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调研报告范文
时间:2023-12-20 17:57: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现代化调研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标准化科技示范园区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涌现出的一种科技与农业相结合的经济组织形式,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根本途径之一,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也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增强农业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也给人们展示了农业现代化的广阔前景。近几年,在市委、市政府重视下,我区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标准化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全面启动,为我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产品质量提升、农民收入增涨起到了非常好的引导作用。但也存在投资渠道不通畅,运行机制不灵活,管理创新力度不大,经济效益不明显等问题。根据市政府“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大型调研活动的安排,我区对辖区内的山西榆次金威航天育种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航天育种基地、山西金贝植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金贝植物园(以下简称金威航天、金贝植物)2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乌金山镇宏大红枣科技示范园、陈侃奶牛养殖园区等12个标准化科技示范园区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就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园区建设基本概况
金威航天位于郭家堡乡王湖村,是省计委立项建设的高科技项目,第一期建设规模为1000亩。园区坚持以航天育种、引进试验示范为主体,是航天专家和农业遗传育种专家协作探索的育种新途径,是21世纪农业发展新领域。XX年开始从中国航天育种中心引进航天种大豆1、2、3号,航天种西红柿、青椒、黄瓜等进行试验。目前已投入资金1600万元,项目正常运行后,预测年获纯利润在XX万元以上。
篇2
业主:北京市大兴区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开发建设单位:北京市大兴区信息中心
项目类型:公共服务平台、共享协同平台
一、业务需求背景
为全面推进北京农业现代化,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北京市政府于2003年6月启动了“221行动计划”的调研工作。为此,北京市农委组织了20多个相关单位,历经4个多月完成了“221行动计划”调研报告。根据此次调研成果和郊区农业实际,北京市农委决定在全市全面实施“221行动计划”,大力推进北京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为促进大兴区农业经济发展,更好地利用农业信息化为“三农”服务,大兴区按照北京市“221行动计划”信息平台建设的要求,通过搭建大兴区农业信息平台来实现全区农业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共享。
二、项目设计
⒈项目概况
该项目启动于2005年,经历了系统需求阶段、设计开发阶段、试运行阶段和推广应用阶段。现项目已完成前三个阶段,进入了系统上线及推广应用阶段。
在市级农业专家和信息化专家的指导下,该平台建设采用了国内先进的跨平台J2EE技术,采用了国际领先的应用服务器软件和数据库软件oracle 9i,保证了平台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为新系统的建设提供了方便易用的接口。
⒉服务内容
(1)对各级政府的政策性信息、公示信息、农业招商引资信息等,企业产品信息、企业销售/采购信息,个人/农户信息进行;
(2)为农业合作组织、农业企业及广大农民提供市场行情及供求信息的平台;
(3)通过在线课件、农业专家数据库方便农民学习农业科技知识,帮助农民解决种植、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农民种植科技含量;
(4)为农民、农业企业、农口单位,为相关科研单位提供资料信息检索和查询服务等;
(5)实现交流、沟通、电子商务功能,提供网上交易、交流、沟通的平台,为农民提供与外界互通信息的新通道和展示窗口;
(4)提供Internet信息收集服务,提供平台内部信息搜索服务;
(5)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和资料数据的积累,为各级领导进行农业及相关产业的规划、计划和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信息;
(6)初步实现电子地图及相关技术服务。
⒊工作进度
2005年上半年 ,完成了平台建设需求调研、平台软件功能设计和开发;完成包括农业概况、市场行情、产品交易、农业科技、政务公开、龙头企业、合作组织、招商引资、决策参考、公告、农业新闻等模块的设计开发;完成硬件系统(包括服务器和各种操作系统)的采购以及应用服务器软件、数据库软件的采购、集成等。
2005年下半年,完成诸如供求信息、网上销售、休闲农业等模块的设计开发;完成与市级“211”平台数据交换功能的开发和技术实现;完成重点农贸市场的电子大屏建设;实现与区内其他应用系统的单点登陆功能的开发。
⒋实现的目标功能
实现全区信息资源数据整合,实现农业资源共享,协调大型农业企业、基地、农贸市场网上销售,促进农产品流通。以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信息的及时为目标,在对现有信息工作机构和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的基础上,实现郊区农产品生产、销售信息与国际国内市场、特别是北京城区市场农产品需求信息的及时有效对接,提高大兴区农产品消费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促进全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三、CIO的作用和贡献
CIO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提出信息化发展的设想,制定信息化发展战略,参与制定机构的总体发展战略;
(2)制定信息化规划和实施计划;
(3)提出信息化建设投资建议,参与投资决策,负责信息系统采购;
(4)负责信息技术体系结构和信息系统的建设;
(5)负责信息与知识的管理;
(6)负责信息技术人才招聘和全员信息技术培训;
(7)建立多层次的信息化管理团队和信息技术支撑体系;
(8)创造性地寻求信息技术应用机会,构建组织的竞争优势。
CIO通过指导信息技术的利用来支持其他政府部门的管理、服务工作和日常运行;根据政务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指导政府部门的相应架构和业务改革;负责规划指导管辖区域内的公共信息化工程建设和企业信息化建设。政府CIO具备信息技术和政府工作两方面的知识背景,能够将政府的信息技术战略与其他工作领域的战略紧密结合起来。
现在,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设立此项职位对于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政府机构的CIO将在政府机构改革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加快政府信息化进程、全面实现电子政务的重要推动力量。
四、项目效益评估
⒈社会效益分析
该项目的实施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促进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的发展;该系统建设的推进,将有效地防止城乡巨大的数字鸿沟继续扩展,使城乡差距的进一步缩小,从而推动乡村城市化建设的发展步伐。
⒉经济效益分析
该项目的实施为农业企业和广大农民提供一个信息交流和农产品展示、销售的平台,为解决农民农业生产加工技术、解决农产品卖难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经济的平台,并提供网上销售和在线支付业务;增加了购买和销售渠道,使农民足不出户便可以实现农产品交易,促进了农民的增收致富。
篇3
关于鼓励农民进城务工创业定居的调研报告
统筹城乡发展的破题之举
农业人口比重大,如何促使更多农民进城务工创业定居,尽快实现农民向市民的转变,减少农民,富裕农民,进而推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已成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面临的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重大课题。
一、鼓励农民进城务工创业定居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
随着社会转型的加速演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城市劳务市场主要是农民工的“两个趋势”不可逆转。顺应新形势,畅通农民进城“管道”,既能开拓农民创业途径,又能提高土地等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而形成“三化”互促联动的良性机制,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1、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客观需要。新型工业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逾越的阶段。近年来,全市上下认真落实“工业强市”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全市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6亿元,增长19.7%,其中工业增加值40.25亿元,增幅达23.8%。一批新崛起的农民企业家和大量的农民工,进入城镇创办企业或到中小企业务工,已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用全市人均8795元的gdp、三次产业27:33:40的结构和工业15%以下的就业率三大标志性指标,对照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我市正处在调整产业结构,加速大上工业,让农民进入城镇发展创业的最佳时期。遵循客观规律,乘势鼓励农民进城务工创业定居,已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客观之需。
