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教学参考范文

时间:2023-03-23 15:55: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学物理教学参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篇1

如何调动高中学生学习物理主动参与性,已成为高中物理教师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有利条件,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才能最终实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目的。

关键词:

高中;物理教学;参与

1概述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互动意识,让他们真正成为高中物理教学课堂的“主人”而乐于参与、乐于学习,这已经是当前新时期高中物理教育教学的必然趋势。从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法”,布鲁姆的“掌握教学法”,布鲁纳的“发现法”,到“八字教学法”,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原则”,卢仲衡的“自学辅导法”,等等都强调着、体现着学生参与的思想意识,参与是全身心的投入进去。因此,我们应注意培养学生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参与意识。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高中物理教学活动的主角,而不是把教学看成“教师灌、学生装”,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对象。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物理学习

2.1引入新课时注意创设物理情景,激发学习兴趣教学实践表明,兴趣是一种学习的动力源泉,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越浓,则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主动参与度也就越高,学习的效果自然就越好。高中物理主要的教学场地是课堂,课堂是物理教师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重要场所。因此,必须重视在课堂通过各个环节的设计与创造有利于提高他们获取知识的兴趣点。当高中学生物理学习兴趣产生后,最明显的就是他们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会逐步改善,进而表现和产生出强烈的参与愿望,这给课堂后续的重难点讲解与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如果学生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出他们的主体作用,那么物理的教与学就真正进入到了良性循环阶段。譬如笔者在讲“相对运动”这一章节时,举例一个小故事——在第1次世界大战期间,1名飞行员在2000多米高空飞行时,从脸旁抓住了1颗飞行的子弹,而飞行员自己却安然无恙,为什么?学生听到这给故事,会感到惊奇,强烈的好奇心会使他们急于想知道答案,便会立刻参与进来思考,课堂气氛必然就浓厚起来。另外,应精心设计测试题,对于较难的物理题型题目、知识点,在复习时要进行必要的暗示,对那些物理成绩较差的学生哪怕少做题、做少题,也要让他们做对题、做好题,使他们在复习时具有针对性,在测试时获得一定的成功感,从而一定程度上激发和巩固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动机。

2.2从重视教材知识结构的钻研转变到重视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建构要鼓励学生大胆暴露他们的真实思想和疑虑,教师提出的问题尽量生活化。物理老师问题设计、举得例子尽可能与学生周围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紧密围绕他们熟悉的经验,实施开发的务实的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上,尽力把物理知识融入生活事实,把理论规律与自然现象很好的结合起来,有目的性的创设情境、设置问题与揭示答案,通过这些细节来捕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同时,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实际想法,观察他们的反应,对反馈不时进行必要的调整与修正,并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空间,而不是去急于指出他们的错误,交换思维、设身处地地通过学生的观点、思维方式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做表面上好象在浪费时间,实际能使学生对物理内涵获得真正理解,起到事半功倍效果。

2.3努力搞好实验,增加学生动手和直观体验的机会充分利用高中物理课本课后的“做一做”,引导学生因陋就简,让学生在课后也参与到物理中来。例如:高一物理P/3“8做一做”让学生测定反应时间,学生通过测试,比反应时间哪个快。通过动手学生体会了成功,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兴趣。又例:学生在学习电动机时,笔者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学生不相信自己的能力。我们就模拟电动机的材料:一块磁体、一根漆包线、一节电池和两个别针。学生做了均能动起来,高兴极了。在高中新教材中有大量的“做一做”对提高学生的参与确有不错的效果。它使学生在动手过程中,对所学知识加深了理解,又使学生不自觉参与到物理教学中来。另外,笔者感到众多高中物理的演示实验适当地分解成学生的分组实验,这样既可增加大多数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又可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配合实验有意识地讲述有趣的物理现象、物理学史和物理学家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给学生适时讲授有趣味的故事是满足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补偿方式。

2.4运用形象类比的方法突破教学难点,促进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在高中物理中有相当一部分物理概念很抽象,表述不具体,使学生难以理解。如电动势的概念,笔者在教学中做了这样的类比和说明。电动势是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成电能的本领,就像木匠能把木材做成家俱,缝衣师傅把布料做成衣服一样,都具有一种本领。木匠的这种本领已经具备,做家俱以后就把这种本领表现出来,就像电源接入电路时,把电动势———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成电能的本领表现出来一样,未接入电路的电源,这种本领未表现出来,大小保持不变。再加上实验,学生很快就理解了电动势的概念。形象类比,首先要形象,既形象又恰当,否则不但达不到教学目的,反而会把学生引入歧途。这就需要我们在备课中备好类比事例,做到类比通俗易懂、形象逼真,且符合实际,这样才能真正突破教学难点。

3结束语

篇2

关键词: 中学物理教学 生活化教学 高效课堂

实践表明,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当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结合时,整个课堂教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教学效率也很高。所以,中学物理教师创设生活化情境,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物理知识,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效果明显,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物理生活化教学的理念

基于对《中学物理课程标准》(试行稿)的解读,物理生活化教学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物理课堂教学的内容要体现学生的生活,并能对学生的生活进行有效的指导,服务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二是教师教学形式与学生学习活动组织形式的生活化,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具体化,将枯燥的物理知识生动化。

二、生活化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意义

1.生活化教学是教学活动本身的需要

生活创造了教育,教育是“生活所原有,为生活所营造”、“教育与生活是同步的”[1]。师生的日常生活经历,对教育能产生明显的影响。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事情,反映在教育活动中。比如在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学活动中事例的列举等方面,都会体现出师生在日常的生活痕迹,打上日常生活的印迹。教学活动与师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师生的生活经历影响教育活动的开展,同时教育活动反映师生的日常生活。所以,生活化教学是教育活动的本身需要。

2.生活化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本身的需要

在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中,许多都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反映。物理学科的理论知识大部分都是从生活中来的,又反映日常生活事物的一般规律。如关于万有引力的发现,是由牛顿观察生活中的苹果下落而思考得来的,同时,这个规律又解释许多这样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离开了现实生活的物理,根本算不上是一门科学。没有物理学理论,生活中许多现象都无法解释,社会不会进步如此快,离开日常生活,物理教学将显得乏味而且无用,所以说,生活化教学是物理教学活动本身的需要。

3.生活化教学是时展的需要

教育只有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才能发挥实际作用,才能立于不败之地[2]。如果学生只能解答书本上前人提炼好的规范的物理学科习题,不能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简单的实际问题,那么是中学物理教育的最大失败。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活化的教学是不可缺少的。

4.生活化教学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物理学习观

中学物理是学生学习物理学知识的基础阶段,培养中学生科学地物理学价值观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学生将来在物理学领域所能取得的成就。生活化教学,把物理课堂和师生的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有利于让学生科学地认识到物理学科的重要性和趣味性,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物理价值观,对学生将来的发展影响深远。

三、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生活化教学

1.中学物理教学观念生活化

人们的行为总是受思想指导的,要改变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现状,就必须树立新的教学理念[3]。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学与生活往往是分离的,生活是生活,教学是教学,这样的教育理念影响深远,“根深蒂固”于人们的脑海中,制约着教育的发展,阻碍着生活化教学的实施和发展。要想很好地实施生活化教学,就必须从思想方面入手,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树立生活化教育的理念。教师在备课的阶段,就应该在生活化教学理念的要求下,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的方式方法,着力于培养学生树立物理生活化观念。

