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专业就业现状范文

时间:2023-12-20 17:57: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科学专业就业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环境科学专业就业现状

篇1

从20世纪60至70年代,西方各国都陆续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生是否能顺利就业早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甚至于在德国出现了“慕尼黑就业模式”,韩国政府也专门成立了“劳资共同再就业支援中心”,英国高校一般都设有“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部”,在法国,高校就业指导特别是大学生的就业方向指导,更是被政府以立法的形式确定下来,这些就业服务模式和政策的出现,在解决再就业问题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同时这些实践也丰富了就业问题的理论研究,但其主要是针对本国国情进行的就业探讨。

在国内,自1999年大学开始扩招以来,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每年不到100万人,而近几年毕业生人数却已是多出数倍,所以基于我国的大学生就业研究也已经形成气候,并在借鉴他国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较有针对性的对策,如针对区域毕业生的,还有专业性毕业生的就业途径指导,都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针对当下的新媒体环境下的区域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却少之又少,综观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发现其研究的核心焦点要么是新媒体的理论研究,要么是单纯的就业研究,缺乏与其他学科融合;同时研究缺乏创新,所以,在此基础上去研究新媒体环境下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迫在眉睫的。

二、研究必要性分析

(一)面对就业难状况,一些高校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不能取其所长,规避一些媒体环境所带来的虚假、失真信息,让我们意识到进行新媒体环境下的区域高校毕业生就业研究的重要性,这可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一个安全、便捷、有效的就业环境意识。

(二)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在近几年内成翻倍增长态势,面对严峻的就业态势,有必要挖掘当下的新媒体环境,利用其优势,对高校就业进行积极的影响。

三、研究内容及对策建议

(一)新媒体的发展现状

1、新媒体的概念及特点:一般认为“新媒体”就是指继报纸、电台、电视台之后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应是一个常提常新的概念。其主要特点是具有较强的时效性、互动性、开放性、虚无性和隐蔽性等特征。

2、新媒体的发展现状:我国目前新媒体发展已初具规模,新媒体的表现形式也日益丰富,其存在方式也是无孔不入的影响着我们的生产生活、价值观念以及文化构建。

(二)新媒体环境与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

1、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问题分析

(1)就业现状调研:近年来,河北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在实际调查了解中发现,很多毕业生有超过百分之三十的人均需要经过二次就业或更多次的寻觅才能找到比较适合的工作。还有许多毕业生则进入企业或通过自主创业来实现就业。由此可见,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态势格外严峻。

(2)就业问题分析

①区域就业市场的不完善,目前我国的区域高校就业工作是由教育部门管理,户口是由公安部门管理,而人才市场的管理又是由人事及劳动部门管理。这些部门相互之间沟通不够,再加上一些地区还有地方保护主义,造成就业市场不完善,致使有些毕业生择业受到限制。

②高校服务职能的不重视,大多高校只进行就业政策、就业信息方面的指导,服务对象也只限于毕业生,而忽视对大学生职业规划、职业前期准备的指导,高校的就业服务职能有所欠缺。

③高校招生态度的不科学,很多高校,采取一律扩招态度,为了高录取率,根本不考虑所招专业是否与社会需求合拍,造成很多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④高校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很多高校不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及时调节和进行学校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造成专业结构同化和课程类同现象,致使教育资源的浪费严重,大学生毕业即面临失业。

⑤高校人才培养的不合格,很多学校为了提高本学院学生的就业率,一味的鼓励学生考研,学生的实习也只是走个形式,在人才培养上根本没有考虑和重视要与市场、与学生专业能力挂钩。

⑥毕业生择业观念的不务实,有一部分毕业生因为一直带着大学生的光环,当走出校门时总是将自己和基层人员主动分开,以致在找工作上也是趋高拒低,不够务实。

2、新媒体环境为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1)机遇:新媒体较强的时效性、互动性、开放性所拥有的极强传播能力,使其成为高校就业信息的重要平台,大学生借其获取就业信息更为方便、畅通。

(2)挑战:新媒体的虚拟性、隐蔽性所导致的极强无屏障能力,使其成为高校虚假信息来源的重要渠道之一,大学生在虚假信息面前应该有清晰的辨识度。

(三)新媒体环境下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对策研究

在新媒体环境背景下,我们应该抓住机遇进行大胆改革与创新,这也是高等院校自身改革的大好时机。

1、完善专业体系:面对新媒体媒介形态的急速蔓延和影响,要从源头上抓起,切合经济和媒体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地调整和设置专业,要符合市场需要,要考虑到学生的就业状况。专业设置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就业市场需求相结合形成自身独特的专业体系。

2、创新培养模式:高校对人才的培养,不应闭关锁国,而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实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并随时与人才服务中心联系,不盲目招生,不不盲目培养,这样既有利于了解单位人才的标准、市场的需求,也有利于拓展学生就业渠道以及及时调整办学思路和模式。

3、加强资源设施:在新媒体环境下,以相应的配套设施,发挥其积极作用,将其作为主要的平台之一,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

4、强化就业指导:就业指导要贯彻学生大学四年的始终,尤其是在新媒体这样一个常提常新的环境下,更应注意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开展生涯规划辅导系列课程,并重视学生的每一次见习和实习机会,并充分利用本校的新媒体资源,完善毕业生的就业信息内容,建立就业信息档案网络平台,加快毕业生就业网络化进程。

5、健全就业市场:政府有关部门应进行及时沟通、有效工作,保证毕业生的就业便利,同时也应规范就业市场,保障真实信息的基础上营造一个真正公平、竞争、择优、有序、安全、便捷、有效的就业市场环境。

6、改变择业观念:毕业生自身也理应放弃以前的象牙塔光环,在新媒体环境的开放性思维下,务实而又灵活的面对工作。

篇2

关键词 研究生 职业生涯 规划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Occupation Career Planning Status and Education Exploration of Graduates

JIAO Keling

(College of Education and Science, Liaocheng University, Liaocheng, Shandong 252059)

AbstractOccupation career planning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promotion of the competitiveness of graduates' employment.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basic elements of the graduate occupation career planning, suggest that in the graduate education, universities should know the importance of graduate occupation career planning correctly; deepen graduate self-awareness, highlight the crucial role of mentors; draw lessons from foreign advanced experienc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mployment guidance.

Key wordsgraduates; occupation career planning; education

曾经研究生就业犹如“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形势十分乐观。但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研究生数量剧增,而劳动力市场需求基本不变,造成社会结构性失业,使原本处于人才高端的硕士研究生面临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从这一点看,就业形势的变化是引起研究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但诸多研究表明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就业过程中研究生自身的不足,如,只重视专业的学习,对职业自我认知和职业世界知识等了解不足。沈长月、陈奎(2010)在研究中指出硕士研究生培养阶段知识的积累与职业生涯规划的断层以及教学理念的错位,或许是就业困境的根源。

目前,职业生涯规划已成为各大高校进行职业教育、就业指导的重要手段和方式。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研究生要解决自身就业问题,有必要进行职业规划。同时,高校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研究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加强就业指导。萨柏将职业生涯规划划分为五个阶段,其中研究生恰好处于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职业探索阶段及确定阶段。

1 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内容

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研究生根据个人对自身的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的分析总结和测定,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以及制订相应的工作、培训和学习计划,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安排,采取必要的行动实现职业生涯目标。①由于研究者依据理论基础不同,及研究成果还相对不足,到目前为止,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对其内涵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但是,综合来看,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应该包涵以下两个基本内容:

1.1 学业生涯规划

学业生涯规划是指为胜任一份工作所制订的各种提高自身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计划。②其主要内容包括:研究生生涯规划的基本方法;合理安排,开展自己的主要任务;做好研究生期间的时间管理;适用的学习策略等。众所周知,自身知识和技能水平将直接影响以后的职业发展,因此,做好学业规划是科学合理职业规划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2 职业生涯规划

设计一份合理,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帮助自己确定其最佳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个人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找到一份适合自己资历条件的工作,更重要的是能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我,认识环境,提高其职业意识,明确一生的发展方向,最终达到自我实现。具体来看,主要包括:

(1)职业意识。研究生这种意识是显性的、慎重的,能主动地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进行较为全面的理性思考和心理感知。由于在报考研究生时对未来职业方向的再次选择,所以是本科阶段职业生涯规划的延续。(2)自我认知。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性格、能力、兴趣、爱好、技能、情商、智商、价值、需要、思维等作出全面而准确的认知。③在自我认知与职业的关系这方面的研究中,霍兰德的职业性向理论影响较大。霍兰德的理论认为可以将人分为现实型、研究型、社会型、传统型、企业型和艺术型共六类,职业环境也可以相应地分为相同名称的六大类,霍兰德并对它们的匹配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他认为人格类型与职业环境的匹配是形成职业满意度、成就感的基础,人们会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环境来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价值,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责任。④自我认知是硕士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是影响职业实现的内部因素。(3)社会环境。硕士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环境,主要包括社会政策、社会需求、个人的生活习惯、地域要求等,⑤其中社会需求是最重要的职业生涯规划环境。社会环境是影响职业实现的外部因素。

