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内涵范文

时间:2023-12-20 17:57: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学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学内涵

篇1

认识论还原和本体论还原不同,本体论还原重点关注还原的对象是什么的问题,但认识论还原论关注如何实现还原的问题。一般科学哲学中,认识论还原论包含术语还原和理论还原两大研究主题。从还原论的发展来看,对术语还原和理论还原两大主题的研究一直呈交织状态。逻辑经验主义后期,物理主义所主张的学科还原是以语言的还原为基础。1958年,奥本海姆和普特南提出的“微向还原”虽然主要是指学科的还原,但其中较大篇幅提到了术语间的沟通。1961年内格尔的“桥接原理”主要是指理论的还原,尽管其只是指涉了术语之间的连接,但这种连接和术语还原也并非没有关联。内格尔关于这种连接是如何实现的,给出了三种可能:

1.两者之间存在逻辑关联,对于这一逻辑关联内格尔表述为“可能是通过同义性或某种单向衍推分析”;

2.两者之间是约定关系,即协调定义,但理论词项之间没有必然的意义关联;

3.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事实的,即两者之间的关系不能通过逻辑分析得出,而只能通过经验证据来支持。其中,通过“可能的同义性或某种单向衍推分析”是对术语间逻辑关联的要求,通过这种逻辑关联起来的术语可以视为是实现了术语间的还原。由此可见,该阶段学科或理论还原的研究中术语的研究占了较大比重。这种不同理论或学科的术语之间的连接成为术语还原的前提。1966年,亨普尔对术语还原进行了单独的研究。他认为术语间的还原是通过“描述性定义”实现的,即不要求定义项与被定义项一定具有相同的内涵,而只要求两者具有相同的外延或应用范围。例如,用“无毛的两足动物”来定义“人”,两者指称相同,含义可以不同。另外,他认为这种两个术语间的协调定义是通过科学发现而实现的。这种通过协调定义而实现的术语还原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这种协调定义的前提是理论术语具有一定的指称,或者说具有一定的实在论地位,否则便无法实现指称一致的还原。但是目前对理论术语的实在性尚存在颇多争议,简单通过协调定义的方式实现术语的还原也存在进一步探讨的可能。进一步地,如果理论术语具有一定的实在性,那么术语还原的问题便转换为术语的指称间的关联。实际上,指称间的关联并非简单通过科学发现而实现的。生态学术语还原包括实体、过程及属性术语的还原。生态学领域,术语还原也存在一些争论。例如,勒莱(Loehle)认为“多样性”和“演替”是生态学中两个较为成熟的术语,可以以此展开术语还原的研究。谢瑞德-弗瑞切特(K.S.Shrader-Frechette)对此提出了质疑,她认为一方面演替和多样性的内部机制并不清楚,在这种情况下这两个术语不能作为成熟的术语进行还原,另一方面她认为术语还原无法克服高层次和低层次背后不同的分类系统所导致的还原鸿沟。前一点是质疑术语还原的非形式条件,后一点是质疑术语还原的形式条件。但是,谢瑞德-弗瑞切特的质疑也将导致两个问题:如果这两个术语的内部机制已经研究得足够透彻,可能其本身就表明了一种还原的实现,但至少不能通过术语有无被还原的事实来证明其可还原性。另外,如果高层次和低层次因为所处不同的分类系统,故而无法实现有效还原的话,这显然是在层次论的框架下进行的论证,但是许多的生态学术语例如演替等呈现出的是时间而非空间的制约性,其还原已经不能简单地在层次论的框架下展开,即她的质疑反映了一种预设,这种预设本身就包含了一种逻辑矛盾。理论还原主题方面,奥本海姆和普特南提出通过微向还原的方式实现理论间、学科间的还原。内格尔对理论还原做了较深入的分析,他重点关注学科间的异质还原,内格尔提出需要具备“形式条件”和“非形式条件”两类条件,这被称为是理论还原的“桥接原理”。“可连接条件”保障了术语的关联,结合“可导出条件”便实现了由次级学科理论到初级学科理论的还原。进一步地,“可连接条件”中两个理论词项间如何实现连接是理论还原的首要问题,这也涉及术语还原的问题。对于“可连接条件”,内格尔解释为“同义的或某种单向衍推分析”、“协调定义”、“经验事实”等可能的连接途径。如果通过“同义性”获得理论词项或术语间的沟通,那么可能会面临这样一些问题:一方面,不同理论术语指称可能一致,但其意义却不可能完全相同。另一方面,学科的发展将导致术语的含义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理论间无法通约。如果通过协调定义的方式实现理论词项间的沟通,这种协调定义和术语的连接显然是一种同语反复,而如果通过“经验事实”来说明理论词项间的沟通,却又无法保证这种经验事实的可靠性。对于“可导出条件”,如果将内格尔的理论还原模型可以简化为T1∧L辅T2,就可能出现多重悖论:

1.如果T1、L辅为真,那么T2为真,但这暗含了一种对理论真值的预设,可能与科学发展的事实不符;

2.如果T1、L辅为假,那么T2为假,即还原是没有意义的,而且这种还原可能与经验事实不符;

3.如果T2为假,那么T1或L辅为假,这也可能与科学研究的经验事实不符。面对理论还原受到的种种质疑,还原论者纷纷对其进行了修正。沙夫纳(Schaffner)认为存在与理论T2强类似的理论T2′,理论还原模型也因此转换为T1∧L辅T2′。尼克(Nickles)随后将这一类似关系进一步精致化,认为逻辑导出关系发生在T1′和T2′之间。对理论还原模型的修正不仅未能就“可连接条件”和“可导出条件”给出合理的解释,反而引起了更多的疑问。一方面各修正模型均忽略了理论术语间的“可连接条件”,另一方面修正后的模型仍然是以理论的逻辑导出关系为前提,原来“可导出条件”所引起的逻辑质疑仍然存在,另外理论间的强类似关系也似乎很难去界定。可以说,内格尔理论还原所引起的种种质疑丝毫没有通过修正得以避免。维姆赛特(Wimsatt)认为这种强类似关系实际上是理论各不同发展阶段的关系体现,即理论间的还原实质上是理论的一种演替过程,其中低层次理论对高层次理论起到了解释和说明的作用,是一种解释还原。舒纳尔认为群落生态学的理论可以还原为与种群或个体相关的理论,通过这种理论间的还原最终发挥理论对理论的解释功能,这一点和维姆赛特的观点是一致的。但是,舒纳尔主张通过机制论的方法实现群落生态学理论的还原,该方法主要将群落或种群生态学理论中的变量翻译为相关的个体理论的变量。由于这一还原方法强调理论变量之间的逻辑导出关系,实质上和沙夫纳一样维护了内格尔理论还原模型的内核。罗杰主张通过“协调定义”的方式实现理论间的还原,例如为了将Lotka-Volterra理论模型还原为生态位理论,可以将Lotka-Volterra模型中的关键变量环境容纳量进行重新定义,即通过资源供应量和个体的多度或增长速率对资源影响的比值来定义环境容纳量,然后对此进行微向聚合并最终还原为现代生态位理论。这一理论间的还原和内格尔的桥接原理一样,实际上是通过“协调定义”的方式获得不同理论术语间的“可连接性”,进一步通过微向聚合的步骤实现理论间的沟通。由此可见,生态学哲学视域下术语还原和理论还原仍面临许多的问题。目前,生态学哲学中的还原论思想正呈现一种逐渐弱化的趋势。认识论层面,这种弱化正体现为不再要求术语间、理论间的“可连接性”、“可导出性”,而只强调通过还原实现理论的解释功能,这无疑是对“科学的统一”目标的彻底放弃。

