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应对策略范文

时间:2023-12-20 17:57: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气候变化应对策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气候变化应对策略

篇1

关键词:气候变化;中国农业生产;影响;策略

中图分类号:S162 文献标识码:A

当前,全世界都在忍受着气候变暖带来的极端天气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气候的好坏对农业生产具有重大影响;农业生产的稳定关系到整个中国的长远发展问题,所以,宜人的气候是保证我国粮食安全、保障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基础。

1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1.1 农作物种植带向北延长

随着全球变暖趋势的增强,我国多地的农作物种植带逐渐向北延长,一年两熟和一年三熟的农作物面积逐渐扩大。农作物的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热量和水分,气候变暖使我国多地气温居高不下,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延长了我国长江以北地区的农作物生长期,将我国农作物的种植带整体向北方推移,许多地区的粮食由一年两熟制转变为一年三熟制,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农作物的产量,增加了我国多地的粮食储备,有效解决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

1.2 减轻冬季冰冻灾害

全球的气候变暖趋势缓解了我国高纬度地区农业种植热量不足的问题,帮助高纬度地区的农作物有效延长生育期,更多对热量需求高的粮食作物渐渐向北迁移,丰富了高纬度地区的农作物种类,使作物的种植结构向多元化转变。

2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2.1 易引发病虫害

病虫害是导致农作物减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农田里的害虫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加剧,存活时间也会相应增加,中国境内的作物害虫虫卵也会随着种植带的北迁而越冬向北迁移,对我国农作物的收成造成巨大影响。

2.2 干旱、洪涝对农作物产生不利影响

极端气候的加剧会导致暴雨频发,大范围的连续暴雨会造成洪涝灾害,对降水量过于集中地区的农作物造成巨大损失。山洪的暴涨会导致河堤决口,使房屋倒塌、农田积水,严重影响了下游地区的生产生活。洪涝灾害过后,会导致水土流失问题的加剧,进而引发滑坡、泥石流等一系列的次生灾害,也会对农作物造成二次破坏。

我国降水量不均,夏季风提前过境就会造成南旱北涝,夏季风推迟过境就会造成南涝北旱,对农作物的正常生长构成了不小的威胁。水是农作物生长必不可缺的资源,干旱会造成大面积的农田因缺水而龟裂,生长的作物会随之死亡,对当年的粮食收成造成不小的损失。

2.3 海平面上升影响沿海地区农业发展

随着气候变暖问题的日益加剧,南北极的冰川正在加速融化,造成海平面上升,严重威胁到我国沿海地区的农业发展。上升的海平面渐渐会淹没农田,减小了我国沿海地区的农业种植面积,倒灌的海水还会造成农田盐碱化,使种植土壤质量下降,最终导致农作物减产。

3 解决气候负面影响的措施

3.1 结合客观实际,详细制定长远战略

农业是我国生存发展的根本,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国家自立、社会安定的基础。要想尽快地缓解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就必须结合我国农业的客观实际,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一个长远发展的战略方案。国家农业部应该针对不同地区出现气候变化的不同,制定出适合该地区的紧急应对模式,避免在出现极端天气情况时处于被动地位,对灾情只能束手无策。

3.2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缓解气候变暖趋势

气候变暖是目前全世界正在经历的一场浩劫。为了缓解气候变暖趋势,有效控制因为气候变暖导致的一系列极端天气对我国农业造成的不利影响,就必须从生活点滴做起,尽量减少温室气体的日常排放量,为抑制全球气候变暖做出一份贡献。

3.3 以敏感区和敏感产业为关注重点

目前,我国的旱地作物是气候变化的敏感产业,华东、华北和西北地区则是我国农业的敏感地区。相较于南方的水稻农田来说,旱地对气候的变化更加敏感和脆弱。我国在未来的农业建设发展中应该重点强调旱作物的稳产、高产能力建设和相应的技术发展情况,将华东、华北、西北地区作为农业关注的重点地区,特别关注该地区的冬季旱作物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3.4 提前做好防预准备

防患于未然自古以来都是应对突发事件的最佳选择。我国要想有效控制气候变化造成的农业问题,就必须要未雨绸缪,对气候进行长期的观测研究,并同时加大相应的技术开发投入,加强应用基础和实用技术研究。这样一来,在农业遇到突发的气候变化时,国家能够在第一时间就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灾害进行有效地控制,避免对国家的农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

4 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生产的稳定,关系到整个中国的长远发展问题。气候的好坏对农业生产具有重大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我国种植带向北迁移,也可以减轻冬季冰冻灾害,丰富了高纬度地区的农作物种类,使作物的种植结构向多元化转变。但是随之而来的还有洪涝、干旱、病虫害灾难对我国农业的不利影响。为了我国农业能够健康长远发展,就必须结合我国客观实际,详细制定长远战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缓解气候变暖趋势;以敏感区和敏感产业为关注重点,提前做好气候灾害的应急准备,对灾害进行有效的控制,避免对国家的农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参考文献

[1] 吴小玲,廖艳阳.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综述[J].现代农业科技,2011(11).

篇2

关键词 气候变化;水稻产量;经济影响;中国南方;C-D-C模型

中图分类号 F0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0)10-0152-06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0.10.026

在20世纪绿色革命时期,农业生产的快速增长主要依靠现代要素投入及灌溉和化肥投入的增加,绿色革命使发展中国家的食物供给能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但是,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面临考验,这种考验由于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变得更加日益严峻[1]。因此分析气候变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显得非常必要,这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调整农业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关于影响作物生产的因素,许多因内外学者都作了大量研究[2-3],通常情况下,通过增加物质要素投入,提高管理水平都能增加作物产量,但是并不意味可以忽视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特别是在当前气候变化明显的情况下。

关于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仍然显得不确定,有许多学者[4-5]主要利用间接作物模型评估了气候变暖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但只有少部分学者实证分析过去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的直接影响,如有研究结果表明,在作物生长期间,温度每上升1℃,美国的玉米和大豆产量就会下降17%[6];通过分析了夜温与水稻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夜温越高,水稻产量越低[7];美国学者构建了一个自变量不仅包括了玉米关键生长期的气候因子,而且还包括一系列社会经济因素的混合模型,并利用多元回归法分析了气候变化对美国玉米产量的影响[8];中国台湾学者构建了包括气候因子和经济因子在内的气候变化影响模型,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评估了气候变化对台湾15个地区59种农作物的潜在影响,结果显示,气候变化对台湾蔬菜有积极影响,而对谷类作物有负的影响[9]。我国科学家利用经济模型研究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工作涉及不多,丑洁明,叶笃正等人将气候变化研究和农业经济研究相结合,在传统C-D生产函数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气候因素,构建经

济―气候新模型用来评价气候变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得出3月和6月的降水量对全年粮食产量有着重要影响,结果明显好于没有添加气候因子的模拟[10]。

综上所述,在我国的气象学研究中,尚未普遍引入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而经济学家则缺乏气候变化的概念,使得这一交叉领域的研究进展缓慢[11]。我国经济学界大部分学者在分析农业生产的影响因素时,通常只将各种物质要素投入、制度因素及区域特征因素纳入模型,较少考虑气候因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忽视了气候变量在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而自然科学研究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时,主要是从自然生态因素的变化探讨农业波动可能受到的影响,所采用的方法是纯自然的实验研究方法,需要有坚实的观测实验基础,一般不涉及社会经济因素。众周所知,农业生产受社会经济因素和气候因素的共同影响,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取决于不同农业区的不同气候条件和经济条件及农业政策的相互作用,需要作为气象学与经济学的交叉学科问题来加以探讨。

因此,本文以C-D生产函数为理论基础,通过在模型中增加气候变量,构建“经济-气候”新模型,简称为

C-D-C模型,实证分析气候变化对南方地区水稻产量的影响,并对未来气候变化情景的潜在影响进行模拟评估。

1 模型构建

1.1 理论模型

通常,水稻生产存在多种多样的相互依存的数量关系,它是自然生产与社会生产相结合的过程,它不仅受温度、降水等气候因素和化肥、劳动力、机械等要素投入的影响,而且还受技术进步、管理水平、制度变迁及区域特征影响。因此,水稻产量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如下:

Y=F(Xj,Cn,Dm,TE,Tr)

其中,Y表示水稻产量;Xj表示一系列的土地、劳动力、化肥、机械等物质要素的投入;Cn表示温度、降水量等气候变量;Dm为一组区域虚拟变量,用以说明其他变量没有直接说明的社会、经济、自然禀赋以及气候在时间和区域方面的差异;TE为反映技术进步变量。Tr为一组制度变迁虚拟变量,用于反映制度变迁。

1.2 研究假说

根据相关理论及我国南方地区水稻生产的实际,提出如下研究假说:

假说1:气候变化对南方水稻产量有显著负影响。

假说2:气候变化对南方水稻产量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

1.3 实证模型构建

为验证上述假说1和2,本文分别构建模型(1)、(2)。

首先,把水稻产量作为被解释变量,选取气候变量、水稻种植面积、化肥投入、农业机械总动力、劳动力投入、技术进步、区域虚拟变量及制度政策变量为解释变量。这样可建立模型(1),具体为:

其中,i和t代表第i省的第t年份;Yit表示水稻产量,RF表示水稻生长季节的平均降水量;TP表示水稻生长季节的平均温度;AC表示水稻种植面积;FT表示水稻生产的化肥投入量;AM表示水稻生产的农业机械总动力;LB表示从事水稻生产的劳动力总数; TE反映技术进步影响的变量;T1用于反映对水稻产量的影响,T2用于反映“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在模型(1)中引入一组表示地区特征的虚拟变量Dm,用以说明其他变量没有直接说明的社会、经济、自然禀赋以及气候在时间和区域方面的差异。

考虑到气候变化对不同地区水稻产量的影响可能会有差异,按不同地区来分析气候变化对地区间水稻产量的影响有助于更细致地观察气候变化的区域影响效应,因此,建立温度、降水与区域虚拟变量交互项回归模型(2)。

2 数据来源及变量处理

2.1 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采集区域范围及时间,主要包括南方水稻主产区12个省份(考虑数据的完整性,作者把海南省合并到广东省,把重庆市合并到四川省)和1978-2007年期间30年的数据,气候数据主要是水稻生长期间月平均温度和平均降水量,来自江西省气象局。水稻投入产出数据(如产量、面积、劳动力、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投入等)主要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农业统计年鉴等。

