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基本理论范文

时间:2023-12-20 17:56: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心理学基本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心理学基本理论

篇1

学生全方位的发展包含了才能以及心理,心理健康属于教育的一个目标,并且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实现目标教育的具体措施及保障。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依照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令受教育者具备良好的心理素养,提升心理机能,挖掘心理潜能,以加快学生总体素质的提升以及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能力对其未来在社会中身心潜能的研发与运用程度有影响。

近些年来,大学生有较大的压力,如学习方面的压力、情感方面的压力、竞争压力以及经济压力等。正因如此,大学生出现了各类心理问题,有的还出现了行为障碍或人格出现缺陷。学科教育在学校的整体教育中占据最多的实践,学生大部分时间均在课堂中度过。教育部指出:在学科教学中,需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法。由此可见,学科教学已经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式。[1]

舞蹈教学作为特殊的艺术类别以及课程方式,在培养学生个性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充分优势。舞蹈艺术不但展现着运动的身体,还属于运动的精神展现。舞蹈是身体艺术,并且也属于心灵艺术,是通过心灵来驾驭身体,通过身体展现心灵的艺术。舞蹈艺术是心灵的产物。从这一认知可以看出,如果在舞蹈教学中有意识地渗入心理教育,则可以彰显舞蹈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1 舞蹈教育心理能够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在学生学习舞蹈的过程中,认知能力属于最关键的基本能力。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认知能力,才可以将舞蹈的基本功练好。认知能力包含听觉、视觉以及与运动的记忆力乃至注意力。对于一些才开始踏入舞蹈教学的学生而言,他们并不了解舞蹈的概念,也面临着适应新环境等方面的问题。此时,老师应当先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最关键的是培养学生的注意力与记忆力,如此才可以使未来的教学工作更加顺利。

1.1 通过舞蹈教育心理培养学生的记忆力

对于人的心理活动而言,记忆力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形式,假如不具备记忆,学生就无法更好地进行学习,甚至平时的生活也无法正常执行。舞蹈是人体运动的一种形象艺术,对学生而言,他们应当先具备视觉的记忆力。也就是说,在老师的教学当中,学生应当牢记老师的动作。因此,老师在实际教学中,要通过十分优美的姿态乃至十分标准的动作进行示范,如此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视觉记忆力。除视觉记忆力以外,还有运动记忆力和听觉记忆力。运动记忆力指的是学生在活动当中,所有身体均能体会到一种反应。实际而言,人们在所有技巧当中,均可以令自身体会到身体各处在活动当中的信息。而在培养学生的听觉记忆力方面,老师应当在教学当中透过较为生动、科学、合理的语言,对概念进行表述。在表述时,要做到准确,如此方能良好地提升学生的听觉记忆力。在培养学生记忆力的过程中,老师应当通过较为合理的方式对学生的记忆从无意识到有意识进行培养,研发学生智力,令其构成一个思维体系,真正提升舞蹈教学的效果。[2]

1.2 通过舞蹈教育心理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在实际教学当中,老师应当将学生的注意力转至教学当中,如此才能真正提升教学效果。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时,老师可以利用标准的示范动作、生动的语言乃至积极的教学情绪。在实际的教学当中,老师很难长期保持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应想尽方式令课堂变得更为丰富、有趣,提升训练的价值。

2 培养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力是舞蹈基本功教学的重要所在

学生学习的中级阶段,通常是指大二、大三学生的学习,属于思维与想象力提升的心理过程。因此,强化培训学生的思维及想象力,在这一时期尤为关键。

2.1 培养思维

思维是认识活动的重心,不论形象思维还是抽象思维,均为打造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重要所在。在学习的中级阶段,学生对舞蹈基本功认知能力的提升,对周遭环境的适应,对舞蹈知识乃至舞蹈技能的把控,均属跨越。此时,老师需要对学生的成熟给予肯定,还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对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令学生融入教学当中。在课堂中,学生需要独立思考,以提升思维能力。老师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分析,通过换位教学法,让自己处于学生的位置,对如何教学进行思索及观察;同时让学生做老师,谈论自己学过的舞蹈组合或者舞蹈技巧。学生需要将动作的标准乃至正确的概念讲解清楚,并且将规范的动作示范出来,以更好地理解所有时期的动作要领,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具备分辨正确动作以及错误动作的能力。要通过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令其想象力更加丰富。

2.2 培养想象力

想象是对人脑中原本的表象进行加工和改造,以构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学生依照自身的观察和想象,感受四肢与身体部位所需的力度以及相互协调的关系,将动作表达得比老师的示范更加精准动人,对学生而言尤为关键。并且,还要加强学生的情绪想象力与音乐、文学、构图的想象力。这就需要老师精于想象、勤于想象,如此才可启发、引导学生的想象。在舞蹈教材的设计和传授中,除却动作的规格外,切不可强加其他给学生。应当激励学生超越老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令学生的想象力更富生命力,更为生动。通过实践可以发现,培养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力,是提升舞蹈基本功教学的重心。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以心理方面协助学生平安度过,是提升教学品质的良好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艺术创造力是舞蹈基本功教学法的根基

3.1 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创新性思维包含了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两方面。发散思维为根基,集中思维为理论依据。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指的是在已经具备的知识与经验无法处理目前的问题时,则需形成一种特有、新颖的探索性思维方式。在课堂训练当中,由于学生条件各异,在传授技巧时可以通过不同的训练方法,获取最好的结果。例如,通过地面转动的方式处理身体直线的问题,让初学者不会有腰部的负担,并且能够迅速将脚、膝、跨、肩一同打开,规避了常规训练时无法一同打开的问题,获得了良好的成效。[3]

3.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学生向老师学习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时,无法摆脱模仿,可是绝非单一地模仿,应当在学生模仿当中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并且,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知识与技能的积累、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需要在教学中逐步提高学生艺术创造力培养的比重,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意志,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热情。

篇2

关键词:新经济社会学 社会网络 社会资本

引言

经济社会学创立于19世纪末,先后经历了三大发展阶段,分别是20世纪初的形成阶段、20世纪60年代的传统阶段以及20世纪80年代后的复兴阶段(刘少杰,2009)。新经济社会学(New Economic Sociology)即经济社会学的当代演进,是一门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经济行为及经济体系的科学(曹德骏、左世翔,2012)。新经济社会学的重要价值在于对古典、新古典经济学思想所提出的反驳。新古典经济学中对于完全理性经济人和完全自由竞争市场的假设在Granovetter等学者看来是某种错误的观点。他们认为,由于新古典经济学忽视了人的能力,没有看到社会网络及其规范对于经济活动的影响,其研究必然与现实情况不符。因此,新经济社会学理论是对传统经济、管理理论的补充和纠正,值得我们借鉴并加以丰富。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Granovetter(1985)所作的《经济行动与社会结构:有关嵌入性问题》一文的发表,他开创了经济社会学的全新时代,由此也奠定了运用社会网络视角来研究经济行为的恰当理论基础(汪和建,2006)。随后,社会网络及社会资本引起了众多学者(Ports,1998;Powell,1990;Baker,2006)的关注,渐渐成为了研究经济管理类各种问题的关键方法和重要视角(耿新,2010)。

新经济社会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社会网络研究、市场研究、企业研究、性别研究和文化研究。本文将通过理论梳理的方式比较研究其中的社会网络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

