔市低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并提出战略目标和保障措施。

一、齐齐哈尔市低碳经济发展的问题分析

(一)齐齐哈尔市低碳主体系统存在的问题

1.能源结构单一

齐齐哈尔市冬季长而且寒冷,因此供暖需求较大,煤炭的消耗远远大于全国平均水平,导致其能源结构较为单一。另外,齐齐哈尔市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均不能自给。比如:天然气加油站只有二马路和南市郊。

2.产业结构不合理

(1)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大部分工业企业的生产组织结构是“大而全”“小而全”形式,大企业本地区专业化配套产业集聚作用不强,社会化专业化协作生产程度差,大企业对本市经济拉动小。

(2)工业布局有待进一步调整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区外缘不断向延伸,很多工业企业分布在中心城区,工业布局分散、零乱,未能及时形成推动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工业园区。

(3)企业规模结构不合理。存在“大企业发展难,小企业难发展”的现象。大企业的产品,如机床、铁路货车、轧钢设备等产品水平基本为国内先进,提高档次需要的科技、固定资产、资金投入偏大,发展受到很多方面的限制。小企业规模太小,原始资本积累还没有完成,不具备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

(4)地方财政对工业扶持力度小。近年地方财政对工业企业基本没有资金投入,国家出台的一些税收和融资扶持政策,因企业存在债务冗员等历史遗留问题,很多政策享受不到,影响工业企业发展。

(二)齐齐哈尔市低碳支持系统存在的问题

1.节能技改资金缺口问题

节能技改资金问题一直是制约节能减排工作的难点。

2世界金融危机波及到我国,经济增长面临严峻形势,齐齐哈尔市的一些涉及出口和国际生产的部分企业效益受到很大冲击,节能技改资金供应不足,严重制约着企业推进产品的升级换代和节能技改工程的建设上马。

3.对节能减排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节能减排工作对于发展齐齐哈尔市的经济来说,迫切重要,但是政府、企业到社会公众普遍认识不到位。特别是部分企业依然没有摆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间的关系,片面追求经济增长,GDP的提高,却忽视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甚至还有些企业被明令并停的设施,依然明关暗不关的现象,检查时关闭,检查后偷开、偷排,这些现象屡禁不止。

4.市民对节能减排的参与不够

从齐齐哈尔市节能减排的实际效果来看,仅停留在重点县区、重点企业的减排上,广大市民的参与热情不高,程度不高。如果公众参与意识提高,通过舆论等手段监督到位,也会使很可能使一些企业偷开、偷排现象有所收敛,减排的效果会明显提高,而不是流于形式。

5.技术研发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较弱

新能源产业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高风险性和极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对新能源产业的资金投入较为谨慎,技术研发投入不足,从而限制了新能源产业自主研发的进程,严重阻碍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和进一步推广应用。

(三)齐齐哈尔市低碳保障系统存在的问题

1.地方政府的财政税收收入短期受到的损失严重

节能减排工作关系到企业和地方的利益,关系到政府绩效指标的考核,关系到员工安置、经济补偿、债务清算等善后处理问题,工作难度大。齐齐哈尔市为了节能减排工作需要淘汰和关停的对象,通常是主要的就业渠道和收入来源,淘汰工作阻力太大。因此从政府到企业因以上的财政税收压力对节能减排工作开展不力。

2.产业政策体系不完善

齐齐哈尔市已经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措施,但是总体上看来,其新能源产业政策体系还需完善。如新能源规划与能源总体规划之间脱节;新能源的各种优惠政策之间缺乏协调性等。要推动新能源产业健康快速发展,还需加强整体规划等相关制度建设。

二、齐齐哈尔市低碳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齐齐哈尔市在低碳经济发展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因此需要建立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本文根据系统科学对齐齐哈尔

(一)长期目标

1.制定具体的发展低碳经济的能效目标

到2020年把煤炭资源在总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例降到50%以下,到2030年把煤炭资源在总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例降到40%以下,不断增加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使用比例。把总量能效控制目标分配到各个产业,通过合理的分配最终实现既定的目标。