2 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

所查资料显示,目前,大多数研究者关注的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很少涉及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的研究起步较晚,成果不多,总的来看,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状况呈现如下:

2.1 研究生对职业生涯规划必要性的认识

目前,虽然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已经受到各大高校的重视,但研究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还不了解或了解不多。调查结果显示,一部分研究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过于理想化经不起现实的检验,或者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是走上社会后自然而然就会做的事,不愿再做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例如,对深圳地区研究生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 11.0%的研究生认为职业生涯辅导非常需要,40.1%认为比较需要,20.4%不清楚,17.7%认为不太需要,3.7%认为完全不需要。⑥

2.2 研究生对自己认知水平的评估

科学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其先决条件是充分的自我认知。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研究生对自我认知内容的了解。现有的一些资料显示,研究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职业定向和自己适合从事的职业比较了解,但就业信心不足,就业要求降低,例如,师范类研究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就业决策方面,所调查新生中12%在就业选择上存在困惑,三分之一缺乏就业信心,超过半数的人选择就业后择业,21%的人愿意降低就业要求。⑦

(2)研究生对自我认知途径的选择。现有的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大多数研究生认为比较了解自己,但绝大多数人是通过自我分析或他人评价的方式来获取信息的,其客观性及科学性不够。

(3)研究生对自身职业素质的评价。研究生对自身的职业素质缺乏自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社交能力、求职技巧、心理适应能力、发现自身潜力的能力和礼仪修养水平等。

2.3 研究生对社会环境的评估

现有的资料显示:(1)多数研究生求职准备不够,且对社会需求,职业环境及国家相关政策缺乏了解。(2)研究生清楚自己的职业方向,并对自己的理想职业的发展前景比较了解,但对职业的社会价值认识不足。(3)再择业时,研究生普遍较看重名利,追其体面高薪的职业。存在 “年轻时以健康换取金钱,年老后以金钱换取健康”的不合理信念。

3 如何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3.1 正确认识并重视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

目前,为了应对研究生就业难这一现状,各大高校正积极开展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发展期,且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国外较成熟的理论不能直接适用于我国的研究生,因此,我国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诸多问题, 如:在我国,职业生涯规划在很大程度上等同于就业指导,而且是由于就业问题而被被动地提上议程的。此外,从研究生自身来看,自我认知不足、职业认识缺失、缺少社会实经验,对社会环境了解不足。因此,应正视这一现状,重视研究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从研究生入学开始加强宣传,积极培养、引导研究生对自己的未来职业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真正做到早谋划、早打算, 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建立合理职业观、价值观。

3.2 深化研究生自我认识,突出导师的重要作用

职业生涯规划的长期性,要求高校建立全程式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模式。从职业生涯规划的角度来看,研究生本身具有明确的职业导向性。这就要求研究生培养需以硕士研究生为中心,结合他们自身特质和学科特点设置核心课程,实施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指导,开展有针对性的差别化教育,如:根据不同专业、年级、及兴趣能力和人格特点的差异,有差别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对专业方向进行更为细化、更具体的分流。在实施过程中,导师或导师组结合研究生自身特点,如个人的能力、需要、动机、价值观等,及社会需求,合理安排课程,设置学分结构,进一步帮助并引导研究生进行职业检索、选择、评判和校正, 将专业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紧密地结合起来,确定其职业发展的具体领域;将职业生涯规划贯穿研究生教育始终,渗透到人才培养、课堂教学等各个环节。

3.3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高就业指导质量

美、英等国家的就业指导工作做到了“全员化、全程化、专业化与信息化”。日本、德国、法国等国家明确了政府职能部门职责,设立(社会企业、高校)了业培训和指导的专门机构,并配备了专职人员。⑧而我国许多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晚,还仅停留在就业信息的提供上,且仅局限于毕业班的指导,对学生的指导缺乏系统性、全程性。虽配备了专职人员,但其专业素养仍需进一步提高。相当一部分就业指导工作未落实,尤其是专门针对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因此,首先,积极学习国外“全员化、全程化、专业化与信息化”的指导模式,并努力建构适合我国国情的研究生辅导模式。其次,就业培训经费应纳入到政府财政预算,并进一步明确政府职能部门的职责,尽快开展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此外,职业生涯发展还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不但要促使研究生了解自我,而且要积极引导他们了解社会环境,使他们深刻地感知到到自我与职业间的最佳契合点,从而在行业选择、地域确定等方面做到自身的内在因素与外在环境的协调一致。⑨

注释

①孙丽丽.浅议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J].中国科技信息,2007(17):161-162 .

②黄巍巍等.基于提升就业力的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J].2009(5):24-25.

③王丽,李荔波.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7(4):41-42.

④沈富儿.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的探讨[D].厦门大学,2008.

⑤沈长月,陈奎.硕士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要素分析与高校教学改革[J].2010.31(3):87-90.

⑥张革华等.深圳地区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调研报告.职业圈,2007(24):57-59.

⑦陈芬,毕佳萍.师范类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状况及影响因素探究[J].职业规划研究,2008(13):23-24.

篇3

关键词:环境科学;就业;对策

中图分类号 X5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6-168-03

Employment State and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of Environment Science Undergraduates in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

Zhang Lichao et al.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chool of Life Sciences,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Huaibei 235000,China)

Abstract:The employment problems of non-teacher major graduates in normal colleges attract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this paper,environment science(non-teacher major)undergraduates were taken as a study case to identify the employment state by the students own factor,the major's comprehensive strength and social environment,and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were given to solve the problems found in the investigation.

Key words:Environment science;Employment;Strategy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日益严峻。据统计,2001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约有114万人,到2015年时毕业生已经高达749万左右,增长了635万人,毕业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困难。与此同时,师范类院校也不断发展扩大,新增了许多非师范学科,而严峻的就业趋势,对于这些师范院校的非师范专业毕业生来说是一个巨大挑战,这些问题都迫切需要及时解决[1-2]。淮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就是这样一种情况,作为师范类院校中的非师范专业,很多本毕业生毕业就面临着“失业”,因此,需要结合该专业的具体情况,寻找相应的解决办法。

1 淮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就业情况

环境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的科学。淮北师范大学于2005年着手开设这门专业,从最初每年招收50~60人,到2014级的116人,其招生规模在逐年稳步增长。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中国当今社会条件下,环境保护依然没有受到其应有的重视,许多毕业生毕业后想找到与本专业相关的理想工作都面临着困难,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了考研这条路。数据表明,2013、2014年淮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考研录取率分别为34.85%、34.84%,分别在当年淮北师范大学各专业录取率排名第四和第三,读研继续深造成为了该专业本科毕业生主要的就业去向。而那些没考研的学生,有部分选择考取教师资格证,和许多师范类专业学生一样选择从事小学、初中教学这条路,其它一些学生有些从事本专业的工作,有些干脆放弃了专业所学,从事其它一些与专业不相关的工作。

2 对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2.1 对专业的认识不够 许多刚考入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他们自身对所学专业就不了解,对该专业所学内容以及就业去向不清楚,容易对以后的学习及发展造成影响。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许多考生选择自己憧憬的专业时分数不够,但为了能顺利考取大学,愿意被调剂到任意一个专业,这些学生自己内心对自己所上专业就不认同、不适应[3]。(2)许多高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没有自己特别喜欢向往的专业,往往会选择那些专业名称听起来大气、感觉有前途、认为有发展的一些专业。其实他们并不了解这个专业,对这个专业以后的就业方向也不清楚,大学期间也不主动去关注相关就业信息,导致毕业找工作时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3)有些家庭整体文化水平不高,父母一心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盲目的寄予孩子很高的期望,不懂得孩子所学专业的性质与实用性。这往往使得孩子产生很大压力,不知道自己将来该做什么,能做什么,无故的妄自菲薄或者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因此,他们在毕业找工作时就容易出现“就业难”的情况。