2.中学物理教学内容生活化

中学物理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准,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处理教材时,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教学资源,尊重学生的见解,让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学习物理知识、利用物理知识。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材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最感兴趣,也会觉得内容亲切,易于理解和接受。

实验生活化,让实验回归自然、回归社会,焕发出实验的活力,提高实验的实用性。练习题生活化,生活化的练习设计,让物理知识贴近生活,使学生发现物理就在身边,认识到生活中充满了物理,生活真有趣,物理真有趣。

3.中学物理教学方式生活化

中学物理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有必要了解学生已经积累了哪些生活经验,并以此确定哪些经验可以作为教学资源,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实现教学方式的生活化,但需要注意的是,创设生活化情境应具有生活性、探索性、适切性、开放性和生成性。

四、结语

我国中学物理教学长期以来深受知识本位和学科本位的影响,忽略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内在联系,致使中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低落,物理学习素养不高,影响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所以,实施生活化教学,对解决这样的问题很有效,这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值得在教学中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孙彦勋.浅谈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高效课堂实施策略[J].物理教学探讨,2011(08).

篇3

【关键词】中学物理教学;科学方法教育;意义;途径

一、引言

随着中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学物理教学面临着新的情况和问题。对于不少中学生来说,中学物理学习算是一门较为复杂、困难的学科,需要缜密的思维与勤奋的学习态度。但是,当前中学生由于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而对物理学习失去了学习兴趣。因而,本文将从科学方法教育的角度出发,试图找到中学物理教学的新途径,切实发挥出科学方法教育对于中学物理教学的积极作用与重大意义。

二、中学物理中科学方法教育的意义

所谓科学方法教育就是指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为了探寻出一些物理现象而进行的物理实验,并通过一定的学习或研究来总结、归纳出物理实验中的一些物理规律,这是一种综合性的物理手段和方法,并不是单一或独立存在的,它是物理教学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于人们在物理学习中搜集事实、提出假设并给出一定的解释和认证提供了可以依据的标准。当前,中学物理中的科学方法主要有:实验法、观察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类比法、理想化物理模型法(建模法)、归纳法、累积法、放大法、比较法、逆向思维法、等效法、科学推理法、图像法等。这是学生物理思维形成的有效方法和科学程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物理科学品质。

因此,中学物理中的科学方法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它指导中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让学生切实的投入到科学探究的过程当中去,让他们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出最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从而让他们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科学探究,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他们智力的发展与提高,培养他们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从而让学生不仅掌握了物理知识,还提升了自己的科学探究精神与能力,是一种独特的教育方法,是中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

三、中学物理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的实施途径

中学物理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的实施途径具体如下:

(一)在实验教学中实施。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必然要开展实验教学。那么,在实验教学中,让学生接受一定的科学方法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教育途径,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并深刻领会物理实验中使用的科学方法。应该来说,物理学科的本质就在于物理实验,它是体验科学方法教育的基础所在,是科学认识的基本方法,是培养学生科学方法,形成科学态度的有效途径。因此,中学物理教学中应该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结合实际,启发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物理现象、勤于思考问题的习惯,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教给学生进行观察的一些具体方法,比如说对比观察法、分步观察法、归纳观察法等。

(二)在理论教学中实施。科学方法的实施,就是应该在具体的科学理论知识中进行,它是人们对于科学知识的认识过程,学生只有在领会到科学方法的提出角度以及解决途径的时候,才能够真正学习到科学方法。因此,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应该在物理概念以及规律教学中,充分挖掘出科学方法,合理设计教学方案,渗透科学方法教育,从而让学生在进行物理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来获取科学方法。

(三)在习题讲解中实施。中学物理教学中,必然会有物理习题的讲解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学物理教师应该努力渗透进科学方法教育,这是因为科学方法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定的物理习题讲解,有利于学生的物理知识达到理解的水平,并通过一定的习题实践,达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新能力。因此,中学物理教师应该创设情景,强化习题教学和训练,让学生在科学方法教育中把对物理问题的解决由知识向能力进行转化。显然,物理解题训练中渗透科学方法教育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有利于学生提高物理知识掌握能力与水平。

(四)在物理学史中实施。中学物理教学中,也会不时的穿插一些物理学史方面的知识,这些有利于培养学生进行物理科学思维,因为物理学史中必然会提到一些伟大的物理学家,有些会详细介绍这些物理学家如何发现一些物理现象并做出解答的。因此,它将引导学生更为深刻的理解某些物理现象,更好的培养学生物理科学思维方法,还让本来较为枯燥的物理学习变得有趣而生动,让学生更易于接受和理解。那么,中学物理教学中就必须突破各种条件的限制与制约,不仅需要一些逻辑性的教学方法,更要采用一些非逻辑性的创造性思维方法,比如说直觉、灵感等,而这些很多都可以在物理学史中获得充分的材料。

(五)在物理讲座中实施。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还应该适当的举办一些物理专题讲座,比如说邀请著名的物理学家李政道等。他们的学习经历是非常有价值的,他们的贡献不仅仅在于物理理论知识,更在于他们的学习方法和探究方法。因此,中学物理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多举办类似的专题讲座,让学生更多的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认真学习物理学家们的科学思维过程和科学方法,并把一些物理内容教学中运用的教学方法渗透到科学方法教育中去,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从而使得中学物理教学中通过物理专题讲座来实施科学方法教育。

四、结论

综上,中学物理教学并不是简单的一件事情与任务,而是需要进行认真且缜密的安排的教学过程。为了避免普遍认为的枯燥乏味,中学物理教学中应该努力实施科学方法教育,运用科学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这将成为中学物理教学的最终目标。因此,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循隆含性原则、触合原则、适度性原则的基础之上,切实有效的推进并实施科学方法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形成并提高自己的物理科学思维与科学品质,从而有效提高物理知识学习效率,又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刘军.浅谈中学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基本途径[J].新课程研究,2009(07)

[2]宁蕴玉.中学物理教学中注重加强科学方法的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6)

篇4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 中学物理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183-01

引言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虽然已经有了明显的改观,但仔细探究其教学方法时,大多还是趋于传统,学生还是为了应试在学习,综合素养还是没有显著的提高。为此,很多中学已经意识到这种学习的弊端,并开始应用任务型教学法以及一些其他的具有实践意义的方法。

任务型教学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直接用物理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它关注学习的过程,注重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多边活动,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体验、合作和交流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从而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的能力。

因此,作为中学物理的任教者应该着重把握好该教学法的应用优势和特点,并不断完善和优化它的应用技巧,从而进一步提高物理教学的实效,最终培养出具备综合素质的物理人才。

一、任务型教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任务型教学法的核心就是“任务”,在课堂上通过让学生完成任务来进行课堂教学。该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法较之,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

(1)任务型教学具有的合作性、互动性的特点,让学生感受到了新颖的教学模式,学生不需要每节课都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听老师讲课,自己不停的做笔记,而是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不停地互动,不停地交流,学生不仅开拓了自己的思维,对知识的认知有了自己的见解和观点,还在课堂中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最后有效地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因此,它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

