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趣味性范文

时间:2023-12-20 17:57: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趣味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趣味性

篇1

【关键词】新课程;趣味性;平等对话;生动形象

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语文到底是什么?语文是那巍巍珠穆朗玛,是那草叶上久久不肯滴落的露珠,是洛阳城中国色天香的牡丹;是那无声的冷月,是那静谧的荷塘,是白洋淀里的打渔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先之乐而乐。”语文从那古人的口中娓娓道出;语文从忧国忧民的屈原的笔端流出……语文带着我们到沙俄统治的小城镇体会残酷,到景阳冈的青石板上感悟惊险,到路上领悟乐观主义……

是啊!“趣味性”乃语文课程活的灵魂。离开趣味性,语文教育将褪去生命的色彩,丧失人性的魅力,枯竭生活的源泉,毁灭艺术的创造。《新课程标准》把语文教育的特点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趣味性,学生的反应是多元的;二是语文课程具有实践性和生活性,应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三是汉语言文字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语文教学应适应并挖掘这些特征。《新课程标准》同时也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趣味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新课程的实施中,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如何提高文教育的趣味性,给语文课堂以生命的活力和创新精神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四方面入手。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培育趣味教育的环境

情感熏陶目标是人文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例如,在教学李白《望天门山》时,事先设计好课件,独立出现在屏幕上,浩瀚的江水、小船、山峰、绿树……然后,上课时让同学们根据诗歌的意境,当场演示,组成画面。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想象组成了许许多多的画面。学生在这种情境中,视觉、听觉都受到了极大地冲击,既记住了诗句,又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使学生对作品的意境获得了独特的感受。良好的课堂气氛的形成有众多因素,但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和正确的情感示范。以情感的课堂,动情的教师来牵动学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其实也就体现了一种趣味性,有了这样的前提,进行深层次的趣味性教育就水到渠成了。

二、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培育学生的兴趣

学生的学习本质上是认识活动,也是一种智力活动,即认知和提高认识能力的活动。但教学过程除了智力活动之外,同时还有非智力性活动。教育心理学家潘淑认为学生的学习“这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它包含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其中有一类是有关学习的积极性的,如注意、情感、情绪与意志等;另一类是有关认识过程本身的,如感觉、知觉、记忆、想象与思维等。前者与个性心理特征和学习动机密切相关,它对认知过程及学习效果有很大影响,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动力、激发作用。学生的认知过程中,需要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运用独特的语言训练,强化学生人格的养成

“工具性和趣味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言文字训练与趣味教育是血肉与灵魂的关系,是语文形式与思想内容的统一,是语言文字工具训练与趣味陶冶的综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着意引导学生于语言习得过程中确立主体意识,锻炼独立人格,陶冶良好性情。首先,要求教师在常规的听读训练中锐意革新,要将学生从有限的所谓“重点”篇章束缚中解放出来,鼓励他们广泛阅读古今中外名家名作,同时利用电视广播新闻媒体,不断吸取传统民族文化精髓,感受时代改革的惊涛骇浪和平凡生活的酸甜苦辣,而这一切都应该在听、说、读、写中去落实。这一段富有诗意的语言,激发学生的联想。学生们开始了与文本的对话,与他人的心灵的交流。有的想起了默默无闻的工作在大街小巷的“当代雷锋”;有的想起了每日迎着朝阳美化世界的环卫工;有的想起了战斗在玉树第一线的武警战士;也有人说起了为学生呕心沥血的老师……学生们在学习文本、积累文本的同时,受到了美的熏陶、情的陶冶,以及心灵的洗涤。

四、建立师生的平等对话,提高教学的质量

篇2

一、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增加语文趣味性元素

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其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教师的引导与帮助,并且和谐学习氛围的营造需要营造出具有趣味性的教育环境,从而能够吸引小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并且在这种具有趣味性的环境下学习知识,逐步提升语文学习的效率。例如,教师在讲解古诗《望天门山》一课的内容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搜集一些相关的素材,然后在教学的过程中将这些资料展现在大屏幕上,包括小船、树木、山峰等,让学生们充分感受诗文中的意境,并且在上课时将其排演出来,从而在这种意境中锻炼学生的想象力。这种营造课堂氛围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乐于接受,并且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多媒体技术的展示不但使小学生加深了诗文的印象,更能够使其在熏陶与感染的过程中轻松完成语文课时任务的教学。

