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化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2-20 17:57: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全球气候变化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环境剧变,必定对园林的内涵和形式、园林植物的设计理念甚至园林行业产生影响。气候变暖、干旱缺水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使设计者在作园林规划设计时不得不考虑放弃大面积的水体,选择抗逆的植物种类,在生态景观方面合理搭配乔、灌、草。此外,园林规划设计还要考虑植物的季相变化、海平面的上升、降雨过多导致的洪涝灾害等诸多影响因素。以往,园林尤其是中国园林,非常注重美学、艺术及文化的相互联系。可是,在全球气候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特别是在面临着气候变化给城市和生态环境带来灾难的情况下,园林规划设计的内涵正发生着变化,目前生态环境在园林规划设计的考虑因素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许多设计者在进行园林规划设计时不再只是考虑园林对小气候环境的调节和改善作用,而是更多地强调园林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的局地作用和全球性功能。例如,在许多城市规划建设或因气候变化引起的灾后重建中,都会采用生态分析(ecologicalanalysis)的方法来协调园林与气候之间的关系。此外,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所导致的危机的出现,很多违背自然规律、忽视气候变化、破坏原生态环境的设计理念正在逐步被取代和摒弃。例如,为了避免因开发所引起的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对原有场地的自然恢复机能的破坏等,在进行园林植物设计时,更加偏重于对原有植物资源的保护,而尽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
二、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园林及园林专业教育的作用
园林植物作为园林的四大要素之一,其所形成的空间场地是城市环境中最有生命力的构件之一。AlanBarber博士在《绿色基础设施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一文中,进一步提出了园林绿地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理念。园林在城市中的作用包括景观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尤其是在降低空气和路面温度、增加空气湿度以及减少噪音等改善和调节气候变化的方面,园林的生态效益更加显著。同时,园林的生态效益已延伸到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发挥着特殊作用的诸多方面。例如,水文保护、碳的储藏和固定、污染的控制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都与植物及绿色空间密切相关。而且园林的四大要素植物、水体、土壤等都具有良好的碳储存潜力,甚至于超出大气的储存能力,所以园林在回收和储存CO2方面发挥着直接的作用。碳汇既包括自然碳汇也包括人工碳汇。人工碳汇方法,在碳的捕获和固化过程中常常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甚至还会排放部分碳。而在自然碳汇方法中,尤其是城市的自然碳汇方法中,园林植物及其生长的园林空间是很重要的一种类型,是一种不会消耗外界能源的碳汇方法。研究表明,合理的植物搭配可以显著提高种植地土壤的碳和氮储量。由此产生的所谓战胜气候花园(ClimateVictoryGarden),就是将不同根系种类、不同生长深度和不同生长速度的植物进行合理的搭配,从而使园林植物的固碳功能和固碳效果达到最大化的一种典型的碳汇式园林设计。这种将固碳作为导向的园林设计在减缓气候环境变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是一种必然趋势。因此,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园林规划设计师作为城市建设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在对城市环境进行创造的过程中,应该更多地关注场地的现状,更加注重对原有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对原有场地的自然恢复机能的保护,从而减少过度开发对原生环境状况的破坏或影响;同时,还应通过立体绿化、空中花园等规划设计,增加城市的园林绿量和绿地面积,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从而有效发挥园林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过程中所起的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2个主要作用。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建设生态城市过程中,园林规划设计既面临着诸多严峻的挑战,也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因此,对承担着培养园林专业人才重任的高等农林院校来说,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对园林专业人才的要求,及时调整和完善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园林规划设计必须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因素及经济发展变化,改变传统的设计思路。这就要求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不仅要注重园林的基本要素和技能,而且要增加一些有关气候变化、节能减排、汇碳固碳以及低碳经济、低碳社会低碳园林的新知识,从而培养出能够适应低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复合应用型园林专业人才,进而使园林专业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过程中通过人才培养发挥其在生态与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保护、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节约型园林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提升高校培养专业人才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必须牢牢把握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把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和任务。但是,目前许多高等院校尤其是高等农林院校仍把园林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园艺师、美化师等层面上。而且,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仍在沿用20世纪的传统模式,教学环节的组织和安排也大多是围绕绿化、美化建设开展的,专业教学仍偏重于单一地探讨建筑、植物、水体等园林的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仍未摆脱就园林论园林的局限。这导致所培养的园林专业本科生知识面较窄、设计理念落后和动手能力较差,从而难以适应目前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新形势。很长时间以来,我国的园林科学一直是依托于高等农林院校发展的,所以大多数高等院校确定的园林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都是培养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复合应用型园林专业人才,规定所培养的人才要具备园林规划设计能力、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能力、园林植物种植与养护管理技能以及景观生态学等方面的知识,要能够从事景观设计、园林工程招投标与预决算、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花卉生产与管理以及林业等相关工作。但是,目前园林的功能已从原来的以绿化、美化为主转变为以节能减排、固碳储碳、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等为主,园林行业的发展方向已由造园转变为建设生态园林、低碳园林和节约型园林。而且,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园林被赋予了更多的新的内涵,并与许多领域(包括花卉、林业、景观设计、城市规划)相关联,而这些领域与全球气候变化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因此,现代园林学已发展成为一门交叉性极强的边缘学科,且涵盖面极其广泛。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园林专业的发展要顺应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等大环境的要求,尤其是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有所调整,即拓展园林专业的内涵,进一步提升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在社会环境对园林的需求已经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应对建设生态园林、低碳园林和节约型园林这一园林行业的发展方向有所体现。因此,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衍生和提升,规定所培养的人才不但要掌握园林及其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更应该掌握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紧密相关的低碳、节约、生态、碳汇等方面的新理论与新技能。
(二)课程体系结构的优化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环境下,社会对园林专业人才的要求有所提高。因此,高等农林院校应紧紧围绕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目的对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进行调整,尤其是课程体系结构的优化应在注重园林基本理论和造园技能的前提下,增加和强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生态园林、低碳园林及节约型园林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
1.增设有关生态园林、低碳园林、节约型园林的专业基础课和选修课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危机对每一个行业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对具有减缓气候变化功能的园林行业来说更是如此。为此,园林的相关理论知识一直在不断更新和拓展。因此,园林专业所培养的人才除了要掌握传统的专业理论和基础知识之外,还应主动学习和了解有关全球气候变化的知识,熟知该领域的知识前沿和信息动态,尤其是要了解气候变化对园林的影响。只有这样,园林专业所培养的人才才能在未来尽快地适应就业环境和岗位要求,并有能力开拓新的领域。因此,甘肃农业大学紧密结合时展的需求,在2013年对园林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调整,按照生态园林、低碳园林和节约型园林建设对园林专业人才提出的新要求,适当增加了与生态园林建设尤其是低碳园林和节约型园林建设有关的专业基础选修课,设置了生态园林节水园林植物资源利用等课程,使专业基础课在园林专业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例由原来的62.13%提高到68.2%。对与全球气候变化息息相关的高等农林院校园林专业来说,从充分发挥高等农林院校的学科和专业优势出发不断更新和丰富相关的专业知识内容,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知识层次,使他们能够在园林专业人才济济的就业市场上脱颖而出,而且符合园林行业和园林专业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