(2)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有任务,且课堂目标明确,学生就会为了完成任务而不断进行思考,而且对于这种思考任务的完成,学生并不是一味地在追随老师的指挥,而很有可能老师的任务或是主题正好就是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这时,学生便可以自由地发挥,表达他们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不断地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有助于他们在不断追寻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二、任务型教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物理作为一门在中学阶段很重要的课程,无论是学习者还是任教者都必须给予必要的重视,环顾我国中学物理的教学方法,大多采取教师的教为主,学生的记为辅,课堂上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为此,需要我们加强任务型教学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1)任务型教学法作为一种目的性很强的教学方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它不仅克服了传统教学法的弊端,摒弃了教师授之以鱼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不是只注重让学生掌握新知识,还注意到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情和状况,从而将它们设计成教学任务,运用到教学中,课堂上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在课堂上设定良好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教学环境中,通过讨论和合作的方式,不断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来完成课堂的教学;让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会积极去克服困难和解决问题;并不断增强他们在通过自己努力完成任务后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帮助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自己学习上的不足,从而帮助他们及时改正,让他们在与人交流的环境中,不断练就自己的能力。

(3)在运用任务型教学进行中学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实施课堂任务设计,应该包括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材料、教学评价等各方面进行设计。一方面,要做到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了解学生的动态,掌握学生所传达出的信息,最后做到信息传达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要要求学生要学会对教学进行评价,让他们在参与学习和评价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和提高自己;另一方面,教师课堂任务的设计还包括对教学环境的设计,要考虑到什么样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来有效完成教学任务,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采取小组合作的活动形式是任务型教学主要的教学方法之一,这主要是由于在小组活动中,学生可以在互助合作中,学会团结合作,构建团队精神,他们会深刻地意识到自己所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是对小组的贡献,这就更加有利于他们竭尽所能完成任务,更是他们学会自觉投入学习的动力。此外,实施任务型教学法,教师需要提前做好教学设计,包括以什么样的方式引入教学任务、用什么样的手段来执行任务,然后再以什么样的策略来总结任务。

三、总结

总之,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作为一种很具优势的教学方法被广泛采纳,它让中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通过目标语进行沟通交流,最后通过分工合作的形式完成相应的“任务”,来最终完成课堂教学。因此,作为中学物理任教者,应该着重把握好该教学法的优势和原则,合理地安排好它的应用步骤,不断完善和优化它的应用技巧,不断提高中学物理教学的实效。

参考文献:

[1]王耀华.试论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方法[N].陇南日报,2008年

篇5

【关键词】电化教学;中学物理;运用

电化教学主要是通过运用多媒体来开展教学的一种方式。物理教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中学物理教学工作开展中要使用以多媒体为核心的电化教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运用电化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物理课堂的效率。

一、运用电化教学提高物理教学的演示效果

运用电化教学提高物理教学的演示效果是电化教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主要运用。物理教学中,很多慨念都是抽象的,许多物理现象是渺小的、瞬时的,物理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初中生学习物理的难度,尤其是初中女学生,她们自身的想象力较差,对于抽象的知识理解力较差。因此,如果不能够采用极为科学的演示而是仅仅通过“填鸭式”教学,很容易引起初中生对于物理学习的厌恶。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电化教学的方式开展物理教学就可以提高教学的演示效果。教师通过教学课件,利用实物投影或摄像设备可以放大演示实验效果,还可对实验步骤以及微观结构进行分解演示,从而提高了演示实验效果,使学生对于抽象的物理知识有了很好的理解。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讲述天平的构造以及应用一节课时,由于天平太小,其结构也不能够通过演示的方式来拆开,因此学生们对天平的认知仅仅停留在“天平是称物体质量”这一层面上。同样这样的课程,若教师利用电教手段,通过使用投影仪来开展教学,效果很好。首先将关于天平的构造、作用以及如何使用等诸多内容通过投影仪来介绍,天平的构造在投影仪的演示下,极为清晰。通过投影仪的具体演示,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教师所讲述的知识,这比起教师口头告知学生效果要好很多。物理教学上,弹簧秤、安培计、伏特计等关于测量知识的教学都可以通过电化教学的手段来提高演示效果。

二、运用电化教学提高物理教学的模拟效果

利用电化教学提高物理教学的模拟效果是电化教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功能。物理教学是一门抽象性比较强的学科,而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并不是很高,因此,通过使用电化教学来提高初中生的理解力尤为关键。传统教学中,对于物理知识,更多地是采用挂图这种方式辅助学生理解,但是挂图自身是一种平面的方式,其立体感以及形象度都不高,通过挂图来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并不能够让学生具体掌握相关的知识。电化教学可以通过相关的设备以及仪器等对物理的知识进行模拟,这种模拟的效果可以较为容易地诠释出物理教学中的原理以及相关知识。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在讲述内燃机等设备工作原理的过程中,因为学生之前并没有接触过,如果单纯通过挂图来讲述的话,学生所看到的仅仅是平面的机械内燃机工作的流程,对于如此深奥的知识,学生并不能够真正理解。若教师在讲述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提前备课,认真做好关于内燃机剖面图的相关课件,在这个基础上,通过计算机软件的操作来附加可活动的活塞和进、气阀的部件图。这样,动态化的演示能够使得相关原理更为形象。

三、运用电化教学提高物理教学的实用性

运用电化教学提高物理教学的实用性是电化教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关键性运用。物理教学是一门科学,同样,其与人们的生活实际联系较为密切,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物理教学实用性较强。基于物理教学的这一考虑,在日常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要进一步强调物理的这种实用性,让学生意识到物理学科在实际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电化教学可以进一步提供逼真的交际情景、言语,使学生感到置身于真实的言语运用活动之中,而不是处在人为的学习环境。因此,教师通过电化教学联系实际生活中的场面可以让学生深切地理解物理教学。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物理教学中“相对运动”这堂课的开展曾经让不少教师伤透脑筋。很多中学生并不能够想象得到到底何为相对运动。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播放一段视频,视频主要内容是行使的汽车与树木之间的关系。在讲述绝对运动时,教师就一边播放视频,一边讲述相对运动。这样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有利于大纲要求的实现。可以说,利用电教手段进行物理教学,拉近了学生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所遇问题的能力。

四、运用电化教学加强物理教学的反馈

运用电化教学加强物理教学的反馈是是电化教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另一运用。复习是中学生学习任何科目的重要流程,复习可以加强对学生学习知识和内容的巩固。复习工作开展得如何对于物理学习的效果极为重要,通过运用电化教学来开展复习也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方法。传统教学上,我们通常都是采用强调重点的方式对学生再次讲述,这样的复习方式并不能提高学生复习的兴趣。

运用电化教学营造物理学习氛围

运用电化教学营造物理学习氛围是电化教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初中生是一个求知欲很强的群体。通过电化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营造浓厚的物理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另外,氛围的营造可以激发大多数同学学习物理的兴趣,中学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有跟风的情况,因此学习物理氛围浓厚,对于物理教学的开展极为有利。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讲述到声学的内容时,教师通过应用录音、录像可以把音乐会的歌唱、各种乐器的演奏以及各种噪声源不同的声音让学生去感知,让学生自己说出喜欢哪种声音、厌恶哪种声音。课程进行到这里的时候,学生的好奇心已经很浓厚了,为什么老师会让我们听这些声音。在这个情况下,教师提出关于分贝的概念,分贝的数值与声音之间的关系。这样学生自己切实听到声音了,就对分贝有了形象的感知。这比起教师仅仅口头讲述的“0-20 分贝是很静、几乎感觉不到”等内容效果要好很多。同时,通过这样的电化教学之后,教师鼓励学生,在听到声音的时候,可以猜测多少分贝,学生积极响应,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以及巩固课堂内容极为有利。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电化教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上文中,笔者就从运用电化教学提高物理教学的演示效果、运用电化教学提高物理教学的模拟效果、运用电化教学提高物理教学的实用性、运用电化教学加强物理教学的反馈以及运用电化教学营造物理学习氛围等角度介绍了电化教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运用。在今后的工作中,作为电化教学的研究者,要进一步鼓励教师采用电化教学,要充分发挥电化教学的优势,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以推动初中物理教学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朱振华;电化教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0(12)

