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设计关系范文
时间:2023-12-20 17:56: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与设计关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对城市环境的设计,需要考虑与城市环境保护的关系。在城市环境的设计中,应包含以下内容:城市所在地的地域空间、物质要素、城市发展变迁过程中所承载的一切要素,这些因素都要考虑环境保护的作用,还包括同城市文明相关的人文环境及文化环境的设计,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达到城市环境设计包含的环境内容,由于它的概念比较宽泛,在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前,就需要设计人员认清城市环境保护的概念,要明确设计城市环境保护的目标[3],这样才能以城市现有环境条件为依托,达到设计人员对城市环境保护进行艺术设计,使城市环境保护功能具有艺术风格和魅力,提升城市环境艺术的设计价值和品位,只有将城市环境保护作为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载体,才能达到以城市环境保护为设计,才能设计出在环境保护中达到符合城市居民审美观,才能满足城市居民高品质生活环境的要求,使城市环境保护功能尽快成为城市环境艺术的工程作品[4],如果在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中脱离城市环境保护为依托,完全采用脱离城市环境保护为依托和载体的设计理念,那么即使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完成,投入到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及改造工程中,也很难体现出城市环境艺术的设计价值,因此,作为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工作者,就应深刻的认识到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和城市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一定要使城市环境保护决定和主导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相结合,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必须要以城市环境保护为依托,在具体的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中,应根据不同城市所在地的不同环境保护特征,在设计中要采取不同的设计思路,使城市环境艺术设计思路同城市环境保护要求统一起来,只有这样,通过城市环境艺术设计者透彻地分析,才能使城市环境保护达到要求,才能通过艺术手段创作出城市环境保护的高品质、高品位的城市环境艺术作品,使城市通过环境保护的要求,使城市环境设计变得更加美丽。
2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与城市环境保护的关系
2.1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以观赏性需求为标准
从传统的城市环境设计来讲,城市环境保护与城市环境设计有重要的相关性,它是城市环境设计的基本特征,在很多城市中,大多将一些具有标志性的绿色景观,例如城市公园的设计,作为城市环境保护的基础,它需要环境艺术设计与观赏性需求为标准,使城市公园成为城市的环境保护之地,在城市公园中可以设计一些雕塑小品,使它们在公园中居于很强的标志性和观赏性,同时公园中大量的树木和绿地,不仅能够提供大量的氧气,而且可以对市民提供观赏性与标志性,城市公园中的花草树木,是城市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支柱[5],它们在设计时,大都以独特的造型,别具风采,使城市公园成为环境保护的基地,屹立于城市的一角,它在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与观赏性需求为标准,使城市公园建设的非常具有亲和力,使城市公园在市民的生活中注入趣味和惊喜,也成为当地具有影响力的标志物。城市公园以环境艺术设计与观赏性需求为标准,使城市公园建设成城市环境保护的重要基地。
2.2城市环境艺术设计要以动感性需求为标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类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人类开始对于自身生活和工作的环境需要加强保护重视,这就必然对城市环境保护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具有观赏性环境景观设计,已经不适于现代人对多元化生活的需求。因此,随着科技的发展,在现代化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中,已经将城市的环境保护问题纳入了环境艺术设计体系。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增加了环境保护的内容,在环境保护中,动感性最强的物质就是水。水在城市环境保护设计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它是一个古老而又不会落伍的因素。在现代城市环境中,在广场或公园中增加对水的利用,既要保持节约用水,又要发挥水的作用,尤其是世界大多数地区缺水的原因,就更加注重水和人的关系,使城市中的水在环保中发挥作用。显然可以看出,水是城市环境艺术中重要的设计题材,在城市中的夏季;水既可以使附近的空气凉爽,水又可以形成无声之物;水即可以供人嬉玩,又可以供人观赏。因此,在中国城市的广场,大都会设计一个水景设计,或瀑布、或喷泉,这些水会使游人感到趣味十足,晶莹的流水静静溢出,然后,这些晶莹的流水,还会以设计者的思路,沿着光滑的通道,流入到地下水池中,再从水池中的端口喷出,给天空配上一张水帘,使水在动态中品味出静态的滋味,在无声中蕴含着动感的快乐,给观赏者无限美好的感觉。
2.3城市环境艺术设计要以实用物装饰化为标准
从城市环境保护设计的角度来说,环境保护景观要以实用物装饰化为标准,这是城市环境保护的需求,也就是说,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应该是以实用物本身来保证城市环境的需求,这样才能达到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本色。例如,在城市道路的设计中,就需要加强对种植树木的设计、还有对城市铺地绿化的设计,这些都是城市建设的实用物的设计,这些城市建设细节,要从保护城市环境的角度,这就会更加突显对城市环境保护的作用,使城市居民享受绿色的环境效益,体现了城市环境保护作用的优异之处。在城市环境设计中,也可以利用实用物的建设,使城市环境保护的发展方向,向着装饰化和艺术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在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中,也要利用实用实来突出艺术感和装饰感,使实用物在环境保护中为市民的生活注入新的活力与激情,这样不仅可以发挥环境保护的作用,而且可以调动市民的情绪,例如,在一些城市的地铁站出口,都要给与一定的绿色设计,使他们给人感到一出地铁口,就会感到性情舒畅,使人感到是一个美好的视觉盛宴,这样就把地铁口变得生动有趣的环境氛围,使人们在走出地铁时,就把紧张的心情变得心情舒展。给人美好的视觉享受和精神享受。
3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3.1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与环境保护
在进行现代化城市环境的艺术设计,就要站在环境保护的立场,将城市自然环境中的树木、花卉、绿化、草坪、水资源、动物等引入到城市设计之中,例如,在一些城市的广场,就可以设计引种大量的树木和花草来对城市的环境进行绿化点缀,这样就把自然界中不同植物的栽培,来进行对当地城市环境空间的设计,会使人感到对环境保护的作用。在现代城市中,还可以在公园中,设计和构建人工水景,这些人工水景的设计,也是从环境保护出发,尽量模仿自然环境,就可以构建一个自然的,具有环境保护的城市环境,这种城市环境可以美化城市居民的生活[6]。在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艺术空间,可以引入许多自然环境在城市的环境保护之中,最具有标志性的是对水的引入方法。对于水环境的设计,它只是环境保护中众多的要素之一,在城市环境设计中需要与其它要素结合,才能创造出水的魅力,有时也需要借助其它要素来突出水的美,由于这些水与水生动植物的结合,可以使水环境的设计得到好的效果,这样才能符合生活在城市中的市民需求,市民的心理需求是在环境中引入水,使水不仅能给人以感观上的享受,而且,水在城市环境中,还能改善城市环境的质量,起到环境保护的作用。例如,一些城市在公园中央广场上,设计一个水景设计,它就可以给人以美的感觉,使人趣味感十足。又可以发挥城市环境保护的功能。
3.2城市环境公共雕塑设计与环境保护
公共雕塑以及其它的环境设施,也会给城市的环境保护带来巨大的作用,如艺术小品、柱廊、浮雕、旗帜、壁画等,这些城市环境公共雕塑设计与环境保护都会发挥巨大的作用。因此,在城市公共雕塑的艺术设计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城市环境公共雕塑设计:它会使环境保护作用得到延续,因此,城市中的公共雕塑,一定和加强城市的环保文化相结合,要注意与人们现代生活的内容相结合,这样得到的雕塑和设施的设计,就会实现城市雕塑和其它环境保护设施的功能统一;会使在城市环境保护中,更加突显城市雕塑的象征性、审美性、艺术性、标志性,这样就可以突出城市环境保护空间的功能性。显然,要利用雕塑与城市环境因素相结合,使市民感觉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这样就可以实现城市环境公共雕塑设计与环境保护的作用,达到改善市民的生活空间。使城市居民感到环境保护的重要。
3.3城市环境住宅艺术与环境保护
现代化城市住宅是构成城市最基本的建筑体系,它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的建设是否具有环保功能。是城市居民最为关心的,只有城市环境住宅艺术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才能使人们在经常活动的区域,得到环境保护的作用,才能够尽情享受城市环境住宅为人们提供舒适的、健康的生活环境保护的功能[7]。因此,一定要将城市住宅的居住功能与环境保护功能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够使城市环境住宅与环境保护的作用结合起来,使城市环境住宅既能满足居住生活的需求,又能达到实现人们身心健康发展,实现现代住宅的复合功能。这样才能够提高市民居住区域的环境保护能力,增强城市住宅小区更具有自然性和亲和性,使城市住宅减少现代城市中的弊病,减少城市钢筋水泥带来的生硬感觉和冰冷感。这样的城市环境住宅,不仅便利了广大居民的生活,同时,这种住宅又具有亲和力,可以使小区居民享受环境保护的滋润。
4结语
篇2
【关键字】建筑学;基地;研究
在旅游过程中,我们常常会为看到的村庄或者寺庙以及景区里某个房屋惊叹不已,其实这种惊叹不只是因为他们本身的奇特美丽,还有他们与周围环境的完全和谐共处,他们本身就已经是环境的一部分。所以建筑与基地环境的关系,即建筑本身就是作为一部分特性空间存在于基地中的;那么基地对于建筑来说,基地对建筑的产生则有着强大的约束力。一个建筑设计不能就单单的从建筑本身的功能进行,还要考虑到他与周围的基地环境的整合和匹配,把与周围环境的彻底融合作为自己的设计目标,完善自己的设计。
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建筑行业也随着科技文明飞速的发展着,人们也不再满足于简单的丰衣足食,对生活环境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既要建筑与基地环境匹配融合,也不能对基地产生环境污染和综合利用率低等资源问题,这就要求建筑设计师们认真的考虑艺术、科技和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创造出规划合理完善、外观美观得体,与周围的环境相得益彰的建筑设计。在中国其实也不乏有把建筑与基地环境完美融合的案例,既取得了建筑上的标新立异,环境资源又得到了合理的利用。
案例一:河南大学新校区研究生综合楼群创作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河南大学的地理位置,他坐落于河南省开封市,学校的总占面积是180万m2,其中的校园的东南角方向是研究生综合楼,占地大约是6万m2,主要有提供食宿和教学的功能[1]。
河南大学新校区的主要格局是“y”字形空间结构,呈现出一种非常自由灵活的空间特征,打破了原来呆板的校园空间布置。一条从东北到西南的主轴线,把整个校园的建筑群体连接起来,看起来建筑犹如在自然环境中自由穿梭,环境与建筑交相呼应,实现了建筑群体与环境的完美融合。
轴线一般在一个区域内起统领的作用。河南大学校区的“y”字形轴线就是一条主要的校园交通通道,但他又把周围的校园景点串联起来,不但对整个校园的空间布局起到了一定的统领作用,而且也呈现出了整个校园空间灵活多变的特点。在建筑布局上也采用的是院落组合,这样既满足了通常校园建筑的功能需要,也有效的实现了土地的有效利用:十分巧妙的躲避开了基地东南角的污水处理站,同时也实现了空间形态的自由灵活,又与中国的传统建筑表达方式相当的吻合,可谓是一箭多雕。
河南大学新校区的设计重点就是“y”字形的轴线,而且在轴线的中心位置把一个多功能厅与一个造型独特的建筑景观相结合,形成了一个视觉上的焦点——“日月同辉”,使整个校园建筑有了一定的文化内涵,实现了艺术、建筑与环境的完美融合。