2、加速发展城镇化的有效途径。农民进城不但直接转变为城镇的生产者,而且能带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的增长,成为推进城镇化的直接动力。据研究表明,城市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gdp提高0.15个百分点,就业率提高0.33个百分点。近来,尽管全市以扩容提质为核心的城镇建设快速推进,农村向城镇转移人口大幅增加,每年城镇化率以1.5%的速度增长,但全市的城镇化率仍然比全国的45.6%低14.6个百分点,比全省的40.6%低9.6个百分点。目前,市内进城务工农民10.3万人,其中相当一批农民在城市生活多年,却难以享受市民待遇,游离于城镇化的边缘和“门外”,如果能让这部分人整户进城居住,那么全市城镇化率就能再提高约11个百分点。将有条件的农民工及其家属转变为城镇人口,进而盘活农村土地及宅基地资源,扩大城镇建设用地指标,无疑是提高全市城镇化水平的一条捷径。
3、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破解“三农”问题,既要在农外下功夫,也要在农内找出路。就农内而言,就是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民,使留在农村的部分专业农民,规模集约经营土地,实现土地产出效益的最大化。全市农村人口265.71万,常用耕地面积287.2万亩,人均只有1.08亩左右,户均经营耕地4.5亩;97.2万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按集约经营计算只需50万,还有47万多处于富余状态;农民人均纯收入2770元,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由的3057元扩大到7380元。农村人多地少、经营分散、效益不高和收入偏低的问题十分突出。只有千方百计促进农民进城,将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腾出有限的耕地资源,通过流转的形式,让有实力、有技术的产业大户和龙头企业规模集约经营,才能实现农业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进而迈向农业现代化。
二、鼓励农民进城务工创业定居的战略举措
就业是民生之本,居住是民生之托,收入是民生之基。这也是农民进城所要解决的必具条件。从我市现阶段特征出发,更应坚持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确立和推进大工业、大城镇、大转移联动发展战略,为农民进城务工创业定居创造基本条件。
1、发展大工业为农民提供创业就业条件。充分的创业就业环境,是农民进城立足的前提。从整体上看,全市工业经济比重较少,企业规模偏小,产业链条太短,产业集群尚未形成,难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目前城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提供就业岗位2.08万个,乡镇企业二产从业者11.6万人,工业提供的就业岗位比较有限。只有大办工业、办成大工业,才能为农民进城创业就业提供条件。一是做强大产业。以新型工业化为引擎,加快发展清洁能源、新型材料、富硒食品、生物制造等重点产业,集中力量打造培育产业链条,不断扩大就业岗位。二是打造大园区。市上着力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成产业领先高地、市场投资洼地,吸引各类资源涌入,带动全市开发一批市场容量大、经济效益高、竞争能力强的新产业、新产品,开拓就业增容空间。三是兴办大企业。大力引进和发展产值过亿、过十亿、过百亿的大型企业,注重发展劳动密集性企业,对现有规模以下企业,通过资本联合、技术改造、扩大产能等办法,逐步向规模企业迈进,提高工业的整体水平。力争到2020年,全市工业新增就业岗位10万个以上,使其真正成为接纳农村劳动力的主渠道。
2、建设大城镇优化农民进城定居环境。农民为了寻求更好的 致富途径、更优的子女教育和生活环境,进城务工创业定居已成趋势。坚持发展大城镇战略,同步解决农民进城住房问题,是推进城镇化的首要任务。第一,突出规划“龙头”。充分发挥规划在城镇建设中的调控作用,高起点地从空间布局、城镇规模、土地利用、基础设施等方面做好城镇发展规划,扩大城镇空间,提高增容能力。第二,构建城镇体系。按照中心城市、小城镇、新农村集镇“三个100万”人口布局目标,加快建设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三级城镇体系。采取重点突破、分步实施、强势推进办法,到2020年,中心城市人口由现在的32万达到55万,向大城市迈进;小城镇人口由现在的40万达到65万,向达标小城镇迈进;新农村集镇由现在的20万达到40万,向集镇社区迈进,形成快速吸纳农民进入城镇的格局。第三,完善功能设施。加快以教育、医疗为首要的城镇基础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尽快缓解农民进城带来的子女上学和就医设施压力,为农民进入城镇创造良好的环境。力争到2020年,全市城镇人口达到160万人左右,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
3、实施大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全市目前大约尚有近5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实施大转移,让多数农民从土地中彻底解放出来,走出农村,走向城镇,进军非农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选择。应坚持异地输出、就地转移、返乡创业三措并举,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实现农民转移数量突破、质量提升。一是异地输出。建立劳务基地,强化定单对接,打造劳务品牌,不断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和务工效益。二是就地转移。对接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需要,着力在工业、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拓就业渠道,制定转移规划,扩大转移规模,实现有序转移。三是返乡创业。完善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加大帮扶力度,创造优惠条件,优化创业环境,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力争到2020年,全市转移农民到市内市外城镇就业90万人,其中市内就地转移就业由现在的10万人增加到30万人左右。
三、建立促进农民进城创业定居的政策机制
农民进城务工创业定居,急需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瓶颈,进行制度创新。但这项工作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应制定扶持政策进行引导,提供转移岗位进行安置,完善社会保障进行解难。
1、制定鼓励农民进城创业扶持政策。一是建立培训体系。打破“专业雷同、县县都办”的职教思维定式,制定统一规划,整合培训资源,以职业技术学院为中心,在全市范围内分专业、按区域布局发展职业技术学校,启动实施“素质+技能+创业”工程,推广“一个不能少”的培训模式,尤其应鼓励引导农村初中毕业生选择职业技校,加大免费培训力度,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素质高的创业型农民,确保能进城、稳得住、会发展。二是加大资金支持。政府应多方筹资建立创业基金,主要用于为农民创业提供贷款补贴和贷款担保。鼓励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创新贷款服务品种,积极推行以土地经营权、林权、大型农机具和农村房产作为抵押物的贷款业务,完善联户担保贷款模式,加大小额贷款扶持力度。对农民新创办的成功企业,政府可给予一次性奖励。三是加强创业服务。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务工创业服务市场,在信息咨询、职业介绍、维权服务等方面大开绿灯,提供个性化、保姆式服务,降低进入门槛,简化各种手续,优惠减免税费,废除歧视差别,加强权益保护,营造更加公平的就业平台和服务环境,真正让务工者满意、让创业者放心。
篇4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原因;制约;对策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在农村的劳动边际生产率为零,从农业部门转移到非农部门并不会减少农业的总产量的那部分的劳动力。由于,这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解决农村的“三农”问题,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水平,增加农民的收入。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
根据专家估算,其中有1.5亿是剩余劳动力,我国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队伍,由多种原因造成的:
(一)历史因素
我国自50年代中期以后建立了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使得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更有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实行的是“反城市化”战略,使得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也明显滞后于我国工业化的进程。我国现在已经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然而到2011年,城市化水平仍然低于工业化中后期应该具有的均值(60%)。
(二)自然因素
我国部分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农业生产受到限制,例如黄土高原地带。在全球范围看,我国耕地人均面积偏低,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4亩,还不到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一半儿。加拿大人均耕地面积是我国的18倍,印度是我国的20倍。目前我国已经有664个市县的人均耕地在联合国确定的人均耕地0.8亩的警戒线以下。