二、生态学方法论层面的还原论

方法论层面的还原论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作为研究策略的方法论,其二是作为研究方法的方法论。例如,植物群落的初级生产力与它们所吸收的辐射成正比,因此可以通过对植物辐射能分数的测定来计算群落的生物量,这反映了一种还原论的研究策略。另外,研究中对光合作用进行测定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往往体现了一定的还原论思想。这两种方法论既有不同也存在一定关联。一方面,作为研究策略的方法论更倾向于从微观世界中找寻原因,提出假说,并以此展开研究,这就涉及研究方法的选择。另一方面,研究方法是研究策略的具体体现。生态学方法论层面的还原论研究不仅要关注作为研究策略的方法论,也应关注作为研究方法的方法论。作为研究策略的方法论而言,主要体现为“分析”或者“综合”两种策略。自上而下进行“分析”的研究策略蕴含了一定的还原论思想,自下而上的“综合”研究策略则体现了一定的整体论思想。生态学研究中渐进式分析的研究策略体现了方法论层面的还原论思想。这种分析的研究策略重视对现象进行逐步分解,从而发现其中的内在机制,进而对系统行为进行解释。但是,这种下向的研究策略和认识论层面下向的认识策略是不同的。认识论层面,还原论主要体现为下向溯因的认识策略,而方法论层面主要体现为下向分析的研究策略。认识论层面认识策略的选择对方法论层面的研究策略提供指导,方法论层面的研究策略是认识策略的具体体现。从研究方法的角度看,例如生态学实验也经常采取设置对照等方法来进行比对研究。例如,潘尼(Paine)在岩底潮间带群落中去除海星的实验,该实验证明了顶级食肉动物成为取决群落结构的关键种。这些实验方法均体现出一定的还原论思想。生态学方法论层面的还原论可以结合生态学相关研究进一步分析。以克莱门茨(Clements)为代表的机体论学派认为群落类似于一个客观存在的有机体,群落的演替过程类似于个体生物的发育过程。机体论学派还认为群落具有明显的边界,群落的分布通常呈间断分布的状态。格里森对机体论观点提出了质疑。他认为群落并非独立存在的实体,而是研究者为了研究方便而人为确定的一组物种的集合。这种集合并没有明显的边界,且呈连续分布的状态。个体论的这种观点是还原论思想在生态学本体论层面的体现。方法论层面,个体论学派也同样采取了一种还原论的立场。首先,个体论学派持有两个基本观点:1.构成群落的种群是独立的;2.群落没有明显边界,且处于一种连续分布的状态。这两种观点得到了惠特克(R.H.Whittaker)等生态学家的研究支持。惠特克的研究证明了群落并非一个具有明显边界的实体,该研究主要采取了一种梯度分析的方法。梯度分析方法是将一定区域内物种的组成情况和环境梯度联系起来的一种研究方法。具体而言,以植物物种的相对密度作为物种组成情况的主要指标,同时测定各个地点的海拔和干湿度作为表征环境梯度的两个指标。根据两方面的指标最终寻找环境要素的变化与群落的物种组成变化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物种组成和环境要素的变化之间具有密切关联,这说明每个物种都具有各自独特的生存方式,没有任何两个物种的分布是相同的。每个物种或种群都是独立的,根据物种属性的不同各自与周围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群落往往是根据环境梯度连续地依次排列,从而无法分辨出明确的边界。可以看出,环境梯度分析的研究方法侧重从物种层面进行群落属性的研究,这是一种下向分析的研究策略,也是还原论思想在实际研究中的体现。由于个体论学派认为群落仅仅是物种或种群的一组集合,构成群落的各个物种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这也将促使生态学家更为关注物种或种群的属性及特征,希望从物种的角度对群落构成进行解释。这一方面会促使相关理论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将促使研究者对一些适用于物种水平,观测尺度相对较小的研究方法的运用。

三、余论

篇2

    一、“生态”接通中国传统话语系统

    “生态”一词,产生于19世纪,繁盛于20世纪。1866年德国博物学家海克尔最初使用“生态”时,其意义是指生物与其生存环境间的关系。至20世纪后半叶,“生态”与多种学科联姻而植生出无数学科;与多种文学艺术类型触发相似相同的体验方式,使多样的创作类型得以生长,也成就了多样的话语表达及阐释方式。“生态”还与多种地域及人的生活状况、文化生存方式续缘,使“生态”有机状况无限延展,成为转换人的文化存在方式的必然。“生态”之能量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能,无所不入,有着近乎无所不涉的领域,原因就在于“生态”的蕴含及根本所指。“生态”与中国话语接通,不论是历史、传统的,还是当下及文化整体风貌的,不仅都会凸显上述种种转换特性及条件,而且最重要的,或许是启悟我们去挖掘、修整、组合、再生中国古已有之且丰富的“生态”文化资源。

    首先,“生态”作为概念的植生作用。“生态”既是一个现代含义的概念,也是一个膨胀指数极高的现实存在。但其丰富的内涵及明确的所指性却不拘于现代,而是接通着人类生成的始终,与人的生命、生存,以及人所赖以存在的环境建立多样并复杂的关系。我们之所以说中国文化传统满含“生态”之义,其意就在于此。在古代中国人那里,天地人三者始终是生态化地连接着,这种连接不是对象化的,而是“生命”的连接,是“生生”永续的,天地、阴阳交感而和合,化育化生万物。那种天地人和合、“并生”、“为一”、“本与体”且生生化育的同类话语表述众多,并且生成性及辐射现象也颇多。至王阳明,便有集大成的表述,《大学问》云:“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1]“生态”意涵与天地人和合,万物一体,生生化育等话语,尽管非产生于同代,但却异曲同工,其内涵也有相似相同性。这就创造了相互间对接、融合的必然条件。其条件既“自在”,即伴随自然与人的生态和合,并有亘古不变的本然状态,也“自为”,因为作为不同文化传统的交往与对接,是 历 史 性 与 过 程 性 的 现 实,也 是 未 来 的趋向。

    其次,“生态”对于天地人关系的表现作用。中国思想史中诸多理论都强调人是自然宇宙生命大家庭的一员,人与自然是一体的,这就包含着较为深刻的生态思想。天地人朴素有机体的相合,构成了古代中国人的宇宙观,在此统摄之下,人们的思维没有把主客对立起来,没有将自然只看作是一个外在于人的认识对象,而是把人与自然视为一个有机且系统的统一整体,总是把外在自然转化为内在自然,成为人的内部存在;将自然既作为社会道德体验、精神活动的实有存在,又作为参照、尺度,来映衬人的品格、德性。尤其在文学体验中,自然的形貌总是含蕴始终,人们通过天地人一体的运行而感悟人生,且与人的自体性活动有机融入,进而构筑朴素的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关系。文学活动始终表现对自然的那种浓郁的生态亲和性,其中较少认知性及理性、思辨性的话语阐释,却恪守“外师造化”式生态体验。即便是游记性文学体验,尽管也有对自然现象的客观及经验性阐释,但却与对自身生命、情感及审美悟解相融合。这时,人对自然的那种天然性的情谊、情感及亲和力往往超过了与自然相对立的认识性理解,其中满含着最适宜于艺术创造的生态智慧。

篇3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内涵;基本路径

一、前言

十报告主要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主题,重点突出生态文明建设,从而将其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报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同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是息息相关的,要充分重视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并将其充分融入到我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全过程。如何将生态文明建设同我国的现实国情相结合,将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转化为实际行动,需要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以及基本路径加以分析。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

(一)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的关系,即:生态文明建设和时展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生态文明和现代文明的关系。

首先,生态文明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和时展的关系。2005年,我国首次提出“生态文明”之一理念,至2009年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社会建设列为同一战略高度[1]。到2013年的十,明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同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是息息相关的,要充分重视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要将其充分融入到我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全过程当中。时代要求我国要将生态文明理念同道德准则融入到经济、民生、环境等不同的领域当中,使其发挥驱动以及导向的作用,并进一步体现生态文明的时代特点。

其次,生态文明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同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是反对糟践自然、漠视自然、盲目干预自然以及滥用自然,是尊重自然、认识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以及顺应自然的文明。

最后,生态文明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作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以及社会文明的基础及前提,若不能保证生态文明环境的良好性以及安全性,就会使其他的文明失去有效的载体。

(二)生态文明建设及基本分类

1、基于建设主体的分类。从建设主体方面来看,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所有人的参与,有着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混合主体以及家庭等不同的主体。其中政府是所有政策的一个制定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推动者,也是公共环境服务的一个提供者;非政府组织是一个民间组织,主要起着咨询以及监督的作用;企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主体,也是促进绿色健康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混合主体其他形式组织的组合,是可以充分利用的积极力量[2];而家庭是主体的一个基本单元,也是最普遍的参与者。

