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带来的危害范文
时间:2023-12-20 17:57: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气候变化带来的危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病虫害;气象灾害;农业;气候变化
[中图分类号]S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1-0293-01
前言
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是双向的,有利于增加部分地区的粮食产量,但也会加重农业方面的灾害,从而降低农业的产量。气候变化改变了农业生产的部分条件,带来严重的气象灾害,还会降低农作物的适应性,增加农业投资成本,加大农业的投资幅度。另外对病虫害的影响也会造成农业产生巨大的损失。因此研究本课题具有重要意义。
1在气候变化情况下农业气象灾害受到的具体影响
1.1影响风雹灾害
我国每年发生的风雹灾害的次数最多达到2150次,最少的风雹灾害发生次数也有400多次。因其具有局部灾情重、频次高、范围广的特点,所及风雹灾害累积造成的损失约占全国总损失的10%。风雹灾害对农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暴雨、冰雹、大风,暴雨影响较大,但时间短,在发生暴雨之后会造成农田积水、农作物被淹等灾害。冰雹在北方主要发生在4-6月份,在这个季节发生冰雹将损害作物的生长,严重的化会致使农作物颗粒无收。发生大风天气对农业的影响主要是会将农作物刮倒,降低农作物的产量[1]。
1.2影响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在我国可能发生在任何一个季节中,而夏季是灾害的频发季节,同时具有最为严重的危害。发生洪涝灾害的主要地区是东南部,黄淮河流地区、长江流域是集中发生灾害的地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下,对我国东南部影响较为剧烈的气候就是台风。洪水灾害的频繁发生,造成农业生产损失严重。根据相关部门统计,近几年洪涝灾害发生率已超过60%,并逐年上升。
1.3影响干旱灾害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北方的干旱范围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其中形势较为严峻且干旱面积迅速扩大的地区有华东北部、华北地区,而干旱面积扩大速度相对较小的地区为华中北部和东北地区,干旱面积扩大趋势不太显著的地区为西北东部,近几年的平均受旱面积为11452、15268、24141、25349、26500×103hm2形势越来月严峻,而在这写受旱地区成灾地区的面积为4072、5410、8059、10631、12295×103hm2。在严重的旱灾损害下,造成经济作物损失的资金数额达到了480亿元,粮食减产578千克。而甘肃省是干旱发生的典型省份,在气象灾害中干旱出现的频次占到70%,受灾面积也占到农业面积的57%[2]。
2在气候变化情况下农业病虫害受到的具体影响
2.1气候变暖的影响
气候变暖提高年有效积温,加快害虫的发育时间,缩短害虫的越冬休眠期,从而增加害虫的繁殖代数。其中草地螟在第一代和第二代之间可以繁殖两个完整的世代,甚至在常发区可以繁殖三个世代。在温度上升的同时,就会提前害虫发育的起点日期,从而增加其繁殖代数,而较高的温度就会延长其活动期,从而提高成活率,促进了害虫的种族增长,使许多害虫都可以在原有的繁殖基础上多繁殖出1-3代的害虫。从而对农作物造成损坏,不利于农业部门对其控制。另外气候变暖还会扩大迁飞性害虫的分布范围,如粘虫越冬的界限会从向北移动三度,移到北纬36°,接近于一月份的-2℃等温线,而粘虫的繁殖带也会移到北纬30°,从而扩大粘虫的数量。这样不但会使越冬作物的病虫害范围扩大,还会使迁飞害虫的基数增加[3]。2.2暖冬的影响出现暖冬现象会提前虫害的发生期,例如提前小麦蚜虫的发生期,增加其发生危害的总时间,造成其数量的危害程度不断增多。温度能够有效的控制病虫害,当气候变暖,温度升高就会使害虫的适生区域扩大,冬季较高的温度就会促进小麦条锈病流行程度和发生速度。目前大约升高了100-300米的小麦条锈病发生海拔高度,扩大了病虫害危害范围,发生虫害的时间也提前到2月。另外小麦条锈病还有向南发展的势态,由于暖冬增加了小麦种植密度,致使小麦条锈病不到18×103hm2的陇南地区的虫害面积显著扩大,已超过59×103hm2,发展的速度极快[4]。
2.3地区的影响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带分布较广,在温度升高的背景下,各地区出现不同变化的降水量。而针对于本地区来说,呈现增加降水量的情况。在这种较大空气湿度、较多降水的环境中,使喜湿性病害的发展尤为迅速,如小麦赤霉病、小麦条锈病等。但却抑制了棉铃虫、蚜虫等病虫害的进一步蔓延和扩展。加上本地区是重要的粮食产区,冬季温度显著提升,就会降低越冬病虫卵的死亡率,增大虫源、病源的有效越冬基数,减少病虫害的冬眠时间。同时加长害虫生长季节、作物生长季节,增大农作物受害的次数、几率,另外还有可能引发新型病虫害,是以往寒冷的冬季生存不下来的虫害,在气候变暖之后找到了适宜的环境,从而迅速繁殖起来。给病虫害防治部门带来新的挑战[5]。
3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气候变化对农业气象灾害与病虫害的影响的深入分析,从中可以看出气候变化对农业造成的危害相当严峻,气候变暖不但会增加农业发生病虫害、气象灾害的频率和次数,还会增加灾害造成的经济财产损失,降低农作物的生产效率,使农作物得到大面积的减产,因此气象部门应当加大气候变化的研究力度,仔细探究气候变化的规律,为农业部门及时公布异常的气候变化,以便相关部门及时做出应对措施,降低灾害对农业造成的损失。
参考文献
[1]谢立勇,林而达.粮食生产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敏感性与脆弱性[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05:25-30.
[2]刘盛梅.气候变化对乌鲁木齐市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03:301-302.
[3]潘根兴,邹建文.应对气候变化对未来中国农业生产影响的问题和挑战[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09:1707-1712.
[4]张德来,杨扬.气候变化对锦州地区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J].农业灾害研究,2011,02:52-54.
篇2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唐华俊日前表示,有关研究表明,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到2030年我国种植业生产能力在总体上可能会下降5%~10%。到21世纪后半期,中国主要农作物,如小麦,水稻和玉米的产量最多可下降37%。
而据绿色和平早些时候的报告预测,到2050年,温度升高、农业用水减少和耕地面积下降等因素更会使中国的粮食总生产水平下降最高达23%。
根据《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中国计划到2020年粮食生产能力将达到11,000亿斤以上,较现有水平新增1000亿斤。
然而,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比如气温上升、水资源短缺和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将使粮食生产系统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和挑战。
经科技部批准,中国农业科学院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等国内优势单位,于今年九月启动了为期5年的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生产系统的影响机理及适应机制研究项目。
作为19个由科技部立项的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之一,该项目将紧紧围绕气候变化与我国粮食生产系统之间的关系,针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促进粮食主产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国家重大需求,重点解决气候变化背景下资源要素(水分、热量、土壤肥力和作物品种)时空变化对粮食生产系统的影响机理及适应机制以及生物(主要病虫害)和非生物灾害(旱灾)灾变过程、致灾成灾机理及适应机制等关键科学问题。
项目研究组将在东北、黄淮海、长江中下游、华南和西北粮食主产区依托现有的11个农业长期定位观测站,深入研究气候变化对当地粮食生产的影响。
作为项目首席科学家,唐华俊表示:“我国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行业。气温上升和水资源短缺等带来的负面影响已在近几年开始显现。”
目前,旱灾是影响中国粮食生产最大的灾害,而且旱灾的影响是全国性的。1995~2005年我国因旱灾造成的粮食减产损失约为每年1500~2500万吨,约为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8%,占因灾总损失的55%以上。此外,极端天气事件,如暴雨、冰冻等也在一些地区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危害。
同时,因气候变化直接导致我国粮食生产的热、水、光等气候资源条件变化,直接影响作物布局和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近年来,我国玉米种植面积急剧上升,成为第二大作物,而小麦从1995年开始下降为我国第三大作物。
“随着近些年气温升高,我国华北地区很多农民普遍将种植的小麦品种换成春性品种。这是个好消息,因为冬小麦和春小麦相比在产量上有优势。有关研究表明,冬小麦的安全种植北界已由长城沿线向北扩展了约100~200公里。”唐院长说。
篇3
2016年夏季,13岁的女孩弗伊琳的家乡路易斯安那州遭遇了历史罕见的洪水,导致至少11人遇难,4万座房屋被毁,近3万人被迫转移,包括首府巴吞鲁日在内的多座城市都被浸泡在洪水之中。弗伊琳说,那天凌晨5点多钟,她被大人们叫醒。当她下床时,卧室里的水已经齐踝深。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她家的位置并不在泛滥平原内。
洪水过后,弗伊琳查阅了很多资料,她得知洪水泛滥的一大部分原因缘于气候变化,而气候变化还会带来风暴、干旱和海平面上升,他们的生命、自由、财产权会受到严重的侵犯。虽然奥巴马在处理气候变迁事宜上所做的工作值得称赞,但弗伊琳觉得他们这些没有投票权的孩子不该为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买单,于是决定状告奥巴马。
弗伊琳的提议得到了来自美国各地的孩子们的支持,最后,有20个孩子勇敢地站了出来,要和弗伊琳一起并肩作战,其中最小的才9岁。“也许有人认为这是毫无意义的奋斗,但气候变化是真的。所以,你仍然要为之奋斗,因为这是你们唯一能做的事情。”
有媒体认为,这一案件既涉及宪法争议和损害赔偿,也涉及在政府已经知情的情况下,是否对使用高污染能源系统的后果采取了故意漠视的态度。律师称,在某种程度上,不能将具体的污染联系到特定的危害上,案缺乏判断这些关系的标准。
很多人说,就目前的状况看来,这桩案子不大可能胜诉,但这群可爱的孩子并不打算放弃,他们坚定地说:“没有什么比保护地球,让它更适宜于人类生活更重要的事情了。”
篇4
关键词:气候变化;黑龙江省;林业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S718;F307.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8-0028-02
气候变化已经对地球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产生了明显而深远的影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906―2005年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56―0.92℃(IPCC ,2007)。森林也受到气候变化的重要影响,气候变化已影响到森林生态系统(尤其是高纬度的寒温带森林)的结构、组成、功能和生产力。全球气候变化将导致极端气候事件频发,会增加森林灾害(火灾、病虫害等)的发生频率与强度,从而危及森林的安全[1]。