2.2 主要变量处理

参考大多数学者的做法,本文一些主要变量的处理如下:水稻生产劳动力投入数量 (LB) = 农林牧副渔从业人员数×(农业总产值/农林牧副渔总产值)×(水稻播种面积/农作物播种面积);农业机械投入量(AM) = 农业机械化总动力×(水稻播种面积/农作物播种面积);化肥投入量(FT)= 化肥投入量×(水稻播种面积/农作物播种面积);水稻生长季节平均温度(TP)为水稻生长季节的月平均温度;水稻生长季节平均降水量(RF)为水稻生长季节的月平均降水量;关于反映技术进步变量,现有大部分学者都用时间趋势来替代,但在本文中不宜采用这种方法,原因在于技术进步对水稻产量影响的关键是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而不是扩大种植面积,基于此,作者不用时间趋势来替代,而是把各省基期1978年的水稻单产作为分母,用各年的实际水稻单产作为分子,相除得出一个系数来替代各省的技术进步。关于制度政策变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农业政策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但在这一系列的政策中,其中对水稻生产影响最大的还是1978年开始实行的及1995年执行的“米袋子”省长负责制。所以,本文主要分析这两项政策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由于任何一项政策的执行都有它的时效性,所以对于1978年开始实行的,作者主要测定1978-1985期间的制度绩效,当年份为1978-1985时,T1=1,其它年份时,T1=0。而对于1995年执行的“米袋子”省长负责制, 由于“米袋子”省长负责制事实上主要依赖传统的行政手段,将负责制层层分解,变成各级首长负责制,从而可能造成效率目标与产量目标的冲突,基于此,作者主要考察1995-2000年间“米袋子”省长负责制的制度绩效,当年份为1995-2000时,T2=1,其它年份时,T2=0。对于区域虚拟变量,根据大多数学者的做法,将广东、福建和广西列为华南区,江西、湖南和湖北列为华中区,安徽、江苏和浙江列为华东区,云南、贵州及四川列为西南区,本文以华南区为参照对象,当省份为华中区时,D1=1,其它则为0;当省份为华东区时,D2=1,其它则为0;当省份为西南区时,D3=1,其它则为0。

3 实证模型结果分析

本文采用截面数据与时间序列的混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为进一步减少截面异方差和时间序列自相关对回归结果造成的不利影响,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GLS进行估计。具体回归结果见表1。

从表1可知,模型结果总体上比较良好,R2 和Adj R2都比较高,说明南方地区水稻产量影响因素方程的解释能力为98.3%,即气候因素加上控制变量水稻种植面积、劳动投入、化肥投入、农业机械投入、技术进步、制度政策及区域特征能够对南方地区水稻产量的98.3%做出解释。模型总体显著性在1%水平上通过检验,F值较大,说明模型中各因素对南方水稻产量的共同影响是显著的。气候变量在模型(1)中都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并且系数为负,表示气候变化对南方水稻产量有负的影响,假说1得到验证。大部分控制变量也都通过了不同水平的显著性检验。

(1)平均温度上升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从模型(1)结果可以看出,水稻生长季节期间的平均温度在1%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其系数为负,表明温度升高会引起南方水稻总产量下降,其主要原因在于温度升高,南方地区水稻生长发育加快,生育期大大缩短,有效分蘖减少,导致总干重和穗重减少,从而影响水稻产量。

(2)平均降水增加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从模型(1)结果可知,水稻生长季节期间平均降水在1%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其系数为负,表明降雨过多会对水稻生产带来负面影响,这是因为强降水会抑制水稻等作物生长发育,稻田灌水过深,造成含氧量少,使分蘖受抑制,直接影响产量;南方地区处于开花授粉阶段的早稻如受暴雨冲刷,会使授粉结实率受到较大影响,不利于后期产量形成。

由于南方地区水稻生长期间的平均降水为150.939毫米,因此,作者测算了南方地区水稻生长期间平均降水量增加10毫米对南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降水增加10毫米将导致南方水稻产量平均下降幅度为0.40%。

(3)控制变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从模型(1)可知,水稻种植面积、劳动力投入、化肥投入量等要素对南方水稻产量有积极影响,并且都通过了1%水平的检验,表明中国南方地区要保障粮食生产,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就应当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增加劳动力、化肥等要素投入。具体来看,水稻种植面积每增加1%,南方地区水稻总产量将增加0.85个百分点,并且其弹性系数在所有变量中最大,由此说明南方地区水稻产量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耕地资源,暗含要保障南方地区水稻主产区的地位不动摇,保护耕地显得尤为重要。另外,化肥投入和劳动力对水稻产量有显著正影响,两者分别增加1个百分点,则南方地区水稻总产量将分别增加0.193和0.048个百分点。

而农业机械投入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其主要原因在于:第一、南方地区的农业机械投入主要集中于交通运输方面。第二、南方地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劳动强度,是乡镇企业发展之后,农村劳动力大部分转移至乡镇企业就业所致。这种机械对劳动力替代的主要目标不是增加粮食产量,而是替代农村劳动力。

技术进步对南方水稻产量的影响在1%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且其系数符号为正,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南方地区水稻生产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特别是优良品种的推广、旱育稀植技术和抛秧等增产节本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为水稻产量的不断提高奠定了技术基础,如杂交稻比常规蹈的增产效果达到15%左右,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能提高秧苗素质和抗性,减少了灾害的影响,增产效果明显。技术进步的正面影响意味着加快技术进步是减缓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主要措施。

政策制度变量T1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表明的实施在1978-1985期间极大激发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南方地区水稻产量的快速增长。政策制度变量T2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米袋子省长负责制的实施在1995-2000年期间对于水稻产量增加的贡献不显著。区域虚拟变量D1、D2 、D3在1%水平上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系数为正。

(4)气候变化对南方水稻产量影响的区域差异。第一,温度对水稻产量影响存在区域差异。从模型(2)可知,温度与D1和D2的交互项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而与D3的交互项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从各个交互项的系数来看,温度对南方水稻产量总的影响系数为-0.789+0.169D1+0.148D2-0.019D3,即对华南地区水稻产量的影响系数为-0.789,而对华中地区水稻产量的影响系数为-0.620,表明温度升高对华中地区水稻生产有负的影响,但与华南地区相比,温度对华中地区的负面影响要小些,原因在于华中地区的江西、湖南和湖北是丘陵地区,温度上升可以满足海拔高地区种植水稻的要求;温度对华东地区水稻产量的影响系数为-0.641,表明与华南地区

(-0.789)相比,温度升高对华东地区水稻生产的负影响要小些,其原因在于华东地区纬度稍高,温度升高后可使以前不适合水稻生长的区域用于种植水稻,从而可扩展水稻种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减缓温度升高带来的负面影响;温度对西南地区水稻产量的影响系数虽然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但其系数为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与华南地区相比,温度升高对西南地区水稻生长的负影响更大一些。第二,降水对水稻产量影响存在区域差异。从模型(2)可知,降水与D1和D2的交互项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而与D3的交互项则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从各个交互项的系数可知,降水对南方水稻产量的总体影响系数为-0.019-0.092D1-0.069D2+0.037D3,即对华南地区水稻产量的影响系数为-0.019,对华中地区水稻产量的影响系数为-0.111,意味着降水对华南地区和华中地区的水稻产量都有负作用,但与华南地区相比,降水对华中地区的负面影响要大;降水对华东地区水稻产量的影响系数为-0.088,大于华南地区的影响系数

(-0.019),表明与华南区相比,降水对华东地区的负面影响要大;降水对西南地区水稻产量的影响系数虽然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但其系数为正,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降水对西南地区可能有正的影响。由于缺少必要的数据,本文对南方水稻生产可能遇到的季节性干旱问题没有进行分析。

总的来说,降水增加对华南、华中和华东地区水稻产量有负的影响,而对西南地区水稻产量可能有一定正的影响;温度升高对华南、华中、华东及西南地区都有负的影响。

4 气候变化对南方水稻产量影响的情景模拟

分析气候变化影响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模拟评估未来气候变化情景的影响,本文用三个(GCMs)未来气候变化情景进行模拟分析,分别是HadCM2, CGCM1和 ECHAM4,其有关信息及模拟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在2020s、2050s,未来各种气候变化情景对南方水稻产量的影响以减产为主,含交互项与不含交互项模型相比,各种气候变化情景在不含交互项模型中的影响稍大;对比各种气候变化情景之间的影响程度,总体上,CGCM1-gg情景下对南方水稻产量的负面影响最大,在2020s、2050s,其影响幅度分别都在5.0%和10.0%以上;其次是CGCM1-gs、ECHAM4-gg和HadCM2-gx,最小的为HadCM2-gs情景。

为进一步模拟未来气候变化情景对南方各区域的影响,作者根据模型(2)回归结果模拟了评估HadCM2, CGCM1和 ECHAM4情景下的影响,其结果见表4。

从表4可知,未来气候变化情景对南方水稻产量的影响存在差异性,总体上,气候变化对西南区水稻产量的负面影响最大,其次是华南区和华东区,影响最小的为华中区。

5 南方地区水稻适应气候变化的策略

通过以上实证分析表明,气候变化对南方地区水稻产量有显著负影响,并且存在区域差异性,其中降水增加对华南、华中和华东地区水稻产量都有负的影响,对西南地区水稻产量有一定正影响但不显著,而温度升高对华南、华中、华东及西南地区水稻产量都有负影响。根据气候变化情景模拟结果表明,未来各种气候变化情景对南方水稻产量的影响以减产为主,其中对西南区水稻产量的负面影响最大,其次是华南区和华东区,影响最小的为华中区。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提出南方地区水稻适应气候变化的策略如下:

(1)完善气象预报预警体系。加强气象信息预报预警网络体系的建设,进一步完善气象信息传输服务,把相关气象信息及时传输到农户层面,提高农户对气候变化的感知和认识意识,促进农户积极采取相关适应性措施以减缓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

(2)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要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基本建设,治理、维护水利工程,使库、坝、堤、渠等设施充分发挥节水、保水、用水、集水协调一致的功效,以切实提高水稻生产过程中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和减灾能力。从各区域来看,华南、华中和华东地区在水稻生产过程中要注意洪涝灾害的发生,增加排涝设施和蓄水设施的投入,同时大力发展抗洪抗涝水稻品种;西南地区由于水资源相对缺乏,水利设施相对落后,所以要注意增加水利灌溉设施的投资力度,保障农业水资源的供应,并大力推广和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及种植耐旱的热带水稻品种。

(3)合理调整水稻布局。气候变化使水稻生长期的光能资源和热量资源增加,复种面积扩大,复种指数增加,种植北界北移。因此,在华中和华东稻区北部选用生育期较长、产量潜力较高的中、晚熟品种替代生育期较短、产量潜力较低的早、中熟品种,充分利用日益丰富的热量资源发展双季稻是减缓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华中稻区南部和华南稻区的双季稻可以根据不同的品种搭配,分为早双季、中双季和晚双季;华南稻区的三熟制亦有早、中、晚之分,从而通过调整品种布局来适应气候变化、提高产量。在西南高原稻区,虽然在季节上可以满足种植双季稻的要求,但农资、劳力等投入将成倍增加,因此不宜改变现有的耕作制度。

(4)积极引进和培育水稻新品种。通过品种选育以减少高温和旱涝逆境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是未来农业发展适应气候变化的必然趋势。其中华南、华中和华东地区要注重引进和培育耐高温、耐涝的水稻新品种,而西南地区要引进和培育耐高温、耐旱的水稻新品种。华东稻区北部和华中稻区北部可充分利用积温增加、生长季延长的条件,在品种选育上一方面要注意培育生育期长的中晚熟品种;另一方面要注意选育光合能力强、综合抗性突出、适应性广的新品种,这样不仅可提高水稻的抗逆性,还能充分利用CO2浓度增加带来的施肥效应,从而确保水稻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

(5)加强稻田水肥管理。种植制度及品种优化后,水稻生活力强,而气温升高使田间蒸发量加大,对水肥的需求也就更大,通过合理灌溉以水调温,可以减轻低温冷害和高温热害的威胁,增施肥料,改良土壤结构,可增加土壤的蓄水能力,并满足水稻不同生育期对营养元素的需求。另外要加强病虫防治,气温逐渐升高,可形成有利于病虫繁殖的生态环境,应进一步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和高效低毒的农药,并结合抗性品种及适宜栽培技术、生物防治等进行有效治理。

(6)适当调整播期。调整作物播期可以改变水稻生育期内的温光水配置,从而使得水稻生长过程趋利避害。适时提前春播作物的播种日期,可以避开盛夏的高温影响;推迟秋播作物的播种日期,可以避免冬季变暖的不利影响。因此,在前后期作物茬口和气象条件等因素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调整播期将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Rosenzweig C, Parry M. Potential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world food supply.Nature[J]. 1994,367:133-138.