2、基于建设领域的分类。从建设领域方面来看,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分为社区尺度、地区尺度、区域尺度、国家尺度以及全球尺度。社区尺度致力于环境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崇尚节约资源;地区尺度与地区尺度注重推进国家的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与绿色发展;国家尺度致力于国土的空间优化,以实现区域发展的空间均衡为目标;全球尺度的生态文明是世界环保运动的新力量,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创新。

3、基于建设内容的分类。从建设内容方面来看,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分为城镇生态文明建设、水生态文明建设、农田生态文明建设、森林生态文明建设以及荒漠生态文明建设等,上述不同的生态系统都融入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意识,形成了一份健康而有序的生态发展机制与运行机制。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路径

(一)路径选择的目标

十报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同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是息息相关的,要充分重视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当今世界面临着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紧缺以及生态系统退化等一系列问题,我们必须要树立一种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积极生态文明理念,要充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并将其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全过程当中,积极建设一个美丽的中国,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要充分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进而确定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路径。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的选择主要从目标层、路径层以及策略层三方面来考虑。其中,目标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选择依据,应以积极建设美丽中国,促进民族的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根据生态系统服务理论、资源环境基础理论、区域发展空间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来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路径的选择。路径层主要提出国土开发与保护、环境保护与治理、资源保护与节约以及生态保护与修复这四个方向,并指出这四个路径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他们都致力于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标[3]。而策略层注重从科学规划、制度创新以及全民参与三方面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行,致力于将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

1、国土开发与保护路径

国土开发与保护路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规制。国土开发与保护主要是基于人口资源的均衡性以及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性,要努力控制开发的强度,积极调整空间的结构,进一步促进生活空间的宜居性、生产空间的集约性以及生态空间的文明性,从空间上协调环境、资源以及生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规制。

2、环境保护与治理路径

环境质量对于人类的居住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这就使得环境保护与治理成为提高人类居住环境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性因素。近几年,我国将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作为主要目标,致力于解决日渐突出的环境问题,使得环境保护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总体而言,我国环境问题凸显的趋势还没有得到遏制,越来越严峻的环境形势以及越来越强烈的公民环境意识,使得我国必须要重视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3、资源保护与节约路径

资源保护与节约路径是生态文明的重中之重。在整个生态系统当中,资源是人和环境的一个中心环节,同时也是人在环境当中可以直接利用的一部分。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资源的流失、破坏以及污染都会导致环境恶化,所以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而言,资源保护与节约是非常重要的。近几年,我国人均水资源以及能源的用量日益增长,而耕地量日益下降,所面临的资源压力逐渐增大,这也决定了我国要充分重视资源的保护与节约。

4、生态保护与修复路径

生态保护与修复主要是为了给自然留下更多的修复空间,给人类留下更多的青山绿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的载体,是人类未来的希望。面对我国日益退化的生态现实,决定了我国要充分重视生态保护与修复,应积极进行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努力提高并完善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现在,我国的生态服务系统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生态补偿制度还不健全,这会导致受益者与保护者之间的不公平分配。

四、总结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战略性、长期性的艰巨任务,在我国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会面临很多问题与挑战,这就需要我们在充分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要始终沿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四条基本路径,即从国土开发与保护、环境保护与治理、资源保护与节约以及生态保护与修复这四个方向稳定前进。

参考文献

[1] 韩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 2013.

篇4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动机;目标

在全球化发展进程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了国际的新课题,并作为理论源泉促进了生态意识理论的形成,其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了现阶段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流世界观与方法论。也就是说,当前的生态学理论的价值已经远远不再局限性地体现动植物生态领域,而是覆盖到了人类社会的各种问题。为此,有学者致力于将教育的发展定位在生态学理论框架中,随着诸多相关研究成果数量的激增,教育生态学成为了理论界独树一帜的新命题。教育生态学理论的提出,对教育过程中的各种矛盾指明了解决的方向。与此同时,高等教育大众化为高职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高职教育凭借着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优势进一步深化了与社会大系统之间的关系,同社会生态系统有着内在的契合之处[1]。因此,从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重新审视当代高职教育的发展态势,并提出以发展生态教育为目标的内涵式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策略具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基于教育生态学的高职教育内涵与目标概述

1.基于教育生态学的高职教育内涵追溯生态学理论的起源可知,其本义是对生物住所与环境学问的研究,概念生成于1866年,将其界定为对生物有机体同无机环境之间关系研究的一门学问。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态学理论开始向各个领域延伸,至今已经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拓展到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由此成为了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以良好的指导作用为诸多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指引着方向。“高等教育生态学”概念在1966年被英国生态学家、高等教育家阿什比首次提出,即将高等教育的发展问题定位在依据生态学原理理论指导层面,重点构建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生态平衡关系,以此来促进高等教育体系的协同发展。可见,教育生态学的核心即在于保证教育发展进程中各类矛盾能够被有效解决,最终进入到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当中。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高职教育的发展目标是以生态学理念作为核心而对高职教育结构、功能与运行状态进行的平衡性构建,实现同社会环境协同发展的整体化“生态系统”,亦是促进高职教育自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2]。从此角度来看,生态学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也就具有着本质上的相同之处,并且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于高职教育用以打造“生态平衡”的良好态势。高职教育的发展绝不应当被形式化,重视内涵发展的意义自然毋庸置疑,然而高职教育生态系统的打造又并不仅仅是一个自然系统,而是基于自然系统并整合其社会特征的人工生态系统。教育生态学与教育可持续发展理论具有着相同的本质,决定了高职教育生态系统的稳定构建必须要建立在整个系统内部关系高度平衡的基础上,而这种平衡又属于一种动态性的平衡,在动态环境下寻找着相对稳定的点[3]。由此可见,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高职教育发展即应当重点以内涵的打造为主,将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核心原则,以宏观视角正视高职教育的生态失衡问题并着力解决,如此才是推动高职教育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举措。2.基于教育生态学的高职教育目标教育生态学理论之所以能够有效应用于高职教育领域当中,主要原因在于高职教育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新时期拥有着更加良好的机遇,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构建高职教育体系内的平衡状态实为确保高职教育得以良好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我国高职教育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主要优势,也由此成为了高职教育的重要目标。从此角度来看,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高职教育目标要想有效实现,则需要充分贯彻实施目标教育,并以目标教育作为重要动力对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予以有力解决。而目标教育则是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主体地位进行还原的切实体现,更是以学生的发展作为主线所构建出的微观层面的教育生态系统,通常情况下遵循着特定的教育流程,即引导学生确立目标、为学生达成目标护航、对目标教育进行评价、对目标教育进行酌情调整,旨在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化发展,真正意义上帮助学生养成更具适用性的综合能力[4]。客观地讲,高职院校学生相比于同阶段其他院校学生来说,无论是学习意识还是学习的自主性甚至于学习能力等等方面均显逊色,长时间以来,高职院校仅将过多的精力倾注到了对教学硬件资源的改善方面,而难以切实从学生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导致无论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多么丰厚都无法解决学生综合质量的问题。这样的现状,也就在很大程度上为高职教育目标进行了明确的定位,高职院校的目标教育就是应当重点解决院校内部的教学实力同学生情况之间的差异与矛盾,最终促进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提升[5]。