2.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到2030年,齐齐哈尔市基本实现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化。由于资源过度消耗,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这就要求必须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换,这个转换过程是循序渐进的,我们必须做好每个环节,最终实现完成模式转化。

3.建立比较完善的能源供应保障体系

到2050年,把齐齐哈尔市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低碳社会。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应该加快能源结构的调整,大力开发新能源,减少碳的排放,加强低碳社会的建设。

(二)中期目标

1.加强能源市场管理,深化能源市场体制改革。齐齐哈尔市在低碳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注意根据自身情况优化能源市场结构,保障能源市场安全,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环境。

2.通过合理引导社会能源需求,来保障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立一个能源高效合理利用的管理体系。

4.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节能激励体制。

(三)近期目标

1.开发和引进新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齐齐哈尔市必须继续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来应对能源短缺、能源安全等多种问题。

2.改变不合理的能源结构现状。化石能源仍然是齐齐哈尔市消耗的主要能源,这是齐齐哈尔市碳排放量一直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为改变这种现状,必须要推广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提高这些能源的消耗比例,最终把化石能源淘汰出历史舞台,实现碳的减排。

3.大力加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开发。齐齐哈尔市必须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技术,加强企业间、省际间的经济技术合作,争取在新能源技术上的实现突破,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新能源利用道路。

三、齐齐哈尔低碳经济发展的保障机制构建

为了保障战略目标的实现,构建可持续的低碳经济发展系统,需要有效的战略保障机制,具体需要做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立法扶持和财政支持

立法和财政支持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需要建立健全能效标准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的规章制度;其次是实施有利于发展低碳经济的财政政策。在财政预算中增列低碳经济发展预算支出项目,建立政府低碳经济投资增长机制,明确政府低碳投资所占财政支出的比例。

(二)经济杠杆和市场机制

实施碳交易,即政府对一个部门或者企业规定温室气体排放的上限并派发许可证,如果企业的排放量低于这个量就可以将剩下的指标放到碳交易市场上进行交易,而买方就是那些超出许可证上限的企业单位。运用市场机制解决碳排放的问题,通过将利益从高碳产业向低碳产业转移进而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交易的市场机制能够克服强制性限制以及自愿性的不足,更好地推动湖南低碳经济的发展。

(三)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从生产和生活的角度来看,生产最终产品的中间过程是碳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降低中间需求的碳排放是降低碳排放的有效手段。齐齐哈尔市应向“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的方向加快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步伐,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淘汰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劣势企业。用现代科技改造装备制造业的生产方式,降低单位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量,降低单位生产总值的碳排放量,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高耗能行业和高能耗产品的比例,促进节能和高能效产业发展,并最终降低GDP的碳强度。

(四)大力发展低碳能源和低碳产品

经济发展离不开能源支持,特别是齐齐哈尔市正处于工业化、现代化、城镇化的发展阶段,更需要大量的能源作为强有力的保障。目前齐齐哈尔市能源结构以传统的化石能源尤其是煤炭资源为主,而水电、核电、风电等低碳能源所占比重很小,发展低碳能源和清洁能源的空间很大,因此大力发展低碳能源对降低或减少碳排放具有直接、明显的作用效果。

(五)加大超额排放的惩罚力度

对于超额排放的企业要加大惩罚的力度,务必使碳排放权交易的成本要小于惩罚的额度,这样理性的人为了使成本最小就会自觉进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效地防止了非法交易、私下交易和幕后操作等行为。此外,基于配额的交易数量渐渐增多,交易法规必须根据交易变化积极应对,细化二氧化碳排放的各项法律法规,包括温室气体排放许可、分配、收费、交易、管理等内容的规定,符合齐齐哈尔市低碳经济发展要求,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

