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专业研究方向范文
时间:2023-12-20 17:57: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科学专业研究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资源环境管理 领域 研究
引 言
资源环境管理是指针对目前的水土资源与环境状况,进行资源与环境质量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及评价,掌握提高水分、养分、生物等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与方法,并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资源高效利用、环境保护及退化防治等宏观管理与决策。根据相关资料,可把资源环境管理领域的具体研究主题分为:大气、地学、海洋、环境保护、环境学、可持续发展、能源、农业、生态、水资源、土地等方向。
1.国内外研究机构的主要研究方向
根据有关调查研究数据表明:国际上该领域的研究机构对地学、水资源和海洋这三个方向的研究相对比较稳定和活跃,其研究所的个数分别达到24、21、16;而对环境保护、生态和土地这三个方向的研究较少。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由于环境保护、生态和土地这三个方向所涉及的面较为专一,已有专门的学科对其进行研究,所以在资源环境管理领域中较少提及;另一方面是由于环境保护、生态和土地理念提出的时间相对较晚,比较成熟的研究所还不多。
国内研究机构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生态、环境、能源和土地这四个方向,对于地学、农业、环境保护、水资源和可持续发展这五个方向的研究则相对薄弱。之所以会有这样一个局面主要是由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我国在生态、环境、能源和土地方面的矛盾比较突出,相应的研究所比其他方面的研究所要多;另外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期间,国民对于收效快的研究的期望值较高,急于求成的心情比较强烈。
2.国内外研究机构的主要研究方向对比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机构在资源环境管理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对比可以看出,国外比较关注的是地学、水资源和海洋这三个方向;而国内跟国外的关注焦点是不同的,主要关注的是生态、环境、能源和土地这四个方向。何以地学、水资源和海洋在我国不被关注?这首先跟我家对相关方面的科研经费投入不同有关,另外跟文献计量研究的时间区间以及国内的研究相对滞后于国际的研究有关:国外在资源环境管理领域的研究主要是来自于管理实践经验及相关学科的启发,而我国通常是直接采用国外先进理论,再结合我国基本国情来进行研究的,基本上属于跟踪、引进、消化、吸收性的研究。不过,自06年以来,受国家研究热点的影响和国家扶持力度的加大,国内研究机构对海洋和地学的研究力度正在加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出现一批批成熟的、有影响力的研究机构。
综上所述,国内外资源环境管理领域的研究趋势包括以下几点:1)知识经济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及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将为资源环境领域的研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2)随着科学的发展及时代需求的变化,将会出现新旧研究领域的更替,我国相关研究机构需要及时跟踪最新研究东西,培养发现研究热点的敏感性;3)尽管国内的研究热点大都来自国外,且落后于国外,但也有领先的领域;4)国家应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当地政府要支持研究热点的实践活动,因为只有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才能使得研究在实践中获取效益,尤其是那些国内外共同的研究热点,其所在领域将为中国科学研究起到示范作用;5)我国在此领域的科学研究还处于借鉴应用的阶段,结合我国基本国情,从实践中总结出自成一体的理论和技术的研究还不多。
3.我国未来的研究方向
根据对我国设置了相关专业大学的调查分析可知: 大部分学校将相关专业设置在资源与环境学院或者管理学院,其中资源与环境学院占大部分,直接开设资源环境管理的基本上没有。比如发展最成熟的土地资源管理,基本上没有哪个学校直接开设该专业,而是混迹于资源与环境学院或者管理学院,而且开设了相关专业学校的研究方向是以理工类为主。但随着对资源环境进行管理的重要性的深入人心,该领域的研究将朝着集经济学、管理学、理学、工学为一体,综合研究资源环境问题的方向发展。
根据国家相关组织对资源环境管理项目资助情况分析可知:资助最多的是资源环境保护类,其次是资源开发利用类、可持续发展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对环境的保护,资源环境保护类、资源开发利用类、可持续发展类仍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根据近几年,我国在该领域的情况分析可知:与资源环境管理有关的文献中,关于资源开发利用类和可持续发展类的占半壁江山,紧随其后的是评估评价类、资源环境保护类,而关于资源型城市类和法律法规制度类的则相对较少,应引起重视,有待成为今后的研究方向和侧重点。
4.结束语
随着地球上可利用资源的日益紧张及低碳生活、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等观念的深入人心,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对资源环境管理领域的研究逐渐深入。我国在进行研究时需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重视环境保护、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亦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王军主编.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9.09.
[2]王惠主编. 资源与环境概论.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06.
篇2
[关键词]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培养模式;研究生教育
[基金项目]河北大学“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项目(KYZJX18205),一省一校人才工程项目(521000981124),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青年项目(QN2019229,QN2017024),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B2020201031,B2018201186,B201720115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808178)
[作者简介]张宪(通信作者)(1987—),男,安徽宿州人,博士,河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环境分析;辛雪莲(1988—),女,河北保定人,博士,河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卫生检验;李翠平(1985—),女,河北邯郸人,博士,河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环境毒理;牛璨(1986—),女,河北保定人,博士,河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劳动环境卫生。
[中图分类号]G643.0;R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0)31-0122-02[收稿日期]2020-02-10
研究生教育是基于本科教育的基础,进一步拓展理论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加大实践训练的频度和力度,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有效结合的,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最高端,在提高全民素质,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3年SARS疫情,公共卫生安全问题逐渐引起广泛关注。2019年颁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围绕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提出将开展15个重大专项行动,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努力使群众不生病、少生病。为实现上述目标,社会急需大量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人才。然而,近些年来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生培养中理论与实践脱节、实践不足,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适应能力弱、创新能力不足,研究生培养质量呈下滑趋势[1]。为了培养高质量创新型人才,积极采取措施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显得尤为必要。
基于“优生源、厚基础、强实践、勇创新”的研究生培养教育理念,以培养科研创新人才为出发点,提出以理论基础夯实和实践能力提升为导向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2],将知识传授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整顿教学秩序,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塑造具有专业特色的教学团队和科研创新团队,进一步提升同领域专家的认可度和学生的专业竞争力,力争大幅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高级专业人才的需求。
一、优化生源,调整专业研究方向
在每年研究生招生报名前和年后4月复试期间,加大本院研究生培养特色的宣传力度。近些年来自同等水平大学的全日制外来生源比例逐年增高,有助于提高培养潜能[3]。在竞评和建设“双一流”学科的背景下,鼓励或倡导精简一些与社会需求契合度差的学科研究方向,避免盲目增设新研究方向,力主实行“以旧替新”,以保证所设专业与社会需求保持动态的高契合度。
二、制定和优化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强化中期考核