理论综述

新经济社会学是一门运用社会学的理论方法来研究经济现象的学科。这一理论建立在三大基础性假设之上(Granovetter,1992)。第一,经济行动镶嵌于社会关系网络之中;第二,经济行动将追寻经济与非经济的目标;第三,经济体制是社会学的构建。由此,该理论的核心观点在于社会结构表现为网络的形态,而经济现象嵌入在社会结构这一网络之中,一切经济行动都是对社会结构的投资活动。

(一)社会网络理论(Social Network Theory)

1940年,英国人类学家拉德克利夫・布朗首次提出了“社会网络”的概念,后来Bott(1971)进一步研究了“社会网络”在家庭中的作用。但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对于社会网络的研究并没有多大进展。直到1988年,Wellman才将社会网络明确定义为由某些个体间的社会关系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第一次将社会人(actor)、社会联系(social ties)、社会关系(social relations)及社会结构(social structure)的概念组合在了一起。目前,在社会网络理论体系中,弱关系理论、强关系理论及结构洞理论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弱关系理论(The Theory of Weak Ties)。Granovetter的主要贡献在于:发展和深化了嵌入的概念;提出了弱关系及其“桥”作用的理论。联结是社会网络的节点,按照联结的强度可以将社会网络中的关系划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

从概念上讲,弱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而非经济关系(刘少杰,2009)。Granovetter(1973)定义了四个判定维度来衡量关系强度,即互动频率(Combination of the Amount of Time)、感情深度(Emotional Intensity)、亲密程度(Intimacy)和互惠程度(Reciprocal Services)。互动频率越高、感情深度越深、关系越密切及互惠程度越高的社会关系属于强关系,反之则属于弱关系。他进一步指出,强关系中的个体往往在性别、年龄、教育、身份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而弱关系中的个体间存在较大的异质性(朱晓霞,2011)。由于社会群体当中具有相似性的个体成员通常拥有类似的信息和资源,因而强关系网络具有大量的冗余信息;与此截然相反的是,在弱关系网络中,个体成员的差异带来了异质性的信息和资源,具有更大的潜在效用。

事实上,社会网络中的不同团体,往往就是通过一两个团体成员之间的个人联系而形成联结。既然是两个不同团体,那么这种关系必然是弱关系。对于这一发现,Granovetter提出了“桥”(Bridge)的概念,认为弱关系在不同社会团体之间充当了传递信息的桥的作用。后来,一些学者继续对弱关系的信息桥作用展开研究,研究结果与理论的出入迫使Granovetter进一步修正了他对弱关系理论的表述,即并非所有弱关系都能发挥信息桥的作用,但信息桥一般都是弱关系(Granovetter,1985)。另外,Granovetter还认为弱关系是联结社会微观与宏观结构的中介(刘少杰,2009)。在他看来,由于小规模网络正是通过弱关系而彼此联系,而宏观网络则是大量小规模网络的集合。因此,通过分析小规模互动网络中的个体关系,有助于理解宏观社会结构的运行规律。

简言之,弱关系理论的提出是新经济社会学兴起的前兆。Granovetter等学者论证了社会网络对于获取信息和资源的实际价值,也提出了创造价值的网络结构原则(李校生,吴波,2009)。更为重要的是,信息桥的概念为后来Burt提出结构洞理论奠定了基础。

强关系理论(The Theory of Strong Ties)。按照Granovetter的界定,强关系是维系社会团体内部关系的纽带。强关系带来了信息和资源在社会团体内部的重复传递,导致了团体成员间信息和资源的重复冗余(罗家德,2010)。因而在他看来,强关系的价值是低于弱关系的。然而,后来的学者(Bian,1997;Burt,1992)通过不断研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Bian(1997)在承认弱关系具有信息传递作用的同时,提出建立在信任与义务基础之上的强关系在经济活动中更具优势。Burt(1992)的研究也发现,具有冗余信息和资源的不相联结的网络成员间的结构洞才是建立信息桥的前提,在这一点上弱关系和强关系并无本质区别。与此同时,在对于中国经济现象的研究中,强关系的重要性尤为突出(Bian,1997)。强关系以信任为基础,以“人情”为媒介,让不同成员在社会网络之中结成了稳定的小圈子,从而使行动者更好地获取了信息和资源(朱晓霞,2011)。

结构洞理论(Structural Hole Theory)。Burt于1992年发表了著名的《结构洞》一文,提出了结构洞的概念。所谓结构洞,即是两个行动者之间关系缺失所形成的一种网络状态(刘少杰,2009)。在社会网络结构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缝隙,即某个行动者和有些行动者之间彼此联系,但又与其他行动者不发生直接联系,这就在网络中形成了不直接联系的“洞”的形状。这种缝隙的消除必须依赖于第三方行动者的中介作用,因而在结构洞中,第三方行动者占据着核心位置。弱关系理论和强关系理论都只是讨论了关系双方的好处,而没有探讨第三方的优势,而结构洞理论则看到了第三方从网络结构位置中获取的“洞效应”(Hole Effects)。当然,一旦不直接联结的双方在经济社会活动过程中逐渐取得了联系,那么结构洞也就会随之消失(Burt,1992)。Burt(1992)认为,社会关系的缺失形成了结构洞,而结构洞正好“桥接”了两个原本没有关系的社会团体,这正是处于结构洞位置的行动者所具备的竞争优势。具体来讲,首先,行动者拥有结构洞可以获得信息上的优势。结构洞将不同社会团体中的冗余信息进行交换传递,带来了信息量的增加和扩散。第二,行动者通过结构洞取得了控制优势。面对不同种类的信息需求与供给,掌握结构洞的行动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利益控制信息的传递过程,甚至成为专门经营关系网络的网络企业家。第三,结构洞上的行动者更具创新优势。这类行动者掌握了更多的信息和资源,从而也获得了更高的创新能力(刘少杰,2009)。总之,掌握结构洞越多的网络成员,更能为自己和相应团体带来好处,这种特殊的位置优势蕴含着有价值的社会资本,完全可以转化为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

综上,结构洞理论是对Granovetter的弱关系理论的发展。与Coleman的封闭网络理论不同,Burt的结构洞理论是一种开放网络理论。他看到了重复信息对于封闭网络之外成员的价值,并将这一价值上升为了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这一理论更加确切地描述了社会关系对于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源的作用,这也为丰富传统竞争优势理论提供了一条思路。

(二)社会资本理论(Social Capital Theory)