(六)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加强企业间合作

发展低碳经济,必须立足于自主创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碳技术。在政府总体发展规划支持下,一方面鼓励工业企业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一方面支持企业进行自主研发,形成自主低碳创新能力。在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需要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新。

(七)倡导低碳的生活方式

提高民众环保意识,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齐齐哈尔市必须要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使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倡导低碳生活。通过合理安排城市各项用地的空间布局、改变居民的出行方式、改分散供暖为集中供暖、改变建筑材料及建筑结构等手段;推进新建筑节能,大力发展绿色建筑;鼓励和引导消费者购买符合国家认证标志的节能产品;强化政府对节能的监管、引导,促进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抓好农村节能,大力开展沼气发电,推广省柴节煤灶;鼓励购买节能小排量汽车等。

篇7

关键词:低碳经济;企业管理;创新

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发展低碳经济需要企业改变原有的管理方式。在当前的时展中,企业高污染与高能耗的发展模式已经不符合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谐的低碳生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在近年来的发展中,全世界都需要解决低碳条件下的经济发展问题。我国在经济转型发展中,需要解决好企业的管理问题,强化低碳经济下的管理创新,将低碳融入企业的日常管理中。

一、低碳经济对企业的影响

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我国生态经济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其中一些企业就是破坏者和污染者。很多企业为了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利用各种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稍有成效,但却留下了大面积污染问题。那么,随着政府对环境的重视,企业便运用各种环保设备和环境保护信息来维持生存发展,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换句话说,就是降低高能耗,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企业更应开发低碳节能产品,使得企业更快地适应新趋势的变化和发展。

二、低碳经济的基本含义

低碳的基本含义是指高能耗气体的超低量排放,通过控制高能耗气体的排放问题实现对环境的保护,低碳生产生活是低碳经济的核心。实体经济在发展中要注重管理创新,管理模式的创新有利于降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从而有效控制高能耗气体的排放总量,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三、低碳经济下企业管理的现状

随着低碳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企业需要在正确认识政府有关政策的前提下,在原有的管理上进行有意义和具有发展性的优化和改善。但是一些企业在执行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过分依赖眼前的效益,造成了企业自身发展的阻碍。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这类经济在逐渐走入市场,企业管理原有的观念需要发生转变,由于这方面专业技术人才的经验存在局限性,此类人才的培养还没有受到高度的重视,低碳经济在企业里的发展效果并不好。由于人才和技术方面的制约,设备性能的不足,对能源的利用效率较低,企业经济发展受到影响。另外,关于资金方面,并没有达成低碳科技技术的完全认可,大部分银行拒决对低碳经济进行融资。

四、低碳经济管理创新的可行措施

由于低碳经济已经逐步融入到企业的发展中,企业管理的内外发展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我国当前的企业经济增长方式还不能符合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所以需要对战略性管理进行创新。我国政府针对经济发展模式在大力倡导低碳经济,并出台了诸多的发展政策,先后颁发许多纲领性的指导文件。相关数据表明,我国政府针对低碳经济已向联合国承诺,在2020年以前要实现高能耗的排放总量比2005年降低45%以上。我国政府对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明确了目标,并激励企业结合低碳经济改进原有的管理模式,为实现低碳经济创新管理模式。政府针对企业发展战略,结合管理创新明确了发展道路,企业因此明确了低碳经济的技术定位和研发方向,并成立了相关的管理与实施机构,低碳技术研发资金也具备了保障条件。当前,低碳技术的研发已形成多头并举的体系,国家的政策和体系及企业并肩前行。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在发展中也并存着一定风险,在对风险进行识别时,企业管理可以采用风险列举、风险识别,财务风险防控制等方式在营业的报告中体现出来。对低碳经济进行风险方面的预测,通过估算和衡量明确风险范围,可以结合企业的实际选择相应的险种降低风险的损失。对于风险的处理,可以采用转让、出售等多种方式,创新原有的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思想方面的认知,控制低碳经济给企业产生的负面影响,将风险管理的措施得以贯彻落实。