一、区域自然条件概况
(一)地理条件概况
黑龙江省位于中国最北部,地处中纬度亚洲大陆东岸,地域辽阔、地势复杂、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条件适宜, 是全国重点林业基地之一;气候变率大,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之一。
(二)森林资源情况
黑龙江省是我国的重要林区之一,拥有全国面积最大的天然林。黑龙江省的森林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及东部山地,从北到南热量的差异,形成了寒温带针叶林和温带针阔混交林,依次分布为:寒温带针叶林在大兴安岭以兴安落叶松为主,而在小兴安岭以云冷杉为主;温带针阔混交林在大兴安岭上由蒙古栎和兴安落叶松组成,在小兴安岭则形成了云冷杉阔叶红松林。
黑龙江省有大森林之美称,全省林业经营面积3 127 万公顷,林业用地面积2 389 万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1 895 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15 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43. 6 % ,森林面积、森林总蓄积和木材产量均居全国前列,是国家最重要的国有林区和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森林树种达100 余种,利用价值较高的有30 余种。
二、黑龙江省近年来的气候变化情况
黑龙江省处在由暖温带向寒温带、湿润区向半干旱区过渡的地带, 具有季风气候特征明显、大陆性气候特征突出、气候时空差异显著等特点。
近百年全球气候变化最突出的特征是气候的显著变暖,全球气温升高0.3~0.6℃。中国的气温在近百年来上升了0.4~0.5℃,20世纪80年代后期则出现显著增暖。黑龙江省的气候变化趋势与全国基本一致。根据黑龙江省气象局整编的1961―2005年逐日平均气温资料, 经过计算得出:45年来,黑龙江省平均升温0.88℃。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强烈的增温趋势,正距平年份几乎占该期的全部,见图1。
三、气候变化对黑龙江省林业发展的影响
(一)气候变化对森林分布的影响
受气候变化影响,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黑龙江省森林的分布与组成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已观测到的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1961至2003年间因气温升高造成分布在大兴安岭的兴安落叶松、小兴安岭及东部山地的云杉、冷杉和红杉等树种的可能分布范围和最适分布范围均发生了北移。
(二)气候变化对森林生产力的影响
受气候变化和CO2浓度倍增的影响,未来森林生产力将有所增加。未来仅温度增加就将使得我国东北主要针叶树种生物量下降,阔叶树生物量增加;若温度和降水同时增加,则有利于东北地区森林总生物量的增加,东北地区森林NPP和NEP对温度升高比对降雨变化更为敏感。
(三)气候变化对林火的影响
气候变化引起干旱天气的强度和频率增加,森林可燃物积累多,防火期明显延长,早春火和夏季森林火灾多发,林火发生地理分布区扩大,加剧了森林火灾发生的频度和强度。气候变化对林火的影响已经初步显现出来。2000年以来,东北林区夏季火严重,森林火险期明显延长,夏季火对森林造成的危害更大。大兴安岭是我国对气候变化最敏感、反应最剧烈的地区。
(四)气候变化对虫害的影响
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的增加,使我国森林病虫害分布区向北扩大。黑龙江省是我国林业大省,同时也是森林病虫害的重灾区。森林病虫害是黑龙江省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其危害性和毁灭性远超过其他森林灾害。根据林业部门统计,近年来,黑龙江省森林病虫害的年发生面积始终在400万亩左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7亿元。加之全球变暖等气候因素的影响,害虫越冬死亡率低,发生面积又有所上升 。
四、黑龙江省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
(一)制定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政策法规
应加快《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的修订,起草《自然保护区法》,制定湿地保护条例等。特别是在有关法津法规中增加和强化与适应气候变化相关的条款,为提高森林和其他自然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提供法制保障。建立健全林业生态补偿机制,解决好依靠森林或生活在森林附近地区的人们的利益关系,通过经济手段保护和促进地方林业发展。
(二)大力发展碳汇林业
森林在吸收CO2,减缓气候变化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我国林业正处于新的增长期,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无论从增加森林数量,还是提高森林质量上,都具有很大的碳汇潜力。要继续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活动,进一步扩大森林面积和资源总量,以增加林业碳汇。同时,要大力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强化对现有林的经营管理,提高森林资源质量,进一步增加林业碳汇。
(三)加强气候变化条件下森林可持续经营
加强气候变化条件下森林可持续经营应做到以下几点:
1.大力营造混交林。混交林无论是生物多样性还是稳定性都优于纯林,因此,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应大力发展混交林。
2.积极推进良种选育对策。遗传多样性相关理论表明,遗传上具有较好缓冲性能的林木种群,能够较好地适应变化的环境条件。
3.加强森林生态适应气候变化的间伐和轮伐期经营对策。
4.进一步加强林地、林木、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管理。
(四)强化森林资源保护
加强和改进森林资源采伐管理,确保稳定高效地发挥公益林生态效益。加强林地征用管理,提高林业执法能力;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进一步提高森林火灾防控能力,全面提升森林火灾综合防控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森林火灾发生次数,控制火灾影响范围。进一步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控能力,加强森林病虫害监测预警工作和国家级中心测报点建设和管理。
(五)加强林业适应气候变化的研究和基础能力建设
深入开展森林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基础科学研究,紧跟国际研究发展前沿,系统、全面研究森林生态系统与气候相互作用的机理、机制。结合森林的地理分布区域和生态环境类型特点,加强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的规划和建设,强化森林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定位观测;通过开展生物多样性、森林火灾和森林病虫害等定位观测技术研究,逐步完善森林生态系统观测网络和监测体系。加强林业基础能力建设,指导各级林业发展。加强森林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技术选择、成本效益与适应效果评价等研究,不断提高林业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五、结论
当前,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如何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的危害成为当前全世界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林业在减缓气候变化方面有独到的优势,因此,如何加强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研究至关重要。首先,政府应制定合理的政策法规,这对今后林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其次,应加强林业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资源利用率;再次,应大力发展碳汇林业,发展低碳经济,使林业成为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最后,要加强国际与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更好地促进黑龙江省林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建华,侯振宏,张治军,等.气候变化与森林生态系统:影响、脆弱性与适应性[J].林业科学,2007,43(11):138-145.
[2] 葛全胜.中国气候资源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 徐文铎.吉良的热量指数及其在中国植被中的应用[J].生态学杂志,1985,(3):35-39.
篇5
关键词:“十二五”规划;全球气候变化;节能减排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自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经济发展程度之快倍受世界瞩目,但同时,我们也面临着生存与发展之间的巨大矛盾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资源环境的不断破坏。本文结合发展经济学知识,对“十二五”环境规划之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出了见解。熊焰(2010)认为低碳经济是在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双重作用下,一场彻底改变人类社会经济秩序和生存方式的革命。要迎接挑战,把握机遇。葛全胜、方修琦(2010)运用化学方法结合科学知识对如何“减排”做了系统的介绍。这些学者的研究都使我们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危害性和“减排”的重要性及可行性有了充分了解。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2007年第四次报告明确表示,气候变化90%的因素来自人类活动排放。“碳量的变化是导致气候变化最主要的驱动因素”中科院植物所马克平所长介绍到,人类自工业革命以来,生产能力得到迅速提高,自然界通过几十亿年所形成的陆地化石资源,人类有能力在数百年内开发并消耗殆尽,这种爆炸式的开发与能源使用,释放出带有巨大能量的温室气体。
我国是全球气候变暖特征最显著的国家之一。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影响危害首先是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淡水资源匮乏,炎热、干旱、洪涝、风暴等气象灾害频发,沙尘暴和荒漠化加剧,进而可能影响到疾病流行、粮食产量减少和一些物种的灭绝。
人类在工业文明时代盲目发展经济的同时,正在清晰的感受到地球升温反馈给人类的恶果。为了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们应当寻求新的经济发展之路。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教授贺强表示,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既可以大量的节约资源,还可以保护环境,它是全世界经济发展可走的长久之路,同时也是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必由之路。
那么何为低碳经济?
