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化总结范文
时间:2023-12-20 17:57: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全球气候变化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本书共分3部分。第1部分 针对政策制定者的概要,即相当于全报告的整体摘要。主要对气候变化迄今为止尤其是第4次评估报告之后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体系进行概述,并整体总结分析减缓措施与政策的实施效果。本部分最后对气候变化减缓的原则、措施、政策及与可持续发展之间作用进行概述。同时,这部分定义了减缓气候变化的证词、措施、手段、方法等的相关核心概念。
第2部分 技术概述,是技术总结部分,是对全球及各地区减缓气候变化的关键技术和方法、关键政策和措施的总结概述。
第3部分 是本报告的主体部分,分16章,对本书的主题“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及措施进行讨论。这16章分别是:1.主题概述;2.气候变化相应政策的综合风险与不确定性评估;3.社会经济及道德概念与方法;4.可持续的发展与公平;5.驱动力、变化趋势与减缓;6.转换途径评估;7.能源系统;8.交通系统;9.建筑;10.工业系统;11.农业、森林及其他土地利用;12.人类居住、基础设施与空间规划;13.国际间协作;14.区域发展与协作;15.国家级政策与机构评估;16.投资与金融专题。本报告从全球尺度的风险评估、概念与方法框架构建、可持续与公平、减缓气候变化政策体系的驱动力及变化趋势、转换途径等方面入手,重点讨论减缓气候变化的关键环节与关键系统,如能源、交通、建筑、工业、农业等,并讨论减缓气候变化的空间规划、国际协作、区域发展与协作、国家层面宏观政策及投资金融等方面的问题。
本书是IPCC第三工作小组第五次评估过程的主要研究成果,帮助读者了解人类重视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问题以来所做的关于减缓气候变化的主要工作与努力,识别减缓气候变化的关键系统及未来发展方向。
篇2
关键词:地理课堂; 差异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1-029-002
一、学生差异分组
笔者前期已经通过日常的观察以及座谈、学生成绩档案调查和能力测验等方法,对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进行过差异测查,并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机结合,组成互助小组。由于笔者所带班级学生程度较好,故每组只分两个层次A(提高)和B(基础)。
二、细化学习目标
(一)课标拆解
本节课的课程标准是“根椐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从课标的要求看,学习的重点不在全球气候变化本身,而是把全球气候变化看作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从而探讨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本节课中涉及到的气温变化曲线知识在初中已有接触,应该知道横、纵坐标的含义及读法。所不同的是本节课中图表横坐标代表的时间更长――年份,初中部分横坐标代表的是月份。
(三)教材分析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共四节内容,本节内容为第二章的总结,看了全球气候的变化状况,特别是近100年来的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已经成为全世界都在关注的热点问题。所以,树立正确的气候观,认清当前全球及我国的气候变化状况,懂得科学、基本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无疑是本节的重难点。
(四)确定差异化的学习目标
细化后的学习目标分为基础目标和提高目标两类:
基础目标――
1.学生能够根据文本和图表资料,归纳不同时间尺度内全球气候变化的规律,认识到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2.学生能够根据资料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对人类造成的影响,了解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并能够归纳出一般的解决措施;3.学生能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研究环境问题的一般思路。
提高目标――
1.学生能够通过仔细的观察,对教材上的曲线图提出问题;2.学生能够自行对影响及措施归类;3.学生能够将本节课所学研究问题的方法应用于别的问题(如城市“热岛效应”);4.学生能够质疑教材,提出与教材所给观点不同的声音。
三、学习环节的差异化设计
(一)“乡土”导入
《全球气候变化》一课,考虑到大部分学生属于河南本地人,而且高一学生已有一定的成熟性,笔者舍弃使用常用的“北极熊淹死”的动画导入法,而选用以象形文字、河南的简称“豫”的由来导入,既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导入本身又正好例证了本节课要讲述的全球气候变化两大维度之“时间维度的变化”。
(二)差异化的提问设计
成功的提问一方面需要有价值的问题,另一方面需要对回答做出及时、恰当、积极的反馈。
《全球气候变化》一课,针对每个学习目标,主要设计了以下问题:
>基础目标1和提高目标1:
问题一:地质历史时期和近现代全球气候的变化规律分别是什么?
问题二: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拓展问题:人类的哪些活动可以导致温室气体增加昵?
问题三: “全球气候变暖”是说全球无论何地、何时,气温都在上升吗?你能从教材的文字中找出证据吗?
>基础目标2和提高目标2:
问题一:全球气候变化可能会造成哪些影响?
问题二:应对这些不良影响的解决措施有哪些?
>基础目标3和提高目标3:
问题一:你能根据本课的学习,总结出研究环境问题的一般思路吗?
问题二:你能按此套路研究一下“城市热岛问题“吗?
>提高目标4:
问题:你认为是全球气候变暖的现状不符合自然规律,还是人类阻止全球气候变暖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呢?
(三)小组合作
根据之前的差异测查,笔者选择每组内组织能力、责任意识最强的同学来担任组长,让其负责小组成员的分工,组织讨论等。内设记录员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并由汇报员代表全组作答。
《全球气候变化》一课值得讨论的地方很多,但考虑到我们的学习目标以及时间限制,笔者选取“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对人类造成的影响”作为讨论内容,并要求归纳出一般的解决措施。具体预设过程如下:
首先,各组根据分发的纸质材料以及纪录片,讨论涉及地区由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海拔高度的不同受大气变化的不同影响。(给出的材料有:俄罗斯、加拿大、印度、新加坡、我国的新疆、上海等)
然后,教师走进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指导。分析影响可以从自然和经济两方面考虑。自然:主要包括降水和气温;气温升高会引起蒸发加剧,使得该地区趋于干旱。气温升高与积温密切相关,积温的多少和植物的产量有关。经济:主要讲对农业的影响,也可以涉及其他经济活动,如河流航运等等。
接下来,请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探究结果,并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课件展示参考评价标准――“预期结论”:
高纬地区(以俄罗斯和加拿大为代表的地区)――气温升高,积雪融化,河流解冻,航运条件改善;农业产量增加;冬季供暖需求减少;亚寒带针叶林、苔原带面积减少,中纬度植物分布范围变大。
内陆地区(以新疆为代表)――气温年较差更大,夏季更加炎热干燥,冬季更加寒冷;河流枯竭,旱灾严重,出现大规模沙化;短期而言,冰川融化,利于农业的发展,但是从长远的角度看,弊大于利。
沿海低地(以新加坡、印度、福州为代表)――海平面上升,低地被淹,海岸被冲蚀,地表水和地下水盐分增加,海水倒灌,影响城市淡水供应。地下水位升高,旅游业受到危害。但是一些只能在福建以南种植的农作物可以在福州成活。台风强度更大,频率更高。
最后,小结――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可能影响:
可能影响之一:海平面上升;
篇3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特点 农作物 影响
[中图分类号] P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7-0291-01
以全球变暖为标志,诸多的气候、环境变化逐渐显现出来,其中不但包括我们熟悉的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损,还包括生态系统退化、大气成分改变等。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全球气候变化幅度已经超过了自然演进的范围,长此以往势必会威胁到人类生存、经济可持续发展。笔者将气候变化于农作物生长联系在一起,对近年来气候变化体现出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气候变化于农作物的影响。
一、近年来气候变化特点分析
如今的全球气候变化较大,生态环境日益恶劣,而我国的气候变化有着自己的特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水资源稳定性差
相关调查显示,近百年来我国的年降水量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主要河流的流量也受到较大影响,出现旱情的几率明显增加,局部地区在一些极端气候的影响下,甚至会爆发洪水以及次生灾害。总的来看,全球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稳定性,将产生较大的影响,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将体现得更加尖锐。
2.气温要明显增加
通过对我国近百年气温年均值比较后发现,气温增长比较明显,增长区间在0.5―0.8℃之间,这一气温均值相较于全球均值要更高。中国气温升高比较显著的是近五十年,其中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伴随着工业的发展,商业活动的活跃,对外贸易的开放,气温升高趋势日益明显。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冬季是增温比较明显的季节。
3.极端气候较常见
随着气候变化加剧,极端气候事件出现的越来越多,诸如台风、干旱、高温热浪等都出现得更加频繁。当前全球变暖趋势日益明显,中国的自然环境复杂性又较高,相较于其他国家,中国出现极端天气的可能性要更高。就既往的情况来看,中国受到气象灾害的影响最为严重。
二、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我国气候变化的特点有了清晰地认识,正是这些典型的气候变化对农作物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总的来看,气候变化影响农作物,需要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1.积极影响
光、热、水对农作物的生长至关重要,这三个要素的组合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的效果。气候变化、温度上升会导致作物种植熟制北移。气温不断上升,可以使积温增加,进而延长作物的生长期,这不但会影响到作物种植的结构,还会对种植制度产生较大的影响。就既往的情况来看,北方存在严重的冻害,气候变暖将使这种状况得到很大的改善。以冬麦种植为例,上世纪50―70年代,北方冬麦区低温冻害较为常见,大大减少了冬麦的产量,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方冻害得到了缓解,强度也有所减轻。
2.消极影响
虽然气候变化对农作物有积极的影响,但是其带来的消极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具体来说,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消极影响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2.1减少农作物产量
农作物的生育期,受到气候变暖的影响会缩短,如果不采取新的农业技术,中国的水稻、玉米等作物的产量将大为减少。虽然气候变暖使作物的生长期得以延长,但是缺乏足够长的生育期,将直接导致农作物减产。
2.2导致病虫害发生
气候条件的变化会直接对农业病虫害产生影响,农业病虫害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影响甚巨,我国幅员辽阔,农业种植产量的减少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病虫害,因此造成的粮食损失达到了总产量的9%。由于气候发生了变化,我国农业病虫害的客观条件得到加强,致使病虫害的管理和控制存在更大的难度。且在气候变暖的情况下,害虫虫卵越冬界北移,这间接提高了害虫生活率,这无疑为农作物的生长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2.3诱发了洪涝灾害
气候变化加剧,我国极端天气出现的几率大为增加,暴雨频发,这无疑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冲击。暴雨本身会带来大量的降水,缓解旱情,对农作物生长是有利的;但是如果雨量过分集中,山洪爆发、河堤决口、路基冲毁都灾害都有可能发生,酿成惨剧。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农业生产,和这些极端天气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2.4影响农作物品质
农作物的品质在气候变化的情况下也会受到影响,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水稻,稻米的外观、品质,在气候变暖的作用下将会大打折扣,在高温的影响下农作物度过了开花至成熟时期,水稻的成熟天数被大大缩减,这样就导致了稻米籽粒充实不良、精米率降低等品质问题。一般来说,水稻成熟期的时候,米粒透明度与有效积温负相关,大米的蒸煮食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温度的影响,米饭香味浓郁,一般需要保证灌浆结实期间,具有较大的昼夜温差;在灌浆期间温度比较高的话,就会导致煮熟的米饭过硬。
三、总结
气候变化导致气象灾害的多发性、异常性日益突出,灾害的强度更大,诸多的气候、环境变化逐渐显现出来,其中不但包括我们熟悉的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损,还包括生态系统退化、大气成分改变等。从这个角度来看,加强对气候变化的研究,对农业生产的意义十分重大。本文对近年来气候变化体现出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气候变化于农作物的影响。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气候变化;黑龙江省;林业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S718;F307.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8-0028-02
气候变化已经对地球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产生了明显而深远的影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906―2005年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56―0.92℃(IPCC ,2007)。森林也受到气候变化的重要影响,气候变化已影响到森林生态系统(尤其是高纬度的寒温带森林)的结构、组成、功能和生产力。全球气候变化将导致极端气候事件频发,会增加森林灾害(火灾、病虫害等)的发生频率与强度,从而危及森林的安全[1]。
一、区域自然条件概况
(一)地理条件概况
黑龙江省位于中国最北部,地处中纬度亚洲大陆东岸,地域辽阔、地势复杂、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条件适宜, 是全国重点林业基地之一;气候变率大,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之一。
(二)森林资源情况
黑龙江省是我国的重要林区之一,拥有全国面积最大的天然林。黑龙江省的森林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及东部山地,从北到南热量的差异,形成了寒温带针叶林和温带针阔混交林,依次分布为:寒温带针叶林在大兴安岭以兴安落叶松为主,而在小兴安岭以云冷杉为主;温带针阔混交林在大兴安岭上由蒙古栎和兴安落叶松组成,在小兴安岭则形成了云冷杉阔叶红松林。
黑龙江省有大森林之美称,全省林业经营面积3 127 万公顷,林业用地面积2 389 万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1 895 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15 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43. 6 % ,森林面积、森林总蓄积和木材产量均居全国前列,是国家最重要的国有林区和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森林树种达100 余种,利用价值较高的有30 余种。
二、黑龙江省近年来的气候变化情况
黑龙江省处在由暖温带向寒温带、湿润区向半干旱区过渡的地带, 具有季风气候特征明显、大陆性气候特征突出、气候时空差异显著等特点。
近百年全球气候变化最突出的特征是气候的显著变暖,全球气温升高0.3~0.6℃。中国的气温在近百年来上升了0.4~0.5℃,20世纪80年代后期则出现显著增暖。黑龙江省的气候变化趋势与全国基本一致。根据黑龙江省气象局整编的1961―2005年逐日平均气温资料, 经过计算得出:45年来,黑龙江省平均升温0.88℃。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强烈的增温趋势,正距平年份几乎占该期的全部,见图1。
三、气候变化对黑龙江省林业发展的影响
(一)气候变化对森林分布的影响