2.拓宽知识领域,更新授课内容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最明显的后果是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在这一背景下,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低碳概念应运而生。低碳的核心内容是减少碳排放和降低由此带来的后果。这就涉及到碳源和碳汇的概念。所谓碳源,就是向大气释放CO2。所谓碳汇,就是从大气中捕获并储存CO2。而建设生态园林、低碳园林和节约型园林的理念正是在提倡低碳这一大背景下提出的,因为低碳园林、生态园林和节约型园林的建设正是从减少碳源和增加碳汇2个方面入手的。因此,高等农林院校园林专业的教学内容要对园林最初的天人合一,设计结合自然的设计理念重新进行评价,在专业课程内容中增加与低碳、节约、碳汇、生态和气候变化等相关的内容,并开设生态园林、低碳园林和节约型园林方面的专业课和公共选修课,以拓宽园林学科的知识领域。以甘肃农业大学的园林专业为例,目前主要从园林植物和园林规划设计2个方向设置专业选修课。但是,随着全球气候和环境的变化以及社会对园林需求的不断提升,园林的主导功能已经有所改变。因此,园林专业如果仍从园林植物和园林规划设计这2个方向进行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的编排,就很难满足园林行业的发展要求。例如,园林植物方向的课程设置如果仍把重点放在植物识别和栽培上,课程教学内容仍以植物的形态特征和栽培管理为主,那么与当前外部环境对园林植物的主体功能进行转变的要求是脱节的。再如,园林规划设计方向的课程设置如果仍把重点放在园林的功能分区和对园林原场地的改造上,课程教学传授的设计观念仍沿用传统的理念,那么就会导致设计出的作品过于理想化风格化和表面化,与实际要求严重脱节,以及无法考虑气候变化的因素和体现当前所提倡的建设低碳社会的理念。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建议,无论是课程还是教学内容的设置,园林专业都应摒弃陈旧、过时的知识内容,增加生态园林、低碳园林、节约型园林和绿地碳汇等方面的新理论和新概念,从而使学生掌握园林的碳汇功能、碳汇树种选择、碳汇树种配置、低碳材料选择、生态环境改造等方面的知识。例如,在园林绿地规划课程教学中,在讲授园林绿地功能时,要强调园林绿地的碳汇功能;在园林植物课程教学中,要讲授固碳能力强的园林植物种类的选用,在讲授植物配置时,要介绍能够提高园林绿地固碳能力的落叶乔木与常绿灌木的搭配、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的搭配、常绿植物与色叶植物的搭配等知识;在园林建筑课程教学中,要提倡能够减少园林绿地碳排放的减源模式,要介绍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低碳材料的选用、废弃材料的再利用、雨水的资源化利用等知识;在园林植物养护管理课程教学中,要增加降低园林绿地养护管理的碳排放、延长园林绿地的使用寿命等新内容;在城市生态学课程教学中,要增加有关低碳城市建设的内容,包括如何降低园林自身的碳排放、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减少建筑能耗等内容。
3.在课程和教学内容设置等方面体现不同属性园林专业的特点目前,我国的园林专业发展很快,许多高等院校都开办了园林专业。但是,在不同科类和不同性质的高等院校,园林专业的属性是有所不同的。例如,工科类高等院校的园林专业以建筑、城市规划为主,农林类高等院校的园林专业以园林、观赏园艺为主,艺术类高等院校的园林专业以环境艺术为主,而综合性大学的园林专业以城市规划为主。由于各类高等院校的发展定位以及办学条件和特色不同,所以对园林专业的理解各异,进而导致各类高校所确定的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也各不相同,有的甚至差异很大。因此,笔者建议,园林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在保证与全球气候变化这一大背景高度契合的前提下,也要与各类高等院校传统的学科专业优势和办学特色紧密结合,在增设有关生态园林、低碳园林和节约型园林的知识内容时,兼顾到不同属性园林专业特色的体现。例如,高等农林院校的园林专业在设置课程和教学内容时,可以侧重于与植物相关的碳汇和低碳内容;工科类高等院校的园林专业在设置课程和教学内容时,可以考虑从建筑和城市规划等方向增加有关低碳和节约的内容;艺术类高等院校的园林专业在设置课程和教学内容时,可以考虑增加与环境有关的内容。总之,园林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并不意味着趋同化,只有保留不同属性园林专业的特点,才能培养出更加符合当今低碳社会和低碳经济发展需要的多元化专门人才。
(三)实践教学的调整
1.在实践教学中增加有关生态园林、低碳园林和节约型园林建设技能的培训内容园林专业培养的人才除了要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之外,还要具有过硬的综合技能,特别是要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此,甘肃农业大学园林专业在近几年的教学计划修订中,增加了实践教学的比例,使实践教学所占比例提高了6%左右;同时,不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根据课程间的关联性合并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实验,并增设了具有创新性的综合实验,特别是增加了能够体现生态园林、低碳园林和节约型园林理念的实践技能培训内容。例如,开展以节约型公园设计、低碳居住区设计、低碳建筑材料选择、园林植物碳汇功能比较、园林绿地土壤碳储量调查与分析等为内容的实践技能培训。只有通过这些技能培训,园林专业学生才能在景观规划设计理念、植物配置和材料选择等方面紧跟时展的步伐,从而满足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篇2
关键词:气候变化 水土保持因素 人类因素
中图分类号:P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9-103-03
气候变化问题是当今世界非常重视的一个全球性热点难题。气候变化不仅和各种自然因素有关,例如太阳辐射的变化、宇宙沙尘浓度的变化、地球轨道的变化、大陆漂移、火山爆发和植被变化等,并且还受到各种各样的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对气候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从静态到动态,从稳定到突变的过程,并且仍然处于发展阶段。这是因为气候变化的原因十分复杂,因为不仅每种影响因素都难于定量定性研究,而且这些复杂的影响因子还是多尺度重合的。
THOMAS研究了近一千年的全球气温变化,认为在工业革命之前的气候变化主要由太阳辐射和火山爆发等自然因素控制,而工业革命之后人类活动的影响则成了主要原因。例如,人类的工业排放和土地,土地覆盖变化等改变全球地表反照率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进而改变大气的成分和地表能量交换过程,最终对全球气候产生了广泛而且巨大的改变。另外拉迪曼认为,人类活动对于气候的影响在农业诞生时就开始了,欧洲、印度和中国的早期农民砍伐森林是造成二氧化碳增加的原因,同时,种植稻谷和驯养牲畜产生的大量的甲烷,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温室气体。而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与自然变化的最大不同是他的变化趋势是非周期循环和单调发展的,其积累效应是不可低估的。
在2009年,EOS发表了一份关于地球科学家们对于气候变化的观点的研究概要。有一个问题是:“你们认为人类活动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决定性因素吗?”地球科学家们达成统一认识后认为,虽然自然因素造成气候变化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人类的影响也很重要,出了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以外,这些影响还包括各种各样的第一级影响因素,并且这些关于人类对于区域和全球气候的影响将会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被持续关注。POGER PIELKE和KEITH BEVEN等在EOS中建议,在今后的气候评估中要包含所有的人类对气候的影响因素。这些影响因素除了温室气体排放之外,还包括人口膨胀、城市化、土地覆盖和土地管理的变化、动物和昆虫的动力学影响、区域和地区的水源可利用性变化、水污染和极端水文现象(洪水和干旱)等。实际上,水土保持对上述多个因素都有涉及,并且甚至会有重要的影响。比如在城市化的过程中的绿化与城市生态建设、土地植被的变化、土地利用、水污染和水土流失后激发的极端水文灾害。
1、土地利用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在我国,由于历史上的长期垦伐,以及近代的过度开垦、放牧和深林砍伐等,引起了植被覆盖状况的巨大变化。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气候变化的研究,是当今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的热点之一。在中国所有的土地利用情况中,四川的旱耕地又是其中很典型的情况之一。四川地域辽阔,地貌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农耕地分布广泛,早耕地比重大,水土流失和与之相关的旱、洪灾害等生产。生态问题突出,既导致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又给长江中下游带来安全隐患。像这样的土地利用不当而造成当地生态破坏的例子在我国比比皆是,积小成多,这些土地利用情况的改变必将引起我国甚至全球气候的改变,因此土地利用的变化一定是预测气候变化时不得不考虑的因素。
如新疆地区的生态环境从过去的接近60年以来,已经迅速向荒漠化发展。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存在自然因素,但是人类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极大的加快了荒漠化的发展,主要包括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以及不合理的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从而加剧了天然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和土壤盐碱化。例如塔里木河下游泰特杩湖和玛纳斯河的玛纳斯湖的干涸,两大沙漠的流沙面积和土地荒漠化面积的扩大以及天然植被的退化,均与人口的不断增长、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对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日俱增等有密切的关系。根据对新疆地区气候变化参数的分析表明,新疆的气候增暖不仅与中国甚至于全球的气候变暖趋势基本一致,但是在年内变化中冬季升温最明显:另外新疆沙尘暴灾害的发生频率与强度也与全球的变化一致。因此可以看出,某一地区的环境变化,不仅对当地,甚至会对全球的气候产生同步影响。然而这一地区的气候变化较之全球又有其特殊性,比如新疆年内变化中冬季升温最明显,因此也反映出气候变化的复杂性。
由于全国的土地利用情况在这些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探讨其对我国气候造成的变化,高学杰等使用RagCM3区域气候模式,嵌套欧洲数值预报中心在分析资料,分别进行了中国区域在实际植被和理想植被分布情况下各15年时间长度(1987-2001)的积分试验。他们估算的结果是:中国地区冬、夏季的季风环流加强;植被改变引起长江以南降水增多,黄淮、江淮气温降低,华南气温上升;中国北方降水减少,气温在西北部分植被退化的地区升高。这样的结果和我国的气候现状基本一致,也可以看出土地利用的情况的变化在研究气候变化时是不可忽视的,而且是相对重要的。
2、植被覆盖变化对于区域和全球气候影响的预测