低碳,英文为low carbon。意指较低的(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它的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率和清洁能源结构,追求绿色GDP。
一、全球气候变化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是指在全球范围内,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是人为地持续对大气组成成分和土地利用的改变。我们发展经济学中所说的气候变化通常是指人为因素对气候起到的使其反自然规律而达到变化或恶化的状态。
(一)气候变化导致农业生产布局、结构的变化
因为气候变化,可能会导致干旱的地方更干旱,降雨多的地方雨更多。对防御暴雨气候灾害和预防抗旱的要求就更高了,但是有些偏远地区并没有那么健全的防御机制,所以可能导致部分地区粮食的减产甚至危机到粮食自给。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虽然气候变化导致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加强,使某些地区农作物生产周期发生改变而利于农作物生长,但是对大部分地区的农产品生长周期和防止虫害等造成了不利的影响。长此以往,气候变化将使得我国农业产量大幅度减少,对第一产业产值和国民经济带来相当不利的影响,甚至可能威胁到民生。
(二)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上升,威胁沿海地区的生存环境和经济环境
全球大约有六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沿海岸线六十公里的范围内,经济发达,城市密集。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海洋水体膨胀和两极冰雪融化,可能在2100年使海平面上升50厘米,危及全球沿海地区,特别是那些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河口和沿海低地。这些地区可能会遭受淹没或海水人侵,海滩和海岸遭受侵蚀,土地恶化,海水倒灌和洪水加剧,港口受损,并影响沿海养殖业,破坏供排水系统。部分以沿海旅游业为主要经济增长来源的国家受到严重影响。
(三)气候变化加剧洪涝、干旱及其他气象灾害
气候变暖导致的气候灾害增多也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就可能带来频繁的气候灾害过多的降雨、大范围的干旱和持续的高温,造成大规模的灾害损失。大部分的发展中国家都处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全球变暖会导致干旱的地方更干旱,由威胁生态环境进而发展到威胁生存环境。
(四)气候变化导致病毒肆虐,传染病流行,危害人类健康
气候变暖有可能加大疾病危险和死亡率,增加传染病。高温会给人类的循环系统增加负担,热浪会引起死亡率的增加。由昆虫传播的疟疾及其他传染病与温度有很大的关系,随着温度升高,可能使许多国家淋巴腺丝虫病、血吸虫病等增加或再次发生。在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这些疾病传播的危险性可能会更大。
基于以上的气候变化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中国正在努力寻求一种环境、资源与人类发展相平衡的可持续发展道路。2010年10月拟订的“十二五”环境规划建议正是站在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这个出发点,以“节能减排”、“植树固碳”、“能源替代”“责任共担”为切入点,向世界展现了一个发展中大国是如何对待越来越紧迫的环境问题的。
二、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
1.中国可再生能源很丰富,虽然可再生能源成本较高,但相当一部分已经商业化
例如太阳能热水器,农村的小沼气,运用的很普遍;水电、部分发展较好的风电(如新疆塔里木的风电)等,也非常有竞争力;中国每年所利用的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能,折合标准煤约三亿吨,如果每年的能源消费总量是30亿吨,生物质能只占了10%。已经商业化的可再生能源,可以进一步推广。
2.太阳能光伏发电,光热发电两种技术现在都在运行
欧洲有一项远大的工程规划,准备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上建大的太阳能光热发电器,然后建远距离输变电系统,把电力输送到欧洲。中国有广袤的戈壁滩,如果太阳能发电技术成熟,戈壁滩的开发前景将非常广阔。现在我们就可以研发投入,做好前期准备。
3.交通领域,汽车不再只烧石油和液化天然气,现在有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等
电动汽车时速可以达到150公里,最远可以跑400公里,如果蓄电池性能再好一点、动力更强一点,竞争力就会更大。太阳能汽车、氢能燃料电池等技术也在研发中,如果成熟,我们的交通服务将实现很少的碳排放甚至是零排放。
三、引导消费者行为
通过提高消费者的节能意识来加速低碳经济建设进程,至关重要。为此,我们必须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
1.二氧化碳对气候变化有副作用,是有环境成本的,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对他征税。碳税跟能源税是不同的,征能源税可能会打压可再生能源,但如果我们加以区分,只对碳征税,那么就只会打压高碳能源。高碳能源的比较收益降低,零碳或低碳能源的比较成本就降低了,市场竞争力就会增强。
2.要提高研发投入
很多地毯能源技术、产品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开发,政府公共财政投入和企业商业化的投入,可以双管齐下。
3.对公共消费加以控制
篇6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时期,预计在未来的三四十年内这一趋势仍将持续。与此同时,在经历了二百多年的高速工业文明发展阶段后,全球正面临着气候变化和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特别是在当前气候变化和碳排放已成为国际关系、国际贸易和政治家的重要话题的情景下,城市作为高耗能、高碳排放的集中地,作为与高碳排放紧密交织的城市化过程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求。在此背景下,怎样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已对我国的城市发展战略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是决策者和城市管理者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气候变化正在加剧我国城市的脆弱性
碳排放成为影响全球气候增温的主要因素已是不争的事实。气候变化涉及的科学问题已越来越关注人类活动的影响。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综合评估报告(IPCC,2007)认为:气候变化指随时间发生的任何变化,无论是自然变率,还是人类活动引起的变化。气候系统变暖是毋庸置疑的,目前从全球平均温度和海洋温度升高,大范围积雪和冰融化,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的观测中可以看出气候系统变暖是明显的。气候变暖90%以上的可能是人类活动所致,特别是源于化石燃料的使用导致的人为温室气体排放。随着气候变化的科学确定性得到不断的证实,全球各个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政治意愿和商业意识不断增强。当前全球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争论的焦点,已经从是否应对转向了如何应对。
气候变化导致我国城市的脆弱性不断显现并有加剧的倾向。脆弱性是指某个系统易受到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包括气候变率和极端气候事件,但却无能力应对不利影响的程度。脆弱性随一个系统面临的气候变化和变异的特征、幅度和速率、敏感性及其适应能力而变化。城市作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是人口最集中的地方,也是资源和能源消耗最集中的渠道。就全球来看近一半以上的人口聚集在城市,温室气体排放占到了全球总量的75%左右。从我国来看,到2008年我国城市化率也已达到45.7%。随着我国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城市扩张速度越来越快,热极端事件、热浪以及强降水事件的频率也更加频繁,城市也因此变得越来越脆弱,频繁发生的气候灾害已经威胁到了城市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而温室气体效应和快速城市化进程是造成这种复杂趋势的主要原因。
应对气候变化将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目标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与提高我国城市化有机结合。在党的十七大上,总书记提出了到2020年人均GDP在2000年的水平上翻两番的目标。根据目前的趋势预测,这一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继续推进城市化的情况。而城市化过程也将成为我国未来温室气体排放增量的重要来源。很长时间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并没有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治理的首要问题。但是2007年中期以后,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很多省份开始成立专门组织领导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一些省份已经开展气候变化研究,并且开始对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措施做了具体规划,省级政府也要求所辖市级政府成立相应组织,并组织力量来设计和执行应对气候变化的规划。为此,城市管理者应及早采取行动,制定相关战略和计划,探索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方式。在能源效率、清洁能源以及消费方式等方面发挥建设性作用。
