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环境分析范文

时间:2023-12-20 17:56: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环境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技环境分析

篇1

    近年来,金融机构对创新经济的催化、扶持和促进作用的研究方兴未艾,各国和各地区都在探索可行性模式。现阶段,国际科技投入的管理模式更强调“顶层设计、统筹规划,构建多层次科技金融支持体系”。2006年国务院《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若干配套政策》(以下简称《配套政策》),要求在金融支持上,加强政策性金融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引导商业金融支持自主创新,改善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金融服务。2008 年科技部万钢部长、刘燕华副部长就进一步加强科技与资本市场结合进行了谈话。2009 年 5 月,银监会会同科技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完善银行业监管部门、科技部门合作机制,加强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的结合、建立完善科技型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开展科技部门与银行之间的科技金融合作模式创新试点。自 2010 年开始,安徽省就把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作为深化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突破口,作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工作,以积极申报全国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市为契机,在促进银企对接、组织实施“基金宝”专项工作、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就目前安徽省的筹资渠道而言,科技投入多元化模式已经初显———从主体维度上看,科技投入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支出、金融机构的投融资和社会第三方的转移资金。笔者试从安徽省科技投入的现有金融环境出发,探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资金的需求规律,构建符合安徽省实际情况的科技投入金融支撑体系。

    二、安徽省科技投入的金融环境分析

    2011年4月,合肥市科技局完成了《合肥市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方案》,并于5月将其作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方案》附件上报。随着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及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设,安徽省以培育新兴产业、调结构增后劲,振兴重点产业、保增长上水平,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助企业促创新,广泛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引进来走出去为奋斗目标,形成了以奇瑞轿车为代表的企业自主创新品牌,以合力叉车为代表的产品自主名牌创新,以马钢、海螺水泥为代表的结构调整创新,以华东光电所为代表的军技民用创新,以中国物质研究院、中国科技大学为代表的战略前沿自主创新的自主创新模式,为安徽省科技投入创造了良好的金融政策环境。但从总体上看,科技投入的金融环境仍不理想,导致了综合科技水平、科技活动产出高新技术产业化等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其它省市比较,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也显得不足。

    (一)安徽金融业发展水平较低,科技投入的融资平台亟待加强

    目前,安徽省金融部门由于缺乏对科技项目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而科技投入涉足高精尖新技术领域,经济与技术复杂,风险难以预测和评估,加上刚刚经历过金融风暴,在放贷尤其是在科技投入方面表现出消极谨慎态度,贷款对象主要是那些具有一定规模和效益、没有风险或风险很小的企业或项目。故而以信贷资产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为经营原则的银行不可能成为科技投入的主要资金提供者,无论从国际还是国内看,想通过银行贷款来发展科技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行的。正因如此,寻求其它科技投入资金来源就成了必然之举。而现实的情况却是,安徽省科技投入的融资平台仍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平台建设相对滞后,金融支撑体系主要是依靠银行贷款,这种融资体制和机制并不能很好地适应加速科技发展的资金需求,导致融资渠道并不畅通,社会化的投入机制远没有形成。省内科技型企业也因缺乏资金来源而缺乏技术研发和购买技术专利的意愿不强。特别是合肥作为安徽省的科技融资中心,实力与上海、深圳等发达城市相比,差距太远,严重影响了省内科技成果的转化。

    当前,安徽省科技投融资之间存在一定的缺口。一方面,部分技术创新企业不能及时获取所需资金,或因现有融资渠道的成本过高而不能进行有效融资;另一方面,市场上的一些投资者拥有大量的富余资金,但没有明确的投资意向,从而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较为低下。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建立一个技术创新发展的融资与投资高效匹配的平台。在此平台上,需要筹集资金的技术创新企业可有效地发出融资信号,同时,具有资金节余的投资者可有效地发出投资信号;这样,融资主体根据自身融资规模、融资结构、融资成本等选择合适的投资主体,而投资主体也可根据自身对风险的偏好、对收益的要求等选择满意的投资对象。最终,推动融资主体筹集到技术创新所需的资金,而投资主体将资金投放到符合自身风险和收益要求的项目中,并达到预期投资目标,从而实现科技投融资的高效匹配,推动投融资主体间的良性互动发展。

    (二)多层次的金融支撑科技投入体系尚未建立

    首先,风险投资发展缓慢。目前,安徽省风险投资主要集中在传统产业领域,缺乏 IT、生物制药、新能源等高科技产业的风险投资。而且约 10 家左右的创投机构的投资行为发生蜕变,由科技融资、风险投资转为房地产等产业投资,脱离了原风险投资的范畴。安徽风险投资的环境和机制有待进一步优化。

    其次,R&D经费投入明显不足。安徽省的 R&D 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与中部其他省份相比,投入强度比较高,处于第二位,但还不到全国平均水平。

    因此,R&D经费投入强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另外,通过比较,不难发现财政科技投入水平也比较低,政府要么加大投入,要么通过其它方式来增加科技投入,然而财政收入的量在短时期内一般是变化不大的并且数量也有限,这就要求安徽省必须从外部和社会其它机构入手,如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的投入。最后,基金投入亟待加强。为了解决科技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安徽省财政厅、科技局成立了各种科技发展基金、创新基金及投资基金,最根本的宗旨就是为了扶持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安徽省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简称“省引导基金”)、省设立高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简称“高技术专项资金”)和省财政设立省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简称农转资金)。应该说这些资金的设立,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安徽省科技型企业资金不足的压力,但与其他发达地区相比,安徽省有关科技的基金投入品种过少且数量不足,很难从根本上解决科技型企业发展缓慢的问题。

    (三)产业链融资研发薄弱

    据中国科技统计数据显示,2010 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支出为 5 802.1 亿元,比 2009 年增加了1 186.1 亿元,增长 25.7%,与 GDP 之比达到 1.7%,再创历史新高。按 R&D 活动人员(全时当量)计算的人均经费支出为 25.3 万元,也比省 2009 年增长了 1.8 万元。就执行部门来看,企业经费支出为 4 248.6 亿元,比上年增长 25.6%;政府部门研究机构经费支出 995.9 亿元,增长 22.8%;高等学校经费支出468.2亿元,增长20.0%。企业、政府部门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支出占全国总支出的比重分别为73.2%、17.2%和8.1%。而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调研报告则显示,中部地区人口占全国的27%,国有企业占全国的22.5%,GDP占全国的20%,科研成果占全国的17%左右,但中部地区授权专利的仅占全国的9.1%,科研成果转化率仅占全国的9.5%,风险投资基金占全国的7.9%,风险投资机构占全国的7.8%。市场落差明显,“创新科技”并没有及时转变为“创新经济”,少量“创新科技”转化为“创新经济”的成果中,又有2/3左右变成了沿海地区的成果,中部地区的科研成果、科技力量正被东部和其他地区无偿或者低成本使用。长期以来,科技链与产业链相脱节,割裂了科技成果转化链条。

    近年来,安徽省积极引导科技创新要素向企业积累,科研院所、高校、生产企业三方结合日趋紧密。产学研合作形式,从一般的委托开发、成果转让,逐步向供需合作、共建研究基地和科技实体店方向发展。一批企业控股的科技经济利益共同体诞生,科技成果转化进程加快,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正逐步增强。统计显示,有65%的科研机构设在企业,67%的科技活动人员集中在企业,68%的应用研发经费源于企业,75%的省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由企业为主体承担,66%的省级科技成果出自企业。但是由于资金较为分散以及原基数较少,同时由于尚未建立省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与实际资金需求仍有不少的差距。以 2006 年为例,全省有 12 个市财政科技三项经费投入未达到法定比例(本级财政支出的1%),还有 4个县(区)投入为零。可以说,虽然安徽省政府近年来在优化科技资源结构上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高端成果接续难的问题还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安徽虽然是科技资源大省,但这些资源主要集中在基础研究和尖端科技领域,应用研发领域相对不足。此外,高校和企业的科研成果中原创性的高水平项目并不多,不少是低层次的重复研究,这也制约了科技成果的转化。

    (四)金融机构一体化尚未实现

    随着产业转移及调整的深入,国际间、省际间的跨区域资本融合要求就会越来越高,对于科技型的企业更是如此。近年来,我国东部开放城市基本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资本融合,如异地贷款、跨区域外汇资金清算、货币市场往来等都有了相当的发展。相对而言,安徽省在跨区域的资本融合发展方面比较滞后,甚至没有建立起与周边城市如江浙沪的有效金融合作关系,无形之中削弱了安徽省对周边城市科技型企业进行产业转移的吸引力,抑制了自身的科技投入发展。此外,地区间的金融机构进驻也需要进一步扩充其市场容量。好在安徽省委领导班子已经发现了这一问题并开始着力解决,如 2011 年 3 月,合肥市政府与杭州银行合肥分行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按照协议,杭州银行合肥分行将积极整合金融资源,切实推进和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承诺3年内向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投入不低于30亿元的金融支持。

