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免疫功能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12-20 17:57: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体的免疫功能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反思多年来的课程改革,既取得了成绩,令人兴奋,同时又有困惑,感到不安。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开始了冷静的思考和反思。“不断探究,稳妥推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实施课改的核心。几年来我校生物学科依据学校推行的以“探讨有效教学”为主旨的“四段教学法”,积极开展省级课题“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开展有效教学教学策略研究”的研究工作。
生物新课程理念的“有效性”更强调生物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从这个角度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诸多方面。下面结合课题研究,针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有效教学设计”谈几点思考,敬请专家斧正。
1 有效课堂教学设计必须体现“学生主体”理念
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设计是系统教学设计。系统教学设计致力于设计、开发、利用及评价恰当的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和学习经验。教育心理学家加涅曾提出一个响亮的口号:“为学习设计课堂!”这体现了一种“学生主体”精神。通过外部条件的作用,激发、支持和推动学习过程的有效发生和学习结果的达成。因此,教学强调挖掘学生的内部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提升。设计教学时,教师不仅要考虑教得方便、教得精彩、教得舒畅,更要把学习与学生作为焦点,以教导学,以教促学,以教引领学。
1.1 确定准确、真实的教学起点
教师在设计教学时,首先要关注、了解教学对象,了解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与所要学习的新知识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的知识和技能,有多少学生掌握、掌握程度如何,要充分了解学生知识技能的基础、生活经验和学习习惯。教师只有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才能确定哪些知识应重点进行引导、哪些知识可以略讲或不讲,从而确定准确、真实的教学起点,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环节。学生的学习起点是影响学习新知识的重要因素,而现代学生的学习起点有时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教师设计的教学起点就不一定是学生的起点。比如,高中生物必修3“身边的生物科学――人类面临的问题之一: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课题教学中,要解决的重点包括:① 引导学生分析理解“物种频危和绝灭的主要原因”;② 引导学生探究“生物多样性的意义”,这也是本课题的难点;③ 引导学生研究“科学合理地保护动物的方法”。教师要依据课题重难点分层次设计教学起始点引入,如引用2001年8月全球许多科学家参加的在夏威夷举办的每年一次的“生物组织保护大会”上该组织的主席讲话内容:“物种灭绝的速度在过去100年中比人类尚未出现时增加了大约1 000倍,而各种迹象表明,21世纪物种灭绝的速度还会增加10倍……”这种情况表明了什么?何为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有何意义?为什么要保护频危动物?如何保护?……这样不但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所收获,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教学的有效性。
1.2 利用身边的生物学设计教学情境
教学设计是为学生更有效地自主学习而设计,就要想方设法让课堂教学设计贴近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实际,这是有效教学设计的基础。教师在设计教学情景、引发思考、引导探究、提示方法、训练思维、调控反馈等过程时,必须考虑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尽可能与学生的实际贴近,否则会出现学生不需要努力学习就能理解的现象。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课堂教学活动,选择教法和学法,尽量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比如,高中生物必修3“人体的稳态――体温调节”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课前完成家庭成员一日内体温变化调查,并记录温度数值,通过分析此数据,了解人的体温在一天当中的变化规律以及男女体温的差别。这样以此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进而使他们在强烈的求知欲中通过互动探究体温相对恒定的调节机制,在轻松愉悦中有效地获取了知识,培养了能力。
1.3 有效教学设计应激发感染学生
学生思维和课堂气氛的活跃程度是课堂设计和教学成功与否的标志。因此教师在课堂设计时,就必须考虑怎样以饱满的热情去感染和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必须在设计中处理好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活跃气氛和思维训练、动与静、有声与无声、常规要求与发展性要求的关系。“活”的形式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教学内容,要做到朴实自然,着力追求新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参与活动,增加体验来获得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寻求学习材料的趣味性,设计多样性的学习和探究情景,不断变化学习的节奏,尽可能地活跃学生思维和课堂气氛。例如高中生物必修3“人体的稳态――免疫对人体稳态的维持”教学中,可以这样设计情景激疑:“在稳态的调节过程中,对付病原体和体内出现的异常细胞,要靠免疫调节。免疫调节是依靠免疫系统来实现的,那么,免疫系统包括哪些组成部分呢?我们的身体无时无刻不处在病原体包围之中,但是,通常情况下,我们并未得病,即使偶尔得感冒,在经过一段时间后,也会痊愈。这依赖于人体的强大的免疫系统,人体免疫系统在发挥作用时可分为哪几种情况?免疫系统具有哪些功能?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免疫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个生物学名词。学生在这种非常熟悉却又无法回答清楚的问题情景中,其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顿时被激发起来。然后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材内容,互动探讨疑难问题,适时利用PPT课件,巧妙点拨引导,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迅速进入有效互动探究状态。
2 有效课堂教学设计必须突出“问题”中心
教师应带着问题进行教学设计,以探索和研究的姿态,从学生的角度去思索,就会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各种办法,就会在和学生的互动中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教学有效性。如在高中生物必修3“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中,可以如此设计:日常生活中,我们对植物的向光性生长熟视无睹,殊不知正是从向光性开始,引导着人们揭示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奥秘。你知道植物生长素是怎样被发现的吗?我们能从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历程中得到那些启发?你能巧妙地设计一组实验来研究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吗?
教师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假设,并设计实验方案,然后自己动手实验来搜集证据、验证假设、交流结果。在学生初步得出结论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从植物顶端优势现象探究生长素的两重性,使学生对植物生长素的实质和特性有深入的理解。再以“生长素在低浓度范围内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范围内抑制植物生长”为例,引出矛盾冲突,使问题在不知不觉中进一步升华,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 有效课堂教学设计必须精心预设并促发“动态”生成
从根本上说,课堂教学要精彩,取决于教师的素质与能力、教师的经验和智慧。课堂上的每一件非常事件,都实实在在地考验着教师的应变能力和教学艺术。课堂以动态存在,并不断变化,教师和学生的心态在变,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在变……即使教师准备再充分,也难以预想到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形形的事件,所以教师时刻面临着挑战。但教师的弹性设计(即一个教学方案中的每个教学环节上有多个答案)可以为一些“可能”和“不确定性”留下足够的空间,可以让教师充分应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沉着、冷静地解决这些“可能”和“不确定性”,有条不紊地创造出精彩的教学情景。例如,在高中生物必修3“人体的稳态――血糖调节”教学中,可以如此进行情景激疑: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血糖不断被消耗,但它的含量仍然稳定;饭后大量葡萄糖被吸收到体内,但是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只会短暂地升高,很快就恢复正常。那么人体内血糖来源和去向是怎样维持在3.9~6.1 mmol/L的浓度范围之内的呢?这是一种怎样的调节机制呢?
教师应从血糖的来源去路、血糖的调节机制、胰岛素及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激素的生理作用、糖尿病的病因等知识层面设计教学,以促进学生知识的动态生成。
4 有效课堂教学设计必须突出“学习方式”的培养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不仅要重视学生有效地获得知识与技能,还须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方法、能力以及是否构建起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
篇2
一、从教学内容设计入手,体现学生的主动性
新课程尤为注重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种教学理念在探究实验中能很好地体现出来,例如“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等。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要通过实验来探索,因此在这个环节的处理上,许多老师又重新走上老路,回到传统的教学模式:“我讲,你听;我问,你答”,老师成了课堂的中心,学生再次成了被动的学习者。叶圣陶先生有言“教是为了不教”,新课改下教师所起的作用,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而更多的是引导者的身份,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做出不同的教学设计,主旨是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就可以体现学生间的分工合作的关系,在课前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通过讨论,交流,并自行设计表格罗列出各种细胞器的分布形态结构功能及各细胞器在功能上的联系等,并在学习的过程中相互间进行交流,订正。学习必修3《其他植物激素》这一课时,同样也可让学生在课外查找资料,把不同的植物激素的功能,在生活中哪些食品应用到激素,以及食品中运用激素是利还是弊等问题以PPT的形式在课上呈现出来,学生上台讲述,并谈谈自已对这些问题的看法,避免出现在一节课上老师单纯讲述的现象。在公开课《免疫失调与人体健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针对艾滋病的相关内容展开了问卷调查并分析,同时查找相关的资料制作PPT的方式,课上在研究性小组同学的“带领”下进行了讨论,交流,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只要用心,就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方式,而这些教学方式的优点就在于可以改变以往死记硬背教材的内容,且都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局面,而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了增强,摆脱了对老师,对教材的依赖,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
