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知识归纳范文

时间:2023-12-20 17:57: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生物知识归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生物知识归纳

篇1

组成生物体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够单独地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而只有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细胞就是这些物质最基本的结构形式。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备考知识归纳精选参考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高中生物备考知识归纳精选参考一

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2.从结构上说,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的序的化学变化总称,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4.生物体具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

5.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

6.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特征,使各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不断地进化。

7.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知识点总结:生命的物质基础

8.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统一性。

9.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

10.各种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绝对不能离开水。

11.糖类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12.脂类包括脂肪、类脂和固醇等,这些物质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

13.蛋白质是细胞中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14.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对于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重要作用。

15.组成生物体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够单独地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而只有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细胞就是这些物质最基本的结构形式。

16.活细胞中的各种代谢活动,都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密切关系。细胞膜具一定的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具选择透过性这一功能特性。

17.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18.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为新陈代谢的进行,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

19.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20.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21.内质网与蛋白质、脂类和糖类的合成有关,也是蛋白质等的运输通道。

22.核糖体是细胞内合成为蛋白质的场所。

23.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主要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转运;植物细胞分裂时,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24.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25.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26.构成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紧密联系、协调一致的,一个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27.细胞以分裂是方式进行增殖,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28.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特征),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生物的遗传具重要意义。

29.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它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但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

30.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也就是保持着细胞全能性。

31.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生物与非生物的最本质的区别。

32.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33.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并且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等条件。

34.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35.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36.渗透作用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一层半透膜,二是这层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37.植物根的成熟区表皮细胞吸收矿质元素和渗透吸水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38.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之间是可以转化的,并且是有条件的、互相制约着的。

39.高等多细胞动物的体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40.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稳态。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41.对生物体来说,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二是为体内其它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42.向光性实验发现: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而向光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一段。

43.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往往具有两重性。这与生长素的浓度高低和植物器官的种类等有关。一般来说,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44.在没有受粉的番茄(黄瓜、辣椒等)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子果实。

45.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不是受单一激素的调节,而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

46.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47.相关激素间具有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48.神经系统调节动物体各种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49.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够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来传递的,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50.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

51.动物建立后天性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

52.判断和推理是动物后天性行为发展的最高级形式,是大脑皮层的功能活动,也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53.动物行为中,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是相互协调作用的,但神经调节仍处于主导的地位。

高中生物备考知识归纳精选参考二

1、消化酶、抗体等分泌蛋白合成需要四种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2、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协调。

维持细胞内环境相对稳定生物膜系统功能许多重要化学反应的位点把各种细胞器分开,提高生命活动效率

核膜:双层膜,其上有核孔,可供mRNA通过结构核仁

3、细胞核由DNA及蛋白质构成,与染色体是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染色质两种状态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功能: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4、植物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是指液泡中的细胞液

原生质层指细胞膜,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植物细胞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质壁分离中质指原生质层,壁为细胞壁

5、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如H2O,O2,CO2,甘油,乙醇、苯

篇2

【关键词】高中 生物 复习 有效性 教学

高中生物复习是梳理知识结构还是抓重难点?还是题海战术?还是……如何才能有效提升高中生物复习效率――这是高中生物教师都在积极探究的高考问题,学生们也亟需这样的复习“秘籍”――高中生物教师要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和复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构建条理化的生物知识体系,探索性地学习生物课程,养成终生受用的生物科学素养,体现“以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提升学生的学生求异、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学习发展往能力型方向转化,真正实现高效率好效果的高中生物复习质量。

一、放飞学生“问题”思维,提升高中生物复习效率

传统高中生物复习课上,总有生物教师主导课堂,生物复习问题也是教师根据教材统领的,很显然,这不能完全放手让学生发散思维,真正发现自己生物课程学习的问题所在,复习效果也很难提升,事倍功半。因此,高中生物教师要体现新课程理念,指导学生把基础知识扎扎实实打牢固基础上,放飞学生的问题思维,自己查摆或相互查验所学生物有哪些知识不清晰,实践不熟悉,框架不分明,解答不明确……形成学生的生物复习问题库、错题集、难题簿等等,体现生物复习的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形成一定的生物复习探究能力和发展思维,即探究性复习中地探究发端于问题,有效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消灭生物知识盲点,内化成生物知识体系架构,解答问题时游刃有余,从而有效提升高中生物复习效果。