二、强化语文课外阅读,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就语文知识的学习而言,课外阅读可谓是语文教学的外部延伸与补充。通过大量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但能够充分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展学生的课外语文知识,还能够逐渐培养出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看一些较有营养的课外书籍,然后在下一次的语文课堂教学工作中向学生询问具体看了哪些课外书籍,并让一些学生走上讲台将自己所看到的课外书籍的内容讲述给其他学生听,其中包括名人的励志故事、科普知识以及贴近生活的常识等。除此之外,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刻意安排一些课外活动课,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文章进行专门的讲解,不但大大提升了小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加强课外阅读的意识,还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真正实现了语文教学的目标。

三、充分挖掘教学中的情感元素,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提高认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大脑能够得到充分的活动与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不但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智力活动,更应当注重对非智力元素进行挖掘,如想象、感觉、意志及情绪等。这些非智力的情感元素的挖掘与开发不但能大大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够使其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从而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为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日常活动中,语文教师应当从根本上认识到这些问题,对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进行全面的了解与掌握,并且依据教学材料中的各方面知识,旁敲侧击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与帮助,从而提升其语文学习的兴趣。

四、强化教学语文的趣味性与独特性训练

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趣味性;兴趣;活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行趣味性教学能引起学生

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欲望,能有效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离开趣味性,语文教育将蒙上一层灰彩,失去艺术的魅力,生活将缺少活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趣味性教学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如何开展呢?

一、营造良好的趣味性课堂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

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重的时期,对未知事物充满了好奇,因此要创设良好的趣味性课堂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首先,把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多媒体技术拥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图片、视频、动画、音频等调动学生多个感官,引起学生的兴趣,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比如,在学白的《望庐山瀑布》时,在屏幕上出现庐山、瀑布、日出、白雾等图片,让学生想象自己站在庐山瀑布下的画面,进而理解熟悉诗句,而且还拓展了思维。其次,可以进行角色扮演。比如,在讲《狼来了》这篇课文时,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一个学生演放羊娃,一群学生演农夫,有的演羊和狼,让学生自由发挥,在角色中找到乐趣,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沟通,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且也能让学生在扮演中学会一定的道理:人不能一而

再、再而三的撒谎,不然就没有人会相信你,最后造成严重的后果。总之,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兴趣引领学生进行学习。

二、采取多样化的趣味性教学方式

传统的语文教学一般局限在课堂上,内容比较死板,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要不断丰富趣味性教学内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趣味中享受学习。

1.重视朗读

朗读是开展有效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朗读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适当地进行朗读,比如说,诗歌朗诵《长歌行》《早发白帝城》《美丽的彩虹》等,引导学生在朗读中畅游世界,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2.以游戏带动学习

小学生正是好动爱玩的时候,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采用游戏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课堂上,可以进行知识抢答比赛,比如说,高兴的反义词是什么?让学生举手发言,回答正确给一朵小红花,回答错误让学生背首诗或者是学青蛙叫之类。也可以进行你画我猜、成语接龙等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取一定的知识。此外,教师在进行游戏设计时,要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也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游戏,充分发挥学生的才能。

三、凸显学生主体,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

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首先,在课堂中多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多开口,积极开动脑筋。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和自主学习,可以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来执行。也可以让学生自主进行作业设计,从选题、分析、解题、评价等整个过程都以学生为主体。最后,要拓展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教师可以推荐学生必读书目,比如,《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十万个为什么》等,让学生自主进行课外阅读,开阔学生的视野。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突出趣味性,让学生在兴趣中获得知识,不断提升自我。

参考文献:

[1]曹红霞.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趣味性教学[J].读写算,2013(14).