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与城市发展规划有机协调。灾难风险管理认为自然灾害和气候变化影响的后果可以通过减缓战略和加强预防而得到减轻。引起灾难的大多数危险都是不能预防的,但危险的严重程度却可以降低或者减缓,适应计划能使全社会在面对其他灾难时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温室气体排放的早期减缓战略将减少未来适应战略的成本。然而,即使旨在稳定温室气体浓度的努力取得了相对的成功,一定程度的气温上升及其相关影响仍将发生。那么城市层面上,有效的气候变化应对措施就应该包含减缓(避免失控)和适应(处理好无法避免的问题)两方面内容。有效的气候适应战略与地方发展计划是并行不悖的。因此,试图减少灾难影响的措施并不鲜见。国际社会依靠自身努力和技术的进步,已经在减少灾难对人类和民生造成影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而且造成这种城市脆弱性的主要原因是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以及城市的有效管理缺失。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城市丰富的资源、强大的资源调动力以及创新能力又为推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提供了机会。例如新加坡的天然气发电厂采用联合循环燃气轮机技术,大大改善了新加坡整体的发电效率,从2000年的37%提高到2004年的44%,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大量减少。
用减缓和适应战略促进我国城市低碳发展
着眼于发挥城市减缓气候变化的作用,把握城市低碳发展的关键平台。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署(UNISDR)认为,减缓战略指的是“可以限制自然灾害、环境退化和技术风险负面影响的建设性和非建设性措施”。减缓战略包括减少未来灾难危害程度的行动。其中建设性的减缓行动包括城市地区环境保护条令和建筑规范的修订;非建设性的措施包括实行学校安全方案和增强公众意识的计划等。加强预防的行动包括城市旨在灵活部署人员和提高医院预防能力的紧急应对方案。灾难风险管理的一大重要因素就是能够使灾难伤亡最小化的快速反应机制。据曲建升等研究,2006年我国CO2排放总量呈由东部沿海向中部和西部地区递减的趋势,内蒙古―河北―辽宁―山东―江苏―浙江一线(以环渤海区和长江三角洲为主)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排放量相对较高的地区,而这些区域总体上是我国的城市密集区。因此,要将二氧化碳这一主要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就必须发展城市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指温室气体排放量尽可能低的经济发展方式,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低碳经济是我国城市化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我国实现新一轮城市发展的巨大机遇。在通过规模化利用现有或开发应用新的低碳技术,推进温室气体减排,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低碳经济的发展可带来城市能源安全、降低空气污染、增加投资和就业机会等一系列协同效益,增强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竞争力。
着眼于提高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巩固城市持续发展的有效载体。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小组在其第三次评估报告中指出,适应战略是自然界或人类对新的、不断变化环境的一种调整。适应战略通过减少了气候变化带来的损失而降低了气候变化的成本,不过其本身并不对全球气温升高的过程产生影响。即使将适应战略的成本计入在内,适应战略的净利益依然存在,也就是说,适应战略总是能带来好处的。人类的生存需要一定的适应能力,一个适应能力强的城市能通过应对那些威胁、损害,甚至可能毁灭城市的问题和事件以维系自身的发展。适应能力受城市治理质量和政府所提供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的影响很大。对城市而言,对风险的认知以及用以应对威胁和创造机会的工具和资源能增强其适应能力。将可预见的气候和自然灾害事件考虑在内的事前规划和基础设施设计也能提高城市的适应能力,因为这些工作能改善现存的基础设施,提高其抵御这类事件的能力。如建立和完善城市气象灾害的监测体系和网络,及时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开展广泛的科普教育,提高广大公众抵御和防范气象灾害的意识和能力。再如解决海平面上升的问题就是如何确定合理的适应战略的问题。上海就是在这方面做得比较成功的一个例子,上海出台的洪水控制计划:这项分为两个阶段的项目将有效管理该地区的水文流动,减少洪水的伤害,并为监控水质提供管理平台。它能提供实时的水位数据,水管理部门能全面掌控全区域的水文情况,并设计和制定行动计划,防止区内径流形成洪涝灾害。这个系统通过区域内防洪闸门和泵站的实时监控对防洪工作进行了优化,还为低成本调整工作提供了便利,未来扩展该系统时也很方便。另外在城市地区,减贫工作所包括的改善住宅质量和提供基本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也正是适应战略的核心内容。成功的、治理得当的城市能大大降低低收入阶层面临的气候变化相关风险。
篇7
[关键词] 棉花管理 病虫害防治 动态研究
[中图分类号] S5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6)08-0061-01
我国棉花种植面积占各个地区农田面积的30%到50%,并且棉花的种植面积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受不同地区气候的影响,棉花病虫害的种类和数量也有较大区别。随着抗虫棉品种的不断更新研制,传统性病虫害黄蒌病、棉铃虫、棉蚜等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地老虎、眩灯蛾、苗病、枯萎病等次要病虫害频频出现,给棉花种植带来极大的困扰。此外,棉花植株耐旱不耐涝,容易在雨天过后出现病虫害泛滥的情况,因此,农业研究人员需要深入分析各个生长期棉花病虫害的动态研究,掌握病虫害出现的规律,制定出合理的防治措施。
1 诱发棉花病虫害发生的影响因子
1.1 气候变化延长了棉花生长期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棉花种植范围的不断扩大,棉花的生长期逐渐变长,为病虫害重发并发提供了可能。在同一季度中棉花害虫依靠棉花植株繁衍后代,增加数量。一旦棉花植株的生长期延长就会给虫蛹孵化提供充足的时间,增加病虫害对棉花的危害。根据统计,西北、华北棉花种植区受盲蝽、棉蚜、棉叶螨等虫害的影响,会造成3%到5%的损失。
1.2 覆膜滴灌技术为黄萎病提供了条件
覆膜滴管技术起到了保水保肥的作用,提高了棉花出苗率,但使得黄萎病害加重,并且对8月份病害治理产生负面影响。地膜覆盖和滴灌技术为黄萎病菌提供了生长繁殖的空间和条件,在气温逐渐升高中发展起来,给棉株染上病害。8月份后,地膜与土壤表层紧密连在一起,地面长期处于低温潮湿状态,使得其他病菌生长旺盛,出现新一轮的棉株病害。随着棉花种植范围的扩大,覆膜滴灌技术得到极大的推广,由病菌产生的病害逐渐增加,给棉株管理和防护治理带来的极大挑战。
1.3 作物混种套种为害虫越冬提供了保障
在各个棉花种植区都存在着作物混种套种情况,最大程度的发挥土地价值,种植冬春季作物。这些作物为棉花害虫提供了越冬寄主,使得多种棉花虫害成功越冬。除此之外,很多地区没有冬灌、翻耕的习惯,没有破坏虫害的生活环境,反而为害虫提供了顺利越冬的条件。从表面上看,实现了一年两熟,增加了农业收益,但大大增加了对病害的防治工作,增加了治理成本,值得从技术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
2 各个生长期防治病虫害的措施
2.1 关注气候变化,为棉花种植提供科学指导
根据数据分析,棉花生长期正在延长,夏季雨量呈现不断上长的趋势。冬天的气温也在逐渐上升,棉花生长期平均每10年上浮0.5摄氏度。虽然看起来并不会产生巨大影响,但可以让棉铃虫、棉蚜等害虫多繁衍一代,越冬害虫基数翻倍性增加。这样的危害已经在现代棉花管理种植中得到有效验证。由气候变化引发了更多的棉花病虫害。研究人员需要根据各个地区的具体情况和生态环境进行治理。气候变化容易出现干旱洪涝两种灾害,需要做好灌溉和泄洪准备,确保农田无积水、不干旱。
2.2 加大对各个生长期病虫害研究,提前防治
棉花病虫害出现的高峰期在苗期、蕾铃期、吐絮期。在棉株生长初期,容易遭受黑斑病、炭疽病的伤害,造成植株枯死。地老虎幼虫、棉虫螨破坏棉花叶子和幼小的根茎;在蕾铃期,植株根茎进一步粗壮,枯萎病、黄萎病成为主要的病害,棉铃虫、斜纹夜蛾成为主要的虫害,如果棉株处于较为干旱的状态,害虫繁殖速度会减慢;如果棉株雨水充足,则虫害达到最高峰,需要进行农药治理;在吐絮期,病虫害会导致烂铃、枯死、生长较弱,甚至会让全铃腐烂,作物产量和质量就此改变。因此,农业研究者应对各种害虫的虫蛹、虫卵期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将害虫杀死在萌芽状态。
2.3 打破越冬害虫生长环境,减少棉花的潜在威胁
翻耕和冬灌是棉花种植容易忽视的环节,并且现代农业对农业的依赖性增加,冬灌和翻耕的土地面积不断减少。从深层次看,越冬害虫基数决定了下一年植株虫害的情况。应在在11月前后收完棉花的基础上,对土地进行处理,破坏越冬害虫的生存环境。除此之外,还应采用优质抗病抗虫品种进行春季播种,减少土壤中病菌的侵害。根据实验对比分析,进行冬灌和翻耕的土地对棉株早期生长有积极作用,可以多收棉花3%左右。
结语
棉花产区比较多,每个地区的气候、管理方法、病虫害类型都存在着差别,但病虫害的成因和规律是基本一致的。农业研究者需要深入实地,对症下药,做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才可以确保棉花植株处于正常的生长状态,才可以有条不紊的控制和消灭害虫,降低病虫害对棉株的危害,确保棉花的增产、增收。
参考文献
[1]屈西峰,姜玉英,张跃进.我国转基因抗虫棉应用现状和对策[J].植保技术与推广,2001,21(4).