[2]Evenson RE, D Gollin. Crop variety improvement and its effect on productivity: the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research[R]. CAB International, Wallingford, UK. 2003.

[3]Evenson RE, D Gollin.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the Green Revolution, 1960 to 2000. Science[J].2003(b),300: 758-762.

[4]Brown R A, N J Rosenberg. Sensitivity of crop yield and water use to change in a range of climatic factors and CO2 concentrations: a simulation study applying EPIC to the central USA[J].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1997,83: 171-203.

[5]Reilly J, F U S. agriculture and climate change: new results[J]. Climatic Change,2003,57: 43-69.

[6]Lobell D, G Asner. Climate and management contributions to recent trends in U.S. agricultural yields[J]. Science,2003,299: 1032.

[7]Peng S, J Huang, JE. Rice yields decline with higher night temperature from global warming[J]. Proc. National Academies of Science USA(R),2004,101:9971-9975.

[8]Kaufmann RK, KC Seto. Change detection, accuracy, and bias in a sequential analysis of landsat imagery: a time series technique[J]. 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2001,85: 95-105.

[9]The potentiall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Taiwan’s agriculture.agricultural economics[J].2002,27:51-64.

[10]丑洁明,叶笃正.构建一个经济-气候新模型评价气候变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6, (3):347-253.[Chou Jieming, Ye Duzheng. Evaluating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grain yield by building an new economy- climate model [J]. Climate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2006, (3):347-253.]

[11]丑洁明,封国林,董文杰等.气候变化影响下我国农业经济评价问题探讨[J].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4,(2): 597-603.[ Chou Jieming, Feng Guolin, Dong Wenjie. The issue of China's agricultural economic evaluation under the climate change influence[J]. Climate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04,(2): 597-603.]

篇3

关键词:风景园林;气候适应性;综述

中图分类号: TU986文献标识码: A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适应性研究不断涌现,风景园林领域也不例外。

在理念认识层面,最早有美国麦克哈格1992年在其著作《设计结合自然》中详细的阐述了人与自然之间密不可分的依赖关系,并提出以生态原理进行规划操作和分析的方法。[1] 近几年,有张卓予(2009)[2]、包满珠(2009)[3]、赵彩君(2009)[4]、胡承江(2011)[5]、杨锐(2011)[6]等讨论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强调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在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方面的作用。

在设计方法研究层面,有冯潇(2009)的博士论文《现代风景园林中自然过程的引入与引导研究》总结了风景园林中引入与引导自然过程的原则与方法。 [7]赵彩君(2010)在其博士论文《城市风景园林应对当代气候变化的理念和手法研究》中通过对理论的总结,以及技术手段、设计手法的阐述,将科研成果、设计实践和应对策略相结合。[8](美)奇普·沙利文(2005)的《庭园与气候》按照传统上用以解释现实世界本质的四元素“土”、“火”、“空气”、“水”划分为四个部分,展示了过去伟大的建筑师和设计师是如何利用这些元素来创造微气候的。[9]柏春(2009)在《城市气候设计 城市空间形态气候合理性实现的途径》书中提出“城市空间形态气候合理性”的概念,并从这一概念出发,建立一个关于城市气候学与城市设计学交叉研究的体系、框架以及实现途径。[10]冷红(2009)在《寒地城市环境的宜居性研究》一书中提出寒地城市环境宜居性建设的科学理念和设计方法。[11]荆其敏、张丽安(2012)《设计顺从自然》本书主要介绍了设计与自然生态的关系,提出设计顺从自然、设计顺从气候、设计顺从地形地貌、设计从土从石、设计从风从声。[12]

在应用理论研究层面,按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类型来看,有谭刚毅(2003)[13]、赵彩君(2011)[14]、王建华(2008)[15]等对传统园林气候适应性及各气候应变措施进行了研究; 何海霞(2008)[16]、郭虓(2012)[17]等对民居院落气候适应性进行了研究;在居住区规划设计研究中,有张亭(2005)[18]、郑洁(2005)[19]、朱俊华(2011)[20]、刘姝宇(2010)[21]等总结了居住外环境气候设计的方法及策略;在校园规划设计的研究中,有冒亚龙(2010)[22]、李帅(2010)[23]、宣怡(2012)[24]等探究适宜地域气候的生态校园规划与设计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校园规划布局结合地方气候等规划与设计策略;对于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研究有冷红(2011)[25]、阎晶(2010)[26]等探讨城市生态公园的规划设计的策略与具体方法;谭晓红(2004)[27]、肖锐(2012)[28]、梅洪元、代阳(2012)[29]等从气候角度出发对街道的绿色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对于广场规划设计的研究有毕晓莉(2011)[30]、刘伟毅(2006)[31]等提出了广场的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周瑞祖1996)[32]、程静静(2010)[33]、陈玉玲(2010)[34]、唐芳、张秋钤(2011)[35]等对于风景区进行了气候资源评价的研究,并提出了开发利用的建议。

根据以上研究发现,近年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界深刻地认识到了气候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并且对于不同类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项目中的气候适应性设计应用理论都有所研究,但是针对气候适应性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法的研究相对欠缺。

参考文献:

[1](美)麦克哈格(Mcharg,Ian L.)著;芮经纬译.设计结合自然[M].北京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2]张卓予.微气候学对景观设计的影响[J].山西建筑,2009,v.35(32):15-16.

[3]包满珠.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园林建设[J].建设科技,2009,No.156(19):30-33.

[4]赵彩君,傅凡.气候变化——当代风景园林面临的挑战与变革机遇[J].中国园林,2009,v.25;No.158(2):1-3.

[5]胡承江,李雄.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风景园林的发展[C]//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6]杨锐.风景园林学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园林,2011,v.27;No.185(5):18-19.

[7]冯潇.现代风景园林中自然过程的引入与引导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

[8]赵彩君.城市风景园林应对当代气候变化的理念和手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

[9](美)奇普·沙利文(Chip Sullivan)著;沈浮,王志姗译.庭园与气候[M].北京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0]柏春著.城市气候设计 城市空间形态气候合理性实现的途径[M].北京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11]冷红著.寒地城市环境的宜居性研究[M].北京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12]荆其敏,张丽安著.设计顺从自然[M].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13]谭刚毅,陆琦.广东传统住宅庭园的气候适应性与实用性[J].中国园林,2003(4):23-26+83.

[14]赵彩君.与气候为友—中国传统园林适应气候的特色研究[C].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15]王建华.基于气候条件的江南传统民居应变研究[D].浙江大学,2008.

[16]何海霞,张三明. 中国传统民居院落与气候浅析[J]. 华中建

筑,2008,v.26;No.13912:210-214.

[17]郭虓.气候对中国传统民居庭院空间的影响[D].中央美术学院,2012.

[18]张亭.京津石地区居住外环境气候设计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5.

[19]郑洁.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小区户外空间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

[20]朱俊华.基于微气候模拟的居住区低碳规划方法初探——以香港牛头角

上邨规划为例[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南京市政府.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南京市政府:,2011:8.

[21]刘姝宇,徐雷. 德国居住区规划针对城市气候问题的应对策略[J].建筑学报,2010,No.50408:20-23.

[22]冒亚龙,何镜堂.映射气候的大学校园规划[J].城市发展研究,2010,v.17;No.10304:39-47.

[23]李帅,敬鑫,于海漪.北方工业大学校园微气候测试与分析[J].华中建筑,2010,v.28;No.16312:58-63.

[24]宣怡.湿热地区大学校园户外空间的气候适应性研究[D].华侨大学,2012.

[25]冷红,甄玮.基于微气候优化的寒地城市小型公园绿地规划研究——以哈尔滨太平公园为例[A].江苏省扬州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江苏省扬州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1:6.

[26]阎晶.西北地区城市生态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

[27]谭晓红. 城市街道空间地域性研究[D].郑州大学,2004.

[28]肖锐.不同气候地区街道布局研究[J]. 中华建设,2012,No.8405:84-85.

[29]梅洪元,代阳.回应气候的寒地城市街道绿色设计[J].建筑学报,2012,No.53212:104-107.

[30]毕晓莉,刘起.基于生物气候条件的西北地区城市开放空间设计——以白银金鱼公园全民健身广场设计为例[J]. 华中建筑,2011,v.29;No.17310:47-49.

[31]刘伟毅.夏热冬冷地区城市广场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

[32]周瑞祖,周永忠.五洩风景区旅游气候资源分析[J].浙江气象科技,1996,01:3-8.

[33]程静静.黄山风景区气候旅游资源分析及开发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10,v.12;No.12901:42-45.

篇4

[关键词]低碳物流;金融支持模型;应对策略

[DOI]10.13939/ki.zgsc.2015.11.018

1 低碳物流的提出及金融背景

1.1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提出

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在于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急剧增加,部分国家相互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我国相继提出了气候变化的应对措施和低碳经济的发展策略,并于2007年成立气候变化应对机构和节能减排工作组,颁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2009年,国务院提出应将气候变化列入社会发展规划,积极构建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法律体系,大力开展关于发展绿色经济的国际交流活动。

低碳经济包括低碳生产、低碳营销、低碳物流、低碳金融等不同领域。低碳物流(Low Carbon Logistics)是在全球气候变化这一背景下提出的,以低碳经济、科学发展观念、物流管理等为先决条件,使物流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降低能耗,充分采用先进低碳物流技术,实行低碳物流活动。

1.2 主要环节分析

低碳物流分为物流作业环节、物流管理过程两方面的内容。物流作业环节涉及低碳包装、低碳运输、低碳流通加工等;而物流管理过程以节能减排为主要目标,不断改进和完善物流体系,带动物流体系的低碳化发展。

低碳物流的主要环节主要包括:低碳运输,低碳物流着重强调合理布局和规划运输线路,使交通运输情况得到有效改善,并精简交通运输路线,发挥各项运输方式的最大作用,尽可能使用清洁燃料,选择低污染车辆进行运输。低碳仓储,应选择最佳地址设置仓库,最大限度降低运输成本;合理布局,使仓库得到充分利用,使仓库面积得到最大化利用,进一步降低仓储成本。低碳流通加工,当物品到达指定区域后,根据客户的具体要求进行加工,如低碳化分割、计量、分类、标识印刷、栓标签、组装等。低碳包装,使包装材料的回收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控制能源损耗,规避环境污染。废弃物回收,遵循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的原则,构建“资源―低碳生产―产品―资源”的经济模式,实现全面收集、分类、再生产、加工、循环利用等物流活动的低碳化发展。