篇2

关键词:教学;教学交互;课堂环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1-0265-02

课堂是教学活动发生的场地,课堂教学是否成功、有效依赖于一定的课堂环境。课堂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两部分,物质环境是指教室布置、教学设备、教学工具等;心理环境是指对人的心理行为发生实际影响的各种因素形成的氛围。我们可以把它简单地理解为是学习资源和人际关系的一种动态组合。本文是从教学交互的角度来分析课堂环境。

一、教学交互的含义

交互原本是一个计算机术语,指系统接收来自终端的输入,进行处理,并把结果返回到终端的过程,也即人机对话。交互是计算机进行工作的基础,如果没有交互,计算机就无法完成哪怕是最基本的工作。所以,在计算机辅助教学当中,把交互性列为最重要的一种特性。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交互性只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并不是说,交互只存在、只需要于计算机辅助教学当中。实际上,大量的实践表明,在各种形态的教学活动中,都存在着交互,比如传统的课堂教学。交互其实是教学活动的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只是在不同的教学活动中,交互所存在的类型、方式手段和特征有比较大的差异而已。

二、基于教学交互角度的课堂环境分析

不同形态的课堂环境中的主要教学交互的类型和取得的教学效果都是不一样的,比如在传统课堂教学、多媒体课堂教学、交互白板课堂教学、网络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观是不同的,并且这几种类型的课堂环境中,所用到的交互平台有各自的特点、适用的情景也是有差异的。因此,本文将从四种不同的课堂大环境来分析支持各种教学交互类型的课堂环境。

(一)传统课堂

传统教学中“重教轻学”教师一般都比较注意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对怎样控制课堂局面,把握教学进程和怎样“讲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在教师自主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背后,学生的自主发展,和主体思维活动却被忽略,师生之间形成一种“领导--被领导”或者“控制—被控制”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在这种课堂环境中,师生之间缺乏平等、积极的交互活动。

结合课堂观察的结果,以及文献资料的阅读,我们可以对传统课堂环境中的交互进行如下分析。

1.师生交互。在这种环境下,教师是课堂的主导,知识的灌输者,教师严格按照教学的目标,有计划、有重点的进行教学活动,师生之间的交互是面对面发生的,比较简单,仅限于教师的讲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等交互行为,而且用到的交互手段也是非常单一。交互性不良,容易出现“填灌式”教学现象。但是比较好的一点是,学生和教师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情感交互。

2.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传统课堂环境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行为主要有相互讨论、相互评价、相互反馈等形式,比如说,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经常设计小组讨论的环节,就属于学生与学生交互的一种形式。这种交互行为的发生,一般是通过合作和竞争的学习方式来实现的,交互中所依赖的物质资源只有纸和笔。

3.学生与教学资源之间的交互。在传统课堂环境中,学生接触到的教学资源主要是课本内容,除此之外,教师也偶尔会补充一些课本外的知识,和一些相关的学习资料,交互很简单,很随意,不需要特别的交互工具来辅助,学生只需看书或者做练习题就可以发生。

(二)多媒体教学课堂

多媒体教学课堂是指在传统的课堂当中引入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课件等方式进行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环境,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教学要素的概念,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新颖,通过大屏幕投影,将教学信息以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形式呈现出来。有利于课堂交互的发生。

结合课堂观察的结果,以及文献资料的阅读,我们可以对多媒体课堂环境中的交互进行如下分析。

1.师生交互。在多媒体教学课堂中,师生之间发生的交互行为基本和传统课堂的一样,只是支持这些交互发生的手段工具发生了变化。不再单纯依赖黑板加粉笔的方式,教师更多地运用计算机来操作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情景、呈现过程、提供范例、实现情景教学等,使交互更容易发生。在这种课堂环境下,教师虽然节省了大量的板书时间,但是对多媒体课件和硬件设备的依赖性很强。

2.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互。同样,学生和学生之间发生的交互行为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但在计算机和多媒体课件课堂环境的支持下,他们之间存在的交互行为的频率会相应的增加一些。

3.学生和教学资源之间的交互。由于多媒体教学课堂中多媒体课件的引入,使得学生接触的教学资源也有所增加,并且,这些教学资源的呈现方式多样化,可以是文本形式,也可以是图片、图形、音频、视频的形式,教师会根据教学信息适合表达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刺激学生多种感官,提高他们的兴趣,促进学生和教学资源之间交互的发生。而且因为多媒体课件还有反馈功能,学生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课件提供的一些强化练习。

(三)交互白板课堂

交互白板课堂是把交互式电子白板运用于课堂的一种课堂教学环境,由于它继承了普通黑板的特性以及现代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实现了传统与现代教育的结合。因此,在交互式学习、合作式学习、启发式学习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交互白板课堂中的交互的发生。

笔者认为,交互白板课堂中,最能体现它特色的就是师生之间的交互以及学生和学习、资源之间的交互中运用了交互白板。交互白板作用体现在了两个方面,第一,它继承了传统黑板加粉笔的课堂教学环境,教师通过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思维与学生发生交互,还有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提问练习等都是通过它来实现的。第二,它也具有多媒体课堂教学的特点,通过演示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这种演示可以是边写画边操作演示的。并且,它还可以充当一个教学资源库,调用多种学习资源,极大地促进了课堂三种交互的发生。

(四)网络环境课堂

网络环境课堂教学中,教学方式十分灵活,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为主,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习内容呈现多参差和多样性,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更为重要的是互联网汇集了大量的学习资源,因此网络学习更能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尤其是互联网没有地域界线和时空限制,可以让学生接受优质教学资源。

1.师生交互。在网络课堂环境中,教师扮演的角色是指导者,学生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比较平等,而且大多数时候并非的面对面的交流,因此师生交互容易发生。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上,也跟传统的课堂教学不同,由于学生是主体,教师会经常采用一些任务驱动、问题解决等非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且支持师生交互发生的平台工具也是非常多的,比如论坛、电子邮件、ftp传输、QQ等等,它们在交互当中各自有各自的优势。

2.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互。在网络环境下的课堂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形式很多,例如,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可以是课堂随意讨论的形式,也可以利用网上便捷的电子论坛,学生可以将自己在学习中的理解、感悟以及所遇到的问题以文字的形式放在论坛上特定的主题区域内,学生之间可以共享学习的资源、讨论问题,可以互相出谋划策,也可以相互借鉴彼此的一些学习方法等,从而对自己一些不好的方面进行改正。

3.学生和学习资源之间的交互。在这里,主要的学习资源是网络教学资源,学生和学习资源的交互过程中,起核心作用的还是资源自身所包括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之间的交互。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根据他自身的学习规律、节奏来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使他的学习有效地进行。因此学生可以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学习方法和方式,他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需要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手段、学习内容。

三、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结论。

第一,从教学交互的角度来看,传统课堂环境优势主要表现在:课堂交互目的性和针对性强,比较简单,不需要复杂的交互平台去支持交互的发生,交互是面对面的,反馈比较及时,还有伴随有一定的情感交互。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教师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容易发生“填灌式”教学,交互手段单一,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第二,多媒体课堂教学的优势体现在:它是通过计算机,把文本、图像、图形、声音、动画等多种教学信息进行整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刺激学生多种感官接受教学信息,促进师生双方之间的交互和学生与教学资源之间的交互。不足之处是,呈现的教学内容过多,不利于学生课堂消化知识和做笔记。

第三,交互白板课堂教学优势在于它不仅发挥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利用黑板来引导学生思维的优势,也体现了多媒体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作用,既体现传统课堂的优点,也具有现代多媒体课堂教学的长处,是二者的结合,更有利于课堂交互的发生。不足之处在于,教师容易更侧重于课件的演示,趋向于多媒体课堂。

第四,从教学交互角度来考察网络课堂环境,其优势主要表现在: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了引导的作用,交互方式以及支持其发生的手段多样,各自有各自的特点,适用于不同的交互当中;在这种环境中,可以避免传统课堂交互中会出现的学生在教师面前害羞、紧张等现象,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不足之处是,学生有时不会使用交互工具,阻碍了交互的发生;还有,由于网络环境下呈现在学生面前的信息量是非常大的,容易出现“迷航”现象;最后一点,这种交互是非面对面型的,课堂交互比较缺少情感方面的交流。

鉴于这四种课堂环境在教学交互方面的优点与不足,笔者认为,在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的今天,我们应该对传统课堂教学、多媒体课堂教学、交互白板课堂教学和网络环境课堂教学进行全面的认识,对其优点与不足之处能够有很好的了解。以便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能够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范春林,董奇.课堂环境研究的现状、意义及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2005,(8).

[2]叶玮玮.论教学交互[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2).

[3]殷翔,翁林华.论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交互[J].甘肃科技纵横,2007,(36).