二、从特定教学情境入手,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也是学生顺利进行角色转换的关键。教师可以为实现某种教育目的而创设一定的情境,可以是真实的情境也可以是问题情境,把学生带入这种情境,学生自然而然地通过体验感悟,由被动的受教育者变成主动的心灵塑造者。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的教学重点是要求学生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作调查记录。部分老师考虑到专业的局限性(对周边植物了解不多),在课堂上大讲特讲调查的过程,即所谓的在教学过程中“纸上谈兵”,学生肯定是没有收获的。因此本节课一定要让学生到身边的环境(如校园)去身临其境地做一次调查,并能在自己设计的调查表中认真记录所观察到的生物种类和它们的生存环境等内容,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生物学的乐趣,学生的主动性意识得到了增强,并在活动中培养了调查能力和分工合作能力,同时也加强了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而这些能力的提升在课堂上是永远所不能达到的。必修1第五章第二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的引入环节,可以请一位学生深情并茂地朗读杜牧的《流萤》,再现了生活中熟悉的画面:夜空中与星光媲美的点点流萤,让学生思考谈论:萤火虫发光的生物学意义?萤火虫体内有特殊的发光物质吗?通过这种情境的构建,学生倍感亲切,发言踊跃,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从而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
三、面对学生出错的问题,引导学生角色的转变
教学中学生发挥“主体作用”不能完全脱离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但并不等同于在学生出错的时候,老师就抛出问题的答案,而是应该通过分析问题,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和发展,进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例如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部分学生面对高倍镜下的根尖细胞时不知所措,这时老师不能急着上前给予寻找,而应让学生分析:“要观察分裂期的细胞,先要寻找根尖哪一部分的细胞?这一部分的细胞有什么样的特征?”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有的学生最后得到的色素带不平,同样也要让学生自己去找问题的根源:“划滤液细线时划的不齐?”“滤纸条放入层析液中时是否放歪了?”这样做比直接告诉学生结论更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同时学生的角色也发生转变,由“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
四、《免疫失调与人体健康》案例分析
在《免疫失调与人体健康》这节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上台组织教学活动,通过发放问卷调查,搜集资料,集体讨论等方式,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看法和意见,使学习变成现实有趣的过程,把如何更有效的解决问题放在本节课的首要地位。
“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是新课标中“稳态与内环境”这一主题所要求掌握的具体内容标准,学生在初中及日常生活中都有接触到这方面的知识,对此有所了解,但了解得还不是很深刻。如单纯地按照书上的步骤讲述下来,学生接收的都是结论性的语言,学习缺乏热情,求知欲不高,影响了教学效果。如何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更快,更好地掌握这部分内容,且学起来兴趣更浓厚,对此教师应不拘泥于教材内容,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学生的认知水平,充分联系生活实际创造性地设计了一个教学活动:让兴趣小组的同学课前设计一份有关艾滋病的问卷,发放包括本班在内的3个班级,收回进行统计分析,将统计结果做成PPT的形式给予展示。同时通过查找资料,针对艾滋病的相关内容制作课件,同样由学生上台讲述。因此,原本一节较枯燥,总结性较强的教学,变成了一节可供老师、学生充分发挥的互动式课堂,学生的主动性得到极大地发挥,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他们能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本节课所要阐述的内容,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学习,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而且将这种知识最大限度的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培养了洁身自爱,善待生命的生活方式。
篇3
【关键词】生理学;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职业素养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4.19.032
人体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如何使医学生更好地完成这一认知过程,这既是需要每一位从事生理学教学工作的教师反复斟酌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也是每位生理教师的教学差异或教学风格及教学水平之所在。
1研究人体生理学的教学内容
1.1人体生理学的教学观点确立人体生理学的教学观点,并且将这些观点自然的渗透到每一次教学活动之中,也就是为整个人体生理学的教学定个“基调”。这些观点是:结构与功能的统一、局部与整体的统一、人体与环境的统一。
1.1.1结构与功能统一结构与功能是正常人体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组织结构是人体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而人体功能活动则是组织结构的运动形式[1]。如果组织结构异常,则可导致人体功能活动异常;相反,如果长期的功能改变,又可引起组织结构发生改变。
1.1.2局部与整体统一人体生理学的内容,绝大多数是从器官系统水平及细胞分子水平的实验研究中获得的。教学中,在讲每一系统的功能时,一定要注意强调其与人体其他各部分的联系,否则就会导致“盲人摸象”的结果[2]。
1.1.3人体与环境统一人体生活在外环境之中,外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到每个人,需要人及人体必须或不得不做出适应性的反应。然而人体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环境因素发生过度的、人体无法适应的变化,将会导致相关疾病的发生,甚至是死亡,恐龙的灭绝就是一个佐证[3]。
1.2人体生理学的中心思想人体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那么对于人体而言“什么是正常的”?这是需要人体生理学阐述的关键问题。“稳态”这一重要概念的提出及拓展,将人体生理学的中心思想“一言以蔽之”。美国科学家安德鲁-韦尔对此有精辟的论断:“稳态的保持是健康,稳态的偏离是疾病,稳态的打破是死亡”。因此,也让我们从人体生理学中的“稳态”开始理解了健康与疾病:健康就是人体的功能处于稳态水平,疾病就是人体功能较大幅度的偏离了稳态水平,而临床治疗及护理的目的就是让人体功能重新恢复或接近稳态水平,即正常生理的全面考虑可以立即为做出优先治疗提出一个“线路图”[2,4-5]。
1.3人体生理学的主要因果人体生理学中的主要因果就是刺激和反应。人体的生存离不开环境,而人体所处的内、外环境,每时每该都在发生着变化,需要人体做出相的、准确的、一系列的反应。这些反应是在人体内的调节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控制下完成的,并且在人体内反馈系统的调控下,使反应的程度不至于过强或是过弱,而是“恰到好处”。
2设计人体生理学的教学方式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教师应当根据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教学风格、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多种教学方式去完成教学任务。PBL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归纳式教学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方式,而PBL式是最核心的教学方式,其他的教学方式都是辅助PBL式教学,更好的解决教学及临床护理工作中一个又一个的“问题”[6]。
PBL式教学需要教师围绕每堂课的教学重点内容设计若干个“问题”。提出问题的时间可前可后,设置的“问题”可易可难、可小可大。
2.1“问题”可先可后设置“问题”的时间可在课前布置给学生用于课堂教学的导入,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穿插着提出用于突出教学重点,还可以作为课后对重点知识的复习、巩固及应用。
2.2“问题”可易可难“问题”难易的关键是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或是引领学生的思维。例如在讲解“红细胞数量及正常值”时,提出的一个简单的问题是“为什么男性的红细胞数量及血红蛋白水平要高于女性?”数据是最直观的,一目了然,但正是教师提出的不太难的问题引导学生“往下学”,最后终于在讲到“红细胞生成的调节”时,答案呼之欲出――雄激素是调节红细胞数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男性体内的雄激素水平高于女性,因此“男性体内的红细胞数量及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女性”。设疑激思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去“品尝”知识、去体会“猜”到“谜底”的乐趣,否则学习有时就会“味同嚼蜡”。
2.3“问题”可小可大“小问题”只是针对本堂课教学内容的某个重点或是难点,例如在讲到心肌生物电及产生机制这部分内容时,先讲解心肌生物电的分期,再讲解心肌各期产生的离子基础,当讲到“2期平台期”的产生是由于钙离子内流与钾离子外流形成,我们针对心肌动作电位2期平台期这一内容设置的“小问题”是“为什么心肌动作电位要有2期平台期?为什么2期平台期要选择钙离子内流,而不是其他的正离子内流?”,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紧紧跟随着老师的教学进程寻找“答案”。随后在讲解心肌收缩特性,分析“心肌收缩对细胞外液中的钙离子依赖性大”这一特点时,便会及时引导学生回想前面提到的“问题”,一方面加强对心肌动作电位2期平台期产生机制及意义的理解,另一方面将心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及心肌的生理特性有机的联系起来,使知识与知识之间“环环相扣、遥相呼应”[7-8]。
“大问题”可以涵盖整堂课甚至是整节整章的教学内容,例如在讲肺通气这一节教学内容时,我们设置的“大问题”是“气体和液体在物理学方面有许多相似的特性,在自然现象中‘水往低处流’,呼吸气体是如何流入或流出肺泡的,这一过程的动力是什么,而这一过程又会遇到哪些阻力,如何对肺通气功能的正常与否进行评价?”这一“大问题”只用三言两语即将有关肺通气整节教学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引导着学生“按图索骥”。3展示教师智慧和职业素养
鉴于教学活动越来越显现出由教师、学生、教材、教学资源、及环境因素构成的生态性特征,教师智慧就愈发成为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体[3,9]。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学习和丰富教学知识,即教给学生的知识(或“所教的知识”)和教知识的知识(或“怎样教的知识”)[4,10]。
3.1展示人体生理学知识的魅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做到“摆明事实”,更要做到“讲清道理”。摆明事实中的事实就是指用敏锐的目光观察到的一些现象,包括实验中观察到的或是教材中提供的一些生理现象以及生活中观察到的一些与之有关的生命现象。例如在学习后负荷对肌肉收缩的影响主部分内容时,我们既可以通过生理实验直接观察,又可以通过张力-速度曲线任意取点分析,还可以找出生活中人人眼中皆有、更容易接受和认同的现象或事实,比如举重比赛,大家都知道在举重比赛中,杠铃的重量就是肌肉收缩的后负荷,所以杠铃越重,运动员就越不容易举起,因此有句成语叫“轻而易举”……。又如在讲解细胞生物电现象这部分内容时,我们除了注重讲清楚生物电的产生机制外,还将有关生物电方面的知识与人们的日常行为习惯及身体健康联系起来,“人们离不开空气离子,它们通过人体的吸入影响着人体各个器官的活动。空气离子的试验研究发现,当空气中的正离子增多时,人会产生烦闷、燥热、疲乏等不安情绪;而当空气中的负离子增多时,对人体则有镇痛、兴奋、杀菌等作用。为什么人们常常喜欢“回归自然”,如去森林、草地、海边或水边漫步游玩?就是因为这些地方的空气中含大量有利于人体健康的负离子,同样这也是为什么雷雨过后的空气会令人身心倍感舒适的原因所在。因此可利用空气中的负离子改善人的情绪或是治疗某些疾病,同时也有利于人体的康复”,从而使学生对生涩、抽象的知识产生了亲密、具体的感觉,尽量克服“传统的课堂教学以理性知识的传授遮避了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对真实生活的体验”[11-12]。
篇4
[关键词] 绪论 科研前沿 兴趣
绪论课作为新课程的第一次课,无论对教师顺利开展该门课程的下一步教学工作还是学生学好该门课程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无机化学》是药学专业首批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但刚入校的大一新生对化学的认识仅仅局限于抽象概念、化学方程式和相关计算,而对化学在生产、生活、医药中的作用认识不足。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一堂成功的绪论课十分关键。学生往往对一门新课的第一节课充满期盼、新奇和学习的热情,绪论课在教学内容上应该让学生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对于药学专业的学生最感兴趣最为关心的是化学与他们的专业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学习这门课程在他们未来专业发展中能发挥什么作用,因此绪论课在内容设计上要求突出化学、药学及医学的学科特点和内在规律。实践表明适当讲解关于无机化学在新药研究开发过程中的前沿内容,对于提高药学专业学生学习无机化学的兴趣具有重要作用。
