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要点范文
时间:2023-12-20 17:57: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要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与护理对策,提高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效果。方法:对2004年1月~2007年6月收治的32例颅内出血的新生儿从意识及精神状态、生命体征、前囟、有无惊厥及消化系统等方面进行病情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积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治愈29例(90.6%),死亡3例(9.4%)。随访29例,精神、运动、发育、智力正常26例(89.7%),发生后遗症3例。结论:颅内出血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一种脑损伤,死亡率高,存活者常有神经系统后遗症。因此,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给氧、积极降低颅内压、防治脑水肿、控制惊厥、恢复脑功能、维持正常体温、营养支持、重视合并症的治疗和护理、早期康复干预,是提高治愈率、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及新生儿病死率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新生儿;颅内出血;观察;护理
新生儿颅内出血(ICH)是新生儿常见的严重疾病,早产儿多见,死亡率高,存活者常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因此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及有效地预防ICH已成为围生医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而且也是国际上普遍关注的问题。该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而且常不典型,漏诊率高,严密的病情观察及护理对提高治愈率甚为重要。我科2004年1月~2007年6月共收治ICH患儿32例,经精心治疗和护理,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病情、观察要点和护理浅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32例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中,男18例,女14例,早产20例,足月儿8例,过期产4例,出生后3d内发病者占多数。
1.2 临床诊断:根据病史、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结合CT检查确诊为缺氧缺血性颅内出血22例,产伤性颅内出血9例,医源性颅内出血1例。
1.3 合并症与预后:呼吸衰竭5例,治愈29例(90.6%),死亡3例(9.4%)。死亡病例中早产儿2例,足月1例由于出血量多,并发脑疝、严重的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1.4 随访:随访方式:来院检查、电话回访、家访等。了解智力、运动功能、语言、行为能力等情况,其中有1项有异常,则为后遗症。到2007年8月共随访29例,年龄最小者7个月,最大者3.5岁,正常26例,有后遗症3例。
2 病情观察
2.1 意识和精神状态的观察:新生儿颅内出血由于损伤部位、出血量多少以及新生儿成熟程度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应仔细观察病情,才能早期发现。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部分室管膜下出血及轻度脑室内出血其意识状态可完全正常,且常无其他症状。出血量较少或以小脑幕上出血为主者,早期常出现兴奋状态:表现为不易入睡、哭闹不安、脑性尖叫。如病情继续发展,则出现抑制状态:表现为面色苍白或发绀、反应差、嗜睡甚至昏迷。32例中,兴奋者19例,抑制者13例。笔者体会:无论患儿躁动或安静、嗜睡都应做到动态观察,及时发现意识的细微变化,报告医生,并做详细记录,给予相应的处理,使患儿转危为安。
2.2 生命体征的观察:应密切观察体温、呼吸等变化,及时给予心脑监护,观察呼吸节律、频率的变化,呼吸不规则、屏气、暂停均表示病情危重。32例中5例出现呼吸不规则、呼吸暂停。呼吸快者达120次/min,呼吸慢者3~5次/min。另外,还应密切观察患儿皮肤色泽的变化,注意有无皮肤苍白、青紫、黄染等。如颜面皮肤苍白或青紫,提示颅内出血量大,病情较重。皮肤青紫与出血量多少、窒息时间长短成正比关系,皮肤黄染则会增加治愈的难度。早期发现可协助治疗,注意体温的变化,如有体温不升或高热,表示病情危重,及时报告医生,积极配合治疗。
2.3 囟门的观察:应经常观察患儿前囟有否膨隆及紧张,如果观察患儿前囟膨隆、饱满或紧张,提示有颅内压增高,颅内出血量大小也与前囟紧张度有关,应及时提示医生给予降压及脱水治疗,预防脑疝发生。
2.4 其他:观察患儿的吃奶情况,因患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至有的患儿吸吮、吞咽反射消失。因此,要观察患儿热量及液体摄入情况,以保证机体的生理需要。如患儿出现恶心、呕吐,提示有颅内高压,应及时报告医生应用脱水剂,脱水治疗时应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前囟、皮肤弹性、尿量及色泽变化,以防脱水过度而引起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3 护理
3.1 一般护理: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定时通风,室温保持在24~26℃为宜,湿度保持在60%~65%。保持病室安静,尽量避免或减少对患儿头部的搬动和刺激,以免加重出血。将患儿头部抬高15°~30°,取右侧卧位,防止分泌物吸入呼吸道,造成窒息或吸入性肺炎。保持静脉通道通畅,使抢救治疗药物能迅速有效输入,静脉穿刺最好使用静脉留置针,以减少反复穿刺,避免头皮穿刺以防止加重颅内出血。集中护理和治疗,一切操作要轻、稳、准。