河南大学建筑楼群实现了与环境的完美融合,两者相得益彰,主要的原因就是把基地周围的环境特征作为出发点,有效的调整了基地环境的特征与空间格局的关系,让建筑楼群与环境错落有致的呈现,看建筑楼群犹如在环境中蜿蜒展开一般。
案例二:四川光雾山的接待中心
四川光雾山是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也是全国十二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之一,坐落于四川省巴中市的南江县与川陕的交界处,海拔高度约为1000~2508m,占地面积约为830km2,主要景观有“峰奇、石怪、水秀、谷幽、山绿”一说,其中有一条连接汉中与巴中的古道,据说在这条古道上韩信曾被萧何月下追赶,诸葛亮派兵出祁山,还流传着我们战士的英勇故事[2]。
光雾山的建筑群体聚落考虑到四面环山,镇上溪流潺潺,“几”字形的道路通向外界等基地特征,决定利用山地的坡度与坡向以及溪流的特点,将整个光雾山的建筑群体脉络定位“一轴、两核、三带、五节点、六组群”,形成自由延续、休息与鉴赏并存的旅游特点。
光雾山的群体脉络的“一轴”主要体现在一条贯穿于东西的轴线,它依据整个基地南北短东西长的特点,把建筑群体分出了一个明确的空间顺序;“两核”即为景区的入口广场,和接待中心楼前的公共广场,他们把游客从轴线上分别引导上廊桥和不同的景区内;“三带”则是根据不同的地形特征以及景观层次、开发顺序的不同,把整个景区分成的公共设施带、观景商业带、临水景观带;“五六节”则是景区内主要的几个景观,即桃源人家、临流枕溪,碧水沧浪等;“六组群”则是指把整个景区有机整合起来的六个建筑单体,他们把整个景区融汇成立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开发景区的同时,尽量的保存原有的基地特征,比如植被和地形的原貌,川北的民居特点等。
光雾山的建筑群体符合当地的基地特征,依据自然的山水格局,建设不同场景之间的秩序变化,使整个景区呈现犹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独特感受。
无论是建筑设计与基地环境的匹配与整合,还是建筑与基地特征的亲近融合,都是为了促进建筑与基地特征的和谐发展,他们也都只是使环境与建筑相得益彰的手段。一个完美的建筑设计形态,无论如何描述,他的生成都是由环境的激发和促使的[3]。建筑设计的完美呈现需要基地环境的烘托与融合,那么一个特定的基地环境之中,也必然会产生一些独特的建筑设计特征。在这片特定的基地环境中,这些独特的建筑设计找到自己的适宜方式,与环境交相呼应,相得益彰,使其他的基地环境只能望而兴叹。
参考文献
[1]许继清, 基地环境特征的建筑表达——河南大学新校区研究生综合楼群创作[J], 工业建筑,2007,37(9)
[2]沈济黄, 李宁,建筑与基地环境的匹配与整合研究[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1(3)
[3]王玉平, 李宁, 杨易栋, 彭怡芬,建筑与基地的亲和性——中国禄丰侏罗纪世界遗址馆1)设计回顾[J], ,建筑学报,2010,2
篇3
1园亭的造型和园亭的种类
1.1园亭的造型
园亭的造型分为很多种类,我国的园亭造型随着历史文化的发展不断改变,科学的设置园亭造型,能够促进园亭与周边环境的有机统一。园亭的体积并不是很大,决定园亭造型的因素主要是园亭的平面形状和园亭的顶部形状。我国古代的园亭主要由木质结构制成,无论是园亭的平面处理,还是园亭的立面处理,设计人员都可以自由地选取多种设计方案。园亭顶部的造型可以根据人们的喜好自由设计,可以根据园亭周边的景物形式设计园亭顶部造型。如果周边景物的氛围比较庄重阳刚,则要选取直线结构作为园亭顶部的造型风格;如果周边的景物属于委婉柔和的风格,则要采用曲线结构作为园亭顶部的造型风格。
1.2园亭的种类
园亭的体积不是很大,却是园林设计当中的重点,园亭设计的成功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园林的档次。园亭种类的选取是园亭设计的重点,较为常见的园亭种类是正方形园亭、长方形园亭和六角形园亭,而八角形园亭也是很多园林设计人员比较重视的园亭种类。另外,还有很多特殊形式的园亭,有些园亭是扇形的,这种新颖的园亭形式受到很多园林设计者的喜爱;有的园亭是根据植物花卉的形状设计,海棠花形状的园亭是较为常见的园亭种类。设计人员要从园亭常见种类的基础上进行设计,使园亭能够更好地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尽可能少对园亭基本外观的改造,使园亭与园林中其它建筑形成一组建筑群,使观赏者认为园亭是建筑群的一部分,以便园亭与周边环境完美融合。园亭是比较简单的建筑形式,除了支撑园亭的柱子、园亭的座椅和栏杆以及一些配套设施之外,不存在其它的组成物品。传统的园亭设计也会注重牌匾的设计,有些有特殊作用的亭也会设置一个石碑或者一口井。如果园亭的体积较大,要采用穿过式园亭作为园亭的形式,使用者能够穿过园亭的中心,园亭的风格能够更好地与周边景物相统一;如果园亭的体积较小,则应该采用终点式园亭,使园亭呈现出与周边环境相融合的风格。不同种类的园亭立面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园亭的立面不论是什么类型,必须保证园亭内部与外部是连通的,保证园亭的观赏者能够获得开阔的视野。但也有一些特例,比如,苏州拙政园中就有园亭是有门窗的,这些园亭不仅是为了增添园林的观赏性,也有一定的实用性。园亭的立面种类也很多,园亭的风格特点主要取决于园亭的立面,而西方的园亭立面与中国的园亭立面风格方面有很大的差异,虽然东西方园亭立面的差异较大,但园亭立面的设计都有固定的程式。中国传统风格的园亭造价较高,施工的流程也较为复杂,我国传统园亭的立柱有的是木制的,也有的是石材制作的,而现代制造的园亭,往往用混凝土代替木质支柱,混凝土会比木材消耗更多的资金成本,而且混凝土的质量很大,往往在加固方面需要消耗一定的经济成本。
2园亭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园亭不仅能够供人们休憩,也能够提高园林的整体美观性,园亭既能够让使用者躲避烈日和大雨,也能够供使用者观赏园林美景,因此,园亭是园林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园亭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关系,能够提升园林的整体观赏性。园亭的设计要从2个方面入手,既要保证园亭的使用者在园亭中能够观赏到园亭外的美景,也要确保园亭的外观能够受到园林游览者的肯定,保证园亭处在风景宜人的园区之中,也要使园亭成为整个园林中重要的景点之一。
2.1山上建造的园亭
山是地势较高的地区,在山上建造园亭,非常容易为园亭的使用者提供观赏美景的机会,要尽可能在山巅设计园亭,这既与我国的传统文化相符,也能够保证园亭能够观赏到更大范围内的景色,山巅的园亭必须保证使用者的安全,尤其是园亭必须具有抵抗大风的能力。
2.2水边建造的园亭
我国传统的园林都将水池作为重要的设计因素,流动的水可以与静止的建筑完美的结合。另外,水可以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多种色彩,在水边设计园亭应该尽可能将园亭的外观设计成较浅的颜色,以便园亭与水很好地融合,呈现出洁净安逸的文化内涵。
3结语
篇4
关键词:城市环境艺术;“生态设计”;可持续发展
0前言
进入21世纪之后,由于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建设,城市对人们居住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环境艺术设计在城市改造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城市化发展建设过程中,对城市自然环境也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城市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开始逐渐树立绿色观念。人们一直希望能够亲近自然环境,充分尊重自然规律。经过笔者的多年分析研究后发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基础战略,“生态设计”在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也是设计领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体现。
1简析生态环境艺术的基本概念
对生态环境艺术的特征,可以从广义及狭义层面对生态环境艺术定义进行分析研究。从广义层面来说,生态环境艺术实际上就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所开展的环境艺术工作;从狭义层面来说,生态环境艺术主要表示对生态环境进行艺术化设计。环境艺术实际上是设计领域内的边缘性学科,它包含多门学科内容,如人文、地理、建筑等学科。环境艺术实际上就是将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相结合而形成的多样化的空间效果。我国城市现代化发展建设过程中,已经开始逐渐建设花园城市,并积极吸收发达国家在城市建设中取得的经验,同时结合我国城市自身建设的特征,进而有效提高生态环境艺术设计的质量。环境艺术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守自然规则,按照社会发展惯性,保证环境艺术合理性,做到以人为本,充分强调环境艺术内具有的人文理念,尊重自然变化,尊重社会发展规律。[1]
2城市生态系统的规划
2.1制定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目标
第一,拓展学科领域。城市化发展建设过程中,生态城市一直是主要研究课题,尤其是我国在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之后,对生态城市建设就越发关注。环境艺术设计属于全新学科,包含多方面的专业知识,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之间有着紧密联系。城市在进行规划建设过程中,都需要环境设计人员参与其中,环境艺术设计质量直接决定了城市现代化的发展水平。构建生态城市,需要借助统一生态环境作为辅助。我国对环境艺术的研究时间较短,学科需要进一步完善,由于不同学科之间尚未深入结合,所以需要增加学科间的结合,进而推动生态环境建设。第二,为构建“和谐城市”提供技术支撑。我国城市化发展建设过程中,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城市建设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但并没有系统的结论作为支撑,行政决策在制定上面也没有理论作为保证。城市环境艺术设计要以生态美学为引导,建设生态环境,从而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
2.2有序规划城市的生态空间
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在规划过程中,需要以城市发展战略作为指导核心,并与城市建设趋势相一致。城市生态空间规划主要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城市生态环境系统规划、绿色空间系统规划、环境设计。这三个层次具有的功能及性质不同,所呈现出来的人文风貌也存在一定差别。在对城市生态绿色空间进行规划的过程中,从空间层面来说,需要从用地、空间、组织层面上进行规划,对环境效益与空间实现综合分析研究,构建系统化的空间系统。城市生态空间包含城市内居住小区、广场、地带等区域。在对城市空间环境功能规划过程中,主要可以从空间环境功能的四方面进行规划,分别为生态效能、活动利用类型、人流、文化艺术表达,进而对城市内不同层次空间进行合理划分。绿化规划,城市空间绿色规划过程中,主要是按照城市不同空间功能及生态标准,对不同空间绿化指标进行确定。绿化指标主要包含四方面的数值,分别为郁闭度、叶面系数、绿化覆盖率与绿地率。在绿化规划过程中,需要对不同空间特点进行规定。城市生态环境空间有序规划的过程中,需要提高对城市生态环境系统与区域生态系统关系的关注程度,需要有效调节城市生态环境系统与区域生态系统之间的矛盾,进而保证郊区与城区的和谐发展,并从空间层次上调整区域关系,保证人口的合理流动,从而对城市生态环境空间序列进行合理规划。[2]
3我国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研究人员对城市环境艺术进行了大量分析研究,虽然城市环境艺术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果,但其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学科来说,并没有形成规范化的行业标准,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工程尚未构建规范化的行为规范。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工程在开展过程中并没有专业的科学理论进行指导,城市环境艺术设计还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主要对象为城市空间与建筑,这样也就表示城市空间及建筑在合理设计之后,城市公共环境艺术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3.1创新意识淡薄,缺少设计特色