一、化学与药学
药学科学的任务是研制预防和治疗疾病、促进身体健康,保护劳动力的药物,并揭示药物与人体及病原体相互作用的规律。无论是合成药物的研发、天然药物的提取,还是药物剂型、药理和毒理研究,都要离不开化学知识。
针对药学专业的学生,进行绪论课的教学中以“医药”为桥梁在化学与药学之间建立关联,让学生明白,学好化学对于药学专业的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在中药研究过程中,要想搞清楚中药中起作用的有效成分,必须用化学知识对其进行分离提纯,然后研究药物的稳定性、生物利用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在对病理、药理、毒理的解释过程中也离不开化学的知识。新药研究开发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对一些具有优良活性的天然产物进行结构修饰,以期获得药效更好,生物利用度更高,毒副作用更小的新药,这些工作的进行更离不开化学,通过这些科研知识的讲授,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学好药学必须以学好化学为前提,从而增强学生学好化学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二、无机化学与药学
无机化学与药学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联呢?结合近年来中药配位化学的研究成果,可以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无机化学对中医院校药学专业的学生学好后续课程的重要性。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中药有效成分越提纯疗效越差。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在中药中起作用的不是纯粹的有机成分,中药真正有效成分是有机成分与无机金属离子之间结合而成的配合物,这可能是由于有机成分和金属离子之间具有协同、拮抗作用存在,有时候二者结合,还能降低某一成分的毒副作用,甚至有时还会产生新的生物活性。更有甚者,是某些有机成分单独存在时无明显药效,但与无机金属离子结合后却具有显著的药效。药物在与金属离子作用后可以改善其溶解性,增加其生物利用度,从而增强其疗效,甚至可以产生新的药理作用。
目前,对一些药物活性分子进行结构修饰后与金属离子作用合成新型药物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科研工作者的关注,如β-榄香烯是我国自行从中药莪术中提取的一种抗肿瘤有效成分,已被批准为二类抗癌药物应用于临床,其细胞毒性及不良反应均小于一般的化疗药物,且对肝、肾功能无损害,无骨髓抑制,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和提高免疫功能的双重疗效,研究还发现β-榄香烯对已耐药的肿瘤细胞仍敏感,不易产生耐药性。然而,β-榄香烯属挥发油类,水溶性差,不易为人体所吸收,科研工作者为了改善它的性能,对其进行结构修饰,在β-榄香烯分子中引入氮、氧原子,然后将其与人体内一些必须的微量金属元素作用生成配合物,这样可以提高药物的水溶性、抗肿瘤活性及其靶向性。这些最后发挥药效的配合物正是无机化学研究的内容,因此,可以给学生灌输要想在药学研究中有所突破,必须学好无机化学的思想。实践证明,在绪论课的教学中引入科研前沿,一方面,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另一方面,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增强学生学习无机化学的兴趣,让学生自己认识到学好无机化学是他们学好专业的基础,是以后工作的必备知识。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通过渗透科研前沿,培养学生对无机化学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变被动的积累知识为知识的综合应用,同时也使他们充分体会和感受到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乐趣,这将对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其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及以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祥子,冯志君,尉艳.药学专业无机化学绪论课教学体会.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9,11(5):547-549.
[2]李武宏,杨峰,罗俊.中医学专业医用化学绪论的教学设计与体会.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9,11(2):174-176.
[3]何军,梁国刚.配位化学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8,14(12):77-80.
[4]夏萍,张军军.中药配合物的研制.广东化工,2006,33(4):15-17.
篇5
(一)《基本护理技术》的课程定位是护理专业核心课程
通过护士职业市场调研,了解护理职业岗位要求。目前,护士的主要就业岗位是临床、社区和家庭护理,面对这三种岗位都需要护士具有为护理对象进行整体护理的专业能力;具有自学获取新知识的方法能力;具有良好的沟通、协作的社会能力。在对职业岗位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护理专业确立了人才培养目标。根据护理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分为三大类:公共基础领域课程、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和拓展学习领域课程。显然,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培养主要通过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来完成,而专业领域的课程又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医学基础类课程,包括《正常人体结构与功能》、《病原微生物与免疫》、《护用药理》等,主要培养职业岗位的医学基础能力;第二类,护理基础课程,主要指《基本护理技术》,培养护理职业岗位群所必须的通用基本护理能力,对应所有护理行业职业岗位;第三类,护理专科课程,包括《内、外、妇、儿科护理》、《社区护理》,其中《内、外、妇、儿科护理》主要培养临床不同科室护理岗位能力,对应临床各科室护理;《社区护理》主要培养社区护理岗位能力,对应社区和家庭护理。从课程体系中我们可以看到《基本护理技术》不仅培养了学生必须的基本护理能力,还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果没有掌握好《基本护理技术》,就无法完成专科护理的学习,更谈不上进入到护理岗位实习或就业。所以,《基本护理技术》在培养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方面起到主要支撑作用;是护士职业资格考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
(二)《基本护理技术》的课程设计思路
《基本护理技术》的课程设计的思路是:首先成立课程设计小组,然后进行市场调研,在此基础上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并确定本课程定位和思路,接着制定课程标准,建设本课程。课程设计小组由护理实践专家、行业主管、职业教育专家和在职教师构成。
(三)《基本护理技术》的课程设计理念
《基本护理技术》的课程设计理念中,我们贯彻了四个坚持,坚持院(医院)校(学校)共建,坚持工学结合,坚持岗位分析,坚持能力培养。院校共建就是指医院和学校共同对课程进行开发和设计,课程设计小组委员来自湖北省各大医院、护理协会的护理专家,卢人玉、苏冬梅、童艳琼等主任护师,对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取、理论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的建设都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并且参与了理论和实践教学。第二个坚持,就是工学结合。在教学中,加强与医院合作,让学生早期接触工作。项目学习,力争做到学习与工作地点一体化;实践教学,力争做到与工作岗位的零距离接轨。第三个坚持,就是岗位分析,对学生就业的主要岗位临床、社区、家庭护理进行分析,提炼出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确定课程标准。第四个坚持,就是坚持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要非常注重学生护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毕业后不仅能胜任护理工作,还能促进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和主体个性化发展。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打破了传统的选取模式,原则上以培养基本护理能力选取内容;以培养护理职业素质选取内容;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选取内容。按照从工作领域向学习领域转化的程序,将护士的基本工作过程,分解为五个工作子领域,落实到十六个工作任务,具体到54个工作项目,分别对应到相应的学习区域,总课时180学时,分两个学期完成。基于工作过程,五个子领域分别是:入院护理;安全环境;维持健康;促进健康;出院护理。主要以病人入院到出院的护理工作过程为主线,并充分考虑到前后课程的衔接和知识的循序渐进性进行整合和微调。项目教学主要在校内仿真实训基地进行,有一个综合训练来强化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在校内或校外实训基地进行,最后,通过一年的医院顶岗实习来训练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将知识、技能、态度融于一体,顺利与护理岗位对接。这种内容组织和安排方式,充分体现了教学做一体化、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多样,我们选用的教材是自编教材《基本护理技术》,本书鲜明的特点是在与医院充分合作的基础上,基于工作过程开发教材,在结构上体现为以任务为载体、以项目为导向。选用的辅导教材有自编教材———护理实训指导书、《执业护士资格考试考点精编》等,建立了《基本护理技术》精品课程网络平台,各类电子资源等均已陆续上网。
三、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指的是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将教学各要素合理有序安排,确定最佳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等环节。良好的教学设计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在单位时间内能够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能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一)教学的设计的三大特点
教学的设计主要有三大特点:①院校结合、工学交替;②项目导向、任务驱动;③教学做一体化。院校结合、工学交替指的是在与医院充分合作的基础上,使学生在学习课堂和工作岗位间自如转换学习。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指的是《基本护理技术》所有的内容都是以项目形式导入,而每个项目的教学都是以完成特定护理任务来推动整个教学的进展。高职学生形象性思维比较敏感,抽象思维比较弱,课程教学遵循高职学生这一认知规律,强化实践动手部分,弱化理论环节,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融教学做于一体。
(二)教学方法
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全真或仿真实战演练、问题讨论式教学法、案例教学、角色扮演,并举办各种与课程相关的活动,例如:礼仪大赛、操作技能大赛,情景剧大赛等。
(三)信息技术运用
新的时代趋势要求我们每位教师改革教学手段,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要求教师与学生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改变观念,与时俱进。如何搞好信息技术教学,是我们每一位高职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本课程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已取得一些经验。课程组建设有专门的可融教学做于一体的多媒体护理示教室,PPT,操作示范片,课堂录象、网络案例训练、网络测试一应俱全;对于难点教学项目,还特别设有动画虚拟演示,便于学生接受。
(四)教学条件
本课程共有12名教师,全部为双师素质教师,专兼职各占50%,形成了学历、学缘、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学梯队。课程负责人是本校护理专业负责人,教学实践经验丰富,教研科研成果丰硕。课程的校内实训基地建筑面积2355平方米,设有护理示教室、仿真护理病区、重症监护室等22个仿真实训室;教学仪器设施600多台,价值人民币800余万元,并在此多次举行各种类型市级以上卫生行业比赛和培训,融教学和多种社会功能于一体。校外实训基地分布在北京、浙江、江西、湖北等省市的30多所综合性医院,校外实训基地采取学校与医院共同建设、共同管理的形式。
四、教学效果
(一)教学评价
通过多年的改革,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了行业专家、教学督导和学生的一致好评。给出好评行业专家有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主任护师、教授卢人玉,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护理部副主任、HOPE护理学院院长助理范湘鸿等;给予了赞美的教学督导有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督导、本校教务处教学督导室主任等。