3.2 呼吸道护理:颅内出血患儿因头部不宜搬动,长时间采取一种而易出现吸入性肺炎。因此做好呼吸道护理是抢救颅内出血的重要措施之一。笔者的措施是:①合理给氧:脑组织对缺氧极为敏感,及早合理给氧是提高血氧浓度、减轻脑损伤的关键。因新生儿鼻黏膜柔嫩易损伤,为避免鼻导管对其刺激,一般采用鼻前庭吸氧,流量为0.5~1L/min,患儿抽搐或重度缺氧时给予头罩吸氧流量为4~5L/min,呼吸停止者应用呼吸囊加压给氧,使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95%为宜,病情好转后改为低流量、间断吸氧直至停氧。②抽搐重、分泌物多的患儿随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3.3 及时降低颅内压,恢复脑功能
3.3.1 镇静、止惊:患儿出现烦躁、尖叫等惊厥先兆时,应给予镇静剂。苯巴比妥钠具有降低脑细胞代谢率、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改善脑血流、减少颅内出血和惊厥而保护脑组织的作用,为镇静、抗惊厥的首选药,早期应用效果较好。也可选用水合氯醛、安定等止痉。用药同时应严密观察,防止发生呼吸抑制、反应低下等不良反应,并认真记录用药时间、剂量及效果。
3.3.2 防止再出血:室内保持安静,患儿绝对静卧,尽量减少头部搬动,抬高床头。避免血压波动,防止加重颅内出血。因高血糖可引起高渗血症,颅内血管扩张,甚至颅内出血,故血糖监测很重要,输注葡萄糖时要注意速度及浓度。及时应用止血药物如维生素K1、止血敏等,注意观察治疗效果。监测生命体征及末梢血运情况,如颜面皮肤进行性苍白或发绀,提示出血量较多,应做好输血准备。
3.3.3 防治脑水肿:颅内出血患儿颅内压增高占95%。如出现精神萎靡、睁眼不眠、脑性尖叫、肌张力减弱或增强、原始反射异常为急性脑水肿的主要表现,具有早期诊断意义。有脑水肿者首选地塞米松和呋塞米。
3.3.4 维持正常体温:新生儿最佳体温为36.5~37℃之间,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增加氧的消耗量。本组24例低体温患儿,放置于远红外辐射台保暖,其中20例早产儿移置于保温箱中,箱温根据患儿体重而定,防止体温过度波动而影响抢救效果。5例体温>38.5℃,给予松开包被,同时配合药物治疗后,患儿体温在2~3h内降至正常范围。
3.3.5 营养支持:出血早期禁止直接哺乳,以防因吸奶用力或呕吐加重出血,待一般情况好转后再开始喂奶。对于出血轻者用滴管滴喂,出血较重而出现拒奶、吸吮反射及吞咽反射消失者或病危、病程长的患儿可留置胃管管饲奶液,以保证营养供给。禁乳期给予静脉补液,以保持水电平衡及热量需要,使患儿血糖维持在5.4mol/L左右。由于新生儿胃容量小,消化能力差,贲门括约肌松弛,应少量多次喂奶,给奶速度要慢,以防发生溢奶而引起吸入性肺炎或窒息,同时注意小儿不吃时不能强喂,以免吸入气管。鼻饲管以较软的乳胶管或硅胶管为好,24~48h更换1次。每次鼻饲前应检查鼻饲管在咽喉部有无盘曲或脱出,喂奶后注入温开水3~5ml冲洗胃管,并注意乳具的消毒处理。给奶量按热卡计算,1w内为210~314J/(kg・d),2w时为410~460J/(kg・d)。
3.4 重视合并症的治疗和护理:新生儿由于各器官功能不成熟,颅内出血患儿容易发生多种合并症,严重影响患儿的预后。因此,医护人员必须高度重视,把每一项治疗护理措施落到实处,做到积极预防,早发现、早处理。本组患儿临床诊断有多种合并症,前5位分别是:缺氧缺血性脑病20例(62.5%),高胆红素血症13例(40.6%),肺炎11例(34.4%),新生儿硬肿症6例(18.8%),肺出血4例(12.5%),经过精心护理和治疗,使29例患儿治愈出院。
3.5 恢复期的护理:患儿病情稳定后,进行皮肤抚触,被动屈伸肢体、按摩,变换婴儿姿势;与患儿说话、唱歌;给患儿观看色彩鲜艳、移动的物体。新生儿期给予听、视、触觉、前庭运动等刺激,对小儿脑的发育至关重要。教会患儿家长康复训练方法及护理婴儿的一般知识,制定可行性的训练计划。出院后每个月到医院检查和康复治疗1次,10d为1个疗程,连续3~5个疗程。
4 讨论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一种脑损伤,系由缺氧或产伤引起,早产儿发病率高,预后较差,我院9例系由产伤引起,预后较好。在临床工作中,应详细全面地询问病史,用产钳或胎头吸引器的新生儿特别应注意:勤巡视病房,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为及时诊断提供依据,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出院后向家长讲解颅内出血的严重性,可能出现的后遗症,给予安慰、鼓励,坚持治疗和随访,尽早带患儿进行功能训练和智能开发,从而减少脑损伤后遗症。据近年国内报道ICH预后不良在30%左右。本组32例经住院系统治疗,临床治愈29例,出院后随访,正常26例,有后遗症3例。
【参考文献】
[1] 姚玉娟.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J].中国现代儿科学杂志,2004,1(1):110~113.
[2] 金汉珍,董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52.
[3] 虞人杰,曹连义.新生儿颅内病变的CT诊断[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5,20(1):65~67.
[4] 胡亚美,颜纯.临床儿科诊疗关键[M].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2.
篇2
[关键词] 早产儿;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2[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2(a)-099-02
蛛网膜下腔出血在新生儿期十分多见,病因与低氧、酸中毒、低血糖等因素有关,也可由产伤所致。出血原因常为低氧引起毛细血管内血液外渗,而不是静脉破裂。该病多见于早产儿,约占发病的3/4[1]。早产儿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率较高,严重者常有神经系统后遗症。我院于2007年6月~2008年6月共收治早产儿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40例,现将其观察与护理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40例早产儿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均经头颅CT检查证实。其中,男23例,女17例;孕30~32周8例,33~35周21例,36~37周11例;治愈35例,占87.5%;死亡3例,占7.5%;自动出院2例,占5.0%。