(三)农业现代化
自从建国后,我国就提出建设现代化农业,可是由于众多原因,农业现代化迟迟未能实现。在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部门有了充裕的资金,进行农业现代化投资,同时加大农业生产技术的研发,使我国农业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生产率有了较快增长。可是,由于农业的技术化和机械化,在农村的生产活动中,只需要部分劳动力就可以顺利实现农业的生产,从而使得部分农村劳动力需要从第一产业转移出去,形成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一)制度约束
我国现在实行的是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农村户口转为城市户口有着严格的限制条件,户籍制度将居民限制在户籍所在地,户口不能随着劳动者工作的地点改变而改变,户籍制度的弊端严重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自由迁移。虽然从80年代末,我国开始改革户籍制度,但是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进入城市工作的农民与城市居民在地位、身份、就业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平等,同时农民工随迁子女的上学也造成了许多困难。大部分农民工将子女留在农村,由祖父母或者亲戚代为照管,形成了我国5800万留守儿童。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很难转为城市户口,使得他们在城市中不能长期就业,当干到一定时间后,他们就只能回流到农村。
(二)劳动力文化水平较低,技能培训不足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2011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显示,农民工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青年农民工的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在农民工中,文盲占1.5%,小学文化程度占14.4%,初中文化程度占61.1%,高中文化程度占13.2%,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9.8%。年轻农民工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93.8%,青年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最高,是最具潜力的农民工群体。在技能培训方面,我国农民工群体中主体没有接受过技能培训,其中接受过农业技术培训的占10.5%,接受过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占26.2%,既没有参加农业技术培训也没有参加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68.8%。农民自身文化水平低,接受教育不足,将会限制个人的可行能力,使其就业替代能力和转换岗位的适应性差,也容易导致他们的后代陷入低收入—低教育投入—低可行能力—低收入的恶性循环。由于文化水平低,农民在外务工时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其中从事制造业和是建筑业占53.7%。
(三)农村非农产业发展水平低
依据经济发展规律,一个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第二、第三产业将会创造大量的工作机会,农村劳动力不断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但是由于国家在建国初期,着重发展重工业,制约了农村工业化的发展,限制了农村非农产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虽然在改革开放后,农村的确出现了乡镇企业,但是他们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一带的农村中,而且大部分乡镇企业规模小、生产设备陈旧、环境污染严重。随着我国治理污染,淘汰落后产能,部分乡镇小企业被关停,部分乡镇企业由劳动密集型企业转为资本密集型企业,从而减少了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能力。
三、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与建议
(一)政府推动农村工业化,扶持乡镇企业发展
乡镇企业作为农村工业化中的主体部门,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是进入21世纪后,乡镇企业的发展停滞,无法跟上信息时展的步伐,同时没有融资渠道,进行企业的升级换代。第一,各级政府在保持现有政策的基础上,按照国家的政策法规,进一步落实乡镇企业的优惠政策,为乡镇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的社会环境;第二,各级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外商到农村投资,并给予一定的支助,例如税务优惠、农村企业财政补贴、物价补贴等。
(二)改革各种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
首先,我国需要改革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现行的户籍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实际上就是市场化的就业方式。我国应当建立全国统一的以身份证为核心的人口管理体制,户籍跟随劳动者工作地点的变化而变化,同时扩大农民在城市中就业应当享有的平等权利。其次,我国要改革现行的社保和医保制度,取消对于农村居民的不平等待遇。建立一套完整的农村社保和医保体系,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跨地区流动时,能够享受城市居民所享有的服务。最后,我国还要逐步完善各种制度,保障农民工在进城务工后,在随迁子女、生产安全和工资待遇等方面的权益,进一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三)完善农村教育体系,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
我国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不高,主要是受长期以来农村教育体系不完整,教育制度不合理所致。第一,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和政策支持,巩固、发展农村的免费义务教育,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第二,全面发展农村的职业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让完成义务教育的农村学生,能够有机会进入职校或技校学习相关专业技能,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第三,推进对农民的成人教育。由于历史等原因,我国超过80%的文盲集中于农村地区,通过建立农村成人教育体系,根据农民的培训需求,开展农业科技知识普及、专业知识培养,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农业统计年鉴2006[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2]国务院研究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3]蒋勇,林柏浪.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9(8).
[4]涂云龙.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内部吸纳的思考[D].重庆:西南大学,2008:39.
作者简介:
篇5
1 农机产品质量现状
五大连池市农机及配件市场占地面积较小。尚未形成规模,全县共有19个经销点,市中心规模较大的经营商在二道街两侧集散,该市场现有经营商13家''从事整机销售的有10家,从事农机具销售的有3家,其他营销企业(点)比较分散,我市农机商店主要以农机动力机械、配件、农机整机经营为主,是当地主要的农机销售点。主要有以下特点:
(1)农机产品种类较多,但主导产品相对集中,以小型机械为主。目前50马力以上拖拉机及配套机具在我市只有一家经销点。中小型农机产品涉及的门类、品种比较丰富,主要包括四轮拖拉机、手扶拖拉机及动力机械、耕整机械、播种机械、收获机械、小型电机以及各类机械的零配件和配套机具等,具体产品涵盖近百个品种、几十种型号,大多数因分散不能形成规模。
(2)中小型多功能复合式机械市场需求旺盛。随着国家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城镇化建设,以及“三农”扶持政策的逐步落实,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农机购买热情持续高涨,激发了旺盛的市场需求。调查发现,以大豆为主的种植、收获、耕作机械基本上供不应求,特别是小型机械和耕整机,农机商都订单充足。手扶拖拉机、小型柴油机、农用运输车辆等产品也呈现出产销两旺的形势,小型多功能复合式机械需求量大,以手扶拖拉机配套的马铃薯机、犁、旋耕机等为代表的机具生产,保持高速增长的良好势头。
(3)企业经营观念发生变化。农机经销企业在经历了市场经济激烈的洗礼之后,一部分成长起来的企业开始关注规范化经理技术的创新和保护、市场秩序的规范、企业的长远发展,这些积极的变化将为互助县农机产业健康、持续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 农机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
(1)农机经销企业虽数量多,但规模小、实力弱、自我发展能力差,缺乏行业龙头的拉动和支撑。农机个人购买者绝大多数是农民,购买数量少,制约农机机具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2)农机经销企业年销量只有几十台,处于“散、小、弱”状态。因缺乏大局观念,只追求短期利益,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非常有限,严重制约了互助县农机经销企业的正常发展。
(3)投入不足,政策扶持力度有待加强。由于农机产品主要面向农村市场,购买力受到一定限制,因此政府的政策性资金扶持对于提高农机购置能力,促进农机产业发展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3 发展对策