二、善于总结复习方法,提高高中生物复习效果

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发展,高中生物高考试题向能力型和综合型等方向转化。这些都要求增强学生的分析、推理、综合、表达等能力的培养。而针对某方面的高中生物题型或知识点要有不同的复习方法,这样才能提升复习效果,事半功倍。因此,高中生物教师要以问题导“学”和问题导“习”,引导学生善于总结复习方法,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提高学生自主复习和可持续复习的能力,强化学生复习能力和归纳总结,创建一种开放式的发展性复习方法,适应不同学生个性化学习提升,真正促进学生知识有意义建构,完成生物课程知识的掌握内化。例如,复习细胞器结构和功能时采用分类整理法,可用不同标准进行分类复习比较,更利于分层记忆;图解类题型必须掌握读图技巧,要明确图解中的结构和物质的名称,再分析结构和物质之间的内在联系,还要培养学生在无图解的情况下,可以尝试画图解辅助学习方法,这也是图解归纳法的应用;特别是对于表面看起来一些孤立、凌乱的知识点,其实质是有一些共性点在隐藏着的,可以采用联想迁移法进行复习等等。类似比较复习法、串联复习法等,都是学生在面对不同生物复习知识点时可以纵横向比较、串联、迁移、内化的复习“利器”,有助于学生对知识更全面系统的理解和深化,大大提升高中生物复习有效性。

三、巧用思维导图提升高中生物复习质量

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为生物教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创建了软硬件基础。这其中,思维导图为高中生物教学与学习提供了可视化的图形表达,让学生可快速有效地梳理知识点,把各分块的知识联系起来,归纳整理成系统的知识,形成树状或网状结构,从而在学生头脑里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而且也便于理解和记忆,更有助于学生思维水平提升,促进大脑潜能开发。有了思维导图做为学生生物复习辅助工具,让学生提高审题能力,掌握解题神奇“钥匙”,明确问题的条件与目标,解答思维拓展有了张力,能突破思维常规,展现生物解答发散过程,实现科学解题。

篇3

受到高考扩招、学生生源数量逐渐减少等诸多社会因素影响,高中学校在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知识素养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所占的比例有很大提高,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很多学生表示“不会学、学不会”,这与学生在初中时所掌握的生物知识水平有直接关系。高中生物的知识体系十分复杂,其知识点要比初中生物知识点难得多,学生动手能力弱、学习兴趣不高及态度差等都是影响其学习效率的主要原因。高中生物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习习惯对其教学质量的影响,只有在帮助学生掌握高中生物知识正确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具备优良的学习习惯,才能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践中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可以确保学生的整体学习效率,满足高中生物教育发展要求。

二、高中生物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策略

(一)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预习是教育体系中最受认可的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途径,这是因为学生通过对新课程内容的预习,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课堂教学上的重难点,哪些知识自己可以不在教师的讲解下掌握,哪些知识自己理解不了需要在课堂上听取教师讲解,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1]。教师在生物教学实践中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使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可以掌握新教学内容中的生物学概念,不能只将预习作为一项简单的看书活动,而是在预习之后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意识到生物教材中哪些是重难点,自己通过预习掌握了哪些生物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注意分析、归纳生物知识,注重预习中生物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这样可以使学生有目标地进行听课,对集中学生注意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重要作用。

(二)养成课堂笔记的习惯

高中生物课前预习虽然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听课效率,但是很多学生都表示在课堂上听懂了教师讲授的知识,但是在实际做题过程中无法掌握正确的思路及方法,这是因为学生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践中只能积极听取教师的讲授,高度的思维集中虽然可以让学生理解、记忆更多生物学知识,但是在课程完成后没有对生物知识进行巩固。高中生物教师要培养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记笔记的习惯,这样不仅可以将更多生物知识点集中到课堂笔记中,更能使教师讲授过的知识得到巩固,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对记录的知识点进行吸收,这样才能将教师在课堂中所讲授的生物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知识,这也是实现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之一[2]。

(三)养成及时复习、巩固的习惯

教师在培养学生养成记录课堂笔记的习惯后,学生在课余时间对课堂笔记中知识的及时复习和巩固,对强化学生生物知识的掌握能力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学生对课堂笔记进行复习和巩固是一个强化知识记忆的过程,而学生的课后复习便是对教师课堂教学思维进行整理的过程,也是学生将课堂知识转化成自身知识体系的过程。教师要帮助学生培养出课后及时复习和巩固生物知识的习惯,这样可以使学生发挥自身能力对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从而在复习过程中形成高效的生物学习规律及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重要作用。

(四)养成通过习题巩固知识的习惯

学生要想彻底掌握高中生物知识不能只依赖于记忆,对生物知识的记忆并不代表其运用能力,所以学生要通过大量习题训练对高中生物知识点进行转化,从最基本的记忆转化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解答生物习题的整个过程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的记忆深度,而且可以加深对各种生物知识点的理解与认识,是学生将高中生物知识转化成自己东西的有效过程,因此,高中生物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巩固知识的习惯。学生在做题训练过程中要结合自身知识体系的实际状况,对自身掌握较薄弱的知识内容可以多做一些习题,这对补充学生自身的知识缺陷、弥补知识漏洞有重要作用,从而可以实现学生生物知识系统化建设的目标[3]。

(五)养成总结学习规律及方法的习惯

篇4

关键词:模型构建;高中生物;教学实践;要点分析

模型构建是特有的逻辑方法之一,其通过研究模型来诠释原型特征、形态及本质的一种方法。在教学中,学生经常反映"生物课知识的学习不像其他科目那样系统,知识较为零散"。所以,如何系统地、全面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是高中生物教学的一大课题。实际上,模型建构恰能很好地实现上述目标。鉴于此,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模型构建的三大要点。

