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范文

时间:2023-12-20 17:56: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计算机技术与应用

篇1

科技信息管理是人类有效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对科技信息资源进行组织、领导的社会活动。日常的科技信息管理,会常常对国内外图书、期刊等资料进行检索和研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拓新也为科技信息管理提供了有效的途径,采用计算机技术,可以迅速对相关科技信息进行存储、分类等,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快捷的获得需要的信息,多媒体技术也可以使得科技信息更加生动。计算机技术在科技信息形成阶段,是记录、收集、存储等为特征。在科技信息稍微更新发展阶段,采用计算机技术也为了或得更高的效率。

二、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通讯技术、现代医学成像技术的设备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医学影像传输系统,其为医学影像报告格式规范化、科学化提供较好的实现途径。传统的脉诊偏重于客观依据,计算机技术介入中医临床,可以通过数据进行科学分析来辅助诊断,通过物理声电等手段获得的参数,使得脉诊获得信息数据化、量化以及客观化,便于临床应用以及经验的交流。借助计算机的应用有助于中西药现代化的应用,充分结合梳理分析的方法建立数据库,可以大大提高中草药的检索的速度和准确性,也可以将计算机技术和各种研发软件相结合,使得数据自动分析,数据处理功能等进行实时控制,为医药领域现代化提供巨大帮助。

三、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引入校园,对学生整体素质教育具有划时代意义。素质教育的逐渐推广,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新兴的教学方式,计算机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使得教学手段、方法以及观念的形成都发成了变革。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能够作用于学生的多种器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创设情景,提高学习效率,实现师生互动,突出重点难点。

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夸大作用

许多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待计算机的态度比较极端,一部分过于夸大计算机技术的作用,盲目追求课件制作,对于技术含量不高的教学软件不屑使用。另一部分是过分轻视计算机的应用,认为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作秀,不去主动学习计算机操作技术。这也是教学观念导致的,这就要遵循计算机教学的基本原则,处理好教学汇总的各种关系,根据目标来制定学习计划。

五、计算机很多领域的理论知识没有

在实际应用中实现计算机技术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并不划勾。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发展超前于实际技术应用,理论借助于国内外科研机构的、研究所等发展速度,而实际运用则需要资金等更方面财政的支持。现今的财政政策的发行与制定在逐渐与现实需求想适应,努力做到理论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六、展望

现今,计算机基本处于饱和状态,但是还需更进一步。纳米技术即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计算机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同时,为了提高当前计算机和用户之间的交流,应该重点发展即群星的计算机系统,强化其兼容性,这样才能利用同一台机器进行多个任务处理。另外,计算机已与人们的生活逐步挂钩,这就使得将来的互联网技术拥有的广阔空间。

篇2

计算机技术 工农业 生活 教育教学 前景展望

随着社会逐步步进信息化、现代化、网络化、数字化的时代,作为实现人工智能化的重要技术之一的计算机技术,以其功能强大,应用方便等优越特点已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学习,还有工作。计算机技术已成为21世纪每个人必需掌握的先进技术之一,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此,本文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史为开头,从工农业、民用、教育教学三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此论述了计算机技术的现状及其可能的发展前景。

一、计算机技术发展及其分类

如今,计算机技术是众多学科和工业技术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又在科学和国民经济领域中得到广泛地应用。自Atanasoff-Berry Computer这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到20世纪40年代由研发美国出了以雷达脉冲技术、通信技术等为基础的ENIAC的相继问世,国内外从未间断过对计算机技术的研究,不断地进行着探索与研发。直至今日,计算机技术已走向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以及最新的智能自动化。它的发展已经到包罗万象,变化无穷的境地。而我国的计算机研究人员同也具有前瞻性,对于计算机技术进行不断地开发研究,从1983年的“银河”计算机到如今的基本实现计算机技术的自动智能化,其发展速度也是不可估量的。下面,笔者就简单介绍针对其涉及领域的不同而研发的几类新型计算机技术。

(一) 量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是以量子力学理论为基础,对量子信息进行高速数学逻辑运算、存储、处理的新型的计算机物理系统。其主要作用有:计算机系统开关状态是通过链状分子的特点来判断的;通过机关脉冲技术对分子的状态进行改变;计算机随着分子聚合物的聚合运行。相比传统计算机系统,量子计算机具有数据储存量大,运行速度快,应用范围广,运用方便等特点。

(二) 光子计算机

“一枚直径为5厘米的棱镜,它的通过能力可以超过全世界现有的电话电缆许多倍”说的就是光子计算机。它是以光信号代替电信号进行数字运算到逻辑操作和信息处理、存储的新型计算机。无论是并行度、运行速度,还是信息传导、存储,还是能耗与散热方面,相比传统的电子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都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与节能性,是典型的节能环保性产品。而且,光子计算机在元件损坏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安全运行,且不会影响最终计算结果。

(三) 纳米计算机

纳米这个词对于现代社会的人来说,应该不会陌生。它指的是一个计量单位,且规定1纳米=10-9米。纳米技术是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新型技术,其目的在于通过对单个原子操控而实现一些特殊的功能。至于纳米计算机,就是指将纳米技术应用到计算机研发上可以使计算机的芯片体积得到很大程度的减小,从而减小了整个计算机的体积的技术。此类计算机不仅可以缩小成本,减少能耗,还能提高元件使用寿命和计算机的性能。

(四)生物计算机

生物计算机,即仿生计算机,是以生物芯片(即利用生物工程技术产生的蛋白质分子)代替在半导体硅片上集成效以万计的晶体管而制成的新型计算机。它是通过生物DNA的状态来反映信息状态的,并将遗传密码等同于存储数据的输入与输出,利用这种基因思想而进行地开发与设计。它的能耗仅为传统计算机的十亿分之一,速度却比其快十万倍以上,信息的存储量也比传统计算机大得多得多。

由上可知,如今的计算机技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是社会发展的脚步永不停息,因此,无论是量子计算机,还是生物、纳米、光子计算机,其发展仍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二、计算机技术应用现状

(一)工农业上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在工农业上的运用,不仅为其技术发展提供一定的平台,同时也增进了工农业的发展,提高了工农业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增加了工农业的经济效益。下面,笔者就计算机技术在工业上的设计、勘探的应用,以及农业上的技术、装备、信息传播上的应用分别做出浅析。

在工业上,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主要有这几个技术方面的表现:一是,以数据管理技术为基础而构建的信息系统,即数据库技术,其主要用于信息系统的开发,以及数据的存储、分析、处理、展示、共享。二是,利用GIS技术而进行采集处理、存贮管理、分析输出地理空间数据及其属性信息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其已能实现全球化、动态化制图。三是,包括了三维建模、三维显示、三维操作的3D可视化技术,其被广泛应用于地质和地球物理学等领域。例如,勘探上常用的PETRE地质建模软件、Fast tracker三维地质建模等三维可视化软件。四是,具有一定的沉浸性、交流性、互换性和幻想性人机交换技术。其技术主要是为了实现人与计算机信息交互的人机界面技术,以及包含了人机虚拟环境模拟、触觉与压力反馈等基础技术的虚拟仿真技术。