二、教育生态学视域下高职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1.高职教育生态理念缺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通过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颁布加大了对高职教育发展资金支持力度。同时,通过高职示范院校的建立提升了整体的高职院校办学条件,实现了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不断升级发展。但是,现如今高职院校仍然没有彻底摆脱高职教育的“低端化”发展局限,大众对于高职院校的认识和了解不够深入,很多的学生和家长也错误地认为孩子到高职院校学习属于不得已的选择。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大部分高职院校出现生源招收困难的问题,严重的更是导致部分办学能力较弱的高职院校出现倒闭。在高职院校发展初期,成为了一股强大的教育力量,得到了大众的关注和支持,同时也为各行业培养了多类型综合技术人才,现阶段的高职办学困难与当前的办学热潮呈现了明显反差。通过对高职办学过去三十年的发展总结可以发现,高职办学一直固守着计划发展模式,属于教育技术和设计的产物,该种发展模式没有结合时时发生变动的社会现实情况,盲目扩大计划的功能性,割裂了高职教育发展与外界环境变化之间存在的联系。该种设计发展模式过于相信人对事物的控制作用。该种僵化的办学发展模式主要强调政府政策和计划对高职教育的指导作用,通过行政管理手段进行教育发展资金支持和办学效果评估,容易导致高职办学脱离实际社会人才应用需要,限制未来发展[6]。2.高职教育生态位混乱在生态学理论当中,生态位是一个重要的概念,然而对于生态位的概念解释却相对多元化,笔者通过整理分析后认为,关于生态位可以解释为是在特定群落当中的不同物种之间所具有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既包括时间与空间的差异,同时也包括该物种在群落当中所具有的功能的差异。对此,理论上也就形成了生态位的宽度概念,指的就是物种对于各类资源利用所能够达成的总和的幅度。同时,生态位的特化或者泛化也直接取决于群落的资源储备情况并与之呈正相关关系。从此视角审视我国高职教育可知,生态学视域下的高职教育系统亦应当构建不同的生态位以保证教育系统的生态平衡。然而我国高职院校却在迅猛发展的过程中体现出了明显的生态位混乱现象。一方面,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多高职院校均开始了“低位高攀”之路,并不能正确认识到自身的实际情况,盲目随波逐流试图走“升本”路线,摒弃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原则,借“学术性”人才的打造拉动院校“身价”;另一方面,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整体化建设不断趋同,这种模仿与移植直接弱化了高职院校的特色打造,竞争也由此化“激烈”为“惨烈”。3.高职教育生态承载力疲软高职教育的生态承载能力从宏观角度分析,属于外部整体社会环境与高职院校校园环境共同构成的教育生态环境,与自然界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都拥有环境系统内部的系统承载能力。与自然生态环境一样,一旦高职教育的学生招收规模超出了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和教育能力的承载范畴,高职教育的教育资源再生必将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整体的教育生态系统也将受到破坏性影响。生态承载能力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被提出,简单概括就是在特殊环境背景和环境范围内,某一个体生物可以保证生存的最高数额。高职教育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存在的最大差异在于高职教育生态系统没有最初的自然约束机制影响,所以部分高职院校会为了经济收益的增加而盲目扩大招生人数,由此,很容易导致高职院校出现生源人数、质量和教学效率之间的不平衡问题出现[3]。所以应该关注和重视高职院校的生态承载能力问题,制定符合高职院校办学实际的招生计划和办学计划,为高职院校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三、教育生态学视域下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应然路径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社会对人才的综合要求越来越高,21世纪对人才的衡量标准已经不再局限于知识水平上,而是综合考量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多方面能力,也就是在实际工作中的综合能力。为了促进学生此方面能力的形成,高职教育的发展动机和目标更应当以教育生态学为原则打造高职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机制。结合上述问题,笔者认为主要的整改方向应当包括以下几方面:1.在高职教育发展中融入生态理念我国高级政府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都不断重视和关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过程中,高职教育所发挥的巨大作用,高职教育通过专业人才培养和教育资源力量支持为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带动了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模式不断转型升级。深入分析现阶段我国出现的高职办学困难问题,可以发现高职院校的办学工作管理人员不仅仅需要认识到高职办学中的战略局限,还需要认识到高职办学在发展理念和办学模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高职办学未来发展高度改变高职办学的被动局面。高职教育发展至今已不应满足于传统时期的机械化发展理念,唯有与时俱进迎合教育事业的发展浪潮,切实在发展过程中融入生态思想,才能为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指明新的方向[7]。对此,政府与教育部门应当打破政策对高职教育的调控格局,对以往的人治决策机制弊病进行彻底根治,切实还原法律在高职教育发展进程中的权威性,在广泛征集具有代表性的民意的基础上将法律体系不断加以完善,借民主化政策的实施保证相关法律的科学性与可行性。时至今日,针对于高职教育的相关立法仅有《高等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当中的少量原则性规定,致使高职教育与生态理念的融合难以为继,而至于法律如何通过有效的途径或方式对此进行完善,笔者认为则需要依赖于教育部门和法律部门合作力度的进一步加大。2.找准高职教育体系中的生态位通过对生态位理论的分析可知,生态系统的存在就是对生态理论的还原,在整个生态自然界,不同物种在时间与空间领域当中的分化使整个生态系统达成了平衡与统一,而倘若所有物种的生态位均趋于一致,那么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就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威胁。高职教育体系当中的生态位实为平衡整个教育生态系统的至关重要的元素,唯有教育系统不同主体找准自身的生态位,才能最大程度保证教育生态系统的高度平衡。对此,笔者认为应当致力于打破高职教育的现有格局,使“千校一律”的问题得以有效解决。首先,高职院校应当将更多的重心放在对本校重点专业的打造上,与其他高职院校相比形成差异性优势,适当舍弃同本校核心专业相去较远的水准较低的专业,以为核心专业的发展注入更大的力量并有效拓宽道路;其次,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应当在遇到激烈竞争时适当采取合理化的方式进行规避;第三,高职院校应当切实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经济状况对自身的专业课程进行必要的改革与创新,使之能够同当地的产业结构相吻合,以此为学生的职业生涯铺设更宽广的路径,为高职院校提供更为精准的生态位,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8]。3.夯实高职教育生态承载力纵观整个自然界的生态系统能够发现,并没有任何生命系统能够始终如一维持不变的状态,所有的稳定都仅仅是相对而言。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高职教育亦是如此。因此,运用社会整个系统进行必要的调控,对高职教育的多方面进行改善,对于高职教育生态系统承载力的提升将具有着莫大的帮助作用。对此,笔者认为应当将重点倾向于两个大方面:一方面,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投入力度,确保教育生态系统的运转具有着足够强大的能量支撑,只有充足的经费支持才能保证高职院校得以步入稳定的运转状态中。对此,高职院校也可以多渠道对教育经费进行筹集,并致力于走好校企合作办学之路,或者倡导社会开展“捐资助学”等活动;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在师资力量和办学资源有限的前提下深入开发自身潜能,通过管理效率的提升强化高职教育生态系统的承载力。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高职教育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教育生态学理念的融入,为高职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因此,高职教育应当切实打破传统的限制性发展格局,明确新时期的内涵式发展动机与目标,坚持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开辟出更广阔的前景,从而推动我国高职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邵庆祥.高职和谐职业人的培养———基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4,(4):75—77+91.

[2]沈海东.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路径研究———基于生态学理念[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3):122—125.

[3]徐炜.教育生态学视域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关键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23):56—57+93.

[4]王锋.教育生态视域下江苏高教发展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4.

[5]刘晓顺,强金国.高职院校要有文化责任与文化担当[N].中国教育报,2013-03-07(6).

[6]刘晓保.大学生态视角下人才培养的审视———“大学生态与人才培养”国际论坛综述[N].中国教育报,2013-11-11(6).

[7]孙正林.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困境与路径[J].教育研究,2014,(1):92—97.

篇5

关键词:生态学 生态园林 生态效应 园林植物

        0 引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城镇生态形势日益严峻,人们的环境意识不断提高,城镇生态环境的建设正实现从绿化层面向生态层面的过渡,传统的造园技术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根据生态学原理,并应用现代科技手段逐步创建,在生态文明时代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城镇生态园林,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那么,如何将生态的内涵赋予到园林规划与设计中去,以及如何构建绿地生态效应的城镇生态园林成为园林工作者的新挑战。

        1 植物生态

        1.1 植物生态学与城镇生态园林的内涵 植物生态学是研究植物之间、植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植物个体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及环境对植物个体的影响;植物种群和群落在不同环境中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以及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中植物的作用。植物生态学包括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和生态系统学四个部分。植物生态学则是环境保护的理论基础之一。其使命是利用植物生态学的原理,揭示植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掌握自然规律,以便人类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治理和保护环境,使人们在进行生产活动时达到最好的生态效应和经济效益。

        1.2 城镇园林植物的生态效应 园林植物是城镇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生态效应一直受到有关专业人员的重视。园林植物具有维持城镇碳氧平衡、蒸腾吸热、净化空气、监测环境污染和降低城镇噪音等生态效应。

        1.2.1 维持城镇碳氧平衡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O2在城镇低空范围内从总量上调节和改善城镇的碳氧平衡状况,改善地区的空气质量。