1.3 金融发展需求

低碳物流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外部经济性,结合低碳物流方式,投入一定的资金,合理调整原有的运输方式和路线,需要各企业的协同配合,由此可见,低碳物流的发展与低碳金融的大力支持息息相关。各大商业银行应将低碳物流的贷款项目视为重点,使融资规模不断扩大,主要包括直接投融资、银行低碳项目贷款、碳指标交易等,带动商业银行金融的创新和发展,为低碳物流设施的改善奠定坚实的基础。

2 低碳物流金融支持模型在银行绿色信贷中的构建

2.1 构建全新的政策决策机制

据相关研究表明,国际性机制的构建可有效抑制二氧化碳的排放,但由于该机制的执法成本居高不下,可以国际合作为基础,构建一种全新的政策决策机制,分散与集中相配合、罚款与排放配额相结合,强化区域化环境监管机构的领导作用,增强内部经济激励制度。主要包括:财政补贴,政府相关部门鼓励和倡导引进低碳技术,开发低碳流通产品,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引导物流企业的发展。税收减免,政策可降低税率,规范物流企业的起征点,通过免征额、税收减免等加强税收政策对物流企业的支持。金融优惠,政策可给予物流企业适当的金融优惠,提供贷款援助、贷款贴息和贷款担保等。

2.2 完善低碳金融的法律政策

与相关政策相比,法律制度具有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完善低碳金融的法律政策至关重要。一方面,政策相关部门应不断改善低碳物流制度环境,结合各区域特征,制定有效的地方性法规制度,保护物流企业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在低碳物流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金融组织机构有着十分重要的监管作用,应积极完善低碳金融规范或制度,有效保障低碳物流企业信贷的顺利进行,带动低碳物流企业的发展。

2.3 创新低碳金融的融资方式

作为低碳物流企业获取资金的基本保障,低碳资金供给体系需要创新其融资方式。第一,可将企业融资渠道直接拓宽。如积极鼓励符合上市标准的企业上市、引导具有健全资本结构且信誉良好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等;第二,拓宽间接融资渠道。例如建立完善的低碳物流企业信贷部、根据项目实施情况及企业实际经营情况设计还款期限等。

2.4 构建低碳金融信用担保体系

低碳金融的信用担保体系应当借鉴全球性或全国性的碳信用机制,并以市场为方向控制污染问题。在这种机制下,需要不同国家、地区、企业与公司之间的相互合作,进一步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构建低碳金融信用担保体系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低碳物流企业的金融风险,并且进一步改善低碳物流企业难以融资的问题。在构建低碳金融信用担保体系的同时,需要重视资金支持、社会信用、风险补偿等体系的建立。

2.5 金融支持模型构建的案例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生产总值持续上升,储蓄存款也同比增长。为了综合考察我国储蓄行业的发展情况,以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增加额、通货膨胀因素、虚拟变量法则、金融理论等构建金融支持模型,全面分析各项系数的含义。物流企业金融支持模型的构建涉及社会、政府、银行、中介、保险等介质,涵盖低碳政策扶持体系、低碳法律制度体系、低碳信用担保体系、低碳资金供给体系等,实现物流企业的社会化发展。

3 黑龙江省低碳物流金融支持的应对策略

3.1 理念树立与政策引导

作为金融行业的服务理念,低碳物流理念应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核心,以节能减排为基础,在增强全员低碳物流服务意识的同时,对产品结构进行规划与改进,制定一系列清洁生产计划,打造绿色产品与低碳物流工程;在宏观层面,政府应当结合银行的融资作用,建立完善的低碳物流政策,以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推进低碳物流项目的进程。例如,政府可建立相关信贷规模指导政策,刺激低碳物流项目的开展。

3.2 服务信息系统完善,金融信息加强整合

金融机构与物流、生产企业之间的信息不一致仍旧是影响低碳物流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为实现低碳金融机构与低碳物流企业、低碳生产企业以及政府、民众之间的金融信息整合,应在银行与相关企业良好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完善的低碳物流金融服务信息系统,并且将所有的信息都归纳其中,形成整体信息平台,促进各企业、单位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在降低金融机构贷款风险的同时,减少能源消耗及成本运作。此外,还需要在深入研究与反复实践中,提升物流信息技术,强化数据化、代码化的物理信息管理与标准化、实时化的物理信息传递以及规范化、整体化的物理信息储存。

3.3 加强相关衍生品创新,提高低碳物流的竞争力

黑龙江省的低碳物流企业还需要通过积极探索寻求新型的金融衍生品,以支持低碳物流企业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低碳物流企业必须不断提升低碳物流金融服务的内涵,构建以创新为核心的低碳商业行为。现阶段,由于低碳市场交易主体责任承担者为碳基金,信贷资金配置的碳约束责任承担者为银行业,控制与转移风险责任承担者为保险业,环境治理责任承担者为机构投资者,因此要实现各种低碳金融衍生品的创新,如碳基金、碳期货、碳证券等,都需要通过上述承担者的共同努力。同时,我国应当向国际成功案例吸取经验,促使各类低碳金融衍生工具得到快速发展,及时预防并控制各类金融风险。

3.4 创新融通仓模式,构建动态联盟

通过互联网技术,使低碳物流企业形成跨区域的合作关系,在构建动态联盟的基础上,创新低碳物流融通仓模式。在传统的低碳物流经营模式中,容易受到时间、空间、资源等因素的限制,对企业的稳定运营造成较大影响。但融通仓模式可有效解除这些因素限制,利用物流网络化与金融网络化的方式使低碳物流企业形成动态联盟,进而整合资源,实现集成式的新型服务。在该模式的运作方式中,主要包括信用担保、统一授信、质押担保融资与监管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信用担保是指供需企业凭借低碳物流企业展现的能力及其良好信誉,与其签订合作协议,并且低碳物流企业会通过各种途径为客户提供采购商品、存储商品、加工商品等一系列服务;统一授信是指银行在综合考虑低碳物流企业的规模、实力、信誉、资产负债比之后,将合理的信贷配额授予低碳物流企业;质押担保融资与监管是指在具有一定实力与金融机构合作关系良好的基础上,低碳物流企业采取质押贷款的方式融资,强化现场作业、信息、风险等管理方面的质押担保监管。

参考文献:

[1]李蜀湘,陆小成.中国低碳物流金融支持模型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0(2):27-30.

[2]高凤华.政府规制下的企业低碳物流技术应用博弈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3.

篇5

关键词:气候变化;粮食生产;影响与适应;敏感性;脆弱性;暴露度;恢复力

中图分类号 X196;F0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4)05-0025-06

一般认为,敏感性是指气候变化对系统的正负两方面影响程度,影响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脆弱性是指系统易于遭受气候变化(包括与气候变率和长期气候变化有关的极端事件)不利影响的程度及其恢复能力,它随着系统所受到的气候变化的特征、幅度、快慢以及系统的敏感性和适应能力而改变,是系统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和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1]。粮食生产系统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即粮食种植制度和布局、产量和品质等对气候情景的响应程度。在相同的气候情境下,响应的程度越大则敏感性越高。粮食生产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是指粮食生产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且无法应付不利影响的程度水平,关注的是可能受到威胁和侵害的结果而非原因。由于中国幅员辽阔,气候差异显著,粮食生产系统对气候变化敏感性区域特征复杂而明显[2]。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农业种植和养殖在长期栽培和驯化过程中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远远低于野生动植物,农作物和家畜家禽对气候要素变化更为敏感[3]。IPCC 第五次评估报告不仅进一步明确了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也更清晰地表述了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1]。种植业是气候变化最敏感的领域之一,气候变化引起了作物生育期、耕作制度等的改变,灾害发生频率和强度更加严重,给全球粮食生产系统和粮食安全带来风险和压力。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目标之一。

1 粮食生产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大量观测资料及研究成果表明,气候变化已经对作物生长发育、种植制度和产量品质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利弊并存,但负面影响更多[4-6]。区域变暖延长了作物适宜生长季,温度升高加快了作物发育速度, 缩短了实际生育期,大部分作物表现为全生育期缩短[6-7]。30%的农业气象站点观测到整个生育期(播种到成熟)和营养生长阶段(播种到抽穗)呈缩短趋势,水稻的移栽、抽穗和成熟期总体提前,随着温度升高,许多作物的种植界线向高纬度和高海拔移动[8-10]

作物产量已经对气候变化显示出较强的响应。1980年代以来的气候变暖对东北地区粮食总产增加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对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的粮食总产增加有一定抑制作用 [11-12]。由于生长季内积温增加,促进了作物产量提高[12]。1951-2002年间全国粮食总产量每10年大约增长3.2×105 t,其中小麦、玉米表现出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更显著[13-14]。但是雨养农业比灌溉农业更易于遭受极端事件的影响,并且水分供应难于与热量资源匹配,限制了增产潜力的实现[7]。气候变化通过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给作物品质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包括改变碳含量和养分摄入量。CO2浓度增高,谷物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其中小麦、水稻等降低10%-14%,大豆降低1-5%。与氮含量相同,矿物质含量也有相应程度的降低。极端气温和CO2的协同增加了水稻垩白度,降低水稻加工品质[14-15]。

气象灾害与病虫害也呈现出新的变化。全国每年由于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达1 000 多亿元,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3%-6%[16]。影响中国农业经济的最为严重的是干旱,其次是涝渍。2000-2007年间,每年干旱和洪涝的共同作用会使收获产量损失相当于5万hm2的播种面积。气候变暖对越冬病虫害有利,病虫害侵扰的耕种面积大约由1970年的100万hm2增加到2005年的345万hm2,每年因病虫害造成的粮食减产幅度约占同期粮食产量的9%[5,15]。

2 粮食生产系统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分析

2.1 作物布局与生长季

气候变暖将延长作物的适宜生长季,缩短作物的实际生育期。如果气温增高l℃,水稻生育期日数平均缩短7-8 d,冬小麦平均缩短17 d左右,玉米平均缩短7 d左右,但地区之间存在差异。如果气温增高2℃,水稻生育期日数平均缩短 14-15 d,小麦平均缩短 34 d[16-17]。随气温升高,主要作物品种布局也将发生变化。比较耐高温的水稻品种将在南方占主导地位,还将逐渐向北方稻区发展;华北强冬性冬小麦品种,将被半冬性或弱春性的冬小麦品种取代;东北地区玉米的早熟品种逐渐被中、晚熟品种取代[3]。气候变化将使西北地区复种指数继续增加,复种作物适宜区海拔高度将升高 200 m 左右,复种面积将扩大 4-5 倍[18]。到2050年作物三熟制的北界北移500 km,从长江流域移至黄河流域,目前大部分两熟制地区将被三熟制地区所取代,而两熟制地区将北移至目前一熟制地区的中部[9,19]。在仅考虑热量条件的基础上,假设品种和生产水平不变,2050年一熟制区的面积将由现在的 62.3%缩小到 39.2%,三熟制区的面积将由目前的 13.5%扩大到 35.9%,二熟制区的面积基本保持不变 [19]。