学院作为教学实施的基本单元,要及时与一线师生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予以沟通。在制定和修订研究生人才的过程中,不流于形式,积极征询和考虑一线师生的意见,在满足必备的理论知识储备的前提下,合理设置所修课程,裁撤重复或专业关联性不强的课程。考评教师教学技能和水平,规避“水课”和“僵尸课”[4],增设公共卫生案例分析、公共卫生学科前沿等课程,有利于学生对学科前沿的了解。科研的最终的目标是服务公众,在石家庄、保定多地的综合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增研究生教学实践基地,同时聘请基地教师作为学生校外兼职研究生导师,指导学生毕业实习实践,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并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研究生理论课程完成之后,进行一次开题答辩,答辩小组由5~7名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组成,主要考核指标为政治觉悟、学术道德、理论课程成绩、科研创新能力和从事课题研究的水平与进度五个部分。根据考核结果实行相应的奖罚。考核为优秀的硕士生且符合学校规定条件的可申请“2+3”硕博连读继续攻读校内博士学位;考核不合格的学生不予开题或延迟开题,借此进一步优化研究生的培养过程,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三、优化导师考核制度,提高教师教学积极性,鼓励多交流,强化教学效果
对于导师的考核,应根据教师对学科和学院贡献类型的不同[5],实行不同的考核制度,可分为教学型、教学科研型和科研型,合理考评教师绩效,促进教师根据个人的特点和情况建立具有专业特色的教学团队和科研创新团队,更好地为人才培养服务。避免老中青教师考核标准的“一条线”,阻碍教学水平提升和学院科研成果产出。组织教学大赛等教学活动,积极调动老中青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热情。鼓励教师课堂上适时、合理地穿插一些课程前沿问题,展开讨论,拓展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活跃课堂氛围,避免教学疲劳、机械教学和被动学习等现象。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授课教师、听课学生和课程内容有效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对授课内容的形象化展示,有助于授课对象的理解,增强授课效果。
四、端正學习态度,杜绝“读死书”,积极参加学术交流和社会服务
篇3
[关键词]美国 图书情报学 硕士研究生 课程设置
[分类号]G350
成立于1876年的美国图书馆协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是目前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图书馆协会,其主要任务是推动美国的图书馆发展和图书馆学教育。目前经该办会认可的全美有权授予图书情报学专业硕士学位的院校多达58个,协会成员已超过62 000位。2011年美国的综合性新闻报道刊物《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公布了最新的全美45所高等院校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的排名。本研究基于此,对美国高等院校近年来图书情报专业课程设置的重点、课程覆盖的范围以及授课的特点等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我国图书情报学专业的教育与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供借鉴。
1、数据采集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是美国综合性的报道和评论周刊,本研究选取的数据源于该刊于201 1年所公布的全美图书馆情报学硕士专业的院校排名(Best Li-brary&Information Studies Schools)(见表1)。
利用对45所院校的官方网站逐一访问的方法来获取课程信息,其中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普瑞特艺术学院没有在网站上公布详细的课程信息,所以本研究选取剩余的43所院校作为数据源,对图情专业研究生课的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进行收集汇总,整理后共计2337门。
2、数据处理
・利用Excel对43所院校图情专业硕士的全部课程进行汇总,共计有课程2337门,将其导人由Mi-crosoft Access建立的数据库中。
・利用SQL语言,经去重处理后共有课程1767门,为了更直观地了解情报学专业课程的设置情况,从1767门课程中分离出题名中含有information字样的课程为633门。
・借助于SQL关键字提取功能和图情专家的分类知识将1767门课程划分为20个分面,并依其所出现的频率高低进行排序,如表2所示:
除按知识领域划分的课程以外还有112门课程,如表3所示:
这些课程包括了研究课、实习课、专题研讨课、论文课等,因为这些课程不涉及具体的主题领域,所以无法分入表2的门类中。表3中的“其他类”所包含的课程是选修课,如中东社会与语言、伊斯兰国家经济史、慈善业简介、电子出版等,课程设置的目的在于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3、数据分析
3.1 课程设置紧扣学科体系
对去重后的1767门课程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美国的情报学专业课程基本上是围绕类似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体系来设置的,其中图书馆学课程占总课程比例的22.86%;与情报学紧密相关的信息科学与信息技术、信息组织与检索、信息资源与服务、信息服务与用户研究、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专业与产业、信息政策与法规、信息环境与机构等课程占据了总数的44.60%,图书馆学和情报学课程构成了图情专业课程的主体,而其他课程如计算机和网络课程一共只占了总数的9.50%,由此可见,美国图书馆情报学课程的设置是紧紧围绕着图书情报学学科体系和理论体系展开的。
3.2 课程设置覆盖范围广泛
美国的图书馆学情报学历史悠久、教育体系完善,自1887年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管理学院成立以来,美国的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已经拥有了百余年的经验积累,具体体现在课程的设置上表现为体系完善、范围广泛的特点,以图书馆学为例,其课程设置包括图书馆行政与管理、图书馆发展、图书馆自动化、图书馆建筑、图书馆系统、图书馆技术,图书馆服务等在内的图书馆学基本理论和馆藏的采集、组织、维护、管理、访问等问题在内的馆藏基本理论,以及音频资源的保护、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特藏保护、收藏资料保护、文化遗产资料保护、数字典藏保护、信息资料保护和声音与议案资料保护等在内的信息资源保护理论,尤其是关于各种类型图书馆研究的课程的设置,使图书馆学的教育更加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如表4所示:
再如情报学,课程设置中的情报学理论在诸多领域中的应用和研究都足以表现了美国的图书情报学教育的成熟性和社会适用性(见表5)。
3.3 课程设置形式多样
除专业课程外,还设置了研讨课、专题课、实践课、顶点课、定向课以及独立研究课等特色课程,体现了课程形式的多样化(见表6)。
实践课又分为专业经验课(field work/experience/study)、见习课(practicum)和实习(internship)三种类型。实践课被设置为必修课并计算学分,而专业经验课和见习课区别不大,课程设置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将课堂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而实习课的设置更多的是与毕业后的就业相关,锻炼的是工作技能,而不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所以实习的时间跨度比较长,一般为3周到12个月,实习地点一般为学校图书馆媒体中心或者学校图书馆,实习期间学生由专业图书馆员或信息管理员负责监督管理。
顶点课程(capstone)又是一大特色课程,capstone的原意为“顶石”或“压顶石”,是一个建筑学的术语,意指位于拱桥、拱廊、窗户等的顶端、横跨两边、为增强整体结构力而架设的石头。该词又被引申为“顶点,尤指成就的顶点”的意思。顶点课程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本科教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型课程,该课程是专门针对高年级学生,特别是临近毕业的学生开设的一种综合性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总结、评价和整合大学学习经历的机会,具有使学生反思和整合所学知识技能以及帮助学生成功过渡到职业生涯的功能。
在所统计的43所院校中都设置了研讨课(semi-nat)或专题课(special topic/topic),其教学内容大致分为两个部分:图书情报学基础理论和热点前沿问题。其课程目的在于重视图书情报学基础理论教育,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引导个人兴趣和对热点前沿问题的关注和研究。
此外,健康问题在课程设置中得到重视,在43所院校中设有健康问题课程的学校有25个,占总数的58.14%。可见美国图书馆情报学硕士教育高度关怀健康问题,将图书情报知识与健康知识结合起来,以迎
合人类对健康的诉求,强化了图情专业的人文内涵和社会性。
最后,强调信息政策与法规、信息环境和用户的研究。在所有的43所院校中,设有信息政策与环境课程的学校有29个,占总数的67.44%;用户研究涉及范围相当广泛,涉及人群分为学前儿童、儿童、青少年、青年、成人、老人、残疾人,涉及的社会领域有政府、社区、科技、社会、健康、人文等。此外课程还包含了对不同人群阅读偏好的研究和用户信息使用行为的研究。
3.4 培养模式灵活
研究方向的设置基本上与就业相关,如韦恩州立大学设置了学术图书馆、档案管理、健康科学图书馆、信息管理、法律图书馆、信息组织公共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儿童和青少年成人服务、参考咨询服务、学校图书馆媒体中心、专门图书馆和城市图书馆等多个研究方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想职业选择对应的研究方向。
对于研究方向的选择大致分为两种:①当学生完成核心课程的学习之后再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就业方向以及导师的意见选择研究方向,然后再去学习该研究方向所规定的相应课程;②学生在一开始就读时就选择研究方向,然后按不同的研究方向所规定的核心课程展开学习,而不同的研究方向的核心课程是不同的。大部分院校采取的是第一种培养模式,例如德雷塞尔大学、南卡罗来纳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等。
学生毕业可获得硕士学位或双硕士学位或证书项目的结业证。许多院校都允许其他专业的研究生选择图书情报学的硕士课程,从而可获得双硕士学位。证书项目教育(Certificate Program)则是针对一个特定的专业方向,例如伊利诺伊香槟分校专门提供的数字图书馆证书项目,学生在完成相关课程之后,就可以获得相应的毕业证书。证书教育主要是基于工作需求提出的,图书情报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可以选择证书项目,以增加自己的就业机会。
4、我国高校情报学专业课程设置情况