1. 正确理解生物教学模型的内涵

正确理解生物教学模型的内涵是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模型构建教学方式的前提和基础。通常,生物教学模型可以划分为数学模型、抽象模型、实物模型及物理模型四类,其中数学模型法指的是以符号、公式等数学语言来表征生物学的知识、现象;抽象模型法指的是通过抽象得到生物原型方面的本质属性而使研究对象得以简化;实物模型是采用相关实验器材或者自制器材来形象展示教学相关内容的方法;物理模型指的是依照类似原理,将真实事物依照一定比例缩小或者放大成为模型,其状态变量与原事物保持一致,但是能够通过其模拟该事物的性质和功能,更加形象地来解释认识对象。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上述三种模型已经开始应用到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用此方式,需首先了解和把握各类模型的本质和演变方法。

2. 于课堂教学全过程中贯穿模型构建的方法

2.1 新授课程

"形象大于思维"。对于新授课程,学生在概念和理论知识理解方面存在较大困难,所以教师应该最大程度利用模式图、实物标本、形象化图片等具象或者实物模型来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以细胞教学内容为例,本文体会到:教材上描述的均是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得到的细胞结构,对刚刚接触这些内容的学生而言,缺乏形象化认识。但是,通过让学生自己模拟制作"细胞立体结构模型"则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理解相关理论内容,而且可以激发其求知欲望。实物模型不仅能够诠释生物科学的特征,而且有利于学生认识生物事物的原貌,对其记忆、理解、归纳、总结所学知识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基于实物模型组织教学能够更加形象、直观地阐述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知识联系,把握知识重点,避免产生杂乱感、琐碎感,提升教学效果。

2.2 复习课程

生物教学中,复习课质量主要取决于教师能否有效地归纳和总结已 授课程。实际上,在复习课上,依据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构建抽象模型能够实现有效地归纳和总结已授课程的目标。这样构建的抽象模型有助于学生把握生物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融会贯通的学习效果。生物教学的主要内容在于阐述生命运动的形式及规律,而生命运动属于自然界中最为复杂的运行形式,只有将其纳入一个系统或者模型之内才能真正地理解其中各元素的联系。因此,在生物教学实践中,按照教学思路将知识循着一条主线贯穿在一起,有助于学生基于宏观角度把握知识点,同时正确理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关于动物的激素调节,可以让学生分析人们对激素的认识过程,从而建构激素的概念;再联系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吃饭后大量的葡萄糖吸收到体内,但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只有短暂的升高,很快就恢复正常,让学生讨论吸收到体内的大量葡萄糖到哪里去了,为引出胰岛素的知识作铺垫;然后做模型建构的活动:用不同颜色的卡片代表葡萄糖、糖原、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以小组为单位模拟吃饭后和运动后体内葡萄糖、糖原、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变化,建构血糖调节模型。

2.3 习题课程

在习题课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模型的思想解答题目或者指导学生基于题干条件自主构建模型解答。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很多生物现象限于客观条件,不能通过直接实验的方式来认识问题。所以,高中生物教师应该在习题课堂中重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各种解题思想和方法,不断拓展学生思维,避免让学生陷入题海之中而产生厌烦、无助的情绪。我在必修二的多堂习题课上曾引导学生构建数学模型来解答问题,让学生自主地将解答内容转化为图示或者公式形式,以数量关系、空间关系等来描述解题思路。例如,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分析两对相对性状遗传中后代基因型、表现型的种类以及概率是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结果的乘积。

3. 正确认识模型构建的地位

模型构建已经成为当前高中生物教学的内容之一,在某种程度上讲,模型构建和理解模型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的有效工具。高中学生构建模型均以清晰的背景知识为基础,构建模型的过程是思维与行为的统一,在构建活动中实现主体的体验、思考和创造,实现对知识架构的理解和把握。简言之,模型教学不仅有助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将内在的逻辑关系或者抽象概念转化为图像、公式、实物,而且有助于拓展模型构建主体的思维,提升其搜集、归纳和总结信息的能力。可见,模型构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中生物教师要在意识到此点基础上,有效地利用这一教学方法。

综上,在生物教学中融入模型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拓展学生思维。高中生物教师应该在正确理解生物教学模型的基础上,将模型构建融入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充分运用假设、归纳和演绎、实验等方法构建模型,发挥模型构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成权.浅析美国中学生物教科书中的几个模型构建[j].中学生物学,2008(03): 13-15.

