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总结范文

时间:2023-12-20 17:57: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阅读教学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阅读教学总结

篇1

本学期我们以《启蒙阅读》第三册幼儿听读游戏识字配套教材为主教学,大范例、大字卡的使用,在教学过程中,把“玩”与“学”科学的结合起来,化“机械记忆”为“感长记忆”,适应了儿童的生理特点,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语言和识字。

为避免幼儿学习的单一性和重复性、使教学形式丰富多样,也为了让幼儿有良好的语言表述能力和提高幼儿学习兴趣,本学期在《启蒙阅读》教学中,通过看图讲述、字宝宝游戏、儿歌诵读、听说游戏、情境表演等内容,孩子们在快乐的游戏中认识了很多字宝宝,同时让孩子们养成了良好的倾听和划指习惯,这些结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应用,极大的丰富了孩子的视听觉,使孩子学习的兴趣大增,让幼儿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变得爱说、爱讲、也爱大胆表现了。

在启蒙阅读教学中,也特别注重为幼儿营造一种宽松和愉悦的教学氛围,结合每位幼儿的特点,在教学中潜移默化的让孩子学习语言和识字。为了使孩子对启蒙阅读识字产生兴趣,我们也特别注重与家长的交流,能为孩子们识字提供多样的语境,有利于激发孩子主动识字的愿望。使家长明白幼儿期是培养兴趣的关键期,要注意方式方法,而不能强迫幼儿机械去学习,施加压力的学习只会使孩子对任何事都失去兴趣。

通过《启蒙阅读》第三册的学习和培养可以开发幼儿的大脑潜能,让幼儿丰富词汇,练习口语表达能力,轻轻松松掌握汉字宝宝。这个学期的工作虽然得到了许多家长的好评,但我自己知道还有很多地方做的不是很好,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做的更好!

大班启蒙阅读教学工作总结相关:

篇2

在教学中我做到以下几大点:

一、学会课本上的全部歌曲,通过歌曲的演唱,使学生更加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学习、爱科学、爱科学、爱大自然、爱生活。

首先,我从自身的点滴做起,一方面,上课是注意歌声美,琴声美,语言美,教态美,服饰美等,让学生从教师的身上体会到美,从而使学生喜爱老师,进而喜欢上音乐课。另一方面,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音乐创造等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情感的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上好欣赏课,通过欣赏,扩大学生的视野,以音乐的艺术形象有力的感染和鼓舞学生。

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

三、给学生适当的时间、活动空间及思维空间

在教学过程中,我每节课至少要留五分钟时间,让学生表现自己,鼓励学生在他人面前自信的表现,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每节课还设计一些值得研究、可讨论的问题。让学生创造性的思考回答。注重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并且从不用教师的思维定势去约束学生,应尊重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及理解,让学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四、课堂管理:

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了善意的批评与纠正。

篇3

阅读高三政治教材之四个结合法

学生通过阅读掌握教材内容的学习方法。教科书是学生最早接触的、也是最基本的学习资料。学生阅读政治课教材应坚持四个“结合”。⑴教材粗读与精读的结合。粗读,一般是指一种对教材只求“观其大意”的读书方式。其特点是快速阅读。通常的步骤是:浏览前言,通读目录,抓住重点,快速摘记,看结束语。精读,是指在粗读的基础上,对教材“一一寻究,得其要领”的读书方式。归纳要点,做读书笔记,立异标新。要读好政治课教材,必须处理好粗读和精读的关系。一般来说,在读一本书或一课书时,粗读和精读要交替使用,重点内容要精读,一般内容可粗读,在几本书都要读时,对重要的书要精读,同时以精读带动粗读,以粗读来补充丰富精读的内容。 ⑵教材横读与纵读的结合。政治课教材的内容到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道德等各个方面,要读好它,必须做到横读与纵读的结合。横读,就是着重发现和把握教材内容各个方面之间的横向的、左右的联系;纵读,就是着重发现和把握教材内容各个方面之间的纵向的、前后的联系。横读和纵读,就是要求读者善于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来理解和掌握教材的有关知识,从而能灵活自如地加以运用。 ⑶教材自读和群读的结合。自读,即指一个人“埋头苦读”教材。自读课本,据特级教师钱梦的概括,其步骤是:认读、辨体、审题、问答、质疑、评价六步。自读课本,一般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它对读者感知理解教材,训练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无疑具有积极作用。群读,指的是一种有若干人组成进行阅读活动的组织形式。有的叫“群体外向法”。其作用是:将个人自读课本后得到的体会、收获与他人互相交换,互相启发,能收到“翻番”之效。⑷教材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鲁迅认为“专读书也有弊病”,正确的读书方法是“必须和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要读好政治课教材,除了要善于处理好粗读与精读、横读与纵读、自读和群读的关系,还必须把课本知识同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把所学的知识、观点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并逐步落实于行动。