不管是位于沿海地区的城市,还是位于内陆地区的城市,城市环境属于何种类别,人们都需要在城市环境设计的过程中,充分彰显出城市所具有的历史底蕴,充分尊重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在满足城市环境艺术空间的情况下,有效调节城市现代化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构建多样化的审美情趣和城市环境艺术。任何城市都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特征,怎样对城市内的文化深入挖掘及创新,这就需要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人员为之努力。为了能够充分挖掘城市的文化底蕴,有效提高城市环境艺术设计质量,就需要在城市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与本地文化特征相结合,提高对城市人文历史的了解情况,对城市传统民族精神进行宣传,弘扬城市的人文历史,有效提高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质量。按照我国现阶段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情况,城市环境艺术整体设计效果并不理想,大部分城市环境艺术内作品艺术性十分低下,大部分作品基本上都属于模仿或是克隆,视觉效果十分低下,对城市环境艺术设计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可以说是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内的败笔,严重浪费了城市环境艺术在物力及财力上的投入,加剧了城市用地紧张的局面。[3]
3.2商业宣传过度,缺乏“生态设计”理念
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在发展建设过程中,存在过于商业化的宣传情况,进而出现了视觉污染问题。视觉污染主要表示城市环境内视觉信息数量超过人们所能够承受的范围,同时信息杂乱无章,人们在长期观看之后,容易产生视觉疲劳或者是眩目情况,导致心情十分沉重及压抑。视觉污染已经成为城市环境艺术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人们视野内视觉元素十分杂乱烦琐,非常容易出现视觉疲劳的情况。比如,人们喜欢红色,虽然红色代表喜庆及热烈,具有良好的视觉冲效果,但如果城市大街小巷内全部都是红色,应用数量超出人们视野所能承受的范围人们就会感到错乱,心情就会变得烦躁不安。和视觉污染相比较,城市视觉环境艺术在艺术形式上,并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城市视觉环境艺术形式过于单一。城市视觉环境艺术过于简单、无创意,同样会造成人们出现心情不畅的情况。在人们的传统概念内,电话亭都应该是不锈钢及有机玻璃的造型,但是在西湖的公共电话亭,其确实是经典的设计方式,并通过与西湖文化相联系,成功的将现代文化与古典文化有效结合起来,形成了独具西湖特色的电话亭。[4]
4实现生态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途径
城市环境艺术可持续发展建设,应该是城市建设的最终目标,同时也是落实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概念。生态城市环境艺术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保证城市环境和谐,构建良好的文化底蕴,雅俗共赏,具有美学功能,进而才能保证生态城市环境艺术的质量。生态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4.1保障人与资源的协调发展
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思想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核心就是保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保障人与资源协调发展。“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理念能够充分表现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生态系统内资源秉持的态度。在我国古代时期,人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人需要征服自然,也并不是屈服与自然,而是与自然和谐共处。也就是说,人虽然在利用生态系统内的资源,但是资源应用数量需要控制在自然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为自然提供了充分的缓解之后,进而让人与资源成为一个整体,和谐共处,相互依存。人在日常生活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将自身看作生态系统内的组成部分,与自然系统积极沟通交流,对资源的利用效率合理掌控,缓解人与资源之间存在的矛盾。人们在利用资源的过程中,主要是应用不可再生资源,但是自然系统内所拥有的不可再生资源数量毕竟是有限的,人们要想可持续发展建设,就需要合理利用不可再生资源,严禁出现过度开采资源的情况,以此推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5]我国古代城市的景观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经常利用自然景观进行设计,所利用的资源数量也十分有限,城市景观基本上都是传统景观,在这种城市景观的设计理念之后,城市景观设计对象也就不再是普通社会大众,也不是抽象层面的人民,更多的是按照少数人群的需求,对城市景观进行设计。因此,按照我国城市景观设计历程来讲,现代城市景观设计虽然从传统的设计概念内脱离出来,但是又被进入到了另一个观念之中。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建设,人们已经不满足于日常的居住需求,更加关注精神层面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城市环境艺术在设计过程中,就需要按照人们的实际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城市生态环境设计。现代城市环境在设计过程中,并不是为少数人群的需求进行设计,也不是按照设计人员自身的意愿进行设计,而是应该按照城市内所生活的全部人群进行设计,如男人、女人、大人、儿童、老人等,满足不同类型的人们在日常生活及工作过程中对城市环境的实际需求。[6]生态城市环境艺术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以“天人合一”的观念作为核心,在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的情况下,降低生态城市能源利用数量,减少能源消耗,进而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人与资源之间实际上一直都是十分矛盾的存在,保证人与资源的和谐发展,实际上就是最大限度地缓解人与资源之间的矛盾,延长能源的应用时间,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的长久发展建设,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4.2坚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社会经济快地速发展建设。虽然社会经济建设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果,但经济快速发展建设之后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导致能源越发紧张。为了能够推动经济建设的长久发展,我国正式制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实际上就是在不损害子孙后代求发展的情况下,满足现代人对生活品质的需求。构建生态城市,实际上就是“为人”,有效调节人与城市环境之间的矛盾,为人们提供完善的生态体系,在满足当代人实际需求的情况下,延长能源应用的时间。生态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与可持续发展观念结合的过程中,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人,认识到人在生态城市内的作用,不断提高人们的生存质量,同时保证子孙后代具有充足的能源。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的逐渐普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审美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对艺术的需求也越加严苛,这就需要城市环境艺术在设计过程中,要不断提高思想文化内涵与品味,保证思想文化内涵与品味和人们的艺术品味相同,进而满足人们精神世界的需求。生态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与可持续发展观念相结合,在提高生态城市环境设计质量的情况下,对后人的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保证后人在生活过程中也具有充足的资源。所以,城市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守“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指导理念,有效的将生态、美学、整体、本土相结合,在保证城市环境艺术与美学观念相一致的情况下,与本土地区的城市发展趋势相结合,充分彰显出城市潜在的文化底蕴,最大限度地保证城市环境艺术符合社会大众审美,从而推动城市环境艺术的发展,提高城市环境艺术的设计质量。
4.3景观设计与生态理念结合
发达国家在城市化发展建设过程中,经历了成功与失败。现阶段,发达国家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已经能够有效的将城市与自然相结合,让城市依赖于自然,有效调节城市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从而早推动城市发展建设的过程中,保证子孙后代也能够具有充足的能源应用。城市虽然在快速的发展建设,人们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自然景观并没有遭受到破坏,城市已经最大限度地与自然相结合,成为了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自然景观存在于城市的各个位置。这种景观设置方式,能够让人们在日常繁重的工作压力下,具有休闲场所,从喧闹繁华的城市生活内脱离出来,净化人们的心灵,缓解人们压抑及喧闹的情绪,使人们心情变得舒爽。现阶段,大部分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建设过程中,绿地面积数量基本上都已经超过30%,但部分国家绿地面积却呈现不断减少的态势。由于人们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导致绿地面积与经济建设之间的矛盾越发严峻。为了能够缓解城市经济建设与绿地面积之间的矛盾,美国政府部门在1988年正式提出了“地球解放”计划。在“地球解放”计划内,主要要求就是提高城市内绿地面积覆盖率,城市绿地面积覆盖率必须超过60%。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建设,人们逐渐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进而一同参与到“地球解放”计划内。我国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在陆地面积上投入了大量精力,在景观设计上结合了生态设计理念。现阶段,城市绿地面积覆盖率已经显著提高,景观设计与生态理念之间的结合已经较为完善。虽然景观设计与生态理念结合已经十分完善,但是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现代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在今后的发展建设过程中,会越发注重人性化与生态化建设。城市环境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遵守自然规则,建筑行业也需要保护自然环境。现阶段,大部分建筑工程地点接近山水,通过山水对建筑依托。建筑与自然景观相互依托,相互陪衬,为人们提供了优美的居住环境,保证了人与环境相一致。城市与建筑物在任何环境之下,都可以借助周围的自然条件,为人们营造宜人的环境,最大限度地保证城市环境效果。但是在现代技术的辅助之下,建筑工程经常破坏自然环境,因为过于追求眼前效益,而导致生态的破坏十分严重。在这样的情况下,景观设计与生态理念之间应该紧密结合,以此解决城市环境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5结语
城市作为人们居住的地点,与城市自然化程度对人们居住环境之间有着紧密关联。城市环境艺术作为系统性工程,能够有效调解城市建设与自然系统之间的矛盾,能够对人类行为进行引导,进而选择一种合适的人类生存形式。环境艺术设计质量直接决定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所以环境艺术设计需要与“生态设计”相结合,进而对现代城市建设进行引导。
参考文献:
[1]…黄馨玉.试论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J].科学之友,2013(04):119-120.
[2]…梁麟.浅析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与城市环境的关系[J].大众文艺,2013(05):62.