篇5

[关键词]高中生物 教学实践 模型教学

新课程改革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新课改的核心要求是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通过创新教学形式,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发挥,充分挖掘每位学生的学习潜能,从而提高教学效果。随着新课标的学习不断深入,模型建构教学方式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欢迎,因为它能让学生系统地学习高中生物知识,而且可以引导其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发现、探究和解决各种新问题。基于此,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了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模型构建的三大要点,以供借鉴。

1 正确认识模型构建的地位

模型构建已经成为当前高中生物教学的内容之一,在某种程度上讲,模型构建和理解模型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的有效工具。高中学生构建模型均以清晰的背景知识为基础,构建模型的过程是思维与行为的统一,在构建活动中实现主体的体验、思考和创造,实现对知识架构的理解和把握。简言之,模型教学不仅有助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将内在的逻辑关系或者抽象概念转化为图像、公式、实物,而且有助于拓展模型构建主体的思维,提升其搜集、归纳和总结信息的能力。可见,模型构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中生物教师要在意识到此点基础上,有效地利用这一教学方法。

2 于课堂教学全过程中贯穿模型构建的方法

2.1 复习课程。生物教学中,复习课质量主要取决于教师能否有效地归纳和总结已授课程。实际上,在复习课上,依据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构建抽象模型能够实现有效地归纳和总结已授课程的目标。这样构建的抽象模型有助于学生把握生物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融会贯通的学习效果。生物教学的主要内容在于阐述生命运动的形式及规律,而生命运动属于自然界中最为复杂的运行形式,只有将其纳入一个系统或者模型之内才能真正地理解其中各元素的联系。因此,在生物教学实践中,按照教学思路将知识循着一条主线贯穿在一起,有助于学生基于宏观角度把握知识点,同时正确理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关于动物的激素调节,可以让学生分析人们对激素的认识过程,从而建构激素的概念;再联系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吃饭后大量的葡萄糖吸收到体内,但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只有短暂的升高,很快就恢复正常,让学生讨论吸收到体内的大量葡萄糖到哪里去了,为引出胰岛素的知识作铺垫;然后做模型建构的活动:用不同颜色的卡片代表葡萄糖、糖原、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以小组为单位模拟吃饭后和运动后体内葡萄糖、糖原、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变化,建构血糖调节模型。

2.2 新授课程。“形象大于思维”。对于新授课程,学生在概念和理论知识理解方面存在较大困难,所以教师应该最大程度利用模式图、实物标本、形象化图片等具象或者实物模型来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以细胞教学内容为例,本文体会到:教材上描述的均是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得到的细胞结构,对刚刚接触这些内容的学生而言,缺乏形象化认识。但是,通过让学生自己模拟制作“细胞立体结构模型”则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理解相关理论内容,而且可以激发其求知欲望。实物模型不仅能够诠释生物科学的特征,而且有利于学生认识生物事物的原貌,对其记忆、理解、归纳、总结所学知识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基于实物模型组织教学能够更加形象、直观地阐述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知识联系,把握知识重点,避免产生杂乱感、琐碎感,提升教学效果。

2.3 习题课程。在习题课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模型的思想解答题目或者指导学生基于题干条件自主构建模型解答。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很多生物现象限于客观条件,不能通过直接实验的方式来认识问题。所以,高中生物教师应该在习题课堂中重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各种解题思想和方法,不断拓展学生思维,避免让学生陷入题海之中而产生厌烦、无助的情绪。我在必修二的多堂习题课上曾引导学生构建数学模型来解答问题,让学生自主地将解答内容转化为图示或者公式形式,以数量关系、空间关系等来描述解题思路。

3 正确理解生物教学模型的涵义

篇6

(一)对高中生物学科的关注度不够。

从初中开始,生物一直被学校、教师、社会忽视,不被纳入考试范围,到了高中,生物为高考文科考试范围,所占比例很小,所以很多学生和教师都忽略了生物知识的学习。在很多班主任和家长的眼中,语文、数学、英语才是主要课程,生物只要过关就可以了。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大部分高中生在生物课上不注意听讲,课后也不及时复习,考试成绩不理想。学生逐渐对生物课失去兴趣,出现偏科现象,这样会挫伤生物老师教学的热情,学生不认真听课,老师不积极传授生物知识,教学水平就会不断降低。

(二)传统的教学方式根深蒂固。

新课程改革在不断进行,人们对反思型教学越来越重视,灌输式的传统教学受到质疑,生物教师要对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加以整理和总结。在新课程教学环境中很多老师对新型教学方式方法不能充分理解和运用,还是习惯采用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学校没有对这样的老师进行指导教学,虽然使用了新的教材,但是教学资料依然匮乏,教学设备不够完善,新课改不能发挥实质性作用。

(三)应试教育中考试成绩决定着一切。

教育部不断拓展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注重生活和学习要紧密相互结合,增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乐趣。新课改的不断推新,要求生物老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方法,跟上新课改的步伐,但是高中生学习生物知识的评价手段依然是根据考试分数区分,对于很多教学科目没有正确与错误的答案,所以不能用试题进行评定,这样就会降低教学质量。生物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会产生很多顾虑,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只能放弃新课改的教学方式方法。