2病情观察
2.1意识和精神状态
意识是大脑功能活动的综合表现,精神状态是指个体的情感反应。早产儿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多在生后2 d开始出现惊厥,继而表现呼吸暂停、高调尖叫、烦躁不安;患儿出血量较少者,早期常出现兴奋状态、不易入睡、哭闹不安、脑性尖叫,随病情继续发展,则出现抑制状态、嗜睡、反应低下甚至昏迷。由此可见,对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早产儿应做到动态观察、及时发现意识的细微变化、及时报告医生,以获得及时救治的机会。
2.2瞳孔的观察
瞳孔变化是颅内疾病、药物中毒等病情变化的一个重要指征。正常人瞳孔呈圆形,边缘整齐,两侧对等,在自然光线下直径为2.5~4.0 mm。而患者则表现为双侧瞳孔大小不等,对光反射迟钝、消失或双侧瞳孔扩大,均提示脑疝形成,表示病情危重,应及时报告医生。
2.3囟门的观察
应经常观察患儿前囟是否凸凹及紧张,如前囟饱满紧张提示颅内压增高,颅内出血量大,应及时报告医生,应用脱水剂。
2.4生命体征的观察
新生儿全身血容量少,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丧失比例相对较成人大,同时由于新生儿神经系统功能稳定性差,易出现生命体征变化,故应密切监测体温、血压、呼吸和心率[2]。首先要特别注意观察呼吸频率,节律的变化;病情危重时可出现呼吸不规则、屏气、甚至呼吸暂停,应马上报告医生,积极协助抢救。40例中有9例出现呼吸暂停现象,呼吸快者达124 次/min,呼吸慢者3~5 次/min。另外观察患儿皮肤色泽的变化也非常重要,注意有无皮肤苍白、发绀、黄染等,皮肤发绀提示低氧;皮肤发花则有循环不良的情况,如颜面皮肤苍白或发绀,以额部和口周为主者,提示出血量多,病情危重;体温不升,皮肤黄染说明病情严重,需积极抢救治疗。
2.5其他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早产儿常有呕吐及拒食,甚至有的患儿吸吮反射及吞咽反射消失。因此要观察患儿的吃奶情况,记录热量及液体摄入量,以保证机体生理需要,必要时静脉高营养补液。此外还要注意观察患儿抽搐持续的时间、次数、部位等并做好详细记录,为医生判断出血部位、出血量及预后提供依据。
3护理
3.1一般护理
室内应保持清洁卫生,定时通风换气,室温保持在24~26℃,湿度保持在60%~65%。保持绝对静卧,减少噪声,尽量使机械声、报警声和谈话、走路等人为的噪音降低到最低限度,避免声光等外界刺激,有计划地集中完成治疗和护理,一切操作要轻、稳、准。静脉穿刺最好用留置针保留,减少反复穿刺,尽量避免头皮穿刺和减少对头部的搬动,以免加重出血。
3.2及时吸氧并保持呼吸道通畅
早期合理吸氧以提高血氧浓度,可以减轻脑组织的损伤,减少后遗症。为避免鼻导管对早产儿鼻黏膜的损伤,一般采用鼻前庭吸氧,氧流量0.5~1.0 L/min;患儿抽搐或重度低氧时给予头罩吸氧,氧流量为4~5 L/min;呼吸暂停可采用呼吸囊加压给氧,使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95%,病情好转后改为低流量间断吸氧直至停吸。蛛网膜下腔出血患儿因头部不宜搬动,长时间采取一种易出现吸入性肺炎;应根据产伤的部位,抬高肩部,头偏向健侧,避免呕吐物和分泌物吸入呼吸道;床旁备吸痰器,抽搐重,分泌物多的患儿应随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吸痰手法应轻柔,自口腔或鼻孔轻轻从浅入深,慢慢转动吸痰管口,边进边吸或边提边吸,减少刺激达到有效吸引,禁止拍背。
3.3降低颅内压,保护脑组织
3.3.1镇静止惊患儿出现烦躁、尖叫等惊厥先兆时,应立即处理。苯巴比妥为镇静抗惊厥的首选药物,可降低脑细胞代谢率、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改善脑血流、减少颅内出血、抗惊厥、保护脑组织,早期应用效果较好,也可选用水合氯醛、安定止惊。用药后需严密观察病情,防止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
3.3.2防治脑水肿如患儿出现精神萎靡、脑性尖叫、肌张力减弱或增强、原始反射异常等,则为急性脑水肿的主要表现,应用地塞米松和呋塞米,早期应用甘露醇有加重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可能,应慎用。颅内压力争取在48~72 h内降下来。同时要限制液体摄入量,50~60 ml/(kg・d),防止加重脑水肿;使用脑细胞营养剂,促进脑细胞功能的恢复,出血停止后可配合高压氧治疗。
3.4合理喂养
出血早期禁止直接哺乳,以防因吸奶用力或呕吐加重出血。对于出血轻者可用滴管滴喂,出血较重而出现拒奶、吸吮反射及吞咽反射消失者可施行鼻饲,以保证营养供给。鼻饲管以较软的乳胶管或硅胶管为好,每周更换一次,晚上拔出,翌晨再由另一侧鼻孔插入。停乳期应给予静脉补液,以保持酸碱及水盐代谢平衡,供给足够的能量,使患儿血糖维持在正常高值,即5.4 mmol/L左右。
3.5健康教育
鼓励坚持治疗和随访,教会家长对患儿进行功能训练,可进行全身抚触,肢体被动运动,肌肉按摩,变换和姿势,放音乐,给患儿看色彩鲜艳、移动的物体,以促进小儿脑的发育。
[参考文献]
[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778-779.
篇3
【关键词】 超低出生体重儿 护理 管理