阅读高三政治教材之精读法

一种在粗读基础上对读物达到充分理解而进行的读书方法。一般适用教科书、经典著作、信息量丰富且价值较高的书籍。

精读政治课读物应有如下要求:①精读书籍要有选择性。当今社会,书似山、报象海、刊物如林。然而,一个人的时间、精力和阅读速度却都有限,要想获得最佳的阅读效果,就必须要选择好读物。一般来说,教科书值得精读外,还可请教师、名人、学者开列主要书目。判定读物是否值得精读,主要看其有否“五性”:一是思想性,利于净化思想,陶冶情操。二是实用性。三是知识性,利于开阔视野,完善知识结构。四是专业性。五是浓缩性。为了节省时间可读精华节选本、缩写本和文摘类书籍。②精读要有计划性。围绕政治课的目的任务,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工作实际、生活实际、阅读能力和社会的需要,列出具体的精读书目,然后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严格地、循序渐进的阅读,方能获取预期的效果。③精读要得法。一要细读书序(前言、后记、跋),了解著作者或出版的旨意及对该书评判,确定和选择阅读的方法、方向。二要通读书的目录,了解该书的体系、层次、结构及主要观点。三是全读、分读。对于自己熟悉的,或较易的内容,一次读完;对于比较生了生了疏的,或较难读的内容,可以一部分一部分地读。全读和分读时,结合运用圈点符号、眉批旁注、读书笔记等方法,弄清全书的基本线索,明确哪些是必须记住的、最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只需掌握大意或作一般了解的。四要复读、研读。复读,就是对某些已读过的最重要的或初读时遇到困难的内容反复阅读的方法,以便加深印象,避免遗忘。同时在每次的重读中可以悟到新的认识、新的理解和新的疑点,所以还须运用研读法,层层深入,反复品味,达到会意时,才能寻到精英之处,这也就是爱因斯坦的“抓骨肉、去皮毛”读书法之精要。

精读时,是一种层次较高的读书方法。因此采用精读法阅读,必须注意:①阅读者应训练和培养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即指基础阅读能力(如字词句篇,语文逻辑的基础知识)和选择适当读书方法的能力。②精读一般是在略读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还要处理好博专的关系。③精读时还要注意科学用脑,科学用时,可结合采用分配学习、交叉阅读,以期达到最佳的阅读效果。

阅读高三政治教材之著名学者阅读法

古今中外许多富有成就的学者都在长期的阅读学习中总结出了不少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在这里只能择其一二,介绍几种对政治课阅读具有指导意义的“阅读成方”。

⑴朱子读书法。即朱熹读书法。我国古代的传统读书法的典型代表之一。此法对后世影响极大。朱熹去世后,其弟子即归纳为“朱子读书六法”:①循序渐进。读书须有次第,“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其后”,切戒急于求成。②熟读精思。读书“若读得熟而又思得精,自然心与理一,永远不忘。”③虚心涵泳。即读书要有虚心的态度,“惟笃志虚心”,方“道理明”。④体已体察。即读书要善于将书上的“圣贤言语,体之于身”。⑤着紧用力。意即读书要勤奋,下苦功夫。⑥居敬持志。读书要有纯静专一的心境和坚定远大的志向。

⑵顾颉刚读书法。顾颉刚(1893——1980),我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民俗学家。其读书方法开创了中国近现代阅读理论和实践的新格局。归纳起来,可称之为“三要读书法”。①要有正确的读书态度。读书时要善于批判继承传统的读书法,敢于怀疑圣贤和经典,还要自觉吸收现代科学方法,不断反省和总结自己的读书方法。②要有独特的读书方法,即批判性阅读、活读。③要做好五件事。第一,养成读书的特殊兴趣;第二,要分别书籍缓急轻重;第三,要运用自己的判断力;第四,不可有成见;第五,要广涉群书,又要精专。

⑶陈从周的杂读法。我国著名建筑家陈从周教授在谈到读书方法时曾说,我除了读专业著作以外,最喜爱读杂书,尤其是钟爱历代文人的笔记。要分门别类地做摘记,这样方能由杂变“纯”。正如搞园林一样,“一木一石,残砖碎瓦”,皆为造园必须之品,为学也是如此。他还说,读书,搞学术,要有的放矢,围绕一个问题,由一点可以引申到很多点,正如蜘蛛网,千丝万缕,离不了中心的蜘蛛。如此持之以恒,便可在这个领域中得其梗概了。