(二)社会评价
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本课程得到了良好的社会认可,各实习单位、用人单位、省市卫生部门对本专业学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特别是江西九江市多种宣传媒体对我校三名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的优秀表现给予了高度赞赏。
五、创新与特色
篇6
【关键词】 生物教育 导学案 层次差异 分层递进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一、课题研究的缘起
(一)21世纪知识经济社会的需要
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社会的信息化、经济的全球化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整个民族生存状况的基本因素。因此,21世纪将是教育和学习起核心作用的时代。
而就目前形势看,我们的生物教育,由于国情决定了中小学的大班额教学,于是造成了知识、技能差异较大,兴趣各异的学生接受着相同的生物教育的模式。久而久之,必然导致学生在中学阶段的思想,学习心理等方面的差异越来越明显,分化越来越提前,从而也就造成了素质教育的“两全一主动”难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实现。面对21世纪的生物教育,我们倡导的“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是要承认差异,张扬个性,提高素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了能有效地,全面地提高高中学生的生物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丢弃传统的生物教育模式,而进行针对性、科学性、可行性的生物“分层递进”教学模式是全面提高高中学生生物素质的有效方法之一。
(二)学校发展的需要
现在各级地区学校和学校都在研究课堂教学的改革,我校经过深思后并在浙江省教研专家张丰主任和区教研室徐和平主任等专家论证的基础上,经过全面调研,反复研究,从2009年起我校确定了教改行动为“114”课堂导学模式。
(三)原有教学模式的弊端
目前实行的班级授课制,使班级生物教学的划一性和学生的差异性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具体表现以下几个方面:①忽视各类学生的个性差异和需求差异,用统一的程序,统一的标准制造“标准件”,这种“一刀切”的教学方式,使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吃不了”。②不公平对待学生学习生物的差异,学生已显露出来的某些优势素质得不到重视,学生存在的发展上的缺陷得不到补偿,严重阻碍学生个性的发展,难以培育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③虽然承认差异,但在生物课堂教学中不能很好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造成时间、空间、资源的浪费。英国现代教育家沛西能在《教育原理》中说:“一些教育努力的根本目的应该是帮助学生尽可能达到最高度的个人发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我尝试用“分层递进”式教学,以其达到“异步教学,同步达标”的目的。
(四)学生现状
我校是一所省三级重点高中,在生物教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是不少的。诸如: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个体能力差异大,两极分化极为严重;能听懂老师的讲解但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套着老师传授方法解决问题,但不会自己创设新方法灵活地解决问题;习惯听老师讲而不会主动学习;尤其是对老师而言教学的难度非常难把握,“难”会造成大部分学生听不懂,易则不能满足部分基础稍好的学生。所以在生物教学中,为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思、学有所乐,因材施教显得尤为重要,而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教学是促进不同层次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的教学策略,这是改变我校学生学习现状的有效方法之一。
二、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教学的概述
(一)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的概念界定
所谓的以导学案为载体的生物“分层递进”教学策略是在班级授课制不变的条件下在以导学案中预习作业和课堂课后训练在课堂教学中实行与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可能性相适应,着眼于促进学生在各自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的教学策略。
(二)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教学策略的主要矛盾
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的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学要求与学生的学习可能性之间的矛盾。而“分层递进”教学,就是要协调这两者关系,使之相互适应,达到推进教学过程的有效展开。
(三)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教学的前提条件
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教学是在“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的,良性的发展”的教育观念下的一种教学实施策略。在“分层递进”教学中,有三个前提:首先,要承认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不仅生物认知结构上的差异,也有在对新的生物知识进行同化或顺应而建构新的生物认知结构上能力差异,还有思维方式、兴趣、爱好、习惯等个性品质的差异;其次,每个学生都可以学好生物,只要提供良好的生物学习环境,采取不同的对学生学习障碍的矫正策略,不同的学生都会有提高;第三,要求教师创造适合不同学生的生物教学环境,体现学生为主的教学观,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新理念,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学生来适应老师所创设的、单调的、唯一的教学环境。
(四)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教学的思考
1. 学生学习生物是有差异的,造成差异的形式和原因也各不相同。因此,导学案的设计要有层次差异,教师的教也要有差异才能适应学生的学。
2. 尽管学生个体差异明显,但包括学习困难的学生都具备有待发掘的发展潜能。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形成一种有利于促进各层次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不断“递进”的机制,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正如水位差异可发电一样,学生的差异也是一种可供利用的资源。在教学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在得到别人的指导、帮助,受到他人智慧启发的同时,用自己的知识、技能、智慧去帮助别人。这样就能形成一种各层次学生各展所长、互相弥补、互相促进、共同递进的学习氛围。
三、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的理论构建
(一)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
1. 理论依据。(1)掌握学习理论。“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有足够的学习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达到掌握的程度。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不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问题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得不到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造成的。如果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大多生物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提高学习动机等多方面就会变得十分相似。”这里所说的学习条件,就是指学生学习达到掌握所学内容的必需的学习时间,给予个别指导和全新学习机会等。高中生物“分层递进”教学,就是要最大限度的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这种“学习条件”和必要的全新的学习机会。
(2)层次性原理。课堂教学的基本原理——“层次性原理”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过程,交流可分为不同的层次:元素层次(词语交流);命题层次(语句交流);模式层次(语句网络交流),师生交流必须在同层次下才能顺利进行,即交流双方必须有“共同语言”。在每个班级中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为了所有学生都有交流的机会,教师必须提供不同层次的交流内容,“分层递进”教学是一种好形式。
(3)主体性教育思想。主体性教育思想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是对传统教育的继承和超越,它的特征表现为科学性、民主性和活动性。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围绕“分层”是手段,“递进”是目的展开学习;改变学生现有的学习状态,使学生主动构建、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高智慧的学习体系;让各层次学生都体会生物“分层递进”教学成功的喜悦,逐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最终达到不分层。
(4)现代心理学理论。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不只是一个单纯的认知过程,学习的本身就包括情感、兴趣、个体差异等多方面。通过创设情景,调动学生追求成功的潜在积极性,激发他们积极主动的思维兴趣,而这种积极性和兴趣则是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最主要的内在动力。原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科鲁捷茨基对儿童的研究实验表明他们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异;由于学生先天的遗传素质及环境教育条件的不同,因而学生学习活动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不同的学生在完成同一教学活动所具有的能力的差异,与同一学生在不同型教学活动中所表现的能力的差异。
2. 现实基础。我校从2009年起就开始实行“114”课堂导学模式:
“1”指秉持一个理念——以学为主。
“1”指以一个载体——导学案。
“4”指课堂四个要素——导、议、练、理。
以学为主包含了三个意思: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随学定。因此,借助于这个新课堂改革的大背景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我们认为:(1)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教学是实实在在的素质教育。(2)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教学法是教师生物教学与学生生物学习的现实需要。(3)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教学法是抓住生物课堂教学的主要矛盾。(4)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教学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应遵循的原则
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教学和其它教学一样,应坚持诸如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统一,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但它还应坚持自己特有的原则。
1. 自主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在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教学过程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我选择层次,选择的权力在学生自己的手中,适当的时候教师加以指导。只有在学生选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后,他们才能爱我所选,乐我所学,才能真正感到学习面前人人平等。
2. 浮动性原则。层次选择不是固定不变的,最初选择时,有的同学可能对自己把握不好,允许学生进行第二次选择,学习一段时间后,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再次选择。浮动性原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竞争意识,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生物“分层递进”教学是对每个学生负责,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教学的操作策略