受气候变化影响,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黑龙江省森林的分布与组成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已观测到的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1961至2003年间因气温升高造成分布在大兴安岭的兴安落叶松、小兴安岭及东部山地的云杉、冷杉和红杉等树种的可能分布范围和最适分布范围均发生了北移。
(二)气候变化对森林生产力的影响
受气候变化和CO2浓度倍增的影响,未来森林生产力将有所增加。未来仅温度增加就将使得我国东北主要针叶树种生物量下降,阔叶树生物量增加;若温度和降水同时增加,则有利于东北地区森林总生物量的增加,东北地区森林NPP和NEP对温度升高比对降雨变化更为敏感。
(三)气候变化对林火的影响
气候变化引起干旱天气的强度和频率增加,森林可燃物积累多,防火期明显延长,早春火和夏季森林火灾多发,林火发生地理分布区扩大,加剧了森林火灾发生的频度和强度。气候变化对林火的影响已经初步显现出来。2000年以来,东北林区夏季火严重,森林火险期明显延长,夏季火对森林造成的危害更大。大兴安岭是我国对气候变化最敏感、反应最剧烈的地区。
(四)气候变化对虫害的影响
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的增加,使我国森林病虫害分布区向北扩大。黑龙江省是我国林业大省,同时也是森林病虫害的重灾区。森林病虫害是黑龙江省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其危害性和毁灭性远超过其他森林灾害。根据林业部门统计,近年来,黑龙江省森林病虫害的年发生面积始终在400万亩左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7亿元。加之全球变暖等气候因素的影响,害虫越冬死亡率低,发生面积又有所上升 。
四、黑龙江省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
(一)制定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政策法规
应加快《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的修订,起草《自然保护区法》,制定湿地保护条例等。特别是在有关法津法规中增加和强化与适应气候变化相关的条款,为提高森林和其他自然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提供法制保障。建立健全林业生态补偿机制,解决好依靠森林或生活在森林附近地区的人们的利益关系,通过经济手段保护和促进地方林业发展。
(二)大力发展碳汇林业
森林在吸收CO2,减缓气候变化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我国林业正处于新的增长期,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无论从增加森林数量,还是提高森林质量上,都具有很大的碳汇潜力。要继续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活动,进一步扩大森林面积和资源总量,以增加林业碳汇。同时,要大力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强化对现有林的经营管理,提高森林资源质量,进一步增加林业碳汇。
(三)加强气候变化条件下森林可持续经营
加强气候变化条件下森林可持续经营应做到以下几点:
1.大力营造混交林。混交林无论是生物多样性还是稳定性都优于纯林,因此,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应大力发展混交林。
2.积极推进良种选育对策。遗传多样性相关理论表明,遗传上具有较好缓冲性能的林木种群,能够较好地适应变化的环境条件。
3.加强森林生态适应气候变化的间伐和轮伐期经营对策。
4.进一步加强林地、林木、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管理。
(四)强化森林资源保护
加强和改进森林资源采伐管理,确保稳定高效地发挥公益林生态效益。加强林地征用管理,提高林业执法能力;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进一步提高森林火灾防控能力,全面提升森林火灾综合防控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森林火灾发生次数,控制火灾影响范围。进一步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控能力,加强森林病虫害监测预警工作和国家级中心测报点建设和管理。
(五)加强林业适应气候变化的研究和基础能力建设
深入开展森林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基础科学研究,紧跟国际研究发展前沿,系统、全面研究森林生态系统与气候相互作用的机理、机制。结合森林的地理分布区域和生态环境类型特点,加强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的规划和建设,强化森林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定位观测;通过开展生物多样性、森林火灾和森林病虫害等定位观测技术研究,逐步完善森林生态系统观测网络和监测体系。加强林业基础能力建设,指导各级林业发展。加强森林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技术选择、成本效益与适应效果评价等研究,不断提高林业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五、结论
当前,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如何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的危害成为当前全世界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林业在减缓气候变化方面有独到的优势,因此,如何加强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研究至关重要。首先,政府应制定合理的政策法规,这对今后林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其次,应加强林业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资源利用率;再次,应大力发展碳汇林业,发展低碳经济,使林业成为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最后,要加强国际与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更好地促进黑龙江省林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建华,侯振宏,张治军,等.气候变化与森林生态系统:影响、脆弱性与适应性[J].林业科学,2007,43(11):138-145.
[2] 葛全胜.中国气候资源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 徐文铎.吉良的热量指数及其在中国植被中的应用[J].生态学杂志,1985,(3):35-39.
篇5
关键词 气候变化;政策;治理结构;管理
中图分类号 C9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7)02-0008-05
气候变化问题是全球性、综合性的问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气候变化政策往往是应对性的、被动的,缺乏前瞻性和主动性,缺乏灵活性,国家相关机构也尚未发挥积极的领导作用。因此,我国的气候变化政策和管理应该并可以更为积极、主动。
1 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地球气候正在发生着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重大变化。1861年以来的观测记录表明,全球平均地表温度逐渐升高,20世纪可能是过去1 000年中增温最大的100年,其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增加了0.6±0.2 ℃,增幅最大的两个时期为1910-1945年和1976-2000年。伴随着气候变暖,气候的其它重要方面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例如,与过去的100年相比,20世纪70年代以来,厄尔尼诺-南方涛动事件更加频繁、持久,并且强度增大;某些地区,如亚洲与非洲,干旱的频率和强度在最近数十年都有所增加[1]。
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气候变化政府间委员会(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第二部分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陆地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沿海地区、海洋生态系统、人类健康、人类居住、农业、粮食保障、能源等各方面都有着显著影响[1]。
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之一。近年来,气候变化问题已被列为全球环境问题之首,气候变化政策更是各国政府、国际社会、学术界、企业界,乃至社会大众所广泛关注的政策焦点。
气候变化政策涉及到一国的能源政策、产业政策、环境政策、自然保护政策等多个方面,影响到产业发展、能源、环境、贸易、科技、外交等诸多领域。同时也对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前景影响重大。一般认为,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现实的减缓CO2排放的技术措施主要在于提高能源的生产、转换、利用各个环节的技术水平,以及发展不排和少排CO2的替代能源技术,这些措施从根本上符合中国长远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2]。良好的气候变化政策可以从最大程度上保障经济发展目标与环境保护目标的协调和统一。
气候变化政策是国家的国际环境政策和环境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签署是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环境政策制定、进行环境外交的重要标志。我国不但是最早签署该国际公约的国家之一,更是在该公约原则下所制定的《京都议定书》的积极倡导者和响应者,在美国宣布退出该议定书之后,在俄罗斯左右摇摆、举棋不定之际,于2002年宣布加入《京都议定书》,在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和谈判中,始终坚持代表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态度积极、务实[3]。
2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
从《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京都议定书》,我国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时有着一贯的策略。中国的气候变化策略可以概括为7个方面:①从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气候变化的重要性;②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积极参与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活动;③推动履约进程,更好地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④加强宣传,提高中国形象;⑤以可持续发展政策和措施为基础,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做出积极的贡献;⑥提高公众保护全球气候的意识,建立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⑦加强气候变化科学研究,提高中国参与全球气候变化活动的能力[2]。中国已经将气候变化问题提升到了一个较高的高度,并在策略上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首先,中央政府把气候变化政策视为可持续发展政策的一部分,特别是视为能源消费和经济发展政策的一部分。可以认为,我国从一开始就没有把气候变化当作一个孤立的问题对待,而是把它作为整个发展战略中的组成部分。这种角度具有重要意义,但也存在问题,即对其重要性的定位不清晰,进而导致缺乏明确的气候变化减缓和适应政策。
第二,在参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协议方面,中国有着鲜明的立场。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是中国进行国际谈判的基本原则。长期以来,各国在发展权和环境权的关系上有着严重的不对称性,多数发展中国家大规模工业化的时间迟于发达国家,从历史责任上看累计排放量较小,并在较长时期内面临经济发展等重大挑战,因此发达国家在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基础上获得较高程度的发展后,理应承担更多保护环境的责任。从人类长远的利益出发,中国政府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都大力支持温室气体的减排;但从公平的角度出发,中国政府也明确主张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各国之间“有区别”的责任,强调履约进程中国家利益的维护。
第三,重视气候变化方面的科学研究。1978年世界气候大会召开之后,世界上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开始活跃。尽管我国的气象学和气候学研究基础较好,但关于气候变化的研究相对滞后,1987年中国国家气候委员会的成立,以及1990年中国国家气候变化协调小组的成立,大大地推动了我国的气候变化研究[4]。我国的气候变化政策积极推动该领域的科学研究,体现在经费的支持和国际合作的广泛开展上。
第四,我国把气候变化问题作为环境外交的重要部分。气候变化是全球环境问题中最为突出的问题,由于其全球性特征,必须通过国际合作方可实现减缓目标。我国在国际气候谈判方面较为积极[5],强调该领域的国际合作,并希望藉此树立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积极负责的国际形象。
第五,诉诸公众,把温室气体减排的方向定位于“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转变。一方面,这表明政府重视公众参与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也可能忽略以下事实:减排的主要责任应在那些温室气体排放大户,即耗能企业。对于企业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应负的责任,在现行的政策中尚缺乏明确规定。
综上可见,我国目前的气候变化政策是基于这样一种定位,即:气候变化问题首先是一个国际问题,是一个自外而内的问题,而应对气候变化首先是为了配合各国的努力,其次才是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除履约和科学研究之外,在涉及气候变化的减缓和适应方面缺乏明确而有作为政策。此外,强调气候变化政策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部分,有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的协调性,但这样也会导致一种倾向,即有可能忽略气候变化政策的独特性。由于气候变化政策在减缓和适应两方面的不明确,政策与实施行动之间缺乏具体的联系,从而影响了政策的可操作性。概括起来,我国的气候变化政策注重了全球范围环境与发展的公平性以及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致性,但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前瞻性。
3 中国气候变化的管理体制
3.1 中国气候变化决策和管理机构
在中国,政府、学术界和公众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都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目前已经建立了一系列专门的机构和组织以应对气候变化,并通过十多年的谈判锻炼了一批既掌握国内政策又了解世界情况的队伍。
早在1990年,中国政府就在当时的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下设立了国家气候变化协调小组,由当时的国务委员宋健担任组长,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原国家气象局。1998年,在中央政府机关机构改革过程中,设立了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由当时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曾培炎任组长。2003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新一届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正式成立。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担任新一届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组长,一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担任常务副组长,外交部副部长、科学技术部副部长、中国气象局局长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担任副组长。协调小组的成员单位财政部、商务部、农业部、建设部、交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局和中国民航总局均派出有关负责人担任协调小组成员,并指定了各部门的联络员。除商务部派出一位部长助理外,小组成员均由部级和副部级官员担任。
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是中国政府关于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跨部门议事协调机构,其主要职责是讨论涉及气候变化领域的重大问题、协调各部门关于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活动、组织对外谈判、对涉及气候变化的一般性跨部门问题进行决策。对重大问题或各部门有较大分歧的问题,报国务院决策,以指导对外谈判和国内履约工作。根据协调小组的分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负责有关应对气候变化对策的总体协调工作,外交部牵头负责有关气候变化的对外谈判工作,中国气象局牵头负责有关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工作。在过去的几年中,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在研究、制定和协调有关气候变化的政策等领域开展了多方面工作,为中央政府各部门和地方政府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提供了指导。