篇3

【关键词】 云计算 可信平台 设计

云计算技术的基础是虚拟化技术,其计算不处于本地计算机以及远程服务器中,而是分布在众多的分布式计算机上,用户能够通过自身需要,选择适当的计算机或者存储系统。使用云计算模式能大大节约计算成本,仅需向云计算服务商支付一定的费用就可以避免购买复杂的软、硬件,通过互联网能够实现存储以及计算。但是,在此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例如用户资料外泄等安全事故,同时窃听、干扰、篡改等安全隐患普遍存在,由此可以看出云计算的发展首先就要解决这些安全风险问题。为了解决以上安全问题,可信计算TCG技术被提出,利用密码机制建立信任链,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问题。

1 可信平台模块的概念

可信平台主要是由CPU、I/O、非易失性储存器等部分组成,计算机对于嵌入式可信终端开展度量,而后记录度量信息,除了可信平台对于平整性度量的度量和报告外,还具备加密以及用户身份的认证。密码生成器是可信平台模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密码生成器是由加密算法引擎、HMAC引擎、随机数生成器等部分组成。首先由HMAC引擎生成随机密码,然后由HMAC引擎根绝实现数据以及命令流出现错误时的传输情况来确认数据的准确性。

2 建立可信平台的必要性

当前计算模式已经从大型计算机处理转变为网络分布式处理,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为以需求分配的云计算模式,对于用户来说,云计算就是一种满足自身需求的服务,能够让用户在使用虚拟资源的时候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同时能够快速的处理计算问题。但是云计算技术毕竟刚被提及,目前还处在发展阶段,所以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众多安全问题。云计算中的数据是处在云端当中,因此对数据难以实现完全的控制,所以服务商必须采取强有力的安全措施来保障系统安全,云计算安全问题基本能够概括为以下方面:访问控制、攻击检测、完整性、物理技术防范、多个子因素、恢复、实施、隐私机密性、不可否认性、安全审计。由此可见云计算安全工作具有全面性和复杂性,必须尽快解决。

3 云计算环境下存在的安全挑战

首先是使用云计算技术的企业,应该注意自身业务的安全性,强化风险管理意识。其次是身份与认证管理,云计算的目的是为了使各个服务商之间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所以应该根据服务商之间的差异做好身份与认证管理,特别是与外国企业开展合作的时候。然后是服务与终端的完整性,安全性是云计算的生命线,因此对于云计算服务的拓展应该从安全性、兼容性、完整性出发,将终端的完整性作为重点的工作目标。最后是信息保护方面,信息保护应该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面的信息反馈机制。然后通过不同时间段的信息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保护。

4 可信接入安全技术分析

虽然在云计算环境当中用户能够将数据资料存放在服务商的平台上,便于访问,但是这种网络形式具有开放性以及复杂性,对于云计算的安全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长远来看只有解决了云计算的安全问题,才能保障云计算技术健康发展。对于云计算的可信接入也是计算机技术主要的研究目标。纵观当前对于云计算环境的安全防护措施主要从两方面入手:第一,在传统软件当中设置防火墙;第二,更换硬件设备以达到安全防护的目的,但是最为有效的依然是可信计算技术,其核心理念就是将改变传统被动的防御模式,而采用积极主动的防护模式。可信计算技术的定义为:将可信作为系统运转的原则,将数据信息的通信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其计算模型的原始架构是在私人平台上增加隐身和信任功能,同时可信计算模型满足分布式环境下云计算的安全需求,因此具备可行性。以往的安全接入方式包括微软的网络接入保护NAP、TCG的可信网络连接技术TNC以及思科网络准入技术NAC。NAP平台的特点是能够以校验的方式分析接入网络的安全性,对不符合标准的用户设置权限;TNC基于可信计算技术将TPM的可信度量以及可信报告融入到网络连接系统的建设当中,从而能够控制网络访问;NAC能够在系统接入网络之前,就对系统的安全级别给予评价,隔离安全性不稳定的网络系统并且设置访问权限。由于云计算本身的技术难度较高,所以其风险也存在复杂性,仅依靠软件难以实现有效控制。因此有必要利用硬件芯片以及可信计算的技术支撑,然后建立TCB保护用户以及基础设施等,不仅要进行完整性度量,还要以云计算对身份以及软件进行可行性证明。

5 云计算的数据安全研究

数据安全是云计算系统安全保障的核心内容,不管是何种云计算服务,都要首先保护数据,避免数据出现流失和被窃。对于数据安全保障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数据的传输要采取加密的方式,尤其是公共云的情况下,虽然非安全的传输协议难以保障数据的完整,但是能够使数据具有保密性,当数据不处于加密状态时,就容易发生流失和泄露;第二,由于云计算应用数据与用户数据存储在一起,用户没有专用的数据平台,因此就容易当混合数据被访问时,用户的数据就会被窃,尤其是PaaS以及SaaS,把关键的数据信息存储在公共云之外,能够有效避免数据泄露,如果存储到公共云中,则要提前做好加密措施,以区分关键信息与其他用户信息;第三,云计算的储存具有恢复的功能,当用户删除数据后,如果被他人恢复,同样会造成数据泄露,因此服务商要保证用户擦除数据之后不会有残留数据。同时还有服务商向用户提供的系统文件、数据库记录等,都要保证不会被他人恢复盗取信息。

6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研究了当下云计算环境下的安全隐患,然后引申出建立可信平台的必要性,即将可信计算技术与云计算有机结合。另外安全协议是网络安全的基本保障,总的得来说将可信计算技术融入云计算当中,能够较大程度提高云计算下的系统安全和稳定。

参考文献

[1]耿姝,刘鑫,刘荣军,方连众,陈刚.基于全同态加密的云计算安全方案的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4(1).

[2]朱宪超.浅析云计算中的信息安全[J].科技风,2013(23).

[3]李建礼,夏红.云计算环境下个人信息管理的思考[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3(12).

篇4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煤炭企业 生态经济 途径

中图分类号:F407. 2 文献标识码:A

进入新世纪,煤炭企业发展模式并没有很大的变化,依旧采用传统的高开采、低利用、污染高的发展模式,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制约煤炭企业的发展,也造成了环境的重度污染,不符合当前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为此,要对煤炭企业进行发展模式上的改革,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环保的发展模式,以资源高利用,环境低污染为发展目的,是遵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具体到煤炭企业是以煤炭的低消耗获得更多的优质产品和附加产品,并对煤炭进行重复利用、高效利用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

一、中国煤炭企业的发展现状

煤炭产业一直是我国支柱性产业,其发展是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往往造成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问题,由于煤炭的形成周期较长,环境回复也比较困难,所以,当资源枯竭,环境不可逆恢复时,将会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阻碍。我国目前勘探出的煤炭资源非常丰富,并且品种全,煤质好,分布也比较广,已经成为我国主要的燃料能源。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譬如,各地区煤炭品种分布不理想、质量变化较大,大部分的煤炭分布较深,不适合露天开采等问题,这些因素为我国煤炭的利用带来了很大的问题。

煤炭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重很大,中国是煤炭的储存大国,也是煤炭消费大国,煤炭在一次性能源消费中占据主要地位。例如,在用燃料进行发电时,就以燃烧煤炭为主。我国煤炭消费结构多元化,电力、建材、钢材和化工的生产经营都离不开煤炭,所以煤炭的需求量很大,是具有竞争力的能源。我国正处速发展阶段,对于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并且现今我国大力鼓励民营企业的发展,所以煤炭在民营市场的潜力也是很大的。所以,应该大力注重煤炭企业的发展,将煤炭企业做为能源基础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紧密相连,脱离煤炭支持,将很难实现我国发展战略目标。

由于煤炭需求量大,为保证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所以开采煤炭的企业很多。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开采煤炭过程中对煤炭资源和环境造成的破坏。由于技术的限制,我国煤炭开采方式都是以井工开采和露天开采为主,在开采过程中也存在着管理的不当,造成煤炭资源极大的破坏与浪费,环境污染严重。主要表现在:煤炭开采造成大量的煤炭资源浪费、造成表面植被的破坏,井工开采造成对土地资源的破坏,露天开采造成对土地的破坏和水资源的污染和破坏,煤炭的采选过程中产生的矿井瓦斯等温室气体与煤炭消费对大气环境的污染。为合理利用有限资源,保护环境,煤炭企业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

二、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

1、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新时期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煤炭企业以煤炭开采和洗选加工为主,在此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的设备陈旧、工艺落后和管理不当,造成资源浪费,能源利用率低,同时,在生产过程中排出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造成生态污染、环境破坏,给企业自身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这不符合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我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企业战略目标背道而驰。随着国家的环境保护意识与能源节约意识不断增强,对于企业的要求也会逐步的提高,特别是即将出台的《循环经济促进法》及相关法规、法章的出台,煤炭企业若任然采用传统的生产模式,将会为法律所不容,为国家所禁止。