(一)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教学的学生分层
学生分层的依据是学生学习生物的差异和学习可能性水平为主,即学业成绩和潜在的学习能力为主,但不忽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先天因素、兴趣爱好、家庭条件等非智力因素,学生分层的途径是课堂教学、课余观察、家访查档及与其它学科教师的会诊交流。在学生分层中需充分体现自主性原则,教师应注意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明白分组是动态的,可以根据其变化逐层递进,从而激励学生不断进取。
经过与学生一个学期左右的接触,在对学生全方位考察基础上,在我心中初步形成分层框架。但在具体的操作时,担心分层会产生“标签效应”。为抑制其负面影响,可以先采用暗显明隐性分层方法,即在教师心目中将学生分层上、中、下三层(在学生中我把这三层叫金牌、银牌、铜牌),通过教学活动,向学生阐明生物“分层递进”教学的思想和目的,当学生真正体验到生物“分层递进”教学的目标是定位在提高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尤其对学困生充满更多的爱心、信心和耐心时,结合多次学业成绩分析后,学生也会自己定层,最终体现自主性原则。但这种隐性分层也不是固定的,随着教学内容变化,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和智能的变化,情感态度、意志品质发展而变化,比如同一个学生学习生物遗传计算、生物实验设计的效率也有显著差异等情况,所以学生的分层也是浮动的,据情而变,动态平衡。
(二)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教学的目标分层
目标分层指的是确定与各层次学生实际可能性相适应的生物“分层递进”教学目标。它包含生物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认知目标和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将生物课程标准中最基本的教学要求和会考要求定为基础目标,这就是“近标靠本”,适用于低层和中层部分学生,将生物课程标准中所有教学要求和高考要求确定为层次目标,这就是“达标拓本”,适用于中层部分和上层学生。前者是共同性目标,具有普适性,属于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后者是选择性目标,具有挑战性,属应用范畴,有较多的能力、智力及创造力含量。目标分层由教师把握,但与学生分层联系密切。对班上三个层次的学生设置了如下三种学习目标。(具体见表一)
表一各层次的教学目标(以必修二《减数分裂》教学为例)
(三)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教学的教学分层
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教学是在班级建制不变的情况下实施的。是以班级的集体教学为主,小组教学、个别辅导互相谦顾的教学形式,是因材施教原则在课堂教学中具体表现。
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教学通过把全班学生按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分为几个层次,然后根据各层次学生的情况设计导学案、授课内容和目标进行教学。
实施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教学,要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重要的是要优化师生关系,使课堂中有一个师生真诚友好的学习环境,民主的教风与学风,使学生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教师要真正了解学生心理,尊重学生的个性,并在学生中树立自己的威望。
因此,施教是同步的,用足够的时间保证基础目标的落实,重在以低起点、小步子、快反馈的形式让下层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每节课用于层次目标的教学时间总是少于前者,有时给出思路点到为止,有时给出方向话梅生津。生物中重要概念、定理的教学,力求做到“起点低,内涵深”。具体的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教学方法如下:
1. 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教学的教学流程。整个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教学最重要的一环是教学分层。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采用的操作方式是“合——分——合——分”,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把上、中、下三个层次的学生分为A组(下层、部分中层)、B层(部分中层、上层),然后对A、B两组进行有合有分,有静有动,直辖统一的教学,其结构操作流程如下:
表二合分法教学流程表(具体流程见表二)
(注:“动”是直接教学,“静”是间接教学)
这样的结构教学,主要有三个特点:
①程序性。学生的学习过程,总是有复习旧知,引入新知,而学习新知、应用新知和调控新知,逐步向前推进。
②针对性。从丛向活动过程看,A、B两组都是有序的,从总体上看,都是针对A、B两组学生的学习实际而进行的。特别是第一次“分”(学新),采取了A组的“动——静”与B组的“静——动”相结合的两步过程,更是针对这两个组学习发展的实际需要而按排的。A组先“动”,进行启发诱发,精讲解疑,学生初步掌握了新知,紧接着就要阅读消化,练习巩固,所以加了一个“静”;B组先“静”,经历了“自学”、“互议”与“尝试练习”,接着就需要检查交流,研讨点拨即“动”,所以,以“分”、“合”两个层次的编排,是科学的、合理的。
③灵活性。即分合式教学内容,应视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而灵活应用,决不是一层不变的模式。
2. 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教学的教学分层课堂提问具有指向性。提问是师生间最直接的信息交流方式,教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也从中检查自己的学习活动。在课堂提问时,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简单的问题应该让下层的学生回答,使他们也有机会和老师、同学进行交流;同时,给上层学生的问题应有适当的难度。
有时,对于同一个问题,也要着眼差异注意提问的顺序。如:示范性回答(通过高层次学生为低层次学生提供方法和思路);模仿性回答(在示范性回答后,让中、下层学生复述再现,强化记忆理解);激发性回答(先请下层学生回答,利用其中的错误,激发高层次学生进一步思考)。
3. 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教学的教学分层中组建学习集体。
①建立互助合作小组。一般一个小组有二位下层的学生,三位中层的学生和一位上层的学生,上层学生当组长,中、下层学生是积极的参与者。
②使用技能的培养。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使用技能的重要性,帮助他们掌握一些使用技能。包括倾听他人的见解,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从讨论中捕捉信息等。
③组际交流。小组讨论后进行组际交流,每组派数名代表陈述本组的解法或思想,各组互相补充,通过交流使得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信息流通量加大。
④组际合理流动。学生的分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种动态平衡。在阶段考虑的基础上,对有较大进步的学生可让他(她)升高一个层次,对退步较大的学生作降级处理,把组际的合理流动作为一种外在刺激,激励学生积极地投入学习活动。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将学生靠自己的独立活动不能解决,但经过启发帮助可以达到的发展水平,称之为“最近发展区”,并指出“教学的本质特征在于创造最近发展区”。因此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但都必须坚持启发式,触及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努力创设“心愤口悱”的情境,要引导全体学生参与生物知识发生过程的教学。
对学习困难学生,要具体引导、分段启发、逐步完成、回授小结;对中等学生提示方法,延迟判断;对上层学生点拨思路,独立完成。实施高中生物“分层递进”教学的教学分层,还要注意教学时间分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分段时间上,实行教学重点对象调整。比如,在课内练习时,通过“台上”、“台下”相结合的方式,让下层学生更多地在“台下”辅导中获益,让中层学生较多地在台上板演,让上层学生参与评讲,使不同层的学生都享有成功的机会,克服教学要求一刀切的弊病。
(四)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教学的作业分层
作业是生物课堂教学的铺垫和延伸,对学生所学的生物知识起启发、巩固、发展、深化作用。作业的设置要遵循认识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课外作业也相应的分三个层次,即基本练习题(含补缺补漏题)、巩固理解题、综合深化题。为此我在设计导学案时针对预习作业和课后训练设计如下三个层次的作业。(具体作业见附录一、二)
附录一:预习作业设计(以《植物激素调节——生长素的发现》新课教学为例)
一、预习及反馈
1. 1880年,达尔文的向光性实
【基本练习题】问题探究:通过实验分析,请归纳出达尔文父子实验的结论,以及他们所作的假设?
结论:(1)
(2)
假设:
2. 1913年,波森和詹森的实验。问题探究:
【基本练习题】(1)波森和詹森的实验证明了什么?
【综合深化题】(2)有人认为该实验不够严谨,原因在于没有考虑到所用的明胶和云母片对实验的影响,请你再设计两个实验,并写出实验结果,使实验更加严谨。
(请在上面方框内绘制出对照试验)
3. 1926年,温特实验:【基本练习题】问题探究:仔细预读该实验回答:
①温特借用 (材料)来探究苗尖是否有生长物质的存在。
②该实验还能证明苗尖的弯曲方向还与该物质的 有关。
4. 确定生长素的化学本质—— 。
5. 对向光性的解释:植物在单侧光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这个现象被解释为“光线能够使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为什么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是因为向光侧的生长素在光的影响下被分解了,还是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了。为此,有人做了下述实验:
(一)实验步骤:将生长状况相同的胚芽鞘尖端切下来,放在空白琼脂切块上,分别放在黑暗中和单侧光下(见下图)。
(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图中d、e和f用一生长素不能透过的薄玻璃片将胚芽鞘分割;琼脂下方的数字表示琼脂块收集到的生长素(IAA)的量]请回答:
【基本练习题】(1)图a和b说明什么?
【基本练习题】(2)图b和d说明什么?
【巩固理解题】(3)图e和f说明什么?通过上述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 .
【综合深化题】(4)结合所有实验请在右图中用箭头画出生长素的运输方向以及弯曲方向,并口述理由。
设计意图:本导学案的的层次设计主要体现在导学案中对五大实验的层层贯穿的设计,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在实验中得出结论,并予以梳理。
从达尔文父子的实验 波森和詹森的实验 温特实验 郭葛实验 生长素横向运输实验,使学生在实验的引导下,得出生长素的一些规律,最终通过梳理使学生明白:生长素由尖端产生,能向下运输并作用于尖端以下,引起尖端以下部位生长和弯曲;生长素在尖端还可以横向运输,由向光部位想背光部位运输;弯曲的程度与生长素的浓度有关等等规律。通过对这些实验探究后得出的规律就可以解决我上课时一开始呈现的植物向光性的原因,从而使学生掌握真正意义上的植物向光性的知识点。
教学反思:能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层层设置生长素的相关实验,使学生比较容易的得出相关的结论,同时又设置了一些相对有点思维量的题目,如:我对詹森和波森实验的科学性的怀疑,使学生感觉到并非所有的科学家所做的科学实验都是毫无漏洞的,意在让学生大胆的怀疑增强学生对科学的追求,属于层次较高学生的题目。又譬如,最后我设置了一个综合应用的题目,让学生利用前面的所有结论来完成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而且是通过作图的形式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
附录二:课后作业设计(以《免疫》复习课教学为例)
1. 人体免疫反应是机体识别“自己”、排除“非己”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下图有关曲线中,哪一项最有可能是错误的是( ).
2. 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能识别抗原并能产生抗体
B.效应B细胞能识别抗原并能产生抗体
C.记忆细胞在免疫的全过程中都能发挥作用
D.T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而成
3. 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效应B细胞(浆细胞)
B. 记忆细胞毒性T细胞经相同抗原刺激,可迅速增殖分化,并产生大量的抗体
C. 人体的巨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能发挥作用
D. 细胞免疫主要通过T淋巴细胞发挥免疫效应
4. 如果给人体注射灭活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预防甲型H1N1流感,那么灭活病毒在体内引起的免疫反应,正确的是( ).