社会资本的理论涵盖面很广,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学、社会学、组织理论以及政治学等多个学科都提出了社会资本的概念。在新经济社会学中,社会资本是指社会网络中的个人因占据特殊位置而能够获取利益的能力,即社会关系的价值创造力。纵观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脉络,Coleman从社会规范角度阐述了社会资本;Bourdieu从社会资源的角度探讨了社会资本;Portes等从能力角度分析了社会资本。第一,社会资本概念的形成经历了复杂的探索历程。从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脉络看,最早提出社会资本这一概念的学者是Bourdieu。他首先提出了社会关系的“场域”和“资本”的概念。场域是有社会关系组成的社会场合或领域,即一张社会网络;资本一般包含了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及社会资本三类。Bourdieu认为三种资本在场域中实现相互转换,并认为社会资本是通过关系网络而获取的实际资源或潜在资源的总量(Bourdieu,1986)。Bourdieu的资本三分法和场域转换观点,实质上是将社会资本定义为了工具性的社会网络,即社会网络就是社会资本。随后,Coleman(1994)对社会资本在社会结构中的功能性展开了研究,认为社会网络中不同行动者的基于自身利益的各种交换形成了持续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即是社会资源、社会资本。Portes(1998)也提出社会资本是依附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特殊联系,是一种能力的表现。Burt(2000)认为结构洞就是社会资本,是企业等经济活动主体的最终竞争优势。最终Lin Nan(2001)对于社会资本的论述代表了社会资本理论研究的一般共识。在他看来,社会资本就是嵌入社会网关系中的可以带来回报的资源投资。由此,这一定义也解释了社会资本的三项基本特征(刘少杰,2009)。一为,社会资本与社会关系网络相联系,互为表里不可分割;二为,社会资本具有一般经济资本的增值功能,能够为拥有者带来更大的回报;三为,社会资本本身是一项投资活动。第二,社会资本理论的分析框架阐释了社会资本的三项重要价值。其一,社会资本包含了一条因果链条(李校生、吴波,2009),即因为特殊的社会结构优势,便利了行动者对稀缺资源的获取。这一观点包含了社会资本研究的两个重要概念:网络嵌入和网络资源。其二,社会资本具有一定的情景性(Alder & Kwon,2000)。不同的行动者对于不同商业目标的追寻,使得社会资本的作用因人、因事而大相径庭。简言之,在不同的场景中,社会资本具有极强的权变性。其三,社会资本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概念。由于Granovetter的弱关系和Burt的结构洞都是一种不稳定的网络结构,所以网络中的行动者始终处于活跃的竞争与合作之中。同时,变化着的内外部环境更加剧了网络的变化。因此,社会资本会随着网络结构的调整而变化。

第三,社会资本理论已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研究。在企业研究领域,企业社会资本被认为是企业内部和外部各种具有规范、价值和偏好等特性的社会网络的集合(Westlund,2003)。对于企业社会资本的作用,范钧(2011)将其概括为四个“有利于”,即有利于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能力、有利于企业获取内外部知识、资源以及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可以说,企业社会资本增加了企业间的信息流动,提高了来自企业合作伙伴的利益回报,开拓了企业创新的来源,是现代企业获得成长的重要资源。

嵌入性观点与资本概念的和谐统一

嵌入性是社会网络理论的核心观点,资本是社会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深挖二者的思想根源,可以发现许多相似的内容。

(一)社会网络的嵌入性观点

嵌入观点的提出。“嵌入性”(Embeddedness)这一概念最早由Karl Polanyi(1944)提出。在Polanyi(1968)看来,经济活动通常具有三种形式,即互惠交换、市场交换和再分配。经济活动的开展受到社会制度、规范、习惯等因素的制约,是以社会关系为基础而发生的。因而经济活动是“嵌入或纠缠”于经济和非经济制度中的。后来,Granovetter等借用Bolanyi的嵌入思想,进一步探讨了嵌入性。

Granovetter(1985)进一步明确了社会关系对于经济行动的影响,认为“弱嵌入性”的现象更为普遍。事实上,一方面,在传统经济社会学领域,帕森斯等人的观点过度夸大了社会系统对于经济现象、经济活动的作用,把行动者视为文化价值规范的偶人(刘少杰,2009),因而是一种“过度社会化”的观点;另一方面,在古典、新古典经济学领域,经济学家将经济活动中的行动者视为完全理性个人,忽视了人的绝大部分社会化属性,因而是一种“零嵌入性”的“原子化”观点。面对这两种极端的观点,Granovetter既反对传统经济社会学的过度嵌入性观点,更反对新古典经济学的零嵌入性观点,而折中地认为经济行动的嵌入性是间接受制于关系网络的一种“弱嵌入性”。

Granovetter认为经济行动是嵌入在社会关系网络中的,这种嵌入关系不仅包含了社会网络规范、文化、政治及宗教等因素,还考虑到了经济行动的经济和非经济动机(刘少杰,2009)。这一表述第一次明确了经济行动在内容、目标及过程方面对于非经济行动或制度的依赖程度,由此也奠定了嵌入性理论在新经济社会学中的核心地位。

嵌入观点的意义。弱嵌入性观点的发展为经济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并渐渐成为了从社会学视角分析经济现象的重要理论工具(边燕杰、邱海雄,2002)。

嵌入性观点创新了学术界对于一些重要经济现象的解释,使得后来的研究者在市场定价、经济绩效及制度创新等方面做出了新的研究。具体来说,第一,社会关系网络的嵌入性解释了市场中的产品定价过程。经济学理论原本认为市场竞争决定了产品的价格,但买卖双方对于社会网络的嵌入常常使得产品的真实价格背离竞争性均衡价格。第二,社会关系网络的嵌入性能够促进生产力和经济绩效的提升。人与人的关系决定了生产过程中的分工、合作、激励、监督,这些都与生产效率有着密切关联。第三,社会关系网络的嵌入性影响了经济组织和制度的形成。产业中关键人物的社会网络构建过程,是对既存经济组织或制度的重建,新的组织或制度进一步提升了产业的技术经济效益(刘少杰,2009)。

随后,嵌入的观点便活跃于网络与组织(Nohria & Eccles,1992)、经济社会学(Lie,1997)、联盟网络理论(Gulati,1998)、社会资本(Ports,1998)及组织与战略等众多研究领域,并得到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

嵌入性的类型。对于嵌入的分类,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角度给出了答案,主要包括关系性嵌入与结构性嵌入、垂直嵌入与水平嵌入、认知嵌入与文化嵌入等类型(张荣祥,2009)。

首先,Granovetter(1985)将嵌入性分为两类,一类称为关系性嵌入(Relational Embeddedness),即指行动者是嵌入人与人互动形成的关系之中的;另一类称为结构性嵌入(Structural Embeddedness),即指行动者所在的社会网络又是与其他社会网络相联系的。关系性嵌入强调行动者在所嵌入的社会网络中受到的来自社会关系的影响,如各种规则性期望、相互赞同的渴望及互惠性原则等(陈钦约,2010),关注以信任为基础的对偶交换行为;而结构性嵌入强调行动者在所嵌入的社会网络中受到的来自社会结构的影响,如来自社会结构的文化、价值等因素(朱晓霞,2011),重视网络整体中群体关系的影响作用。Andersson、Forsgren和Holm(2001)也把嵌入划分为关系性和结构性,但他们认为关系性嵌入说明了社会网络的亲密程度和动态变化,而结构性嵌入反映了行动者在网络内对不确定性的处理,具有相对静态性。

其次,Schweizer(1997)等学者将嵌入划分为垂直嵌入和水平嵌入两类。垂直嵌入指行动者所在的当地阶层与他所处在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环境的阶层性连结;水平嵌入是指行动者所处网络在社会性和文化性范围的渗透(张荣祥,2009)。Halinen和Tornroos(1998)则认为垂直嵌入是指社会网络中不同层次间的联系;而水平嵌入是指特定网络层次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具体的划分标准可按照地理范围、网络结构以及公司内部层级的不同作出划分。

