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文化知识范文
时间:2023-12-20 17:57: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少数民族文化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4-00-02
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国家先后在内地高校开设了班、新疆班,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数量不断增加,但与此同时,在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上还缺乏一定经验。加强对该项问题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有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的增强,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下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殊性
受传统历史文化、教育水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知识文化水平和心理特征方面呈现出一定的特殊性。
(一)民族意识强。民族意识具有丰富的内涵,这种内涵首先表现在个体对所属民族的有效认同,其次是个体对本民族发展、历史、文化、民俗等方面的理解认识。在义务教育和中学时期,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生活在民族聚居区,对该区域以外的情况接触较少。大学阶段以后,接触外界区域的范围逐步扩大,对相关民族问题产生了较高的关心和认识,民族意识逐渐变强。
(二)部分学生的文化基础较差。受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影响,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较为迟缓,这种迟缓在文化教育方面表现的更为明显。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的师资力量和水平较为薄弱,专业知识学习难度大,在一定成都上对科学文化知识想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产生影响。
具体来看,在思想上,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状况积极向上、乐观进取,学习的意愿强烈,遵纪守法、能够基本融入大学学习生活氛围中;经济方面,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来自较为偏远的地方,家庭收入较低,经济状况不理想;专业知识学习方面,由于国家给予少数民族学生的优惠政策支持,部分少数民族学生以低于汉族学生的高考成绩被大学录取;人际交流方面,少数民族地区淳朴的民风、辽阔的大自然,铸就了他们豪坦率的性格,但自控能力相对较差,导致不同一定程度上的矛盾和对立。
二、高校思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要性认识不够。在一般高校中,少数民族大学生所占比例较小,由于人数较少,部分高校对其开展思想教育的重视程不高。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殊性,积极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工作,有利于维护社会的长期稳定,有利于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近年来,国外敌对势力通过网络等新媒体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灌输分裂思想,破坏我国各民族团结。为此,只有进一步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其明是非、懂善恶的辨别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才能更好的保证各民族的团结稳定。
(二)特殊性了解不深。有的高校在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过程殊性了解不深,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于一般高校中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数量少,他们与汉族学生一起生活和学生,学校在教育和管理方式上采取“无差别”管理模式;其次,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复杂性认识不够,尤其是来自落后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大学阶段与其他学生学习过程中会明显的感到有差距。因此,只有把握好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特点,才能在思想教育过程中凸显实效性。
(三)针对性把握不当。由于受生活环境和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大学学习阶段有其特殊性,尤其是在如何与其他同学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学好专业知识、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是他们大学阶段学习和努力的重点。因此,在开展思想教育过程中,必须要准确把握少数民族大学的特点,体现针对性,把握时效性,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四)实效性体现不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如果这些问题和困难不能得到有效解决,长此以往便会影响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因此如何及时有效的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解决思想上的问题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是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有效开展大学生活、学有所成、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思想教育过程中,要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凸显思想工作的实效性。
三、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一)在教育过程中凸显“以人为本”。《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这也是我们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贯原则。因此,正确认识、科学把握“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和科学内涵,并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贯穿在对大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管理之中,不仅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则,也是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开展思想教育的重要原则。体现在实际工作中,就是要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所思所想所急所需为本,实事求是的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使其安心学习,顺利完成学业;同时,要加强人文关怀,切实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多管齐下加强人文关怀。
(二)思想教育内容体现针对性。宗教观的教育是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教育过程中,要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的民族观和宗教观,帮助其正确区分宗教与迷信、宗教与科学。与此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积极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帮助其更多的了解和认识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路线方针,以此为抓手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思想道德认识上可能出现偏差。
3、选择有效的方法。选择有效的教育方法,是达到教育效果的重要条件,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要把少数民族学生看成是思想教育的主体,拉近思想教育工作者与少数民族学生之间的距离,通过多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让少数民族大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苦用心;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以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大学的风俗和习惯为前提,以此进行思想教育的;采取因材施教,不同的少数民族学生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习性,要在教育的过程中把握其思想脉搏和心理特点,了解其在哪些方面存在着问题,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四)拓展广阔的教育途径。营造有利于少数民族大学进行教育的氛围,培育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积极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参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体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开展思想教育,寓教于乐,既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也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热情;构建健康的网络平台,增加少数民族大学生接受教育机会,运用各种手段,使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落到实处;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现实生活体验,通过为学生提供实践地点,建立广泛的联动机制,形成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合力。
参考文献:
[1]廖赞勇.浅谈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6) .
[2]亚力坤.浅谈少数民族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6).
[3]倪培强.新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及对策[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5, (1).
篇2
关键词:鄂温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式开发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6-0147-01
一、鄂温克族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概述
鄂温克族是中华五十六个民族之一,其族人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黑龙江省讷河县和。鄂温克是民族自称,意思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们”。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鄂温克族人口数为30505在中国少数民族数中位列倒数第四。如被称“索伦”的人数最多,约有两万三干多人,分布在辉河、伊敏河、莫和尔图河、雅鲁河、济沁河、绰尔河、阿伦河、格尼河、诺敏河、甘河、油漠尔河流域。这部分鄂温克人从事狩猎业和畜牧业及半农半猎为生,一部分人曾一度搞过农业;被称“通古斯”的两干多人,居住在莫日格勒河,锡尼河中上游一带,他们主要从事畜牧业;被称为“雅库特”一部分人,居住在额尔古纳河和贝尔茨河(今激流河)流域的原始森林中狩猎和饲养驯鹿为生。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根据鄂温克族人民的愿望,在呼伦贝尔盟民族事务委员会(扩大)会议上,人民政府根据他们一致的要求,恢复了原来的真正族称——鄂温克。鄂温克族的口头创作有神话、故事、歌谣、谜语等,还善于用桦树皮刻剪成各种工艺品。温克族的日常生活中,桦皮占有一定的位置,可称之为“桦皮文化”。鄂温克族还有许多独特的民族风俗,如对火焰的独特敬畏,鄂温克族人敬火如神。举行结婚仪式时,新婚夫妇要敬火神。鄂温克族人对火还有许多禁忌,比如不许用带尖的铁器捅火,不许用水泼火,不许向火里扔脏东西,不许女人从火上跨过,不能用脚踩火等等。同时其独特的民族节日“米调鲁节”也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在农历五月下旬择日举行“米调鲁节”。“米调鲁”是欢庆丰收之意。
二、鄂温克族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保护现状
建国以来,党和国家政府制订了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政策规定,大力开展传统民族文化保护工作;但是学术界目前对于鄂温克族民族文化的研究还处于统计、考证阶段。对鄂温克族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方面的理论研究还十分欠缺。而在实践领域,鄂温克族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并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由于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某些文化遗产甚至濒临遗失。
有以下情况:
1.民族文化受到周边环境冲击影响且传播范围逐渐缩减。
2.传统民族手工技艺流失严重、文化传承人匮乏
3.相关重视程度不够,人民缺乏文化保护意识
三、鄂温克族民族文化资源保护式开发策略
(一)保护式开发概念及基本原则
对于鄂温克族民族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式开发主要指以保护和传承为基本出发点,在不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文化内涵和生活环境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开发,以开发促保护的方式。具体原则主要包括活态保护原则,研究、物化载体保护原则,立法、命名式保护原则,人格化载体保护原则
(二)关于鄂温克族民族非物质文化资源开发现状及对策分析
从目前对于鄂温克族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情况来看,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1.对其开发和利用没有长远规划,多为民间自发开发,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民间的自发开发模式只追求文化开发的短期经济效益,忽略了传统文化遗产的稀有性和不可再生性特征,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对传统文化的内涵挖掘也不够,品牌意识淡薄。
因此应努力加强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有许多唯一性和独特性,在开发前应当制定科学有序的规划方案,突出其文化精华,扬长避短,因地制宜,给世人以耳目一新、难以忘怀之感;在开发前期阶段,政府要承担主导作用,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分类评价和统一规划安排,制定科学可行的规划方案,有一个统一的部署,既突出各地的特色,又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使每个开发项目更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形成区域优势;开发要侧重于特色和民族区域优势,在保留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原汁原味”的基础上,使其融入现代文明,推陈出
2.民族文化遗产开发过程中存在盲目性,过分依靠市场的自发调节,造成一定的损失。
针对这一问题,在开发利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发展旅游经济的同时,要保护地区文化的完整性,在短期利益和长远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之间找好平衡点;在对鄂温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过程中首先应当注意保护式开发既无论是研究者或保护者,都应当尊重传承人的主体性和自主选择,遵循其民族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同时可以采用建设“生态博物馆”的方式,在鄂温克族自治旗内的鄂温克族聚居区采取建立生态博物馆的保护开发方式。在对静态文化进行保护的同时也对动态文化进行传承。不仅对文化现状加以保护,而且还要接受其民族文化变异和发展的事实。
四、结语
鄂温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与价值。虽然其民族人数不足三万,但是其语言、歌舞、手工艺品、生产工具及、风俗习惯却是我国北方民族的集中体验。但由于鄂温克族非物质文化资源的多样性和特殊性,在对其实施保护措施时,应当联系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进行调整及改善。相信通过坚持保护性开发的方式,以保护为主,开发为辅,对鄂温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开发保护,能够达到保证其在将来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对于维护其文化遗产的完整性,促进文化遗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最终达成保护与开发双赢的保护式开发目标。
参考文献:
[1]孟刚.2010中国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及现状调查[OL].中国消费网·中国消费者报,2011,01,07,09:28.