A. B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B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
B. 辅T细胞接受刺激后能释放蛋白质类物质促进活化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
C. 巨噬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细胞,能产生相应的抗体
D. 效应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吞噬该病毒后形成记忆细胞,能释放白细胞介素
5. 【巩固理解题】人体受到某种抗原刺激后会产生记忆细胞,当其受到同种抗原的第二次刺激后
A. 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增加
B. 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长,机体抗体浓度增加
C. 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减少
D. 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变,机体抗体浓度减少
6. 下图甲表示某种病毒先后两次感染人体后,人体抗体产生、病毒增殖与疾病程度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①a、b、c中表示疾病程度的曲线是 ,表示抗体产生的曲线是 。
②再次感染与初次感染相比,体内抗体产生明显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③在初次感染前一周给人体注射相应的疫苗,因而在感染后人体没有明显病症出现,是因为人体内已有 ,该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 。
④【综合深化题】请在图乙中用曲线表示出(3)条件下,人体内抗体产生与疾病程度关系(用文字注明对应曲线名称)
(五)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教学的辅导分层
在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辅导是学生巩固和掌握生物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辅导过程中也应体现分层辅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我在课外辅导方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加强思想素质教育。利用一些生物史知识,如《红绿色盲的发现》、《孟德尔的简介》、《生长素发现的探究过程》、《光合作用的发现史》等,激发他们向生物家学习,提高全体学生对生物的认识,形成强烈学好生物的愿望。
2. 从培养学生意志和毅力入手,帮助下层学生排除自卑感,村立自信心。由于生物连贯性很强,而且需要一定推理演绎能力。下层学生往往是多次受过失败和挫折,自卑心理严重,信心不足。为此,用历代科学家历尽艰辛,百折不挠地进行科学研究的故事教育学生,使学生从中受到感触。然后教师采取鼓励、监督、指导等系列手段,帮助学生战胜困难,使学生的毅力在实现“长远目标”的过程中,得到培养和锻炼,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自觉的学习习惯。
3. 抓好预习、课堂教学、作业巩固、检查、补缺、提高环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预习要求。要求上层、中层部分学生对概念要熟练掌握,理解其本质,会叙述、会举例、会应用。对运算法则,要知道是怎样归纳出来的,并能亲自推导一遍;对例题要亲手演算一遍,力求从理论上和方法上搞清楚。对中层部分、下层的学生帮助指导复习旧知识,列出自学提纲,要求他们基本上能搞清概念、定理等,能理解课本上的知识,对于看不懂,搞不清知识,请上层、中层的同学、老师或课堂上提出来帮助解决。
在设计课时计划时,以中层、下层的学生水平为基准,同时考虑兼顾上层学生水平的措施。生物课堂教学中,始终贯穿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螺旋上升的教学基本规律,要求不过高,坡度要小,要保证上层的学生在听课过程中不等待,中层、下层的学生能得到辅导。在处理课堂例题和练习时,将题目分解成几组最基本的练习题,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在老师的指导下,以下层组学生为中心,上层、中层的学生配合完成。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和欣慰,便会激起无数次追求成功的愿望和信心。对于各个层次的作业中存在问题,课堂教学中作必要解答,或在各组中当面批改,然后发下作业。同时,在班级中树立起几面由差变好的典型,使学习生物有困难的学生从完成作业中体会到独立完成作业的乐趣,由此激起中层、下层学生学好生物的愿望和信心。
对各个层次的要求和目的一定要明确,作业要适量,设计一些引导他们思考、探索的问题,以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达到“跳一跳,够得到”的境地。哪些题布置给哪一组,哪些题什么时候布置都要斟酌,真正使每层次学生做到一题一得,甚至一题多得。
对于检查中问题出现较多的层次或“实际”与“要求”有较大距离的同学,在平时教学活动中,要格外花时间帮助补缺。对下层,则从最低点开始进行辅导,帮助上层和下层的学生结成学习对子,互帮导学。另外,特别注意培养他们的学习生物的兴趣,帮助他们树立能够学好生物的信心。对课堂上吃不饱的上层学生,在课后辅导中,则加强对他们知识的提高和综合;课后编拟一些提高性的生物思考题,让他们相互研究,思考和探索。
4. 创设提问题的良好氛围。李政道教授说:“我们学习知识,目的是要做“学问”,学习,就是学习问问题,学习怎样问问题。”生物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老师在课堂上应具有亲和力,从外界环境上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和谐的提出和探讨问题的氛围,应鼓励学生对所学的东西大胆质疑,对学生的质疑、好问、多问、深问、怪问,应持肯定的态度。不会赞美学生的老师不是好老师,赞美是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生长剂。对不善提问的下层学生,鼓励他们勇敢提问题并认真帮助他们分析问题,一旦问题指出,抓住闪光点,教师应大张旗鼓地表扬、鼓励。这时,学生便有一种成就感。对好问却抓不住要点的中层学生,应耐心引导;对提出好问题的上层学生,应鼓励他们大胆创新,使学生真正实现主体回归。
5. 辅导“学法”与非智力因素紧密结合。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态度、信心、刻苦努力、毅力、意志、压力、学习环境、师生关系等非智力因素的状态如何,常比智力高低更能预测他们的发展,两者是相互作用的。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它是一切学习活动和智力活动的激发剂,是促进学生有效地掌握“学法”的重要保证。布鲁纳在《教育过程》这一名著中指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态度、好奇心以及情感在促进学生智慧发展中起着重大作用,这些方面要靠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教师本身的感染熏陶,是其它任何教学手段都代替不了的。”
美国教育家哈·曼说:“那些不设法勾起学生求知欲望的教学,正如同锤打着一块冰冷的生铁。”因此,教师必须用自己的热情和信心点燃学生的热情,不歧视学生,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于上进,变被动为主动。对学生在学习上的每点成绩都要给予充分肯定,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就会产生向上的力量,达到“愿学”。教学中,如下层学生对问题感到困难时,“等一等”,再进行疏导;在课堂中,如上层学生意见发生分歧时,“议一议”,再去统一认识;思维出现偏差时,“导一导”,再进行纠正。
6. 抓总结。通过反思概念,反思定理,反思例题,深入理解所学内容;通过总结、概括、归纳、提炼要点与精华,发现联系与区别。指导上层学生养成课堂总结、单元总结、章节总结、册书总结、学段总结、检测总结、认识块总结等等良好习惯。帮助中层、下层学生首先学会课堂、单元、检测书面小结。
(六)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教学的评价分层
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教学的分层评价是“分层递进”教学的重要环节,评价坚持鼓励性原则,具有总结、反馈、矫正、提高的功能。抓好这个环节的关键是,对下层学生以表扬为主,使其得到成功的喜悦;对中等成绩以上学生以鼓励为主,发挥多层促进作用,增强其竞争意识。在评价时,不以名次论优劣,而是以递进幅度为标准,进行评价。即使幅度微小,也不要吝啬表扬的微笑、赞许的目光。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
1. 整体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相结合。新的“课标”突出生物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提出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生物修养。因此,若想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时就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长期的的教学实践使我深刻体会到,生物学习质量的评价,明显存在以分数定优劣,以检测评价教学知识作为反映学生生物学习水平的标准,以至学生的能力、智力、习惯等重要素质得不到应有的训练和提高。新课改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评价相结合,要求教师不仅要重视对生物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评价,更要注重生物学习中的其它因素的评价。其中一是智力因素,主要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二是非智力因素,如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三是生物学习中获得的思想、审美等方面的素质。
2.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往的教学评价常常是“年终算总帐”。“帐”固然是算出来了,但学生算得毫无个性、毫无创造力。因为考试只是一张卷子,它不可能对学生较长时期所学到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全面检测,所以就出现了评价的片面性和偶然性。形成性评价着眼于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在关注学生成绩的同时,注重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在实践中我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评价。(1)成长记录袋方式,收集能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如成长记录与分析(包括自己特有的解题方法、印象最深刻的学习体验、最满意的作业、提出最有挑战性的问题、最难忘的的一次讨论……等)。让学生记录和反思自己成长历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生物的兴趣和信心,特别是下层和中下层学生。(2)答辩(包括学生设计的实践活动和调查报告)。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的亲身体验中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综合实践能力。(3)作业(长周期作业和短周期作业)。长周期作业是可以让学生在一周至两周时间内完成一项作业。如估算一家或一个城市每周生活垃圾的重量;探究那些垃圾可自然溶解,那些垃圾不能被自然溶解,新科技领域中有那些处理垃圾的方法等。然后写一份调查报告,作为年终评价的一项依据。再加上平时的短周期作业(包括学生自己设计的)完成情况,一起作综合评价。(4)集体评议(包括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间的互评与来自家长的信息)。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5)测验与考试。以上几项按百分比估算后再加上平时与年终的测验考试分数就可以对学生进终结性评价了。
3. 个案评价。对比较特殊的学困生和优等生进行重点考察,跟踪记录的作业完成率,作业差错率进行的个别谈话式评价或评语评价。通过评价能发现学生优点和潜能,为分层升降提供依据,有助于克服群体中倾向性问题,矫正和调节教学设计。因此恰如其分的评价可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五、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教学实践与研究的收获
(一)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教学带来了学生群体性素质的提高
“只有教不好的教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近一年来的生物“分层递进”教学,使我悟出了这句话的更深刻的涵义。“分层递进”教学实行至今,实验班的学生无论从知识、品德,还是到心理,让我感到他们各方面的素质确确实实在发生着变化。实施分层教学一年来,实验班下层学生在减少,上层在增多。(比较结果见表三)实验班的生物成绩在逐步提高,为此我抽取了200年第二学期、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实验班与对照班考试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试卷为杭州市普高统考卷)。(结果见表四)
表三 实验班各层人数在实验初、实验半年后、实验一年后的比较(实验班共56人)
表四 实验班与对照班的生物成绩比较
结果表明一年的实践实验班学生的生物素质确实有很大的提高。
(二)生物“分层递进”教学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1. 生物“分层递进”教学促进教师的教育观念的转变。“分层递进”教学是一种改革,是一种新事物,要接受它就迫使教师多想、多看、多学,在干中学,在学中变,在变中提高。
2. 生物“分层递进”教学促进教学科研工作,激励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六、生物“分层递进”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的体会
1. 生物“分层递进”教学过程中,必须花大力气抓好每一个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防止学生的分化,尽可能缩小学生学习之间的差异,要求教师必须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各方面情况,特别是要做好个别学生的工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当建立生物“分层递进”教学的学生档案,对学生的各方面变化进行跟踪,要帮助下层学生克服自卑心理,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要着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2. 实施生物“分层递进”教学,必须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和结构,设计合理的导学案是关键。实践证明,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仅仅采用“分层递进”的方法是不够的,同时还需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和结构。在生物“分层递进”教学中,由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按照各自的目标在同一时段进行学习,所以合理的课堂教学程序尤为重要,如能把各种功能的教学活动模式灵活应用,便能使课堂教学的时间结构符合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特定知识的需要。
3. 生物“分层递进”教学不仅要重视解决困难生问题,也要加强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培养。从理论上讲,生物“分层递进”教学不仅对困难生学业成绩提高有利,而且也有利于尖子生的培养。但从实践结果来看,得益最多的是中层学生,优等生常被作为中层学生的教学资源来使用。因此,在生物“分层递进”教学中,怎样加强尖子生的培养成了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笔者认为在课堂上,鼓励尖子生加大学习密度,进行独立地学习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促使他们进行专题研究和深入研究,发展成为自主学习者。
4. 要充分相信每一个学生,在此基础上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做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在教会学生学习和指导学法上下功夫,要有计划地让各层次的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和交流,并引导各层次学生之间互相帮助,鼓励上层学生为下层学生辅导。
5. 使用生物“分层递进”教学,在测验时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试卷,学生不会因为自己测验成绩过低而抬不起头,不少学生都愿意选择上一个小组的试题,以显示自己在学习上的进步,逐步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教师必须提醒学生,不能眼高手低,好高骛远。
6. 由于分组的情况随时因学生的成绩而改变,上一层的学生不愿降到下一层去,这样便将竞争机制引入到教学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因而学习的提高也较快。但须体现出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的意见。
总之,一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只有用先进的教育观、学生观、发展观来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育教学规律和学习规律,才能创造适合学生的生物教育,才能通过课堂落实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21世纪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朱慕菊等.北师大出
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
[2] 《现代教学的模式与研究》.高文等.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0年6
月第一版.