[2]曾玉菊;现代教学技术及其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成才之路;2009(26)

[3]李鸿;物理教学中的反思[J];现代阅读(教学版);2012(04)

[4]岳勇;怎样让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参与式教学[J];现代阅读(教学版);2012(04)

篇6

文化反哺又称后喻文化,指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的现象。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向学生

请教,学生给老师解决问题等现象也属于文化反哺现象。文化反哺现象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很

常见,但自从使用了互联网辅助教学以后,文化反哺才引起老师们的关注。那么,

文化反哺对中学物理教学又有哪些影响呢?文化反哺对中学物理教学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

1 文化反哺对教师的教学观念的影响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查阅资料、问题和寻求答案。学生以往的那种

对老师的依赖被互联网所取代,学生可能先老师一步从网络或者其它资料中学习一些知识和

思考一些问题。学生所思考的这些问题可能是教师原本没有想到、上课没有涉及到或者备课

没有关注到的问题。它们可能超出了课本要求的范围、或者延伸到课堂以外,甚至进入社会

生活实际。教师在学生倒逼的情况下进行学习,有时甚至询问学生知识的来源及其解答的方

案。传统的“先生先知”的规律被打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施教者与受教者的角色发生错位

。

学生为老师“解惑”已经不是中学物理教学的新鲜事,网络成为学生最好的老师。文化反哺

促使老师更新教学观念。

1.1 文化反哺改变了教师的学习观念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广大学生通过网络或其它资源可以获得更多的相关知识与信息,而教师

由于知识更新的周期变短,再加上学习条件的限制,其知识往往会停留在一定的基础上,“

传道、授业、解惑”能力受到挑战。要想使学生获得“一杯水”教师必须具有“一桶水”的

传统的知识储备的观念,让位于要想使学生获得“长流水”教师先造“自来水”的新观念。

文化反哺现象要求教师树立向学生学习、与学生一起学习和不断学习的观念。如教师为了实

现教学目标,就必须不耻下问、敢于和善于向学生学习;与学生一起使用各种资源,一起查

阅各种资料,共同学习和研究物理问题;要不断学习、自我提升,将自己的知识成为有源头

的活水,保持知识的及时更新和职业能力的与时俱进,提高自己“传道、授业、解惑”的本

领,做一个研究型和学者型教师。

1.2 文化反哺挑战了教师的权威观念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权威反映在解决学生所问问题的能力上。一个能解答学生的一切问

题的老师,无疑是非常有权威的老师,“唯师是尊”是学生认同教师权威的概括。但是

,网络

资源的丰富和获取知识的便捷,致使那些熟练掌握电脑操作技能、掌握教学资源信息和能迅

速找到所需资源的老师会受到学生的追捧和敬仰,传统的依靠书本教学的教师的权威遇到了

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文化反哺现象使教师既认识到技者为师、知者为师和能者为师是教师权

威的新标志。如掌握电脑应用技术,拥有信息的收集和知识的储存和运用技能,熟练使用网

络资源,成为网络运用的专家,就是技者为师的权威观。拥有更宽广、更丰富和更新颖的知

识,特别是本门学科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应用知识和关联性知识,成为一个学习型的现代教

师,就是知者为师的权威观。拥有教学所必须的专业技能、职业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等,成

为学生心目中“问不败、难不倒”的教师,就是能者为师的权威观。文化反哺现象说明学生

可以先于老师成为拥有某方面技能、知识和能力的权威,文化反哺挑战了教师的权威观念。

1.3 文化反哺创新了教师的资源观念

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条件。传统的教学资源主要指教师、教材和教学

参考资料,教师的传统教学资源观念就是最大限度地收集资料和占有资源。文化反哺现象使

教师认识到,教学资源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包括受教育者学生。视学生为教学资源是文化反

哺现象促使教师观念创新的结果。

2 文化反哺对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的影响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学的效率、效果和效益不仅依赖于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手段

,而且决定于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改善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是决定中学物理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但是,由于学生反哺能力提高,思维的独立性增

强,对老师的依赖减少,开始关注自己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表现出不够谦虚和对老师的尊重

不够,语言的冲撞有时伤及教师的自尊。教师们普遍感到现在的学生难教难管批评不得,不

像过去的学生温顺。教学过程中如果师生关系处理不当,不仅教师的观点得不到学生认同,

而且还会受到学生无情的批判。所以,教师要将教学民主引进课堂,要承认学生有参与教学

活动的权力、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教师将师生平等引进课堂,要尊重学生人格,将课堂

教学的规则、秩序和规范建立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教师要创建一个和谐的课堂,在课堂上

要注意讲话的口气和对待学生的态度,要视学生为大人,要重视学生的意见,谦逊地和学生

共同探讨学术问题。文化反哺现象促使教师重视师生关系,并将民主、平等和和谐的师生关

系引进中学物理教学中。

3 文化反哺对教师的教学行为的影响

3.1 文化反哺丰富了教师的教学语言

教学语言是教师的职业语言。文化反哺现象使教师认识到,学生可能在某个方面远远超过老

师。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原先的如“这个问题我们应该这样思考”、“这个问题我再考虑考

”等体现教师权威性的语言,已经转变为“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怎样思考呢?有谁知道?”“

这个

问题我们再考虑考虑”“这个问题课后大家再查查资料看如何解决”“如果谁有好的解决方

案请

跟我们大家分享一下”。教师发自内心的询问、征求意见和请教式的教学语言,既可以调动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使师生关系趋于平和,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3.2 文化反哺优化了教师的教学态度

文化反哺现象使教师认识到,学生反哺能力的提高是建立在学生有思想、有创见的认识的基

础上的,对教师的教学必然产生更高的要求。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很难见到不备课就上课的

老师;很难见到既不研究新题型,又不研究网络资源的使用与更新的老师;现在,很难见到

拿多年未变的旧版教案上课的老师。文化反哺现象使教师很难预知“自己何时因何问题会被

学生难住”、“学生可能提一个什么样的问题,会改变自己预定的教学进程”。这种不可预

的问题是教师教学的无形压力,这种压力不是来自于学校的制度和管理者的监控,而是来自

于学生对教师的职业能力的挑战。文化反哺促使教师,既要研究教材和网络资源,认真对待

每一堂课和学生问的每一个问题;又要本着实事求是和谦逊的教学态度处理教学过程中的事

务,特别要勇于纠正教学过程中的错误。

3.3 文化反哺拓宽了教师的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指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通过反思来总结经验提高教学质量。在中学物理教学

中,教师既要关注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及其教学对象的适应性,又要注意反思是否了促进学