随着新生儿医学的进展,出生体重<1 000 g的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I)的存活率大为提高。据国外报道,出生体重>750 g的ELBWI的存活率已达80%左右。国内对ELBWI的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我院新生儿监护室(NICU)2003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ELBWI 19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9例ELBWI住院≤3 d者12例,其中自动出院9例,死亡3例。另外7例ELBWI住院21~148 d,平均62.4 d。7例住院时期较长的ELBWI胎龄26~29周,平均27.6周;出生体重700~990 g,平均902.8 g,入院时日龄20 min~8 h,平均每人有6项重要合并症,其中合并感染性肺炎6例,贫血6例,窒息5例,电解质紊乱5例,代谢性酸中毒4例,吸入综合征、颅内出血、慢性肺部疾病、呼吸暂停各3例,败血症、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视网膜病、胆汁淤积综合征、心律失常各1例。7例ELBWI中4例用呼吸机治疗,平均上机7.3 d,用呼吸机治疗的4例患儿中1例为呼吸窘迫综合征,2例宫内感染性肺炎,另1例为吸入综合征。
2 护理要点
2.1 保温 婴儿入住NICU后立即放入已预热的早产儿暖箱中,暖箱设定温度:生后10 d内35~36℃,10~20 d 34℃,3~5周33℃,>5周32℃。暖箱内湿度维持在70%以上。
2.2 进入NICU的最初护理 除保温和必要的吸氧外,生后4 h内尽量保持婴儿安静,维持生命体征在正常范围。除病情危重需要抢救外,减少一切不必要的处置和采血。如婴儿病情稳定,生后3~4 h可经鼻饲胃管喂养,先喂1~2次5%葡萄糖水,以后每隔2 h喂1 ml母乳。记录第1次排尿和排胎便的时间和量。
2.3 早期肠道喂养 对ELBWI 提倡早期微量母乳喂养,如病情稳定已排胎便,生后3~4 h便可开始喂养,第1天喂母乳1 ml/次,间隔1~2 h,总量不超过20 ml/d。如耐受良好,以后每天每次增加奶量1 ml,或每天增加奶量20 ml/kg。ELBWI 早期喂养方案为:初生每次喂奶1~2 ml/kg,间隔1~2 h;出生12~72 h:每天每次增加1 ml, 直至每次5 ml/kg,间隔2 h;出生72 h后:每次5~15 ml/kg,间隔2 h。
2.4 后期喂养 ELBWI后期喂养可将母乳改为低体重儿专用配方奶,以保证有足够的热量促使体重更快增长。到出生后4周,ELBWI可耐受100 ml/(kg·d)的奶量,此时热量达125 kcal/(kg·d),蛋白质3.2 g/(kg·d),体重增长可达15~20 g/d。
2.5 静脉营养 生后1~2周,在早期微量喂养的同时,可用静脉营养以补充热量不足。ELBWI 静脉营养选用小儿专用的氨基酸溶液、葡萄糖、脂肪乳,可混合一起24 h内均匀滴入。生后3 d内便可开通中心静脉通道,通常在肘部静脉插入。静脉营养采用低热量,以60 kcal/(kg·d)为宜,氨基酸量不超过3 g/(kg·d),以预防胆汁淤积发生。
2.6 静脉通道的护理 操作时应动作轻柔,尽量减少婴儿啼哭和损伤。在头皮静脉穿刺时,避免粗暴和反复转动头部,以免影响颅内压和血流。周围静脉通道最好用套管针保留,以减少穿刺次数,保护静脉。经周围静脉输液时,葡萄糖浓度不可超过12.5%,输入高渗或有刺激性药物时,密切观察防止渗漏。开通静脉通道是侵入性操作,易引起感染,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和消毒隔离制度。
2.7 出入液量管理 每日记录摄入液量、尿量、体重,以判断液体量出入是否合理,体重磅秤精确度≤5 g。记录输液速度,累计输入量、剩余液体量,防止输液过快、过多发生意外。记录每次抽血量,如抽血量累计≥10 ml,应向医生报告,必要时输血补充丢失量。2.8 氧疗的护理 ELBWI对低氧和高氧均很敏感,氧疗目的是纠正低氧血症,同时也要防止发生高氧血症,避免引起视网膜病。氧疗时必须有氧饱和度监护,维持经皮氧饱和度(SpO2)在90%~95%,报警值上限设在97%,下限设在85%。通常传感器放置在足部,紧贴皮肤,要求局部循环良好、温度正常、无浮肿。如婴儿生后情况稳定,无呼吸道合并症,SpO2在95%左右,无需给氧;如呼吸稍快,SpO2在90%左右,可面罩(氧流量1~2 L/min)或头罩(氧流量2~4 L/min)给氧。鼻导管给氧增加气道阻力,使局部粘摸干燥,ELBWI不宜使用。吸入氧气最好经过加热湿化处理,记录SpO21次/1~2 h。
2.9 预防感染的管理 ELBWI应放在专用的早产儿室内隔离,有条件应建立层流病房。安排有经验的新生儿科护士专人专护,严格执行环境消毒隔离,接触婴儿前须洗手,做处置时戴口罩、帽子和无菌手套。强调护理个体化,采用一次性被褥和医疗器械,无关人员不得随意入室、随意接触婴儿。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如气管内插管、脐血管插管等,并尽量缩短中心静脉置管时间。机械通气时加强呼吸机管道和湿化瓶的消毒、更换,注意口腔护理。
3 体会
由于生殖医学的发展,国内ELBWI 逐渐增多,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要求来住院的很多,成为三级新生儿抢救中心一项重要任务[1]。国外也将ELBWI存活率作为衡量NICU综合实力的最主要指标。许多国家要求ELBWI必须在三级NICU内进行抢救方能保证其存活率。近三年来由基层医院转至我院NICU住院的ELBWI 较前明显增多,部分家长对此类幼小婴儿的存活抱有强烈期望,使医护人员感到责任重大,促使我们加强学习、努力工作来迎接挑战。
近年来,国外对ELBWI的管理提出轻柔操作、减少不必要的干预、尽量避免可能损伤婴儿的侵入性治疗手段,如机械通气治疗、脐血管插管、过多的抽血检验和抗生素的预防性应用等;另一方面强调创造一个清洁无菌温暖潮湿适合ELBWI 生存的环境;强调应用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改善婴儿自身肺功能[2],进行有效的自主呼吸,而不是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强调给婴儿早期胃肠道微量母乳喂养,增强胃肠道蠕动和胃肠激素分泌,促使婴儿更好地耐受胃肠道喂养,以达到满意的生长发育,减少对静脉营养的依赖,避免静脉营养引起的并发症等[3]。这些新的理念都需要通过日常的护理工作来实现。事实上,ELBWI 的管理和存活,绝大部分决定于严谨的、科学的、充满爱心的护理工作。本文结果提示出生体重>750 g的ELBWI 在国内三级NICU内经过较长时期的住院管理,也能得到较高存活率。
早期微量母乳喂养,对婴儿以后耐受胃肠道喂养十分有利,可缩短静脉营养时间,减少静脉营养合并症,如感染和胆汁淤积引起的阻塞性黄疸[3];较快地增加奶量,可使婴儿体重较快增加,缩短住院天数,减少住院费用。为保证胃肠道喂养顺利进行,早期应注意促使胎便及早排尽,后期应注意不发生便秘,必要时可用液体石蜡通便。
【参考文献】
1 李志华,陈超,姚明珠.超低出生体重儿45例临床资料分析.临床儿科杂志.2005,23(6):375376,382.