2、发展循环经济是提升煤炭企业效益,增强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循环经济模式是从生态学上得到启发,并经过市场验证的。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产品投入越低,产出越高,污染越少,企业越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也符合“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竞争法则。煤炭企业做为我国支柱型产业,若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转变原有的发展模式,走上一条,低消耗、高产出、轻污染的循环经济道路。在我国加入“WTO”以后,面对市场竞争,我国更要以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来实现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3、发展循环经济是防治污染、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能源的重要途径。我们知道我国是能源储存大国,也是能源消耗大国。煤炭企业肩负着重大责任。做为环境污染大户的煤炭企业要对社会资源、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行使一定的职责。这就要求企业在进行煤炭开采的过程中,要加大废物的回收利用,资源能源的节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不断努力促进我国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和谐社会的建设。所以,在煤炭生产、加工、运输过程中,以循环经济发展为指导思想,尽最大可能的进行废物回收再利用,尽最大可能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浪费,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三、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探讨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其特征是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将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进行结合,以“资源―产品―再资源”的流程运作,充分利用清洁技术、环境无害化技术和资源回收技术使废物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解决资源、环境容量的有限性与发展无限性之间的矛盾的经济思想,缓解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等问题。我国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具有许多优势。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主要包括组织模式、生产模式、技术模式、文化模式、制度模式等为主要的营销模式。以下进行具体分析。 (下转第219页)

(上接第174页)1、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中的组织模式优化循环经济的组织模式有力的保障了企业的生产运营。要保证企业顺利的生产运营,就必须组织规范化,结合煤炭生产内部生态链网,保证企业内各种流量畅通。所以,要做到内部市场机构的柔性化,改革传统企业的行政组织模式,理顺生态链网中各个企业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的指导作用,将企业引导到市场竞争中来,实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2、煤炭企业采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模式主要体现在生产模式上。在煤炭企业内部要树立清洁生产的意识,企业形成生态链网,通过具体到每个单位实行清洁生产,将物质、能量的消耗减少的最小,废物最小,然后实现整个生产网络能量、物质的递增利用循环。具体做法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严格遵守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在以煤炭做为主要产品的同时,构建附属产业链,例如:将开采煤炭过程中产生的甲烷气体回收利用。循环经济以生态学为指导,构建煤炭生产生态链网,利用自然资源、消化废物,借鉴自然界中物质能量循环流动方式,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3、循环经济技术模式是环境无害技术。利用技术优势,科学合理的使用资源和能源,减少污染排放量,在环境可承受范围内处置残余的废弃物。可以利用生态复垦、污染治理、废弃物综合利用、清洁生产技术。循环经济发展也是建设企业文化模式,企业文化主要内容是经济文化、生态文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企业经济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的发展。

四、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和措施

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的发展模式,煤炭企业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必须从社会层面采取措施,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必须以国家政策为指导,完善国家循环经济发展构架。

通过具体分析煤炭企业发展现状和特征,建立健全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以法律明文规定来确立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规范政府,企业、个人的权利和义务,使得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同时,也要制定相关的鼓励和支持性政策,转变传统观念,打破原有企业体制,寻求国家支持,企业才会自发的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构建实施循环经济的制度、指标和规范,充分体现行业主管部门的价值取向,协调煤炭企业与地方的利益关系,实现煤炭企业健康发展。

五、结语

实现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任重而道远,通过准确分析煤炭企业发展现状和特点,充分了解发展循环经济能为企业带来的长远利益,坚定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信心。同时需要做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宣传,使得公众和企业把握模式的内涵,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实现企业顺利的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作者单位: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运销公司)

参考文献:

[1]杨红亮.商业经济.黑龙江: 哈尔滨出版社.

[2]叶雪均.柿竹园多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选矿流程研究 矿产综合利用.

篇5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人才培养方向上着重理论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术性人才培养,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都是理论知识型和设计能力型人才。课程的单一,社会实践能力差成为现今大学生的通病,如何培养出真正的人才是全国高校的难题?实践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下,如何培养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设计素养和实践技术能力?答案是,在材料与科技能力、设计与创造能力、技术与空间想象能力、功能与审美能力以及设想与探索能力进行提高才能得到全面的培养。现阶段我国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极大的影响了专业学科建设和人才的培养。本文将通过对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教学培养模式为背景进行分析,在如何改进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教学培养模式、改革教学传统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着重找出设计概念和建立环境艺术设计多元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课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包豪斯设计学院创建之初就要求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后来美、英等国更注重设计教育与经济、商业和管理等学科相结合,走向综合发展的设计之路。其目的就是协调学生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的培养、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发,消除偏差。部分高校在开始基础课阶段会开设《基础造型》、《设计素描》、《色彩设计》、《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等设计基础课程,在基础课程中部分课程所体现出来的重复性比较突出,课程种类多所带来的结果就是一门课程的课时相对较少。我们以《色彩设计》和《色彩构成》举例,96学时的设计色彩完全可以容纳色彩构成的理论框架,理论和写生的结合又能更好的相互衔接,使学生理解色彩与情感关系的表现,掌握色彩语言的象征性、意象性,提高运用色彩创作表现的能力。基础课中有必要安排一门框架性和系统性的基础课程,知识内容有必要覆盖整个专业体系,使学生在最早的时间内了解自己的兴趣,建立自己的学习方向。

在专业课程开设初期,电脑辅助课程的分类别开设有占用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的时间。《CAD》和《3DMAX》的融合整理可以在效果表现方面一步到位,使学生能在平面图和效果图的表现上实现整体构思,完整表达。《建筑制图》等专业制图课程则需要系统的完整开设,学生在绘图过程中制图与设计思维相融合,掌握设计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充分的融合理性与感性思维。其他理论与实践课程在室内设计、室外设计的比重如何,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选择,有层次的展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让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具备整体方案创建和完善的能力。在专业课程中期,部分课程所体现的内容以设计构思和创意为主体,课程中忽略设计和实践相结合的原理,无法实现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我们以《居住空间设计》和《公共空间设计》举例,180学时的设计课程利用100学时完成设计内容,80学时完成设计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设计与实践的结合能更好的相互衔接,促使学生理解设计与施工时所遇见的问题并及时解决,设计与实践的结合,不仅是带领学生去工程现场,而是教师与学生在完工现场进行交流,设计和施工如何结合,再次完成设计方案。专业课中有必要安排一到两门设计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知识内容有必要覆盖整个专业体系才能培养出设计与实践性人才。如《施工工艺》与《建筑制图》课程则需要系统的完整开设,学生在绘图施工图纸过程中要与施工工艺相融合,掌握施工工艺的规范性和准确性,符合融合的规范与严谨的要求。在课程建设中如何把这一教育主题与教育重心在实际操作中贯彻与落实,是培养综合设计能力人才的关键,这种综合能力包括理解能力、研究能力、构想能力、表现能力等。作为以专业划分为基础的本科教育,往往是一种静态目标的培养方式,侧重于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人才素质、创造能力的培养。只有树立正确的设计教育目标,合理的教学课程设置,完整的把握教学内容,才能保证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发展的健康性。

中国正在向着“创造”强国迈进,而"创造"是设计的灵魂。环境艺术设计是创造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是对日常生活环境和符合生活空间进行规划的学科。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严谨的逻辑思维是独立完成工作的基础,只有经历一段实践工作才能形成这两种品质。它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合乎社会发展趋势的、感性和理性协调发展的创造能力的培养。

要提高综合素质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计划,必须重视实践环节;充分利用短学期实习、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社会实践、参观调研。让学生接触社会、接触实践工程,在提高专业认识的同时,提高交流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充分认识设计教育的实质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并将这一指导思想贯彻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之中,这也是课程建设中所追寻的重要目标。所以,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要考虑实践教学所占的比重。

专业课程的设置,在理论和实践环节的分配不是一触而就的事,需要时间和实践去印证,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正处在成长阶段,它的发展需要同样需要一群环境艺术教育事业的教师们去共同完成,同时更需要学校及相关专业的支持和理解。在我们国家建设飞速发展的今天,环境艺术专业逐渐成为充满活力的朝阳产业,满足国家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将是我们面向二十一世纪培养建设设计人才的重要任务。

篇6

关键词:国际商务环境分析;课程改革;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4-0033-03

上海市教委本科重点建设课程项目是上海市教委保证并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重点课程的建设,教学负责人可以系统地进行课程改革,教学单位可以有效监督课程的建设进程,并确保课程设置与建设与时俱进;同时,重点课程的建设也为进一步建设上海市级精品课程,进而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夯实了前期基础。“国际商务环境分析”课程是2015年度上海市教委本科重点建设课程,属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务(中澳合作,即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合作办学)专业和物流管理(中澳合作)专业的专业课、必修课,也是澳方的替代课程(即澳方学校和中方学校在教学计划中都开设的课程,这样就以中方课程代替澳方课程)。因此,重点建设“国际商务环境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国际商务环境分析”课程建设现状