在农业上,由于计算机技术的介入,其已基本实现了农业技术的数字化与可视化的管理与设计;计算机与专业农业地理信息软件的结合,将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系统地联系起来,形成了精准精确生产作业链条;农业信息的网络化使得农产品的销售与开发步入了一个新纪元,并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农民的利益。

(二) 民用上的应用

现在,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已离不开计算机技术。计算机技术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为人们带来了许多的便捷。例如,自来水公司利用计算机技术自主研发的设备、材料、工程、水质数据、档案、物业收费等管理系统与软件;美国医学上利用计算机技术,研发了可以充当医生眼睛与耳朵的移动机器人;办公室的自动化处理系统;电子信息化档案管理系统;图文并茂的、具有大储存量的电子图书等等。这一些都是计算机技术在民用生活、工作上的极好应用。

(三) 教育教学上的应用

21世纪是科学技术极其发达的世纪,也是拥有无数高科技产品的世纪。生活在高科技包围的世纪,我们要做的不仅是享受高科技带给我们的便捷与快乐,同时还要不忘对高科技的学习与利用,甚至于研究与改进。而作为高科技技术之一的计算机技术,对其,我们不仅学习基本理论知识,更要利用它把利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将会为我国的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打下坚实有力的基础。相比传统的教学,利用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教学,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实现了教学的多样化与专业化,更多是达到了师生合作交流,激发了学生更多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如今,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将文字、图形、图像、视频、声音等信息经计算机信息技术、计算机辅助画图设计等技术的编制处理后而进行的教学已是颇为广泛的教学方式,且这类教学方式也取得了相应的教学成果。

三、计算机技术的前景展望

由当今社会的发展形势我们不难看出计算机技术未来的发展应是朝着运算速度更高,计算机体积更小的方向。除去这两方面不说,其发展方向主要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第一,网络计算机。网络计算机是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概念,这个概念足见计算机与互联网两者是不可分割的。互联网是不同的人,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相互连接的一个主要媒介,而计算机正是通过网络而进行联系,并通过网络在不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工作的。

第二,移动无线一体化。目前,网物、远程学习、视频会议、电子商务等都是计算机网络实现无线化、移动化、一体化的重要表现。通过网络计算机的移动无线一体化的实现,人们可以自由无限制地进行交流、交易、管理、控制,实现了全球化范围内的交流学习。

第三,计算机系统的自动智能化不仅可以实现计算机的自主分析、自主执行、自主处理、自主储存,还可以实现系统的自主选择与自主记忆,它是计算机技术发展必然趋势。

第四,计算机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广,为解决其耗能问题,实现计算机技术环保性是值得业内人士深思的问题。

第五,人性化与个性化完美结合的计算机。计算机常于被人接触与使用,实现计算机的人性化是未来计算机必然发展方向。如果实现了这个目标,未来的计算机的交互方式将会多样化,不但可以通过书写和语言进行控制,还可以通过眼睛、大脑进行控制。而个性化计算机是针对某个人,或某个领域而专门制定的,例如家庭机器人保姆、医用机器人等。在满足了人性化设计的同时,完美结合个性化进行设计的计算机将会是一项有价值且实用的计算机建造工程。

四、结束语

总之,不管是21世纪,还是未来的社会;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计算机技术都会伴随我们左右。因此,计算机技术是我们必需掌握的高科技技术之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与时俱进,个人能力得到良好发展,而我们的社会才会因我们个人的进步而得到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康会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探析[J].硅谷,2011,(06).

[2]李新,周绪珍.浅谈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1,(11).

[3]刘立杰.计算机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J].湖北农业科技,2009,(11).

[4]吴佼.利用计算机技术提高教学水平[J].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1,(05).

篇3

【关键词】GPS技术;计算机技术;房产测量;实践应用

长期以来,我国的房地产测量大多处于半手工生产状态,并且是以模拟式的房地产图、房地产要素调查表、面积测算表、界址点成果表等作为其主要产品。无论从经济上、劳动强度还是质量上讲,都难以满足房地产管理对测绘信息要求的不断提高。所以伴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被广泛运用到测绘的各个领域中来,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在现代测绘技术中,计算机技术不仅能实现测绘技术准确性与高效性的要求,更是带动测绘技术走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的重要技术。通常我们见到的计算机运用在现代测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计算机化的测绘仪器

在测绘技术的发展中,一些测量仪器也逐渐发展起来,电子全站仪就是在传统的水准仪与经纬仪的测量原理上结合了现代计算机技术来实现测量的电子化与智能化操作的一种仪器。电子全站仪的计算机化,使得它拥有了良好的应用性能,能够进行任意角度的测量工作,拥有测量范围广、利于数据存储与查询、职能控制等操作,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工程测绘中。合理、有效的运用全站仪到现代测绘技术中去,不仅能实现提升测绘技术,还能推动测绘技术实现高进度、高准确度与快速传播、操作简单发展方向。尤其是对于大型建筑工程或者一些复杂的隧道工程测绘中,因全站仪有空间数据采集与更新的功能,能够快速的将测量到的数据传送给控制中心,对于难度比较大的测绘工作来说,全站仪具有能够解决测绘难题的能力,并保证数据的可靠性与及时性。

2 计算机技术在房地产测量中的发展

房地产测量具有量大、复杂、更新快、周期长的特点。充分发挥测量信息的应有效用,既有很好的社会效益,也有很高的经济效益。运用传统手段进行房地产测量已很难满足房地产管理的需要,原因是:(1)信息获取手段落后。测量信息全部靠人工室外采集,室内加工完成,周期长,精度容易受损。(2)数据计算统计慢。尤其是对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与统计,更要耗费大量的人力与时间。(3)图纸删改修正繁琐。房地产地籍资料是动态的,在勘测后,再用手工修改图纸,重新制图,不仅速度慢,而且容易出错。(4)信息保存方法落后。测量成果和地籍资料的存储大多是纸张,占据空间大,长期频繁的条用,也容易造成遗漏和破损。(5)信息查检速度慢。采用人工操作查询图纸与数据的方式难以满足日益增多的索要房地产地籍资料的要求。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国内外测绘界运用计算机技术的经验表明,运用计算机进行房地产测量信息的处理,具有极大的优越性。表现为:(1)很强的绘图与制表功能。(2)极强的信息管理功能。(3)高效简单的信息供应程序。(4)高速的运算传递。房地产数据与信息的采集,利用通讯传输技术,速度比手工录入快数十倍。(5)精良的工作质量。以计算机为中心,内外业一体化的房地产测量系统,具有数据采集、整理和及时分析的全过程,减少了人为误差,保证了数据的精确度。(6)海量的存储能力。所以房地产测量现代化的显著标志是:以计算机为中心,应用交互式图形和图像处理和数据库管理技术,实现房地产测量数据采集、加工处理、统计分析以及存储输出等工作,集中进行全信息管理。