⑷快速阅读教材法。这是一种从文字中迅速吸收有用信息,提高阅读速度的读书方法。此法为美国教育学家比尔.科斯比和苏联著名学者奥.库兹涅佐夫等人提出,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近年来此法已在苏美法等国推广使用。此法包括三种方式:第一,跳跃式阅读。读书时不要逐句逐段,而是跳跃式开头、读领头句、读结尾。第二,扫描式阅读。即阅读时视线要垂直移动,“瞄准”重要字词语便行。第三,组合式阅读,即群读。它要求新闻记者时不是一字字地看而是一组组地看。做到群读需要经过不断地训练才能达到要求。采用快速阅读法要注意以下要领:①不要重复阅读;②阅读时不要出声;③要集中思想,边阅读边理解;④阅读时要采用记忆的方法。 运用著名学者阅读法进行阅读学习,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在读书过程中,善于博采古今中外专家学者新闻记者方法之精神,为我所用,切忌照搬硬用。②阅读过程中,要善于摸索和总结出自己独特的阅读方法,复习方法。③世上没有一种万能的、最佳的、具体的读书方法,需要在长期的阅读实践过程中, 不断修正、补充、完善,方能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遨游。

 

阅读高三政治教材的方法总结相关文章:

1.如何正确阅读人教版高中政治课本

2.如何正确阅读政治课本掌握好重点知识

3.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方法总结

4.2017高中政治课本关于意识的知识点总结

篇4

关键词:体裁教学法;高校英语;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9-0035-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9.020

阅读教学是高校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许多高校英语阅读教学仍沿用传统的翻译阅读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片面强调基础知识,忽略了语篇中的交际性,缺乏对语言情境的把握,不利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体裁教学法是一种基于语篇体裁分析的教学方法,将其应用于高校英语阅读教学中,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基于此,本文简要研究了基于“体裁教学法”的高校英语阅读教学。

一、体裁与体裁教学法简析

体裁指的是一个语篇的类型,是用于实现交际的工具或媒介。而体裁教学法则是以题材为基础,即以不同交际目的的语篇为教学基础,分析不同语篇中的组织模式和图式结构,并以此为根据进行相关类型化的教学活动。体裁教学法在上个世纪80年代兴起于美国和澳大利亚,并于90年代末由王士先、秦秀白等学者引入我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在各大高校普遍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体裁教学法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均有应用,本文将从阅读教学入手进行简要研究①。

二、基于“体裁教学法”的高校英语阅读教学研究

体裁教学法分为三个阶段:课前阶段、课中阶段和课后阶段,知识导入环节为课前阶段,题材分析、语篇分析、自主分析和归纳总结等环节为课中阶段,阅读训练环节为课后阶段。

(一)知识导入

知识导入环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形成体裁意识,主要发生在正式的高校英语阅读教学之前,具体的步骤如下:第一,高校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如帮助学生解决将要学习语篇中一些词汇、短语以及语法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扫除学生的阅读障碍,为之后的阅读教学打下基础;第二,教师应当做好体裁知识的预先导入工作,让学生对语篇的体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如可以将语篇相关的历史背景、文化风俗等推介给学生,这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语篇,也可以预先讲解教材中的“Preface”部分,并鼓励学生积极提出有创意、有探讨价值的问题,发散学生思维,为之后的阅读教学进行预热,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二)体裁分析

图式结构的形成是整个体裁分析过程的关键,教师应当以当前教学语篇为基础,对整个语篇的体裁进行全面、细致的阐述和分析,并对学生讲解这种体裁的交际目的、语篇结构及语言特征,使学生在脑海中构建体裁语篇的图式结构。以消息体裁语篇为例,教师要先向学生讲解消息体裁语篇的目的是报道事实和吸引公众,然后介绍消息语篇常用的倒金字塔式的行文结构,最后讲解消息体裁中语言特点,如多使用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来表达陈述句等。通过对以上知识的讲解和分析来提升学生快速认定体裁类型的能力,在学生脑海中建立体裁图式结构,并据此进行有效的阅读。