篇4
1.1一般资料
选择 2012 年 6 月 -2013 年 12 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产妇 80 例,年龄 21~42 岁,平均 (29.845.13) 岁;孕龄 29~41 周,平均 (30.112.41);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 13 例,高中或中专 33 例,大专及以上 34 例。纳入标准:(1) 符合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诊断标准;(2)均为初产妇,孕龄29~41周;(3)无肝、肾、脑严重合并症;(4) 意识清醒;(5) 知情同意自愿参加。将符合入组标准产妇按照住院号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单号为干预组,双号为对照组,各 40 例。两组产妇年龄、孕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遵医嘱常规抗感染、降压、母胎监测等对症支持治疗,根据患者的血压、降压药物作用效果选择药物、调节剂量。对照组采用传统子痫护理模式。干预组制定规范化护理路径并实施,具体措施如下。
1.2.1 制定标准化护理路径 通过分析三年病历资料,结合医院、科室实际情况,参照《实用妇产科学》中妊娠高血压疾病相关指导、美国子痫临床路径方案,经临床医学、护理专家共同讨论,于 2012 年 5 月制定了本院重度子痫前期产妇规范化护理路径表,即以时间为横轴,以每日的医疗护理内容为纵横,主要内容:产前、产后接诊检查流程;监护标准化医嘱;护理人员每日病情监测重点、患者与家属针对性健康宣教;相关并发症如溶血、急性左心衰竭、产后出血、子痫早期防治等。
1.2.2 人员培训 分期分层次对护士长、护理骨干进行重点培训,随后对全科护士进行护理路径理论和操作培训,掌握护理路径实施重点、路径表的运用、病情观察要点、并发症处理方法。
1.2.3 实施过程 由当班护士对入院患者进行健康评估,简单向患者及家属讲解临床路径有关内容,使患者心理与生理上有充分的准备。然后由责任护士根据每日护理路径内容及患者需求动态评估、观察,以达到最终目标。责任护士及时记录路径内容的执行情况,对执行过的项目打勾,未执行项目打叉。
1.2.4 质量监控 对入组病例严格按已制定的护理路径进行,由产科危重患者质量控制护理小组每月检查临床路径执行依从性,分析路径变异的原因,促进护理路径持续性质量改进和完善。
1.3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卫生部《妊高征用药指导原则》关于疗效划分,显效:舒张压下降 20 mm Hg,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有效:舒张压下降 10~20 mm Hg,临床症状和体征部分改善;无效:血压下降未达到上述指标,临床表现和体征无改善。总有效 = 显效 + 有效。产妇入院 5 d,每日血压取 6∶00、14∶00、22∶00 三个时间点测血压平均值。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 SPSS 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组血压控制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92,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组新生儿窒息率、围生儿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临床路径 (CP) 是针对特定病种制定的一系列监测、治疗、康复和护理工作程序,以患者住院期间每日成效护理为标准值,依据护理流程图为患者提供主动的、连续的有效护理。由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病情急重,进展迅速,随时有发生子痫、急性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危险,实施标准化护理路径可使护理流程系统化,可以减少治疗护理环节中的无序性和随意性,同时可使医疗护理内容透明化,有利于缓解日益严峻的医患关系。另外实施重度子痫前期产妇标准化护理路径监护便于新护士在短时间内掌握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护理要点和护理流程,防止不当处置,避免新护士因年资短、能力弱、经验不足导致遗漏和疏忽。
标准化护理路径是以患者住院时间为横轴,细化每天临床护理内容,即全部护理环节均定人、定时、定量严格控制,尤其对重点监测项目责任护士须严格按照路径表制订内容观察记录,防止遗漏护理项目。子痫前期患者以高血压和血压波动为突出临床表现,若血压控制不佳易导致并发症的发生,且随时有可能发生心脑血管严重并发症或进展为子痫危及生命,需要护理人员动态掌握患者血压变化,药物使用后血压波动情况,以尽可能使患者血压逐级下降。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血压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子痫、胎盘早剥、肾功能衰竭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规范化细节护理可以密切监护病程,保证药物安全有效性,逐步降低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由于实施了重度子痫前期产妇标准化护理路径监护,干预组新生儿窒息率 12.50%、围生儿死亡率 5.00%,分别低于对照组的 25.00%、1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说明规范化护理路径所提供的高效率、高品质、针对性护理服务,适时终止妊娠,可以改善围生儿预后,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和围生儿死亡率。子痫前期严密监测尽早分娩,是新生儿良好结局的重要因素,不但能防止胎儿颅内出血的发生,还能明显降低围生儿急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危险。
篇5
摘要目的:探讨对动脉置管的早产儿出现动脉血栓和血管痉挛造成的组织缺血采用硝酸甘油软膏涂抹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7月~2014年6月我科收治的6例患儿发生因动脉置管导致的指趾端缺血青紫,使用2%硝酸甘油软膏进行肢体涂抹。结果:成功逆转了早产儿肢端缺血的问题,恢复缺血肢端的血供且无副反应发生。结论:对于动脉置管导致早产儿肢端缺血可采用硝酸甘油软膏肢体涂抹来缓解,避免了采用抗血栓治疗对早产儿造成的危险,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早产儿;组织缺血;硝酸甘油软膏;动脉置管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10.060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内对于危重早产儿通常采用动脉留置导管来进行动态血压监测以及抽血进行血气分析。动脉置管的最严重并发症是动脉血栓的形成,栓子堵塞血流,或者血管痉挛都会导致组织缺血坏死[1-3]。如果末端动脉堵塞,会出现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受影响的区域苍白、青紫、皮肤发冷、动脉搏动停止,导致皮肤、皮下、肌肉和其他组织的坏死。标准的处理方法是拔除导管,评估外周循环情况,进一步采取治疗措施。深动脉或深静脉血栓需使用肝素或溶栓剂进行治疗,然而对于早产儿外周血管血栓进行溶栓治疗,是存在潜在性出血的危险,尤其是颅内出血(IVH)。目前,对于治疗早产儿远端肢体小栓子还没有标准方法。曾有报道在新生儿人群使用局部涂抹硝酸甘油软膏的方法逆转了因血栓或血管痉挛导致的严重的组织缺血的并发症[4]。我们采用局部硝酸甘油涂抹逆转早产儿动脉栓塞引起的组织缺血,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在2013年7月~2014年6月共动脉置管82例,男52例,女30例。早产儿置管59例,6例发生指趾端发冷苍白花纹甚至青紫发黑,6例全部为极低出生体重儿。这6例患儿平均孕周31.5周,平均出生体重1330.8g,诊断均为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平均生后248h留置外周动脉,3例留置于桡动脉,1例留置于尺动脉,1例留置于胫后动脉,1例留置于足背动脉。平均于置管后57h因肢端组织缺血而拔管。从留置动脉处进行抽取血标本,平均抽血次数为6次。