五、低碳经济下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低碳经济由于存在巨大的商业价值,所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良好的发展空间。但是,当前许多企业对于发展低碳经济缺少主动性,从高层管理方面来看,由于低碳经济存在高投资和高风险不利局面,其对于未来的发展前途持怀疑态度,因此会错失低碳经济在经济转型发展中的机遇。部分企业对于低碳经济的发展存在盲目性,过度追求高端技术,甚至将国内低碳经济体系与国外的相同体系进行对比,没有结合实际要赶超先进技术,整体上脱离了发展的实际,与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初衷发生了背离,给企业的正常发展造成了影响。低碳经济虽然会带来商机,但是在发展中也会存在风险隐患,比如,在低碳经济的技术研发前期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人员需要培训,这些都是现实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技术研发不成功,将会给企业带来损失。

六、低碳经济下企业管理如何实现创新

低碳经济发展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要结合企业的自身实际,制定可行性的管理模式,注重低碳经济的认知效果,从高层到员工,共同促进低碳经济发展,要以正确的发展战略为指导,努力细化市场,努力满足特色化需求,在确保收入稳定增加的情况下,企业通过转型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并将低碳经济发展理念纳入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规划中。控制好企业低碳经济在全球低碳经济管理的竞争中形成必不可失的重要性,企业的发展未来取决于企业对低碳经济的研发和运用,把低碳企业当成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企业发展低碳经济要结合自身条件,采用新的,富有创造性的管理模式来管理企业,实现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使企业达到管理低碳经营的新高度。企业要强化低碳经济风险的管理,战略管理发生失误都会导致企业的经营失败,企业要高度重视低碳经济潜在的风险。企业强化低碳经济管理要注重提升自身的能力,通过强化内部管理,严格控制过程成本,借助精细化管理,加强科研力量,实现技术研发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培养和储备低碳经济管理的人才,不断加强培训,为企业实现低碳经济管理提供科技型的支持和帮助。明确基于低碳经济下企业发展所需要的管理创新。

七、基于低碳经济发展的企业创新管理观念

企业中的生产过程较为复杂且不容有丝毫差错。因此,创新管理对于发展低碳经济将会起到持续的推动作用,方式和策略的创新将带来巨大作用,产品生产过程从设计到研发都要综合性创新。企业的管理目标要结合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一方面可促进企业明确低碳生产的方式,以加强业务的可行性;另一方面有助于企业面临发展方向与机遇时的掌握。作为起步阶段的低碳经济发展,从投资到项目进行都必须把握准确的创新管理方向,脱离原有的传统管理观念,将创新放在首位,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将新型的理念传播到每一位管理者及员工,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在很多环节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有价值有意义的产品生产,在经过多年的丰富经验实践后,可以将预测风险范围进行扩大,管理的有效性并结合技术手段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低碳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并且合理调整定位,这对商机的掌握、积极地学习、技术的引进、设备的改良将会产生着巨大作用。要及时思考和调整在操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并给予重新定位及创新,使企业低碳经济在发展中获得多方面的优势。

篇8

工程建设有投资就有风险,如何避免和减少风险,提高管理效益,是工程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经济建设过程中的工程建设存在很多的风险因素,工程建设中的风险防范成为一个大课题,值得我们行业内人员认真对待。风险是一切工程建设中都存在的因素,不管是管理风险还是施工风险,都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和施工队伍的信誉。

关键词:

风险防范;施工管理;低碳经济

经济发展离不开各种工程建设,在全球经济发展都向着低碳方向发展的今天,工程管理的风险问题也提上了一个议程。低碳、环保、节能一直是工程建设提倡的三大主题。所以研究低碳经济背景下工程建设的奉献和管理,是目前一个重要的课题。工程建设有投资就有风险,如何避免和减少风险,提高管理效益,是工程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经济建设过程中的工程建设存在很多的风险因素,怎样在低碳环境中控制这种风险呢?下面就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低碳经济对我国工程建设的影响