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趣味性;教学模式

众所周知的是小学生的自控和自主学习能力是最薄弱的,但同时小学阶段却又是培养学习兴趣最好的阶段。语文本该是浪漫的、活泼的、充满活力的,然而过去的教学模式却让语文教学成为了刻板、枯燥的代名词。因此,新课标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就是要充分挖掘语文学习的乐趣和活力。小学语文的教学是基础性的教学,是完善学生综合修养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保障。小学教师在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中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更能够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尽早培养学习兴趣和找到学习动力。这样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并且善于学习、乐于学习然后主动学习。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下面就具体来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兴趣性教学进行探究与分析。

1.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所有的新鲜事物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关注力。因此,小学老师可以利用这一心理特性将小学语文课堂营造出一种生动有趣、新鲜活泼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在这种学习中产生一种主动、乐观的心理并且乐于并积极参与到语文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来,同时通过教师和学生的频繁互动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发散性思维。例如在唐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描述自己和家人或朋友分别的经历和亲身感受来体会作者当时内心的思想活动和思想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热情,让学生有效率的掌握课堂教学活动中所学到的知识。

2.创造有趣教学情景活动

枯燥的课堂“灌输式”教学模式对于天性活泼好动的小学生而言本身就是一种无趣、没有吸引力的象征。最好的改变这种观念的方法就是通过一些简单的游戏来激发的孩子天性,通过学生丰富的创造性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例如学习《松鼠和松果》时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自我揣测其中角色的语言、神态和心理来体会文章的文学色彩和特点。这种活动不仅能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所学内容并且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解放学生天性。

3.适当的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趣味性

在语文的学习中,语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是需要大量优美语言的积累的。这仅仅靠简单的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这也是小学生感觉语文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适当的课外阅读量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课外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他们能跟上教师的课堂节奏,进一步增加他们对学习语文文学的兴趣。同时教师也可以在课下询问学生看过哪些书籍,并和学生进行让学生表达和讨论自己对这些书籍的读后感。使他们真正感受到语文文学的魅力,最终达到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所在。

4.多媒体教学方式增加课堂趣味性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多媒体教学方式也正成为教育模式的新宠儿。对于生性有着强烈好奇心和模仿能力的小学生来说,多媒体技术通过放映图片、声音等方式给他们带来视觉上和听觉上的新的体验和新鲜感。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放映与所学课本内容相关的影视资料或图片等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例如在《小儿垂钓》的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播放一些青山、绿水、垂钓的图片来营造诗歌意境,使学生更容易接受诗歌所表达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5.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学生学习兴趣产生的关键所在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教师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有对教师职业的崇敬感又有一种对未知事物的恐惧感。许多的教学案例中都出现过,由于教师将自己的私人情绪带入到课堂中导致学生学习下滑甚至生理或心理受到严重创伤的事件。更何况小学阶段的学生的心理是极敏感的,这些创伤对于大多是不可抹灭的。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能让师生之间静距离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在课下时可以说一些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的有趣经历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最终达到与语文更加亲近的效果。

6.总结

小学语文教学是基础性教学,小学阶段又是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文学兴趣最佳时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好优良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快速的掌握学习的知识和对所学知识进一步深入探究和学习。因此,这就要求广大的小学语文教师群体通过总结经验不断的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来增加语文课堂学习的趣味性,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江芳.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趣味性教学模式分析[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9):10-10

篇5

【关键词】趣味活动;探究学习;自主学习

随着中小学课程改革试验的深入推进,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都已经发生了令人可喜的变化。越来越多的趣味性、新颖性的教学方式出现在课堂上,例如合作、探究、多媒体教学等现在化的教学方法被广泛的应用于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现在的小学语文课堂终于渐渐生动起来。但是也不难发现,有一些所谓“活动性”“探究式”的新型课堂在本质上仍然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有一些趣味性新课堂的趣味性又被教师设计过头,喧宾夺主,适得其反。新颖的、趣味性的教学方式的教学有效性的缺失应该引起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关注。