(三)语篇解析

语篇解析的过程即是学生了解、熟悉、体裁阅读方法的过程,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并能够受到教师启发,主动探寻语篇中的结构特征和语言特征,且针对语篇主旨、层次结构、表达情感等提出个性化的问题。语篇解析的方式有很多,例如教材翻阅、多媒体播放、印发活页等。以消息题材为例,高校教师可以提出:“这篇消息传达了什么样的信息,消息共分为几个层次,作者写作意图和表达情感是什么”等问题,以此来让学生了解体裁阅读方法,明确语篇目的,从整体上把握整个语篇的脉络结构。学生分析之后,教师再进行针对性的补充说明,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并理解体裁教学法。

(四)自主研讨

自主研讨环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特异性,形成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此过程需要将题材教学与自学融合,让高校学生通过自主的研讨来主动发表意见,形成个性化的阅读思维,以自身的个性化思维来分析语篇,学习知识。此外,自主研讨有着一定的自由性,由学生主导,教师引导,经常会引发热烈讨论,对于活跃教学气氛有着积极的意义。

(五)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的主要目的是在高校学生脑海中形成题材阅读的知识体系,此过程由教师主导,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师生共同完成对以上几个环节中研究素材的整合,全面总结整个语篇体裁的图式结构特点、层次结构特点和语言特点,并总结出此类体裁语篇中容易出错的问题以及理解难点,找出解决方法,介绍此种体裁下语篇的理解技巧以及答题技巧②。

(六)阅读训练

阅读训练是对学生体裁阅读能力的巩固和强化过程,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安排课后的阅读训练任务,对语篇的具体范围进行划分,并制定相关考核标准,对高校学生的课后阅读量进行定期考核。此外,教师还可以自行印发活页阅读材料,进行个性化的阅读训练,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阅读基础制定相关的专题训练,如定位练习训练、总结训练、连贯联系训练等,以此来强化高校学生的体裁阅读能力和自主分析能力。

综上所述,体裁教学法是高校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方法,共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将其应用于高校英语阅读教学中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体裁的相关知识、认识体裁分析的优点,掌握体裁阅读的技巧,使他们轻易找到语篇中的关键信息,这对于高校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注释:

篇5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2―0049―01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积极引用“少教多学”的基本模式,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本文主要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少教多学”的模式进行探析。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少教多学”教学理念的概述

(一)教育与学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需要保证教与学相互依存,这种情况并非说教育者不去进行教育或是很少地进行教育,而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需要将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展现,真正做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二)“少教多学”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本质上分析,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少教多学”模式的目的是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并非简单提高教学质量。所以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需要将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进行融合,推动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除此之外,在整个教育过程之中,语文教师的目的不是简单地将教材中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将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展现,一切为了学生,让学生能够得到健康、快乐的成长。

(三)给予学生充足的课堂时间。众所周知,在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之中教师会花费大量的时间讲课,留给学生的时间非常少。这种情况下学生难以对教师所讲的内容进行消化,导致所掌握到的知识比较少。但是将“少教多学”模式应用其中,语文教师能够做到精讲精练,能够将课堂时间进行优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时间,将少教多学的基本意义进行展现。此外,这种方式也可以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少教多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一)初中语文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并从两点出发。第一是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搞明确。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中语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并结合学生的学习进度为学生规划好学习的目标。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语文教师所开展的各项教学活动需要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另外在“少教多学”模式中,“少教”主要是指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各种方法,在注重教材多样性的同时,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多学”主要是指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不能死记硬背,需要从广度入手,明确学习目标,在学习中带有目的性地进行学习,以此提高学习效率。第二是为学生创设交流环境。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任务便是“照本宣科”地进行教学,学生在下面被动地接收知识,这种情况下教师与学生无法进行沟通与交流。所以为进一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需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交流环境,在课堂中语文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并且对学生的见解要持以欢迎和肯定的态度。

(二)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学习方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想将“少教多学”的意义体现出来,需要对学生的独特思维以及发展潜力进行分析与了解,语文教师要对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进行分析与了解,将学生的不足进行掌握,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需要采取鼓励的方式增强学生的信心。其次,在整个学习过程之中,语文教师还要指引学生利用自己合适的方法,只有如此才能进入到真正的学习状态。在语文阅读教学之中,教材只是一个案例,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需要让学生举一反三,将“少教多学”的意义体现出来,为学生构建一套合理的学习方法,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篇6

关键词:构建;高效;阅读;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6-097-01

如何有效、高效地进行阅读教学,是许多语文教师冥思苦想希望攻克的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通过反复研读课标,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总结出了“自读自悟、交流讨论、汇报总结”的阅读教学模式,在此,我对“自读自悟、交流讨论、汇报总结”的阅读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运用进行剖析说明,与同行共勉。