[3]…符浩彬.论生态文明观下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J].才智,2013(13):228-229.
[4]…马晓敏.试论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J].艺术科技,2013(04):226.
[5]…王萍,陈文福.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问题[J].设计艺术研究,2013(05):51-54.
篇5
[关键词]人与环境;室内设计;影响;感知效应
中图分类号:TU238+.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4)01-
人们生活在世界上,就是环境的一份子,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导致了室内环境的设计要在满足人们最基本的工作和需求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他们身处环境中时心理和生理上的需要。所以室内设计思想要突出以人为本,尽量为人们创造一个美观舒适的环境。
对于室内的墙面、地面、窗子和天花板等环境因素的设计,都充分体现着人与环境的关系。对于室内设计师而言,不一样室内空间的环境因素要采用不同的设计要求。了解室内每一块空间的功能并把人与环境的关系考虑进去是成功进行设计的基础,也是整个设计的思路。
1.人对环境的感知效应
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为刺激和效应。刺激是环境带给人们的影响,而效应是人们感知刺激所做的反应。当刺激到达一定程度时,人们会自动做出调节。若刺激量太大,人们会通过改变环境或者创造新环境来满足自己对环境的要求。
良好的室内环境要能满足人们心理和生理上的很多需求,应具备美观、舒服、设施齐全和合适的湿度与温度等特点,并且能够不受不良因素的影响,如噪声、辐射等,让人们产生强烈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使人们的效应达到最佳的效果。
一个具备广博的科学知识和文学素养的室内设计师才能把室内环境和人的关系处理好。他们在设计时要充分研究人们的心理环境和情感因素,这样在创造时才能使空间的设计具有灵性,使人们在精神上能够与空间进行交流。由于湿热、光和声等物理环境都会对人产生一定的刺激,使人们出现皮肤、听觉和视觉等不同的生理反应,所以对室内的不同空间设计有着不同的要求。
2.人与环境间关系对室内设计的影响
人与环境间关系直接影响着室内设计风格,下面笔者将对其做具体分析。
2.1人和湿热环境的关系对室内设计的影响
顾名思义,湿热环境是指室内的空调或暖气设施、室外的太阳照射和人们自身的穿衣指数与活动量所导致的室内湿环境和热环境。虽然不同地区的气候、温差都比较大,但是人体体温基本上是固定的,它是使各个器官都能正常运作的必要条件,所以正常的室内温度要远低于这个温度,才能让我们感觉到舒适。
人和湿热环境的关系直接影响着对窗子的设计,因为窗子是室内接收阳光的地方,所以室内设计师在对窗子进行设计时,要设计的科学、合理,朝南的窗子相对较大一些,以便接收较多的阳光,然后要挂有窗帘或者百叶窗,抵挡夏季的酷暑天气。朝北的窗子要设计的小些,可以设计成双层的玻璃窗来抵挡冬季的严寒,达到保暖的效果。
该关系还影响着对墙面、地面的设计。墙面对人的刺激主要体现在视觉和触觉上,对于不同空间的墙面设计也要采用不同的材料来装点。例如客厅和卧室等人们停留的时间较长且空气相对干燥的地方,我们可以张贴一些纤维质地的墙纸,它既能保温还能软化墙面,而且在触摸到时也不会有冰冷的感觉,充分考虑了住户的心理;而对于厨房、厕所等相对水汽较重的位置,选用防水防滑的材料较为适宜。地面是人和室内环境接触最直接的,所以它的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卧室最好采用木质地面,它可以起到隔热保温的效果,而且会给人们带来舒适的感觉,而厕所、厨房等地应使用防滑耐磨的陶瓷地面,而且在装修时要涂抹防水材料,以免有水渗入地面影响到楼下的住户。
2.2人和气、光、声的关系对室内设计的影响
气、光和声这三个物理环境也是带给我们最直观感觉的因素。气主要是指室内的空气环境,其中包含我们能嗅到的味道,如花的香气,煤气等,也包含嗅不到的气体,如二氧化碳和一些微生物等。光是我们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环境因素,主要有自然光和人造光,人们通过光的照射来获得外界信息的概率最高,这也是设计师在设计时重点考虑的因素。对于声音来说,这里我们主要分析噪声的控制,噪声主要指室外的交通噪声和喧哗的噪声。
窗子是用来采光和换气的地方,由于当今社会噪声污染的日益加重,它又要起到一定的隔音效果。为了便于空气的流通,南北窗子设计的位置要有重叠的部分,一旦有污浊的空气出现能够确保以最快的速度散发出去。而且应尽量使用双层玻璃,有利于更有效的阻挡户外的噪声和有害气体,玻璃的颜色也最好是透明的,保证能将光很好的过滤,不影响人们对色彩的辨别。
对于客厅墙面的设计,我们一般贴一些浅颜色的壁纸或者不做装点,这样即使没有自然光照射到客厅里也可以通过墙面的反射获得光照;卧室的墙面主要做暖色处理,这样有助于放松和休息;厨房和卫生间由于湿气较重采用瓷砖比较合适。
地面也是人们的感知效应最为明显的地方。充分考虑气、光、声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在客厅地面,我们主要采用深颜色的材质,使得在夜晚开灯时不会造成强烈的视觉刺激出现不舒服的感觉。卧室主要使用木质地板,木头有一定的吸声效果,能够降低脚步声,不影响家人睡眠。
当今时代,室内设计中对于天花板的设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既是自己家的屋顶也是楼上住户的地面,所以设计好天花板也是装修当中非常关键的环节。考虑到楼上住户所带来的脚步声或物品掉到地面发出的噪声,应使用微孔材料或者微孔石棉板材,因为它能够吸收噪声,还有透气吸湿的功能,能够自动调节室内的环境。
3.结束语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室内设计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高。笔者通过上面的分析和阐述充分的说明了人与环境间关系对室内设计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如何创造人性化的设计,妥善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是对室内设计师的要求和使命。这就需要室内设计师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创造力,为人们提供一个舒服、美观的室内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博,陈出云.人与环境的关系对室内设计的影响[J].中国市场.2012,(10)
篇6
蔽建筑物的作用。植物丰富的自然色彩、柔和多变的线条、优美的姿态及风韵都能增添建筑的美感,使之产生出一种生动活泼而具有季节变化的感染力,一种动态的均衡构图,使建筑与周围的环境更为协调。达到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结合,使景点变得更为完美。建筑形体多是生硬的几何线条。造景植物的形体和质地,比起建筑显然柔和多变化,种植以后,起到软化建筑物硬线条的不良影响,使这部分空间和谐而有生气。如:基础栽植、墙角种植、墙壁绿化等形式,自然气氛倍增。一般体型较大、立面庄严、视线开阔的建筑物附近,要选干高枝粗、树冠开展的树种;在玲珑精致的建筑物四周,要选栽一些姿态轻盈、叶小而冠密的树种。
1.2园林造景植物对山、石、水体的衬托作用
山水虽然是自然式园林的骨架,还需有造景植物的装点陪衬。“山因水活,石因树灵”。造景植物与山石相配,能表现出地势起伏、野趣横生的自然韵味,一般选用姿态优美的树木,可乔、灌木错落搭配,欣赏山石和花木的姿态美。与水体相配则能形成倒影或遮蔽水源,造成深远的感觉:能显示出水体的灵性,使规则的几何形水池活泼生动起来。园林中各类水体,无论其在园林中是主景、配景,无一不借助植物来丰富景观。水中、水旁造景植物的姿态、色彩,所形成的倒影,均加强了水体的美感。各类水体的植物配置不管是静态水景,或是动态水景,都离不开花木来创造意境。
1.3园林造景植物与园路组合成景的作用
光秃的路面两旁如无树木、草皮或其他地被植物覆盖,不但生硬呆板,而且直接影响到行人的情绪。树木栽于曲折道路两侧分隔空间,可达到“曲径通幽”的意境,也可达到“草路幽香不动尘”的环境效果。例如,在转折处布置一些山石、树木,或者地势升降,做到曲之有理,路在绿地中;而不是三步一弯、五步一曲,为曲而曲,脱离绿地而存在。陈从周说:’园林中曲与直是相对的,要曲中寓直,灵活应用,曲直自如.”曲折的道路若无必要的视线遮挡,没有空间虚实之分,就只有曲折之趣而无通幽之感。《园冶》中计成说过:“虽由人作,宛如天开。”植物配置上要考虑空间层次,色彩搭配,体现园路绿化的特色。同一条路段上植物配置要相互配合,使道路绿化有层次、有变化、景观丰富。
1.4园林造景植物对园林小品的强调作用
现代园林中往往以常绿树或用绿篱作为雕塑、喷泉等园林小品的背景。通过色彩、质感等方面的对比和空间的围合来强调园林小品所处的特定景点,加强人们的印象,产生烘托效果,起到点景的作用。
1.5园林造景植物的不同选择关系到庭园的绿化
单位庭园绿化是通过造景植物的选择和精细的配置来营造优雅的环境。工厂则要用具吸尘或具抗有害气体能力的植物;医院应选用杀菌能力强的植物。一般庭院要用常绿树种,面积较大时则要适当种植落叶、半落叶的植物。但各类庭园对造景植物选择都有共同的要求;即树形、花色、花香、叶色等某些方面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2.园林造景植物能起到改善环境的作用
2.1造景植物可涵养水源,减少地表径流,保持水土
一般绿地内地表径流仅占降水的10%左右,70%以上可渗入地下,如使绿地略低于道路广场则可以提高涵养水源、减少洪害的能力。在坡地上铺草则能有效的防止土壤被冲刷流失。在园林工作中,为了涵养水源,可选择树冠厚大,郁闭度强,截留雨量能力强,耐荫性强,生长稳定,能形成富于吸水性落叶层的树种:树木的根系深广,可加强固土固石的作用,并有利于水分渗入土壤的下层,一般柳树、枫杨、水杉、侧柏、南蛇藤、胡枝子等根系较深,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效果较好。由于植物降低了地表径流,从而也减少了地表径流对河、海、湖的污染。
2.2造景植物能防风、固沙
当风遇到树林时,在树林的迎风面和背风面均可降低风速,但以背风面降低的效果为最显着,所以在以防风为目的而设的防风林时,应将被防护区设在林带背面。防风林带的方向应与主风向垂直。全面建造好城市防风林带,对多风害的城市来讲十分重要。为了防风固沙而种植防护林带时,在选择树种应注意选择抗风力强、生长快且生长期长而寿命亦长的树种,如东北和华北的防风树种常用为杨、柳、白蜡、黑松、乌柏、圆柏等。在有河流泛滥 或地震发生的城市,城市绿地及公园则是救命安身之地,其作用不可低估。 2.3造景植物的其他防护作用 在地震发生较多的城市可用不易燃烧的树种作隔离带,枝叶茂密含水量高、着火点低的高大乔木和矮小灌木,具有很好的阻燃作用。它们既起到美化作用又有防火效果,常用的树种有银杏、女贞、棕搁、苏铁、珊瑚树、山茶、八角
金盘等;此外,在寒带可以用树林形成防雪林带;热带海洋气候地区可在浅海泥滩种植红树作防浪墙;沿海地区可种植防海潮风的林带以防海风的侵袭。
造景植物能遮挡阳光,吸收辐射,降低温度,增加湿度,还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放出氧气,造景植物枝叶能吸附空气中的悬浮颗粒,有明显的减尘作用,部分造景植物还能吸收多种有毒气体,净化空气,有些造景植物还能分泌杀菌素,杀灭细菌,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横跨寒、温、热三带,花草树木种类繁多,从园林绿化建设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而言,园林造景植物是至关重要的因素,综合考虑各种园林造景植物的生态习性及环境因子,合理配置园林造景植物,建立和谐的人工群落,充分发挥造景植物的绿化功能,将对保护和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园林造景植物的绿化功能,有效制止环境的持续恶化,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篇7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燃烧性能;疏散楼梯;安全出口;消防安全;
中图分类号:TU972+.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各种建筑装修材料的耐火等级
1.1建筑材料的耐火等级在装饰装修中,设计除了美观性,艺术性,还要考虑它的实用性。现实生活中,有好多装饰装修材料并不符合国家的防火要求,这就需要你掌握各种建筑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更好的应用。