植被对气候的影响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识,研究认为全球气候中已经包含了植被对气候的反馈作用。就全球来说,植被的存在降低了反射率,增大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同时,蒸发的增大,加强了全球水循环,在行星尺度上,植被的存在加强了经圈环流,还影响了季风环流。目前各国科学家都对各地的气候变化做了各种各样的预测,使用的模型主要有美国的NCAR模型和陆气双向耦合模式等。例如吕世华等对三江源的草地荒漠化做的预测。他们利用美国NCAR中尺度非静力平衡模式MM5V36模拟分析了三江源区草地荒漠化对局地气候的影响。三江源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总面积31万km2,占整个青海省的总面积的43%,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湿地生态系统。根据预测,草地荒漠化后,地表反照率增加引起地面辐射平衡变化,昼夜温差加大:土壤湿度和空气湿度明显减小,不利于现有植被生长:潜热通量减小。总的来说,三江源的草地荒漠化后区域气候变得更加干燥,不利于植被生长和水土保持,气候变得更加恶劣。陈玉春等也使用NCAR区域气候模式RegCM2研究了西北植被覆盖面积变化对我国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他们分别设计了三组试验,植被面积扩大试验、控制实验和植被面积缩小试验。结论认为,植被变化对气候的影响是明显
的,它对地面温度、环流场、降水和土壤湿度、径流量等都有明显的影响。植被扩大,有利于高原及华北地区的降水,改善气候环境,其模拟结果符合实际情况,比较可信,对于开展水土保持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实际上,植被不仅会影响区域的气候,还会对全球气候造成影响。曾红玲等利用陆气双向耦合模式R42 AVIM,通过有无植被覆盖的对比试验分析,总结了全球植被分布对气候和大气环流产生的潜在影响。认为全球植被的变化会对气候和大气环流产生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不只是局限在陆地表面及近地层,还可以向上延伸到对流层的中高层。植被的存在还增强了三圈环流,从而使现有的气候和植被分布更加稳定。
3、生物土壤结皮对全球气候的响应
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态现象,生物土壤结皮在干旱、半干旱和极地、亚极地区等脆弱生态区广泛存在,生物土壤结皮对脆弱生态系统的稳定、碳氮循环和生态平衡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沙地生态系统中,生物结皮是随着沙地的逐渐固定而渐渐出现的,它的形成过程是:沙地中的蓝藻随风流动,先是流动性较大的丝状蓝藻在不稳定的沙地上定居,随着沙地的固定,形状较小的蓝藻出现,然后早期的地衣和苔藓出现,然后随着沙地固定时间的延长,演替进一步发展,最终形成地衣、苔藓伴随着藻类结皮的生物结皮。虽然在沙地生态系统中,苔藓不是最初的沙丘定居者,但是它确实固沙的主要贡献者,一次有人提出可以将苔藓植物作为生态系统稳定或者退化的重要指针之一。
实际上,在全世界的干旱与半干旱地区都广泛存在着生物结皮系统,在那些植物生产力较低的生态系统中,结皮的常常成为当地的主要植被覆盖,因此它对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系统的维持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另外,许多研究者都认为生物结皮是干旱与半干旱生态系统至关重要的碳源和氮源,例如在阿拉斯加的北极海岸的苔藓和地衣组成的结皮的平均覆盖度达到25%,在极地地区他们因其产生的大量的泥炭更成为了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碳源:究指出,在北极和亚北极地区,地衣的种类已经由于气候变暖而减少,这更说明了生物结皮各项生理功能和新陈代谢与气温变化密切相关;随着人类活动对臭氧层的破坏,进入到大气层之类的紫外线也大量增多,而其中的UV-B对地衣会有较强的影响,因为有研究表明UV-B会对脱水地衣的光和作用、色素系统及DNA造成损伤:面对当前的气候变化,特别是降水的改变,对生物土壤结皮也有重要的影响,因为土壤结皮仅在合适的水分条件下才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研究证明,在美国、澳大利亚和中亚,随着气温的升高和夏季降水频率的增多,地衣的生态多样性急剧下降。
现在沙地和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的研究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的特点。而一方面,结皮在沙地草原和荒漠生态系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生物土壤结皮的生长极其缓慢,需要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一旦破坏,荒漠和沙地生态系统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恢复,对区域乃至全球的生态系统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研究土壤结皮和气候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解决干旱与半干旱区域尺度下生物土壤结皮空间分布特征和规律极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也成了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
4、结 语
由于当前世界上大部分的气候变化的风险评估都是基于全球气候模型的,是不全面的,因此我们今后应该加入基于环境和社会资源的地区性的风险评估。比如说,通过提高洪水频繁地区或者台风地区的发展规划和调整,做到不管发生什么样的气候变化,我们都能成功的有效适应。
篇3
【关键词】PCK 高中地理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35-03
以“PCK”作为关键词进行百度搜索,得到相关结果约68200个,学术论文700余篇,综观这些文献,大多是近年来的成果,也是近年来的搜索热点,她正在积极引领教师将对学科知识的独特理解更好地转化为学生学习的进步阶梯,从而为学生提供最适宜的教学。
PCK是学科教学知识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的简称,最早是由舒尔曼(Shulman)于1986年提出来的,舒尔曼(Shulman)说:“理解教师知识基础的关键在于教师学科知识与教学知识的交融(intersection):教师为适应不同能力和背景的学生将其所拥有的学科知识转化(transform)为有效教学形式的能力”。
在多年的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笔者感受到自身专业成长对促进学生地理学习力提升的正相关,两者的共同着力点在于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并不是单纯的对教材的解读,而应是融合教师对学科知识的独特理解和对学生学习力的把握,选择适宜学生的方式。PCK作为多种知识的综合,包含教师对学习者的知识、课程知识、教学情境知识和教法知识等,是“用专业学科知识与教育学知识的综合去理解特定单元的教学如何组织、呈现以适应学生的不同兴趣和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能设计有效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而且还能识别学生的认知冲突,了解学生学习上的困难、错误认知以及解题策略等,并能选择适当的知识呈现与表征方式,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避免错误认知的产生。
现以高中地理必修Ⅰ“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为例阐述PCK指导下如何实现教师成长与学生学习力提升的教学探索。
一、PCK在教学设计的运用
PCK认为,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需要体现出教师对地理学科内容知识特有的理解力,这就要求教师需从地理学科专业角度对教学的核心活动做出分析,明确需要学习的内容,选择学习内容与课程资源;PCK认为,教学活动不是教师单身活动,教师需要把握学生是如何学习的,在学习相应知识中,其认知基础、生活经验、学习动机、学习难点等,即有关学生的知识。
例如,为做好“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为课题的教学设计,前期的准备是必不可少的。
1.深度研读教材与广度泛读资料促进自身对学科知识的独特理解
深度研读教材,不仅关注课题知识本身,而应拓展视野,关注教材编写者是怎样呈现知识,为什么要这样呈现,以及该知识的前后联系点和重难点。广度泛读资料不仅是阅读考试相关的资料,更应以学科视角涉猎,把自己置身于一个广阔的知识天地里。比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仅要了解近期还要把视野放远到远古,不仅要关注气候变暖也要拓宽到历史上气候变冷对人类的影响,不仅要关注气候变化的总体趋势也要了解气候突变,这些知识积累,成为丰富和选取教学素材的基石。
2.反思教学经验和创新教学设计体验教师自我成长的职业乐趣
PCK认为教师的自我成长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已有的教学表明,这节课的专业术语多,图表多,如果没有良好的载体,难以把相关知识有效解读,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寻找适宜的教学资源,选择和有效呈现教学素材成为本节课教学设计创新点,为此,我选择了学生感兴趣的恐龙、野象、极端天气、气候变暖等事件作为载体,把学生引领到广阔的天地里,以引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社会责任感。
3.梳理曾经的学生感受和掌握面对的学生学情提升教学设计的针对性
曾经学生的学习体验是一面镜子,从中观照出教学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对图表和术语的恐惧,但这又是无法回避的知识重点。访谈即将面对的学生,发现他们对知识运用的渴望,知识他们的兴趣点。那么,本节课的教学有效性就选择在如何让图表和术语成为学生解决他们感兴趣话题的工具,以地理图表阅读能力培养为重点,提高学生对各种图表信息的获取能力的教学出发点并不错,关键在于找到适宜的载体,为“苦涩”的知识包裹上“甜蜜的糖衣”。
二、PCK下的教学设计
1.呈现学生感兴趣的素材,为学习创设原动力
上课伊始,需要迅速抓住学生的“眼球”。素材选择与呈现方式应与高中生的认知心理相适应,不能仅仅满足于浅层次的呈现,需要给学生关注社会,产生积极的人文情怀。
【新课导入】
视频呈现:《台风“海燕”新闻报道》片段;
图片呈现:图片:“台风海燕”、“澳大利亚夏季大雪”、“我国南方特大冰雪灾害”、“我国西南特大干旱”。
问题引入:本世纪以来,地球极端恶劣天气频发,老天怎么了?是什么导致本世纪以来,地球极端恶劣天气频发?
小结:全球气候变化(气候变暖)对人类活动产生影响。
2.从实物影像到抽象图表,引领学生以研究的姿态来学习。
最好的学习方式是研究,抽象的图表是一种研究方法,阅读图表能力要从简单的图表开始,在引领学生研究的过程中,为学生适时递上“工具”――专业术语与高中地理独特的学科方法,让学科知识融入到学生的自主研究中来。
【深度学习的展开】
图表1:“近现代的气温变化图”
读图指导:温度距平的含义解析
研究视点:近现代的气温距平值有何变化趋势?
研究小结:呈现波动上升。
深度研究:近现代的气温变化呈波动上升趋势是气候发展史中的偶然还是必然呢?
图表2:“不同历史时期野象在中国的分布北界示意图”
读图指导:野象生活习性与气温的关系。
研究视点:野象空间变化规律?据此推理历史时期我国气候的变化特点?
研究小结:野象南迁,从中说明历史时期我国气候由湿热逐渐转向干冷的发展趋势。
深度研究:历史时期的气温变化与近现代的气温变化趋势有如此大的不同,为了更好地客观地认识气候的变化规律,下面我们把不同时期的气温变化纳入到气候变化历史长河之中,为了进一步检验野象对中国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的指示作用的可靠性,我们导入竺可桢根据我国古代文字记载和考古发现,认识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
图表3:“中国近5000年气温的距平变化”图
读图指导:历史时期的气温变化图表
研究视点:竺可桢对古代气候的研究与我国野象南迁的历史记载存在着什么联系?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研究小结:中国5000年的气温距平变化趋势与野象的时间迁移呈现出的气温变化规律具有吻合性。
深度研究:为了检验全球气温变化是否具有同步性,同一时期内,我们换一个地方,换一个角度去推测一下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特征。
图表4:“10000年来挪威雪线高度变化”图
读图指导:讲解雪线含义及雪线与温度的关系。
研究视点: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特点和规律有哪些?