2.2 非师范专业师资力量薄弱 许多师范类院校非师范专业招生规模和专业数量在不断扩大,但是师资力量和相应教学设备匮乏,不能很好的保证教学质量。淮北师范大学在2011年本科专业数为51个,到2015年则达到72个,新增的专业大部分均为非师范专业。例如,2015年新增的网络与新媒体、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环境生态工程和戏剧影视文学4个本科专业均为非师范专业,这些新设的专业均要求在当年度开始招生,但相关专业的师资力量还未完善,新教师引进的工作也进展缓慢,这些都大大制约了非师范专业学科的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环境科学专业是从2005年着手开设的专业,至今已有10a时间,再加上2015年新增并开始招生的环境生态工程专业,使得学院有2个环境类非师范专业,但相关师资力量却较为薄弱,特别是具有工程背景的教师尤为缺乏。而师范类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其师资力量和相关就业指导课程等均较为完善,这将使得师范专业类的学生和非师范专业类的学生产生差距,并进一步影响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的就业。

2.3 社会环境 中国目前是一个粗放型生产的工业大国,为了使经济获得高速增长,中国面临着以牺牲环境来换取效益的局面。大的工业项目,虽然存在环境隐患,为了发展,也让其上马;小的工业企业,更是存在私开私设、屡禁不止的被动局面。执法上通常采用罚款方式,事实证明其遏制并不好,对于一些暴利企业来说,些微罚款并不能伤筋动骨。中国的环保企业体系还不完善,在发达国家,专业防污治污的环保企业发展得很好,而在中国,由于对污染惩治力度小的缘故,环保事业还未能形成市场化,市场对环境方面人才需求不大。

3 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所面临问题的对策

3.1 加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 首先,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应该结合自己的兴趣选择合适的专业。为了能较好地把握自己的兴趣所在,以便给选择专业提供较科学的参考,考生在填报志愿之前应当去参加一些高考填报志愿的测评,这样选出来的专业比较适合自己。带着兴趣学习,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于学生在4a大学生涯中学有所成,习得一技之能。其次,不要盲目听从家长及他人的建议,选择一些看似有“前景”的专业。有“前景”的专业往往能使学生家长等人脸上有光,但这些有前景的专业不一定都是最合适的专业。如果对自己所选的有前景的专业一点儿兴趣都没有,自身条件也不是那么适合,那么再有前景似乎也没有用,因为你不能学有所成,让自己拥有相关的能力。而且其他人的建议也不一定正确,一味地听从他们的建议,受他们的影响,未免显得没有主见。因此建议学生们在选专业时既要考虑前景,但也不能忽视自身的实际情况。最后,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充分利用网络、报纸等途径充分了解报考政策、各高校招生情况特别是自己看中的学校招生情况等信息,理性地填报志愿,避免被调剂到不喜欢的专业,从而使自己失去学习的动力。

3.2 加强非师范专业建设 环境科学专业建设与学生的培养质量息息相关,加强环境科学专业建设,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而且对学院的教学科研水平和综合实力的提升也大有裨益。首先,学院应当促进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的融合发展,不仅仅是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办学理念的融合,同样要保证2者间的交叉发展,做到师范与非师范既有区别,又能相互吸收借鉴[4]。师范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其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大多非师范专业设立的时间较晚,相应的办学经验比较欠缺。学院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明确非师范专业与师范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结构和未来发展方向上的区别,制订出适合非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其次,加强环境科学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环境科学专业的一些课程对实践性的要求比较高,但大多教师特别是新引进的教师往往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对学生的教学仍以理论知识的灌输为主。为进一步提高相应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学院可组织相关进修培训活动,比如邀请一些有学者或者相关企业的员工进行经验交流传授和技术培训等。

3.3 加强环保宣传,促进环保产业发展 环境科学专业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宣传普及环境与健康知识,提升公众环境科学素养,努力营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舆论氛围,加强社会对环境的重视程度,从而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和对相关人才的需求。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它是联合国促进全球环境意识、提高政府对环境问题的注意并采取行动的主要媒介之一,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个节日,开展相应环保宣传活动,加大对环境保护知识的普及力度,增强社会公众对保护环境的认知和自觉。同时借助公众广为关注的环境热点问题进一步引导公众正确认识环境问题,让更多的人意识到现如今环境保护日益面临的严峻形势,增强全民环保意识,从而进一步加快环保产业发展和相关人才需求,提升环境相关专业就业率。

4 结语

总的来说,我校环境科学专业学生目前就业形势仍然严峻,但随着近几年学校加大了人才引进力度,专业实力不断上升,环境科学专业也从2015年开始从二本升为一本专业,再加上现如今社会大众对环境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相信我校环境科学专业学生以后的就业形势也将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文彬.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探析[J].时代经贸,2007,5(73):1-6.

[2]刘兴,傅象喜,王海波,等.高师院校非师范毕业生就业问题思考[J].学术纵横,2010(7):121-122.

[3]刘蕙.谈师范院校中非师范专业的就业指导策略[J].高校论坛,2013(11):23-24.

篇4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观

中图分类号:G47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5-0086-02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环境的改变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大学生这个原本在高高象牙塔里的天之骄子已成为现在随处可见的大众教育中的一员。当一个群体不再是稀有群体时,社会对其要求也就更加严格。当代大学生正处在国家国际化的大环境里,机遇和挑战并存,如何能使自己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弄潮儿,是每个面临毕业的大学生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目前大学生就业现状如何?大学生社会就业环境如何?大学生应该如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毕业后顺利就业?政府及各级部门如何改善就业环境为的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让大学生就业不再是难题?对于这些问题,本文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目前大学生就业现状

当前大学毕业生一部分就业还是很不错的,这得益于这部分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高和所学技能过硬。但还有一大部分大学生就业现状不容乐观,问题集中表现为,国家体制内就业难、一线大城市就业难和高薪酬就业难。

(一)国家体制内就业难

2012年11月19日,哈尔滨市首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事业编制环卫工人。尽管此次计划招聘的457名环卫系统员工全部为工勤技能岗位,却吸引了11 539人报名,最终报名成功的7 186人中,近半为本科学历,并且还有29名硕士。其实,本科硕士们争相应聘清洁工,并不是冲着这一工作本身去的,而是冲着编制和户口去的。因为按照哈尔滨市的相关规定,“对新进人员均按照财政拨款事业单位工勤人员管理,使用事业编制”。

近年来持续升温的“公务员热”就是大学毕业生对“体制内”偏好的很好说明。据统计,2014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网上报名人数总量达到1 357 056人。从报考情况来看,其中应届大学毕业生占60%。从以上现象可以看出,有很多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还是老观念,都还是国字头铁饭碗的传统就业观念,而国家正式编制是有限的,所以大学生体制内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

(二)一线大城市就业难

大城市经济发达、资源丰富、机会多是大学生首选到一线城市就业的主要原因。在 2013 年的国考报名中,有 132 个职位无人报考或无人通过资格审查。除了这些职位本身对专业、基层工作经历等的要求过严外,其多在西部地区和边远艰苦地区也是众多报考者将其排除的原因。面对大学毕业生“有业不就”的情形,我们也可以发现,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表现出来多数人希望到经济发达程度较高的大城市就业,他们过分强调和追求安逸舒适的工作岗位和环境,不愿意到偏远地区和基层单位工作。由于一线城市大批人才的涌入,供大于求的现象必然出现。同时,一线城市房价及各项生活成本很高,大学生想在一线城市扎根生存下去也是个不小的难题。

(三)高薪酬就业难

据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的月收入期待底线(是指大学生对自己毕业时第一份工作能够接受的最低月收入)。2011届大学毕业生的月收入期待底线(2 500元)比2010届(2 207元)上升了293元。连续两届的月收入期待底线的上升与物价的上涨不无关系,但我们看到的却是大学毕业生对薪资水平的不断上涨的要求。大学生总是希望自己的工资能够再高一点。然而一个正规企业不会把高薪资一下子就给一名没有任何社会经验的应届毕业的。

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学毕业生的城市就业难、体制内就业难和高薪就业难凸显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那么,造成大学就业难的因素有哪些呢?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二、城乡发展不平衡、体制内外待遇不平等导致大学就业观错位

大学毕业生为何如此留恋大城市,又为何这么钟情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所谓的体制内单位,关键问题就在于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和薪酬、福利的不平等。

首先,国家在公共资源的分配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城市的社会保障条件明显要高于农村,再加上国家政策对城市的倾斜,所以城市比农村有更多的发展空间、有更大的生活保障。在这种情况下,大学毕业生对大城市趋之若鹜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其次,国家对体制内和体制外实行的也是薪酬、福利的双轨制。众所周知,体制内人员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均由国家发放,其退休生活方面基本不存在什么大的问题。而体制外人员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则大部分依靠自己缴纳,单位所给的补贴也仅仅是在单位效益好的前提下,就更不用说退休后的生活保障了。如此一来,正如哈尔滨市大学生对清洁工岗位的趋之若鹜一样,大家看重的就是体制内这一生活保障。