1.2方法
1.2.1临床表现6例患儿均有气管插管,出生后即使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患儿有血容量不足表现,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3s),低血压,平均血压低于孕周。留置动脉的主要原因为了动态监测血压,以及抽血进行血气分析,指导呼吸机参数调整。患儿均接受生理盐水10ml/kg扩容,使用多巴胺治疗。平均置管57h后置管侧肢体远端发现发冷苍白,花纹甚至青紫,立即拔除导管。早产儿皮肤完整,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暂时诊断为组织缺血,导管拔除后,皮肤颜色逐渐加深,远端手指以及手掌中部青紫加深,或者远端脚趾以及脚掌苍白花纹甚至青紫加深,临床表现相似。
1.2.2处理经过成人及儿童的处理方法是使用抗凝治疗,以维持灌注,避免指趾端坏死脱落,但是对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来说抗凝治疗是非常危险的。于是维持患儿血压和周围灌注正常后,使用2%硝酸甘油软膏(少于4mg/kg)[4]涂抹,因为早产儿皮肤吸收能力强,防止硝酸甘油影响患儿血压,故降低了硝酸甘油的使用剂量,涂抹于距离苍白区域1cm处,同时进行无创血压监测,之后6~8h发现肢端颜色和充盈情况明显改善,以后每8h涂抹1次,涂抹区域为前臂或小腿至该动脉供血的解剖区域近端1cm处。
2结果
6例患儿临床状态稳定,维持机械通气,头颅超声结果正常,无颅内出血等发生。治疗后2周,缺血坏死区域的颜色和毛细血管充盈情况逐渐好转,缺血部位逐步从手指根部局限到了指趾尖,然后从5个指趾端局限到了2个指趾端。治疗措施成功,缺血区域局限到指趾尖。平均治疗24d,硝酸甘油涂抹停止。指趾甲床完整,手足部完全恢复,没有发现有明显的缺陷,指趾端红润。
3讨论
3.1早产儿组织缺血的原因原因是栓塞或血管痉挛,是动脉置管的重要并发症。当血管内皮因为动脉置管而损伤,血管壁内膜诱发炎症反应导致局部止血形成血栓限制血流,引起组织缺血[4,5]。同时,血小板凝集到暴露的胶原蛋白和内皮下组织,释放有效的血管收缩素例如血栓烷A2,促进血管痉挛、堵塞和组织缺血。因此,血栓和血管痉挛是内在联系的。动脉置管内进行回抽采血时速度过快,因早产儿动脉较细,容易造成血管塌陷,造成短暂的缺血,而当患儿心输出量减少、血容量不足,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时,血管的血流恢复时间较长,导致组织的缺血[6]。而硝酸甘油的涂抹治疗是有效的,硝酸甘油的涂抹可以引起血管扩张,增加血流量。
3.2硝酸甘油的主要药理作用硝酸甘油的主要作用是可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动脉和静脉血管床,中和血小板聚集产生的血管收缩素。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硝酸甘油转化为亚硝酸盐,接着转为一氧化氮,激活了鸟苷酸环化酶,增加了细胞内cGMP的含量。升高的cGMP使肌球蛋白轻链去磷酸化,从而使平滑肌松弛。除了血管扩张,硝酸甘油能够增加外周缺血区域侧肢循环的血流。硝酸甘油的量取决于应用的范围和剂量。4mg/kg的剂量相当于0.2~0.5μg/(kg·min)[4]。在成人中,硝酸甘油起效时间大约20~60min,药理学作用持续3~6h。硝酸甘油软膏在肝脏代谢,由肾脏排泄。但是对于新生儿的药代动力学还没有相关的研究[7]。
3.3硝酸甘油应用时的护理要点应用时注意仔细涂抹至完全吸收,涂抹范围为患侧肢体前臂或小腿,除外发紫发黑的部位,严格计算剂量,按时按量涂抹,涂抹时不可戴手套,洗净双手后徒手涂抹。注意观察患儿的表现,有无副作用发生,硝酸甘油的副作用包括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发生率10%,在成人中,大约少于1mg/kg的硝酸甘油是不会引起临床明显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还原酶功能正常的患者,高铁血红蛋白产生明显增加需要相当大剂量的硝酸甘油。因此,长期使用一氧化氮化合物,都要注意毒性反应,注意监测高铁血红蛋白水平。其他的副作用包括头痛、低血压、心跳增快、恶心、呕吐、皮肤刺激潮红,注意观察患侧部位血供恢复情况。
4结论
应用2%硝酸甘油软膏(4mg/kg)来缓解早产儿动脉置管后组织缺血的效果是明显的。涂抹时注意涂抹前臂或小腿等未受影响部位,而不能涂抹在发紫发黑区域,需要仔细观察受影响区域的血供恢复情况。同时硝酸甘油对于早产儿的潜在副作用例如低血压和休克还是需要重视的,因此,使用时注意对新生儿应用最低剂量浓度的硝酸甘油,用该药时需要稀释浓度,同时进行血压监测。
参考文献
[1]MonagleP,ChanAK,GoldenbergNA,etal.Antithrombotictherapyinneonatesandchildren:AntithromboticTherapyandPreventionofThrombosis,9thed:AmericanCollegeofChestPhysiciansEvidence-Based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s[J].Chest,2012,141(2):737-801.
[2]BhatR,MonagleP.Thepreterminfantwiththrombosis[J].ArchDisChild,2012,97(6):423-428.
[3]RashishG,PaesBA,NagelK,etal.Spontaneousneonatalarterialthromboembolism:infantsatrisk,diagnosis,treatment,andoutcomes[J].BloodCoagulFibrinolysis,2013,24(8):787-797.
[4]MosalliR,ElbazM,PaesB.TopicalNitroglycerineforNeonatalArterialAssociatedPeripheralIschemiafollowingCannulation:ACaseReportandComprehensiveLiteratureReview[J].CaseRepPediatr,2013:608516.
[5]GiaquintaA,VerouxM,VirgilioC,etal.Brachialthrombosisinaprematureneonate.Acasereport[J].AnnItalChir,2012,83(2):149-151.
[6]BhatR,MonagleP.Thepreterminfantwiththrombosis[J].ArchDisChildFetalNeonatal,2012,97(6):423-428.
[7]MajureDT1,HallauxM,YeghiazariansY,etal.Topicalnitroglycerinandlidocainelocallyvasodilatetheradialarterywithoutaffectingsystemicbloodpressure:adose-findingphaseIstudy[J].JCritCare,2012,27(5):532.