[2]汪丽珍.保护与发展鄂温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考[J].民族文学研究,2006,01.
篇3
(一)为少数民族文化主题酒店的发展提供合格的劳动力
云南省旅游业发展迅猛,旅游酒店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也在扩大,但面对愈来愈激烈的行业竞争,云南省的许多本土酒店因缺乏竞争力和特色而遇到了发展瓶颈,酒店从业人员缺乏有独特竞争力的民族文化知识和技能是导致这种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旅游酒店数量增加和规模扩大,特别是来自世界知名品牌集团旗下的酒店纷纷入驻所带来的愈来愈激烈的竞争,云南省的许多本土酒店选择避开与世界知名品牌旗下的酒店提供同质性的服务,转而提供异质性的服务是保持自身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目前市场上出现的越来越多的以少数民族文化为特色的主题酒店就是这种选择的结果。这些主题酒店以民族文化为特色,并把民族文化知识和技能运用于酒店的管理与服务中。类似的主题酒店,既有经济实惠的宾馆、客栈,如大理古城的白族客栈、丽江的纳西族民居客栈、西双版纳的傣家竹楼客栈等;也有高档的星级酒店,如洲际酒店集团旗下的丽江古城英迪格酒店、大理的风花雪月大酒店、西双版纳安娜塔拉度假酒店等等。这些民族文化主题酒店的发展需要一批具备民族文化知识和技能的从业人员来经营管理。民族文化主题酒店所需要的掌握民族文化知识和技能的从业人员既需要酒店自身的培训和培养,但更重要的是从相应的职业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中招聘。并且,从职业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中招聘需要的人才不仅可以降低酒店的培训和管理成本,还可以为职业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提供就业途径。所以,在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除了完整的现代酒店管理专业知识外,增加相应的民族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些既掌握现代酒店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也掌握民族文化知识和技能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将成为民族文化主题酒店发展所需要的合格劳动力,也为自身的就业和发展寻求到更多的途径和更大的平台。
(二)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新路径
作为云南省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资源的民族文化在旅游业快速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保护还是开发利用的难题,特别是许多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陷入了传承断代的困境,培养和提高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民族文化知识和技能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一种新路径。不可否认,旅游业的发展为云南省少数民族群体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路径,也为少数民族文化提供了实现价值的机会。同时,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对民族文化应该保护还是开发利用的问题一直争论不休,或者说如何在保护和开发利用之间找到平衡点是人们争论的焦点。这种争论的产生是因为人们意识到民族文化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实现经济价值的同时也面临着失去“本真”、部分传统文化事项消失、文化多样性减少、文化同质性越来越强等问题。简言之,在旅游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既有全球化的影响、生活方式的转变、社会变迁等原因,也有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的“缺失”的原因,并且后一个原因显得更为重要。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群体的年轻一代不愿意“子承父业”般地传承民族文化是因为他们无法在现实生活中找到民族文化知识和技能的价值实现平台和机会。如今,越来越多的民族文化主题酒店那些掌握民族文化知识和技能的人员,将民族文化知识和技能纳入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体系中,不仅满足主题酒店对人才的需求,并且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将从单纯的民间传承方式转变为民间传承与职业教育并举的方式,接受民族文化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学生将成为传承、展示和传播民族文化的传承人。这不仅为民族文化知识和技能的价值实现提供了平台,还为多样性的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路径。
(三)为云南省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创新提供新思路
地处中国西南地区的云南省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教育较为落后等原因,地方高职院校培养的旅游从业人员特别是酒店管理人才的水平较低,与东部沿海地区的酒店管理人才相比缺乏竞争力。在酒店管理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注重民族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培育是提高云南省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人才的竞争力的新思路。一个地方的人才培养水平与其经济发展状况息息相关。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云南省无论是在人才培养理念、教学资源,还是政策支持以及资金投入都落后于国内较发达地区。所以,如果云南省只是一味地完全照搬国内外“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就可能相对于国内其它地区的人才缺乏竞争力,也无法有效满足当地酒店对“专业且有特色”的酒店管理人才的需求。这也是造成目前云南省许多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应届毕业生在高星级酒店就业率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要最大程度地开发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高云南省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就应该在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注重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地方性优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让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掌握较为完整的现代酒店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掌握本地民族文化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这为云南省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本投资提供了新思路。
二、云南省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民族文化技能培养的现状
(一)民族文化技能未被纳入人才培养体系
目前,在云南省诸多开设酒店管理专业的高校中,人才培养目标大都定位在培养熟悉酒店企业各项主要业务,具备牢固专业管理理论知识和熟练职业技能的通用型酒店专业人才,并没有将具有地方性优势的民族文化知识和技能纳入到人才培养体系中。酒店管理专业针对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方面的培养多集中于饭店前厅、餐饮、客房、康乐等部门的基本服务技能方面。目前,云南省尚未有一所高校将当地少数民族文化技能作为专门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开发和实习实训。有些学校针对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知识设置了选修课程,但仅限于一般知识的了解,没有实际操作的内容。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是云南省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地方性优势。少数民族的语言、艺术表演、手工艺、和年节习俗等民族文化资源是游客可以直接感知和体验的要素,也是吸引众多游客的主要旅游资源。这些地方性优势资源要转化为地方性发展优势就需要有一批能够将这种资源转化为资本的经营管理人才。遗憾的是,因为在现有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忽视了民族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培养,酒店管理人才未能将这些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资本从而实现价值。
(二)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不足
将少数民族文化知识融入到酒店专业教育中,使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掌握全面的酒店管理专业知识的同时,具备一定的民族文化知识和技能对学校、学生以及当地酒店的发展都是有利的。但现实中,各高校针对少数民族文化技能的培养方面的教学资源太少,既没有设置专门的课程,也没有现成的教材,相应的实训室资源也较为稀缺。更重要的是,各高校能够熟悉各少数民族知识并具备一定民族文化技能的专业教师寥寥无几,开展相关的教学工作面临极大的困难。各高校虽然理念上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人才的培养,但却因教学资源的不足和师资力量的匮乏无法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结果就是掌握少数民族文化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缺乏。
(三)未能发挥少数民族学生的特长与潜能
在酒店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不重视民族文化知识和技能的作用,更没有相应的培养和培训实践,导致一些本身具备少数民族文化技能的学生的特长和潜能在就业中未能充分发挥。云南省酒店管理教育的学生中,本地生源占相当大的比例。在这些学生中,有些本身就是少数民族学生,这些学生熟悉本民族的文化知识,并具备一些民族文化技能。对于一些少数民族文化主题酒店来说,这些学生身上具备的少数民族文化知识和技能正是他们需要和缺乏的,在就业中只需要稍加培训即可发挥其在文化展示和传播方面的优势。但现实中,云南省各高校中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是同一种模式下的“生产线”式的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同其他学生进行相同模式的培养,这些学生不能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其民族文化技能方面的特长也不能很好地发挥。
三、酒店管理专业少数民族文化技能培养的对策与途径
(一)将民族文化技能纳入人才培养体系
在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应该增加民族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内容。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饮食、衣着、住宅、生产工具属于物质文化的内容;语言、文字、文学、科学、艺术、哲学、宗教、风俗、节日和传统等属于精神文化的内容,根据民族文化的现实表现和市场需求,云南省少数民族文化有代表性且内容较为完善的可归纳为以下几类:民族艺术、民族工艺、民族服饰、民族建筑、民族餐饮、民族医药等项目。在云南省旅游酒店管理人才教育中可以将以上几个模块作为特色开发项目纳入到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中。民族文化知识和技能在旅游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这应该引起云南省教育厅、学校、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并将民族文化技能的培养纳入到人才培养的体系中来,将少数民族文化技能作为一项同专业技能同等重要的内容进行教育和学习。