2.2 作物产量与品质

作物产量和品质是反映粮食生产系统质量的核心指标。虽然气候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但可以肯定的是,气候变化影响作物产量稳定的风险在增加,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威胁将继续扩大[15]。产量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分析依据方式、情景和作物等的不同而不同。王馥棠在三种平衡GCM模式(GFDL, MPI和UKMO-H)产生的2050年气候变化情景的基础上,利用改进的三种作物模型(ORIZA1水稻模型,CERES-wheat和CERES-maize模型) 模拟出了作物产量的变化范围[19](见表1)。除春玉米存在轻微增产的可能,其他作物均呈现不同幅度的减产,雨养春小麦下降幅度最大,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最强。

温度升高及昼夜温差缩小不利于作物品质形成,大气中CO2 浓度增高也对品质造成负面影响。二者的交互作用对不同作物品质的影响尽管不同,但负面影响居多,并直接影响营养品质。比如大气中CO2浓度增加,冬小麦、水稻和玉米品质均有所下降[22-23]。CO2浓度倍增环境下,冬小麦籽粒粗淀粉含量增加2.2%,而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却分别下降12.8%和4%;玉米籽粒氨基酸、直链淀粉、粗蛋白、粗纤维和总糖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大豆籽粒粗蛋白含量下降0.83%。在温度和CO2浓度均增加的环境中水稻籽粒蛋白含量降低,高CO2浓度使稻米的垩白率、垩白度极显著提高,整精米率极显著下降,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明显下降[24-25]。

2.3 极端天气事件和病虫草害

未来北方大部分地区将持续暖干化,短期内干旱强化的趋势不会根本缓解。亚热带地区将面临高温、热害和伏旱的不利影响。同时极端天气事件出现的频率将有所增加。CO2的影响不仅与C3、C4类型有关,还与作物品种有关。同样在CO2 浓度增高200 ppm试验中,不同品种水稻产量增加幅度在3%-36% 之间[25]。FACE研究还表明,CO2的影响还因温度、水分和养分供应情况的不同而不同。大气中CO2与O3、温度、土壤水分、光照等环境因子的协同影响也非常重要,作物的病虫害地理范围将向高纬度地区延伸,病虫害发生频度和危害程度将更为频繁和严重[26-27],温度升高还将造成杂草蔓延[15]。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气象灾害和病虫害现象的加剧,增加了粮食生产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导致了粮食生产系统的不稳定性增加,同时需要增加杀虫剂的使用,提高了粮食生产的经济成本和环境成本[15]。

3 粮食生产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和风险分析

脆弱性指系统易于遭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程度及其恢复能力,是敏感性和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讨论脆弱性至少需要关注四个方面,即敏感性、暴露度、恢复力和适应。敏感性多是系统本身特性所决定的,与恢复力含义相近,但恢复力强调影响后的反应;暴露度既涉及系统本身也与外界因素相关;适应能力则更强调外界干预。

由于中国气候类型多样,农业具有较强的区域性特征,与自然生态、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对气候变化的反应不同,但均表现出较强的敏感性[28-29]。农业生产系统具有相当高的复杂性,对环境要求表现在综合性和系统性上。比如东北地区并不是单单因为热量资源的改善,就可以带来作物产量的明显增加。其中水分供应以及水热匹配至关重要,只用综合条件满足需求,才可以实现最大产量潜力[7]。一般而言雨养农业的暴露度明显高于灌溉农业,中国目前灌溉农业约占三分之一,大部处于雨养阶段,这也是受干旱、洪涝等极端事件影响损失严重的主要原因[30-31]。总体上粮食生产系统对温度、降水等指标的均态变化响应幅度较小,适应能力较强;但是对极端事件的响应和适应程度不一样,事实上也非常复杂[32]。未来粮食生产系统的脆弱性主要是面对极端事件的影响,特别是在减小暴露度和提高适应能力两个方面。减小暴露度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不仅源于保证耕地面积数量的需要,还由于提高耕地质量的需要。所以适应能力建设需要不断完善,不断加强,对气候变化而言,粮食生产系统的适应能力建设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

受到气候变化特别是极端事件冲击之后,系统本身的承受力、抵抗力以及应急措施是恢复力的直接表现。目前大多作物生产的恢复力不强,既与作物生产系统内部要素有关,也与人为调控能力有关。作物生产上可以从作物品种本身和环境条件两方面着手加以改进,把作物抗逆性选择、田间管理措施改进包括到应急对策中,也是提高适应能力的措施和手段。

4 降低粮食生产系统对气候变化脆弱性的建议

4.1 加强对敏感性的评估能力建设

科学准确地评价粮食生产系统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是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前提条件,对于制定合理有效的应对策略具有重要意义。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以来,敏感性和脆弱性问题越来越引起广泛关注,尝试利用指标、模拟等不同方法和手段开展研究,或者利用农业统计产量定量反应 [29-32]。然而,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研究方法和指标对敏感性和脆弱性进行评估。一方面由于粮食生产系统的复杂性,另一方面气候变化又是渐进的,而其引发和强化了的极端事件又缺乏内在的规律性,气候情景以及社会经济情景存在不确定性,加之研究方法和手段还不够完善,案例研究和评价模式都不够充分。因此,要完善和改进各类评估指标体系和模型,创新和发展评估方法和工具,结合实地观测和案例研究,科学评估气候变化的影响与敏感性,识别和降低研究中的不确定性。开展作物品种抗逆性、生长发育、光合效率、产品形成与品质特性,作物种植制度和布局,农业灾害、病虫害等科学问题研究,提高人类对气候系统及其变化的认识,提高气候变化影响及相应领域敏感性的认识。

4.2 加强粮食生产系统适应能力

对于粮食生产系统而言,加强适应能力建设是紧迫的、急需的要求,是减小脆弱性的有效措施。适应能力的增强,客观上减小了农业系统的暴露度,增加其恢复力。适应可以在多个层面上进行[33]:一是对已有的农田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增强对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加强对天气气候及农业灾害的监测、预测和响应能力建设,做好防范措施, 最大限度降低自然灾害和气象灾害的脆弱性[34]。二是通过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有计划地选用抗旱涝、抗高低温和抗病虫害等抗逆品种和新品种。充分利用气候变化带来的热量资源增加、复种指数增加等优势,避免干旱、高温热害等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因素,进而改进作物布局,科学合理确定种植制度。对于原有种植作物,也要针对气候变暖现象,适当调整播种期。三是发展节水农业,加强推广旱作农业技术。改造老化农业灌排工程设施,采用新的排灌措施,灌溉系统和方式,推行畦灌、喷灌、滴灌和管道灌等灌溉技术,高效利用灌溉水。四是综合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加强粮食生产系统和其它系统及领域的交互影响的辨析与识别,开展农业及相关科学问题的试验研究,进一步开展粮食生产系统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影响和适应研究,包括各生产要素以及加工、分配、零售和消费模式等非生产但同样重要要素的气候影响和适应[7]。

4.3 加强自然和社会系统体系和功能建设

粮食生产是第一产业,与社会经济系统关系密切,更与自然生态系统紧密相连。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利于粮食生产条件的改善,从而降低粮食生产系统对气候变化的暴露度,增强恢复力,有利于粮食生产系统的可持续发展[35]。一是加强粮食生产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的推广,加快科技创新和技术引进步伐,在单一技术发展的同时,建立和完善适应技术体系的集成创新机制[34],使适应气候变化不同主体的资源、技术、能力等得到优化配置,使各种单项和分散的相关技术成果得到集成,降低农业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二是通过立法、行政、财政税收等方式,积极推进农业保险,探索农业政策保险与商业保险相结合的风险分担机制,加大社会宣传和领导,采取政策激励措施等,创造良好的社会保障机制和反馈机制[33]。三是通过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开发利用水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等措施,减少粮食生产系统温室气体排放源,增加粮食生产系统固碳减排能力,提高其碳汇库容潜力,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应对病虫害和杂草害时,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维护,使用高效低毒无污染的新型农药,开展生物防治,发挥自然天敌对病虫害的调控作用。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IPCC. Summary for Policymakers of Climate Change 2013: The Physical ScienceBasis,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Ⅰ to the Fou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3.

[2]刘彦随,刘玉,郭丽英.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0,18(4):905-910.[Liu Yansui,Liu Yu,Guo Liying.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Coping Strategies in China[J].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2010,18(4):905-910.]

[3]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编委会: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R].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2011.[Compilation Committee of the Second National Assessment Report on Climate Change. The Second National Assessment Report on Climate Change[R].Beijing:Science Press,2011.]

[4]Piao S L,Ciais P,Huang Y,et al.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Water Resources and Agriculture in China[J].Nature,2010,467(7311):43-51.

[5]吕军,孙嗣,陈丁江.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旱涝灾害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30(9):1713-1719.[Lv Jun,Sun Siyang,Chen Dingjiang.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Agricultural Drought and Flood Disasters in China[J].Journal of Agro-Environment Science,2011,30(9):1713-1719.]

[6]王鹤龄,王润元,赵鸿,等.中国西北冬小麦和棉花生长对气候变暖的响应[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9,(1):258-264.[Wang Heling,Wang Runyuan,Zhao Hong,et al. The Respons to Climate Change on Winter Wheat and Cotton Growth in Northwest of China[J].Agricultural Research in the Dry Areas,2009,(1):258-264.]

[7]谢立勇,李艳,林淼.东北地区农业及环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应对措施[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1,19(1):197-201.[Xie Liyong,Li Yan,Lin Miao.Response and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of Agriculture and Environment in Northeast China[J].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2011,19(1):197-201.]

[8]云雅如,方修琦,王丽岩,等.我国作物种植界线对气候变暖的适应性响应[J].作物杂志,2007,(3): 20-23.[Yun Yaru,Fang Xiuqi,Wang Liyan,et al.Adaptive Response on the Limits of Cropping System to Climate Warmer[J].Crops,2007,(3):20-23.]

[9]杨晓光,刘志娟,陈阜,等.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种植制度可能影响:Ⅵ.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种植制度北界的可能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1,44(8):1562-1570.[Yang Xiaoguang,Liu Zhijuan,Chen Fu,et al.The Possible Effects of Global Warming on Cropping Systems in China VI.Possible Effects of Future Climate Change on Northern Limits of Cropping System in China[J].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2011,44(8):1562-1570.]

[10]贾建英,郭建平.东北地区近46年玉米气候资源变化研究[J].中国农业气象,2009,30(3):302-307. [Jia Jianying,Guo Jianping.Research of Corn Climate Resources Change During the Past 46 Years in Northeast[J].Chinese Journal of Agrometeorology,2009,30(3):302-307.]

[11]Liu Y, Wang E, Yang X, et al. Contributions of Climatic and Crop Varietal Changes to Crop Production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Since 1980s[J]. Global Change Biology,2009,16(8):1-13.

[12]方修琦,王媛,徐锬,等.近20年气候变暖对黑龙江省水稻增产的贡献[J].地理学报,2004,59(6): 820-828.[Fang Xiuqi,Wang Yuan,Xu Tan,et al.Contribution of Climate Warming to Rice Yield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J].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04,59(6):820-828.]