3 计算机辅助软件对内业制图的帮助

3.1 AutoCAD软件

房地长测量中还需要计算机的一些辅助软件进行准确的绘图工作,计算机软件中的AutoCAD软件是现代工程测绘中常常用到的软件,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与功能。

第一,制图环境简单、轻松,其多文档设计环境能够在多个文件窗口中完成协同工作,轻松实现图形之间的切换。

第二,有较强的数据访问能力,经过不断研究与开发,当前的CAD软件已经能够达到显著的数据访问能力了。

第三,具有超强的出图能力,对于工程绘图中多种样式,多种不仅的图面解释,该软件均能以最佳的方式输出图形效果。

第四,就当前的CAD软件而言,还进一步拥有了互联网功能,不仅可以完成直接存取网络上的图形文件,还可以指定超级链接等等功能的要求。

第五,其强大、灵活的多样性开发与用户化瘦点,几乎使得工程测绘技术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高度。因而说计算机技术在工程测绘中不仅有了硬件上的改善,从软件上也有很大的进步,软硬件共同协作,进一步提高测绘技术。

3.2 CASS软件

CASS软件在利用AutoCAD技术成果的同时,充分吸取了数字化成果,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DE(数字地球)的最新技术思想,在确保数字化成图技术领先的同时,为用户的数字地图的深层次应用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CASS秉承了AutoCAD的传统优势,并充分利用了AutoCAD的最近技术成果,使用户的数字化成图工作一开始就建立在一个全球公认的最优秀的图形与技术平台之上。其在数字化成图方面的特点包括:

(1)更加方便的简码用户化方案;

(2)更加完善,实用的电子平板;

(3)更加底层的骨架线技术;

(4)更加直观,便捷的图上比例尺更改;

(5)更加直观、高效的地物编辑;

(6)更加丰富的 DTM 建模 与 等高线 绘 制 功 能 。

(7)提供了更多的用户化途径。

(8)全面采用 Object ARX 开发技术。

(9)更加集中的参数设置模式。

4 结语

计算机技术已经在房地产测量中应用越来越显示出优越性,对于测绘技术来讲,不仅克服了传统技术不精确、不及时的缺陷,更进一步在测量仪器以及绘图软件上有了更高的提升。相信在未来,计算机技术在房地产测量领域上还能不断进行优化,不断发挥积极作用,促使测量走向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郭长忠.结合测绘应用改革《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20).

[2]刘小龙. GPS、计算机在测绘中的应用[J].甘肃科技,2007(09).

篇4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应用;电子商务;发展

电子商务是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商品买卖或提供服务的新型贸易模式,消费者足不出户即可获得需求的商品和服务,与传统贸易相比具有极大的优势,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如今,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也在不断的完善,人们对电子商务的依赖性越来越高,使得电子商务逐步取代了线下交易模式,显著提高了人们的消费效率和消费水平。为了进一步的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应该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解决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创建安全的网络环境,保证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以扩大电子商务的影响力。

一、计算机技术与电子商务的关系

众所周知,电子商务的构成要素有平台、消费者、产品和物流,这四项要素缺一不可。电子商务作为一种线上交易模式需要建立贸易平台,为买卖双方提供交易环境,还要将产品的信息在平台上,以供消费者选择和购买。当消费者下单之后,卖家要与物流公司联系,将产品运送到指定地点。物流公司会实时反馈物流信息,以便于买卖双方掌握掌握产品的物流动态,这极大的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可以说,电子商务的全部活动都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来实现的,而网络平台的开发和维护也要依靠计算机技术完成,电子商务的发展必须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撑。同时,电子商务与计算机技术还能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由于电子商务发展中会不断暴露出一些问题,计算机技术必须不断的改进和创新才能高效的解决这些问题,进而满足电子商务的发展需求,在新技术的改良之下,电子商务的平台会更加稳定、可靠,运营成本也会大幅度的下降,这对于电子商务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电子商务发展应具备的条件

(一)平台和计算机技术

对于电子商务来说,平台是基础,很多电商企业都运用国外先进的J2EE网页平台构建程序,对信息进行整合汇总和集中管理,为买卖双方提供交流和贸易的场所;计算机技术是必要保证,能够提高数据信息的利用率和安全性,对交易过程进行监督和保护,防止平台遭受来自外部网络的攻击,最大限度的保证贸易安全。因此电子商务的发展必须要具备实用性强的平台和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才能保证线上交易的顺利进行。

(二)数据库和语言技术

电子商务往往还要设置数据库,用于存储和管理海量的数据信息,以便在需要时能够迅速的找到相关信息,减少平台的响应时间。常用的数据库有SQLServer和Oracle,前者常常应用于中小型的电商网站,后者适用于大型的电商网站。电子商务的发展同样离不开语言技术,比如ASP、PHP、JSP,都可以应用到电商网站中生成相关的语言和软件,而JSP中的Java语言对于我们来说可谓是耳熟能详,很多的手机游戏都是根据该语言编写的,界面清晰,操作简单,深受人们的喜爱。

三、电子商务在计算机技术中的发展

(一)给企业的商务活动提供了便利

以往企业在销售产品时往往只局限于特定的地点,面对的消费者比较有限,极易导致产品滞销,大量产品囤积在库房,给企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电子商务的发展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企业可以在网络上宣传和推销产品,无论是消费者的数量还是质量都有了可靠的保证,不仅打开了产品的销路,而且减少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企业无需再花费高额的租金租用线下销售点,只需通过网络平台即可完成销售任务,商家和消费者可以在网络上进行交流,针对产品交换彼此的意见和看法,相比于线下销售更有效率。同时,网络的宣传更加便捷,获得的宣传效果也更为理想,比较符合商家的经济利益。

(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是电子商务活动最可靠的媒介

电子商务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础上,采用开放式标准和双向通信技术,并且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捷、高效、低成本特点的基础上,扩大了其在商务领域中的功能。例如:在计算机技术应用中,进行高效率的信息传递,从而降低了通信费用,相比于其他的通信方式成本更加低廉。计算机技术还能够将产品的信息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展示给消费者,以便于消费者对产品进行全面的了解,为消费者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保障了消费者的利益。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应忽视网络安全问题,这已经成为了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未来计算机技术的主要应用方向。

(三)通过应用计算机技术使电子商务的功能日趋完善

电子商务利用计算机中的先进信息实现相应商务操作,如网上购物支付以及信息传递功能等。电子商务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础上,为人们提供一个网上平台,使人们在网上进行沟通与交流,进而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并且节约通信费用。例如:qq聊天中的文件传送、邮件传送等完全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且这种通行形式非常大众化,各种人群均能够使用,且操作简单便捷,只需要一台电脑一个账号即可完成。电子商务可以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础上对顾客信息进行及时了解,还可以将市场中相关产品信息迅速高效地上传到网络平台中,以便给更多需要的人提供方便。此外,在电子商务的网上购物中,买卖双方可以实时关注到自己的物品的情况,便于掌握最新的信息动态,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基本需求。

四、结语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各类电商平台纷纷涌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从网上获得的商品和服务越来越齐全,身心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对于电子商务也抱以支持态度,这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了稳定的群众基础。在未来应加大对计算机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促进电子商务和计算机技术的融合发展,以提高电商平台的安全性,降低网络运营成本,确保电子商务更好的为广大消费者服务。

参考文献:

[1]史占波.论计算机技术与电子商务的发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4).