(二)开发编制民族文化技能类的教材
培养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少数民族文化技能,使云南特色少数民族文化转化为校园课堂知识,首先应该开发体现少数民族技能培养的课程体系并编制相关教材。只有如此,少数民族文化技能才能像其它专业技能一样得到教学的支持和保障,同时,学校、教师和学生也能更好的重视这项技能的培养和学习。教材的开发和编制应该至少有三方面的人员参与:一是酒店管理专业教师;二是真正熟悉和掌握民族文化技能的民族文化传承者、民间工艺大师等;三是从事民族文化研究的专家和知名学者。酒店管理专业教师能根据酒店管理专业的职业特点把握教材内容的重点内容及难易程度;民间艺人提供民族文化技能的基本知识概括和内容展示;专家和知名学者对教材的内容和大致方向进行把关,保证教材的科学性、现实性和前沿性。
(三)聘请民间艺人入课堂
少数民族文化技能的培养离不开民间工艺品的制作情景展示和实物制作过程的展现等,这个环节是专业课教师目前无法胜任的。因此,进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少数民族文化技能培养,缺乏具备民族文化技能的师资力量是一大难题。要解决师资力量的难题,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就是直接聘请民间艺人进入课堂,亲身讲解和演示民间工艺的制作过程。聘请民间艺人、民族原生态歌舞的创作者等作为兼职教师进入课堂,指导学生进行歌舞排练,手工艺制作等。这样既解决了师资问题,又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和专业性,使学生学习到真正的民族手工艺,并从现实中了解其用途和文化意义。
(四)在学生实训中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少数民族文化技能的掌握离不开实习实训环节,因此,为保障少数民族文化技能的实习训练,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学校应积极开发实习实训资源,建设培养培训民族文化技术技能人才的技能教室、实训基地以及民族文化展示或体验中心等。例如,提供舞蹈教室供学生进行民族歌舞的学习和排练;建立手工艺学习教室,供学生进行民族手工艺的学习和制作练习等。实训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可以利用学校现有实训室资源,同时学校也可寻求当地的文艺表演单位、民间工艺作坊等作为实训基地。此外,学校最好能成立少数民族文化展示厅或少数民族文化体验中心,展示厅除了展示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之外还可以展示学生民族歌舞表演以及学生制作的民族手工艺品等。民族文化展示厅或体验中心在达到一定的规模之后最好可以向社会开放,学生的手工艺品也可明码标价进行销售,这样既传播了少数民族文化,又可以为学校和学生提供一些商机。
(五)寻求企业和政府的合作与支持
成功的教育离不开社会各方面的支持。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学习了各项技能之后,最终要经过实训实习的过程走向工作岗位。目前,云南省已经存在一定数量的具有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主题酒店。对于大部分的酒店而言,引入少数民族文化主题也是提升酒店竞争力实现较好发展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这些主题酒店聘请掌握民族文化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来经营管理。因此,酒店通过提供实习机会和岗位等方式参与到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民族文化技能培养过程中是有必要的。高职院校则可以利用酒店的需求和愿望,积极寻求学校与酒店的合作,共同培养可以满足民族文化主题酒店发展需要的学生。当然,专业人才的培养还需要地方政府和社会的支持,特别是需要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云南省职业院校在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民族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过程中应该寻求省政府、教育厅、省民委、文化厅等部门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四、结论
篇4
(一)民族学校课程在民族文化教育方面确实做得不够,学生对认识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知识呈持续下降的趋势。民族教育及课程首先要整体反应本民族文化,让学生确知自己从何而来,反思自身文化的特点与不足何在,与其他民族文化相比,本民族文化有哪些优势和劣势等。如果学生不知道自己文化而且在此过程中进行反思,当然更不必说知他了。
(二)从课程文化和课程知识教材等方面来说,没有一种教材专门面向少数民族本土社会,即课程教材的种类和汉文课程教材的种类基本一致。民族课程内容与其使用者的家庭和社会生活,习俗和是完全不同的世界,内容脱离了社会实际。
(三)从课程所体现的内容来看,课程知识体现的是城市文化,汉族文化,发达地区的文化,相应地少数民族文化,乡村文化落后地区文化等等没有得到体现。课程知识只是单一的体现了前者的需求。而很少体现后者的需求。
(四)在教学方面过于强调用汉语来讲课,利用本民族语言进行教学的趋势越来越少了。教育的功能是传递文化,这种文化是用某一种语言来传递下去的,语言作为文化载体,积存和蕴藏着丰富的文化现象,语言里保存的故事、神话、传说、寓言、诗歌、唱词、谜语、戏剧等各类文学作品都依靠语言来表达,而在民族地区学校中没有比用母语来进行文化传递更好的手段了。
二、加强民族地区学校课程中少数民族文化的几个建议
(一)改变过去国家文化一元化的倾向,将各个民族的古老智慧融入其中。应当考虑的是本民族哪些文化知识具有特别的教育价值和意义,比如美育、德育、智育、体育价值等。将这些文化知识以适当的方式融入民族民族教育课程体系之中,一定会对民族主体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这样,可以提升文化自信心,可以使其拥有文化的认同感和心理归属感。在文化保护方面,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国策上就应该实行多民族多文化的政策,在承认不同民族文化不同的价值的同时,像保护生物多样性一样保护文化的多样性。
(二)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其中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都可以融入少数民族的地域文化,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进入学校课程铺平道路。国家课程由于课程内容的限制不可能涉及个民族文化的方方面面,同时由于文化选择的前提是对民族文化及其发展的深刻了解,国家课程在这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地方课程则具有一定选择优势,能够根据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趋势,以及地方人才培养的标准,对本土文化进行深刻分析,让学生了解更多家乡的社会风俗,生活方式,历史传统,增强适应环境和自我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成为承袭和弘扬本地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人,成为热爱家乡,服务家乡的一代新人。
(三)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语言平等是民族平等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民族平等的一个重要标志。《宪法》第4条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少数民族人民对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字有着深厚的感情,把平等享有使用和发展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看作是真正享有民族平等权利的重要内容。因此,如何对待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是一个关系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重大问题。可以说,保护民族语言文字自由是民族平等的重要体现,是少数民族平等权利的保障。国家应保障少数民族在社会生活中不受干扰地学习、使用、传播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这是国家的义务。因此,要从有利于各民族团结、进步和共同繁荣出发,实事求是,慎重、稳妥地开展民族语文工作,为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促进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篇5
家庭传承主要是依赖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来维系和发展的。传统的家庭传承中,文化礼仪、道德规范、生产技艺等传统文化都是以“一对一”的方式来完成传承的。然而,在当前价值多元、追求高效的时代背景下,“一对一”的传统传承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展的需求。传统的家庭成员关系也因为多样化的娱乐形式而被打破。年轻一代外出读书、打工使得稳固的家庭关系逐步分离,传统的家庭传承方式也因文化传承场域的变迁而陷入困境。长期以来,社会文化传承是在一种被称为“看不见的文法”的文化监督机制之下得以实现的。[3]这种文化监督机制并非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制度,而是民族内生的价值评价系统,是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约定俗成的共同的社会意识和道德准则。这些在民族文化发展的历程中积淀而成的价值评价体系对民族文化传承具有独特的约束力。然而,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之下,民族内生的价值体系受到强烈冲击,其约束力也受到极大的影响,内生的价值体系并非唯一的是非判定标准,社会文化传承场域出现危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场域正在不断消解和重构。学校教育因其环境、设备、知识储备等优势,逐渐成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场域。本文将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桃坪镇为例,系统地分析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场域所具备的独特优势及面临的问题。之所以选择理县桃坪镇为个案调查点,是因为理县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杂谷脑河畔就有人类生息繁衍。桃坪镇位于理县杂谷脑河畔,是羌族聚居镇,因驻地桃坪而得名,拥有世界保存最完整的羌族建筑文化艺术,被称为神秘的“东方古堡”。理县桃坪镇是悠远的羌族文化的“活化石”,羌族文化具有一定的地域代表性,羌族文化传承活动也极具地方特色。但是,由于羌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现状,使得许多优秀的羌族民间文化没有得到很好地记录、保存,多元文化的冲击以及年轻一代传承民族文化积极性和认同感的缺失,使悠久的羌族历史文化面临失传的窘境,如何有效地传承民族文化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学校教育是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最佳途径
千百年来,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大多依赖于诸如传统习俗、传统节日、宗教仪式等“内生”的文化活动。随着多元文化的冲击和碰撞,少数民族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逐渐降低,少数民族文化面临被主流文化同化的危险。单纯依靠内生式的文化活动来传承民族文化已岌岌可危。有意识、专门化、系统化的学校教育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最佳途径。相对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具有相对固定的学习时间、场所和约束力,集体的传承平台也利于青年学生形成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民族意识以便于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在对理县桃坪镇桃坪小学、桃坪完全小学、桃坪羌族乡中心小学和桃坪农民技术学校4所学校的调查中,共向师生发放调查问卷83份(问卷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80份,有效率为96%),调查结果如下:
(一)学校教育的环境优势民族文化的传承既要靠“传”,也要靠“承”。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继承民族文化的主体,年轻一代大多都要经历学校教育。通过对桃坪镇所在学校的实地调查可以发现,由于地处山区、撤点并校等实际原因,桃坪镇的学校几乎都是寄宿制学校,学生只有周末才回到家里,其余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学校地处羌族聚居区,80%以上的学生为羌族、藏族等少数民族学生。这些都为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提供了良好基础。学校中多为本民族学生而形成的学习团队营造了学习民族文化知识的浓厚氛围。学校的集体生活和系统的民族文化知识传授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启发民族自觉意识。校园的集体环境是区别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独特环境优势,有利于学生在实现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之上,树立民族自信心。
(二)学校教育的主体优势青少年是学校教育的主体,也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中坚力量。青少年时期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创新性,他们不仅具有年龄上的优势,同时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也更强。随着多元化文化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受到主流文化的冲击也越来越强烈。民族文化能否得以顺利传承取决于年轻一代能否接受并认可本民族文化,主动传承本民族文化。通过调查发现,87%的学生认为传承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90%的学生认为自己在传承本民族文化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学校教育期间,通过系统的民族文化知识传承,能帮助青少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接受本民族文化的熏陶,形成本民族的文化观念、意识形态以及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同时,文化传承是文化的生产与再生产,是对人的教育和再教育。青少年学生强烈的创新意识能够让民族文化得以创新发展,而并非局限于简单的复制和传播。
(三)学校教育的专业优势民族地区学校教师往往在当地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也比较了解当地的文化状况,甚至教师本身就是少数民族。在调查的3所小学及1所职业技术学校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3%,少数民族教师占42%,其中很大一部分教师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具有一定知识水平又熟悉当地民族文化的教师,在民族地区具有一定的权威,由他们对民族文化进行推广,传承效果更为明显。由教师的特殊角色进行民族文化传承,既能扩大传播的范围和影响力,同时也能克服一些民间艺人由于时间、空间限制而无法进行系统的文化传承的弊端,达到培养学生民族情感,唤醒学生民族意识的目的。
二、学校教育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存在的问题
虽然学校教育具有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诸多优势,但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变迁和文化发展,当前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也面临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出现在理县桃坪镇的学校当中,也因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师生信息素养较低、教育环境相对闭塞等共同的现实条件,存在于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传承过程中。
(一)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教学理论和内容存在缺陷。教学理论更多地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而基于本土文化构建的几乎没有。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和不同的民族文化都具有各自不尽相同的特点,如何针对性地对不同的民族文化传承方式进行本土化的理论建构尚属空白。在教学内容方面,校本教材的开发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过多的借鉴使教材并未在实践教学中让学生真正吸收而导致“消化不良”。例如,《理县农村实用技术》《理县民族常识》等都是使用频率较高的校本教材,但是教材内容多集中在强调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重要性方面,针对当地文化特色而展开的针对性教育内容较少。教学内容缺乏实际的动手实践课程,更多是以讲述为主,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校本课程很多时候是多年级同时使用,或是多年重复使用,没有根据不同年龄层次和学历背景作到“因材施教”,也缺乏必要的内容更新。
(二)学校教育对于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有待加强。学校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的形式除了课堂教育以外,多集中在图片展示、手工制作,或者在学校文化活动中进行民族歌舞展示。这种静态的文化传承方式,很难让学生对民族文化传承产生主动性,并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精髓。传统的民族文化大多是以口传心授的模式得以传承和发展。比如,羌族是一个有语言无文字的历史悠久的民族。羌族语言、羌族歌谣、羌族寓言故事、羌族伦理思想等,这些传统羌族文化在千百年来的发展中得以流传,都是基于传承主体的“活态传承”。在调查中可以发现,学校教育很多是通过阅读书本、课堂教学、民族文化专家或民族艺人讲座的形式来进行传承,而民族文化的灵魂并非是静态传承形式能够得以实现的。学校教育中的静态文化传承方式能够起到一定的“扫盲”作用,但是在传承文化“魂”中,仍然显示出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如何加强学校教育对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是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三)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教师的专业性需要进一步强化。教师是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过程中的传承主体,虽然经过民族文化传承的培训,但是由于民族文化传承具有经验性、原始性、多重性、交叉性等特点,在悠久的历史文化面前,如何原汁原味地传承民族文化的精髓仍然是很多教师面临的问题。加之繁重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课业压力,民族文化传承的教学活动也大多“流产”。100%的教师认可传承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有92%的教师表示课业压力以及自身民族文化素养影响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质量。在调查的4所桃坪镇学校中,他们每学期都会安排一些民族文化活动、艺术表演或图像观摩,这些成为了民族文化进校园的主要形式。有些学校会邀请有经验的民间艺人对学生进行授课,但由于时间限制也不能对学生进行长时间的系统指导,大多流于形式。系统化、专业化是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优势和特点,这些都需要教师的专业技能才能得以实现。
三、学校教育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思考
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如何利用好这些优势,使价值多元时代背景下的民族文化得以“原汁原味”的传承并发扬光大,值得深思。本研究着重从学校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中亟待加强和改进的课程内容、教学体系、教师能力等方面作初步探讨。
(一)多元整合课程内容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主要依靠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校本教材。在之前的调查和论述中已经提到,民族文化传承的教学理论的原创性和本土性缺失,校本课程的开发缺乏针对性,也没有及时更新教材内容,过多的引用和借鉴导致校本教材的内容并不适合当地学生。从桃坪镇开发的校本教材来看,教材内容多偏重于文化知识的讲解,对民俗、民风、民情的介绍较少。因此,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当地民族特色资源的结合应该成为今后思考和改进的重点。另外,民族文化教育课程与其他知识型课程分离,不利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展开。在民族文化传承的过程中,不仅要对民族的民风、民俗、民情进行普及,同时也要关注传承人的自身发展。在深入分析和研究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符合教育需要的元素吸纳作为学校课程资源,并将民族文化课程与其他基础知识教育课程相结合,不仅符合学生基础知识学习的现实要求,也增强了民族文化传承的应用性,能够在更多维度进行多元化的民族文化传承。比如,在语文课、历史课等基础知识课程中,增加羌族寓言故事的学习,在音乐课程中学习羌族传统民族歌谣等,都是将民族文化课程与基础知识课程进行整合的有效方式。
(二)适度进行民族技能培训随着多元文化的盛行和冲击,“读书无用论”越来越多地影响民族地区年轻一代的选择。在调查中发现,56%的人群能够掌握羌族的传统民族技艺,而这部分人群主要集中在中老年,青少年中62%的调查人群表示不太感兴趣或不能掌握。部分学生在经过学校的基础教育就直接进入社会,他们会因为缺乏一技之长而显得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回归当地又因为不能深入了解民族文化、失去民族特色、缺乏民族自豪感而面临融入困境。另一方面,羌族传统文化技艺后继无人,急需新生力量的加入。这两方面矛盾能够通过学校教育进行有效调和。在学校教育期间,可以对学生适度进行民族文化技能培训,例如:羌族刺绣、羌族服饰制作、羌族传统饮食制作等手工艺培训,既使学生拥有一技之长,同时也解决了民族技艺传承后继乏人的现状。
(三)增强教师的民族文化自觉意识学校教育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教师是主体,也是实现学校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融合的中介。“在师生交往中,教师的行为方式会直接影响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尤其在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之间的交往活动中,教师的行为方式本身就是一种信息源,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文化的基本参考体系。”[目前,学校教师的民族文化知识素养不足以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传承更多是因为教学任务的要求而流于形式。加强对民族地区教师,特别是非少数民族教师的民族文化自觉意识以及民族文化专业知识培训,增强他们对民族地区文化资源的深入了解势在必行。用自身的感受和专业的民族文化知识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传承无疑是最好的教学范本。同时,要充分发掘学校教师在民族地区的知识优势,利用他们的科研能力对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整合,开发出具有当地特色的,适合民族发展需要的教育资源,以增强民族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结语对理县桃坪镇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情况调查只是个案,但也表现出当前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现状与问题。实践证明,学校教育区别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因其教学目标和培养方式的特殊性,理应肩负起民族文化传承的重任。但是在传承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如何传承民族文化的精髓,如何处理好主流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成为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核心。“文化传承不是简单的文化元素传递,而是按照文化适应的规律和要求作有机的排列组合,为新的社会秩序的建构作必要的文化要素积累。”