生学习方式的改进和反哺能力素质的提升。例如,教师要经常反思学生是否有机会完全表达

自己的想法;反思当学生有无独创性的见解。当学生有否定老师“标准答案”的见解时,老

是否及时肯定学生成绩并对学生的行为进行鼓励。文化反哺使教师的反思突破了传统的反思

的局限性。

3.4 文化反哺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评价

文化反哺现象使教师认识到,随着学生反哺能力的提升,学生评价的意识在增强,学生参与

评价的积极性在提高。过去由教师独立承担的教学评价可能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承担,学习评

价也从由教师主宰的单一模式向师生共同掌控的多元化模式转变。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

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要创设一个人人评价他人、个个被人评价的良性、互动的评价环境,使

文化反哺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如果通过教学评价,使学生在教学成长,就起到了让评价成

为助推学生发展的动力源的作用。

3.5 文化反哺活化了教师的教学方法

文化反哺现象的出现是教学的一大进步,这种进步是以教师的心理压力的增加和教学观念的

革新为代价的。这种代价的积极意义促使教师要时刻注意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进,注意培育

文化反哺的情景,尽量使用探究式、讨论式和对话式等能活化学生思想和增进师生平等交流

与对话的教学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文化反哺促使教师在进行教学选择时,必须兼顾师生

双方的态度、知识基础和可接受性。同时,文化反哺使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成为可能。

综上所述,文化反哺对中学物理教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文化反哺不仅影响物理教师的学习

观念、权威观念和资源观念等教学观念,而且影响物理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和物理教学过程中

篇7

关键词: 中学物理教学 多媒体技术 问题 反思 建议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个学校都已经装配了多媒体设备,中学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普遍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多媒体技术能够把文本、声音、图像、视频等媒体整合在一起,给中学物理教学带来了很多好处:(1)使用PowerPoint制作的幻灯片可以减少教师的板书量,节省了授课时间,增加了课堂容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2)使用投影展示各种图片、图表,一点鼠标就出来,轻切换松,色彩形象逼真,直观方便;(3)使用视频播放器播放教学视频,使学生身临其境,加深理解更方便。但是过度地或者错误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常常会适得其反。下面对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作几点思考。

一、课件制作过度精美,喧宾夺主

制作特别精美的课件,可以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强化教学效果。但是过度追求精美,就会适得其反。要制作出精美的课件必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中学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方面都是行家里手,但是在计算机技术应用上基本都是半路出家,缺乏专业训练,如果要制作出非常精美的课件,花费的时间就会非常多。在课件制作上面花费了过多时间就直接影响备课。中学物理教师在备课时更应该注重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这样才能上出好的物理课,多媒体课件只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辅助手段,不应该占用大量时间。过度精美的课件上面装饰了过多和物理教学没有联系的东西,比如装饰用的图片,切换过渡的声音。这些因素滥用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甚至会影响课堂教学的连贯性。一堂课热热闹闹下来,最后发现学生根本就没有掌握教学目标要求的知识点。精美的课件通常是色彩斑斓的,过度使用色彩,会让学生目不暇接,没有办法注意到教学内容,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声音的使用也要特别注意,不乱用声音影响学生的注意力,适当使用声音调动课堂气氛和吸引学生注意力。比如,演示子弹打击木块时,可以加入打击的声音。

二、完全摒弃传统媒体,得不偿失

传统媒体是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包括板书、板画、挂图、实物模型等。长期的教学实践已经证明了传统媒体是有效的。传统的媒体和多媒体技术相比有这样几点优势:(1)经济方便。黑板、挂图、实物模型的价格低廉,不像多媒体设备动辄几万甚至十几万。即使没有多媒体设备的学校也有大量传统的媒体设备。传统媒体使用也很方便,可以说拿来就用,中学物理教师对传统媒体的熟悉程度要高于多媒体设备,在使用传统媒体时也更加得心应手。(2)板书比较适合学生的认知速度。学生要掌握某个知识点,不是一蹴而就的,总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一边讲解一边在黑板上面板书更容易让学生跟上知识传递的速度。而且黑板比多媒体幕布要宽得多,教师可以将一节课的知识网络都呈现在黑板上,学生如果遗忘了前面的内容,就可以回头看一下。比如在进行《闭合回路欧姆定律》教学时,推导的过程和闭合回路欧姆定律的几种数学表达形式可以保留在黑板上,讲解例题时不断回顾,既方便例题讲解,又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多媒体课件展示的知识点一闪而过,学生遗忘了前面的内容就没有办法回顾了,即使教师有意识地回翻也不太方便。(3)传统媒体中的实物模型要比多媒体课件展示的模型更直观形象。比如游标卡尺模型是按照真实的游标卡尺放大的,教学时使用效果就非常好。所以在教学中把传统教学媒体抛弃,完全使用多媒体技术,并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忽视学生主体地位,主次颠倒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学物理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提倡让学生主动建构物理知识,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单方向地向学生传递知识。很多中学物理教师错误地认为只要使用传统媒体就等价于传统教学模式,就不是以学生为主体。其实很多中学物理教师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还是不能脱离传统教学模式,甚至更不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多媒体课件可以展示大量教学内容,一些教师就不停地讲授知识点,讲题目,而不注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由于教学容量太大,学生只能不停记忆,而不能理解建构物理知识,最终变成了完全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由以前的“人灌式”变成了现在的“机灌式”教学,还是以前的传统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方法不能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四、代替学生实验,以假乱真

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中学物理教学是离不开实验的。中学物理中的实验主要包括课堂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因为使用多媒体技术,一些无法进行演示的实验,也可以通过视频播放实验过程或者使用flash课件模拟实验,比如α粒子散射实验、太空中的失重实验等。这可以说是多媒体技术引入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一个巨大进步。但是很多教师过度地使用了模拟实验,完全抛弃了演示实验,甚至连学生分组实验都不做了。多媒体模拟实验和真实的实验相比有很多劣势:(1)真实性让学生怀疑。学生会认为老师展示的模拟实验是设计好的,不一定代表了真实情况。长此以往,学生对物理科学的本质会失去兴趣,也无法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严谨性。(2)在真实实验中,会遇到大量意外情况,这些都是很好的教学素材,学生在分析这些意外情况时可以学到知识,拓展见识。而多媒体模拟实验是人为设计好的软件,不可能把真实情况模拟得面面俱到。(3)分组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是中学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模拟实验无法替代分组实验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五、忽略多媒体技术的互动作用

多媒体技术一个很新颖的特点是具有互动性。绝大部分中学物理教师只注意多媒体技术的演示功能,看不到多媒体技术的互动功能。比如:在进行游标卡尺教学时,学生需要一定的读数练习才能掌握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教师不可能有时间对每一个学生的读数进行评判,这时就可以使用带有自动评判功能的游标卡尺课件让学生练习,学生得到了大量练习,教师也不需要花大量时间对学生的读数进行评判,真是一举两得。实验数据拟合寻找物理规律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还要做很多的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图像,如果让学生使用Excel表格进行数据处理和描绘图像,就可以节省学生大量重复劳动的时间。学生在展示学习成果时,让学生自己制作展示课件,既能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又能够掌握信息技术工具。