最后,Zukin和DiMaggio(1990)等学者认为,嵌入性应划分为认知性嵌入和文化性嵌入。认知性嵌入是指行动者决策对原有思维意识的嵌入,即行动者对于周围环境的不同认知决定了他们的具体行为。这类原有认知包括了伦理、道德、情感及审美等因素,它们共同构成制约行动者决策的理性规范。与之相对应的是文化性嵌入,即行动者的行为还要受到来自外部社会网络的集体理解力的影响。这类影响主要包括组织共同价值、正式规范等文化因素。

总之,不论嵌入概念应当如何分类,经济行动镶嵌于社会网络之中的共识早已形成。

(二)社会资本的共识与分歧

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从分歧到共识,再从共识到分歧的否定之否定过程。在二十世纪,尽管对于社会资本的概念尚存一定分歧,但还是达成了基本共识,即社会资本是镶嵌于社会关系网络中的具有回报性的资源投资(Nan Lin,2001)。然而,在这一共识的背后,围绕社会资本理论发展历程中的一些基本矛盾,更为深刻的争论愈发激烈。究竟社会资本是关系还是资源、是集体还是个体、是结构还是行动?对于这三对矛盾的解答是当代经济社会学领域的讨论热点(刘少杰,2009)。

社会资本:资源还是关系。社会资本究竟是社会关系还是社会资源呢,学术界对此争论已久。科尔曼(1999)曾指出,社会资本的形成依赖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改变。社会资本不同于有形的物质资本,是一种表现为人与人关系的无形资本。并且,社会资本具有很强的功能性,即具有生产性。获取社会资本有助于人或组织对于特定目标的实现,因而社会资本是一种关系。然而,这样的观点受到了大量学者(Burt,1992;Ports,1998)的批评。他们认为社会资本就是一种社会结构中的资源,这种特殊的资源源自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Burt(1992)更将社会资本强调为一种从他人身上获取好处的机会和资源。当然,还有一些学者运用折中的思路来看待社会资本,比如Foley & Edward(1999)认为社会资本即是“网络加资源”。

值得注意的是,单独的资源和单独的社会网络都不是社会资本。由于没有加入行动者的动态因素,静态的资源与网络并不能为行动者带来实际的效用。而在耿新(2010)等学者看来,作为社会资本载体的人、作为社会资本运转渠道的社会网络以及作为社会资本内容的潜在资源,这三者的动态组合共同诠释了社会资本的内涵。因此,只有依托于人的行动而活跃起来的社会网络及其潜在资源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集体还是个人。目前,社会资本的集体论被广泛接受,而个体论只适用于对企业家社会资本等特定问题的研究。社会资本的集体观点始于Bourdieu的研究,在他看来,社会资本是某个团体为了维持团体的团结和控制而进行的投资。集体社会资本往往具有明确的界限,体现了强烈的排外特征。然而,社会资本集体论的缺陷在于过分强调了社会资本的密集性和紧密性(林南,2001;刘少杰,2009)。集体的边界和内部的团结仅仅解释了社会资本的部分特征,社会资本还可以通过开放网络间的联结实现流动和增值。即网络完全有能力将不同团体的内部社会资本进行连接。针对网络间的沟通,Granovetter、Burt等学者都做了大量论证。

从辩证的观点来看,个人与集体,其实是嵌入社会情境的两个层次。个人是嵌入集体之中的,集体又是嵌入更大的社会网络之中的。一方面,如果片面强调社会资本的集体观点,就很容易忽略社会资本的行动主体―人。尤其在对企业社会资本的研究中,企业家个人的社会资本往往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如果过分看重个人社会资本,从而忽视了社会资本集合的整体效应,也是对社会资本理解的一种偏误(王凤彬、李奇会,2007)。

社会资本:结构还是行动。既然社会资本是嵌入社会网络的投资,那么对于这一概念的分析究竟应该强调网络结构的作用还是行动者个体行为的影响呢,传统社会学理论并未达成共识。林南(2001)的研究只是尽可能折中了这一分歧。

林南的社会资本理论被称为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刘少杰,2009)。他认为存在两个核心问题,即个体如何在社会关系中投资与个体如何从社会关系中获利。传统社会资本研究强调了社会结构视角,而林南却创新地加入了个体的选择行为这一因素,从而统一了结构与行动的观点,也更为真实地反映了社会资本的作用。正如他在《社会资本》一书中提到的,人的选择行为存在于社会关系之中,而社会关系就是社会结构。因此,对于社会资本的研究,必须坚持在结构与行动的互动关系中层层展开。

结论

经过以上梳理,可以看出,一方面,Granovetter的社会网络理论及其嵌入思想强调了行动者通过社会互动所构建的社会关系网络,以及这一网络对行动者行为的影响。动态的行动者行动与静态的网络结构,二者共同揭示经济社会现象的实质。另一方面,林南等人的社会资本理论,以资源、结构和行动为核心。在他们的理论体系中,资源是一切投资活动的目标,社会结构是投资活动的场所,而行动者及其行动是投资活动的参与者。因此,社会资本是一个包含了社会关系网络结构与功能的动态变化的投资过程。正如刘少杰(2009)所说,社会资本不仅仅是一种客观对象,更是一种实践活动。换言之,社会网络理论解释了行动者如何通过社会关系中的联结实现信息、资源的获取以及能力的提升,这本就是一种结构与行动的结合。而社会资本的三个要点表明:第一,社会资本嵌入于社会网络;第二,社会资本可以获取增值资源;第三,社会资本也是一项投资活动(刘少杰,2009)。即社会资本是资本视角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反映了社会资源对于经济体系的重要意义(陆德梅、朱国宏,2003)。

综上所述,在本文看来,社会网络理论与社会资本理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对立统一,相辅相成。但中心点都是围绕人与人的关系及其互动而展开的。因此,本文的观点认为,社会资本就是基于信任的、依附于社会关系网络的、可以为行为人带来经济资源的合作关系集合。换言之,社会资本最终将表现为能够获取的社会网络及其资源,因而社会资本就是动态的社会网络。

参考文献:

1.Bian Y, Ang S. 1997. Guanxi network and job mobility in China and Singapore. Social Forces 75

2.Burt, R.S. 1992. Structural Hole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3.Coleman, J. 1994. A Rational Choice Perspective on Economic Sociology, in Smelser,N.and Swedberg,R.(eds). The Handbook of Economic Sociolog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4.Granovetter, M. 1973.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 [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8(6)

5.Granovetter, Mark .1985.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eddness [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1

6.Granovetter, Mark. 1992. Economic Institutions as Social Constructions: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Acta Sociologica 35

7.Lie, John. 1997. Sociology of Markets [J].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3

8.Lin, N. 2001. Building a Network Theory of Social Capital in Social Capital Theory and Research [M]. New York: Aldinede Gruyter Press

9.Ports, A. 1998. Social Capital: Its Origins and Applications in Modern Sociology [J].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4

10.Ronald S. Burt. 2000. The Network Structure of Social Capital.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 Behavior, edited by Robert 1. Sutton and Barry M. Staw Greenwich, CT: JAL press

11.Schweitzer, T. 1997. Embeddedness of ethnographic cases: A social networks perspective [J]. Current Anthropology 38

12.Uzzi, B. 1997. Social Structure and Competition in Interfirm Networks: The Paradox of Embeddedness [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42