研究小结:同一时期内,地球不同的两个地区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推测得出具有相似的气温变化趋势,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具有同步性,同时也说明科学研究是可以通过不同方式、途径来获得同一结论。在历史时期地球先后经历了一个温暖期和一个寒冷期。
图表5:历史时期的气温距平变化曲线双坐标图
读图指导:从单坐标图到双坐标图的阅读共性与差异性。
研究视点:从更长远的历史长河来看全球气候变化,有什么特点和启示?你可以大胆地猜想地质时期的温度可能具有什么变化规律?
研究小结:地球科学家通过同位素对地层的探测定位,绘制了地质时期的温度距平变化曲线图。在全球气候变化历史长河中,气温是波动变化的,温暖期与寒冷期交替进行,即冰期与间冰期相互交替。从这过程中我们也不难看出近现代全球气温波动上升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全球气候变化并不等于全球变暖,应还有全球变冷,只不过当前我们地球正处在由寒冷期向温暖期的变化过程中,全球变暖是近现代气候变化的主旋律。
图表6:“近现代全球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图
读图指导:从气温变化的研究到降水分布的研究的迁移。
研究视点:在气候变化的历史长河中,不仅气温会出现波动变化,同时气候的另一要素降水也会出现显著变化。哪些地区降水变化幅度比较大?
研究小结:不同地区降水变化幅度差异显著,北半球中高纬地区降水总体有所增多,低纬降水总体减少,南半球澳大利亚降水有明显增多,区域差异显著。
3.图表和术语的运用,创设学生体验学习成就的情景。
问题解决是学习巩固、检验与持续再学习的良好路径,经过上述的图表为载体的学习,学生需要有一个展示学习成果的情景,这时,回归到解决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再合适不过了。
【问题解决1】在气候变化的历史长河中,温暖期与寒冷期交替进行和降水的显著变化,会有比较多的物种诞生,但也会有那个时期更多的物种走向衰亡,甚至灭绝。下面请同学进行“恐龙生命史”的案例探究。
【小结】恐龙这个超级种群的灭绝也正说明了气候的变化会导致物种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失,所以当前我们需要客观地认识全球气候变化,认识全球气候变化可能给我们的
生产与生活带来危害,从而能更好地指导我们的生产和生活。
【问题解决2】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及导学案资料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例举尽可能多的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具体表现,先组内交流,再在班上交流。
【问题拓展】面对地球人的困惑,我们不禁思索:人类何以应对近现代气候变化?我们每个地球人应该做些什么?能做些什么来维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三、PCK下的教学反思
1.PCK 指导下的教学实践,把教师成长与学生成长融合起来。
在教学实践PCK指导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求将教师知识有效转变为课堂知识最终转化为学生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能使用多种评价方法评价学生对各种图表的阅读表现。有效地引导学生对各种图表的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从各种图表中准确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更能拓宽学生学习的视野和提升地理思维的高度,在学生提出质疑并设法解决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渴求需要教师进一步思考与学习,最终促进教师的成长。
在本节课的教学实践历程中,通过研读与泛读,把气候变化放到广阔长远的历史长河中,把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与人类如何适应气候变化结合起来,提升了对这方面学科知识的理解,这种理解体现在抓住了图表这一学生难学的关键点,找到了适宜的切入点和学生有着认知基础的载体,创设了适宜学生发展的问题情景,最终实现师生共同成长的双赢。
2.PCK 指导下的教学实践,为有效教学提供了有效的实施路径。
PCK认为教学过程主要由学科内容知识、教学法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和教学评价知识四个要素组成,但并不是教学中四个要素的简单组合,而应当把PCK作为一种复杂的系统来理解,四个要素相互融合,其关系可用模型图(图表7)表示。
在地理教学设计和教学环节中很难把这四个要素完全剥离开来。这四个要素在教学设计中的关系根据不同的课型不断变化,这也是PCK内在独特性的体现。每位教师具有PCK知识都不相同,对于同一课题的理解也不同,这也是同课异构的本质原因。
本节课的教学当然会有不同的教学处理方法,其中也不乏有效的教学模式。在笔者处理这节课时,运用PCK的思想,从学科内容知识――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关于学生的知识――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曾经学生的学习感受与面对学生的学习难点;教学法知识――笔者已有的教学经验和创新点的寻找;教学评价知识――学生学习的重点在于图表的阅读与运用、问题解决中评价教学效果,等四个要素进行了梳理,找到了教学设计超越过去的路径。
3. PCK 指导下的教学实践,为教师开展教学设计提供了清晰的思考切点。
多数情况下,我们往往凭着原有的经验在设计教学,这样的教学难有新的突破,很大原因在于我们没有清晰的设计思想,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教,更谈不上去思考还有哪些教法,哪种更优等问题。
PCK则提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知识的考虑需要老师认识这几个问题:
“为什么要教?”“教什么?”“教给谁?”“怎么教?”。根据这些清晰的提示,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时,认识到除了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外,还需要培养学生对各种图表的阅读分析能力。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结合教学法知识,调整预设过程,跟进实验,分析现象,自我评价,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教学法知识被充分调用起来解决问题,对于图表信息阅读中,如“距平值变化图”、“双坐标轴数值图”,先让学生尝试阅读,对于读图存在困难的地方,再由老师进行点拨,培养了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形成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进行了地理交流的教学,给予学生交流的机会,规范学生的地理专业术语,促进了学生在自主互助中进行地理有效学习。
参考文献:
[1] 梁永平.PCK:教师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发展的桥梁性知识[J].教育科学,2011,⑸.
[2] 罗丹丹,夏海鹰.PCK视野下教师专业发展[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4,⑴.
篇4
一、将气候变化的内容及原因引入课堂,增强学生责任感
在有关气候变化教育中,清晰的想学生阐述气候变化的起因,才能让学生从根源上去认识了解气候变化,进而加强保护意识。目前存在的气候问题有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被破坏等,气候变暖已经演变成了当前的一种自然现象了,它们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人类无节制的焚烧化石燃料或者是树木,造成过多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生成,从而吸收红外线,经过长期的累计形成了气候变暖。造成气候变化的原因还有很多,包括人的急剧增多,致使生态环境失衡;人为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活垃圾的大量排放、丢弃、有毒害物质的大量涌入海洋,破坏了海洋生态环境等,这些都造成气候的变化,造成了人类生存面临极大的威胁。气候变化会造成海平面上升,一种是由于海水受热膨胀引起,另一种是由于北极南极洲上冰川的融化造成的。气候变化会影响生态环境,对大自然造成危害。还会影响水循环,致使自然灾害等,不光这些,还影响农作物产量的,致使减产等等。通过对气候变化的内容和原因进行分析,让学生能将环境问题重视起来,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并通过学习了解这些,让学生自觉的规范自己日常生活的行为,尽量从人为因素上去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对气候的破坏。
二、挖掘气候变化的科学内涵,找去高中地理教学隐藏信息
由于教材的篇幅受到限制,很多知识表述并不能完全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这就需要深入去课本中所隐藏的信息,从课本中挖掘出气候变化的科学内涵,找出更深层次的内容,为学生提供思考空间。对于高中地理课本中没有清晰的阐述的知识,教师可以对课本信息进行适当的加工出来使隐藏在其中的内容呈现出来。如教材中将全球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和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长曲线图对比,找出差异,将有利于学生全方位的了解气候变化之因,人类的活动会影响二氧化碳的浓度,二氧化碳的浓度会对气温的上升造成影响,从两种曲线图的波动规律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二氧化碳并非影响气温的唯一因素,气温还受其他因素影响;通过挖掘分析课本中的知识,有利于学生更透彻全面的了解知识,更科学的认识知识。合理科学的找出气候变化的应对措施,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有效的挖掘教材中的隐藏信息,让学生通过分析,去寻找缓解气候变化的对策。如在课本中有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途径的具体措施中,可以挖掘出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的原材料和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系统两种有效措施。学生通过在这两方面考虑,追溯到二氧化碳的来源,进而了解要使用清洁型能源、降低消费、增加摘种绿色植物等有效的方法来减少二氧化碳排除,增加二氧化碳吸收。从而真正的了解了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找出对策。
三、将有关气候变化前后知识相关联