(1)严格把关。对每种申请产品进行审核把关,确保将质量好、信誉高和高效、节能、环保的农机新产品推介给农民。通过规范农机化市场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的科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从而推进农业现代化。
(2)开展农机打假护农专项整治行动。与工商、质监等部门联合,重点对农机专业市场以及乡村农机集散地和农机经营场所进行经常性的集中整治,严厉打击无厂名厂址、无合格证以及没有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取得相应许可证书的农机产品,严厉打击拒不执行国家强制标准、偷工减料、使用旧件拼装的农机产品,严厉打击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滥用厂名商标的农机零配件。
(3)开展农业机械质量调查工作。通过跟踪考核,全面准确地掌握机具的有效度、首次故障前工作时间、故障间隔时间(面积)、作业时间小时生产率、作业量、单位面积燃油消耗量等实际状况,为农业机械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4)加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健全农机产业的管理体制,杜绝多头管理。其次,要研究制定农机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达到标准化、规范化的市场动作。
篇6
为了一份希望,倾心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王淑艳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1988年进入扎赉特旗农广校,2007年9月起任校长。扎赉特旗是农业大旗,也是全国贫困旗县之一,农牧民整体素质偏低。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让王淑艳认识到,扎赉特旗要想转变面貌必须走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而首当其冲的是要系统培育一批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当地农牧民的能力和素质。打定主意后,王淑艳开始默默行动。她身先士卒,克服各种困难勤奋工作,带领学校建设乡村级培训基地,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途径,并先后承担“农村劳动力阳光工程培训”、“新型农民培训”、“退耕还林农户技能培训”、“科技入户示范户培训”、“科技示范县示范户培训”等项目,平均每年深入乡、村、农户家中达80多天。学校每年培训学员总计12万人次,系统培训的学员3000多人次。通过王淑艳和同事的不懈努力,扎赉特旗培育了大批综合素质高、生产经营能力强、主体作用发挥明显的职业农民队伍。他们中有的成为科技示范户、种田能手、致富带头人,有的走上了旗农业系统的领导岗位。扎赉特旗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逐步深入人心。
回想起这20多年的不懈努力,王淑艳感慨道:“看到农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粮食丰产丰收,家庭生活水平有那么大的提高,这些年的努力辛苦就没白费。”就是凭着对农牧民的这份情怀,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扎赉特旗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智力支撑的这份努力,王淑艳受到上级部门及农牧民的一致好评,先后获得全国农业广播电视教育先进个人、广播电视教育先进工作者、农牧业科教工作先进个人、农牧民科技教育培训优秀校长、扎赉特旗劳务输出先进个人、扎赉特旗农业系统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为了一个理想,推广先进农业实用技术
在王淑艳心中始终描绘着一个扎赉特旗农业的理想状态,那就是现代农业技术普遍应用、农民粮食丰收、家庭收入明显提高、农民生活幸福和谐。为了这个理想,王淑艳20多年来坚持奋战在农业生产一线,深入田间地头,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推广农业先进技术,取得了显著成绩。
王淑艳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广玉米地膜覆盖的新技术。她深知,一项新技术的推广历程是非常漫长和曲折的,没有耐心和决心根本不可能完成。她始终坚持搞试验示范,每年备春耕都组织农民培训,讲解益处,让农民打心眼里接受了这项技术;到播种的时候她更是连续在田间地头指导,和农民一起播种、管理。天道酬勤,地膜覆盖技术日渐成熟,得到了农民朋友的普遍认可。2013年,扎赉特旗遭遇了35年罕见的低温春涝等自然灾害,玉米播种期比往年推迟了10天左右,在这种不利情况下,地膜覆盖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全旗实现玉米地膜覆盖播种30万亩。预计比直播亩增产近300斤,实现玉米增产9000万斤,按每斤0.8元计算,将实现增收7200万元。
在推广地膜覆盖技术的同时,王淑艳发现农民使用玉米种子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为解决这一问题,她开始致力于推广玉米高产高效新品种,引导农民科学引种。通过近3年的试验示范和小面积试种,成功推广玉米新品种先玉335近100万亩,作为扎赉特旗南部地区直播品种、中部地区覆膜品种,实现了品种统一、稳产高产,同时也形成了玉米地膜覆盖栽培、优良品种当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及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等生产技术集成。这期间农民的粮食丰收了,经济效益提高了,她的脸却晒黑了,人也累瘦了。由于业绩突出,王淑艳2009年获得“深入生产第一线做出突出贡献奖”、2010年被扎赉特旗人民政府评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优秀技术指导员”、2013年荣获“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神内基金农技推广奖”。
为了一份价值,积极参与农业科研课题研究
通过不断探索研究并将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王淑艳实现着一名农广人的重要价值。这些年来,王淑艳始终积极参与农业科研课题研究。先后参与承担自治区农牧业厅20万亩水稻配套生产技术推广项目、30万亩无公害优质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推广项目、兴安盟旱作花生无公害节本增效新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百万亩农作物病虫草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综合植保技术等课题研究,并分别获得自治区丰收计划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借助科研课题研究累计推广水稻旱育稀植配套技术2万亩,亩增收150公斤,稻农增收700万元;成功推广脱毒马铃薯配套栽培技术3万亩,马铃薯增产1117万公斤,增收782万元(每公斤0.7元);成功推广旱作花生无公害节本增效新技术2.6万亩,亩增收420元,实现增效1000多万元;农作物病虫草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综合植保技术新增应用玉米160万亩、大豆10万亩,新增玉米单产30公斤,大豆10公斤,总增产玉米4800万公斤,大豆100万公斤,新增纯效益玉米7770.8万元,大豆283.16万元,总增纯效益8054万元。这期间王淑艳还参与扎赉特旗大豆“垄三栽培”技术推广课题研究,对大豆生产现状进行调研,形成调研报告,为扎赉特旗大豆生产提供配套技术,为种植业调整提供科学依据。在总结科研成果的同时,出版《植保技术与农药管理》、《农药及使用技术》两本专业著作。
篇7
按照省委和总局党组的部署要求,把学习实践活动作为改进检验检疫工作的重大机遇,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各阶段各环节的要求落到实处。坚持以理论武装为先导,认真组织学习,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和坚定性。结合检验检疫工作实际,在全系统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进行了学习实践活动的调研成果交流,着力查找检验检疫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局党组成员带头学习,带头调查研究,带头分析检查,带头落实边学边改。在机关处室、分支局、办事处以及生产企业,通过发放调查表、局网站在线调查、个别谈话和召开调研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搜集意见,征集到具体意见和建议84条,全系统干部职工撰写了40多篇较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形成局党组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通过学习实践活动,理清了发展思路,形成了发展共识,坚定了发展信心,为提升检验检疫工作水平,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妥善应对雨雪冰冻灾害等各类突发事件
全系统干部职工众志成城,在积极减灾自救的同时,有效履行把关服务职责,保障对外贸易的正常秩序,把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实施“5+2”和24小时工作制度,对进出口产品随到随检;机关各处室、机关服务中心和技术中心连续奋战,以最短的时间完成了搬迁任务,将办公用品、实验设备顺利搬入综合实验楼,做到了搬迁、调整、报检、出证、检验、检测同步进行,无一耽误。冰冻最为严重的1月13日至2月2日,共完成出口商品检验3454批、货值1.76亿美元,比同期分别增长11%和69%。冰灾之后,集中力量推进灾后重建,确保全省受灾的280个备案基地全部恢复生产。在6月份洪灾期间确保了新鲜蔬菜正常供应港澳市场。全体干部职工为灾区捐款和缴纳特殊党费28万多元,我局还组织自有资金,按正常手续申报,为检验检疫局和质监局捐款30万元。
(三)全面提升检验检疫监管能力