二、提高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水平的解决对策

(一)实际与理论相结合,加强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对生物学科的认识。

社会在不断进步,经济在快速发展,生物科学在食物、医疗和能源等很多方面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社会中利用生物科学的方面越来越多,人们对于食品、医疗、养生方面非常重视,我国需要更多综合素养较高的生物人才,对于生物科学研究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要加强对生物课程的认识,生物课程要和语文数学课程同样对待,要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课程,学校、教师、家长要多加重视。

(二)教师要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转变教学观念。

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的改革主张“和谐、高效、理性”的教学方式方法,没有根据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更不是彻底摒弃传统教育方法。因此每个高中生物老师都要观察学生的不同情况,创新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课堂内容的独特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不断培养高中生的主观思想,更要把握好课堂主线。

(三)把实际操作和考试内容相结合。

我国是以应试教育为主体的教育形式,应试教育存在一定的弊端,但是我国应试教育不是止步不前的,它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即使如此,评价学生学习的质量依然是通过考试的形式决定的,很多还是以试卷为基础评定,这种教学环境短时间内根据国情是不会变化的,为了提高新课改的教学理念,生物老师可以多组织一些实验课、户外实践课等丰富学生思维,把课堂的教学内容与之相结合,把实验室中实操实验和样品都列为考试内容,激发高中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提高学习质量,帮助学生快速有效地掌握和理解生物知识。

(四)培养高中生生物知识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篇7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概念图;运用

高中生物作为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相对较强的基础性学科,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采取灌输式方式,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习效率低下。而概念图作为教与学的有效策略,其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结构体系进行熟练掌握,强化教学质量和效果。

一、概念图概述

概念图主要分为概念构图和概念地图,其中概念构图重视制作过程,而概念地图则重视制作结果。概念图的运用主要是利用图形方式,将人们头脑中的思想理论和概念加以表达,保证逻辑思维的可视化和形象化,便于表达和交流的有效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用概念图教学方式时,能够在命题知识元素的重构、组成与再现中运用可视化和形象化的表示方法,从而使教师快速有效组织课堂内容,促进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概念图的有效运用

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中运用概念图时,其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分析:首先是课前准备中的运用。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概念图时,可以将其使用方法、特征和意义进行详细介绍,并认真演示其具体的操作过程,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练习概念图软件的操作。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强化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提高学习效率,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实施。以《组成细胞的分子》为例,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之前,让学生收集相细胞化合物的类型,并借助图示法展示化合物的结构和组成,当学生对相关知识点具有一定的了解后,进行正式的课堂教学,从而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降低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质量。

其次是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教师将概念图导入在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和帮助学生明确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对概念图的位置加以确定,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寻找知识之间的连接,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系统化的知识框架。同时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开展讨论,并利用所学知识绘制不同的命题概念图,比较各种类型的绘制图,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过程中探究其存在差异的原因。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营造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有效完成教学目标。如教师在对《染色体变异》这一内容进行讲解时,可以搜集染色体变异的相关知识与图片,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总结归纳,从而对课堂学习内容加以明确。然后教师可向学生展示事先准备的染色体变异概念图,并联系相关的生物知识,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最后是总结反思中的运用。概念图作为生物教学的重要工具,教师可将其运用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同时学生能够利用概念图,将相关知识点进行有效衔接,强化自身的发散思维,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如在对《免疫调节》这一知识点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绘制细胞免疫的概念图,并将自己绘制的图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将两者进行对比分析,寻找其中存在的差异性,并总结其原因,强化相关知识的熟悉程度,增强学习效果。

三、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概念图的运用效果

概念图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效果,其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习方面。将概念图运用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习概念图的设计与联系,深刻感受学习内容的重点,对概念之间的关系加以准确理解,有效连接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和生物意识,强化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创造力。一般而言,概念图作为认知工具,其能够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强化思维品质,提高学习效率。如在对“影响酶活动性的条件”这一课题进行设计探究时,学生可以利用概念图的导入进行思考,并有序进行实验,从而得到结论,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二是教学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导入概念图,能够将教师头脑中的理论经验和教学内容进行形象化展示,促使教学合理有序编排与组织教学内容。由于生物课堂中具有复杂的生物结构,生物名称难以记住,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下,而有效运用概念图,能够清晰呈现生物结构,便于学生深刻理解相关知识点。此外,教师可借助概念图分析知识点,使学生对学习任务和内容要求加以明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知识链,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学习能力,提高其对知识点的理解力和领悟力,有效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

三是复习方面。学生在复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利用概念图构建相关知识点,能够整体把握生物学知识。如在单元复习过程中,利用知识网络图形式呈现大体内容,并借助概念图设计核心概念,达到知识的清晰化和系统化,强化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增强复习效果。

四、结束语

高中生物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运用概念图时,应将其有效应用在课前准备、教学过程以及总结归纳等环节。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概念图的教学作用,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思维能力,促进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实现高中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廖如春、窦玉敏.概念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生物技术世界,2014,10:156-157.

[2]赵丽霞.浅谈运用概念图进行高中生物教学[J].生物技术世界,2014,10:200.