        1.2.2 蒸腾吸热降低城镇气温 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消耗城镇中的辐射热,以及通过植物枝叶形成浓荫来阻挡太阳的直接辐射和来之路面和墙面等的放射热,产生降温增湿效应,对缓解城镇热岛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1.2.3 净化城镇空气 经济的高速发展致使SO2、HF 和Cl2等成为大气的主要污染源。不同园林植物对SO2的吸收、净化能力的大小与其形态、叶量、叶面积、气孔开度等有密切关系,即使生物量相同吸收硫的量也不同。HF是常见的危害植物生长的污染物,各种植物对HF的抗性有明显的差异。一般而言,敏感植物的容氟量低,抗性植物的容氟量高。Cl2它是大气环境主要污染物之一,对植物的危害往往比SO2、HF 等更为严重。Cl2对植物叶片组织有很强的杀伤力。不同的植物对Cl2的敏感性相差很大,一般来说,常绿的比阔叶树抗性弱或敏感。

        大量研究证明,植物可以起到滞尘作用。不同的园林植物,由于各自叶面粗糙性、树冠结构、枝叶密度和叶面倾角的差异,导致它们滞留粉尘能力的差异。一方面植物可以通过滞尘作用,减少附着于尘埃而悬浮于空气中的细菌数量。另一方面园林植物的分泌物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植物分泌的气体挥发物中有大量的杀菌或抑菌物质占气体挥发物总量的30%~50%。 

        1.2.4 监测环境污染和降低城镇噪音 植物群落周边环境的变化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植物群落,它们之间的关系密切。植物群落中的各种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反应程度不同,人们可以据此来了解空气的污染程度。同样种植园林植物对降低噪音具有重要作用。理论上讲40m宽的林带可使噪音减少10dB~15dB,绿化的街道比不绿化的街道可减少噪音8dB~10dB。

        2 城镇生态园林植物的选择

        提高城镇园林植物生态功能,一方面应尽可能地扩大城镇绿地面积,提高绿化覆盖率;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绿化空间,合理利用园林植物的配植结构,提高现有绿地上的绿量。由于城镇用地紧张,采用复层结构能够提高单位绿化面积上的绿量,从而使得园林植物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功能。

篇6

作者张和张锐(2003)在《品牌生态学――品牌理论演化的新趋势》一文中说:品牌生态学自诞生之日起,便在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品牌个体生态学;(2)品牌种群和群落生态学;(3)品牌系统生态学; (4)研究品牌圈内各种品牌生态系统间相互作用和联系的品牌生态学;(5)人和组织与品牌圈相互作用和联系的跨学科的品牌生态学;(6)派生出若干个关联的应用学科,如品牌生态工程学、品牌生态系统管理学、品牌恢复生态学等等。

从上述六个方面的研究内容实质来看,比照生态学的研究构架,我们不难发现:上述的(1)和(5)实际上是从品牌个体到品牌圈这个大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可归属为品牌环境生态学研究范畴,因为在品牌中人的作用实际上是品牌的一个决定性的环境因子(象自然界对生物一样人是品牌的选择者);上述(2)可以按照生态学研究范畴分属品牌种群生态学研究范畴和品牌群落生态学研究范畴;上述(3)和(4)实际上都是研究品牌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之间关系,都可归属为品牌系统生态学的研究范畴;上述(6)实际上属于应用品牌生态学的研究范畴,是应用科学,应该不在品牌生态学的研究范畴之内。因此,我们也可以说,品牌生态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系统地按照品牌生态环境学、品牌种群生态学、品牌群落生态学、品牌系统生态学四个层面来展开研究。

对应生物分类学的界、门、纲、目、科、属、种、个体各个层级,品牌属于哪一个层级,作者向忠宏(2007)认为品牌可看作是植株。如果将品牌定在个体的层级,我们将无法解释现实中许多老品牌仍经久不衰的现象。约翰・菲利普・琼斯(1999)发现:(1)品牌发展过程并不完全遵循成熟后必衰退的规律;(2)品牌的生命周期是一个自我实现的概念,而不是一个自然生长的概念;(3)产品可能会过时,但品牌不一定会随产品而进入衰退期;(4)品牌生命周期学说往往会诱导企业不恰当地将旧品牌向新品牌转移,造成真正的资源损失。

实际上,如果将品牌定在个体层级上,还不只是在品牌生命周期问题上陷入困境,在品牌产品的时空分布和数量变化、品牌间的关系等许多问题上都将陷入困境。笔者认为,将品牌定在物种的层级上是较为合理的。这样,用物种的形成、发展与进化(遗传变异、隔离分化)理论比品牌的生命周期更符合实际,品牌产品的时空分布、数量变化就因类似于种群的时空分布和数量变化而得到理解,品牌间的关系因类似于种间关系而解决。更为重要的是将品牌定在物种的层级,我们就能够系统而全面地借鉴现代生态学的理论为品牌生态学的形成和发展服务。

综观现代生态学的研究构架,笔者认为,其研究的核心构架包括四个方面:(1)概念(内涵与外延);(2)组织与结构;(3)功能与作用;(4)运动与变化。如果我们将一个品牌定在物种层面的话,那么,品牌种群生态学研究相应地同生态学中种群研究一样,应该从“品牌种群的概念、品牌种群的组织与结构、品牌种群的功能与作用、品牌种群的运动与变化”四个方面来展开。基于以上观点,我们提出“品牌种群生态学研究构架初探索”。

一、品牌种群的概念

(一)品牌种群的定义(内涵)。学习生态学对种群的定义,我们是否可以将“品牌种群”定义为在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品牌产品个体的集合。当然,这仅仅是一个初探。在这里,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是品牌种群?

(二)品牌种群的种类(外延)。一个完整的学术概念,不仅仅要有内涵,还必须有其外延,即种类问题。关于品牌种群的种类问题,首先的要解决的是品牌种群的命名问题。对于品牌种群的命名,可以简单地以品牌名称直接命名,如“海尔种群”,也可以用“品牌名称+产品名称”来命名,如“海尔冰箱种群、海尔洗衣机种群”。二者比较各有利弊,但是,前者简洁、后者复杂;前者易混淆产品结构、后者更能明确品牌的产品特性。

在生态学的种群研究中,将种群按照生物界的分类,将种群分为“动物种群、植物种群、微生物种群”三个大类,那么,我们又如何建立我们的品牌分类系统呢?用什么标准和角度进行分类呢?这同样是我们必须回答的问题。我们是否可以考虑根据我们的社会经济统计对于产品的分类来进行分类呢?或者以人的最终消费为标准,将品牌种群分为“消费类品牌种群(居民个人可直接用来消费的产品品牌)、生产资料类品牌种群(生产性企业的生产原材料、辅料等产品品牌)、能源类品牌种群”等三大类。这有待于大家进一步讨论。

二、品牌种群的组织与结构

(一)品牌种群的组成成分。生物种群的组成成分是由同种生物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个体组成。同理,品牌种群的组成成分是否也可以认为是由针对不同目标市场的同品牌产品的不同型号、不同款式的单个(套)产品组成。因为,在同品牌产品中,一般情况下,只有型号和款式的区别。

(二)品牌种群的关联方式。种内关系包括生物的生活方式(单体型生活方式、家庭式或者家族式亲缘型生活方式、社会性或者非社会性集群型生活方式)、生存关系(种内竞争或者寄生性或非寄生性的互利、利他、中性和偏害共生)。种间关系包括竞争、捕食、寄生性或非寄生性的互利、利他、中性和偏害共生关系。

比照品牌学研究,我们发现,品牌种群显然也存在类似的关联方式将品牌产品的个体关联起来形成一定的品牌种群组织与结构。在品牌产品上我们有单体、配套和系列化的产品结构设计与选择问题,这就好比生物的生活方式;品牌产品内部显然有类似的竞争和寄生性或非寄生性的利他、中性现象,如同品牌的“情侣组合、伴侣组合”的单体卖和配套卖实际上就存在竞争关系,再如计算机产品“Intel inside”利他寄生现象。所以我们在品牌种群研究中,就可能存在“品牌种群的生活方式研究”和“品牌种群的种内和种间生存关系研究”及其相关问题进一步的研究。