为了分析我国情报学硕士课程设置的情况,本研究以国内9所高校及科研单位的情报学硕士课程为样本,这9所院校和单位分别是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福州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通过对这些院校网站的浏览收集到除英语、自然辩证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外的情报学专业课程共168门,将其类分为15个分面,如表7所示:
通过与美国高校图情专业课程设置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到:
・在情报学的课程设置中,我国的院校基本上以理论为主,而美国的课程更注重情报知识在实际领域的应用。从表7可以看出,9所学校都开设情报学,且所占比例为最高,但其中的课程都是理论基础课,如情报学理论、竞争情报、信息计量学等,没有一门实际应用课程。而美国的课程设置则非常注重情报学在特定领域的实际应用,如医学情报、社区情报、健康情报等。
・从表2中可以看出,美国情报学课程排名2-4的分别为信息组织与检索、信息资源与服务、信息服务与用户研究以及信息科学与信息技术;而我国院校课程排名靠前的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和管理学。可以看出,美国情报学硕士课程是紧紧围绕情报学的学科体系展开的,教学重点比较专一。我国情报学课程覆盖范围大且杂,教学重点被分散在多个领域方面,如计算机、管理学和信息系统等,究其主要原因这与我国各高校情报学专业的来源以及归属的不同有关。
・从表2与表7的对比来看,国内的课程中都缺少信息服务与用户研究、图情专业教学法、信息专业与产业、信息机构和信息环境等研究内容的设置,这里反映出两个问题:①我国的情报学忽视教学法的研究,教师可以依据自己原有的专业知识体系各显其能,进而助长了情报学教育和研究的泛化;②表明了目前我国的情报学教育与全球信息化大环境联系不紧密,缺乏情报学教育和研究的全球化大局观点。
・授课形式不如美国丰富。168门课程基本上都是专业课和专题课,没有一门实践课。而美国院校除核心专业课程之外,还设有形式多样的实践课、研讨课和顶点课等,而形式的多样化是为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达到情报学教育的培养目标而服务的。
5、结论
从以上的研究可以了解到美国的图情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是围绕图书馆学与情报学的学科体系而展开的,基本上没有出现近年来我国情报学研究泛化的现象;美国图情专业的课程设置其范围广泛、内容深入且形式多样,有利于培养硕士生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以及与理论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双学位以及项目证书等多类型培养模式有利于拓展研究生知识视野,增加就业机会。而上述这些方面都是目前我国图书馆学与情报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应该学习借鉴的,具体归纳为以下几点:
5.1 强调情报学核心知识的教育
课程设置的核心应放在情报学学科体系知识上面,因为这是情报学的立足点。而我国高校设置的情报学研究方向有些与情报学有关,有些甚至不属于情报学的范畴,这等于放弃了情报学的学术阵地,其结果必然导致了目前情报学研究泛化问题。情报学研究泛化的产生根源在于高校对情报学教育的泛化,是教育的泛化导致了研究的泛化。
5.2 加强核心课程的设置
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管理学课程是必备的,但不应该成为课程设置的核心内容来分散教学重点。由表2可以看出,美国图情专业课程中,计算机和网络相关技术课程只占课程总数的3,90%和5,60%。新的信息技术应该用来更好的为图书情报学的发展服务,是情报学研究的手段和工具而不应该成为情报学研究的核心。
5.3 研究方向与就业方向相结合
篇4
[关键词]情报学研究方向研究生教育 分类统计
[分类号]G350
1 引 言
情报学在我国始于20世纪50年代,但是发展到80年代,情报学作为一个新兴的、生命力很强的交叉学科才在中国学术界赢得重要的地位。情报学是介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推动下,情报学研究的范围更加广泛,情报理论、技术和手段都有新的发展。
对于情报学单位和情报学从业者,把握和了解当前情报学硕士教育的发展方向相当重要。在此之前,国内学者对情报学硕士单位进行了统计分析。王知津、张桂玲在2002年对28所情报学硕士单位的97个研究方向做了分析,得出研究方向按设有该研究方向的硕士单位数量排在前3位的是:①信息管理;②情报理论、信息系统;③一般情报分析研究、专门情报分析研究;王媛媛在2007年对上海8所情报学硕士单位的40个研究方向做了分析,得出研究方向按设有该研究方向的硕士单位数量排在前3位的是:①信息资源管理;②信息管理、竞争情报;③情报理论与方法、信息检索、信息分析、信息服务、信息系统、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而2009年我国共有64所情报学硕士单位,研究方向也增到185个,上述分析已经不能反映情报学硕士教育的最新进展。
本文通过对64所情报学硕士单位的招生简章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地理区域和研究方向的分析,总结当前情报学研究的发展趋势以及其中存在的不足,并对今后情报学硕士单位以及研究方向的设置提出建议。
2 情报学硕士教育地理区域分析
2009年情报学硕士单位共有64个(笔者能够查到并确定的数量),覆盖全国19个省,4个直辖市。笔者对每个地区的情报学硕士教育点进行了统计(见图1)。
排名前5位的是:北京市(13个)占总数20%,上海市(7个)占总数11%,江苏省(7个)占总数11%,天津市(4个)占总数6%,湖北省(3个)占总数5%。当前我国情报学硕士教育研究单位都集中在经济文化发展比较好的重点城市,前5名共占了53%,同时暴露出经济欠发达地区情报学发展薄弱,如、贵州、青海、新疆等地区。
社会发展程度的区域性差异引发了“信息地域差距”,造成信息资源分布的不均衡。信息领域“马太效应”的解决有赖于国家宏观战略层次上的调控、规划和指导。在发展我国情报学研究多样性的前提下,要保证情报学研究地域上的研究广度与深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过程中,不仅能实现社会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而且通过对信息资源有效的开发与利用,能更好地实现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3 情报学硕士教育研究方向分析
在分析整理的64所院校中,大多数院校都提到要培养情报学领域的高层次人才,掌握扎实的情报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网络检索技术和信息管理系统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成为在现代情报技术、政务信息或企业情报方面具有特长的高级情报技术骨干。不同的院校在其规定上也有所区别,例如:中国人民大学的情报学专业主要培养在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从事信息系统规划设计与维护、信息组织、信息资源开发与咨询服务、知识管理及相关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为了分析情报学硕士教育的研究方向,笔者收集整理了全国64所院校2009年研究生招生简章(其中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情报学教育不区分方向除外),对2009年情报学研究方向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由于各院校在设置研究方向时,出现了二元研究方向,为了便于分类统计,对其进行了拆分,如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拆分成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两个研究方向。将拆分好的方向归纳为23个研究类型,列出属于各类型研究方向名称,并分类统计研究方向和设有该研究方向硕士单位的数量与百分比。
分别统计特定研究方向在所有研究方向中所占的比重和设有该研究方向硕士单位所占比重,有助于了解此研究方向的发展状况。
研究方向按设有该研究方向的硕士单位数量前10位分别是:信息管理、信息技术、信息系统、竞争情报、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管理、信息检索、情报理论、信息组织、学科情报分析研究。
研究方向按其在研究方向总数的前10位分别是:信息管理、信息技术、学科情报分析、专业情报分析研究、信息系统、信息检索、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竞争情报、信息化、网络技术及应用。
4 研究方向趋向
随着社会的发展,情报学硕士单位对研究方向进行了相当大的调整。有的注意传统与现代的兼容来设定方向;有的重新界定学科内容来规划方向;有的则是选择应用全新方向。虽然各校的学科建设思想不同、研究方向不同,但从全国64所院校的情报学研究方向中,可以探寻出当前我国情报学科发展的共同趋势:
4.1 立足于信息管理
王知津教授曾提及信息管理、信息资源管理是情报学研究的主流方向。当前情报学硕士研究的主流方向与我国情报学硕士教育的主流方向一致。数据中可知,信息管理(51.6%)和信息资源管理(37.5%)所占比重还是相当大的,分别有33所和24所院校设立此方向,这两个研究方向是情报学的研究重点。有效地利用信息,对信息的生存、传递、获取、组织、检索、利用进行管理的研究和教育是我国学术界关注的重点,但是知识管理的兴起也是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在研究方向中占到了第6位,24所院校设置了此研究方向。
4.2 信息技术倾向性
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应用到各种领域,成为信息业发展的基础。2002年信息技术按设有该研究方向的硕士单位数量排列,仅仅排在第7位,而目前信息技术排在第2位,可见,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得到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情报工作数字化、现代化、网络化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元数据技术、信息可视化技术、图像检索技术、语言检索技术、人机界面技术、跨语言信息检索、自然语言理解、大规模真实文本处理、自动抽词、自动索引、自动分类、自动文摘、概念分类、信息安全和保护技术等都有待进一步研究。其中情报检索技术得到长足发展,搜索引擎、元搜索引擎、基于内容检索、智能检索等被广泛实践和研究,已经成为使用网络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4.3 研究方向实用性
情报学硕士研究方向比较广泛,反映了学科的进展和社会发展需要。2002年竞争情报研究按设有该研究方向的硕士单位数量排列,到第8位,目前已经
排在第4位,可见,竞争情报已经成为管理者竞争的战略资本。竞争情报使管理者能够预测商业关系的变化,把握市场机会,抵抗威胁,预测对手的战略,发现新的或潜在的竞争对手,学习他人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洞悉对公司产生影响的技术动向,并了解政府政策对竞争产生的影响,规划成功的营销计划。战略竞争情报、企业竞争情报、信息咨询、经济信息、信息服务等方向的设置紧随社会发展需要,越来越得到重视,进一步拓宽了情报学的研究思路,使情报学的发展迈入一个崭新的时期。
4.4 理论方法研究不足