[13]Wang J X,Robert M,Ariel D,et al.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China’s Agriculture[J].Agric Econ,2009,40(3):323-337.

[14]Tao F,Yokozawa M,Liu J,et al.Climatecrop Yield Relationships at Provincial Scales in China and the Impact of Recent Climate Trends[J].Climate Research,2008,38(1):83-94.

[15]丁永健,穆穆,林而达.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影响与脆弱性[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2:288-303.[Ding Yongjian,Mu Mu,Lin Erda.China Climate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Impact and Vulnerability[M].Beijing:Meteorology Press,2012:288-303.]

[16]居辉,许吟隆,熊伟.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J].环境保护,2007,(11):71-73.[Ju Hui,Xu Yinlong,Xiong Wei.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Agriculture in China[J].Environmental Protection,2007,(11):71-73.]

[17]肖登攀,陶福禄.过去30年气候变化对华北平原冬小麦物候的影响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20(11):1539-1545.[Xiao Dengpan,Tao Fulu.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Winter Wheat Phenology in North China Plain over the Past 30 Years[J].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2012,20(11):1539-1545.]

[18]张强,邓振镛,赵映东.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西北地区农业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8,8(3): 1210-1218.[Zhang Qiang,Deng Zhenyong,Zhao Yingdong.The Impact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on Agriculture in Northwest China[J].Acta Ecologica Sinica,2008,28(3):1210-1218.]

[19]王馥棠.近十年来中国气候变暖影响研究的若干进展[J].应用气象学报,2002,12(6):755-765. [Wang Futang. Advances in the Impact of China Climate Warmer over the Past Decade[J].Chinese Academy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s,2002,12(6):755-765.]

[20]Xiong W,Conway Y,Xu Y, et al. Future Cereal Production in China: Modeling the Interaction of Climate Change, Water Availability and Socio-Economic Scenarios[R].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Chinese Agriculture-Phase II Final Report,2008.

[21]Xiong W,Conway Y,Xu Y,et al.National Level Study: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Cereal Production in China[R].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Chinese Agriculture-Phase II Final Report,2008.

[22]王春乙,郭建平,崔读昌,等.CO2浓度增加对小麦和玉米品质影响的实验研究[J].作物学报,2000,26(6):931-936.[Wang Chunyi,Guo Jianping, Cui Duchang,et al.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CO2 Enrichment on Wheat and Corn Quality[J].Acta Agronomica Sinica,2000, 26(6):931-936.]

[23]蔡运龙.全球气候变化下中国农业的脆弱性与适应对策[J].地理学报,1996,51(3):202-212.[Cai Yunlong.Agricultural Vulnerability and Adaptation under Global Climate Change in China[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1996,51(3):202-212.]

[24]谢立勇,林而达.二氧化碳浓度增高对稻、麦品质影响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07,18(3):659-664.[Xie Liyong,Lin Erda.Research Advances in the Effects of Elevated CO2 on Rice and Wheat Quality[J].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2007,18(3):659-664.]

[25]杨连新,王余龙,黄建晔.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对水稻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06,17(7): 1331-1337.[Yang Lianxin, Wang Yulong, Huang Jianye.Research Advances in the Impact of Free-air CO2 Enrichment on the Growth of Rice[J].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2006,17(7):1331-1337.]

[26]Naidu R,Kookana R S,Baskaran S.Pesticide Dynamics in the Tropical Soilplant Ecosystem: Potential Impact on Soil and Crop Quality[C]//Seeking Agricultural Produce Free of Pesticide Residues.

ACIAR Proceedings Series,Yogyakarta Indonesia, 1998,85:171-183.

[27]霍治国,李茂松,王丽,等.气候变暖对中国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2,45(10): 1926-1934.[Huo Zhiguo,Li Maosong,Wang Li,et al.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Crop Pests and Diseases in China[J].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2012,45(10):1926-1934.]

[28]孙芳,杨修,林而达,等.中国小麦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5,38(4): 692-696.[Sun Fang,Yang Xiu,Lin Erda,et al.Study on the Sensitivity and Vulnerability of Wheat to Climate Change in China[J].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2005,38(4):692-696.]

[29]熊伟,杨婕,吴文斌.中国水稻生产对历史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J].生态学报,2013, 33(2):509-518.[Xiong Wei,Yang Jie,Wu Wenbin.Sensitivity and Vulnerability of China’s Rice Production to Observed Climate Change[J].Acta Ecologica Sinica,2013,33(2):509-518.]

[30]陶生才,许吟隆,刘珂,等.农业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1,7(2): 143-148.[Tao Shengcai,Xu Yinlong,Liu Ke,et al.Research Progress in Agricultural Vulnerability to Climate Change[J].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2011,7(2):143-148.]

[31]吴绍洪,潘韬,贺山峰.气候变化风险研究的初步探讨[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1,7(5):363-368.[Wu Shaohong,Pan Tao,He Shanfeng. Primary Study on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Research on Climate Change Risk[J].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2011,7(5):363-368.]

[32]潘根兴,高民,胡国华,等.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30(9): 1698-1706.[Pan Genxing, Gao Min, Hu Guohua,et al.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Agriculture Production in China[J].Journal of AgroEnvironment Science,2011,30(9):1698-1706.]

[33]潘家华,郑艳.适应气候变化的分析框架及政策含义[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 20(10):1-5.[Pan Jiahua,Zheng Yan.Analytical Framework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on Adapting to Climate Change[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0,20(10):1-5.]

篇6

【关键词】太阳掩星;跟踪角度;大气折射

0 引言

全球的气候变化不仅是一个自然科学的问题,还对气候环境、社会经济和国家安全等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而大气圈变化是全球气候变化中最活跃、影响最大的因素[1]。基于对大气问题的长期研究,大气科学界普遍认为必须对地球大气圈的成分进行精细测量,获取全时空全方位的科学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反演分析,理解和判断地球气候系统的变化趋势、气候系统演变的内在驱动力、气候系统的响应和反馈机制,为制定气候变化应对策略、规避和减小自然灾害服务。

为实现上述研究需要,某掩星光谱仪对地球大气进行高光谱分辨率、高信噪比和宽波段范围的精细光谱探测,获取南极上空不同高度的大气成分和浓度的切线分布,为气候变化研究和环境监测提供科学依据。

1 掩星光谱仪的工作原理和组成

1.1 工作原理

卫星对大气成分的探测模式包括天底角、临边和掩星观测模式等。掩星观测模式采用太阳辐射作为标定源,并通过大气的吸收来测量大气的特征谱,这种方式下的信号强,仪器的信噪比大,可适当减小光学系统的通光孔径,使系统更加简化;其次,每次测量时都以太阳辐射作为仪器的基准,基准统一,便于进行长周期的大气变化规律研究;此外,采用太阳掩星模式可以去掉复杂的星载黑体定标源,使得光谱仪的设计更趋简化。

光谱仪的工作原理见图1所示,光谱仪建立对日定向关系,首先获得没有大气吸收的太阳光谱辐射,如图1左侧的光线1,将此光线作为参考。当卫星运行到一定的位置,在日出时,如图1中的光线2-4所示,光谱仪探测到了经过大气吸收的太阳光谱数据,通过二者的差分比较,得出不同高度大气中的化学成分的吸收光谱。图1右还给出了不同高度的太阳吸收光谱曲线,结果显示随着高度的降低,大气中各种气体浓度增加,吸收路径延长,大气对太阳光谱吸收也更加强烈。由于不同气体分子吸收产生不同波长的吸收光谱,通过光谱探测就可以实现不同气体的成分和浓度探测。

1.2 组成

掩星光谱仪采用太阳跟踪机构加干涉摆臂机构形式,组成见图2所示。入射的太阳辐射先经分色器分光后,一路可见光到达跟踪相机,为跟踪控制器提供反馈图像;另一路红外辐射由输入光学系统进入干涉仪,通过动镜进行大光程差扫描,获取目标光谱的干涉叠加光信号[2],输出光学系统将此信号汇聚到双波段红外探测器上,经过光电转换后得到干涉图,经处理后传输至卫星数传系统,最后到达地面经过反演得到不同高度的各种气体成分和浓度的空间分布。

1.3 太阳跟踪系统

太阳跟踪系统是光谱仪的核心模块,由太阳跟踪机构、分色器、跟踪相机和跟踪控制器组成,其主要功能是依靠跟踪控制器对太阳跟踪机构偏航、俯仰两轴旋转系统的驱动控制,实现光谱仪对太阳质心精确稳定的跟踪。太阳跟踪系统的工作模式分为粗跟踪和精跟踪两种,粗跟踪模式的工作流程为:在跟踪初期,光谱仪实时获取卫星提供的太阳方位矢量,通过解算获得跟踪指向镜偏航角和俯仰角的两轴转动角度,向太阳跟踪机构传达驱动信息,完成对太阳的捕获;精跟踪的工作流程为:跟踪相机提供精确的太阳图像,跟踪控制器根据接收的太阳图像数据,实时求取太阳质心,完成对太阳的精确跟踪。粗跟踪模式是精跟踪模式的基础,只有顺利捕捉到太阳,才能转入精跟踪模式;否则就会导致光谱仪在轨功能失效。所以光谱仪在跟踪模式初期,获得高准确度的太阳矢量信息是其在轨正常工作的基础。

2 大气折射对太阳矢量的影响

地球大气是由包围地球的多种气体和悬浮其中的固体粒子或液体粒子组成的混合物[3],由于受到地球引力作用,地面的大气密度最大;高度越高,大气密度越小,整个大气层呈现上疏下密的状态[4]。从太阳发出的光线穿经地球大气层到达光谱仪时,由于大气密度发生变化,会造成光线偏离先前传输方向,传播路径产生弯曲,这种现象称为大气折射。

篇7

关键字:碳排放,长三角机场,航空减排

1 研究背景

2016年4月22日,《巴黎协定》――继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京都议定书》之后,人类历史上应对气候变化的第三个里程碑式的国际法律文本签订。遥望近百年来的人类史,随着工业、科技的快速发展,全球性的气候问题日益严峻。直到近二十年,人类才逐步意识到减排的重要性。至此,世界各地开展了一系列的减排活动,同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用于监督与约束污染物的排放。碳排放作为全球气候问题的“祸首”,在各国政策中都给予了明确的规定。

作为航空业所带来的附属品,航空碳排放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近几年,航空业高速发展,拥有5%的年增长率,制造了世界范围内碳排放量的2%-3%。对全球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航空业碳排放量数据是实施航空业碳排放管理的基础,如何高效准确地测算出具体的碳排放量数据成为了一大难题。

在我国,长三角地区作橹匾的经济命脉,航空业十分发达,大型机场的数量属全国之最。庞大的机场数量带来的是大量的航空碳排放量。因此本文中于长三角地区每个省市各选取一个运输量最大的机场作为样本(上海浦东机场、杭州萧山机场、南京禄口机场、合肥新桥机场),借助ICAO标准排放量模型来计算各机场的碳排放量。