语文课堂存在一种普遍的现象:学生的年级越高越难以激发他们的参与度,课堂效率因而受到影响。这主要还是在于教师教学仍然沿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填鸭式”的提问单调枯燥,单一的教学手法乏味无新意,不能够充分的调动起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这样的教学老路越来越走不通。笔者认为,高效的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所谓自主学习包括了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活跃互动等环节,教学的重心在于教师应该采取何种模式或途径来激发同学们积极的学习态度,而这正是以往老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的“老牛拉破车”式课堂所缺乏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关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教学目标实现上学生达成了多少;一方面是在实现这一目标达成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程度有多少。但鉴于种种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教师往往只能以实现教学目标为主要目的,对第二个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充满创意和灵性,语文教师通过采用合理的课堂趣味探究活动,在教学目标达成和提高学生参与度间建立联系,让课堂精彩,让学习自主。下文笔者会结合自己多年的语文一线教学的实践经验,关于如何通过探究教学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趣味探究需要新思路

趣味探究活动就是以一种不同于传统的新颖、变化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弹性是教学的一大特点,这就意味着教师要尽力为同学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方法,根据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对学习空间加以合理有效的规划,设计出有吸引力的探究形式。因此教师所创设的趣味探究除了形式多样,所涉及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空间也要被考虑在多样化之内。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在教学中不断学习积累,这样才能推陈出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如《九色鹿》这篇课文,笔者没有按照传统按部就班的授课,在课前布置同学们分别观看动画电影《九色鹿》的不同段落,正式讲课文之前让观看不同部分的同学各派一名代表尽量详细的讲出自己那一部分的电影内容,串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学完本课还让大家结合课文和电影内容改写故事。同学们的学习空间从课内扩展开来,从书本到电影,在看电影和改写故事同时对课文进行了预习复习,还锻炼了大家的写作能力,对文章情感主题的把握也更加到位。课堂上,设置的讲故事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联想和想象中学习、质疑、思考,也得到了情感的熏陶。这个课堂氛围愉悦而轻松,教学也颇为有效。

二、探究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加主动

探究学习情境下,教师不是被动传授知识,学生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情境是为了营造出鼓励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的氛围,让学生学会在课堂上独立思考,培养自己主动学习的能力。随着学生进入中高年级,他们不再像低年级时渴望老师的直接鼓励,这是同学的认可对他们更为重要。因而笔者创设了“尝试学习单”,让学生课前有效预习,学习生字生词,尝试概括梳理课文内容,从自己的观点出发对课文内容、情节、人物等提出质疑。等到上课的时候,大家都是带着成果和问题进课堂,给大家讨论的机会,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也让学生可以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的学习效果。笔者会把从学习单中看到的内容加以提炼总结加入自己的教案中,上课时同学看到自己提出的质疑被老师作为精华挑出来写在黑板上,自然会满心喜悦参与讨论环节也会更加积极和自信。

三、课堂探究落脚于教学目标

笔者的观点是无论教学模式、方法、途径怎样变化,万变不离其宗,教师都要将实际的教学目标作为教学的落脚点。教师可以采用新颖多变的教学范式,可以营造趣味横生的教学情境,但教学理念应该始终坚持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终身的发展作为终极目标。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具备从课文中学到知识的能力,还要让他们从课文中学会如何生活,了解人生的意义。因此,趣味探究活动只是教学的一种方式而不是目的,创设这种情境是为了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切不可让教学形式影响到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发挥。例如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过于频繁采用课文情境模拟扮演的方式,在笔者看来趣味过头探究不足,占用了学生语文学习中通过阅读感悟从情感上理解课文内容的时间和精力。

总之,在综合性的语文教学中开展活动性学习能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发展。开展探究活动学习在于突出学生主动学习这一概念,强调要围绕某个主题进行,给与学生充分的思考这一主题的空间和时间。

【参考文献】

[1]王怀兵.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与实践[J];学周刊;2011年12期.