基于上面的思考,我认为要更有效地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应该注意这样几点:(1)课件制作应该遵从简洁、大方、美观的原则,突出教学内容,注意实用性。整个课件的颜色不超过三种颜色,一页文字内容不超过六行。只展示板书不容易展示的内容。(2)将多媒体技术和传统媒体整合,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将板书、模型、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综合使用,取长补短。(3)尽量尊重真实的实验,让学生多动手操作,没有办法在中学物理实验室做的,可以通过模拟实验补充。演示一些不容易观察的实验时,可以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再次感受实验过程。(4)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让学生探究物理世界,不把多媒体技术当成灌输知识的工具。

参考文献:

篇8

一、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的主要区别

1.教材的区别。

从教材的种类来看:中学物理教材种类少,只有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二种版式;而大学物理教材种类多,据我们调查,现在各高校比较流行的大学物理教材版式有十多种。

从教材的内容来看:中学物理教材的内容虽然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五大部份,但都是五大部份的一些基本知识,而且与数学知识的结合不是非常紧密,物理中要用到的数学知识,学生已在数学课上学过,所以难度较小;而大学物理教材的内容虽然也是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五大部份,但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加深和拓展,而且与高等数学知识的结合比较紧密,大学物理中要用到的高等数学知识,有许多内容学生在高等数学课还没学过,所以难度增加了。

从教材的编写体系和书写风格来看:中学物理教材一般由演示实验、生产实际、生活经验等引入相关知识,配有较多的插图,所以比较形象生动;每节内容后都配置有关本节主要内容的练习题,这除了使学生掌握本节主要内容外,还有二个重要作用:一是帮助学生及时巩固、复习所学内容,二是增强学生学好物理的自信心,因为每节内容后给出的练习题都是本节公式、原理的直接应用,所以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正确求解,而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能正确求解习题时会有一种成功的感觉,这种感觉不仅会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而且会增强学好物理的自信心(中学物理实验编排在教材之中)。大学物理教材很少从演示实验,生产实际,生活经验等引入相关知识,它注重理论上的分析、推理、论证;插图较少,所以比较抽象;每章后才配有思考题和习题,对学生及时巩固、复习带来一定的困难(大学物理实验不编排在教材中)。

2.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区别。

中学物理由于教学内容少,课时多,所以教学进程相对较慢,老师有时间对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分析,对学生进行提问,并通过课堂演练题目的形式边讲解、边讨论、边练习,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在每一章节或每一部分内容结束后,安排课堂练习或习题课,帮助学生总结归纳本章节的主要内容。大学物理由于教学内容多、课时少,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大,很少有时间进行课堂练习、介绍各种类型的习题,课堂上以老师讲解为主,要使学生当堂理解和掌握课堂内容有很大的困难,要求学生课后自己总结和归纳。中学物理教学,以物理知识点的传授为主,将知识点讲深讲透;大学物理教学,以物理思想和知识整体结构讲解为主,主要是物理思想、方法的运用。中学物理中的许多物理现象都可通过实验进行演示,大学物理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基本不使用课堂演示实验的手段进行教学。

3.教学信息反馈方法的区别。

中学物理老师和中学生平时接触时间多,学生会随时随地向老师反馈有关信息,大学物理老师和大学生除上课外,平时接触时间比较少,学生平时很少向老师反馈有关信息,并且平时很少进行单元测验,课堂练习等,只能通过作业得到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由于部分学生有抄作业的现象,所以这样的反馈信息有一部分是不真实的。

4.学习方法上的区别。

中学生一般课前不预习,上课不做课堂笔记,课后很少仔细阅读教材,课余时间用来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就是求解大量的题目,学习的主体意识不强,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大学生必须做到课前预习,带着问题去听课,课堂上抓住重点、难点,做好课堂笔记,课后及时复习,总结,做的题目不在多,而在精;要有比较强的学习主体意识。

5.学习目的和目标上的区别。

虽然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已经明确规定了学习中学物理的目的,但现实中大多数的中学生学习物理的目的是为了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考入理想的大学,因为目标明确,所以大多数中学生学习比较刻苦、自觉。同样,虽然大学物理教学大纲已经明确规定了学学物理的目的,但现实情形是,刚考入大学的许多新生(因为大学物理一般在大一开设)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目标不确定;一些学生学学物理的目标是在期末考试中能够及格,拿到学分即可;作业只是应付了事;上课不认真听讲,甚至于个别学生随意旷课。

6.学习心理上的区别。

在中学,接二连三的小考、大考、联考、模拟考,迫使学生紧张地并超负荷地学习。考入大学后,部分新生存在“休整”心理,所以思想上产生了一种惰性;部分学生自制能力较差,在中学里,学校的老师,家长对他们是保姆式的管理,在大学里,主要是自我管理,生活、学习、工作等事情主要都得靠自己来安排,使他们产生了茫然不知所措的心理;部分新生由于中学物理没有学好,对大学物理产生畏惧心理。

二、如何做好衔接教学

1.重视绪论课的教学。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大学物理的第一堂课,应将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的区别,学学物理的目的,本学期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成绩考核、评定方法告知学生,同时介绍一些好学习的方法和经验,使学生一开始就明白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有许多的不同。

2.适当放慢起始教学进度,使学生逐渐适应后再过渡到正常的教学进度。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由原来已习惯了的教学方法过渡到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需要一定的时间。学生己习惯于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慢节奏,少容量,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若一开始就进行快节奏,大容量的教学,学生一下子不能适应,这不仅影响了大学物理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会挫伤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所以,要使学生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最后过渡到正常的教学进度。

3.研究中学教材内容,由中学物理知识顺利过渡到大学物理知识的学习。

物理知识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大学物理的部分知识是在中学物理基础上的提高,在进行这部分内容教学时,首先简要复习中学物理知识,随后指出中学物理知识的局限性或特殊性,从而比较自然地引入课题,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了解和研究中学物理教材内容,这部分内容较多,如圆周运动,中学研究的是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但当速率变化时,圆周运动的规律如何?中学学过速度方向在一条直线上的相对速度问题,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的相对速度如何求解?恒力冲量的定义式和恒力做功公式中学里都学过,变力冲量和变力做功如何计算?但在教学中有一点要注意,复习中学的内容要重点突出,简明扼要,目的是要由此引入大学物理新内容,重点是讲解大学物理知识。

4.精心选择例题和习题,巩固所学的新知识和新方法。

大学物理教学和中学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区别是例题和习题的数量大大减少,但这并不是大学物理教学中不需要例题和习题,而是要精选例题和习题.通过典型例题讲解和补置作业,达到巩固新知识的目的。但由于大学物理教材中习题配置的一个共同性问题,用中学物理知识能完全求解的习题过多。所以,我们精选习题补置作业的原则是:完全用中学物理知识求解的习题一律不补置,凡是补置的习题要么规定必须用大学物理的新方法去求解,要么含有大学物理的新知识,以达到通过做作业来巩固所学的新知识、新方法的目的。

5.通过指定参考书等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的主体意识。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增强学习的主体意识,应开列出参考书目录,要求学生借二本不同类型的参考书,一本是教材型的参考书,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随时去查阅书中有关内容;一本是复习型或习题解答型的参考书,让学生在学完一章内容后通过查阅该参考书,自己总结、归纳本章节的主要内容、重要定理、习题类型、解题方法等。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一是不完全按照教材内容和次序进行教学,如有的内容教材中介绍得比较简单或没有介绍,而在课堂上讲得比较详细,这样就迫使学生找参考资料去查阅该内容;二是将教材中部分内容定为自学内容,列出自学提纲要求学生课后自学。