“国际商务环境分析”是基于全球化浪潮不可逆转及各国之间的商务活动愈发频繁的背景下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本课程的实践性非常强。学生不仅要掌握国际商务的相关理论,同时还要时刻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国际商务活动,了解全球及国别贸易与投资的政策变化及国际商务发展趋势。因此,可以说“国际商务环境分析”课程的时效性也很强。这就要求课程团队把握国际商务前沿理论的同时,也要紧跟时代潮流,及时更新课堂讲授内容,筛选最新案例。例如,近年来,由于电子商务快速发展而引起的国际商务模式、国际贸易对象等的变化,国际商务环境也日趋复杂,这些都需要在课堂讲授中及时体现。基于这个理念,教学团队制定了以下教学方案。

1.课程目标:通过“国际商务环境分析”的学习,学生领会国际商务环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熟悉国际商务环境的分析框架,并能够运用基本原理具体分析国际商务环境对企业开展国际商务活动的影响。

2.课程内容:本课程是一门研究企业进行国际商务活动面临的全球商务环境的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国际商务环境的基本背景,各国商务环境比较,国际商务运行体制,世界金融环境,国际商务管理功能等。

3.参考教材:约翰 ・D.丹尼尔斯等《国际商务环境与运作》,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9月,第13版;John Daniels,Lee Radebaugh,Daniel Sullivan(2013)International Business:Global Edition,B/E,Pearson Higher Education。

4.授课方式:主要采取有重点的课堂讲授、小组案例分析、课堂展示及企业导师讲座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同时组织学生自学、课堂讨论。提倡学生广泛阅读有关参考书籍、文章及资料,提高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考核方式:平时成绩(50%)+期末成绩(开卷)(50%)

其中,平时成绩主要由考勤、课堂参与、小组案例课堂展示和书面报告等组成; 期末考试主要测试学生对本课程内容的掌握和理解情况,采用开卷考形式。具体题型包括不定项选择、判断、简答、案例分析或论述等。

6.作业要求:(1)本课程对理论和实践性的要求都比较高,但由于课时有限,对学生课余的学习要求较高。学生在上课前必须预习教材的相应章节以及相关资料,同时还要进行课后复习,并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要学好本课程,除了关注课本知识,学生还要求关注财经新闻,阅读相关文献。

(2)为了检验学生学以致用的效果,要求每位学生必须参与案例分析,并进行课堂展示。每个小组在做完课堂展示之后还要提交一份案例分析报告,并说明小组每位成员的贡献。课堂展示与分析报告的结合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技能,也提高了写作能力。

二、“国际商务环境分析”课程改革策略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国际商务环境分析”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学生的高度认可,并于2015年得到了上海市教委本科重点课程建设立项。在建设的过程中,课程团队进行了以下建设与改革探索。

1.修订教学计划。“国际商务环境分析”在2013年以前面向国际商务(中澳合作)专业和物流管理(中澳合作)专业三年级的学生开设。教学团队在授课过程中发现,该课程与两个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有很多重复的内容,由于课程学分的原因,教学内容难以深化,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于是,综合考虑两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国际商务环境分析”于2013年调整到了一年级第二学期开设,并相应调整了教学模式及内容。经过三年的教学试验,教学团队欣喜地看到教学效果明显得到了改善,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同时将“国际商务环境分析”课程调整到一年级后,学生早期接触到专业课程,初步了解了专业课程学习的方法,对其高年级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也有很大帮助。

2.改革教学模式。“国际商务环境分析”课程对学生专业素养的要求较高,然而课程调整到了一年级,如何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并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及课外的学习中,对任课教师提出了较大的挑战。通过问卷及课程调研,教学团队大胆进行了教学模式的改革尝试,即由原来的教师“满堂灌”的讲授模式改革为“教师讲授+小组案例分析+课堂展示”。每学期开学第一次课介绍课程框架及要求,并对学生进行分组,布置小组阅读任务。从第二次课开始,课堂安排按照第一节课教师讲授重要知识点,第二节课一个小组进行课堂展示。课堂展示内容一般是上一章的相关案例分析。案例展示建议多种形式,例如:视频、采访或者表演等,内容上要求先介绍案例相关背景,然后分析案例问题,并提出相关问题展开讨论。这种模式探索下来,教学团队感到对增强学生课外学习专业课的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加强团队合作的优势非常明显。但由于课程学分较少,课时紧张,加之班级容量较大(达90―95人),在展示的过程中非展示同学参与程度会受到一定限制。这个问题在今后的课程改革中仍需要进一步探索。

3.健全考核方式。一般来说,专业及必修课程通常采用传统的考核方式,即“平时作业+期末考试”,期末考试也往往采用闭卷的形式。由于“国际商务环境分析”的课程属性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要求也比较高。因此,平时作业按照小组案例分析和课堂展示的形式,旨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促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同时,课程组大胆尝试期末开卷考试,重点考查学生运用国际商务环境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考核方式鼓励学生重视平时学习,督促学生关注国际商务最新发展动态。这种考核方式实施以来,受到教学团队和授课对象的欢迎,考核结果严格服从正态分布,有效地检验了教学效果及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但在题型方面仍需要进一步探讨。

4.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国际商务环境分析”课程设立之初只有一名任课教师,教学团队力量薄弱。通过近三年的建设,教学团队目前有四名专职教师,其中三名教师已担任课程的全程教学。教学团队师资力量明显加强。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一人顺利晋升教授,其余三人皆为副教授职称,职称结构较为合理;从学历来看,团队成员中有两名博士、两名硕士。团队成员都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并获得过多项校级及以上的教学成果奖励。在以后的建设期,争取引进两名优秀青年教师,教学团队梯度将更加合理。同时,进一步加强团队建设,鼓励团队成员积极参加教学培训,开展教学调研,撰写教学论文,编写教学案例,完成习题库和案例库的建设。如果条件成熟,教学团队将组织编写一本“国际商务环境分析”课程的相关教材。

5.开展教材建设探索。教材建设是重点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专门的“国际商务环境分析”教材。课程开设之初,通过比较国内外相关教材,最后选定约翰・D.丹尼尔斯等著的《国际商务环境与运作》作为参考教材。这本教材在很多国家畅销,每章都有一个启发性案例,覆盖了该章的主要话题,可以很好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引导读者深入思考该章的主要话题;每章结尾也都有一个详细的案例,涵盖了该章的主要理论和方法,并设有思考题,便于学生深入思考与讨论。另外,每一章还会设立辩论的话题,引入正反两个观点,对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每章“展望未来”部分提供了一个未来的场景,促使读者去思考未来的世界会是什么样的。综合考虑之后,教学团队选用了这本书作为参考教材。在使用了几轮之后,发现,这本教材优势明显,便于学生预习和复习相关内容,同时案例分析也帮助学生在学习中进一步理论联系实际。但是,在教材使用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课程只有两个学分,而本书有20个章节,前十章属于环境分析部分,后十章属于商务运营,教师不可能讲授全部内容,而其运营部分和其他课程的重复率也较高。另外,本书的环境分析部分也仅仅是从全球的角度概括地探讨国际商务活动中可能会遇到的环境问题。基于以上原因,教学团队在酝酿编写一本“国际商务环境分析”课程的教材,教材设想是前四章介绍国际商务环境通用的“PEST”分析方法,即重点介绍“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并补充法律环境、自然环境、金融环境等。后面章节则按照国别环境分析的思路进行安排,即选取各大洲典型国家进行商务环境的具体分析。目前,教材的编写正在讨论与探索中。

6.开发课程网站。信息与通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网络教学的开发。除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国际商务环境分析”课程教学团队还实施了课程网站的开发与建设。课程网站的建设内容包括基本信息的完善、课程资料的整理与上传、测试与讨论区的建设、习题库和案例库的开发等,同时还要提供进一步阅读的文献及推荐浏览的网站等。通过课程网站的建设与开发,“国际商务环境分析”课程的资料将得到及时更新;测试与讨论区的建设与监督也将使教师随时了解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遇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真正调动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通过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互补,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

三、“国际商务环境分析”教学实例

企业进行国际商务活动,必然要面临不同国家的商务环境,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技术、法律、金融、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环境。其中文化环境对企业开展跨国商务活动的影响很大,但由于“冰山理论”的存在,人们往往只会关注到文化表面的趋同,而忽略文化深层次的趋异。众所周知,如果没有跨文化意识,就无法认识到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在进行国际商务活动时就很容易发生文化冲突,进而影响企业国际化的进程。对于多数没有工作经验的学生来说,如果可以选择贴近他们生活的例子展开讨论,学生对国际商务环境的影响就会有一个感性J识。文化环境无疑最贴近学生的生活。因此,课程设计时,教学团队决定在“全球化与国际商务”背景介绍之后,首先讨论文化环境对国际商务的影响。课堂讲授时先以麦当劳在印度由于使用牛油引起的文化冲突作为开场白,启发学生们思考文化环境对企业商务活动的影响,并由此引出文化环境的相关概念。要了解文化环境,首先要清楚“文化”的概念。而对文化的界定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通过介绍19世纪70年代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Edward Tylor)对文化的定义,再通过举例设问方式引出吉尔特・霍夫斯泰德(Geert Hofstede)的文化理论。这样学生们对文化的概念及理论就会有一个框架性的认知。然后教师再适时地提出文化差异、文化冲突、文化冲击、逆向文化冲击等相关概念,并提出国际商务活动中为什么会产生文化冲突的问题,引导学生们进行思考。