篇5

【关键词】任职院校;任务驱动;信息素质

21世纪的我们,运用计算机处理信息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手段。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任职院校,如何提高学员的信息素质是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任务。笔者结合几年来《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的教学实践,感到任务驱动这种教学方法是比较适合技能类课程的教学,从而提高学员的应用技能,提升他们的信息素质。

一、任务驱动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在强烈的问题动机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助的学习。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基础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它是一种将教师传授知识、讲解分析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变为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学习方式、教师引导为辅助手段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法能很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对学习任务的完成,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并利用知识和经验借鉴问题的能力,更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设计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的主体是教员,往往是教员讲学员听,学员被动地接受学习,这对调动学员学习的主动性非常不利。而“任务驱动”教学法则是将学员作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方式,教员只在教学中起组织、引导、控制、咨询的作用。

在“任务驱动教学”中,学员需要主动地去学习并运用已有的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此往复,使任务顺利完成。在“任务”完成的同时,学员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来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一)进行任务设计,符合学员任职需求

教员在进行“任务”设计时,首先要考虑学员的任职需求,充分了解学员需要掌握的知识,以及他们希望通过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得到什么方面的技能,也就是要尽量实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要结合学员现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引导学员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所提出的的任务必须使学员感兴趣,具有吸引力,符合任职教育特点。

(二)明确任务目标,合理创设教学情境

“任务驱动”的本意是让学员通过自主学习,完成一个包含一定具体知识或能力训练的实际任务,从而掌握某项知识或技能,达到既定教学目标。在这里,任务本身并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在进行任务设计时,一定要有非常明确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让学员在课堂上完成学习任务,才会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把“让我学”变成“我要学”。在教学中,要使设计的这个任务是一个典型的任务,切不可偏离本来的教学目标,或者造成教学目标的不清,应该按照“从大到小、逐步细分”的思路,每一个教学目标都要有相应的任务与之相对应,并形成一个训练主题互不重复的、系统的、整体的任务框架,进而指导学员完成每节课的小任务,从而实现教学有简入深的过程。这也是建构主义所积极倡导的一种教学方式。

(三)分析任务问题,合理选择学习方式

教员提出学习任务后,学员会依据自己以前的经验和已学的技能找到完成任务的方法,通过自主学习主动求解,或者通过与小组协商的方式合作完成任务。在学习过程中,教员会根据学员的学习情况,适当加以指导,引导学员分析问题、细化问题,并启发学员选择合理的学习策略,尝试并探索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学员在完成教员布置的学习任务中,无形地学会新的知识和新的操作技能,提高自身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员也可以尝试引导同一个小组的学员进行协作学习,共同探究学习的问题,从而培养学员之间协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这样可以让学员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获得学习的成就感,从而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四)及时反思总结,评价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效果进行的价值判断。它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并给予价值判断。

笔者在讲授《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过程中,常会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评价。通过检查知识要点来评价学员对以学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学员在课堂上的表现来了解学员学习过程,评价学员在学习中的参与性和主动性;通过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及情感,评价学员对知识的拓展能力。并将评价与教学结果、课程内容整合到一起。

实施评价的过程,也是笔者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的过程。通过这种反思总结,把授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正与完善。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让学员素质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是在培养自身解决问题和判断问题的能力,从而使课堂教学评价更具有客观性。

总之,“任务驱动”教学法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员为主导,学员为主体”,将过去的被动教学模式,转变到学员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积极探讨的新模式。通过实践发现“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提高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团队协作水平,这种教学法为技能类课程的教学拓展了新思路。

参考文献

[1]王秀梅.初探“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任务驱动”[J].百花园地,2013(5)

[2]李焱.建构主义为基础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的运用[J].教育探索,2013(8)

篇6

一、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分别应用计算机技术阶段   

现行文件应用计算机技术源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建立,什么是mis,解释不一。虽然各自的文字表述不尽相同,但有两点内涵是共同的,即其一,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是依托于企业管理职能系统,并为之服务。它一般都先从会计核算电算化开始,应用商品化的会计软件管理帐务、应收和应付帐款及固定资产核算。在会计核算电算化的基础上完成财务管理电算化,运用计算机辅助完成财务分析和编制财务计划。随后,把计算机技术扩展到采购、销售、库存及人事管理。运用计算机实现财务管理及这些管理在数据上的一体化处理,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管理的效率。最后,再把计算机技术运用于生产管理,实现生产计划编制和生产指挥调度的计算机化①;其二,管理信息系统的职能主要是对正在形成的现行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及处理。   

现行文件应用计算机技术是现代企业加强各项管理所需要的,是企业管理运用计算机技术的直接体现和必然结果。   

档案管理应用计算机技术主要是用于档案整编、检索、统计及借阅等业务职能。主要包括:其一,用计算机编制档案检索工具。以著录项目组成档案机读目录数据库,然后按不同的要求,利用库内数据自动编制案卷目录、专题目录、分类目录等;其二,用计算机进行档案检索。按照档案著录项目中所标识的内容特征和形式特征,检索出符合不同利用者要求的档案目录及其原件;其三,用计算机对档案管理中形成的各种数据或情况,包括入库与出库数量、库存空间占有率,档案调阅、归还等进行登记与统计。   

总之,在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企业管理之初,现行文件和档案是各自分别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原由手工操作的各项文件管理工作。   

二、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综合应用计算机技术阶段   

由于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是具有承继联系的密不可分的两个阶段,所以任何一阶段应用计算机技术不仅会对另一阶段的工作带来影响,而且其系统功能的发挥也受制于另一阶段的工作状况。因此,为了实现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不同阶段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交换,减少数据的重复输入,规范各系统的数据接口,就需要加强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综合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研究,开发文档管理一体化系统软件。目前,一些企业已经自行开发或购买了文档管理一体化系统软件,进行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的综合化管理。   

第二阶段不同于第一阶段的特点和难点在于,现行文件和档案自动化管理子系统之间的接口。现在各企业应用的文档管理一体化系统软件在其结构设计和功能上不尽相同。   

不管企业应用的现行文件和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软件的结构与功能有怎样的差异,但它们基本上都是遵循现行文件和档案手工管理的程序和方法。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仅是使原有手工管理更加规范化、系统化及效率化,并未对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基本理论产生根本影响。  