情报学理论与方法是传统研究方向,是情报学的基础。2002年情报学理论研究按设有该研究方向的硕士单位数量排列,到第2位,目前已经排在第8位,町见,我国目前对情报学的理论研究重视不够,一个学科的发展一定要有核心理论体系。充分分析、研究学科体系结构的特点与规律,将会更加深入了解学科体系结构的本质属性,掌握科学体系结构发展与演化的普遍规律,使情报学理论体系结构向着预定的目标迈进。情报学研究生教育怎样改革,其立足点都应当放在情报工作,情报事业和情报学上。放弃这个立足点,就等于失去了学术阵地,其结果弊大于利。近年来,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需要,各单位设置了一些新的研究方向,它们有的是与情报学交叉的,有的不属于情报学的范畴,把它们作为情报学的研究方向似乎有点勉强,势必影响情报学的学科形象。
4.5 研究方向综合性
信息是一个涵括广泛的概念,有商业信息、医学信息、地理信息、自然科学信息、社会科学信息等;对于信息的管理,涉及技术处理问题和内容处理问题,综合性趋势非常明显。现在情报学研究方向的设置体现了这一趋势。从情报学研究方向来看,有的侧重于咨询决策领域(如北京大学);有的则信息经济、信息技术、信息管理并重(如武汉大学)。整体的情报学研究方向与医学、地理、自然科学兼收并蓄的特点也反映出情报科学发展的综合性趋势。
5 结语
情报工作对社会和经济的持续进步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促进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信息化社会的提出,情报学发展前景将会更宽广。由于目前情报学在地理区域上发展严重不均衡,欠发达地区情报学发展十分薄弱,国家应通过宏观调控对西部开发地区进行扶持,可以通过院校联合办学、吸纳高技术人才、放宽政策,这样才能保证情报学研究地域的广度,同时也为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篇5
【关键词】 中医教育学; 中医药高级人才; 导师; 素质
中医教育是发展中医事业的基础,而教育的关键在于人才和学术。中医事业能否振兴与发展,能否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关键取决于中医学术的进步与中医人才素质的提高,归根到底就是人才培养。只有培养和造就一批素质良好、结构合理的中医药高级人才群体,才能进一步发展学术,中医事业才能兴旺发达、代代传承。
中国目前中医药高级人才的培养状况并不令人满意。制约因素很多,包括体制和机制、学术环境、传统文化、价值导向、导师队伍和教育教学等。在这些因素中,导师队伍是一个根本性的因素,因为在教育的全过程,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指导学生从事科研活动,探讨学术问题最多的是导师,导师自始至终都起着引路人的作用。中国《三字经》中有“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的说法,这说明了导师在培养学生方面的责任和作用。导师的自身素质、导师的言传身教对于学生在做人和做学问方面的成长与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1]。为此,要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型的中医药高级人才,笔者认为导师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高层次的素养。
1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做学问固然重要,做人更重要。带教导师既要做“学师”,又要做“人师”。“学师”就是要做学问上的导师,“人师”就是要做为人的示范。既要给学生以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又要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陶冶学生的思想品德。“身正为范,学高为师。”为人导师必须要做到“身正”和“学高”,给学生树立榜样。导师应该通过自己的行为和情操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周围环境[2]。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直接受到导师行为的影响。“道德为教育活动之本,师德是教师职业之魂。”教风是导师政治素质的具体体现,也是导师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标志。《庄子·天道》:“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言传身教的含义就是用自己的语言教育人,用自己的行动带动人,用自己的做法感动人,用自己的表现启发人。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工作中凡要求学生做到的,导师首先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恪守“身教胜于言教”的古训,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和廉洁自律才能鼓舞、激励、影响学生,才能获得学生的尊敬与佩服。
2 学术精湛,高瞻远瞩
对导师学术水平的要求应该是:基础理论扎实、宽广、深厚;有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学术思想活跃,科研成果丰硕,有较高的科研经费支持。也就是说,导师应该真正体现“学高为师”。导师必须洞悉把握研究方向的发展趋势,具有处于学科前沿的研究方向和独特的研究优势。导师的学术素养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及其创新潜力的挖掘,应当具备宽广的学术视野。现代科学呈现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高度交叉的格局,导师本身应当了解熟悉学科发展的国际前沿动态,积极参加包括跨专业、跨学科的学术交流和进修,不断提高研究水平注重学科、学际间的整合,拓宽学术视野,注意学科交叉、借鉴和综合能力的运用。导师要利用自身的科研思维能力影响学生,不设条条框框,坚持讨论、激发、启发,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同时,导师还应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准和精湛的业务素质,在本学科及其相关学科领域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和学术涵养,能够站在学科前沿,了解和把握学术动态,高屋建瓴,为学生的学习研究指明方向,使其在研究起点、研究方向、研究方法及其学术创新上取得较大进展,能够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学业,并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3 实事求是,精益求精
科学精神是以事实为惟一标准。实事求是的精神,它要求不被利益、人情等因素所左右,因而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和中国传统的实用理性相异甚至相抵触的。科学精神,要求导师能够在选拔人才、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自觉克服传统文化精神的局限而以事实为标准,坚持独立的人格。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是科学研究质量的基本保证,导师必须为人师表,自觉遵守学术道德、维护学术尊严,用自己的科学精神影响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端正治学态度,具备不断创新的潜质。科学的本身是求真务实,严谨的科学态度无疑是取得成果的有力保证。导师对待学问研究要持严肃谨慎、求真务实的态度,摒弃各种急功近利的行为,指导学生要精益求精。优秀的导师还应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修养。那些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道德品质、渊博的专业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的教师,能应用科学中的人文精神或科学精神去感染学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
4 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对培养中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人的智力、性格等有自然的个性差异。马克思认为:“天赋的特殊性是分工依此长芽的基础”[3]。因材施教,出自孔子《论语》,意思是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孔子认为人的智力既然有高下之别,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就应该有所区别。他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中医学科目前已建立了硕士、博士、博士后三级完整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博士学位有医学科学博士学位、医学专业博士学位两种学位,前者主要培养科研型人才,后者主要培养临床型人才,两种学位的博士生有相应的培养方案[4]。学生的生理条件、环境教育、主观努力的不同,其学习成绩、兴趣爱好也必然不同。这是客观现实,不是人的意识所能改变的。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就是尊重客观现实,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施以不同教学方法和内容。导师应当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协助学生制定具有个性特点的培养计划,加强计划实施的过程监督和方向引导,从价值观塑造、创新型人格培养和专业知识的拓展等方面进行系统培训。诱导学生从被动性学习转变为主动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创造性学习,实现自己的正确定位。为学生营造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打开学生求新求变的思路。只有这样做,才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因势利导,易于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5 锐意创新,积极进取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意识是导师具有创新能力的思想前提,是导师发挥创新潜力的首要环节。学生需要导师的创新激情,而且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激情,主要来自于导师的创新意识和激情。导师的创新意识不仅在于能高瞻远瞩地洞悉把握学科发展的方向,而且能跳出单一学科的框框,融合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指导,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意愿[5]。对导师的要求上不能再满足于“传道、授业、解惑”,而要能在学生创新教育的过程中起引导和示范作用,即导师要能以自身的创新意识、思维及能力等因素去感染、带动研究生的创新力的形成和发展。只有创新型的导师才能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也只有这样,导师才能从自己的创新实践中发现创新能力形成发展的规律,为创新教育提供最直接、最深刻的体验,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将知识传授与创新思维相结合,发现学生的创新潜能,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闪光点,多层次、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6 适应时代,全面发展