在创新检验监管模式方面,我局制定了促进承接产业转移的十项措施,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良好环境作出了努力。结合实际,我们积极探索出了“集中监装、产区验放、直接报关”模式,省“供港澳及出口农产品集中验放场”建设得到省政府认可和支持,并被纳入省重点建设项目和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的重点项目;开展出口烟花爆竹集中监装放行试点工作,验放效率提升50%以上。以出口企业质量状况、诚信记录等为基础,加大了审核力度,全年新增绿色通道企业22家,比上年增加122%;3家企业通过直通放行申请。在全国检验检疫系统,我局率先探索建立了“政检企”三方合作模式。选择8类出口食品,与40个县级政府、196家出口企业,签订了“政检企三方加强出口食品农产品安全管理合作备忘录”。首次以三方共同承诺的方式,明确了政府负总责、企业承担第一责任、检验检疫部门履行监管职能的出口食品农产品安全管理体系,探索了一条既各司其职、又齐抓共管的质量安全管理新路子。娄底市政府在三方合作框架下,与检验检疫部门又签订了“政检”加强出口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合作备忘录,调动了地方加强对注册和备案猪场的监管的积极性,使合作更加深入,更具有实效。
在严格口岸查验监管方面,全年共截获来自美国、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进境检疫性有害生物47种、372批次。在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方面,全年行政处罚立案11起、移送案件2起,依法罚款37.2万元。首次查处了一起不正常召回出口工业品案件。
(四)主动服务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大局
围绕我省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我局出台了多项服务措施,全力促进出口。出台并实施了服务大型进出口企业的十条措施。对进出口额超过500万美元、属于新型工业化十大支柱产业的企业在风险评估基础上,采取过程监管和抽批次检验方式,提供优先报检出证、绿色通道等优惠政策支持,大幅提升进出口验放效能。通过“绿色通道”,今年出口无缝钢管53万吨、货值7.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0.6%、46.9%。对株洲南方燃气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型热电联供机组,实施全程跟踪指导,确保6台机组满足了欧盟各项指令和要求,顺利进入欧盟市场。
服务现代农业取得显著成效。在建立“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县建立出口柑橘区域化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公司柑橘示范场通过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实现了出口柑橘基地GAP认证零的突破。2008年,全省新增注册果园和备案蔬菜基地15.6万亩,比上年增长137%,新增备案养殖基地85家、增长121%。出口食品农产品4.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1%,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其中出口蔬菜9.2万吨、增长178.8%,出口柑橘10.4万吨,增长57.8%,仅用3年时间就实现了出口量从1万吨到10万吨的跨越式发展。茶叶出口突破5000万美元,绿茶和有机茶所占比率超过50%,结构显著优化。
签发各类原产地证书2.5万份,签证金额17.5亿美元,签证金额增长30.6%,为出口企业减免进口关税5.3亿元人民币。
(五)圆满完成专项整治和保障任务
扎实开展重点产品专项整治。结合实际,在总局规定的6类重点产品基础上,我们自加压力,新增6类自选产品,共对12类产品、253家进出口企业实施了专项整治。在规定的期限内,全面完成了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企业质量档案、出口玩具产能核定、进境不合格产品退运销毁等4个100%的整治目标。
全力做好安全保障工作。我省食品安全百日专项整治启动后,迅速对全省24家供港食品企业、61家注册猪场、39家蔬菜备案基地和6家口岸餐饮企业进行整治,发现并整改各类食品安全问题95处。我局还出台7条措施,加强期间出口烟花爆竹的监管。我们加大了辖区内“瓷”产品的抽查力度和检验频次,有效保障质量安全。期间未发生一起进出口食品安全和口岸公共卫生事件。还派员参与了首都国际机场检验检疫工作,为成功举办作出了应有贡献。帮助港越食品有限公司通过国家认监委的考核,被确定为全国11家供港食品企业之一。
(六)大力加强基础工作和自身建设
篇8
关键词: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解决途径
中图分类号:S322文献标识码:A
植物新品种,指的是在人工培育的基础上研发的植物品种或者是针对野生植物开发的植物品种,此类新品种具有新颖、一致、特异以及稳定等几个特点,并且都拥有适当的命名。为了保护研究者对于植物新品种所拥有的权力[1],鼓励培育和使用植物新品种,我国于1997年10月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并且一直在不断发展、完善,在法律层面上保障了研发者应该获得的权力与利润,促进了我国农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我国林业植物新品种的保护的现状
我国植物新品种的保护制度已经实施多年,1997年成立了植物新品种保护领导小组及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正式建立了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体系。其后我国农业部针对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做出了多次的补充和完善,相关的品种权数量逐年增加。根据中国植物新品种保护信息网品种权公告信息,自《条例》实施至2013年10月31日,国内外品种权申请11354件,国外申请751件,国内授予植物新品种权4018件,保护范围也从第一批的水稻、玉米、马铃薯等常见品种扩展到了第九批的芥菜、芥蓝、枇杷、樱桃、莴苣、三七、苦瓜、冬瓜、燕麦、芒果、万寿菊属、郁金香属、烟草等非常见品种和中国特有品种。
新植物品种保护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需要申请受理部门、审查测试部门、法律部门等多部门协调合作,在这些方面我们的现行制度还并不完善,需要改进。比如品种保护只是行政条例,还没有正式立法;一些科研单位也是重论文、重成果、轻知识产权的现象比较普遍;侵犯品种权和假冒授权品种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下面将对我国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以对调动广大植物新品种研究者的创新积极性和农林业科技进步起到推动作用。
2我国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林业植物新品种权被侵权现象严重
数据显示,我国在2004~2014年这10a间查出的有关农业植物新品种侵权的案件累计可达3263件。植物新品种侵权涉及到未经品种权利人许可,故意或无意生产销售的直接侵权;未经品种权利人许可,故意或无意培育出授权品种,但不直接销售的隐形侵权;故意将非授权品种假冒为授权品种的假冒侵权等,这些行为都会对品种人的合法权利、利润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22林业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水平偏低
面对自身权利被侵犯,理应运用法律途径予以解决。虽然植物新品种权在其他国家已经是跟商标权、专利权等同等重要水平的知识产权,但是我国在这方面的保护力度水平还是偏低。主要体现在国家政策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只是一项行政法规,而不是法律,因此没有执行力;对于植物新品种保护权的宣传、培训也比较少,很多人缺乏这方面的维权意识,或者即使想维权也缺乏相应的法律条款作为支撑。
23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各部门难以协调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需要行政、检查、执法等各部门协调合作,并不是单一部门的责任。申请人要递交申请,国家林业局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进行形式审查,实质审查的方式主要DUS 测试体系,包括新品种测试指南、测试机构建设和能力建设。遇到侵权案件,就需要由法律机构执行,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但现在各部门协调合作性不佳,某个环节脱节,就会影响案件的审理、执行效率3对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对策建议
31将《保护条例》纳入法律范畴
《条例》的保护水平偏低,处罚力度不足,因此建议将《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纳入《种子法》的范畴,提升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法律地位,加大对林业植物新品种的保护范围,重点放在侵权行为的认定、证据效力、对于侵权行为处罚的政策落实等,同时协调植物新品种的专利法、保护法和种子法之间关系,以保护和促进研发者的积极性,保障其应有利益。
32加强DUS数据库建设
着手加强主要林业植物品种的DUS数据库建设[2],因为植物新品种的保护权一旦申请,就需要依赖DUS实验来检测新品种,从而检测是否达到保护要求。这就要求完善林业植物DNA植物图谱的数据库,并且由品种区试和审定部门对新品种保护中的DUS三性试验,实现品种权申请、审查、测试、授权等一系列环节的联网互动,提高效率。
33完善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体系
林业植物新品种的保护并不能单靠一个职能部门,而是要多个部门协调合作。我国的植物保护体系属于行政范畴[3],相关法律体系还不够健全,这就更要求不同系统之间彼此协调,提高审查效率、简化测试程序、加大品种权保护的执法力度。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互相配合,为植物新品种保护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全面保护新物种权力者的利益[4]。
4结束语
总而言之,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对我国的农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自实施以来,已经取得不错的成绩,但跟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较大差距与不足,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加快改革速度,完善相关法律体系,以此来有效促进我国农林业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肖苏.杨咏.如何增强党报主流影响力[J].青年记者,2012.