三、高校对学生就业指导不到位个别专业开设不合理导致毕业就失业

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为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场所,其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的不重视及指导不到位,个别专业开设太过陈旧,造成其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竞争力不强,与市场需求脱节。

首先,目前高校就业指导理念存在误区,就业指导资料匮乏。我国大多数高校都开设有就业指导课程,但很少有高校将就业指导课程看作是一门学科来研究。同时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内容陈旧,师资往往是从学校的其他行政岗位转来的,师资水平不高,流动性大,种种导致大学生就业教育缺乏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服务。其次,现在个别高校开设专业过于陈旧,不经市场考察盲目开设一些专业,导致毕业学生要么供大于求,要么所学专业没有用武之地。

基于以上原因,导致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脱离社会实际,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需求,从而导致大量大学毕业生临时或长期找不到工作,形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社会事实。

四、大学生自身原因

首先,当代大学毕业生自我认识不足,自我定位不准确。大学生在就业过程自我认知不足,就业期望值高,脱离实际,存在一定的盲从心理。目前,高等教育已逐步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也不再那么强烈,但不少学生和家长却仍错误地认为高学历就能高标准就业,总觉得用人单位非我不用,不考虑自身实际情况,盲目追求高标准就业,出现了人们常说的“高不成低不就”现象。

其次,就业选择过于功利化,不能正确选择就业单位。在就业选择上,不少大学生缺乏正确的就业意识,存在着“铁饭碗”观念。他们过分强调和追求安逸舒适的工作岗位和环境,不愿意到偏远地区和基层单位工作。虽然大学生择业地点集中于东南沿海等大城市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择业地点的过度集中必然会导致发达地区人才的闲置和浪费,进而增加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难度。

最后,部分大学生综合素质欠缺,不具竞争力。目前有一部分的大学生的确存在人文素质不高、综合素质差、竞争力不强、就业能力明显不足的问题,手低眼高、盲目签约、随意毁约的现象屡见不鲜。使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聘用上存在恐惧心理,增加大学生就业难度。

五、用人单位片面追求高学历,用工制度不合理造成大学生就业难

首先,用人单位一味要求高学历,影响大学生就业。不少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动不动就提出必须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把211学校、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考试等硬性指标作为招聘人才的衡量标准。这无疑将导致人力资源浪费,同时也会人为地增加低学历毕业生的就业困难。其次,用工制度不合理。一些用人单位存在用人的苛刻性、薪资待遇低,用人制度随意性等原因,没有形成良性的留住人才机制导致好的大学生很难在单位立足同时一些单位还存在着用人机制比较滞后的问题,导致其招不到急需的人才。

综上所述,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第一,完善就业服务,健全社会保障。通过对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分析我们知道,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在城乡发展不平衡,薪酬、福利不平等的情况下产生的。因此,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从宏观入手,发挥政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在优化就业环境的同时,健全就业保障。第二,用人单位制定合理用人制度,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第三,大学生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改变传统的就业观,让自己真正成为有用的人才。第四,高校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上更加人性化,开设专业和课程与用单位紧密对接,真正让学生学有所用。第五,大力提倡自主创业,解决创业者自己的就业问题,在缓解社会整体就业压力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就业岗位、为国家创造了财富。

参考文献:

[1] 施敏锋.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2).

[2] 秦卫东,彭绪山,魏斌.浅析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J].宁波大红鹰学院学报,2010,(3).

[3] 郑擎,张坤.大学生就业形势现状及解决途径[J].大众科技,2012,(2).

篇5

关键词:信息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现阶段,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不断提升的新形势下,传统教育的不足逐渐暴露出来,基于信息化背景下的中职计算机教育应从多角度、多方面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实现教学效率与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

一、中职计算机教学现状

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经过了多年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师资力量与教学经验,在中职学生计算机专业技能培养上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但是在高校不断扩招,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得到持续提升的背景下,中职学校招生情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首先,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逐渐下降,学生学习基础较弱,学习能力不足等问题普遍存在,致使许多中职学生无法获取相应的职业技能,以致在校所学计算机知识能力不能满足工作岗位需求。其次,许多中职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热情不高,甚至存在严重的厌学心理,热衷于网络游戏、看小说等活动,在计算机相关知识的学习活动时存在学习兴趣不高,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基于中职计算机教育这一现状,为了培养出优秀的中职技能型人才,中职计算机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二、信息化背景下的中职计算机教育改革途径

1.基于就业导向进行明确的目标制定

中职计算机专业就业可以分为办公文秘、平面设计、硬件维修等多个方向,不同方向学生的计算机教育重点不同。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应当明确不同专业培养方向,制定明确的知识与技能架构,以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当前,计算机应用人才市场与供应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中职计算机教学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专业结构与培养方向进行适当调整,对课程实用性进行设置,强调计算机知识实用性,遵循够用原则,对理论性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基于就业导向进行明确的教学目标设计,以帮助学生提升专业实际操作能力,增加学生就业能力。

2.建议良好的教学环境

中职计算机信息化教学改革离不开良好的教学环境建设。当前,许多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存在教学设备落后,安装版本较低等问题,这种教学环境之下学生对于计算机技术的掌握能力将不能很好地满足就业后工作岗位需求。要实现中职计算机教育改革,就要根据学生的学习与实践要求,从硬环境与软环境两个方面努力为中职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环境。中职学校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了解学生就业企业或者岗位的计算机设备使用情况,或者深入到计算机设备企业,对先进设备的生产情况进行了解,基于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设备购买,优化计算机教学硬环境。同时,学生对教学环境的诉求要尽可能满足,此外还要不断完善校园网络体系,使网络教学得到普及。

3.创新教学方法

针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信息化下的中职计算机教育改革要针对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就业需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一些计算机专业如软件编程语言等,需要学生有较好的数学与英语基础,因此针对中职学生学习现状,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开辟专门编程学习班。又如进行Photoshop、Flash等图像视频软件学习时,可以采用“专业基础+专业技能课+实践课”的教学结构开展。除此之外,还可运用自主——发现式学习,引导学生自主的发现知识,将课堂交还给学生,使学生的发现意识以及学习意识得到提高。通过小组教学方式,让学生开展学习讨论,相互配合,对学生团队意识进行提升。还有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根据不同专业课程的内容特点,进行教学方法创新,使课堂教学过程更生动,课程教学模式更优化。

4.合理运用教学资源

传统的中职计算机教学很难对知识点进行清晰的阐述,无法满足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需求。为了使教学资源变得更生动形象,改变传统教学的不足,教师可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使教学资源更加直观与形象。具体来说,可以通过校园网络应用,将教学课件以及教学视频等资源上传至校园网络,通过对教学体系的不断完善与优化,帮助学生在课内与课后对学生资源进行及时的预习与复习,提升学习效率。此外,还可以在班级内建立网络学习小组,通过微信群等网络媒介帮助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使学生的学习问题得到及时的讨论与解决,并及时解决学生对所需信息的需求。

5.对评价体系进行完善

传统单一的笔试或者上机测试方式无法对中职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掌握程度进行科学评价,信息化背景下的中职计算机改革应当根据学生基础以及能力水平,从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首先,要将学生评价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对于学生日常学习情况,实训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完整记录,具体到知识掌握程度、完成任务时间以及小组配合情况等,给出相应评价分数并作为该科目最终成绩的一部分。其次,要改变单一的教学评价方式,引入学生自评与同组学生互评的评价方式,使学生对自身的优缺点有更清晰的认知,并树立起明确的改进方向。此外,在评价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保持,可以树立进步奖,努力奖等,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与督促。

三、小结

总而言之,信息化背景下的中职计算机教育改革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发展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人才,帮助中职学生提升专业技能,顺利地走入社会参加工作。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同时,对教学目标进行明确,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不断优化,为促使中职计算机教育更加科学高效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宋迎春.浅谈中职教育中计算机信息化教学[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22).