探讨这个问题首先要清楚低碳经济的涵义。雾霾可以说是近几年在媒体曝光频率最高的词汇,也是社会大众议论的焦点问题。环境污染的问题已经到了火烧眉毛的阶段,京津冀地区的重污染已经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全国都存在着高碳排放高硫排放的严重问题,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工程建设及发展怎样控制和避免风险,就一定要深入研究低碳问题。我国人口多,煤炭是我国最为重要的能源,所以经济发展与煤炭有密切关系,煤炭燃烧后会产生二氧化硫和氮氢化合物,这都是导致雾霾的重要因素,是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盲目扩张的经济发展严重的透支环境,导致不可再生的能源严重消耗,形成了目前的高污染状态。低碳经济的观点可以更好地让人们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福利,而不是用发展换来的污染。鉴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我们必须要重视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比如,建筑材料中的钢材、水泥、电能等都是高碳排放的行业,不能废除这些材料也是一个事实,所以要采取创新的方式,开放思维,实现高能低碳,提高工程效益。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实现低碳工程建设,如何避免因此而产生的风险,是我们一直都在探讨的课题之一。

二、建设工程中的风险因素分析

1.工程投标阶段的风险因素与控制。由于我国目前的体制因素,所有的建设工程在施工之前要进行投标,中标的单位方可施工。但是在这个阶段也存在着一些风险因素,那就是对投标单位的资质审核、信誉审核。选出优秀的施工单位承担施工建设任务。在实际中我们可以发现,目前的施工单位在投标阶段中也承担着很大的压力。报价高了,不能中标,报价低了,没有利润。而且在投标阶段所预设的施工过程和真正的施工过程会有很大的差别,情形不能完全吻合,所以这也是风险因素存在的关键。因此投标阶段的这个问题也一直影响着投标阶段的风险发生。在这时,要求施工队伍要具备一定的施工资质和施工经验,严格考察施工单位的施工历史,考察施工单位在以往工程建设中的表现和业绩。对技术人员和机械装备等都应该进行科学而缜密地考核,从而选出最优秀的施工队伍承担施工任务。

2.施工中的风险预防和控制。建设工程是一项复杂的技术形式,在实施过程中就存在着很多的风险因素。工程建设过程中,实施阶段的风险因素是最多的。施工事故和产生的负面影响。因为施工中一旦发生一些事故会影响施工的进度和质量。而且还要影响施工进度,这也是增加施工成本的因素之一。所以明确和正确评估施工中的一些风险因素,然后科学管理,优质施工,也可以有效避免风险的发生,从而提高施工质量、增加效益。所以要在施工之前严格制定施工计划,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工程施工进度、安全制度、质量责任制度。在严格的制度制约下,施工人员科学的实施施工,那么就可以避免风险的发生。尤其是监理人员,如果能够按照严格的施工规范去监管,那么风险因素也会降低。

3.管理控制中的规章制度要严密。工程建设是一项工艺复杂、专业多种的施工实践,所以进入行业内的施工单位要拟定明晰的低碳施工制度,严格按照制度进行低碳施工,助推低碳路径下工程的进展。树立牢固的低碳施工意识,尤其是管理者要进行必要的业务培训,让低碳施工的理念贯穿施工的整个过程。在质量和安全等方面进行及时而严格的检查,结合检查的结果严格控制。工程施工一定要涉及到施工材料,材料的选购一定要坚持低碳原则,不符合环保标准的材料不能使用,不能让这类材料进场。不合乎环保规定的工序监理不批,不符合规定的施工环节严格控制,务必保证低碳、环保、高质。场地内部的材料管理、材料储存中的管理,都要在一定的有效措施保障下进行,这样才能将施工过程中的风险控制在最安全的范畴内。施工中的低碳管理以及风险防范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期间的风险预防和控制更是一个新课题,尤其是在今天这样一个环境严重污染的背景下,低碳施工以及工程建设中的风险防范成为一个大课题,值得我们行业内人员认真对待。风险是一切工程建设中都存在的因素,不管是管理风险还是施工风险,都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和施工队伍的信誉。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进行风险因素的评估,并将一切风险因素控制在最安全的范畴内。

参考文献:

[1]林旭东.浅析我国建筑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模式———以青建集团风险管理经验为例[J].中国证券期货,2010,(12).