1.品牌种群的生活方式。品牌种群的生活方式实际上就是我们在品牌学研究中的单品牌策略的选择问题,如宝洁公司的洗发水产品将海飞丝与潘婷分开,主副品牌结构设计问题,如雪铁龙爱利舍和雪铁龙富康,同品牌的伴侣产品设计问题,等等。在品牌生态学中,我们研究的问题是如何学习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的生活方式,并且,举一反三地运用到我们现实品牌经营中来。

2.品牌种群的种内和种间的生存关系。在品牌种群的种内和种间的生存关系的研究中,我们应该认真研究这些竞争、捕食、寄生性或非寄生性的互利、利他、中性和偏害共生的机制、形成条件以及如何拟态化地运用到我们的品牌经营中来。

生态学将其种间竞争概括如下:(1)利用性竞争;(2)干涉型竞争;(3)优先占取竞争;(4)优势生长竞争;(5)化学竞争;(6)遭遇竞争。这几种不同类型的竞争方式,无疑对于我们的品牌竞争策略的设计会有极大的启示作用,我们能从中领会到什么,就取决于我们的研究。另外,关于竞争的机制和策略等问题,生态学中的“竞争的不对称性原理、竞争排斥原理、生态位与竞争释放的概念”都是值得我们化大力气去进行借鉴性地学习、研究和运用的。

3.品牌种群的结构性状。在生态学中,对于种群的结构,用“性比和年龄结构”两个重要性状进行描述,更为重要的是,可用这两个结构性状对种群未来的数量增长进行预测和分析。在未来的品牌生态学的研究中,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寻找到类似的结构性状指标对品牌种群进行结构性的描述和分析呢?

三、品牌种群的功能与作用

(一)品牌种群的功能与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生态学中关于种群功能与作用的功能群理论。所谓功能群是具有相似的结构或功能的物种的集合,这些物种对生物群落具有相似的作用,其成员相互取代后对生物群落过程具有较小的影响。对于一个复杂的生物群落,最简单的划分法是将所有生物分为3个功能群,即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这个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如果我们将同行业的企业集群作为一个功能群来看待的话,对于一个品牌的研究,我们应该打开视野,将其放在一个区域性的产业结构中去考量,应该考虑其在区域经济中的功能与作用研究的展开,也就能与产业经济有很好的结合点。

(二)品牌种群的功能与作用的性状描述学术用语规范。另外,种群在生态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与作用的性状指标,如盖度、重要值、存在度、恒有度、群落相似性系数、优势种、优势度、建群种、伴生种、偶见种、确限度等,都是值得我们站在品牌生态学角度去研究、学习、借鉴和运用的。

四、品牌种群的运动与变化

(一)品牌种群的形成

1.品牌种群的形成内因。对于种群形成的内因,生态学首先将其归结为遗传基因。有的品牌生态学者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且展开了相应的研究。笔者认为,品牌的基因,实际上就是品牌的文化价值的构成,那么,我们在这个问题的未来研究中,就可以通过遗传学的学习与借鉴,展开诸如品牌的基因型研究、品牌的基因变异研究。实际上,美国著名的快餐品牌麦当劳和肯德鸡在中国市场的成功变异,将“普通美国人的工作快餐”转变为“有钱中国人孩子的生日大餐”。这是很值得我们去研究的。

2.品牌种群的形成外因。生态学中,将种群的形成归结为地理隔离、领域隔离、生殖隔离和生态位的隔离。那么,在品牌生态学中,我们的品牌种群形成的外因是什么,有没有类似的隔离条件和机制呢?或者说,我们能否创造这重隔离呢?隔离机制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野,提供了更有实际意义的借鉴,值得我们在未来的研究中展开。

3.品牌种群的形成过程。种群的的形成过程是沿着独立进化和协同进化两个途径进行的。所谓独立进化是两个地理上和生殖上的隔离的品牌种群各自独立地进化,适应于各自的特殊环境;所谓协同进化是一个物种的性状对另一物种的反应而进化,而后一物种的这一性状本身又是对前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

在现实的品牌经营过程中,我们是选择独立进化的路径、还是选择协同进化的路径,笔者认为,如果我们的品牌生态学在这个方面对生态学的有关理论进行学习、研究和借鉴形成品牌种群形成的路径选择理论无疑有益的。

4.品牌种群的形成机制。“物竞天选、适者生存”是普遍认同物种的形成机制,大自然对物种的选择有稳定选择、定向选择和分裂选择三个类型。在实际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对品牌选择的“天”就是消费者,是一个重要的品牌环境因子,顾客是上帝在这里有新的诠释。问题是,对于具体的品牌来说,“天”是什么,在这个问题上,品牌定位理论、目标市场的细分理论就可以在品牌种群的形成机制上有很好的结合,关键是如何有机的结合,而不是生搬硬套的结合。

(二)品牌种群的增长

1.品牌种群的增长率的内因。同生态学一样,品牌种群的增长是品牌种群生态学中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实际上,我们的品牌经营最为重要的目标就是要做到品牌种群的增长。

生态学告诉我们,种群增长的内因有三个:内禀增长率、年龄结构和密度。其中,最有价值的概念是内禀增长率的概念,所谓内禀增长率是指理想环境条件下、稳定年龄结构的种群所能达到的最大增长率。

对于一个品牌来说,其品牌种群增长的内因是什么?是不是也有一个内禀增长率?是不是也和密度有关?如果有的话,那么,品牌种群的内禀增长率又是什么、它是由什么构成的呢?如果和密度有关,那么,密度是如何影响的呢?是不是也有一个最大环境容纳量(K)的问题?对于每个品牌种群的的最大环境容纳量(K)是如何进行测算的呢?

2.品牌种群的增长率的外因。种群变动的外因是环境的变化。那么,品牌种群种群增长的外因是什么?可以简单地认为是品牌生存的环境。那么品牌环境是什么?它是如何影响品牌的数量变化的呢?当然,这个问题可以放在品牌的生态环境中去研究,但是,这是与品牌种群数量增长有关的重要问题,是必须展开研究的。

(三)品牌种群的生态适应

生态学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值得我们在品牌生态学中借鉴和运用的,这就是生态适应的概念:生物对生态环境变化所作出的有利于生存与发展的适应性变化。在种群的层面,生态适应有生活史策略、趋同适应和趋异适应策略等。

1.品牌种群的生活史策略。所谓生活史策略就是面对不同的自然环境,生物在生活史上形成了两种类型的生态适应策略,k-对策(k-对策是以“质”取胜的对策。)和r-对策(r-对策是以“量”取胜的对策)。笔者认为,k-对策和r-对策的概念,对于品牌经营来说是最为重要的品牌生态适应启示。这个概念启示我们,在品牌的设计和面对不同的环境与变化中,我们是以“量”取胜、还是以“质”取胜?我们根据什么样的环境指标进行选择?又如何进行选择?在品牌种群的设计上,k-对策者和r-对策者在产品和品牌设计上有是如何在性状上进行组合的呢?无疑,这也是品牌生态学无法回避的问题。

2.趋同适应和趋异适应策略。趋同适应是指不同种类的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变异、选择和适应,在形态、生理、发育以及适应方式和途径等方面表现出相似性的现象。趋异适应是指亲缘关系相近的同种生物,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形成了不同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适应方式和途径等。趋异适应的结果是使同一类群的生物产生多样化,以占据和适应不同的空间,减少竞争,充分利用环境资源。趋异适应和趋同适应同品牌学研究中的“差异化战略”和“跟随战略”类似。那么,在这里,就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研究问题。

参考文献:

[1]张,等.品牌生态学:品牌理论演化的新趋势[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3,(8).