[2]陈红.呼唤教学创意,让课堂高效起来[J];语文教学通讯;2011年10期.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语言 特点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86-02

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注重教学语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选择科学性以及规范性的教学语言进行教学,还需要借用语言充分表达教材中人物的情感,在此基础上调动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小学语文教学不单单需要培养学生的答题技能还需要培养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语言能力,因此,语文教师需要根据语文教学的要求制定教学计划,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质。

一、突出语言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小学语文是一门比较严肃的学科,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把最准确的教学内容传递给小学生,引导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学习观念,在学习中同样规范自己的语言,促使自己使用科学性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首先,语文教师需要强调语文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准确表达教材中的内容和句子或者词语的具体含义,把真实性的内容传递给学生,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在课堂提问环节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及问答的问题教师需要选择科学性的语言进行点评,向学生明确传递自己的思想,让学生能够在科学观念的引领下获得知识技能上的提升。调查发现,在科学教学语言学习下的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更为全面,他们在传递自己思想或者感彩时会用客观的态度去表达,也会选择恰当简练的词语表达对文章的整体理解。例如在欣赏《落花生》文章时教师需要明确表达题目的意识,引导学生不被题目字母意思所迷惑,教师在对学生提出意见肯定的同时还需要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避免给学生造成混乱。语文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还要求教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摆脱传统教学语言的繁琐,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知识。

其次,教师需要强调语言的规范性。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小学生造成影响。为了培养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语文教师需要强调教学语言的规范性,教师需要严格规范自己,用规范性的语言讲解具体的发音、语法和词汇。例如,年长的教师因为传统教育的影响在讲课过程中会掺杂着方言,这会对小学生的学习造成严重的影响。这些教师在发音时会把“去吃饭”说成“吃饭去”,把“教师”说成“教思”。学生如果长期处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那么他们之后的学习进度和答题正确率也会受到影响。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提倡普通话教学,让学生能够在正确规范的语言环境下成长,避免出现学生因听不懂老师讲话耽误学习的情况。

二、强调语言的艺术性和情感性

语文教学的目的不单单局限在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还包括将对文学的领悟能力和欣赏能力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理解具体内容时感受其中的情感所在。因此,语文教师需要发挥语言的艺术性和情感性,真正挖掘语文语言的魅力,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学科教学相对于其他学科教学科目是一个感情饱满,并且洋溢着情感的教学科目。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倾注了作者的情感,需要读者置身其中品味美、欣赏美。小学生由于自身的阅历,理解力和接受力都比较差,他们在阅读书籍或者学习课文时不会关注文章的情感。所以,语文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发挥语言的艺术性和情感性,帮助小学生理解课文,欣赏课文,达到小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在预习环节,教师可以事先为学生范读课文,用感情演绎文章的具体内容,让学生从字里行间感受作者的感情,从而加深小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例如在《长江之歌》课文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与之相关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唤醒自身的爱国之情,感受作者当时的爱国情操。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在课下阅读时摘录自己喜欢的优美句子,并在课上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还需要运用多种表达技巧,让学生在教师的表达过程中感受语言魅力所在,从而提高自己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三、发挥语言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在分析小学语文教学的语言特点时除了强调语言的科学性,规范性,发挥语言的艺术性和情感性还需要注重语言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发挥语言的生动性与趣味性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兴趣以及丰富教学内容的一种有效手段,所以教师应改变传统教条式的教学方式,增强教学的灵活性,用生动、幽默的语言教学。

好玩是孩子的天性,小学生也不例外。他们因为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对任何新奇的事物或者好玩的事物都会产生兴趣。而语文教学课堂的总体氛围会影响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小学生在学习语文课文时很容易因为书中繁琐的知识和枯燥的内容降低自己的学习兴趣,降低自己的主动性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为此,教师需要注重教学语言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在讲解课文时挖掘课文中的深层含义,用最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语言表达文章内容,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解具体知识可以较容易的把学生带入文学作品中,让学生触及书中的情感世界,促使学生在跟随教师思想时领悟一个丰富多彩的语文世界,从而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总而言之,在小学生效仿能力以及好奇心都非常强的时期,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语文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规范性、生动性、趣味性以及艺术性和情感性,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同时帮助教师提升个人教学水平,促使学生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提高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计爱林.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的语言特点思考[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5,5.