通过案例讨论的形式更能加强学生们的跨文化意识。因此这一章较多地使用了案例分析。文化环境对国际商务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找到很多例子。但是芭比娃娃是学生们耳熟能详的玩具,选用芭比娃娃的案例无疑会引起他们的听课兴趣,调动大家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于是在介绍完相关概念和理论之后,课程组精心选择了芭比娃娃在中东开拓市场时由于跨文化意识的缺乏而遇到的文化冲突。通过该案例分析的启发与引导,学生们理解了引起文化冲突的原因,即缺乏跨文化意识,而具体表现在芭比娃娃的例子中即没有充分意识到美国与中东国家由于风俗习惯、宗教、民族文化等的不同而引起的冲突。案例分析结束,再提出如何解决或者减少商务活动中可能会面临的文化冲突的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的讨论,最后教师进行课堂总结,引出“民族中心主义”、“多中心主义”、“全球中心主义”等概念。这堂课的知识讲授就结束了。课下作业由小组学生分析章末案例,即“美国水电设备公司在乌干达”,教师建议小组以多种形式进行案例展示,但这一章的案例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展示效果最好,不仅能提高小组全体学生的参与度,还能调动班级其他学生的兴趣,同时引出案例思考题,并展开讨论。这样,本章通过概念及相关理论的讲解,使学生们熟悉文化环境的分析框架,并通过案例分析及课堂展示的形式融会贯通。

本科重点课程的建设是上海市教委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国际商务环境分析”课程自立项之后在教学计划的改革,教材选用的权衡,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教学模式的多维探索,考核方式的多样化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建设与改革探索,教学效果良好,为将来进一步申请上海市精品课程建设奠定了一定基础。当然,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可以说是一个没有终点的过程, “国际商务环境分析”课程仍旧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赵芳.《国际贸易实务》一体化课程建设探索[J].知识经

济,2016,(5).

[2]陆继峰.国际贸易实务课程项目化改革探索与实践[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0).

[3]孙桂兰.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

实践教学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1).

[4]蒋和平.高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路径研究――

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J].学术论坛,2014,5.

篇7

在工业领域,环境规制对科技创新的传导机制的研究较为深入。Ulph运用Brander-Spencer战略性贸易古诺模型对环境规制与科技创新的传导机制进行了理论上的解释,在环境污染面前,寡头垄断性企业会进行技术创新改善生产环境并降低污染程度,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2]。KriechlB等[3]运用Reinganum-Fudenberg-Tirole动态博弈模型论证了环境规制和技术创新之间的传导机理,研究发现环境税征收时间与新技术采纳之间存在一定关联即征税时间越早越能够促进企业积极采纳新技术进行技术创新,而对于非技术采纳者征税税额越高,包括领先采纳者、追随者以及联合采纳者在内的企业都会越早地进行技术投入,采纳新技术;研究还发现,在施行环境税的国家,技术领先者盈利的机会及利润会高于没有施行环境税的国家。2009年KriechlB等[4]对模型进行了改进,运用时间动态模型论证了环境规制对科技创新的传导机理,在模型设计中,环境规制用环境税替代,新技术采纳时间作为解释变量,该模型得出政府环境税征收程度与企业新技术采纳最优时间呈反方向变化。在实证研究中,BrunnermeierSB等[5]在验证环境规制和科技创新的关系时运用了1983—1992年间美国146个制造业面板数据,得出环境规制和企业技术创新之间存在正向变化关系。LanoieP等[6]利用加拿大魁北克地区1985—1994年间17个制造业数据,将制造业产业生产率作为技术创新替代变量,得出环境规制影响产业生产率即期效应为负,而滞后4年的长期动态效应为正。这和波特假说是一致的。黄平、胡日东[7]在验证环境规制和技术创新关系时运用了湖南省环洞庭湖区域造纸企业的相关数据,也验证了环境规制和技术创新之间所具有的正相关关系。王国印[8]在研究中将环境规制变量用每千元工业产值治污成本替代,科技进步指标用研发支出和专利申请数量替代,利用1999—2007年间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工业面板数据,建立了滞后回归模型检验了环境规制对科技创新的关系,得出波特假说在发达的东部地区验证效果明显,而在较落后的中部地区验证效果较差。相关研究建立相应经济学模型从理论上对“波特假说”进行了论证,并运用相关数据和计量模型验证了环境规制和科技创新之间存在的即期效应为负,而滞后效应为正的关系,这说明了在工业领域,环境规制对科技创新的促进关系是符合“波特假说”的。在工业领域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但在农业领域,科技创新主体是政府以及相关科研部门,新技术采纳主体是农户和农业生产企业,并且两者之间是相分离的。科技创新主体的不同是否会影响环境规制的促进效果呢?在农业领域环境规制对农业科技创新是否也存在即期效应为负,而滞后效应为正这一影响效果呢?本文建立计量模型对农业领域的这一关系进行验证。

2研究假说

本文认为在农业领域,环境规制有利于农业科技创新。在环境规制条件下,政府部门及其附属科研机构会积极主动地加大农业科研资金投入,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并积极改善生态环境,追求社会经济效益的最优化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在工业领域,企业集技术研发和应用为一体,在环境约束和政府激励性政策引导下,企业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进行技术创新。但在农业领域,农业科研创新主体是政府以及其所属的科研机构,这主要是由于农业科研创新的风险性和公共产品属性所决定的。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既包括技术研发本身风险,还涉及到成果推广和产品的市场风险。相比工业而言,农业科研成果的周期长,风险大,私人部门不愿介入。其次,农业科研创新还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农业科技创新的享有不具有排他性的特点,一个人对产品的使用难以排除其他人对农业科技产品的享有。农业科技产品的利益外溢性也使得技术所有者难以全部获得技术创新所带来的全部收益。因而,私人部门难以介入农业科研开发与创新,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只能是政府及其所属科研机构。在环境规制条件下,政府经济行为的目标是社会经济效益最优化和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统一。政府一方面要重视整个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政府通过环境规制政策改善生态环境、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产品质量以获取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另一方面,政府还要充分考虑社会经济效益的最优化。环境规制特别绿色贸易壁垒会给一国的农产品贸易产生影响并最终影响该国的经济效益。当国际贸易环境壁垒提高时,以农产品出口为主的国家的产品贸易额会大幅度下降,国家经济效益随之下滑。贸易壁垒提高还会使一国的农产品出口成本提高,影响其产品国家竞争力。而出口数量减少,生产成本增加还会影响到生产者的经济效益并导致农民收入下降。在农业污染下,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政府必须充分考虑的问题。政府出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必须对农产品安全制定较高的标准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全社会的福利水平。在国家贸易壁垒和食品安全标准面前,生产者必须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以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产品的质量。考虑到农业科研创新的风险性和公共产品属性,私人部门不愿提供而唯有政府是较适合的提供者。在环境规制条件下,政府为了实现社会经济效益的最优化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必须加大科技投入,积极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品竞争力。