篇6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我国民族状况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各少数民族在自己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的形式丰富多彩、内容浩瀚博大的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少数民族在历史实践活动中创造的文明成果,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并保留在少数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多层面文化,包括思维观念和价值取向、道德生活和礼仪风俗、制度习惯和宗教信仰等方面,它是少数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各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有的文化因素,一般包括生活习俗、人生礼仪、民间传承、信仰崇尚以及节日文化等主要类型。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是各族人民的精神基础,是维系各民族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纽带,支撑着民族的心理、意识,体现在独具民族特色的价值观念之中。高校在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德育资源时不能忽视对少数民族传统道德的开发利用。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少数民族政策的深化,高校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地理环境、文化背景、家庭教育甚至学校教育背景的不同,决定了当前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如果高校德育仅满足于一般化的理论教育,脱离民族学生的实际,忽视少数民族道德的特点,将缺乏针对性和认同感。如何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贯彻落实高校德育目标,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既弘扬主旋律,顺利的实现社会主义德育目标,又照顾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独特的民族文化背景,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的途径因材施教,提高德育效率,是目前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德育工作和改革中面临的重大理论课题。
生活即教育,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发掘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可以让学生接受本民族文化的熏陶教化,提升认同感和归属感,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道德修养。在中华民族的文化构成中,少数民族文化在与汉民族文化交融渗透的过程中呈现出独特的社会调节功能,它承担着调整少数民族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界、人与神灵之间的关系的任务,是各民族用于调适本民族内部,本民族与其它民族之间各种关系的重要手段,在维护社会稳定、有序的推动少数民族社会的发展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道德的本质是“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1]。
伦理道德与传统习俗、宗教信仰相结合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主要特征,在少数民族地区道德教育的主要形式就通过民间习俗、宗教仪式完成。带有经验性的伦理道德以乡规民约、各种禁忌、人生礼仪、节日庆典、谚语歌谣等形式散布和融汇在实际生活之中,这就使它比一般的伦理道德更具普遍性和稳定性、实用性和权威性,具有更为直接的社会功能。如果学校德育能结合学生的实际在坚持正确价值导向的前提下,利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丰富的资源和宝贵的经验,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赋予其时代的特征,将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思想道德力量,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增强德育的人文底蕴,有效抵御外来文化的冲击,丰富德育内容和提高德育效果,真正解决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问题,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时代价值。
二、少数民族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
意识形态层面的少数民族传统道德与宗教、民族风俗、民族节日等各种文化现象交织在一起,表现在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世界观、人生观、哲学观以及体现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中,通过各种艺术形式、语言文字或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至今。道德观念对宗教、民族文化产生极大影响,而宗教、文化等又是道德观念的载体,各民族道德情感、道德观念通过这些具体生动的形式得到充分的表露。少数民族传统道德的内容蕴含在民间文学作品、风俗习惯、宗教禁忌、格言谚语之中,以习惯法、乡规民约、社会舆论等社会调控方式保证其实施。这些道德内容渗透在少数民族日常生产劳动、宗教信仰、婚姻家庭,社会生活、社会制度之中。综合起来,少数民族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道德
“中华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劳着称于世,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2]。在道德价值上,各民族都重视道德思想与政治思想的融合,爱国主义观念贯穿于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之中。各少数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国的历史,以顽强的精神开拓了祖国的疆域,为祖国的统一作出了贡献。我国的少数民族在历史上为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反抗民族压迫,抵御外敌入侵做出了巨大贡献。各民族在道德价值的导向上,为维护血缘关系、宗法制度和君主专制强调个体服从整体。解放前,仅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就呈现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等不同的社会历史形态,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保证族群的发展和繁衍,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形成了朴素的集体主义观念,这种团结互助的整体意识世代相传,构成了各族人民所特有的心理素质和民族精神,并成为传统道德的基本内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尊重贤能,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等观念作为重要的政治道德规范在维护各民族的政治地位、政治制度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社会道德
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约定俗成的社会道德可以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婚姻家庭道德几个方面考察。概括起来,在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中以物质文化的形式或以精神文化的形式,在生活习俗、人生礼仪、传统节日、宗教信仰等方面普遍渗透着文明礼貌、与人为善的原则;诚实守信、公平合理的原则;遵守秩序、言不越规、行不逾矩的原则;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勤俭节约的原则;勤劳勇敢、谦虚谨慎的原则。这些原则在很大程度上是维持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秩序,稳定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生产和生活,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繁荣发展的坚实保证。
(三)和谐统一的生态伦理道德
少数民族朴素的生态伦理道德是优秀的传统德育资源,善待自然的观念以广泛的影响力保证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行为的延续。总的来讲,少数民族传统道德在道德价值的最终目标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境界。大多数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都是以祖先崇拜、自然崇拜和万物有灵为主,反映出朴素的自然观与道德观。在宗教信仰和生产力水平的影响下,少数民族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处处渗透着与生存环境、与整个自然界和谐相处的观念,体现着对生命的崇敬,对待死亡乐观豁达的态度,这些观念深深的植根于民族文化心理之中,形成了大量世代相传必须严格遵守的生态伦理原则。
三、利用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的主要途径
德育在选择、传承并创新传统文化的同时,又以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内容,从丰富的传统文化中吸取养料。德育通过发挥自身的传递功能,保存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促进传统文化的积淀,使传统文化得到再生和继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少数民族学生加强德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以民族传统文化作为桥梁建立起共同的道德基础,确立核心价值观念,在课堂上,课外教学活动中,在校园文化里树立文化对话意识;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利用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传统德育资源构筑和谐的德育体系。
(一)将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作为课程资源进行开发
道德教育的民族性决定了少数民族学生德育教育要有针对性,要符合民族特性和民族文化传统才能取得实效。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中与社会主义伦理道德相一致的爱国主义思想、人伦价值思想,与社会主义价值观一致的人生和价值取向等优秀德育资源都可以赋予其时代的含义作为课程资源整合利用,结合实际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出具有本民族、本地区、本院校特色的,易于被学生接受的课程资源。在高校的思政课教学中要重视运用民族观,适当加强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宗教观念以及民族认同等方面的教育。利用传统德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种主题活动也是有效途径。
(二)在隐性德育环境中利用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