[3] 《教育新理念》.袁振国.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4] 《现代教学设计论》.盛群力、李志强.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12月第一版.
[5] 《高中生心理学》.林崇德.浙江出版社.
[6] 《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 郭景扬,练丽娟,陈振国编著.学
林出版社,2009年6月第1版.
[7] 《中国著名教师的课堂细节》.赵国忠主编.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篇7
/
1 “连”――连线
1.1 单连
现代生物科学体系的的形成是建立在许多科学家不懈努力的基础上的。科学家探索生物学奥秘的一系列过程构成科学史。学习生物科学史能使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科学史中科学家、事件、结论(成果)之间往往存在一对一的关系,通过单向连线法可全面掌握。
【例1】 (2009年天津卷)下列是有关著名科学家通过研究取得重要理论成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虎克在显微镜下观察木栓组织发现蜂窝状“细胞”,建立了细胞学说
B. 坎农通过研究细胞内基因表达的过程,提出了内环境稳态概念
C. 摩尔根对雄果蝇白眼性状的遗传分析,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D. 韦尔穆特等在体外条件下将羊体细胞培养成了成熟个体,证明了哺乳动物体细胞具有全能性
解析:本题单从选项分析可看出C项正确。如从各选项涉及的科学家、事件、结论(成果)等方面全面分析可设计如下连线题:
答案:C。
1.2 复连
事物的属性是多方面的,有共性也有个性。采用连线法描述生物学概念、事实时,指向同一属性的线不止一条,故称其为“复连”,教师在学案中可设计此类连线题,促进学生巩固基础,提升辨析能力。真核细胞的细胞器种类繁多,功能各异,初学者容易混淆,可用复连连线方式解决。如线粒体的功能是有氧呼吸主要场所,它的膜是双层膜。“复连”法的相关内容也可改为表格比较法。
2 “联”――联系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高中生物和初中生物之间存在着联系,生物学和物理学、化学、数学等学科之间存在着联系,高中生物各模块之间也存在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合理利用联系,降低教学难度,利于学生对知识网络的构建。
2.1 注意利用学科间的联系
人教版必修二遗传规律的学习涉及遗传概率的计算,数学上概率问题(乘法原理和加法原理)在高一下学期末才学习。若高一两学期开设生物必修一和必修二两个模块,第二学期初学习遗传部分时,学生还不知乘法原理和加法原理是什么,硬性将其运用到遗传概率的计算中学生会机械照搬,而实际上并不理解。如改变一下模块开设顺序,高一下学期学必修三,必修二安排在高二上学期学习,学生具备了概率问题基础,遗传计算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另外,生物学和物理学、化学也有密切联系,涉及相关知识时教师应明确学生是否已学,学到什么程度,以使教学设计更有针对性。
2.2 合理利用初高中内容间的联系
初中知识和方法是高中后续学习的基础,教师对其合理利用可使学生的学习更快速高效。以“光合作用”相关内容为例,学生在初中已学习的知识有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实验(高中萨克斯的探究实验)、色素(叶绿素)可溶解于有机溶剂(如酒精)、光合作用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吸收CO2放出O2)、外界条件光照、内部场所叶绿体,已学习的实验方法是实验设计需遵循对照性原则。高中阶段学习“光合作用”时,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初中所学,将其纳入预习学案中,激活学生记忆,可使课内探究过程顺利高效地完成。除此之外,初中所学显微镜、细胞、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遗传变异、生态系统、免疫等知识均为高中的基础,高中教师对这些内容应当了如指掌,抓住恰当时机,合理利用。
2.3 适当建立模块之间知识的联系
以酵母菌为例,酵母菌是真核兼性厌氧微生物,必修一模块中以此为例探究细胞呼吸方式,必修三中以此为例探究种群数量变化;日常生活中的酿酒和做面包都需要酵母菌,培养液中酵母菌的增长情况与发酵食品的制作有密切关系。高三复习时,教师提出酵母菌模式生物,引领学生回顾各模块相关内容,以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与运用能力。
3 “敛”――收敛
课堂上,当教师提出某一问题时,思维活跃的学生往往会天马行空的想出多种答案或方案。这时教师需对问题逐步设立限定条件,以收敛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运用生物学原理思考问题,提高其生物科学素养。如学完“植物的激素调节”后,老师提出下面问题。
【例2】 (2010年大纲全国卷Ⅰ31题改编)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自茎段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3/4处。将切开的茎段浸没在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如图2所示。推测出现该现象的可能原因。
原因1是 ;
原因2是 ;
原因3是 ;
解析:半边茎向外侧弯曲,如果仅从现象作逻辑推理,这种现象的产生可能是半边茎的内侧生长快于外侧,其原因可能与生长素的作用相关,具体原因可以是:① 内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比外侧高,所以内侧细胞生长较快;② 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相同,但内外侧细胞对生长素敏感性不同,该浓度的生长素更有利于内侧细胞的生长;③ 如果是外侧生长素多于内侧,而外侧因生长素浓度过高而抑制生长,内侧生长素浓度适中促进生长;④ 也可能与两侧细胞的吸水差异等相关。内侧细胞吸水能力比外侧强。这时教师提出“根据生长素的作用特点分析”,则排除原因4;若再加限定条件“上述黄化苗茎段中的生长素浓度是促进生长的,放入水中后半边茎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都不会升高”,则排除原因③,只剩①、②两种原因。
答案:见解析。
4 “练”――练习
课堂上师生通过讨论交流掌握了相关生物学概念和原理后,需进行相应的练习,这样才能提升学生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能力,进一步做到能在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练习题的选取需遵循梯度性原则,既要符合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更要诱发学生思维发展由现有的思维层面,循序渐进地向更高一级的思维层面发展。例如,在学习了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二)后,教师给出以下练习题:
【例3】 牵牛花的花色由基因R和r控制,叶的形态由基因H和h控制。表1是3组不同亲本的杂交及结果,请分析回答:
(1) 根据第 组合可判断阔叶对窄叶最可能为显性;第 组合可判断 对 为显性。
① ;② ;③ 。
(3) 杂交组合③产生的红色阔叶植株自交,产生的后代的性状及比例是 。
(4) 杂交组合①产生的红色阔叶与白色阔叶再杂交,得到隐性纯合子的概率是 。
篇8
关键词:生物教学 策略 感悟 人格魅力 教学方法 反思
生物学是21世纪的前沿科学。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研究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习生物的兴趣。下面我谈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策略和感悟。
一、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以诙谐幽默的语言感染课堂,用丰富的知识充实课堂
亲其师,信其道。要让学生学好这门课,首先让他们喜欢这门课,喜欢这个老师。幽默的语言是很有感染力的,学生往往会欣赏一个教师的幽默而喜欢上他的课。此外,还要有丰富的知识才能让学生佩服你、喜欢你。例如,有一次讲到细胞衰老的特征,其中提到衰老的细胞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不能将酪氨酸转化成黑色素从而出现老年白发,“老师,少年白发是怎么回事呀?”我解释说白发的形成有很多的原因,比如基因突变,食物中缺少酪氨酸,缺锌,精神因素等都会导致白发,所以可以多吃点黑芝麻,保持乐观的心态“笑一笑,十年少”吗。我还经常回答学生提出的如指甲凹陷,口腔溃疡,多吃不胖等小问题。学生都非常满意,从而更喜欢生物,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用规范的语言叙述知识,用灵活的教学方法简化知识
好的方法对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具有很好的增幅作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灵活的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我在教学过程中常用到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直接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用口头语言直接向学生描绘事例、论证事理的一种传授知识的基本方法。对于一些概念原理定义实例等都可以用直接讲授法,比如,种群就是指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总和。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DNA是双螺旋结构,是人类的遗传物质等。这种方法是现阶段授课的主要方法,它具有很高的效率。然而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容易产生疲劳感,所以,要取得很好的效果,教师就要形成自己独特的鲜明的讲授风格,使自己的讲授具有艺术性,使课堂充满活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举例说明法
举例说明法是举出有代表性的恰当的实例,反映事物的一般情况,真切地说明事物。有一些问题很难理解很抽象,那么,在讲解的时候可以用生活中大家都明白的实例说明。比如在讲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时候有一个环节,学生非常费解,是这样的,兔摄入草的量一部分以粪便的形式排出,另一部分固定在自己体内。那么,兔的粪便中的那部分能量算是兔的还是草的呢?答案是草的。学生完全不理解。我就给举了一个例子,人吃了韭菜,很难消化就会在粪便中出现,那么粪便中的物质是什么呢?“韭菜”,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学生哄堂大笑。以后再遇见类似的问题,我的学生基本没有做错的。举例说明法可以使语言通俗易懂,更具有说服力。
(三)联系实际法
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将所学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感觉学有所用,让他们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一些常见的问题,比如在讲到免疫调节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联系,秋冬季节为什么要注射流感疫苗,注射了流感疫苗就不会感冒了吗?人被狗咬了严重的时候为什么要注射血清?在讲到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时,让学生联系为什么小孩容易尿床,但是成年人可以憋尿。糖尿病人出现“三多一少”的原因是什么等问题。在教学中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这是一种帮助学生的较好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网络教学法
随着信息与网络社会的到来,信息技术与互联网作为一项现代的教辅手段广泛的被整合应用到各门高中课程的教学之中。信息技术由于具有声像收集、演示等功能,对于高中生物学教学而言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辅工具,可以把生物中一些晦涩难懂的知识生动形象的展示出来,突出重难点,从而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理解,提高课堂效率。利用多媒体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网络学习将成为终身学习的主要形式。生物发展到今天,太多的知识还没有定数,把一些未知的知识交给学生们,使他们借助网络,主动去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信息收集分析判断,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并解决问题,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另外,图象法、列表法、总结归纳法、语文古诗词法也都是教学中常用的方法。针对课堂内容的需要,灵活选择。比如,讲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时候,可以选择图像法解决一些计算题,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图像后使问题简单化。讲到生态系统的功能时,可以引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等诗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当涉及一些概念原理等容易混淆的问题时用列表法比较法。复习时经常用到总结归纳法,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把一些孤立的零散的知识进行归类贯穿起来,使知识结构完善化条理化和系统化。