篇8
气候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何变化都会对自然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经济系统产生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将是全方位的、多尺度的和多层次的,既包括正面影响,同时也包括负面效应。
但目前它的负面影响更受关注,因为不利影响可能会危及人类社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研究表明,气候变化会给人类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适应气候变化会花费不小的代价。
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已造成并将继续产生明显影响
观测表明,全球气候变暖对全球许多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已经产生了影响,如海平面升高、冰川退缩、冻土融化、河(湖)封冻期缩短、中高纬生长季节延长、动植物分布范围向南、北极区和高海拔区延伸、某些动植物数量减少、一些植物开花期提前,等等。自然生态系统由于适应能力有限,容易受到严重的、甚至不可恢复的破坏。正面临这种危险的系统包括:冰川、珊瑚礁岛、红树林、热带林、极地和高山生态系统、草原湿地、残余天然草地和海岸带生态系统等。随着气候变化频率和幅度的增加,遭受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在数目上会有所增加,其地理范围也将增加。
自然生态系统按其生长环境可分成陆生与水生两大类生态系统。前者又可按其植被类型分成森林、草原、荒漠等生态系统,也可按地形划分高山、盆地、海岸带等生态系统。后者可分成海洋和淡水两类生态系统,其中淡水又分静水(湖泊、池塘、水库、湿地与河口湾)生态系统与流水(江、河、溪流)生态系统。下面选取冰川、湖泊、江河、海岸带、植被(森林、草原)和农业等对气候变化较为敏感的生态系统为例,介绍全球气候变暖对自然生态系统影响的观测事实和未来可能的演变趋势。
自然植被的地理分布与物种组成可能发生明显变化
气候是决定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全球生物群落的分布型与全球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自然植被分布的变化最能体现气候变化的影响。距今6000年前左右的全新世大暖期的鼎盛阶段,我国植被带明显偏北。现今西北地区的草原与荒漠区,在全新世曾是广阔的温带森林和森林草原,各种草原动物也非常丰富。但随着全球气温的波动式下降,同时受第四纪冰期气候波动和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山地隆升的影响,我国自然环境出现了明显的区域差异,生物多样性也随之发生了显著变化。
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取决于气候变化后物种相互作用的变化,以及物种迁移后与环境之间的适应性平衡。在移动过程中,生态系统并不是作为一个一个单元整体迁移的,它将产生一个新的生态结构系统,生物物种构成及其优势物种都将会变化。这种变化的结果可能会滞后于气候变化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植被模拟研究显示,气候变化时,某些物种由于不能适应新环境而面临灭绝的危险,也可能出现新的物种体系。
全球变暖将对我国植被的水平及垂直分布、面积、结构及生产力等产生很大影响。气候变化将改变植被的组成、结构及生物量,使森林分布格局发生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等。
小冰期后期以来的变化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地面立体摄影)
2002年3月27日,内蒙古中部地区迎来今春第一场区域性、大范围连续降雨,一些地区出现雨加雪天气。这次降水覆盖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包头市、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盟等地,并向自治区中东部锡林郭勒盟、赤峰市等地移动。内蒙古中东部地区已连续3年大旱,给当地群众生产生活造成巨大损失。这次降雨将遏制内蒙古中东部地区的扬沙、沙尘暴天气的形成,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春旱。在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四子王旗曹家洼村,一群绵羊冒着雨雪赶路。
冰川、冻土和积雪可能减少
高山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冰川将随着气候变化而改变其规模。由于全球变暖,一些冰川出现了减少和退缩现象。如非洲乞里马扎罗山的冰川面积在1912~2000年间减少了81%。1889年它完全由冰雪围绕,今天只剩下15%由冰雪围绕,且主要由季节性冰雪覆盖。
我国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自小冰期后期以来,一直处于后退状态。1962年至1980年,冰川退缩了80米;1980年至1992年,冰川又退缩了60米。据1959年开始观测以来所积累的资料,该冰川的物质平衡亏损20世纪60年代平均为-53毫米/年,20世纪80年代增到-346毫米/年,1990~1991年间更增至-706毫米/年。1959~1986年累积负平衡达6130000立方米,相当于冰川减薄3.25米。在乌鲁木齐河流域,1964年航测地形图上共量算到的冰川面积为48.2平方公里,1992年再次航测冰川面积已减至40.9平方公里,减少15.1%。
据资料推算,我国西北各山系冰川面积自“小冰期”以来减少了24.7%,达7000平方公里左右。
随着全球进一步增暖,山地冰川将继续后退萎缩。根据小冰期以来冰川退缩的规律和未来夏季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的预测,估计到2050年我国西部冰川面积将减少27.2%,折合冰量约16184km3。其中,海洋性冰川减少最显著,为52.5%,6925km3;亚极地型冰川次之,为24.4%,6631km3;极地型冰川最少,为13.8%,2629km3。三类冰川的冰川物质平衡每年亏损值分别高达-1318毫米、-900毫米和-623毫米,冰川平衡线高度将分别上升238米、168米和138米。未来50年西部地区冰川融水总量将处于增加状态,天山北麓与河西走廊最大融水径流预计出现在21世纪初期,其年增长量为几百万到千万立方米不等;柴达木及青藏高原的内陆河流域冰川融水高峰预计出现在2030~2050年,年增长约20%~30%;塔里木盆地周围高山冰川2050年前径流增加量可达25%左右。
我国西北各山系“小冰期”冰川与现有冰川比较(单位:平方公里)
山系“小冰期”盛时冰川面积(平方公里)现有冰川面积(平方公里)面积变化(平方公里)百分比(%)
阿尔泰山449293-156-53.2
天山122489196-3052-33.2
帕米尔28822206-676-30.6
喀喇昆仑山66305925-705-11.9
昆仑山98358735-1100-12.6
祁连山32881972-1316-66.7
总计3533228328-7004-24.7
随着全球进一步增暖,冻土面积继续缩小。未来50年,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空间分布格局将发生较大变化,80%~90%的岛状冻土发生退化,季节融化深度增加,形成融化夹层和深埋藏冻土;表层冻土面积减少10%~15%,冻土下界抬升150~250m,亚稳定及稳定冻土温度将升高0.5~0.7℃。
随着全球进一步增暖,高山季节性积雪持续时间将缩短,春季大范围积雪提前消失,积雪量将较大幅度减少,积雪年际变率显著增大。到2050年,冬季气温将升高1~2℃,随着降雪量缓慢增加,青藏高原和新疆、内蒙古稳定积雪区积雪深度将分别以2.3%和0.2%的速度缓慢增加。同时,雪深年振幅将显著增大,大雪年和枯雪年的出现更为频繁。到2100年大范围积雪将可能于3月份提前消失,春旱加剧,融雪对河川径流的调节作用将大大减小。
气候变化可能是导致湖泊水位下降和面积萎缩的主要因素之一
湖泊作为降水和有效降水的历史和现代记录,更能反映气候变化的空间变化和区域特征。以我国青海湖为例,气候变化可能是导致其水位下降和湖面萎缩的因素之一。青海湖水位在15~19世纪的近500年间尽管存在较大的升降波动,但出现明显的直线式下降趋势却是在近百年,特别是20世纪20年代以来,仅在1908~1986年间就下降了约11米,湖面缩小了676平方公里。有实测记录以来,1957~1986年间下降了2~3米,湖面缩小了264平方公里。
50年代至80年代我国西北主要湖泊面积变化(单位:平方公里)
湖名50年代统计60年代地形图量算70年代卫星照片量算80年代统计
艾比湖1070823522500
博斯腾湖996980930864
布伦托海835790770765
玛纳斯湖550590
塞里木湖454454457457
巴里坤湖1401148890
艾丁湖124230
青海湖45684304
另外,我国西北各大湖泊,除天山西段赛里木湖外,水量平衡均处于入不敷出的负平衡状态,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湖泊均向萎缩方向发展,有的甚至干涸消亡。
有关研究表明,在未来气候增暖而河川径流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平原湖泊由于水体蒸发加剧,入湖河流的来水量不可能增长,将会加快萎缩、含盐量增长,并逐渐转化为盐湖,对湖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利;高山、高原湖泊中,少数依赖冰川融水补给的小湖(如帕米尔高原的一些湖泊),可能先因冰川融水增加而扩大,后因冰川缩小后融水减少而缩小;地处山间盆地以降水、河川径流或降水与冰川融水混合补给的大湖,其变化趋势引人注目,如青海湖长期处于较大的负平衡状况,湖水位呈下降趋势。如未来温度继续升高,湖区水面蒸发和陆面蒸散均会有所增加,若多年平均降水量仅增加10%,仍不足以抑制湖面的继续萎缩,仅趋势减缓,如降水增加20%或更多,湖泊来水量会增加,湖泊会扩大,水面上升,湖水淡化,有利于湖泊渔业和湖周地区生态与环境的改善。这样的机遇有可能在下世纪某个时间出现。
海平面升高将影响海岸带和海洋生态系统
1900年以来,全球变暖引起的全球海平面上升了10~20厘米。这将会严重影响珊瑚礁、珊瑚岛、礁岛、盐沼以及红树林等海岸带生态系统和海洋生物资源,进而影响海岸带环境和经济。
沿海主要验潮站的实测资料显示,我国海平面近50年呈明显上升趋势,上升的平均速率为每年2.6毫米,近几年上升速率加快。据专家预测,我国未来海平面还将继续上升。这将使许多海岸区遭受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遭受风暴影响的程度和严重性加大,这将会引起海岸滩涂湿地、红树林和珊湖礁等生态群丧失,海岸侵蚀,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层,沿海土地盐渍化等,从而造成海岸、河口、海湾自然生态环境的失衡,给海岸带生态环境系统带来灾难。同时,也将对社会经济产生严重的影响,因为我国海岸线漫长,沿海低洼地区约占整个海岸线地区的30%。约有70%以上的大城市,一半以上的人口和近60%的国民经济,集中在东部经济带和沿海地区。
一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可能增加
目前对气候变暖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可能出现的变化了解甚少。现有的研究指出,与全球变暖关系密切的一些极端事件,如厄尔尼诺、干旱、洪水、热浪、雪崩和风暴、沙尘暴、森林火灾等,其发生频率和强度可能会增加。由这些极端事件引起的后果也会加剧。如干旱发生频率和强度的增加,将加重草地土壤侵蚀,因而将增大荒漠化或沙漠化的趋势。
综上所述,全球变暖可能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全方位、多层次的,许多是不利的,甚至是不可逆的。
气候变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可能以负面为主
气候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同时作为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两个不同的方面在社会经济系统中发挥作用。气候变化会程度不同地影响到全球各地区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如主要农作物及畜牧业的生产、主要江河流域的水资源供给、沿海经济开发区的发展、人类居住环境与人类健康以及能源需求等。人类社会系统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随其地理位置、时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条件而变化。
我国农业生产将面临产量波动增大、布局与结构调整、成本与投资增加等问题
农业可能是对气候变化反应最为敏感的部门之一。气候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环境,更是不可缺少的主要物质资源之一。气候变化也对种植业、畜牧业和水产业的生产环境、布局和结构产生影响。