在国家机构方面,除了最直接的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之外,还有一系列机构涉及到气候变化问题的管理。其中,科技部、水利部、农业部、教育部、外交部、国土资源部、国家林业局、中国气象局、国家环保局、国家海洋局等国家部委都设置了一些下属机构,可以对口处理与气候变化有关的问题。例如,国家气象局的科技发展司专门设有气候变化处,主要职责包括拟定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法规、战略规划等。其他的一些部委,在机构的设置上虽然没有明确标识出气候变化的主题,但它们在处理与气候变化相关的一些事务上,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例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能源局即担负着提出能源节约和发展新能源的政策措施的职责,这类职责和气候变化息息相关。
3.2 研究机构
气候变化的研究机构在揭示气候变化机制、分析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影响、提出科学的适应和响应措施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气候变化治理结构中的重要一环。
科研机构中,以中国科学院、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院、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林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为主体。中科院系统中又以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遥感应用研究所、植物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大气物理研究所、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海洋研究所、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地球化学研究所、水土保持研究所、地球环境研究所、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等机构为主。此外,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都有气候变化方向的研究机构和人员。
高等院校也是我国气候变化研究方面主要力量的一部分,其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兰州大学等院校于此方面开展了较多研究。
其中,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是较早进入气候变化研究的单位,早期在大气环流模型研究方面有世界公认的成绩,近年来,在东亚季风、水文循环和气候分析方面也有着重要贡献;国家气象局及其所属科研机构在气候变化政府间委员会的数次评估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科院植物所领导的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受到了广泛好评;清华大学主持的气候变化国家报告是我国气候变化研究中的一份重要文献。此外,中科院地理所关于碳循环研究的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网络现已成为国际通量观测网络的一部分。
3.3 国内学会及国际组织的中国委员会
国内的专业学会在促进学科交流、整合科学资源、传达科学前沿信息等多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在我国成立的多个专业学会中,有许多学会关注的内容涉及到气候变化方面,其中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地理学会、中国植物学会、中国林学会、中国农学会、中国生态学会、中国海洋学会、中国太平洋学会、中国水土保持学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中国自然资源研究会等等。这些学会通过设立相应的分支委员会和开展相应的专业研讨会,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学术交流起到了促进作用。例如,中国生态学会与美国生态学会(ESA)、国际生态学会(INTECOL)在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不同地区和类型生态系统的响应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近年来,一些相关国际组织的中国委员会陆续成立,也为我国的气候变化研究和普及做出了积极贡献。1985年,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中国委员会成立,在过去的十年中,WCRP中国委员会在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和协调国内有关单位开展气候变化方面的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促进社会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提升我国在国际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地位等方面起到了推动作用。1988年5月,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全国委员会(CNC-IGBP)成立;1988年7月,国际科学联盟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中国委员会(SCOPE CAST CHINA)成立;2004年,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CNC-IHDP)成立。这些国际组织的中国委员会作为学术性机构,从客观上组织和推动了气候变化方面的科学研究和对外交流,为国家管理机构提供了有效的科学咨询,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构建了多个与国际接轨的平台。
3.4 中国气候变化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综上可见,中国气候变化的治理结构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一套较为全面、有效的治理系统。但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3.4.1 缺乏明确的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
从我国气候变化管理机构的构成中可以看到,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是我国气候变化议事协调机构,应担负气候变化政策制定的职责。但实际上,该小组的性质限制了它应该发挥的作用。作为议事协调机构,它的功能定位在议事和协调方面,其决策功能仅限于“对涉及气候变化的一般性跨部门问题进行决策”,而不是对我国气候变化相关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在该小组之外,没有其它专门机构或组织进行气候变化政策的制定,而只能把重大决策留给国务院制定。因此,在这样一个重大的问题上出现了决策主体的不明确。此外,我国的气候变化政策没有体现在相关法律和法规上,而是在相关人士的文章和讲话中,因此,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目前,与气候变化问题决策和管理相关的中央政府部门主要是参与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的部门。对于其中大部分部委而言,除了与气候变化有关的气象部门,其它下属机构很少直接涉及对气候变化事务的处理,这就削弱了相关部门在应对气候变化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即便该部门的工作涉及温室气体排放和对气候变化的适应。个别部门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视,往往缘于该部门的特殊性。例如,在清洁发展机制为我国造林事业发展提供新的融资渠道的背景下,国家林业局十分重视气候变化问题,成立了碳汇管理办公室,并加强了对涉及《京都议定书》下碳汇交易项目的管理。
在地方政府层面,尚未发现任何针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机构和组织,地方政府作用不明显。事实上,在目前的政策框架下,很难想象地方政府会对应对气候变化产有内生的动力。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许多地方和部门对其中清洁发展机制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和技术转移潜力颇有兴趣,这使得地方政府有动力关注气候变化问题,但这种关注并非针对气候变化本身,而是针对CDM这种特定机制及其潜在的经济效益。
3.4.2 科学研究对决策的支持能力不足
尽管我国已经开始重视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但就现阶段而言,研究能力还存在着不足之处。
首先,对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不足。经过几十年的研究,目前对我国气候变化的事实已有较为充分的认识,但就我国气候变化未来情景的预测和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影响而言,缺乏更为具体细致和意见统一的研究。例如,气候变化在我国不同地区究竟有多大影响,对不同的经济部门,如农业、能源有何影响,对东亚季风气候影响程度如何,尚没有十分可靠的预测。美国对于气候变化的影响分别针对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时间阶段定量地进行了计算,相比之下,我国的研究则较为笼统。
其次,气候变化的社会科学方面研究不足。长期以来,我国对气候变化的研究多侧重于自然科学方面,从政策、管理等角度入手的研究不够。气候变化问题是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复合型问题,还需要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以及政策、管理等角度入手进行研究。
再次,科学咨询能力不足。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气候变化科学研究进行到一定阶段时,往往会与国家政治联系起来,实现科学研究为政策制定、实施提供依据。例如美国,气候变化研究已带有一定的“科学政治化”色彩[6]。而在我国,在对气候变化的研究上,由于自然科学的研究尚未非常充分,社会科学层面上的研究正在起步,因此,基于科学研究上的政策咨询还非常薄弱。
我国一方面需要加强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另一方面也更需要把科学研究转化为政策制定和外交谈判的支持力量。
3.4.3 公众参与欠缺
尽管我国关于气候变化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力度正在逐渐加大,但目前公众对于气候变化的认识仍是肤浅和匮乏的。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大体停滞在对气温升高这一现象的感知,关于气候变化对生活、经济、生态等方面的影响则不甚了了,学术界对于普及这方面的知识似乎也关注不足。一项对农民感知气候变化的调查研究显示,农民对气候变化的感知主要是通过气温变化作用于某类指示作物的产量来发生,这种认识是对已发生事件的归纳总结,而不是通过气象部门提供的观测记录获得[7]。人们对气候变化的不了解、不熟悉、不关心以及对气候变化感知的滞后性致使公众在参与气候变化治理时没有能力具备主动性,公众参与的不足使得气候变化治理结构存在一定缺陷。
4 改进管理体制的政策建议
气候变化的政策和管理可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类型。消极的气候变化政策和管理常常具有应对性质,通常是在外来压力下,才采取临时的应对策略,因而不具备主动性;积极的气候变化政策与管理基于大量的科学研究,预先为国家决策提供参考,强调国家参与气候变化治理的主动,反映了一个国家参与气候变化治理的自身需求,因而有着很强的主动性和前瞻性。选择积极的或是消极的气候变化治理,需要经过慎重的思考和权衡,不同的态度也关联到参与国际事务时的国家利益。
针对我国气候变化治理结构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在协调的职能上,赋予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充分的决策权;在现有的组织架构下,将其改为国家气候变化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气候变化方面重大政策,并在政策实施中协调部门关系以及中央和地方关系;
(2)进一步明确中央政府各部门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以及在执行气候变化政策的具体责任;
(3)结合“十一・五”计划的能效目标,要求地方政府制定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计划,鼓励地方政府结合当地特点,发展出有创新性的政策和做法;
(4)在领导小组下,成立针对气候变化的咨询委员会(包括中国气候委员会),为政策制定和外交谈判提供及时的政策建议。委员会成员可由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专家组成;
(5)明确企业在气候变化的减缓和适应中的责任和义务,制定政策使其担负起相关责任;
(6)发挥事业单位和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在气候变化方面,加强宣传,加强公民教育与培训。
致谢:本研究是在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06年“中国环境执政能力”核心工作组基础研究报告的基础上改写而成。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IPCC.Climate Change 2001[C].Houghton J H,Ding Y,Griggs D J,et al eds.The Scientific Basis,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Ⅰ to the Third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 government Panel on Climate Change.Cambridge,United Kingdo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2] 高广生.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本质和中国应对策略[J].中国能源,2002,(7):4~8.[Gao Guangsheng.Mitigation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China's Strategy [J].Energy of China,2002,(7):4~8.]
[3] 高广生,李丽艳.气候变化国际谈判进展及其核心问题[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3):42~46.[Gao Guangsheng,Li Liyan.Process for International Climate Change Negotiations and its Essence[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2,12(3):42~46.]
[4] 田广生.中国气候变化影响研究概况[J].环境科学研究,2000,13(1):36~39.[Tian Guangsheng.Review of the Climate Change Impact Study in China[J].Research of Eevironmental Sciences,2000,13(1):36~39.]
[5] 唐更克,何秀珍,本约朗.中国参与全球气候变化国际协议的立场与挑战[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8):34~40.[Kristian Tangen,Gørild Heggelund,Jørund Buen.Standpoint and Challenge for China to Participate in the International Agreement on Global Climate Change [J].World Economics and Politics,2002,(8):34~40.]
[6] 曲建升,孙成权.全球变化研究中的“科学政治化”倾向[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4,(4):78~83.[QU Jiansheng SUN Chengquan.Political Contents of the Global Change Studies:Taking the Policies on Climate of US as an Example[J].World Sci-tech R & D,2004,(4):78~83.]
[7] 田青,方修琦,乔佃锋.从吉林省安图县案例看人类对全球变化适应的行为心理学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05,20(8):916~919.[Tian Qing,Fang Xiuqi,Qiao Dianfeng.Research on Human Adaptive Behavior to Global Change in the View of Behavioristic Psychology Indicated form the Case Study of Antu County,Jilin Province [J].Advance in Earth Sciences,2005,20(8):916~919.]