篇7

关键词:保险生态;理论演进;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F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2)07-0038-05

2007年“两会”,金融生态问题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总理在报告中提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深化金融改革,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是关键”。作为金融体系的三大支柱之一,保险业的发展无疑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保险业取得了辉煌成就,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也越来越凸显。然而,相对于金融生态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来说,有关保险生态的探讨至今零星可数,成体系的理论追溯与范式构建更为罕见。与此同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中国保险业整体上的不成熟又不可避免的滋生了诸多问题,特别是近年来行业矛盾日益突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保险业经营、发展的效益和质量。而对于问题产生的根源,人们的认识和理解尚存在较大偏差,缺乏相对客观、量化的指导依据,亟待从理论和实证上对其展开切中要害、科学理性的探讨。从生态学的原理和角度认识保险业的本质特征与属性,有利于更加深入的理解保险业发展的自然规律。本文尝试对我国保险生态的理论根源和演进过程展开较为全面的梳理和探讨,并对我国保险生态理论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以期为后续的应用分析和行业实践指导提供相对科学的理论支撑。

一、保险生态的理论渊源——生态经济学

应该说,保险生态的提出直接的来源是人们对于金融生态的探讨①,二者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概念,外文文献中并未有直接与之对应的词汇,然而,国外相关学科的发展的确为我国保险生态的研究提供了逻辑起点,并不断为其拓展和深化提供新的路径。与金融生态类似,保险生态的理论根源为生态经济学。

1866年,德国动物学家E.Haeckle初次对生态学进行了定义,从此揭开了生态学发展的序幕,人类开始关注有机体与其非生物环境以及有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此后,生态学基本原理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A.G.Tansley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极大地丰富了生态学的内容。随着生态学的发展,人们对生态系统的认识不断深入,今天,对生态系统的普遍理解是:生态系统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由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组成的一个整体,各组成要素间借助物种流动、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和价值流动而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形成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复合体。在此基础上,E.P.Odum(1958)等生态学家不断拓展生态学新的内涵,生态系统研究逐渐成为现代生态学主流。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学家们开始对人类经典经济增长方式进行全面反思。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Kenneth Boulding发表了题为《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的重要论文,开创性的提出了生态经济学的概念和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Boulding认为,经济系统的运行机制是“增长型”的,而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是“稳定型”的,因此,在生态经济系统中,不断增长的经济系统对自然资源需求的无止境性,与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对资源供给的局限性之间,就必然构成一个贯穿始终的矛盾。围绕这个矛盾,就必然要推陈出新,走向更加理性的现代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既不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模式,也不是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的生态平衡模式,而是强调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生态经济学的出现超越了传统经济学独立考察经济系统内在规律的研究局限,通过生态学和经济学的有机结合,围绕人类经济活动和自然生态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探索生态经济复合系统运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寻求其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而从该理论的发展历程和热点趋势来看,生态经济学的本质内涵和研究对象由最初的广泛意义上的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相互关系”研究逐渐转向重点关注生态基础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生态经济学的一个基本观点即认为经济系统是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功能结构和演化过程与生态系统具有内在一致性,这一论断确立了生态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用生态学的方法研究经济现象”[1]。由此可见,生态经济学为保险生态从生态学的视角研究保险系统提供了研究依据和研究基础,为世界经济“生态化”背景下探讨保险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范式。

篇8

生态学 教学监控 生态课堂 课堂管理

课堂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课堂教学监控是确保教学活动顺利开展,营造和谐教学环境和建构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保障。加强课堂教学监控的研究,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生态学为研究视角,重新审视课堂教学监控的深刻含义,分析当前课堂教学监控存在的各种问题,重构生态学视域下的课堂教学监控系统,为顺利开展课堂教学监控提供参考。

一、生态学视域下课堂教学监控的内涵

生态学最早来源于生物,它是研究生物与环境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生物学分支学科。生态学的基本观点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而建立起动态平衡联系,从而构成一个统一的环境系统。[1]20世纪30年代,生态学研究领域发展迅速,人们开始尝试从生态学的视角来研究教育领域中的各种问题。如美国教育学家沃勒,他在《教育社会学》一书中首次提出“课堂生态学”这一概念。随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劳伦斯・A・克雷明又提出了“教育生态学”概念,并在其著作《公共教育》中进行了详细阐述,从简单的概念借鉴向深入的渗透研究迈进了很大一步。教育生态学强调的是平衡、完整、统一、融洽,追求的是教育内部、外部主客体间相互依赖的有机性、互促互利的亲和性、生长发展的建构性、动态调节的开放性及不受约束的创新性。[2]

随着生态学在教育领域的影响日益加深,人们开始运用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对教育微观领域进行研究,课堂教学监控就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生态学意义上的课堂教学监控是基于研究课堂和促进教与学协调发展为目的的多元监控,是一种具有持续发展意义的课堂监管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他们既是监控的对象又是监控的主体。在监控的过程中,教师的劳动成果和学生的人格都能得到充分的尊重,教师和学生都能够以积极乐观的开放心态在心理和行为上接受来自于外界的观察、了解和帮助,并可以随时准备与外界进行对话和交流。

一般而言,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生态学视域下课堂教学监控的内涵:第一,在生态学的观照下,课堂教学监控应该是一种自组织行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一种自组织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发展也是一种自组织过程。在教学生态系统之内,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是自发的、自觉地、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而课堂教学监控不应该凌驾于教学生态系统之上,而是存在于教学系统之中,或游离在教学系统之外。第二,生态学视域下的课堂教学监控,更加关注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需要与发展。课堂教学监控不能仅仅注重学生认知过程和知识掌握的程度,而且更要注重学生由自然个体向社会个体转变的过程和生命体验。第三,生态学视域下,课堂教学监控要着重考虑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在教学生态系统内,学生的学习不仅受师生和生生关系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心理和生理环境的多重影响,因此,课堂教学监控要注重不同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与影响。第四,在生态学的视野里,课堂教学监控是一种非线性的自主行为,其核心是调控而并非控制。在课堂教学监控过程中,教师应积极调动学生自主探索、引导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而不是通过外在的压迫与惩戒解决问题。

二、当前课堂教学监控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监控观念落后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受传统课堂教学监控观念的影响,教师成为了课堂教学监控的主要实施者和主导者,教师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具有绝对的话语权和强硬的执行力。在某种程度上,学生被视为毫无个性和生机的容器和原材料,教师的责任就是按照既定的标准不断地往容器里灌输知识,学生只能被动地接纳和吸收,通过不断的加工和改造,原本生动活泼并富有想象力的学生,被塑造成为规格和标准统一的产品。在塑造人才过程中,课堂教学监控的实施,是通过教师以命令和惩罚展现出来的,教师成为了课堂的权威和掌控者。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服从教师的各种指令和安排,被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从而使得课堂丧失了应有的生机和乐趣。

2.课堂教学监控目标片面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学监控几乎成为了教师规训学生和追求高分数的工具。造成这种监控目标单一取向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受传统教学评价的制约。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成绩的高低是评价教师的主要衡量标准,教师教的学生成绩越高,说明教师的教学水平也越高,这样的教师在学校的地位也就越高、得到的奖励和津贴也越多、晋升的机会也就越多。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监控过程中,只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考试结果,严重忽视了学生作为生命个体全方面的综合发展。

3.课堂教学监控行为单一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监控方式比较单一,教师常常以知识的享有者高高自居,在课堂中控制着学生的一言一行,虽然有些教学上的互动,但通常都是教师一个人的展现舞台,课堂上更多的只有教师一个人的声音,基本上会一堂课一讲到底,学生只能被动地聆听和记笔记。有效的课堂教学监控应该是以调动和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为主要目的,通过多种监控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学习的主人。

4.课堂教学监控模式封闭

在常规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课堂变得呆板僵化,因此,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加大了课堂教学监控的难度。与此同时,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教师通常会用整齐划一的标准规范和约束学生,因此,无论是学生理解问题的思维方式,还是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式方法,都呈现出模式化和单一化,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张扬和创造力的发挥。

三、生态学视域下的课堂教学监控系统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监控已经难以适应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我们必须要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监控。通过借鉴和移植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反思以往课堂教学监控存在的各种问题,建立生态学视域下的课堂教学系统意义重大。

1.生态学视域下的课堂教学监控系统的构成

(1)基本理念。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看,课堂教学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是课堂生态主体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过程,也是促进生命成长直接有效的手段。课堂教学需要关注学生的生存质量、生命质量,这是教育本质的回归,也是课堂教学的生态意义所在。[3]在教学生态系统内,课堂教学监控是非常重要的生态因子,课堂教学监控的主体和对象都是鲜活的生命个体,因此,生态化的课堂教学监控应该时刻贯彻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以人为本的理念符合时代与社会的发展,符合学生主体性和主动性学习发展的内在需求。为此,要建立生态化课堂教学监控体系,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监控意识,注重学生生命个体的全面发展,因为只有践行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才能够充分发挥生态化课堂教学监控的积极功能,彰显生态化课堂教学监控的时代性和科学性。