试验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取决于诸多因素。这些因素包括:作物品种及培育、土壤性质、病虫害、二氧化碳对植物的直接影响,以及气温、二氧化碳浓度和作物适应能力等因子之间彼此的相互作用。现有关于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未来(2020年,2050年和2080年)全球三大作物(小麦、玉米和水稻)产量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作物产量将减少,北半球发达国家的产量将增加。由于气候变化影响存在的这种区域差异性,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问题将更为严峻。以亚洲为例,目前亚洲地区谷物进口量随着人口的增加,已从1961年的2000多万吨,增长到1998年的8000多万吨。在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亚洲粮食供应与需求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我国是农业大国,气候变化将使我国未来农业生产面临以下三个突出问题:
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产量波动大
气候变化对我国作物生产和产量的影响,在一些地区是正效应,在另一些地区是负效应。对产量的影响可能主要来自于极端气候事件频率的变化,而不是平均气候状况的变化。
研究表明:气候变暖后,灌溉和雨养春小麦的产量将分别减少17.7%和31.4%。气候变暖后,不考虑水分的影响,早稻、晚稻、单季稻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均呈现出不同幅度的减产,其中早稻减产幅度较小(-3.7%),晚稻和单季稻减产幅度较大(-10.5%)。气候变暖后,我国玉米总产量平均减产3%~6%,其中春玉米平均减产2%~7%,夏玉米减产5%~7%;灌溉玉米减产2%~6%,无灌溉玉米减产7%左右。
总之,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倍增时,温度升高、作物发育速度加快和生育期缩短是作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据估算,到2030年,我国种植业产量在总体上因全球变暖可能会减少5%~10%左右,其中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作物均以减产为主。但气候变暖对不同地区和不同种类作物的产量影响不同,我国水稻、小麦以及玉米品种多,品种间差异也很大,因此要有意识地调整农业种植制度、选育抗逆性强的品种和选择适当的生产措施等,使之适应气候变化。如果能够对不利影响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的话,未来30~50年(2020~2050年)的气候变化还不会对全球乃至中国的粮食安全、重要基础设施和自然资源产生重大影响。
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将出现变动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影响的研究表明,年平均温度增加1℃时,大于10℃积温的持续日数全国平均可延长15天左右,冬小麦的安全种植北界将由目前的长城一线北移到沈阳——张家口——包头——乌鲁木齐——线。气候变暖还将使我国作物种植制度发生较大的变化。据计算,到2050年,气候变暖将使三熟制的北界北移500千米之多,从长江流域移至黄河流域;而两熟制地区将北移至目前一熟制地区的中部,一熟制地区的面积将减少23.1%。
气候变暖后,我国主要作物品种的布局也将发生变化。华北目前推广的冬小麦品种(强冬性),因冬季无法经历足够的寒冷期而不能满足春化作用对低温的要求,将不得不被其它类型的冬小麦品种(如半冬性)所取代。比较耐高温的水稻品种将在南方占主导地位,而且还将逐渐向北方稻区发展。东北地区玉米的早熟品种逐渐被中、晚熟品种取代。
气候变暖后,蒸发相应加大,如果降水量不明显增加,将会使我国农牧交错带南扩,东北与内蒙古相接地区农牧交错带的界限将南移70公里左右,华北北部农牧交错带的界限将南移150公里左右,西北部农牧交错带界线将南移20公里左右。农牧过渡带的南移虽然可增加草原的面积,但由于农牧过渡带是潜在的沙漠化地区,新的过渡带地区如不加保护,也有可能变成沙漠化地区。
农业生产条件改变,农业成本和投资大幅度增加
气候变暖后,土壤有机质的微生物分解将加快,造成地力下降。在高二氧化碳浓度下,虽然光合作用的增强能够促进根生物量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土壤有机质的减少,但土壤一旦受旱,根生物量的积累和分解都将受到限制。这意味着需要施用更多的肥料以满足作物的需要,施肥量的增加意味着投入的增加。
气候变暖后,农药的施用量将增大。随着气候变暖,作物生长季延长,昆虫在春、夏、秋三季繁衍的代数将增加,而冬温较高也有利于幼虫安全越冬。温度高还为各种杂草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因此,气候变暖可能会加剧病虫害的流行和杂草蔓延。另外,气候变暖后各种病虫出现的范围也可能扩大向高纬地区延伸,目前局限在热带的病原和寄生组织将会蔓延到亚热带甚至温带地区。所有这些都意味着,气候变暖后可能不得不增加施用农药和除草剂,而这将增大农业生产成本。
气候变暖将导致地表径流、旱涝灾害频率和一些地区的水质等发生变化,
特别是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为突出
水资源对全球变暖的响应问题,是事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大问题。全球变暖会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可能使蒸发加大,可能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极端异常事件的发生,导致洪涝、干旱灾害的频次和强度增加,以及使地表径流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地表径流将发生变化
对于全球变暖后地表径流的变化,现在比较一致的预测是:到2050年,全球年平均径流变化将表现为高纬和东南亚地区径流增加,中亚、地中海地区、南非、澳大利亚减少的趋势。对我国而言,七大流域天然年径流量整体上呈减少趋势。其中,长江及其以南地区年径流量变幅较小;淮河及其以北地区变幅最大,以辽河流域增幅最大,黄河上游次之,松花江最小。全球变暖后,我国各流域年平均蒸发将增大,其中黄河及内陆河地区的蒸发量将可能增大15%左右。
台湾缺水:2002年4月24日,在中国台北县附近的一座水库,一名当地男子在几近干涸的水库库区察看情况。台湾持续的干旱少雨使得当局被迫决定在夏季关闭游泳池以节省用水,必要时还要实施配给供水。
水资源的供需状况将出现变化
随着径流减少,蒸发增大,全球变暖将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尽管由气候变化引起的缺水量小于人口增长及经济发展引起的缺水量,但在干旱年份气候变化引起的缺水量将大大加剧我国华北、西北等地区的缺水形势,并对这些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全球变暖对农业灌溉用水的影响远远大于对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影响,尤其是在降水减少和蒸发增加的地区。预计,2010~2030年西部地区缺水量约为200亿立方米,2050年将缺水100亿立方米。而且西部地区由于缺乏供水工程等水利设施,水资源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较大。
旱涝灾害出现的频率将发生变化
全球变暖可能增强全球水文循环,使全球平均降水量趋于增加,但降水变率可能随着平均降水量的增加而发生变化,蒸发量也会因全球平均温度增加而增大,这可能意味着未来旱涝等灾害的出现频率会增加。
一些地区的水质将出现变化
全球变暖后,一些地区由于蒸发量加大,河水流量趋于减少,可能会加重河流原有的污染程度,特别是在枯水季节。同时,河水温度的上升,也会促进河流里污染物沉积、废弃物分解,进而使水质下降。当然,年平均流量明显增加的河流,水质可能会有所好转。
对气候变化敏感的传染性疾病传播范围可能增加,危害人类健康
众所周知,许多通过昆虫、食物和水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如疟疾等,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全球变暖后,疟疾和登革热的传播范围将增加,这两种通过昆虫传播的疾病将殃及世界人口的40%~50%。而且,气候变化可通过各种渠道对发病产生影响,危害人类健康,其中包括对人体直接影响,对病毒、细菌、寄生虫、敏感原的影响,对各种传染媒介和宿主的影响,对人的精神、人体免疫力和疾病抵抗力的影响等等。
人们因气候变化而产生不适应的感觉,也会助长某些疾病的蔓延,使病情加重,甚至导致死亡。据研究,气温变化与死亡率有密切关系,在美国、德国等国的城市,当有热浪袭击时总体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全球变暖后,高温热浪将随之增加,这将引起与热有关的疾病和死亡增加。
全球变暖对人类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对贫穷地区的人口将是最大的。
气候变化将影响人类居住环境
大量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将从下述三个方面对人居环境产生影响,一是气候变化后,资源生产、商品及服务市场的需求产生了变化,使支持居住的经济条件受到了影响;二是气候变化对能源输送系统、建筑物、城市设施以及工农业、旅游业、建筑业等特定产业的一些直接影响,转而对人居环境产生了影响;三是气候变化后,因极端天气事件增加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使得居住人口迁移。
人类居住地尤其是河边和海岸带居民受气候变化最普遍、最直接的威胁是洪涝和滑坡。人类居住环境目前正遭遇包括水和能源短缺、垃圾处理和交通等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因高温、多雨而加剧。
低海拔海岸区的城镇化快速发展,正在迅速地增加那里的人口居住密度,使得人为财富(城市)处于海岸气候极端事件的威胁之中。
面临气候变化时,居民收入大部分来源于受气候支配的初级资源产业,如农业、林业和渔业的经济单一居住区,比经济多样化的居住区更脆弱。
尽管目前关于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研究只是初步的结论,但气候变化会对全球各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将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一点是确定的。
气候变化可能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
大部分热带、亚热带区和多数中纬度地区普遍存在作物减产的可能;对许多缺水地区的居民来说,水的有效利用降低,特别是亚热带区;同时,受到传染性疾病影响的人口数量增加,热死亡人数也将增加;另外,大暴雨事件和海平面升高引起的洪涝,将危及许多低洼和沿海居住区;由于夏季高温而导致用于降温的能源消耗增加。
篇9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对气候变化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总书记和总理亲自关注和领导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国务院专门成立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并颁布实施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2008年2月1日,周五,中国气象局科技大楼贵宾厅。
秘书引领记者落座。片刻,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王守荣满面微笑地走过来,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头发稀疏,一身西装,身高约170厘米,语气和缓但抑扬顿挫,说话开门见山。就全球气候变化、中国大陆近年来极端的气候现象,以及中国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所担当的角色,王守荣接受了《财经文摘》的独家专访。
历史上的极端气候现象
《财经文摘》:首先,何谓极端气候现象?极端二字该如何定义、如何区分?
王守荣:从其本质上看,气候的定义与某种天气事件的概率分布有关。当某地天气气候状态严重偏离其平均态时,就可以认为是不易发生的事件。在统计意义上,不容易发生的事件就可以称为极端事件。
目前在气候极值变化研究中,国际上最多见的是采用某个百分位值作为极端值的阈(指界限或范围,音)值,超过这个阈值被认为是极值,该事件即可被认为是极端事件。一般来讲,这个阈值取为10%。
干旱、洪涝、高温热浪和低温冷害等事件,都可以看成极端气候事件。某一地区的极端气候事件(如热浪),在另一地区可能是正常的。
平均气候的微小变化,可能会对极端事件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以及强度的概率分布,产生巨大影响。许多重要的气候影响不是取决于平均值的变化,而是取决于一些超出正常变化范围的罕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极端气候事件是小概率事件,但对人类环境和社会经济影响很大。
《财经文摘》:纵观中国数千年人类文明史,发生极端气候现象的比例如何?该变化趋势呈现一个怎样的波动曲线?