三、电子文件阶段   

电子文件这一概念的出现是近10年的事。1996年12月,国家科委在北京召开了全国cad应用工程工作会议,会上宋健主任指示:这件工作要请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国家档案局参加。国家档案局很重视电子文件的管理问题。1996年9月成立了“电子文件管理、归档研究领导小组”。②1998年1月9日,王刚同志在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的讲话上也指出:要在1997年研究制订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电子文件应用光盘存储、归档及管理要求》试行稿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在35个企事业单位进行试点,为实现我国电子文件管理规范化和现代化探索办法和积累经验。③1998年8月11日-13日,国家档案局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召开了电子文件管理研究专家研讨会。该会的中心议题是对《电子文件归档及电子档案管理概论》和《办公自动化电子文件归档及电子档案管理方法》、《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两个标准的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补充及完善。④1998年8月18日-20日,在五洲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兵器工业第五设计研究院召开了cad电子文件应用光盘存储技术宣讲演示会。⑤1998年8月23日,国家档案局科学技术研究所和外事办又联合承办了“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可见,有关电子文件及其管理问题的研究与应用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关于什么是电子文件,美国联邦管理法规对其解释为“电子文件包括数字的、图形的及文本的信息。它可以记录在计算机能够阅读的任何一种介质上,并且符合文件的定义。”⑥国际档案理事会电子文件委员会的定义为“电子文件是一种通过数字电脑进行操作、传输或处理的文件。⑦我国《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gb/t17678-1999把电子文件解释为能被计算机系统识别、处理,按一定格式存储在磁带、磁盘或光盘等介质上,并可在网络上传送的数字代码序列。为了全面、准确地把握电子文件的概念,不妨从与其最临近的概念——机读文件入手。   

机读文件仅指计算机识别的文件最早产生于本世纪40-50年代。这一概念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演变,至90年代逐渐被电子文件所代之。从机读文件到电子文件不仅仅是概念叫法的变化,而是标志着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文件管理的不同发展阶段。弄清这两个阶段的差异,有助于深入认识电子文件的形成和管理特点。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以下四方面:   

其一,生成环境。机读文件中的关键词是“机读”,即“能够由计算机输入装置读出的”文件。⑧所谓“读”包括两层含义:第一,通常指信息从一个存储区读到另一个存储区;第二,从某一形式的记录媒体,如磁带读出信息。⑨可见,复制和识别是机读文件的主要特点。在这一阶段,计算机读出的文件不是由计算机制成的,它源于纸质文件的输入。与机读文件不同,电子文件则包括在计算机上直接生成的文件。它是企业管理和科技开发信息化的产物,是研究和应用cims的必然结果。   

其二,管理模式。机读文件的管理模式是模拟现行文件和档案手工管理的程序与方法,因此对原有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体系的影响是非本质性的。而电子文件的管理模式不是建立在独立的现行文件和档案的管理体系基础上,它是建立在管理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度结合的基础上。它要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科技开发及生产的要求重组管理体系,根据电子文件形成和作用的特点划分管理程序与方法。   

其三,存在形式。机读文件的存在形式一般为磁带、磁盘及光盘等有形介质。而电子文件的存在形式则不仅包括有形介质,还可以是网络上传递的代码序列。   

其四,管理者的构成。在机读文件阶段,纸质文件管理者是文献信息管理者构成的主体,而且文献信息管理者是独立的群体。而在电子文件阶段,电子文件信息管理、开发人员和载体维护人员将是文献信息管理者的构成主体,但文献信息管理者将不再是独立的群体,文献信息管理者已不能独立承担起文献信息管理职能。文献信息管理系统功能的发挥将取决于文献信息管理者、企业管理及技术开发人员的有机结合和共同努力。   

篇7

【关键词】机械工业;计算机技术;发展;应用

0 引言

机械自动化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和发展,显现出了机械自动化产品的优点和效益。即多功能化、高效率、高可靠性、省材料、省能源,不断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多元化需求。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机械工业领域的变革,提高了生产水平和技术。随着各种技术之间相融合的发展,以计算机电子技术、机械技术为核心的机电控制领域将给工业及科研等领域带来更多的实际应用。

1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概况

自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后,计算机首先被用来自动检测化工生产过程的过程参量并进行相关的数据处理,同时也研究了计算机的开环控制。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出现了用于过程控制的计算机,实现了直接数字控制。后经集中式计算机控制系统发展到现在的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分层式控制系统控制,通过计算机对生产过程进行集中监视、操作和管理控制等。伴随着计算机处理器等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控制技术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革,最终应用到工业生产中并对其产生巨大影响。

2 机械和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和现状

经过多年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十一五”期间,中国机械行业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绩,在国内和国际上已取得一定地位,从业企业在市场、资金、人才和技术等方面都初具特色,为中国机械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我们仍要对行业形势及企业自身发展有一个清醒、客观的认识。机械未来的行业发展趋势显的至关重要,它很大程度上牵制和引领着中国机械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方向,因此有针对性的研究和分析国内外机械的发展趋势以及对我国机械行业的影响非常重要,机械自动化,主要指在机械制造业中应用自动化技术,实现加工对象的连续自动生产,实现优化有效的自动生产过程,加快生产投入物的加工变换和流动速度。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是机械制造业技术改造、技术进步的主要手段和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机械自动化的技术水准,不仅影响整个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而且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技术进步有很大的直接影响。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出现,直接实现了工业生产中各参量和过程的数字控制。计算机的微型化使控制技术更加智能化,同时将机械、电子、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有机结合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也得到迅猛发展,且越来越被广泛的应用到各生产领域。随着计算机领域的发展在不断地拓宽。

3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及在工业上的广泛应用

自电子技术一问世,电子技术与机械技术的结合就开始了,只是出现了半导体集成电路,尤其是出现了以微处理器为代表的大规模集成电路以后,“机电一体化”技术之后有了明显进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 机电一体化是指在机构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电子技术,将机械装置与电子化设计及计算机软件系统集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总称,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等对各生产领域的控制过程进行监督操作。它主要应用领域有数控机床,通过相应的数控技术,在工业操作上结构、功能、操作精度上都有明显的提高。采用多CPU和多主线的体系结构,丰富了数控功能,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3.1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历程

(1)数控机床的问世,写下了“机电一体化”历史的第一页;

(2)微电子技术为“机电一体化''带来勃勃生机;

(3)可编程序控制器、“电力电子”等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提供了坚强基础;

(4)激光技术、模糊技术、信息技术等新技术使”机电一体化”跃上新台阶。

3.2 “机电一体化”发展趋势

(1)光机电一体化。引进光学技术,实现光学技术的先天优点是能有效地改进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传感系统、能源(动力)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光机电一体化是机电产品发展的重要趋势。