少数民族学生生活的地理环境、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以及语言的千差万别,导致了少数民族学生独特的性格特征和思维方式,由此给高校德育工作增加了难度。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明确自身在提升德育实效性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善于运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资源进行植入式、培育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优秀传统德育资源,利用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设施建设,校园环境建设以及班级管理等隐性德育环境的创新,关注时代的德育新视点,进行文化浸润、人文关怀,提升民族认同感,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加强德育工作者的民族文化意识
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发掘和利用中高校德育工作者是主力军,仅重视德育师资的理论修养,忽视对民族地方高校师资的民族文化知识培训是不利于成功开发和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德育工作者不了解民族文化知识,课堂上单纯进行理论灌输,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民族德育资源,师生之间缺乏交流,是导致学生对理论知识缺乏认同感,造成民族地方高校中德育实效性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只有通过提高民族地区高校德育师资队伍中民族文化知识的普及教育,把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灵活地运用于民族的文化传统之中,并同民族的历史结合起来,才是使高校德育取得实效的有效途径。要培养一支既有深厚的理论修养,同时又熟悉少数民族历史、宗教、文化的德育队伍,使其成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保证。
四、利用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的原则
在利用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的过程中既要符合社会主义的德育要求又要照顾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跨文化问题,要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中的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德育目标的实现找到有效途径就必须在开发和利用传统德育资源时遵循指导的原则,不断传承和创新优秀的文化资源,“扬弃”落后的,不符合时代特征的传统。
篇7
关键词 少数民族 经济发展方式 民族文化
一、前言
如今,随着我国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也得到了显著进步。但是,我国少数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民族文化与民族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存在一定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少数民族的发展进程,不利于少数民族的繁荣。因此,探究少数民族文化与民族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少数民族经济与民族文化的辩证关系
首先,民族文化引导民族经济。民族文化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由于民族环境的不同,进而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民族文化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选择方法等方面对经济生活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们的消费行为,进而影响经济的发展方向。其次,民族经济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基础。经济活动是在人的作用下展开的,并且经济活动是人们各种活动的基础,人们以劳动的方式来满足自身的生活需要以及发展需要。在此基础上,民族文化得以产生并发展,而民族经济是民族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最后,民族文化与民族经济相互影响。民族文化在民族经济的基础上进行发展,为民族经济指引方向,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在促进少数民族繁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
三、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方式
(一)嵌入式
少数民族实行嵌入式发展方式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通过国家的大力开发和资金支持而进行的粗放式发展方式,粗放式发展方式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经济效益,过度追求发展速度以及发展数量。嵌入式发展方式,首先以外来资金作支撑,其发展资源由政府提供,发展中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与当地发展无关;其次,以国际市场为依托,产品主要流入国际市场;最后,区域经济增长较快,有效调整了产业结构。[2]
(二)内生式
少数民族经济实行内生式经济发展方式,即以国内市场为依托,对国内市场的依赖性相对于国外市场来说较大,进而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对突发的市场波动产生有效的抵抗能力。内生式经济主体劳动者的悟性较高、观念较新、思维较活跃;内生式经济发展有选择地接受政府扶持和资助;内生式经济发展充分发挥本区域内的资源,合理实现资源配置。[3]
四、民族经济发展方式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一)嵌入式经济发展方式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少数民族嵌入式经济发展方式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不相适应,二者关系不协调的原因主要包括三方面。第一方面,少数民族的文化形态较为落后。少数民族传统的文化形态主要经历了氏族文化、部落文化、奴隶制严重压迫文化、封建文化、官僚文化以及小农文化。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形态经历的时间较长。第二方面,少数民族的经济结构不合理。少数民族地区主要以农牧业经济结构为主,现代工业所占比例极小,经济结构形式较单一,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其经济发展步伐逐渐加快,现代工业比例逐渐上升。第三方面,少数民族文化转型落后。少数民族向现代化的转型时间较长、转型过程较复杂,传统的个性特征鲜明。二者不相适应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影响下,少数民族地区形成了固化的思维模式,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的依赖性、等待性、索取性在逐渐加强;第二,少数民族的市场竞争意识淡薄,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本民族经济的持续发展;第三,传统的文化形态依然残留,进而不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均衡发展,不利于商业资本的有效转化,进而造成了剩余商品的过度浪费。
(二)内生式经济发展方式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内生式经济发展方式是民族经济的基础,实行内生式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了少数民族实现内生式经济发展方式,首先要加强民族文化的自觉性和自信心;其次,要加强民族文化现代化。民族文化的自觉性和自信心:首先,劳动者作为少数民族的主体,要相应提高自身的觉悟性,准确把握时展的趋势,及时进行观念创新、引进先进技术。与此同时,劳动者要通过系统的培训提高自身的劳动技能,通过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其次,要树立科学、合理的社会主义民族观,进而在民族观的引导下实现民族经济的有序发展。最后,强化民族文化的自觉性和自信心,弘扬传统文化,打造品牌意识,进而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民族文化现代化:首先,要以中华文化为发展主体,弘扬中国民族文化精神,强化中国民族文化价值观念,进而加强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丰富主体意识。其次,树立核心价值观,加强少数民族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掌握和理解,并⒓壑倒勰钌钊肴诵模进而引领文化的发展方向。然后,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对民族文化适当地进行创新,进而为民族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最后,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文化理念,进而充实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经济的稳健发展。[4]
五、结语
要想提高少数民族的经济水平、优化少数民族的生活质量,首先要加快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现代化的步伐,进而为促进少数民族繁荣实行适合少数民族发展的内生式经济发展方式,进而促进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作者单位为湖北民族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作者简介:吴尚谦(1985―),女,湖北咸丰人,少数民族经济专业,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参考文献
[1] 马琴.民族文化对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导引――以古丈县断龙山乡田家洞村土家族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4(06):125-128.
[2] 彭兵,陈旭堂.发展滞后、国家担当和路径选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政治经济学[J].浙江学刊,2015(02):215-219.
篇8
关键词: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公民教育;地方课程
中图分类号:G7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7)05―0157―00
“公民”作为一个从西方传人的概念,是随着民族国家的建立和社会民主化进程以及公民社会的成熟而逐渐发展和完善的。公民教育是泛指培养年轻一代建立一种自省、自律的公民责任的教育。其目的是提升公众参与民主过程的能力和意愿,使公民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决策者。并愿意以理性、沟通、妥协的方式形成共识,解决问题,促进社会的改革和健全发展。使个体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是民族国家对个体发展最基本的期望,也是教育最基本的目标。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由各种文化塑造出的具有不同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人们,交往日益频繁、联系日益密切。他们带着思想上一直到行为上多种多样的方式进入共同生活。伴随这一过程,对抗性的矛盾也出现在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特别是美国9.11事件以后,不同民族、种族的文化冲突、价值观冲突所引发的民族危机,促使各国进一步重视培养具有多元文化意识、能够在多元文化环境中相互尊重,和谐共存、共处,进而促进国家和谐发展的公民教育。意图通过公民教育帮助各民族人民正确认识本民族文化与他文化,学会理解和尊重他民族文化、培养文化共存意识以及与不同文化沟通交流的能力,成为多民族国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公民教育的重要性