王守荣:历史时期(仪器观测记录以前)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可以依据各类古气候代用记录来识别。至今,历史时期极端事件的划分标准以及如何由代用资料来确定的问题,尚亟待研究。下面论及的历史极端事件,为历史时期出现过的重大气候异常事件。
这些历史极端事件,主要依据历史文献记录所建立的代用气候序列,并参照历史气候的实况复原结果和用历史文献记录做出的定量推断值来认定,有些事件还可用其他代用资料,如树木年轮和冰芯的记录予以佐证。值得注意的是,许多事件的严重程度超过现代(最近100年、50年)的极端个例。
《财经文摘》:中国历史上最为密集且最值得关注的极端气候现象主要有哪些?呈现怎样的地域分布特征?
王守荣:这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极端寒冷事件和高温事件。中国历史上的严冬极端低温寒害事件,屡见于历史文献的记载。严寒的标志是冬季强寒潮活动频繁,广大地区出现异常寒冷的记录,如井水结冰、大范围的竹木冻死、果树种植业遭受毁灭性的冻害、罕见冰雪的南岭以南地区大范围冰雪霜冻为害等。
这些寒冷情景在20世纪未曾出现过。虽然严冬通常集中地出现在气候寒冷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它们在不同的冷暖气候背景下或不同的冷暖气候阶段,均有发生。
关于历史高温事件,据《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普查中国历史文献中的炎夏气候事件,得到最近一千年间中国典型炎夏事件19例。其中,1743年华北的炎夏,是15-19世纪最极端的高温事件。
历史干旱/雨涝事件。研究表明,中国历史上多次出现过大范围的持续时间3年以上的严重干旱事件,它们分别出现于宋、元、明、清等不同朝代和不同的冷暖气候背景下。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极端干旱个例发生在不同的冷暖气候背景下。
各干旱事例中,以1637-1643年的干旱事件(通常又称崇祯大旱)持续时间最长;以1585-1590年干旱地域最广,且地域分布变化最大,前期北旱南涝转变为后期北涝南旱;以1876-1878年为北方大旱的典型,旱区中心的山西南部二百余日无透雨;以1785年为长江中下游干旱之典型――“太湖水涸百余里,湖底掘得独木舟”;以989-990年为中原地区干旱之典型,1989年开封地区的年降水量仅190mm,比常年减少7成以上。
历史时期有过严重的雨涝灾害事件,或为流域性的,或跨流域甚至多流域齐发生的,或雨期长且强度大,或雨期虽不长而强度却特大,成灾严重的。
有同一地域连年多雨的,如1569-1670年,华北地区持续大雨,造成历史上范围最广的大水灾,黄、淮流域5省受灾;有全国大范围多雨,同一年内先后有华南、华北、东北和长江流域久雨成灾,如1794年的情形。一些个例的天气气候特点,与现代实例相类似,如1823年长江流域为主的大范围多雨,类似于1954年的情形。
沙尘暴。历史时期的沙尘暴现象,有着相对频发时期。据史料记载,给出公元300年以来的“雨土年”频数曲线,可见近千年间其频发时期大约有五个,即1060-1090年,1160-1270年,1470-1560年,1610-1700年,1820-1890年。
历史时期沙尘暴事件的实况复原结果,可与现代的记录做对比,如1980年4月17-20日的一次强沙尘暴过程,与历史重大事件相比,乃属较轻的一种。
《财经文摘》:依据您的理解,这些极端事件发生的机理是否在变化?大致有多少可供关联的因素?
王守荣:这些极端事件发生,可供关联的因素有:大气本身的自我调节,大气成分的变化,下垫面(陆地、海洋)等的温度变化,地表本身的特征(粗糙度、反照率等)变化,太阳活动、火山活动,海洋环流的变化,人类活动的影响等。影响的因素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的贡献大小可能不同,其更深入的机理研究尚待进行。
全球变暖下中国的角色
《财经文摘》:在全球变暖的国际大背景下,世界各国开始思索经济与环境间的关系,并开始有步骤地增进国际合作。依据您的推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应对全球变暖问题上,分别面临怎样独特而艰巨的挑战?
王守荣: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它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但归根到 底是发展问题。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指出,历史上和目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最大部分源自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排放相对较低。但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排放中所占的份额将会增加,以满足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我们认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是国际上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机制和主渠道,要坚持公约确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气候变化问题是在发展中产生的,也必须在发展中解决。我们要坚持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努力实现发展经济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双赢目标。
同时,应该积极加强各种双边和多边的对话和讨论,推动在公约机制下国际应对措施的达成。中国政府主张,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应该综合考虑减缓、适应和发展的协调关系,依靠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财经文摘》:这其中,中国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
王守荣: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对气候变化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总书记和总理亲自关注和领导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按照科学发展观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战略指导方针。国务院还专门成立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并颁布实施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财经文摘》:很多人关心,气候变暖对全球尤其是对中国,在可预见的未来,将产生哪些显著影响,带来哪些显著变化?这些变化是否将对人类生活方式亦产生影响?
王守荣:气候变暖将导致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首先是对防灾减灾提出挑战。气候变暖最直接的威胁,就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可能增加,强度可能增强,因而引发更加极端的气象灾害。中国目前抵御极端气象灾害的风险能力总体上较弱,因此,应对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已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是影响经济安全。气候变化对中国经济安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农业、水资源和能源等重大国计民生领域的影响。
农业可能受全球变暖影响最大,许多地区作物减产,粮食安全受到威胁。气候变化可能导致产量波动幅度增大,农业布局和结构发生变化,病虫害加重,生产成本和投资进一步增加。
水资源问题日益严峻。1950年以来,中国六大江河的径流量减少,北方部分河流发生断流,地下水资源锐减。同时,局部地区洪涝灾害频繁发生,洪灾损失日趋严重。未来中国水资源供需矛盾可能会加剧。
能源保障面临巨大压力。
此外,气候变化还影响到生态安全、军事安全、重大工程安全,并对沿海地区构成威胁,还威胁到人类健康。
《财经文摘》:那么,该采取何种措施消除其负面影响?换言之,有无此可能?
王守荣:总体上看,未来气候与环境的变化,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既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其中负面影响更受关注。因此,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成为中国面临的突出和重大问题之一。
采取适应性措施,可以减轻气候与环境变化造成的负面影响;采取减缓措施,控制和减少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排放,可在源头上减缓气候与环境变化的速率和程度。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需要综合考虑减缓与适应之间的协同作用,以权衡取舍。
极端气候不是孤立现象
《财经文摘》:在过去的三两年时间里,重庆、四川等地相继发生干旱、水涝等灾害性气候现象。对此,已有学者撰文指出,人为因素、人类活动为造成此征候的根本原因,尤以大江大河的改造为要。您对此如何分析?
王守荣:重庆、四川的干旱、水涝等灾害性天气,是在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增加的大背景下发生的。正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某些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增加。
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北半球中高纬度陆地地区的极端冷事件(如降温、霜冻)逐渐减少,而极端暖事件(如高温、热浪)的发生频率明显增加。2003年夏季,欧洲大部地区遭受高温热浪袭击,造成3万多人死亡。2005年,号称世界“绿肺”的亚马逊热带雨林地区,也遭受了60年一遇的严重干旱。而上述地区近年来并没有大规模的人工筑坝工程。
因此,从全球来看,重庆、四川的极端高温干旱、洪涝事件并不是孤立的,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增强的表现之一。
另外,重庆地区是中国长江流域著名的“火炉”,是高温伏旱的主要频发区之一。中国大部分地区处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包括重庆、四川等都属于气候变化的敏感区,高温干旱的易发区。地形对重庆气候有较大的影响。
从历史上来看,近两三年重庆的极端高温干旱事件并不是最极端的,这是由重庆自身典型气候特征所决定。也就是说,即便没有三峡大坝,高温干旱对于重庆也是常见的。此外,四川、重庆极端气候事件的出现,与下垫面热状况和大气环流异常特征密切相关。
《财经文摘》:从国际上的江河工程经验看,特大型水库的建设是否会影响周边环境和气候变化?抑或仅仅略有关联,还是说并无实质联系?