1.2参考文献[1]文章编号:1.2.2-6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所用的材料的燃烧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和《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的规定。
1.3参考文献[2] 文章编号:208
为了有利于《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95)的实施和材料的检测,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GB 8624-1997)的要求。
1.4参考文献[2]常用装修材料等级划分
1.4.1纸面石膏板A级材料
只有纸面石膏板安装在钢龙骨上,才能作为A级材料使用,否则视为B1级。
1.4.2胶合板B1级材料
用于墙面装修时,原则上只在朝向室内的侧面涂刷防火涂料。用于吊顶装修时,应在两面均涂刷防火涂料。
1.4.3壁纸B1级材料
直接粘贴在A级基材上时,作为B1级材料。
1.4.4涂料B1级材料
一般室内涂料湿涂覆比不超过1.5KG/m2,故规定施涂于A级基材上的有机涂料均可作为B1级材料。
1.4.5多层及复合装修材料
复合型装修材料应由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整体测试并确定其燃烧性能等级
2疏散楼梯的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2] 文章编号:293
为了保证疏散的安全性中,楼梯间平面布置应注意到以下几点:
2.1靠近标准层(或防火分区)的两端设置。这种布置方式便于进行双向疏散,提高疏散的安全可靠性。
2.2靠近电梯间设置。发生火灾时,人们习惯于利用经常使用的疏散路线进行疏散。靠近电梯间设置疏散楼梯,可将经常用疏散路线和紧急疏散路线结合起来,有利于引导人们快速而安全地疏散。如果电梯厅为开敞式时,两者之间宜有一定的分隔,以免电梯井道引起烟火蔓延而切断通向楼梯的道路。
2.3靠近外墙设置。这种布置方式有利于采用安全性高、经济性好,带开敞前室的疏散楼梯间形式。同时,也便于自然采光、通风和进行火灾扑救。
3、安全出口、走道、楼梯的宽度
3.1参考文献[2] 文章编号:304
建筑中的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各自总宽度应经计算确定(除另有规定者外)。
安全出口、房间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m,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m,不超过6层的单元式住宅,当疏散楼梯的一边设置栏杆时,最小净宽度不应小于1m。
3.2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4m,且紧靠门口内外各1.4m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
剧院、电影院、礼堂的疏散门在开启等方面应符合一定的要求。
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的室外疏散小巷的净宽度不应小于3m,并应直接通向宽敞地带。
这里的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主要指,设置有同一时间内聚集人数超过50人的公共活动场所的建筑。如宾馆、饭店、商场、市场、体育场馆、会堂、公共展览馆的展览厅、证券交易厅、公共娱乐场所、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养老院、托儿所、幼儿园、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和集体宿舍、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客运车站、码头、民用机场的候车、候船、候机厅(楼)等。
公共娱乐场所主要指,向公众开放的下列室内场所:影剧院、录像厅、礼堂等演出、放映场所,舞厅、卡拉OK厅等歌舞娱乐场所,具有娱乐功能的夜总会、音乐茶座、餐饮场所,游艺、游乐场所和保龄球馆、旱冰场、桑拿沐浴等娱乐、健身、休闲场所。
3.3剧院、电影院、礼堂、体育馆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走道、疏散楼梯、疏散门、安全出口的各自总宽度,应根据其通过人数和疏散净宽度指标计算确定,
4、室内装饰装修时容易常范的错误(关于消防安全)
4.1参考文献[2] 文章编号:219
消火栓门
建筑内部消火栓的门不应被装饰物遮掩,消火栓门四周的装修材料颜色应与消火栓门的颜色有明显区别。
室内消火栓是建筑物内扑灭火灾的主要灭火设备,为了便于使用,它应设在明显、经常有人出入,使用方便的地方,且应有明显的标志,颜色比较醒目(红色)。但在实际工程中发现,有的设计为了单纯追求装修效果,把消火栓转移到隐蔽的地方,甚至将它们罩在木柜子里边。有的设计将消火栓门装修得几乎与墙面一样,不到近前仔细观察竟无法辩认出来。这些做法给消火栓的及时取用造成了人为的障碍,绝不可取。
4.2、消防设施和疏散指示标志
建筑内部装修不应遮挡消防设施和疏散指示标志及出口,并且不应妨碍消防设施和疏散走道的正常使用。
建筑内的消防设施包括:消火栓、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防排烟、防火分隔构件以及安全疏散诱导等,它们共同构成了建筑消防安全的防护体系。但是,有的设计为了追求装修效果,擅自改变消防设施位置,任意增加隔墙,改变原有空间布局。这些做法轻则影响消防设施的原有功效,减小了其有效的保护面积,重则完全丧失了它们应有的作用。
另外,进行室内装修设计时,要保证疏散指示标志和安全出口易于辩认,以免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发生疑惑和误解。目前在建筑物室内柱子和墙面镶嵌大面积镜面玻璃的做法较多。由于镜面玻璃墙面可以使视觉延伸,扩大空间感,增添独特的华丽氛围,调节室内的光线。由于镜面玻璃能反映周围的景观,所以使空间效果更为丰富和生动。如果将镜面玻璃用于入口墙面,还能起到连通内、外的效果,层次格外丰富。镜面玻璃用于公共建筑墙面可以与灯具和照明结合直来,或光彩夺目,或温馨宁静,能形成各种不同的环境气氛与光景趣味。但是在消防安全方面,镜面玻璃有一个严重的缺点,即对人的存在位置和走向有一种误导作用,在火灾或其他一些恐慌状态下,这种误导将会引起危险的后果。为此在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附近应避免采用镜面玻璃、壁画等进行装饰。
结论及建议
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装饰装修)与消防安全密不可分,从事设计工作要有必要的防火理念和安全防火知识。在寻求完美的装饰装修效果同时,做到与消防安全的有效结合,使二者合二为一。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个性化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科目,主要是通过对空间方面的规划以及其自身对艺术方面的构想来对环境设施以及相关的材料色彩等制定相应的计划,而且其对于艺术的表现手法也显示出了独特的多样性。
1、环境艺术设计概述
1.1环境艺术的基本内涵
环境艺术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环境加艺术或环境加装饰。它是综合运用各种艺术和科技手段,使人生活的周围环境不但能满足人的休憩、工作、交通、聚散等物质要求,还要满足人们审美、参与、安全、隐私等社会心理需要。环境艺术是整合的艺术。它把环境构成的诸多要素一建筑、山水、树木,道路、广场、公共设施等和谐地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它创造性地解决环境问题的着眼点始终是兼顾环境的不同特点,既要展望未来,又要尊重历史、民族、宗教等文化特性;既要巧妙利用环境,又要善于保护环境系统,使人与环境建立在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环境艺术是人们为了满足个人和社会生活的需要,提高生活环境的品质,对建筑室内、室外及城市环境进行的一种整体的、美学的艺术再创造。环境艺术设计包括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室内外设计、装修设计、景观园林、景观小品等,这些都是围绕环境艺术所进行的设计和装饰活动。环境艺术更广义的概念和范围几乎涵盖了地球表面的所有地面环境和与美化装饰有关的设计领域。
1.2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
环境艺术设计是指自然景观的选择和人文景观的营造,它成为民族传统的缩影和现代文明的集锦。环境艺术设计包含极为丰富的信息,它通过空间的组合秩序,实现生活环境等的协调,以优化人的心理精神状态,减轻人的生活负担和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环境艺术设计”融合了多学科的相关内容,涉及艺术与技术两大领域,与社会科学有着密切的联系。环境艺术设计是以创造具有实用价值和艺术品味的环境为目标,研究人类对生存环境的审美要求和审美规律,使环境能够更好地为人们服务、激起人们的美感,并且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提高生产效率和调节心理情绪等,所以在“环境艺术”中,人的主观因素至为重要。
1.3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特征
“环境艺术设计”所追求目标应该是创造一个综合的系统,在这个复杂的系统里,人与环境是最为重要的元素。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点:(1)讲究生态环境。环境,从广义上讲,是围绕大自然生物体周边的一切外在状态,当然,人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因素,而大自然中的陆地、海洋、空气、植物、水则是构成环境艺术设计所研究的对象,人们对原生态的环境进行探索与研究,从而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2)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环境艺术设计通过造型、光色、尺度、比例、材料、质地以及形式美的法则去营造一个适宜功能的环境,同时还要研究空气、声音、温度、气味等因素,因此,“环境艺术”既要有视觉的因素,也要有听觉的和嗅觉的因素,既是静态的,也是动态的,它是一项主客观融合的创造。(3)建筑是环境的重要载体与体现者。建筑是环境艺术设计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境设计的重要表现形式。(4)环境艺术是“情”与“景”的完美统一。设计师在进行环境艺术的设计实践过程中要体现人文关怀,从而把选景升华到营造意境,最终达到环境与人的统一、真实情感与真实环境的统一。(5)环境艺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设计师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必须深入地考虑人的生活方式,并对时间、空间、气候、季节、地势及社会等诸多要素进行分析,不断调整人与环境之间的适应关系,以最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满足使用者的个性,从而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2、当今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状况
2.1我国环境艺术的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部分人民的物质需求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因此一个个开始注重对于精神方面的追求,这种追求的具体表现在对于环境艺术的追求上。“绿色建筑”是当时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提出的口号,认为“绿色建筑”能够极大的满足其内外的审美舒适度,而且还从通风、环境污染以及噪音隔绝的角度出发,力求做到室内环境优良,室外交通便捷、绿化美化的目标。而人们最希望的还是能够是建筑物和自然间的环境相结合,这样就达到了其心中做重要的美感。所以以如今我国对于艺术设计的追求热情来看,这项事业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全国的各大高校也开始着手培养这方面的专业的环境艺术设计大师。
2.2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展望