篇6

一、大学生就业意识现状分析

1.就业的策略及方向不明确

(1)对自己的就业方向与目标不明确。大部分大学生没有较明确的就业方向与目标,对就业方面的策略了解不足。

(2)对自己的职业没有规划。有调查显示六成以上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不明确,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应该是走上社会时的事,刚上大学就做职业生涯规划太早了。还有的认为对就业成败的影响最大的并不是职业生涯规划。

(3)就业准备时间不足。考上大学后大部分学生并没有考虑就业问题,而选择毕业当年或毕业之后再考虑,充分说明大学生的就业准备意识不足。

2.就业能力及知识技能有待加强

(1)专业知识及技能准备不足。大学生们普遍认为专业技能、专业知识不是就业的重要影响因素,反映出其专业知识技能和应对就业市场的各种能力欠缺。

(2)创业意识较为薄弱。学生中大部分是等待、寻找就业岗位,没有积极创业的想法。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3)高学历能带来更多就业机会的观点还有一定市场。许多大学生都认为应对就业风险的出路是继续提高自己的学历,专科生希望升本科,本科生希望考研究生,从而提高就业的砝码。

(4)对就业指导了解不多。大学生就业意识的生成在一定程度上说,离不开高水平、高素质的就业指导。但在现实中,学生多数认为就业指导的意义不大。

(5)依赖和盲从心理。有的学生并不清楚本专业的毕业生应具备怎样的知识及技能要求,有少数的学生表示从来就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3.就业期望过高

(1)注重自身经济收入。大学毕业生把“效益好,收入高”作为最重要的职业价值标准。原因是学生主要通过就业获得生活资料,个人收入的高低直接决定生活水平。

(2)注重就业地域。各个省的省会城市,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一直是大学生就业时比较集中的选择。

二、大学生就业意识影响因素与分析

1.社会及学校环境影响因素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的推进,大学毕业生人数年年增加,而受制于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及人们的传统观念,社会上适合高校毕业生的高劳动附加值的岗位数量并没有得到相应提高。另外从学校方面来讲,我国的高等院校虽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方面不断进行改革,但由于各种因素,在主动适应市场经济方面始终做得不太好,所培养的毕业生在专业知识、技能、方向上与社会需要之间有所脱节,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

目前,大部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队伍的构成是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和学生工作者,这支队伍在有效地探索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方面存在着不足。而且未经过专门的训练,业务能力不强,加之实践经验的缺乏,无疑使得就业指导功能减弱。因此不可避免地影响大学生就业意识的形成与实践。

2.家庭环境及自身因素

大学生的就业意识受家庭因素的影响很强。入学后,大学生远离了家庭,来到了一个相对开放的环境中,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视野的开阔以及知识的增多,社会对大学生的影响作用也会显现。但是建立在家庭基础上的血缘关系是任何力量也无法摧毁的,家庭环境在大学生就业意识确立中的作用仍然不可低估。家长往往根据自己的职业现状以及对职业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发展前途的思考,用各种方式影响子女的求职选择。这种影响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一定是强迫,而是通过家庭生活的长期熏染。

大学生个体的因素一是个性因素。国外心理学界已注意到了人的个性因素与职业成功之间的密切关系。虽然每一种个性类型都能够实现就业,但也存在个性特点与职业和岗位的适应问题。所以职业生涯设计应该建立在个性类型与职业要求相匹配的基础上,应该以“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我适合做什么”为原则来思考并设计发展规划。二是能力因素。任何一种职业都需要一定的知识和能力才能胜任,特别是在创业的时候。目前有不少大学生有创业的激情,也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术,但由于缺少经济活动经验而无法落实。还有一些人比较浮躁,总幻想着成功的捷径,不愿脚踏实地苦干,一遇困难就退缩或者转向,使得大学生的创业计划很容易夭折。

三、大学生就业意识培养的对策

1.培养专业意识,加强专业学习

专业意识是就业意识的基石。一旦我们将就业与专业联系上,我们就会更注重培养自己的专业意识及加强专业学习。通过对专业的潜心研究和学习,有了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才能在以后的就业中找到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或者很顺利地实现就业。而要培养大学生的就业意识就要做到以下二点:

(1)全面了解专业。大学生群体中普遍缺乏对所学专业的了解或者缺乏对专业的兴趣。这是大学生专业意识贫乏的重要表现之一。因此,我们要在从大学生活开始到寻找就业机会之间贯穿必要的专业教育,让大学生对本专业有整体上的了解。

(2)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专业意识与大学生本人对所选专业的兴趣有绝对重要的关系。对专业有浓厚兴趣的学生,会主动地关注本专业的发展动向,从而培养自身的专业意识。因此,我们应关注此类对专业缺乏兴趣的学生,提高他们对自身专业的兴趣。

2.正确定位,合理安排就业

大学生要从自身条件出发,不要对工作的收入有过高期望。同时家庭应该给予适当的引导,对学生的自主选择应该予以支持。解决传统“家长制”对学生自主择业影响的最好途径是学生应该和家庭及早主动沟通,达成就业观念上的共识。家长应以自己的阅历和经验给学生以参考,而不宜包办。同时大学生应加强自身的综合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认清形势、量体裁衣、取长补短、科学定位、合理择业,为成就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

一要加强职业生涯设计指导,通过生涯设计帮助学生规划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树立终身接受教育的观念。二要加强职业价值观指导。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指导学生选择一条既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又适合自己发展的成功之路。正确认识自我,客观评价自己,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心理素质、知识结构选择那些能发挥自己特长和潜能的职业。培养良好的择业心态和心理素质。增强自信心、克服自卑感;克服不良就业心理,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和参与就业竞争。三要加强政策和信息指导及政策咨询和信息服务,逐步建立起需求信息服务网络。通过广泛深入的政策宣传和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和省、市制定的就业政策及学校制定的具体实施意见,引导学生走出择业“误区”,消除择业困惑,纠正择业中的片面认识。及时向学生提供社会需求信息,包括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所需毕业生的类型、人数以及对毕业生素质的具体要求,指导毕业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和利用信息。四要加强择业方法和技巧指导。让学生了解自荐、笔试、面试的种类,掌握自荐信书写的格式、内容和写作技巧以及笔试和面试的应试技巧和方法。要让学生在用人单位面前恰当地、实事求是地展示自己。大学毕业生身上凝聚着巨大的人力资本,他们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客观认识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形势,正确分析大学生就业的矛盾和问题,因势利导、科学应对、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变挑战为机遇、化压力为动力。

4.构建合理规范的开放的就业大市场

就业市场规范化是大学生现代就业意识生成的现实保证。努力构建合理、高效、规范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势在必行。一要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互联网在就业中的积极作用,构筑大学生就业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从中央到各级地方政府应该积极利用网络市场权威的就业信息,进行宏观调控,避免未就业学生大规模盲目流动。各高校的就业网可与人事权威部门的网络实现互通,共同构建大学生资源信息库以便于用人单位的招聘与选择。要尽快打破部门行业壁垒,按照全国一盘棋的大思路,尽快建立资源共享的中国大学生就业网络市场,为学子求职提供一条“绿色通道”。二是各省、市人才交流中心举办的招聘会要逐步进入制度化运行轨道。在固定的地点、相对固定的时间大学生供需信息,让人才市场真正发挥“桥梁”作用。

参考文献:

[1]樊建芳.鹭大毕业生就业意识的调查研究[J].鹭江职业大学学报,2001(6).

[2]赵毅.转变学生就业择业观念树立学生主动就业意识―对大学生择业观念的调查分析[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3]余修日,万晓东.浅析地方高校大学生现代就业意识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7(11).

[4]罗三桂.转型期大学就业指导者的工作现状及改进策略[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0).

[6]杨广晖.浅析如何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OL].省略/kab/content

/2009-02/28/content_2559982.htm.

篇7

摘要:职业教育可谓是教育界的一朵奇葩,每年数以千计的高中毕业生纷纷选择职业教育深造来完成他们将来的淘金梦。近来国家相关部门允诺了一项协议:对高校毕业生实施就业跟踪服务并提供一定的就业指导,这项政策无形中扩大了职业教育的就业范围。本文拟探讨当代就业环境下职业教育的就业前景和就业现状。

关键词:就业前景和就业现状 职业教育

1.引言

职业教育可谓是异军突起,它的发育和形成也不过几十年的光景,然而各大电视和报纸上铺天盖地的广告让我们领教到了它强大的造势能力。家长和孩子们仿佛也对职业教育充满希望,他们用实际的行动来表达对于职业教育的一分忠诚和信任。到底职业教育的就业前景就真有那么乐观,让我们一一来了解职业教育的就业现状。

2.职业教育的就业现状

2.1上岗就业不是难题

职业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也有不少教育人士和专家纷纷指摘职业教育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诸如学生素质低、学生毕业后社会地位低等等,然而结合现实来看职业教育的确有它值得推崇的地方。职业教育的常规管理模式是三年的教育或者更短,在这段时间里学生们一边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一边学习专业技能,当然专业技能的学习占主要位置。不仅如此学生们多半会去工厂进行一段时间的职业实习,在实习过程中他们的专业技能水平得到锻炼这为他们日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凡事讲求实用的大背景下,职业教育得到人们的赏识,因为再没有比职业教育更注重实践的教育。

再看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情况,在众多的行业领域里数电子产品拥有极大的市场,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快,这便给了许多职业教育毕业的学生一个一展身手的机会。纵观我国社会就业现状,职业教育的学生但凡毕业上岗就业问题基本可以解决,不同的是因个人掌握技能水平的差异而就职于不同的地位[1]。