6.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学物理的兴趣。

为了克服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基本上没有课堂演示实验,因于学生觉得大学物理比较抽象,深奥的问题,应利用多媒体进行大学物理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点,用计算机上的模拟实验来代替演示实验,利用多媒体特有的声光效果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束语

做好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教学的衔接,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物理教学的质量,增强学生学学物理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大学后继课程的教学,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这方面所作的探索只是初步的。我们将继续认真分析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教学脱节的各种情况和主客观因素,努力探索做好教学衔接的具体方法和措施,使大学物理的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张三慧.大学物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马文蔚.物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3]王少杰,顾牡,毛骏健.大学物理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篇9

关键词:教材分析;课程标准;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48(2008)05(S)-0016-3

引言

目前在高师教育中,关于“中学物理教材分析”的教学内容,有些高校把它整合到了四年制本科师范院校物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中学物理教学法”的教学内容当中。笔者所在的单位,在课程的设置上,是把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单独提取出来,作为物理学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限选课程。其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中学物理教材的改革动态、掌握分析和处理中学物理教材的基本方法、提高教学能力,从而使得高师教育能更好地适应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的发展需求,培养出能承担全新理念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工作的合格教师。

由于这是一门选修课程,很多学生没有对它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了选修的人数偏少,在修的学生也往往对它应付了事。所以接下来我将结合自己对这门课程的教学,谈谈这门课程的重要性。

1 开设本课程的必要性分析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本课程的开设,首先是由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所决定的;其次,教材分析本身对中学物理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教给学生分析中学物理教材的基本方法。

1.1 本课程的开设是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求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对中学物理课程从课程的性质及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新的物理课程标准。同时,依据新的物理课程标准,各种版本的新课标物理教材应运而生。

1.1.1 教材分析是把握物理课程标准的需要

现代科学教学观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从强调科学知识内容的获取向理解科学过程转变,从强调单纯积累知识向探求知识转变。同样地,新的物理课程理念强调物理教学过程不能局限于物理知识的传受,而更应该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及科学精神、价值观的培养。相应地,新的物理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初中物理的教学,使得学生具备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高中物理的教学,使得学生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标物理教材是具体化了的课程标准,是师生实现新课程目标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只有通过对教材的深入分析,才可能弄清楚和挖掘出教材中所包含的思想、方法和能力要求,从而正确地树立科学的教学目标。同时,课程标准又是教材编写的直接依据,理解和把握物理课程标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分析和处理物理教材。因此,这两者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1.1.2 教材分析是有效地使用新课标物理教材的需要

狭义上的新课标物理教材是指以物理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中学生的认知规律、科学地选取适当的物理知识作为教学内容而精心编写的教学用书;广义上的新课标物理教材是指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为达到物理课程标准而应用的一切教学材料和手段。

(1)选择新课标物理教材的需要

目前,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物理教材有人教版、上海科技版、江苏教育版、北师大版、教育科学版和上海科技教育版等6套;而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物理教材共有5套,分别是人教版、上海科技版、广东教育版、河北版和山东科技版。

多个版本物理教材的出现,是由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经济和文化发展很不平衡的现状决定的。为了更好地弥补各地区之间的教育水平差异,新课标物理教材逐步实现了多样化,即编审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教材供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使用。同时,对于新课标物理教材,其典型的特点之一就是在教学内容的设置编排上充分体现了“选择性”,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较大的空间。譬如新课标高中物理教材分为必修和选修部分,必修部分包含了最基础的物理知识与技能,保证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选修部分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发展潜能和今后的职业需求选择学习。同时还设置了“说一说”、“做一做”、“课题研究”等栏目,供有兴趣有余力的学生学习。另外,对于教材后面所提供的课外读物,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生活环境选择阅读。

物理教材是进行物理教学的基本材料和主要依据,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教材的选择问题。教师应根据教学对象(学生的认知规律、知识的掌握情况)、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物理课程标准)、学校条件以及教师本人特点等诸方面因素选用最合适的教材,选择过程中,就必须对每一个版本的新课标物理教材进行细致地分析,通过研究和对比,弄清它们各自的编写目的、使用对象、程度分量、结构体系和特色,以便于选择和使用。

选定了某一版本的教材(狭义上的物理教材)后,在教学中也可以同时参考其它教材,以开阔视野,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随着知识全球化的日益推进,我们的视野也要逐步扩大到对国外物理教材的分析和研究中去,以便于借鉴和选择,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

(2)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需要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对于某一知识点教学,只有把这一知识点放在物理知识整体中,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研究,认识它在整个教材结构中的地位及其与其他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才能真正掌握它的内涵及应用,从而增强教学效果。这就需要物理教师对所用的物理教材从整体上有很好的把握。

从系统论的观点看,教材分析是掌握物理概念、规律的本质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抓住教材重点的过程。通过对物理教材进行整体分析,即从教材的整体出发、把握教材的整体结构思路,编写指导思想和原则,对一个学期、一个年级、一个学段以及相邻的学段的教材进行全面分析,教师才能认识到局部内容在整个物理教学内容中所处的地位,认识该部分内容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与其他内容之间的联系,搞清楚教材内容是怎样循序渐进地加以组织的,教材是如何从整体上和局部上体现课程目标的,同时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内容选取、掌握程度要求、风格特点和内容分布等。教师只有做到以上这些方面,才能说是从整体上把握了物理教材。

(3)挖掘教材中隐含的各种价值需要

从培养能力和进行价值观教育的观点看,通过教材分析能够挖掘出教材中隐含的能力价值和思想教育价值,有利于更好地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

新课标物理教材内容的选取和设置尽管严格满足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具有理论价值、应用价值、能力培养价值和思想教育价值。但是,知识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表现比较明显,而能力培养价值和思想教育价值却蕴涵在物理知识中,具有隐蔽性,往往容易被我们忽略。因此只有通过对教材中的能力因素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素进行分析,才可能挖掘出教材中隐含的能力培养价值和思想教育价值。

能力因素隐含于教材中所呈现的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和方法的学习与运用过程之中,与学习的过程、方法的运用密切相关。分析教材中的能力因素包括:一是从教学内容中提炼出方法论,主要是学习的方法和科学探究的方法;二是注重分析教材中运用知识、技能和方法解决问题的内容。例如教材中运用概念、原理、定律等解释现象、预见结果、进行推理、判断、论证、设计方面的内容;进行观察、测量、调查、动手操作内容等。

分析教材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素,是指分析通过对教材中某一部分教学内容的教学,能培养学生哪一方面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譬如教材中设置了关于“STS”教育的部分,将STS思想渗透于物理教学当中,不但可以让学生开阔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关注并参加到与物理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中,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而在教材中增加的物理学史、物理学家感人的故事和科学探究等内容,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的性质,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1.2 本课程的开设是由教材分析对整个物理教学的重要作用所决定的