篇7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 年龄特点

初中语文学习并不容易,这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好的语文学习环境,以及运用交际环境。从语文的学到语文的灵活运用,需要教师和学生付出相当多的时间长期日积月累才能够逐渐做到。语文学习内容和学习特点与学生所处年龄阶段有直接关系。不同的年龄阶段针对的学生的特点不尽相同,教师所教授的内容和侧重点及采取的教学方法也要有所不同。

初中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灵活应变地促进学生语言素质的提高。要想搞好初中语文教学,教师必须对初中生的特点了如指掌。经过多年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我发现中学生的这一年龄阶段具有以下特点:初中生的自我约束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影响。学生的这一特点告诉我们:教师要利用语言环境,不能够像传统教学模式那样只进行简单的机械讲解,把学生单纯地当做知识的容纳器,而不注意营造学生的学习环境和语言的运用环境,导致学生眼中的语文教学枯燥无味,缺乏兴趣,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把利用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的发挥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研究。只有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才能让他们乐于学习,积极主动地掌握语言知识并在语言场景中主动应用。那么,如何针对初中阶段的学生特点搞好初中语文教学呢?下面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对这方面的看法。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针对初中生的年龄特点,要想搞好初中语文教学,我想首先就应该让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和指导。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让学生信赖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融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便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气力,花大功夫学这门课,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就会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影响学习,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可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初中生来说具有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教师摒弃传统教学中师生不平等的思想,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爱护学生,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同时,教师要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对于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要制定不同程度的学习目标,对于后进生要多尊重和包容,多给他们鼓励。

二、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学的关注点主要是教师如何教而忽视了学生如何学,教师在课堂上灌输,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学,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缺乏学习主动性,学习效果自然不好。要强化学生学习语文的效果,必须改变这传统的教学模式,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这是因为课堂环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对学习采取的态度。课堂氛围的营造责任在于教师。教师采取怎样的教学理念组织教学,采用怎样的态度对待学生直接影响学生的课堂感受和学习态度。教师要想改善课堂氛围首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用新课程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运用新的教学理念组织教学,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情趣性

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法是否单一、缺乏趣味性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的高低。即使再优秀的教学方法,长期使用也会变得乏味,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保持学习新鲜感,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变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新鲜的学习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另外,在采用多变的教学方法时教师要注意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的趣味性。尽量不选择哪些没有趣味的教学方法,这样可以在教学方法多变的同时以趣味的课堂教学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实践证明,多变的教学方法既可以摆脱教学枯燥性,又可以活化教学,给课堂教学带来生机,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保持具有重要作用。

四、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篇8

关键词:趣味;识字;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迅速有效地掌握规定内的识字数量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随着新课改的渐渐深入,小学语文课堂教育教学已经不能局限于往日的较为传统的应试教育,因此,小学生的心理以及生理现象不可避免地要在课堂教师教学的考虑范围之内。随着对新课改的深入以及掌握,开放性教学的模式深入人心,趣味性教学以其特有的魅力正在缓缓地步入小学语文的主流教学模式行列中来。

一、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现状

1.课堂教学方式过于乏味

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识字,核心教学方式主要是以教师指导为主、学生记忆为辅,教学模式与方法枯燥、乏味、单一。老师教得烦躁、累,学生学得稀里糊涂、易忘。这么多年以来,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都是教师直接将字写到黑板上,然后标注拼音,老师领着学生死板机械地读、念、写,完全死记硬背。这种乏味、枯燥的教学模式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心理,对于教学识字的本质容易起到逆反心理,其教学效率很难有所保障。

2.教师将生字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教师有时过度对学生强调一些陌生字的含义、字眼本意等,缺乏字体与别的字眼结合的含义讲解,学生只能机械地记忆,这样容易造成记得快、忘得也快。对于课本上的陌生字,让学生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缺乏对陌生字体的拓展性方式的运用,容易造成文字一旦离开原文,学生就不会运用或者不知道理解成什么意思。

二、创新的教学模式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于课堂教学的识字内容选择上,应该多加关注传统的知识经验,因为小学语文课堂中的知识趣味性教学并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其模式与方法是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来的。而且在这个探索与总结的过程中,应该多加鼓励学生的日常生活并进行相关的语言类学习和识字。比如,教师多安排一些课外活动作业,多鼓励去看一下童话书,以童话中有趣的故事来提高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发学生的阅读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并且,在平时,教师多注意锻炼学生的日常教学心理以及利用学生的个人兴趣来加强记忆力的锻炼。可以在学校中偶尔搞一些兴趣竞赛活动,诸如:汉字竞赛(比一比哪位同学认识的字多),此类竞赛可以有效地引起学生的好胜心,让学生能够自己积极地努力学习。在这样的基础上,要教会学生多采用一些别的识字方法,强化学生识字方法的多样性,在整个过程中,可以采用一些归类的、偏旁的、同义的等诸如此类的方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来进行学习,以此达到自我认真思考,努力上进,加深对于知识的印象。