篇8

一、当前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上的断层

目前,初中在初一、初二开设生物课,高中在高一下学期、高二、高三开设生物课。由于生物不是中考科目,初二期末所进行的生物会考(开卷)成绩只作为初中升重点高中的参考。因此,初中个别学校存在着生物课时不足,实验设备配备不齐,部分教师由于非生物专业出身而难以把握知识的准确性等现象。

2.初中师资力量状况

在吴志华[1]等主编的《中学生物课程与教学论》一书中谈到:师资现状不容乐观,教师素质亟待提高。笔者对学生所在学校的初中师资状况,调查统计如下:

调查数据显示:统计学生中原初中生物教师中非生物教育专

业毕业和兼教生物的教师所占比例很大,达到27.1%;对初中生物教师上课态度的调查中,上课照本宣科者竟达33.3%,还有6.3%的教师根本不授课。

在中考的压力下,学校安排非生物专业出身的教师应付其所不熟悉的生物教学。而教师上课也只是把考试内容讲完,学生仅在教材上勾出重点;认真点的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力求让课堂

充满趣味性。然而,在急功近利的评价标准的大背景下,学生忙于应付主课,教师的热情也逐渐被消磨殆尽。初中生物教学态度的放松和教学质量的低下给学生升入高中接受新知识带来很大困难,直接影响到高中生物教学目标的实现。

3.生物科目在初中阶段的地位

初中生物课堂被中考科目占用的现象普遍存在,占用很多的达4.2%,而在中考对学生学习生物的影响调查中,18%的学生觉得中考对他学习生物的态度影响很大。中考科目教师随意占用生物课时,学生也因为生物不是中考科目而主观意识上对生物不重视,在学生的心目中生物是一门副科,只要在期末检测时临时突击就可以。

初中生物地位低下,导致师生对生物课集体不重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

4.学生生物基础

对学生生物基础的调查统计显示,有35%的学生不知道初中生物知识对其高中生物学习有何影响;几乎64%的学生认为没有生物基础,不知道从哪里入手,而课外自己补充初中生物知识的人不超过30%。调查中还发现,学生学习习惯非常不好。例如,提前预习新课的学生少之又少,不预习的学生竟达70%以上。另外,不记或不会记课堂笔记的大有人在,很多人不知道要记录重点和难点,还有一部人认为听课的时候记笔记浪费时间,更有甚者,认为生物是副科,不需要记。

初中生物知识是学生高中生物学习的必备条件,但从以上数据显示,学生的生物基础较差,知识储备不足。另外,由于初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不同,其知识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断节。初中生物教材与现在的高中生物新教材之间不配套,部分知识形成了初、高中两不管的现象,也给学生的后继学习带来了一定困难。如,高中生物必修Ⅰ(人教版)第一章里提到了细菌和蓝藻属于原核生物,但是哪些具体的生物属于细菌和蓝藻,教材中并没有介绍,因此,高一新生在做题时,往往看到“藻”和“菌”字就认为是蓝藻和细菌,就属于原核生物;第二章第二节关于蛋白质的基本单位、蛋白质的形成,学生没有有机化学及氨基酸的知识基础,往往一节课下来不仅内容讲不完,学生还不理解,碰到习题就更无所适从了。笔者深有感触,本来2课时的内容,笔者花费3课时还达不到教学效

果。所以,高中—初中生物教学的衔接很有必要,也必须引起广大生物学科工作者的重视。

二、高中—初中生物教学衔接的对策

高中—初中生物教学的衔接在生物教学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作为一线教师,我深切地感受到:在高中生物课堂上衔接初中生物知识,让老师觉得高中课程很难推进,学生的负担加重。笔者也有一种“孤军奋战”的感觉。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经常思考:在目前这种初高中生物课程现状下,用什么方法可以给老师减轻点负担,

也能让学生也学得轻松一点呢?笔者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管理层面发挥作用

注重高中—初中生物教学衔接,如果只是一线教师个人的事

情,教学上因为要推进新课内容同时还要补充初中知识,必然使得教学工作任务繁重,压力很大。而对于刚步入高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间隔一年再学习生物,知识点连接不上,学习中会感到无所适从。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笔者觉得教育主管部门应在初三增设生物课程,起码学生不会因为时间的间隔忘记太多的生物知识。另外,衔接教学不应该是教师个人的私事,应该形成规模。管理层可以对初高中生物教师进行教学衔接培训,搭建教师研究和经验

交流的平台。笔者在任教单位从教以来,每学期都要准备一节初高中教师组内公开课,这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学习的平台。笔者也从这样的交流中获得了很多关于初高中生物知识教授、衔接的经验

和方法。再者,可选取高中生物学科学习所需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包括初中未涉及的内容和初中已学过但因种种原因学生未能达到掌握要求的知识作为校本课程内容,再辅以其他学科以及自然、社会等领域与生物相关的内容,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2]。初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对一线教师来说既是挑战、压力,也是机遇与责任。对学生来说,校本课程打破了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从社会、历史、哲学等角度对本学科知识进行安排,让课程更贴近社会的实际需要。