Towards Proactive Climate Change Policy
QI Ye MA Li
(Institute of Public Policy and Center for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School of Public Policy and Management 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篇6
关键词:气候变化;农业;适应措施;对策
中图分类号 X196;F0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4)05-0019-06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指出,1880-2012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约上升了0.85℃。与1850-1900年相比,2003-2012年这10年的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了0.78℃。近百年来,全球平均降水量变化不明显,但区域差异明显,极端干旱洪涝事件频发[1]。根据《中国气候变化监测公报》(2012),1901-2012年,中国地表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并伴随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其中1913-2012年中国地表平均气温上升了0.91℃,气候变暖导致中国部分地区的气温、降水、日照等主要气候因素发生改变。农业是对气候变化反应最为敏感和脆弱的领域之一,任何程度的气候变化都会给农业生产及其相关过程带来潜在的或显著的影响,特别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诱发的自然灾害将造成农业生产的波动,危及粮食安全,社会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中国地域辽阔,各区域之间自然资源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等差异较大,因此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农业领域区域差异特征尤为显著[3]。东北区气温呈显著升高趋势,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生长季延长,干旱趋势增大,水稻产量减少,病虫害出现,次要病虫害发展为主要病虫害。华北区随着气温升高和降水减少,粮食产量降低,水资源短缺加剧,积温增加,作物生长季缩短,可能复种指数增加,晚熟品种种植增加。华东区增温速率呈加快趋势,区域旱涝事件趋多趋强,双季早稻和夏粮种植面积呈减少趋势。华中区气温呈显著升高趋势,双季稻,春性小麦种植区域增加,水稻生育期缩短,气候变暖病虫害发育速度加快。华南区主要植物,动物的春季物候期提前,秋季物候期推迟,气候带有加速北移趋势,双季稻中高适宜种植区面积增加,水稻生育期缩短,产量波动增大。西南区主要表现在气候带向高海拔和高纬度的位移和作物产量和品质上,山区水稻和玉米等中晚熟品种产量会提高,春旱尤为突出,大田作物产量受影响。西北区无霜期显著延长,提早了春播作物播种期,推后了秋播作物播种期,加快了作物生长发育速度,种植区域向北和高海拔区域扩展,干旱加剧,种植结构改变,病虫害增多。
总之,气候变化对农业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和多层次的,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利有弊,不同区域之间存在很大差别,对我国农业而言,如何趋利避害,科学应对气候变化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气候变化对农业领域产生的重大影响
1.1 气候变化对农业气候资源的影响
农业气候资源直接影响农业的生产与布局,光、热、水资源是农业气候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候变化已对农业气候资源产生了重要影响。气候变暖使我国年平均气温上升,农业生产所需的热量资源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延长了气候生长季,研究表明[4],年平均温度增加1℃时,≥10℃积温的持续日数全国平均可延长15天左右。如东北地区近50年平均气温上升1.5℃,增温率为每10年0-3℃。当热量资源满足的情况下,水分则是决定农业发展和产量水平的主要因素。然而气候变暖使土壤水分蒸发量加大,热量资源增加的有利因素可能会因水资源的匮乏而得不到充分利用,作物产量波动的气候风险性增加,如华北平原地区作物生育期内的自然降水和底墒水只能满足冬小麦全生育期需水的1/3-2/3,如果没有灌溉,冬小麦全生育期缺水率20%以上出现的概率大都在80%以上,缺水率30%-40%的重旱年出现的概率高达30%[5]。
1.2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种植制度和布局的影响
气候变化使我国的种植制度和农业布局发生改变。气候变化使我国年平均气温上升、积温增加、作物生长期延长,从而导致种植区成片北移,有研究表明,平均气温每升高1℃,年平均气温等值线将北移1.76°N,种植制度分界线将北移2.44°N,相当于复种指数提高7.2%。据估计,在品种和生产水平不变的前提下,到2050 年,气候变暖将使目前中国大部分两熟制地区有可能成为三熟制适宜种植区;两熟制北界将北移至目前一熟制地区的中部,一熟制地区的南界将北移250 km-500 km,一熟制地区的面积将减少23%[6]。如东北地区随着气温的升高,喜温喜湿作物水稻的种植北界已经移至大约52°N的呼玛县等地区,玉米的栽培北界向北扩展到黑龙江呼玛县, 向东扩展到辽宁东部山区,小麦作为喜凉作物,在温度、经济和技术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呈现出显著的北退现象[7-10]。
1.3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气候变化可能导致农业的不稳定性增加,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将会受到影响。研究表明,华北平原区域在夜间冠层增温2.5℃,冬小麦生育期提前、生长期缩短,产量下降26.6%[11]。从1991-2000年,华北平原耕地生产潜力小幅减少1.1%,约52.7 kg/hm2[12]。研究估计,如果不采取气候变化适应对策,到2030年全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可能下降5%-10%[13-14]。气候变化同时也会对农作物品质产生影响。CO2浓度升高对品质的影响因作物品种而异。在CO2浓度加倍的条件下,大豆、冬小麦和玉米的氨基酸和粗蛋白质含量均呈下降趋势[15]。当温度和CO2浓度均增加时,水稻籽粒蛋白含量降低,对人体很重要的铁、锌元素以及稻米籽粒营养品质(蛋白质与氨基酸含量)显著下降,直链淀粉含量将会增加[16]。
1.4 气候变化对农业旱涝及病虫害等气候灾害的影响
随着气候变化,高温、洪涝、干旱、台风、寒害等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频率有可能增加,最主要的是干旱和洪涝灾害发生几率较大,其导致的灾害损失约占气象灾害的70%-85%。气候变化会加剧农作物病虫害的流行和杂草蔓延,病虫害出现范围也可能向高纬度地区延伸。研究表明,生长季变暖可使大部病虫害发育历期缩短、危害期延长,害虫种群增长力增加、世代增加,发生界限北移和海拔界限高度增加,危害面积和程度不断加大加重,尤其是水稻病虫害早发和向北扩张趋势突出[17-18]。
1.5 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气候变化影响粮食安全,全球粮食总产量因严重自然灾害而降低,到2030年,我国种植业产量总体上因全球变暖可能会减少5%-10%左右,其中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作物均以减产为主。而当前世界主要粮食价格波动呈放大趋势,粮食安全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气候变化影响农产品贸易,全球极端天气事件增加,灾害频繁而严重。未来气候变化影响农业生产, 也间接影响农产品价格和贸易活动,相关研究认为中国的气温升高降低了粮食贸易量[19-20]。
2 农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技术措施
综合相关文献分析,目前农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适应技术措施包括:
2.1 调整农业种植制度和布局
针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种植制度和布局的影响,在分析和预测农业气候资源条件变化的基础上,调整农作物的种植模式,改进农作物的品种布局,提高复种指数,调整作物种植季节[21]。如西北干旱区减少高耗水量的农作物种植,增加马铃薯等节水、耐旱型农作物的生产。东北地区利用气候变暖热量增加趋势,应适当推进水稻种植区域北移,华南地区适当增加双季稻中高适宜种植区面积,西南地区应向高海拔和高纬度地区增加农作物种植面积[22]。
2.2 选育优良农作物品种
针对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开发农作物高光效育种,抗高温育种技术,选育抗逆品种,提高作物的光合效能以及对逆境的抵抗能力,不但可以抵消气候变化引起的不利影响,还可以充分利用未来农作物的高CO2肥效作用使粮食获得增产,保证子孙后代的粮食安全。如随着气候变暖,热量资源的增加,玉米早熟品种逐渐被晚熟品种代替,过渡型、半冬性或弱冬性生态类型的冬小麦品种逐渐取代强冬性冬小麦品种,这些都是应对气候变暖的适应,有助于农作物总产的稳定和提高。
2.3 加强农业气候灾害防控
针对气候变化对农业旱涝及病虫害等气候灾害的影响,开展农业气候灾害预测,建立农业灾害监测与预警系统,特别是建立干旱、洪涝、低温灾害、重大植物病虫害等防空减灾体系,并建立农业灾害保险机制等,同时开展研发生物农药有效靶标技术,物理与生态调控技术以及化学防治技术等,有效规避农业气候灾害风险。
2.4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提高农作物抗旱,抗涝等能力,有利于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和防御灾害能力,如推广膜下滴水等节水灌溉技术、地膜和秸秆覆盖技术,可以提高地温、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及增加土壤有机质。在干旱缺水山区兴建一批蓄水塘库,普及集雨设施与补灌技术,开展坡改梯和沟坝地农田基本建设等,提高农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物质基础与适应能力。
3 农业领域在适应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 农业领域适应技术薄弱分散,尚未形成和建立适应技术清单和适应技术集成体系
农业领域适应气候变化技术还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各类技术分散于不同部门,其应用领域、影响范围和成熟度均有不同,限制了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发展,农业领域适应技术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品种改良、农业气候灾害防控和基础设施条件建设上,适应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较弱,适应技术之间相互联系和依赖性相对较差,适应技术缺少典型区域示范,有效的适应技术薄弱,如在西北、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适应温度升高的农业生产技术,目前仍在试验中,尚未形成配套和示范规模[18]。部分适应技术措施可操作性不强,尚未形成和建立可操作性的适应技术清单和适应技术集成体系。
3.2 农业领域适应技术评估方法中缺少对适应技术的成本效益分析
选择适应技术和措施是存在风险和成本的,目前我国对气候变化适应的农业技术尚停留在对现有可用技术的分析筛选,基于气候变化影响的风险分析,采取有效性的针对适应技术措施以及对各可行农业适应技术的评估研究还很缺乏,对适应技术的表达方式和适应效果分析比较薄弱,目前对适应成本效益分析的全面评估仍然非常缺乏,应推进相关研究,以便为制定和实施适应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3.3 农业领域适应技术研发和推广的资金和政策保障体制薄弱
适应气候变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由于适应的基线较低,在适应行动中需要投入的资金更大[23]。目前我国农业领域尚未构建完善和成熟的适应技术推广体系,尚无行业可操作性的适应技术清单,在技术研发和引进以及适应技术措施示范方面缺乏稳定的资金和政策保障。
3.4 缺少对农业领域适应技术推广的国家战略规划与国际合作
目前农业领域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措施开发和应用水平很不平衡,理论研究较多,实践信息不足。对适应技术研究的科学基础薄弱,目前科学认识水平尚不足以满足制订科学的适应规划的需要。因此,在采取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行动中,缺少国家适应战略规划的指导,导致农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适应行动分散、针对性不强。由于缺乏有效的国际合作制度,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适应问题上一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和矛盾[23],不能公平和及时掌握农业领域适应技术研究与创新的最新动态,导致在引进、吸收和转化先进技术方面的国际合作基础薄弱。
3.5 对农业领域适应技术的公众关注程度不高
虽然国内外对适应气候变化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途径达成一致。但是气候变化的适应问题却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对如何提高公众适应气候变化的意识与管理水平,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做得很少。当前中国农业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经营为主,小规模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同农业现代化的矛盾突出,相关政策推行、技术普及成本高昂,可操作性难度大。因此,应进一步利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的先进农业技术的普及、推广及应用培训,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影响认识的深刻性和行动的自觉性[23]。
4 未来农业领域适应技术措施发展对策
4.1 加强气候变化对农业领域影响的科学系统研究,减少不确定性,提升农业在全球气候谈判中地位
农业领域温室气体排放增长快、减排潜力大以及较高的生态脆弱性等决定了其在全球气候谈判中的地位随着国际应对气候变化努力的发展而日渐提升。农业在气候谈判中地位的变化对气候谈判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24]。然而由于气候变化事实研究的不确定性,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产量波动加大[25]。因此,加强气候变化对农业领域影响的科学系统研究,开展适应技术的成本效益分析,农业适应技术选择与评价既要考虑区域之间的差异性,还要考虑区域内部的相对一致性和可操作性,减少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进一步提升农业在全球气候谈判中地位。
4.2 建立区域性和综合性的农业适应技术清单和技术集成体系,并示范推广
在充分收集和总结现有农业适应技术基础上,根据不同区域气候变化对农业领域的影响和响应特征,构建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适应技术清单(见表1),并选择典型区域进行示范,全面推广成熟与无悔的农业适应技术。建立农业适应技术集成体系,对各种适应技术进行选择、优化、配置,形成一个由适宜要素组成的、优势互补的、匹配的有机体系,当前阶段,我国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整合集成亟需开展的关键工作包括: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构建与技术清单编制; 优选现有比较成熟的适应技术,吸收最新适应技术研发成果,评估其综合效益与适用范围,构建中国适应气候变化的基本理论与技术体系框架[26-27]。同
时为避免人类无序适应活动所可能产能的不利影响,需开展相应的科学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协调不同部门以形成有序适应,从而实现科学应对气候变化,达到“有序适应、整体最优、长期受益”[28]。
4.3 建立农业领域适应技术选择的方法步骤
在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适应技术清单与技术集成框架体系基础上,选择和分析农业适应技术应包括四个方法步骤[29]:
一是全面分析农业领域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及其脆弱性和敏感性;
二是正确表达农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优先考虑选择的适应技术和措施;
三是科学评估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适应技术成本与效益;
四是有效选择区域性农业适应技术并示范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IPCC. Climate Change 2013: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EB/OL]. http://ipcc.ch.
[2]周曙东,周文魁,朱红根,等.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1):33-37.[Zhou Shudong,Zhou Wenkui,Zhu Honggen,et al.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Agriculture and its Countermeasures[J].Journal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10,10(1):33-37.]
[3]科学技术部社会发展科技司,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适应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Social Development Attend to Technology Division of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OST), The Administrative Center for China’s Agenda 21.Studies on National Strategy of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M].Beijing: Science Press,2011.]
[4]赵秀兰.近50年中国东北地区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9):144-149. [ Zhao Xiulan.Influence of Climate Change on Agriculture in Northeast China in Recent 50 Years [J].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10,41(9):144-149.]
[15]高素华,王春乙.CO2对冬小麦和大豆籽粒成分的影响[J].环境科学,1994,15(5):65-66.[Gao Suhua,Wang Chunyi. Effect of CO2 on the Grain Compositions of Winter Wheat and Soybean[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1994,15(5):65-66.]
[16]高明超,杨伟光.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作物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0,(1):293.[Gao Chaoming,Yang Weiguang. Effect of Climate Change on Crop[J].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0,(1):293.]
[17]霍治国,李茂松,王丽,等.气候变暖对中国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2,45(10):1926-1934.[Huo Zhiguo,Li Maosong,Wang Li,et al. Impacts of Climate Warming on Crop Diseases and Pests in China[J].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2012,45(10):1926-1934.]
[18]潘根兴,高民,胡国华,等.应对气候变化对未来中国农业生产影响的问题和挑战[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30(9):1707-1712.[Pan Genxing,Gao Min,Hu Guohua,et al. Issues and Challenges on Mitigation of Climate Change Impacts on China’s Future Agriculture[J].Journal of AgroEnvironment Science,2011,30(9):1707-1712.]
[19]任晓娜,孙东升.气候变化对中国粮食贸易的影响研究[J].生态经济,2012,25(3):99-101.[Ren Xiaona,Sun Dongsheng.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China’s Grain Trade[J].Ecological Economy,2012,25(3):99-101.]
[20]FAO. The State of Food Insecurity in the World:How Does International Price Volatility Afect Domestic Economies and Food Security?[R]. Rome, Italy, 2011.
[21]陈兆波,陈霞,董文,等. 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现状与科技对策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专刊):446-450.[Chen Zhaobo,Chen Xia,Dong Wen,et al. Research of the Status of Agriculture Addressing Climate Change and the Technological Measures [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2,22(S1):446-450.]
[22]王雅琼,马世铭.中国区域农业适应气候变化技术选择[J].中国农业气象,2009,30(增1):51-56.[Wang Yaqiong,Ma Shiming. Technological Options of Regional Agricultural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China[J]. Chinese Journal of Agrometeorology,2009,30(S1):51-56.]
[23]李虎,邱建军,王立刚,等. 适应气候变化:中国农业面临的新挑战[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2,33(6):23-28.[Li Hu,Qiu Jianjun,Wang Ligang,et al. Adaption To Climate Change: New Challenges To Chinese Agriculture[J].Chines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2012,33(6):23-28.]
[24]高小升,严双伍,方建斌. 农业在全球气候谈判中地位的变化及其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4):37-43.[Gao Xiaosheng,Yan Shuangwu,Fang Jianbin. Change of Position of Agriculture in International Climate Negotiation and Its Impact[J].Journal of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13,13(4):37-43.]
[25]丁一汇,林而达,何建坤.中国气候变化:科学、影响、适应及对策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201-207.[Ding Yihui,Lin Erda,He Jiankun. Chinese Climate Change: Sience,Impact, Adaptation and Policy Research [M].Beijing: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ess,2009:201-207.]