[2]颜国荣,王威,白玉亭,等.无花果新品种DUS测试指南的研制[J].北方园艺,2014(17).
[3]罗娴.植物新品种保护体制的经济影响[J].现代商业,2014(02).
篇9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按照市委和县委的安排部署,我和大家一样,积极置身于学习实践活动中,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深刻领会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围绕县委确定的重点课题,深入到乡村、企业开展调查研究,撰写了调研报告。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组织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卡等形式,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并进行了梳理反馈。大家对照反馈意见,分别撰写了发言提纲,认真查找了班子和个人工作中存在的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现实问题,初步明确了努力方向。
今天,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和市委指导检查组的领导来参加我们的民主生活会,进行具体指导,值此,我代表县委常委会全体同志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结合工作实际,简要地谈一下班子和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今后的努力方向。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是在解放思想方面。解放思想不够是制约内陆地区加快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也是当前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来**工作不久,我感觉到我们在这方面也存在很大差距。因此,不论是担任政府县长,还是主持县委全面工作,始终坚持把更新发展理念作为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几年来,先后组织县四大班子领导、县直部门和乡镇主要领导赴包头、鄂尔多斯、河北、浙江、山东等地进行学习考察。本人也于去年在浙江台州三门县挂职锻炼3个月。同时,还依托县委党校,定期轮训领导干部。积极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总之,通过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广大干部的思想获得了较大解放,精神面貌有了新的改观。比如我们赴外考察学习之后,去年确定了以建设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区为载体,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思路,经过认真实施,效果不错。
目前,园区内的设施农业初具规模,已培育建设起1062个蔬菜大棚,有效带动了特色化基地的兴起,促进了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实现了农民稳定增收。这项工作已经走在了全市乃至全省区县前列,是我们解放思想的成功实践。当然这只是我们在解放思想中迈出的一小步,总体感觉,步子迈得还不大,思想解放的还不够彻底。具体讲,一是不敢解放思想,二是不会解放思想。“不敢”表现是畏首畏尾,缺少敢闯敢冒的勇气,害怕触犯政策、越了红线、摘了“乌纱”,工作四平八稳、因循守旧、没有突破。“不会”表现为工作被动,缺乏不断创新的意识,平时两眼向上、两手向上,只懂得向上级要政策、要资金,给大钱办大事、给小钱办小事、不给钱不干事,主动创造条件、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想得不深、抓得不紧、做得不多。在这一点,我们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人家政策之外是机遇,咱们政策之外是。这种理念上的差距是我们共同的不足,这与我这个班长表率作用发挥不够关系很大。今后,要引起重视,加大力度,争取短期内在解放思想上有大的突破,以思想的大解放带动经济的大发展。
二是在促进发展方面。促进发展是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任务。**县是**北部重要的能源工业基地,长期以来畸重畸轻的产业结构始终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和难题。说实话,来**工作,自己想在这方面有所建树,想在自己主持工作期间,进一步开创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新局面。这几年,经过全县上下的努力,我县的经济始终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成绩有目共睹,也是令人欣慰的。特别是20**年我们在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主要经济指标仍然保持了两位数增长,这是很不容易的。预计全年完成全县地区生产总值87亿元,同比增长15.5%;财政总收入17.9亿元,同比增长35.1%;一般预算收入5.3亿元,同比增长2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00元,同比增长18.3%;农民人均纯收入65**元,同比增长16.5%。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从数字上看,我们的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是不错的,但深入分析和研究,存在的问题仍很突出,危机十分严重。比如去年第三季度,我县煤炭行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发运量至少减少270万吨,直接影响财政收入1.2亿元,导致全县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这从另一种角度上也说明了,目前我县的产业结构仍然比较单一,煤炭“一柱擎天”的格局还没有根本改变。在这一点上,我想大家的认识比我深刻。我们经常说县域经济以煤炭、电力、陶瓷、化工、建材、乳品、制药、旅游支柱产业为主,实际上除煤炭之外,其它产业对税收的贡献率不足30%,远远称不上支柱产业。这个问题反映了我们调整产业结构思路不够清晰,方法不够灵活,措施不够得力。下一步我们要明确一下,就是要通过招商引资,做大做强其它产业。比如制药行业,通过引进同星、**诺成两大企业就奠定了良好基础,形成了强劲发展势头。今后要按照这种思路,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抓好调产,力争有大的突破和进展。
三是在关注民生方面。改善和保障民生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的实践体现。在这方面我们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解决民生问题。从20**年起,每年坚持为人民群众办好十件实事,六年来共为人民群众办了60件实事,解决了一大批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同时,扎实推进了五大惠民工程,使人民群众最大程度地共享了改革发展成果。20**年全县高考二本以上达线人数1849人,达线人数连续17年保持全市第一。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农民达到15.39万人,参合率达到87.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了4.9‰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5%以内。城市低保覆盖10667人,农村低保覆盖12425人,16342名农村65岁以上居民领取了最低生活补贴。各类社会保险基金滚存结余1.24亿元。各项社会事业虽然得到了全面发展。但是有些方面的问题还不容忽视。比如在教育方面,我县虽然是三晋教育强县,但在协调公办、民办教育发展上还应下大力气,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极有可能导致公办学校全部,到时候教育普惠群众就必然成为一句空话,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将成为一个难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措施,尽快扭转。
四是在廉洁自律方面。实实在在的讲,自己在这一点上,感觉没什么大问题,基本做到了慎权慎欲,自警自律。不管是当县长的几年里,还是任县委书记后,处理问题始终出以公心,严格按党的组织原则和政策办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自己的住房、工作用车都没有超标,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对自己的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也是严要求、勤教育,从来没有利用自己的权利和影响接受宴请、礼金、礼品。但喝公家酒、吃公家饭、抽公家烟是有的,逢年过节有人送礼,基本上是拒绝的,有时碍于情面,对送来两条烟或三瓶酒,也就收下了。在落实责任制和反腐败工作上,自己觉得基本尽到了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对同志们该要求的都要求了,该约束的也约束了。整个班子在这方面做的不错,近年来没有任何领导发生不廉洁的问题。特别是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以及南方冰雪灾害中,大家身先士卒,做好表率,慷慨解囊,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了广大干部。在去年缴纳特殊党费中,我县特殊党费缴纳总数位居全市之首。反映了我们班子是廉洁的、团结的集体。但感觉对大家的要求,离一个“严”字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今后在这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从严治党,树立更好的形象。