2.2个人有足够的提升空间

有不少人认为职业教育出身的人大抵就是在工厂玩命地干一辈子,非但如此他们技师的身份没少给他们添麻烦。许多白领阶层甚至于普通工人就瞧不起他们,因此不少职业教育的学生自我贬低认为纵使以后就业也会面临毫无提升空间的窘境。反观当代职业教育的就业现状,在许多工厂里我们都可以看到胸前悬挂不同牌照的技术工人,他们也有初、中、高三级之分,不仅如此一些资力雄厚的技术工人他们不必亲自操作技术只需一旁言语指导下级工人的技术。因而在当代就业环境下,职业教育背景出生的学生在以后的就业过程中还是大有提升空间的,提升的关键在于他们是否愿意付出努力为目标奋斗。

职业教育出身进而做出一番自己事业的人不在少数,技术工人只是他们成功的一块垫脚石而已,真正的成功还是与他们的加倍付出有密切关系。在认清自我的情况下,利用原有的技术水平在职场突破不是没有可能。

2.3职业多元化的选择空间

许多人认为技术工人就是传统的机车工人,他们要么负责机器的维修要么负责生产仪器等等,人们普遍认为进修职业教育虽然就也不难但就业的方向太过狭隘甚至失去了自主选择的权力。然而纵观当代职业教育不同门类课程的开展我们就可以找出反驳的理由,就以传统的护理专业着手来说明问题。护理专业在以前属于本科专业的范畴,也就是说必须达到一定的文化水平才能选修这个专业。近年来随着实际需求的需要,许多职业教育高校纷纷开展了护理高职高专专业,相比前者而言后者因为修习的时间少、门槛低引来不少人的关注,许多学生经过正规的培训和学习同样是可以进入各家医院应聘护士工作。因而从职业教育的实际发展来看,职业教育背后的工种选择是多样化的[2]。

3.职业教育就业前景

3.1学生成为高端复合型人才的可能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于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提出“术人并重”的教育理念。“术”强调职业教育要培养学生高端的技术水平而不应该停留在一些浅显的技术水平上,“人”则是指规范职业教育学生的言行举止道德素质,“术人并重”是职业教育的长远发展目标。教育机构通过引进了国外先进职业教育的教育经验并加以借鉴从而制定出了许多适合中国国情的职业教育政策,另外职业教育机构也通过引进“双师”型教师使得学生在技术和素质上均有所提高。

在现代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下,许多职业教育机构均开始谋求自身的改变以便使学生们能够良好的就业打响职业教育的品牌。学生们通过认知和学习方式上的转变其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都明显地得到了提高,而这样的一种复合型人才是抢手的,企业必将想尽办法获得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下,职业教育势必将掀起就业浪潮里的又一股热潮[3]。

3.2学生参与和主导上流社会的可能

据调查显示许多上流社会的人对职业教育背景出生的人是持不赞赏态度的,在他们看来这些出身低的人因自身能力不足所以选择低门槛的职业教育来实现自己的淘金梦。非但如此,企业的一些高级领导同样是对这些技术员工不屑一顾、不委以重任,尤其是提拔管理者他们宁愿提拔一些资历低的本科学生也不愿重用一个职业教育背景出生的优秀员工。因而职业教育背景出生的员工大多无法进入上流社会更不谈能够主导上流社会,因为他们连上流社会的门槛就进不去只能顾影自怜生活在既定的圈子里实现一些小的可怜的抱负。然而国家的宏观调控给予了他们希望,在国家大力扶植和建设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许多学生便多了一些自信认为这是他们获得集体认可尤其是上流社会认可的重要机会;另外教师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学校硬件、软件设备的更换也给了他们提升自我的空间,于是三年的历练他们大幅度地提升了自我。

拥有了实力,他们就不怕进入不了上流社会,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职业教育背景出生的人也不会例外,有了国家的关照他们抬起头来做人慢慢成为可能[4]。

4.结语

当代就业环境尽管是激烈的,然而职业教育出生的学生以其明显的优势获得了许多企业公司的青睐,在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寄予的同时也为社会输出了更多的复合型人才,相信这些职业教育出生的人才经过实践的考验后必将占据社会的主流位置。

参考文献:

[1]宋桂苓.当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J].科技资讯,2006(22)。

[2]崔明.论职业教育的软实力[J].社会探究,2008(2)。

篇8

《Majors》

A.理学类: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生物科学类、地质学类、地理科学类、大气科学类、海洋科学类、力学类、电子信息类、心理学类等。

B.工学类:矿业类、地质类、机械类、仪器类、材料类、能源动力类、电气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类、土木类、水利类、测绘类、化工与制药类、纺织类、轻工类、交通运输类、海洋工程类、航空航天类、兵器类、核工程类、农业工程类、林业工程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生物医学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建筑类、安全科学与工程类、生物工程类、公安技术类等。

C.农林类:农学、园艺、植物保护、植物科学与技术、种子科学与工程、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动物药学、林学、园林、森林保护、水产养殖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草业科学。

D.医学类:基础医学类、临床医学类、口腔医学类、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中医学类、中西医结合类、药学类、中药学类、法医学类、医学技术类、护理学类。

E.管理学类:管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图书馆学、档案学等。

F.经济学类: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税务、保险学、贸易经济、金融工程、国民经济管理、信用管理、网络经济学、体育经济、投资学、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海洋经济学。

G.法学类:法学、理论类、社会学、社会工作学、国际政治、政治学与行政学、思想教育学、外交学、治安学、侦察学、边防管理学。

H. 教育学类:教育学、学前教育、特殊教育。

I.军事类测量工程、车辆运用工程、船艇指挥、弹药工程、导弹工程、导航工程、地雷爆破与破障工程、地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等。

很多同学容易把理工科混为一谈,不清楚二者的关系和区别。理科是基础科学,基础科学原创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国家的科学水平;工科是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基础科学的原理,结合生产实践所积累的技术经验而发展起来的学科,各类工学人才直接推动着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工程技术领域的发展。理科和工科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地位都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学科的特点,理科专业的数量和培养学生的数量要比工科的少,但更要求精益求精。理科专业的同学可以在研究生阶段转入工科学习,由于有坚实的理科做基础,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更得心应手。在现代科技领域,理和工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同学们在选择专业时应注意兼顾理科专业的基础、工科专业的发展趋势,确定长远的发展目标。此外,要注意管理学类、法学类、教育学类部分专业在招生时更侧重文科生。

理科生的就业现状

(Status of employment)

理科生的就业现状相对文科生来说要好很多,但由于近年来高校招生人数的不断增长,导致高校毕业生也在持续增加,那么相应的理工科毕业生人数也越来越多,这使得很多理工科专业岗位的需求正在向“日趋饱和”的方向发展,因此,就业前景也不容乐观。再加上近年来海归人数的不断增多,更加剧了就业压力。

面对这样的状况,理科生们要想在本科毕业时轻松顺利地就业,就一定要弄清楚什么才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理科生的核心竞争力

(The core competence

对于理科生来说,专业是其核心竞争力,甚至比学校的名气更重要。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有三。

1.专业技术性更强

对于理工科专业来说,培养的内容技术性强,行业的社会分工非常明确,对于大多数理科学生来说,将来主要也是从事技术工作。而对于用人单位来说,不论是行业内的龙头国企还是民营企业,招人考虑的最重要因素也是大学生的技术能力。综上所述,理工科学生的技术能力是个人发展的最重要的衡量指标。

2.院校行业性更强

任何一个理工科院校都有自己的行业背景,不论是综合型理工科院校(重庆大学,电力、建筑、制造工业)还是典型的理工科院校(西北工业大学,航天、航空、航海).二本层次中的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文行业)、昆明理工大学(资源行业),这些院校都有非常明确的行业背景。因此,这些院校的相关工科专业不但具有非常好的行业需求,同时也具备极强的专业培养能力。必须指出的是,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将来转型的机会更多,不论是考研换专业,还是从技术型工作到管理型工作的转型。由于理工科专业的学习难度本身就很大,所以理工科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强,以至于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理工科学生更容易适应变化的环境。

3.专业更利于就业

篇9

摘 要:职业技能竞赛的组织包括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形成合理的竞赛组织程序、设计科学的技能竞赛方案、保障顺利实施竞赛方案等重要环节。其中,竞赛项目内容和技术标准、评委的选聘是竞赛成功组织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技能竞赛方案 竞赛项目内容 技术标准 评委选聘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定期开展全国性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这应该成为高等职业学院加强技能培养力度的一项重要教学活动,并形成惯例,定期进行。高等职业教育是以技能培养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方式,高职教育专业课程体系除了安排了大量的实践教学外,采用了多种形式,开展多种多样的、有助于提高专业技能的活动,这也是提高专业技能的一个有益补充。其中以职业技能竞赛为载体的活动形式,是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一种活动。同时,在选拔选手的过程中,能带动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形成学技能、比技能的良好学习氛围。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职业资格证书的制度。同时,获奖选手的美好职业前景,形成广大学子的职业动力。