13.边燕杰,丘海雄.企业的社会资本及其功效[J].中国社会科学,2000(2)

14.曹德骏,左世翔.新经济社会学市场网络观综述[J].经济学家,2012(1)

篇3

    ①对学校教育现象的心理学认识;②学习的基本理论;③各种类型的学习;④学习的迁移、保持、遗忘;⑤影响学习的主要心理要素;⑥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测量、评定。

    3.学习学校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有助于我们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①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②学校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专业教师的基础;③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④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4.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从1903年美国桑代克创立《教育心理学》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㈠初创时期(1903年~20世纪20年代):主要是桑代克理论占据统治地位,出现行为主义、格式塔、儿童心理学;㈡过渡时期(20世纪30年代~50年代):体系越来越宠杂,但无真正突破;㈢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发展显着,出现了几个着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及各自的代表理论:

    ①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人类的特征与学习》,提出“掌握学习”的理论;②布鲁纳:《教育过程》,提出“认知学习”的理论;③加涅:《学习的条件》,是学习分类的权威;④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提出“有意义言语学习”的理论;⑤安德森:现代行为主义教育心理学专家,1974年与富斯特合着《教育心理学:教和学的科学》。

    5.简述学校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①学和教的问题成为中心问题;②认知心理学深入学和教的研究之中;③更加重视学习过程中认知、情感、动作技能等方面的统一;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增加。

篇4

关键词:当代教育;教育心理学;途径;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4-0061-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4.031

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独立是以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三卷本1903-1914年)出版为标志,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教育的核心内容是针对学生个性发展需求,遵从教育心理学规律,促进学生自身基本技能的发展,采取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手段,以此体现出教育心理学的核心内容。

一、新时代青少年学生心理特征

当代科技迅猛发展,青少年信息量增加,价值观的形成打破了传统的思想观念,随着年龄增长,青少年的心理逐渐走向成熟,渴望独立,但是由于生活阅历较浅,在成长过程中解决问题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不足[1],容易出现叛逆、孤僻、厌学等心理和行为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 存在急功近利思想

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导致出现利益至上的价值观,青少年接受新鲜事物较快,社会教育中掺杂的利益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影响较大,容易出现急功近利的思想。

(二) 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

现代青少年思想较为开放和灵活,独立思考,对未知的东西探索欲望强烈,但是他们不能从实际出发,难以辨别是非,容易出现自私和极端情形。

(三) 叛逆厌学行为表现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学习过程中知识的积累促进自我意识增强,同时也会产生叛逆心理,考虑问题片面化,主观臆断行事,追求和沉迷于刺激性的东西,如,智能手机和网络游戏导致一些青少年丧失学习兴趣,甚至对抗家庭和学校。

二、新时代下制约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因素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缺乏针对性

有学者认为,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人在学习时的心理状态和学习时的内心活动,还有学者认为,教育心理学是协助教育工作按照正常模式进行,大部分学者认为教育心理学是对青少年学习状态和内心活动进行研究[2]。各种研究和讨论都有合理性和局限性,但只是停留在教育表面和理论中,缺少针对性。

(二)教育心理学内容尚未形成体系化

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大多借鉴国外成果,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也是从西方移植来的,没有被广泛认可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没有形成科学的教学体系。

此外,学术界对教育心理学存在认知偏差,如,有学者认为教学心理学是心理学原理在教育领域中的运用,有的无法将教育心理学的分化和整合实现有机统一,教育工作者对教学心理学研究对象全人化还不适应,对多元化的现代心理学新理论难以接受等。

最新出版的《中国当代教育理论丛书》及时解决了这些问题,既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又能密切结合我国教育实际,加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论述与指导。系列丛书完善了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剖析了大教育生态系统,揭示出当前国际范围内教育危机实质,重视个别差异和个别化教育研究,对学习策略、教学策略、学生与学习情境间的相互作用认知研究进一步加强。

三、关于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深入思考

(一)重新审视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

新的方向总结为“三化”,即,教育心理学研究目的教育化、研究对象的全人化、研究方法的多样化[3]。

1.研究目的教育化。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根本目的是要将研究的理论成果用来指导教育实践,要结合我国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进行研究。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教育心理学研究有利于培养合格的教师、改善教师的教学和促进教师的发展;二是教育心理学研究有利于改善学生学习,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三是教育心理学研究要为教学改革服务。

2.研究对象全人化。教育心理学首先是以人的全人格成长为研究取向,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读书求知,还应包含学生的为人处世,其次,教育研究既要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的人也要研究社会生活中的人,因为学生的学习行为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熏陶,第三是研究人的毕业学习与发展。

3.研究方法多样化。教育心理学自身学科特点决定了研究方法既要向范式科学靠近,又要注意处理好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实验研究与史论研究,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之间的关系[4]。教育心理学研究在真实教学情境中开展研究,采用更能突出人的内在心理特性的方法,如,调查追踪、访谈法和个案研究等方法。

(二)丰富教育心理学新的理论体系

1.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范式多样性。从理论和逻辑上分析中国教育心理学的“成长”,其发展范式是多元的,既有基于职业教育科学的范式,也有基于科学的范式,还有基于教育心理科学的范式,心理学的发展流派较多,这也决定了教育心理学学科范式发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教学心理学的研究内容针对性更强。主要内容有五个方面,一是基本理论,如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发展理论、动机理论、教育社会心理理论,除认知观外还要吸收人本主义、行为主义、精神分析等心理流派理论学说的精华;二是学习心理;三是教学心理;四是教与学的制约因素。内容较为全面、丰富且针对性较强[5]。

3.学科的拓展范围应不断扩大。从学科角度来看,根据社会实际,教育心理学研究除高等教育、教育管理学科外应拓展到初等教育、中等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外国语言教育等学科领域,有利于保持教育心理学学科发展持续性。

(三)关注热点和难点的前沿研究

通过当今的教育心理学关键词突现性的统计,我国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前沿主题有两大类[6],一是宏观的思想政策类,如,教育政策、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高等教育理论,国家大力提倡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对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具有指导性,第二是具体的教学实施类,如,学习方式、课程建设、课堂效果和学习策略等,重视教学互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教学策略。

(四)多元化的现论增强教育心理学的实效性

1.个别差异和全面发展的教育研究。当代学生可以不受学校教育时间、教育水平、教育空间等严格限制,能自由地选择所需要的学习内容和方式,因此,教育心理学要深入研究学生个性特点、学习过程特点、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和自我监控能力,加强对学习策略、学习动机、教学策略、解决问题策略以及学生与学习情境间的相互作用的认知研究。

加德纳在1983年出版《心智的结构》中提出了关于智力的多元因素理论,认为基本的智力因素包括语言能力、逻辑-数学能力、音乐能力、空间运动能力、身体运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教育心理学应结合实际,采取有效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学生各种智力因素全面发展。

2.文化心理学的影响。文化心理学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盛行。有学者认为,文化心理学包括双重内涵,一是“文化心理学”,关注研究对象的“文化”特征,第二是文化“心理学”,关注其“文化负载”,以心理文化为研究内容。文化心理学强调本土文化资源对人的心理发展的影响,教育心理学研究要了解本土文化、立足本土文化、服务本土文化。

3.积极心理学的介入。美国心理协会(APA)前主席赛里格曼在1998年提出积极心理学概念。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类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因此教育心理学不能停留在教与学的心理过程和影响因素层面上,要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4.毕业心理发展理念。毕生心理发展观是20世纪70年代欧美出现新的发展心理学观点。传统意义上教育心理学研究范围局限于学校教育情境中的学生,重点研究儿童和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而毕生心理发展强调的是心理发展贯穿人的一生,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围要拓展到研究社会生活与工作的人。

5.进化心理学对人性和心理思考。进化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新的研究取向,以进化论观点对人的心理起源和现象进行研究。人是由生理和心理两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都应该受进化规律的制约,人的心理发展既受生理因素制约,又受社会因素影响,而传统教学心理学过分强调人的社会性,对人的生物性重视不够。

另外,应高度重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环境。一批高质量的核心期刊如《心理科学进展》《教育研究》等为教育心理学学科发展和学术交流搭建交流平台,但是没有教育心理学的专属核心期刊,而且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团队和研究力量也比较薄弱,这制约了本学科发展,需要进一步增强。

参考文献:

[1] 李蕾蕾.当代中国教育公平:问题与制度选择[D].湘潭大学,2012.