三、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不断反思
生物知识与各学科有一定的联系,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相关学科的知识来理解和构建生物知识,为其他学科创造横向迁移和实践应用的难得机会,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能够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思考问题,促进他们的思维能力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反思,反思日常的教学,反思每节课学生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反思教学中的优点和缺憾,随时记录下自己的灵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强教学研究,积累经验。不断改变教学方式、方法,探讨教学的最佳模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要教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反思,对知识进行复习和整理,对章节内容反思,对错题反思,全面掌握主干知识,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从而达到终身教育目的。
总之,教学是师生共同的活动,师生的沟通交流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主动与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交流,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就能取得最大限度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杨淑玉.浅谈如何教好生物学[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
[2]阳丽娜.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成分及其一致性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
篇9
关键词:积极心理;心理素质教育;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2-0023-02
一、引言
心理素质是指个体在先天遗传基础上,经由教育和环境影响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品质的综合。随着高校素质教育的推进,为了实现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众多高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以及上级教育部门的要求,纷纷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通过心理咨询、心理健康类课程的开设、心理讲座、与心理健康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等形式,为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在其中,相对其他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课程教学有着受众面广、效率高等优势,已成为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不可替代的主阵地。实践证明,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在减少心理疾患发生、优化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正如学者指出的那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具体实施中还存在诸如理念错位、价值取向偏差和实施滞后等很多问题。有研究发现:最受大学生欢迎的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同时最令大学生不满意的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1]。这一调查结果非常值得深思,当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沿袭了基本沿袭了以往的消极心理学模式存在教育目标偏离、教育内容贫乏、教育形式单调等问题,主要关注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困惑或问题,忽略了积极的心理体验和积极心理潜能的开发。
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于上世纪末兴起于美国,是当代心理学最新进展之一。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应仅对损失、缺陷和伤害进行研究,而是应对人类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力量和美德进行研究。近年来,积极心理学对社会的许多领域都产生了广泛影响。在教育领域中,众多学者也开展了众多讨论,其中孟万金教授创立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最为突出[2]。所谓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指的是针对偏重于面向少数问题学生的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指导,在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吸收借鉴国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的精华的基础上,将研究和教育重心确立为人和社会的积极因素方面,通过全方位、全过程、全面渗透、全员参与的途径,重点培养学生内在积极心理品质,开发心理潜能[3]。简言之,就是一切从“积极”出发,用积极的视角、积极的内容和途径、积极的过程和反馈塑造积极的人格,为和谐社会奠定积极的心理基础。
三、积极心理理念的心理素质教育课堂教学分析
为达到提高课程效率的目的,应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科学设计。笔者以积极心理理念为指导,结合众多学者的观点以及教学实践,进行以下探讨。
1.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为目标。健全心理素质的培养包括两个相互衔接的基本目标:一是促进学生积极适应,维护心理健康;二是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主动发展,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质。积极心理素质教育认为应该着重培养人内在的、积极的心理机能和人格塑造。相对于关注问题的传统模式,积极心理理念的心理素质教育则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其积极心理品质和挖掘潜能。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的人格不仅可以消除消极人格的不良影响,还能够促进积极适应能力的发展,维护身心健康。学校心理素质教育课的培养目标应回归到本原,教师应围绕着学生积极品质的建构,不断寻找和创设增强学生积极行为的课堂环境,关注个体内在体验满意等主观感受和自我的积极面,关注当前幸福感和对未来的乐观与希望,关注个体积极独特的个性,并且促使个体的潜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4]。
2.选择满足学生的现实心理需求,塑造积极心理品质的教学内容。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健康不单指没有心理疾病,还包括独立自主的人格、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较好的社会功能等。具体来说,包括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情绪调控能力、自我认知和管理的能力、自信心、自制力、抗压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真诚、正直、仗义、乐观等积极心理品质。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需要针对学生的现实心理需求来进行。目前,许多高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类的课程,但其教学内容因学校不同而存在差异,有学者调查结果显示,在大学生喜欢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学生最需要讲授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依次为:情绪管理、人际关系、自我认识、压力应对、职业生涯规划、人格心理、生命教育、学习心理、性心理、身体健康、与社会需要相关的知识、与个人需要相关的知识。另外也有相关研究表明大多数学生需要“人际交往”、“情绪调节”的知识最为强烈,其次为“学习方面”和“自我意识方面”。可见,学生最为需要的内容主要涉及到人际关系、情绪调节和自我等方面,因此,这些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困惑,优化心理品质,使他们能更加有效、快乐的学习和生活的内容都应列为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5]。
3.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丰富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是一个心理体验的过程。情景体验、活动参与是积极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原则之一,积极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和体验,培养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发展的积极主动性,以达到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克服传统说教的弊端的目的。实践证明,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体验式教学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组织和方法上的最佳选择。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案例式体验教学、角色扮演式体验教学、团体活动式体验教学,都是学生普遍喜欢的形式。通过这些具体形式,学生可以开展互动、自我探讨和尝试改变,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获得情绪体验和认知理解,主动获得开放的、情感的幸福体验,维护心理健康。另外,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中还经常采用榜样示范式法、调查访谈法、心理测验法、辩论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4.重视教学效果的反思总结,开发学生积极的心理潜能。积极心理素质教育的重点任务是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心理潜能的开发,其成效主要体现为通过发展化解问题,如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心理免疫力的提高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存在差异,其教学效果的评估也应有所不同。然而,传统的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往往采用诸如教师讲授了多少知识、学生参加了多少活动或考试得了多少分数等流于表面的方式。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主张发展性、形成性评价,因此重视学习过程中的反思总结与体验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积极取向的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应关注的是讲授的内容是否能为学生所掌握并对他们有所帮助,学生所学的东西是否能有效内化其积极的心理品质、促进其自我成长能力的提升。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否能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感受、体验并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是教学中的关键。活动结束后,还可引导学生进行自由交流和经验分享,促使学生整合自我和他人体验,从而提升认识的高度。此外,适当的心理作业和行为实践可达到对课程教学成果的巩固与拓展。
参考文献:
[1]柳友荣,吴桂翎.回归生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由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0,(122):83-85.
[2]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6.
[3]李萌,张冲.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特殊教育,2008,(7):93-96.
[4]孟万金,王新波,张冲.中国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与推广[J].中国特殊教育,2011:(8).
[5]薛香,俞暄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设计初探[J].教育与职业,2011,(27):1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