篇5
对于如何合作减排的途径,各方认识并不一致,过去十多年虽然明确了发达国家要带头减排,但实际执行下来,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等不愿意带头减排,另一些发达国家减排力度也不够。比如绿色气候基金,其最早是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提出,在2010年的坎昆大会上确定的,按照规定,发达国家要在2010年至2012年间出资300亿美元作为快速启动资金,用于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但真正落实起来,要拿出真金白银时,发达国家却没有答应时那么痛快了,加了很多附加条件,甚至把海外投资也算进来,即使是凑数也还不够。
这次会议总体来说进展不大,欧盟因为要应对国内金融危机,经济困难,在进一步推动减排上有点乏力,而美国国内政治一贯是消极立场,并不想认真来应对,也鼓动了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伞形国家”退出,确实影响了《京都议定书》的效果。但从积极的一面来说,毕竟还是保住了《京都议定书》第二期,也就是说,发达国家带头减排,承担必要义务的这个模式,经过“斗争”还是保留下来了,这也算是一个进展吧!但这种局势离真正解决减排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除了表面上看到的互相推责任的问题,真正要解决的是如何能够更快地应对气候变化,因为除了公平性问题,还有个怎么办的问题。要达到应对气候变化的“2度目标”,要做的事比现在多得多。目前来说,全世界还没有找到一条能够为各国接受的,也比较能符合实际的减排道路。现在的经济发展本身存在高碳问题,是一种高碳模式,在大家的观念中,好像一发展就必须走高碳道路,发展和减排有些对立。严格来说,什么样的模式才是低碳发展,也还没有探索出新的模式,所以大家有些干瞪眼了。
从我个人感受来说,世界各国还是非常重视气候问题的,一万多人去参会,从来没有什么会能够让各国政府、社会组织、专家投入这么大的精力讨论这个问题。这也说明,气候变化本身的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中国这样的排放大国,压力正在不断增强,这个压力不是别人压我们,是气候变化本身带来的紧迫性。
篇6
1未来气候情景下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量的变化
1.1水稻产量变化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关系到国家和地区的粮食安全问题,水稻增产技术和产量的准确预报能力也可以为国家和地区的决策提供参考。当前大多数学者都采用气候模式与作物生长模型相嵌套的方法来评价气候变化对作物的影响。CERES-Rice模型是系列模型中的主要模型之一,应用比较广泛。姚凤梅等[5-6]利用水稻生长观测资料和气象资料,采用CERES-Rice模型对中国主要稻区水稻产量的模拟能力进行了评价,认为该模型能够合理模拟水稻的产量。在此基础上利用此模型和区域气候模式相连接,模拟分析2071—2080年和2071—2090年气候变化情景对我国主要地区灌溉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2071—2080年和2071—2090年的产量相对于基准年(1961—1990年)的变化分别为:2071—2080年情景下为+21.3%~-10.12%,2071—2090年情景下为+4.10%~-13.16%。葛道阔等[7]将全球气候渐变模型(GISSGCMTransientBruns)的有关网格点值作为生成研究区域气候渐变情景的主要依据,利用CERES-Rice模型模拟2030年和2050年我国南方水稻的产量,结果显示华中和西南高原的单季稻均表现为增产,而华中和华南双季稻,特别是后季稻减产幅度较大。也有学者利用ORYZA2000模型进行了大田水平的不同灌溉方式、土壤渗透性与不同地下水位深对水稻产量的分析研究[8]。杨沈斌等[9]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研究区域,将基于区域气候模式PRECIS构建的气候变化情景文件与水稻生长模型ORYZA2000结合,模拟2021—2050时段A2、B2情景下的水稻产量。结果表明,不考虑CO2肥效作用时,随着温度升高,两种情景下水稻的产量都呈下降趋势,减少15%左右。当考虑CO2肥效作用后,两种情景下水稻平均产量减少5%左右。裘国旺等[10]将基于GCMs的输出和历史气候资料相结合的气候变化情景与双季稻模式相连接,对我国江南双季稻生产的可能影响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双季早稻产量的变化幅度为-7.9%~-21.6%,相对较小,但均呈减产趋势;双季晚稻的变化幅度较大,为+12.3%~-32.9%,增减产波动明显[10]。与国外相比,我国作物生产模型研究工作从总体上看,起步还比较晚,研究力量较为薄弱。目前,有影响且得到应用的主要是作物计算机模拟优化决策系统(CCSODS)系列模型[11]。该模型将作物模拟技术与作物优化原理相结合,具有较强的机理性、通用性和综合性。水稻模型RCSODS是其最著名的模型,高亮之等[12]在此模型创建和作物模拟技术在作物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拥有卓越的贡献。陈家金等[13]基于RCSODS模型对东南沿海双季稻生长发育及产量进行了模拟和验证,得出水稻生育期模拟误差在0~5d,产量模拟的平均误差在5%以内,模拟准确率较高,模拟结果基本符合东南沿海地区水稻生长发育实际情况。
1.2小麦产量变化
小麦是我国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作物,其播种面积占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20%~30%,产量与玉米接近,占粮食产量的20%~25%,全国各地几乎均可种植小麦,但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北的东部地区。长城以北和东北地区以春小麦为主,其余地区主要以冬小麦为主。王志强等[14]基于EPIC模型,模拟了我国北方80个典型站点的春小麦和冬小麦1961—2005年期间的生长过程,分析了不同农业区域小麦产量的波动情况,结果表明:在不考虑农业技术因素的条件下,辐射的波动是导致小麦产量波动的主要原因,温度胁迫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小麦的增产。张宇等[15]利用随机天气模型,将气候模式对大气中CO2倍增时预测的气候情景与CERES-Wheat模式相连接,研究了气候变化对我国冬小麦和春小麦生产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籽粒产量呈下降趋势,冬小麦平均减产7%~8%,春小麦在水分适宜时平均减产17.7%,雨养时平均减产31.4%。杜瑞英等[16]利用同样方法研究表明,在不考虑CO2对小麦影响的情况下,由于热量充足,只要水分条件适宜,未来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小麦产量整体都有增产趋势。与以往研究所采用的全球气候模式(GCM)相比,区域气候模式在模式验证、时空分辨率、对地形的表述以及模式的不确定性方面有显著的改善,比以往大气环流模式和随机天气发生器相嵌套方法更合理。居辉等[17]、熊伟等[18]在不同的气候情景下,通过区域气候模式和作物模型(CERES-Wheat)模拟未来我国小麦产量变化。结果表明,我国雨养和灌溉小麦均表现显著减产趋势,灌溉可缓解小麦减产趋势,但不能阻止产量下降,春小麦或春性较强的冬小麦减产明显,若考虑CO2的直接肥效作用,雨养和灌溉小麦均表现明显增产趋势。我国的小麦生长模拟研究比水稻稍晚。小麦栽培模拟优化决策系统(WCSODS)是继水稻栽培模拟优化决策系统之后,我国自行研制的又一个大型综合性的农作物栽培计算机模拟优化决策模型[19]。江敏等[20]利用小麦栽培模拟优化决策系统(WCSODS)对徐州地区冬小麦种植的常年决策进行了模拟分析,发现此系统对生育期和产量的模拟效果较好。马新明等[21]检验了小麦模型(WCSODS)在河南省的适用性,发现WCSODS对河南小麦生育期和产量的模拟精度较高。
1.3玉米产量变化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而东北地区玉米产量约占全国玉米总产量的1/3,稳居全国首位,是我国最大的玉米优势种植区。张建平等[22]利用WOFOST作物模型在东北地区玉米适应性验证的基础上,结合气候模型BCC-T63输出的未来60年(2011—2070年)气候情景资料,模拟分析了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我国东北地区玉米生育期和产量变化情况。结果显示:玉米产量将相应下降,中熟玉米平均减产3.5%,晚熟玉米平均减产2.1%。熊伟等[23]、崔巧娟等[24]在对作物模型(CERES-Maize)进行标定和验证的基础上采用区域气候模式与CERES-Maize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在A2和B2两种未来气候情景下评估未来气候变化对玉米的影响。研究得出,如果保持现有的玉米生产状况,气候变化将导致我国玉米主产区东北春玉米区的玉米产量大部分减产,总产下降,给玉米生产带来一定经济损失。CO2肥效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负面影响,其缓解作用对雨养玉米更明显。但是未来全国玉米主产区的雨养和灌溉玉米的稳产风险及低产出现的概率依然会增大,总产的年际波动更为剧烈。王育光等[25]通过分析温度、降水等气候因子与作物干物质累积量的关系,利用模式预测了2001—2002年黑龙江玉米的单产,其预测结果与实际单产非常接近,预报精确度在94%左右。赵巧丽等[26]根据玉米品种特性、遗传参数以及年内气候资源,结合玉米栽培模拟优化决策系统(MCSODS)的生长预测功能,对后茬夏玉米的品种以及生产进行了相应的研究。目前,我国的相关研究人员在作物模型模拟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距离国外先进的技术还尚有差距。目前我国农业气象服务业务中对农作物生长气象条件评价的科学定量程度和动态跟踪能力还很不够,已有的气象影响评价模型多以统计手段为主,多是半经验半机制性[27-28]。当前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大多数来自文献及实际试验结果,缺乏生理学机制及生态学物质循环的逻辑推断[29]。很多模型仅是对作物在某个区域生产过程的模拟,模型的通用性较差[30]。各种模型对作物生长过程的量化描述均不同,各类参数取值差别很大,在科学性和普适性方面也有很大的欠缺[31]。
2农业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分析