三、培养阅读兴趣,增加词汇量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基础就是阅读,阅读是学习生字,增加个人词汇量的最佳途径之一。当学生的积累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有很强的阅读欲望。这是学生内心的那股表现欲在作祟,教师应该在此阶段好好把握住学生的这一特点,鼓励对于学生来说是最好的奖赏,增加他们的课外阅读量,适当地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课外书籍读物,诸如:百科全书、科普读物、优秀童话此类的。这样,既能增加除语文方面的知识,又能增加除语文外的其他基础知识,增加学生的各方面综合素质,还能让原来十分枯燥的阅读和识字教学课程变得有趣、轻松。

由于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的学生年龄普遍较小,其课堂上的学习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导致课堂中的学习效率下降,学生的个人兴趣在课堂的识字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其效果会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最重要的是,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太过于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往往采用应试教育的模式,教学效果低下,而小学语文识字趣味教学则符合当代的小学生年龄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长期发散性思维。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字】小学 语文 情趣 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0-0083-01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偏重于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课堂教学形式枯燥单一。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出小学语文课堂的兴趣点就显得尤为重要。语文课堂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把语文课堂从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课堂转变为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满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乐园,让学生学得有滋有味。新时代的语文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展开趣味性课堂教学,让小学生在课堂中更好地表现自我,让沉闷的课堂氛围“活”起来,那么,如何创设小学语文课堂的兴趣点呢?

一 增强小学生“听”的兴趣点

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的重要阵地,教师在课堂中既是主导者又是参与者,要有意识地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注意力,达到趣味教学的目的。在语文教学中,课程教材情节生动活泼,人物形象鲜明,这些文章作品都给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供了发挥的空间,为培养学生语文的学习兴趣,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和营造趣味性语文课堂提供良好的条件。如在学习《庐山的云雾》一文时,先让学生自学,了解课文中心内容。然后,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云雾缭绕的壮观美景,同时播放文章的录音,使学生在欣赏云雾瞬息万变的美景的同时感悟课文内容。赏析完图片后我让学生合上课本,闭上眼睛,再播放一遍课文录音,让学生再一次聆听课文,在脑海中缓缓形成云雾的万千姿态,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这种趣味性的“听”的教学方式把学生置身在想象的空间中,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涵,同时增加语文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点。

二 诱发小学生“说”的兴趣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说话训练是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一种主要方式,教师要巧用质疑性话语,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到课文情境,让学生主动“说”出疑问并表达出答案,让学生把情感自然而然地转移到课本内容上并对语文学习产生强烈的情感需要,从而触发学生对未知问题的好奇心,在语文课堂学习中,就会有目的地去学习,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如在教学《争论的故事》中,笔者让学生先齐读一遍课文,然后在黑板上写出“争论”这一词组,让学生讨论“争论”是什么意思。学生踊跃发言,有的说:“争论就是争吵,课文中哥哥和弟弟就是在争吵。”有的说:“是辩论的意思,他们兄弟两个都有自己的想法,是在争辩。”学生各抒己见都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接着笔者让学生再默读一遍课文内容,问道:“同学们,你们看了一遍文章后,哥哥和弟弟两个人最后会怎么样呢?”学生们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两个人后来都知道时机的重要了,再看到大雁就一人打一个。”“两个人还在争论,都想让对方认同自己的做法。”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提高了语文组织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在这样充满兴趣的课堂中,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语文认知活动,诱发了小学生课堂上“说”的兴趣点。