在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社会中,文化和人口占相对弱势的少数民族个体会因为社会环境的意识导向以及主体民族的意识和态度,形成不同的民族同一性。民族同一性主要包括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自我意识、关于本民族群体与主流社会文化以及其他民族关系的认识。教育家福特(Ford)提出了民族同一性有六种不同类型:自卑的民族意识、封闭的民族意识、民族同性的确立、双重的民族意识、多民族和多元文化的国家意识、全人类的民族意识。福特的研究着重是在学校中进行的,并且发现,在绝大部分学校中,都存在其中五种类型的学生,第六种类型作为一种理想还不普遍存在。其中,自卑的民族意识和封闭的民族意识,往往会造成少数民族对于本文化的自卑体验,进而排斥、拒绝他民族文化。而多民族和多元文化的国家意识、全人类的民族意识则能正确认识本民族文化以及他民族文化,在多民族国家中能相互理解、适应和分享他民族的价值观、习俗,形成强烈的国家认同感、责任感,形成国家凝聚力,并能形成积极的民族、国家和人类观念,具备在本民族文化和世界其他国家、其他文化中有效地发挥作用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当前的国际全球化背景以及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公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能够正确认识、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并和其他各族人民和谐相处的公民。我国西北地区是典型的多民族、多宗教地区,一些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如维、藏、蒙、回、哈萨克等集中居住和生活于此,受伊斯兰教、藏传佛教、基督教、道教等几大宗教影响较大。同时,西北地区是我国文化异质性程度较高的地区。一方面,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其文化具有一定的共性。另一方面,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较强的民族文化认同。再加上西北地区位居我国边疆,周边与多国为邻,许多少数民族同时还是跨境民族,民族宗教关系复杂。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下,各民族人民形成怎样的民族同一性对于不同民族关系的形成以及西北地区的稳定将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来说极具特殊的意义和重要性。
个体的民族意识、民族同一性是在特定的文化环境、家庭和教育条件下社会化的结果。之所以表现出某种类型的民族同一性,有极为复杂的社会历史的、文化的原因,要改变或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民族同一性,对本民族文化和他民族文化形成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就必须改变这个民族所处的社会文化条件。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作为社会文化背景的一个方面,在帮助少数民族儿童建立良好的民族同一性中是有所作为的。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公民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基础教育作为普及性的国民教育,在培养未来社会公民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中,把培养合格的公民作为国民基础教育的重要目标或第一目标,得到学者们的共识。其中,万明钢教授指出,培养公民是一切教育目标表述的基础,也是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公民教育的目标一定要明确地包含在基础教育的目标中,公民教育的内容也一定要渗透在相关的课程之中。
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公民教育课程实施分析
丛立新教授在《公民教育与小学社会科》一文中强调,学校教育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实施公民教育,而实施公民教育的最主要的载体就是社会科课程。世纪之交,我国开始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标第一次明确规定社会科是进行公民教育的课程,其目标是培养合格公民。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公民教育实施的主渠道也将通过社会科课程实现。然而由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公民教育的特殊性,笔者认为仅仅通过这一渠道还将难于有效达到目标。
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不同民族在社会文化上的差别是客观存在的。不同民族文化形式上的多样性,形成了不同的民族同一性。这要求公民教育把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认识、理解、沟通作为重要任务,帮助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形成积极的、开放宽容的民族意识和民族同一性。
然而,笔者通过检视我国西北地区(新疆)公民教育课程实施,发现公民教育课程从多种文化角度进行阐述的内容极其有限。教材编订者缺乏对不同民族文化的深入了解,倾向于说教、且以“他者”的眼光看待解释文化现象,忽视对不同学生文化资源的利用。教材内容表述倾向于知识化,忽略了学生的知识基础。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部分脱节。同时,受学校知识以及教师潜在文化观念影响,汉族学生不但在学习过程中不会主动的去了解他民族文化,相反,少数民族的学生也因缺乏体现民族文化的学校课程,对自己本民族传统文化产生疏离。由于本民族交际工具的缺失以及文化心理的影响,这样的教育形态下培养的学生面临着进入本民族文化群体以及他民族文化群体的双重困难,由此产生文化边缘、文化隔离现象。为此,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公民教育的实施有必要正视这一现实问题,在实施层面进行积极探索。
面对文化的多样性,如何实施公民教育,国外多元文化公民教育的做法可以为我们提供一定的借鉴。
20世纪70年代之后,以承认和包容多样化为主题的多元文化公民教育模式成为西方公民教育的主流取向。多元文化公民教育强调,承认、理解和尊重是现代公民适应全球化发展的基本要求。文化之间的相互承认和尊重是多元文化公民教育理论的基础。基于这样的公民教育理念,多元文化取向的 公民教育在教育目标、内容、手段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在教育目标上,学校要培养未来公民健全的人格特质,包括开放的自我,对待他人的宽容态度,与他人共享价值的能力,多元而不是一元的价值取向。在教育内容上,公民教育课程内容既要强调普适伦理,即一种以人类公共理性和共享的价值秩序为基础,以人类基本道德生活、特别是有关人类基本生存和发展的道德问题为基本主题而整合的伦理理念。同时,也要呈现多元的文化,使学生在公民认同上,既能达致共同的国家认同,也能理解独特的族群文化认同。在多元与一体之间保持张力。在教育权利上,要考虑到族群成员的差异性,给予族群特殊的权利保障,使族群不同的利益、文化经验、生活态度得到公开展示的机会。在教育手段上,公民教育课程既要积极改进传统的教育手段,又要充分运用新的技术手段,使教育形式多样化,能够更有效地展示文化的多样性,提高教育效果。
从国外关于公民教育的做法可以看出,多元文化背景中公民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不排除文化差异,相反,是要肯定文化样性,把不同文化当成值得保存和延续的资源,帮助所有学生由认识自己的文化开始认识他人,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发展能够容忍差异、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能力。
三、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公民教育地方课程的提出
公民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单纯考虑普适性文化而忽略其他文化,无形中增加了不同文化群体学生认识本民族文化的困难。无法正确地认识本民族文化,形成本民族的“文化自觉”,也就无法更好地认识他民族文化,进行文化间的共同交流与发展。教育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文明、延续文化的基本载体,也是了解多元文化的主要途径。学校在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要传递社会共同的文化和价值取向,而且也应该能够呈现多元的文化,把各种文化差异呈现出来,培养学生成为能够尊重差异,善于处理矛盾、冲突的未来公民。根据我国著名学者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应该是“多元一体的教育”。这里的“一体”就是指中华民族几千年所形成的融合了各少数民族文化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它以汉文化尤其是汉文化中的儒家文化为主体,但不是唯一,它是中华各民族共同认同的文化知识。这里的“多元”是指各民族的文化知识都有可能进入国家课程之中,尤其是在各民族地区,应在课程中集中地、综合地反映出来。因此,在多种文化成分并存的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面对复杂的文化生态环境和文化价值选择,公民教育课程既要注重课程的普适性,又要突出民族性、地方性。然而,面对复杂的文化生态环境和文化价值选择,以学生文化背景、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为起点,科学整合多元文化,合理构建既注重课程的民族性、多元文化性、地方性,又符合多元文化背景中独特教育需求的课程体系,仅强调国家课程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惟一的途径就是通过课程开发主体与课程空间的扩展来实现。
新一轮课程改革试图建立“三级课程”管理体系,从国家课程政策层面强调分级负责,给地方、学校留有课程空间。目的是解决国家课程很难满足全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学校、不同学生需要的现实。其中,地方课程是在国家课程基本精神指导下而进行的。其目的旨在满足不同地区发展、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更好地达到或实现国家课程所确定的目标。地方课程能紧密结合本地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现状,充分利用本地的课程资源,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地方课程的提出,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公民教育课程兼顾普适性与差异性提供了平台。
四、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公民教育地方课程开发的思考
根据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多样性、公民教育的任务以及地方课程的特点,如何用好课程改革赋予的课程平台,切实有效开发地方课程,实现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公民教育的目标,有许多需要探索的领域。诸如地方课程谁来开发、如何选择课程资源、以何种方式进入学校课程体系等若干问题都有待研究和思考。在笔者看来,在地方课程开发中至少应体现以下几个特征:
首先,课程开发主体的“本文化”性。
地方课程总是与地方知识相联。地方性知识指某一区域的人民或民族在自己长期的生活和发展中所自主生产、享用和传递的知识体系,包括以文字形式保存的地方文明和以非文字形式保持的地方民俗、习惯、信仰和思维方式。著名文化人类学者马林诺斯基曾经指出,理解地方文化必须借助“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因为文化即意识形态,自有其“语法”,“文化的语法”不仅仅是以语言、认知写成的,也是以神话、宗教、艺术、民俗乃至天文历法、丧葬典仪等文化文本和文化话语写成的。所以,为了制定出准确反映地方文化的公民教育地方课程,地方社会科课程只能由本土人,也就是由各民族地区的“本文化”人来开发,使课程开发者与课程消费者达成一致,避免“强势文化”现象出现。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受经济发展以及教育水平的限制,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能够对本土文化具有充分体验,并具有课程开发意识、能力的人还很少,因此,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公民教育地方课程的开发还须借助外在力量,如高校课程专家等。为了帮助“本地人”有效的开发地方公民教育课程,不仅需要学校和教师的积极参与,也需课程专家、学科专家、地方行政人员、教研人员、社区人士组成强有力的支持系统。
其次,课程资源选择的多样性。
课程资源是指富有教育价值的,能够转化为学校课程并服务于学校课程的各种条件的总称。作为课程资源的各种事物,除了可以直接转化为学校课程的课程资源,还包括能够为课程的实施提供良好条件的课程资源。
地方所具有的文化资源并非都以现成的、完好的资源状态等待着我们顺利将其纳入课程领域。这些文化资源未经教育学深加工,只能是“准资源”或“备选材料”,还不能直接走进地方课程。另外。课程容量的有限性与课程资源的丰富性也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纳入所有文化资源的课程是行不通的,这将导致课程负荷过重。因此,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课程要根据公民教育的总体要求和多元文化背景中社会发展、学生发展对教育的特殊要求以及地方课程本身所具有的独特性,把民族地区的优秀文化资源有机地融入课程。