农业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是气候变化影响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对指导区域适应未来气候变化、制定适应对策、保证粮食生产、促进农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IPCC第3次评估报告中进一步明确了气候变化敏感性和脆弱性的定义[32]:敏感性是指系统受到与气候有关的刺激因素影响的程度,包括有利和不利影响。脆弱性是指气候变化,包括气候变率和极端气候事件对该系统造成的不利影响的程度,是系统内的气候变率特征、幅度和变化速率及其敏感性和适应能力的函数。我国农业的敏感性和脆弱性研究相对较少。最近几年,一些学者利用作物模型与气候模型相结合的方法,依据作物产量的变化率进行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研究[33-35]。杨修等[36-39]采用PRECIS模型输出的B2气候情景,结合CERES作物模型数据,依据产量的变化率和GIS技术分别对我国未来水稻、小麦和玉米的气候变化敏感性和脆弱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水稻、小麦、玉米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反应是敏感的(无论是雨养还是灌溉),如不采取适应措施,21世纪70年代时3种作物的种植区将面临减产趋势。在采取适应措施(包括改善品种、调整结构、应用先进技术、购买农药和肥料、改善灌溉和农业基础设施能力等)的情况下,21世纪70年代时3种作物绝大部分产区对气候变化并不脆弱。
3展望
气候变化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已引起各国政府和科学家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正逐步深入和完善。我国在未来气候情景下作物产量的影响及适应对策的研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尚需加强和改进。
3.1加强气候变化情景的不确定性研究
3.1.1加强气候模式本身的不确定性研究尽管气候模式在不断的改进,但当前的气候模式所能模拟的气候状况与真实情况仍有很大的差距。此外,气候模式中最大的缺陷是云反馈,预测的不确定性还来自与大气和海洋、大气和地表、海洋上层与深层之间的能量交换过程等。气候模拟中也很少考虑生物反馈和完善的化学过程。另外大气环流模式和海气耦合模式对各种物理过程的参数化处理以及如降水形成的简化处理也会造成一定误差。只有充分认识全球气候系统中各圈层的相互作用机理和影响才能降低气候模式的不确定。
3.1.2加强温室气体排放情景的不确定性研究温室气体排放情景是气候模式的重要输入条件,其不确定性也必然会对气候模式的输出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温室气体排放情景的不确定性主要来源于不能准确地描述和预测未来社会经济、环境、土地利用和技术进步等非气候情景的变化。非气候情景在准确表述系统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脆弱性及适应能力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构建温室气体各种排放情景下气候变化的情景,在影响评价中考虑采用不同模式的气候变化情景,并综合分析未来气候变化的最可能发生的情景,以降低排放情景不确定性的影响。
3.1.3加强应用技术的不确定性研究区域气候变化是全球气候模式输出通过降尺度处理得到的,因此全球气候模式输出结果的不确定性直接衍生了区域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相同的全球环流模式(GCMs)预测结果,采用不同的降尺度分析方法,也会得到不同的区域气候情景。降尺度方法主要包括动力学降尺度和统计学降尺度。动力学降尺度除了需要正确认识气候变化的物理机制外,还需要考虑物理参数化的选择、区域大小和分辨率以及一些非线性动力学引起的内部变率等问题。统计学降尺度的改进需要正确认识气候要素的时空分布特性,改善气候观测资料的质量及加强多种信息的同化分析等。
3.2加强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的不确定性研究
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结构本身所带来的误差,将不可避免地影响预测评价结果的确定性。作物模型都是通过模型参数的变化来进行模拟的,因此,作物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也是影响预测评价结果的重要方面。完善作物模型是降低预测结果不确定性的最重要的基础,可通过以下途径进行改进和完善。首先,改进模型结构,提高模型参数识别和优化的可靠性,进一步提高模型的模拟分析精度。其次,研究无资料和资料质量较差地区的作物模型模拟技术,分析和建立作物模型参数与地理信息等要素的关系,降低作物模型在资料质量较差地区应用的不确定性。
篇7
一、尺度的内涵
尺度,一般表示物体的尺寸与尺码;有时也用来表示处事或看待事物的标准。尺度是许多学科常用的一个概念,在定义尺度时应该包括3个方面的含义:客体(被考察对象)、主体(考察者,通常指人)及时空。在有些时候尺度并不单纯是一个空间概念,还是一个时间概念。由尺度的内涵可知,在地理教学中尤其要注意从不同的时间尺度、空间尺度去把握分析问题。
二、时间尺度的把握
下面笔者以《全球气候变化》的教学经历谈谈在地理教学中尺度的把握。我在教学这节内容的时候首先从尺度的定义入手,跟同学们交待清楚尺度有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接着从不同时间尺度来看全球气候变化,因为时间尺度上的动态变化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核心,所以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是本节内容的重点。
大的时间尺度即地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这个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时间跨度大、周期长,可以追溯到距今上万年至几十亿年前,包含时间尺度为千年、万年甚至上亿年的气候变化,其最大特点是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出现,冷暖交替,波动变化。
小的时间尺度则是指近现代气候变化,是最近一二百年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气候变化,有十年至百年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这一时期的气候变化的总趋势是上升。这是目前人们最为关心的气候变化。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从不同的时间尺度去分析问题所得出的结论是完全不同的,而且也只有从不同的时间尺度分析问题才能把握问题的实质,才能更加准确全面地认识问题。比如单从近现代百年时间尺度来看全球气候变化很让我们担心,当然近现代以来因为人类活动的影响造成的气候变化的确很让人担心,但结合大的时间尺度来看,现在的全球变暖也有比如冰期向间冰期过渡的自然原因的影响。这样一看也不必过于忧虑。
再看看黄土发育时间尺度,黄土高原的地质基础:千万年 黄土堆积:百万年 黄土层:十万年 古土壤/黄土:万年 黄土变化:千年/百年 降尘频率变化:年/十年 降尘期:季节 降尘天气:天 从不同时间尺度的黄土的发育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地理事物的研究中,我们关注的是发生在各个时间尺度的状态的变化,而不是其平均状态。
三、空间尺度的把握
如果说时间尺度是一种动态的纵向的比较,那么空间尺度就是一种静态的横向的比较。空间尺度应该说在地理教学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所谓地理即地之理,所有地理问题的分析都离不开一定的空间作为依托,但这个空间有大有小,这个大小也就是尺度。在分析地理问题时从不同的空间尺度去分析就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比如我在教学《全球气候变化》时,从不同的时间尺度分析后,还从不同的空间尺度进行了分析,从大的空间尺度来讲也即从全球平均状况而言,全球气温升高;从小的空间尺度也即局地尺度而言,并不是全球的每一地区气温都在升高,比如我国北方地区气温升高比较明显,而有些地区(如我国长江流域)气温上升并不明显,甚至呈现出下降趋势。
篇8
[关键词]气候政策 公共政策分析 战略情报研究 气候变化
[分类号]G353 X24
气候变化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困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环境问题,国际社会也为此进行了广泛合作。目前,旨在减缓或适应气候变化的气候政策和行动不断实施,部分行动已经取得阶段成果。但无论气候变化的减缓还是适应行动都与一个地区或国家的资金投入、经济发展和环境风险等密切相关,因此,气候政策成为与国际环境政策、外交政策和经济政策等密切联系的重要内容。
目前的国际气候政策总体上具有以国际公约为主体,以区域协作政策为支撑,以国家和地方行动与政策为基础的框架性特点。气候政策分析工作涉及气候的应对立场、适应选择、减缓行动、行动方案及其组织方式等多层次、多方面内容,尤其是有关温室气体排放评估、减排义务和排放配额的分配等更是气候政策的关键内容。与一般的公共政策分析工作相比,气候政策的分析方法和模式也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1 气候政策分析的特殊性
作为当代公共政策的前沿和重要组成部分,气候政策分析工作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科学性
气候政策分析工作需要考虑气候变化的基础性科学问题。气候变化仍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在科学上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而这将直接影响气候政策的决策基础和执行效果。
1.2历史性
气候政策分析工作不能脱离历史而就气候变化论气候变化。目前的气候变化事实与人类工农业活动和生活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密不可分,在这一过程中,发达国家应付主要责任,如自1850年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发达国家排放的温室气体总量是发展中国家的3.95倍,占全球总排放量的79.3%。考虑气候变化的历史责任,也是国际公平准则的重要体现。
1.3全球性
气候政策分析工作需要认识到气候变化的全球关联性以及全球协调的国际一体化框架的重要性。气候变化虽然会表现出区域的差异,但总体来看,其产生、发展以及影响机制均具有全球联动效应。某个区域集中的工业污染物排放可以带来跨大陆的影响,如气溶胶形成的棕色云可以远距离迁移;一个地区的温室气体减排行动也将直接减缓全球大气温室气体浓度上升的趋势。
1.4政治经济性
气候政策分析工作不能忽略政治和经济因素的影响。气候变化的减缓和适应均意味着在常规发展模式基础上的成本增加,但气候变化的潜在威胁同样会带来巨额的损失,甚至威胁到人类的可持续未来。因此,在分配减排义务和排放配额、支付资金和技术援助时,各国政府和组织会进行艰苦、持续的谈判,以尽量减少本国的发展压力或展现积极的环境立场,政治也因此成为气候政策的重要影响因素。实际上,气候问题已经成为最近几年国际政治和外交博弈的主要议题和重要筹码。
1.5动态变化性
气候政策分析需要关注气候政策环境的动态变化。由于气候政策对政治、经济和科学因素极为敏感,尤其是在当前气候变化科学不断发展、政治经济因素变化较快的情况下,气候政策也表现出快速演替的特征。气候变化科学上不确定性的减少、政局的变化和动荡、经济发展的波动都会直接影响到气候政策的确立和执行。
除了以上这些特殊性,气候政策的分析还具有其它一些特殊的方面,如保证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是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根本目标,因此要基于长远目标开展气候政策的分析工作(长期性);要尽早制定具有更高执行力的气候政策,气候行动实施越晚,成本将越高、损失将越大(紧迫性)。