针对自己工作、学习、廉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按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具体要求,今后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努力。
一要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有关精神,尽量抽出时间强化理论学习,做到理解深、把握准,自觉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增强政治敏锐性,增强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和本领,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同时团结带领班子每一位成员大胆创新,奋发进取,互帮互助,形成团结坚强的领导集体。
二要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紧紧围绕撤县建市这一奋斗目标,着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在农业现代化上,要不断加强专业市场、龙头企业、特色基地“三项建设”,实施丰产增收、园区带动、规模健康养殖、农机示范推广、强基固本和服务体系创新“六大工程”,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水平。在调整产业结构上,继续坚持“稳一产、强二产、上三产”的思路,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循环延伸为突破口,推进支柱产业多元化,使县域经济由能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过渡。在城市建设上,年内要实施城建十大工程,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不断拓展城市空间,持续提升城市品位,推动“两宜”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
三要继续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适应发展形势需要,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用足用活中央、省、市扩大内需的各项政策,着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创业就业、医疗健康、社会保障和安全生产五大惠民工程,认真办好十件实事,让人民群众共享科学发展成果。
篇10
1.1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新型城镇化是在立足现阶段我国发展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实践,适应新的发展要求而提出来的。目前对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尚无一致的界定,但不同学者和地方政府有着大致相似的认识。党的十之后,对新型城镇化内涵有了更进一步的阐释,其内涵可以归纳为十六个字,即“四化同步、美丽中国、布局协调、以人为本”,具体阐述如下。“四化同步”是指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协调同步发展;“美丽中国”是指强调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建设生态文明的美丽中国;“布局协调”是指城镇在空间布局上,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以人为本”强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和幸福中国的城镇化。综合来说,新型城镇化更加重视城镇化质量,注重城乡统筹,注重城镇化的协调性。
1.2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趋势特征
1.2.1完善的交通、通信网络弱化了传统的城镇等级序列
以中心地理论为核心的传统空间组织观念认为:城市也好,中心也好,产业也好,均是为某个特定的地域空间服务的,并以其所在场所为核心,辐射一定的地域范围,于是出现了空间结构的等级观念和规模差异。然而,交通、通信模式的完善和现代化,使城市发展状态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城镇的时空距离被压缩,区域内的城镇等级关系发生变动。中心城市外部的若干节点,作为城市功能的一个组成部分,可能彼此平等,弱化了等级序列关系,强化了相互之间的分工协作与协调。此外,城镇地位、功能等的发展也将打破传统的等级序列,发生重组与重构。
1.2.2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取代单纯的经济发展模式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消费能力的提高带动了消费需求的升级。我国当前人均GDP已超过6000美元,这标志着已从生存型阶段进入发展型新阶段,已步入社会消费需求全面升级的阶段。随着社会消费需求的升级,人们对环境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城镇发展中要做到生态、文化的保留与发扬等。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新的高度,现代的生态文明意识将伴随“天人合一”的原始生态观而广泛觉醒和创新。
1.2.3县城将成为新一轮城镇化的主要空间载体
当前,我国有2亿~2.5亿农业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出农村。由于大中城市本身的就业压力大,且进城农民面临居住环境差、对公共设施的使用效率低和社会保障等问题而无法充分融入大中城市,而绝大部分小城镇规模小、设施差、就业机会少、预期净收益低、缺乏城市文明,对农民缺乏吸引力。县城兼具大城市城市文明和小城镇亲近农民家园的优势,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县城实际承担着小城市的职能,在经济水平、人口规模和城镇建设等方面都要明显领先于其他镇。无论是本地人口的城镇化还是异地城镇化人口的再本地化,县城无疑将成为中国新一轮城镇化的主要空间载体。
2汝州市城镇化发展特征与存在的问题
2.1汝州市概况
汝州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的浅山丘陵地区,地处郑州、洛阳、平顶山和许昌四市的辐射交会地带,位于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圈层,是河南省改革开放试点县和首批省直管市之一。汝州市境内煤炭资源丰富,是全国50个重点产煤县市之一。2011年,汝州市辖5个街道办事处和15个乡镇,年末总人口为106.3万,城镇人口36.5万,市域城镇化水平为34.2%;地区生产总值为287.7亿元,在河南省108个县市排名中位列第9位,工业发展尤为突出,是河南省典型的发展地区。
2.2汝州市城镇化发展特征
2.2.1城镇化进入起飞阶段,人口城镇化压力大
按照惯用的城镇化水平统计口径,以总户籍人口为基数、以市域内的城镇人口数为实际城镇人口,汝州市2011年市域城镇化水平为34.2%,滞后于河南省平均城镇化水平6.4个百分点,但其增速快,近十年城镇化水平年均增长1.7个百分点,城镇化进程进入起飞阶段。汝州市人口城镇化的压力主要来自农业中潜在的富余劳动力。汝州市现状农村人口约71.3万,其中劳动力约44万人。根据汝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有量、国家土地政策要求以及未来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和规模化发展的趋势,未来汝州市域累积将有近30万人的富余劳动力需要转出。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要求城市(镇)有足够的就业吸引和产业支撑能力。
2.2.2中心城区集聚作用强,小城镇低水平均衡
汝州市中心城区基本位于市域的几何中心,各乡镇驻地至市中心城区的平均距离约为17km,中心城区对全域有一定的服务作用,特殊的空间格局形态增强了中心城区的集聚优势。2011年,汝州市中心城区人口占市域城镇人口的75%左右,首位度约为8.4,可见中心城区的集聚优势明显。然而,15个乡镇驻地人口规模平均为1.1万人,低于全国1.2万人的平均水平。近半数的乡镇驻地人口规模不足1万人。城镇规模小,基础设施薄弱,服务水平不高,产业支撑能力不强,导致小城镇的集聚程度低。2.2.3异地城镇化现象明显,本地城镇化进程缓慢汝州市是河南省的劳务输出大市,户籍人口外出现象明显。根据汝州市劳动局提供的汝州市农村劳动力资源及劳动力就业工作调研报告,2011年汝州市在市外务工人员约20万人。市外务工人员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塘及山东省东部发达地区,以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为主。2011年汝州市域异地城镇化人口与本地城镇人口的比例约为55∶100。
2.3存在的问题
2.3.1工业化与城镇化协同发展动力不足