备课是教学中首要的重要环节,而教材分析是备好课的前提。只有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切实领会和掌握教材的编写意图,熟悉整个教材的基本内容及特点,了解教材各部分在整个物理学科知识体系中所处的地位,把握教材内容的深广度,明确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分析教材所包含的能力、情感、价值观等隐性因素,才能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材分析的作用,在分析和处理物理教材时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必须依据物理课程标准。只有理解把握了物理课程标准,我们才能将总的教学目标转化成具体每一章节的教学目标;其次,必须依据物理学的知识体系。只有把握了物理学科的总体结构,才能在分析物理教材时,明确各部分教材内容在中学物理学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才便于深刻理解教材中各部分知识内容,以利于融会贯通,在教学中作到深入浅出,同时便于从发展的观点掌握知识,避免看待知识时的绝对性和片面性;最后,必须依据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和认知规律。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只有了解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特点和思维障碍,以及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的深广度,学生的学习目的、方法和兴趣爱好等,才能有针对性的分析教材、并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2 对本门课程教学的一些建议

“中学物理教材分析”课程的开设,可放在学生对中学物理教学理论的学习和教育实习之后,作为“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的后续选修课程。由于这门课程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教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任课教师依据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广泛收集教学素材,自编教材和讲义。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可采用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某一版本物理课程标准教材的分析过程,使学生掌握分析中学物理教材的基本方法;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穿插一些有关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的专题讲座,使学生了解中学物理教材的改革动态,从而使学生初步具备分析、处理和自编中学物理教材的一般能力。

总而言之,教材分析是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一个最基础、最重要的环节,在新的教育理念确立和基础教育改革形势下,在物理课程标准全面实施的过程中,学会对新课标教材进行分析是对中学物理教师最基本的要求。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培养能充分胜任新课程理念下中学物理教学的物理教师,在高师教育中开设“中学物理教材分析”课程就显得尤为必要。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大学物理;中学物理;教学;衔接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7-0185-02

物理学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学科之一,许多基本概念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当前的各个行业。因此,对于理工科的学生来说,学习物理是十分重要的。由于中学物理与大学普通物理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区别,学生在进入到一个新的学习环境后,一时很难适应大学物理知识的学习。学生在上课的时候被动地接受物理知识,虽然部分内容在课堂上能听懂,但在课后遇到问题时不会自主解决,对学习也严重缺乏主动性,时间一长,就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并严重影响考试成绩。

因此,如何让学生从中学物理的学习中顺利地过渡到大学物理学习是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也将重点阐述大学普通物理与中学物理教学有效衔接的具体措施。

一、教师教学方法衔接的现状

对于中学生而言,学习物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考试成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理论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地记住物理公式、基本概念等,而如何运用这些内容,只是教一些简单的应用。但大学物理比中学物理知识更加深入和广泛一些,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创新教学方法并将这两者有效地连接在一起,会对学生造成很严重的影响。如: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以后,不能将知识贯穿连接在一起,对所学的知识不会应用,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能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时间一长,很难培养学生不断探索和创新的精神[1]。

二、有效衔接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中学物理与大学物理在课程上所设置的内容比较相似,但在物理方面的思想、基本精神、研究方法等却存在很大的差别。在中学物理课堂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般很少对所学习的基本物理概念、定律做详细的讲解。例如:在中学物理课堂中虽然学习电磁学等方面的知识,但对于一些力学概念在电磁学中的应用基本上不涉及。相比之下,大学物理的学习相对比较全面、层次更深。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主要的区别在于:中学物理只是学习一些基础方面的物理知识,而大学物理则学习的是更深层次的物理知识[2],相比于中学物理,大学物理学习更系统、全面。例如:在学学物理的时候,会更加注重分析物理学术方面的思想方法和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像开普勒定律的发现、核裂变的弱相互作用等。这些内容都是需要在更高层次上进行学习,这样才能不断地培养和创新思维模式。

三、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教学衔接过程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物理学科定位偏离。物理在高中并不是最重要的科目,不管是在教学还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没有被足够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对学生一味地灌输理论知识,严重忽略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但在大学阶段,对于理科学生来说,不仅仅是让学生简单地学习一些物理知识,而是更加注重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方式、科学素养的培养[3]。

2.教学内容存在很大的区别。在中学阶段,物理是理科学生的必修科目之一,但对于文科(或文理兼容)的学生来说,物理只是选修科目。对于这样的区分,在学学物理时,如果一些基础性的物理知识没有学习但在大学物理学习中要用到,这样就很容易让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恐惧心理。另外,对于物理实验课来说,在高中做物理实验,大多都是为了考试做准备,并没有真正地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就导致了在大学物理实验中,有些学生只能依靠提供的资料完成实验,一旦在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就不知道如何去解决。再者大学物理是应用高等数学进行推演的,注重的是规律的数学语言表述。

3.严重缺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视。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每个学生学习过程中都存在很大的区别,但大部分学生都觉得学习物理知识比较困难。那么怎么才能在大学里学好物理知识,最终还是要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大学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忽略学生是怎么学习的,对所讲解的内容又掌握了多少,师生之间很少主动交流沟通。再加上大学的物理实验课和理论课都是相互独立的,高中物理实验课本来就比较少,学生对于做实验能力又很差,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4]。

四、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教学的有效衔接

1.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在新课改背景下物理课程也要启用全新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习物理,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对学生心理进行适当的调节,这样可以更好的为大学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要想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教师要进一步明确两个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不断地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探索问题、自主解决问题、创新思维的能力等。对于教学目标的设计,需要在设计内容的时候有层次性,特别注意对核心内容的教学设计等。同时,教师在课堂中一定要将所制订的教学目标落实到位,这也给物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5]。只有将相关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教学内容的衔接。怎样才能更好的将教学内容衔接在一起,这也是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的内容。应先将知识体系有效地连接在一起,更多地重视知识如何应用,并逐渐向学生渗透更深层次的知识内容,这样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课程内容的选择,也应该转变到比较精细的形式上;对于教学内容,教师应该将所学习的知识内容上下贯穿在一起,这样就能使不同的知识内容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清晰地表现出来;在教学内容上还应该更多地重视不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把每一章的内容进行前后连接,从而更好地体现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教师也可以从旁协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6]。

与中学物理知识相比,大学的物理知识就会比较深入一些,物理体系比较完整。例如:中学物理所涉及的黑体和黑体辐射内容相对比较少一些,这是为了能够有效地引入能量量子化的相关概念,但大学物理对这方面的知识讲解的比较详细一些,如黑体的定义、黑体辐射公式等。由此可见,这两个阶段所学习的内容,是从简单到复杂。这就要求教师在对这两个阶段的课堂内容进行比较分析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对于物理概念的讲解,可以不断地创新教材内容,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强烈的欲望,并从内容上有效的将这两者衔接在一起。

3.提高教师素养。对于物理这门学科来说,教师的文化素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前预测到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等。教师要不断地创新教育方法,通过开展实践活动、专题讲座等,来提高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逐渐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应该更加重视对物理思想和研究方法的论述,不断加强学生探究问题方法的训练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不断学习,从而实现学生全方位的发展。在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中,可以充分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验中,提高学生自身综合能力。

五、结束语

总之,物理学科是学生学习科学思维方法的基础课程,但目前中学物理与大学普通物理在教学衔接过程中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研究创新教学方法,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等,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我国物理教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宁.解决地方院校物理教学难的问题――关注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教学的衔接[J].红河学院学报,2010,08(4):103-107.

[2]杨小兰.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教学的有效衔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14):80-81,82.

[3]黄熙.如何做好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教学的有效衔接[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10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