(2)自律分配系统化――柔性化。未来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控制和执行系统有足够的“冗余度”,有较强的“柔性”,能较好地应付突发事件,被设计成“自律分配系统”。

(3)全息系统化――智能化。今后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全息”特征越来越明显,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

(4)微型机电化――微型化。目前,利用半导体器件制造过程中的蚀刻技术,在实验室中已制造出亚微米级的机械元件。届时机械和电子完全可以“融合”,机体、执行机构、传感器、CPU等可集成在一起,体积很小,并组成一种自律元件。这种微型机械学是机电一体化的重要发展方向。

3.3 计算机在机械和电子控制产业的应用实例

机器人的应用正迅速向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扩展,各种各样的机器人产品随之出现。不仅可提高产品的质量与产量,而且对保障人身安全,改善劳动环境,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原材料消耗以及降低生产成本有重要意义。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相结合应用的工业机器人的广泛使用正在日益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自动售货机[的应用。自动售货机通过顾客选择商品开关,投入的硬币值由PLC驱动数码管显示,经过光传感器识别,通过判断,进行下一步操作,经过PLC的系统控制和信号输出完成售卖过程。计算机技术和机电自动控制在自动售货机中的这项应用极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也使PLC的应用更加广泛。

交通信号灯系统也是微机软件应用到电子控制系统中的典型实例。通过主要应用PLC技术控制十字路口的信号灯动作。准确无误的完成信号灯的变灯动作来控制时间,这项应用更是极大方便了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的出行。

4 总结

在机械生产领域,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融入发展,机电一体化的形成是机械工业中的重要变革。通过不断发展的计算机技术,使机电一体化相关的技术在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广大设计人员应清醒的认识到机械设计制造只有向机械自动化设计制造方向发展,才是机械工业发展的唯一出路。所以设计人员不能只热衷于技术引进,不能仅仅安心于作为新技术的传播者,而应该作为新技术产业化的创造者。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开辟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张东宝.工程机械与控制技术[M].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7.

[2]马增强,等.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1998.

[3]王立新.浅谈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J].赤峰学院学报,2007.

[4]杨明,等.机电一体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农机化研究,2006.

篇8

摘 要 篮球是高校体育教学的核心板块,也是广大学生热爱的体育运动。通过适当参与篮球运动,不仅能帮助学生养成健康运动习惯,同时也能在篮球教学活动中提升个人意志。而篮球作为一项集体活动,有效开展篮球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提升集体责任感和合作意识、团体精神。而开展篮球教学活动不仅需要学生积极参与,还需要教师及时结合教学要求,调整教学思路和方法。本文拟从当前高校篮球教学的现状入手,结合计算机技术应用与篮球教学的契合点,从而寻找到计算机技术应用对高校篮球教学的作用和影响。

关键词 计算机技术应用 高校篮球教学 作用影响

通过应用计算机技术,不但有效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思维,同时也有效利用了计算机技术更为便捷、更为全面的展现功能,让学生能够从音频、视频等多个方面接触和认知篮球运动及篮球文化,从而实现了高校篮球教学的丰富创新。结合以往的篮球教学实践,我们不难发现有的技术难点很难用语言来表述,就会成为教学障碍和困难,同时,教学活动也会陷入“学生喜爱篮球运动,但不喜欢听老师细讲”这一被动局面。与基础阶段相比,高校篮球教学同时面对的学生人数更多、技术要领更深入,针对这一系列复杂现状,就需要我们结合应用计算机技术,有效开展高校篮球教学活动。

一、当前高校篮球教学现状分析

首先,在教学模式上存在一定问题,篮球教学活动开展时,我们过分强调使用运动训练理论,更多关注的是对教学讲解及示范,虽然一定程度上给学生相应的模仿,但往往使得大量较为有限的时间被投入到重复的过程中,很难让学生保持对篮球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其次,在传统的篮球教学活动中,对篮球的学习认知过程更为重视,更注重学生个人对篮球运动基本知识的学习,但是忽略了篮球运动中团队合作、对抗战术、创造力培养等一系列重点内容。高校篮球教学未能实现学生在中学所学基础知识突破,不但缺乏对学生创造精神、决断应变能力的培养,同时还未能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兴趣。而在某些篮球专业知识的学习认知度方面依旧缺乏,并没有实现有效突破[1]。

二、计算机技术应用对高校篮球教学的作用、影响分析

(一)丰富篮球教学形式,加深学生理解程度

相对传统以教师示范和口头讲解为主的篮球教学,结合应用了计算机技术的篮球教学能够采用相应的技术、设备以多种形式和要素展现篮球教学的内容。补充以往教学过程中不能直观表达的内容。通过使用视频、动画模仿等一系列篮球教学视频,不但让学生对篮球学习有了更清楚和直观的感受,同时更具动感、更容易理解接受的篮球教学内容,也帮助学生认知枯燥理论,实现了凭空想象到对应观察。学生对篮球理论教学知识理解进一步加深。

(二)实现信息数据采集,实现篮球水平质的提升

将计算机技术与篮球教学有效结合起来,能够实现多重效果。首先,通过采用计算机技术对学生参与篮球锻炼的结果进行合理的数据分析,从而能够为我们制定和执行篮球教学方案提供有益支持,而信息数据的采集也让我们对篮球教学效果有了更精准的认识,对教学进程也实现更合理的把控。再者,将篮球教学内容结合计算机技术,实行板块化教学,对学生在每一个重点模块的学习效果进行录像,比如对学生投篮姿势、运球姿势、三步上篮等进行逐一录入,并采用PPT方式,进行讲解点评,通过将学生个人在篮球运动中的具体表现进行分类,从而帮助学生更清楚认识自己的问题和不足。而细化教学,科学对比,结合计算机技术能够帮助学生更清晰的认知个人篮球学习情况,从而帮助提升个人篮球水平。

(三)规范基本篮球学习基本动作,完善篮球学习过程

篮球作为一项体育运动,对基本功有着较高标准,想提升自身篮球技术,就必须掌握必要的基本功。只有掌握了篮球运动的基本动作规范,才能帮助学生实现篮球水平提升。比如篮球运动中的传球、接球、投球姿势等等,都属于篮球学习的基本功。一旦扎实掌握了这一系列技术,教师教学效果更好,而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更明显。传统篮球教学只能通过教师示范和口头讲解来完成,学生很难规范完成这一系列标准动作。而使用计算机技术的最大优点就在于能够让学生从各个角度来观察学习篮球的基本动作。就使得学生学起来更快、更直接、更有效。计算机应用可以成为篮球教学的有效辅助和补充,从而完善篮球的学习过程[2]。