3变量的设定和计量模型的选择

变量的设定。农业科技创新作为被解释变量。为了全面衡量环境规制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影响,研究中将农业科技创新指标用农业科研投入指标和农业科研产出指标来衡量。农业科研投入指标选用安徽省农业科研经费投入量(techno1)指标衡量,政府对农业科研投入越大,农业科技创新强度就越大;而农业科研产出指标选用农业新技术市场成交额指标(techno2)来衡量,农业科技创新强度越大,农业新技术成果专利数量就越多,农业新技术的市场成交额也就越多。农业科研经费投入数据来自于《安徽统计年鉴》,农业新技术的市场成交额数据来源于安徽科技网。环境规制(environ)作为解释变量。环境规制强度指标的确定是研究的关键,学者们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和指标予以衡量。多数学者倾向于将环境治理投资额作为环境规制强度的衡量指标,这主要是因为,随着环境规制程度的加强,企业用于环境投资支出也随之增加[9]。但农业环境治理和工业环境治理存在明显的差异,工业领域环境治理投资多由企业自身承担,其支出易于衡量,能够较好地反映环境规制程度,而农业领域的环境治理主要是指有机肥的利用,良种的使用,经济结构的调整等等,环境治理的投资支出难以衡量,不能获取相应支出数据。在本研究的前期研究中,将农业污染排放量作为环境规制强度变量,考虑到环境污染在一定程度下,出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政府会制定环境政策加大环境规制力度,随着环境污染程度加大,环境规制强度也随之增大[10]。但用农业污染排放量作为环境规制强度指标容易造成逻辑上的误区。因而,在本研究中,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将农村改水受益率作为环境规制强度的替代指标。这主要是基于如下考虑的:保护农村饮用水水源,对农村居民集中用水水源进行保护并使之符合农村集中用水水源质量基本要求,这是当前农村环境治理的首要目标。因而农村居民饮用水质量的提高以及受益人群数量增加是农业环境规制的重要内容。另外,水污染是农业环境污染的集中体现。农业环境污染包括化肥农药等生化物质污染以及畜禽粪便排放污染,这些污染会引起土壤污染和水源污染,其中土壤污染又会通过地表水系和地下水系影响水源质量,可见农业环境污染会通过水源污染而影响农村居民生活用水质量。而农村改水是水污染治理的重要途径。随着农业环境规制的加强,政府势必会增加农村改水投资量,农村因改水受益人口比例也会不断上升。农村改水受益率是指某地区农村已改水人口占该地区农村总人口的比例,其计算方法按照国家卫生部门农村改水统计年报的定义即:农村改水受益率=某地区农村已改水收益人口数/该地区农村总人口数根据以上计算方法可得安徽省1995—2011年间农村改水受益率数据(见图1)。由图1可以看出,自1995年安徽省的农村改水受益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01年以后改水受益率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安徽省农村改水受益率的这种变化和安徽省的农业环境政策有关。安徽省在农业污染日益严重的形势下,加大了农业环境治理的国家投资力度。从农村改水投资额中国家投资份额可以看出(见表1),2005年农村改水投资额中国家投资部分占46.2%,到2010年这一比例上升为86.8%,国家投资所占比重明显上升,这也是安徽省改水受益率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研究中还选用农业生产总值和教育经费指标作为控制变量,其中选择农业生产总值(agricul)指标表示农业产业规模,教育经费(educat)指标表示投入要素质量指标。数据均来源于《安徽统计年鉴》。计量模型的选择。考虑到波特假说的动态性,本研究选择滞后变量回归模型来模拟环境规制对农业科技创新的传导过程及传导效果。

4实证分析结果

根据波特假说,环境规制对科技创新存在一定的滞后作用,需要选择动态计量模型来验证环境规制的传导机理,因而在分析环境规制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影响时,选择了滞后变量回归模型进行分析,这里主要从环境规制的即期、滞后1期、滞后2期和滞后3期效应来分析环境规制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影响。在模型的先期模拟中,控制变量要素质量指标即教育经费在拟合中效果不明显,忽略不予考虑。运用eviews5.0统计软件对模型进行了估计,实证估计结果见表2至表5所示。从以上模型的估计结果来看,环境规制对农业科研支出的有着较明显的促进作用,验证效果较明显,由表2至表5可以看出,环境规制对农业科研产出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对即期和滞后1期的检验效果明显,而对滞后2、3期的检验效果不明显。综观整个检验效果,环境规制对农业科技创新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具体分析如下:(1)环境规制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即期影响为正。从检验效果来看,不论是从农业科研投入的视角,还是农业科研产出视角,环境规制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即期效应都是具有积极影响作用的,而这与“波特假说”所阐述的环境规制的即期效应为负是不同的。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与过程与工业领域存在不同所致的。在工业领域,科技创新主体是企业。在短期环境规制会增加生产者的生产成本,而环境成本的增加会暂时挤占企业用于科技创新的支出,从而影响科技进步。而在长期环境政策是一种明确的市场信号[11],会诱使生产者进行科技投入,增强企业的创新意识,从而使企业通过技术革新促进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和经济效益。因而,环境规制对于企业的科技创新的即期效应为负,而长期效应为正。而在农业领域,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是政府及其科研机构。在环境规制下,政府的行为目标是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和整个社会经济效益的最优化。农业环境污染会影响农产品的产品质量,在严格的贸易壁垒等环境政策下,农产品的出口势必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并最终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农产品出口和农民收入的提高。此外,环境污染还会影响到食品安全问题,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降低社会的福利水平。因而,在这种情形下,政府必须主动加大科技投入进行科技创新,治理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和经济效益的最优化。可见,环境规制对于农业科技创新的即期效应为正。农业污染条件下,政府的科技创新行为是对生产外部性的一种弥补,也是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充分考虑。(2)从长期动态效应来看,环境规制对农业科技创新滞后期效应也为正,这和波特假说的结论是一致的。为了突出环境规制的动态影响效应,本文选择了带有滞后变量的多元回归模型对这一效应进行了验证。模型选择了环境规制变量的滞后1期、2期和3期效应进行了验证,检验结果表明,不论是即期效应还是滞后期效应,环境规制对农业科技创新都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这说明了政府的农业科技创新行为相对于农业环境规制而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当规制条件发生变化即农产品质量标准和环境标准提高时,政府会被动地进行科技投入,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以满足环境规制的要求。可见,在环境规制条件下,政府的科技创新行为具有一定的滞后性。(3)从农业科技产出视角来看,农业科技创新的即期效应为正,滞后效应为负,但即期和滞后1期的验证效果较为明显,而滞后2期、滞后3期的验证效果并不明显,而以农业科技投入视角来验证,即期效应和滞后期效应都表现较为明显。这一结果的出现和农业科技创新指标的选择有关,本文选择农业科研投入作为农业科技投入的替代变量,选择农业新技术服务于农业的市场成交额作为农业科技产出的替代变量,从两个不同侧面反应环境规制的影响效应。在环境规制面前,政府会主动积极地进行农业科研投入,因而环境规制的即期效应和滞后期效应都很明显。但从农业科研产出视角看,农业科技成果的实现、转化和应用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这主要是因为农业科技创新过程具有复杂性和风险性的特点,农业科技创新周期较长,受到自然条件、生产条件以及市场条件的限制;农业科技创新存在较大的风险,具有技术研发、成果推广的风险,还涉及到产品市场风险。农业科技投入能否顺利转变为农业科研成果,农业科研成果能否顺利实现转化和应用,受到诸多因素和条件的影响和限制。因而,从农业科研产出视角来看,环境规制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影响效果受到一定影响。(4)从控制变量来看,农业生产规模变量(农业生产总值)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影响是积极的,但是相对于环境规制变量而言,不论是即期效应和滞后期效应,影响程度都较小。

5结论和启示

篇8

高校体育场馆作为教学、训练必要物质条件也日益承担更大范围的社会功能,逐渐成为社区居民体育和赛事活动的举办地。[1]但单一场馆资源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实现可持续经营。

一、基于SWOT框架的策划环境分析

1.强项与弱势。从内部禀赋与运作看,芜湖高校场馆联盟建成后,将共享包括田径、足球、排球、网球、游泳等单项体育场馆资源,场馆联盟设施齐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单个场馆供给不足的劣势;同时运用网络信息技术与“一卡通”制度设计可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技术应用与联盟创新思路将为场馆冠名、赛事广告开发权等无形资产开发和品牌宣传提供动力。建立之初会因缺乏经验,吸引商业投资能力不足,关注度不高,主要服务对象为大学生群体,目标市场细分及开拓会受到一定阻碍,其最大困境便在于长期资金投入,吸引商业赞助能力。

2.机会与威胁。由于国家46号文件的出台,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深度运用,芜湖高校场馆联盟具有良好经济发展环境,作为体育平台一部分,易产生同企业市场营销与推广需求的契合点,吸引较为丰厚的商业赞助。同时高校财政拨款、政策扶持,其具有广阔发展前景,随着官网及手机APP推广使用,目标受众将不仅局限于学生群体,会逐步向社会体育健身消费群体扩展。目前芜湖高校园区体育场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校财政,经营中出现浪费和场馆维护不到位现象,这种供给滞后于体育需求的现象会严重影响体育消费者心理预期,建立之初,若经营不善或缺乏对风险的规避与控制则会产生威胁。同时体育教育资源共享率低,配置不足与浪费并存也是一个制约因素,高质量体育场馆管理与技术人才仍有较大缺口。[2]

二、后续可持续发展

(一)开展校际联赛,吸引商业赞助

闲置和资金实力不足成为目前国内很多场馆的突出问题,缺乏场馆联合,共享资源方面的尝试。单个体育场馆依托独特资源可形成经营亮点,却难以产生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如芜湖高校园区一些高校由于场地有限,无法满足多种运动项目场地设施配置,一旦举办综合型体育赛事活动便束手无策;而芜湖奥体中心虽拥有较大场地和较为齐全的运动器材,却面临宣传力度不足面临的部分资源闲置问题。因此,将芜湖市奥体中心与高校园区场馆相结合,形成场馆联盟,并利用某些场馆优势举办校际联赛,如芜湖高校园区田径运动会、高校大学生排球、乒乓球挑战赛等。通过在场馆联盟中举办赛事活动,不仅能将芜湖奥体中心与高校场馆联系起来,解决大学生联赛场地设施不足,项目单一的问题,还可以吸引大批芜湖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增强体质,具有广泛社会效益;通过联盟场馆冠名权,赛事冠名权、冠杯权,广告开发权等无形资产开发能够吸引一些市内、甚至省内企业赞助,为场馆运营和赛事活动提供必要资金支持,解决投资短缺问题。具体来讲,芜湖市高校场馆联盟在组织机构中可设立竞赛管理部门,专门负责定期举办赛事活动相关事宜,并设立市场开发部联系企业投资等。