三 培养小学生“读”的兴趣点

兴趣是学生对事物的一种主观感受,根据情感心理学分析,课堂教学作为开拓学生知识面的途径有单一性和趣味性之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以学生的心理需要为基础,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充分提高其语文素养。在课堂中要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文章的朗读兴趣,让学生有情感地朗读文章时,赋予课文新的生命力,产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如在“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课堂教学中,笔者先让学生快速看一遍课文内容,问学生:“同学们,老师很喜欢听你们朗读课文,下面就让学生给老师朗读这篇课文好吗?”“好!”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那么,我来分角色,找三位同学,分别扮演小骆驼、小骆驼妈妈和旁白者,哪三位同学愿意呢?”学生们积极举手,个个都想表现自我,充分调动了学生朗读兴趣。朗读的学生声音洪亮,全身心地投入到角色中去,听的学生也全神贯注。这种方式可以学生在朗读课文的同时,体验到文章意境,活跃了课堂氛围,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四 提高小学生“写”作业的兴趣点

篇10

一、做好课堂导学

做好课堂导学是新课改过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指导思想,同时也是一种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引起教师的重视。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通过课堂导学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否更好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关键要看教师对课堂导学的设置是否有效。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提高课堂导学的有效性。

一方面,在课堂导学的过程中巧设悬念。教师要针对课堂教学中要讲解的知识点在导学阶段设下悬念,进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进而更好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锁定于课堂。例如:教师在讲《阿Q正传》这篇文章之前就可以在导学阶段设下“阿Q不是革命者,却为革命牺牲”这一悬念,让学生去探索到底阿Q是不是真的为了革命而牺牲。另一方面教师在设置课堂导学的过程中,还要提高导学的趣味性,只有在课堂教学之始紧紧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使学生感受到课堂教学的乐趣,学生才能更加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二、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人翁地位落到实处

新课改过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就是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人翁地位,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传统教学中学生一直都是课堂教学的听众,被动地接受知识,新课改要求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人翁地位落到实处,要求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例如:传统教学中不管是简单的知识点还是难度较大的知识点,教师都对学生一一做讲解,虽然学生很快就能明白问题的答案,但是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却没有得到有效提升。

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人翁地位,就是要求教师要给学生留出更多进行自主学习的机会。对于简单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对于比较复杂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教师要做的是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发挥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人翁地位,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还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虽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要思考更多的问题,但是对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三、打造趣味课堂

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继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是新课改的重要指导思想。语文虽然被我们命名为一门基础学科,然而也是一门需要学生进行充分想象、对知识点进行灵活应用、不断进行创新的学科,而这些都需要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中才能实现。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能够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种良好的心理环境,使学生能够展开想象与创造的翅膀,在文学的海洋里自由翱翔。

目前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已经引起了教育界的重视,教师也积极地将有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与技巧应用于课堂教学,然而存在的最主要的一个问题是不能将有趣的话题与教学内容有效结合起来。很多教师在穿插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因素时,往往是孤立的,与教学内容联系不够密切,这虽然也给学生带来了快乐,却不易使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知识的快乐。因此教师在打造趣味课堂的过程中,一定要将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因素与课堂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通过语文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是新课改过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同时也是现代教学的重要目标。语文是一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科,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这一点并没有为人们所关注。语文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而且能够提升学生的能力水平。高中语文教材上有很多优秀的文章,从不同的方面表达了作者博大的情怀与高尚的情操,这对学生是一种熏陶,能够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应该让学生去体会,另一方面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语文也是一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多种能力的学科,例如写作活动能够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因为写作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活动;阅读的过程能够提升学生归纳总结有效信息的能力。因此教师要把握好语文教学这个有效途径,进而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五、将理论知识的讲解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

现代教育要求培养具有较强实际应用能力的人才,使人才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发展。语文是一门与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的学科,是对生活实际的反映,然而随着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内容深度的不断增加,很多生活中的问题作者通过更加含蓄的表达方式呈现出来,学生可能会感觉语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不够密切。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知识的讲解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进而使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的生活意义,提高学生将语文知识的学习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的意识。

教师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还要引导学生去思考生活,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语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才能从生活的角度去理解文章的内涵。学以致用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重要教学理念,也是现代教学的理念,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去学习语文知识,理解语文知识,反过来也就能够更好地指导实践活动,对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