2011年汝州市域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产值结构为11∶58∶31,就业结构为52∶28∶20,汝州市2011年的城镇化率低于产业的工业化率。汝州市是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支柱产业主要为能源化工产业。由于能源化工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较弱,轻工业缺失及服务业发展滞后,导致城镇化滞后。通常用IU比和NU比这两个指标来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化、工业化和非农化之间的发展关系。IU比是指劳动力工业化率与城镇化率的比值,NU比是指劳动力非农化率与城镇化率的比值。当城镇化、工业化和非农化发展较为协调时,IU比大致为0.5,NU比大致为1.2。2011年汝州市IU比和NU比分别为0.82和1.40,说明大量从事工业和其他非农业生产经营的劳动人口滞留于农村地区,未能向城镇地区聚集,城镇化未能随着工业化和劳动力的非农化而同步提高的实际状况。
2.3.2市域城乡格局缺乏统筹规划
受乡镇行政区划的制约,汝州市域小城镇的建设在乡镇的范围内进行,各乡镇都在做大,每一个乡镇都要建设自己的“小城镇”,对市域范围内的城镇体系缺少统筹规划。通过对汝州市域内已有规划的梳理分析,根据各城镇总体规划,规划2030年镇区人口之和为41.6万;《汝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修编》确定2030年汝州市中心城区人口为80万~100万。按照各城镇总体规划和汝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至2030年规划汝州市域城镇人口将超过120万。这对汝州市有限的土地资源而言是难以承载的。此外,城镇因发展条件相似,彼此之间竞争大于协作。从各乡镇的功能上来看,蟒川、寄料、夏店、陵头和临汝等乡镇在发展上均强调煤炭、建材和机械等产业,规划职能趋同。
2.3.3生态环境问题严峻
由于汝州市是煤炭资源型城市,其在长期的经济发展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一是因矿山开发而引发的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汝州市地面塌陷、地裂缝影响面积达58.1km2,采空塌陷损毁土地面积共计65.17km2,主要分布在蟒川、小屯、寄料、大峪、临汝和陵头等煤矿开采区;二是乡村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乡村工业化模式使得有限的耕地被非农产业过多占用;分散化布局导致乡村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生态遭到破坏,工业污染扩散到农村。
3汝州市城镇化优化对策
3.1总体战略:转变城镇化发展模式,践行新型城镇化
国家确立中原崛起战略,河南省全面实施建设中原经济区战略,大力开展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新探索,汝州市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当然这也对其城镇发展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的发展战略背景下,考虑到汝州市自身的因素,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的机遇,尽量避免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从传统城镇化转向新型城镇化。审视汝州市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体现较为突出的传统特征,汝州市应从4个方面实现向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转变。
3.2空间组织:强化中心城发展和培育一定数量具有特色职能的小城镇
3.2.1汝州市城镇空间组织模式选择
通过研究国内比较典型的城镇化发展案例,如小城镇主导型的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珠三角模式,城市融合扩张型的长株潭模式,以及城乡全域统筹型的成都城乡统筹模式,笔者认为汝州市域可能的路径有三条。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对应区域发展战略及新型城镇化目标,汝州市的城镇组织模式确定选择路径三,即在极化发展中心城的同时有选择地发展基础和潜力较好的特色小城镇。托起一些发展条件好、有发展前景的城镇的发展,与中心城市共同构成强大的团体参与到大区域的竞争中,同时又能够兼顾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2.2汝州市域城镇功能结构体系
选择有限地区集中发展,强化中心城集聚,弱化中心城近邻乡镇的综合性定位,突出城镇特色职能、生态空间和服务基地,构建“中心城区—特色镇—服务基地(点)”的城镇功能结构体系。(1)中心城区。汝州市中心城为中原经济区核心圈层向外辐射的重要节点、河南省地区性副中心城市及全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中心城区主要集中商业、医疗、文化和教育等现代生活服务功能,以及商贸物流、金融服务、信息咨询和职教研发等高等级的城市服务功能,同时发展以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生物科技和农副食品加工等为主导的新型工业;提高就业支撑水平,吸纳并集中汝州市域大部分的城镇人口。(2)特色镇。特色镇是某种特色职能集聚地,汝州市域的特色镇共有6个,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有一定产业基础的城镇。该类型的城镇有3个,即临汝镇、寄料镇和小屯镇。其未来发展基本保留现状,并不鼓励其第二产业功能,逐步引导第二产业功能向城区产业集聚区集中,逐步发展为次区域的综合服务中心。第二种是有优越的旅游资源禀赋和良好的品牌发展潜力的城镇。该类型的城镇有3个,即温泉镇、骑岭乡和大峪乡。未来发展主要彰显乡村特色,突出与城市的差异,走特色化道路;注重营销,品牌化发展旅游度假业。(3)服务基地(点)。服务基地(点)包括夏店、焦村、杨楼、陵头、纸坊、蟒川、庙下共7个乡镇。该类城镇本身的特色化发展条件有限,是广大农业地区的中心。未来发展主要强化其所承担的周边生态区域中农民的社会及生活服务(包括医疗、教育、信息等多方面)的功能,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发展。
3.3支撑策略: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1)增强城市对人口的吸纳和吸引能力,吸引人口回流。
为应对未来快速的新型城镇化进程,提供充足的就业支撑,汝州市中心城区应实现:一是城市产业的转型。转变以能源化工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就业吸纳能力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推动汝州中心城区第三产业发展的服务性行业,支撑人口的就地转移与人口回流。二是城市服务的提升。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也是劳动力回流和落户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应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中心城区文化、教育和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综合服务水平、城市的居住环境和品质。
(2)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促进农村人口转移。
首先,要改变现阶段农村分散、粗放的土地经营方式,建立新型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推进农地流转机制的形成,允许进城农民分享农地流转收益。通过土地流转实现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技术进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村劳动力的释放。其次,要发掘乡村的综合功能,改造传统产业,在生态区域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农业、乡村生态旅游、苗圃花卉种植园和科普教育等多种产业形态,构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融合的产业形态,因地制宜地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
(3)引导城乡人口、生产要素的有序流动,推进城乡融合。
有针对地进行劳动技能培训,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农民的生活、居住习惯,45~59岁、60岁及以上农民的可城镇化转移比例较低,分别为10%、5%;45岁以下农民的可城镇化转移程度较高,故重点对40岁以下农村劳动力进行劳动技能培训,引导人口的合理有序流动和转移。加强小城镇和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推进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实现无差别的生活;加强劳动就业信息服务,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建立城乡统一的、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制度。
4结语
- 上一篇:生态学起源
- 下一篇: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