[2] 张春兴.从思想演变看教育心理学发展宜采的取向[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1).

[3] 董刚,等.百年教育心理学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反思 [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7).

[4] 林崇德.试论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十大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1).

篇5

关键词:蒙授初中;汉语教师;基本素养

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开启学生心智、塑造学生灵魂的神圣使命。作为一名民族学校的汉语教师,其基本素养如何,直接关系到民族学生能否较好地融入到中华大家庭,能否紧紧地跟上时代的步伐,关系到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未来。那么,在新的形势下,民族学校的汉语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养呢?

第一,要有高尚的师德。这是对所有教师要求,特别是初中教师。初中教师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形成的模仿能力强,可塑性大的青少年,为此作为初中教师更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立场观点、思想品德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牢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宗旨,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影响学生,感染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

第二,要具备基本理论素养。即教育学方面的知识修养、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修养、语言学方面的知识修养、第二语言教学方面的知识修养、文化方面的知识修养。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它能够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指导。掌握教育学是当好一名教师的前提。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只有了解教育学,掌握教育的一般规律,才可以运用教育理论来指导教育实践,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才能提高教育质量,才能很好地驾驭教学。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在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良好的心理素质是21世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素质。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教师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繁重,由此形成的心理压力严重影响着教师的心理健康。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也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营造良好的教育心理环境。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它可以帮助教师正确地分析学生,准确地了解学生,从而预测并干预学生将要发生的行为或发展方向。特别是学困生,可以针对存在的有关问题,采取相应的策略。它可以帮助教师结合实际进行教学研究。教育心理学为教师教育教学活动提供的是一般性理论指导,并非给教师提供解决一切特定问题的具体模式,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因人、因事、因时灵活地进行,创造性地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应用于教育教学中。

汉语教师要熟练掌握汉语语言学的知识,最主要的是现代汉语方面的知识。给学生一页纸,教师要储备几本书。现代汉语知识是蒙授初中汉语教师必不可少的。民族学生学习汉语,从语音方面看,声调是一个难点。那么教师首先能够说标准的普通话,并清楚轻声、儿话、变调等语音现象。从文字方面看,蒙文是表音文字,而汉字是表意文字。教师应了解汉字的造字法、构造、书写规范、历史演变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在教学中适当地讲解一些关于汉字的结构、含义、用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掌握好基本的规范汉字。关于词汇方面,教师本身应积累大量的词汇,并能准确地把握课程标准中附有的“要求掌握的现代汉语常用词”中所列的词汇。在教学中应结合语境讲清词义,并交待词语运用的语言环境及习惯用法,且不可只照搬词典中的解释。关于语法方面,教师应熟练掌握。但在教学中只是引导学生随课文学习和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并能在日常口语交际或书面表达中正确运用即可。绝对不可原封不动地照搬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汉语教学最重要的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

汉语是母语非汉语的少数民族学生的第二语言课程。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汉语教师就要相应地掌握第二语言教学方面的知识,了解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时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特点与活动方式的基本特征;加强汉语与学生母语的对比研究,找出学生学习的难点,针对这些难点进行重点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汉语学习离不开对语言所代表和附在期间的文化的学习与了解。汉语教学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根据不同的场合使用恰当、得体的、真实、地道的汉语进行表达。这不是仅靠准确的语言知识就能解决的,还需要学生了解汉族文化的各个方面。

篇6

通过对贵公司的一些初步了解,本人有意加盟贵公司,为公司进一份力。为便于公司对我的了解,现自我简介如下:

大学四年,是我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这大好时光里,我本着学好本专业,尽量扩大知识面,并加强能力锻炼的原则,大量汲取知识财富,锻炼了自己的各种能力。我努力的学习基础课,深研专业知识,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多次名列前茅,连年获得奖学金。本人在几年中系统学习了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习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测量、工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

通过几年的学习,本人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应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证研究方法,掌握相关的统计、测量方法,具有综合分析、数据处理和计算机应用的能力;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篇7

英文名称: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上海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0-5560

国内刊号:31-1007/G4

邮发代号:4-395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3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篇8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 英语教学 行为主义 认知主义 人本主义

一、导言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研究内容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而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师生相互合作的过程,学生的心理在这个过程中是个极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外语教学中需要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知识,以期实现教学的最优化。因此,对教育心理学进行研究,了解外语学习的规律、影响学习者的心理因素、学习者心理等特点,无疑会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更好地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学习理论主要流派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目前,就学习理论而言教育心理学主要包括以下三大流派: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人本主义。三种理论从不同角度对教学活动产生了很多影响和启示,下面本文将分别进行论述。

1.行为主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理论认为学习是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接,关注的是个体外显行为的改变,对学习时内在心理历程是否改变一般不予关注。该理论将教学看作是对行为的制约,教师通过控制奖惩和刺激使学生向预期的方向发生行为的变化,主张程序化的教学方式。

该理论的发展有三个时期:(1)早期行为主义。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提出有机体行为的共同图式是刺激与反应,而桑代克通过动物实验提出学习的实质就是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接。(2)极端行为主义。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学习理论借助和发展了试误说,认为存在两种类型行为,即应答和操作。学习就是一种操作,如果学习行为得到奖励,那么这个行为重复出现的频率就会增加,反之则会降低。(3)社会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中行为、环境和个人是三个基本要素,他们相互影响。学习是个体向别人行为模仿的过程而不是强化。对自我能否完成行为并取得好的结果的评估对个体的学习有较大影响。

启示

尽管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多有诟病,但是这一理论仍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20世纪4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听说法”就是受行为主义理论影响,认为语言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通过反复不断的练习。据此,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反应进行及时强化。取得好成绩应给予鼓舞,有错误应及时调整学习方法;要坚持认证批改作业并写评语,及时强化学习行为;教材编写应该从易到难、循序渐进。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将这种教学方法当成是金科玉律,否则就会造成学习僵化、机械化。

2.认知主义。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形成和重新组织,即将学习看作是个体对事物经认识、辨别、理解从而获得新知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个体所学到的是思维方式和知识来源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教学就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引导学生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为主来建构知识。