(2)价值取向。要建立生态化的课堂教学监控体系,不仅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还要有科学合理的价值取向为引导。价值取向是价值哲学的重要研究范畴,它是指某一主体给予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问题、冲突和矛盾时所持有的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表现出来的基本取向。在生态学的视域下,要求人们要树立教育生态意识,在价值取向上要由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转向,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在生态化课堂教学监控中要随时关注学生生命、生存、生长的多元需求,要明确教育的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要强调学校教育的目标不仅能够达到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更要估计学生生命发展的内在需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转变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由知识灌输向知识建构和引导转变,使课堂充满活力和生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3)构成要素。传统的课堂教学监控活动中,是由教学管理人员对教师、教师对学生单向度的管理,各个监控要素的角色定位不准确,彼此之间缺乏必要的协作与联动,监控的效果也并不理想。在生态学视域下,各个监控要素都具有鲜活的监控意义,各要素之间既相互作用、又相互制约。首先,在生态化课堂教学监控体系中,学生不仅仅是监控的对象,同时也是监控的重要主体。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不仅具有自我管理的意愿,而且也具有自我管理的能力,因此,在生态化课堂教学监控中,教师只需要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和帮助,通过科学的管理方式,使学生能够自觉得进行个体约束,争做自我管理的主人。其次,在生态化课堂教学监控体系中,教师不再是被动的教学质量检查接受者,也不是严厉不可侵犯的管理者,而是帮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的引导者。当前,时展带来了的巨大变革,课堂教学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教师要充分意识到时代的挑战,及时的转换角色,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和管理方式,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创造力的发挥,营造宽松、愉悦、积极的课堂氛围,并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帮助和引导学生实现学习的各种目标。

2.生态学视域下的课堂教学监控系统的功能

(1)平衡型功能。课堂教学监控的目的就是要保障课堂教学稳定而有序的进行,使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达到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传统的课堂教学监控一般都是单向度的、强制性的监管行为,常常会使课堂教学出现失衡状态,要么就是教师过于强势压制课堂,使学生产生抵抗情绪被动的接受管理;要么就是教师疏于管理课堂,使学生产生处于放任自由的状态,致使课堂教学监控效果不佳。生态化的课堂教学监控主张通过营造一系列的符合学生个性化学习发展的生态环境,通过教师实施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的意识,使外在的、强制的监控向内在的、自发的监控转向,达到师生教与学的稳定与平衡,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监控的积极作用。

(2)发展。生态学视域下的课堂教学监控从本质上讲是促进监控主体与监控对象相互认识、相互促进的过程。在生态化课堂教学监控过程中,教师通过对学生和自我的双重监控,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也能更加深入地认识自我,为教师把握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规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和意见。对于学生这一重要的主体而言,通过观察自我和他人课堂上的行为和表现,在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下发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自我。同时,在不断地自我认知和自我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在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的规范下,自主的探索控制和调节心理和行为的各种方法,使自己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处于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的最佳学习状态。

3.生态学视域下的课堂教学监控系统的特征

(1)以自我监控为主。生态化的课堂教学监控的主要特征就是以自我监控为主,在监控过程中,教师会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主导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自我管理的监控意识,引导学生对自我的学习活动进行规划、监督、调控、评价与反馈,使学生成教学监控的主体。

(2)以调节为主。从生态学视角来看,教师和学生是教学生态系统中独立的生态因子,彼此之间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这样才保证了教学系统的稳定与平衡。因此,生态学视域下的课堂教学监控是一种非线性的行为,主要是通过生态因子的自我调节,来实现课堂教学生态系统的和谐和有序。

(3)以隐形监控为主。生态化的课堂教学监控主要是通过隐形监控来实现的。在课堂教学生态体系内,教师一般不用命令式和强迫式的管理方式,而是通过巧妙地设计教学活动和教学任务,改变自身的角色定位,在无声无息中帮助和引导学生改进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和方法,促进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水平的逐步提升。

――――――――

参考文献

[1] 李永才.生态学视野下的教育研究.教育与管理,2008(5).

[2] 张向葵.教育生态:课堂教学监控的鲜活生命.教育科学研究,2003(7).

篇9

全球范围内生态旅游事业的出现就像生态学一样,是和当代的环境运动发展和生态思潮涌现紧密相关的。

生态学作为一门学科,出现在科学舞台上的一个半世纪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道路。生态学通过调查和定位研究,积累了大量的基础性资料,为农学、林学、畜牧、水产等的发展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

但是生态学在发展初期相当长的时间里,由于本身在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手段方面存在着缺陷,因此是生物科学中不受人们关注的一门学科。上世纪60年代以后,世界上的人口、经济与自然环境的不协调发展,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日益激化,面对着这些没有办法用传统的线形思维和单学科来解决的问题,生态学以它固有的非线性的思维模式等特点为探索出解决危机的途径提供了框架。生态学工作者最早指出了环境生态发展中存在的不协调问题,并且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在上世纪中期以后,生态学得到了中兴,整个生态学由过去比较封闭的仅在自然科学方面的研究,变成了自然社会经济的广泛的研究。人们的研究角度从生物圈之外进入到生物圈之内,并且将自身视为整个生物圈里重要的组成部分。生态学研究的范本开始扩大,这使它能够和各个学科交融,产生了很多的共鸣,特别是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为21世纪环境发展提供了很有利的理论支持。

随着生态学的蓬勃兴起,生态学的思想也逐渐应用到传统旅游的发展过程中。过去人们普遍认为旅游是无烟的产业,但当深入分析的时候,就会发现这里面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很多的经济收益是以环境为代价,而且许多地区旅游收益的分配是不平衡,甚至不公平的。为促进自然旅游可持续发展,同时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并改善当地居民的福祉,逐步提出了生态旅游的概念。1965年,美国学者贺兹特(Hetzer)在Links杂志中首次建议通过“生态性旅游”(Ecological tourism)来减缓旅游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进入20世纪80年代,由于人类生存环境恶化,人们对生态旅游更加关注。1983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生态保育专家H.cebalIos Lascarain首次创造使用“Ecotourism”(生态旅游)一词。

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和学科的发展,生态学和旅游相互促进、相互融汇,生态旅游学和旅游生态学也随之应运而生。生态学能够提供许多有关自然方面的知识,可以丰富旅游的内涵:通过生态旅游也会丰富人们生态学的知识,为生态学的发展提供营养。

总体来说,生态旅游还处在发展初期,其要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尽管很多学者都认为生态旅游研究目前已经从描述性的研究走向更加严格和具备理论基础的研究,已形成了基本明确的框架和方法。但关于生态旅游的概念还需要明确和加强宣传。有人把生态旅游的概念比作是画在沙滩上的一条线,这条线的边界是模糊的,而且不断的被冲刷、修改。就像世界生态旅游学会指出的那样:尽管生态旅游带来了旅游的潜力,但是将和大众旅游一样,具有破坏性。

篇10

本门课采用多模块的课程学习方式,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模块。

基础理论学习模块:包括生态学基础理论和生态农业基本理论两大部分。生态学基础理论主要从农业生态学的角度向学生普及与本门课程相关的生态学基本概念。生态农业基本理论主要从生态农业的发展历程、内涵、特点、存在问题等方面向学生全面介绍生态农业。

现代农业技术体验模块:包括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现代农业微灌溉技术、无土栽培技术三大部分。学生首先学习并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体验大规模、批量工厂化生产种苗的方法,并将种苗种植到班级种植地上。之后学习并利用现代农业微灌溉技术设计各班级种植地的创意灌溉方法,并进行实地安装实施。最后学习无土栽培技术,体验新型农业种植方法。

环境保护模块:由课堂教学、科学实验和主题活动三个部分组成。课堂教学主要包括环境保护基础理论、方法和现状;科学实验从农业角度来分析传统农业和生态农业对生态环境与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主题活动要求学生能够学有所用,自行策划、组织一项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全校规模主题活动。

校园迷你生态农业园区模块:本模块是本门课程成果的最终体现,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了相关内容后,需要利用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对迷你生态农业园区进行设计和规划。最终以“校园招标”的方式在各个小组内选择校园迷你生态农业园区的最终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