2 气候政策分析的主要内容
气候政策分析工作主要针对政策主体和行动主体展开。政策主体是与气候变化应对行动和政策相关的计划、规划、技术文件、法律和公约等以及主导气候政策的咨询、决策、执行和监测等的政策体系。分析工作涉及气候政策的决策基础、目标、方案、可行性和效果等内容。行动主体主要包括气候政策的建议者、制定者、执行者和利益相关者。对行动主体的分析包括这些主体在气候变化中的脆弱性、恢复力、立场和参与方式等信息。由于损益情况和立场的不同,各行动主体参与气候政策和行动的方式也有所差异,如表1所示:
3 气候政策分析的方法
除了一般性的政策分析内容外,气候政策分析工作格外关注以下内容:①气候政策的科学基础:重点分析科学成果对气候政策的支撑情况;②气候政策的伦理基础:分析气候变化问题相关的环境伦理和公平发展伦理问题;③气候政策的法律基础:分析气候政策在各级法规下的合法性;④气候政策的技术基础:主要分析可以支撑气候目标实现的当前和预期的技术因素;⑤气候政策的政治基础:重点分析政治因素在气候政策中的驱动、阻碍或保障等作用;⑥气候政策的执行效率:评估气候政策的组织方式、参与者、资金状况、实施方案、执行进程和成果等,判断气候政策的执行效率和预期目标的实现情况;⑦气候政策的经济成本:评估气候政策实施的经济成本、风险和预期收益,确定气候政策实施的投入产出比及其在经济上的可行性;⑧气候政策的综合效益:评估气候政策对减缓气候变化和提高适应能力的量化贡献。
作为公共政策的内容之一,气候政策的分析方法与一般公共政策分析方法总体上一致,但由于气候变化问题的特殊性,气候政策分析方法又与一般的政策分析方法有所不同。总体而言,气候政策分析特别需要以下几方面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
3.1量化历史责任的分析方法
当前气候政策争论的焦点之一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责任问题,这关系到当前减排义务和未来排放空间的分配。气候变化的历史责任、义务分担方式、行动组织/实施方案等工作需要利用数学、经济、法学、伦理学和政治学等理论和方法来确定,可能涉及的方法包括边界分析、分类分析、层次分析、问题文件法、文献评论法、系统综合分析法、因果分析、回归分析法等。在历史责任量化的过程中,更多是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以从多个方面和多个角度确定可以广泛认可的历史责任分担原则。目前气候变化历史责任分析主要针对温室气体的排放展开,如哪些国家、区域或集团,累计排放了多少温室气体,其人均累计排放情况如何等。通过计算确定人类社会在过去(一般是工业化以来)的累计排放情况以及将大气温室气体浓度控制在安全水平(如550ppm)之下的温室气体排放空间,确定全球基于公平原则(如基于人均原则)的累计排放量,继续分配剩余的排放空间和确定减排义务。这一原则符合国际法准则和公平精神,但由于发达国家的排放空间将因
此骤减,在确定实施细则时阻力较大,因此会在此基础上发展出若干变通的计算方案。
3.2确定政治影响的分析方法
气候变化作为当前最紧迫的环境问题之一,与社会经济运行以及人类社会的未来关系极为密切,再加上同际合作过程中复杂的利益关系和立场,使气候变化成为当前的国际政治核心问题之一。在气候政策制订和执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国家利益、行业和部门利益、公众利益和国际形势等因素的影响,而这些诉求最终将通过政治和政府行为予以体现。通过定性和定量地分析气候政策过程中的政治影响,可以判断气候政策的政治立场、利益诉求等,具体的分析方法包括行为过程方法、假设分析、分类分析、层次分析、问题文件法、系统综合分析法、德尔菲法、个人判断法、运筹博弈等。
3.3经济成本和效益的分析方法
一方面,气候变化的减缓和适应等应对行动需要采取经济转型、能源技术研发、降低能耗、建设适应工程等措施,而这意味着直接或间接地增加经济成本;另一方面,气候政策的执行将产生现实或预期的环境效益,减缓气候变化或增强气候变化适应和恢复能力可以降低经济损失。最近的一些研究成果均表明,越早采取气候行动,则投入越少,损失越低。如Stem报告中提出,如现在就采取措施,在2050年前把温室气体浓度控制在450~550ppm的安全水平,则减排的成本大约仅占GDP的1%左右。气候政策的经济成本和效益的分析方法主要利用计量经济学等分析方法,如敏感性分析、成本-效益分析、对比法等。
3.4未来趋势预测的分析方法
气候政策的执行效果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显现,如一项海岸堤防工程,仅在数十年后海平面显著上升或高强度的风暴潮发生时才能体现作用,但其对堤防工程内密集的人口和经济基础的保障意义显而易见;目前正在执行的温室气体减排活动,其效果也至少数十年后才能有所体现;而且,由于科学上不确定性的存在,对这些效果的预估也就存在更大的不确定性。利用政策分析的方法,如情景分析法、趋势外推法、回归分析法、专家判断法,判断某项气候政策的科学性、可行性,并对其预期效果进行预估,是气候政策获得通过和有效执行的关键因素。
4 气候政策分析的框架模式探讨
通过以上对气候政策分析对象、内容和方法的介绍,基本可以了解气候政策分析工作的主要内容,但由于气候政策的政治经济复杂性和动态变化特征,气候政策的分析工作往往需要协调多方面的冲突,以相对灵活的模式开展。图1显示了气候政策分析的框架模式,从中可以发现政策过程、环境目标和利益目标三个工作模块之间的复杂联系。
4.1政策过程模块
政策过程模块是气候政策分析工作的主体部分。按照公共政策的一般过程,气候政策也需要经过“问题界定标准确定方案筛选政策制订政策执行评估监测”等环节,该模块的分析工作主要包括对以上各个环节的产生、执行和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4.2环境目标模块
如果不考虑气候行动的成本、风险和利益分配问题,气候政策的目标将只是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环境目标。该模块的分析工作主要包括分析气候政策制订和实施过程中的科学性、可行性、变化调整的影响因素和环境效益(如气候目标、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目标和适应工程的潜在效益等)。
4.3利益目标模块
该模块的工作主要是分析各决策者和利益相关者等行为主体和政策主体在气候政策过程中的政治立场、利益诉求和风险机遇等信息,反映了干扰或促进环境目标实现的利益因素。
篇9
由国际卫生组织灾难传染病学研究中心(CRED)和联合国国际减灾策略中心(ISDR)等共同的年度报告显示,从2000年到2007年,自然灾害的数量以每年8.4%的速度递增,主要是洪水、风暴等和气候相关的灾害的增加。国际红十字会气候中心的首席气候专家Maarten van Aalst也报告了同样的观测结果:1987到1997十年间,全球每年发生的自然灾难大约200起,进入21世纪,这个数字已然翻倍。
气候灾害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其对发达国家的影响。气候灾害对发达国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经济方面,而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则往往是摧毁当地居民的基本生计。亚洲一直是受自然灾害(特别是由气候原因造成的自然灾害)打击最大的地区,2007年37%的自然灾害发生在亚洲(主要和强季风影响有关),经济损失占全球的46%,而受灾人口高达90%。亚洲的孟加拉国、印度和中国更居受灾人口、灾难死亡人数的前三位。
中国面临气候灾害加剧的挑战
而最近五十多年问,特别是最近十年间,中国经历的气候灾害的强度和频率也呈上升趋势,主要表现在大部分陆地区域强降水发生频率升高;某些极端事件如热昼、热夜、热浪更为频繁;更大范围地区发生强度更强、持续更长的干旱;热带气旋(台风和飓风)强度增大。
仅在2007年一年,我国就发生了众多与气候变化有关的气候灾害。2007年的夏天,我国淮河流域发生了仅次于1954年的流域性大洪水。山东、福建、广东、湖南等地则遭遇了罕见的暴雨,个别地区的降雨强度超过了百年一遇,甚至二百年一遇。2008年初,中国南方18省区遭受了大面积冰雪灾害,2008年夏天南方各省又都经历了洪水、台风等众多气候灾害,“XX年不遇”的字样屡见报端。
作为世界上受自然灾害特别是气候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气候灾害每年带给中国的损失是巨大的。根据国务院2009年的《中国的减灾行动》白皮书,中国70%以上的城市、7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三分之二以上的国土面积受到洪涝灾害威胁。2009年初,中国北方八个省份遭遇了半个世纪以来最为严重的干旱,近400万人吃水困难,河北、甘肃等十二省区出现三十年一遇的罕见干旱,特旱区达五十年一遇,1.43亿亩小麦受旱。
由于海陆温差形成的东亚季风偏弱,从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以来引发了中国境内一系列大范围旱涝等重大气候灾害,包括1976年以后华北的持续干旱、1998年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涝、2006年重庆百年不遇的酷暑干旱和2007年淮河流域的洪水。仅2008年1、2月份波及中国南方20个省区的严重雪灾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1516.5亿元,相当于2008年一季度全国GDP(61490.6亿元)的2.47%(胡鞍钢《汶川地震灾害评估及灾区重建的报告》)。世界气象组织专家认为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拉尼娜现象(海表温度异常偏冷,是厄尔尼诺之后的矫枉过正现象)和大气环流异常联手,是造成2008年中国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雪灾的主要原因。
进入2010年,中国水资源丰富的西南地区更是出现历史罕见的持续干旱,值得我们警惕。中国公民社会组织在气候灾害中的参与状况
在气候灾害面前最脆弱的人,是那些居住在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区域、生计在很大的程度上依赖气候、本身欠缺资源和应对能力的人。世界范围内,生活在沿海地区或低海拔岛国、河流三角洲、城市贫民窟和旱灾频发地区的人更易面对气候灾害的考验。在中国,贫困地区与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存在高度的关联性,两者在地理分布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与国际扶贫组织乐施会2009年6月17日在北京共同《气候变化与贫困――中国案例研究》报告,指出气候变化已成为我国贫困地区致贫甚至返贫的重要原因。95%的中国绝对贫困人口生活在生态环境极度脆弱的地区,已经成为气候变化的最大受害者。
作为人类脆弱性和气候变化影响交锋的最前沿,气候灾害正成为国内外关心气候变化的人士,尤其是公民社会组织无法回避的焦点问题之一。但遗憾的是,中国公民社会组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缺乏在气候灾害领域的工作实践,这其中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首先,由于政策和国情等原因,中国公民社会组织的发展与国际上相比还处于初级阶段,民问组织的数量、规模和财力都十分有限,很多民间组织还处于接受外来“输血”的状态。而气候变化作为一个全球性问题,不论在研究上还是实践上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员投入,这让很多国内的民间组织常常感到无处下手,力不从心。