2 碳排放估算

飞机在机场的活动可以由LTO(标准起飞着陆)循环描述。LTO循环是飞机从高空降落至机场又重新起飞至高空的一个封闭工作过程。ICAO(国际民航组织)规定,一个理想的LTO循环包括4个工作状态:进近、滑行、起飞和爬升。这4阶段的飞机活动时间和发动机推力等级及机型无关,分别为0.7分钟/起飞、2.2分钟/爬升、4分钟/进近着陆、26分钟/滑行。ICAO构建了机型排放数据库,采用LTO循环来计算在机场终端区混合层高度(1000米)以下飞机各个阶段的污染气体排放问题,这就是ICAO标准排放量模型。

式中E表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kg);n表示飞机发动机的台数;ti表示LTO循环第i飞行阶段的飞行时间(s);Fi是每阶段的单发燃油流量,Ii是每阶段的CO2排放因子。在0m海平面高度、15℃气温和标准的LTO循环下,飞机各阶段的CO2排放因子均为常数3.115。

为了计算我国长三角地区机场航空碳排放量,根据我国各类机型的平均座位数,大致把我国的各种机型分为以下四个大类,如表1所示:

从国际民航组织官网的发动机排放数据库中能够获得并计算出,各类飞机在LTO循环中各个阶段的发动机燃油流量的平均值。结合标准排放量模型,可以计算出一个标准LTO循环下各类飞机在机场的碳排放量,见表2。

此外通过登录各机场官方网站可以查询到每天的航班信息及对应的飞机机型。因为在航班时刻表里,民航班机起降具有周期性特征,因此,可以用机场一周内起飞的各类飞机机型比例,见表4,来估算出各类机型年起降次数的比例。

4 减排应对策略

由上文中的计算结果可见,各主要机场的碳排放量逐年增长较快,需要进行合理有效的治理。本文围绕民航业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对策措施。

4.1 缩短飞机滑行时间

在标准的LTO循环下,飞机地面滑行时间长达26分钟,燃油消耗量约为整个LTO循环阶段的40%。因此,机场应合理规划机坪布局,改进滑行路线,有效地缩短飞机滑行时间,从而减少碳排放量。

4.2 增强空管管制能力

空管部门应建立合理的空域使用机制,提高管制能力,科学合理地使用机场终端区域,营造有序、便捷的空中交通环境,减少不必要的空中盘旋和地面等待时间。

4.3 开发生物燃料

利用生物燃料代替航空燃油是降低飞机碳排放的有效途径。但我国尚没有成熟的生物燃料供应体系,并且生物燃料的研发和生产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因此,我国政府需要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为生物燃料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同时,我国民航运输企业也要积极参与到生物燃料的开发和使用中,这样,才能最终实现航空飞行零排放。

5 结语

气候性问题已成为全球人类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在全球都在积极响应减排的同时,我国民航必须尽快采取行动积极适应这种趋势,实施节能减排创新,为我国和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中国民航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丁文杉,蔡良才,邵斌,丁飞.机场大气污染研究现状综述[J].环境工程,2014(6):69-72.

篇8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the globalization, business negoti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mmunicating methods. The final result of negotiation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both benefits of nations and corporations. As the international current language, business English is the bridge in mutual negotiation. In order to realize set goals and defend the legitimate benefits of the whole country, representatives need to acquire all kinds of strategies and skills.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emissions of greenhouse which have emerged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example of carbon tariffs. The fact that many countries incline to take steps to impose carbon tariffs brings us the mixed result of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herefore, as the largest developing country,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utilize appropriate and effective business negotiations skills.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eliminate contradictions and balance benefits to the largest extent.

关键词: 商务英语;谈判;碳关税;出口贸易

Key words: business English;negotiations;carbon tariffs;exports

中图分类号:F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4)23-0207-02

0引言

在日益交流频繁的国际贸易事务当中,商务英语的内容不断被扩大和形式多样化。从广义角度讲,商务英语是指超越了个人关系的英语,是和经济管理领域相关的,把英语运用到各种商业现象的分析当中去,比如我们常见的国家或企业个人的贸易进出口业务。它也指一种语言的交流能力,在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管理交流技巧的基础上进行的商业培训计划和多种职业英语等等。

而谈判是在商务英语实践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它要求谈判双方在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基础上,熟练的运用商务英语的谈判技巧,比如我们运用最多的礼貌策略、模糊策略和回绝策略,最终达到谈判的预期结果,从而最大限度的维护国家利益实现共赢。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步伐,科技的发展使得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愈加便利和频繁,各国经济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而事实表明,全球化确实是一把双刃剑,当我们在一味地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严重的环境问题也亟待解决。随着来自化石燃料的碳排放量的不断增多,全球气温变暖、雪线上移、冰川退缩、南北极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自然灾害频发。

针对上述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的问题,各个国家经过长时间的交流与谈判,于2010年的坎昆气候大会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两项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在某种程度上,这可以看成是国家之间商务谈判的积极成果。发达国家将按照在哥本哈根大会上做出的承诺减排量,但是联合国对此没有强制要求;发达国家意在筹建一个绿色气候基金,旨在帮助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

在此背景下,贸易与气候关系进入人们的视野。在2010年联合国坎昆气候大会的进程中,发达国家于发展中国家就节能减排问题存在着严重的矛盾和分歧。发展中国家在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责任以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同时,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却一再推卸责任,企图把环境污染的来源和减排的重任全部转嫁给发展中国家,使得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陷入了发展和排放的两难境地。

1碳关税的概念

碳关税是指国家或地区对高耗能产品进口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目的是实施温室气体强制减排措施。换句话说,就是对来自碳排放较高国家的进口产品课征惩罚性关税,前提必须是一国生产的产品达不到进口国在节能减排方面设定的标准。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关于碳关税的矛盾与冲突

发达国家提出碳关税的最主要目的无非是想维护本国的经济利益,保持其经济霸权的地位。提高对别国的碳关税来增进本国的竞争力,削弱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出口能力,尤其想要遏制像中国、巴西、印度这几个大国经济体的发展。

近些年来,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遭遇到了次贷危机风暴下的发展瓶颈,国家经济增长态势缓慢,市场消费疲软,失业率长年居高不下。华尔街引发的金融危机,使长期被各国追捧的华盛顿模式的发财路径彻底破产,美国通过输出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掌握各国经济命脉的努力,受到极大挫折。美国政府希望通过实施碳关税政策以绿色产业带动美国经济复苏,继续世界主导全球经济发展的霸主地位。

其次,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的真正目的是将环境治理的责任和成本转嫁给发展中国家。从事实来看,美国在发展中国家的几次催促下至今没有签署《京都议定书》,它企图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进行产业转移,转嫁环境污染较高产业应承担的减排成本,同时通过提高减排的标准迫使发展中国家向其购买先进减排技术,使发展中国家在无形当中承担了减排的成本和费用。

第三,碳关税的制定和征收偏向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利益,促进了美国在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中处于拥有话语权的有利地位。目前针对2013年后全球减排目标和减排机制正在进行国际谈判,将决定后京都时代的全球主导权。征收碳关税不仅将改变美国过去在全球减排方面的消极做法和国际形象,增强其国际谈判筹码,而且很可能会以“碳关税”为由要求我国对外承诺减排量。

3结语

虽然基于本国的根本利益欧美各国对碳关税的理解略有差异,制定出征收的碳关税的数额和名目也不尽相同,各国征收碳关税的相关法律条例也千差万别,起始征收的时间也互不统一。但有两点是不可否认的:一是不论对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碳关税必须要征收;二是碳关税可以使得一些国家避开国际贸易规则对其的硬性约束。这样社会趋势的背后会使得很多的发达国家打着“生态”经济的幌子,把大多数的环境成本施加于发展中国家。

事实上,欧美碳关税的矛头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指向碳排放限制较低的国家,而这些国家绝大部分为欠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因此,碳关税的提出要求我们运用合理有效的商务谈判技巧来处理在此问题上的争端。介于国际社会对此模棱两可的态度,我们更加需要和发达国家沟通交流,推进碳关税的合法性,最大限度地消除和平衡各个国家的冲突及利益,以促进全球经济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玲,陈雨松.“碳关税”与WTO规则相符性研究[J].国际经济合作,2010(3).

[2]高静.“碳关税”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

篇9

摘要:英国的相关策略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多方面启示:应尽快建立政府主导下的产业“智库”;应加大对低碳产业的政策性资金扶持;政府投资引导应以技术升级为前提;行政干预等手段应着重解决产能过剩等突出问题。英国低碳产业发展态势良好,2007-2008年度,全国有超过88万人在该产业工作,有5.5万家公司积极参与该产业的生产经营。英国支持低碳产业的主要手段包括:政府建立了完善的指标参考体系;发挥政府对低碳经济的引导支持作用;财政扶持政策到位。

关键词:低碳产业,重工业化,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金融危机,产业结构

一、我国低碳产业发展面临的局限与挑战

(一)能源结构方面的局限

在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所占比重高,占比高达69.5%,而发达国家煤炭消费比例大多不到20%。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大,致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高碳”特征非常明显,因此,在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在解决环境污染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形势非常严峻,任务十分艰巨。

(二)能源需求方面的局限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重工业化阶段,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对能源需求呈不断增加趋势,能源消费总量从2000年的13.86亿吨煤当量上升至2007年的26.56亿吨煤当量,年均增长9.7%。到2020年我国能源需求量将达到50亿吨标准煤以上。在今后一段时期内“高碳”特征突出的“发展排放”,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在国家扩内需、保增长措施的刺激下,国内企业对能源需求增长更加明显。

(三)产业结构方面的局限

目前,我国三次产业中工业占比仍然偏高,而工业是能源消耗的大户。据统计资料显示,从2001年到2007年,中国能源强度从4.21吨标准煤/万元增加到4.77吨标准煤/万元,能耗水平不断上升。大部分省市自治区没有完成“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单位GDP能耗下降20%的目标,只有极少部分地区实现了年度单位GDP能耗目标。

(四)技术水平方面的局限

由于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中国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急需的再生替代能源技术、碳回收存储技术处于紧缺状态,不得不主要从西方国家引进,从而也产生了引进成本高、技术风险大等问题。据统计,我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引进技术年需资金250亿美元(以2006年的GDP计算)。这种高投入、高成本,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是难以承受的。近期我国风力发电技术的盲目引进之风形成的技术隐患,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

(五)居民生活方式方面的局限

目前中国居民消费方式与低碳还有较大距离。塑料袋、方便餐具等的无节制使用;对大排量汽车的盲目追求等问题在部分居民中不同适度地存在。据科技部《全民节能减排手册》计算,全国减少10%的塑料袋,可节省生产塑料袋的能耗约1.2万吨标煤,减排31万吨二氧化碳。

二、英国低碳产业发展概况

(一)英国政府的相关职责

政府负责建立开放竞争的市场和符合实际的监管框架,并向社会提供面向未来的清晰、明确的信号;同时,还负有避免市场失灵、使资源最优配置,帮助英国企业在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机会最大化、耗费最小化的职责。

2007年,英国成立了气候变化办公室(OCC),负责制定气候和能源策略,并处理跨部门的策略协调问题。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促进低碳经济转型,英国于2008年10月份成立了能源和气候变化部(DECC)。该部整合了原来由商业、企业及管制改革部(BERR)负责的能源策略制定职能,以及由环境、食品和农业事务部负责的气候变化应对策略制定职能。该部的主要任务就是引领整个英国向低碳经济转换,另外还负责国家能源安全以及确保能源使用的高效和经济性。DECC成立后,OCC被并入了DECC,仍然承担着跨部门协调的角色。