[26]韩荣青,潘韬,刘玉洁,等.华北平原农业适应气候变化技术集成创新体系[J].地理科学进展, 2012,31(11):1537-1545.[Han Rongqing,Pan Tao,Liu Yujie,et al. Integrated Innovation Systems for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North China Plain[J].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2,31(11):1537-1545.]
[27]潘韬,刘玉洁,张九天,等. 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的集成创新机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11):1-5.[Pan Tao,Liu Yujie,Zhang Jiutian,et al. Integrated Innovation Mechanism of Technology System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2,22(11):1-5.]
篇7
关键词:城市化 气候效应 影响
城市化对气候影响,气候变化对社会、环境经济的影响是极其复杂的。IPCC在1995年的气候变化第二次评估中指出:在今后几十年中,明确地检测出在大部分生态和社会系统中气候引起的变化会是极为困难的。这是因为这些系统是极其复杂的,而且它们之间有许多非线性反馈及其对众多同时继续发生变化的气候和非气候因子的敏感性。目前此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1.城市化气候效应研究
城市气候的研究是伴随着世界城市化进程而出现和发展的。而真正系统地研究城市气候,是自19世纪初期英国的Luke Howard(1772-1864)的《伦敦气候》一书开始。继Howard之后,法人E.Renon(1815-1902)对法国巴黎城市气候作了有价值的研究。
在19世纪,城市气候研究多以气温为主,只有少数文献涉及雾和降水。到了20世纪,城市气候研究的要素越来越多。Schmidt(1919)对城市内部不同景观地区的小气候进行研究,于1927年首创利用汽车装备气象观测仪器做流动观测。与此同时,Schmass(1927)研究慕尼黑城市对降水的影响,认识到城市下风方向降水有增多的现象。KratZer(1937)总结了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城市气候研究工作,著出了世界上第一部以描述城市气候的特征和现象为主的通论性的城市气候著作《城市气候》,此书在世界城市气候研究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城市气候研究的广度、深度和方法都有显著的发展。到60年代末,其进展速度更快,陆续发表了不少关于城市气候研究的论著。1968年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气候学委员会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召开了第一次国际性的城市气候会议“城市气候和建筑气候学讨论会”。此次会议之后,“METROMEX”(1970)开始制定和实施,它标志着城市气候研究的新发展。
进入80年代之后,城市气候的研究更有了显著的进展。Landsberg在1981年发表的《城市气候》一书,这是继KratZer(1956)之后,对世界特别是发达国家城市气候研究工作的总结,系统地分析了城市和郊区气候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周淑贞、张超(1985)的《城市气候学导论》是我国第一部城市气候专著。这两部专著的问世对推动世界和我国城市气候的研究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我国城市气候的研究起步较晚,1980年夏中国气象学会气候学术会议在庐山召开。1982年9月中国地理学会在福建厦门召开了第一次中国城市气候学术会议,会后出版了论文集《城市气候与城市规划》,这是我国第一部城市气候论文集。我国国家教委科技司为了促进我国高等院校城市气候研究工作的开展和协作,于1985年12月在上海举行了城市气候学术研讨会,并成立了“全国高校城市气候研究中心”。此后,该中心分别于1987年4月和1990年6月在上海和广州举行了第二次和第三次城市气候学术研讨会。
我国城市气候研究主要在城市环境特征及其应用、城市的大气质量和污染、城市气候与城市规划等方面,但分析较多的是城市热岛和逆温等问题。张一平,何云玲(2002)探讨了昆明城市热岛效应呈立体空间分布特征。何萍,李宏波(2003)找出了我国不同城市热岛强度分布特征,发现城市热岛强度的变化规律。郑祚芳等(2007)研究了近30年来城市化进程对北京区域气温的影响,认为城市化带来的热岛效应是导致局地增暖的主要因子。任春艳等(2006)研究了西北地区城市化对城市气候环境的影响,证明西北地区城市发展对气候的影响不完全符合库次涅茨曲线特征。以上研究有助于深入探讨城市化对区域气候的影响机制。
随着现代技术的突飞猛进,也相应出现了一些先进的有关气候的观测仪器,这更加利于气象学专家及学者开展城市气候研究。在此期间,城市气候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通过研究也取得一些结论:城市热岛、逆温、风和降水对大气污染有明显的影响,而大气污染对太阳辐射、透明度也有明显影响(李星敏,白爱娟,2009;白美兰,2006;赵晶等,2001)。除了研究上述这些城市对城市气候产生的影响外,随着人们对城市气候的认识逐步深入,研究的焦点逐渐转移到气候变化影响的研究。
2.气候变化影响的研究
刘惠民和邓慧平(1999)认为目前针对气候变化影响的基本研究方法有:(1)未来气候情景。主要有四类:一是假设的情景;二是用古气候、历史气候和现代气候资料推测的气候情景;三是根据大气环流模式(GCMs)CO2倍增数值试验结果产生的气候情景;四是综合气候资料时间序列分析法推测的未来气温、降水变化和GCMs预测的温室效应引起的气候变化生成的气候情景。(2)专业-气候模式,是指在影响研究中,被气候变化影响的对象,可分为经验统计模式、动力模式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统计-动力模式。
受人为活动干扰较弱的自然生态系统,其地理分布、物种的物候学特性以及灭绝等变化主要受气候因素的影响。因此,可将其作为指示性指标,评估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IPCC WGII,2001a)。近年来,国际上已经开发了多种方法鉴别气候变化对非生物和生物系统的影响,如利用青蛙、蝴蝶等作为检测指示性物种识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推测气候变化对自然系统的影响。
丁一汇(2009)认为对于农业、水资源等社会经济系统,由于受气候变化和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难以分离气候变化对这些系统的单独影响。在农业影响评估上,20世纪90年代应用GCM预估气象要素月均值,作为作物模型的输入进行站点上的影响评估。21世纪初,利用PRECIS进行降尺度分析,构建高分辨率的气候变化情景,与空间CERES作物模型嵌套(熊伟,2004)。对于生态系统的影响评估的主要方法有:(1)实验室模拟和野外观测实验法;(2)历史相似或类比法;(3)数值模拟和预测的方法。对于水资源的影响评估主要集中在敏感性分析上(扬华庭和王芳,1996)。
社会经济影响评价模型包括:经济损失值、生计损失值和经济风险值3部分。评价方法采用IPCC的通用方法。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在建立自然灾害变异指标(如震级、干早指数、风浪等级等)、自然灾害损失评价指标(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自然灾害分级标准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马宗晋,1988;高庆华,1991;王雪臣,王守荣,2004)。
目前评估气候变化影响、脆弱性和适应性的方法大多通过构建未来社会经济变化的情景,利用气候模式对未来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进行情景预估。但情景分析不同于预测,并不力图描绘被研究对象未来最可能发生的情况。 2000年出版的IPCC《排放情景特别报告〉提出了4种全球未来可能的社会经济发展框架,通过对相关假设和特征的量化,衍生出多种温室气体排放情景,是评估未来气候变化可能影响的基础。在SRES所构建的社会经济情景中,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人口、经济增长、技术变化、能源、土地利用、社会公平性、环境保护和全球一体化。
中国进行气候变化情景构建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1)增量情景。(2)CO2倍增情景。(3)渐进递增情景。
中国为应用区域气候模式(RCM)发展气候情景作了大量探索性工作,并应用于气候变化的影响评估中。国家“九五”科技利用RegCM2(高学杰等,2003)模拟了CO2倍增情境下中国的区域气候情景;2002年,中国科学家引进英国Hadley气候中心的RCM-PRECIS,将HadAM3H的预测结果降尺度分析到50km的水平格点上,构建了中国的区域SRES气候情景,并已应用于农业、水资源、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评估研究中(许吟隆等,2003;2006)。
目前进行气候变化影响研究工作只能根据各种方法,研究制定未来气候构想或称未来气候情景(Scenario)(Gleick PH.),近年来有些影响研究已采用相互作用方法和集成方法(Norman JR,Pierre RC,Kenneth DF,et al.,1993;Dowlatabadi H,Morgan MG,1993)。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迅速发展、生产的全球重构与转移以及交通网络基础设施完善,现有城市群将加快发展,城市下垫面性质改变以及热释放、大气污染、水污染而导致城市区域淡水短缺、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问题日趋显现,城市热岛效应加强。气候变化背景下,这些问题可能强化甚至恶化,沿海城市群未来面临的环境和灾害问题可能更趋于复杂(董锁成,2010)。李刚(2010)通过研究发现皖江城市群的生态占用是生态供给的近4倍,可持续发展能力欠缺。郑斌(2008)认为城市群的环境问题的成因首先是地理气候的因素造成污染物的转移,其次城市群对于资源利用的同质性造成环境污染的叠加效应。
3.解决途径研究
为解决上述城市化发展带来的气候负面影响,须提倡低碳经济,而碳交易市场是整个低碳经济的基础和关键。钟劲松(2010)认为碳交易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承认碳排放的所有权,合同一方通过支付另一方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额,将购得的减排额用于减缓温室效应,从而实现其减排目标。
有关排污权交易的理论研究方面,国外研究已经比较深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3.1排污权交易内容的界定。Stavins (1994) 认为,一个完整的排污权交易制度应包括以下八项要素:总量控制目标;排污许可;分配机制;市场定义;市场运作;监督与实施;分配与政治性问题;与现行法律及制度的整合。
3.2排污权拍卖的问题。Hahn (1984) 指出,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中,排污权的初始分配会影响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效率。因此,选择合适的排污权初始分配方案是至关重要的。1990 年美国国会在关于《清洁大气法修改方案》的辩论中,提出了三种初始分配方案:公开拍卖、固定价格出售和免费分配。
3.3排污权交易中的市场势力问题。Burniaux (1999) 认为,在排污权交易市场,通常存在两种类型的市场势力:一是成本最小化操作,也称为利润最大化操作;二是排他性操作。Hahn (1984) 研究了排污权交易市场上,当一个企业具有市场势力,其他企业都是竞争性企业(价格接受者) 的情况下,市场均衡是如何变化的。Tietenberg(1991) 认为,市场势力使得新排污企业偏重污染的治理; Godby(2000) 则从实验经济学的角度,检验了上面两种类型的市场势力的存在性。(4)排污权交易中的交易成本问题,Stavins (1995) 认为,交易成本在市场中无所不在,因而排污权的初始分配是决定治理效率的重要因素。Cason (2003) 用实验方法验证了Stavins 的观点。
3.4排污权交易中的企业监督问题,Malik (1990) 认为,企业的违规行为降低了排污权交易市场的效率。因此,在设计排污权的交易机制时,必须考虑企业的违规行为。Stranlund(1999) 研究了排污权交易体系的外部监督和实施问题,并研究了管制者应如何分配资源来监督和处罚违规企业。
中国关于排放权交易的研究和实践相对较少。中国的碳排放权交易主要在境外展开,绝大部分是通过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的形式进行的(钟劲松,2010)。目前,国内碳交易制度,碳交易场所和碳交易平台刚刚起步,既没有碳证券、碳基金、碳期货、碳掉期交易等类型的碳金融衍生产品,也没有科学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郭清马,2010)。
有关排污权交易市场的建立顺序方面,我国的排污权交易市场呈现出政府热心推动,产权交易机构热心筹建,企业冷眼观望的“两热一冷”现象(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2010)。但尹敬东(2010)认为全国各地能源消费和能源效率差异较大,再加上行业的条条分割, 缺少一个严格的基于全国统一的碳排放配额制度,没有配额的限制,没有排放的基准,企业没有购买碳排放的积极性,市场主体缺位,使得各地能源的生产和使用之间不相匹配。
我国国内区域间碳交易市场研究和实践也比较少。截止2009年底,全国已有八个省、市先后建立了排污权交易市场。目前对于碳交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内的交易机制建设上,如陈万灵(2010)分析了广东构建碳交易市场的定位与对策,揭建成(2010)提出了完善浙江省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对策建议。鲜开林(2010)论证了辽宁沿海经济带排污权交易的内涵界定。蒋运多等(2010)构建了城市群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李清雅等(2010)认为未来的排污权交易应采用以流域管理为基础,考虑污染物影响范围创建排污权交易新市场。黄德春等(2010)从经济基础、环保水平及法律保障三个角度分析了长三角地区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可行性。D.Y.C. Leung等(2008)认为区域间的排放交易的依赖于交易的公平、透明、成本控制、政策配套、市场特征、交易主体的利益诉求等多个因素。杨志等(2010)和Oberndorfer(2007)认为“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mission Trading System,EU ETS)可以作为中国设计区域以及全国的“碳交易”市场很好的借鉴。而陈波等(2010)认为美国碳交易市场的多样性发展方式尤其值得中国借鉴。
4.目前研究简评
目前的研究大都基于总体或区域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研究,取得了诸多成果,而针对城市化这一特定要素变化所引致的气候效应影响的科学研究工作开展得非常不足。目前的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方法和结果主要还是一般性的讨论,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首先,由于影响机制的不同,目前主要沿用经济学领域的城市化概念及其指标来研究气候层面的影响显然不合理。其次,城市化气候效应的识别和量化评估方法的缺乏,不同尺度上模型验证的不充分、未来气候情景预估和社会经济情景构建的不完善。绝大部分气候变化影响、适应性和脆弱性评估模型是以定量的气候和非气候情景(包括社会经济和环境情景)作为输入参数,因而,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最主要的不确定性来源之一就是各种情景假设的不确定性。城市化气候效应致使区域气候变化更加复杂,气候情景更具不确定性,主要是因为气候模式的不完善和未来温室气体排放情景的不确定。后者主要来源于不能准确地描述未来几十、上百年城市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土地利用变化和技术进步等非气候情景。同样,理论界在社会经济研究中仍然没有将城市化气候效应纳入变量范畴。
而对于排污权相关理论的研究,通过市场机制解决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共识,但如何建立起适合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交易市场和交易制度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我国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区域内的碳排放交易研究,即通过采取相关措施,在城市群内通过建立起排污权交易体系,可以起到有效控制污染的作用。城市群之间,特别是东部沿海跨越行政区划的区域间,东西部不同区域间的交易市场应当如何建立,目前处于摸索阶段,虽然广东和香港间进行过类似探索,但经验对于东西部城市带之间的跨区域市场是否具有借鉴意义也值得思考。在城市带发展过程中,受到本地区气候效应影响的前提条件下,又当如何建立起跨区域的排污权交易市场,排放配额如何在不同区域间分配以及采取何种方式,哪些排放物是可以交易的,多个地方行政力量的作用当如何协调,区域间的排放权交易所如何建立等等诸如此类问题尚需要大量的研究工作。
显然,城市化气候效应及其影响的研究尚有诸多需要解决的理论与技术问题,需要跨学科的系统研究。就其发展的趋势来看,目前至少须在以下几方面获得进展:
4.1城市化气候效应的认识还存在不确定性。气候层面的“城市化”概念及其指标如何界定和修正?城市化到底对气候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区域气候系统对城市群温室气体等强迫的敏感性如何?目前所认识的城市化气候的“五岛效应”在漫长的气候变化趋势中到底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城市化气候效应与一般气候过程差异及反馈,城市化气候效应与一般气候变化分离及其估算。诸如此类基本问题尚存争议和处理上的难度。
4.2城市化气候变化影响评价科学方面存在不确定性。需要在推进(1)的基础上开展区域城市群不同尺度上气候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关性研究。同时,评价方法的单一和评价指标的不完善也是气候变化影响研究领域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不同的行业对气候变化具有不同的敏感性,需对其域值进行研究和界定并进一步构建城市化气候效应综合影响的评估指标体系。
4.3加强东部城市群区域碳循环的研究。进行城市群温室气体和气溶胶排放情景的分析和预测,研究城市群社会经济活动及物理和化学过程对区域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城市群区域土地利用和城市群生态系统对碳循环的影响。分析东部城市群区域的温室气体浓度变化、传输过程、聚集方式、分布特点、发展趋势及其对区域气候变化驱动。
4.4从城市功能布局、产业布局和人口布局等角度研究城市化模式对城市化气候效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城市化战略;
4.5将城市化气候效应纳入经济系统,考察涵盖城市化气候因素的区域经济变化规律;
4.6把碳交易和期权契约等政策工具和思想引入城市化气候效应解决机制中,探讨诸如东部、中部和西部不同地区的城市化气候效应分担解决机制的可行性和具体路径。
基金项目:973项目(2010CB428506)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0YJC790241)。
参考文献:
[1] AgassizL. Tudes SurLes Glaciers[M]. NeuchTe:l PrivatelyPublished,1840.