(四)提升篮球教学水平,实现教学更大超越

将计算机技术与篮球教学有效融合,实质上是篮球教学活动的全新突破,通过有效应用计算机技术,不但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也能有针对、有计划的开展篮球教学活动,这不但给学生带来更多乐趣,也能帮助教师在教学中,实现个人进步,提升自身篮球教学水平,从而实现篮球教学活动的更大超越。

三、结语

通过对以往篮球教学的方式和思路研究,我们可以看出,以往教学所使用的方法比较单一、老套,同时其更关注学生对篮球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学生的创造力,在团队配合上,也没有形成有效教育,可以说传统的高校篮球教学法必须要引入新的教学元素,进行适当改革和创新。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应经成为各行各业发展所依赖的重要内容。高校篮球教学改革如果能有效应用计算机技术,势必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同时提升学生掌握篮球运动的技术和能力。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体育馆;管理网络;运用;网络系统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体育馆的管理规模正在急剧扩大。面临愈来愈繁重的体育事务管理任务,单靠传统的人力进行管理,不仅耗费越来越多的人力、物力,也难以使体育馆的管理工作有一个质的飞跃。当前是信息爆炸的时代,计算机技术为各个领域的工作带来了诸多方便,也进一步提高了管理方面的工作效率。计算机技术运用于体育馆的管理网络构建中,体育馆中的管理工作均可以通过信息平台,可以实现动态、高效、高质量管理各种各样的信息,为其他的管理提供了快捷、科学的保障。

运用计算机技术在体育馆中的管理网络构建,需要理清思路、结合管理的具体情况,建立适合体育馆管理网络体系。首先要选择适合体育馆管理网络构建的计算机软硬件设备,这些设备是实行管理的重要基础。所以选择计算机产品时应考虑好水平和技术支持能力等问题。这也体现了计算机技术,广泛运用于体育馆的管理网络构建的重要性,也进一步反映了体育馆管理工作跟上时代的发展。

一、计算机技术运用于体育馆的管理网络构建的概述

当前,以Internet技术为依托的校园信息网络建设已在我国形成热点,中小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大大加快,各个工作领域渐渐向着计算机技术管理的方向迈进。尤其在体育馆的信息资源的存储、整理均需要计算机辅助管理网络的构建工作。以管理体育馆内的资源为服务内容,以创建高科技的信息管理为目标,而计算机技术提供给体育馆的管理网络构建,保证了体育馆管理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能够最大程度满足体育馆管理上的需求。

体育馆改进管理的方式,拓宽管理领域,从人工管理服务转变为人工结合计算机的信息管理,深化管理层次,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使管理内容更加具体,也使得管理工作更加便捷。而体育馆从传统的管理扩展到网络信息技术的管理。管理的载体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满足不同管理工作的需求。体育馆只有积极发挥自己的优势,充分利用所掌握的计算机技术,在建好用好馆内局域网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管理网络实现管理工作的信息化。体育馆的管理人员可以随时随地获得管理信息。只有这样才可以实现体育馆管理的信息化,构建新时代的管理体系。

二、计算机技术在体育馆中管理系统目标及规模

当前信息技术已经迅速渗透到生活、工作、学习等各个领域。体育馆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及时调整以馆内的管理模式转向以计算机技术为中心的信息管理模式,构建体育馆的网络管理体系,并加强体育馆的管理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体育馆计算机系统管理要实现的目标是:构建管理网络的数据库;实现馆内对外开放资料、信息汇总、工作人员的培训等电脑化管理;构建体育馆动态网站,并联合其他体育馆的计算机系统联网,实现管理信息的资源共建共享。网络模型选择微型机多用户系统,数据库总容量包括体育馆日常管理的事项等。

计算机技术在体育馆中的管理网络的构建中,主要涉及的内容建立管理项目网站,构建公共信息交流平台,网络技术在管理项目的信息管理中的具体运用。体育馆中的管理网络构建,主要是组织类信息、管理类信息、经济类信息、技术类信息以及馆内相关的规章制度信息等。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各个系统、各项管理工作和各种数据的管理。体育馆中管理网络构建,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实现,可以方便而有效地获取、存储、存档、处理、交流管理工作。计算机技术充分的运用于体育馆的管理网络构建工作中,突破了过去仅仅依靠人力进行管理的局限性,实现了体育馆管理工作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

计算机技术运用于体育馆中的管理网络构建,大大提升了管理信息的流通效率,使得各部门方便快捷的参与到管理信息交流中来,网络是实行体育馆管理信息交流的重要桥梁,把各项管理工作的情况以大家熟悉的网页形式表达出来,方便管理人员的阅历和查找需要的资料。

三、计算机技术在体育馆管理网络的构建及功能

经过参观调查,相关人士建议选购适合体育馆管理网络构建的计算机软件公司开发的管理系统。体育馆在运用计算机技术构建管理网络,应注意选用系统人机界面友好,可操作性强,便于移植和安装的软件等计算机软硬件设备。选用的系统设计上突出管理的整体设计,优化设计。

计算机技术运用于体育馆中的管理网络构建,应加强模块之间的联系,注重每个模块的运行效率和运行质量。把可靠有效的条形码技术、Internet技术与体育馆管理工作紧密友好地联系到一起,使体育馆中仅仅只是依靠人工管理的繁琐工作变成轻松方便、高效率、高质量的作业,此外,考虑到了体育馆工作人员对计算机的知识水平,在设计时力图使系统达到直观、易学、易懂、易操作的水平。

四、计算机技术在体育馆中管理网络的应用效益

从多家体育馆对运用计算机技术实现管理网络构建的实际情况来分析,计算机的各项功能可以充分满足日常事务处理要求,明显地提高了科学管理的水平和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改善了工作环境,工作计量考核有了依据。这进一步体现了计算机技术在体育馆中管理网络构建的重要性。对体育馆管理系统来说,最重要的是管理好大量的重要数据。众多的资料数据输入需要组织大量的人力。运用计算机技术建立数据库可以采取自建与请专业人员有偿服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管理网络的构建工作。

体育馆对外开放的管理工作简单快速,工作流程简化,节省了大量时间,办理一次租馆手续,只需要8-10分钟。还可迅速回答原靠手工查阅非常缓慢的问题,运用计算机技术,实现体育馆的管理网络的构建工作,可以解决过去繁琐的各种信息查询。体育馆的管理工作将在很大的程度提升了管理工作的效率。计算机技术运用于体育馆管理网络的构建,使得体育馆的管理资料更准确,查找所需的管理资料速度快,可以即时打印管理人员所需要的资料,也可以在屏幕上随时进行预览。计算机技术为体育馆深化信息管理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体育馆一旦全面实现网络管理。其管理可以有效的把各个管理部门的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工作人员可以了解体育馆管理网上最新的管理情况、对外开放情况、还可以在同一个界面查询体育馆的多个管理部门的信息。体育馆中的管理网络构建中,选择计算机软件,应该符合体育馆的数据管理的需要等。加快构建体育馆的管理网络,大大提升了体育馆的信息资源的管理,深化管理层次,配合管理需求开展网络化工作,使体育馆的工作有一个质的飞跃。

五、小结

对于大型体育场馆中的管理工作而言,通常在办公区才运用网络系统进行办公,而对于比赛区、看台等信息量庞大的管理工作,迫切需要运用计算机技术实现管理网络的构建工作。文章着重剖析了如何在体育场馆中运用计算机技术构建管理网络,并对计算机技术运用于体育馆中的管理网络构建应用效益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参考文献

[1]丁伟.现代物流联合运输区域协调管理及网络构建研究[D].中南大学,2012.