未来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注重多种能力的培养。实施素质教育是创建现代大学教育体系的需要,是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需要。雅克·德洛尔在他的著书《论未来教育》中,指出未来教育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聪明才智。如培养积极独立的获取新知识、新技术;适应市场、引导市场并创造最佳效益的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坚韧不跋的毅力,在逆境中求生存、求发展的能力;具有合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高尚的精神品质和感染人、团结人的能力等等,这些都体现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观念。导师的培养责任不仅仅是学术指导,更重要的是从学生价值观的引导、人格魅力的塑造、知识结构的调整和完善等各方面进行系统性的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适应时展和社会需求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6]。
总之,培养具有创新型的中医药高级人才需要导师具备高层次的素质:优秀的学术道德、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能洞悉把握研究方向的发展趋势,具有处于学科前沿的研究方向和独特的研究优势;立志创新的意识与可行、持续的创新方式;组织管理及协调能力、因“材”施教,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加专业,更容易适应社会的需要。这一切均对导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在需求中不断完善,在自身综合素质培养上下功夫,更新自我,时刻在时代的需求中寻找切入点,成为知识更新浪潮的先导。笔者希望通过本文对一名合格的导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做出探讨,从而增强导师的责任感,加快适合社会需要和时代要求的中医药高级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姜友芬,吴宏翔,熊庆年,等.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导师因素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5,3(6):5154.
[2] 王庆东,韩立新,王殿元.研究生导师必须加强的几方面修养[J].辽宁教育研究,2004,24(3):5455.
[3] 马克思.资本论(第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456.
[4] 赵霞,汪受传.因材施教培养中医创新型高级人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8(4):167168.
篇6
【关键词】特色专业课 环境工程 本科生 教学 矿业
1973年,国务院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明确指出,“有关大专院校要设置环境保护的专业和课程,培养技术人才”,我国高校从1977年开始设立环境类本科专业,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化,在高校扩招大背景下,结合目前国内外广泛存在的环境问题,社会对环境类本科专业的需求增加,造成许多高校纷纷开设环境类专业(其中环境工程专业尤其典型)。随着竞争加剧、就业困难等问题的出现,一些学校开设紧缩相关专业的招生规模,甚至出现了部分高校环境类专业一度停止招生的现象。因此,结合传统优势和行业特色对进行专业定位是关系到专业发展水平和前途的关键。而特色专业课作为环境工程专业教学和学生培养的重要内涵,充分发挥其在构建专业特色、明确主攻和服务方向上的作用,必将对专业的发展将直至至关重要的作用。
1 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学现状分析
我国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教学普遍致力于培养可从事企事业、城乡、区域及全球环境污染控制工程的规划、设计、运行管理和研究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及应用复合型人才,可在各级政府机关环境保护部门、规划部门、科研院所、工矿企业、事业单位等从事环境管理、教育、环境监测与评价、科学研究和产品开发以及技术管理等工作。环境工程本科生专业课设置一般分三部分,即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综合不同高校的课程开设情况,总体有代表性课程设置见下表(化学类、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等公共性专业基础课除外)。
我国高校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的三大部分中,专业基础课重点介绍主要的环境学原理、环境与生态问题及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学知识,为环境工程专业的基础和重要保障;专业必修课则基本上各高校均为围绕水、气、固等环境工程重点方向设置专业主干课程,并结合环境监测和微生物学等基础测试评价体系和微生物学知识,对本科生在重点方向上的基本专业技能、解决问题能力等进行培养与训练;专业选修课则囊括了环境评价、质量分析、环境信息系统等现行的环境工程主要内容、方法和一些新兴的边缘学科、研究领域以及手段。以上三个部分由基础带动专业,基于原理和方法论来解决环境工程的主要分支方向具体问题,从问题的产生到新技术、新思维支持下的环境与生态相关问题的解决与处置。再辅以相关教学实践环节如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本科生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等全面培养本科生的素质和技能,以达到培养计划的要求。
分析我国高校现行的环境工程本科生教学体系,大体能满足本科生教学的基本要求。但纵观各高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课程设置,基本上以共性为主,虽有部分高校开设了与学校传统优势或研究方向相关的课程(如中国农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开设的农业生态工程课程),但总体说来,全国高校依旧普遍缺乏在主干课程体系支撑下的特色课程体系。通过对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调查与沟通发现矿业类高校大部分学生对矿山、煤矿利用加工企业等存在的环境与生态问题、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方法等普遍缺乏基本知识和认识,不清楚本校环境工程专业与其他学校相比优势与特色所在,定位不明,这对于行业特色明显的高校而言,无法突出其为行业服务,有目的、有方向培养高素质、强技能人才的特点和优势。
2 特色专业课开设的必要性
针对目前我国高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的重共性的特点,应有计划、按办学重点和侧重点逐步开设相关的特色专业课程,增强学生在相关行业和部门工作中的能力,以应对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
众所周知,特色决定优势,这一点在本科生教育中也有明确的实例体现。如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作为矿业类大学(学院)的特色专业,经历了数次辉煌与沿革,其本科生招生分数近5年屡创新高,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也达到100%,居学院几大专业中就业率之首,甚至出现其他专业本科生考研不少同学转考矿物加工工程的情况。环境工程专业也是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薄弱到壮大的过程,部分教师和人员转自传统的专业和研究方向,因此开设基于传统优势学科的特色专业课程具备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借鉴矿物加工工程等成熟、高水平的传统特色专业的发展模式,环境工程专业也应着力发展特色,如矿业类高校应着眼行业特点,立足厂矿及相关研究院所、教育机构等对环境工程专业的特殊要求,以特色专业课的开设为契机,结合与相关厂矿企业的交流、实践,全面提升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水平,有目的、有方向的培养可为行业服务,具有扎实基础知识和相关专业技能,突出专业特色的高水平人才。尤其在我国高校环境相关专业本科生招生数量高居不下的客观形势下,找准特色、突出优势、明确定位必将对不同行业、不同优势学科高校环境工程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 积极推进特色专业课建设,全面提高环境工程专业水平
基于现行的环境工程专业培养主干课程体系,在完善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体系和基本知识结构的前提下,有目的、有方向性的在矿业类高校环境工程本科生教学环节开设如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或矿业环境保护)、煤化学、矿山环境问题及实用修复技术类讲座,结合与矿区相关的社会实践环节,同时改革现有的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及研究方向,优先开展与矿区生态和环境问题相关的设计与实验研究工作,如矿井水处理与回用技术开发与设备研制、焦化废水处理技术与工程设计、矿区污染土壤生态修复与工程设计等,全方位开设立体、有侧重点的特色专业课带动下的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与培养体系。
各高校从2005、2006年开始分批按专业大类招收本科生,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专业的本科生按环境大类招生,入学前2年修同一课程,从第3年开始自主选择专业。这就对各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高校也开始有针对性地相应调整、完善各专业的本科生培养计划,以特色突出优势、以优势体现水平,为全面提升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在专业技能、社会竞争力、服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方面的能力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刘宏,吴春笃,诸金宇.环境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高等建筑教育, 2007,16(4):69-72.