[2]陈明星,陆大道,查良松.中国城市化对资源与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英文)[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10,20(1):17-30.
[3]丁一汇. 中国气候变化:科学、影响、适应及对策研究[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4]黄德春.长三角跨界水污染排污权交易机制构建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0(5):52-54.
[5]吕丽芬,马鹏程.芜湖市城市化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0(1):52-55.
篇8
一、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地形是自然环境中比较稳定的因素,考纲与课程标准一样,关注地形对人类活动中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地形对聚落的影响,重点分析地形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分析地形对聚落分布密度的影响以及地形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见下表:
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重点分析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和形态的影响,平原对交通线路限制较小,道路网成网状、密度大,选线时要尽量少占良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设施和城镇发展的关系。山区对交通线路选线限制大,交通线路沿河谷延伸,山谷中道路应避开陡坡,陡坡上线路呈“之”字形弯曲。
【例1】图1是某城镇用地布局规划方案示意图。读图回答。
该方案突出优点是规划中的
A. 居住区紧靠旧城、临近铁路
B. 居住区环境好、建筑工程量小
C. 工业区靠近水源、铁路交通方便
D. 工业区地势平坦、位于主导风下风向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规划受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居住区位于丘陵地带,地势高,环境好,但是工程量大。工业区地势平坦,靠近河流,位于下风向。
【答案】D
【例2】(2011年高考全国卷)到2010年底,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约7500千米,图2显示我国某段高速铁路景观。据此完成2-3题。
2. 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高速铁路选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A. 地形 B. 地质
C. 气候 D. 水文
【解析】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从图中可知高速铁路选线要求地势平坦,减小工程量,保证车辆平稳运行,所以高速铁路选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地形。
【答案】A
3. 在平原地区,修建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为了
A. 减少噪音扰民B. 较少占用耕地
C. 缩短运营里程D. 保护野生动物
【解析】在平原地区,修建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为了较少占用耕地,因为我国耕地资源有限,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国策。
【答案】B
此外,地形对植被(垂直分异)、地形对气候(重要成因)、地形对水文特征的影响,也是高考的常考点,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二、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气候变化是全球关注的热点环境问题,特别是全球变暖的原因和影响。全球变暖的自然原因是地球气候周期性冷暖干湿相互交替,19世纪末以来,世界气温出现明显的波动上升现象。主要是人为原因,人类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气体能强烈地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使气温升高。其次是毁林,特别是热带森林的破坏活动,减少了自然环境对二氧化碳的吸收。
全球变暖最明显的后果之一是海平面上升,并会影响到农业生产和整个水循环过程。如下表所示:
解决措施:提高能源利用率和能源利用技术,采用新能源,努力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保护森林、恢复植被。
【例3】(2010年江苏卷)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图3为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 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
A. ①B. ②C. ③D. ④
5. 全球气候变化会对粮食生产产生较大影响,其主要原因是
A. 作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B. 旱涝灾害增多
C. 某些物种灭绝
D. 土壤肥力下降
【解析】本题组考查全球变暖的原因和影响,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后,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增强了,即①增强;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则大气逆辐射也会增强,即③变大。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在于改变了原有的干湿状况,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乃至于会影响一个地区的农业结构;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另一个方面在于加重自然灾害,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答案】4.AC5.AB
三、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自然资源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取,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资源问题一直是倍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能源等分布、利用中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是高考的常考点。资源问题要综合地看,资源开发与环境问题紧密联系,因此重点掌握①我国主要陆地资源的空间分布情况,学会运用地图发现信息,获取信息,判断具体资源的分布特点。②运用图表材料分析我国具体地区在资源分布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如黄土高原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水土流失问题。③对某一地区的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并对这一措施作出适当的评价,如运用地图中的信息和有关资料对我国南水北调方案进行合理的评价和选择。
6.(2011年广东卷)某地区植被退化或丧失、土壤物质和地表水流失、岩石溶蚀与侵蚀、基岩、土地生物生产力退化。这一地表过程是
A.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沟壑地区的环境演化过程
B. 石灰岩地区受强烈风力侵蚀作用产生的自然演化过程
C. 石灰岩地区在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下的综合演化过程
D. 黄土高原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而造成的人为演化过程
【解析】本题考查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有自然原因,主要是人为因素。题干表述的信息可以推断是石灰岩地区受到水的侵蚀、溶蚀和人类对植被破坏造成的石漠化现象。
【答案】C
此外,资源的加工利用与产业发展近两年成为广东卷关注的重点之一,如广东卷2010年第41题,分析以羊(羊毛和羊绒制品)、煤(煤炭)、土(稀土)、气(天然气)等资源利用中的产业发展。
四、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及主要危害
自然灾害是在地理环境的演化中产生的对人类社会产生重大危害的地理事件。自然灾害可以分为天文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和生物灾害等五类,主要掌握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成因、危害和防御措施。
要辩证地看自然灾害的影响,如每年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的台风,既要看到它引起洪涝,冲毁农田、房屋,中断交通、通信,造成海难事故等不利影响;也要看到它带来一定降水,降低气温,缓解我国南方旱情等有利的影响。
7.(2010年广东卷)沙尘暴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华北地区沙尘暴的降尘会
A. 导致气候变暖B. 引发草场退化
C. 引起地表水体酸化D. 增加土壤肥力
【解析】本题探讨沙尘暴的影响,不是直接分析沙尘暴的危害,而是关注“降尘”,因此要辩证地看沙尘暴的危害,降尘有利于补充土壤的无机盐类,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
【答案】D
本章考点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但是教材中是举例的方式阐述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但是考纲并不局限在某一方面,因此第一轮复习中应该拓展开来,地形的影响可以开设专题,既探讨地形对其他自然环境要素的影响,也探讨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都要逐一分析,同时加强方法归纳,总结规律。
篇9
关键词 气候变化;碳交易市场;碳金融
中图分类号 F8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0)08-0064-06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0.08.012
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复杂的挑战之一。从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签署到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再到后京都谈判艰难上路,一个涵盖国际政治、经济、技术、法律、环境等方面的国际气候制度已经形成并处于不断演化的进程中。2009年年末,全球对气候与环境问题关注度随着哥本哈根大会的召开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节能减碳已经成为全球共识,低碳经济的加速过程已非任何单方面因素可以阻碍。碳金融作为低碳化发展的核心经济手段,构建完善的碳金融体系也已成为各国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支柱。由于金融业在实体经济中拥有广泛的利益相关基础,因此碳金融的崛起将对全球经济与金融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助推人类经济体新一轮低碳繁荣。本文系统研究了受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等因素驱动,全球在碳交易市场、碳金融组织机构、各国政策支持与引导三个方面的多层次创新,希望通过碳金融体系整体分析对我国在后哥本哈根时代积极探索碳金融体系建立与深入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1 碳金融的产生与释义
以金融市场为依托所进行的金融活动,除资金融通外,还包括非资金融通活动,如规避风险的金融衍生交易,分散风险和弥补损失的保险活动等。Sonia Labatt 和R.R.White 2007年出版的《碳金融:气候变化的金融对策》是全球第一本系统阐述碳金融的专著,广泛而深刻地探讨了气候变化和环境破坏带给全球产业体系和金融机构的挑战。气候变化是影响社会财富、资源供给、能源价格和公司价值的重要因素,对金融业的信贷、投资决策和风险定价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碳金融在全球的加速发展,不仅仅来自于国家、地方政府以及私营部门协调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需要,也是产业部门应对管制风险、安全风险以及保险、再保险公司,商业银行,资产管理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应对企业形象、法律、竞争风险的需要[1]。
碳金融杂志(Carbon Finance Magazine)将碳金融概括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金融解决方案(market solutions to climate change)。从具体内容来看,碳金融包含了市场、机构、产品、服务、政策等一系列不可分割的要素,这些要素创新性地构成了低碳经济的碳金融体系,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与灾害管理三重目标提供了一个低成本的有效途径。可以说,碳金融的应运而生,使低碳经济加速扩展到全球经济的各个脉络,因此,碳金融被誉为低碳发展的核心经济手段。
从全球范围的实践来看,碳金融体系是多层次的碳金融市场体系(包括交易市场、交易机制、交易主体和交易产品等方面)、多样化的碳金融组织服务体系(包括金融组织机构的金融活动和金融创新)和全方位的碳金融政策支持体系构成的有机整体。
2 全球碳金融市场体系的构成与发展
2.1 市场结构逐步建立
迄今碳金融市场的主体构成是碳信用交易市场。近年来,随着低碳经济浪潮的崛起,全球各地交易所相继成立,碳交易制度不断完善,交易额连续保持增长。目前,这一新型市场已形成了由“两类法律框架”、“两个典型市场”、“四个交易层次”、“广泛建立的交易平台”构成的碳交易市场结构,如图1所示。
刘?倩等:碳金融全球布局与中国的对策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年 第8期
图1 国际碳市场结构框架