环境艺术设计随着时代而产生,属于经济和艺术的结合体,两者缺一不可,发展到如今已经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较为密切的联系,这就使得当代许多人的思想观念以及生活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改变,而相应的环境艺术设计的灵感随之不断的爆发出来,因此,环境艺术设计在当今时代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如今电子信息技术开始飞速的发展,并逐渐渗透到各个行业之中,其中的数字信息技术也开始环境艺术设计相结合,出现了一种网络虚拟的三D环境艺术设计,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在电脑上通过数字艺术的方式建立其虚拟的方针模型,从而创造出各种不尽相同的复杂性设计,而且设计师能够在上面随心所欲的进行修改和描述,这就丰富了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前景。而且如今的环境艺术设计已经实现了较高规格的现代化、个性化以及服务化的转变,开始想着节能、绿色、环保等方向发展。
3、环境艺术设计的个性化发展
环境艺术设计的个性化问题是整个艺术界所讨论的焦点,而且现在的市场环境对于新的设计理念也形成来看一种迫切的需求。物质生活饱满的人们已经厌倦了统一风格的设计风格都对全新的设计理念产生浓烈的期待。有很多设计师其设计的作品确实都是通过一些教材进行生搬硬套的设计,其设计出来的风格大同小异,根本看不出其独特的个性在里面。不过,环境艺术设计通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的独特的设计风格,开始摆脱一些程序化和概念性的束缚,很多设计师根据这一理念都找到了独特的设计创新点,使其重新认识环境艺术设计的个性化方式。个性化的设计使得设计师对于自然的认识和理解变得更加的深刻,同时达到了能够以抽象的形式来表达出其内心对于大自然的感悟,这就相当考验一个设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共同发挥。所以,环境艺术的设计者应该严格的遵循其自身的审美价值观,要相信这就的创新理念,不要对一些大众喜爱的设计作品进行盲目的模仿,这样才能设计出真正具有个性化特色的设计作品。
结语:综上所述,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艺术形式,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需要人们主动的去研究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并以其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创作出独具个性化的设计作品。而这,也是每一位设计师的责任所在。
参考文献:
[1]姚芳芳.对环境艺术设计“手绘表达”教学的思考[J].大众文艺,2011,09:214-215.
篇9
【关键词】 社会交换 规则 规范 交换资源 经济交换
社会交换理论来源于经济学、心理学和社会学。该理论的创始人Hormans认为,这门学科主要是用来解释在经济活动中人的社会行为。经济交换和社会交换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对待行为的方式。社会交换理论将行为人(个人或企业)看作是与市场的交易,而不是与另一个行为人交换,根据不同的市场特征,社会交换理论将具体行为人之间的交换关系看作是“不同行为人的报答互动行为”。
本文撇开社会交换理论的各种形式上的差异,从理论的最核心的构架入手,来勾勒出社会交换的脉络。由于作者的研究背景及对象的差异,社会交换理论形成了多个分支,本文主要从这些分支的共同基础出发进行总结。在众多社会交换理论文献中,关于交换的规则与规范、交换资源的类型、交换与交易的关系这三者是其核心内容。
一、社会交换的规则和规范
社会交换理论的一个基本原则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行为人之间的关系会演变出信任、忠诚和相互承诺。为实现这个过程,双方都必须遵守交换规则。交换规则形成了“在交换关系中参与人之间必须遵守的、以规范的形式的情形”。这样交换的规则指导了交换的过程。在这些规则中学者们讨论最多的是互惠,当然有学者提出了其他规则。下面介绍社会交换理论中常用的几种规则或规范。
1、互惠规则
互惠或者回报(repayment)在某种程度上说是该理论最广为接受的交换规则。从互惠规则的本质上来说有三种不同类型的互惠:相互依赖模式下的互惠;作为民间信念互惠;作为道德规范的互惠。
相互依赖模式下的互惠:在关系中,对另一方,参与人至少有三种姿态:独立(交换的结果依赖于一个人独自的努力程度);依赖(交换的结果完全依赖于另一个人的努力);相互依赖(交换的结果依赖于双方共同的努力)。值得注意的是完全的依赖和完全的独立是不适用于社会交换的,因为交换是基于双向关系的。鉴于此,相互依赖,包含着双方相互补充性的合约,才是社会交换的特征。
民间信念的互惠:互惠作为一种民间信念,涉及人们对对方满足其道德需求的一种文化预期。在这种互惠类似于农民与渔民之间的交易关系。参与的双方得到的是一种组合:一种感受,随着时间的发展所有的交易需求都会得到满足;没有帮助他人的人将会得到惩罚;为他人提供帮助的人将会在未来获得帮助。通俗的说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作为规范或个人向标的互惠:互惠同样也一直被看作文化控制,也就是说在这种文化下不遵守互惠原则的人将要受到惩罚。规范和民间信念的关键区别在于规范包含着“必须”,“一个人应该做的”等的含义,一个人遵守了互惠,其他人也会对他采用互惠行为。在这种逻辑下,互惠是一种广泛原则,也就是说其他人也遵循互惠原则。当然,就算互惠是人类所普遍遵循的原则,每个人对其价值的衡量也不尽相同。事实上,不同的文化以及个人的差异,人们很难对互惠价值进行统一。总而言之,虽然互惠的规范是广泛接受的原则,但不同的人以及不同的文化对互惠原则的遵守是不尽相同的。
2、协商(谈判)规则
交换的双方为达到有利的合约,在交换过程中必须进行协商(谈判)。与互惠交换相比,协商合约一般更加详细,更具有补偿性。另外,交换的责任和义务也相当的详细,双方不会产生歧义。值得一提的是交换协商的内容随着合约的长短、受不受法律约束以及制裁等的不同而有区别。协商交换通常是经济交易的一部分。很多学者都对协商交换与互惠交换进行了对比。一般认为互惠比协商交换能产生更好的工作关系,使彼此信任和相互承诺。
3、其他交换规则
虽然大多数学社会交换理论都集中讨论互惠和协商合约,但很多其他交换规则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而且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重视。这里简要列举其中四种重要的规则。
(1)理性规则。理性是指运用逻辑确定最有可能的结果,以及一个人怎样实现这个目标。一个理由两部分组成——目标价值的最大化和逻辑手段。当然,人们的行为不总是理性的,因而也就必须需要其他交换规则。
(2)利他主义规则。利他主义是指人们努力地去满足他人的利益,就算这种利益会对自己造成一定的成本。在过去的很多年里,社会心理学领域一直在讨论这种现象是否可能。然而,当代很多研究认为利他主义在交换规则中占有一席之地。
(3)群体收益规则。也就是收益统一放入共同的“池”内。每个人从这个池内获取他们的需要,但并不考虑他们具体的贡献。同样的,在他们有能力的时候,他们必须对“池”做出应有的贡献。要注意,这种交换并不是个人之间的直接交换。相反,所用的东西都是公共的。群体收益并不涉及对偶的或人际间的交换。
(4)竞争规则。竞争规则可以看作利他主义的对立面。利他主义意味着就算可能对自己造成伤害也去帮助他人,竞争是冒着自己收益受损的风险也要去伤害他人。从感情上讲,这种情景是不理智的。然而,在现实社会中,很多交换存在这种现象。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寻仇。一些人有些时候会寻找机会进行报复,就算这样会对自己造成财务损失。
二、社会交换的资源
大多数的社会交换理论的共同特点就是从经济价值看待交换。但是,也有很多交换表现出与社会符号相关。也就是说,交换的基础不仅仅是物质收益。这些也是当前许多学者坚持的观点。
1、六种交换资源
资源理论提出,交换涉及六种资源:爱、地位、信息、金钱、商品和服务。这六种收益可以进行两维度的划分。一个维度是指资源的排他性(对应的是“普遍性”),这种资源的价值根据它的来源不同而变化。金钱的排他性较低,因为不管谁提供了金钱,它的价值都不会改变。但是,爱具有高度的排他性,它的重要性取决于来源。第二个维度指资源的实体性,也就是说资源的可视性和具体性。大多数符合和商品是实体。非实体资源提供的则是社会符号收益。社会符号资源意味着人们的收益往往不仅仅是资源的客观价值。虽然资源理论基本界定了交换物,Foa等人提出不同资源交换的方式各有不同。一般来说,低排他性和高实体性的收益更倾向于短期交换。相反,那种高排他性和社会符号类型的利益则以非限制方式交换。
2、经济和社会情感结果
在组织科学领域,学者经常将资源折合成两种形式:经济和社会情感结果。经济结果强调财务需求,一般是可视的。社会情感结果强调一个人的社会和尊重需求,一般是社会符号性的和排他性的。而且,社会情感结果传达了必须从尊严来衡量或对待思想。
不同的资源的交换模式不同,因此可以推断出经济和社会情感结果也很大程度上受到交换规则的影响。不同资源的交换规则也略有不同。例如,Martin、Harder发现在欧美文化背景下每个人倾向于平等地分配社会情感资源,而根据绩效高低来分配经济资源。然而,Chen发现中国的管理人员都是根据绩效的高低来成比例地分配经济和社会情感资源。
三、社会交换与经济交换的关系
社会交换理论的核心定义是“交换”。似乎所有的学者都同意一系列相互依赖的交易会产生某种类型的人际联系,这也是社会交换理论的基础概念。但对于“关系”这个概念的定义还比较模糊。在当下的文献中承认了两种关系的概念。其一,关系可以解释为一系列相互依赖的交换。其二,可以解释为导致相互依赖交换的人际联系这两者的区别,也就是作为“交易的关系”以及作为“人际联系的关系”两者的区别,意义重大。
如果交易过程和关系没有区别,很有可能造成相互定义的窘境。对于区别来说,两者可以理解为相关的,这主要基于人们怎么进行交换以及交换后获取什么样的收益。从交换的形式来区别交换关系,我们可以从图1来进行理解。
单元1表现的是社会交换关系条件下的社会交换交易。单元4表现的是经济交换关系条件下的经济交换交易。这两个单元成为匹配,因为交易的类型和关系的类型相一致。当然从图1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在单元2中,社会交换关系配对的是经济交易,这种情况为双方带来收益,也带来风险。首先,如果没有明确说明双方的责任,就有可能出现背叛行为,这进一步会带来更大的心理伤害,也许会永久性地损害双方关系。但是,在这种社会交换关系中也存在有利的一面,例如更多的信任,或者对风险的感知,都会降低欺诈的可能性。因此,我们可以预计在单元2中,如果发生背叛,要么背叛的情况较少,要么产生较多的负面情感。
单元3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情形。双方都处于经济关系中,但是却达成了社会交换交易。例如,在有些情况下,一个进行的经济交换而去寻求一种亲近的或无法预知结果的支持。这种情况也很普遍,例如精神健康工作者必须满足客户的精神需求,这是他们的职业责任。
有学者提出交易从本质上会说就是一种交换关系,也有人认为其是成功交换的结果。这种分歧可以追溯到Blau进行的模棱两可的评论:“对于两者的因果关系是什么?有些人认为权变的交换改变了人际间的关系,也有人认为人际间关系的改变了交换”。为了理解两者的因果次序,最好把这两种观念区分开。
模型一:交换改变了关系的性质。Molm提出,有些交换过程的类型(例如:互惠)在强化人际联系的强度的影响方面要大于其他类型(例如:谈判)。Graen及研究伙伴在LMX(领导成员交换理论)模型中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他们认为领导首先对下属释放出想建立更亲近关系的信号,然后领导者等待回应,如果下属回应,则进行更进一步的动作。通过这种释放和回应信号的方式,可以培育出高质量的LMX关系。
模型二:关系改变了交换的性质。虽然交易的形式看起来可以转变某种关系,但是反之亦然。还是以LMX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前文已经说过,领导者的释放和跟随者的回应可以产生高质量的LMX。然而,随着高质量状态的出现,这种关系本身也将改变交易的性质例如,领导者可以听从下属的建议或给予他或她更多的机会。
鉴于关系和交换间含糊的因果关系,Foa & Foa认为不同类型的资源在不同的关系中交换方式不同。大众化的资源更有可能在偶发的环境中交换,而特殊资源的交换更强调更亲近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 Shore,L.M.,Tetrick,L.E.,Barksdale,K.Social and economic exchanges as mediators of commitment and performance[M].Unpublished manuscript,2001.