“自读自悟、交流讨论、汇报总结”的阅读教学模式,在阅读教学中分四个步骤进行。

一、围绕目标,引导质疑。

阅读教学的目标有时是单一的,有时是多元的。目标的确定要根据课标和教材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智力水平进行设定。明确目标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质疑,提取其中“含金量”较高又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以《七律・》教学为例。学生读了诗歌后老师提问:你们认为这首诗是围绕那两句来写的?学生很快就找到了“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接着引导学生理解诗句内容,情感朗读。然后引导学生质疑:远征的难体现在哪里?万水千山又是那些山那些水?不怕、只等闲又体现在哪里?激发学生思考,进入下一个环节的教学。

二、自读自悟,释疑问难。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这个教学环节,是让学生围绕上面提出的问题,独立阅读,独立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这也是一种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当然班上的学生智力水平不尽相同,不一定人人都能顺利完成要解决的问题,或者即使问题解决了也是错误的。在时间的把握上可以根据问题的多少和难度来确定,也可以根据老师的提示“如果你已经解决了相关的问题,你就做好坐正或举手示意”。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环节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把解决的问题和没解决的问题在书上作好标记,把自己的感悟在空白处写一写等等。老师要根据情况进行个别引导。

三、交流讨论,分享收获。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这个环节中,老师可以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把刚才你读书过程中的收获想你的同桌说一说,也把不懂的问题向同桌请教请教。如果作为一种课堂教学模式,我们就应该根据班级学生的成绩以及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分组,成绩差异的搭配,表达能力的搭配,性格特点的搭配、小组长人选的考虑,组内成员的分工情况都要做周密的考虑,让他们成为一个有效的小集体,这样才能有效的进行合作,才能更有效的解决问题。

孩子们在交流中分享感悟,在交流中释疑解惑,在交流中思维得以扩展,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课堂教学目标得到了实现,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承担了责任,成了学习的主人。

当然,老师不能袖手旁观,一定要参与其中,了解孩子们学习的情况,分析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好在下一个环节对症下药。

四、汇报总结,达成目标。

学生虽然是学习的主人,但他们的思维方式有限,只有老师充当好引导者这个角色教学目标才能如期达成。

篇7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改进策略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处于最关键、最核心的地位,最直接地承载了奠基学生听、说、读、写的言语能力发展的使命,对学生现实情感的丰富、阅读技能的提升、良好语感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下面本文将详细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同时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

一、小学语文中的阅读教学梗概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指由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的引导,促进学生、教师与课本三者之间的自我体验和思考性对话,通过对话过程,老师或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达到解决问题,实践性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的智力开发和阅读技能提升的语文教学方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满足了教育体制改革中对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客观要求,加强了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有利于阅读方法和技能的总结和实际应用,促进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形成,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速度和效率。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现状

(一)阅读教学理念滞后

现阶段,由于阅读课堂上学生人数众多、个体阅读能力差异大等客观原因的存在,小学语文教师只重视阅读教学手段的表面化,虽然响应课程改革,对语文课程教学的手段进行了一定创新,利用多媒体设备丰富了课堂教学的方式,但是阅读教学的以人为本的交互性理念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仍占有绝对性的主导地位,许多问题没有经过学生的自我思考就在老师的显性化暗示中得以解决,在课文中心思想的归纳上,部分教师更是以主观想法决定学生的思维方向。这样一来,学生没有实际通过阅读、探索、发现和研究问题,无法形成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课堂实际就是对老师主观意愿的转述和重复,课堂阅读内容就变得死板、枯燥,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兴趣。

(二)教师对阅读教学的认识不足

首先,部分教师不重视阅读教学的投入。多数教师认为自己多年的经验足以应付阅读课堂的所有问题,在对具体课本的研读上不够重视,对教材上的课文没有足够深刻的认识,没有深层次挖掘课文的情感,教学内容没有被内化吸收,教师难以精确把握教学目标,不能将有关阅读技能与课文完美结合。其次,语文教师在阅读课堂上缺乏有效的引导。教师阅读教学时集中关注一部分学生的阅读过程,重视与优秀学生的交流沟通,忽视了大部分学生的阅读教学课堂效果。同时,教师没有确定一个有效的激励评价机制,在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或思考后,不能及时地反馈肯定的信息和评价,积极评价的缺失会极大地影响接下来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三)阅读教学被动性较强,学生缺乏个性化阅读