篇6
[关键词] 游泳抚触;高胆红素血症;护理
[中图分类号] R722.17[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4(c)-0167-04
Efficacy observation of adjuvant therapy of swimming with touching on treating hyperbilirubinemia of newborns
HU Xia
People′s Hospital of Sishui County in Shangdong Province,Sishui 2732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icacy of adjuvant therapy of swimming with touching on treating hyperbilirubinemia of newborns. Methods Ninety-two patients with hyperbilirubinemia admitted into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2 to January 2013 were even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In the control group,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nursing were provided,whil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swimming with touching was applied. Results The bilirubin index,removing jaundice time,and family satisfaction all displayed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in both groups (P
[Key words] Swimming with touching;Hyperbilirubinemia;Nursing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是指新生儿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而引起的血中胆红素升高,出现皮肤、巩膜及黏膜黄染的临床现象。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很高,其病因复杂,轻重不一,较严重新生儿黄疸如未及时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有可能发展成为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又称核黄疸)[1]。主要是非结合胆红素通过血脑脊液屏障引起脑组织的病理性损害。核黄疸的病死率极高,即使能幸存,也会影响婴儿的智力和运动系统的发育,造成严重的后遗症。给患儿家属带来经济负担及精神负担,对社会贯彻计划生育方针及提高人口素质决策带来消极影响[2-3]。因此,儿科医学界与产科临床专家均努力不懈地防止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发生,以降低围生儿、新生儿的死亡率及后遗症的发生率。婴儿游泳抚触是经过科学指导有技巧的抚触,通过抚触者双手对被抚触者的皮肤和部位进行有次序、有手法技巧的抚摩,让大量温和的良好刺激通过皮肤的感受器传到中枢神经系统,并产生生理效应,促进婴儿健康发展、体重增长及提高免疫能力[4-5]。2012年1月~2013年1月本科对46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实施常规治疗、护理的同时联合游泳抚触,效果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儿科收治的92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6例。实验组男25例,女21例;日龄0.87~27 d,平均5.4 d;出生体重(2860±260) g;胎龄(38.1±4.7)周;主要病因:感染因素15例,母乳性黄疸11例,围生因素9例,血管外溶血(头颅血肿、颅内出血等)6例,ABO溶血5例;经皮检测黄疸指数为(288.91±65.61) μmol/L。对照组男18例,女28例;日龄0.58~26 d,平均5.1 d;出生体重(3010±480) g;胎龄(37.8±5.2)周;主要病因:感染因素17例,母乳性黄疸12例,围生因素10例,血管外溶血4例,ABO溶血3例;经皮检测黄疸指数为(290.28±62.30) μmol/L。两组患者的日龄、出生体重、胎龄、性别、病因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①严密观察病情:生命体征有无改变,如呼吸频率、节律有无改变,有无呼吸障碍,有无心功能不全等情况[6];严密观察婴儿皮肤是否出现黄疸或黄疸加重以及黄疸发生的时间、程度、进展情况,观察方法为在白天或者光线良好的情况下着重观察前额、两颊以及锁骨处,认真观察小便次数、量、颜色,为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注意婴儿出生天数与黄疸出现的关系,生后24 h左右即出现黄疸,且迅速加重,应考虑新生儿溶血症的可能,若黄疸经久不退或者退后又加深者,则应考虑其他病理性黄疸;应密切观察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有无胆红素病脑的早期症状,如肌张力低下、嗜睡、精神萎靡、吸吮反射减弱等,做到早期发现、及时抢救,据病情及时进行换血和治疗,并做好相应的护理。②新生儿喂养:要尽早给新生儿母乳喂养,尽早排除胎便[7],胎便里含有很多胆黄素,如果胎便不排除干净,胆黄素就会经过新生儿特殊的肝肠循环[8],重新吸收到血液,使黄疸增多,胎便是否排干净,主要看胎便从黑色胎便转变为黄色胎便。③给新生儿充足的水分:一般正常的新生儿每天6~8次小便,小便过少不利于胆黄素的排泄。④防止感染:保持皮肤清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9]。⑤加强光疗护理细节:要保证充分照射部位的面积[10],光疗前检查蓝光灯管亮度,擦净灯管污迹及灰尘;调节箱温至该婴儿适中的温度,相对湿度为55%~66%;修剪指甲,剃发,清洁患儿皮肤,戴黑色眼罩,用窄尿布保护会阴,尽量让婴儿身体各部位,加以保护足跟及内外裸,避免擦伤;单面光疗机治疗者每2小时应翻身1次;每4小时测1次体温,有发热者,查看箱温,适当降低箱温,多喂水,必要时暂停蓝光反射,待体温恢复正常后再进行光疗;保持玻璃床的透明度,及时清洁玻璃床面上的呕吐物、大小便等污物,以免影响光疗效果;遵医嘱口服维生素B2;观察有无光疗不良反应,如发热、皮疹、腹泻、青铜症、低血钙、贫血等,光疗期间哭闹太厉害的婴儿,遵照医嘱给予适当镇静;光疗后检查婴儿全身皮肤,记录黄疸消退情况;做好光疗机的消毒和保护。⑥根据病情必要时进行换血治疗:白蛋白可以减少游离的胆红素,一般用于生后1周内的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用量为1 g/kg加入葡萄糖液10~20 ml静脉滴注,也可用血浆25 ml/次静脉滴注,每日1~2次,换血前1~2 h应输注一次白蛋白[11]。⑦苯巴比妥[5 mg/(kg・d),分2~3次]刺激胆红素结合酶和肝脏分泌系统;有明确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家族史的新生儿或有换血禁忌证的新生儿,母亲或新生儿早期服用小剂量苯巴比妥是有益的,但需要3~7 d方起作用,这是控制高胆红素血症的一种方法,但在北美没有得到广泛认同。⑧做好药物护理,注意疗效及不良反应,静脉输注白蛋白、静脉丙种球蛋白时,应控制输注药物的速度,严防药液外渗。⑨病因治疗。