篇10
关键词:经济活动;生态系统;民族文化;资源;发展
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注定了人类不仅是社会性动物,也是一种靠消耗生命物质和生物能而生存的动物。人类只有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通过社会实践这一中介,人与自然才能实现具体的依存统一。因而,人类的一切科学技术发明从终极意义上讲都仅体现为利用资源能力的提升,而决不能制造任何形式的资源。①然而,这个关系纽带是基于人类社会实践的最基本形式就是通过生产劳动过程来实现的,从人、生产工具、劳动对象三要素的结合过程来看,首先是自然界为劳动提供对象(资源),劳动把资源转变为财富②,实事上就是人与自然界的物质转换过程,就在这种物质变换的同时也实现了能量和信息的变换,从而促进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实施运行的过程中,人类显然是生命有机体的最高形式,对生态的需要显然是要利用人类文化的最基本生存环境作为基础,这并非文化能给人以其所有的一切万能理想和需要,关键在于各民族利用所掌握的生计策略和特长,去操纵掌控好各民族的文化去作用和指示人类以创造和改观各种物质形态之后,发挥人类特有的智能水平,以新的产品和物质为目标去实现和提高人类所需的各种需求和生存的舒适度。正因为人类的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在自然条件下展开,自然条件的优劣与持续稳定,必然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实施成效。因为任何一个民族所处的生态环境并非纯客观的自然空间,而是经由该民族文化作用意识下的加工改造结果。在这一活动中,为了保证民族经济活动的运行成功,民族文化作用的构建和选择除了依附人类社会先天赋予的自然资源以外,从反思民族文化作用下的资源配置、利用方式以及与民族文化相并存的环境等方面的作用和影响下的各种社会发展关系,对我们的社会存在和发展即充满了各种探索,同时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开拓了崭新的研究领域。
然而,人类的需要又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具有时代性、社会性和历史性的特点,在人类的生存需求中,也存在永恒不变的需求,只是这种需要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表现出来的需要程度有所不同罢了。诸如生存背景下的自然环境就客观的存在差异,相关民族对各种资源的利用程度、取用的方式、方法都会不尽相同,因而从认定的价值上也就各不相同。在一定范围内的自然资源,对相关民族来说可以较为丰富,所遭受到的生态环境破坏程度可能较小甚至没有被破坏的情况下,人类则感觉不到自然环境存在的重要性,因而对环境的依存度往往会在无意间偏离所处环境甚至是酿成灾变,在这样的无意识干预下,人类对资源取用的便捷度和需要往往会偏离所处社会环境的使用初衷。因而,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忽视对自然资源的需要,对生态环境的无意识破坏也会由此相伴随出现。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注定了人类不仅是社会性动物,也是一种靠消耗生命物质和生物能而生存的动物。然而,人类的实则存在,不仅要把对自然资源的需要当成生存的基本需求,同时又是人类的享受需要,更是人类追求经济利益的保障。具体体现在:其一,自然资源所能提供给人类的生存空间,都将直接或间接的为人类的生存提供生活资料,没有自然资源,人类就不可能存在。其二,自然资源都能提供给人类的享受需要,它包含了人类的物质享受和精神需求,归结到底就是对自然界的享受。其三,当今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便捷开发和利用,几乎可以囊括在对自然资源的最大限度开发和综合利用当中,但同时也要受到相关民族文化左右的偏好和作用,对一些自然资源的价值认定和过度利用,会造成对生态环境的暂时损毁和破坏,甚至影响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了。
然而,人类的一切科学技术发明从终极意义上讲都仅体现为利用资源能力的提升,而决不能制造任何形式的资源。自然资源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其中一部分是在人类没有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对人类经济生活的重要性在于它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加工和改造利用对象,没有人类的经济活动,自然资源就只是个客观存在的自然物,说不上任何意义的人类效用和价值。纵观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它都掌握着一定的自然资源,只要相关的民族文化能够妥善充分地利用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相关民族都会得以正常延续和发展。但历史和现实证明,人类会启用文化机制来进行妥善的调节,因为人类是以民族为分野的,具体体现为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生存法则,其并存文化间会很自然地形成对资源价值认定上的信息隔膜,信息隔膜的存在又使得文化制衡机制的运作将比生物制衡更为复杂而多变。这样,文化制衡以生物制衡为蓝本,但却获得了比自然生物制衡复杂程度的超越,这种超越却恰好是人类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特殊寄生并存关系。既有生物性的寄生性一面,又有并存稳定的社会特性一面。因而,人类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偏离与包容体现为能动地谋求生存与种群的社会性适应以保持稳定延续。要改变这种发展困境,就要坚决的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需求置于人类发展需要的中心环节,并使其与经济利益的需求具有同等地位。只有这样,资源要能成为各民族的经济优势,就得经过劳动的改造和加工形成产品。因此,资源无一例外的都是被相关民族的文化用意后才赋有特定意义的,资源是具有特定民族文化产品用意的物化表现形式。一些民族生存于地球表面,会感觉到自然资源的匮乏,并不是它没有自然资源,而是它们对某些资源的消耗已经超过了当地所能提供的资源量或是利用资源的方式未加转变。从特定意义上说,没有哪一个民族完全具备发展生产的一切资源,一切都在于相关民族从政治的、军事的、经济的、文化的等方式转变利用资源的产品方式。也就是资源是被相关民族的文化所赋予用意的,资源是具有特定民族的文化产品用意的。
由此可见,从民族经济发展的角度来思考自然资源的开发与转换问题时,不仅要看到这些物质资源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开发,更重要的是要看到资源的利用方式和利用条件是否可以实现各民族利用经济资源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只有将达成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高效性和合理性,才是真正为了保证民族经济活动的运行成功,因而笔者试图从反思民族文化作用下的资源配置和利用方式以及民族文化的并存关系研究入手,目是想偿试拓展研究的视觉和领域新思想。从经济人类学视野下的资源配置来关注民族文化产品用意的各种物化表现形式,目的则不仅提高了各民族生存所需的物质基础和舒适度,同时更是保证了民族经济活动的运行成功。
作为劳动对象的自然界,是由人的本质对象化了的或是人化的自然界,劳动资源则是人的知识力量的物化表现形式。尽管人类的生产过程是一个使其从对自然力的直接依赖,向能动的运用自然力而过渡的过程,但人在借以使自身获得独立的经济过程,始终得依托于自然界的基础资源。经济发展的这一自然基础,不仅为人的经济活动提供了对象和手段,而且就是人类整个经济活动的生存空间,如何利用资源来发展或制约经济,使同一劳动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得到多寡不一的劳动成果,或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投入等量的劳动所得到的经济效益仍然多寡不一。主要是是由劳动的自然条件决定劳动的自然生产率,不能由一定的投资创造出来,自然资源的优势或制约成为影响劳动生产率的重大因素。同时,技术变化也是增加各生态系统可能性作用发挥的因素,技术的并存拓宽使各种资源的开采率和变化幅度以及活动成本都将成为新的经济作用因素。然而,自然资源的优势只是一种潜在的优势,它仅表现为一种生产要素的存在。如不能把这种潜在的要素开发转换为现实的生产优势,就不能把潜在的要素转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从而更不能直接把自然资源的丰歉度与经济水平的发展相等同。一方面是技术手段的发展将使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非再生性突破限制和约束条件。由技术进步带来的物资资源的相互替代性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技术结构的高度发展,还会赋予自然资源一定程度的再生性。这就表明技术结构的状况不仅决定着人们对已开发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而且扩展着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的新领域。它不仅表现为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双层利用,还表现为人们对物质资源的替代使用和创新改造。但从终极意义上讲,人类的一切科学技术发明都仅体现为对所处自然资源利用能力的提升,而决不能抛开自然环境这一依存的基础资源存在。
诚然,经济社会发展是文化的决定性因素,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反过来又会有推动作用,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文化又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它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经济社会发展状态,就有什么样的民族文化随之相伴,文化是不能脱离经济社会的发展而独立存在,没有无文化的社会经济形态,也没有无社会经济的文化存在。③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文化充当决定性因素,文化成其为促进和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基础,亦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从四方说明:
首先,从历史形成的过程分析,一个民族或国家在长期的发展中,需要经过文化的积累、沉淀、改造、利用和创新文化机制牵联的多种因素考虑对自然生态资源作出合理的挖掘和资源整合,调适过程不是一蹴而就,得综合熟知各种资源的属性和外在复合因素的制约,必然会形成该民族特有的活文化,这种特有的活文化并存和存在,将成为支撑该民族壮大、发展的力量。其次,从民族凝聚力来讲,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力文化,其引导力会增强和丰富该民族的社会内涵、提高民族素质、展示一个民族或国家的精神、能够团结和凝聚民族的力量,成为该民族的精神动力,同时会鼓舞民族人心,激励民族斗志;再次,从国际民族的竞争力剖析,它能够优化和吸引外来投资者的趋动动力,吸引人才引进,促进对外交流的窗口,扩大民族信仰和对外的影响力、凝聚力;最后,从生产力面探讨,文化资源开发可直接转化为经济资源,如区域民族特色促使旅游和经济特区开放,能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与牵动多产业的复合兴盛,同时拉动经济产业增长的链条,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共同繁荣。