2.生物教学的衔接

初高中生物学科无论在教法上还是学法上,都具有连续性、相关性和递进性。

在教法上,初中学段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以直观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为主,辅以启发式教学法。高中知识由于系统性、抽象性较强,且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高中学段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启

发式教学法,辅以直观教学法[3]。对于一些结构性的知识往往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挂图、模型等直观教具的展示帮助学生领会和巩固知识。如,必修Ⅰ关于细胞器的教学,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分组收集资料、总结每种细胞器的特点、功能,然后教师仅做好辅助、评价和总结即可。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看不见摸不着的内容,如必修Ⅰ关于细胞增殖的教学,教师则应利用多媒体进行启发式教学法,帮助学生领会、巩固知识。另外,教师要灵活地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水平,适当地调整教学进度,不能为了赶课,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教学做到该慢就慢,该快就快。在学法上,初中学生一般以形象思维为主,不善于独立学习,且缺乏主动学习的精神与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差。但高中生物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理解、分析、推理、归纳的能力增强,很多东西是需要学生课后消化的,所以,学生要继续在学习初中生物的热情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锻炼自己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好初高中生物学习方法的自然过渡和衔接[3]。另外,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课前如何预习、上课如何高效听课、课后怎样复习等。

3.生物实验的衔接

初中生物实验多为重复、模仿等方法,而高中实验则注重对学生实验探究性的培养,要求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对于教材中的学生实验、探究活动、模型建构等,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地完成。在学生的实验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敢于放手,鼓励学生的个性化的设计及多样化的思路,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善于释疑,从而使学生具备批判的思维品质和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4.家长关注孩子高中—初中生物知识的衔接

高中—初中生物教学衔接是一个普遍且长久存在的问题。作为家长,关注学生初中与高中知识的衔接,为孩子步入高中大门做好准备,必然会减轻学生刚进高中时的很多不适应。学生在中考结束后有很长的假期,家长督促孩子在假期阅读初中生物课本,此

时,孩子是在没有考试压力的情况下进行阅读,孩子一定会越看书越有趣味,毕竟生物来源于我们的生活。这样学生不会因为放假而养成懒散的习惯,还培养了学生阅读的习惯,同时加深了孩子对初中生物知识的印象,为高中生物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志华.生物课程与教学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蒋永茂.浅谈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新课程,2011.

篇9

关键词: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应用

初中阶段学生会接触到生物知识,基于此,高中阶段的生物课程过渡较为平缓。高中生物教学应当依据新的大纲要求,调整教学方法和途径,积极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入手研究合适的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高中生物教学质量。因此,广大生物教师应积极研究启发式教学方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一、提高学生兴趣,引导独立思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过去的高中生物课堂中,教师更多地注重书本知识的直接讲解,通常是把知识内容板书在黑板上。同时为了赶进度,教师会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较难顾及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因此,学生普遍失去生物课程的学习兴趣,影响对生物知识的掌握。启发式教学遵循新课标精神,要求高中生物课堂分清教学活动的主次地位,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知识的理解和观点把握。积极调动学生的生物学习积极性,是生物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能够对生物知识和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是学生学会的表现。高中生物知识点琐碎复杂,在生物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过分注重将每个知识点进行透彻讲解,忽略了给学生时间让其独立思考,结果出现学生“上课听得懂,下课不会做题,但老师一讲解就能恍然大悟”的现象。有些教师认为,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因为学生本身对知识点掌握不够熟练,殊不知,是教师教学方法不当。这时,注重启发式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例如,教学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中“呼吸作用”时,生物教师应让学生自主思考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只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思考琢磨,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有关“呼吸作用”的知识点。启发式教学的运用,能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二、运用生动的语言,活跃课堂气氛

生物毕竟是一门理科类的科目,难免会有一些专业术语让人难以理解。如果生物教师一直使用呆板、沉闷、机械的语言为学生讲解,那么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兴趣会大大降低,不利于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高中生物课程时间紧,知识点繁多而琐碎。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生物知识,生物教师应运用启发式教学。生物教师要结合自身和学生的特点,将不易理解的生物知识,用生动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同时,生物教师也可根据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编一些生物知识口诀,以方便学生记忆。例如,苏教版高中生物“细胞的生命历程”中,有一节是“细胞的增值”,讲述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内容。在授课过程中,生物教师就可以编成口诀,如“两消两现一散乱(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纺锤体出现,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纺锤体的中央),丝牵点排赤道板(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点裂丝牵向两极(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变成姐妹染色单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两消两现新壁现(染色体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出现,新的细胞壁出现)”。这样一来,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就能深深印在学生的脑海中。这些口诀的点缀,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激发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三、构建实物模型,提高课堂效率