Fig.1 International carbon market framework
(1)两类法律框架基础。一类是《全球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国际法框架。在《公约》之后,1997年签署、2005年生效的《京都议定书》为工业化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设定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温室气体减排和限排目标,并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设计了以市场为基础的三种灵活机制(也被称为京都机制)。三种灵活机制包括:①国际排放贸易机制IET,是指一个发达国家将其超额完成减排义务的指标,以贸易的方式转让给另外一个未能完成减排义务的发达国家,并同时从转让方的允许排放限额上扣减相应的转让额度。②联合履行机制 JI,是指发达国家之间通过项目级的合作,其所实现的减排单位(简称ERU),可以转让给另一发达国家缔约方,但是同时必须在转让方的“分配数量”(简称AAU)配额上扣减相应的额度。③清洁发展机制CDM,主要内容是指发达国家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方式 ,与发展中国家开展项目级的合作,通过项目所实现的“经核证的减排量”(简称CER),用于发达国家缔约方完成在议定书第三条下的承诺。
由于有了京都议定书的法律约束,各国的碳排放额开始成为一种稀缺的资源,因而也具有了商品的价值和进行交易的可能性,并最终催生出一个以二氧化碳排放权为主的碳交易市场。国家法框架下的交易制度包括《京都议定书》下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和欧盟的碳排放交易计划。另一类则是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之外的碳排放权交易,代表性的交易制度为美国区域温室气体减排倡议以及芝加哥交易所的自愿减量措施。
(2)两个典型市场。全球碳市场版图可依据交易机制不同划分为项目市场(Projectbased Market)和配额市场(Allowancebased t Market)。配额市场是基于总量限制与交易机制(CapandTrade)创建的,指的是总量管制下所产生的排放权的交易,如欧盟排放权交易制的“欧盟排放配额”( European union allowances, EUA) 交易,通常是现货交易。项目市场的碳信用则是基于基线与信用机制(BaselineandCredit)创建的,指的是对减排项目所产生的减排量的交易,如CDM下的“排放减量权证”(CERs) 、联合履行机制(JI)下的“排放减量单位”(ERU),通常以期货方式预先买卖。这两类典型市场所产生的减排单位都属于可交易的碳信用范畴,由于其归属分配和实际使用并非发生在一个时间点上,使得碳信用具备了金融衍生产品的某些特性,为国际金融充分介入碳交易奠定了基础[2]。
(3)四个交易层次。目前全球已涌现出多个层次的碳交易体系,包括欧盟排放交易计划等多国区域合作交易体系,加拿大、英国、日本、新西兰等国家级的排放交易体系。澳大利亚的州政府正在筹建多个地区范围内的交易体系。美国则在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区域温室气体减排行动(RGGI)等已经逐渐成熟的州级政府行动基础上,建立覆盖全国的碳交易体系IFSL Research. Carbon Markets 2009。总的来看,全球的碳交易市场可以划分为多区域合作市场、国家级市场、区域(州市)级市场以及一些正在发展中的零售市场四个交易层次。
(4)广泛建立的交易平台。碳交易所是碳金融市场的交易平台。为加快参与全球碳交易的步伐,欧洲、北美的发达国家以及澳大利亚等纷纷开始建立碳交易所,目前,最著名的是欧洲气候交易所和美国芝加哥气候交易所。依托这两个机构的深入、广泛发展,英国的伦敦金融城和美国的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碳交易的两大中心。尽管发展中国家的场内碳交易很少,但印度也建立起了发展中国家的交易所,目前拥有两家。其他的新兴气候交易所还有蒙特利尔气候研究所、新加坡碳交易所、巴西期货交易所、新加坡商品交易所。2008年以来我国在北京、上海、天津建立了三家交易所并发展了十余家分支机构。
2.2 碳交易近期发展特点追踪
自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全球碳交易市场发展迅猛,以每年100%的增量高速成长。2008 年全球共有近50 亿t二氧化碳当量的碳交易达成,以平均每吨26美元的价格,达到了1 260 亿美元的国际碳交易市场规模。据联合国与世界银行预测,2008-2012 年间全球碳交易市场规模平均每年可达600 亿美元,2012 年交易额预计将达1 500 亿美元,可能超过石油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碳交易市场近期发展呈现以下五个特点(1)-(3)结论由对The World Bank, State and Trends of the carbon Market ,2008. 和Point Carbon, Point Carbon 2009 Annual Report 2008,2009数据分析得来。(4)结论来自于Milo Sjardin, Alison Shapiro, et al. Fortifying the Foundation: State of the Voluntary Carbon Markets 2009, A report by Ecosystem marketplace & New Carbon Finance.:
(1)2006年以后,配额型交易的成交量和成交额远高于项目型交易。2008年配额型市场占排放权交易总量的68%,其交易额占到交易总额的74%。
(2)欧盟排放交易体系属配额型市场,是当前最大的碳交易市场,交易总量和交易总额都远超出其他交易体系,且发展势头最劲。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07-2008年,通过欧盟排放交易体系交易的碳排放量从206亿t二氧化碳当量上升到了309亿t二氧化碳当量,占配额市场交易总量的84%以上,交易总额从2007年的490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的920亿美元,上涨了88%。
(3)项目交易市场以CDM市场为主,CER交易的二级市场发展潜力较大。自2007年开展二级市场CDM交易以来,其成交量和成交额几乎成几何级数增长,成交量由2007年的240万t激增到2008年的1 072 t,涨幅高达350%,CDM二级市场所占份额也从2007年的30%上升到了2008年的73%。
(4)项目市场中的自愿碳市场虽然所占份额不大,但其吸引力近两年显著提升,2008年全球自愿碳市场的交易量(123.4百万t二氧化碳当量)比2007年的交易量增加了近一倍,交易额增加了87%。美国芝加哥交易所和场外交易(OTC)是自愿碳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芝加哥交易所交易份额较大,2008年占到全部交易量的56%。
(5)碳金融市场的天气类金融衍生品也在不断创新,日趋成熟。各国金融机构为契合低碳经济发展,帮助企业转移和管理天气风险,避免灾难性损失,创新发展出一系列天气类金融衍生品,主要的产品类别除了发现碳排放量价格的碳信用之外,还包括以转移一般天气风险的天气类衍生品,转移灾难性天气风险的巨灾债券。目前,这类产品的交易惯例正在形成,定价技术不断进步,产品的流通性不断扩大,市场的弹性不断增加,经营环境得到了法律、税收、会计和监管法规的有利支持,产品交易日趋成熟,活跃。
3 组织机构创新助推碳金融深入发展
低碳经济与国际碳交易的出现,对以传统制造业为服务重点的金融组织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金融服务业在实体经济中拥有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基础,因此各类金融组织结构在应对气候变化上发挥着双重作用:既要减缓气候变化对经济金融体系的负面效应,又要在适应气候变化中把握机遇,提供管理气候风险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3.1 国际金融组织助推发展中国家碳市场发展
致力于全球发展的世界银行专门成立了碳金融业务部门(World Bank Carbon Finance Unit,CFU),目的是促进全球碳市场的发展,降低交易成本,使发展中国家受益。世界银行还通过“碳金融援助计划”来确保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能够充分参与京都议定书规定的灵活机制。这一工作主要是用OECD国家政府和企业的资金,向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购买以项目为基础的减排量。减少的排放量由碳金融部门的一个碳基金出资购买。这是确保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在新兴的碳市场中扮演主要角色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另一关键的国际金融组织则是联合国的国际金融公司(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IFC),它为发展中国家私营部门的项目提供多边贷款和股本融资。其产品和服务包括:碳交付保险,销售碳信用额度现金流的货币安排,富碳产品与营业的债权和资产安排,与气候中介机构及政府合作以各种资本运营手段促进碳信用的实现。
3.2 碳基金迅速增加,活化市场交易
碳基金是通过前端支付、股权投资或者提前购买协议,专门为减排项目融资的投资工具。全球的碳投资载体分为碳基金、项目机构和政府购买计划三类。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后,碳基金的数量开始迅猛增长。截至2008年,全球共有84支碳基金,资金规模达到89.08亿欧元,而全球碳基金的累积目标已经达到121.7亿欧元。目前,碳基金在国际碳市场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24%的CERs和31%的ERUs提供了融资。最基本的投资方式是通过 减排量买卖协议(Emission Reduction Purchase Agreement)购买碳信用。随着碳基金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其业务范围从适应性购买扩展到中介和项目开发整个价值链,对碳市场的稳定作用也越来越大。
按照投资者类型,碳基金则可以分为公共基金、公私混合基金和私人基金。2004年以前,由政府机构或国际组织主导的资本所投的减排项目仍然占到总项目的半数以上。2007年以后,私人资本主导的资金数量超过了公共基金,私人资本的踊跃参与加快了整个市场的流动,扩大了市场容量,使碳市场进一步走向成熟ICF, Carbon Funds Outlook 。
3.3 商业银行多方位创新,健全低碳经济支撑体系
目前,国际主流商业银行一方面通过建立以“赤道原则”赤道银行原则是由国际金融公司(IFC)与荷兰银行联合发起,参照IFC的可持续发展政策与指南建立的一套金融行业基准,其宗旨是帮助借款人和金融机构解决项目融资中可能遇到的社会和环境问题,目前“赤道原则”已逐渐成为国际项目融资中的行业标准和国际惯例。为代表的自律规范,建立内部环境管理体系,可持续发展报告等发展理念、管理体系和制度创新,实践自身的低碳发展。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加强信贷业务的环境风险评估,积极对低碳项目提供贷款和退出低碳投资业务,提供信用咨询、理财产品,直接参与碳市场交易等方式支撑经济体系的低碳转型,这方面的业务创新包括:①加强信贷业务的环境风险评估,建立绿色信贷管理和环境风险评估制度。②积极对低碳项目提供贷款、风险投资,减少或避免对高污染、高碳项目提供贷款。③设立基金投资低碳消耗/环境友好型项目或公司。例如,德意志银行推出挂钩“德银气候保护基金”和挂钩“德银DWS环境气候变化基金”的基金。④建立碳信用交易平台,例如巴克莱银行(Barclays)是英国第一家为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建立碳信用交易平台的银行,现在已发展成为碳信用市场上最大的交易平台。⑤推出绿色信用卡(Climate Credit Card)。例如荷兰合作银行,该银行发行了气候信用卡,以该信用卡进行的各项消费为基础计算出二氧化碳排放量,然后购买相应的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减排量。
3.4 新兴机构逐步扩大碳金融服务范围
从长远看来,气候变化将影响到企业的财务报表、公众形象、消费者认同和碳足迹披露等方面,与此相关的不确定性正构成全新的碳风险。因此,碳保险的发展是低碳金融健康前行的重要保证,如何把碳风险纳入传统保险的承保范围是碳保险发展的关键。资本市场的低碳化则是从市场融资和再融资机制对上市资源的重要把关,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碳证券在证券市场上亦将有更多发展的空间。除此之外,碳资产管理公司、专业化的碳经纪、碳信用评级机构等新兴机构正逐步扩大碳金融服务范围,成为碳金融市场日益活跃、加速创新的长期保障[3]。
4 碳金融发展得到发达国家普遍的政策支持4.1 建立清晰的碳金融法律框架
碳金融的发展需要相应法律制度安排作为基础,具体的制度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①碳排放交易制度,主要包括交易主体、交易标的物、碳排放权的初始分配、碳排放权的权利转移、碳排放权交易监管机制、法律责任等方面的规定;②银行类碳金融产品及其业务的法律制度,即赤道原则,赤道原则确立了国际银行业遵循环境和社会责任的行业标准,遵守赤道原则成为成功安排国际项目融资的一个基本要素;③碳基金的法律制度,主要包括基金融资方式、管理制度、分配制度、聘雇制度和监督制度等的规范化;④减排项目融资的法律制度,包括政府为引导生态投资,鼓励民间开拓灵活的融资方式或针对法律关系复杂的融资模式制定的配套法律、法规与政策;⑤碳保险的法律制度,包括在保险方式、保险责任的适用范围、碳保险的责任免除、赔偿范围、保险费率、索赔时效和保险机构设置方面都有特别规定[4]。
4.2 创新多元化的碳交易制度
(1)碳交易制度多元化发展。全球最具代表性的碳交易制度主要有“京都议定书”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欧盟的排放权交易体系,基于美国区域温室气体协议的二氧化碳预算交易计划以及芝加哥气候交易所的温室气体自愿减量措施。前两个是基于《公约》的交易制度,而后两者则是非《公约》制度的成功范例。以上制度均有一定的共同性,首先都要明确基准年、管制气体、管制范围、管制对象、承诺期这五个基本要素,在此基础上,交易则必须经历从核发配额总量到配额初始分配、监测与查证、对超额排放的惩罚这一流程。但以上的制度设计也存在着区别,例如美国区域二氧化碳预算交易计划虽然由各州自愿发起,但其相关规范远比京都议定书和EU ETS严格,尤其对超额排放的处罚和各排放单位的抵换都做了详细的规定和限制。芝加哥交易所虽然是企业自愿加入,但该制度对市场中排放权的数量及其流动性的控制程度属于以上四个制度中最高的。由此可见,虽然美国未参与京都市场,但其在碳交易制度创建上的创新和突破值得其他国家借鉴和深入研究epa.gov/climatechange/fangwen。