一、确立正确的竞赛指导思想

近年来,为推动职业教育深化改革,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各地政府职能部门和各职业院校积极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突出的职业技能大赛活动,努力探索通过技能竞赛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路子,探索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的制度化建设,通过技能竞赛推动专业建设和实训教学质量的提高。初步形成了校校有比赛、人人都参加的局面,通过层层的选拔,最后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工作的广泛开展,技能竞赛制度的逐步建立,引领了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方向,对于促进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重要助推器作用。

目前,高职院校的职业技能竞赛的主办单位很多。各职业院校积极举办校级层次的技能大赛。旨在通过竞赛积极落实各院校的教改精神,以加强学生专业技能训练、职业能力培养。同时还把技能竞赛活动作为一项学期常规重点工作,使高职院校的技能竞赛活动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常规化,使技能竞赛覆盖各专业、各课程,营造了竞赛与教学、竞赛与职业技能培养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技能竞赛水平和质量。通过技能竞赛的制度化建设和相关奖励措施,有效促进了各院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教师教学理念和模式转变,大大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技能水平。同时,院校组织的技能竞赛具有的选拔功能,为更高一级的技能竞赛和相关企业输送了大批的优秀人才。

各省级教育部门组织的中、高等职业技能竞赛也是技能竞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竞赛的目的主要是选拔全国的职业技能竞赛的参赛选手,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水平质量,通过竞赛项目的合理设置,缩短与就业岗位的距离,形成“职业教育有竞赛”的良好氛围。

另外,各地的政府职能部门也主办竞赛。例如,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8年举办质检系统食品化学岗位职业技能竞赛[1],通过竞赛,旨在了解具有相关资质的专业检测机构的仪器配置情况,发现其存在的技术和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规范专业技术人员的操作技能。通过竞赛给参赛人员提供一个施展才华、交流技术的机会。从而提高各检验机构的检验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因此,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也是培养各级各类高技能人才的快车道。

按照《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定期开展全国性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教育部举行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每年进行一次。

这是国家最高规格的职业技能竞赛,具有权威性和导向性,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提供案例和支持,为国家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服务。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发明”和“中国创造”、“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历史性转变贡献力量。

二、形成合理的竞赛组织程序

在确定正确的竞赛指导思想后,由举办单位、行业协会或者举办竞赛的学校先提出大赛的指导思想、比赛内容和初步方案,并确定承办、协办单位,并及时通知相关学校报名参赛。在确定了参赛学校的数量后,再根据承办单位的仪器设备能力和比赛场地的限制,制定出详细可行的比赛方案、竞赛内容和项目及实施细则,包括竞赛项目、主要技术要求、仪器设备要求、比赛场地要求、比赛规则、评分标准等内容。并及时下发给所有报名参赛的学校。在确定的比赛时间前一段合适的时间,通知参赛学校派代表到比赛场地考察,在现场,由设计比赛方案的技术人员,回答参赛学校提出的疑问,在无异议时确定比赛方案及实施细则、评分标准。并将上述内容告知参赛的学校。这样,各参赛学校根据比赛方案及实施细则,组织参赛选手训练,迎接和参加竞赛。

三、设计科学的技能竞赛方案

科学的技能竞赛方案,是在结合企业、学校的实际情况下,既科学规范又切合本行业发展和区域职业教育实际的技能竞赛方案。技能竞赛方案包括竞赛指导思想、竞赛项目内容和技术要求、竞赛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竞赛项目的时间安排、参赛选手的资格要求、代表队组成要求、竞赛评判的组织和要求、奖项设置、经费来源、组织领导和后勤保障等保障措施,竞赛项目的承办、协办单位安排等。而竞赛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应包括竞赛项目及内容、竞赛形式、竞赛方法、竞赛环境要求、仪器设备要求、比赛场地要求、参加比赛要求、比赛规则、评分标准、组队与报名要求、协办单位联系方式及相关注意事项等。

1、竞赛项目内容和技术要求[2]

在设计竞赛项目内容时,要充分了解本行业的现状,使竞赛项目能适应本行业最成熟、最常见的技能要求;结合本专业对口的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使竞赛项目能适应企业的需要;还要考虑承办竞赛学校的实验实训条件,保证竞赛需要和相关技术要求的仪器设备。由于技能竞赛具有选拔功能,因而,竞赛项目内容和技术要求,在难易程度的把握上要高于一般考试。总之,竞赛项目既要结合当前实际,又要具有一定的就业导向,使职业技能竞赛具有的选拨和引领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

在全国高职高专环保类专业环境监测技能大赛和其他专业类别的技能竞赛相比,环境类专业的职业技能竞赛有其独特的特点。就环境监测类专业来说,适合技能竞赛的项目大致分为两类: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这和当前的普遍适用的监测手段现状相适应。就其内容分类来说,大致分为水环境监测、大气监测、声环境监测和土壤环境监测。三届竞赛的主要领域都是水环境监测,这和当前的水污染严重的现状很切合。由于样品的保存具有时效性,因此监测数据的时间限制也是必要的。这三届竞赛中对基本操作技能和仪器操作技能要求能够达到企业对就业人才的要求。

2、技能竞赛评判标准[3]

技能竞赛的评价功能对参赛者来说起着“指挥棒”的作用。为选手的备赛和就业指明了方向。因此科学规范的评判标准,是以技能教学标准、训练标准为基本依据,结合相关职业资格标准来进行制定的。 要加强评判标准的科学性、客观性和规范性,防止进行价值判断的主观随意性,力求提高评判标准的效度和信度。这样才能体现大赛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由于评委在执行评判标准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人为性,因此,评判标准要详细合理,应考虑整个技能竞赛全过程的各个实施环节,不仅包括竞赛过程中的具体工作环节,还应包括每一个辅助细节,如赛前、赛中、赛后的细节等等。

在评判过程中,技能竞赛评委队伍及其评判工作是技能竞赛的核心。所以,评委是技能竞赛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从某种角度来说,技能竞赛的举办水平和质量关键在于评委。因而,评委选聘对竞赛工作至关重要。

3、技能竞赛的评委选聘

首先,评委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在评判工作中严格遵守公平公正原则,能够自觉遵守裁判工作守则和有关规章制度,严格按照评判标准执裁。评委也应该要求自己以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本着对竞赛组委会负责、对全体参赛队员负责、对整个职业教育事业、比赛负责的态度,严格按照评分要求和评判标准进行评分,维护参赛选手权益和大赛的权威和形象。

其次,评委的专业素养要求高,应具有高级以上职业资格或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具有丰富的从业经验,熟悉参评职业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充分了解本行业的发展现状,熟悉本行业相关企业的就业要求,能够代表本行业领域、本专业比赛项目的较高水平。具备业界公认的权威性,且有较高的评判能力和丰富的考评工作经验。

再者,评委来源要广,结构合理。由于竞赛具有的选拔功能、就业导向、引领作用[4],所以选聘评委时要充分考虑行业、企业、学校等各个方面。比如聘请行业权威人士、专业技术人员、企业技术人员、学校专业指导教师等等。评委组成的多元化与评委队伍的合理结构,都有益于公平公正地开展竞赛。 一般来说,技能竞赛评审专家队伍由行业专家、企业技术能手、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等组成。例如,环境监测大赛的评委由环境监测中心站的专家、环境科学研究所的技术专家、环保公司的技术能手、高职学院(环保学院)的专业指导教师等。由于连续多次的举办技能竞赛,因此,环境监测大赛评委的组成保持了相对的稳定,这样也保证了评判标准的稳定性和先进性。

最后,坚持回避原则和保密原则。一般来说,参赛单位的人员不宜参加评委队伍。东道主也应当回避某些项目的比赛。科学的评审标准需要评委来执行,而评委在评判工作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为了隔绝外界因素对评审工作的干扰,评委的选聘要在一定的范围内保密。

总之,技能竞赛方案应该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技能竞赛的评判质量,保证大赛的权威性。