另外,文化的体现既可以是物化的载体,也可以是与人们的现实生活世界融为一体,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因而,在公民教育地方课程资源的选择上,关注学生多样的生活,从不同民族学习者的经验出发,将学习的科学知识落在学生可能的建构范围内,并与学生的经验紧密结合。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不同文化背景学生带到教室里来的课程资源,对学生个人及他们身边各团体成员的一切细节深入了解,使这些文化资财转化为可用的资源。从学生生活中提取可利用资源,尤其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说”,给不同文化视角与观点“发声”的机会,引起学习者有意义的学习。
另外,革新主义的课程指出,教师、学生是具有内生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和重要载体。课程资源利用不是一件产品,或一件事件的呈现,而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本身就 是最为重要的课程资源。这一资源的利用状况取决于教师的素质状况。他们对多元文化教育的态度,是影响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在实际的工作中可以通过洞察学生及周围的人与事,在不断与学生和社区的交互学习中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
再次,地方课程教材内容的丰富性。
教材是课程内容的文本形式,它对于课程的实施具有指导和规划作用。地方教材,是以本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和民族状况等材料为内容的教材。地方教材与国家教材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对教材内容的选择方面将充分反映本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和民族状况等。
“地方课程、地方教材的提出就是为摆脱文化霸权的影响,针对主流文化资本的分配,反映多种文化,提出的一种呼唤和要求。”通过开发反映不同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特点的地方课程教材,将地区丰富的课程资源整合进教材之中,这对于国家教材会是很好的补充。将不同民族的文化通过语言、生活习惯、风俗等方面在教材中得以表现,对于民族学生正确全面地了解本民族文化,他民族学生了解别的族群的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但需要注意的是,地方课程教材所要呈现的不仅仅是肤浅的、表面的文化内容,更不是对于民族文化知识的简单陈述,应注意到少数民族文化内容本身的意义和价值。
第四,课程形式的整合性。
篇9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2-084-01
中国是由56个民族构成的大家庭,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五千年文化史上的一道独特风景线,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象征。中国最早的文化活动和成果都闪耀着各民族的智慧之光。
虽然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从某种意义上打破了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原有的封闭状态,为其凝固的生活秩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丰富多变的现代生活也给这些单纯,朴实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使本土文化在走向开放的同时也悄然蜕变。许多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已全部汉化;由于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削弱了人们的群体意识,一些集体性传统民俗活动逐步减少乃至消失;一些民间曲艺、传说开始失传;一些有利于培养人类美德的传统礼仪和习俗被逐渐废弃。可以说,很多都到了濒临解体的境地。如云南通海的哈尼族有很多人已不会写不会说本民族的语言,民族传统、习惯有了很明显的改变;在彝族,人们将懂得古彝语古彝文、通晓本民族风俗礼仪的知识分子称为毕摩,对于云南峨山县8.35万的彝族群众来说,人数不足20的毕摩已成为稀世珍品。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具有不可再生性和易灭失性,它们在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各少数民族所创造的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维系着本民族的存在,发展和民族特性。一旦缺失,不仅是本民族自身的悲哀,也是人类不可挽回的损失。因而我们要加大保护民族文化的力度,使其得以继承和发展。为满足文化的多样性需求,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
一、完善立法,依法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文物保护法》等虽然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和准则,但对传统文化保护的法律体系还不完备,对于一些文化遗产还存在重开发利用、轻法规保护的问题。因此我们要从各部门各方面着手,建立起一套完善有效的法律保护机制,与世界法规接轨。
二、建设民俗旅游景区,加大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
挖掘和利用一些少数民族发祥地或聚居区特有的传统习俗和民族文化,建立起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景区,加大宣传力度,使人们在观光的同时了解该民族的历史及文化。如回族一些地方建立的伊斯兰风情一条街、傣族的风情村、苗家的民俗村寨等都是以发展旅游业的形式,使文化与经济完美结合,共同发展。在开发的同时,也要注重正确引导合理规划,不能以环境的破坏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缺失。
三、举办民族文化展,免费开放当地博物馆,使更多群众更广泛地接触到民族文化史
像文化艺术节、民族书画展、歌舞表演等也都是促进民族文化传播的有效形式。这样不仅体现人文精神,满足了人们的心理和生活需求,还可以充分地体现文化价值。
四、调动和激励各少数民族人民保护本民族文化遗产的积极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篇10
《唱天谣》是一支充满浓郁壮族文化气息的舞蹈。“当时,全国有一千多人参加了这次比赛,我们竟然拿到了金奖,真是太兴奋了。”说起获奖时的情景,该校参演学生农虹阳激动不已。
近年来,新兴民族学校以民族舞蹈为载体,深入开展民族文化传承活动,形成了以广西民族文化为基调的特色校园文化。
融合教学,让舞蹈教育课程化
“音乐是人生的艺术,舞蹈是脚步的诗歌。”这是新兴民族学校校园里的一句标语。在此标语之下的一间现代化多功能舞蹈室里,该校舞蹈队的学生们正随着悠扬的音乐翩跹起舞。
“我可喜欢参加学校的舞蹈队了!”该校学生雷达翰告诉记者。在课上,老师会播放优美的音乐,带领他们练习民族舞蹈,“在这里,我不仅能学到舞蹈技巧,还能学到很多民族文化知识。”虽然是男生,但他已深深喜欢上了民族舞蹈。
将民族舞蹈与音乐教学融合起来教学,是新兴民族学校开展民族舞蹈教育的重要举措。教学中,该校针对“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课前环节,要求学生通过网站、书籍等途径搜集相关民族知识,并进行分类,让学生对民族文化有初步了解;课中环节,要求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运用情境法、示范法等进行舞蹈动作教学,并解析每个动作的含义,加深学生对民族舞蹈的理解;课后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对动作进行组合、创编、配乐,再利用课后活动时间进行巩固、强化。
通过这样的融合教育,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模仿力、创造力,润养学生的情操与品性。
为了加强民族舞蹈教育,新兴民族学校以课题研究为引领,于2012年申报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子课题“广西民族舞蹈校园传承教育研究”,重点对被列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壮族铜鼓舞、瑶族长鼓舞、侗族多耶舞等进行系统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此外,该校还将优秀的民族文化知识与学科教育相结合,形成了以民族文化知识通识教育为主的校本教材《菁菁校园》,每周安排一节民族教育课,每月进行一次课程研讨,有效地推动了民族舞蹈教育的开展。
外引内促,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张伟文不仅是广西艺术学院东盟艺术系舞蹈专业的副教授,还是新兴民族学校的民族舞蹈教育指导专家,长期从事本土文化艺术研究的他,曾通过舞蹈来表现老南宁的“邕州骑楼文化”。2015年,张伟文和新兴民族学校的教师一起,在深入研究壮族铜鼓历史和文化的基础上,创编了壮族舞蹈《铜鼓的呼唤》。该舞蹈在全国校园非遗优秀作品专场展演中荣获金奖,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栏目总导演雨霖称赞其“难度高,很有民族特色”。
引进校外专家资源,是新兴民族学校深化民族舞蹈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该校与广西舞蹈家协会建立友好关系,聘请协会舞蹈教师到校指导,还聘请了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研究中心的教师为指导顾问。此外,该校还组织音乐教师和部分学生到广西德保、东兰、马山、都安等地采风,拜访当地非遗文化传承人,如到东兰拜访跳铜鼓舞的壮族老前辈覃松山、覃天鹏。这些非遗文化传承人通过言传身教,为该校开展民族舞蹈教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和经验。
“校外专家的指导,让我们老师更好地掌握了舞蹈创编的技巧,进一步提升了我们舞蹈艺术创作的能力。”新兴民族学校音乐教师罗智芳说。近年来,该校教师和校外专家以传承广西少数民族舞蹈为基础,研究民族文化、舞蹈动作及表现形式,从服饰、动作、音乐等方面进行融合,创编出了一个个精品舞蹈,对民族舞蹈教育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新兴民族学校还采取多项措施引领本校专业教师成长,如引导教师研究广西十二个世居少数民族文化,组织教师向高校舞蹈专家学习、观看各地民族舞蹈专场演出,鼓励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到各地走访、采风等。
“学校组织开展的各种活动,丰富了我的舞蹈创编经验。”新兴民族学校专职舞蹈教师韦t说。目前,该校已培养了4名专业音乐舞蹈教师,他们长期从事音乐、舞蹈教学,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
开展活动,点燃学生参与热情
“我从各种活动中学到了很多民族知识,比如铜鼓的历史、天琴的传说,还学会了一些壮语。”新兴民族学校学生潘昊告诉记者。从一年级起,他就加入了学校的舞蹈社团,在那里不仅学会了舞蹈,还了解了壮族文化。
舞蹈社团是新兴民族学校开展民族舞蹈教育的重要阵地。社团里学生年龄在8―12岁之间,对民族舞蹈都有着浓厚的兴趣,每周他们都会抽出课余时间苦练基本功。此外,该校各年级都组建了年级舞蹈队,各班级则相应地成立了班级舞蹈队,每周安排4个小时的舞蹈训练,要求每个学生在校期间都能跳一支民族舞蹈。
“舞蹈只是一种外在形式,我们更多的是希望学生通过学习民族舞蹈,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使者,让我们的民族文化基因生生不息。”新兴民族学校校长吴鸿丽说。为此,该校在排练壮族舞蹈《唱天谣》时,教师并不只是单纯地让学生学习舞蹈动作,而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了解民族文化,让学生领悟民族舞蹈所表达的内涵。“只有让学生真正将民族文化内化成自己的精神气质,跳出来的舞蹈才有精、气、神,展现出来的舞台效果才会与众不同。”吴鸿丽校长表示。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民族舞蹈的热情,新兴民族学校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抓住广西十二个世居少数民族的特有节日,结合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组织学生到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研究中心等地参观,接受专家、艺术工作者的指导和点拨;有计划、有选择地参加国内外各级各类高质量舞蹈比赛,给学生提供展示机会,也让更多人了解广西的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