其次,在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中国面临着众多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和民生问题,相对而言,气候变化问题引起关注的程度还比较轻,时间也比较短,很多民间组织还没有将其作为主要工作内容。即便是国内的环保机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并没有将气候变化列入其主要的工作内容,即使有的环保机构参与了气候变化工作,往往也专注于相对容易操作的倡导和宣传等方面,很少触及气候灾害这样具体的基层实践工作。
再次,气候变化是全球性的,很难在一个区域内解决,而公民社会组织往往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在一个区域内采取行动并不能立刻产生显著的效果,这也使很多国内的公民社会组织缺乏从事相关行动的动力和目标。
而且,气候变化和气候灾害造成的后果相当复杂多样,而公民社会组织往往集中在某个领域开展工作(环保、扶贫等),这也增加了公民社会组织介入气候变化议题的难度。
最近几年,随着中外公民社会组织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和减缓气候变化的紧迫性,中国公民社会组织(包括国外民间组织在华的分支机构)也开始越来越多地接触这个议题,开展了大量工作,也尝试了一些联合行动,但是在气候灾害救助方面的参与还是不足。
中国公民社会组织在气候灾害救助的可行性
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发生比较频繁的国家,应对这些气候灾害的措施却往往属于传统“救灾”的范畴,而在中国的国情下,政府一直被认为是救灾的主力,而相对而言,中国政府也确实在救灾方面做得比较迅速、有效。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公民社会组织就应该将气候灾害救助的工作完全交给政府,政府在救灾方面固然是主力,但是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气候灾害正变得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常态化,而政府的救灾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在中国现行的救灾体制下,防灾与救灾还是相对脱离的,分别由民政部、农业部、商业部等多个部门分头管理,往往不能及时有效地从整体上将防灾、救灾、灾后重建进行整合。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未来气候灾害的发生将越来越频繁,我国当前的这种救灾防灾体制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气候变化的本质就是它与人类生产生活和发展有着紧密联系。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气候灾害的问题上,中国的救灾体系也有必要尝试打破以前的领域划分,进行整体综合的规划。而中国的公民社会组织则应该发挥自己扎根本土的特点,在社区综合灾害管理方面进行先验性的探索,推动中国灾害管理制度的改进和完善。
实际上,国际上已经有相关的经验。如孟加拉的很多民间组织就从事了很多构建社区灾害管理体系的工作,进行社区灾害管理的分析研究,并参与政府灾害管理机构的工作。在这些基础上,孟加拉政府部门和公民社会组织合作,从国家到各村级都建立了有效、系统的紧急备灾机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最近的几次严重的飓风灾害中,伤亡和损失都比以往大大减少。在国内,也有一些民间组织开始始尝试社区层而的灾害管理工作,如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和本土民间组织绿色流域开展的流域管理,都是很有意义的探索。
其次,在突发的灾害面前,政府的首要责任和工作往往是确保主要大城市安全、交通干线畅通,媒体的关注焦点也放在这些方面,而对于弱势群体和地区往往缺乏足够的关注。这在2008年雪灾中表现得尤其明显,而这正是公民社会组织发挥自己作用的地方。而原来就在弱势群体和地区开展工作的民问组织也应该联系气候变化和气候灾害给各自所在社区带来的影响,将社区发展和扶贫与气候变化状况相结合,做好气候适应和灾害救助工作。
虽然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形势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但是对于气候灾害,人们往往依据以往的经验和制度惯性将之视为偶发事件,对其应对策略也往往纳入救灾的工作范畴,具有临时性和一次性的特点,缺乏可持续性和长期性,没有融人日常气候应对计划。实际上,不管是政府还是公民社会组织都不应该把气候灾害当作偶发事件或者额外的负担,而应将其作为更有效地减少贫困、促进发展、提升项目实力的机会,对于从事社会发展和扶贫工作的公民社会组织,应该将气候变化和气候灾害产生的影响纳入日常的工作,而不是将气候灾害作为突发事件来应对。
篇10
刘然,男,湖南常德人,现任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湖北大学生态政治研究所负责人。
摘 要:党的十提出了“五位一体”的建设方向和总体布局,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并列起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整合生态环境各主要部分,谋求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在这其中,气候问题一直是全球热议的中心问题,“气候”正在脱离原有的狭隘的生态和社会建设层面,逐渐与政治相结合,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方向和角度,即气候政治。本文通过对湖北大学生态政治研究所负责人刘然教授的采访,总结概括了若干问答内容,以解释气候政治的独特内涵及影响意义。
关键词:气候政治;生态政治;气候外交;生态政府
曹:刘教授您好,很荣幸能跟您探讨有关气候变化方面的问题。
刘:你好。
曹:当今世界越来越关注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各种问题,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工业革命这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但另一方面,它衍生出的物质主义、享乐主义的文化特质,特别是在对待环境问题上的行为和态度,给全世界带来了无法愈合的破坏。气候的破坏直接导致生态的失衡,并且会对世界的政治格局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我们知道您是生态政治方面的专家,在去年的五月初,您作为中方代表之一参加了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和德国波恩应用政治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气候变化与全球治理――首届中德学术高层论坛”,并提交了《用中国传统政治学的概念分析生态环境自主治理的可行性》的学术论文,这篇文章已经由《国际社会科学杂志》刊出。那么您如何看待此次论坛?另外,您能否给我们解释一下,该如何去理解气候变化呢?
刘:此次能够就全球气候治理问题参加中德高峰论坛,我感到非常荣幸。不仅能够与全世界最顶尖的学者进行面对面的对话,开阔了自己的视野,而且对于自己能够作为一名学者参与到全球气候分析与治理的体系中来,我感到沉甸甸的社会责任。这次会议让我们中外学者齐聚一堂,畅谈气候变化的感想和体会,不仅对于学术的交流和融合有很大的助力,更对气候问题全球治理的未来充满信心。我所提交的论文的主要观点是从中国传统道家的生态思想在环境治理中发挥的作用为例,结合西方公共产品理论,阐释论证了文化构建在生态环境自主治理中可发挥的效用,着重强调民间组织在生态治理中的重要地位。有机会我们可以详细交流一下这次会议的成果。
如果要从纯粹自然地理科学的角度去解释气候变化,就你所知我还称不上是专家。但是我们研究政治的,有必要从政治科学的视角去认识气候变化。我们知道,《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我想我们今天所要讨论的主题更多的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知道气候变化的三个表现:全球气候变暖、酸雨以及臭氧层破坏,而全球气候变暖更是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
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活动致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急剧增加,这也是全球变暖主要的元凶。它所带来的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冰川消融、极端气候、粮食减产、海平面上升、物种灭绝等等问题,都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
曹:“生态政治”这个概念目前已经在世界各国得到普遍认可,它所强调的政治视角下的生态化建设,符合当前世界的生态现实。气候问题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世界都在寻求可行的解决路径,各国政府在气候问题中的主张和做法也可以反映其观念上的差异。您认为气候变化在世界发展的进程中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刘:确实,生态政治这个概念已经在我国产生了很大影响,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研究。但是有些学者将生态政治等同于绿色政治或政治生态,在我看来这是有待商榷的。绿色政治是西方绿党、绿色社会政治运动以及绿色政治思想有机统一的总称,国内相关的绿色政治一说,只是在其意义上的引申和拓展。而政治生态,从“感性”方面来说,它是指某单位、某区域、某国家政治活动及社会政治生活出现的一种有序或无序的现象。从“理性”方面来说,则是指影响政治体系运转的内外因素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现象。因此,我认为,政治生态是政治的一种运行的氛围,比如政治民主、行政自觉、政治参与都是政治生态的具体表现。一句话来说,政治生态是一种政治运行环境。但是生态政治跟政治生态有很大的差异,它是站在政治的角度和立场去分析具体的生态行为以及影响,这是随着世界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情况下,对世界范围内的生态和环境问题衍生出来的具体学术分支,并快速上升到了政治的高度,成为很多西方国家逐渐引以重视的一种政治思想。气候政治正是生态政治的更为微观的表现和反映。
谈到气候对政治的影响,我们首先来搞清楚气候政治是什么。从学理上说,气候政治是面对这个具有强大外溢效应和市场失灵特征的大气世界,人们用了20年时间试图学会在一个越来越热的世界里相互依存。但这显然并不容易,气候变化,已经从一个科学问题演变为了政治问题,叫做气候政治。我们接下来谈下气候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