高中生物关于概念性和规律性的知识点较为烦琐,知识点或者生物实验较为抽象。如果仅仅以生物教师口头教学的方法为主,那么学生很难理解、掌握生物新知识。高中生物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一样,需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随着社会经济、科技、文化水平的飞速发展,生物教学要注重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启发式教学效率。例如,教授必修一“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中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性模型时,生物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利用废旧物品动手制作生物膜模型。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制作“磷脂双分子层”,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膜的结构,更加了解糖蛋白和蛋白质分子在生物膜上的分布。在学习必修二DNA分子的结构时,学生很难想象沃森和克里克创建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这时,生物教师可以利用曲别针、泡沫塑料、纸片、牙签、橡皮泥等常用物品,动手制作DNA双螺旋结构。这样,就能让学生透彻理解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提高生物课程学习兴趣。

四、结束语

生物课程作为高中理科学生的一门重要课程,对高考成绩的提升意义较大。高中生物教学是一项繁重的任务,注重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使其掌握独立思考的能力,是高中生物教师的新挑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教育改革的需求,要注重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模式,引入启发式教学。要注重提高学生兴趣、引导独立思考,运用生动的语言、活跃课堂气氛,构建实物模型、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邹小红.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理科考试研究,2014(15).

[2]孙艳娟.巧用多种启发教学法优化高中生物课堂教学[J].学苑教育,2013(03).

[3]王雪梅.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模式的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2012.

篇10

【关键词】高中生物 复习方法

高中生物的复习是帮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产生相关的记忆并再次进行认知的过程。由于高中生物的概念较多,相互之间的联系又较为复杂,因此,在复习课中老师如果只是单纯地将各个知识点进行再次讲解,忽视教学方法的应用,就会使高中生物复习的效率降低。提高高中生物复习课效率有一个重要的方法――图文并茂法。

一、图文并茂法在高中生物复习课中的应用

1.图文并茂法较为直观和具体。所谓的图文并茂法指的就是将书中所涉及的概念图像化,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采用图文并茂法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效率,减轻复习中的负担,还能够有助于学生理解水平的提高。举个较为简单的例子:在生物学中存在的两个相反的化合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为了使学生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反应过程熟记,可以利用图解的方式,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反应的每一个步骤都用图形标注出来,并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图形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这样不仅能够从中看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反应过程中所需的原料和反应结果的异同,还能够使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中的每一步骤都非常清晰地展示出来,显得非常的直观。这样采用图文并茂的方法让高中生物学中的概念由抽象变为具体,不仅可以使学生在高中生物的复习中的效率得到提高,还有助于学生对于高中生物中的相关概念的深入的理解。

2.图文并茂法较为系统。由于高中生物学的概念相互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复杂的,既涉及到一些较小的范围之间的联系,同时还包括一些较大的范围之间的联系,为了使这些相互之间较为复杂的概念关系得到理清,就需要采用图文并茂法,因为图文并茂法较为系统,它可以将较为复杂的概念关系进行系统的分析、对比,使得这些复杂的关系之间的联系一目了然,有助于学生对高中生物学概念的理解。例如,在遗传学中关于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的复制及翻译的过程。由于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的复制和翻译的过程比较复杂,而且所涉及的相关的条件和概念又比较多,这样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因此,可以采用图表的方式,将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的复制和翻译过程中所需要的模版,所形成的物质,以及在复制和翻译过程中对配对的碱基的相关要求,利用图表,将上述的内容在表中一一列出,通过对比分析,可以使学生对于遗传学中的这部分概念能够得到及时的掌握,还可以使学生对在高中生物复习中遇到的较为复杂的概念关系进行总结和概括。由于图文并茂这种较为系统的特点,使得学生在高中生物的复习中更加能够理清对相关复杂概念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在高中生物复习中的效率,加深学生对于高中生物概念的理解。

二、提高学生在高中生物复习中的效率

为了提高学生在高中生物复习中的效率,还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重视高中生物复习课的备课。要想使课堂的效率得到提高,那么必须对于备课进行重视。对于学生来说,高中生物的复习课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为了提高高中生物的学习效率,教师应当重视备课。不管上课的内容是什么,都应当对课堂教学的目的,重点,难点,进行总结归纳,对于课堂上的每个时间段进行合理的安排。这样有计划地进行相应的备课,才能使课堂效率得到提高,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2.总结方法经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大部分的高中生来说,高中生物由于涉及的概念较多,而且一些概念之间的关系复杂难以理清,再加上生物成绩的不理想,导致了一些学生对于高中生物的学习兴趣不高。为此,教师应当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进行总结分析,将自己多年教学中总结的方法和经验及时地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学好高中生物学。同时,教师在讲课时,应当结合实际,将高中生物学中的相关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例如,在讲遗传学时,联系生活中的亲子鉴定是怎么一回事,转基因的蔬菜是通过怎样的变化产生的。这样一边教学,一边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不仅可以使学生能够对这些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分析,还能够提高学生对于高中生物的学习兴趣。

三、结束语

高中生物在高考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对于高中生物的学习就显得非常地必要,而要提高高中生物复习的效率可以以图文并茂的方法为主,辅之以重视复习课的备课和帮助学生总结方法,提高兴趣。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