篇7
[关键词]专业学位 研究生 培养方案
按照国家战略需求,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正在进行结构化大调整,即在稳步发展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适应社会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的转变,适应新科技革命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要求。为充分反映国家、社会及学校对研究生的提高培养质量、突出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要求,就必须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研究生培养方案是制定培养计划、开展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工作的最基本性文件,也是进行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检查与评估等工作的重要依据,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标准。培养方案指引着研究生培养的方向,不仅涉及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同时也影响到一定时期内所培养研究生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综合素质以及研究生就业竞争力和学校的声誉等。本文就以重庆邮电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方案为例,探析适应其发展规律和发展目标的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
一、充分发挥各方面才智,共同完成培养方案的制定
研究生培养方案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研究生培养的具体情况进行制定,要充分反映国家、社会及学校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要求,突出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首先要充分发挥业务教师群体的作用,这里面要包括偏重教学型教师、偏重科研型教师,既要有丰富培养经验的资深老教师,也要有刚从学生转入教师角色的新教师;这些业务教师有不同的业务专长,对研究生培养方案具有专家发言权,是培养方案制定的主体。其次,学校研究生管理部门具体从事着研究生的招生、培养、管理、毕业等工作,积累和汇集了大量有关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教学内容的教育信息,还掌握了社会对历届毕业研究生的质量评价以及人才市场的需求动态等信息,在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有效发挥其职能作用,可以为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大量的信息支持。然后,在培养方案初稿完成后,要征求各培养方案干系人的意见,其中包括相关学科专家、企事业兼职导师、学校行政单位、主要用人单位、学生等等。
二、准确进行学科定位并了解市场需求,明确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
培养方案要从学科的发展概况、优势和特色出发,对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学位论文全过程管理进行科学整体规划。其中培养目标指导着方向,围绕着“创新性人才培养”,重视社会需要,显现人才培养特色。
培养目标主要由思想政治目标和业务目标构成。首先要确定研究生在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要求。研究生培养不能离开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个党的教育方针的指导,要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同时,要求研究生要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培养目标离不开本学科的学科建设水平和定位以及市场需求。重庆邮电大学是我国数字通信发源地之一,一直站在我国通信技术研究的发展前沿,具有长期的研究积淀和学术传承,以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为代表的电子信息类特色学科综合实力位于全国本学科前茅,特别是在移动通信领域的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在国内享有盛誉。这些电子信息类学科紧密结合国家和重庆市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重大需求,强化信息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满足国家和重庆市对信息技术高层次技术人才和科技成果的迫切需要,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具有重要贡献。在研究生培养中,要求研究生掌握本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本学科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和工程管理等能力;同时,电子信息产业是国际化程度非常高的行业,所以要求研究生要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
三、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特点,完善培养方式
(一)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在研究生培养的课程学习、社会实践、论文工作三环节全过程中坚持“以用为本,以创为先,贯穿全程”的建设理念,将“产学研用”合作在培养环节中的横向拓展和纵深发展,面向培养三环节的不同要求,分别建设针对专业基础关键点的系列研究生实践教学主题实验室构建强化研究生专业基础能力的实践环境;建设面向产业链核心环节的研发实验室、联合实验室构建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实践环境;建立面向电子信息领域的校外实习实训实践基地构建提升研究生就业能力的实践环境,同时,还通过建立健全多维立体,保障到位的电子信息领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构建研究生实践教学软环境。
(二)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研究生导师应根据本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在研究生入学后一个月内与研究生共同制定出研究生课程学习计划。研究生的教学应以能力培养为本,以职业导向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三)实践教学是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鼓励研究生到企业实习,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低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低于1年。
(四)鼓励实行双导师制,一位研究生导师来自培养单位,另一位研究生导师来自企事业单位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层次专业人员。也可以根据研究生的论文研究方向,成立指导小组。论文工作必须在研究生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
(五)专业学位的学位论文,重在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应来源于社会实践或工作实际中的现实问题,有明确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
四、强化实践能力培养,科学设置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是培养方案的主体框架,直接影响着研究生专业基础的宽广度和研究潜力的发挥,决定着研究生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管理部门、培养单位和相关师生需要根据培养目标不断强化课程意识,切实把课程作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和有效手段,构筑起适应时展、关注前沿、注重应用、开阔视野、突出能力培养的研究生课程体系。研究生课程设置应遵循科学、规范、拓宽的原则,应充分反映职业领域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能力要求,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综合素质和应用知识和能力的提高为核心。研究生课程可分为学位课和非学位课。学位课是反映本学科最重要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课程。学位课包括公共必修课、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非学位课程是根据各学科研究方向的要求并结合研究方向的特点,为研究生开设的主干专业课程以及为拓宽研究生知识结构、反映现代科技水平和学术前沿的课程等。非学位课包括专业课、自选课和实践环节(含有教学实践或社会实践、学术活动、文献阅读综述)。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提高研究生实际操作能力和技能为主,大量采用实验教学和案例教学的方法进行训练。另外通过“科学研究和创新方法”等讲座,创造良好的学校科研人文环境,对课程体系形成强有力补充和支撑。建立针对研究生课程的评估体系,定期系统分析课程设置。
五、强调实际应用性,加强学位论文全过程管理
学位论文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最终环节,是整个研究工作的总结和升华。可以综合反映研究生通过学习和实践所发现的问题并进行研究、分析,从而提出自己观点和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的最好检验。围绕着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以考察研究生解决实践问题能力为目标,从学位论文的选题、开题、写作过程、以及最终完成论文都注重应用性要求。学位论文必须强化应用导向,论文选题应来源于社会实践或工作实际中的现实问题,有明确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论文可以采用调研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等多种形式。学位论文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和工作量,重在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实用性。
六、其它问题