(2)气候变化立法是碳金融市场发展的法律渊源。欧洲和美国的实践经验表明通过立法确认碳排放权的权利属性并进行合理的权利责任配置是构建碳交易市场体系制度的前提。2000年,欧盟启动欧洲第一个气候变化方案,成为设计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的法律依据。英国于2001年11月26日通过《气候变化法》,成为世界首个将法定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写进法律的国家。美国最高法院(United States Supreme Court)于2007年裁决温室气体为空气污染物,并赋予环境保护署以空气清洁法管制新进入市场的汽车、机车等移动污染源的温室气体排放的权利,当温室气体已成为空气清洁法规范的客体,由空气清洁法建立排放权交易制度并管制温室气体排放就成为可能。目前,全球各地政府都在着手制定气候变化政策。澳大利亚于2007年12月批准加入《京都议定书》,此后,澳大利亚不仅新设了气候环境部,还加紧进行了相关立法工作,其中《国家温室气体与能源报告法》与《碳主张与交易实践法》,以其系统性与前瞻性,成为引领各国立法的典范朱家贤,外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立法概述,“气候变化与排放权交易:金融创新与法律规制”高层论坛立法资料汇编,2009年11月。。
4.3 严格政府的碳交易市场监督
碳交易制度的绩效实现离不开政府对碳交易市场机制运行的有效监督。政府监管主要通过主体资格审查制度、排污申报登记、排放物指标登记和排污指标交易登记制度、污染指标报告制度和交易追踪制度来执行。温室气体排放监测能力,统计和信息公开制度被欧美国家认为是政府监管的优先行动领域。欧盟从1999年开始依据国家和不同领域的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清单进行评估,对社区温室气体实施监测计划。英国除了对所有碳排放贸易参与者按照相关条例严格监测和报告企业每年的排放状况之外,还设有第三方独立认证机构进行核实。美国于1994年开始实施“温室气候自愿报告计划”,目前大约有200多个企业、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年度报告,2008年起美国环保署开始筹建国家强制性温室气体登记报告制度。
4.4 以多元化激励机制引导企业自律
作为一个新兴的领域,存在相关法律规范不成熟、不完善的情况,碳金融需要政府积极有效的引导,综合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社会手段引导企业自律,为碳金融的发展创造良性的市场环境。①“法律手段”主要是指颁布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立法,促进企业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出发,履行某个方面的社会义务,其中针对环境保护的主要责任包括“支持应对环境挑战的预防措施”、“采取主动,承担更多的环境责任”、“鼓励环境友好型技术的开发和传播”等内容。②“经济手段”即包括政府通过加强与银行的合作,采用贴息、奖励等方式,运用银行融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减排项目的顺利完成,也包括对自愿加入减排体系,达到减排目标的企业以减税或赠款的方式给予激励。③“社会手段”则是政府加强企业的信息披露力度,建立政府主导、行业自律、舆论监督、公众参与的社会监督体系,建立社会诚信档案,将信用评价数据作为市场准入的重要指标等内容。
排放权交易特有的激励制度是早期减排鼓励制度,这一制度主要源自在美国SO2排污权交易市场的经验。例如,美国的区域温室气体倡议(Regional Greenhouse Gas Initiative, RGGI)为了奖励2006-2008年的早期减量行为,给予采取早期建立爱国措施的排放源额外的排放权,即早期减量的二氧化碳配额(early reduction CO2 allowances, ERAs)。预取得ERAs的排放源必须主动提供2003-2005年基准线排放资料,以证明其确实采取了减量措施,主管机关则依据特定公式计算出应核发的ERAs数量。而这一类配额是主管部门预先保留下来的配额量。
减税手段一般都被作为企业自愿减排协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国,企业若认可并实现温室气体减排分配目标,公司可减免80%的气候变化税。英国环境食品及乡村事物部(DEFRA)与商业部门协会合作,设定了从2002-2012年的减排目标,绝对或相对地减少单位产品的排量。DEFRA与行业协会签订协议,而协会再与有关的公司签订减排协议。达到减排目的的公司就可以减免气候变化税。有些减税也以赠款的形式出现,丹麦、瑞士采用此政策也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5 金融业需加快步伐助推我国低碳繁荣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制定了国家气候变化政策,建立中国CDM基金,成立环境交易所。在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上,我国政府提出了到2020年碳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哥本哈根的艰难谈判说明未来发展中国家从发达国家获得资金和技术援助的难度将越来越大。在我国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的基础上,未来减排的工作重心也将从“减排多少”转移到“花多少成本进行减排”的范围中来,低成本、高效率减排成为未来10 年的工作重心。节能减排目标硬约束和资金需求在客观上也要求建立一个完善的碳金融体系与之相适应。
以上对全球碳金融体系各个层次的深入解析显示,各国金融机构都正在积极布局碳金融,迎接清洁能源和气候变化带来的巨大金融产业机遇。我国CDM产生的核证减排量成交量占全球总量的一半以上,是未来低碳产业链上最有潜力的供给方,这为我国碳金融提供了巨大发展空间。尽管我国金融业把握气候变化领域创新机遇,已经着手制定和执行绿色信贷政策,开发能效贷款、碳排放挂钩产品,但总的来看,这些局部意义上的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无论从深度、广度,还是从规模上,都与我国碳市场潜力不相符。因此,我国亟需借鉴发达国家碳金融发展经验,并结合我国现实国情,让碳金融为我国低碳繁荣撑起一片蓝天:以建立全方位的碳金融政策体系、多元化的碳金融组织服务体系、多层次的碳金融体系为目标,引导金融业的全面、深度参与,为我国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广泛的融资渠道并分散风险,为我国低碳目标的实现提供低成本的解决方案。
第一,把碳金融发展纳入到国家气候变化、减灾和可持续发展政策框架,使碳金融成为节能减排的主要政策工具,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碳金融的法律和配套政策。
第二,以自愿碳市场发展为示范,建立发现碳信用价格的碳交易市场,并利用期货交易所、产权交易所在专业服务能力、市场基础设施、交易结算系统上的互补性,逐步发展碳交易和气候衍生品交易,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的透明度和流动性,实现交易的规模效应。
第三,加强金融服务业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鼓励金融机构设立专门的碳金融业务部门,缓解碳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行业规范、管理理念、业务创新等方面提高金融服务业的气候风险管理能力。
第四,加快碳金融创新,形成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长效投融资机制。建立为碳管理服务和低碳技术投资的碳基金,支持节能减排企业和环保项目发行债券,建立清洁能源、生态环保等产业投资基金,开发绿色建筑、节能和可再生能源、环保汽车等信贷业务和保险产品。加强金融服务业与能源、再生资源、农业等战略性产业的合作,推进天气衍生品、巨灾债券等产品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Sonia Labatt, Rodney White. Carbon Finance: the Financial Implications of Climate Change [M]. New Jersey: John Wiley &Sons,Inc,2007:11-22.
[2]王卉彤.应对气候变化的碳金融创新[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8:176-177. [Wang Huitong. Carbon Finance Innovation: A Respond to Climate Change[M].Beijing: China Financial and Economic Publishing House, 2008:176-177.]
[3]熊焰.低碳之路――重新定义世界和我们的生活[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0: 406-411. [Xiongyan. A Road of Lowcarbon: Redefinition of the World and Our Life[M]. Beijing: China Economics Publishing House, 2010: 406-411.]
[4]朱家贤.环境金融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32-39. [Zhu Jiaxian. A Study on Environmental Finance Law[M]. Beijing: Publishing House of Law, 2009 : 32-39.]
The Status Quo and Developing Tendency Analysis of
Global Carbon Finance
LIU Qian WANG Yao
(Institut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the 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Beijing 100081, China)
篇10
全球变暖驱赶植物迁居
全球气候变暖改变了海洋和冰川,而海洋和冰川对陆地有着更为直接的影响。在干旱的山区,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高度依赖于山顶上的积雪。积雪在温暖的季节里缓慢融化,为众多生物提供了宝贵的生命之水。但是,过早到来的春季和酷热的夏季使得积雪提前消融,大量蒸发。等到真正需要时,水已不见踪影。这意味着,全球气候变暖使得本来就岌岌可危的某些干旱地区跨过危机警戒线,变得更加干旱。与此同时,“厄尔尼诺”现象还会进一步阻碍非洲和东亚干旱区域的降水。
根据最新研究成果,地球表面受旱灾影响的面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翻了一番还不止。酷热干燥的土地是植物的克星。在印尼、美国西部,甚至在阿拉斯加内陆等地区,野火烧不尽,森林都被烤干了。森林火灾使得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的树木越来越稀少,同时又将更多的二氧化碳排入大气。那些没有被火焰吞噬的森林最终还是无法逃脱厄运。美国科学家发现,在过去100多年时间里,内华达山脉的森林覆盖线向上升高了30米,以躲避低地的酷热和干旱。
不仅在美国,在欧洲,由多国科学家所组成的调查小组,比较了该地区171种植物在1905~2005年这100年间生存领地的变化情况。这份考法国国家气候网相关资料的报告,针对欧洲境内6座高山进行研究,包括比利牛斯山北部、马塞大山中部、朱拉山、佛日山脉、西科卡山脉和阿尔卑斯山等地。这些地方从1980年开始到现在,20多年来平均气温都上升了大约1℃。
负责该项研究的法国人雷诺教授解释:“我们考察了海拔高度从0~2600米区域内的植物,结果发现气候变暖已经造成植物的理想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它们不断地从低海拔地区向高海拔地区推进。尤其是在过去10年里,明显地平均向上推进了29米。”研究人员在报告中指出,这种现象可能会大大影响植物的生态和进化。
研究还发现,从半个物利,来看,不同物利,向高处迁移的速度各不相同:一些仅在高山地带生存的物种如高山野花等迁移较快,那些能在低地生存的植物迁移步伐相对慢一些;生命周期较短的植物如草本植物迁移很快,而成熟较慢的树种迁移也较慢。科学家总结说,不同植物物种移动速度的不同,意味着气候变化正在把高山物种之间微妙的物种关系打乱,使得整个高山生态环境的构成发生变化,这可能导致一些物种走向灭绝。
动物和植物一起搬家
随着植物向高纬度和高海拔的地区迁移,那些依靠这些植物生存的动物也会发生转移。也就是,气候变暖将导致全球生态系统发生重大变化,一些炎热而且缺水地区的沙漠化程度将增大。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包括植物、蝴蝶、蝙蝠和鼠类在内的几百个物种正向极地方向迁移,最长的迁移距离已达到300千米。
当然,并非所有的植物都能成功地向凉爽区域迁移,一些来不及迁移的植物可能被“热死”。比如南非的国花――帝王花所在的普罗梯亚木屈,处境就不容乐观。科学家担心,到2050年,1/3的普罗梯亚木属植物将永远消失。西班牙植物学家戴维,布兰姆维尔博,如果地球气温在未来100年中升高2~3℃,地球上的约40万种高等植物和10万种尚未被发现和记载的植物将有一半面临灭绝。同样,植物不能及时迁移所导致的灭绝也会殃及动物,因为有些动物只靠那些可能灭绝的植物为生。
从赤道到两极的动、植物都感受到了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变暖的另一个明显的后果是春天提早到来。植物开花、虫卵孵化,青蛙产卵都在提早。在英国,蝴蝶在春天的出现时间较20年前平均提前了6天。在欧洲,树木呈现秋色的时间每10年晚0.3~1.6天,许多迁徙的鸟类正在改变它们的旅行日程。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动、植物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正不断地改变着其活动范围和行为。许多情况下,这样的变迁正在引起生态混乱。例如,迁徙的鸟类到达欧洲的时间太晚,以致其产下的后代错过了毛虫的生长旺季,严重影响到后代的生存。
随着动、植物的大规模迁移,原有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比如,北美洲的森林分布在慢慢发生着变化:松树、橡树、枫树等树种的分布地区,都在往纬度更高的地方“走”。而在加拿大温哥华的一个省,人们发现很多绿色的树已经消失了。为什么呢?因为它们被从南面爬过来的一种瓢虫吃掉了。另外还有一利,杉树虫,也是从纬度比较低的地方爬过来的,它们把生长在那里的绿色植物都破坏掉了。
农作物的野生品种迁移缓慢
全球气候变暖不但对野生植物影响很大,对农作物的影响也很大。某国际农业组织的一项最新研究报告说,全球变暖正使土豆、花生等重要农作物的野生亲缘种面临灭绝危险,导致农业育种的重要基因资源蒙受损失。在今后50年里,在气候变暖的影响下,51种野生花生中将有61%的品种灭绝,108种野生土豆中将有12%的品种灭绝。其余幸免于难的物种,生长区域也将大大缩小,灭绝风险增加。比如,豇豆的48个野生亲缘种里,虽然只有2种灭绝,但大多数野生豇豆的数量将大大下降,原因是气候变化使许多区域变得不再适宜其生长。
科学家况,所有物种都会受到气候变化的损害,其中一部分受到的影响非常严重。例如花生的野生亲缘科在面对气候变化时格外脆弱,原因之一是花生果实深埋在地下,不利于物种迁移,而且在花生生长的平原地区,它们要迁移很远才能到达与原生长地不同的气候区域。山区植物则只需向上迁移很短距离就能找到更凉爽的生长地。专家认为,人们的当务之急是分析哪些野生亲缘种更容易受气候变暖的威胁,对其给予优先保护。
- 上一篇:金融科技策略
- 下一篇:物联网在智慧医疗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