该理论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1)早期格式塔理论,认为对学习是对整体的组织结构的顿悟,是通过顿悟、认识情境的关系能动地构造完形的过程。顿悟的实质是把握事物的本质,而不是无关细节。(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课本知识只是关于各种现象较为可靠的假设,学习过程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也就是说,学习不是信息简单地从外到内的单向输入,而是通过新信息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的双向作用而实现的。(3)传统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知识的获得、转换与评价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应是有意义的学习(meaningful learning)。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过程,重视学习活动本身带来的内在强化作用,提倡发现学习法,要求新的内容与已有知识之间需建立联系并且学习内容能与已有知识结构联系起来。

启示

认知心理学派强调学生的主动性,认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习的驱动力。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并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在英语教学中要多用启发式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对外语的兴趣,使学生能够感受学习外语的乐趣,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热情与动力。教师要配合学生的经验合理组织教材,先后顺序必须依据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及任职表征方式做适当的安排,以使学生的经验知识能前后衔接。利用先行组织者策略,在学习新知识前提供以学生原有知识为基础且与新知识发生联接的准备材料。例如,词汇学习必须从简到难,由最贴近学生生活的词汇开始;后学习的词汇可以利用原先的词汇做基础。

3.人本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主要研究和关心的是人的本性、人的内在情感、智能、潜能、价值等人类经验的一切方面。该学派认为人类生来具有学习的潜能,人类的求知欲望源于需求,它将学习看作是个体因内在需求而求知的过程,是个性、潜能和价值自我表现和实现的过程,而教学是一个行为制约过程,其实质关键在于创设一个能产生预期结果的情境。它认为意义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它使学习者成为完整的人,使个体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当然,意义学习发生是有条件的:必须相信人人皆有天赋的学习潜力;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较少威胁的教育情境;只有当学生察觉到学习内容与他自己目的有关时,主动自发全心投入的学习才会产生意义学习;自评学习结果可养成学生独立思维与创造力。

启示

我们得到的最首要的启示就是要重塑新型外语教师形象。由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充分发展学习者的潜能和积极向上的自我概念、价值观和态度的体系,从而使学习者成为人格充分发挥作用的人。因此,教师要尊重学习者,相信学生的发展潜力。同时,应当学会重视学生的情感因素、内在需求、价值观,不把自己的要求强加到学生的身上。要尊重和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努力创造一种民主型的或者“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此外,发展外语教师积极的自我概念也非常重要,勿庸置疑,缺乏自尊、自信的教师很难帮助学生建立起自尊和自信。

其次,应创造和谐、宽松的语言学习环境。教师应该做一个学习的促进者,要为学生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来促进学生的意义学习。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当了解学生帮助他们发现所学的东西的个人意义,建立并维持能促进学习的良好的心理氛围。这要求外语教师首先要与学生达到同情(empathy),积极、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学生。课堂中,应多组织小组活动,因为小组活动具有积极和相互支持的气氛,能够促进小组成员形成积极的自我形象,组员间相互倾听,共同完成小组任务。

三要培养学习者的学习自主性,促进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首先,教师应把握学习者的需求。需求是外语学习最基本的动机因素。其次,帮助学习者把需求转化为具体的目标,包括确定目标、规定内容和进度、选择方法和过程、监控过程、评估结果。这样可以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除了语言学习本身,更要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积极的情感因素和健康人格的发展。此外,在教学中还必须重视语言学习中的情感因素,注重为语言学习者提供安全的环境而不是增加他们的焦虑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语言发展。

三、总结

学习教育心理学并研究它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和作用颇有必要。我们应在此基础上批判地吸收各学派的合理内核并用于指导我国学生的外语学习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周福芹,邵国卿.大学英语学习动因研究[J].外语界.2001(06).

[4]杜福兴.谈英语学习动机及其激发与保持[J].外语教学.2003 (04).

[5]张文霞.试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影响[J].外语教学.2005(03).

[6]张文霞,罗立胜.关于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其发展的几点思考[J].外语界.2004(03).

篇9

关键词:师范类心理学;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心理学专业是我校2000年新开设的师范类本科专业,根据教育部对师范类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省内外师范院校对心理学专业的办学历程与经验,结合我校自身具体情况和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的若干意见》的精神,确立我校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坚实的心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治疗、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的专业素养,能在中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医疗、社区服务机构等部门从事心理学教学、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1]2012年1月,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实践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2]相对于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来看,当前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学生并没有达到预定的培养目标,总体素质不高,理论素质和应用能力都有所欠缺,尤其是实践能力不足,导致心理学本科专业学生就业率偏低。

一、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欠缺的原因

(一)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的师范性窄化了心理学实践能力的范围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的若干意见》曾明确指出:从2000年秋季开学起,大中城市里有条件的中小学要逐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此,教育部于1998年增设了心理学专业,许多高校纷纷设置了心理学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心理学专业人才。[3]截至2010年10月,全国已经有超过250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心理学相关专业。[4]但是,由于很多高校,尤其是师范类高校为了保证毕业生能够胜任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偏重学校心理健康辅导、教育心理学、学校管理学等;实习见习的场所多在中小学;平时的实践能力培养方式多延续了师范学校的讲课、说课方式。正是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的这种师范性窄化了心理学实践能力的范围,在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趋于饱和的现实条件下,学生带有浓重师范性的实践能力很难适应广泛的心理学就业的市场需求。

(二)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对学生实践能力重视不够

由于就业难,当前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学生的考研热情空前高涨,在课程设置别重视学科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验课等课程的比例,如考研中占分数比例较大的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等。华南师范大学的刘学兰等对该校心理学系1986年以来的历届本科生进行调查发现,被调查者普遍认为学校中最欠缺的技能是“心理治疗技能”和“心理咨询技能”,且学生期待加大实践课程学时的比重,认为心理学应用技能课程的学时数应占52.38%,基本理论课程的学时数应占47.62%。[5]可见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对学生实践能力重视不够,应加大重视力度。

(三)实践能力培养课程以考试考查为手段,无法体现学生的真实能力

近年来,由于心理学专业就业需要拓宽了就业范围,突破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这种单一就业方向的局限,也开始不断地增加实践能力培养类的课程。我校心理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中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外,还有心理咨询方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方向及临床心理学方向。但由于受传统考核方法及学生学习方法的局限,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最终实现的是知识上的积累,而非能力上的转化,很难达到实践能力水平提升的目标。

(四)见习实习时间相对短暂我校心理学专业学生在第四学期要进行为期

一周的教育见习,在第七学期进行为期14周的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和实习的时间相对短暂。教育见习一般选在第四学期的第七周,中小学已经接近期中考试,学生在见习期间中小学生正在复习;教育实习虽然预计是14周,但实际在中小学的时间仅为四周,其余的时间需要进行大量的讲课练习并参与学校组织的统一考核。在各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时量都很少,学生很难得到足够的锻炼机会。

二、确立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2015年,我校在2012年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新方案的修订工作。在这次修订过程中,心理学专业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为核心,进行了如下改动:

(一)学科基础理论课的重要地位不动摇

心理学的学科基础理论课主要有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学史、心理测量学、实验心理学等,这些课程对于心理学专业学生进行进一步的专业课程学习有重要作用,对于实践类课程的掌握有重要帮助,对于学生考研有重要作用,所以,要保证学科基础理论课的重要地位不动摇。具体体现在,在培养方案中合理规划各门学科基础理论课的开课学期,保证各门学科基础理论课的课时比重,用多样的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考核。