资源要能成为经济优势,首先就得形成产品和经过劳动的加工。可见,从民族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考察自然资源的开发转换问题时,不仅要看这些物质资源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开发,更要看到资源的利用方式和利用条件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由此可见,这种经由具体文化加工改造后形成的自然资源,是特定社会的产物,不但具有了特定的社会性,也打上了民族文化的烙印,而获得了特定的民族性与文化性。
物质资源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自然基础。无论哪个民族在对自身所处环境的改造时,其意图都是要进行有利于本民族物质、经济、文化、环境等为利进步的生产、生活方式去发展而进行的社会生产活动。
首先,人们要进行物质生产劳动的对象资源是自然界提供的。它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资源,通常是由人类及其相关的人类民族文化来界定利弊的,是人类的文化起着主宰社会的、经济的活动干预与制约。在任一时段内,关于资源基础没有单一的定义,在一种社会形态生活中,当时在相关民族认为具有很高资源价值的定义,其实只不过是相关的民族及其民族文化人为扣上的象征而已。即人为界定的这种价值高昂的东西在相关人类社会及其民族文化中适用。转而换成其他人类环境及其民族成员,就可能只是中性材料。④终极作用的活动目的受制于特定的民族和文化,以及与之匹配的生存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制约和认可。由此引发的系列民族文化及文化事实体系会干预支配相关的民族文化实现他们认为可利经济的、政治的、宗教的、文化的等主持者的意图。然而,任何一个民族所处的生态环境并非纯客观的自然空间,而是经由该民族加工改造的结果。文化是指导人类生存发展延续的信息体系。⑤不同的民族(人群)所面对的自然环境不同,所经历的历史过程不同,所处的社会环境也大有差异,在这样的过程中不同民族创造出了各自有别、丰富多彩的相关文化事实体系。这些相关的文化事实体系在各民族作用中体现优劣,被人为的扣上优劣的价值界定,即民族聚落仅是文化事实之一的表呈现象。这既是社会的需要,又是文化的产物,体现为民族文化与它建立的民族生境耦合关系。就这个意义而言,没有什么“原生态文化”可言,保持与创新并存,保持是文化事实体系的常态,而创新则是对环境变迁的文化适应。文化遗产是文化事实保持的样态,也是创新的基础与源泉。民族文化的保持与创新在民族文化与民族生境的耦合中延续。因为一个民族的生存环境是特定的,为了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每个民族都具备其特有的传统生计方式和对资源的取用、加工和改造利用办法。一个民族的本土文化与生态知识能适应当地的生态环境,并具有规避民族生境中生态脆弱环节的禀赋。⑥因此,在生态资源的取用中应当充分借助与利用民族传统知识、资源和技能来认识和维护生态系统的循环运行,促使人们在高效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更好的维护人们生态区域内的资源,在模塑中促进人类与生态的和谐。
其次,鉴于特定的生态环境。生息于特定生态背景下的民族,其文化建构必然受制于该生态系统的调适和模塑,并突出的表现在直接调适和制约该民族的生存与发展。鉴于我国复员辽阔的生态系统复杂多样,因而不同地区、不同生态系统的生态建设必然要做出有针对性的研究思路和对策,切不可都整齐划一。从事生态人类学研究的目的是与本土性的生计经验打交道,是希望发掘和利用各民族的传统知识和技术技能来维护人们的社区资源。因而从事生态人类学研究的学仁都一贯主张需要通过文化去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其主要内容就是把人们生活的社区资源合理的规范到舒适度较高的人与社会的和谐共荣,以实现对“资源配置”的有效性。⑦如风俗、宗教、组织、语言、生计方式等的差异性存在,加之地球资源的分配不均,那么人们就会很自然的根据所处环境的差异迥别去实现更为舒适的生活所求。因而各民族社会所动用的文化策略就会不同。在这样的人为建构起来的信息系统指导下,由于其具体社会与自然环境的不同而产生出了呈差异性的文化事实体系。⑧显明例证,诸如武陵山区土家族对牲畜厩肥的加工处置和利用办法与其诸如高原寒漠带厩肥处置、利用和操纵办法显然不同,这就是生境存在的两个面,即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差异性所导致的文化事实体系不同。例如粪便是由各类动物排泄的客观存在物,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效用价值评判就各不相同,在侗民族看来,可作为施用鱼田的饵料,在其他民族看来,取用方式和效用可能大不相同,无论是把粪便资源化还是垃圾化,其研究目的是更多的关注生活社区周围的一个个文化事实,要从这个文化事实的例案中去关注其后的本质问题,那就是各民族传统经验对所处环境资源经长期模塑和总结经验的特长,认为生态建设的关键不在于工程,也不在于投资,而是在于如何利用文化改变资源的利用方式。
再次,鉴于人类社会的生物性与社会性并存。人类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员,既具有生物性也具有社会性。人类除了拥有生命遗传信息系统外,还有专属于自己的社会信息系统,但这种系统的建构前提是人类必须寄生于自然生态系统为其提供物质、能量和信息。但与此同时,人类又能将专属于他自己的物质形式渗透到生态系统的生态空间之中,与地球表面各种各样的自然生态系统相并存,因而人类社会的生物性在发挥着终极作用。所以,人类在建构社会与文化时始终得以人类的生物性为蓝本,以便人类能以遵循生物原则的角色去参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运作。加之人类的特殊性在于它具备了能动认识外部世界的禀赋,并可以将认知的结果加以整合,建构专属于自己的信息体系――即人类特有的文化信息,它不是先天获得的,而是后天习得的。区别在于文化信息不像生命遗传信息那样可以代代相传,只要人类世代沿袭生命遗传就可以世代沿袭,但文化的世代沿袭却不同,趋于人类的建构蓝本为意图,有可能丧失旧内容而获得新的内容,还可能通过文化重构的方式能动地修改和新生更为复杂的新内容,且有其可能文化信息系统与自然生态信息并行但不重合,更有可能是用不同的文化信息系统架构、诱导出了差异的文化类型和文化样式来。正因为这些具有差异文化信息的类型和样式的体现,根据不同的文化类型规约出不同的民族来。这样,由人类文化建构塑造的人类社会也就会像自然生态系统那样凭借人类特有的文化信息建构起一个多种因果关系交互制衡的复杂稳态延续系统。只不过也有多层次的结构,如从人类社会的总体到并行的族系,再到族属,直至到一个个单一类型的民族和不同民族类型下数目不等的民族成员,以及含下属支系、宗族、社区和家庭等。⑨可以说,人类社会结构层次的复杂性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仿,同样具有自组织能力,能生长、发育和壮大。但这些子系统具体到对适应外界的环境和自我修复、能动调适的能力时都迥然有别。
总之,人类社会是自然生态系统派生的产物,没有自然生态系统就不可能有人类社会。人类也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特定物种,它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仅仅占据一个结构功能点。区别仅在于人类具有他自身独特的创造物――文化。但同时要兼顾到人类的生物性和社会性,这种双重性自然会使得文化自身的结构、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表现得更其复杂化。为此,显然有必要从文化的视角去反思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这种关系的最终表现就是人类的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在自然条件下展开,自然条件的优劣与持续稳定,必然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实施成效。(作者单位:吉首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基金项目: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生态研究”(课题编号:11AZD071)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解:
① 杨庭硕等《生态人类学导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5:109.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1.
③ 孙叔平,《论社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构成和发展的规律》[J].学术月刊,1957.08:4~12.
④ [英]丽斯著,蔡运龙等译:《自然资源DD分配、经济学一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21~22.
⑤ 杨庭硕、罗康隆、潘盛之:《民族.文化与生境》[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31~32.
⑥ 罗康隆著:《文化适应与文化制衡――基于人类文化生态的思考》[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59~60.
⑦ 罗康隆著:《文化适应与文化制衡――基于人类文化生态的思考》[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28~32.
⑧ 罗康隆著:《文化适应与文化制衡――基于人类文化生态的思考》[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33~35.
⑨ 罗康隆著:《文化适应与文化制衡――基于人类文化生态的思考》[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46.
参考文献:
[1] 罗康隆:《文化适应与文化制衡――基于人类文化生态的思考》[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2] 杨庭硕、罗康隆、潘盛之:《民族.文化与生境》[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3] 罗康隆、黄贻修:《发展与代价――中国少数民族发展问题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116.
[4] 陈庆德:《资源配置与制度变迁DD人学学视野中的多民族经济共生形态》[M]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93.
[5] 田红:《喀斯特石漠化灾变求治的文化思路探析――苗族复合种养生计对环境的适应为例》[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40~46.
[6] 谢贻发:《我国竹类资源综合利用现状与前景》[J].热带农业科学,2004(6):46~52.
[7] 罗康隆、田广:.《论经济人类学中国本土化实践及理论贡献》[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7~66.
[8] 李正荣:民族经济利益的相对独立性[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3):123~125.
- 上一篇:电气照明监理细则
- 下一篇:高分子材料性能测试汇总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环境污染整治措施