大部分阅读课堂上,语文教师依旧过分强调课文生字、词语、优秀句子的认知,完全以学生的应试考试为阅读教学的中心,大部分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处于被动地位。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局限于问答、讲授,阅读课堂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教师的文本引导理解中度过的,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独立思考,即使教师的课堂内容十分精彩,学生的自我代入感还是保持在很低的水平,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预先设定好的问题结论和答案,不利于学生深刻体会课文的真实情感和重点、难点,没有起到锻炼学生筛选有用信息、总结课文思想的阅读能力的作用,阅读教学的人文熏陶作用大打折扣。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进手段

(一)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度,提升学生的学生自觉性

在阅读教学课堂上,学生是最重要的主体之一,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老师与学生之间要加强交流沟通,融洽的师生关系能够最大限度地消除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恐惧、焦虑等心理负担,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课堂效率。老师应该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增进师生间的共鸣,老师还应该多与学生进行眼神交流,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还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课堂教学气氛的活跃会极大地增进学生的自我学习热情和阅读兴趣。同时,还要提供宽松的质疑环境,尊重学生、鼓励学生,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使学生能够真实地表现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产生阅读的愉悦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以充分发挥。最后,老师和家长应该加强对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监督,帮助学生养成边读边思、边读边记和善于使用工具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二)加强教师对阅读教学的认识

首先,要明确阅读教学的中心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的能动性的自我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任何教学手段都要围绕学生这个主体展开,给予学生足够的阅读时间和宽松的阅读环境,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自我思考,切实将阅读技巧内化,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其次,教师要注重语文阅读教材的研读。教师要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把握课文的教学要点,灵活处理教学内容,适当调整课文秩序,注重课程的导入和拓展,选择性地处理精讲和略讲部分,抓阅读课文的关键词句,激发学生阅读情感,读悟结合,促进学生感悟人生,把语文阅读生活化,促进学生走近生活,总结阅读技巧和规律,进一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发展学生的思考和创造能力,实现课堂效率的最优化,达到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陶冶学生心灵、丰富学生思想的目的。

加强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和改进对策的研究,有利于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综合运用教育学、语言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充分提升学生的阅读技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育和健康成长,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独立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新课标;英语;阅读;教学

随着我们社会生活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新世纪使英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他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教育部最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将英语定为基础教育的必修课,把英语课程学习提到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人文素养的高度。高中阶段英语教学在听,说,读,写四大技能的培养方面,对高中毕业生的要求是:

能理解阅读材料不同的观点和态度;

能识别不同文体的特征;

能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难句和长句;

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欣赏浅显的文学作品;

能根据学习需要从电子读物或网络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

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36万词以上。

近年来,高考英语(NHET)中也坚持了“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实际”的设计原则,把测试的重点定位在语篇上,侧重阅读能力的考查,检测学生的语篇领悟能力和解析能力。高考大纲对阅读理解的测试也提出了明确要求,且阅读能力的考查在试题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无疑成为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为此,笔者认为在实际阅读教学过程中可采用以下策略:

一、加强语篇教学

阅读教学是当前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能力听说读写各项技能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用语言形式的教学,而忽略了语言意义的教学。教师总是将一段完整的阅读材料分隔开来,逐字逐句的翻译和讲解。这种教学方法极不利于当前素质教育的开展,更不利于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所以,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改变课堂教学模式,采用语篇教学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高中英语阅读课题材丰富,体裁多,选词准,结构严谨,是教师进行语篇教学,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好材料。就语篇教学而言,要从理解整篇内容入手,分析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关系,理清作者的思路,揣摩作者的意图,攫取语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通过剖析文章来确定主题,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因此,教学中应将目标定位在语篇分布上,将语篇分析贯穿于课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着眼于阅读材料的总体结构和框架,引导学生理解主题思想,分析层次脉络,挖掘深层内涵,总结写作风格,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取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

二、坚持整体性原则,重视语篇水平上的阅读教学

语篇理解和整体阅读是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语篇教学是培养学生各项能力,尤其是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每篇文章都是一个有机整体句子之间有其内在的联系,如果脱离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单独进行词汇,句式的讲练,不但不利于整篇文章的理解,而且会妨碍阅读能力的提高。具体地讲,语篇教学就是从理解整篇内容入手,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捕捉文章的重要语言线索,从而对所学文章获得一个总体印象,并充分利用语篇功能,通过主题句和关键词来揣摩,判断作者的态度和立场,进而对篇章加以深层理解,找出其他脉络层次,总结各部分的中心思想,以达到扩大输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目的。因此,学生对语篇结构的认识和理解能力越强,其阅读水平也就越高。