[2]费丽君.浅谈高层建筑的风险管理[J].当代建设,2013,(02).

[3]刘俊颖,刘瑞平,何溪.建筑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研究与实践探索[J].国际经济合作,2010,(03).

篇9

关键词:延边州;低碳经济;产业转型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位于吉林省东部,是我国朝鲜族居民聚集地之一,包含延吉、图们、敦化、珲春、和龙、龙井六市和安图、汪清两县。地处长白山腹地,以秀美的风光吸引众多游者。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东临朝鲜俄罗斯,又与韩国和日本隔海相望,处于东北亚经济圈腹地,多年来在党和的民族政策的支持下,地区经济发展飞快,充分发挥其自身潜能,逐渐发展为一个有民族特色的经济区域。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由经济飞快进步带来的潜在问题也渐渐浮现。其中最为严峻的就是目前的环境问题。虽然这一理念还没有被大家普遍接受。但是作者认为如果我们想打造新延边,那么解决环境问题就刻不容缓。

1提出延边州要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

低碳经济最早是由英国提出来,2003年英国颁布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渐渐被大家熟悉和认知,我认为低碳经济是人类走向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须存在的经济形态,在不制约人类社会整体发展前提下,旨在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低到一定水平,以防止全球气候变暖对地球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进而影响到人类生存及社会发展,以达到人类与自然环境友好共存的良性循环状态。在我国造成碳排放量过高的原因主要有三点,能源主要以燃烧煤炭为主,人口数量导致私家车数量巨大,造成汽车尾气排放过量,还有很多市民对低碳经济这一概念十分模糊,产生不利于低碳环保的陋习。随着全球气温变暖,地球污染严重,人口数量迅速增长,关于低碳经济、低碳技术、碳足迹等一系列的政策也应运而生。为了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性社会,延边州作为国内具有潜力且一直享受国家政策的少数民族经济区域,应当率先解决我国的高碳排放和高耗能等问题。同时低碳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利用风能,核能,潮汐能等新兴能源实现资源的重复利用,这无疑为一个朝阳产业,对未来经济的发展有着难以估量的推动作用,发展低碳产业是我国的一个新的机遇,延边州也应紧紧跟牢脚步把握这次机会来巩固我们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地位。

2延边州向低碳经济转型的优势

2.1产业结构优势

众所周知,延边州在其产业结构方面有其特殊性,它的经济发展不过多于依附重工业,而是通过农业旅游业等带动经济增长。我们以农业和旅游业为例,分析延边发展低碳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势。(1)在农业方面,由于延边州有自己的烟厂和药厂,所以在农业种植上除了传统的农作物之外还包含草药与烟叶的种植;同时也包括以人参为代表的延边传统农业的重要产品,在延边农业经济上也占据重大分额;以及由于延边地处盆地四面环山,周围山地的光照充分,适合苹果梨的种植,这也成为延边农业的又一项优势。(2)在旅游业方面,目前延边州有个国家级旅游景区,四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和三个省级风景名区。并且由于具有民族特色,延边州每年都吸引着为数不少的国内游客的来访。由于延边州自有的语言优势和相对的地理优势,每年都有大量的韩国人来延边旅游,这也为我们打开海外游客的产业缺口[1]。

2.2能源排放优势

延边州发展低碳经济的第二个优势就是具有能源排放优势。由于特殊的产业结构问题,延边州地区的碳排放量并不高。并且由于特殊地理形态,人口密集程度不大,这就解决了很大一部分的环境污染问题。另外碳排放的吸收问题也可以得到较好的解决,中国的森林覆盖率不足20%,而延边州拥有80%以上的森林覆盖率。绿色植物对于大气中的碳吸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气中的碳主要以二氧化碳的方式存在,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是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来吸收的[2]。所以森林对于提高环境质量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延边州林业的发展走在省内甚至全国的前端。这就在碳排放吸收方面占据了一定的优势。