篇10

关键词:基于Web的网络技术 高校教学 应用开发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2-139-02

我国传统的教育方式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育方式也被广泛地应用于各大高校中。这种教育形式有利于教师很好地传授知识,便于学校对学生进行统一管理,缺点是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教学被广大师生所接受。它取得了惊人的教学成果,教学模式的设计怎样很好地结合计算机技术,成为了教育者和计算机技术研究者共同的目标。

一、基于Web网络计算机技术在高校教学应用中的特性及内容

Web的网络计算机技术教学是围绕学习内容进行的教学开发与研究,把Web具有的特性充分应用到教学中,将学习的主要内容形象生动的展示在学生面前,同时允许学生主动加工和选择学习资源。分析比较其它网络教学资源,基于Web的网络计算机技术教学突出了下面特点:第一对于特定的学习内容、课题研究、学习活动能够集中进行体现;第二通过相关技术专家以及教学程序创建者完成成分的选择;第三组织结构方式是将学习者主要的学习内容、基础辅助学习内容与扩充材料互相融合。

基于Web的网络计算机技术模式的学习资源,对网络教学的生存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教学程序创建者需要提供充足的资源和优质的服务,具体内容应当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学习内容的认知,主要功能是让学习者将学习相关任务顺利完成,其中包含学习内容的主干部分、辅助学习内容和延伸的学习内容。二是教师之间进行学习交流,主要功能是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学识,为教师提供的相关信息包括教育方针、学科涉及的范围和知识技能等。教师通过这些资源能够及时获得该学科的方针政策,了解教学新观念和研究结果。三是管理教学,主要应用数据资源库对教学实现管理。

二、基于Web网络计算机技术在高校教学应用中的模式

(一)网络应用模式

网络应用主要是指设置Web软件服务器。我们把设置Web SITE服务器作为例子。假如使用的计算机进行了网络配置,接入了Internet并且设置了IP,这时候就能比较容易进行服务器的安装了。安装Web SITE的方式有两种:用于系统操作配件和程序应用。Web SITE作为系统操作配件时需要重新进行启动,换种说法,即便是没有人进行登录,这个计算机也被看作是Web服务器在进行操作,不管系统什么时候重启都会自动启动Web SITE。应用程序,启动时都要手动,或是把它放在启动组,系统进行开发时必须反复调试。

(二)系统应用模式

系统模式主要是指系统的应用教师和开发系统人员在一起进行探讨,由教师提供系统的重点设计内容、表述模式以及表现方法。开发系统的研究人员按照目前的计算机技术水平和实际条件,例如网络运行速度、教学具备的计算机环境等对教师提出的要求进行可行性的研究。最终找到教师提出要求和计算机技术条件之间的平衡点,完成系统的重点程序及其表现方法、产生效果等。

三、基于Web的网络计算机技术在高校教学应用系统中的开发

(一)高校教学网络应用系统开发分析

基于Web的网络计算机技术在高校教学中开发的学习系统主要包括为学生提供网络的学习课件以及习题,学生选择网络在线进行考试,网络系统会随机进行组卷,系统可以分析试卷,并且自动生成阅卷功能,还可进行成绩的统计和查询。按照使用者的要求,确定系统最后的数据资源,将系统看作一个整体加工的环节,之后对系统的信息主要处理功能进行确定,并且规定各个功能之间的关系,此高校教学应用系统的流程如图1。

(二)高校教学网络应用系统开发设计

分析设计系统整体功能,将该系统分成两大主要功能模块,分别是在线网络学习模块和在线网络考试模块,在两大模块中包含了很多子功能模块,在线网络学习模块包含:的课件模块、练习模块、问题解答模块。在线网络考试模块包含:建立习题资料库、编辑试卷模块、在线考试模块、分析考试和试卷模块、考试信息模块等,具体设计功能模块图如图2。

(三)高校教学网络应用系统开发结构

这项系统开发的结构运用了三个层次的结构编排,该结构层次设计的基础源于客户与服务器的结构,也可以称作服务应用层。开发这个系统结构时,客户端只对用户提供界面,当用户访问数据或是执行计算时,客户端就会发出指令给服务应用器,服务应用器接到指令后,处理相应的数据信息对数据资料库发送指令,数据资料库最后解决对应的实际运作,最终服务应用器向用户反馈处理结果。开发的系统结构如图3。

(四)高校教学网络应用系统的实现

1.在线网络考试功能。自动生成试卷计算方法,主要体现为:随机形式的选题、考试时间的限制、考试答案的分析和评判。

2.问题在线解答功能。采用论坛的形式,学生可以向老师或是其他的同学请教各种学习难题,之后等待答复。通过论坛模式来进行在线问题解答实现起来比较简单。采用聊天的形式,问题在线解答通过聊天的形式也能实现,这种形式主要特点是时效性良好,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可以立刻做出回应。不足的地方就是要求学生和教师必须同时在线,缺一不可。采用智能形式,问题在线智能解答主要包括三部分:分析问题、管理问题、回答问题。通常情况,设计软件时首先要考虑学生需要提出的问题,基于这个原因系统开发时应尽量搜集学生容易产生的问题,同时在问题数据资料库中录入相应答案。假如学生提出新的问题,系统先要识别问题,按照识别问题的结果提供答案,假如学生不认可,还要将问题反馈给有关的教师,等待教师解答之后,把答案提供给学生。还可以将问题放在提问版面上,等待其他同学的解答。

三、结束语

通过论述我们知道了基于Web的网络计算机技术在高校教学中具有显著的优势,能够将教学的重心转移到学生身上,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到了主导作用,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自主学习的环境氛围。基于Web的网络计算机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学生牢固的掌握基础知识并且互相交流学习信息,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评测,帮助教师实行个性化的现代教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尽可能的将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也使我国的教学模式能够具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彭力子.互动式Web教学系统的创建[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9(12).

2.邹媛.构件技术在Web教学系统开发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1(21).

3.王晓明..基于Web的网上教学系统实现[J].福建电脑,2010(11)

4.唐光喜.浅谈WEB网络教学课件[J].企业家天地,2009(3)

5.王威.浅谈基于Web的交互教学系统设计与实现[J].科技信息,2011(6)

6.顾正刚,毕海峰.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机制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高职教育,2009(10)

7.冯春辉.WEB日志挖掘在网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