在培养方案中,还有其他一些重要问题,需要给出明确要求。比如培养方案的生命周期问题、学习年限等问题。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以来,电子信息技术几乎无处不在,以电子、信息、通信、控制等领域的多个学科所构成的电子信息学科群的相关研究领域逐步扩大,研究重点不断变化,学科自身也不断发展、延伸和扩展,学科内容与分支急剧膨胀。电子信息学科这些本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研究生成才的时代特点,都要求电子信息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要具有时代特点。所以此培养方案应每三年作一次全面的修订。根据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特点,可对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予以规定。比如重庆邮电大学研究生,标准在校学习年限(学制)为三年,学生可申请提前毕业或延期毕业,也可分阶段完成学业,但在校学习时间最短不能少于两年,最长修业年限(含休学)不得超过六年。
篇8
一、 中国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
课程体系的设置与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密切相关。对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否合理,是否有利于实现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可以从课程的深度和广度、统一性与多样性等方面的指标来衡量。基于对某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调查研究,本文认为该校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缺乏对应用性研究的针对性
硕士研究生存在学术性研究方向和应用性研究方向的设置。而中国目前的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基本上都是针对学术性研究方向设置的。美国的硕士研究生85%都是应用型学位,只有15%的学术型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缺乏针对应用性研究方向的相关课程和实践的设置,是中国目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一个弊端。
(二)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理论深度、广度不够
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课程管理普遍实施学分制,以某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为例 ,如表1。硕士研究生课程类别主要分为: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方向课、跨专业选修课等。基础方面仍然很薄弱,通过有限的一门理论基础课程是无法对一个专业的理论有深入全面的了解,进而学生在后续的科研工作和学位论文写作过程中往往出现理论不足、不扎实等现象。并且在专业课,专业方向课方面设置不够充分,数量有限,所有的学生只能够固定的学习相关的专业课和方向课,而不能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
(三)课程体系设置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学生专业发展
一般同一专业的不同导师研究方向和重点是不尽相同的。学生在导师的引导下,也会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向进行专业深入研究。但是目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缺乏灵活性,在批量培养过程中泯灭了学生的专业特性。如表1,该专业所有学生都硬性的接受固定的课程学习,只有两门跨专业学修课是可以随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的,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也没有足够的可供选择的专业课程,来针对自己的研究方向进行专业性的深入学习。
二、 中美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的比较分析
(一)美国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现状
与中国目前的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相对应,美国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一般存在如下几个特点:
首先,重视科研训练,注意学士、硕士阶段目标层次性。研究生院始终把科研训练作为美国研究生培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遵循研究生的本质,注重培养科学探索精神和从事创造性研究的素质。建立了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兼容的课程体系:把所有课程以系为单位由深入浅的从100~999编号,100~699号为本科生课程,700~799为高年级本科生选修课程和低年级研究生课程,800~999为研究生课程,其中899为硕士论文。基础欠缺的硕士生可在编号600~699内补充相关课程,也有利于学有余力的本硕连读学生的课程选择,既避免课程体系的重复和缺漏,同时又很好的衔接 。
其次,强调基础理论课程,鼓励学科交叉。美国的研究生课程设置十分重视基础理论课程,硕士研究生的基础学科的授课时数已达到50%。美国的硕士、博士阶段都强调主修、副修相结合,进行跨专业、跨学科甚至是文理、理工渗透,实现科学交叉。
再次,课程设置灵活,选修课的数量多,课程内容更新快。美国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灵活性主要体现在课程的选修方式上。每个学生都能够按照各自的意愿和职业目标进行课程选择,课程设置能够更好地兼顾到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和专长。学生可以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方面,不但拓宽自己的视野,增加自身学识的厚度和宽度,提高了认知能力。美国研究生的课程内容更新快,重视前沿知识的讲解,促进创新思维活跃发展,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也带来了交叉领域内科技创新成果的繁荣 。
(二)中美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比较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将中美的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差异性进行一个比较,如表2所示。
表2中美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比较
美国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 中国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体系
设置目标 兼顾应用性和学术性两个研究方向的体系设置 注重学术性研究方向的课程体系设置,缺乏应用性研究方向设置
基础课 50%以上,设置全面(包括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15%左右,课程设置不够完善,缺乏系统和全面性
学科交叉 注重学科交叉 不注重学科交叉
课程体系 学士、硕士课程目标层次清晰,课程体系设置衔接良好完善,课程内容从基础到专业课设置良好、充分 没有以系为单位,形成专业课程体系,不利于学习的连贯性,课程内容设置不充分
课程设置
灵活性 课程设置灵活,选修课多,利于学生的专业和特长发展 课程设置缺乏灵活性,选修课设置有待完善
中美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从目标,基础课的比例,学科的交叉程度,课程体系的内容以及课程体系的灵活性方面都存在很多差异性。中国的课程体系设置尤其还存在注重学术性研究方向的课程体系设置、缺乏应用性研究方向的课程体系设置,并且没有形成专业课程体系、不利于学习的连贯性,课程设置缺乏灵活性等众多问题。
三、 中国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构建
基于中美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比较,本文认为中国研究生体系的构建完善需要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实现应用性研究与学术性研究双轨课程体系建设
硕士研究生是一个过度阶段,有必要根据学术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两个方向进行相关的课程设置。目前国内大学需要以系为单位加强专业学科课程体系建设的完整性。应用性研究课程体系建设需要高校加强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随着知识和技术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以及技术复杂化和融合化趋势的增强,产、学、研三方共同合作就成为促进技术创新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使学校研发的技术成果与企业需求相匹配。同时,产学研合作模式也为在校学生提供了更多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实现研究生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好对接。
(二)以系为单位,建立本硕层次连贯性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建设缺乏系统性是目前中国研究生教育的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即使是相同的专业,不同学校的课程体系也存在偏差,尤其是新申请的学科,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十分欠缺。因而,中国目前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建设可以借鉴美国大学的做法,将本硕的课程体系由浅入深的进行编号。100~699号为本科生课程,700~799为高年级本科生选修课程和低年级研究生课程,800~999为研究生课程。研究生课程内容上要更加充实,覆盖从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各方面的课程。以便于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应用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体系设置灵活,增大选修课比例
课程体系设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最好的学习环境。然而,目前课程体系的设置缺乏灵活性,学生被迫的接受很大比例的专业课学习,而无法对自身的喜好的研究方向进行深入的学习。因而,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应该增大选修课的比例,让课程体系更加灵活。具体设置,首先,可以将专业课程全部改为专业选修课程,规定学生必须修满的专业课学分,由学生在规定的学习时间内,自行根据喜好的研究方向进行专业课程的选修。其次,为了增加授课的质量,建议学校可以选择同一门课程由不同的老师同时授课,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合理的构建自身的理论基础。再次,在校内实现跨专业选修课程,更加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苏曼虹.美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08.
[2]罗华毅.我国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重庆大学,2007.