2.3成本优势

发展低碳产业对目前的中国来说还是具有一定的难度,由于低碳产业的特殊性,要想发展低碳产业必须要调整整个城市的产业结构,由于一些地区的产业改革必然会造成利益冲突,会增加改革的难度。但对于延边州这样的欠发达地区来说,并不需要耗费巨大的成本来改变产业机构,只需要对一些低碳产业直接投资,这样就节约了产业改革中的对于旧产业的改弃环节所要耗费的时间成本和物质资本。并且由于延边州没有形成完整且庞大的产业联合组织,所以并不会发生由于产业结构改变所产生的利益纠纷的问题[3]。

3延边州向低碳经济转型所存在的负面问题

3.1技术水平落后、设备不先进

延边州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与大多数同等水平地区一样,存在技术不够精湛和设备不够先进等问题。我们在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开发领域上技术并不发达,对节能材料的利用也不够充分。所以由于技术和设备的落后,我们在经济生产过程中很难不犯下污染的错误。技术问题就成了我们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的一个阻碍。

3.2市民意识不强

环境污染问题并不完全是由工厂排放废气和污水引起的,也包括一些居民的用水污染和汽车尾气等问题的影响。我们在发展环保低碳经济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居民的意识和素质问题,这个问题不仅出现在延边地区,几乎涉及了全国所有地区。中国是一个人口密集度很高的国家,人口总数占世界人口总数的五分之一。所以居民对环境污染的问题也不容小觑。任何一个不良习惯都会对环境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要想改变环境问题,就不得不改正居民身上所存在的根深蒂固的陋习。

4延边州想要实现经济转型的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延边州向低碳经济转型具有很大的优势,我们应牢牢把握机会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同时对于一些挑战和困难也要迎难而上,绝不能退缩,对于那些负面问题,也要积极改进,绝不能放任。对此我想为延边州区域经济转型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充分发挥产业结构优势,政府应当开放政策加强对延边地区特色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同时需要弥补产业发展的不足。例如延边州的人参产业,由于地理位置偏僻知名度不高等原因,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没有充分发挥产业的潜力[4];旅游业方面也没有形成与此相关的商业区。(2)加大监管力度,对于不正当不环保的行为应当严厉惩罚,并且出台政策,鼓励市民和企业的环保行为。(3)提高居民素质,营造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普及环保知识,定期宣传活动,从根本改掉居民陋习。(4)政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尽可能多的引进环保企业的入住,对这样的产业进行政策扶持,利用这些产业的进驻,加快实现经济转型。

参考文献

[1]金眩.延边州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D].延边大学,2009,6.

[2]鲁丰先,王喜,秦光辰,等.低碳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

[3]王忠锋.欠发达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对优势和任务分析[D].陕西理工学院.

篇10

关键词:低碳机械企业技术创新

国有企业依法设立,法律确认其一定权利义务。政府的意志和利益决定了国有企业的行为。国有企业是一种特殊企业,它的资本全部或主要由国家投入。国有机械企业不同于其他民营机械企业,有其特殊性。本文将具体分析,目前大环境下的低碳经济发展,以及中小国有机械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面临的问题和创新途径。

一、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后,气候,排放,能源等问题再次成为舆论和公众议论的焦点,我们要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地球。中国为促进节能减排发展了一种新型经济――低碳经济。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形态。

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低碳经济,制定并实施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着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并且将单位GDP能耗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一五”规划,建立了地方,企业节能减排责任制,逐级进行考核。加大政策引导和企业参与、资金投入、大力发展水能、核能、太阳能、农村沼气等低碳资源。深化能源资源领域价格和财税体制改革。