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切实提高阅读能力

篇9

关键词 思维导图 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 实际应用

新课改下,教育工作者对于教学有了重新的认识。同时一些先进的教学理论、教学方法被提出,思维导图便是其中之一。教育工作者希望将其引入到当前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从而提升英语教学效果。而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该模式的应用尚不成熟,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改进、完善。从而更好的将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解决,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奠定下一个更为有利的基础。

1思维导图概述

1.1思维导图概念

思维导图最初是由英国学者最初提出的,而今思维导图已经发展成为组织性的思维工具。其是在基于发生思维的基础下,来将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中央图形上。此时主题的主干会向外发散,而分支则由于关键的图形、关键词构成,最后连接在末端开放。

1.2思维导图的教学作用

将思维导图应用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首先,强化了学生在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时的直观性和逻辑性。这对于促进学生的记忆、内容的理解具有积极的意义;其次,将思维导图应用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后,可帮助学生明晰阅读内容,将一些无用的内容剔除。目的在于,进一步对学生的发散思维、创造能力进行培养。而这些能力的提高,最终都将为其自身英语能力提升提供有利的支持。

2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重点在于对文章中词汇、句子进行讲解,而没有就整篇文章进行分析,这不利于学生对于语言内容的整体理解。因而,在以这样的方法对初中学生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时,教学的效果将受到影响。学生英语知识的理解过于片面,无法深层次的对于整篇英语阅读资料进行理解,掌握英语语言的精髓,而事实停留在表面上,肤浅的来学习英语。

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总结分析时认为是因为当前学生英语阅读量不够、词汇掌握不足而导致的。因而便开始加大英语阅读培训,要求学生去大量的背诵单词。但是,在花费大量时间进行阅读培训后,效果却非常不理想。久而久之,学生学习过于疲惫,效果又不理想,其的学习积极性自然将会受到影响。由此可见,该问题乃是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急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3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3.1图标的运用

图标的运用主要是指,教师将阅读资料中的人物、地点等内容以图标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教师可根据阅读资料的内容,先对中心思想进行总结。并以一个词汇来将中心思想进行概括,而后让学生对这个词汇进行讨论。讨论结束后,让学生自行阅读几分钟的原文,此时学生则初步掌握了阅读资料的内容。而后在将不同观点以表格形式呈现出来,进一步引导学生来理解阅读资料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2头脑风暴教学方法的运用

头脑风暴教学与思维导图有相似之处,教师可结合应用,对于强化学生的英语阅读具有积极的意义。主要是因为,这二者都是针对一点进行理解,而后发散思维,让人的思维向外扩散,这对于促使学生深层的来理解英语阅读资料具有积极的意义。

3.3分层目录制作运用

分层目录下,教师应在结合英语阅读资料的基础上,将阅读内容进行结构分层,而后将其书写成目录的形式。然后,在具体的教学中,结合目录来从不同的层次引导学生去学习、理解阅读资料内容。从而促使学生清晰的掌握文章的结构,快速找出中心思想。这样学生在进行英语资料阅读时会感到很轻松,进而激发其学习兴趣。

3.4针对问题进行解决

教师可针对阅读资料内容总结问题,而后向学生提出问题。进而结合学生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来引导其深入的进行阅读,在这个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的词汇,又进行了句子的锻炼,对于学生后期写作非常有利。

3.5总结归纳文章的重点内容

最后,教师应在基于以上教学环节下,引导学生去归纳文章的重点。让其不但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同时还引导其去对每一段进行中心思想提炼。而后在结合每一段的中心思想,引导学生去对全文的中心思想进行深究。进而将教学的中心放在内容理解上,而不再一味的去让学生死记硬背词汇、句子,从而来达到全面提升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目的。事实上,一味的去死记硬背单词、句子无法让学生深入的理解课文,即便记下也不会灵活的运用,那么这便失去了对学生进行英语阅读教学的意义。而思维导图的引入则可有效的改变这一不利情况,学生可直观的通过图表来理解单词、句子,同时思维得以发展,从而来达到提升学生英语能力的目的。

4结语

相较于语言图像的教学效果要更好,所以将思维导图引入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可有效的改善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相应的学生可更好的掌握文章的结构、内容,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得以提升。同时还强化了学生的英语单词、句子的理解与记忆,为日后的写作奠定下了良好基础。由此可见,将思维导图引入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 江巧妹.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英语教师,2016(17).