王守荣:国际社会在特大型水库的生态和环境影响问题上,还存在较大的争议,但一般认为,水库的建成蓄水对大范围气候的影响并不明显。
例如,位于巴西和巴拉圭两国交界的伊泰普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与中国三峡库区的气候和环境类似。对伊泰普水文站在水库建成(1984年)前后的监测数据分析表明,水库周围的年均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都增加很少,兴建水库并未引起库区周边地区的气候发生任何趋势性的变化。
埃及境内的阿斯旺水库(1967年建成)是非洲最大的水库。国外相关研究表明,该水库未对附近地区的气候和大气环流产生明显的影响。
三峡水库是一个典型的河道型水库,虽然对周围地区的小气候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影响范围不大。
该水库对气温的影响范围垂直方向不超过400米,两岸水平方向不超过2公里,年平均气温增加幅度只有0.2℃左右,夏季月平均气温可降低0.9-1.2℃。三峡库区春、夏、秋三季相对湿度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水库流域内的年均降水量约增加3毫米左右(仅0.3%)。水库附近范围内降水的时空分布略有变化,但影响范围仅涉及库周几公里至十几公里。
三峡水库自2003年6月蓄水以来,国内、国际都非常关注大坝建立之后,是否会对周边气候造成明显的负面影响。其中,利用高分辨率的区域气候模式,研究由三峡水库蓄水造成的陆面状况改变对周边气候的可能影响,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国内外目前都有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其结果都表明,三峡水库的建设,不会对周边区域气候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在某些方面还会改善周边的气候特征。
此外,在三峡工程建设开始之时,中国就启动了“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工程”,经过多年的监测观察,并没有发现三峡库区蓄水量的变化对气候造成明显的影响。
《财经文摘》 :这是否意味着,三峡水库蓄水并未对重庆、四川等地造成异常天气和气候变化?
王守荣:造成近两三年重庆、四川干旱和洪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气候系统内部自然变化的结果,既与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增加有关,也与大气环流、下垫面热状况的异常有关。三峡水库蓄水,仅对局部地区的气候产生很小的影响,影响范围最大不超过10公里。
需要说明的是,重大工程建设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比较复杂。一些工程建设在一段时期以后,必然会对天气气候带来影响,天气气候的变化,反过来也会对工程本身的运行和发挥效益产生影响,这些都需要持续观察和深入研究。各级政府有关有重大工程建设的决策,仍然必须关注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因素。
全国极端气候现象增多
《财经文摘》:除却四川等地,全国其他地区亦出现不同程度、不同表现方式的气候特征,该如何认识以及如何应对这些现象?此番现象是否有大爆发的可能?
王守荣:近100年来,中国年地表平均气温明显增加,升温幅度约为0.5℃至0.8℃。随着全球气候变暖,2007年,中国气温继续升高,全国年平均气温为1951年以来的最高值,也是连续第十一年高于常年。从1986/1987年冬季开始,中国已连续经历了22个“暖冬”。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近50年来,中国主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出现了明显变化。
极端降水事件趋多、趋强。尤其在上世纪90年代,极端降水量比例趋于增大。长江及其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和极端降水量都趋于增加,江淮流域暴雨洪涝事件发生频率增加。
中国北方干旱事件发生频率增加,华北地区近20多年来,干旱形势不断加剧,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更是连年出现大旱,不少地区连续五六年遭遇干旱。
夏季高温热浪也增多。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最高温度大于35℃的高温日数显著增多。
在刚刚过去的2007 年,中国部分地区气候异常,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气象灾害多发、并发。总体上看,全年干旱面积偏大,暴雨洪涝损失重,城市内涝频发,雷击灾害伤亡多,气候年景属中等偏差。
夏季,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暴雨洪涝;北方地区出现历史罕见秋雨,并发生大范围春旱;东北出现严重夏伏旱;江南、华南遭遇严重高温伏旱和50年一遇特大秋旱。同时,热带气流登陆增多,强台风“圣帕”、“韦帕”和“罗莎”,给南方多省带来严重损失
对这些极端现象的出现,我们要用科学的态度来看待,不要恐慌。可以采取适应性措施,来减轻气候与环境变化造成的负面影响;采取减缓措施,控制和减少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排放,减缓气候与环境变化的速率和程度。加上自然所具有的自我调节能力,所谓此番现象大爆发的可能性基本不会出现。
《财经文摘》:对于极端气候现象,该如何预防及应对民众的潜在恐慌心态?依据您的分析,极端气候现象是否存在根治的可能性?
王守荣:对于民众来说,要用科学的态度来看待极端气候事件,既要高度重视防御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也不应过于恐慌。要多看一些气象方面的信息,多了解一些安全保护常识,做到心中有数,遇事不慌。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出现,包含人为的因素,但也是一种基本的自然现象,根治是不可能的。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形势下,首先应当树立科学的态度,高度重视防御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同时,提高全社会防御和减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灾害的能力,必须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方法。
《财经文摘》:在应对极端气候现象方面,政府的责任该如何体现?应如何加强国际战略合作?
王守荣:第一,要完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气象灾害预警和灾害应急体系。
中国气象灾害的种类比较多,对国家安全有严重影响的重大或突发性气象灾害,主要有台风、暴雨洪涝、干旱等。
首先要建立健全重大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组建重大突发性气象灾害应急机构,提高对各地发生灾情的快速、联动气象应急能力。
其次要建立重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不断提高重大气象灾害的预报预测能力。同时,要完善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体系,让广大农(牧、渔)民更及时、更方便地获得所需要的气象信息和服务。
第二,要以人为本,进行科学预防和救援工作。加强对弱势群体应对气象灾害的社会救助,保障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加强科学调度,保障能源和水资源安全。
第三,要加大气象科普知识的宣传力度。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异常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强度偏强。各级气象部门在做好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服务的同时,要加大气象科普知识的宣传力度,特别要做好台风、雷电、暴雨、强对流等重大灾害性天气危害的科普宣传,不仅要让民众看懂、读懂,认识重大灾害性天气的危害,而且要以直观形象、贴近生活、科学实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做好宣传,还得向民众普及防灾避灾的措施。
《财经文摘》:应如何加强国际战略合作?
王守荣: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国际合作十分重要。国际社会应共享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信息和防灾减灾经验,加强人员、技术交流。
篇10
关键词:低碳经济;财税政策;措施
1碳排放过量对地球环境造成的危害及现状
至今为止,人类活动造成的碳排放对生态环境已经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也给人类的社会和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1.1碳排放过量造成全球气候变暖
经过近十几年来科学家对全球海平面高度和全球平均温度等数据的监测发现,两极地区冰雪大范围融化,全球气候变暖十分明显。很多数据表明,全球生态系统已经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这些影响在目前看来有好有坏,但从长远来看,整体是弊大于利。
1.2碳排放过量主要由全球工业化导致
自英国等发达国家率先进入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造成的碳排放越来越多。研究表明,自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到十九世纪末,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已经增加了近一倍,其中,主要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甲烷等。而全球气温升高又导致全球气候异常,如大旱、大涝、气温差异大等极端天气,给人来生活造成很大不便。
1.3全球碳排放过量还将持续很久
科学家根据现有数据做出预测,如果世界各国仍沿用如今的做法,未来几十年,全球气候变化仍将持续下去。到二十一世纪中期,全球气候将进一步变暖,并将进一步诱发全球气候的很多变化,甚至比如今造成的影响更加严重。
2实行低碳经济对我国发展的积极意义
人类活动造成了全球碳排放过量问题,给人类带来很多负面影响,甚至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安全。因此,全球各国应该团结起来,控制碳排放,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效应。对此,我国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战略目标,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国家。
2.1发展低碳经济可以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科学发展观
我国虽然地大物博,自然资源丰富,然而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数量很少,因此实现低碳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十分重要。我国目前的能源结构仍以煤炭等化石能源为基础,而这些能源的使用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这也是我国如今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因此,我国想要发展低碳经济,首先应该做的就是提高我国能源使用中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如风能、潮汐能等,从而改变我国目前的能源结构,减少碳排放。除此之外,我国还应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国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经济的绿色增长和低碳发展。另外,还应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依靠技术进步带动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大力发展低碳技术,推动整个社会的科学技术的进步。
2.2发展低碳经济可以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环境的好坏对我国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最近我国很多城市都频繁出现雾霾天气,导致空气能见度降低,空气中充满大量的有害颗粒,人类呼吸了这样的空气后,很容易导致呼吸器官疾病。另外,很多地区的酸雨天气造成建筑等腐蚀,庄稼颗粒无收,给人民的生活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环境已经成为我国目前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党和国家为了改善民生,保证我国人民的健康安全,改善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必须将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党和国家工作的每一步上,从各个方面解决气候变化和高碳经济带来的民生问题。
2.3发展低碳经济有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形象
气候变化如今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它不仅需要我国的努力,更需要全球各国的大力支持。气候变化不仅仅关乎一国,它关系到各国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关系到世界人民的生存与发展。如今,世界各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签订了许多公约,使世界各国得以公平合作。在这种环境下,为了满足我国的长远发展,必须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碳排放量减少迅速的国家也将获得世界各国人民的尊敬,有助于树立我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形象。
3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
从财税政策方面,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主要有以下措施:
3.1完善与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与碳排放以及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然而这些法律法规已经不能适应如今社会中追求低碳经济的目标,因此,党和相关部门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完善与低碳经济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和低碳经济发展有关的法律法规,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3.2政府应出台相关的政策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政府除了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有在政策上给予低碳企业一定的优惠措施,具体到财税政策上就是减免一定比例的税收,从而鼓励企业实行低碳经济,体现国家对低碳经济的重视。同时,国家应该在总体上制定相关的碳排放控制目标,并鼓励全社会企业来积极完成。在宏观上,国家应积极主导经济的发展方向,给我国工业化企业指明道路,帮助其改变自身高碳排放的发展方式,使其转变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4总结因此,为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首先应在法律制度方面给予支撑,并在国家政策上给环境友好型企业适当的支持,其次国家应对其起到宏观调控作用,牢牢把握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给全社会制定出相应的目标,给我国企业指明发展方向。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为我国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郭代模,杨舜娥,张安宁,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思路和财税政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9(58):2-8,40.
[2]王顺敖.对我国低碳经济背景下财税政策的思考[J].前沿,2010(16):67-70.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气候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