篇9
【关键词】食品科学与工程;创新型科研团队;对策
科研团队的创新能力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发展水平的晴雨表,食品科学于工程专业创新型科研团队的建设可以优化学科资源,提高科研绩效,培养高层次人才,有利于营造良好科研环境,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提升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形成本学科的科研特色。
一、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的现状
在许多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都是近几年来才设置的新兴专业。一方面,新专业难免出现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缺乏科研经验,国家省级重大科研项目少,科研启动资金贫乏等科研力量薄弱,后劲不足的现象。在这种院校中,科研模式往往是“个体户模式”,即学院的科研主要依赖于个别资深的学者手中,他们往往具备鲜明的专业发展方向,拥有较为雄厚的科研力量,具备专门的实验室和较为完备的实验仪器设备,是学院发展的中心力量。但这种模式是最简单的科研模式,在人员组成及科研规模相对具有局限性,往往只涉及到相关专业方向的个别教师,学院的资源利用率较低,因此严重限制的科研的创新性。另外由于个人精力有限,难以得到长足发展,只能是短期行为。不能在全院上下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并且缺乏继承性。从大范围来看,需要整合全院的现有人、才、物资源,根据本专业各方向的优势、劣势,教师的专业特长、职称、年龄结构,本区域的区域性特点,国家的政策导向及未来本专业的发展趋势,组建不同的科研团队,形成以老带新的科研局面,挖掘学院的内在潜力,提升学院的综合竞争实力,打造品牌效应。
目前,我国各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型科研团队的建设有两个主要的特征:一是创新型科研团队具有特定的研究方向。研究方向一般是经过多年的积淀而处于领先地位的优势学科发展前沿问题,团队在科研进程中根据实际需要不断地调整方向。二是创新型科研团队大体上是以课题和任务为导向。
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
由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几乎全部是各高校下属二级学院所开设的专业,其中,一则许多创新型团队的形成都是由项目负责人承担的项目需要而临时拼凑组建起来的,这些团队组建动机不纯、功利性强、融合度不够、缺乏信任合作精神、稳定性差,经常是随着项目的结束而结束,造成资源的浪费;二则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考核评价体系,忽视团队文化建设,使得团队人员配置不合理,合作精神差,相互之间缺乏协作、支持,从而导致团队绩效不高;三则由于师资总量不足,创新型团队的教师往往也是教学骨干,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工作量过大,很多教师很难获得进修、学习、学术交流的机会,不利于科研素质的提高。
另一方面,对于年轻教师学者而言,其在国内的知名度普遍很低,影响力十分有限,一旦这批优秀的老教授退休后,学院的科研优势将不在,从而出现学院出现了人才断层的局面。因此更应打破仅局限在本组内进行学术交流和课题沟通的现象。各学科组之间应该尽最大可能交叉、交流。这样才能以老带新,以点到线,以线带面,在各组学科带头人的的带领下,占领国内科研的制高点。努力提升年轻学者的知名度。使创新型科研团队成为国内外知名学者、学科带头人等国家级层次人才培养的有效载体。
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的对策
1.建立完善的创新科研团队管理体制,提供适合科研工作的政策导向,并使之顺利贯彻执行。科研行政部门作为学校科研工作的组织保障和服务部门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加强对科研团队在人员配置、课题申请方面的服务,并给予适合科研工作的政策导向;在团队内部,要推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以调动成员的积极性,规避成员的道德风险;在具体工作中,要及时采用精神激励、物质激励、危机激励、民主激励、爱心激励等正面激励策略,同时也应当有适当的约束机制从负面强化团队成员的组织意识、纪律意识,保持团队成员长久的积极性与工作动力。
2.制定总体规划,确保科研投入,建设和发展有创新能力的科研团队。创新型科研团队的建设不能仅仅关注某一课题或某一科研项目,而应重点关注学科发展,应按照本部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科的战略发展规划来确定团队的目标,并围绕这个目标展开各项工作,使科研任务完成的同时,促进学科的发展。各高校应确保对科研团队的投入,其中包括科研工作所需的实验设备、科研工作环境及人力资源。
3.以团队带头人为核心,构建梯队布局合理的人才队伍,保持动态组合。各高校应认真分析本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科优势,统筹规划,全局调度,避免各自为战,以现有的科研能力为平台,以重大项目为目标,明确若干个研究方向,选出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在食品科学某一领域具有影响力并有一定管理经验的团队带头人,这些措施可以为高校科研团队的顺利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指导建立合理的科研梯队,优化内部结构,加强学术交流,通过提升团队的创新能力来提高整个团队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科研管理部门要根据学科研究方向的规划,对科研梯队建设进行宏观调控,要以学科或学术带头人为首,选定、吸引和凝聚一批高水平的核心成员,在结构上要充分考虑到年龄、学科背景、研究经验、研究水平等方面的问题,力求知识结构互补,不同的理论观念相结合,这些都有利于团队寻找新的突破点,提出新见解。
5.为创新团队的组建和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软硬件设施基础。团队建设通常以重点专业方向、科技平台(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为依托。在实验室建设和仪器设备的购置和管理方面,统筹安排,构建校级大型科学仪器平台,提高资金和设备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怡然,陈士俊,张海燕等.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的内涵、特征及类型[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3):20-23.
[2]罗微.高校高水平科研团队建设策略初探[J].科技管理研究,2008,6:407-408.
[3]刘国瑜.创办研究型大学进程中的科研团队建设[J].中国科技论坛,2007(2):119-121.
[4]张喜爱.高校科研团队建设和管理的几个问题[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7,28(5):36-39.
[5]杜海莲,陈启锋.大学科研创新与科研团队创新能力初探[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2):86-88.
[6]孟凡生.我国高校科研团队管理问题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7,5:215-216.
课题来源:辽宁医学院教改研究项目“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食品原料学》课程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研究”。
作者简介:
篇10
关键词:地方综合院校;基础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
基础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华北理工大学作为一所地方综合性院校,基础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亦得到了很大发展,但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就业难问题[1-2]。出现基础医学研究生就业不畅的问题与基础医学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不无关系,如研究生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模式陈旧,授课方式单一;导师队伍建设相对薄弱;教学方法缺乏创新,与临床实际结合少;学术交流不活跃等。因此,为了使基础医学研究生培养上一个新台阶,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发现问题并总结经验,构建有特色的基础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笔者就华北理工大学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初步探讨。
1培养目标
基础医学(BasicMedicineStudies,BMS)是现代医学的基础,是医学教育与研究的基石。它的主要内容为探讨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揭示人类个体的结构功能及生命过程;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等[3]。本学科要培养素质全面、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高级科技人才。通过学习及科研训练,使学生最终成为具有较强事业心及团队精神、身心健康、博学多才的优秀人才。同时,通过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培养,学生要充分掌握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熟悉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学生毕业后,可到高校、科研院所、公安司法机关从事教学、科研或司法鉴定等工作。
2课程设置
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需求为导向,以突出学术和应用兼顾为原则。经过反复探索、尝试,目前开设了实验技术、常用仪器和动物实验基本操作方法等特色课程。另外,不同的基础医学研究生在入学第一年还要学习与自己研究方向和内容密切相关的临床课程,使自己对所从事的研究工作有更高层次的认识,这无疑会增强研究生科研的目的性,也会于无形中提升基础医学研究生对自己未来所从事工作的使命感。
3培养模式
当前医学研究生的培养主要采取单一导师制培养模式[4],即采取“一带一”或“一带多”的方式。在这种培养模式中,基础医学研究生主要是在基础医学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科研和论文写作。这种培养模式适合培养从事基础医学教学与研究的人才,显然已经不能解决现阶段我国基础医学研究生的就业难问题。为此,对基础医学研究生的培养开始提出基础与临床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可以分为3个阶段来完成。
3.1理论课学习阶段
理论课学习阶段的目标是为后续的科研和论文撰写打下坚实的基础。本阶段的学习是在本科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性更强的学习,授课教师均为具有高级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学生在学习更深的基础医学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增加现代医学和学科进展方面知识的学习。此阶段充分利用高校多学科并存、交融的优势,举办各类相关讲座,紧跟时展步伐,完善学生知识结构。
3.2临床见习阶段
基础医学研究生在进行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穿行临床见习。临床见习时要根据不同的导师和学生,安排不同的临床见习科室。例如:我院基础医学专业有4个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神经系统疾病、肺纤维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基础与临床导师共同为每名研究生制订培养计划,在基础医学导师和临床医学导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选题、课题设计及实施。同时,必须保证每名研究生进入与研究方向相关的临床科室调研、见习或实习。如:神经系统疾病研究方向的研究生需要进入临床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肺纤维化研究方向的研究生需要进入呼吸内科;糖尿病研究方向的研究生需要进入内分泌科;心血管疾病研究方向的研究生需要进入心内科等。通过研究生前期的临床实践,其可以找到更有临床价值的选题方向,使研究生对自身课题的研究更有成就感,科研动力得以提高,也就更有利于研究出好的科研成果,亦可为自己未来工作的发展提供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3.3课题完成阶段
各教学单位严格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成立以导师为组长的论证小组,指导研究生结合自身实际,做到兴趣和专业要求相结合,完成毕业论文的选题、科研实践、收集病例、论文撰写等工作。导师组有责任和义务对每名研究生进行辅导,安排专人就毕业论文的内容、质量等进行指导、审核,确保研究生熟练掌握基本要求,达到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水平。
4结语
评价一名研究生的能力和素质要坚持综合和动态相结合的原则,不能简单地看的数量和规格,更要看其独立解决科学问题以及与临床相结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莹,陈学飞.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发展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27(1):70-75.
[2]张玲.研究生教育发展与社会需求[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0):13-15.
[3]李红枝,毛建文,陈宏远,等.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改革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8):213-214.
- 上一篇: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要点
- 下一篇:社会病理学理论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环境污染整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