篇10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有效提问

一切的创造都来源于问题,只有出现了问题人们才会去思考,思考过后才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在阅读课堂上设置问题情境的重要性,所以问题教学法也成为新时期初中阅读课堂教学的主要教学手段。但是,从目前我国各个学校语文阅读实际的课堂教学实践情况来看,大部分教师设计的问题属于选择题,而不是开放题,学生只能够选择“是”或者“不是”,根本无法全面地发散思维,达不到培养学生语文思维模式的教学目标,学生的思想被严重束缚。

一、目前初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阅读教学步骤相对机械化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将文章几个片段进行讲解。这样常常会使教师把重点放在几个片段中,过于重视对文章中的词句、语法以及标点符号等的应用,而没有从整体上对文章进行感知,感受文章语言的魅力,学生的学习就是单单为了应试教育。所以这种教学模式相对较机械化,对于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有着一定的阻碍性,不能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重要意义。

2.采用PPT进行阅读教学

新时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初中教师在不断的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采用了多媒体技术教学的方法,其很好的取代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通过利用PPT,制作出一些相对较丰富多彩的幻灯片,展示给学生,学生能够真正的理解文章的主旨思想和文化魅力。但是有时候学生会过多的注重PPT所带来的趣味性,而忽视了学习,分散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阅读的教学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想象性。

3.将教学教案进行艺术化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通过不断的规划和预测能够进行有效的设计教学方案。虽然教学的设计方案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阅读教学过程中会将自己陷入到条条框框中,对阅读教学课堂的复杂性和差异性有着一定的阻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对教案的执行和复制,综合考虑教案的实际应用性,积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阅读兴趣。

二、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有效提问的相关策略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现在,初中人教版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教材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教师不能以传统的知识讲授来代替学生的主体学习,要给学生以足够的学习自由和空间,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老师应该与学生进行双向的互动,学生时刻都应该处于积极的思考学习状态之下,才能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面对不同的情况和问题,学生可以随时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当然,我们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很多实际问题,因而需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因此,在初中人教版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特别注重有效提问教学的进行。同时,培养初中生求知的兴趣,通过兴趣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语文的阅读学习中。

2.注意在备课时设计一些有关所讲授阅读的问题。许多的老教师可能在语文阅读教学方面比较熟悉,在讲授阅读时能够游刃有余的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来引导学生。但是,对于许多的年轻老师来说,在教学方面经验尚浅,因此,就需要在备课时弥补这个不足。年轻教师应该备课时在参考教材资料的基础上自己设计有关语文阅读课堂要讲授阅读的问题,在课堂开始时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引人入胜,在中间可以设计一些有关阅读的中心思想之类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加透彻的理解阅读,后可以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之类的。

3.注意对老师的教学培训以及课堂教学的检查。许多工作经验浅的老师,并不是不愿意浪费时间在备课或者课堂提问上,而是由于工作经验浅,能力不足。学校应该定期对教师进行相关技能的培训,例如可以定期找相关的专家来给老师进行培训,不只是新老师,老教师也应该学习新的科学的教学方法。除此之外,学校还应该组织学校的语文老师互相进行听课活动,结束之后进行相关的总结,总结语文阅读课堂讲课中的不足之处和值得其他老师借鉴的地方。学校的相关的语文组组长和系领导还要定期随机对语文阅读课堂进行抽查,听课,严格要求其老师按照科学的教学方法来进行阅读教学,从其教学方法上来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水平。

4.注重提问方法的运用,提高阅读效率。初中人教版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把主动权更多地交给学生,教师应当把课文的阅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轮流阅读课文,并引导性地提出问题,刺激初中生主动思考,鼓励其积极回答问题。此外,指导学生在阅读时不要照本宣科,提醒阅读时的语气和朗读技巧,让学生能做到阅读符合作者的写作语境,并能准确运用语言描绘、形象渲染,读出课文的情感。因此,注重初中语文阅读提问方法的应用,从而可以较好地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

5.注重课外拓展,开阔学生视野。目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应该贯彻实践性,注重课外扩展,开阔学生的视野。尤其是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初始阶段,更应该重视现实与生活实际的紧密结合。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迅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因此,注意课外知识的拓展这一重要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显得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将初中语文阅读知识进行拓展延伸不仅有语文知识,还包括文化知识、历史知识和哲学知识等。

总之,作为阅读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课堂提问教学模式是一种顺应新课标要求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对于建立一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形式,保证课堂教学的和谐统一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保持这种关系,教师应该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结合学生的需求,进行阅读课堂问题的设置,保证问题的有效性,从而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孙国梅;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与提问的有效策略[J];课外语文;2012年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