DECC在引领英国转向低碳经济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领导角色。DECC的具体工作目标有:推进全球合作,防止气候发生危险变化;减少英国的温室气体排放;确保英国能源供应安全;促进国家能源和气候策略实施过程中的公平竞争;确保英国在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抓住机遇、获得利益;高效、安全地行使能源管理职责;促进政府部门改革,加强部门间合作,提高服务工作效率。

2009年6月5日,英国政府合并了原来的创新、大学技能部(DIUS)和商业、企业及管制改革部(BERR),新成立商业创新和技能培训部(BIS),其职责为增强英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2009年7月15日,BIS与DECC联合《英国低碳工业战略》,详细描述了低碳经济时代的机遇意义、当前应该采取的行动、如何加强低碳经济创新和如何促进英国整体经济向低碳方向转移等战略内容。英国政府还于同日《英国低碳迁移计划--国家气候能源战略》,对低碳迁移的具体任务目标进行了部署。该计划规定:到2020年,英国碳排放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34%。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计划规定到2020年,绿色行业工作机会要超过120万个;对700万个家庭住房进行绿色改造;支持150万个家庭自产绿色能源;40%的电力来自低碳能源;原油进口减少一半;新生产汽车的排放在现在基础上减少60%。

(二)英国低碳经济部门分布

2007-2008年度英国有超过88万人在LCEGS(低碳经济)部门工作,有5.5万家公司积极参与LCEGS部门生产经营,其中大约92%的公司是中小型企业。

(三)英国低碳经济发展迅猛

英国金融服务部门已经从完善的环境成本定价中获益,尤其是碳交易,2008年在经济危机背景下,英国整个碳市场仍然继续增长,到年底总交易额约达860亿欧元(比2007年翻了一番)。这其中EUETS(欧盟排放交易衍生工具)大约为630亿欧元,这部分交易的年同比增长速度超过了80%,伦敦已成为全球碳交易中心。

2008年,英国开展了总额为1.84亿欧元、总数为34个的风险资本支持的项目投资,占欧洲全部低碳经济技术投资的30%,很好地抓住了投资和市场的双重机遇。安永会计师事务所(Ernst&Young,2008)最近的报告指出,2001年至2008年,英国的风险投资主要集中在能源的生产、存储和替代技术领域。在2008年,英国在低碳技术领域收到的风险投资仍占欧洲的1/4。与发电、基础设施和能源存储有关的领域继续成为风险投资活动感兴趣的主要领域,反映出英国低碳领域风险资本投资更趋多样化。

三、英国支持低碳产业的主要手段

(一)政府建立了完善的指标参考体系

英国政府为准确掌握清洁技术和气候变化发展趋势、企业可持续发展需求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需求,来向投资者提供投资机会,通过参照汇丰、苏格兰皇家银行、荷兰银行等低碳金融业务发展较早的金融机构投资指数,为政策指导建立了完善的指标参考体系。同时将低碳市场商业化指数纳入监测范围(如富时环境指数等)。

(二)发挥政府对低碳经济的引导支持作用

为在低碳经济转轨过程中形成一个正确的投资环境,英国政府通过借助EUETS向社会传达政策信号。如在体系中通过市场生成碳价格传达给投资者、将碳价格有效整合进投资规划等,这些政策能够吸引和鼓励更多的风险资本或私募基金关注低碳经济领域。

英国政府适度干预和指导纠正了部分市场失灵问题,如对支持低碳经济的相关研发项目,英国政府直接进行投资,并发挥投资的杠杆和拉动作用,促进了研发成果的转化和推广,而这些工作单凭私人部门是难以实现的。另外,英国政府还采取其他资金支持手段,协助研发企业解决在商业化过程中的各种障碍,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低碳经济市场中的系统性风险,从而有效纠正信息不完善等市场失灵问题。

英国政府在帮助高风险企业获取资金方面的作用非常明显,尤其是未被市场认可的高科技公司和成长型中小企业。在当前经济危机背景下,英国政府积极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有效减少市场不确定性,降低投资方资金风险,甚至直接干预整个筹资机制。如碳信托基金运作低利率信贷计划,目标就是帮助中小企业提高能源效率,引导企业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英国2009年的财政预算确定向碳信托基金增加1亿英镑的政府注资,以帮助更多中小企业从该低息信贷计划中获益。

(三)财政扶持政策到位

低碳市场需要在技术开发、基础设施和供应链建设方面加大投资。英国2009年财政预算案宣布了4.05亿英镑的资金计划,用以支持英国发展世界领先的低碳能源产业和绿色制造产业。这笔资金的主要目的,就是支持开发和部署低碳技术,如风能、海洋能,并帮助吸引和保护英国低碳产业供应链上的投资。此外,政府已经能够通过政府采购向私营部门提供更加直接的资金来源。

英国政府还通过财政制度提供间接财政奖励,以鼓励采用清洁技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活动。如ECA(资本津贴)作为政府解决气候变化方案的一部分,已于2007年推出。ECA计划向有利于环保的设备采购活动提供税收减免,分为三个部分:节能设备采购,节水设备采购和低排量汽车采购,2008年累计提供财政奖励1.15亿英镑。

四、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启示

(一)应尽快建立政府主导下的产业“智库”

低碳产业涉及门类多、范围广,需要明确的职责分工、监管机制及政策扶持,而目前国内低碳经济尚处于起步阶段,部分先期建设项目发展思路局限性问题突出,需要尽快在国家层面组建行业指导管理机构,理顺行业发展规划和具体行业准则,明确国家、风险投资机构、金融机构的职能定位,吸纳环保、金融、风险投资等行业专门人才,加大研讨低碳产业发达国家成熟经验的力度,结合我国低碳产业特点,解决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

篇10

政策引导全球化的发展使人们生活方式不断改变,也使人类对水和粮食的需求剧增。我们目前所面临的挑战是丢失越来越多的粮田,而水资源紧缺加剧了粮食危机。普罗迪指出,在水资源不断减少的情况下,人们不应该把有限的水资源用于生产经济作物的粮食生产上,而应该更多用在真正满足人们生存需求的粮食生产上。现在人们面临粮食和燃料的竞争问题,进一步说就是用于燃料的经济农作物和用于生存的农作物的竞争。

普罗迪指出,粮食安全还与政府管理有密切联系。服务、基础设施、交通等等,都成了人类开发新农田的障碍。粮食需要增加产量,特别要增加现有农田的产量。为此人们只能依赖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能够保证可持续的粮食生产。全球对农业的研发对增加粮食产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农业科学研究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印度、美国、俄罗斯、乌克兰等地区,人们觉得很难改变全球粮食生产递减的状态。众所周知,欧盟从纯粮食出口状态变成纯进口的状态。这是由于人们太注重生物燃料的生产,把大量的农田用来生产经济作物。如果欧盟的这种状况得不到改观,粮食会日益减少,最终会酿成严重的粮食问题。当然在粮食发展方面面临这个问题的不仅是欧盟,美国也一样,现在很多国家出台了粮食安全政策,特别是在非洲。人们也可以通过这些政策和市场的调节,降低粮食生产成本,帮助贫穷国家发展。

粮食供求平衡近年来,粮食问题得到一定的解决,但不能盲目乐观,因为发展中国家占了全球进口粮食的1/3,而且还在不断发展。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已发出警告,世界粮食安全是虚假的,因为目前的粮价相对低,但人们生产粮食的投入非常高,即成本和收益不成正比。如果粮食危机加剧,其程度将远远超出每个人的想像。 普罗迪指出,金融危机对于粮食的供求也有着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种植、投资和贸易方面。世界上贫穷的国家因无法获得足够的信用来购买粮食,而比较大的粮食出口国也因为缺乏资金难以获利。粮食市场波动性很强,很难预测,现在很多国家选择易货贸易或者货物交换来进行粮食贸易。

如果说世界的粮食供求还相对平衡的话,那是因为目前还有大约10亿饥民没有钱买粮食。如果他们有钱购买粮食,全球的粮食供应就会出现紧张,粮价就会迅速上升,这对于世界上六七十个粮食进口国将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面对这样脆弱的粮食平衡,人类不能无动于衷。到2050年,地球预计新增30亿人口,其中2/3生活在亚洲和非洲,有8个国家的人口加起来超过47亿,他们中大部分人没有足够的钱来养活自己。

环境影响普罗迪指出,环境安全也能影响粮食安全,因为没有足够的清洁水、肥沃的土地或者适当的天气,就不能生产出足够的粮食。同样,人们不能有效应对环境退化,就会影响农业的未来。所以,需要特别关注温室气体排放对于农业的影响。我们正在探索环境友好的农业技术、农业做法,这样的努力一定要继续下去。科学家们正在改善光合作用的效率,生物技术可以使盐碱地长出作物,还可以利用肥力不够的农田。

根据粮农组织的数据,农业耕作占到了二氧化碳排放的25%,还有50%的甲烷排放也是由于农业生产引起的,化肥的使用占到了大气中一氧化碳75%的排放,人类必须对此采取措施。 气候变化使企业和社会面临着巨大的风险,造成发展中国家大量的饥饿人群和移民。人们有必要改变现有的农业政策,让农业生产力更好地发挥出来,保证粮食供应,帮助世界上粮食短缺的国家。这就要求农业政策进行改革,特别是减缓湿地气候变化。南半球国家有必要引入,让穷人获得更多土地。有必要采取更多的环境政策来保证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满足人们的粮食需求,应对气候变化。

充分利用市场与贸易保护可以看到全球化带来的是两极化。有人认为,它会带来人类的解放,让人们有更多的产品进行消费和享受,如果限制市场准入,就会导致市场的失灵。也有人认为,全球化减少了就业机会,而全球化的赢家是那些企业、投机人,这也显示出危机治理的困难。

普罗迪并不认为在全球市场体系当中,对于物质的追求会产生一个理想的社会,会带来理想的成果。他支持市场全球化,在他看来一个有效的市场会推动发展,自由贸易对于所有人来说是件好事。应鼓励人们追求利润,同时要保证把追求利润的行动赋予人道的色彩,也就是要更好帮助那些竞争能力不强、比较边缘化、脆弱的群体或者国家。人们需要在国际贸易当中有更多的责任感、更多的公平性,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全球化所带来的问题。这也意味着有必要对发展中国家给予特殊对待,比如允许他们短期进行贸易保护,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追赶上那些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发展中国家有权利而且有这样的机会来保护自己,免受粮食进口带来的严重后果。这个问题是多哈回合谈判的焦点,并最终导致谈判的失败,短期看来,恢复多哈回合谈判比较困难。

普罗迪指出,对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来说,各自的不同情况使他们根本无法充分利用自由化的市场。人们可以看到,国际谈判中权力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失衡,发达国家可以通过自由调整市场获得很多的收益。发达国家有能力进行调整,应对市场上各种各样的波动,而发展中国家能力有限,不得不接受很多苛刻的条件才能进入世贸组织的框架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