四、保障顺利实施竞赛方案

竞赛方案的顺利实施需要行业主管部门、相关企业、竞赛承办单位、协办单位、评委、参赛学校、选手等共同合作。行业主管部门要在政策上加以支持,竞赛结果需要得到劳动部门的充分肯定,获奖选手的职业资格因此会上新的台阶。相关企业的人力资源领导对获奖选手的技能水平予以高度肯定,一般来说,会优先考虑获奖选手的就业去向,并在工作中大力培养。因此,技能竞赛也是企业选拔优秀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竞赛承办、协办单位在竞赛组织领导、资金来源、后勤保障等方面都要给予高度重视,以保证大赛的顺利进行。参赛学校和选手要对大赛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予以高度的重视,严格按照竞赛项目要求和技术标准对选手进行赛前培训,参赛选手在进行比赛时,端正竞赛态度,尊重竞赛评审标准和评委,严格按照比赛要求进行竞赛,力求赛出风格,赛出水平。

只有上述各方面保持高度的合作,大赛才能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吕文 黄红霞 任小英 食品化学检验岗位技能竞赛的组织与探讨[J].福建轻纺,2009.10。

2、张义珑 测量技能竞赛成绩评定的思考与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9。

篇10

【关键词】准企业管理环境 建筑材料检测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C-

0056-02

一、课程改革背景

(一)当前中职建筑材料检测课程教学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突破。一是教学主要以单向传输为主,课堂教学通常采取“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造成理论课时多、动手操作实践训练少,这种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所提出的“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的要求。二是核心能力的培养虽然加大了校内实验室、实训中心模拟训练的时间,但与企业实际操作还存在一定距离。面对中职生源变化及市场对该专业人才要求的提高,按传统模式培养的毕业生离市场人才需求差距较大。学生还需在检测行业同师傅跟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独立从业,使得培养的人才技能不到位,素质不尽人意。从“传授型教学”走向“学习工作化教学”的改革成为必然。

2.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缺乏实用性,课程内容与工作任务的相关性低。中职学校实践教学通常是随堂进行,实验课依附在课程教学中,实验仅单纯为课程服务,缺乏专业相关岗位的实用性,无法提高学生的实际专业所要求的技术应用能力与综合能力。

3.实训配套无法满足教学要求。在加强实践性教学过程中,各职业学校都建设了一批相应的校内实训基地、实训中心或实训室,但由于经费和场地因素,这些实训场所的建设并没有很好地“关照”项目教学的要求。实践教学开展未能进行实质性的改革,实践教学开展深度不够,学生缺乏全面、系统、高质量的专业技能训练。

4.专业教师缺乏一线工作经验。现在许多中职学校引进的教师多为刚从学校毕业的大学生,虽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但是缺少一线工作的实践经历,不利于教授学生实践技能。

5.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缺乏全面性、科学性。在课程教学中,中职学校都各自建立了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但由于对教材特点、职校生的特点、可利用的教学环境及职业教育教学特点分析不够,通常只采取“一卷”考核,评价方式单一,缺乏科学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学的质量都受到了极大影响。

(二)市场调研

我们对广西数家检测公司和开展土建工程检测的企业进行了有计划的调研工作。几乎所有企业都希望学校的专业教学能注重实践能力、新技术、新工艺的培养,尽量与岗位对接,毕业后就能顶岗工作或有一段短暂的工作适应期后就能适应岗位工作。

我们对在校的200多名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回答来校学习的主要目的一项时,93%的学生选择的是为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能力,以便毕业后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因此,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当前就业能力培养的需要,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但又必须与职业培训区别开来。中职学生除了要能上岗工作外,还应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持续学习、提高的基础。

因此,改革现有教学模式,创建准企业管理环境条件下中职建筑类专业建筑材料检测课程教学模式,与企业联手,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教学的课程体系,有利于将学生培养成市场需要的合格劳动者,使学生顺利完成向准职业身份的转换,缩短在企业工作中的适应期,减少企业人力资源培养的成本,提高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二、课程改革理念与方向

(一)明确课程教学人才培养目标

中职学生要想毕业就获取工作岗位,就需要我们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必须充分考虑学生当前就业能力培养的需要,提高学生的首次就业竞争力。学生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竞争能力,才能够有机会被企业录用。在满足“踏进门槛”的提前下,中职学生还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持续学习、提高的专业发展能力,有机会谋求多元化的出路,达到“多岗迁移”。只有培养学生的第一次就业能力,才能去兼顾多次就业的需求。

经过市场调研和我校的多次论证,确定我校建筑材料检测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检测等相关企业的“实验员”岗位。本课程改革重在以“首岗适应”为原则,缩短学生在企业工作中的适应期,减少企业人力培养的成本。

(二)重构“学习与工作一致”的课程体系

打破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课程体系,根据实际工作任务的要求,重构“学习与工作一致”的课程体系。借助校企合作平台,把学生安排到实际企业环境中学习,教师与学生共同营造企业文化环境,创建职场化的准企业教学环境,将现有课程体系和企业行业需求相对接,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相对接,实现建筑材料检测教学与企业“零距离”对接。

(三)优化教学内容

根据实际工作任务需要,本着“强化理论、重视应用”的原则,以职业岗位标准为主线,以培养专业技术娴熟人才为目的,重新组织和设计教学内容。调研用人单位人才需求意向及岗前培训内容等,进行信息处理、整合,打破以往章节“各自为王”的缺陷,重组并优化各教学环节的教学内容,开发“以项目为中心”的教材。

(四)转变教学行为和模式,创新教学方法

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方式,形成“教师任务实施、学生主动学习”,融“教、学、做”一体的教学行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采取项目教学法、情景模拟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现场教学法,聘请企业相关人士参与教学环节。

(五)创建配套的教学环境

改善单一课堂教学环境,借助校企合作平台,创建准企业管理的教学环境,实现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一致;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一致,做到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双向融合。

三、课程改革步骤

经过市场调研和多次论证,创建准企业管理环境条件下建筑材料检测的课程改革,力求“三个一致,两向融合”,以工作过程为课程内容的主线、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课程教学与岗位标准对应为课程目标,突出技能培养,充分体现中职教育特点。

我校与企业联手,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准企业环境下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的课程体系。其课程体系构建流程为:市场调研实验员岗位群分析工作任务分析构建工作过程化课程体系重组教学内容编写工作过程化教材创建职场化教学环境教学实施教学体系调整并完善。

(一)调查研究分析

认真分析专业培养目标所提出的建筑工程专业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与能力,研究其获取的途径;对我区检测员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开展专业调查,对建筑类群专业中职生的材料检测学习现状、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建筑工程专业人才面临的素质与能力的挑战,结合我校现行的建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优势与不足,以及培养目标,写出调查研究报告。

(二)根据调研分析报告制定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根据检测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人才特色的要求,构建合理的以项目为核心的实践性教学课程体系。修订各实践性项目教学环节的教学大纲,重组并整合优化准企业环境下各教学环节的教学内容。制定各实践性项目教学环节的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方法的改革方案。

(三)创建职场化的教学环境

充分利用企业的工作场景,提供真实职教环境或模拟企业环境,将企业布置、设施复制到学生课堂上,让学生上课犹如到企业上班,教师成为领导,学生成为员工。做到学习就像工作,学生亲身体验职场中的各种公共关系。

(四)做好建筑材料检测教学“工作过程化”的课程研发

根据已制定教学模式改革方案和依托准企业的教学环境,确定“将学生培养为准职业人”为教学培养目标,编写“以项目为核心”、教学环节“工作过程化”的教材、实训指导书和实施性课程标准。

(五)构建准企业管理环境下的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

以“将学生培养为准职业人”为培养目标,按贴近企业员工要求、贴近职业资格标准制定评价标准。以教师、学生自己、同学、企业相关人士为评价体系主体,采取教师评价、学生互评、自评及企业相关人士综合评价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项目以小组形式展开。建立评价的激励制度,评价好的学生可优先推荐就业,评奖学金、评优等优先考虑。评价差的采取重修等方式加强。缩短学生在企业工作的适应期,实现教学效益、社会效益双提高。

四、预期目标

模拟企业管理环境教学,让学生上课犹如到企业上班;构建“以项目为核心”的课程教学体系,使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环境职场化,教学流程工作化,达到与企业、行业需求相对接;构建以“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达到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的;采取“以项目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避免学生毫无经验走上就业岗位,将学生培养成市场需要的合格劳动者,使学生顺利完成准职业身份的转换,缩短学生在企业工作中的适应期,减少企业人力培养的成本,提高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同时可形成师生同事化、学生员工化、教师技师化。准企业管理环境条件下中职建筑类专业建筑材料检测课程教学模式可复制到我校其他专业课程教学中,为我区建筑类专业教学服务。

总之,结合我区中职建筑类专业课程教学现状,在建筑材料检测课程教学中采用“准企业实践模式”,可使建筑材料检测课程教学实现“生产过程化”,实践与理论密切联系的职业教育模式,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建筑行业检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