1.2.2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游泳抚触护理:游泳室温约为28℃,水温约38℃,水深约60 cm,将泳圈从婴儿头部套入颈部,将其下颌放入下颌槽,用防水护脐贴保护脐部,护理人员用左手臂扶婴儿的头颈和背部,右手扶住臀部,帮助其缓慢下水,头部保持在水面上,护理人员用手在水中按摩,协助婴儿伸屈四肢、划水等运动5~10 min,自由活动约5 min。游泳结束后,护理人员用双手抱住婴儿躯干离开水面,取下游泳器具,用无菌干毛巾轻轻擦干,酒精消毒脐部,然后包扎护脐贴,注意防寒保暖。游泳后采用改良式抚触法抚触婴儿,注意动作要轻柔,力度不宜过大,防止损伤皮肤,室温控制在32℃,湿度为60%为宜。操作如下:护理人员用强生润肤油双手,婴儿处于俯卧位抚触背部臀部侧卧位抚触四肢仰卧位抚触头部、胸部、腹部,2次/d,15~20 min/次。①背部:被抚触者左侧卧位,胸部垫小垫,抚触者右手扶持被抚触者,左手拇、示指捏脊柱两侧,从臀部至颈部,按顺序由上而下捏12~15下;右侧卧位,操作方法同左,然后使被抚触者俯卧位,头偏向一侧,双手平放于背部,从颈部向下按摩至臀部,再从臀部向上迂回运动,反复4~6次。②四肢:由抚触者用两只手抓住被抚触者1只胳膊,交替从上臂至手腕轻轻挤捏,然后从上至下搓滚,对侧和双下肢做法相同;手和足的按摩,抚触者用拇指指腹,从被抚触者掌面沿对角线方向推进,并捏拉指趾各关节。③头面部:用两手拇指从前额中央向两侧推,用两手拇指从前额中央向外上方滑动至耳垂-两手掌从前额发迹抚向枕后,两手中指分别停在耳后乳突部;④胸部:两手分别从胸部的外上侧向对侧滑动至肩。⑤腹部:抚触者两手依次从被抚触者的右下腹-上腹-左下腹沿顺时针方向画半圆,用右手在被抚触者左腹从上画“L”,由左至右画一个倒的“L”,示指、中指、无名指指腹,从两臀的内侧向外侧做环形滑动;抚触时要注意以下要点:房间温度适宜,可放柔和的音乐作背景,一边按摩一边与婴儿说话,进行感情交流,不受外界打扰;手法从轻开始,慢慢增加力度,以婴儿舒服合作为宜;选择适当的时间,避开婴儿感觉疲劳、饥渴或烦躁时;最好是在婴儿洗澡后或穿衣过程中进行;按摩前需温暖双手,将婴儿润肤液倒在掌心,不要将乳液或油直接倒在婴儿身上;提前预备好毛巾,尿布以及替换衣服。
1.3 观察指标
应用HD-368经皮新生儿黄疸测定仪(广东生产)检测每日胆红素变化,并用静脉血钒酸盐氧化法检测血清胆红素水平,进行间断复核。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实验组第2天胆红素下降值、胆红素日均下降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胆红素下降至102.6 μmoI/L以下天数比对照组有所减少,家属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但是许多患儿家长对该病缺乏正确的认识,未能引起应有的重视,认为新生儿皮肤黄染是正常的,不需要治疗,过几天自然会好[12]。而且因独生子女的特殊性,关心患儿疾病的除了父母,还有双方的父母和亲属,往往意见不统一,若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和护理,必然延迟患儿的康复,甚至发生严重并发症。因此,必须多与患儿家长沟通,耐心做好相关的知识宣教,引起其重视,使患儿尽早接受相应的治疗。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从2000年开始,历时5年,对抚触给婴儿智能发育带来的影响作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游泳时适宜温度的水可扩张皮肤毛细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且游泳使得机体耗能增多,促进食欲和肠蠕动,有利于胆红素随胎便排出,降低新生儿胆红素指数[13]。抚触可促进婴儿智力发育[14],并且开始的月龄越早效果就越显著。人脑细胞增殖期从妊娠3个月~1岁,脑的结构和功能具有可塑性,年龄越小,脑细胞的增殖和网络化发育越快,但必须有脑发育关键期内良好适度的外环境刺激,而抚触通过皮肤这一最大的感觉器官给婴儿正向的刺激以促进脑部的发育。抚触还可改善婴儿睡眠,对于入睡困难、易惊醒、睡眠方式多变等睡眠障碍有良好帮助,能够促进婴儿正常睡眠节律的建立。抚触可以促进婴儿的生长发育,促进肠胃蠕动[15],增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正常儿从新生儿期开始进行抚触,其体重和胸围增长都明显快于没有接受抚触的婴儿。同时,抚触能够增加婴儿对于噪音的承受能力并能够使自己安静下来;婴儿的免疫系统功能明显增强,感染减少;而婴儿的脾气也会变得更好,更容易抚慰。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及胆红素下降至102.6 μmol/L以下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游泳抚触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显著改善治疗效果,提高家属的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汪桂香.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研究[J].河北医学,2010,16(4):478.
[2]龙华.400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8,30(3):274-275.
[3]曹乐维,闫华.新生儿黄疸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淮海医药,2006,24(5):415-416.
[4]Field TM.Massage therapy effects[J].Am Psychol,1998,53(12):1270-1281.
[5]Field T.Massage therapy for infants and children[J].J Dev Behav Pediatr,1995,16(2):105-111.
[6]利梅芬.新生儿黄疸的评估与护理研究现状[J].护理研究,2009,23(3):667-668.
[7]商广芝,李松,洪丽娟.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2):32.
[8]Tan KL,Skurr BA,Yip YY.Photothevapy and the brain stem anditoy eroked response in neonatal hyper bilirubinemia[J].J Pediatr,1992,120(2 Pt1):306-308.
[9]罗飞娟.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与体重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4):285-286.
[10]郭永琴,李建丽,王爱萍,等.舒适护理模式在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2,26(4):298-301.
[11]顾华芳.新生儿换血疗法的护理体会[J].海南医学,2009, 20(11):153-154.
[12]孙美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5,57(2):408.
[13]黄水清,黄晓蓉.婴儿抚触对促进婴儿生长发育的作用[J].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00,15(9):568.
[14]王彬,沈月华,金润彦,等.抚触对促进婴儿生长发育的研究[J].中国围产医学杂志,1999,2(4)241.
[15]李秀红,静进.婴幼儿抚触的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03,18(2):122.
- 上一篇:有关茶的文化知识
- 下一篇:环境科学专业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