(二)突出实践类课程设置

心理学的实践类课程是依据可操作性目标设置的,如心理诊断技术、行为矫正技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临床心理学、心理治疗学等。我校心理学专业的实践类课程设置共分为三个方向:一是心理咨询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向课程,如心理诊断技术、行为矫正技术、团体心理辅导、认知矫正技术、学校心理辅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等。根据实际需要,本次修订培养方案又增开了沙盘游戏治疗、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等课程。二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方向课程,如管理心理学、人事与领导心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关心理学、营销心理学、培训与开发、人才测评、职业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职业生涯规划等。三是临床心理学方向课程,如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医学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神经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治疗学、临床心理学、临床咨询方案与案例报告等,结合心理学最新热点,在这次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增开了积极心理学的课程。心理学专业学生可以就一个方向选课,也可以分别从不同方向选课。

(三)加大实践类课程的学分比重

在本次培养方案修订的过程中,心理学专业加大了实践类课程的学分比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授予条例》和《吉林师范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本科专业必须修满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160学分方能毕业。心理学专业实践类课程要求学生修满38学分,其中实验课程12学分,教育实习、见习由原来8学分增至14学分,毕业论文(设计)由原来4学分增至6学分,专题实践课程由原来的3学分增至4学分,具体课程除原来的专业需求与就业、就业心理咨询与指导、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增开了一门青少年咨询方案与案例报告,军事理论及军事训练为2学分。

三、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辅助策略

(一)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

传统心理学专业的授课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达到使学生了解心理学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的目的,但学生一是由于脱离具体情境,二是由于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考试,三是由于学习和实践之间间隔的时间过长,导致学未所用。可以依据心理学具体学科的实际特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为多种授课方式,如案例教学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通过案例中的真实情景,使学生产生联想,较快地将所学转化为能实际应用的能力。而在学生未来的从业生涯中,由于在学习心理学专业课程时曾对情境进行分析,通过小组讨论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也会在其遇到实际问题时重新启动,对实际问题进行科学解决,而非经验解决,对未来提升学生的素质也有益处。

(二)改革实践类课程的考核方式

推进实践类课程教学,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离不开考核制度的转变。考核制度实际上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的方向引导,如仍按照传统的考试方式进行考核,重视知识再现,忽视实践操作能力检验,学生仍无法走出应试思维带来的高分低能的怪圈。因此,制定严格而规范的专业技能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是提高心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保证。在专业技能培养方面可以实行教考分离,成立专业实践技能考核小组,改革考核评价方式,将口试、面试、笔试、心理测验、专业实验、角色表演、情境模拟等考核形式有机结合。在考核过程中不仅重视检验实践技能的真实水平,还要重视检验理论基础是否扎实,是否能用心理学的视野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合理增加见习实习时间

目前我校心理学专业学生在第四学期要进行为期一周的教育见习,在第七学期进行为期14周的教育实习,在这14周中,在学校实习期仅为四周,教育见习和实习的时间相对短暂,可以适当增加。尤其是实习时间,学生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理论知识,缺少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机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比例本来就小,并且学生在真实课堂中得到的锻炼远远超过在大学模拟课堂中得到的锻炼。因此,可高效利用这14周的时间,适当增加学生在中小学实习的时间。

(四)拓展实习基地的范围

由于实习期间学生没有工资,学校不包食宿,学生如果租房又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我校心理学专业实习学校多为本地学校。但由于本地学校数量有限,心理健康教育课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而且心理健康教育课不属于主课,课时少,学生并不能在实习期间得到充分锻炼。因此,要拓展实习基地的范围,预计拓展的实习基地应符合以下条件:首先,该校心理健康教育课要发展到相对成熟的水平,课时量有保障,上课内容和形式都比较丰富;其次,该校应设立心理健康中心,有独立的心理咨询室和一定的心理咨询基础设施;第三,该校有学生或青年教师宿舍,能给实习生提供住宿。综上所述,提高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的实践能力,既要确立师范类本科心理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又要制订有助于师范类本科心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辅助策略。这样双管齐下,对于提升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提升就业率有切实帮助,也为师范类心理学专业学生在未来能独当一面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姜淑梅 崔继红 单位:吉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吉林师范大学教务处.吉林师范大学本科培养方案(教师教育专业)[S].2013.

[2]董开莎.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探讨——以陕西理工学院为例[J].学理论,2015(08).

[3]姜燕琴.地方师范专业心理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构想[J].龙岩学院学报,2013(05).

篇10

一、班主任需要心理学,更需要积极心理学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经说过:“一个好的班主任,应该是一个出色的心理学家。”的确,面对当今孩子的脆弱、叛逆、无所谓等现状,只有了解其心理才能更好地做好班主任工作。面对家庭的问题,如独生子女家庭、离异家庭、单亲家庭、留守家庭、农民工家庭等,家庭成员过于溺爱孩子,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和错误行为的纵容往往造成独生子女自利自私、自我中心、目无尊长、攀比炫富等一些问题。从心理上讲,这些孩子往往经不起挫折,一遇到困难就不知所措,甚至离家出走,更有甚者走上了轻生的不归路。这就为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要学习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基本理论。将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引入班级,创建健康班级氛围。让学生能够在积极的心理状态下学习和生活,以达到学习更佳的效果,取得最佳的绩效。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和美德的科学,是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它要求人们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彼岸。

二、积极心理辅导力

1.倡导赏识教育。

(1)什么是赏识教育。赏识教育是充分体现积极心理教育理论的一种教育策略。它是以人性为基础,以尊重学生人格为前提,以赏识为先导,通过表扬、肯定学生的某些闪光点,激发人的潜能、良知、自觉性,实现对学生有效激励作用的“正强化”的教育形式。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看到学生每一点点的进步,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学生的可贵之处,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促进学生不断地进步和成长。

(2)赏识教育的方法。赏识教育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学会表扬及批评学生,表扬学生是班主任管理班级必要和有效的手段。那么如何表扬学生呢?以无条件的正面关注、有针对性、不夸大、及时、因人而异、多种形式…来表扬学生。对于后进生,善于发现长处,寻找闪光点,他们取得的成绩哪怕是点滴的,都是难能可贵的,及时的表扬、热情的鼓励。态度要像严母慈父般的,使他们在班集体中得到温暖。在公开场合,避免谈论后进生的过失或不足,以减轻他们精神上的压力和负担,绝不能采取粗暴、压服的教育方式。对做出成绩的后进生,可以在班会上或个别谈话、家访时进行表扬。表扬的材料要真实、可靠,有影响力,使后进生感到自己也能进步了,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对那些有突出特长、进步幅度较大,学生中有一定威信的后进生,为了鼓励、鞭策他们,可以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让他们担任一定的职务,促使他们克服缺点,发扬优点,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和锻炼,以尽快进步。

2.在班级管理中巧用期望理论。

著名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弗鲁姆认为,人总是渴求满足一定的需要并设法达到一定的目标。这个目标在尚未实现时,表现为一种期望,这时目标反过来对个人的动机又是一种激发的力量,假如一个人把某种目标的价值看得很大,估计能实现的概率也很高,那么这个目标激发动机的力量越强烈。这是弗鲁姆1964年提出了著名的“期望理论”,教育学中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就是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