(二)互联网信息科技助推场馆资源共享与优化配置

“去运动”APP及官网是湖北省体育局,荆楚网共同开发的国内首家体育公共服务平台,该平台签约了全省100余家体育场馆,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优质场馆资源、专业教练及专业理论指导,有效缓解了该省体育场馆资源供需不平衡现象。芜湖市高校场馆联盟要想在经济效益上取得更长远进步,赢得更广阔发展空间,必须要紧跟互联网时代,建立线上官方交易与服务平台。借鉴“去运动”这一创新社会管理模式,芜湖高校场馆联盟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可尝试建立自己的官方网站及手机APP终端,借助互联网深度整合场馆资源。具体实施路径:在官网及APP上置入高校联盟场馆的详细介绍,包括地址、开放时间、费用及优惠办法、咨询电话、项目类别、特价时段等信息,根据场馆闲置情况可开通提前预定服务,使物尽其用。这种利用官方网站及手机APP信息服务平台本质上是对经营服务改良的一种尝试,通过互联网,使原本闲置的场馆得到利用,同时也减少了体育健身消费群体集中排队等候一两个场馆花费的时间成本。这一场馆联盟官方网站也可以发挥受众广优势,进行信息和广泛宣传,逐步提升高校园区场馆知名度,让更多人知道并且在恰当时间进行体育健身消费,从而促进芜湖高校场馆及奥体中心资源共享与优化配置,实现规模效益。

(三)依托“徽文化”,促进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

“徽文化”作为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文化,对产业经济具有积极反作用。芜湖奥体中心拥有自然生态为基础的现代化体育公园,高校也具有各自文化特色,后续发展中,可策划与徽文化有关的主题赛事,或吴越文化的水上运动,武术表演,同时将场馆联盟与体育旅游相结合,实现产业融合发展, 通过“一卡通”让更多高校园区大学生能不受限制到其它高校体验异质性体育场馆资源,也可印有反映“徽文化”特色的图案,由学生向社会开发过渡。

篇9

关键词: 数学课堂 学习评价 认识 案例分析 思考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在当前新课改深入发展的阶段,课堂教学评价已成为理论和实践者乃至整个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落实教学理念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为什么要进行评价?评价应该发挥怎样的功能?这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评价到底是什么,至今仍缺少统一的认识和界定。20世纪30年代,泰勒提出:“评价在本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过程。”本文所说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数学学习评价,是指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促进学生学习和改善教师教学而实施的,对学生学习过程与结果的评价。[1]

1.教学中学生评价情感性处理策略的认识

对学生进行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查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最近笔者阅读了上海师范学院卢家楣教授撰写的《以情优教》一书,该书以教育科学规划“九五”教育部重点课题《从情感维度系统优化中学教学研究》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从四个层面上论述了基于情感维度的教学策略。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学生学习的特点,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深感数学教学要适应新时期要求,做到与时俱进。

所谓教学评价的情感性处理,是指教师从情感维度着眼对教学评价进行优化处理,使教学评价在对学生教学中的反应作出认知反馈的同时还给予情感上的影响,以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在情感方面的积极作用。[2]

2.教学案例分析

下面通过教学案例来阐明情感性学生评价策略在教学中的运用。

案例:集合的表示方法。

教师A与教师B是我校两位青年教师,分别任教于高二年级的两个平行班,两个班的学生学习情况基本相同。下面是两位教师讲授同一内容的教学片断。

从上面两位教师的教学片断分析,可以看出教师A与B的课堂教学的不同之处:

同一授课内容,教师A与教师B的课堂教学表现出不同的教学评价观念,教师A比较注重认知性知识的传授,缺乏与学生情感的交流;而教师B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运用了情感性的积极评价、特色性评价、主体性评价、象征性评价策略,注重激励学生学习的情感,在每位学生回答完之后,教师都给予鼓励性评价,如“你说得很好”等。这种鼓励的话语能使学生产生愉悦和自信,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3.对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几点思考

3.1 评价不仅要关注认知,更要关注情感。

关注学生的认知能力曾经是评价学生发展的重要指标,人们真正关注的是学生认知性目标的掌握,是教师教学设计的完美。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仅仅掌握知识与技能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于是在学习评价中关注认知的同时,人们开始关注个体发展的其他方面,如积极的学习态度、合作与沟通能力,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因此,课堂教学不仅要从认知维度评价学生,更要从情感维度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3.2 评价主体不仅是教师,更是学生主体。

传统的数学教学,教师是唯一的评价主体。而新课程的改革,使评价主体趋向多元化,不仅教师是评价主体,学生也是评价主体,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的分析,有助于学生通过自我评价提高自主意识、反思能力,也就是新课程所强调的通过“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例如生B对生A的评价。

3.3 评价需要激励性评价,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时,要从鼓励的角度出发,充分给予学生以积极的评价,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着重指出其身上能区别于他人的特点和优点,使学生产生一种真正被老师重视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其自尊和自信水平。也可以采用象征性的刺激物来强化学生的正确反应,以增强其积极情感体验的强度。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精神病患者;逃跑;护理对策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8例逃跑患者中男性患者4例(22%),女性患者14例(78%),平均年龄18~45岁。

12 临床资料 精神分裂症患者17例(95%),躁狂症1例(5%)。出逃时处于急性期(1~7 d内)5例(27%),缓解期10例(55%),恢复期3例(18%)

13 逃跑方式 1外出检查治疗和活动时13例,2从走廊门和窗户逃跑2例,3趁工作人员进出病房时强行夺门而逃3例。

14 出逃后果 安全找回5例,回到家中11例,2例被人送回病房。

2 原因分析

21 患者自身的因素[1] 患者自知力缺失,不愿意住院;不适应病房环境和条件;受命令性幻听支配;有被害妄想,认为病房有人要害自己;对有些治疗感到恐惧;感觉住院生活单调,乏味无趣;长期住院患者想念家庭及亲人等因素。

22 环境因素 病病房封闭式管理,患者在住院期间感觉到不自由,受约束;有的患者感觉医院生活条件差,不适应;病房防范设施不到位等因素。

23 医院工作人员的影响 工作人员不注意说话方式,解释缺乏耐心,使患者产生不满心理;还有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到位,注意力不集中,给患者造成可乘之机;带出患者交接不清等原因导致患者外逃成功。

3 护理对策

31 加强病情观察,凡有被害、罪恶、等妄想及幻觉的患者,不安心住院者,以及新入院3 d以内及一级护理的患者,应加强与患者交流,了解其心理动态,确保患者在工作人员视线内活动。加强疾病知识的宣教,与患者共同分析其精神症状,让其了解住院系统治疗的必要性。长期住院的患者,让家人定期探视,或给予电话问候,使患者能够安心住院治疗。

32 加强安全管理,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要求工作中保持高度的警惕性。病房门窗每日检查,及时维修,病区的门,

--------------------------------------------------------------------------------

作者单位:463000 河南省驻马店市精神病医院精神一科

各类通道应及时落锁,各班次巡视病房时认真查看。严格保管及时查除各类危险品。病房的钥匙妥善保管,切勿遗失或被患者窃取。发现丢失应立即报告病区护士长,及时组织人员寻找。未找到前,要加强安全措施,以防落入患者手中,造成出走的机会。

33 患者外出检查治疗时,由工作人员专门陪同。首先做好患者的解释工作,并根据患者病情、人数,合理搭配护理人力。对有外逃企图的,要暂缓带出,或加强护理人力。外出集体活动时,工作人员要思想高度集中,不能分心,严防患者乘工作人员不备逃跑。患者集体外出归来及交接班时,均应认真清点人数,交接清楚。

34 护理人员上班期间应分工明确,集中精力,时刻注意观察每个患者的行为,做到心中有数,随时巡查,警惕不安全的潜在因素,如发现患者的情绪波动,要及时交班并记录。护理人员要增进与患者的沟通,掌握其思想动态,对有出走企图的患者,针对原因采取必要的措施,做到预防为主。

35 发生逃跑后,立即汇报,组织人员外出寻找,必要时通知有关单位协助查找。切勿惊慌失措,到处声张,以免影响其他患者的情绪,防止效仿。患者返院后应热情接待,不应指责或恐吓威胁,并检查有无危险品带入病区。将逃跑经过写好护理记录,重点交班。

36 每周安排工娱疗活动,鼓励患者参加,丰富住院生活,转移出走念头,使其安心住院。做好无抽搐电休克等特殊治疗的解释工作,消除恐惧心理,取得患者的配合。

4 体会

预防精神病患者逃跑是精神科护理的难点和重点,因此,必须提高每个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加强健康教育,把握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心理动态,做到及时防范不良事件的发生,有效减少医患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