二、中小国有机械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面临的问题

(一)、缺乏创新精神

这是大部分国有企业都存在的问题,机械企业也不例外。据相关资料显示,近年来,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现今国有企业的不足之处还是不容忽视的:大多国有企业因政府长期大力扶持,导致企业缺乏竞争力与创新精神,另外,因国有企业对自主品牌的不够重视,导致许多国有机械企业多年来为外国公司生产贴牌产品,同时对国内企业造成空间压缩,影响了中国民族品牌的发展。企业的技术创新停留在了纸上,口头上。

(二)、人才储备不足

人才是企业创新和发展的核心,经本文笔者研究,我国的中小型国有机械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这些人才成为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力量。近几年,国内市场竞争无序,企业资金紧张,导致大部分中小企业运营艰难,大部分国有机械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重视度降低,出现人才断档的情况。再则中小企业受自身规模,资金及客观环境影响,企业内部缺乏配套激励机制,导致人才流失现象严重,企业技术创新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三)、管理体制落后

从解放初期到现在,我国工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目前,机械工业已经成为我国工业中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技术基础的最大产业之一。从我国国有机械企业的技术创新来看,企业的管理模式相对落后,相对于工业发达的国家,更依赖于人的主观能动性,不可避免的出现误差和主观武断。对于中小机械企业体制的改革不容小视。

三、中小国有机械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途径

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理论和新技术、新工艺 ,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 ,为提高老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和扩大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的系列行为过程。如从广义上来理解技术创新 ,可认为它是一种“经济行为” ,是以技术为手段 ,最终达到满足市场需求和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显然 ,这正是企业所追求的主要目标 ,为此 ,技术创新的规划便成为现代企业十分关注的热点。技术创新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和生存。中小机械企业必须大力发展企业技术创新,以适应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进行技术创新,除了要认真分析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还要需要正确的方法,找准技术创新方向。

(一)、积极分析市场需求需要

国家实行宏观调控以来,特别是江苏省的国有机械,汽车工业发展的实践证明,凡是符合市场需求需要并具有创新特色(性能、质量、价格、服务等)的产品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拥有此类产品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十分迅速。技术创新已经使江苏省一大批中小机械企业脱衣而出,抢占了行业的制高点。这对于其他的中小国有机械企业具有重大的借鉴价值。

(二)、进行“绿色制造”

目前我国正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政府的意志和利益直接决定了国有企业的行为。当前地球环境破坏恶劣,随着宣传力度的加大,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越来越多的公民参与到环保事业当中。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国有中小型机械企业更应该集中力度进行“绿色制造”。通过发展绿色设计,绿色设备,绿色材料,绿色工艺,绿色包装,绿色生产过程,绿色管理等生产出绿色产品。机械企业生产的产品大部分具有很强的可回收性,产品使用后应再通过绿色处理,回收利用,最终达到最大限度利用原材料和能源的目的,加快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这应该成为国有机械企业的义务之一。

(三)、努力提高技术队伍素质

技术人才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人才培养对于企业的生存的发展直观重要。一方面企业要培养好现在有的人才,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另一方面,企业要制定相关计划,按照计划从各类院校招收专业技术人才。此外,把握国家科研体制改革的机遇,促进企业发展。同时企业应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加大分配改革力度,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促性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四)、创新要落实在产品上

如今机械企业的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尤其是实力雄厚的大型机械企业,这些企业机制灵活,技术创新实力强。评价一个机械产品的优劣性主要包含八个因素:产品性能、制造技术水平、企业管理水平、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产品的生产规模、产品的覆盖率、产品的效益、产品的知名度。例如GB/T1900―ISO9000系列标准中将“营销和市场调研”列为质量环节的其实阶段,也应是技术创新的起点。

四、结束语

技术创新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当前困难时期,国有中小型机械企业在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要认真分析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工作,抓住机遇,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孔祥智. 北京市乡镇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和模式研究[J].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4,(01) .

[2] 王锡民.城市低碳、创新管理的探索[J].工业设计,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